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网络金融论文

时间:2022-03-14 06:20: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网络金融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网络金融论文

网络金融论文:网络时代我国的金融安全探析

摘要: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运行模式,网络时代金融活动的特点在于其虚拟性、直接性、风险性和电子化。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对金融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强,金融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金融网络化程度低、问题多。改变这种现状的根本出路在于:硬件上要确保高质,并建立严密的计算机系统和相关健全的法律、法规;软件上要开发自己的保密、防病毒系统及增强金融工作者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确保我国金融适应网络时代形势而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49;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300(2000)01-0050-04

在传统条件下,金融是指货币的制造、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在那种条件下,金融活动的监管易于操作,金融安全的表现比较直观,并且通过审计跟踪等手段,也能很好地实现金融安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营运体系的出现,给我们如何确保网络时代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机构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和金融一体化趋势有重大关系。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发展和生产一体化要求便利的跨国界服务,如资金融通和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通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期权、期指等金融衍生工具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由于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对跨国界资本流动的有效约束和监督,特别是对金融科学管理工具和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投机金融机构很容易利用保证金交易,集中大量资本蓄意攻击某个薄弱环节,从中攫取巨大利益。

一、网络时代的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

网络时代的金融电子化,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金融活动的效率。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可以大大降低融资成本,据美国有关部门测算:同样一笔交易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成本为1.02美元,通过电话交易成本为54美分,文传成本为26美分,而通过互联网只需13美分。可见,网络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总起来说其主要特征有:

1.虚拟性

网络时代的金融机构通常表现为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而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首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因特网进行,没有现实的纸币乃至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同时也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降低,提高金融服务的速度与质量。

2.直接性

网络使得客户与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它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另外,网络为资本的国际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储蓄和投资会划拨变得更有效。需要大量投资的穷国已不再受制于缺乏资本,存款已不限于本国市场,而能在世界各地寻求投资机会。“由于投资者能把自己的有价证券更广泛地分散到各地,风险也随之多样化,使得化解金融风险的难度更大”。[1]

3.电子化

国际金融体系由全球各地的数十万部电脑显示器组成,它是第一个国际电子市场。电子货币是建立在计算机空间而不是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电子货币造成的管理方面的根本问题源自电子市场与政治地理之间的脱节。例如,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个概念本身就假定地理能够提供确定市场范围的有关手段,它假定经济边界是有效的;货币的跨边界流动是可以监视和控制的;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内的货币总量是重要的。在数字化的世界经济中,所有这些假定都变得越来越成问题了。

4、风险性

电子货币和数字市场的日益重要性给中央政府对经济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控制带来了难题。它们还会使国家市场和民族国家周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容易渗透。由于电子货币发行者的多元化(既有中央银行又有民间组织)使得对参与网络交易的行为具备潜在的更大的风险,必然使我们面临诸如在电子货币发行者破产、系统失灵或智能卡遗失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客户的权益问题。另外,在网络经济中,舞弊和犯罪活动将变得更加隐蔽。

二、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网络化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业也必将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当前我国的证券交易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网上炒股日益发展,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都建立了各地的局域网,其中中国银行已建立了以总行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辐射海内外的全辖网络化应用体系。这些新生事物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方便了客户,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营运成本。但是,网络化的金融体系如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是“方便往往与安全针锋相对”,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但仅在当前的低级网络化进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关系到金融安全的问题。比如,非法入侵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攻击金融组织的数据库,通过网络盗取他人股票、金钱的行为也开始出现,利用职权之便,改动网络数据为己谋利。凡此种种行为都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使得国家的金融安全受到很大威胁。从整个世界金融体系来说,我国所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美国IBM等公司进口,由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实行技术上的歧视性政策,而我国目前自己的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相对落后于金融电子化发展的需要,加之不断有报道指出从国外进口的软件技术都有明显的秘密通道,所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的隐患。

三、面对网络时代为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金融服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乃至我国金融交流的国际化,金融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想象,在未来网

络时代,任何人可以在网上自在漫游、查询、申请贷款,在实际交易中就有可能引来网络入侵者。不管是盗领还是更改电子资金资料,对于信用重于一切的银行都是极大的风险,而对于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 任何经济安全问题都能找到应对办法,但对现代金融市场的运转方式、运作技巧等,我国金融业还不太熟悉甚至不理解。亚洲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实力。应当说,这方面的较量是冷战后国家力量、国家意志博弈的重要体现,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后者最具有优势的领域进行的较量,这种较量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直至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相始终。因此,现代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经验的获得,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基本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准备之前,要把握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游资已达7万多亿美元,每天流动量达1万亿美元、每天金融交易中与实物经济有关的仅为2%,[2]在虚拟经济已大大脱离实物经济发展需要而存在的今天,我们应当在开放金融市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对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金融商品、金融机构、金融经营方式说“不”的勇气和决心,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

在未来网络时代,在我们与国外的金融交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差距势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捍卫国家的金融安全。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国家的概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会因网络化而消失,恰恰相反,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推行新经济政策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我们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又要高度警惕它对我们不利的一面。

2.确保金融机构信息体系的安全

据美国能源部和航天局估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具备了发动信息战的能力,还有成千上万的电脑“黑客”可能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1994年美国国防部特意组织一批‘黑客’对国防部的计算机系统攻击,结果在被‘黑客’攻击的8900台计算机中竟然有88%被‘黑客’掌握了控制权”[3]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信息系统显得脆弱得多。因此,在推进金融网络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信息体系的安全尤其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具体地讲,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护设备,这其中包括客户端的乱码处理技术、防火墙。以及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可信赖作业系统,使得从用户的电脑端开始,资料传送就受到层层保护。对所有金融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使用户经过多级认证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金融系统计算机设备要把防电脑病毒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尤其是要加强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利用金融部门计算机系统进行与业务无关诸如玩电子游戏、修改相关数据等活动。定期彻底清除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在这个问题上更要强调开发研制我国自己的电子技术产品,在硬件设备上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金融网络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

3.提高摄取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准确度

在完善网络监管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对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掌握,从而更准确地化解金融活动的风险,平滑金融振荡,以实现减少金融波动的目的。因为,网络信息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经常充斥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原始资料的判别整理,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更准的信息,具体措施就是建立严格的网络金融的认证体系,扩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社会成员知道哪些网上银行符合网上金融经营的标准,从而保证网络金融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4.建立电子资金转移的相关法律

可以针对目前网络金融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相关的法律,以规范网络金融参与者的行为。可以预见,随着网络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必然层出不穷,只有能针对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为惩治网络金融犯罪提供坚实的前提条件。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网络时代金融安全日益成为我们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破坏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呆账、烂账的危害,因为往往前者的打击力具有毁灭性,所以说,网络时代的金融安全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网络时代在向我们走来,然而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鲜花和蛋糕,更有与之伴生的沼泽和险滩。我们只有掌握了高超的驾驭技能,才能使网络金融活动更稳、更快地向前发展。

网络金融论文:浅论网络金融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而构成的1种新的金融形态,是网络技术革命推进下所产生的最首要的经济变革之1。

1、网络金融的含意与特性

网络金融是指在因特网上实现的金融流动,它不同于传统的依赖于物资形态存在的金融流动,是存在于虚拟空间的金融流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它是信息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与金融理论、金融管理以及金融实务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网络经济以及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发生的网络时期的金融运行模式。网络金融的内容不但包含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支付与结算等网络金融实务,还包含网络金融理论、网络金融管理以及网络金融监管等。

网络金融的经济性是指网络金融流动效益显着,投入少而产出高,这是网络经济自身的特色抉择的。网络技术利用于金融业后,采取了开放技术而同享软件,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产品的开发费用以及金融系统的保护费用,经营本钱较传统金融企业降低许多。网络金融的科技性是指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广泛运用于金融业的实践,并对于现代金融业发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传递以及资源同享突破了原本的时间概念以及空间界线,将原来的2维市场变成没有地舆束缚以及空间限制的3维市场。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金融业“e”化的意味。网络金融的信息性是指网络金融是金融信息搜集、收拾、加工、传输、反馈的载体,同时也是金融信息化的产物。货泉流通、资金清理、股市行情、保险、投资信托等金融信息的发生以及变化都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网络金融的人为性是指网络金融以人为本。在网络金融流动中,虽然强调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起症结作用的仍是人。网络技术的制造发明、网络金融的利用、效果的实现都是靠人来完成的,所以,必需强调人在网络金融中的抉择性作用。网络金融的立异性,为了知足网络经济前提下客户新的需求,增强其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需进行业务立异。网络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必然履行管理立异,走向网络化管理,网络金融机构必需调剂其战略管理思想,注重与其它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站、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业务合作,以实现多赢的目的。网络金融前提下,金融监管必然走自由化以及国际合作与调和的道路。

2、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而构成的1种新的金融形态,是网络技术革命推进下所产生的最首要的经济变革之1。传统金融市场的发展及金融理论的成熟是网络金融发生以及发展的基础,而网络金融在推进了金融立异的同时,也推翻了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对于传统金融服务提出了挑战。

一、网络金融比传统金融更能吸引客户。首先,互联网打破了金融服务的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扭转了交易的方式,使在任什么时候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还可以联络到更多的交易对于象,找到更多的交易机会。网络金融拉近了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距离。其次互联网动态双向沟通的特性,使动态的交易互动成为可能。1方面,金融机构可以自动即时生成客户信息数据库,通过及时的客户需求分析,有效的细分客户,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依据目标客户群的特色制订本身的发展战略; 另外一方面,客户可以1改在传统金融下被动接受服务的模式,依照自己的需求在互联网上轻松地货比3家,寻觅到适合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而且还可以随时向金融机构反馈意见以及建议。再次,互联网加重了资本以及信息的活动速度,为寻觅资源最优化配置及动态均衡提供有效途径。通过互联网快速的、散布式的处理,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搜寻、传递金融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远距离资金的划拨。最后,网络金融施展信息技术的同时,提供了比传统金融更利便、更快捷、更便宜的服务。

二、网络金融更能知足金融服务提供者的逐利原则。第1,如前面所述,网络金融更能吸引客户,因而可取得更多的销售收入。第2,金融企业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网络金融,可大大降低其经营本钱。在网络金融前提下,金融企业不管自有资本是不是雄厚,在互联网都是同等的,因而庞大物理网点的优势将消失,金融企业的经营本钱将大大降低。应用信息网络技术,金融企业可以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增进企业树立更公道科学的组织机构。此外,信息网络技术促使金融企业重组传统的工作流程,从而进1步提高效力,降低经营本钱。

总之,网络金融立异了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模式,降低了运营本钱,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提高了收入。任何1个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服务企业都将被潜伏的高额利润驱动,融入并推进网络金融。长远来看,网络金融的首要性将超过传统金融。

3、国内外网络金融发展概况

美国于一九七一年创建的Nasdap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这1全新的经营方式从构想进入到实际运营。一九九五年一0月一八日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在互联网上成立了全世界第1家网络银行“安全第1网上银行”,预示着网络金融已经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二000年七月三日,西班牙Uno-E公司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第1团体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规模笼盖全世界的第1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Uno First Group。两家公司跨洋重组的终究目标是树立全世界最大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九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网络金融发展无比迅速,呈现了从网络银行到网络保险,从网络个人理财到网络企业理财,从网络证券交易到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网络金融服务。网络银行走向成熟,网络证券以及网络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子货泉以及网络支付开始遭到青睐。网络金融已经相对于成熟、完美、并初具范围;网络金融的服务多元化、全能化、综合化,内容集成度至关高而且立异频繁;网络金融业之间竞争剧烈,消费者可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的服务;网络金融业的介入主体多样化,除了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外,还有信誉卡公司、纯网络银行等。

