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8 09:24: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大学生德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并—直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饱受折磨。因此,如何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公民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明确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抓住实质,育人育心,实现高校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效应。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廿,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困惑。学业及考试负担的繁重,择业与自我实现的迷茫,以及青春期躁动带来的情绪、情感波动,使得一些大学生在轻松潇洒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痛苦、抑郁的心灵。尤其是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80年代中期,我国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23%;90年代上升到25%;现在已达到30%。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逃学、出走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失常、自杀、杀人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导致大学生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失调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差距较大,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让他们远离孤独,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2.学习压力
能考上大学的一般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到了大学,竞争对手不一样如自我要求过高、还想保持中学时期“尖子生”的地位,势必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父母们对孩子成才都有较高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风气,给孩子带来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借钱供孩子上大学,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怕对不起父母,压力也越大。再加上一部分学生对高校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而导致学习上的困惑。
3.生活上的不习惯
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都比较顺,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自我定位又不准,对挫折没有准备,—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到大学要靠自己,依附心理依然存在,独立生活能力尚未形成,要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而有些大学生由于对于自己所面对的压力心理准备不足、能力又不够,最终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
4.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读大学后,远离家乡和亲人进入_个陌生的环境是许多大学生进校后面临的第一个坎。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城乡之间、贫富之问,兴趣爱好、人品才能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与人的关系面临着新的组合而且很不稳定,同一居室有不同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有些学生或因个性强或因性格内向而不合群,往往感到人际关系难以驾驭,常常为自己“不会处事,不会交友,甚至不知道如何做人而感到苦恼”。有的甚至由于不能处理好同宿合同学和同班同学的关系,而觉得生活缺乏乐趣,世界很可怕,在以后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据了解,当前,宿合关系已经和考试成绩并列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两大首要因素。
5.情感的困惑
大学生爱情方面的心理疑难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大学生年龄基本在17~23岁之间,从生理阶段来讲,处于青春期的后期,生理发育早已成熟,渴望异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加之不少学生,远离故乡,倍感孤单,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方面或执著或随意,常为感情纠葛而头痛,有的学生因为谈恋爱与同学关系疏远,与朋友少交往而孤立。有的学生害怕别的同学抢走自己的朋友,常胡思乱想,坐卧不安,产生焦虑情绪,打架斗殴的有之,学习成绩下滑的有之。有的学生因为两人性格不和或其他原因失恋,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拨,而走向极端,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校园内因为恋爱危机也曾发生过毁容、杀人等违法行为,酿成了悲剧。大学阶段学生年龄、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性,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这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视。
6.社会竞争的压力
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更多关心的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期,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样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双向选择”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考虑得越来越多,内心充满着矛盾。盼望毕业,又害怕毕业,对现实生活更多的是担心、害怕而又身不由己。他们“担心”、“害怕”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上风气不正,人际关系复杂。深感社会的不公,觉得前途渺茫,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有的学生表示:“我多么希望在学校里读一辈子书!”
三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受社会上“大气候”影响。比如,改革中心态失衡导致的信仰危机;社会风气不正,“一切向钱看”导致厌学,转而去谈恋爱,“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等等,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事实表明,所有这些心理上的疑惑、障碍,都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排解和有效的引导,势必影响其社会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将前所未有。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1.创造良好的校园坏境
教育家早就认识到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是全校师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无形力量,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促进学生优良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催化和凝聚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这是时展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心理咨询是一门走进人类心灵的艺术,是一项把爱心和力量移植到对方中的技术,是一种净化灵魂,改创生命,呼唤人注,播种责任的伟大工程,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素质优劣的百年大计。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起名称各异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恐怕不多。究其原因,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心理咨询教师缺乏,尤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教师更少,远不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是对心理问题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学生对心理问题,轻描淡写、听之任之,认为无伤大雅。出现心理问题不愿接受心理咨询,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到那时才后悔莫及。另一些学生却把心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往往把心理病等同于精神病,于是不敢进行心理咨询,怕同学瞧不起。这两种极端都阻碍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这两种片面认识归结到一点是心理知识贫乏,这就说明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尽快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知识上的盲点,带领他们走出消极悲观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已是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由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有效。首先,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掌握育“’育“心”的主动权。以前人们往往把大学生的问题行为都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或者处理问题时仅凭良好的愿望,不加认真地分析各种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结果不但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品德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反而妨碍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其实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多数是心理问题,真正属于思想品德问题的是极少数。当然,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合理的疏导,那么很有可能转化为思想品德问题。因此,要求德育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酿成不良后果。其次,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对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采取集体讨论,心理讲座,班、团活动等形式解决;对极少数患有心理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学生,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总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治病原则也适合心理疾病的治疗.
4.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德育目标实现的必然过程。一个人理想信念的确立、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必须在实践中完成。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根本途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产生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的不断升华,能强化自我完善的动机和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成就感,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感悟时代,认清国情,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了解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强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只有心病心治,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摆脱困境。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研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导向,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
摘 要:德育工作在大学生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德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历史背景入手,从不同方面阐述德育工作创新举措,强调大学生德育创新工作不容忽视。
关键词:创新教育;大学生;德育工作;结合
“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就是要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就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对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那么,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呢?首先,要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德育概念的内涵。德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以及心理教育。这些内容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但又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工作的统一体。德育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实现德育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围绕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进行了探讨。
1 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背景
(1)德育工作环境的新变化。
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环境发生了新变化,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和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我们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来说其挑战主要表现在: 随着我国教育开放的日益扩大, 更多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到我国的教育领域, 这些不同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冲突与激荡, 深刻影响我们的大学生, 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二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将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将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同时促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环境、对象到手段、方法都发生重大变化;三是随着学校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必将使学校内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竞争的加剧等都将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任务。
(2)德育工作内容的新变化。
德育工作内容与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党的教育政策密切联系。在党的教育政策以及学校育人目标发生变化的同时, 德育工作内容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当前,学校德育要以理想、信念和“三观”教育为主要内容,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但是德育工作的内容也还应有时代性,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和接受。我们认为,在当前创新德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培养,随着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独立自主、个性解放会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以西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模型的独立人格;二是现代意义上的共生(共在)型的独立人格,这种共生型的人格必备的内涵是:我们生活中正在出现并扩大着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以及正在形成的共同规则、共同伦理;当代人类发展中所具有的世界化、全球化、一体化;当今世界和社会存在多极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在这种多极格局下,每个个体都要承认“自我”,和“他者”共在一个生态圈中。其次,要关注网络德育,目前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并且网络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对此,学校德育要增加相应的内容,加强人们的道德和规范,并借助法律等外界强制性措施,减少或消除网络中的隐患。
(3)德育工作对象的新变化。
随着中国当代社会的急剧变革, 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过去相比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一是在价值标准上,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从重政治转向重实际, 从单一标准转向多重标准;二是在思维方式上, 从唯书思维转向唯实思维, 从大众思维转向个性化思维;三是在道德观念上, 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从利他型转向利己型; 四是在教育心理上, 从接受型转向选择型,从听从型转向参与型。
(4)德育工作手段的新变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德育工作手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比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日益得到普及, 为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因此, 加强网络建设, 提高德育手段现代化水平, 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2 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举措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我们所理解的德育创新是指在德育的观念、制度、内容、方式等方面,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为此,创新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结合必须突出重点,具体有以下举措:
(1)在德育工作观念上, 突出新思维实现新突破。
一是由“小德育观”向“大德育观”的转变。有些人认为, 德育工作只是“两课”理论教师、政工干部、党团组织的事, 与其他部门没有太大关系,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要做好当前的德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德育观”的工作模式, 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 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以求取得德育的综合效果;二是由单纯的灌输教育向引导性教育转变;三是由模式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四是由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转变。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建立新型教育覆盖机制, 形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在德育教育对象上, 突出针对性实现新突破。
一是要把大学生放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分析,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个人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困惑点, 充分认识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绪, 对症下药;二是要研究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可能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注重事关德育工作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研究教育方法,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在德育教育内容上,突出主旋律教育实现新突破。
高校德育教育内容要突出主旋律,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生进行新知识、新思想、新思维的教育。因此,在德育的内容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德育内容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在德育教育方法上, 突出有效性实现新突破。
