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3 04:40: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幼儿体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 要】 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对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针对小班幼儿特点,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自觉遵守规则;以儿歌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发强化规则意识;注重体育游戏的评价,培养幼儿自觉遵守规则。让孩子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协调发展,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规则意识 培养 小班 体育游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遵守规则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什么是规则?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
游戏是幼儿自主参加的上一项快乐活动。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游戏对幼儿来说,并不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而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育者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了我们在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
3~4岁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喜称赞、喜成功、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特点,而体育游戏能满足他们这些特点。如何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呢?结合纲要精神,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制定规则是有很大难度的,但他们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能让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得到自我的奖赏。
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时,我们常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活”起来,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的确,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对低龄幼儿尤为重要。因为具有一定情景的游戏,不但趣味性强,而且能让孩子迅速进入境界,进入角色,既有可感性,加深记忆,同时又可提升运动兴趣。良好的情绪体验,规则的自觉执行,更好的激发幼儿对体育的兴趣。这是幼儿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基础,也是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运动兴趣的先决条件。
情景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小班幼儿行为的目的意识较差,游戏过程能使孩子情绪愉快,潜能得到开发。如为了发展幼儿跳跃和跑的能力,我先是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孩子们以“快乐的小兔子”这一可爱的动物身份,听音乐跳到“草地”上,分散练习向前跳。在“打蚊子”的游戏中,分散练习向上跳,鼓励幼儿大胆跳跃。当听到“大灰狼来了”的信号时,快速跑回家里,庆幸自己跑得快,充分体验遵守规则的快乐。游戏重复进行,第二遍为“摘苹果”,新投放的活动材料——苹果提高了幼儿运动兴趣。整个活动,孩子们沉静在童话般的情景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规则意识逐步得到发展。
2~3岁的孩子处于对新异事物的探索阶段,此时他们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我们需要合理的创设游戏环境、投放许多材料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喜爱。如在《小猫学本领》这一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弓形门、垫子、塑料圈、平衡木、海洋球、老鼠。我不急于去教会他们玩的方法,而是先让“小猫”自由学本领,耐心的看孩子的反应,看看他们在游戏环境中会用那些材料干什么、怎么玩,让幼儿“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同时个别指导一些孩子进行比较薄弱环节的练习,如钻弓形门,走平衡木,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练习,通过尝试活动独自迈出艰辛的一步或几步,尝试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当幼儿尽情的玩耍后,我让孩子们带上小猫头饰,组织集体进行练习——郊游,游戏“打老鼠”又一次把活动推进高潮。可见,来自于幼儿的东西是幼儿最感兴趣的,规则无须提醒,幼儿自发与材料本身互动,教师只需要做活动中的协助者,总结者。
2 以儿歌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发强化规则意识
以儿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主动探索,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良好的练习效果。把体育游戏规则及动作要领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可以边说边做、边唱边做,以儿歌形式表现游戏规则,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如民间体育游戏《丢手绢》、《老狼几点钟》、《放炮仗》、《木头人》等集体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情节生动有趣,易学、易会、易传,而且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幼儿很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选择改编那些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民间游戏,在组织运用的过程中,力求在“新”、“简”两方面动脑筋想办法。“新”是指民间游戏内容的新鲜性、形式的新颖性、方法的新奇性;“简”是指讲解简练、练习简单、教法简易。以“新”吸引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其产生兴趣;以“简”帮助幼儿尽快掌握玩法,让幼儿有大量玩的时间,在反复多次的游戏中不断遵守规则、变换规则。在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中,创编了儿歌“天上老鹰飞,地上小鸡跑,老鹰捉小鸡,小鸡队排好,紧紧抓前面,老鹰捉不到!”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很自然的就做到了遵守游戏规则。在躲闪跑的过程中,孩子们始终抓住前一个人的衣服不松开,幼儿摔倒或相撞的机会相对减少,也不容易的被“老鹰”捉到。游戏熟悉后,再让幼儿尝试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规则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又如体育游戏《丢手绢》,能锻炼幼儿灵活性,快速反应的能力与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游戏前我首先把歌曲教会幼儿,因为儿歌的内容和韵律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很喜欢。然后我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歌边组织游戏,很快孩子们就都掌握了游戏玩法和规则。师幼共同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
3 注重体育游戏的评价,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自我评价能力低,教师应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平等地参与幼儿的评价活动,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这对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里所说的评价主要是指对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遵守规则的表现及成果的评价。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树立崭新的评价观,把评价作为体育游戏活动中重要部分,让评价充分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活动评价的时间不受限制,随时根据需要都可以进行。游戏开始时的评价,多为全面性评价,意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游戏中的评价,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意和进步要予以肯定的评价,使幼儿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更加努力向上。但同时也要注意评价的时机是否适宜,如幼儿正在大胆尝试时,尽量不给予评价,以免打断创新的思路。这时需要教师不断支持、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教师评价幼儿时,要有论据,论据要清楚、具体、明确,幼儿能理解并达到,如:“×××小朋友锻炼认真,能遵守游戏规则,老师要求的每个练习都认真完成”。在老师的具体示范下,幼儿不仅明确了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达到目标,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发展。同时,教师应注意在言语和行动上处处照顾好每一个幼儿,不仅要运用语言评价,同时要善于运用非语言评价。一缕关爱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甜蜜的微笑,一份热烈的拥抱,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成为孩子们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不错,有进步”“没关系,再努力一下就行了”“如果你能……那就更好了”。肯定、鼓励的话语既能淡化幼儿的挫折感,也能使幼儿保持对后继活动的成功期望。在这种爱的氛围中,孩子们与老师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克服困难和挫折。
游戏结束时的评价,既有教师评价,也应有儿童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意在启发儿童进行验证性探索,反思自己的行为。首先,从积极评价入手,尽量挖掘幼儿的长处,鼓励他们重在参与,增强自信心。在对大多数儿童进行一般性的鼓励、表扬、肯定的基础性评价时,还应注意到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和个性差异,善于观察和分析幼儿取得胜利和遭遇失败的过程,帮助和促进幼儿提高。其次,要强调规则,发挥规则的作用,要自始自终地教育幼儿自觉遵守规则,以养成诚实、守纪律的好习惯。要让幼儿在实践中养成与同伴互助合作的集体意识,利用各个细小的环节对幼儿进行友好合作、集体主义的教育,培养幼儿爱同伴、爱集体的意识和能力,发挥集体的榜样作用。
幼儿良好规则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幼儿的生活中逐渐积累,慢慢形成,我们从体育游戏入手,会使孩子在一个愉快、健康的环境中协调发展,有利于孩子良好秩序感的养成,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幼儿 体育教育 存在问题
论文摘要:对当前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探究并寻求解决方法对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从体育教育观念、活动设计难度和活动中教师对对幼儿的保护程度三个方面简单探析了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给出了解决建议。
幼儿体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终身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出台多年,对幼儿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然而,现今的幼儿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幼儿的体育教育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幼儿体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育观念僵化,过分重视技能传授。尽管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已有多年,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阴霾仍没有散尽,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错误观念的影响之下,幼儿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和教师为了讨好家长、拉拢生源,没有原则的随波逐 流,扭曲了幼儿教育的本质,让幼儿教育完全功利地沦为小学教育的前奏,学前教育成了小学教育的前沿拓展。在体育活动安排中,教师过分注重动作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和良好体育习惯的培养。体育教育在幼儿智力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分的重视技能传授只能过早地限制幼儿智力的发展,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同时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造成不良,舍本逐末,无法达到体育教育目的。
2.设计活动缺乏难度,体育活动不具挑战性。尽管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管理和照顾幼儿的日常饮食常规,很多体育活动也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合作完成,但是,班级幼儿过多、园内事务纷杂等诸多客观因素却造成了教师对幼儿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的了解程度大大降低,教师并不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也不清楚幼儿真正的学习需要,只是刻板地按照教学大纲将知识教授给学生,不懂变通,不会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对大纲内容进行修改和升级,所设计的活动多半缺乏难度,幼儿很容易便能够达到目标要求,体育活动没有丝毫挑战性。这样的体育教学不仅不能够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也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很快就会对简单的重复活动感到厌倦,注意力分散,无法认真投入锻炼,体育锻炼效果不好。
3.教师过分保护幼儿,束缚幼儿全面发展。幼儿的安全是幼儿体育教育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幼儿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没有自我控制的意识,这便要求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于是为了确保安全,教师往往时刻小心谨慎,将幼儿的行为设定在自己所允许的安全范围内,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教师就极力进行限制和制止。毋庸置疑,教师的谨慎和负责给幼儿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如此一来,教师就大大限制了幼儿的自主行为,在无意识间束缚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剥夺了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创新的机会。不仅如此,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幼儿的安全保障上,便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关注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需要,这会让幼儿有种被忽视的感觉,不利于他们健康的心理发展。
二、对当前幼儿体育教育问题的几点解决建议