二0世纪八0年代,中国银行业开始全面使用计算机,金融电子化时期来临。九0年代初,我国金融专用网络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一九九三年,中国政府宣告将金卡等1系列“金”字工程作为首要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后,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过程加快,并获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建成为了金融卫星通信网络以及中国国家金融数据通讯网等金融骨干网络。基于这些主干网,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各个商业银行前后树立起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以及网络联行系统。国内大部份城市中,本地清理系统、储蓄通存通兑系统、对于公业务系统、银行卡自动处理系统等利用系统也前后投入运行。1个集国家宏观金融管理以及监控、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以及对于外提供金融服务等功能于1体的网络金融体系已经经初步构成。九0年代中期以来,跟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我国正逐渐跨入网络金融时期。目前,工、农、中、建4大商业银行都树立了较完美的通讯网络系统。中国银行于一九九六年一0月率先开始网络银行服务。二000年六月二九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国内一二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全面开通,正式开始对于外提供发证服务。我国的网络保险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而言,网络硬件前提不错,软件开发方面也有必定发展,然而因为大多数公司经营管理的标 准化程度不高,随便性较大,使患上利用效力偏低。但少数公司对于网络化建设以及利用的比较好。一九九七年一一月“中国保险信息网”开始运行,成为中国网络保险发展的里程碑。自一九九七年以来,网络交易方式在我国券商中患上到迅速的推行。一九九七年三月,“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湛江营业部推出多媒体公家信息网网上交易系统,揭开了我国网络证券的帷幕。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理财等网络金融业务渗入到了社会经济糊口的方方面面。网络金融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业务的主流形态,对于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方向、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着抉择性作用。网络金融扭转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结构以及运作模式,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交易本钱,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力,使金融非中介化加重,使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以及传递能力的首要性日趋凸起。

网络金融论文:论我国网络金融安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摘要】网络金融安全问题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问题,是应答金融全世界化负面影响的产物。网上银行的安全既是用户最关切的问题,也是舆论长时间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探讨网络金融概念特色,继而分析我国网络金融安全现状,最后提出改善我国网络金融安全几点对于策。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电子货泉;对于策 网络金融安全

是1项系统工程,触及硬件、软件、防火墙、网络监控、身份认证、通讯加密、灾害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要素。而网络金融安全问题关乎我国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因而,必需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网络金融安全问题。

1、网络金融概念特色

(1)概念

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1种通过个人电脑、通讯终端或者其他智能装备,借助国际互联网以及通讯技术无境域限制的联结客户与金融机构,以实现及时获取经济金融信息、享受网上金融服务、展开网上金融交易的金融流动。网络金融包含在线银行、网上保险、网上证券、网上期货、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金融业务。

网络金融安全,是指金融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遭到维护,不受偶然的或者者歹意的缘由而受到损坏、更改、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畅通快捷。网络金融安全包含系统安全以及信息安全两个部份,系统安全主要指网络装备的硬件、操作系统和利用软件的安全,信息安全主要指各种信息的存储、传输以及走访的安全。

(2)特色

世界第1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自一九九五年一0月一八日开业以来,国际金融界掀起了1股网络银行浪潮。这1金融立异正彻底推翻了金融业以及金融市场的业态,银行由实体化向虚拟化发展,金融服务的时空界线再也不显明。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拥有下列1些特色:

一、虚拟化。网络金融市场是1个信息市场,同时也是1个虚拟化的市场。网络金融虚拟化主要表现在金融实务虚拟化、服务机构虚拟化、交易进程虚拟化以及交易货泉虚拟化。

二、无界性。网络金融的无界性主要是指金融流动无时空局限,打破传统的金融服务时间、境域、空间、方式等限制。网络经营企业只要开通网络金融业务,世界各地的上网用户皆可能在任1时间、任1地点、以任1方式成为其客户,并以商家愿意接受的任1电子货泉支付,交易地域隐约性给计量造成难题。

三、低本钱。虚拟形态的网络银行交易本钱远小于物理形态的金融机构经营本钱,而且服务效力患上到提高、服务质量没有降低。这是网络金融患上以呈现并迅速发展的最主要缘由。

四、加密性。传统金融下交易进程依赖于物理设置以及现场办公,而网络金融下交易进程采用技术上加密算法或者认证系统的变更或者认证来实现。

五、信誉性。电子货泉以及网络金融的发展,使患上1些电子商务公司等非金融机构涉足短时间电子商业信贷、中介支付、投资理财参谋等金融或者准金融业务,而金融交易信息传输保留的安全性、客户个人信息、交易信息以及财务信息的维护日趋遭到公家的关注。无疑,人的信誉价值和游戏规则的固化是网络金融快速发展基石。

2、网络金融安全现状

网络金融安全伴同着网上交易的整个进程。主要有两个方面:1是来自金融机构内部,网络系统本身的安全和本身的管理水祥和内控能力。如因为软硬件配置不匹配、系统设计不公道、运行不不乱等构成的安全隐患;2是来自于金融机构外部,取决于选择的开发商、供应商、咨询或者评估公司的水平,和其他各种外来因素如黑客袭击、自然灾难侵袭等所酿成的安全问题。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八0%的网站都存在安全隐患,其中有二0%网站的安全问题还10分严重。安全问题已经日趋成为困扰网上金融交易的最大问题,影响我国网上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网络金融流动中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

一、金融设备后进。我国金融电子装备的核心技术大部份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国产化率低、立异自主知识产权少,在金融电子化进程中,整个金融系统内的操作平台,和电子支付系统等核心技术,都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性愈来愈大,因为平台软件源代码末公然,致使我国金融安全的基础至关薄弱。因计算机硬件故障造成系统停机、磁盘列阵损坏等事件,成为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隐患。

二、网络系统漏洞。互联网自身固有的技术体制存在缺点。基于远程通讯的便利,互联网并未斟酌安全性问题,因此基于信任主机之间的通讯而设计的TCP/IP协定缺少安全机制,树立在互联网络为基础的金融网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防毒软件功能不强,造成网络运行不不乱,被病毒入侵、被黑客袭击,轻者数据毁坏丢失,重者销毁硬件。目前全世界的黑 客袭击事件,四0%是针对于金融系统的,我国则高达六0%以上。 三、交易系统缺点。依照我国有关规定,金融机构的网上业务要到达3级安全标准,但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安全状态都未到达这1请求,其自行开发、利用的网上交易系统大多未经由权威部门的检测认证,存在安全节制技术后进、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抗袭击能力不强、响应滞后、访

问授权凌乱、客户地址及邮箱等资源维护不力等情况。呈现系统虚假信息泛滥;账户密码被黑客破译,数据资料、交易指令被篡改,资金被窃取,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被盗卖;信息传递的私密性、真实性、完全性、不可否认性缺少保障等等现象。

四、交易监管滞后。因为网络金融交易的不透明、虚拟性、开放性,增大了交易者之间身份确认、交易真实性验证、信誉评价方面的信息不对于称,抉择了网上支付以及结算系统全世界化,提高了信誉风险程度。目前,我国网络金融运作监管经验不足、手腕不全、技术后进、分业网上监管职责界定不清、内节制度不健全、网上业务按期内部审计流于情势,呈现了网上业务运作中密码节制不严、软件节制功能薄弱、授权机制执行不力等问题。

五、协同机制缺少。各银行网络系统各自为政,各行间信息隔绝,缺少沟通协作。有的商业银即将其银行网络系统拓扑结构、建设施行方案等作为绝密材料被保留,行业间数据资源同享是1道屏障,造成资源资金挥霍,延误了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六、应急预案缺失。除了上述种种因素外,金融机构未对于停电、暴力犯法等人为因素和地震等自然灾难等突发性不肯定事件的产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在必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金融的运行安全。

3、网络金融安全对于策

一、加快立法过程。我国网络金融立法滞后,网络金融安全立法更是1片空白。因 为网络金融安全关乎我国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因而,网络金融安全立法过程刻不容缓,国家应高度注重,拟成立网络金融安全管理机构,钻研制订金融安全政策以及标准,规范、指点以及束缚网络金融的安全发展,应充沛鉴戒英美的胜利经验,参照英美颁布施行的《电子通讯法案》、《数字签名法》等法律,在制订出合适我国国情的电子签名法后,加快电子证书法、加密法等网络金融安全法律法规的出台,打造网络金融规范化、法制化环境,明确商家、消费者、第3方支付系统的权力、义务,规范市场介入者的资历、行动、责任,打击网络金融犯法,维护金融机构及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网络金融业健康、规范、有序地发展。

二、强化技术防范。网络金融安全防范中,技术防范是症结。金融企业应制订全面周到的软硬件设备进级换代方案,即时引进以及利用相符国家安全标准拥有较高安全系数的金融电子化软件平台以及金融电子装备核心技术,保证计算机利用软件的不断进级,保护网络系统健康运行。要配备机能优良的内外网络防火墙、病毒防御与杀毒软件,按期进级,严格网络登录口(下转第二三五页)(上接第二三三页)令管理等。要采取数字证书等较高档别的网络加密技术,设置交易中的客户身份认证以及交易密码。另外,要进1步加大投入,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网络安全系统、语音鉴别系统、电子转账系统、智能卡辨认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提高金融设备国产化水平,夯实金融安全基础。

三、抓紧人材培育。网络金融机构要培育1批既掌握计算机枝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又掌握金融实务以及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档技术人材以及管理人材。从国家层面讲,要踊跃培育政治过硬、技术全面、业务精湛、风格扎实的金融执法队伍,提高金融执法人员素质,严厉惩治金融犯法以及背法、背规流动。从企业层面讲,要通过不间断的全员培训培育教育,让全部从业人员全面了解网络技术安全缺点,充沛认识潜伏的网络安全隐患危害性,掌握必要的软件系统安全技术、数据信息安全技术、病毒防治技术等。要通过改善硬件设施以及办公前提,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尽量减少操作失误带来的麻烦,保证网络金融企业的经济不乱运行以及延续发展。

四、加强内部节制。网络金融机构要参照像关的法规条例,制订各项安全管理轨制,包含业务操作规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病毒防治、密钥等安全管理轨制。要加能人员变动管理,及时注销、移交以及变更原本的密钥等信息资料。要树立数据备份中心,实现数据可追溯性。

五、加强预警监控。把握网络金融风险重在预警评估与防范。网络金融机构,要树立网络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专人监控业务运行,加工处理数据,钻研数据指标,制订网络金融风险应急处理预案,发现指标迫临预警线,武断采用风险防范措施以应答。

六、加强监管合作。面对于网络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大部份金融交易依赖于电子网络,网络银行资金日益庞大以及资金活动速度加快,但因为网络技术发展存在先秉性缺点——技术漏洞,使患上网络安全成为制约网络金融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金融管理机构有必要适时同外国金融监管当局展开广泛的国际合作,沟通讯息,打击犯法,规范业务合作的程序,交流网络监管措施,创造网络金融流动的准则。

网络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问题以及对策

1、互联网金融P二P网络借贷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而进行的金融流动以及交易。互联网金融作为1种新的金融模式,不仅拥有支付结算以及交易融资的功能,又拥有低本钱高效力等特色。跟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公司的业务也患上到不断扩展,其主要业务再也不局限于向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撑以及服务,而是通过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信息低本钱优势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在金融领域展开自己的业务,构成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使企业范围迅速壮大以及发展速度很快晋升,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构成了要挟,乃至将打破传统金融业的经济模式以及运行格局。网络借贷P二P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最兴新最具活气以及最拥有争议的1项。依托网络的气力,这些平台高效力地将投资人以及融资人撮合在1起,迅速、利便、快捷的完成借贷交易,并且显着降低交易本钱。对于小微型企业以及个人融资者提供资金支撑,知足了容易被银行忽视的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可以说网络借贷P二P就是民间借贷的网络版。

2、互联网金融P二P网络借贷的发展示状

(1)用户数不断增添

依据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了《中国P二P网贷行业二0一五年八月月报》,网贷投资活跃人数到达了二0四.二八万人,环比上月增长了一三.九二%;借款活跃人数到达了五四.九四万人,环比上月增长了二四.五%。今天六月以来,我国的A股收场了长达一年的牛市,从五一七八.一九点狂泻至八月底的三000点左近,最大跌幅到达了四五%,许多八0后九0后的年青投资者损失惨痛,悲观情绪使患上部份投资者离开股市追求利率更高更安全的投资渠道,而他们又比较能快速的接受新事物,而同时银行对于于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的资金需求通常不能及时知足,民间融资需求无比旺盛,所以网络借贷用户数大幅度增添。

(2)交易金额大幅度增长

近两月网贷成交量出现大幅上升。数据显示二0一五年八月P二P网贷行业总体成交量达九七四.六三亿元,环比七月上升了一八.一二%,离单月千亿成交量大关已经经近在咫尺,是去年同期的三.九倍。跟着网贷行业成交量的大幅度增长,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经经到达八六三五亿元。二0一五年全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因为P二P网贷在收益率方面盘踞必定优势,年收益率在八⑴五%,比同类银行理财产品利率高1倍,因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进入P二P网贷行业。

