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6:24: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大学体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由于“应试教育”、场地和器材、地方体育文化等原因,造成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缺乏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品质。进入大学后,参加体育必修课,当运动量和强度较大时,部分体质较差的学生,吃不消,对运动项目产生了厌倦甚至畏惧。
1.体育恐惧心理
体育恐惧心理是在体育教学中遇到的一种障碍性的心理反应。这中心理反应一般是指由于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遇到技术难度较大且复杂,又带有危险性的项目时,产生一种畏惧艰难,极度不安的恐惧心理。学生运动时出现呼吸紧张、面色苍白、冒冷汗,进而反应迟钝、四肢运动失调,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和课堂安全,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大学生体育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差、动作结构复杂
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运动练习的基本条件。当自身的条件不能满足运动需求和心理无法满足自己的安全防卫心理时,他们普遍会感到焦虑。如当身体笨重的人参加技巧性的运动项目时,那种缺乏自信的心理紧张;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参加中长跑,在极点临界出现前;这种身心上的折磨,简直令他们痛苦得不愿继续活动下去。
2.2 意志品质较差,缺乏自信
学生心理认识和自我群体定位偏差,缺乏自信,总是认为自己体质、素质差,运动技术不如人,练习时畏首畏脚、不敢迎难而上,力不从心、夸大动作技术的难度,产生怯场。运动场上各种注视的目光、并无恶意的说笑,都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这中情况在对抗性项目中较常见,如篮球、排球、毽球等集体隔网对抗项目,学生容易表现得不愿上场参加运动,出现恐惧心理,以至于反应迟钝、动作僵硬,对回忆运动技术产生障碍表现。
2.3以前失败的经历情景再现
由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危险性或运动本身的特点,学生间接受到该运动项目的危险事故影响,强迫性地接收了这样的经验。当他们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类似的内容时,心理上便会被动夸大其危险性,而引发该项运动的恐惧心理。例如,大学生参加游泳课时,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游泳事故的事实现象,或者亲身体现过该种危险性经验的原因,使得他们对游泳产生一种夸大性恐惧心理,在水中无故颤抖、面色苍白。
2.4 运动负荷过大造成恐惧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除了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外还需要一定强度的运动刺激,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运动负荷过大是造成运动心理障碍的常见因素。例如篮球课中的体能训练、田径课中的短跑达标、游泳课中的达标考核,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平时缺乏运动锻炼习惯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理挑战。当运动刺激相对过量时,心理上便开始产生抵触障碍。每当参加该项运动,便产生不必要的过度紧张和运动恐惧感。
2.5教材难度较大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辅助性练习和过度性练习,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的矛盾,或者学生个人锻炼心态期望程度与实际掌握程度的矛盾,学生练习时可能感到非常吃力、觉得自己付出了努力还是没能掌握,自信心被动摇,产生运动恐惧心理。
3鼓励大学生克服体育运动恐惧心理的可行措施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纠正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反应,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更有利培养学生刻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品质,将来毕业走向社会,积极挑战各种人生困难。
3.1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学习环境。对正确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对错误的行为要及时批评和制止。团结集体,对身体素质较差、完成技术动作有难度的同学要关怀与帮助。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练习时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团结和友爱精神。。必要时候,分组练习,缓解焦虑,鼓励互助练习,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激发练习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3.2 精炼教学语言
体育教师讲解技术动作时,要抓重点,发挥想象力,力求用形象、简洁的语言来讲述动作要领。。例如篮球的三步上篮动作,分为一跨、二跳、三着地;游泳呼吸手臂动作,双手分别画椭圆,简化动作原理。让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要点,心中有数,明白应该怎样做,有效的做,避免不必要的挫折感影响学习积极性。
3.3 做好课堂示范
正确采用示范法,使用清晰、轻松、优美的示范,做到动作规范,动作优美,使学生看后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注意示范的速度与幅度,对技术较难又不宜分解的动作,在不破坏连贯性的前提下,放慢速度、加大幅度,如跳高时最后四步的起跳技术,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表象。
3.4 降低教材难度,科学安排练习
对于一些危险性的动作技术,我们可以变换练习方式,来降低难度,避免产生恐惧心理。在练习游泳身体滑行练习时,我们可以采用双人水中牵拉练习,互相扶助;在跳高练习时,可以先用用橡皮筋来代替竹竿,跨栏时降低栏架的高度等,降低练习时残生的恐惧心理。
3.5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练习动机
加强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勇于展现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在困难与逆境中勇敢、顽强拼搏的斗志精神品质。
首先,发挥班干部、体育尖子的带头作用,互相协助,鼓励练习,帮助那些有运动恐惧心理的学生走出阴影。其次,激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真挚的友爱精神,使得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再接再厉。只要发现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和祝贺,慢慢的消除他们自卑的心态。把学习态度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4 小结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产生体育恐惧心理在学生中时有发生。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对待产生体育恐惧心理的学生,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教学方法上做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大学 校园育人的职能,通过体育教育的途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参加锻炼的同时,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1、活动量、活动频率、强度的变化活动量
活动强度与平均单次活动时间:男生女生活动强度有所区别,男生更趋于活动强度高的活动,同时男生的平均活动时长较女生也长,这在一定范围内说明男生更热衷活动,更注重身体的强健程度。
2、项目选择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课外体育参与项目具有倾向性。其一选择简便易行、实效性强的活动项目,如跑步,排序为第1;其二,选择健身、娱乐、交往、竞争多功能为一体的球类项目,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以次排序为第2、3、4、5、6。男女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男生喜欢参加活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具有新颖刺激的一些项目;女生则选择非直接对抗、活动强度较小、动作优美的活动项目。如健美操与舞蹈。在调查访问中,还有不少学生希望把一些娱乐体育、生活体育、保健体育引入到课外体育之中。学生体育项目选择特点与要求,为高校课外体育项目开设提供了依据。
3、课外活动的目的、效果
课外活动是娱乐的一种,在部分人眼中,他们愿意玩些更有意思的东西,比如电脑。他们没有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适量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强健体魄,增进快乐,调节情绪,还能起到其他放松方式起不到的以下效果: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改善人际关系,建立成就感。总之,体育活动不仅能使人的身体得以锻炼,它还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是一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活动目的直接决定着我们是否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决定娱乐方式。值得欣慰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活动目的是锻炼身体。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女生来说,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迫于体重的压力,不得不通过活动达到减肥的目的。这样是不利于从活动中体验乐趣,形成对活动的兴趣。
大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活动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唯有通过活动得到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我们对大学生们不活动的原因作了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学生们认识到了活动与学习、生活相辅相成,但大学生们大多却不能处理好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大学生们掌握活动方法,形成活动规律,让我们看一下大学生们是否做到这一点。大多大学生的活动并没规律,这就直接导致了活动与学习的矛盾,同时这也影响着大家的活动效果。由此可得到要想得到好的活动效果还要拥有有方法、有规律的活动。
当代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
马宏霞对河南省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体育素养(注:调查问卷涉及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品德、体育行为四个维度)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普通高校教育学专业大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体育意识较强;体育品德整体水平相对较好,欣赏体育比赛意识不强;从事的体育活动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消费水平普遍偏低;体育行为缺乏科学性并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总体来讲,整体体育素养偏低,且学校间、年级间、性别差异显着。
调查分析揭示,造成大学生体育素养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各个院校开设体育理论课的情况与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情况成正相关,学校理论课规范,教学时数饱满,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越好;反之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滞后,体育课重技能、轻知识,学校体育传承体育文化知识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大学生对体育的价值、体育与自己的关系认识比较清楚,对体育的存在状况有着较正确都认知。男生较女生更爱好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中对体育的认识更加客观,体育体验丰富,体育意识较女生更强。但由于高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缺少场地、器材,影响和制约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和积极性。(3)大学生欣赏体育比赛的意识不强,体育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在体育时间和空间的利用上,每周锻炼1次或2次者居多,体育行为缺乏科学性。体育文化修养低、体育文化意识淡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锻炼的主动性,表现为随意性等特点。(4)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文化素养的内涵不太清楚、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都目标不够明确,整体体育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体育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水平。狭义上讲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体育竞赛、群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思想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从广义上讲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产物与各民族的发展历程、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密不可分,其体现出的核心价值不可低估。
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对策
1规范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课程设置更科学高校应当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顺应时代要求,重视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在教学大纲中对体育理论课比例、授课时数明确规定,严格按计划执行。体育部专门组成教学小组,出体育理论课考试试题库,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状况进行测试。同时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对教师的理论课教学水平进行考核。
体育理论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更科学、更全面。教师在讲授各专项理论知识的同时,其教学内容还应涉及体育发展史、体育欣赏、体育文化、民族体育等各个领域。通过对体育教育功能的宣传,使学校体育传承体育文化知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改变传统体育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传统体育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教师将熟练掌握整个套路作为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以示范为主,学生单纯模仿。
由于忽视对太极文化内容的讲授,学生对太极拳的起源、发展、特点、独特的健身价值、攻防技巧及与美学、哲学、医学等相关知识领域缺乏了解。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大部分学生为了考试成绩而练习。太极拳教学随着学期结束而终结,与培养学生将太极拳作为“终身体育”项目,通过学习太极拳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3重视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
教师是最直接的体育文化素养教育内容的设计者和课程实施的参与者。教师的体育文化素养、态度是一个关键因素。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的信息资源,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能否具备足够的优质教育资源储备,帮助学生甄别真伪,对学生进行科学性指导非常必要。教师必须重视职后教育,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体育文化素养,才能与高校教育改革相适应。学校管理部门也要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为教师职后教育提高支持。
4提高体育资源利用效率,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