1.以体育兴趣为先导,着力提高锻炼热情。要提高幼儿体育教育质量,教师要首先树立起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新课程理念重视兴趣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强调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乐学、好学。成功的幼儿体育教育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先导,着力提高幼儿对体育锻炼的热情。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将体育教育简单化为一门传授动作技能的枯燥课程,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所在,体现体育活动之于幼儿的独特魅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会为幼儿编织一套故事情节,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让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层层递进的锻炼。例如,在练习平衡的活动中,准备了一些动物玩偶道具,请幼儿穿过平衡木将这些小动物送回家,平衡木下是河,小动物不会游泳,掉到河里会溺水,所以小朋友要小心保护小动物。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孩子们对体育锻炼表现出了非凡的热情。
2.以实际情况为基准,采用分层教学指导。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对体育锻炼具有不同的需要和要求,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醒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孩子才是教学之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性格和年龄特点进行分层施教和个性培养,同时还要给孩子提供自主选择的权利。对部分动作发展较好的幼儿要适当提高难度要求,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不好的幼儿则不能强求,而是要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享受到体育锻炼乐趣。例如,在“从高处往下跳”的体育活动中,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笔者为幼儿提供了20~30cm、30~35cm、35~40m等不同高度的锻炼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选择。
3. 以鼓励创新为关键点,给幼儿适当的空间。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经常会有一部分“不听话”的幼儿并不能乖乖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活动,而是希望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活动进行一些创新。例如,在玩平衡木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从平衡木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但有些学生却在横木上联系跳跃,比试谁跳得更远,还要部分学生把两块横木叠放在一起再走。幼儿们这些“不听话”的行为看似损害了课堂的纪律性,可能致使体育活动不能按时完成,实则这些行为都是源于幼儿对自我挑战的需要,是他们大胆创新的表现。面对幼儿的这些行为,教师要适当“放手”,弱化纪律意识,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鼓励,给他们的大胆创新以肯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尽情地活动,并将好的玩法在全班推广,让幼儿感受到自我挑战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对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总之,体育教育的成功与否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找出自己在体育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加以修正,努力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为成功的幼儿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体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是幼儿与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空间、时间相互作用,促进其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活动,也是培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一项活动,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大有好处。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旺盛期,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积极引导幼儿在多种活动中发展创造力”也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体育活动因其所特有的富动感、有角色、有情节等特点,成为了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体育活动也随之成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诗人泰戈尔认为:孩子的创造天赋往往是无意识的。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必须理解游戏的内容和玩法,明确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动脑筋去争取胜利,所以幼儿解决问题的模式不固定,这往往需要他们的创造,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自然、愉快的心理环境和想象空间,能萌发幼儿创造力的火花,也为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条件。
(一)正视幼儿游戏中的“别出心裁”
《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体育游戏中,幼儿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情绪兴奋、思维活跃,特别是一些调皮幼儿常会脱离老师的游戏要求,自己创造出玩法。而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活动,取得预定的效果,往往会对幼儿的“别出心裁” 或“新奇”的想法加以制止,并极力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原有游戏中来,这就使幼儿没有一点自由和愉快的感觉,在体育活动中逐渐失去自我,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逐渐受拒,当然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好机会和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想像与表现,减少不良的心理压力和消极的环境气氛,让幼儿所有的别出心裁都有可能成为产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
(二)有选择地采取幼儿“别出心裁”的游戏创意
体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应从活动的“管理者”向“参与者”、“支持者”、“指导者”转换。教师的作用致力于“导”,教师关键性的指导应与幼儿自求发展二者有机结合。教师的指导既要鼓励幼儿的自由性探索,又有激起幼儿探索和发现规范动作要领的指导性探索。这种自由性探索和指导性探索的结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既满足幼儿自由活动又满足幼儿学习规范动作,学习和创造有机的结合。如面对幼儿的调皮行为,教师要有选择地采取,和幼儿一起玩新游戏,以肯定他们的创造行为,激励他们进行创造性体育游戏。如在玩走竹梯时,一些孩子不满足同一模式的活动,想出各种各样走竹梯的方法。有个孩子踩在空挡里走,其他孩子就纷纷效仿。此时老师就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什么样的走竹梯方法。能力强的幼儿马上又尝试手脚共用,在竹梯的两端同手同脚走,因为某些孩子的协调能力较差,他们不能一下子模仿手脚共进走,于是老师又让能力强的孩子示范,结合孩子的示范,教师用语言进行动作要领的指导,很快地,有部分孩子能用这个方法走竹梯了。
二、提供可具操作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创造探索
(一)活动材料具有可操作性,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求
周围环境中一些常不易被人重视的材料,在幼儿眼里是一个宝,他们常会乐此不疲地专注于玩这些小玩意,爱不释手,如饮料瓶、小石子、空纸盒等。当他们拿到这些材料,不用老师和家长提醒,就能想出各种玩法:投、踩、踢、抛……这些既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让他们一物多玩,创造能力也得以发挥。在提供体育游戏活动材料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1.游戏材料数量充足。
在玩梯子游戏时,我只提供了2架梯子,孩子们只是单调地走走或开火车,随后,我增加至4架梯子,孩子们一下子玩出了跷跷板,抬轿子等新玩法。如走桥即在梯子的一头放两个轮胎,变成小山坡,跷跷板即将轮胎放在竹梯中间。
2.游戏材料易于变化。
滑梯虽然漂亮,但由于它的结构不可变,所以幼儿通常都只能用来滑着玩,使得幼儿的多样玩法不能在这些价格昂贵的大型体育玩具上发挥。而一些小型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或用到的材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如在玩雪碧瓶的过程中,幼儿想象出了各种不同的玩法。
玩法一:将雪碧瓶间隔有序摆放,玩绕树林的游戏。
玩法二:将雪碧瓶紧紧挨个摆放,玩跳高的游戏。
玩法三:在雪碧瓶里灌水,再将雪碧瓶系在小棍子的两端,玩挑水游戏。
玩法四:在雪碧瓶中灌满水,上面放上一块板,玩跷跷板游戏。
(二)活动材料具有常见性,满足幼儿自发游戏的需求
“当孩子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生发或选择符合自己喜好与水平的游戏内容,并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用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时,他们会获得自主、快乐、和谐、迅捷的发展。”由于幼儿的自发体育游戏具有随时性,它不需要老师做精心的准备,完全凭幼儿的愿望开展游戏,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幼儿喜欢的物品放置于体育游戏区内,供幼儿在自发游戏的时候选择使用。如我在游戏区内放置了一些废弃的塑料袋、报纸等,孩子有空的时候就会拿起这些材料进行活动。有的孩子将报纸揉成一个团,比赛谁扔得远;有的孩子将报纸撕成小片,玩吹报纸向目标行进的游戏;还有的孩子会将报纸当成砖头,玩过小河的游戏……这些常见的游戏材料,缩短了孩子熟悉它们的时间,拉近了孩子与材料的距离,使之快速地有效地进行两者间的互动,成功地进行游戏中的创造活动。
三、选择益于创造的游戏内容,实施幼儿创造行为
幼儿天生好动,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如果只是让幼儿用单纯的动作模仿、枯燥的重复练习和用固定的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就很难会引起幼儿的兴趣,甚至会使他们变得机械、呆板,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如果体育活动中老师不墨守成规、寻求求异求变,就能保证幼儿饶有兴趣地将游戏进行下去,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激励幼儿积极思维,不断地进行游戏创造。
如体育活动必定要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但也需关注幼儿非运动技能的发展。一个活动中,运动技能和非运动技能没有绝对的区别,而是相互渗透。而我们可以有所侧重,选择一些关注幼儿非运动技能的体育游戏,保证幼儿创造行为的发生。
在非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而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对技术规则的传达主要起辅助性的作用,旨在帮助幼儿游戏体验乐趣。教师只是简洁明了地交待一些动作的技术和技巧,无需在活动中反复纠正幼儿的动作。而把大部分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探索游戏的方法。如《快乐的小乌龟》活动把情感目标定位在首位:“乐意参与活动,在轻松的活动中体验用不同方法前进的乐趣。”活动一开始,教师直接把幼儿带入活动情境之中。鼓励幼儿模仿乌龟爬着前进的动作。第二个环节开始时,教师交待任务,要求幼儿想象并模仿乌龟有可能的几种前进方法。第三环节在幼儿自由练习的基础上让幼儿讨论各种前进方法的最佳姿势。
创造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需要的就是创新型人才,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21世纪的建设者。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将游戏复杂化、多样化,引导幼儿改编、创编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相信幼儿的潜能,尊重他们的创造,发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笑得更灿烂,唱得更动听。
论文关键词:幼儿 生理特点 体育活动
论文摘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主导者,是祖国的希望。当今提倡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个健康的体魄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适当的体育活动将是拥有健康体魄的有效条件之一。在《幼儿教育纲要》中已把体育放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首位,而现在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体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最好的作用。本文将从幼儿的生理入手来讨论如何搞好幼儿体育。
人的一生经历了出生 、成长 、发育 、衰老及死亡的过程,而从出生到七岁这一时期,机体组织和器官都在迅速成长发育,新陈代谢十分旺盛 ,特别是大脑发育很快,研究表明,五岁幼儿脑的重量已达成人的80%,七岁左右大脑发育已与成人差不多。这个时期是人的智力 、思想品德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幼儿的养护和教育也就成为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和培养未来各种建设人才的基础。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主导者,是祖国的希望。当今提倡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指德 、智、体、美四方面。有个健康的体魄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适当的体育活动将是拥有健康体魄的有效条件之一。在《幼儿教育纲要》中已把体育放在了德、智 、体、美、劳五育的首位,而现在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体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最好的作用,本文将从幼儿的生理人手来讨论如何搞好幼儿体育。
1 幼儿的生理特点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 ,各种器官和组织都很娇嫩。幼儿的骨质柔软 ,骨骼细短,软骨多 ,易变形,如果长时间坐姿不正确,会使脊柱异常或弯曲;幼儿的关节面软骨比较厚,关节囊比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也比较薄而且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故幼儿关节活动幅度大,灵活性和韧性好:关节牢固性和稳定性差 ,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脱位。肌纤维较细,含水分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较多,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 ,容易疲劳,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发育得好 ,动作不协调。幼儿的心脏和容积较小,心肌纤维细短,肌纤维之间的间质少,心脏收缩能力较弱,主动脉 口径比肺动脉口径小,不能够负担过于紧张的体力活动。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机能兴奋强于抑制,幼儿的神经细胞很脆弱易产生疲劳,精力不集 中容 易分散 ,易被新鲜刺激吸引 。幼儿血液 中自细胞 的数量和成人差不多,但对于机体防御和保护能力较强的嗜中性细胞较少,而防御和保护机能较差的淋巴细胞较多,因此幼儿时期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幼儿的胸廓狭小 ,肺活量小,肺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肺泡数量少,体积小,能容纳的气体量少,而肺泡之间的组织较多,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整个肺泡中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缺乏弹性,易发生感染 。总之幼儿的体育活动应以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来考虑。