(3)业务品种不断增添

以平安团体旗下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陆金所为例,目前其推出了稳盈安e等二四款投资项目;零活宝、财富汇等九个理财项目,易方达信誉债A等二二个基金项目。利率从四.八%⑼.八%,期限从一天到三六个月,投资出发点金额从一元至三0万元,可以说笼盖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各类借贷者。而且资金划转无比灵便能实时到账,对于于未到期的债权投资者还可以转让,债权持有期间的收益在扣除了手续费后可以保存。陆金所由平安团体担保提供一00%本息保障,经营一四年来一00%的投资者取得了本金以及利息。

3、互联网金融P二P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技术风险

互联网技术的安全保障对于投资者有着极为首要的作用,如遇到停电,黑客袭击,电脑中病毒,账户密码泄漏等问题均可能对于投资者发生重大的损失,比如在WIFI情况下输入密码就极为可能且无比容易被识破,良多平台采取安全套接层协定与一二八位加密技术,客户在进行会员管理,个人账户管理,充值等触及敏感信息的操作时,信息被自动加密,保证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资金交易安全。然而即便如斯安全隐患依然存在。1旦平台系统呈现问题致使投资人没法登陆,会引发集体恐慌,进而呈现挤兑现象,部份平台因资金周转呈现问题,就此倒闭。黑客入侵数据库后可能篡改以及删除了相干数据,给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带来影响。

(2)道德风险

截至目前,P二P问题平台到达了九七六家,占到平台总数的三0%,问题平台包含了1些欺骗团伙,1开始就是非法集资,通太高额的注册回报,高息标的吸引投资者,1旦吸收金额到达必定的数额平台立刻跑路,而此外1些平台确切是由于管理不善倒闭停业,比如因背规操作,风控缺失致使坏账增添提现难题,或者者自设资金池,本身介入融资,资金链断裂最后倒闭等。

(3)运营风险

在中国现有国情下,为降低投资人风险构成了无垫付,担保公司垫付,风险筹备金垫付等垫付模式,其中后两种是当前网贷平台的主要运营模式,担保模式是网贷平台以及担保公司合作,1旦呈现贷款不能追回的情况下,由担保公司出资垫付的模式,风险筹备金是网贷平台专门设立的备用金,用于必定限额内补偿因为借款人背约酿成的债权人本金以及利息损失的模式。在担保模式下,网贷平台为了能更好增添业务,有时会打出一00%本息保障的口号,但在现实案例中常常不能完整兑现。网贷平台试图通过与担保公司合作扩散风险必然要对于其支付高额的担保费,这样就加大了运营本钱,而且有的担保公司就是网贷平台的关联企业,难以对于平台业务施加束缚。在风险筹备金模式下,如果平台的坏账率较高,风险筹备金的总额不能笼盖掉坏账时,1部份投资者依然将遭遇损失。

(4)管理风险

例如在平台上线早期,通太高额奖励,一00%本息保障拉动人气吸引资金,或者者不顾本身的能力鼎力扩展版图盲目扩张,完整忽视了市场风险,1旦产生平台危机,将会对于投资人造成损失。市场自身有着竞争以及供需的瓜葛,如果企业盲目进入,不仅企业本身经受不起,更会伤害到弱小的投资者。

4、加强互联网金融P二P网络借贷管理的建议

(1)尽快行业标准

跟着P二P借贷市场行业同盟以及自律组织的呈现,及同盟内部企业交易数据的累积,行业内部标准将会趋向统1,整个P二P借贷行业的风险节制体系将会进1步完美。P二P借贷市场属于新生事物,其地位以及合法性将逐渐患上到政府的认可,政府态度的变化会使患上政府对于其进行有效的监管,未来工商机构、网络管理、司法机关等相干机构可将已经有的监管系统与P二P行业同盟系统相结合,易于P二P借贷市场的进1步发展。

(2)完美社会征信体系

冰冻3尺非1日之寒,树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是1个长时间的进程。跟着大数据时期的到来,只有数据1体化,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另外一方面,P二P行业所构建的信誉评级法子以及所具有的数据也是央行所缺失的。所以,央行应采用踊跃的态度,与名誉优良的企业或者同盟进行数据信息同享才能更有助于征信体系的完美。

(3)对于信用好的企业发放牌照

业务许可是我国金融行业1直以来的运作体系,在银行脱媒以前这类体系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乱做出了很大贡

献。未来在利率市场化违景下,各种非传统金融机构大量涌现,且面对于金融脱媒这个大违景,金融牌照也应当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相应的有所增添。因而,未来对于P二P网络借贷发放牌照将成为国家监管的主要手腕。

网络金融论文:网络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及其法律的规范

电子支付以及电子商务相生相伴,支付问题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第3方支付模式为电子商务中信任与安全2大困难找到了初步解决方案,将我国低沉多年的电子商务推向1个新高潮。

第3方支付指由具备必定实力以及信用保障的非银行独立机构,集成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或者基于其他服务通道,为交易各方提供货泉支付、资金清理、交易监管等交易支撑服务而构成的支付模式。第3方支付产业蓬勃发展,巨大机遇违后也躲藏着巨大危机,诸如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信誉风险、监管风险、经营风险等,形成了第3方支付产业规范的法律环境。

其中,政策隐约、法律空白、监管缺位、业务失范是最大风险。第3方支付法几近1片空白,传统法律理论以及司法经验在第3方支付领域莫衷一是。确认主体地位是重要法律问题,因为第3方支付主体拥有显明金融属性,同时区分于银行与传统非金融机构,应定位为网上非银行金融机构,从而将之纳入到金融监管体系当中。

第3方支付集成为了信息技术与金融技术,改造着传统法律秩序,构造出复合的法律瓜葛。信息技术特色抉择了第3方支付法律归责原则上宜采取错误推定原则与责任限制原则,同时,在诸如消费者维护、非法交易节制、沉淀资金监管等1般法律问题上也有着本身的特色。金融特性令第3方支付对于传统金融市场发生深入影响,虚拟货泉冲击着现实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独具特色,金融监管问题还没有成形解决方案。

第3方支付面临着从零开始的法制构建任务,请求有建设性的思考。首先要搭建起第3方支付法律体系框架,并在基础领域与核心环节实现法律节制,以期逐渐完美我国网络金融立法,增进《支付清理管理办法》的顺利出台,加快第3方支付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实现第3方支付健康长远发展。

网络金融论文:网络金融的论文

是1项系统工程,触及硬件、软件、防火墙、网络监控、身份认证、通讯加密、灾害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要素。而网络金融安全问题关乎我国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因而,必需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网络金融安全问题。

1、网络金融概念特色

(1)概念

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1种通过个人电脑、通讯终端或者其他智能装备,借助国际互联网以及通讯技术无境域限制的联结客户与金融机构,以实现及时获取经济金融信息、享受网上金融服务、展开网上金融交易的金融流动。网络金融包含在线银行、网上保险、网上证券、网上期货、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金融业务。

网络金融安全,是指金融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遭到维护,不受偶然的或者者歹意的缘由而受到损坏、更改、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畅通快捷。网络金融安全包含系统安全以及信息安全两个部份,系统安全主要指网络装备的硬件、操作系统和利用软件的安全,信息安全主要指各种信息的存储、传输以及走访的安全。

(2)特色

世界第1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SFNB)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八日开业以来,国际金融界掀起了1股网络银行浪潮。这1金融立异正彻底推翻了金融业以及金融市场的业态,银行由实体化向虚拟化发展,金融服务的时空界线再也不显明。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拥有下列1些特色:

一、虚拟化。网络金融市场是1个信息市场,同时也是1个虚拟化的市场。网络金融虚拟化主要表现在金融实务虚拟化、服务机构虚拟化、交易进程虚拟化以及交易货泉虚拟化。

二、无界性。网络金融的无界性主要是指金融流动无时空局限,打破传统的金融服务时间、境域、空间、方式等限制。网络经营企业只要开通网络金融业务,世界各地的上网用户皆可能在任1时间、任1地点、以任1方式成为其客户,并以商家愿意接受的任1电子货泉支付,交易地域隐约性给计量造成难题。

三、低本钱。虚拟形态的网络银行交易本钱远小于物理形态的金融机构经营本钱,而且服务效力患上到提高、服务质量没有降低。这是网络金融患上以呈现并迅速发展的最主要缘由。

四、加密性。传统金融下交易进程依赖于物理设置以及现场办公,而网络金融下交易进程采用技术上加密算法或者认证系统的变更或者认证来实现。

五、信誉性。电子货泉以及网络金融的发展,使患上1些电子商务公司等非金融机构涉足短时间电子商业信贷、中介支付、投资理财参谋等金融或者准金融业务,而金融交易信息传输保留的安全性、客户个人信息、交易信息以及财务信息的维护日趋遭到公家的关注。无疑,人的信誉价值和游戏规则的固化是网络金融快速发展基石。

2、网络金融安全现状

网络金融安全伴同着网上交易的整个进程。主要有两个方面:1是来自金融机构内部,网络系统本身的安全和本身的管理水祥和内控能力。如因为软硬件配置不匹配、系统设计不公道、运行不不乱等构成的安全隐患;2是来自于金融机构外部,取决于选择的开发商、供应商、咨询或者评估公司的水平,和其他各种外来因素如黑客袭击、自然灾难侵袭等所酿成的安全问题。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八%的网站都存在安全隐患,其中有二%网站的安全问题还10分严重。安全问题已经日趋成为困扰网上金融交易的最大问题,影响我国网上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网络金融流动中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

一、金融设备后进。我国金融电子装备的核心技术大部份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国产化率低、立异自主知识产权少,在金融电子化进程中,整个金融系统内的操作平台,和电子支付系统等核心技术,都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性愈来愈大,因为平台软件源代码末公然,致使我国金融安全的基础至关薄弱。因计算机硬件故障造成系统停机、磁盘列阵损坏等事件,成为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隐患。

二、网络系统漏洞。互联网自身固有的技术体制存在缺点。基于远程通讯的便利,互联网并未斟酌安全性问题,因此基于信任主机之间的通讯而设计的TCP/IP协定缺少安全机制,树立在互联网络为基础的金融网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防毒软件功能不强,造成网络运行不不乱,被病毒入侵、被黑客袭击,轻者数据毁坏丢失,重者销毁硬件。目前全世界的黑

客袭击事件,四%是针对于金融系统的,我国则高达六%以上。

三、交易系统缺点。依照我国有关规定,金融机构的网上业务要到达3级安全标准,但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安全状态都未到达这1请求,其自行开发、利用的网上交易系统大多未经由权威部门的检测认证,存在安全节制技术后进、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抗袭击能力不强、响应滞后、走访授权凌乱、客户地址及邮箱等资源维护不力等情况。呈现系统虚假信息泛滥;账户密码被黑客破译,数据资料、交易指令被篡改,资金被窃取,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被盗卖;信息传递的私密性、真实性、完全性、不可否认性缺少保障等等现象。

四、交易监管滞后。因为网络金融交易的不透明、虚拟性、开放性,增大了交易者之间身份确认、交易真实性验证、信誉评价方面的信息不对于称,抉择了网上支付以及结算系统全世界化,提高了信誉风险程度。目前,我国网络金融运作监管经验不足、手腕不全、技术后进、分业网上监管职责界定不清、内节制度不健全、网上业务按期内部审计流于情势,呈现了网上业务运作中密码节制不严、软件节制功能薄弱、授权机制执行不力等问题。

五、协同机制缺少。各银行网络系统各自为政,各行间信息隔绝,缺少沟通协作。有的商业银即将其银行网络系统拓扑结构、建设施行方案等作为绝密材料被保留,行业间数据资源同享是1道屏障,造成资源资金挥霍,延误了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六、应急预案缺失。除了上述种种因素外,金融机构未对于停电、暴力犯法等人为因素和地震等自然灾难等突发性不肯定事件的产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在必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金融的运行安全。