实行体育经费融资的多元化已经成为推动高校体育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发外围资源-体育赛事,例如CUBA“、飞利浦”足球赛等,进一步激活体育参与性消费。同时也可以通过俱乐部与企业商家拉赞助的形式,承办校内各项赛事。如我校的“红箭篮球俱乐部”、“火红舞协”、“跆英社”、“龙狮协会”等体育社团通过向企业、周边社区 组织、商家、校友等筹备经费的方式,成功举办了多项校园内体育比赛。作为回馈俱乐部通过义演、商演的途径走向社会、企业进行互动。我校的“跆英社”在中山公园演出,受到楚天都市报的追踪报道。校园体育赛事精彩纷呈、学生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文化蓬勃发展,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5加强体育文化硬环境的建设
体育场馆、器材设备是体育文化建设的硬环境。学校在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建设力度的同时,要增强对体育文化环境的投入。要充分合理利用学校空间,合理开发体育场馆,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体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支持俱乐部开展余暇体育,倡导大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广场体育等大众健身活动。建立校园体育文化宣传网站、培养体育骨干,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蓬勃开展。
论文摘要 本文从分析体育权利的概念及内容入手,概括介绍了各专家学者对于体育权利的认识及内容,并探讨了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保护现状,进而提出实现大学生体育权利的三个途径,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消费,达到健身和实现学生体育权利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 体育权利 大学生 途径
一、体育权利的概念及内容
现代法学的核心是权利,着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法学即为权利之学,作为一门法学学科的体育法,也必然会涉及体育权利这一核心概念。体育权利是体育法学的一个基础问题,而具体何为体育权利,其概念界定出现在各种文献中,各种观点均有。比如陈华荣在《我国体育权利概念认识:困境与发展》一文中,对体育权利做了如下界定:“广义的体育权利包括所有在体育运动中产生或与体育运动相联系的权利。狭义的体育权利是指社会认可或法律承认的,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参加体育竞赛、接受体育教育、享受体育生活的资格和可能性。”方燕在其硕士论文《体育权利及其法律保护研究》中指出,体育权利可分为明示的权利和推定的权利,前者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优先录取权等,后者则是由宪法等法律所规定公民所享有权利的推定或引申权利。刘毅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也对此做了描述,这三位学者在其论文中详述了各个专家学者对体育权利的看法。此外还有很多学者都以自己的观点对体育权利做了认定,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在众多对体育权利的界定中,笔者认为胡冠佩等在《体育法的权利制度及其完善》一文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部已经颁布17年的法律中的规定来限定体育权利更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体育法》在第一章总则中规定了了发展权、管理权与参与权三项基本体育权。其中,第二条指出国家要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第三条进一步说明除国家自身要发展体育事业外,还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这是体育发展权;第四条则指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需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此为体育管理权它属于公权力范畴;体育参与权是指权利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三种权利中,可以说体育参与权是《体育法》立法之重点向所在,因此除在第一章总则的第二条明确体育工作应全民参与之外,接着在第二章至第五章中又进一步详细规定了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社会团体中的体育发展权和参与权等权利内容。
二、大学生体育权利保护现状
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应当是一种能力或资格,即大学生依照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事务中,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能力。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主要体现在《体育法》第三章的学校体育中,在这一章中,规定了学校应当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必须要开设体育课,学校应当为学生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创造条件;为使学生的体育权利能够实现,学校要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配备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还应当建立学生体格健康检查制度,加强对学生体质的检测。体育权利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权利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学生的自主意识,而我们目前的现实是,学生对自己体育权利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我曾经问过我所教授的某一班的学生这一问题,知道大学生有哪些权利吗?学生能够回答出我国的教育法中所规定的权利,但当我问什么是体育权利吗?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不知道。由此可知,体育权利在大学生中间仍然是一个新名词。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愿意上体育课,因为体育课很无聊,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也不会自觉地从事课外体育活动。
目前各高校都按照体育法的规定安排有体育课来保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也有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来保证体育课程的开展,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体育课只是运动课,却没有学习体育法律法规的课程,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内,都没有意识到学习体育也有法律的保障;第二,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配备不够齐全,只是用于体育课教学,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第三,因为学生意识的缺乏,没有学生感觉自己的体育权利受到了侵犯,大部分学生不认为自己有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权利,而是服从 老师的安排,而且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很少。要想解决这些缺陷,需要加强对学生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对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管理,转变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使他们的体育兴趣与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推动体育权利实施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三、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之途径
如何能够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我认为,除了各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体育课来加以保障学生的体育权利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一)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目标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目的是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并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社团多种多样,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学生社团的建立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组建学生社团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空气,提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引导学生成立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以交流思想,增进友谊。每年可以根据学生社团情况组织一些社团比赛,提高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使学生社团成为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有力武器。
(二)合理利用学校体育馆,加快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举行。这些体育赛事仅仅是一个短期事件,但为了使体育赛事能够完满举办完成,每一次的体育赛事都会建设一些保障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目前几乎各个高校都有了自己的体育馆,而赛事结束后,体育馆的使用问题就成了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可以结合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兴趣找出能够合理利用体育馆的方式和方法,使学校的体育馆不至于闲置下来,而且也能够使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场馆,在奥运会赛事结束后,就得到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目前农大的体育馆已经成为了体育与艺术教学的重要课堂,可以说除了周日外,每天的课程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三)加强与校外体育俱乐部的联合,扩大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范畴
由于高校体育课时间分配有限,课外体育活动就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需求打下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课外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实现途径是学校的社团,还有专门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活动手段,而且因为有及时、专门的引导者,可以提高活动锻炼的质量,并且能够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但因为学校体育老师的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不能满足校内俱乐部的课外活动模式,因此学校可以考虑加强和校外体育俱乐部甚或健身房的联系,引导学生健康消费,而非盲目的听信某些健身俱乐部的广告,结果白花了钱,却没有达到健身和实现自己体育权利的目的。
摘要: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该文针对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经试证实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进而提出通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本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无心理疾病,并具有完整的一套心理调节措施,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优良心理品质.人的成长过程,大学阶段是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的特点是朝气蓬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接受新事物快、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医学论文 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2004年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生,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级心理健康问题高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为17.56%,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比例最高为19%.[1]“郁闷”如今成了许多大学生挂在嘴边的字眼,心理疾病已经悄悄入侵校园这片净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焦虑、紧张状态较严重,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大学生正处于半依赖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他们许多心理的冲突、苦恼或被自我掩盖,或被忽视.以致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隐抑于心灵深处,备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2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勤体育则强筋骨,又足以增知识,又足以调情感,又足以强意志.”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能发挥积极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此方面的论述,《吕氏春秋·尽数》中描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说明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在体育锻炼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体育锻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并且能使处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人,学会互相关心、照顾,理解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能预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网上我们曾有幸阅读到俞春民老师的一个资料,受到启发,在他的基础上我们也做了一组实验检测,就是选择一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实验前后与不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对比的数据如图1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通过体育锻炼实验学生与对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平均值有显着差异,实验学生各因子平均值明显下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说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留学生论文从本质上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可以及时地调整心理状态,使各项心理指标达到健康.
3 通过体育锻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认为以下途径与方法可有效的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3.1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启发诱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3.2 教育学生正确投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教师要 宣传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教育学生要忘却自我地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在健身运动中尽量轻松,在健身运动前听听音乐,和自己的朋友一齐参加健身运动,创造欢乐的气氛,并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健身运动常识,每次锻炼后要及时总结锻炼效果,根据生理、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锻炼计划,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3 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 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和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和项目,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或治疗各种不同心理疾病的效果.