2 体育活动的安排
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生理机能的发展,对于幼儿生理机能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才能做到适当呢?这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2.1小运动强度、小运动量原则
幼儿的骨骼容易变形,如果运动强度过大 ,易产生骨骼弯曲及发育不良,要求运动量小也是此道理。另外,如果运动量过大,肌肉会过于疲劳,这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其不利。幼儿的心脏收缩力弱,肺活量小也是该原则成立的一个生理基础。
2.2 灵活多变原则
幼儿精神不易集中,如果长时间的重复某一动作或者某一串动作 ,则效果不好,掌握程度也不理想,并且容易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疲劳。这时我们应尽量多变活动内容,以新内容刺激幼儿这样幼儿才能被你吸引,并完成教学任务。
2.3 动静相结合
幼儿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都 比较差 ,容易疲劳和损伤 ,年龄越小这个特点越明显。因此我们安排幼儿体育活动时应该动静结合,交替运用 ,使肌肉群得到轮流休息,以消除肌肉的疲劳和减少受损伤的程度。由于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供氧充足,疲劳的肌肉比较容易恢复,所以只要我们安排恰当,孩子总是活跃愉快的,就可以减少损伤和减轻肌肉的疲劳。
2.4 动作不宜过细原则
肌肉的活动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所引起的,所以肌肉是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发育的,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支配大肌肉群的神经发育较早 ,而支配幼儿手指、手腕的小肌肉群的神经发育较晚。根据这个特点,不宜过早地要求幼儿做过细地动作。
2.5 动作的正确度要高原则
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期,骨骼 、肌肉及各系统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幼儿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正确性一定要高,否则可能会引起不正常的发育。
2.6 活动场地整洁原则
幼儿机体的抵抗能力 比较弱 ,因此活动场地要求尽可能的整洁,最好选择一处通气性好 、平整、干净的场地,以降低幼儿被传染的可能性。
幼儿的生理都正处在发育成长阶段 ,具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根据这些特点来安排体育活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摘要:民间游戏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气息、趣味性强、材料简单方便、玩法简单易学、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而这些特点正适合幼儿园对户外体育游戏的要求。
关键词:民间游戏;户外体育活动;游戏;创新;发展
一、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意义
民间游戏是广大民众在娱乐生活中逐渐发展出来的嬉戏活动,俗称“玩耍”。民间游戏内容广泛而丰富,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民间游戏既简单又易学,且趣味性强种类繁多,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绝大多数的民间游戏都能促进幼儿七大基本运动:走、跑、跳、钻、爬、攀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例如:“荷花荷花几月开”、“城门城门几丈高”、“老狼老狼几点了”等。还有能促进幼儿手臂肌肉群发展以及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例如:“抓籽”、“挑小棒”、“滚铁环”、“打野鸭”等。
(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有研究表明:幼儿之间积极的社会化发展出现在成人有计划设计的活动中可能微乎其微,而是更多的出现在幼儿自由游戏中。在民间体育游戏中,许多的游戏都需要幼儿精诚合作才能进行,这就为幼儿的社会交往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打野鸭”游戏中,有人被淘汰出局,接到沙包的幼儿就可以“救”起那些淘汰出局的小伙伴,这就间接培养了幼儿间的团体协作精神与社交能力。由于幼儿之间加强了交往,他们能真正感觉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期间,一方面要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想法、情绪,另一方面要学会理解尊重他人的意愿、想法、态度,并做出配合。幼儿在游戏与现实中形成了两种交往关系,一种是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关系,另一种是现实中的伙伴关系,无论是哪种交往关系,都为幼儿的社会性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互相模仿、磨合,在与朋友的友好和谐相处中,使孩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品质得到发展,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学习自己解决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促进幼儿良好情绪和优秀意志品质的形成
民间游戏的顺利进行,在于幼儿对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的理解与遵守,在于幼儿的能否自觉遵守及监督别人。这发展了幼儿辨别是非能力,正确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遵守规则,接受挫折,这锻炼了幼儿接受失败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促使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积极的情绪和优秀的意志品质。
(四)促进幼儿语言以及表达表现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有的配有童谣,童谣有语言的韵律美以及鲜明的节奏感。使童谣歌唱起来具有朗朗上口,一呼百应的效果。民间游戏有的配有儿歌,它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在游戏时,幼儿边念儿歌边配合动作,能惟妙惟肖地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并持久坚持,使游戏情趣颇足,同时培养了幼儿的临场表现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流,也同步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表现能力,并丰富了幼儿词汇,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在户外体育游戏中融入民间游戏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幼儿园每日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可见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游戏更能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民间游戏取材简单,这些材料简单方便,很多都是来源于废旧材料,或者生活中随时可见的材料。并且许多都是不需要花钱的,能极大降低户外体育器材的制作成本以及使用效率。例如:报纸、硬纸板、绳子等,制作方法很简单,但玩的花样很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色彩鲜艳、形象的民间游戏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让幼儿感到乐趣玩法无穷,既满足了幼儿娱乐的需求,又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使幼儿如获珍宝、爱不释手。现在提倡幼儿主导,幼儿主体的游戏活动。因此在开展户外民间体育游戏之前,可以先和幼儿一起商量、计划、准备和自制游戏材料,也可以让幼儿独立制作。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游戏的需要,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或求得他人的帮助去获取所需材料,体验到创新游戏材料的乐趣。如:大班民间游戏“陀螺转转转”中,有的孩子在陀螺上画上绚丽多彩的颜料画,有的用波光纸剪出美丽的条纹,有的用记号笔画出优美的线条……再如:大班民间游戏“竹竿舞”,孩子们就提出用各种颜色的即时贴包裹装饰竹竿,一根根牢固又好看的竹竿总能吸引幼儿们来敲一敲,跳一跳。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孩子失去兴趣。新的事物不断地出现,才能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认识也会逐渐地发展和提高。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幼儿对游戏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幼儿的现状,及时做出对应的调整,使游戏更富有挑战性,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在幼儿熟练操作材料之后,要积极采取调整策略,定期对原有材料进行增加、减少、重组、再现等,赋予材料新的意义和价值,使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保持民间游戏的吸引力。如“踩高跷”游戏由用塑料高跷变成木头高跷再变为易拉罐高跷;“跳房子”游戏所用图案由简单的图案逐步变换为复杂图案;“丢沙包”游戏,由开始的用手丢改为用双脚夹住沙包丢在指定的格子里,由正面投变为背面投等等。通过老师的观察、调整、改进,激发幼儿不断参与的热情和探究兴趣,同时不断提升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空间。“创新不单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游戏的玩法赋予民间游戏以新的生命力,使民间游戏具有了时代色彩,也增强了户外体育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教师要把握好孩子的年龄特点,对游戏玩法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就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让游戏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过程中得到升华,让游戏在创新与原则相兼容中更具发展性。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融入民间游戏,能通过其内在价值和游戏多样性使人们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符号,加深民族认同感,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内在凝聚力,促进社会的整合和谐发展。中国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无数人的总结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挖掘及传承这些具有人文价值的民间儿童游戏显得价值连城意义深长。
摘要: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的第一关键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把幼儿的体育发展放在了首位。对于幼儿教育除了幼儿园的教育,家庭教育在幼儿期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教育效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亲子体育游戏;幼儿园
学前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幼儿阶段正处在人体形态、机能的最初生长发育阶段,为使幼儿更健康地生长发育,并为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此时不仅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保健,还需要积极地开展以身体锻炼为手段的各种体育活动。多项体育科学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增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为幼儿终身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农村幼儿园,虽然留守的幼儿较多,但是随着家长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监护者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在农村幼儿园开展亲子体育游戏活动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是可以进行不断探索的。
一、培训引导变观念
幼儿园的工作想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必须让家长转变固有的陈旧观念。在农村幼儿园,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对于体育运动,因为缺乏相关的体育知识,并不引起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在幼儿园开展亲子体育活动必须要让家长转变观念。首先各班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进行亲子体育游戏活动重要性的知识培训,从年轻的父母入手,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将学校的想法做法传达给在家留守的老人,获得老人们的认可。幼儿园再结合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利用专门的板块,单独进行亲子体育游戏活动重要性的集中培训讲解,可以根据指南的建议,让幼儿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幼儿平衡机能的发展;通过锻炼增强幼儿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幼儿平衡能力、动作协调、力量等方面引导家长确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接着从亲子体育活动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家庭成员间良好感情基础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让家长转变原有的对幼儿体育活动不重视,对参与亲子体育游戏活动无所谓的态度,通过培训让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开展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集中开展显乐趣
观念的转变是开展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前提,必须要让家长们亲身感受到幼儿园亲子体育游戏的乐趣,才能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源动力。我园利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共同体验亲子体育游戏的乐趣。在半日开放活动中,家长们除了能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的情况外,最重要的就是参与教师创编的亲子体育游戏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体验如何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如何在游戏中感受乐趣。如小班给家长化妆:老师用即时贴剪成眉毛和红脸蛋发给每个小朋友,家长在两米开外站成一排,幼儿跑步到自己家长的跟前,家长撕掉胶纸递给孩子,孩子给家长贴眉毛、红脸蛋,游戏可反过来进行,幼儿不动,家长跑过来将自己身上的眉毛、红脸蛋又贴到孩子身上,如此反复,趣味无穷。在亲子运动会上,大班开展穿大鞋比赛,家长与小朋友10米相对而站,首先,小朋友从对面跑到家长的身前,脱下家长的鞋子,然后穿着家长的鞋跑过去再跑回家长身边。在半日活动和运动会中,我们都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场地情况和本班家长的年龄情况设计亲子体育游戏,作为农村幼儿园只是在游戏的强度上,考虑到老年人较多,强度一定要适宜,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家长的参与,才能由衷地获得家长的认同。