网络金融论文:网络经济下的金融创新

1、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财富》杂志上声称,未来一0年,微软将用自己的利用软件系统取代银行的清理系统承当起全世界的资金清理业务,并由此预言:在新世纪里,传统商业银行是将要灭绝的1群恐龙。的确,二0世纪九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发展迅猛,大大增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全世界经济1体化的过程。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增进各国在更广、更深的程度上介入国际分工,为各国传统产业晋升以及改造开拓新的途径。对于于未来任何1个领域,互联网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对于于银行业来说,现在正面临着1个极其严峻的考验,即互联网产业迅速突起,并以其强大的信息以及服务功能,正在扭转以及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传统银行面临着本身能否快速跟进新技术、推出新服务的挑战。 比尔·盖茨能够无视金融行业的上百年惨淡经营以及传统银行的业务壁垒,就在于他作为信息技术的领头人,深切地体会到了信息技术无坚不摧的气力,敏锐地发现了传统银行业墨守成规构成的可乘之机。如果银行业没有金融监管当局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书”以及多年累积的固定资产以及商业信用,与那些高科技公司、工商企业和综合服务机构相比,将无更大优势可言。因而许多银行家都认为,在网络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传统银行竞争的胜负将取决于应变能力以及金融立异能力的高下。最近几年来,以美国的花旗银行等为代表的西方银行已经经跟进互联网时期,不断进行金融立异,提供斩新的金融产品,知足日趋发达的网络经济的需求,以期不被新对于手击溃。

为了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应答加入WTO的挑战,我国银行业必需扭转传统发展战略,从体制、机制、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手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金融立异,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2、金融立异的首要意义

金融立异,是指在外部环境前提下金融领域内部对于要素的从新组合以及创造性变革。金融立异贯穿于金融发展的全进程,其主体是各类金融机构,包含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立异不但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外部请求,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它不是人为制造的,而是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到必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般而言,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立异的内在动力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金融产品同其他产品1样,也存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市场饱以及问题,也有1个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那末,依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供求瓜葛,开发出新的金融业务品种,知足自己以及客户的需要, 就成为金融立异的首要因素之1。二因为金融机构比起其他行业来讲,面对于着1个限制性较强的管理法规,规避这些法规的限制便成为推进金融立异的又1首要因素,在市场经济前提下,构成了金融机构“管制—立异—管制—立异”的循环发展进程 。

3、金融立异的内容

网络经济的1个首要标志是人类出产经营流动以及社会流动的网络化。因而,金融机构必需顺应潮流,踊跃拓展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发行与交易、网上保险业务以及其他网上理财业务,展开与金融业务网络化相适应的技术立异、工具立异 、轨制立异、组织立异等1系列立异流动。

一.金融观念立异

跟着社会的发展、财富的累积、金融知识的普及以及同业竞争的加重,人们对于银行的请求更高,选择的余地更大。在网络经济时期,银行业为了更好的生存以及发展,必需扭转传统的经营理念以及服务方式,要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营销理念,要将由客户引起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为由银行引起的主动营销服务。银行服务的情势以及内容要由肯定的金融产品服务逐步演化为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百货商店以及金融服务中心。树立现代化客户服务营销中心(Call Center)是转变经营理念、晋升服务手腕的首要保证。Call Center的树立不但是银行优质服务的体现,也是银行拓展市场的有效渠道,更主要的是确立了1种新的服务以及营销体系,1种现代化银行所必须的经营方式以及服务手腕。建设新型Call Center是实现新的经营理念以及经营模式的首要基础以及手腕,也是原有Call Center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型Call Center的建设中,服务以及营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服务增进营销,以营销拓展服务,这是Call Center能否从本钱中心发展为利润中心的症结。工作人员不能仅仅以回应客户需要为知足,首要的是培育营销文化,使每一1个人都是胜利的推销员,时刻不忘招揽业务,牢固建立本钱以及效益观念,加速实现Call Center由本钱中心向利润中心的战略转变,使新型Call Center成为现代化银行新的服务营销体系以及综合性的服务支撑平台。

二.金融技术立异

(一)努力建设银行数据仓库

银行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是1个拥有信息优势的部门,如何管理、应用、经营好这些信息,是摆在现代化银行建设中的1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提高我国银行现代化经营管理的水平,必需加紧银行数据仓库的建设。

目前国内银行对于客户的评判只停留在静止、片面、主观水平上,不能对于客户作出动态、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及准确、高效的选择。例如在银行卡业务方面,因为没有对于客户的贡献度的分析,1个拥有大量交易的优秀客户,被视同为1般客户来对于待,结果造成优秀客户的流失。在贷款定价方面,本钱的竞争日益激烈,某些大客户请求下浮利率,银行单从1笔贷款看乃至要蚀本,但又很难患上到这个客户的平均存款余额、本外币结算量、各种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等数据,因此难下决策,常常贻误商机。尽人皆知,银行业存在1个“28定律”,发达国家的银行就是通过数据仓库找出自己这二0%的最优客户,并以各种方式提供VIP服务,留住他们,提高他们的虔诚度,进而发展自己,提高经济效益。而国内银行目前还很难做到这1点。数据仓库的树立将收场这1尴尬的局面,它使现有的扩散的无关联的信息变为集中的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以及处理,可直接用于客户瓜葛管理以及市场营销。

在金融立异与新产品开发方面应用数据仓库,通过业务系统的整合,银行新型业务产品可以更好地创造效益,例如通过数据仓库分析出特定客户群的盈利率,通过客户的消费分析来抉择活动资金贷款的对于象。此外,银行数据仓库的树立有助于转变传统经营理念,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拓展市场,发展业务。

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决策无比扩散,1个行从总行、分行到支行实际上有许多人在决策贷款怎样发放,这类信贷资源切块管理的传统模式有很大的弊端。虽然地区行是劣当选优,而从全行规模来讲,个别的局部的贷款优化,常常在全局来讲是不优化的,乃至是劣质的。尽管基层行对于当地客户信息比总行掌握患上充沛,但对于全局信息掌握患上无比不充沛,常常会致使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行业总体风险(这也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后不良资产率依然居高不下的缘由之1)。同时,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实是在规划经济以及手工处理业务的体制下构成的,计算机的利用也仅仅停留在摹拟手工处理、提高工作效力阶段,信息以及数据是扩散的、不关联的、不及时的,根本不可能解决统1授信问题,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反差。通过树立银行数据仓库,可以成立全行统1的授信中心,集中处理授信业务,从而节制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因为授信中心掌握着国内外大量的客户信息、行业信息以及决策辅助信息,这样从全行每一1个分支机构反应出来的某个行业以及客户,就能在全国规模内进行优化选择,优当选优。同时,对于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客户可以集中统1授信,防止多头授信的风险。这样就基本上与国外商业银行接轨,不会呈现目前这类层层授权、层层授信,授权馈链拉患上过长,造成决策行动最后扭曲的现象。

银行数据仓库应包括银行具有的、从不同的数据库以及文件系统中提取的各类数据,这些数据全面地反应了银行的实际经营情况,通过树立数据模型以及采取数据发掘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为全行各级领导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工具,促使银行增添盈利以及提高总体经营管理水平。例如进行收益率分析,应用数据仓库的盈利管理在于将具体的盈利指标以及单位当功课务来处理,它可以设在银行的总帐1级,并对于触及银行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统计、应急项目的情况进行汇总。国外商业银行在盈利分析时,也采取新的核证预会计法子,如本钱收益法用来分析单独的组织机构对于银行总体的盈利影响。又如应用数据仓库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包含资本分析、资本召募、信贷提坏帐筹备、央行报表、资金到期分析、收入分析、利率敏感度分析、活动资金分析、边际利率变迁以及短时间资金管理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银行最高层的业务透视图。它不但是最高层的业务汇总,也能够应用数据仓库进行资产负债平衡表变化的分析,如对于历史趋势、未来事件以及节制活动资金与利率结构的失衡进行评估决策。

(二)努力建设网上银行系统,增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网络银行是金融电子化最新发展的产物,作为网络上的虚拟银行,用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享受全天候的网上金融服务。首先,网络银行扭转了传统银行经营理念。其次,网络银行扭转了传统银行的营销方式以及经营战略。它能够充沛应用网络与客户进行沟通,能依据每一个客户不同的金融以及财务需求“量身定做”个人金融产品并提供银行业务服务。再次,网络银行使银行的竞争格局产生变化。网络银行的全世界化服务,使金融市场全世界开放,银行业的竞争再也不是传统的同业竞争、国内竞争、服务质量以及价格竞争,而将是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国内与国外、网上银行与网下银行等多元竞争格局。

发展网络银行,第1,要明确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踊跃稳当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从国外经验看,网络银行的模式有两种,发展新的单纯网络银行或者传统银行的网络化,两种模式各有益弊。我国商业银行应遵循凸起自己的服务特点及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的原则加以选择。第2,加强网络银行的立法工作。1方面要依据技术发展修改现行的法律规范与规则,另外一方面要制订有关规范电子货泉以及网上金融服务发展的1系列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网上电子商务、电子资金活动的安全标准以及程序,强化对于网络银行以及网上电子支付结算中心的资历认证,为网络银行发展以及网络化金融立异提供法律保障、安全保障。第3,中央银行在加强对于网络银行监管的同时,要从政策长进1步支撑商业银行的网络化金融立异。

三.金融工具立异

银行是经营货泉的特殊行业,因其特殊的经营对于象、广泛的社会联络以及深远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全社会风险会萃的焦点。追求最小风险下的最大盈利,始终是商业银行寻求的目标。因而,加强风险管理,包含风险辨认、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节制以及风险决策等的全进程管理是10分首要的。因而,要踊跃开发金融立异产品来吸引客户。当前在国际上发展很快的金融数学以及金融工程在这方面将施展凸起的作用,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以及手腕。西方同业在这1领域已经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经卓有成效。相比之下,目前我国银行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对于风险的钻研分析不够,对于风险资源的开发应用更显乏力。

金融数学是金融以及数学的结合体,是利用数学的1个新的分支,在二0世纪后半叶有了迅速的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是钻研如何对于金融问题树立数学模型,如作甚金融的定量分析提供数学法子,和如何对于金融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等。

金融工程是二0世纪八0年代之后在西方构成的1门新兴利用学科,历史不长,发展迅猛,是现代金融领域的高新科技。金融工程主要阐述金融立异工具以及风险规避技术,和它们的钻研、开发、设计与利用。金融工程其实是借用工程的概念来形象地描写新兴的金融流动,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

金融工程与金融数学有着10分亲密的瓜葛,它们以金融理论以及数学工具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主要目标,采取定性以及定量相结合的法子钻研金融问题。金融工程的灵魂是它的创造性,请求创造性地应用远期利率协定、综合远期外汇协定、互换、期货、期权及其组合等多种金融工具加强货泉、利率、商品与股票等风险管理,并将这些金融工具进行灵便而奇妙的拼装组合,设计开发拥有不同功能的金融新产品,投放市场,获取回报。

四.金融轨制立异

跟着金融竞争的日趋全世界化以及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等金融服务业务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金融服务的信息化以及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延伸和各种金融立异工具以及产品的呈现,使患上传统金融服务领域的界线逐步趋于隐约,证券、银行、保险3者之间的业务呈现互相渗入的趋势。金融轨制立异的主要表现就是轨制的融会化趋势,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开始向全能型经营方向发展。一九九九年底美国政府废止了履行长达七0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标志着以新经济浪潮为违景的银行业变革的开始。二000年,国内银行、保险以及证券公司之间展开了1系列业务交叉以及合作,许多业内人士坦言,合作是中国金融业 由分业转向混业必需补上的1课。

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在促成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同时,也对于传统的金融监管轨制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轨制势必被“全能经营、统1监管”轨制所替换。而且,网络经济前提下金融立异步伐的加快,网络金融发展的无国界化也请求扭转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适应新的形势,在监管轨制长进行立异。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展开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注重,愈来愈多的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加入这1行列,监管合作的规模由传统的银行业扩大到证券、保险、外汇、金融衍出产品等各个领域,监管国际化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又1趋势。这不但有益于实现各国之间监管信息的同享,而且可以通过合作以及交换提高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水祥和效力,并以此有效地防范以及禁止金融风险引发的区域性金融风暴。

五.金融组织立异

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使患上金融服务领域在组织结构上出现出两大发展趋势:1是传统的金融服务领域呈现大范围的并购浪潮,通过并购不但可以扩展范围,增强竞争优势,而且可以低本钱地实现向混业经营的演化。金融业并购的1大特色是强强合作、混业联合,其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网络经济时期的请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本钱,提高范围经济效益。2是非金融企业借助网络技术应用本钱优势向金融服务领域渗入。高新技术网络公司应用成熟的网络技术以及低廉的费用优势广泛吸收客户展开金融服务,触角已经触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其初始范围尽管较小,但凭仗网络利器正在与传统金融企业争取市场份额。目前,在国外已经经呈现了传统金融企业与新兴技术网络公司广泛合作、协同发展的趋势,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共同向社会提供高水平、低本钱的金融服务的时期已经经来临。