3.4 面向全体同学全方位关爱体育锻炼弱势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及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其次,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积极投入体育锻炼,逐步扭转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5 学校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计划 学校要对体育教师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等有关知识、并掌握具体的操作原则.让教师认识到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毕业论文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论文关键词]现代大学 体育课程 课程建设
[论文摘要]与我国大学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大学体育的现代化进程明显缓慢的多。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水平。建设与发展“现代大学体育”体系,加速我国大学体育的现代化,对提高我国大学教育水平,从而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关键而深远的意义。
一、前言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无疑会在知识创新和传播过程中充当空前重要而必要的角色,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对主动适应并推动时代和社会发展而负有重大使命的大学教育,就必须在超越传统、锐意改革中积极面向现代化、实现现代化。作为大学教育一部分的大学体育,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教育的目标、教育过程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实施、完成。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虽然在体育学科建设、硬件及观念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比,其发展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现代大学体育”体系,是提高我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在“教育现代化”研究的热潮的推动下,“大学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从体育教育与“大学教育现代化”关系的角度,提出建设适应现代化大学发展的“现代大学体育”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二、大学教育现代化与“现代大学体育”体系
1.我国大学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首先,在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封建传统的影响,人们对“体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偏见,造成了大学体育在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极其艰难而缓慢。其次,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也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第三,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较,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学实施形式多变,教学模式多样化;体育运动素材量很大,筛选教材较困难;体育目标的内容过于抽象、宽泛,不像其它学科那样具体。体育学科的这些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体育学科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活动的实施等方面的难度。也是体育学科的这种特殊性造成了体育学科的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大学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第四,近十年来世界各领域都在飞速变化,大学体育的改革步伐却显得过小,没有改革与创新就没有进步,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面对如潮而来的现代化趋势,只有建设和发展较完善的“现代大学体育”体系,加速大学体育现代化的进程,才能使“大学体育”这一特殊而重要的学科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作用。
2.大学体育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化大学体育”体系
“大学教育现代化”是大学为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教育水平而由传统大学教育向现代大学教育整体转换的变迁过程。“现代大学体育”是为了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实施的一种特定的教育过程,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子系统。“现代大学体育”体系是包括现代大学体育观念、现代大学体育制度、现代大学体育硬件和现代大学体育环境因素等在内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结合的系统的整体。“现代大学体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大学教育现代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大学体育积极配合大学教育,应对我国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的发展而在观念、价值取向、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体育设施和技术等方面改革和优化的改善的过程,是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充实、更新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改进大学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健康型人才的发展过程。
三、建设与发展“现代大学体育”体系的内容
发展和完善“现代大学体育”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物质层面的建设、制度层面的建设、观念层面的建设和环境因素方面的建设,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四个层面建设的有机结合与整体推进,构成了“现代大学体育”建设的总体。
1.物质层面的建设
物质层面的建设是指大学体育在场馆、设备、技术手段、质量评估方法、经费等方面的先进程度。场馆、设备和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是现代大学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体育的发展程度。
2.制度层面的建设
制度层面的建设,就是建立适应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实现体育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和有力保障,是实现我国教育战略目标,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关键因素。当前,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3.观念层面的建设
观念层面的建设,是指确立与现代教育、现代体育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世界文明相适应,甚至是超前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现代大学体育”体系从观念上说就是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适应社会、教育现代和大学体育现代化的要求所确立的对整个大学体育活动的较为系统的、理性的认识,以及直接参与大学体育诸活动的师生员工和管理人员对大学体育本身迈向现代化的看法、观点和态度。观念的确立有助于制度、物质层面的确立,所谓人的现代化就是指人的观念的现代化,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前提。
4.环境因素方面的建设
环境因素包括校园体育人文环境、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以及校园活动气氛。环境因素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和不同的环境和气候生长不同的植物和种植一样,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和氛围会给大学生以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四、“现代大学体育”体系建设的途径
1.从传统和历史中学习借鉴
我们要研究历史并从历史传统中学习。这个世界无论有多新,她都扎根于过去,过去是我们赖以生存、生长的土壤。我们既不要固守传统,亦不应全面摈弃传统,而是充分利用传统。历史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前人的不断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所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否定传统,割裂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会延迟大学体育现代化的进程。
2.不断的吸取国外的先进成果
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和迟发达国家,应正确看待先行者所具有的“示范效应”,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先行者的做法,持一种客观、求实的态度和平地看待迟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和吸取先行者的经验和教训。但要避免冒进带来的发展失衡和资源浪费。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他们的优点或缺点,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3.学科间的横向借鉴
我们要多借鉴其它学科的经验与方法。体育学科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落后于其它多学科的发展,在理论上又落后于自身实践的发展。各学科间又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横向借鉴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快速发展。
4.加强体育科研工作
体育科学研究过程就是揭示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过程。高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对于全面深入的了解揭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规律,更好的运用客观规律,加速和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和全面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五、结论
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大学体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深层次的大学体育改革已迫在眉睫。建设全新的“现代大学体育”体系,以加速大学体育教育现代化进程,是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论文关健词:高校大学生 健康意识 课外体育活动
论文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普通专业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和选择内容均呈多元化趋势;体育设施缺乏及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等是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低,在一定程度土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持久性。
本文旨在对山东省部分高校普通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研,找出问题,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山东经济学院、聊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800人。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文献,查阅相关材料,对30篇主要文献进行全面分析。’
②问卷调查法。统一指导用语,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对山东经济学院、聊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13个院系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2份,其中有效问卷786份(男324份,女462份),有效率为99.24 %,问卷经18位专家进行评价修订,并对问卷的信度与表面效度进行检验,皆符合要求。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目的)
表1显示: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动机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不存在性别差异。这说明追求身心健康仍然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旋律,这种内在的需要积极而主动,它保证了广大青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此外,从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多元的。在男学生中,增强体质、满足兴趣需要、调节生活是主要的活动动机。女生除增强体质、调节生活为主要活动动机以外,塑造形体也是重要的因素。这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大学生与时俱进、打造完美个性的体育价值观,多元化的活动需求,有助于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
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上,体现出兴趣广泛、选择面宽的特点。除男生偏爱篮球,女生衷情于跑步和羽毛球外,跑步、乒乓球、羽毛球、广播操、足球也成为相当一部分男生的首选项目。女生紧随跑步和羽毛球之后的便是广播体操、篮球、室外健身,这与八十年代男拳女舞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不难看出,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男女生均对篮球、跑步情有独钟。跑步是最传统的健身锻炼方式,为中外老中青年人所青睐,它是一项最朴素、最经济,使人受益终生的运动内容。球类项目符合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它能够满足广大学生争强好、斗志斗勇、协同合作、发泄剩余精力等多种需要,在青年大学生中大有市场。
3.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与频率
①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段
调查表明:男女生在活动时间段的安排上有明显的不同,男生一般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和周末时间,女生则主要是在早晨和晚上进行锻炼。其它时间按百分率由高到低,男生依次是早晨、晚上、时间不定(其它)、课间操;女生依次是周末、下午课外活动、课间操、其它。男女性别上存在的差异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长期以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的主要活动场所如篮球场、足球场等多被男生“霸占”着,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女生的运动表现欲远不及男子,甚至还有一部分女生因为动作不规范怕招致别人讥笑而限制了其运动动机,女大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之外得不到张扬,不利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②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每周活动次和每次的持续时间可以用来衡量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和运动量,它也是界定体育人口标准的指标。一般认为,成年人每周锻炼超过三次,每次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者即为体育人口之列①。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下者占32.06%,每周锻炼3次以上(含3次)者接近40 %。另外还有近30%的学生没有规律,也即近三成的学生每周活动次数少于3次,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从普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看,男女生存在较大差异,锻炼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男生占73. 89%,而女生只有37. 92%,从整体上看,活动时间大于30分钟以上的学生只占半数。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真正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大学生不足40%,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健身意识并不强,导致其健身锻炼的次数和时间都达不到理想的状态,60%的大学生经过十几年学校体育的系统教育,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人口,即使区区40%的现体育人口,本科毕业后也将因工作压力的加大,又难以确保其成为永久性的体育人口,这不能不说是学校体育的悲哀!女生问题则更严重,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健身意识的教育,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非常必要。
4.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见表2)
统计表明,有近z2%的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小于2次,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影响百分比由高到低,男生依次为场地器材不足;学习紧张没有锻炼时间;缺乏技术指导;不喜欢体育活动。女生依次为场地器材不足;不喜欢体育活动;学习紧张没有时间;缺乏技术指导。不难看出,因扩招而导致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尽管各高校增加了体育设施,但生均占有场馆与器材量的比率仍严重不足,更何况各高校的主要场馆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被高水平运动队占用,而且多数高校早已取消了课外活动时间向大学生无偿提供运动器材的制度,这更进一步削弱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美国运动与健康理事会的专家们认为,人的健康状况10%取决于医疗,而90%取决于生活水平和从事体育运动的条件②。”因此,广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