三、家里体验促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幼儿教育作为孩子走进校园的第一站,在农村也受到许多家长的重视。作为幼儿园,我们要为家长的教育搭建平台,亲子体育游戏活动以亲情为根基,是一种横向的、对等的玩伴关系,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其情感性和教育性的两个特点,高度概括了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价值。幼儿园在搭建平台时,首先应该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家长自己收集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可以是来自网络,也可以是自己童年时玩过的游戏,在班级群里交流、共享。其次,老师利用班级群,自己在家示范录制几种亲子游戏,如:猴子摘桃,幼儿悬挂在家长的脖子上,练习了幼儿四肢的力量;抬轿子,宝宝躺在床单上,父母各拽住两角使宝宝犹如乘坐轿子荡来荡去,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平衡力;小蚂蚁搬家,全家扮演小蚂蚁,用家里的物品作为道具,在床上围成一圈,幼儿背着东西,爬到相邻的那只“蚂蚁”旁,然后将背上的东西交个那只“蚂蚁”,这样进行循环接力,锻炼宝宝的爬行能力。这些亲子游戏,以趣味性,游戏性为主,而且为家长提供了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价值得到真正彰显!总之,学前期是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运动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亲子体育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作为农村幼儿园,在硬件设施、家园联系等方面受到诸多影响,但是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有一种情怀,一种努力为幼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情怀,就让我们将体育游戏和亲子游戏相互促进结合,并且对亲子体育游戏活动进行合适的指导,这样才能为实现家园共育尽绵薄之力!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特征,分析现阶段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基于素质教育下的幼儿体育教育措施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幼儿体育教育的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育;素质教育
幼儿体育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可否引导幼儿爱上体育运动,确保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对幼儿今后的教育及生活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由此可见,对基于素质教育下的幼儿体育教育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特征
结合幼儿生理特征而言,幼儿正处在人生初步发育阶段,骨骼还较为细小,肌肉收缩能力不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机体系统均有待发展,注意力通常也难以集中。结合幼儿心理特征而言,幼儿时期通常为具体的形象思维,思维能力尚未发育完全,表达能力、感知能力有待加强,兴趣爱好还没有得以表现,各方面性格、能力形成有待后天开发培养。幼儿体育教育,旨在以幼儿健康发展为基础,不断推动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2.现阶段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方法不全面
当前,我国在幼儿体育教育课程上,即便有出台相应的法规性文件用以促进教学开展,对幼儿体育教育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受行政相关工作缺乏健全性影响,一方面使得体育教育内容相关知识理论、参考资料等存在缺失情况,导致全面幼儿体育教育出现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不足情况,一方面使得幼儿体育教育理念滞后,全面幼儿体育教育工作开展不深入,进一步使得幼儿体育教育成效不尽如人意,管理方法不全面。
2.2幼儿体育教育开展次数多,然而总体时间不长
幼儿体育教育活动通常以课间操、舞蹈等形式开展,一次体育活动时间维持在10min~30min,由于场地有限幼儿园通常一天仅可安排一次活动,即便现阶段幼儿体育教育活动次数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然而开展体育活动的总体时间却难以达到规定的每日1h户外体育活动及2h体育活动的规定。
2.3幼儿体育教育活动设备不完善,体育活动空间不足
幼儿体育教育离不开宽阔体育活动空间的重要支持,幼儿体育活动有效空间受活动场地面积大小很大程度影响。当前,幼儿体育教育活动中,水泥地占据极高占比,再就是塑胶场地、草地等。这一现状必然会对幼儿体育教育活动有序开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幼儿体育教育活动设备不够完善,体育器械更新缓慢且不便转移,使得幼儿体育活动需求难以得到切实满足,对幼儿体育教育活动有序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3.基于素质教育下的幼儿体育教育措施
全面幼儿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开展改革创新,在先进教育理念、成功教育经验的支持下逐步推进幼儿体育教育,如何进一步促进幼儿体育教育的有序开展可以将下述措施作为切入点:
3.1健全幼儿体育教育管理工作
素质教育下,应当不断健全幼儿体育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体制,对幼儿体育教育评价因素予以有效丰富,将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幼儿体育教育管理工作中,建立起进一步满足幼儿体育教育工作实际、科学可行的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加大监督引导力度,确保评估手段的有效性,积极促进幼儿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3.2依托幼儿特征,强调幼儿个性发展
作为一种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旨在发扬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务必要充分结合幼儿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寓教于乐,对个别差异予以有效关注,保教结合、保教并重,确保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均得到有效发展。在幼儿体育教育过程中,教育应当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使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提高自我[2]。依托对他人的鉴赏效仿,逐步完善自我,使幼儿各方面个性特征,诸如能力、性格、智力等,实现全面发展。
3.3完善幼儿体育教育设施设备
相关教育部门务必要有效认识现阶段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设施设备不完善及体育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应当加大对幼儿体育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对幼儿体育教育设施设备予以有效完善,拓宽体育活动场地,不断推进城乡幼儿园体育教育的协调发展[3]。与此同时,还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健全幼儿体育教育体系,积极促进幼儿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总而言之,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幼儿个性及思想品德发展同样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幼儿体育教育发展内涵,全面分析现阶段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健全幼儿体育教育管理工作”、“依托幼儿特征,强调幼儿个性发展”、“完善幼儿体育教育设施设备”等,积极促进幼儿体育教育的有序开展。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幼儿的素质教育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关注。由于幼儿属于特殊群体,年龄又比较小,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对周围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体育游戏是一项以娱乐为主的项目,对幼儿来说会比较容易接受和被吸引。所以,本文就体育游戏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幼儿素质教育;体育游戏作用;实践安全
素质教育要服从于教育主体,即要拓展、提升和完善幼儿的整体素质,努力使他们学会学习、交往和生存,这是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体育游戏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幼儿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很多与素质提升方面的思想和知识。
1当下的幼儿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教育工程,不仅注重幼儿目前的发展,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但是,目前的幼儿教育模式往往偏重于幼儿学会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较多考虑教学工具和手段的先进性,对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性质却日渐忽视。这两个方面都是严重影响幼儿素质发展的障碍,同时,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一个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这个地区的方方面面。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有着难以跨越的壁垒,对幼儿的素质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水平。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抓住幼儿素质教育的根本,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培养优秀的素质教育工作者,这无疑是一场要坚持不懈的硬战,需要各个领域的协调配合[1]。
2体育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2.1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幼儿在进行体育游戏时,例如: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跳房子等,这些需要进行追逐奔跑、攀爬跳跃的活动,都可以发展他们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从而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再者,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接的、具体的和简单的,他们的思维并不够发散、抽象。因此,幼儿的想象力、感知力、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记忆力都相对较差;意志力也不太坚定;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对错的判断力较弱。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体育游戏把相应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锻炼他们为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品质和技能。另外,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激发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想象成人基本不会想到的事,所以体育游戏的进行很容易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2]。
2.2培养幼儿的优秀品质
在体育游戏中,很多都涉及到团队合作以及分享。比如说幼儿足球比赛,幼儿们在沉浸于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在旁边告诉幼儿要和同伴们怎么协作,同样也要告诉他们的游戏的精神是什么,然后在未来的生活中践行合作的观念。除了合作,体育游戏还能培样幼儿分享的意识。湖南卫视的一档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中,不仅有幼儿与父亲的感情变化历程,还有幼儿之间的相互鼓励与成长。在一次次的体育游戏中,父亲们一直教自己的孩子要与别的孩子分享,不管是食物还是工具。所以,寓教于乐对于幼儿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他们的学习能力才不成熟,需要结合幼儿的世界观来帮助他们培养优秀的品质。
2.3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幼儿的世界很简单,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很开心。成人对于幼儿成长的需要以及对他们的爱,总是无条件的满足他们,所以在幼儿的身上,总是有着积极的情绪,他们享受着这些无忧无虑的给予。而体育游戏也可以带给幼儿满足感,他们在专注于游戏的世界时,内心的快乐和满足得以释放出来。幼儿对于户外活动有着很深厚的情感,他们喜欢追逐打闹、奔跑嬉戏,充分展现着幼儿活泼好动的特征。心情低落的幼儿被游戏吸引后就会开心起来,因此体育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尽快消除负面的情绪,使幼儿常常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健康成长[3]。
3进行体育游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体育游戏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保证幼儿的安全。在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兴奋度比较高,精神松懈,全身心投入,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教师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安全防御工作:一方面,体育游戏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要考虑到娱乐、强身和教育的综合性效果,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另一方面,运动负荷要适当。针对不同体质和年龄的幼儿,合理安排运动量,不要超出了幼儿的承载范围,也不要安排过少的运动量,不然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体育游戏是一种运动形式,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时注意要注意其运动负荷量的大小。除了安全问题,要提高幼儿的素质教育质量,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培养和检查也要加强,避免教师不负责任的行为危害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只有各项问题严格把关,才能发挥体育游戏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4]。
4结束语
在结束不久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对教育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当然,素质教育如同长征一样,是一场硬战,需要坚持不懈地探索。体育游戏作为寓教于乐教育方式的体现,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发展空间,充分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水平。
作者:何建匀 单位:第五幼儿园
摘要: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社会对于学前教育越发重视,并提出了以促进幼儿健康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目标,因此现下很多幼儿园都在园区建设了体育区,而在开展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育经验,对在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科学性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材料;科学性
一、前言