个性化的教育时代要求在施教过程中注重教育对象主体意识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要创新教育方法, 使广大学生对于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认同——赞赏——践行——追求”的自觉过程。为此, 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必须做到: 一是要协调好大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二是学校德育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三是要把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结合起来。
(5)在德育教育载体上, 突出科学性实现新突破。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 校园网络的逐步建立, 高校德育教育载体也要加以创新, 实现教育载体的多样化、现代化, 开辟新型教育空间, 使学生充分实现思想碰撞, 提高认知水平和辨析能力。
(6)在德育教育渠道上, 突出互动性实现新突破。
德育过程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 不同的互动形式构成不同的教育渠道。德育教育渠道的创新在于单一型与交互型相结合, 集体型与个体型相结合, 封闭型与开放型相结合,形成多层面的教育格局,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渠道受到教育。要改变过去以单一型为主的“你听我说”式的教育, 积极拓展交互型的教育渠道, 经常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和问题讨论, 切实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要改变过去以集体型教育为主的德育模式, 加强对学生个体性的教育, 使德育工作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要改变过去以要求学生“不做什么”为主的封闭型教育, 增强在多样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要做什么”的开放型教育, 使德育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3 结语
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实施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未来大学生的发展要适应社会需求,既要有创造能力,还必须具有事业心;既要有竞争开拓能力、交际适应能力,又必须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德育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和核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论文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高校德育;应对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实问题入手,剖析网络道德问题对高校德育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正确引导、做好预防,增强大学生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更新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对大学生开展“网德”教育,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止网络社会道德滑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去看待网络的发展及网络社会道德的建设问题。近几年,随着高校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以及个人电脑数量的增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汲取知识、获取信息、情感交流等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为大学生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网络社会出现了大量的道德滑坡现象,像信息污染、网络犯罪、情感危机、道德冷漠、人性异化等许多的道德问题,这不仅危及网络社会自身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也给传统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困扰的难题。笔者试图从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对高校德育的影响、高校德育应采取的积极应对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实问题
1.校园网络犯罪:目前,高校校园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有黑客非法侵人网络进行恶意破坏,蓄意窃取和修改用户个人资料;有利用网络赌博,盗窃他人电子银行账户;通过网络传播违法及恶意信息,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利用网络的全球性与共享性的特点,传播色情资料,灌输暴力行为等。
2.网络侵权与网络作弊:网络四通八达,其海量信息资源为大学生获取新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大学生中的厌学群体提供了快捷的作弊平台。通过网上抄袭、剿窃他人作品以完成作业、毕业论文的现象在高校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有些职业“”公开通过网络兜售论文、答案甚至课堂笔记。不仅如此,有人甚至以营利为目的,进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活动。有学者将此类现象归为“上网、下网、网上三种类型。‘上网’就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移植到网上;‘下网’就是指将网上的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网上’则是指发表在一个网站上的作品擅自被另一个网站使用的现象。侵犯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3.网恋、网婚:由于现代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社会经验不足,容易盲目冲动,加之交往圈子相对狭小,渴望了解社会等等群体特征,使得网上聊天、网上恋爱成了学生发泄、寻求刺激的手段。于是“网恋”、“网婚”等虚拟荒唐的异性交往行为一时间成为一种时尚,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现实问题,如离家出走、出现心理困扰、现实道德失范、在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甚至受到人身财产伤害等等,有的甚至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
4.网瘾泛滥:网络的巨大诱惑使部分青少年产生迷恋和依赖,尤其是网络游戏使许多大学生深陷其中,产生挑战、刺激、角色心理,成为像一样无法摆脱的心理依赖。网瘾的泛滥已经使许多大学生通宵沉迷于网吧,荒废学业,有的因无心学习而不得不中途辍学,有的甚至仿效其中的暴力情节,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而走上犯罪道路。据有关资料调查,网瘾大学生群体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教育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5.暴力与色情充斥网络:暴力与色情是网络社会的两大毒瘤。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情节已经成为诱导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中群体暴力治安案件的增多以及诸如马加爵案件的各种恶性暴力案件的频发,无不与网络散布的暴力倾向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开放的网络环境中色情的泛滥也在时时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各种成人网站、黄色网站随处可见,色情聊天、网上色情交易等诱惑充斥其中,使大学生传统道德观念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二、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1.大学生传统美德弱化。网络所具有的非中心性、开放性、虚拟性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拓了另一个生存空间。“网络主体的行为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上进行的,隐匿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网上人摆脱了现实社会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忘却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网络环境的这种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忽视或放弃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导致与现实中道德表现的巨大反差。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的特点,为交往对象找到了一个更为“安全”的环境,一部分大学生的内在道德信念一点一点地缺失,导致道德主体感淡漠、甚至人格扭曲。“心理学中把人的性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也是本能欲望的体现者;自我是能够遵循现实原则的体现者;而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随着人的不断成熟发展,这种道德化的自我主要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而网络的特性使其在现实中发展完善的超我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很好地控制自我的行为,因此,自我受制于本我,满足各种需要,从而作出有悖于现实道德的行为。网络就是一个失去了某些强制“他律”因素的自由空间,是一个淡化了社会背景的虚拟社会,强烈冲击着现实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网络时代,传统的道德约束力显得尤其微弱,现实社会维护道德的手段和监督又难以消除道德失范现象,加剧了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失落。
2.大学生人际情感异常疏远。在虚拟世界中,大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扮演多重身份,消除了现实社会对人的身份、角色、经历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交往和交流,这种网络人际交往的频繁逐渐使现实生活中人际接触减少,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网上,同学间的联系较少,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就会逐渐淡薄。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人们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现实社会需要人与人现实交往来维系的情感,逐渐被手指和键盘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虽然网络中人际交往频繁,但是现实中的人际情感却正在疏远。正是这种“时间取代空间”的交往方式让无数大学生沉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忘却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与差别。随着全球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网上交流将更多地取代现实空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团队意识松散。在亲情方面,势必也使家庭成员之间感情联系淡薄。新的非面对面的交往会产生新的人际障碍,成为现实人际交往的悲哀。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漠不关心,责任感和受到惩戒的担心会逐渐消除,就会作出一些无礼的行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也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2007年下半年,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对2639名大一新生进行了思想、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分析,表明:在一年内有自杀倾向的达65人,占2. 4%,测试异常人数高达1%人,占7.4%,对“至今你觉得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吗”作出肯定选择的有800人,占到29%。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对网络的依赖使不少大学生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酒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4.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虽然他们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社会认知、情感成熟,还有自我意识,都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网络的多元文化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点,迅速迎合了大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满足了他们反抗权威的叛逆性和摆脱束缚、发展个性的心理需求,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西方的消极文化也在网络环境不可控制性下无孔不人地销蚀着中华传统美德。因此,这个时期的青年人对新事物特别敏感,感情丰富而不稳定,勇于革新、创造,但也容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从而出现道德失范。还有大学生的道德结构也正处于发展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瑕疵。在缺乏“他律”的网络环境中,品德结构中的不完善之处不但没有得到弥补,反而有所扩大、滋长。在一些事情面前,容易混淆是非,错误行事,造成价值观的扭曲。网络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高校德育应对策略
1.正确引导、做好预防,增强大学生的民主与法律意识。网络的虚拟和隐蔽性使得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人们在网络中不可能平等、和谐交流和相处,势必发生冲突。为避免引起冲突,就要求交往双方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乐趣的同时,应当积极引导,正确选择,注重提高民主意识和道德法制意识。因此,德育教育工作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如何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分析,积极应对,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正确引导、学会选择,教育主导者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方法,不要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让学生在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时,知道如何分析、鉴别不良信息和垃圾信息,提高免疫力,学会选择并把握好选择的度。在学会选择的同时要懂得选择什么并勇于承担选择后的责任,引导教育主体必须独立进行道德实践,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破解道德难题。其次,增强民主与法律意识,一方面,教师通过宣传国家立法对互联网络的管理和监督,让大学生有清醒的认识,达到在网上网下不触法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法律意识,来达到有效制止网络犯罪的行为,净化网络。
2.更新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科技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渠道的扩大,要求德育的内容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不是依靠行政权力实施不容大学生选择的教育,而是作为学生的导师、顾问,发挥启发、诱导作用,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入角色,进而达到德育目的”。在网络社会中,要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采取以辨识为主,辅以灌输相统一的教育方法。教育方式可以课上、课下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等多种。但是由于道德问题形成有多方面因素,因此,还要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使之相互结合,通过立法将网络社会中的各网络主体的责、权、利以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使网民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德育工作者要合时宜地传输,使得网络社会有秩序,使人的道德发挥作用,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内化为网民的道德实践,内化为网民内在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内化为网民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最终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达到自律性的目标。
3.对大学生开展“网德”教育,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德育教育。在主持中央法制讲座时曾指出:“对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为了进一步在大学生中开展网德教育,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抓住大学生的特点,有效利用网络媒介,抓住机遇,谋求发展,面对挑战,不断把德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德育工作者首先应该针对大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利用网络优势,通过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形式,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次要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专门网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正面宣传,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去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特别是针对一些敏感度高、政治性强的问题,要坚持正面引导,给大学生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家园。此外,还可以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覆盖面广的特点,以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网上自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技术本身的优越性,网上网下共同维护的原则,形成一个有利于网络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的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4.加强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高校网络管理、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决不单单取决于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含量,还要学会将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去解决大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为此,要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培训和教育,加强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形成教育的合力。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有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外,还要掌握电脑与网络技术,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才能在有效利用网络优势的同时,不断探索德育教育新的方法和途径。
论文关键词:传统道德 大学生德育 工作要求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民族。然而,当前我国少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相应地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引起有关邵门的注意。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进德观念,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展开了相关论述。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注重勤俭节约、奋发向上、孝敬父母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某些相应的道德水平低下的现象,这需要我国传统道德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
1当前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可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一面来说,由于大学生都受到过高等教育,在一些是非问题上通常有较为正确的判断,比如往往注重社会的公平等,他们对社会上一些偷摸拐骗的现象表示憎恨并能坚持斗争。然而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出道德意识薄弱的面。本文主要就对大学生道德意识中消极的一面展开相应分析。
第一,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的现象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种商品和服务琳琅满目,一些大学生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同时在一些场合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紧跟“时代潮流”,身上的数码产品一直都是最新款。另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也盲目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勤俭节约的民族,当前大学生这种拜金主义思想,奢侈浪费的现象需要运用我国古代的有关传统道德来加以教育。
第二,贪图享受,懒惰。一些大学生经历过高中的勤奋,然而一进入大学就觉得自己熬到头了,可以轻松地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活,逐渐养成贪图享受,懒惰的坏毛病。一些大学生成天在宿舍睡觉和打网络游戏,为此甚至牺牲上课的时间。这些大学生在平时不好好学习,贪图享受,一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等,这些都是劝诫人们要勤奋,不能过于贪图享乐,墉懒成风。