5.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了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在调查的786名大学生中,到过收费场馆进行体育消费的不足20%。其中按一学期为单位计算,学期消费在20元以下者占绝大多数,尤其女生比例更大,接近90% ,并且还有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消费为零,说明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可能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健身意识不浓,消极的体育价值观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需要体育主管部门或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的引导。
三、结论
1.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和选择内容均呈多元化趋势,应象体育课尸样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织与指导,确保其健康发展。
2.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在校大学生远不足半数,本科生考研及就业压力抹杀了其参与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终身体育”任重而道远。
3.体育设施缺乏、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等是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时代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
4.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不足以满足健身生活的需要,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应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学生的消费水平。
论文关键词:元认知教学 社会适应 公共体育
论文摘要: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是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培养目标;元认知学习理论是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新的教学理论,必将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考察了元认知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育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教学中实施现有的提高元认知水平的方法、措施可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情况处于基本适应状态,与相关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元认知体育教学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
0前言
现代社会发展呈现出有别于传统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快节奏、高压力和高竞争等特征,这就对我们的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具备一定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劳动者。在社会学中,社会适应是指个人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体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4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不仅体现为个体认知性知识的积累、深化,更体现为个体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等方面,具有参与性、实践性特点,因此学校体育课程在个体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将承担重要的责任。籍此,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是高校体育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并进一步提出“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
“元认知学习”是现代学习理念的一种新观念。这种新的学习理论在教育观念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学会”,而更主要的是“会学”,以及对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结果的调节与监控。元认知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是学生个体自身对学习的监督和调控及学习过程结束后的自我反馈,要求每个学习个体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元认知学习理论指导高校体育学习将彻底改变以往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并使每个学习个体对自身学习进行调节和监控,这也是元认知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的元认知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而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社会适应教学目标的实现寻找一条可行途径。
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并进行综述研究之后,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①元认知教学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②元认知教学是达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社会适应目标的有效途径。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大学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开设公共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样本为某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程的大一、大二部分大学生,共75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39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掌握了有关元认知和社会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本次研究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本文采用国内研究者根据Gregory .Schrawd等人编制的元认知意识量表(Meta一cognition con-sciousness questionnaire)翻译修订而成的中文版量表。该量表采用10等级记分法,从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技能三个维度测量了被试的元认知水平。马建锋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信效度,适合中国背景下的大学生。
根据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课堂教学实际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自编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卷,该问卷采用5等级记分法,并主要从对活动的规则、纪律的遵守、活动中的人际互动、活动中的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团队意识(竞争、合作、集体荣辱感)等社会适应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考察。该问卷的重测信度:=0.94(时间间隔为3周),另外就问卷的内容效度对多所高等院校的心理学、体育学专家进行了访谈,最终的反馈结果表明该问卷内容效度良好(每个条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 31-0.66之间),能全面、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为本研究服务。
1.2.3实验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等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方法并随机选取对照组与实验组(分组时对其元认知水平和体育社会适应水平进行了均衡化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相同,时间共16周,并由同一教师教授(实验组接受元认知教学培训)。对照组按教学计划学习,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组在按教学计划学习的同时,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运用元认知的方法进行学习,二是实验者在学习现场进行言语指导,让学生注意采用元认知的方法进行社会适应训练。最初和最终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社会适应水平由同一教师按同一问卷进行调查。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到了教师及学生主观期望效应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加以控制。
1.2.4数理统计法。本研究测量所得数据均运用SPSS for Window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实验组进行的元认知教学培训说明
2.1教学目的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另外的元认知能力培训,以提高其元认知能力。
2.2教学方法
一是采用课堂教学法对实验组学生讲授元认知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二是在公共体育课堂上采用现场言语指导的方法提示学生注意使用元认知有关的技能进行学习活动(主要是体育活动的社会适应方面)。
2.3教学内容
2. 3.1有关元认知理论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的基本含义、实质和要素。元认知与体育活动的社会适应方面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体会体育活动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体育活动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元认知知识是指对体育活动的社会适应方面认知的知识,即学生对自己的体育社会适应认识活动过程与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知识,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个人、任务和策略。体育的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着体育认知活动的体育认知体验或体育运动的情感体验,它包括知的体验,也包括不知的体验。体育的元认知技能是指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对动作活动进行调节的技能。
2.3.2培养、训练元认知的一般方法。自我提问法: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提供给学习者一系列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不断地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相互提问法:让学生每两人分成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问题单,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问题单相互提问并做出回答。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竞争,提高元认知水平。
知识传授法:通过传授元认知理论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元认知运用于学习中,以提高学习效果。
元认知培训和训练的各方法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实施(主要与大学生体育课程活动的社会适应方面相结合而开展)。
2.4元认知理论教学进度安排
利用体育课程以外的时间,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训,培训共4次课,每次30min,并布置课后作业。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课次1:元认知理论知识的培训。
课次2;元认知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课次3:训练、提高元认知的方法的培训。
课次4:对所培训内容复习,巩固所培训的知识。
3结果与分析
3.1元认知教学效果考察
实验组经元认知培训后,其元认知水平较对照组呈现下表所示变化(调查数据统计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经过元认知教学后,整体元认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验组整体元认知水平实验前后比较P- I) . 046,达到显著差异),且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调控水平也都有显著性提高,而对照组无论整体元认知水平p=0.446),还是分维度水平前后测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实验结果说明元认知教学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元认知水平,证实了研究假设。这进一步说明个体的元认知能力不仅是在个体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元认知能力是可以教授的,即经过系统、专门的教学培训,个体的元认知毙力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提高。该结果可解释为:通过提问、讲授等元认知培训方法的实施并在实践中加以锻炼,可使学习者个体更好地掌握自我的元认知知识,加深元认知体验,增强元认知技能,进而提高个体整个元认知水平。
3.2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考察
实验前对普通专业103名大学生(大一、大二)的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2显示大学生体育社会适应情况:规则适应方面相对较好,达到基本适应水平,且个体差异不大;人际互动、自我调控、团队意识方面表现较差,且人际互动、自我调控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整体水平与我们的基本培养目标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由于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环境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缺乏足够的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此较难采取统一的培养措施。
对性别变量进行考察(表3),发现:男生在人际互动、团队意识方面好于女生,在规则适应、自我调控方面差于女生。除规则适应方面,女生显著好于男生外,社会适应其它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另外统计显示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45,为中度相关,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变关系。
3.3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考察
实验组接受元认知培训和元认知教学及相应体育教学,对照组接受相同体育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的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水平前后呈现表4所示变化。
表4表明,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组别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交互作用不明显,即实验后实验组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各维度较实验前有显著性改善,实验后实验组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各维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统计结果说明元认知体育教学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体育社会适应水平,结合对元认知教学效果的考察,这一结论可理解为元认知教学提高了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而提高的元认知水平又在个体的体育社会适应实践方面发挥作用,即在体育活动实践中通过比较、反馈、自我暗示、自我调控等手段,逐步提高自我的体育社会适应水平。元认知体育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社会适应的教学中,学生不再处于从属、被动的“他控”地位,他们的社会适应是主动的,并对适应的过程和结果具有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对自我的社会适应具有高度的自控,因而可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本实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教学中实施现有的提高元认知水平的方法、措施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情况处于基本适应状态,与相关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元认知体育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
4.2建议
元认知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紧密相关,并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元认知教学手段,必将为体育教学的各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高一条可行性途径。
4.2.1因本次实验条件的局限,还应进一步考察实验效果的外部效度,为其应用、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4.2.2应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元认知教学措施的渗透,如反馈、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与调节等与个体元认知水平提高有关手段的运用。
4.2.3进一步考察大学生体育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其生活中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迁移作用。