在幼儿园教学中,区域活动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幼儿自愿、自发的游戏活动,而为了能够更好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现下很多幼儿园专门创设了体育区域,通过活动游戏强化幼儿体能素质,而在体育区域活动中,必需的活动条件就是活动材料,教师只有科学、适宜的投放操作材料,才能促进体育区域活动有效开展,实现指南纲要教育要求。
二、围绕教育目标,科学投放材料
在幼儿园中开展体育区域活动时,教育功能的作用发挥,主要是通过材料投放实现的,不同的材料蕴含着不同的体育教育功能,同时也会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思维创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投放体育区域活动材料,应与教育目标紧密连接,并且保证材料直接指向教育目标,这样才能避免其他因素对体育区域活动产生的影响,并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从而通过科学的材料投放,实现体育区域活动教育目的。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开展体育区域活动时,为了实现促进幼儿肌肉健康发育的教育目标,如“装扮新年树”的活动区内,主要以攀爬为主,将活动园区内的一棵银杏树作为新年树,并在这颗树上装扮礼物,在树下方架上两架梯子,一架横架,一架竖架,由幼儿自己选择从哪个梯子爬上去将礼物系在树枝上,共同完成新年树的装扮。在整个挑战过程中,幼儿攀爬和系礼物时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肌肉,并通过肌肉协调发力保持身体平衡。由此可以看出,能够围绕教育目标投放材料,是教师材料投放科学性的一种体现。
三、尊重幼儿发展,科学投放材料
在最新推行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地指出,园区教育活动要尊重幼儿的发展,结合幼儿年龄情况及兴趣爱好去开展教育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区材料投放时,必须要考虑到材料与幼儿身心情况的适宜性,这是教师科学投放材料的一种体现。首先材料要具有趣味性,在开展体育区域活动时,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幼儿并不是按照自身强调的重点去选择材料,而是按照他们自身的喜好去选择材料,因此教师只有选择符合幼儿喜好的材料,才能促使幼儿积极持久的参与到体育区域活动之中。其次是材料要具有层次性,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去投放材料,如在开展“拼图板”活动时,在小班之中,教师可以投递4~6块图版,在中班中可以投递10~12块图版,保证材料投放与幼儿之间的适宜性。最后是材料要具有支持性,在教育理念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发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在开展体育区域活动时,只有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才能促进幼儿实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支持性,可以成为活动的支持,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这是教师尊重幼儿发展的体育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材料与幼儿之间的适宜性,有助于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四、结合空间利用,科学投放材料
教师在进行体育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时,还要考虑到材料收纳的适宜性,要结合空间利用去投递材料,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材料投递的科学性。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是要充分地利用活动区域的三维空间,让体育区域活动材料立体起来,在开展体育区域活动时,幼儿的活动区域毕竟是有限的,而若是想要实现更好的活动效果,教师就应该打破现有的“区域就是平面”的材料操作概念,将材料布置向其他方向进行延伸,如可以在地面、天花板等区域,横向纵向进行延伸,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空间优势,促使投放的材料与体育区域最大限度地融合,从而对幼儿的身体潜能更好地进行挖掘;其次是教师在投递材料时,要结合幼儿活动空间,为幼儿提供收纳性能良好的材料,由于幼儿年龄的限制,自身的整理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只有提供最具有收纳性能的材料,才不会使得体育区域杂乱无章、喧宾夺主,同时还便于教师整理,这是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需要注意的。
五、结合区域主题,科学投放材料
在幼儿园中开展体育区域活动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教师往往会带领幼儿开展多种主题的区域活动,这对这些不同区域主体的活动,必须要科学的投放材料,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活动效果。举这样的几个例子,如在开展“农家乐”区域活动时,活动主题是“蔬菜贴画”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各种蔬菜的照片,作为本次活动材料,如辣椒、茄子、紫甘蓝、西红柿、玉米、豆角等蔬菜照片,然后让幼儿根据蔬菜的颜色不同,展开贴画活动,这就是一种结合活动主题科学投放材料的体现。再或者在开展“海趣区”区域活动时,活动主体就是“海底动物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橡皮泥、画笔等材料,让幼儿将自己知道的海底动物想象画出来,并将幼儿制作的作品在“海趣区”中进行展览,这样幼儿就可以通过材料操作,更好的认识海底世界。而在实际活动开展中,可以开设的区域还有很多,如车区、球区、野战区、综合区、建筑区等,针对于不同的主题区域,教师必须要有针对的进行材料投放。
六、总结
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材料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必须要从材料挖掘、材料收纳以及材料支持的科学性出发,从而利用材料,推动体育区域活动教育发展,进而实现幼儿健康发育成长的教育目标。
作者:郑松琴 单位:泉州市泉港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心理健康对于在成长发展中的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研究者发现:通过活动主体的榜样示范渗透、活动环节优化渗透可以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为他们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幼儿园体育活动
在实际的幼儿园活动情境中,许多教师受“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观念的影响,对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关切有加,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没有引起相应的关注。而幼儿期又正是认知、自我意识、情绪能力及社会交往发展的关键时期,若可以抓住这段时期,向幼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体育活动帮助幼儿化解发展危机
对自身身体活动能力的肯定程度对其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尤为重要[1],幼儿年龄越小,其身体的活动能力越是其行为的基础。埃里克森的发展危机理论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幼儿处于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这一阶段幼儿希望主动地做一些事情,获取胜任的满足感(如在母亲做饭的时候,幼儿给母亲递东西),但是由于身体活动能力的影响,他们的很多活动被成年人禁止,这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想做的”和“应该做的”之间存在差距而产生内疚感,这可能会对幼儿下一阶段的心理发展造成间接和深远的影响。[2]所以,若要解决这一危机,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促进幼儿基本动作机能的发展。而在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中恰恰包含大量对幼儿进行肢体训练的内容,如走、跑、钻、爬等。通过体育活动,幼儿的各项机体功能得到训练,为满足他们的主动感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体育活动中蕴含大量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幼儿体育活动除了可以协助幼儿规避潜在危机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会适应及交往能力、表达和调节自身情绪能力的培养、自我概念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基于以上两点分析,不难发现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的最优选择。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渗透途径分析
(一)榜样示范渗透
幼儿的认知特点具有极大的具体形象性,一项研究让3~5岁幼儿用“我是个……”和“我是个……的男孩(或女孩)”的句型,说出关于自己的10项特征。大约50%的幼儿描述了自己的日常活动,而对心理特征的描述几乎没有。[3]基于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若要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让内在的心理素质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注重树立榜样。
1.教师的榜样示范渗透
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活动的指导者,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幼儿许多运动技能都是依靠教师的镜面动作示范,在模仿中习得的。同样,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的许多心理因素会以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被幼儿模仿。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地调试自己的情绪状态,以积极的状态感染学生,在活动中适时展示自己良好的性格特征,例如开朗友善、幽默乐观、自尊自信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更需要注重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掌握一些心理健康及维护的知识与技能,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培养爱好,丰富业余生活,为良好的榜样示范提供前提。
2.幼儿的榜样示范渗透
在发挥教师榜样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幼儿的榜样作用。幼儿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之间年龄相仿,心理因素相似,榜样的行为更能被幼儿所接受模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中的榜样,使得幼儿主动向榜样模仿学习。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对榜样幼儿的表扬语不可过于泛化,切莫单用“很好”“不错”等表扬语,需要根据幼儿实际展现出来的品质运用表扬语,将内化的心理品质外显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便于幼儿直观感受,加深对目标心理品质的理解。
(二)活动环节优化渗透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蕴藏着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何将这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融入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作为切入点展开,进行分析整合,寻求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方式。
1.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设计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需要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第二,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体育活动目标有机融合。(1)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前阶段的心理健康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社会适应及交往、表达和调节情绪、促进个性形成、培养良好习惯。要挖掘教材中所隐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学前阶段的心理健康要素的基础上,对体育活动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归纳、整合。内容分析可以通过“宏观+微观”的方式进行。首先,分析体育活动的四项基本内容(基本动作、基本体操、体育游戏、运动器械)所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大的方向上做好保障。其次,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坚持大的指导方向的同时把握差异性。例如,幼儿园常见的操类体育活动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体操动作的练习以及排队和变换队形练习。在体操动作练习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素更多是规则以及习惯的培养,而后者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更多的是合作协同,基于它们心理健康因素的不同,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时,采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2)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当中。在当前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设计上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这一环节中,秉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此外,教学目标的设计中的目标描述缺乏操作性,所以既定目标难以通过活动得以实施,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于是这就要求幼儿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以知识、技能掌握为本位的目标观,转变过于强调目标传授、技能掌握的倾向,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时重视目标的操作性,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性,在目标设计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当中,也可以单独成列,构建四维目标体系,使活动目标的知情意行相互融合,以此来促进幼儿心理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2.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实施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参与、体验深刻地影响着其情绪、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的展开环节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幼儿兴趣,提高幼儿参与,及加深体验上。[4]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教学进行有效的监控,这种监控不仅体现在对幼儿安全的监控上,而且还体现在对活动中生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监控上。(1)切实提高幼儿兴趣、参与,加深体验。幼儿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在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参与和体验直接影响着他们心理素质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体育活动内容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体育活动中坚持以游戏的形式为主导,运用多种媒体和手段,系统性、针对性地开发多种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愉悦的心情,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幼儿的主体性充分发挥,这既有利于实现认知与技能目标,又可以更好地实现既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积极的情绪表达能力。(2)做好有效教学监控。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实施中生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本身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预设”突出的是教育的计划性,但真实的教育活动由于主体及情境的因素,以及互动式交往活动的深化,教育的过程充满着变数,充满着无法预知的“附加价值”和有意义的“衍生物”,这就是教育的生成性。[5]对于在实施过程中生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把握,因为这些内容是在活动实施中产生的,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的特点,教师基于此生成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大有裨益。