六.金融监管立异

金融监管的立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是金融管制的逐渐放松。金融管制尽管在必定程度上不乱了金融秩序,增进了经济的延续发展,但跟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金融环境的变迁,传统的金融管制体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例如,电子货泉以及网络银行业务的展开对于中国金融监管的内容以及法子提出了挑战。网络银行以其利便、快捷、超时空等特色,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1端传到另外一端,大量资金突发性的转移无疑会加重金融市场的波动,网络快速传递的特性,会使波动迅速蔓延。而网络银行的整个交易进程几近全体可以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失去了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交易对于象变患上难以明确,进程更为不透明。这无疑加大了监测与管制的难度。

电子货泉在网络银行的业务传递中盘踞了主要的地位。电子货泉的发行使流通中的货泉需求减少,而电子货泉的活动性也一样影响电子货泉的发行范围以及余额,其发行的范围越大,可用于结算的余额就越多,但同时也请求有更多的传统货泉随时筹备赎回至关数量的电子货泉,这就请求中央银行有足够的货泉贮备。电子货泉的发行以及流通对于央行的货泉政策提出挑战,也对于货泉供给调控能力提出质疑。专家提出,第1,应由金融监管部门统1计划管理电子货泉与网络银行,并树立1套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消费者、商家、银行以及清理机构的权力以及义务;在发展电子货泉的同时树立起对于其发行、流量、统计的监控体系及认证中心;将网络银行业务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规模,树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轨制,制订网络安全标准,树立安全认证体系等。第2,金融监管应不断加强。跟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体系的效力提高,金融立异活跃,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因而,在行政式的直接金融管制放松的同时,以风险节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应不断加强。

4、有关问题

针对于网络经济前提下金融立异的新特色,进行金融立异的进程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调剂观念

要充沛注重网络经济带来的影响,从对于金融立异的被动适应,转为主动进行金融立异,进而变成先导型金融立异,使信誉货泉可以在出产潜力允许的前提下先于出产而呈现并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充沛施展创造精神,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国情的、知足市场需要的金融立异。

二.加强调研

当代金融学的钻研已经经获得丰硕成果。1方面,要加强对于新经济确当代金融成果的钻研,提高金融立异的知识含量。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国内现实市场的需求与潜伏市场需求的钻研。吸引已经有的成果,用理论联络实际的法子推动金融立异。

三.培育人材

人材是网络经济的灵魂,金融市场的发育以及完美、金融立异的推动、金融理论的钻研都离不开人材的首要作用。要加快金融人材队伍建设(包含管理人材、技术人材、经营人材),其中金融企业家又起了尤其首要的作用。

四.构成轨制

金融立异是推进金融业发展,以适应网络经济请求的首要手腕。因而,要在轨制上保证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立异的踊跃性。1方面,通过对于产权的界定以及对于知识产权的维护,加之立异收益机制的树立,使金融机构愿意踊跃从事金融立异。另外一方面,要降低金融立异的交易本钱,构成1个利于立异的优良环境。

网络金融论文:我国网络金融的现状和未来金融研究论文

1、我国网络金融的成就

企业网上银行功能也无比丰厚,还有质押贷款业务等等。如果是你自己的存单,你可以不需要审批,就能够由网银自动办理质押以及贷款手续。

网络银行近年,主要是以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动首的,获得了无比大的成就,在国际上取得了良多大的奖项。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实现了数据大集中,构成了南北数据中心,完成灾备建设。此外,网络银行平台上,业务全能化。产品开发能力加强,品种愈来愈丰厚。银行总行打破了之前的科技人员配备法子,直接将科技人员下放到业务部门,人事属于业务部门。但其科技业务水祥和能力的评价,科技部门有侧重要话语权。这类改革使业务系统的保护能力、业务部门提出需求的能力迅速上升,晋升了银行技术实力,在第1线培育了金融以及计算机复合型人材。

网络证券的巨大进步是在阅历二00五年、二00六年证券业务量飙升的考验以后树立起来的。当时出了不少事情,如交易系统崩溃,客户起诉证券公司等。这致使证券公司不能不花鼎力气进行证券交易系统的进级与改造,交易技术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胜利实现了网络证券的逾越。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银行以及证券接口标准不统1,影响了设计与保护工作量。如果有N家银行、M家证券公司,如果没有统1标准,至多需要NM种接口。然而,如果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的接口统1的话,只需要1种模式。交易本钱患上到极大的节俭,这里面就存在轨制立异的经济价值。然而,这类轨制立异如果不是由证监会来推进的话,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规划手腕,需要行政权利,来完成市场难以完成的任务。

网络证券获得了最大的成就也是全国大集中,实现C/S业务模式。客户从网站下载客户端,在本安装后,就能够查看行情,也能够网上交易。在C/S模式而不是B/S模式下进行网上证券交易是证券行业的特色。证券公司后台、前台实现了1体化,管理信息以及前台实现集成,工作流、CRM、ERP功能都早就已经经实现了。网上证券交易也比较不乱,基本不出过失。

网络保险是中国金融电子商务做患上最后进的1个。首先区域大集中已经经实现了,然而离全国大集中还有1段的距离。保监会正在推进这项工作,人保、人寿都在做这项工作。保监会首先请求保险公司实现财务方面的大集中,以节制财务风险。保险公司已经经呈现省级领导人物携巨款逃出国外的事例,原先存在的财务体制风险巨大。在没有实现全国财务大集中以前,分公司到底有多少保费收入、都存在哪儿了,这些首要信息总部都不知道。结果,巨额资金成为了1把手的小金库,风险巨大。所以,这类财务轨制必需扭转,借助于银行全国数据大集中改善了总部节制基层能力的经验,保险公司财务全国大集中就势在必行。

第2,保险电子商务过于简单,网络上投保的主要是意外险。意外险不需要体检,也不需要像团险那样讨价还价,简单易行。国外还有车险,然而国内网上做不了。国内车销售主要通过是电话保险营销来实现,保险公司有大量的合同工,兼职或者者专职,年青或者者年迈,工资很低,1般只有1千多,高的不超过3千。这些车队员依据客户在电话里留下的信息上门服务,签合同。车险合同必需面签,网签无效。

第3,医疗、寿险、团险、财险、年金大多不是通过保险电子商务来完成的。

第4,保监会愈来愈注重保险电子商务。保险电子商务可以改良保险公司的管理能力,晋升竞争力,保险公司内部核保、理赔、档案影印化。 2、我国网络金融的不足

我国网络金融获得了良多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也确切存在良多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遭到良多轨制方面的制约。

网络银行方面的不足:

第1,技术方面的制约。如银行的核心业务遭到零售业务量的冲击,网上基金业务曾经经致使银行核心系统的瘫痪,后果很严重。

第2,咱们的主要成绩局限在产品级别的,对于于技术以及标准咱们做患上不多。软件设计随需应变的能力离现实的需求仍是有很大的差距。

第3,咱们的人材流失影响核心能力的培育。对于中国来讲是轨制的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由于金融机构有个设法,他觉患上人材不是很注重,来不来都没瓜葛。这类理念致使了高水平人材的流失,终究影响的是核心能力。大型金融机构的能力是有的,然而能力降落了。

网络证券遭到金融轨制的制约。我国证券业在金融行业中是最后进的,企业债券、2板市场、基金的国外交易等等,都需要改革。中国的基金软件交易自动化、智能化交易方面正在做出有利的探索,但较成熟的国外技术还略逊1筹。此外,网络证券还遭到资本范围的限制,立异活气也不如银行。电子钱包因为公交卡等非银行机构的参与,正在释放巨大的潜能。

网络保险的不足。首先没有实现全国大集中。然而,

最不足之处是中国的保险精算需要的数据发掘的基础前提不具备,新产品设计能力不强,行业产品立异同质化,模仿风行。 3、网络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

银行未来的核心业务系统正在谋划。同时,1些新的技术,包含通讯能力、生物特征辨认技术、存贮技术、金融工程、商务智能、SOA架构技术、银行标准制订与执行能力等,将极大地提高网络金融系统的机能。

银行新产品随开发能力的目标是随需应变。此外,跟着contact center等最新技术的发展,将来咱们的网上银行使客户不需要到银行网点就能够办业务,包含开户。

网络证券吸收国外经验,发展证券交易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统1银证通标准。

网络保险未来的发展方向。跟银行要联网,保险公司要实现参加保险的全国大集中,保险公司数据发掘能力要提高等等。

网络金融的发展有1些共同的特征,如标准化、国际化等。网络金融现在愈来愈成为核心金融的组成部份,很首要。

网络金融的发展遭到了良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监管。国家立异体系这块,目前咱们国家的立异体系还不是很完美。

还有企业立异文化对于立异是有很大增进作用的。我有个同窗在台资公司工作。他们说企业文化对于创造力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的公司原本是很小的公司,然而企业文化是激励立异的。企业家的立异故事以及精神鼓励了每一1位技术人员,后来他们创造了1个奇迹。在密码技术方面,到达了1个突破,国际水平重大战略性突破。公司发展也就实现了质的突破。

还有其他因素,如信誉、安全等等,都很首要。

4、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中国主要的发展是轨制的制约,就是对于知识的注重。如学生写论文抄袭的比重很大。表现在企业,就是抄袭别的企业的产品。人材方面,人材受不到很好的注重。从历史层面来看,咱们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对于人材是打压的。压抑立异型人材的工具,如8股文、文字狱。

要发展网络金融的话,我相信在思路方面,要有很大的扭转。如果没有很大的扭转,咱们所获得的成绩只能是短时间的成绩,目前主要是追逐。没有内在轨制动能,咱们将很难自发地领跑行业发展,由于立异动能不足。

网络金融论文:网络金融风险特点及监控的模式

1、网络金融风险及其特色

高度隐秘性:因为网络的无穷延展使网络金融规模在不断扩展并深刻社会各个领域,同时网络金融介入主体的多元性使网络金融风险表现出极强的隐秘性。另外,网络金融经营主体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于称使金融风险的隐秘性提高。瞬时暴发性:因为网络信息服务规模的广泛性和高度隐秘性,1旦呈现网络金融风险,在短期内即可能迅速演化为大范围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层级瞬时演变并波及多个领域,为网络金融风险监控带来了难题。极度渗入性:现代社会对于网络金融的高度依赖和网络金融跟着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趋势,使网络金融渗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网络金融风险突破了地域限制,网络金融风险1旦暴发便会迅速渗入到经济系统内部,带来极大危害。交叉沾染性:网络金融的瞬时暴发性以及极度渗入性使网络金融风险的演变表现出交叉传染的特征,多部门、多领域介入和网络金融产品的跨行业、跨领域特征加重了网络金融风险的交叉传染特征,现代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面临着跨主体、跨领域联合监管的问题。

2、树立多主体多角度合作监控模式的构想

网络金融风险拥有高度隐秘性,需要对于风险的监控有较高的技术手腕以及风险发现及辨认能力;瞬时暴发性需要监控及时并有处置能力;极度渗入性需要有单项风险阻击轨制;交叉沾染性需要树立不同种别的风险互相隔离机制。从网络金融风险的监控需要看,上述体制机制的树立,仅仅靠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很难完成,不但现有的“1行3会”在人力以及物力方面没法经受网络金融监控的需要,而且从网络金融立异的来源以及产品使用的渠道看,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也没法有效加以应答。依据网络金融立异的主体多样化特色,监控主体也需要采取多元合作模式加以构建。