第三,一些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在一些大学生中,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同时一些高校也不太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中有关“孝敬父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孝道”的缺失。一些大学生在外求学,体会不到父母在家中为自己的担心和操劳,从来不给家里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即使主动联系父母也是张口要钱。很多家长感慨: 孩子读的书越多,反而对父母的亲情越冷淡了。另外,加之上文提到的一些学生盲目攀比,拜金主义,这些钱都来自父母,有些学生甚至虚报学费等手段来欺骗父母。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在古代很多文化精粹都专门强调“孝”的价值,最为著名的当属《二十四孝》。
当然,目前我国大学生一些道德水平消极面不仅仅只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本文仅选择三个主要的方面,通过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来对相应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
2中国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传统道德观念深人人心,这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和条件,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应的具体要求。
第一,传统道德内容需要同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相结合。针对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学生具体的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相关内容来开展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比如针对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等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可以结合《周易》中“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左传》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等有关内容来倡导学生节约,反对浪费;针对一些大学生贪图享乐、懒惰的现象,可以通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宝剑锋从磨炼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相关内容来勉励大学生勤奋上进,同时针对部分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可以根据《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等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孝道”的教育。
高校本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发现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去寻找我国传统道德中相关内容,找到结合点,把这些相关的传统道德贯穿于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二,根据传统道德观念,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主要是因为其道德观念意识不强,需要高校管理部门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例如,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主要是节约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够珍惜。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高校有关部门需要强调“俭以养德”,以此来塑造大学生的节俭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通过节俭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富国富民,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总体来说,针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薄弱现状体现出各种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在德育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融人到德育工作中,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三,传统道德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百善孝为先”,可见在我国传统道德中,“孝”具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几乎还是一个盲区,而在大学生中又确实存在这“孝道”缺失的现象,所以这势必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来推动大学生“孝道”教育,比如可以举办孝子演讲比赛,让本校学生的故事来感化同学,让他们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另外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团日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有关孝道的讨论,让大学生自己去认真体会“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含义。另外,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一些更加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比如向学生提供免费拨打父母电话的服务,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应的自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附近的社区老人关爱行动。通过这种实际行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孝道”。
3结语
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道德,针对我国大学生道德现状中消极的一面,高校德育工作需要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来开展。首先,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同传统道德的内容相结合;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最后,我国传统道德尤其要求注重对高校德育中“孝道”的教育。总之,中国传统道德对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遵循这些要求,努力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对于人才的渴望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不在只是单一的需要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我们对于同时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需求量变的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在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境,本文针对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想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前行,大学教育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上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这种新形势的变化,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党、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大学生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很大的困境,因此,本文就针对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旨在为提高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我国张耀灿、郑永廷等专家编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采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对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群体中的组成成员进行带有目的、计划和组织性的影响,从而使组成成员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这一定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定义具有特定的历史性与阶级性,当我们所处不同的时代或者所处不同的国家其表现形式和内涵是不同的。以前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强调将其当成是一种政治思想工作的工具从而对全社会进行教育。而现今,我国的发展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开始了飞速发展,我国在教育体制上也不断的进行改革,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变得更高,面对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有了新的要求。目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要依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从而更加符合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
二、我国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虽然我国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高等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重视。当今社会,我国的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处在了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学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够重要,在理论课的开设上也存在问题,很多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用专业知识的课程来代替,没有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时,无法达到很好的思想教育目的;(二)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方法存在着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与专业课讲授方式相同的工作理念,一味的进行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思想交流,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性,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备上存在素质能力相对较差的现象。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的重要导师,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好坏程度。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水平还有待提高;(四)我国的大学生在思想上虽然具有先进性但是在行动上却又具有滞后性。我国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水平的总体层次不低,但是在具体的行为和实践上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河南理工大学的张悦对河南理工大学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千名的不记名调查,调查报告表明在一些有违思想道德的行为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种行为
不对的,但是也有很多学生都承认自己确实有过类似行为;(五)我国的大学生在学生生源和教育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等级的学校众多,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在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存在着道德失范的现象;(六)我国社会的激烈竞争,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不好的思潮影响,对财富产生了剧烈的渴望与崇拜,从而导致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等。
三、我国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如何加强和改革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学校要从平时日常的管理制度入手,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进行强化,强化思想政治教的制度性和规范性。要采用制度和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保障,学校在制定教学工作时,要大力抓好政治理论课程的宣传工作,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考核相结合,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学习的规章制度中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二)大学校园应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领导应从思想上加深认识,确实的了解思想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思想教育课程的理论课时,避免削减思想教育课程的事件发生;(三)学校要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学理念的革新要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并且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等。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要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四)我国的高等院校应提高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的管理者应该在师资力量、资金支持和课程建设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切实的解决高校师资力量假设问题。一方面,学校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将政治理论教师的筛选工作切实做好。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定期组织思想政治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并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业务交流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安排住着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和出国考察等内容,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证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五)我国的大学应该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的高等院校生源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离不开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的。我国的大学可以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展有关思想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六)改革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育的重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重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和服务学生的教育机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除了要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还要加强建设学校中其他的基础配备,如食堂、医院等,保证学生的切身利益问题。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要保证奖学金制度的完善和公平,保障贫困同学的利益问题。学校还应设立单独的心理健康机构,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有障碍的学生度过难关健康生活。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的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困境。如何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培养具有优秀思想道德修养的大学人才,对我国全面开展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摘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德育内涵缺失的问题。作者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几个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强化德育内涵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德育;强化
大学生将来是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只有视野开阔、清醒独立、胸怀天下、品德高尚的人,才当得起改良社会、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由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决定着他们自身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在新时期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理念,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是素质教育中的的重要内涵。
1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
笔者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触了不少在校大学生,并对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现实表现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追踪调查。通过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和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了一些问题,梳理如下。问题一,在校学生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各学校对专业知识之外的其它方面的教育逐渐重视起来,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各级各类学生活动、竞赛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这些活动和竞赛对大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从上学那天起就一直强调的德育教育在这些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被冷落了。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更多地忙于事务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状况难以深入了解,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就缺乏了针对性。所以,大学生所接受的缺少了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是不完善的素质教育。问题二,大学德育教育存在难以深入的问题。大学一直都有哲学课、德育课,但这些课程的有效性这些年来备受质疑。大学教改中,德育教育的改革一直为人所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年看来总体还是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脉络把握不够准确,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定位不够清晰。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修哲学和政治课都是出于应付心理,对自己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并没有、也不愿去真正理解并掌握。我们一直在倡导思想政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前两者应该是基本都做到了,但在最关键的“进头脑”一环还有很多工作去做。问题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放大。不可否认,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道德水平产生了下滑趋势。社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易偏激,对这些不良现象缺乏冷静的判断能力,导致部分学生不但不能在一定高度上去批判这些现象,反而引起了他们的羡慕和效仿,这在他们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问题四,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获取信息的娱乐化倾向比较严重。大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信息来源多种多样,但学生对所获取信息的吸收却比较单一。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大事缺乏了解的兴趣,对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什么和正在发生什么都持漠视态度。在笔者所做的学生上网行为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上网行为的发生多数出于娱乐目的,如玩游戏、聊天、看视频等等,即便是浏览网页,其关注点多数是体育娱乐新闻,对影响更大的国内外政治经济事件缺乏了解的意愿。