3.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评价环节
教学评价的诊断、鉴定等功能使之成为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与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息息相关。在教学的评价环节,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因为,这两种评价的侧重各有不同。过程性评价注重强调幼儿的参与程度,强调幼儿的努力程度,而终结性评价注重幼儿活动的结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过程中获取积极心理体验,在结果中强化体验,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习得的。对于广大的幼儿体育教师而言,应该坚持以下两点:首先,幼儿园体育活动强调体验性,所以要淡化甄别和选拔,秉承发展的理念,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因为不合理的评价容易使幼儿形成自卑、胆怯、缺乏主见等人格缺陷,会妨碍学前儿童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高。综上所述,对于广大的幼儿教师群体来说,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只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健康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强化自身对学前儿童的榜样示范作用,致力于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富有人情味的体育活动环境,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能。
作者:王姚尧 李慧
摘要:幼儿园根据户外操场的优势,结合家乡本土文化元素,创设了海趣区、农家乐、建筑区、野战区、综合区、车区、球区七大体育区域,以此为实践载体,实施了《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材料的适宜性研究》。重点从“材料挖掘的适宜性”“材料收纳的适宜性”“材料支持的适宜性”三方面开展行动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更具园本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为培养具有强硬综合素质富有个性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材料;挖掘;收纳;支持;适宜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可见良好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而选择适宜的材料是培养幼儿良好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的基本条件。幼儿园根据户外场地优势,结合家乡古民居、深山老林、海与福船、石化园区、房产开发等本土文化元素,创设了农家乐、野战区、海趣区、建筑区、综合区、车区、球区七大体育区域,以此为实践载体,实施了《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材料的适宜性研究》。重点从“材料挖掘的适宜性”“材料收纳的适宜性”“材料支持的适宜性”三方面开展行动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更具园本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体育运动激情,促进幼儿动作能力的学习与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培养具有强硬综合素质富有个性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立足本土,材料挖掘,力求适宜性
本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让材料真正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的思想,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分析与推进过程的思考,“体育区域活动材料挖掘的适宜性”应该体现“三性两化”。安全性:尽量从材料源头上考虑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有尖有刺的不能用,有味有毒的不能用,硬地上要有软设施,水池边要有防滑垫,粗糙的材料配手套,冬天玩水有防水罩衣和雨靴。层次性:每一主题材料的提供要考虑层次性,考虑让不同年龄段幼儿都感兴趣、都愿意去尝试,挖掘出不同能力层次幼儿都有得选择的游戏材料。比如在海趣区的钓鱼主题游戏中,挖掘了生活中的漏勺、绑鱼钩的竹竿钓、帮磁铁的木棍钓、各种材质的鱼及其鱼身上大小不一的鱼钩等钓鱼工具。这样的材料满足了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需要,能力弱的幼儿会去选择捞鱼或磁铁吸的工具来钓鱼,能力强的幼儿会去选择有鱼钩的工具来钓鱼,能力弱的幼儿会选择身上铁圈大的鱼儿来钓,能力强的幼儿会去挑战身上铁圈小的鱼儿来钓。挑战性:挑战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必须养成的学习品质。在挖掘材料时更应该思考材料实现在幼儿身上的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应该考虑给幼儿更大挑战自己的机会。如建筑区中,用手搬砖头、拉四轮车运砖头、推独轮车运砖头都是在给幼儿不同的挑战机会,用砖头盖房子、用木板盖房子、用水管盖房子也是在给幼儿不同的挑战机会。生态化:幼儿园能够站在时代潮流的源头实施生态化教育理念,设置户外体育区域生态化课程,创设自然情景生态化环境,挖掘本土自然生态化材料,带给幼儿生态化教育的快乐。各区域环境的创设是以自然界中的天然彩胶石、鹅卵石、原木头、麻竹藤、农作物、沙水土、四季花果等自然物为主材料,幼儿活动的材料也是以自然生态材料为主,如农家乐中打麦穗、摘水果游戏材料,综合区中的舞龙舞狮、赛龙舟游戏材料,海趣区中的划船、水循环踩水游戏材料,野战区中的过草地、爬雪山、打野仗游戏材料等等都是纯天然的生态化材料所挖掘出来的。低结构化:低结构化材料对幼儿游戏行为的限制比较少,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兴趣充分地想象并赋予材料独特的意义。比如在农家乐中投放竹篮子,幼儿可在篮子里装上粮食、水果、蔬菜等,玩抬、顶、背、挎的游戏;在建筑区中投放大小不一的牛奶罐、木板、水管等,幼儿可充分发挥想象,自主创设游戏场景,训练各种大动作技能。丰富多样的体育区域活动材料的挖掘,真正落实了“适宜性”的目标要求,使幼儿活动时的人身安全有了保障,满足了幼儿能力差异上的活动需求,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升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真正符合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材料收纳,力求适宜性
之前在体育区域活动时,每个区域材料的搬运、场景的创设、材料的收拾整理都是由老师来完成,因为户外没有能够收纳材料的收纳间,老师们在搬运材料、整理材料、收纳材料、管理材料等动作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因此包办了幼儿本应力所能及的事情。解决“材料收纳的适宜性”问题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事情。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孩子的身高、力量条件以及自主管理能力发展情况及本园区域规划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对各区域收纳间进行设计,以土建、木作、采购等形式做好了各区域收纳间的建设。1.收纳场所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优美的环境能陶冶人们高尚优雅的情操。幼儿园如今有青山绿水、深山果林、福船海滩、幽静农家等,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道极其美丽的风景。收纳场所的建设与各个区域环境浑然一体,已成为大环境中的一处美的点缀。如野战区中的两座碉堡就是收纳间,一座是六角楼形状,一座是八角楼形状,下为土建堆砌多角城墙,上为木作圆形顶棚,实为古朴而神秘。爬上角楼游戏它就是一座碉堡,钻进角楼里面它就是一间材料收纳间。如车区中4S店里的展柜就是车区中的收纳间,区域活动时间它是展柜,区域活动结束它就是车区玩具车的收纳区。还如大操场边站立着的一长排木房子,色彩简单,优雅别致,它们就是综合区运动器械的收纳间。每一处收纳间都能与本区域的活动场景融为一体,功能多样又别具一格,成了幼儿园户外环境美化的点缀。2.收纳活动是一种轻松的工作。以前的体育区域活动是老师不喜欢组织的活动,因为各种器械的收藏和幼儿运动地点相距较远,这期间有重物、有台阶、有沟壑,搬运与收拾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体力活,幼儿无法亲自操作,基本是老师代劳。如今各收纳间的建设遵循就近取放原则,就在本区域范围内或者边缘占据一席之地,而且每一处收纳间的高度大小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身高力量承受情况,收纳间里面的格层都是幼儿能够得着的高度,方便幼儿自主取放。老师充当的是单纯的观察者、指导者的角色,彻底解放了老师的双手。如今的收纳活动对孩子来说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对老师来说是一种轻松的工作。3.收纳工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材料的取放、场景的创设已经是幼儿自己的工作了,在每一次的体育区域活动中,正因为给了幼儿自由取放材料的机会,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能玩到自己想玩的玩具材料,能尝试自己想玩的游戏,能挑战自己想做的动作,每一次的活动她们都兴高彩烈、热情奔放、汗流浃背。在收纳取放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思考协商、分工合作,学会了勇敢挑战、互帮互助,学会了大胆自信、想象创造。她们锻炼了体能,发展了动作,学会了整理。在搬运收纳过程中,幼儿的力量和耐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训练了推、拉、搬、抬等动作技能,也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科学归类排序等综合能力的学习。表面上看相对短时间的一个材料收纳环节却隐藏有无限的学习契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大胆放手,给幼儿充分自主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适宜收纳中自然获取学习与发展,享受游戏的快乐。
三、实践探索,材料支持,力求适宜性
不管是材料的挖掘还是材料的收纳,最终都作用于孩子的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的发展。适宜性的材料是支持幼儿动作能力、身体素质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学习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在体育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是老师们的重点工作,观察是支持的向导;调整活动材料是老师们的基本工作,调整是支持的手段。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兴趣程度,观察幼儿的运动强度,观察幼儿的动作发展情况,然后通过调整(更换或者增设)适宜性的材料来支持推进幼儿的游戏水平,促进幼儿动作能力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学习与发展。1.着眼于兴趣程度的支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些无人问津或者少人临幸的材料显然是幼儿不感兴趣的材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该立即更换或者分析原因,是不是让幼儿觉得没有挑战意义?是不是难度太大?或者是材料太单一?都应该及时分析,及时进行调整。比如高度为20cm的跨栏对大班幼儿来说根本就没有挑战性,激发不了他们助跑、跨、跳的欲望,应该增设高度为40-50cm的跨栏。比如建筑区提供的独轮推车,小班的孩子即使很喜欢也因难度太大而玩不好,容易产生挫败感而不想去碰触,要增设小班年龄段幼儿能操作的四轮拉车等。比如在野战区中幼儿对经常玩的攀登架觉得单一乏味,必须增设可促进平衡技能发展的转椅、秋千及训练手臂力量和耐力的悬空垂吊器材等。又比如野战区的“野”味不够,深山打仗的神秘氛围营造不够,因此就增设了炸碉堡、钻山洞、开大炮、爬电网等器材。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分析幼儿的发展需求,投其所好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去调整幼儿喜欢的材料,有效支持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在体育区域活动中获取多方面的学习与成长。2.着眼于运动强度的支持。在体育区域活动中更应该关注的是幼儿动作技能、力量和耐力的学习与发展,运动强度的适度是关键。在区域活动中要随时调整运动强度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就得从材料的提供上来做适当的调整,依靠材料来支持幼儿足够的运动强度。如在综合区的投掷项目中,单纯的沙包近距离站立投掷,只是训练孩子一定距离的投掷能力,没有形成较大的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基本没有呼吸急促和心率加快的现象,因此在投掷项目中增加了沙包的重量、拉长了投掷的距离,还增设了跑道、跨栏、跳圈等障碍环节丰富其中,等到幼儿投中目标时,基本是气喘吁吁、满面红光了。比如农家乐中的材料基本为发展手眼协调、小肌肉发展的材料,只需要较小的力度,较长时间的活动也没能达到相应要求的运动强度,因此增设了大石磨、踩水车、大麦穗等能锻炼力量和耐力的材料,在有了这些器材的活动中,幼儿基本是在操作较短的时间内就要求换项目而且表现出力不从心的表情。通过材料的支持,幼儿的运动强度增强了,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3.着眼于动作发展的支持。在体育区域活动中,幼儿每次选择的是不同的区域。要让幼儿在一个区域里得到多个动作的锻炼机会,必须提供能实现多样动作能力的材料,创设能实现多样动作能力的游戏情景。比如在海趣区中,最初创设的是钓鱼的情景游戏,幼儿得到的只局限于手眼协调的能力训练。在逐步增设了多功能水管造型器械和多功能福船造型器械和摇小船器械后,实现了更多的大动作和小动作运动技能锻炼,其中包括走跑跳钻爬攀登摇提抬推钓、手眼协调、编织等大小肌肉动作的锻炼。比如在球区篮球游戏项目中,除了能原地连续拍一定数量及定向投篮外还能实现什么动作目标呢?增设S形障碍,引导幼儿走S形连续排球,增设跑道,引导幼儿追逐跑连续拍球,增设360度多层篮球架,引导幼儿跳跃高处投篮,增设越界爬网,一旦投篮不准掉入爬网的另一边,幼儿必须手脚着地匍匐爬着去或者从网洞中钻过去捡球,实现了走跑跳钻爬投拍等大动作的锻炼。认真观察原有区域活动的短板之处,通过适宜性材料的支持,有效地促进幼儿动作能力的学习与发展,有效地实现了体育区域活动的最根本最核心的目标。总之,材料的挖掘、材料的收纳、材料的支持是体育区域活动中师幼协作、共同经历的三个动作。“材料的挖掘”是为了本土资源的充分利用,为了幼儿的更加安全,为了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材料的收纳”是为了解放老师的双手,为了方便幼儿的活动,为了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材料的支持”是为了及时纠正幼儿的游戏短板,为了激发幼儿更加浓厚的体育运动兴趣,为了促进幼儿更大空间的学习与发展。一切做到“适宜”,是为了幼儿动作能力、身体素质及其它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育区域活动材料的适宜性研究是幼儿畅享运动、探索世界、打开智慧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作者:连萍华 单位:泉州市泉港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际,探讨了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模式与实践,分别从户外体育活动的预想与策划、户外体育游戏模式的实践与摸索等几大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幼儿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模式;探索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阶段,各阶段有各自特点。学前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此时身体各项机能还保持在相对幼弱阶段,但是身体各项指标是呈积极向上态势,所以,此阶段良好的健康以及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将来积极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1户外体育游戏对儿童成长的积极意义