4. 2. 4进一步考察体育元认知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学其他培养目标的促进作用与应用,如运动参与、体质、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等目标。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有了显著变化,所以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中必须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教育。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各素质有着紧密联系,因而学校应正确处理好它与各素质之间的关系,摆正体育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育 综合素质 社会适应能力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发展愈加迅速,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人才。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具备了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了全面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才可能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找到自身的立足之本。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纵观各种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待业学生人数也相应上升,2008、2009两年学生就业率甚至不足七成,尤其是在剔除了读研和单位试用人数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是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社会的知识储备迅速增长,新的学科不断出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专业化的需求也愈发迫切。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与交叉综合并存,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各职业所涵盖的知识技能的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每一种职业的内容也不断更新。这所有变化都要求学生在具备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需要具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能在社会生活中对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等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上进行良好适应。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缺点,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质量,是当前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强健学生身体,还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21世纪的教育拥有四根支柱,即学会求知( Learning to know)、学会生存(earning to be)、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与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体育教育正是以其特有的功能和手段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精髓,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体育活动与综合素质的关系
(一)积极的体育活动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人的品德是在持续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且具有自我约束作用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在这其中,既有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这种主要由外因影响的准则,又有思想素质、个性心理素质等自身影响占主导的规范。在积极的情感支配下进行体育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形成高尚的体育道德品质,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高尚的责任感,形成关心他人,爱护集体的良好道德观。同时,积极的活动情感能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以及平静的心态。保证学生在乐观稳定、积极向上的情绪下学习生活。
(二)积极的活动情感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身才智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最终目标。个人的才智是其智能和才华的综合体现,包含智力素质、科学素质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社会科技水平迅速发展,对生产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参与体育活动就是一种个性的展示,因为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谁能想到一个没有积极体育活动情感的人却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通过体育活动强化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积极的体育活动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身体素质
现代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全的评定有了新的标准,健全的身体素质需包括运动机能素质、抵抗疾病素质和心理适应素质。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近30%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人格适应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通过强化学生积极的体育活动情感,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此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备的健康意识。我们可以看到,强化学生积极的体育活动情感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
二、体育活动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上的作用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体育竞技活动当中所具有的种种心理活动,如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调节,以及强烈的情绪体验和直接的互动关系,因此,体育活动在促进个体充分发挥自己潜能,主动解决情境中面临的问题,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一)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交往,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体育课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因为体育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远远比其他科目多,它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体育运动以及各种体育竞赛中,由于人员之间交往频繁,这不仅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交往,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融入集体、接触社会。体育活动不但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帮助师生更好地沟通,促进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社会角色
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游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学生在游戏中个体角色的不同扮演,参与者同时体验了各种角色的义务、责任、技能与心理。个体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此种经历对于个体体验社会角色,促进个体融入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体育活动,很多时候正是以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学会适应不同的规则、环境,体验不同角色,从而得以继续发展。
(三)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
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受各种挫折,耐受挫折也是一个个体对自身心理调适的过程,个人只有具备了抵抗挫折的能力后才可能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比赛具有其鲜明的竞争特征,有竞争就会有胜利和失败,对于失败的一方来说,这种体验就是一种挫折体验锻炼过程。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失败,这种情景引发的挫折感,对学生是一种心理的磨炼。个体承受挫折并通过自我调整重建信心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调适的过程,这种自我调节、重建信心的过程就是个体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四)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自我控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课堂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行为起控制作用;另一方面,种种教学要求和规范对学生也有具体的掌控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既要通过自我控制服从于教师的组织,还要服从课堂纪律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控制与自控是同时存在的,教学中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服从,学生的自控是对这种要求正面的回应。无论是对教师的要求还是对课堂纪律、行为规范的限制,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控能力,就是学生逐步实现自我调整,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与此同时,体育活动中的竞争行为也在不断发生,随着竞争目的、参与者群体大小、参与者年龄性别特点的改变,竞争行为也会有相应改变。学生如果想在竞争中获胜,就要学会遵守规则并与同伴相互配合,通过协调合作来解决问题,养成团队合作的能力。
由此可知,体育活动对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体育活动的社会特性所决定的。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体育活动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需重视体育教育作用,提升体育教育地位,这也是当前高校教育急需重视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公共体育课;课堂训练;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体质健康
论文摘要:公共体育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课堂训练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甚至全面发展。但是,影响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堂训练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并把握这些因素及其影响有助于提高公共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公共体育是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确定的课程体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甚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专业课程相比较,公共体育课具有更明显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技能性,更加体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训练比重较大,课堂训练效果直接决定教学效果。课堂训练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堂训练的积极性。从课堂教学过程分析,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的主导因素,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因素,教学的双主体作用及互动相长是以课堂为基本载体和中介的;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影响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堂训练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的因素。
1教师的教学主导因素
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堂训练的外因,即影响大学生课堂训练积极性的主导性因素。
1.1教师的讲解示范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理论讲解和动作示范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重要手段,理论讲解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动作示范力求准确、熟练、优美。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尽快领会动作要领,并产生一种争先恐后、跃跃欲试的训练冲动和激情;反之,如果教师的理论讲解含糊不清、罗嗦重复、不得要领,动作示范不准确、不熟练、甚至出现失误,必然影响大学生课堂训练的积极性。
1.2教师的教学方法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大学生课堂训练的积极性。比如,当学生训练成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训练动作不到位时,教师应持续给予鼓励;当学生训练反复失败时,教师应及时安慰、并耐心纠正和点拨,直至训练规范。这些方法的采用都可激发大学生课堂训练的兴趣,对于学生课堂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应热情帮助、耐心辅导、以正面教育为主,靠善意和爱心来增强学生训练的自觉性和自信心;相反,教师如果表扬不当、言过其实或板起面孔大声斥责,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而影响课堂训练效果。
1.3教师的关心保护
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具有快速、连续、多变等特点,学生在课堂训练时稍有疏忽、犹豫、身体不适或技术掌握不够好,都可能导致训练失误、失败甚至受伤。因此,教师的关心和保护,对学生完成训练动作和解除后顾之忧非常重要。要根据学生训练的不同情况正确地运用“接、抢、托、顶、送”等保护方法来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引导、关心和保护可使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训练的安全感,使之充满信心并大胆地训练;反之,学生就会产生犹豫、害怕和不安全感,以至训练起来动作僵硬、不协调、无法进入状态,不可能有较好的训练效果。
1.4教师的教态情绪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情绪的好坏对大学生课堂训练的情绪产生诱导性作用。课堂上教师应自始至终情绪饱满、声音洪亮、口令准确、热情耐心、进入状态,言行举止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体现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展现出教师的职业精神,这样才能增进学生课堂训练的积极性;相反,如果教师情绪消极、敷衍了事、有气无力、不在状态,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至情绪爆躁、反复无常、随意发脾气,这样,必然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更不用说还有训练积极性。
2学生的学习主体因素
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公共体育课堂训练的内因,即影响大学生课堂训练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2.1学生的性格特征
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不同,往往对公共体育课堂训练所持的态度也不相同。例如,性格内向型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意志坚强、有自制力、情绪稳定、对动作要领理解能力强;性格外向型的学生,则表现为兴奋、活泼好动、爱自我表现、情绪激烈而波动大;性格抑制性的学生,表现为胆小、反应慢、动作迟缓、怀有爱面子怕同学耻笑的心理、甚至可能产生失望和自弃的消极情绪。因此,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性格外向型学生,要相对少表扬、多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去铸就坚韧不拔的意志等优良品质;对性格抑制型的学生,应注意多表扬,鼓励他们大胆训练、增强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
2.2学生的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堂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随着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逐渐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目的和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大多数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公共体育课堂训练及其它体育活动。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体育课的认识带有偏见,认为“只是玩玩而已”,甚至认为体育课是副科、没有专业课重要,以至上课凭兴趣、课堂训练劲头不高。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加强对其学习目的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练就一副强壮的身体就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学习和工作。
2.3学生的体育特长
大学生因各自的体质差异,会有不同的体育特长或爱好。在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学生在参加自己擅长或爱好的项目训练时,表现积极且效果较好;在参加自己不擅长或不感兴趣的项目训练时,不仅训练效果不好,还有可能出现失败,由此失去训练的信心并产生懊丧情绪。因此,在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广泛兴趣,克服单纯从兴趣出发的训练动机,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及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的中介因素
课堂是教学的载体和中介、是公共体育训练项目内容、空间场地、情景建构和教学过程的组合,即影响大学生课堂训练积极性的关键性因素。
3.1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大学生的训练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深受广大青年喜爱的球类项目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训练积极性,而单调乏味的田径项目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就不高。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除大一开设普修项目外,大二就应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质等不同情况,分班开设如足球、篮球、排球、兵乓球、体操、游泳、武术、田径等专项竞技体育课和棋牌等保健休闲益智体育课(为身体较弱或有疾病学生开设)。这样,既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又能使其积极主动、心情舒畅地参与训练,切实起到锻炼的作用。