2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实时更新高校德育内容
在当代,高校德育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应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实时更新德育内容。
2.1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人本德育”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体现的是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人本德育,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对象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行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经得起时间及社会复杂环境的考验,才能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①
2.2实时更新德育内容,提高德育现实针对性
高校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要求,适时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高校德育不应回避现实社会问题,应该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靠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大学生所认可的德育知识应该是活生生的,而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枯燥无味的道德规范知识。
3开辟德育新渠道,强化高校德育内涵
在大学所施行的林林总总的素质教育方式中,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并对德育教育形式加以适度包装,使大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收获成长。为此,笔者就多年来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进行了简单总结,简述如下:
3.1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让辅导员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者到心灵引导者的身份转变。大学辅导员这一个群体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专业课专任教师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在大学里实现道德完善,能否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辅导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大学教育的成败,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辅导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心灵导师,除了做好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人格不断完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自身具有良好修养,才会在学生中以自身良好形象形成感召力;(2)提高演讲与说理水平,让学生听起来言之有物。只有能够说服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3)重视了解学生,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及情感境界,辅导员应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3.2打造隐形的“育德场”
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环境,是学生育德育智的隐形课堂。它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重在育德,高校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隐形的“育德场”,对于强化高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校园内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使大学生能够在这些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精英群体,承担着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他们中的一部分将会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学习训练应该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3建设网络德育新阵地
网络的发展即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渠道,也为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把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成为高校德育的一大重要任务。网络德育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进行的德育,是新形态、新领域的一种德育形式。高校可以建设迎合学生特点的兼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使该网成为大学生获得健康信息的来源,可以在网上引导学生多关注现实,多关心时事,让他们在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例的解读与讨论中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做到清醒、理性、不盲从、不偏激,同时,引导学生从更高角度出发去理解和研判国内外政治经济大势,让他们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明了自己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4开展形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今天的许多大学生生活条件较好,对苦难缺乏足够的认知与体验,长期在学校学习、生活,对社会缺乏了解,对实际生活缺少体验。因此特别需要社会实践活动去弥补这部分的教育,组织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独立自主和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社会活动设计应更具有针对性,并适当增加一些挑战性,让大学生在付出辛劳与汗水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喜悦与满足,在活动中明白责任和使命的意义。
作者:王甜甜 任路伟 张洪振 张喜梅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传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入手,探析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几点原则,并提出几点认识和思考,以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大学生德育教育;应用;原则;思考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微信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为重要的网络学习和社交工具。截至2016年3月,微信用户人数达到6.97亿,其中18-25岁年龄阶段的用户比例达到45.4%[1]。而正处于18-22岁这一黄金时期的大学生,接受新兴事物能力强,且有着强烈的交友需求,无疑成为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微信不仅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而且拓展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微信公众平台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该账号与QQ账号互通,通过公众号,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形成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2]自2012年推出以来,凭借其交流的及时性、推送内容的真实性、绑定服务的实用性、受众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时也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拓展教育方式、传播道德价值的新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与时俱进的平台。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群众基础为高校德育教育开创新的教育平台
90后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敢于颠覆主流和传统,更加注重个性化,是新型技术的主要传播力量和应用者。微信公众平台因其操作的简便性、人际交流的高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消息推送的针对性等特点[3],符合青年学生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交流习惯,深受青年学生的追捧和热爱。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善于接受新兴事物,这使得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的,其的内容、信息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目前,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涉及校园新闻、场馆服务、学生活动、通知公告、心理健康、求职就业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密切关注的,学生对这些内容具有强烈的需求性与依赖性。因此,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学校与学生沟通强有力的桥梁与纽带,使之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的抵触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
(二)双向传播模式有效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效率性
在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下,往往是凭借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来进行。对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模式只是单向的上对下的填鸭式教育,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具有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寓教于乐的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新型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突破了传统“学校——学院——辅导员——班干部——学生”的教育模式,高效地完成了学校至学生教育的直接传达。这种教育模式并非单一的上对下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教育模式。在推送内容的同时,学校可以在平台中对所接受的内容进行意见的表达,收到信息反馈之后,亦可以根据实际内容有目的性的发送相应信息作为补充,以达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教育传达时间的大幅度缩短,使得德育教育的目的性、准确性随之提升,有效避免了中间环带来的迟滞性并减少传递误差。
(三)为传统德育教育增添了新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以微信为主的自媒体平台冲破了传统的德育教育在空间、时间上的限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技术手段,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和参与程度更高的互动平台,丰富了德育的载体,拓展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易引起大学生内心层面的认同。高校创建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使得教育者在隐匿其身份的情况下,摆脱了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紧张之感,拉近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下,学生可以轻易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层面和态度层面的积极转变,教育者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德育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虚拟的微信公众平台教育方法,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实际的德育教育方式。因为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能完全表达对方的全部感情,会让人感受到一丝冷漠。这就需要辩证的看待现实中的德育方式同虚拟的德育方式,应将二者有机结合,重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摒弃。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原则
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完善的功能、鲜明的特点为德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时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
(一)注重双向性原则
微信公众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向性,即学生——学校之间的双向性。高校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之后,其推送的内容不能放任不管,而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关注及其反馈。同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关注的内容,只有被学生接受并认同的内容,才是高校微信平台存在的基础。因此,学生关注与希望学生关注如何达到统一,认同与被认同才是根本。
(二)注重服务性原则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作用。学生工作是管理育人工作,更是一种服务育人工作。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方式和手段,其本质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需求、困惑和心理状态等为主要关注内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三)注重内容丰富性
创新教育方法是实现大学生德育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必须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仅是将传统的教育方式拿来主义的照搬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不仅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普遍认可,教育效果不明显,甚至有时还会引起反作用。在实践中应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普遍融入日常进行的微信互动环节,不断淡化教育者的角色,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更好的实现德育目的。在微信公众平台德育教育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不同的事件特点对应处理,使学生个体得到尊重,有利于受教育者发挥主动性和自我教育性,也有利于个性的塑造和发展。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认识和思考
(一)注重互动性,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今主流的互动交流媒介,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能够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教育主体、学生为被教育者的被动式教育方式,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真正在互动、平等的情况下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交往方式相对于课堂教学、班级例会、个别谈话等方式,显得更为轻松、和谐、愉快,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学生也可以根据平台所的内容,了解老师们的最近动态,二者之间不再是对立的关系。在平台的互动留言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互动中了解彼此的观念、意见和感兴趣的话题。教育者可以根据留言内容及时给予一定的评论、肯定,使二者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建立起信任和合作,进而拉进距离,提升师生的情感互动。
(二)注重心理辅导,提升德育教育方式
当前,微信已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学生往往通过微信朋友圈将自己的思想以文字、视频、图片的形式进行表达。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加关注,及时了解学生最新状态,并将相关内容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疏导。这样,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进而缩小心理差距,将不能说的秘密、故事公开,去除学生心理的疙瘩,降低心理风险。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教育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打破传统的共性教育,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教育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梳理、总结,不断改善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方法。
(三)注重学生参与,广泛提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度
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行过程中,学生运营参与必不可少。在此期间,可以将学生作为平台信息的采集者、编辑者、者,同时又可以将其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学生运营者对学生群体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更为了解,在信息收集、整理过程中更接地气,能普遍提升阅读量。同时,通过“学生运营,服务学生”的原则,实现静默认同及身边感染,让学生成为教育者的一部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本身的力量,通过对少部分学生的教育实现引导大多数学生群体教育的目的,更好的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理念。
(四)注重学习借鉴,充分吸取他人所长
对高校德育教育者而言,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学习和考察校外德育教育经验的机会较少,因此在学习时间和提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为高校德育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舞台。高校德育教育者应根据自身微信公众平台德育教育的特点,添加其他兄弟单位甚至是社会上德育教育做得好的公众号,随时随地了解他人所长及其先进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得到一定的提示与启发,以便进一步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德育教育的优势。
作者:张慧 姚婕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摘要:
人如果没有优秀的品格,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自我约束、遵纪守法,那么这个人就是学再多的知识,也是不完整的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这部分的内容学好了,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所要阐述的就是在大学教育中将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对学生发展的帮助,在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几点措施。望这些经验对同行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德育;法制教育;有机结合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德育与法制教育一直以来是学校和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尽管在平时的生活与教学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对学生文化成绩的培养,但是学生的德育与法制教育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有时候学生拥有良好的品德和遵纪守法的意识,甚至比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重要。在大学学习期间,大部分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初步形成,他们已经具有自己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因此,在大学期间,做好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工作,教师应该着重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德育和法制教育对自身发展的意义,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做到全面发展。而在大学期间,只有将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深入开展工作,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依据
1、二者单独存在,都有其局限性