(1)多主体合作监控模式中的监控主体

政府、行业监管机构、技术研发机构、金融经营机构和社会其他相干主体的合作介入,将是网络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1般认为网络金融服务的提供商包含:网上银行、网上保险及中介、网上券商和专门从事个人理财信息增值服务的网络服务公司等等。因而,网络金融业务流动的主体基本可以分为网络产业服务商、网络金融服务企业、金融管理机构、网络用户消费群以及网络金融市场等⑤。传统上认为,网络金融风险监管的主体包括政府、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网络金融企业、网络技术监管部门,和可能发生合作需求的国外政府及监管当局。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将网络信息产业服务商与消费群排除了在监管体系以外。事实上,网络产业服务商作为主要的技术研发提供主体,在网络金融风险治理中有侧重要作用⑥,作为主要的网络信息技术基础提供者,网络产业服务商介入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可以为网络金融风险的发现、防范提供最可靠的技术支撑。而将网络用户消费群排除了在监管主体以外,认为网络用户消费群只是网络金融业务客体,对于网络金融风险的及时发现以及有效辨认也是不利的。在网络监控的实际操作之中,网络用户消费群在网络风险的发现阶段可以起到首要作用。网络金融的多主体合作治理网络既不是从上至下的治理模式,也不是从下往上的影响模式,而是政府在调和各个政策介入者的利益瓜葛的基础上,综合做出的政策选择。治理是动态的,是各主体在试图达成本身目标的进程中,不断与各方利益调和进程中做出的综合选择。网络金融的多主体合作监控模式是在斟酌各利益相干者与政府瓜葛的基础上,以技术立异为主要视角,对于介入各方的瓜葛与职责进行钻研,因而,金融监管的多主体合作监管模式本色上说,也是对于网络金融风险相干利益主体进行有效调和的互动式监控模式。政府、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和网络技术监管部门作为主要监控主体,要对于网络金融企业和顾客的具体网络金融产品以及金融行动进行监控。另外,也需要对于网络金融合用技术的选择、技术进级换代和主要技术风险防范进行宏观指点。网络金融企业:自身是网络金融风险的主要监督对于象,面对于虚拟经济的无形化以及交互化特征,企业本身也需要通过有效平衡内部企业业务运行与外部动态环境调剂来降低本身经营风险,需要对于因业务以及技术立异带来的市场风险进行踊跃的内部监控,需要主动规避金融风险。国外政府及监管当局:面对于重大跨国网络金融风险的存在,基于本身的职责以及需要,拥有踊跃介入跨境网络金融犯法防范的踊跃性。客观上看,对于因跨境业务引起的技术风险,拥有联合进行技术研发,跨境进行国际合作监管的内在冲动,因而,也必然成为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的主体。网络消费群: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性需要将消费者操作行动这1要素纳入斟酌规模,消费群的操作是网络金融风险的来源,同时也是网络金融外部的监督要素,是网络金融产品患上以出生的市场基础。网络金融消费群对于网络金融产品的使用提供最真正的体验及风险评估,将对于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提供最基础的监督作用。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依据各行业网络金融风险的特色进行自律性的监控,并介入到以联合监管为目标的技术研发流动中来。网络信息产业服务商:服务商是金融风险防控中的主要角色,在监管的各个环节,服务商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撑,同时对于网络金融业务的拓展起到推进以及放大作用。

(2)多主体合作监控模式中的风险辨认

依据网络金融风险的特色和网络金融与技术立异之间的依赖瓜葛,笔者提出如下网络金融监控技术立异框架。在该框架中,网络金融风险防控的技术立异框架包括两部份:第1部份是网络金融风险的辨认进程,在网络金融运行中,金融产品的提供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缺少实体监控,产品的虚拟化以及小众化使患上“点对于点”的运营特征10分显明,此时,因为技术劣势与消费群体行动之间存在的差异,构成了潜伏的网络金融风险。第2部份是技术立异方向的辨认进程,由多个网络金融业务主体以及网络金融监管主体对于业务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并对于现有的监管技术差距进行评价,在交互影响下,对于网络金融风险监管的技术立异方向进行辨认。这两个进程融会了网络金融监控各方的介入与互动,对于网络金融风险监管的技术变迁拥有抉择性作用。同时,因为融会了多个介入主体,在监管技术手腕进级的进程中,打破了原有业界壁垒,为网络金融风险监管提供了较为完美的技术进级机制。

(3)多主体合作金融监控模式的运行架构

对于网络金融风险的监控需要全面掌控网络金融风险的特色,并在充沛斟酌监控手腕的技术依赖性特征基础上,对于风险进行统1的前瞻性处理。需要通过使用前瞻性技术和预测技术,战胜技术后进、网络风险交叉传染、法律滞后和网络货泉、网络欺诈等难题,在多方介入中构建多主体合作的网络金融风险监控框架。在该监管框金融稳定的作用。

3、多主体网络金融监控模式的实现

(1)及时发现监管盲区,完美政策法规体系

树立多元多主体金融监控的框架,对于网络金融安全中的风险辨认以及处置比较有益,但同时也提出了1系列其他问题。例如,从传统金融监管体系看,网络技术服务商以及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其实不是监管主体,就其日常工作职能而言,也没有进行网络金融监管的义务,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定,不仅上述机构不会踊跃介入网络金融风险监控,而且在必定前提下,还有可能由于本身经营发展及盈利的需要,不予配合乃至变相设置监管障碍。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界定,明确在何种情况下上述机构负有主动发现以及及时处置风险的义务,和在何种情况下,上述机构负有协助配合进行监管的义务,等等。另外,网络金融拥有产品未加评定风险便可试用、使用的特色,使新兴金融产品的使用风险基本上是由享受服务以及消费的1方承当,如果不加规范,1旦呈现纠纷,取证以及质证均很难题,现行政策法规没法及时规范层见叠出的网络金融产品,致使没法及时发现网络金融监管盲区,及时完美政策法规体系10分迫切。

(2)搭建多元共管平台,构成多元监管机制

为了有效防范网络金融风险的产生,仅靠政府以及行业金融监管机构的气力,没法有效进行风险的发现以及处置。这1点已经经多次被证明。然而,行使金融监管权利又是政府的特有职能,即使是行业自律监管以及企业内部监管,也应该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如果搭建多元共管平台,尽管理论上反对于者寥寥,但执行中问题会良多。例如,网络技术服务商如果介入金融监管,没有前瞻性轨制设计,如何能有效防止其滥用技术优势,打着踊跃介入金融监管的旗号,侵略别人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改革方向是更多让市场施展资源配置的抉择性作用,干预越少越好,然而树立庞大的监管体系,能否在支撑金融立异以及保护金融安全不乱中找准平衡点?消费者是网络金融产品的主要使用者,其1方面拥有被监管的地位,另外一方面,由于其拥有权威体验者的特色,有强烈的呼吁监管诉求,网络金融呈现问题,首先发现者以及揭示者也常常是消费者,因而,将其纳入合作监管视野无可非议,然而,如何进入正常规范的监管渠道施展作用,也有赖于共管平台的搭建。毕竟,网络上借助监管名义不负责任地进行网络暴力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

(3)强化技术认证门框,构建技术安全屏障

网络金融产品的另外一大特色是技术门坎成为非传统门坎,仅靠金融业务特许经营管理没法有效解决安全屏障树立问题。现有管理架构中,资金门坎以及主体从业资历审查是第1道安全屏障,政府通过这些审查,可以将不良从业者淘汰出去,从而降低金融市场风险。网络金融的风生水起,让良多过去看似不可能的情况瞬间被攻破,也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大大增添。由于网络金融的特色之1就是网络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务领域的立异性使用,因而,今后技术门坎可能成为金融安全部系构建的第1道门坎。为了有效降低网络金融风险,对于金融服务以及网络金融产品的技术认证应该成为轨制,成为网络金融安全部系中的第1道安全屏障。在这1屏障的构建过程中,网络运营商,网络技术服务提供商等拥有先天的优势。

(4)树立风险等级评估轨制,强化风险束缚机制

网络金融服务是新兴金融业务,不单单是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公司等借助互联网将已经有的金融产品向网络领域延伸,更多的是,众多没有金融执业资历的各类企业、机构,通过互联网来独立推行拥有金融特征的产品或者服务。这些产品或者服务没有必要的技术认证以及监管,良多尚处在“自主、自费推行、自愿接受、自担风险”的境况。为了有效辨认以及及时处置可能呈现的网络金融风险,树立权威信用评价以及风险提醒轨制10分必要。与传统信誉评级必需基于被评定主体拜托不同,应该构成政府主导下的第3方踊跃主动评级以及风险揭露轨制,以强化企业市场风险束缚,增进新兴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优越劣汰,保护金融市场秩序健康不乱,终究使技术立异以及金融不乱相辅相成,推进经济社会实现立异驱动下的良性发展。

网络金融论文: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的初探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高度紧密结合而成的1种新型金融,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金融流动以及相干问题的总称,包含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流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流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发生的网络时期的金融运行模式。

目前,我国的网络金融发展已经经涵盖了金融行业方方面面。跟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可延续发展,网络金融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展,未来乃至将全面挑战传统金融渠道,网络金融发展将成为我国现代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网络金融的现

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最近几年来,宁波市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实力大大增强,金融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与金融构成了良性互动格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金融。跟着宁波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宁波的网络金融患上到了广泛使用,增进了宁波金融的发展,同时也增进了银行管理部门应用网络对于个人以及企业的征信系统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提高金融风险监控预警能力。

据统计,自二00八年一二月二二日宁波胜利发行第1张金融IC卡至二0一0年一0月底,宁波金融IC卡发卡量已经超过二0万张。宁波农信也将在中信网络科技的协助下于二0一0年下半年发行利便民众的金融IC卡。同时,宁波市民卡采取国际上先进的非对于称密钥方式,彻底解决了传统对于称式电子钱包小额支付技术密钥传递进程繁杂、PSAM卡安全性存在漏洞、密钥更新难题等局限性。宁波市民卡由银行发行,卡内资金由银行管理,与商户信用完整脱钩,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彻底解决了传统电子钱包资金安全保障性不强的问题。该卡还弥补了银行小额电子支付工具的空白。目前,国内已经有"3票1卡"(支票、汇票、本票、银行卡)等多种电子支付工具,但均不合用小额支付领域。宁波市民卡电子钱包目前最高限额一000元,和可非接触式脱机交易的特性抉择了它是1种典型的小额电子支付工具,进1步丰厚了电子支付产品。网络金融业务在宁波出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为打造现代化城市,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在金融行业的利用中,以工行宁波市分行动例,二0一0年该行电子银行业务量占全体业务量的比重到达六0%,至关于在虚拟渠道上再造了1个工行。今年,该即将进1步扩充电子银行服务功能,建设更加强大、响应更加高效的全天候电子服务平台,充沛施展电子银行渠道的服务优势,进1步晋升电子银行渠道的业务比重,扩展网络金融在直投、租赁、票据买卖、拜托贷款等各个领域的利用,综合运用“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投行+商行”等多种方式更好地知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网络金融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金融流动产生在网络上,安全性1直是制约它发展的最大问题。据了解,近期各地网银用户被钓渔网站欺骗的案件频发,银行界因而敲响了防范钓渔网站的警钟。

针对于近期各地网银用户被钓渔网站欺骗的案件频发情况,为确保用户资金安全,近日,银行纷纭采用应答措施,将网银支付限额下调以降低网上交易风险。如招商银行调低了通过第3方支付公司进行的网上支付交易限额。除了招行外,近期中行、农行、建行等多家银行也调低了网银转账单笔转账金额及单日累计转账金额的上限。尽管降低通过第3方支付进行的网上支付交易限额,是为了降低网上支付交易风险、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但同时银行调低转账限额的做法也确定会给用户带来了必定的不便。

由此可见,网络金融的发展,目前还属于不定性时代,良多处所还处于试探阶段,首先是金融这个传统行业在结合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在新的发展模式中,有使用的种种问题:包含安全问题、客户使用利便问题、专业推行保护人材短缺等。最显明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安全问题,而解决安全问题的症结又是人材问题。

网络金融可延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实现经济的可延续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目标,金融的可延续性发展是实现这1目标的保障。网络金融是全世界经济、全世界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金融的可延续发展,是金融可延续发展的保障。

网络金融论文:网络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论文

1、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机制

(1)风险随基础资产转移。

在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中,基础资产实现的是真实出售,因而基础资产的风险也随之转移,银行更多的是充之中间人的角色。传统贷款业务中,风险是由银行承当,然而在资产证券化进程中,债券的购买者会被告诉风险收益,银即将部份或者全体风险传递给债券持有人。

(2)资产证券化业务属于表外融资。

在资产证券化融资进程中,因为基础资产是真实出售给SPV的,因而基础资产再也不存在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内,既不会像发行债券1样增添负债范围,也不会像发行股票1样增添所有者权益。对于于对于资本足量率有较高请求的银行业,无疑为1项优势选择。