3.2课堂的教学过程
大学阶段的公共体育课时为两节连堂,教学过程中项目训练的难度、强度、节奏及教学手段的安排是否合理,都会对学生训练的兴趣和情绪产生影响,对大一的学生更是如此,因为课时比中学阶段增长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上述因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学生自始至终精神饱满、生动活泼、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训练。
3.3课堂的空间场地
体育课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学生的情绪不仅受季节、气温、风力、阳光等气候条件的影响,而且也受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影响。气候条件一般无法改变,但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和训练应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对于教学条件的利用,教师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进入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带着兴奋的情绪投入训练。
3.4课堂的教学集体
教学集体对学生个人课堂训练的积极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当某学生训练失误或失败时,其他同学对其不是理解和鼓励、而是嘲笑,就容易加重该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训练的兴趣,有的甚至还会放弃训练;相反,如果教师和同学们给予热情鼓励、并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就可增强其完成训练的勇气和信心,全方位的调动集体积极性,形成一个友善和睦团结的教学集体。
总之,分析、认清和把握影响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堂训练积极性的教师教学主导性因素、学生学习主体性因素和课题教学中介关键性因素及其影响,有助于提高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人的个性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个性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可以改造的。体育运动以它固有的方式,鼓励个性的正当发展.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本文以体育舞蹈为例,对体育运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 个性完善 体育舞蹈
一、前言
当前大学生公共体育课都是自由选项,很多大学生在选项时一是选自己喜欢的科目,二是避免日晒的室内运动,因此室内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火爆,而室外排球、足球、田径、武术等项目明显不足额。大学体育的目的是在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建立现代社会健康观和终身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提高体育观赏和休闲娱乐能力,培养学生在竞争、友谊、合作、意志与精神方面的健康意识,以及协调体力与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踏上健康之路,提高生活品质。这和现代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
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增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形态和现象的伟大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改造和创造着人类自我的个体生理环境.并为这一身心环境不断地、永恒地创造着新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大学生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个性心理行为.鼓励个性正当发展和个性完善。本文就如何在体育教育和对体育锻炼活动中自觉发展和完善个性这一问题作以下探索。
二、个性与个性完善
什么是个性?在西方,“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指演员在舞台上为表示所扮演的角色而戴的面具。现在心理学中“个性”一词沿袭了它的含义,以说明个人在人生舞台所扮演的角色。现代心理学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这是一个人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心理过程和自我意识等。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人们存在着差异,这就是个性差异,即每个人独具一格的心理特性.如有的人听觉感受性强,有的人思维逻辑性强.有的人思维灵活性强;有的人待人热情,有的人表现冷漠;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等等。个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体现了一个人一贯和经常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个性又是可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条件与实践活动的改变、教育的作用和自己的主观要求,个性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可以改造和消除的,如性格是个性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心理特性,它对能力和气质有显著的影响。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例如,一个在严酷生活环境中养成了高度自制力的人,会善于控制自己暴躁而易于冲动的气质特点:一个在集体生活中养成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性格特点的人.会加强自己与别人的交往,使自己比较内倾的气质得到改造。即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一定手段的干拢和主动能动作用下,大学生完全有条件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完善个性。
如何促进个性完善?可以从气质的改造开始。性格是个性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心理特性,气质影响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例如.胆汁质与多血质混合的气质比粘液质有助于培养勇敢、果断、主动性等性格意志品质,而粘液质比胆汁质有助于发展忍耐、自制力等性格特点。气质又是表现在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它影响到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在学校中.学生的气质不仅影响到他们的情感表现、动作状态,还影响到他们上课和完成作业时的表现,而且影响到他们注意的稳定、注意转移的速度、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作业的效率、对事物的评价和在集体生活中的协调关系等。因此,在学校中,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中的消极特点,例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提高自信心。帮助粘液质的学生提高反应的速度,帮助胆汁质的学生克服不稳定、易激动的缺点等。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气质优缺点,并激发他们改善气质特点的愿望。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优缺点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这对气质的发展和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三、不同个性特点类型的大学生可选择的运动项目
青年期是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学校体育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体育具有增强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和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的作用,同时体育运动又以它固有的方式,鼓励个性的正当发展。体育锻炼能使人们情绪稳定、动作灵活、反应敏捷、意志坚强等,因而能够改善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大学生在体育选项时除了要考虑体育运动的直接价值:增强体质、利于健康,还要考虑体育运动对人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作用,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乐观精神,发扬个性心理特征的长处,控制短处,提高心理活动的效果。以下五种个性特点类型的大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运动项目。
1.紧张型。这类学生具有满腔热情、朝气蓬勃的个性品质。但遇事会过于紧张、惊慌失措,特别是在考试、面试甚至是教师课堂提问时紧张、焦虑。这类学生应选择开放性技能项目,如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这些项目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要求个体必须对环境有整体认知,对外界变化情况有预见能力和应激处理能力。这类学生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能沉着地应对,学会坚忍、自制,并习惯于平稳而镇定地学习。
2.胆怯型。个性具有内倾性的大学生生性胆小.做事谨小慎微,动辄害羞脸红、腼腆,但具有工作踏实待人诚恳、坚忍顽强等优良个性品质。这类学生可选择游泳、滑冰、体操、跳远、投掷、跨栏等闭锁性项目。闭锁性运动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靠内部的本体感受器所介入的反馈来调节运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这类学生胆子会变大,为人处事也就显得从容自然了。
3.孤僻型。这类学生的个性极显内倾性,具有认真细致、自尊、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但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往,不乐意参加集体活动,缺少竞争力。这类学生应选择足球、篮球、拔河、排球接力跑等团队运动项目和常需与人交流、勾通、默契合作的体育舞蹈。这些项目要求参与者发扬团结合作、协调一致、相互帮助、彼此鼓励、竞争向上的精神,以达到预期目的。坚持参加这些项目的锻炼,这类学生能增强自身活动,学会与人交往、合作.使自己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完善个性。
4.多疑型。这类学生常常多疑.对他人缺乏信任,处理事情不果断。这类学生可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击剑、跳高、跳远等运动项目。这些项目要求参与者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判断准确、当机立断,长期进行这些活动将有助于学生走出多疑的思维模式,形成敏感、机智、勇敢前进的良好个性品质。
5.急躁型。这类学生坦白、直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急躁。这类学生可选择下象棋、健身气功、长距离散步、游泳等项目。这类活动属于静态、单独的运动,不会带来情绪的过于波动,有助于调节神经功能,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这类学生尤其适合选武术和瑜伽这两个项目,练习武术,一招一式都要求规格化.需要有爱心、恒心、耐心去练习,不能浮躁和急功近利;在轻松舒适的瑜伽音乐的伴随下练习瑜伽,可以轻柔地舒展肢体,促进血液循环,摒除杂念,心灵获得安宁,让心胸宽广、豪放爽朗的个性中又多几分从容恬淡。
四、体育舞蹈对大学生个性的培养作用
在体育选项中,国际标准舞(又称为体育舞蹈)以其内容丰富、音乐形式多样、风格典雅和舞姿优美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大学生建立友谊、陶冶情操、健身美体的极好形式。体育舞蹈以其多元整合的教育功能.在塑造和提升人生境界,教人求真向善尚美,培养高尚情操,完善个性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舞蹈能使人优雅,“人要是学会了跳舞,连走路都会美观和文雅些”,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经常参与体育舞蹈活动,对人的形体进行改造雕塑,人的形体会逐渐符合一定的健美标准,男生体格魁梧挺拔,身材匀称.四肢细长有力,形态体现楔形,宽肩腰细,显示一种阳刚之美;女生身材苗条,四肢柔软,形体富有曲线美。体育舞蹈的锻炼效果满足了大学生追求体格健美、体态优美、体形匀称的要求。同时又能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文化气质,对于男生,跳舞的过程,可以让他学会更加尊重女性,提升高尚气质;对于女生,则可以在舞蹈中学习淑女风范,修身养性,培养自重、自信心,提高内在文化修养。
体育舞蹈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舞蹈,摩登舞彬彬有礼、风度翩翩,其中的华尔兹舞音乐妖娆,舞态雍容华贵、典雅大方,舞步流畅,有“舞中皇后”之称;拉丁舞中伦巴舞态柔媚、热情,步法婀娜款摆;体育舞蹈的多种风格使各种个性得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种,在舞蹈中释放自己,得到精神的享受。同时又使个性得到完善:紧张型的人可以踏准音乐节拍,从容地跳好每一舞步;胆怯型的人可以大胆地展示自己,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情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孤僻型的人在舞蹈中能够增进与人的信息交流,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多疑型的人能在音乐中忘掉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冷漠与隔阂.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互动和团结,互相沟通,与朋友们一起享受优美的舞蹈,提升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虚荣型的人在舞蹈中不再一味表现自己而要求舞伴追随自己.能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以良好的态度,耐心有礼貌地引带;急躁型的人在舞蹈学习中不可贪多求快,要跳好不同风格的舞蹈,必须练好基本功,把握技巧和节奏,每一舞步都得用心体验,历经磨练,从而调节浮躁的心态,并感受自身的情感与他人情感的交流。体育舞蹈是一种身体教育,不仅能作用于人的外表,塑造富有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形体,培养高雅的气质,而且能作用于人的内心,教人求真向善尚美,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除了要有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青年学生必须重视个性结构诸因素的全面、协调发展,避免个性的畸型发展,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这一具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制定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计划。自觉用自我意识调节个性的健全发展。
论文摘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武术可以说是一门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它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外在美,同时也是因为它的内在美。另外,武术教学发展过程也出现了较为滞后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问题。为了研究武术教学课程的优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武术的道德观、大学武术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武术的若干个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分析与归纳武术教学发展较为滞后的原因,就如何进行武术课程改革提出一些见解,以推动高校武术又好又快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武术;大学体育课程;优势;改革途径
一、武术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优势
(一)武术的文化特征
1、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门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重要原因。
2、健身性。武术训练不仅重视内在"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能够达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3、独特性。中国武术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家学说的精髓,突破了搏击中力量决定胜负的传统观念,突破了主要由四肢作为攻击手段极限的搏击术,蕴涵着一种东方古典的礼仪道德和修养,是一种阳刚阴柔完美结合的美学理念,它体现了一种武学中完美的艺术性,它从一个更高的境界上符合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二)大学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势
1、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内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育实数框架的新标准。它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学习的范围,将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
2、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按照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两大类。在当代大学的实践教学中,套路运动教学占据内容。
3、优势。一般的体育运动效果都仅仅是对外在表现的强健,然而武术确实一种壮内强外内外兼并的健身运动。武术强调的是内外俱练,身心双修。通过练习对外可以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特别是太极拳强调用意识引导动作,长期锻炼对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气养血,改善人体机能和精神状态,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武术的改革途径
我国武术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法规不健全,多头审批现象突出;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秩序不是太乐观;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文化课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办学物质条件较差,收费标准不一等。面对此种现象,结合当前武术教课情况,就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一些微薄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武术课堂教学中,基本功的练习时间要适合学生体质状况,采用控制单个动作练习时间,多个基本功动作轮流练习的方式,并结合小组合套路的练习学习和复习基本功。同时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的训练,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标准要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基本功的学习,并为学习套路做好体能准备。另外,在套路的学习上,除了加强对套路中每一个动作的攻防意义的讲解,还要注重精选适合大学生学练的套路,以增加课堂上同学们的活跃性,使大家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武术这门艺术之中。