在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两者共同为我们的生活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但是两者也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从道德层面来讲,个人的品行如何,主要依仗的是人类个体对于道德的认识,而在生活中每个人所接触到的道德教育是不尽相同的,这也就导致其在遇事时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在生活中道德观念无形的精神压力,有时候,甚至比法律强制性的政策规定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但是道德教育也是存在其局限性的,在人们犯错时,良好的道德观除了能对人造成短暂的精神压力以外,并不能给人以实质性的惩罚。因此,将二者结合,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制道德观十分有必要。
2、结合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道德教育,在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主要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是通过思想对人产生影响,最主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而法制教育则强调的是用规则和制度去约束他人的行为,法制教育用一些强制性的规则明确直白的告诉给每一个公民,在生活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人们能够对这世界的各种规则有明确的认识。在生活中,可以将德育称之为“自律”,将法制教育称之为“他律”。在大学校园里,如果想要单凭德育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学生如果自制力差很容易就会被诱惑所诱导,做出违法犯纪的事情;当然,如果单凭法制教育也是不能真正的做到约束学生行为的。因为任何一部律法,即使做的再好,如果不能被民众所接受,也是失败的,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必须将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法制教育对自己的意义。
二、实现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
1、以德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基础教育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以后,思想已经基本成熟,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在这个时候正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关键时期。高校在这个时候把握住机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了解相关的知识,对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与德育和法制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法律观。
2、建立恰当的奖惩评价机制
在高校教学中要将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将德育与法制教育更好地结合,在校园生活中借助这些机制,约束学生的行为,降低不道德事件发生的机率,为营造更好的高校道德氛围而努力,让学生能够在好的环境里生活学习。例如,学校可以组织评选校园“道德之星”通过优秀的学生,感染和影响其他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对于那些校园里做过不道德的事情的学生,则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们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拥有良好品德和正确法制意识对学生的重要性。
总之,在大学教育中将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运用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两者对自己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学会自律,时时谨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不道德的事情,更不能做触犯法律底线的事情,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作者:李冰 单位:西安医学院
摘要:
在网络文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大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机遇,我们必须把互联网作为当代我国进行德育建设的新载体予以充分的重视。应从建立高校的网络教育领导机构,加强网络规范建设与深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德育建设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方面,由此引发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一系列问题,使得网络条件下高校的德育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刘岚在其《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的探索》[1]一文中分析了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的时空范围扩大、互动性增强、手段多样化等新特点;四川教育学院蒋峰在其《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2]一文中初步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要尽快占领网络阵地,唱响网络教育主旋律,培养专业的网络德育队伍等对策;邵阳学院易海涛在其《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教育途径探讨》[3]一文中探索了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方式要实现教师学生互动,网上、网下联动,学习、娱乐渗透等转变。笔者尝试从高校、网络规范与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索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路径。
一、网络文化对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又称赛博文化,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新型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构上包括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4]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当前互联网技术对我国大学生道德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增添新的内容
“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几乎综合了其他传播媒体的所有优点,它与德育的结合,使德育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势,因而给德育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5]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实践手段,必然要推动德育理论与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载体,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弥补了传统德育内容单一、素材缺乏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德育的形式,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文化不仅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可以根据要求对网络文化中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形态进行对比与融合,极大地凸显了德育的效果。这样身处复杂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就能够借助于网络文化平台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与荣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2.网络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德育工作方式的现代化
网络信息具有快捷、便利的形式,网络传播的途径具有新颖、鲜活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灵活多样的网络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推动了德育工作的现代化,弥补了传统德育工作方式的不足。一方面,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以课堂为主要手段,由于传统课堂与科技、互联网关系的结合不紧密,使得课堂作为传统德育的工作方式受到时间、空间极大的限制,而网络文化弥补了传统德育方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使德育以更大的限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德育主要以说教为主,这种方式比较死板、缺乏灵活创新,容易引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教师的案例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德育容易走上死板、固化的老套路,渐渐地磨灭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使大学生的德育事倍功半,停滞不前。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借助互联网的巨大优势,“网络信息的传播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甚至是图文音像并茂的影视画面,大大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德育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大开眼界”[6]。
(二)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1.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的多元性。“根据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统计,18岁以下年龄段上网人数占全部网民的17.2%,18岁~24岁年龄段占全部网民的35.2%。目前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近17小时。”[7]另据2014年9月1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统计:“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人,中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网民的参与主体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学生依然在中国网民职业构成中占据最大的比例,占比例25.1%,互联网的普及率在这个群体中已经占据高位”[8]。由此可知,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参与主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网上的信息由于缺乏比较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机制,各种信息数量庞大,源头繁多且良莠不齐,其中的不少信息,如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据一项调查显示,上网大学生中访问过色情网站的超过80%,其中12%的大学生是经常光顾者。“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表明,有12.5%的人曾经获取他人邮件,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98.6%的人曾经获得机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5.4%的人曾经发表不健康的信息。”[9]由此可见这些错误、低级、庸俗信息的流毒之深,进而使得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受到冲击、侵蚀和毒害,造成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客观事实。
2.虚拟的网络世界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法律和道德赋予大学生的义务。网络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支撑起来的一个虚拟空间,它不是现实世界,却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拟世界不可能取代真实世界,却能弥补人们在真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部分价值。”[10]网络文化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使得大学生在享用网络文化时忘记了网络的虚拟性所带来的危害,一部分人在虚拟的网络文化中试图挣脱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约束,肆意妄为,传播黄、赌、毒的网络文化。一部分大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渴望突破陈规,摆脱乏味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受网络虚拟性的诱导,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所谓的自我理想的实现。部分大学生凭借其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追逐畸形的网络快感,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往往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网络“虚拟现实”的环境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享用网络文化时肆意妄为,网络抄袭、网络失信、网络诈骗行为频现,背弃了自身对于他人与社会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网络文化下加强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二、网络文化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路径
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给我国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充分认识网络文化条件下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网络文化的新载体为我国大学生德育开辟新的阵地,同时结合当代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提出更好、更科学的德育方法,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建设。
(一)坚守高校德育阵地
高校是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高校网络教育领导机构,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德育工作体系。学校是大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德育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创建一个优质、干净、高效的网络环境,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首先,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网络道德学习的平台。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站,是当代大学生网上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理论阵地与德育途径。这种教育网站把有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及经典作家的文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数字化、网络化,便于随时查阅与下载,为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方式。“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利用校园网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代特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网站为我所用,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上阵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活动,在生活中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积极发挥其德育的功能。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主要有:“开设‘网上论坛’讨论热点问题、建立电子刊物、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同时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在可能的条件下,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校园网的消极信息,防患于未然。”[12]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平台进行网上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利用学校的宣传板倡导“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开展征文活动等,引导自己动手参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他们认识到倡导网上行为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电子校报、校刊等途径进行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
网络规范主要是指政府、网络传媒、网站等专门的网络管理组织制定的关于网络社会的法规、规章与制度等规范。首先,政府、网络传媒与网站等网络管理组织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我国自198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批关于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如《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著作权法》的相关条文等,解决了网络社会无法可依的现状,但是存在着立法滞后、条文含混、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政府、网络传媒、网站等网络管理组织要根据当前我国网络发展的客观形势与需要,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心理特点,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体系,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保证大学生网络权益的前提下,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合理、必要的约束,加强网络社会的规范与制度管理。网络管理组织要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秩序。网络规范要针对高校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有的放矢,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其次,高校校园网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世纪之交,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与《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许多高校的校园网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根据本校大学生网民的实际特点与网站运行的安全需要,制定了一些管理细则,如《网络论坛管理规则》《电子公告牌管理办法》《校园网安全管理条例》等,通过必要的技术等手段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干净、有序的网络空间,有效地规范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此外,一些高校以宣传部为依托成立校园网络管理协会,不仅可以了解舆情,还可以及时处置大学生破坏网络规范的行为。
(三)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在网络空间,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充分自由地展示自我,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只要网民们有‘善’的意愿,网络空间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弘扬真善美的场域;而假若网民们群体作恶,网络空间也会沦为一个假恶丑的舞台。网民们的这种充分自由可能是一种幸运,但也可能是一场噩梦,这一切取决于网民们的自律。”[5]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要严于律己,提升网络道德意识,遵守相关的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大学生是网络文化与道德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日常言行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的塑造。大学生要处理好网络自由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网络自由为大学生网民提供了种种便利,但是大学生不应当为了自己的便利甚至追求一己私利而去影响、侵害他人的利益。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和谐网络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德育建设从我做起的重要意义,在虚拟世界中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网络文化的构建意识,不向网络乱抛垃圾、不宣传色情暴力内容、不在公共网络空间出现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就一定能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并使这个网络文化成为大学生共同享有的道德教育场所。此外,大学生之间要加强合作与监督,对大学校园里同学们之间的不良网络道德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杜绝不良道德行为的蔓延。同时发动大学生联合抵抗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向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说不。接受健康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风尚,提升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发动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学校、规范制度、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网络文化建设的合力,形成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深化自律,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提升当代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作者:于建东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摘要:
在网络文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大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机遇,我们必须把互联网作为当代我国进行德育建设的新载体予以充分的重视。应从建立高校的网络教育领导机构,加强网络规范建设与深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德育建设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方面,由此引发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一系列问题,使得网络条件下高校的德育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刘岚在其《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的探索》[1]一文中分析了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的时空范围扩大、互动性增强、手段多样化等新特点;四川教育学院蒋峰在其《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2]一文中初步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要尽快占领网络阵地,唱响网络教育主旋律,培养专业的网络德育队伍等对策;邵阳学院易海涛在其《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教育途径探讨》[3]一文中探索了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方式要实现教师学生互动,网上、网下联动,学习、娱乐渗透等转变。笔者尝试从高校、网络规范与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索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路径。
一、网络文化对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又称赛博文化,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新型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构上包括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4]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当前互联网技术对我国大学生道德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增添新的内容
“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几乎综合了其他传播媒体的所有优点,它与德育的结合,使德育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势,因而给德育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5]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实践手段,必然要推动德育理论与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载体,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弥补了传统德育内容单一、素材缺乏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德育的形式,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文化不仅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可以根据要求对网络文化中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形态进行对比与融合,极大地凸显了德育的效果。这样身处复杂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就能够借助于网络文化平台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与荣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2.网络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德育工作方式的现代化
网络信息具有快捷、便利的形式,网络传播的途径具有新颖、鲜活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灵活多样的网络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推动了德育工作的现代化,弥补了传统德育工作方式的不足。一方面,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以课堂为主要手段,由于传统课堂与科技、互联网关系的结合不紧密,使得课堂作为传统德育的工作方式受到时间、空间极大的限制,而网络文化弥补了传统德育方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使德育以更大的限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德育主要以说教为主,这种方式比较死板、缺乏灵活创新,容易引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教师的案例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德育容易走上死板、固化的老套路,渐渐地磨灭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使大学生的德育事倍功半,停滞不前。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借助互联网的巨大优势,“网络信息的传播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甚至是图文音像并茂的影视画面,大大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德育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大开眼界”[6]。
(二)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1.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的多元性。“根据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统计,18岁以下年龄段上网人数占全部网民的17.2%,18岁~24岁年龄段占全部网民的35.2%。目前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近17小时。”[7]另据2014年9月1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统计:“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人,中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网民的参与主体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学生依然在中国网民职业构成中占据最大的比例,占比例25.1%,互联网的普及率在这个群体中已经占据高位”[8]。由此可知,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参与主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网上的信息由于缺乏比较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机制,各种信息数量庞大,源头繁多且良莠不齐,其中的不少信息,如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据一项调查显示,上网大学生中访问过色情网站的超过80%,其中12%的大学生是经常光顾者。“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表明,有12.5%的人曾经获取他人邮件,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98.6%的人曾经获得机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5.4%的人曾经发表不健康的信息。”[9]由此可见这些错误、低级、庸俗信息的流毒之深,进而使得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受到冲击、侵蚀和毒害,造成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客观事实。
2.虚拟的网络世界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法律和道德赋予大学生的义务。网络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支撑起来的一个虚拟空间,它不是现实世界,却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拟世界不可能取代真实世界,却能弥补人们在真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部分价值。”[10]网络文化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使得大学生在享用网络文化时忘记了网络的虚拟性所带来的危害,一部分人在虚拟的网络文化中试图挣脱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约束,肆意妄为,传播黄、赌、毒的网络文化。一部分大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渴望突破陈规,摆脱乏味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受网络虚拟性的诱导,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所谓的自我理想的实现。部分大学生凭借其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追逐畸形的网络快感,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往往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网络“虚拟现实”的环境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享用网络文化时肆意妄为,网络抄袭、网络失信、网络诈骗行为频现,背弃了自身对于他人与社会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网络文化下加强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二、网络文化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路径
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给我国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充分认识网络文化条件下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网络文化的新载体为我国大学生德育开辟新的阵地,同时结合当代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提出更好、更科学的德育方法,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建设。
(一)坚守高校德育阵地
高校是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高校网络教育领导机构,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德育工作体系。学校是大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德育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创建一个优质、干净、高效的网络环境,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首先,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网络道德学习的平台。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站,是当代大学生网上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理论阵地与德育途径。这种教育网站把有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及经典作家的文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数字化、网络化,便于随时查阅与下载,为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方式。“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利用校园网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代特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网站为我所用,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上阵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活动,在生活中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积极发挥其德育的功能。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主要有:“开设‘网上论坛’讨论热点问题、建立电子刊物、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同时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在可能的条件下,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校园网的消极信息,防患于未然。”[12]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平台进行网上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利用学校的宣传板倡导“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开展征文活动等,引导自己动手参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他们认识到倡导网上行为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电子校报、校刊等途径进行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
网络规范主要是指政府、网络传媒、网站等专门的网络管理组织制定的关于网络社会的法规、规章与制度等规范。首先,政府、网络传媒与网站等网络管理组织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我国自198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批关于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如《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著作权法》的相关条文等,解决了网络社会无法可依的现状,但是存在着立法滞后、条文含混、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政府、网络传媒、网站等网络管理组织要根据当前我国网络发展的客观形势与需要,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心理特点,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体系,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保证大学生网络权益的前提下,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合理、必要的约束,加强网络社会的规范与制度管理。网络管理组织要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秩序。网络规范要针对高校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有的放矢,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其次,高校校园网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世纪之交,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与《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许多高校的校园网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根据本校大学生网民的实际特点与网站运行的安全需要,制定了一些管理细则,如《网络论坛管理规则》《电子公告牌管理办法》《校园网安全管理条例》等,通过必要的技术等手段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干净、有序的网络空间,有效地规范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此外,一些高校以宣传部为依托成立校园网络管理协会,不仅可以了解舆情,还可以及时处置大学生破坏网络规范的行为。
(三)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在网络空间,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充分自由地展示自我,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只要网民们有‘善’的意愿,网络空间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弘扬真善美的场域;而假若网民们群体作恶,网络空间也会沦为一个假恶丑的舞台。网民们的这种充分自由可能是一种幸运,但也可能是一场噩梦,这一切取决于网民们的自律。”[5]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要严于律己,提升网络道德意识,遵守相关的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大学生是网络文化与道德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日常言行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的塑造。大学生要处理好网络自由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网络自由为大学生网民提供了种种便利,但是大学生不应当为了自己的便利甚至追求一己私利而去影响、侵害他人的利益。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和谐网络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德育建设从我做起的重要意义,在虚拟世界中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网络文化的构建意识,不向网络乱抛垃圾、不宣传色情暴力内容、不在公共网络空间出现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就一定能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并使这个网络文化成为大学生共同享有的道德教育场所。此外,大学生之间要加强合作与监督,对大学校园里同学们之间的不良网络道德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杜绝不良道德行为的蔓延。同时发动大学生联合抵抗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向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说不。接受健康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风尚,提升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发动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学校、规范制度、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网络文化建设的合力,形成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深化自律,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提升当代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作者:于建东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摘要:
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德育学习效果,很多高校积极采用自主性德育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权,以达到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实际行动的目的。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学习手段,对大学生的德育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主要从新媒体入手,探讨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模式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学习;新媒体模式;德育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高校德育教育者要善于抓住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也要勇于接受挑战,积极采取措施,构建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的新媒体模式,进一步优化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独特优势为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带来了发展机遇,促使自主性德育学习建立新媒体模式成为必然。
(一)新媒体多样化的形式是自主性德育学习组织教学的必然选择
单一的教学组织方法,容易造成信息传播不对称或信息闭塞等,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而新媒体多样化的形式,可以为自主性德育学习营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等选择学生喜爱的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二)新媒体平等民主的特点为自主性德育学习建构了和谐师生关系
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具有思想表达的自由权利,能够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学生不再唯唯诺诺,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即和谐、互助、民主、平等的关系。双方在课堂交流中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相互理解与包容,促使自主性德育学习顺利开展[1]。
(三)新媒体能够丰富自主性德育学习内容