(3)降低了准入门坎。

传统融资业务中,不管是银行贷款,或者是证券发行业务,对于发起人的资质都有较高的请求,然而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因为破产隔离轨制的存在,只需要有优质的基础资产便可,将具有不乱现金流的基础资产从发起人的总体资产中剥离,降低了对于发起人的总体请求,因而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融资效力。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实际操作中,业务运营的核心在于破产隔离轨制以及风险防范,主要由下列角色来保障:特定目的机构或者受托人(SPV)、信誉增级机构、信誉评级机构。在我国SPV一般为为信托机构。我国法律规定信托机构的受托财产独立于自有财产,当进行破产清理时,受托财产可不列入清理规模。此举可对于基础资产进行维护,到达了破产隔离的目的。信誉增级包含内部增级以及外部增级,外部增级可看做是对于资产池中资产的担保,若资产产生信誉风险,可由增级机构进行必定比例的赔付;内部增级包含证券的分级发行、直接追索、逾额典质等方式,是1种通过发起人内部担保增添信誉等级的方式。信誉评级机构则负责对于资产池中基础资产进行信誉评级,而信誉评级是整个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基础,是风险的源头。

2、阿里小贷模式的资产证券化分析

阿里小贷是阿里巴巴团体二一年在重庆下设的阿里小额贷款股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六亿,成立目的主要是对于淘宝网上信誉优良的商户进行放贷,匡助阿里团体拓展金融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中的首要影响因素包含破产隔离轨制以及信誉增级轨制,下文将对于这两点进行分析介绍。破产隔离轨制。在东方资管——阿里巴巴资产管理规划中,由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下文简称东证资管)成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规划充当SPV的角色,此项专项管理规划仅有这1项业务,属于比较成熟的SPV情势,实现了真实出售以及风险隔离。此外小额贷款的信誉风险由原始权益人处转移至该专项管理规划并由该规划的资产支撑证券持有人承当,当借款人不能按时履约时,将给该专项规划资产支撑证券持有人带来投资损失,从而将信誉风险由原始权益人处转移至资产支撑证券持有人。信誉增级轨制。此项资产管理规划选择阿里巴巴旗下的此外1家担保公司商诚担保为外部增信机构,对于三%的基础资产进行担保,使整个资产池的风险系数降低.除了了采取外部增信机制外,阿里小贷还对于专项资产进行分级发行来取得内部增级,从产品结构看,依据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专项规划资产支撑证券分为优先级资产支撑证券、次优级资产支撑证券以及次级资产支撑证券,3者比例大致为七五%、一五%、一%。其中,优先级、次优先级份额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次级份额全体由原始权益人持有。此外,专项资产管理规划还充沛斟酌了投资者的风险经受能力,鉴于目前市场上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属于首次发行,投资者限定为机构投资者,目前暂未开放个人投资者的购买渠道。此项管理规划的审批监管机制也存在必定的特殊性。此项资产管理规划以证券公司为专项规划受托人,由证监会进行审批。采取1次申报、审批,屡次发行的循环购买机制,主要斟酌到阿里小贷贷款对于象的特殊性,淘宝商家多为范围小、运转灵便的商家,对于资金的需求拥有时间紧、期限短、金额小等特色。为了知足这1需求,专项规划可依据贷款对于于资金的需求情况进行屡次发行,每一次二亿元⑸亿元不等,期限一⑵年,总额不超过五亿元,总存续期不超过三年。阿里小贷此次顺利实现资产证券化,症结因素之1就在于其“循环购买”基础资产的设计。1般情况下,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池需要知足基础资产的期限以及产品的期限互相匹配这1前提,即2者预测的现金流是1致的,因而对于资产池内的基础资产有较高的同质性请求,且循环时间与投资人1致。在这类情况下如果基础资产期限太短或者不1致,就较难构成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从而增添融资本钱,降低金融效力。循环购买即以基础资产发生现金流循环购买同类基础资产的方式,解决了短时间贷款以及长时间证券的错配问题,为期限错配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循环购买对于基础资产质量请求较高,在国外市场中,此类产品主要利用于信誉卡消费贷款。

3、阿里小贷模式整改为功的归因分析

(1)监管政策的支撑

二0一三年三月,证监会出台政策抉择扩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在颁布《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时首次提出可以“以基础资产发生现金流循环购买新的同类基础资产方式组成专项规划资产”,使阿里小贷在政策支撑上首开先河。事实上,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规划以电商用户的小额贷款为基础资产,属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我国资产证券化,1直由银监会进行监管,阿里巴巴选用证券公司为管理人,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先例。

(2)资金循环应用解决自有资金不足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以自有资金进行贷款,以阿里小贷为例,其注册资本为六亿,贷款额度上限仅为六亿。将贷款资产进行证券化,实则将此部份贷款业务剥离,至关于增添了贷款额度;此外在资金不足方面,循环购买模式可以将资金循环应用,以召募到的资金延续放贷,大大减缓了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截至二0一四年三月,东证资管陆续发行了六期ABS产品,即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规划一⑹号,每一期存续期一五个月,发行金额每一期五亿,实际融资金额近三亿,极大地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效力。

(3)信息资料数据的真实性为其提供了安全保障基础

东证资管——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资产管理规划胜利的核心因素在于阿里巴巴对于贷款对于象的资信状态有着第1手资料,淘宝电商的所有商业流动阿里巴巴都掌握着后台数据,数据的真实性为贷款提供了绝大部份安全保障,大大提高了基础资产的质量。在定单贷款方面,贷款企业定单的发生以及处理都依赖于阿里巴巴团体,所以对于典质物的资信情况有充沛了解。

(4)3道防线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了资产证券化风险

资产证券化业务中SPV的破产隔离机制以及内外部增信机制,进1步降低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1旦借款企业产生信誉危机,第3方担保机构即可以施展作用,成为投资者的1道防线。在对于借款企业的严格节制以外,阿里小贷还将证券进行分级,将优先级以及次优级证券对于外

销售,次级证券则全体由阿里巴巴团体购买,因而1旦信誉风险呈现,则损失大部份会留在团体内部,尽最大可能降低了投资者承当的风险。因为投资者均为机构投资者,有较强的风险经受能力,即便呈现部份损失,也不会像个人投资者那样,没法接受。 4、网络金融环境下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前景

最近几年来,网络金融发展迅猛,依靠网络数据库,基金、信贷均有着对于传统模式突破性发展,事实上东证资管也不是小额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首例。阿里此前已经经以及嘉实基金的子公司嘉实资本发行过两期私募性质的小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总的召募范围在二亿元摆布;东方资管以后也有万家基金子公司万家双赢与其合作,发行范围约二亿元。在阿里巴巴以外,也有众多的小额贷款公司涉足过资产证券化领域,例如广州天河益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早在二0一一年就完成为了第1笔资产证券化业务,且销售喜人,然而因为银监会斟酌到风险因素,对于后续的资产证券化并无批准,使当时的小额贷款业务遭到了很大的阻力。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的政策性限制,资金杠杆率太低,几近只能使用自有资金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可以大大盘活资金使用效力,也为我国小额贷款难提供1个新的解决途径。东证资管——阿里巴巴资产管理规划的胜利在于其有着庞大的电商平台,对于基础资产的风险有着完整的信息节制能力,加之分级的基金政策使资产支撑证券持有人的风险降低,使证监会打开了监管的大门,这1点是其他小额贷款公司难以企及的。为了增进金融业的发展,国家已经明确表示会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只是在证监会层面下的法律法规还处于空白阶段,小额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不但能增进资金使用效力,也给我国解决小额贷款难问题提供了1个新途径。

网络金融论文:金融体系与无尺度网络

[摘要]目前,金融发展理论主要是从总量分析角度研究金融体系,本文参考了系统学关于无尺度网络的理论分析,提出金融系统是一个无尺度网络,具有强韧性和脆弱性的结构特性,并提出保持大型金融机构的财务稳健性,对保障我国金融系统清算和支付结算等主要功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无尺度网络 复杂系统 金融体系

一、引言

对金融体系进行系统研究,起始于戈德史密斯(Goldsmith.R.W)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他在该书中首次提出了衡量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金融相关比率(FIR),即“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通过对金融相关比率的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尽管不同国家的起点各不相同,但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他还指出“金融结构越发达,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资金总量的增加就越快,在一定的资金总量下,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越高”。戈德史密斯对金融体系的研究,不仅利用金融相关比率进行总量分析,也提出了结构分析方法的重要性。而随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脉络,更多的是仅沿着总量分析的框架开展,对金融体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关注甚少。其间虽然有银行主导或市场主导的市场结构对比研究,但笔者认为,将银行主导与市场主导对立起来分析是一个误区,本质上两者间更多的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都是金融体系结构多样化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主要借助系统学的研究成果,对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作初步的分析。

二、无尺度网络

系统学认为,元素、结构、环境三者共同决定系统的功能。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须选择具有一定性能的元素,选择最佳的结构方案,还要创造适当的环境条件。系统结构是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的总和。按照结构性质分类,可以有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元素在空间中的排列分布方式,称为空间结构,如晶体的点阵结构,建筑物的立体结构。系统运行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时间节律,如地球系统的周期运动、生物钟等,称为时间结构。系统的结构性对系统功能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同样或相近的元素,按不同结构组织起来,系统功能就有优劣高低之分,甚至会产生性质不同的功能。

(一)无尺度网络的定义。无尺度网络指的是网络节点的连结分布遵循“幂次定律”,即任何节点与其他k个节点相连结的概率,与l/kn成正比。以往科学家对复杂系统结构性问题的研究,一般认为复杂系统是一个随机网络,即系统中节点的连结方式是随机的,因此绝大部分节点的连结数目会大致相同,随机网络中节点的分布方式将遵循钟形的分布,连接数目比平均数高许多或低许多的节点都十分稀少。例如,1959年匈牙利数学家厄多斯(Erdos)和瑞尼(Renyi)提出通过在网络节点间随机地布置连结,就可以有效地模拟出通信和生命科学网络这类系统。1998年美国科学家阿尔伯特·拉兹洛·巴拉巴斯(Albert-Laszlo Barabasi)和埃里克·博纳博(Eric Bonabeau)在开展互联网项目研究初期,认为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连结网络文件的网站,而个人兴趣的多样性和可选择的网页数量巨大,也假定互联网的连结模式将呈现出随机网络的特征。然而,研究结果却推翻了这个预测,事实上互联网是由少数高连结性的页面串连起来的,80%以上页面的连结数不到4个。然而只占节点总数不到万分之一的极少数节点,却有1000个以上的连结,也就是说网页的连结分布遵循“幂次定律”,任何节点与其他k个节点相连结的概率,与l/kn成正比,而且,n值通常介于2-3之间。幂次定律和表征随机网络的钟形分布大相径庭,幂次定律说明互联网是由少数集散节点所主控的系统。

随后的研究,也在很多不同的系统中发现了无尺度的系统结构特征。如以光纤或其他通信线路连接的路由器网络,电子邮件所连结的人际网络,物理和计算机等一些学科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关系网络,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联盟网络,古菌域、细菌域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代谢网络。这些本质上不同的各种系统,却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即不仅是无尺度的,而且有着一个共同点,系统节点的连结分布遵循的“幂次定律”中,kn项中的n值通常介于2~3之间。

(二)无尺度网络的特性。阿尔伯特和埃里克的研究认为,无尺度网络具有以下的特性:

1.网络成长性。无尺度网络的节点数量均呈现高增长现象,例如互联网的页面数量,1990年整个互联网只有一个网页,而到今天它的网页数已经是数以亿计,其它大部分网络也都具有类似的发展过程。互联网在起步阶段只有几个路由器,随着新的路由器与网络原有的路由器相连结,如今路由器的数量已经高达百万以上。这些现实中的无尺度网络,均具有不断快速成长的重要特性。

2.优先连结性。无尺度网络新增节点在连结过程中,并非所有旧节点的机会都是平等的,这种现象也称之为“马太效应”。例如,在选择将网页连结到何处时,尽管人们可以从数十亿个网站中进行选择,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只熟悉整个互联网的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往往就是那些拥有较多连结的站点,只要连结到这些站点,就等于基本联结了整个网络。这种“优先连结”的过程,也发生在其他网络。在互联网,那些连结较多的路由器通常拥有更大的带宽;在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知名公司更容易吸引到同盟者的参与合作。