(二)加强师资力量
新的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推出对高校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校武术教师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发出新的挑战。但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师资现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及实施有密切的联系。
(三)完善教学手段
随着各高校因扩招而后带来的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的状态突显出来。因此,加大场地、器材建设的投入是摆在各高校面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场地、器材的增加滞后于高校扩招改革的步伐。应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武术教学的正常开展。可喜的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院校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四)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播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代表了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要改变当前只重视武术技术而忽视武术文化的现象。在传播武术技术的同时,也应把传播武术文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中华武术所蕴涵的文化内容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比单纯的武术技术要大得多。因此,大学生学习武术,学的不仅是攻防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多种办法大力推广武术的发展,加快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是武术得以发扬光大,甚至走进奥林匹克运动会打下牢固的基础。而高校武术课的改革和发展正是将武术文化传承下去的一个重要途径。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女生体育教学改革应从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成绩考核几个方面入手。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对策
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高校学生连续的扩招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现行的体育教学不适应新的教学的需求,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女生体育课程的改革非常紧迫。笔者就结合我校情况,就目前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对策进行探讨,为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1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1.1 针对女生特点和女生构成的研究不够
普通高校女生入学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发育基本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增厚,体重增加,相当多的女生偏胖,而肌肉力量偏弱,尤其是肩带肌、腹肌、腰部肌肉力量差。由于多年来中学的“应试”教育,考试科目支配的时间严重倾斜,忽视了学生体育课和进行课外身体锻炼,再加上高中毕业升如大学也把这种不重视体育和体育参与习惯带到大学来。就笔者所在的的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来自农村偏远山区学生较多,由于农村寄出教育条件薄弱,这部分学生几乎没有体育概念,基础素质差,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信心严重不足、胆小、不爱动、怕被同学笑,常常借故逃避体育课,这类特殊群体的女生在体育参与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2 教学内容重复单一,教学场地设施缺乏
高校体育课基本上沿用中学已经学过的教材,在教学形式上与中学差别不大,对女生体育教学感受的调查研究不足,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是女生不喜欢体育课。兴趣是学习和参与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是关键。例如在目前女子足球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加上很多女生喜欢看足球联赛,喜欢偶像等等因素,往往在大二开设选修课中,常有一部分女生报填足球,因人数少而不得取消的局面。又例如:也有一部分女生对艺术体操感兴趣,相通过学习加深对艺术体操的了解,同时使身体更健美,所以在开设选项课时,填报的人数较多而因选项课中没有艺术体操而取消。这两项在我校二年级的选修课中矛盾突出,这非常不利于女生个性的发展.往往造成这些课程无法开设的原因出选的学生教少外,更多的是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
1.3 在高校因扩招学生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如何保证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接受充裕的体育参与是摆在每一个教学管理者难题。
教学形式多采用“标准化”竞技技术教学训练方法在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以竞技动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追求动作教学的规范化和考试动作的标准化和达标化,忽视了体育项目所特有的健身属性,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习惯的培养,这种过分的强调动作教学本身的做法是严重违背体育教学的,直接表现的结果:体育教学单调、枯燥,再加上要求较高,使得一些寄出较差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
1.4 考试内容和形式不能真实反应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进步情况
由于受教学师资、场地和选项人数比例影响,我校女生基本上同男生一样参加上课,还有极少数体弱多病的学生也被分在一班进行力所能力的锻炼,这即加大了教学的教学难度,又使得部分学生有意见。而考核的时候采用统一的标准考核,往往对那些体质较差的学生不公平。
2 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改革现有教材,根据女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对普通高校大学女生而言,因个人条件和学时限制,在教学中应该打破以“竞技动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女生的体育课应该考虑体育课程学习的健身性和终身性。同时增加女性生理卫生、运动与卫生、饮食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与减肥、休闲与健身等理论方面知识。在实践课中,出了发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外,针对女性比较薄弱的肩部、腰部腹部力量通过编入健美操、艺术体操和体育舞蹈等动作,配以音乐,是女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增加比较时新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如:健身健美操、瑜伽形体艺术体操、普拉体等,其次是是运动量较小,比较普及大众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和毽球等项目也是女生比较受欢迎的。这些项目特点这符合女生生理心理和审美观念。因此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她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她们今后利用大学所学体育项目作为终身健身锻炼的手段打下基础。
2.2突出女生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根据体育课程特有属性,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利用体育课程教学培养女生自信、自强和吃苦耐劳,敢于客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心理素质。客服女生中存在的“娇气”,为毕业进入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3改革教学方法手段,采用现代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单一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如:小群体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启发探讨法、游戏法、目标学习法和学导式教学法,同时结合先进的科学设备,如多媒体、视频录像等,使学生得到生动、形象、直观和优美的感受印象。通过合理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想的目标。
2.4采用更合理的考核模式
在考核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因素来进行成绩鉴定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都有收获,都得到提高。考核评价是应该注重学生体育参与过程和平常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通过该课程学习,自身体育素质是否进步来考核,避免一刀切,从而避免“有的学生以前体育基础好,不学也能通过考核;体育素质起点较差通过体育课程努力学习,仍达不到要求”的情况的发生。同时在评价方式方面,采用教师评、师生互评和学生互评,打破传统单一教师评价的模式。
论文关健词:高校大学生 健康意识 课外体育活动
论文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普通专业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和选择内容均呈多元化趋势;体育设施缺乏及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等是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低,在一定程度土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持久性。
本文旨在对山东省部分高校普通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研,找出问题,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山东经济学院、聊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800人。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文献,查阅相关材料,对30篇主要文献进行全面分析。’
②问卷调查法。统一指导用语,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对山东经济学院、聊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13个院系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2份,其中有效问卷786份(男324份,女462份),有效率为99.24 %,问卷经18位专家进行评价修订,并对问卷的信度与表面效度进行检验,皆符合要求。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目的)
表1显示: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动机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不存在性别差异。这说明追求身心健康仍然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旋律,这种内在的需要积极而主动,它保证了广大青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此外,从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多元的。在男学生中,增强体质、满足兴趣需要、调节生活是主要的活动动机。女生除增强体质、调节生活为主要活动动机以外,塑造形体也是重要的因素。这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大学生与时俱进、打造完美个性的体育价值观,多元化的活动需求,有助于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
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上,体现出兴趣广泛、选择面宽的特点。除男生偏爱篮球,女生衷情于跑步和羽毛球外,跑步、乒乓球、羽毛球、广播操、足球也成为相当一部分男生的首选项目。女生紧随跑步和羽毛球之后的便是广播体操、篮球、室外健身,这与八十年代男拳女舞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不难看出,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男女生均对篮球、跑步情有独钟。跑步是最传统的健身锻炼方式,为中外老中青年人所青睐,它是一项最朴素、最经济,使人受益终生的运动内容。球类项目符合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它能够满足广大学生争强好、斗志斗勇、协同合作、发泄剩余精力等多种需要,在青年大学生中大有市场。
3.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与频率
①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段
调查表明:男女生在活动时间段的安排上有明显的不同,男生一般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和周末时间,女生则主要是在早晨和晚上进行锻炼。其它时间按百分率由高到低,男生依次是早晨、晚上、时间不定(其它)、课间操;女生依次是周末、下午课外活动、课间操、其它。男女性别上存在的差异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长期以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的主要活动场所如篮球场、足球场等多被男生“霸占”着,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女生的运动表现欲远不及男子,甚至还有一部分女生因为动作不规范怕招致别人讥笑而限制了其运动动机,女大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之外得不到张扬,不利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②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每周活动次和每次的持续时间可以用来衡量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和运动量,它也是界定体育人口标准的指标。一般认为,成年人每周锻炼超过三次,每次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者即为体育人口之列①。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下者占32.06%,每周锻炼3次以上(含3次)者接近40 %。另外还有近30%的学生没有规律,也即近三成的学生每周活动次数少于3次,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从普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看,男女生存在较大差异,锻炼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男生占73. 89%,而女生只有37. 92%,从整体上看,活动时间大于30分钟以上的学生只占半数。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真正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大学生不足40%,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健身意识并不强,导致其健身锻炼的次数和时间都达不到理想的状态,60%的大学生经过十几年学校体育的系统教育,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人口,即使区区40%的现体育人口,本科毕业后也将因工作压力的加大,又难以确保其成为永久性的体育人口,这不能不说是学校体育的悲哀!女生问题则更严重,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健身意识的教育,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非常必要。
4.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见表2)
统计表明,有近z2%的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小于2次,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影响百分比由高到低,男生依次为场地器材不足;学习紧张没有锻炼时间;缺乏技术指导;不喜欢体育活动。女生依次为场地器材不足;不喜欢体育活动;学习紧张没有时间;缺乏技术指导。不难看出,因扩招而导致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尽管各高校增加了体育设施,但生均占有场馆与器材量的比率仍严重不足,更何况各高校的主要场馆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被高水平运动队占用,而且多数高校早已取消了课外活动时间向大学生无偿提供运动器材的制度,这更进一步削弱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美国运动与健康理事会的专家们认为,人的健康状况10%取决于医疗,而90%取决于生活水平和从事体育运动的条件②。”因此,广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
5.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了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在调查的786名大学生中,到过收费场馆进行体育消费的不足20%。其中按一学期为单位计算,学期消费在20元以下者占绝大多数,尤其女生比例更大,接近90% ,并且还有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消费为零,说明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可能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健身意识不浓,消极的体育价值观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需要体育主管部门或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的引导。
三、结论
1.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和选择内容均呈多元化趋势,应象体育课尸样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织与指导,确保其健康发展。
2.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在校大学生远不足半数,本科生考研及就业压力抹杀了其参与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终身体育”任重而道远。
3.体育设施缺乏、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等是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时代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