大学生借助新媒体技术获得的信息可能会比教师更多、更快,在观念上,学生会受到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如果在自主性德育教学中,教师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拼命向学生灌输社会所要求的全部德育知识,结果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思想上的动摇,做出价值倾向的错误判断。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新媒体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不断升华学生的个人理想,引导学生朝着更高的人生目标前进。
二、构建自主性德育学习新媒体模式的措施
(一)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是构建自主性德育学习新媒体模式的关键。[2]在实际教学组织中,教师可以选择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活动、辅导咨询和角色扮演等。分组活动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成员进行学习、讨论和活动,教师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互动中受到德育教育。又如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社会交际技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肩负起自身职责,主动帮助他人[3]。在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故事情节与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想象该任务应具备的社会义务。在扮演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并且能够全面、正确分析自己角色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逐步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主体性德育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例如教师可以采取体谅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为地他人着想,让学生对他人产生发自内心的关爱,能够真正与他人愉快地交流。又如讨论法。在使用讨论法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即要认真备课,所准备的讨论问题不能让学生轻易得出肯定或是否定的结论,对于讨论技巧也要有所熟悉,并能够在讨论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
(二)不断丰富与更新自主性德育学习内容
新媒体时代下,自主性德育学习内容也需要不断丰富与更新。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内容,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由于大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不仅网络道德意识薄弱,在现实生活中也多次丧失诚实、守信底线,这都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较低造成的。其次要提倡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教育范畴,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在如今新媒体带来的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消极观念的影响,内心充满迷茫。因此,高校可以将审美观、事业观、人际交往观以及幸福观等价值观念作为德育教育内容。最后,还要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底线模糊事件多次发生,这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信息伦理内容,约束自己的网络道德行为。
(三)有效利用网络媒体优势资源、加强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加强自主性德育教育者队伍建设是保障自主性德育学习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网络媒体时代下,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性德育教育者队伍建设,促使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首先,教育者要更新自主性德育观念,注重引导与激励,注重体验教学,并摆正自己的心态,真心与学生做朋友,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要善于捕捉有效信息并有效利用信息,主动学习网络媒体多种技术,提高自己驾驭网络媒体技术的能力,还可以在技术层面上与学生共同探讨,融入学生中间。教育者也可以创建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新平台,将网络媒体技术运用到日常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中去,改变以往注重理论讲授的德育教育形式。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技术手段,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新媒体具有许多显著优点,能够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新媒体还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点,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采取学生感兴趣的讲课方式,为学生传授具有针对性的德育资料。同时,新媒体可以为德育工作提供资源,新媒体空间内包含海量信息,可以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选择健康、积极、向上的德育思想,丰富学生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此外,新媒体可以深化德育工作,使学生可以突破传统德育教育方式的限制,随时随地浏览网络新闻,了解国际最新动态,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应该加大新媒体在德育教育中的利用力度。
三、结语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德育教育变得更加深入和直接,教学时间和方式不再局限,变得更加灵活自由,教育效果也大大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接受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同时利用其多种优势,抓住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构建自主性德育学习新媒体模式,努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作者:王凯文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与经验借鉴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上升空间很大,相信在德育生活化的视角下,在诚信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化、内容更加具体化、环境更加优化的条件下,我国高校学生的诚信水平可以更上一个台阶,诚信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作者:吴荣军 单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与大学生志愿精神
1.社会学习德育理论提出及内涵。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体系以观察学习论、自我效能理论和三元交互论为框架,积极吸收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发展论等学派合理内核与有利观点。观察学习即替代性学习,受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和动机过程的制约,重视榜样示范对道德教育的特殊意义,主张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示范行为,习得新的认知技能和行为模式。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亲身获得的成就、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状态等是自我效能信息的主要来源。个体自我效能感决定着相同技能的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消除自我无效意识有助于养成新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三元交互论强调德育应当引导个体在探求道德真谛的过程中,正确利用外部直接强化、替代性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把获得的认知付诸道德行为,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
2.社会学习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大学生志愿精神即大学生以实现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目的,不计报酬的自愿自觉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社会学习,大力发挥志愿榜样的示范作用,全面促成环境、行动与认知的三方合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提高志愿能力、健全志愿人格,扭转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的现状。第一,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意愿。可贵的志愿意愿是志愿精神的前提。自我效能感的起伏影响着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愿,自我效能感强烈的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第二,提高大学生的志愿能力。卓越的志愿能力是志愿精神的基础,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是大学生志愿能力的主要来源。在社会先进志愿者榜样的教育和引导下,丰富社会认知,完善志愿技能,以满足社会需求。第三,健全大学生的志愿人格。完善的志愿人格是志愿精神的核心。社会环境、行为和认知的三元交互作用,影响着健全大学生志愿人格和培育其志愿精神的实效性。创设良好的社会慈善环境、深化大学生的慈善认知和激励慈善行为的可持续实施,决定着大学生能否拥有优秀的志愿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完善的志愿人格。
二、社会学习德育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实践途径
1.倡导观察学习,创新志愿精神培育途径。
观察学习论强调榜样示范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要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榜样效应,引导大学生在观察学习中关注、保持、再现、外化志愿精神。第一,注意过程:树立榜样。志愿榜样能感染、带动大学生主动学习与模仿先进志愿者的精神和行为。志愿榜样的选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榜样评判标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有社会学习价值和可模仿的志愿榜样;志愿榜样的产生,要尊重民主、公平、公正原则,体现志愿精神的本质要求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第二,保持过程:宣传榜样。积极拓宽榜样宣传路径,在多渠道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的基础上,鼓励志愿榜样亲自示范,引导大学生主动内化志愿精神;破除应景性榜样宣传,建立宣传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榜样学习效应,激励大学生努力践行志愿精神。第三,生成过程:模仿榜样。强化对志愿榜样的观察学习,引导大学生深入体会志愿榜样的人格魅力,提高志愿认知水平,掌握新的志愿服务技能;注重实践行为的锻炼,引导大学生完善习得的志愿技能,在模仿过程中加强志愿精神的渗透,实现志愿行为的自愿自觉转化。第四,动机过程:自我榜样建构。积极实施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利用大学生乐于展示能带来奖励或有价值的行为的倾向性,直接强化志愿精神;引导在对志愿榜样的观察学习中获得志愿技能,替代强化志愿精神;鼓励在志愿行为的加工、评价、取舍中,达到志愿精神的自我强化。
2.实现环境、认知、行为有机整合,构建志愿精神循环培育体系。
一是加强慈善文化引导,培育向善的社会环境。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慈善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支柱和实践指南,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着力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时,我国传统慈善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丰富和发展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弘扬优秀的传统慈善文化,促成“平等、博爱”和“泛爱众”的中西慈善文化融合,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其次,完善培育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考核制度,表彰优秀志愿者,激发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热情。给予志愿精神应有的社会理解与认可,注重实现志愿者个人价值和关注大学生长远发展,提高志愿精神的培育实效。同时,社会要积极向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了解、互动,引导大学生志愿精神由“应然”走向“实然”。最后,引导志愿精神传播,营造社会志愿氛围。丰富志愿精神的传播载体,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深化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弘扬志愿精神的传播效应。创新志愿精神的宣传形式,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融入志愿精神之中。积极评选优秀大学志愿者、志愿团体,组织扶贫帮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捐赠活动,扩展宣传平台,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二是深化大学生志愿认知,加强学校志愿教育。首先,尊重志愿精神培育原则,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深化志愿认知。自愿原则要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自愿认同、接受志愿精神,自觉外化为志愿服务。实践原则鼓励大学生不断奉献与反思,提高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层次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其志愿动机的层次性,逐步将从众利他型的“我去”和主观为己型的“我要”变成自我实现型和奉献服务型的“我想”“我愿意”,实现志愿精神由认知转化为信念。其次,普及志愿服务教育,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化志愿精神。积极开设人文、心理、道德和技能等相关志愿服务课程,有效整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技能,能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重大事件,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使命和责任,在正确协调自我价值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巩固志愿精神的培育成效。三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打造志愿精英团队。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外化表现,参与志愿服务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以个体或团体力量,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中,深化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国内外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中,展示大学生风采,提高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扶贫帮困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向善互助的社会风气。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需要提高思想觉悟,更强调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感悟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志愿者的流动性和招募信息渠道单一,难以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招募阶段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大力宣传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明确所需志愿者的类型和人数等信息,选拔严格遵循公平科学原则;服务阶段给予系统培训和指导,提高服务实效;评估阶段,科学衡量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实效,对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表彰。
3.重视自我效能感,激发志愿精神践行动力。
首先,强化志愿精神的成功体验。富有成就感的志愿活动是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增加志愿精神的成功体验,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身能力,降低由主观认知偏差带来的自我无效感,确立合适的、可操作的志愿目标,在志愿服务中体验成就感,帮助大学生逐步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归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影响归因的四因素,将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归因于自身能力和努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最后,给予适度的鼓励性评价。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和志愿人格,积极的肯定、支持和奖励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努力践行志愿精神。
作者:陈荣荣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先秦儒家关于修养方法的主要内容
1.立志。
在先秦儒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要成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达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养的方法外,还是其他修养的前提。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是从志的重要性上讲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认为,立志是为了追求为人之道,而不是为了名利权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孟子》中曾有这样的一段对话。王子垫曾问孟子:“士何事?”孟子说:“尚志。”王子垫继续又问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内容的。荀子认为,如果有志于道,则可超然物外,能到达到内心的自由,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2.为学。
学习是明道达仁的重要手段,“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在先秦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是不多的,学习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学为人之道,识记圣贤之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里先王之遗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过向他们学习,领悟做人的道理。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开始,中西方为学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学习是了解仁的途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们做学问并没有别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来,恢复善的本性。荀子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3.存养。
“存养的内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养个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养的论述中,孟子言说较多。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论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对本来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异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养性呢?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则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4.慎独。
“慎独”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主要体现之一。《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终伴随人的左右,须臾不离。那么道是什么?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无所畏惧,君子则敬乎天命,独处时,也谨慎从事,时刻检点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是群体性的生命存在,但总有独处的时候。当没有别人的监督的时候,更彰显其操守。因此慎独成为儒家极为重视的休养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张载、朱熹对此都有过深刻的论述。
5.内省。
自省作为修养的功夫,是一个人最为常见的自我省察,是作为道德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触发了个人的智性思考,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这个道理。内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为“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和精神成为个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方法,体现了传统的忠恕之道,极为难能可贵。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为达善的重要途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践行。