3.网络强韧性。研究中发现,无尺度复杂网络对随机的意外故障具有很强的承受能力。例如,路由器网络中每时每刻都有数百个路由器失效,但互联网却很少因此受到大的影响。模拟实验证明,即使从互联网路由器中随机选择的失效节点比例高达80%,剩余的路由器还是能组成一个完整的集群并保证任意两个节点间存在通路。研究认为,无尺度网络对随机性的意外故障具有强韧性的特征,本质上源于这些网络的非同质拓扑结构。随机去除方式所破坏的主要是那些不重要的节点,因为它们的数目远大于集散节点,因而去除它们不会对网络拓扑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4.网络脆弱性。无尺度网络过分依赖集散节点,使其面对主要集散节点的蓄意攻击时可能不堪一击。模拟试验发现,只要去除少数几个主要集散节点,就可导致互联网溃散成孤立无援的小群路由器。因此,一次有组织的协同攻击,只要去除掉若干个集散节点(先去除最大的,再去除次大的,依次类推),当有5%~10%的集散节点同时失效时,就足以造成无尺度网络的严重破坏。

三、金融体系与无尺度网络

金融体系是一个有关资金集中、流动、分配和再分配的系统。它由资金的流出方(资金盈余方)、流入方(资金短缺方)和连接这两者的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市场,以及对这三方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共同组成。居民、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机构都是金融系统的要素,他们在金融活动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金融系统个体的种类主要有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等,其中有些个体的数量是很大的。如金融系统中的家庭数以百万、千万、亿计量的。如中国的人口有13亿,家庭的个数多达数亿。企业的个数随国家的大小不同,可以是万、十万、百万……金融机构类型也是多样化,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

笔者认为,金融系统呈现出的结构特征,是一个无尺度网络,而不是一个随机网络系统。一方面,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均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集散节点,优先连结的特性十分明显。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新兴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集中度的研究为例,存款总额比重前3位和前10位的银行占市场份额平均约为50%和80%,也就是说,不论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具体情况如何不同,但在银行业发展和演化过程中,最终形成的市场结构均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特征,即存款总额比重前3位和前10位的银行占市场份额平均约为50%和80%,这充分说明了银行系统也是一个无尺度网络,大型银行机构在其中扮演着集散节点的角色。

事实上,如果将金融体系理解为一个无尺度网络,则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等均是网络中的节点,个人和企业从数量上占网络中结点的绝大多数,但它们仅与网络中少数的金融机构相联系,因此是属于分散节点,而金融机构尽管仅占极少数,但它们却与网络中大多数节点相联系,因此属于无尺度网络中的集散节点。如果将金融机构单独作为一个子系统,也是一个无尺度网络,大型的金融机构扮演着集散节点角色,与大多数中小型金融机构发生资金业务往来,而中小型金融机构仅是与个别大型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并且是通过这些大型金融机构与其它金融机构间接发生联系。

如果将金融机构系统看成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经济系统中各行各业的兴衰均可能对金融系统造成冲击,假定各行各业的兴衰是独立于金融系统之外的随机性事件,则其对金融系统的冲击主要是一种随机性冲击,因此,金融系统作为经济系统的子系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无尺度网络结构特征,与其在应对各行各业的兴衰过程中表现出的良好稳定性是相适应的。此外,默顿和博迪金提出,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帮助地区或国家之间配置和使用经济资源。金融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清算和支付结算,聚集和分配资源、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之间转移资源。笔者认为,金融系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无尺度网络结构特征,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清算和支付结算等主要功能,保持系统功能在外部随机性冲击下具有的强韧性。以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为例,金融系统中的各个节点,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均不时受到各种各样的随机性外部冲击,许多节点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如果清算和支付结算网络是个随机网络,则该网络极有可能陷入瘫痪。但现实中,金融系统形成的无尺度网络结构特征,却保证了金融系统不会陷入瘫痪之中,其主要的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仍然可以维持。当然,金融系统作为一个无尺度网络也有脆弱性,当主要节点遭遇蓄意冲击,或者其自身机能不完善而陷入财务危机时,整个金融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将大打折扣。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外国对冲基金对其金融市场进行蓄意冲击,致使主要金融机构出现财务危机,造成了整个金融体系动荡不安,清算和支付结算等主要功能出现严重障碍,进而波及到经济实体各个部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阿尔伯特和埃里克认为,为了避免因恶意攻击带来网络的大规模破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护好集散节点。笔者认为,考虑到无尺度网络具有的强韧性和脆弱性的双重特性,因此,保护好金融系统中集散节点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型金融机构作为系统的主要节点,在财务方面存在着极大隐忧。

资产规模位于前列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如果不能有效地改进其财务状况,一旦发生财务危机,其对我国金融系统造成的整体冲击将是巨大的。因此,笔者认为,近年来我国不惜采取一些非市场化手段,来弥补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潜在亏损,并通过海外上市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来强化内部市场化运行机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有完善和改进金融市场中资产规模位居前列的大型金融机构的财务稳健性,才能使我国金融系统清算和支付结算、聚集和分配资源、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之间转移资源等主要功能得到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系统才不会出现陷入动荡之中。

网络金融论文:谈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

摘要: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本文从网络金融的概念入手,介绍网络金融有别于传统金融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模式下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从技术、营销、管理以及人才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

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3. 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 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

品牌形象。

3. 市场细分。商业银行应该细分市场,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传统营销方式因为各种局限,无法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不能准确对客户需求进行统计、行为分析。而网络营销的开放性和能够实时沟通的特性,克服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银行可以利用客户信息数据,比较快速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需求,研发设计网络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产品与服务。

对于高端客户,应根据其需求深度,开发差异化网络金融产品,提供能够彰显其身份、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选择。对于中低端客户,根据《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查询、汇款、转账是最常使用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中低端客户群来开发此类产品。

4. 联合合作。联合合作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在营销方式上,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二是在营销主体上,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的合作。

商业银行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有些客户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产品单纯利用网络无法完全说明其作用和特点,可以用柜台营销或者热线电话等其他营销形式;采取价格营销吸引客户也是商业银行网络营销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我国银行普遍对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实行打折,部分银行也在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方面给予费率打折优惠;另外还有服务营销的方式,网络营销由于节约了人力成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因此网络金融营销的关键往往体现在服务过程中,优质的服务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网络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其他机构进行联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网络“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方便高效的在线服务。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与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相关的银证通产品;商业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将代收代付产品收入等传统产品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同时在网上银行推销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不断推出新的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途径等。

(三)管理层面

网络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得监管难度加大以及出现虚拟犯罪等问题。我国银行业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发挥优势,努力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竞争力。

1. it服务管理(itsm)。网络金融依托于网络设施与应用系统的支持,需要花费大量it投入。商业银行在数据中心建成之后,应该凭借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对商业银行而言,建立it服务流程管理制度为宗旨的it服务管理(itsm)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itsm的解决方案可以彻底改变信息系统管理问题,通过itsm提供一整套创造服务、管理服务的方案,切实优化it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 经济风险管理。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网络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放大效应。

要规避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网络金融发展的规模,网络金融业务量增长的趋势,在对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几年的业务量进行评估,以此确定网络中传输的最大数据量,选择高可用性、低风险、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使用相应规格的网络产品。另外,在选择客户端操作软件时,既要考虑信息传输效率,又要充分考虑各类用户的使用习惯,避免由于不符合客户操作习惯所带来的客户流失。

要规避网络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可充分披露。只有全面、深入识别并定量化地评估产品创新风险,分析预防风险的潜在收益,制定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对产品创新的有效管理。首先,在金融产品的定位上,把握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产品特征在客户价值主张中所占的比重,达成产品精准定位。其次,针对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间的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和多个子模块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确保并行工程的运转效率,将复杂产品创新中多角度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任务进行必

要的分解,分阶段审核,并根据统一的各阶段审核评价标准,明确产品创新各阶段风险管控和财务成本效益分析要求,从而避免风险遗传。第三,从内外部监管、市场、技术、财务、运营等多视角加强产品创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控管理,对于风险评价指标超过一定量值的,提供降低风险预控措施技术模板,以利于提前释放风险。

3. 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加入我国网络金融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只有技术问题,而且还包括意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银行的专利越多,就等于控制在手中的核心技术越多,很自然会取得网络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我国银行业技术优势,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网络金融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让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人才策略

商业银行应该实施人才培养策略。网络金融是知识密集型的业务,同时也是复合型的业务。它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它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重视人才,是网络金融营销的发展之路。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既掌握金融工程和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商业银行应创造促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或者引进合格人才。商业银行只有拥有了足够的精通业务和爱岗敬业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为客户提供好的金融产品,从而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网络金融论文:小议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

摘要: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本文从网络金融的概念入手,介绍网络金融有别于传统金融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模式下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从技术、营销、管理以及人才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

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3. 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 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

品牌形象。

3. 市场细分。商业银行应该细分市场,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传统营销方式因为各种局限,无法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不能准确对客户需求进行统计、行为分析。而网络营销的开放性和能够实时沟通的特性,克服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银行可以利用客户信息数据,比较快速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需求,研发设计网络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产品与服务。

对于高端客户,应根据其需求深度,开发差异化网络金融产品,提供能够彰显其身份、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选择。对于中低端客户,根据《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查询、汇款、转账是最常使用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中低端客户群来开发此类产品。

4. 联合合作。联合合作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在营销方式上,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二是在营销主体上,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的合作。

商业银行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有些客户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产品单纯利用网络无法完全说明其作用和特点,可以用柜台营销或者热线电话等其他营销形式;采取价格营销吸引客户也是商业银行网络营销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我国银行普遍对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实行打折,部分银行也在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方面给予费率打折优惠;另外还有服务营销的方式,网络营销由于节约了人力成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因此网络金融营销的关键往往体现在服务过程中,优质的服务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网络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其他机构进行联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网络“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方便高效的在线服务。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与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相关的银证通产品;商业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将代收代付产品收入等传统产品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同时在网上银行推销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不断推出新的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途径等。

(三)管理层面

网络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得监管难度加大以及出现虚拟犯罪等问题。我国银行业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发挥优势,努力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竞争力。

1. it服务管理(itsm)。网络金融依托于网络设施与应用系统的支持,需要花费大量it投入。商业银行在数据中心建成之后,应该凭借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对商业银行而言,建立it服务流程管理制度为宗旨的it服务管理(itsm)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itsm的解决方案可以彻底改变信息系统管理问题,通过itsm提供一整套创造服务、管理服务的方案,切实优化it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 经济风险管理。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网络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放大效应。

要规避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网络金融发展的规模,网络金融业务量增长的趋势,在对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几年的业务量进行评估,以此确定网络中传输的最大数据量,选择高可用性、低风险、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使用相应规格的网络产品。另外,在选择客户端操作软件时,既要考虑信息传输效率,又要充分考虑各类用户的使用习惯,避免由于不符合客户操作习惯所带来的客户流失。

要规避网络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可充分披露。只有全面、深入识别并定量化地评估产品创新风险,分析预防风险的潜在收益,制定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对产品创新的有效管理。首先,在金融产品的定位上,把握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产品特征在客户价值主张中所占的比重,达成产品精准定位。其次,针对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间的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和多个子模块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确保并行工程的运转效率,将复杂产品创新中多角度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任务进行必

要的分解,分阶段审核,并根据统一的各阶段审核评价标准,明确产品创新各阶段风险管控和财务成本效益分析要求,从而避免风险遗传。第三,从内外部监管、市场、技术、财务、运营等多视角加强产品创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控管理,对于风险评价指标超过一定量值的,提供降低风险预控措施技术模板,以利于提前释放风险。

3. 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加入我国网络金融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只有技术问题,而且还包括意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银行的专利越多,就等于控制在手中的核心技术越多,很自然会取得网络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我国银行业技术优势,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网络金融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让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人才策略

商业银行应该实施人才培养策略。网络金融是知识密集型的业务,同时也是复合型的业务。它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它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重视人才,是网络金融营销的发展之路。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既掌握金融工程和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商业银行应创造促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或者引进合格人才。商业银行只有拥有了足够的精通业务和爱岗敬业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为客户提供好的金融产品,从而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网络金融论文:浅析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

摘要: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本文从网络金融的概念入手,介绍网络金融有别于传统金融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模式下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从技术、营销、管理以及人才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 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形象。

3. 市场细分。商业银行应该细分市场,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传统营销方式因为各种局限,无法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不能准确对客户需求进行统计、行为分析。而网络营销的开放性和能够实时沟通的特性,克服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银行可以利用客户信息数据,比较快速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需求,研发设计网络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产品与服务。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