体育对于人生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同样,学前体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完善合理的体育活动将加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推动身体各指标良好发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作为一种新型体育形式,能够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运动方式,加强身体部位协调性,提升幼儿活力,并且幼儿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游戏乐趣,锻炼幼儿适应环境能力,提升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观[1]。
2学前儿童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预想以及策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更多的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幼儿园的办学方针也逐渐向儿童健康方向转变,以“增强儿童身体素质、培养儿童优良习惯”为核心。在总结原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型户外体育游戏理念,“户外大畅游”作为游戏体育的表现形式,将三个方面化为整体。首先开办体育游戏教学课堂,一周两节课,然后举办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以天为单位,最后举办大型活动———“户外大畅游”,以周为单位,凸显举办主题,面向全部师生,活动体现全面性。举办活动次数也可以具体分析,并非一定拘泥以上要求。
2.1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
儿童学习基础体育动作,学习时间大约在半个小时左右,据情况而定,为体育游戏活动奠定基础。幼儿园总结一套基础运动动作,并为儿童提供具体情境,促使儿童反复练习基础动作,提升儿童运动水平,推动儿童活动向科学方向发展。
2.2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
幼儿园完善相关运动器材设备,并利用器材举办相关体育活动,保证儿童活动时间在半个小时以上。科学划分体育器材,按学习方向规定区域,譬如走、跑、跳、投等相关本领,因材施教,了解掌握儿童短板,以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时,教师能够合理安排儿童活动区域。儿童活动区域与自身短板吻合,能最大程度发挥游戏体育的作用[2]。
2.3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
“户外大畅游”是一种新型体育游戏活动,是对已有体育游戏活动的创新,总体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环节设置趋于综合化。举办次数大致以周为单位,时长在一个小时左右,每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举办两次,由于此活动面向全园,需要按年级划分组别参与。活动举办地点需要宽阔场地,例如操场、草地等,儿童训练项目需要设计合理,教师模拟有关情境,并适当结合运动设备器材,针对儿童不同问题提供不同运动项目,引导儿童参加合适体育游戏项目,寓教于乐,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儿童不足之处,并时刻让儿童体验到体育游戏的乐趣所在,展示自身学习本领,提升儿童自信[3]。
3户外体育游戏模式的实践与摸索
3.1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
一部分是探索研究原有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诸多弊端,例如以下情况:(1)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标准是相关教学,并不是遵循儿童自身规律,从而导致体育活动安排不科学。(2)体育游戏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可行性、顺序性、连贯性。(3)错误理解体育游戏教学,将教学活动侧重于游戏方面,加之教师的不合理引导,从而使教学活动失去体育意义。另一部分是对儿童体育游戏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不断修正发展方向。举例说明,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区别安排,合理定制专属活动目标,安排适合各自年龄段的教学活动。按照儿童身体素质划分,以促进全面发展为核心,针对儿童各自短板,进行针对性练习,在不同基础体育动作上,如走、跑、跳、投等等,创新学习方法,形成系统化锻炼方式,让教师熟悉掌握各个基础动作课程,促进全体儿童平衡发展。体育教师聘请专业人员,并且由于女教师的局限性,可以安排青年男性担任体育教师,但需要保证专业性[4]。
3.2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会定期举办有关户外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将较多注意力放在学生安全方面,其他则会关注较少,譬如体育活动是否有序进行,儿童运动量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身体发展需要。教师在儿童活动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并非如此,某些教师不了解体育活动的核心理念,随心安排教学内容,目标制定不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甚至体育活动直接与儿童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规律脱离,最终导致体育活动作用的丧失。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有关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基础内容;带领教师参加实地学习,分析体育游戏活动成功举办因素,并总结经验等等。
3.3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
随着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摸索研究出一种新型活动———“户外大畅游”,“户外大畅游”是包含自由性、创新性、乐趣性、连贯性的新型体育游戏活动。由于此活动展开不久,我们需要对其各方面进行探索实验,譬如,活动细节(活动进程、背景配乐、活动目标等)、具体体育游戏活动策划、教师与家长在各个环节担负的责任,如何提供自身帮助等等。首先,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必要的。前期准备主要指热身,由于季节不同,对于热身时长则不同要求,夏季需要10分钟,冬季因为气温较低,则增加5分钟。前期热身工作能够提高活动参与者积极性,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师生、家长跟随专业人员,慢跑或者做热身运动。然后,使用5分钟大致介绍活动环节,让儿童对活动项目的参与方法有所了解,熟悉体育游戏活动项目展开地点。介绍环节主要由专业人员主持,并且可以让儿童与家长示范;主持人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提升活动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其次,由于此活动具有自由性,儿童在进入活动场地后,可根据兴趣,自我决定符合自身的运动设施,独立学习并掌握活动参与方法,相互间不断交流联系,积极参与游戏过程,从中享受游戏的乐趣,并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在此环节,教师以及家长,主要职责是守候一旁,提供安全保护的功能,适当的引导儿童进行活动[5]。最后,做好体育游戏运动后的休息工作,休息环节大致10分钟左右。体育游戏活动会使儿童身体疲惫,休息环节主要为了调整儿童身体指标,降低儿童因运动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高涨心情。与前期准备工作一致,休息放松需要全部人员参与,并且有序整理体育游戏器材,做好活动收尾工作。在整个过程,背景音乐最好合理衔接,为活动环节做好提示作用,让活动参与者清晰活动进程。
4结语
长期的探索研究,我们在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方面成效显著。科学完善的户外体育游戏模式不仅提升儿童的身体机能,还培养儿童正确的体育观,对于以后成长影响较大。但是新型体育游戏模式仍存在较多弊端,需要我们不断革新发展,不断推进“三维一体”工作进度,不断提升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水平,培养儿童良好的健康习惯,科学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作者:彭鸿娟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中心幼儿园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幼儿“情绪的安定愉快、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指南》把“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作为“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陶行知先生在《活的教育》一文中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而教,教是为了乐学而教”。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地利用各种要素来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样、生动有趣、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使现行具有不同程度枯燥刻板、训练化的健康教育活动融入情境,从而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教学;情境创意
1利用文学作品,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幼儿的文学作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儿歌、童话故事、散文等等,因此有的具有情节性,有的具有韵律性,这都利于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利用幼儿耳熟能详的故事或童话故事将多个动作整合起来,会调动并保持幼儿参加活动的高度积极性。例如组织大班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可以边讲故事边带领幼儿做动作,带幼儿做产卵状是在练习蹲起动作,变成小蝌蚪时的蝌蚪游是在练习小跑步,成为小青蛙时的青蛙跳是在锻炼幼儿的起跳能力……幼儿在故事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一系列动作的练习,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
2借助角色扮演,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体育活动中,只机械地做动作会让幼儿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来创设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体育教学情境,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例如设计小班活动“蚂蚁爬爬爬”、中班活动“小兔采蘑菇”、大班活动“青蛙跳跳跳”……赋予幼儿角色,模仿动物形象的标志性动作,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完成基本动作的练习。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时刻引导幼儿保持角色意识,坚持角色行为,只有规范幼儿的角色的动作,才能很好地完成预定的活动目标。合理地投放器械材料,对于体育教学中情境创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可以使幼儿快速进入到游戏活动情境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能起到规范幼儿动作的作用。例如,中班活动“小刺猬运果果”,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练习追逐跑、平衡走、钻爬、侧身翻滚的一个活动。为了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教师会在“小刺猬”一路行进的途中设置一些障碍,绕过纸板做的小松树林是锻炼幼儿的追逐跑,拱形门的设置是培养幼儿的钻爬能力,平衡木小桥会让幼儿的平衡能力有所提高……运动的难度不大,但幼儿在情境的模仿中,每一个动作的要求都是规范的,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合作意识、能力也有所增强,也感受到了师生间共同游戏的快乐,使教学目标很好的达成。活动中游戏材料的设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具体情况可做适当调整。例如,大班活动“小猴摘果子”,当“小猴子们”闯过一道道关卡,来到花果山摘果子时,为增加游戏的挑战性,果子在树上有一定的高度,对于个别跳跃能力强的幼儿来说,锻炼幼儿双腿原地起跳的目标能很好的完成,但对大部分幼儿来说,不能按照游戏规则完成。因此,这时教师应立即调整果子的高度,降低到大部分幼儿能够完成的高度,很好地完成“摘果子”的任务,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
3运用场地环境,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园所内的环境是进行体育教学情境创设最便捷的资源,场地自然、视野开阔的户外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空间,做的任何活动幼儿都感兴趣。例如,大班的“反恐演练”活动,其教学目标是训练幼儿屈身蹲跑、躲闪跳跃的能力。在幼儿准备的热身律动中,集体学习了屈身跑的动作,然后教师利用园内场地创设情境,以游戏的环节巩固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幼儿可以分成红绿两队,利用园内的草地、大型玩具、紫藤树作为掩体进行两军对阵,运用屈身蹲跑、躲闪跳跃的动作以水枪喷射进行进攻,被喷射到的幼儿就“牺牲”退出游戏活动。运用园内现有的自然场地创设体育教学情境,会让幼儿自然融入其中,积极活动。总之,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的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会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纲要》在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就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因此,创设适宜的体育教学情境,会让幼儿在宽松的、愉快的情境中,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才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作者:于卓明 单位: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幼儿园
摘要:
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对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的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不合理等问题,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
关键词:
幼儿体育;教学;方式
目前在幼儿教育中,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利用更多能够提升幼儿兴趣的活动项目,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学中跟风现象严重,教学目的不明确。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看到别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就也要进行这一游戏,导致课程中幼儿随意玩耍,找不到教学目的。其次,幼儿体育教学方式偏向于成人化,让幼儿不断进行重复动作模仿和训练,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征。再次,很多教师为了创建教学氛围,没有结合教学内容,一味地进行情境教学,导致了只重视教学方式不注重教学实质的情况不断出现。最后,因为幼儿教学中,班级中的人数较多,幼儿受到年龄的限制自我保护意识差,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发生意外。教师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不敢放手让幼儿去进行游戏,导致幼儿根本无法达到所需的运动标准。那么,在新时期下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幼儿体育教学呢?