如果说上述五种修养方法主要是从内在来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话,那么践行则是更具有终极价值的道德实践和修养方法。《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强调应广博地学习,审慎问辩思考,最终是为了笃实的实践。实践是检验和改进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一个人对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论道,不去实践,就不会有新的体悟。《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应谨慎地说话,勤勉地实践。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主要特点
1.凸显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的修养学说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来建构自己的学说。众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提倡“性恶论”,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其对人性的看法,但根据其表述来看,其持性善论的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体的本性善恶之后,他们依据这个根据,进行论述修养的方法。不管他们怎么论述,他们所强调的都是要从单个的个体出发,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诚”都是从主体性讲。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就明确了教育所实施的对象,就有了目标。同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开始就提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2.注重内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强调个人的内在超越。人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对众多的社会诱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弘扬的?什么是需要贬斥的?作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谨慎判断。坚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养成个人习惯,需要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梦培元先生在《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一书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内向思维”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确实如此,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显示了人的智性,特别是从孟子所阐释的心性之学开始,对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的弘扬就一直为传统儒家所提倡,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学。这种省修方法后来又得到升华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强调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的是间接经验;行是把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情况。《左传》讲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为知易行难。为了避免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不强调“躲进小楼成一统”、单纯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观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它。《论语•颜渊》中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就是仁了吗?孔子说,仁做起来困难。因此,要实现仁德只知道知识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这种思想发展到明代王阳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当代意义
1.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德育最终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互动的因素,即内在个体和外向事功的协调发展。其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上的修养,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伦理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即便能投机一个时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因此,这些修养方法为一个人所采纳的时候,这个人必定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有了这种志向,才有毅力进行道德修养。千百年来,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是古之学者的志向凝练。今天,我们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并且,这种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导力。“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也许是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一种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德育要保持个人志向和国家宏观目标的逻辑一致性,有了恰当的逻辑衔接,就会使得大学生的志向有了宽度的拓展,既具有现实色彩,又有历史担当。
2.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凸显修养中的个人主体精神,不管是立志、为学,还是存养、慎独和内省都是从自我做起。这种自小而大、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修养方法形成了社会道德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形成显著的伦理特征,就与这种重视个人修养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主体因为年龄、学识、环境、实践等多个条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尽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形成个体认同基础上的“知、情、信、义、行”的统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单一化的根本。当众多的个体通过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达到自我认同和内心确信时,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有了运行的根本。
3.大学德育应加强道德生活实践。
在先秦儒家看来,所有内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尊德性而道问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实践事件来探讨道德更有针对性。孔子对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齐桓公)的看法,孟子对“嫂溺,援之以手”的讨论皆是在生活实践中深化对道德的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主要在课堂进行,但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就不能局限于课本,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更应该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会,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道德事件的观察,来增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现在的校园日常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途径,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实践机制。
四、结语
总之,先秦儒家的德性修养方法奠定了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元典性因素,在整体主义的氛围中形成了个体德性成长的基础。生活中在传统隧道中的中国人以此为标准,追求高尚的道德成为一生的追求。今天,在理性主义、工具主义、物化倾向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受到了诸多的外界因素的诱惑,他们的道德整体情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教育的意义来讲,外在的各种引导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要借鉴先秦儒家的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个体做起、自我超越、不断参悟,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培养难题的可取之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普及之道。
作者:丁恒星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大学生德育中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1.对师恩的淡漠。
对师恩的淡漠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之一。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们都是高考中表现优异的学子,也都经历了高中阶段的魔鬼式训练,因此他们应当对家人、社会和老师的帮助心怀感恩。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并不多。他们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无视老师的劳动。日常生活中师生礼节严重缺失,甚至有的学生在私底下给老师起外号。这种对老师的调侃和嘲讽正是师恩冷漠的最典型表现。对师恩淡漠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曾特别关心的某些学生,在毕业或者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之后,没有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之举。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之举,其实这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但是这些曾经被老师关心和照顾过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是再无音信。因此,对师恩的淡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2.拒绝还贷,诚信缺失。
在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困难家庭,有些学生因上不起学而放弃大学生活的现象被社会普遍关注后,我国高校和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手,为这些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在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按时还款。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学生在有了偿还能力之后还是没有还贷。甚至在银行的催促之下,竟明确表示拒绝还贷。还有些受到热心人士资助的大学生在升学之后,既没有书信感谢,也没有电话问候,这对于爱心人士的感情付出和物质付出是十分不当的。因而有的企业家在制定了爱心扶贫计划后,竟明确表示不再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笔者在百度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中以助学贷款违约,拒绝还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竟有大量的报道和文章对大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文章数量可见对此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之深,由此也暴露出了大学生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和机构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德育中的感恩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及其他家人从小对他们百依百顺,由此也养成了他们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性格。这种自私的性格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与别人相处的行为。他们对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异常冷漠,丝毫没有集体荣誉感。对母校的感恩情怀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在往常看来十分正常的情感在他们身上也很难有所体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他们看来只是思想政治课中需要记忆的一些东西,离自己很遥远。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成因分析
从感恩意识的缺失可以看出大学生德育任重道远,提升德育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还需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原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1.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是最大的时代特点,也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最容易产生负面变化,导致社会道德层面断裂。西方思想不断侵蚀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涌入社会主义阵营。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临众多的价值选择。他们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而此时学校教育恰巧没有及时跟进,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入学以来一直专注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成绩为己任,以能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名牌大学为荣耀。而这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只有成绩。这种教育上对思想道德的极端不重视导致当代大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出现这些感恩缺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生压力过大,无暇顾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说明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人数的激增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与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同步。当我国的经济增长点还主要依靠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拉动的时候,大批大学生已经接受完教育进入就业阶段。众所周知,在一个以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环境里,低素质、低学历的人才就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人才过剩”的奇怪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庞大的就业大军之间极不平衡,这就导致大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也导致家庭教育的投入无法收回。总而言之,生存压力、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困扰,他们已经无暇再顾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对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当前的德育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过多地体现为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感恩教育在整个高校德育中被一笔带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仅用一节课,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这一内容介绍完毕,导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大学生德育建设水平的对策
1.培养知恩意识。
德育中应将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列为教学目标。意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应当在感恩教育中有所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会产生重大影响。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过德育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应当心存感恩。只有内心体会到感恩的温情,他们才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感恩之手,这样也才能在大学生中间和社会中形成良性循环。感恩意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大学生获得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便是课堂,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在目前高校没有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同时由于评估和测试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众多高校不得不放弃这一内容的教育。针对这种不足,政府教育部门首先应制定大学生德育纲要,要突出感恩意识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当设置并具体实施专门的感恩教育。编制相关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关的评估手段。评估应当延长时间范围,不限定在在校期间,即使大学生毕业之后出现违背诚信的行为也应当追究毕业院校的责任。在这种约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动力。
2.设置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应设置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尤其要注重针对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补助的学生群体等。我国高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有开展的先例,并且越来越普遍。但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高达527万的贫困学生,他们大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对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强的。但这并不是说针对其他学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学生都应当懂得感恩。为此在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演讲、讲座、文艺晚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便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从细节入手。
加强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载体。制度的能动性是规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执行制度同时也是遵守道德准则的一个准绳。战略决策往往需要好的执行权支撑,若执行权滞后也容易导致战略决策的失效。以制度体系为支撑,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教育的环境,是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而言,在大学校园内可以悬挂感恩标语、制作新颖的条幅、设计宣传栏、校园人文景观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这些细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高校德育不足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又离不开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感恩意识。只有具备这种良好的思想品质,方能助推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梦想之旅。
作者:陈晓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中小学德育论文:中小学优化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途径是德育取得良好实效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
德育小论文: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何不能取代高中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不能...
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浅谈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策略 摘 要: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十分重...
高中德育教育论文: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
教师德育论文:教师德育技巧探求论文 众所周知,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效。德育工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