选定期刊
支付定金
确认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传统文化研究》注重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创刊于2022年,创刊以来一直是各种文化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一份专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普及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深远而明确,即研究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审美、生活方式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杂志的应运而生,显得尤为必要和及时。
杂志致力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它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阐释,力求还原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揭示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杂志还关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书讯 经学研究 历史研究 文献学研究
[1]除破折号、省略号各占两格外,其他标点符号各占一格;西文文献的标点符号占半格;中西文混杂的句子,结尾用中式句号。
[2]正文每段第一行起首空二格;文中独立段落的引文,首行另起空四格,回行空二格排齐。独立段落的引文首尾不必加引号,仿宋体。
[3]第一次提及帝王年号,须附加公元纪年,不必出“公元”二字,例如: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皇祐五年至六年(1053—1054)。以后出现该年号,不必再加公元纪年。
[4]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对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进行简要的概括。
[5]同一页类列出多个注释的,应根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号。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页末或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6]审稿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实行同行评议;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时作者可书面申请复议。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务必联系本刊,否则视为一稿多投。
[7]本刊用稿采取三审四校制。来稿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主要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等。
[8]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9]题名:简明、具体、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公式。
[10]修回稿的撤稿须提出申请,如该文主要内容在他刊发表,本刊将通知作者所在单位,按一稿两投处理,且两年内将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文章。
该期刊创刊于2022年,出版地方是北京,先后获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荣誉,是一本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该期刊国际刊号:2097-2652,国内刊号:10-1878/C。相关信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询。如果您还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了解更多详情。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期刊。
根据出版周期的不同,期刊通常可分为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双年刊等。该杂志的发行周期为季刊。发行周期会影响到文章的排期,如果您有需要,请尽早与我们联系。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大雅堂,邮编: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