一、制定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向,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自然找不到教学中的重点,出现了前文提到的幼儿在教学中随意玩耍的现象。所以,教师在幼儿体育教学前,必须要制定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目标的选择要具体,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制定的目标过大过空,例如将“培养幼儿创造力”作为教学目标,仍然无法把握教学内容,容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另外,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要注重它的可操作性、层次性和明确性等问题。
二、选择合理、有趣的教学内容
目前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班级中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保证课堂教学的趣味、新颖,并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1.选择有趣的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能够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提升他们的兴趣,那么学习就会变成一个享受的过程。如果幼儿没有兴趣,那么不仅幼儿没有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也会感到特别的吃力。因此,教师在幼儿体育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兴趣。例如,在让幼儿进行跑跨跳时,可以让他们去模仿自己喜欢的孙悟空玩金箍棒的动作。
2.选择新颖的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幼儿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应该不断进行改变。教师不妨尝试利用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不断完善的教学条件开设新型的教学项目,例如旱冰、游泳等。
3.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年龄阶段不同,幼儿的认识和心理特点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特征。教学难度适中,让幼儿能够通过简单练习来完成。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达到体育锻炼目的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提高他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的自信心。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在课堂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个项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论是哪种方式,只要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就值得不断进行尝试。首先,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由于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制定的目标一定会让部分幼儿觉得简单、无趣,也会让一部分幼儿感觉到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运动能力强的幼儿适当地提高难度,对能力较差的幼儿降低难度,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完成要求的快乐。例如在平衡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两种不同的平衡木,一种简单一种较难,让幼儿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多种形式,方式的不同对幼儿培养的效果也不同。但是,由于受到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无论是哪种教学方式,教师都要尽量以游戏为主。
四、注重安全、常规的教学问题
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特别是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他们会将自己所有的力气都释放出来,疯狂进行跑跳,存在安全隐患。但是教师不能为了防止意外的产生就不让幼儿进行室外活动,而是要在教学中不断为幼儿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自己的安全意识,还要在课外活动中照看好每一个幼儿,尽最大的可能防止意外的发生。对于幼儿体育教师来说,教学内容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并结合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中的效果。也就是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方式的实践,在教学实践后进行反思,在反思之后进行完善,在完善之后进行实践,以此让幼儿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能够稳步提升。
作者:张雪莲 单位:四川广汉雒城四幼
摘要
蒙台梭利的幼儿体育思想,是针对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基于医学与教育学的综合产物,有利于帮助儿童在幼儿期就完成最大程度的个人发展,为幼儿的后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后续优势。因此,在现代幼儿教育中,要重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体育教育问题。
关键词
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应用
蒙台梭利是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思想理念在20世纪的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人的自然主义理念,并结合了蒙台梭利自己的精神疾病治疗经验发现的幼儿教育理念,对幼儿成长期的身体运动与幼儿心理发展、生理发展的联系性进行研究。
一、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思想
(一)在敏感期连续发展理念
幼儿期是人成长的敏感期,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许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认为,他们一生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在幼儿园的时期。幼儿经验的获得与其他时期不同,主要是靠与环境相互作用进行自发获取信息的成长过程,从而实现经验的积累以促进生理与心理的成长,并且这一时期的经验获取会普遍快于人的其他成长阶段。幼儿对外在环境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能很快地对当时的环境做出应激反应,所以蒙台梭利认为要抓住这一成长的敏感期,促进幼儿快速成长。1~3岁是幼儿肌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将完成走路的学习并很快地熟悉四肢的使用,是家长进行教育的良好时期。这种幼儿的教育是让幼儿多进行肢体动作的教育,家长要在这一时期让孩子进行充分的教育,通过幼儿充分的四肢活动促进幼儿左右脑的生长,特别是左脑的发展,这决定着幼儿以后的四肢协调程度。因此在幼儿的敏感时期进行连续性的身体运动,对促进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均衡、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蒙台梭利注重儿童均衡和谐的发展,在她的“儿童之家”中通过运动的方式激发学生潜能,通过肢体的锻炼促进大脑和其他生理器官的生长,以促进生理、心理、智力的协调均衡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在幼儿期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一定的品质,如坚持、乐观、帮助,等等,幼儿能够在活动中进行自发的行为纠正并且能够更好的与人交往。的确,在幼儿期进行过体育运动的孩子在未来更加乐观、开朗、协调,更具有同龄人所不具备的身体协调度、智力开发度、优秀的个人品质,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幼儿成长期,家长和幼师要更重视协调均衡发展的理念,不能片面的注重行为养成和知识积累,而忽略充足的体育锻炼,而这也是当前我过幼儿教育的主要弊端。
(三)以肌肉训练、游戏为主的幼儿体育教育
在蒙台梭利体育教育理念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她根据自己医学专业提出的肌肉训练,主张通过体操和游戏进行幼儿体育教育。体操运动是最适合幼儿阶段进行肢体运动的活动,它不如跑步强度大且动作单一,却比走路等简单方式更吸引学生,并且体操运动是锻炼肢体配合、节奏感与团队感最好的方式。体操运动能够将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都充分运动,并且音乐的伴奏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幼儿更愿意参与其中。体操的动作类型多,不限制幼儿的发挥空间,虽然幼儿没有办法完全标准的重复动作,却可以努力跟上老师进行四肢活动。另一个最适宜幼儿肌肉锻炼的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方式,幼儿在游戏中会运用经验自己组织、完成游戏,并且游戏中的跑步、跳跃、动手都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肌肉,使幼儿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与满足。幼儿游戏实质上也是幼儿各方面机体发展过程中幼儿自发性的需要,因此在幼儿期,家长或幼师不能过于限制幼儿进行游戏,扼杀幼儿游戏的需求,应帮助幼儿选择更适合的游戏类型,帮助幼儿更好的锻炼肌肉,促进身体各部分器官生长,推动智力和心理的发展。
(四)“自我教育”的体育教育原则
幼儿阶段的儿童自制力差,很多时候表现为不受约束、管教。但是蒙台梭利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幼儿阶段的儿童应该给予很大的活动自主权。蒙台梭利的体育教育理念是通过肌肉的锻炼实现幼儿其他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让幼儿主动并且热爱肌肉锻炼运动是实现理念的前提基础。幼儿阶段的儿童不受约束,那么就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游戏,释放幼儿天性,满足幼儿自身需求。因此蒙台梭利的“自我教育”是指两方面的满足,一是满足幼儿进行自我活动选择的诉求。二是满足不同幼儿的个体运动量的需求。每个幼儿期望的肌肉锻炼即体操和游戏的类型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幼儿能够承受的运动量或动作完成程度会受到先天条件的约束,因此“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方式,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完成适合自己的体育训练量。
二、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思想的应用
(一)注重幼儿早期体育教育
蒙台梭利的幼儿体育教育理念就是在说明幼儿早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最好的实例就是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进行体操和游戏训练,以完成幼儿的肌肉训练,并且为幼儿设计绳梯、攀登架、跳板和摇椅等各种专门幼儿活动设施,并且通过铁环、手推车、风筝等游戏帮助幼儿进行肌肉训练。结果是意料之中的,“儿童之家”的幼儿在充足的肌肉训练之下有明显优越于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特点,并且有明显的后进动力。这就说明了幼儿早起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因此幼师在现在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幼儿的早期体育教育,使幼儿通过敏感期的肌肉锻炼更好的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二)注重幼儿运动的“自我教育”
幼师在早期幼儿体育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幼儿的“自我教育”问题。幼儿的“自我教育”是在肌肉锻炼层次之上的层次,它的实现可以帮助幼儿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发展,实现每一个儿童与自己实际相匹配的锻炼,因此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现实中,幼儿园普遍呈现班容量大的特点,并且幼师数量有限,如果进行幼儿“自我教育”很难实现幼师对每个孩子的有效看管,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引发家长责难。因此要实现这一理念颇有难度,但却不是完全不可能。学校可以在实施前对每个班级的儿童进行体育爱好和运动承受量的分类,将持有相似特点的儿童分为临时的体育班级进行体育教育,就可以实现相同层次的幼儿实现“自我教育”,但这样的方式同样有前提,那就是同年级班级同时进行体育教育和足够的活动设施。所以,在大型的幼儿园,蒙台梭利的幼儿体育教育“自我教育”理念还是可以得到实现的。
(三)建立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幼儿体育教育时,幼师要注意与幼儿建立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幼儿通过体操学习进行肌肉锻炼时,需要教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幼儿对体操动作的学习不完全是自愿的。如果幼师不能在这时吸引学生,就会出现动作完成的敷衍、不到位、跟不上的现象,体操就失去了锻炼肌肉的价值,而这也是现代幼儿园体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幼师必须与幼儿建立平等协作的关系,让幼儿愿意服从幼师的指导和安排,愿意听从幼师的纠正,完成教学与发展要求。
三、小结
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教育具有合理性,是重要的幼儿教育理念,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重视幼儿体育教育,通过身体的运动带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实现幼儿更好的发展。
作者:郑玉霞 单位: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1.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体育参与者与体育运动之间的情感犹如恋人或朋友的关系,包含着美好的感觉和意愿。...
体育精神论文:体育精神与文学关联解析 本文作者:邓强松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如果我们忘记昨天生活中的苦...
体育课程教学篇1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
阳光体育论文:高校阳光体育运动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
体育论文:宪法依据之体育文化保护 一、公民个人享有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体育教学论文:论体育教学中煽情教学之路 1以“象”煽情:“万象更新百花红” 以“象”煽情,就是通过某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