4.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不足以满足健身生活的需要,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应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学生的消费水平。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 对策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及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目前有关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概括、分析和总结,力求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掌握,并从中找出尚需改进和值得借鉴之处,进而为后继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引言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消费的研究不但涉及到实际的经济效应,而且还有利于体育市场的良性运行。它一方面可以使商家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消费者和体育市场,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广大消费者的成熟度,从而促使消费者进行健康、理性的消费行为。另外,体育消费的研究也有助于国家制定宏观的体育政策和法规,有利于国家政府机构对体育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大学生是我国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他们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大。从体育市场的角度讲,他们既是巨大的消费群体,又是体育市场的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脑力劳动繁重与兴趣爱好广泛并存,无论从减轻学习负担的角度还是从兴趣爱好的角度,他们都有可能诉诸于体育消费。中国高校比较多,有着巨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所以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恩格尔系数的相关原理可知,人们的消费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当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低时实物型消费要占主体地位;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结构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下面我们就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来论述一下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消费结构的问题。
1.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的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更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消费质量在内。消费质量就是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设想结合所产生的质的规定性,它反映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消费质量越高,反映消费水平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实物消费水平高于体育劳务消费水平,购买水平多集中在100元~300元之间,而且是以耐用品为主;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和不同省份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近些年,随着一些体育项目的普及与开展,以及大学生体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群体对器材、服装、鞋类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层次有所递增。
就目前检索到的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理论的文献而言,大多数论文仅仅从消费者支出的一项指标来反映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问题,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体育消费水平不仅包括体育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包括体育消费的质量。我们要用许多不同的相关指标才能真实地反映这个问题。至此,本文认为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问题,还仍然有许多尚待研究的领域。
2.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我们在研究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时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只有具备了合理的体育消费结构,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才能得到蓬勃、健康的发展,这是大学生体育市场完善的一个前提条件。根据鲍明晓、左新荣等人的研究成果,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划分方法:第一种:直接性体育消费与间接性体育消费。直接性体育消费结构的特征为经济上的投入。其中主要包括运动服装鞋袜的消费、去多功能场馆、参加健身辅导班、买体育明星画像与体育书刊。间接性体育消费结构的主要特征为情感上的投入。其中包括看电视、听广播、看报刊和书刊、观赏班级比赛等[3]。第二种:概括起来基本上将体育消费结构分为下面两个方面,三个层次。第一类实物型体育消费。第二类,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包括观赏型体育消费和参与型体育消费。本文倾向于第二种分类标准,因为在体育产业研究中,体育消费种类主要是根据个人有支付能力的、可以从体育市场中购得的体育消费资料的不同来划分。而且这种划分方法界限比较明晰、通俗易懂。
众多的调查研究表明,全国大学生的实物型体育消费明显高于劳务型体育消费。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务型体育消费的支出呈现出消费倾向递增的规律。在何敏学对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校所做的调查中表明,在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总额中,体育实物消费占66.4%多。体育劳务消费占19.3%.这说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在黄小波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中表明: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时,所选择主要内容为,体育服装、鞋类,观看比赛,体育器材,体育书籍、报刊,租用体育场地,旅游,运动保健。并且男女生在消费内容的比例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男生在体育消费总额上高于女生。许多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学生体育实物型消费与体育劳务型消费的比例明显存在失衡现象。这种结果主要受大学生的自身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条件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目前经济状况下的体育消费选择与经济状况许可时的体育消费选择存在着显著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进一步对怎样提高体育劳务消费份额的问题,以及怎样开发女生体育市场的问题进行研究。尽管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实物型体育消费应该占主流,但是体育劳务消费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即体育劳务消费的比例可以加大。
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消费者行为学、消费心理学,以及体育产业学理论,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体育消费环境,体育消费品价格,消费者的兴趣、闲暇时间和收入水平等几个方面。
1.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环境
消费的环境包括消费自然环境、消费的社会环境、消费的文化环境。下面我们就目前体育消费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现状分别探讨一下。(1)有利因素:首先,有关政府部门逐渐关注高校的体育工作。在这种宏观环境下将有利于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其次,体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发展,为大学生体育的“终身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其次,校内体育消费以福利体育为主,商业体育为辅。利于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最后,体育消费对象的相对稳定性特征。(2)不利因素:首先,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场馆设施比较差,完整的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体育设施不足。由于现在各个高校学生的人数的大量增加而学校场馆的数量增幅较小,场馆数量与人数的不协调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相对下降,特别是一些对场馆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而过于单纯的体育锻炼,不能满足学生各种体育项目的爱好,所以高校体育基础设施不足制约了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其次,体育市场缺乏完整有效的体育法规政策体系,实施力度不够。再次,许多公共场馆管理机构臃肿,缺乏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的专业人才,从而导致公共场馆的各项指标都很差,很难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再其次,校内和校外的体育文化环境都很差,必要的体育消费氛围没有形成。另外,目前体育消费市场内的服务意识体系还没建立起来,市场主体的营销意识不薄弱,缺乏战略眼光。最后,信息不畅(宣传力度不够)。学生普遍反映,对体育旅游、体育比赛等都较有兴趣,但由于未能及时得到信息,从而抑制了消费欲望。
2.体育消费品价格与大学生经济来源
体育消费品价格也是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体育消费价格高低的认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二是体育消费品本身的问题。质量好的价格高,价格便宜的质量又低劣,这使学生处于两难境地。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考虑学生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制造出物美价廉的体育商品。此外,在健身领域和竞赛表演市场领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学生兴趣较大的体育项目费用较高,如: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等。学生喜欢看的关键赛事,门票又十分昂贵。这非常不利于巨大潜在消费群体(大学生)兴趣的培养。经济来源少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又一障碍。针对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在读书阶段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父母的资助,他们的体育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收入和体育消费观念。学生在经济来源受限制时是很难进行体育消费的。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可知,体育消费品价格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呈负相关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从体育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我们可知,目前大部分体育产品都打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价格定的较高(价格与成本并不成比例)。大部分体育市场具有某种程度的垄断的性质。这种状态是否有利于大学生体育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大学生体育兴趣与闲暇时间
体育兴趣是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必须带有肯定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兴趣的产生和提高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劳务产生需要时便会对该商品或劳务产生兴趣。当人们对体育感兴趣时,就会表现出对体育运动的强烈关心,具体表现在对体育信息较为敏感、喜欢收看体育节目等方面。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体育兴趣浓的学生,其体育消费除购买体育磁带外,各项指标均挺高,在报刊杂志、体育彩票两项消费上体现尤为突出。调查中发现普通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这样两个极端:一方面,体育兴趣浓厚的学生人均消费额远远超过平均水平;学生对喜欢的服装、运动项目,以及其他体育商品等,能够不考虑其他因素,而积极选择,有时还愿意花高价、甚至借钱进行体育消费。这说明大学生体育消费偏好程度有较大弹性。另一方面,体育兴趣不高的学生人均消费额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体育消费时间少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另一因素。当学生进入高校后,受学校环境的影响,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和考研上,这样学生真正用于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就会相对的减少。有关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于上网看新闻、与朋友交流甚至逛街。这样造成真正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还不到10%。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要比其他一些社会群体多一些。然而,他们的体育消费时间却很少,这进一步说明了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非常薄弱的问题。我们要想发展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必须首先解决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不强的问题。
四、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对策
目前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客体、环境三个方面。从主体角度提出的对策。首先,充分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其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第三,大学体育教师不仅要技术全面,而且要及时地向学生传授各种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最后,充分利用高校宣传媒体传播体育信息和体育锻炼的科学常识等,激发起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需要,进而产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从客体与环境角度提出的对策。首先,细分体育市场,注重开发的层次性。其次,改善高校的体育设施,增设适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使大学生有更多的健身场所。再其次,学校领导要把体育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中,切实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和配套服务,真正为大学生着想,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氛围。第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消费和体育消费投入。第五,加快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使高校体育课同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主要探讨了通过开展俱乐部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补,同时对发展学生的体育消费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学校可以用月卡或健身登记卡、俱乐部会员卡的形式适当收费。以解决学生经济来源少与进行体育消费的矛盾。第六,提高体育消费品的质量和水平。
目前有关对策研究的理论很多,但是成体系的、实践性强的却很少。我们在提出一些对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国情与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而且还要考虑到大学生本身的现实情况。适合于一切领域与时空的对策是不存在的,这样的对策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在对策的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到对策的完整性与实用性。
五、结语
目前有关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研究较多,大多数论文主要针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结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中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特尔斐法等几种研究方法。从总体上看,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涉及面较广,但一些文章研究深度不够,提出的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这一领域仍有许多尚待研究之处。
幼儿体育教育论文:幼儿体育活动品德教育探讨 摘要:幼儿体育活动在塑造幼儿身心健康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
1.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体育参与者与体育运动之间的情感犹如恋人或朋友的关系,包含着美好的感觉和意愿。...
幼儿体育论文: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 【摘 要】 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对幼儿长...
高校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应该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底,大学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体育精神论文:体育精神与文学关联解析 本文作者:邓强松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如果我们忘记昨天生活中的苦...
体育课程教学篇1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