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成本管控论文

时间:2022-04-11 06:26: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成本管控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成本管控论文

成本管控论文:单井标准成本管控思路

主要做法

为保证单井预算管理的有效运行,公司单井定额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组织财务、经管、定额、技术、生产等部门搜集、汇总近年来不同区块、不同井型的钻井单井成本消耗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针对钻井分公司在单井成本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确定把规范标准成本项目作为完善公司单井标准成本体系的基础工作。经分析,将钻井单井成本费用划分为九大类49个小项130个明细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公司统一的单井标准成本消耗定额。通过规范标准成本项目,为标准成本消耗定额的制定打下基础。为统一单井核算项目,有效控制钻井单井成本,制定了不同区域、不同井别、不同井型、不同井深、不同钻机类型条件下的单井成本预算标准。新的标准不仅有价值量,而且增加了数量,体现了量价分离的核算原则。为加强内容管理,方便单井项目的考核和预算管理,加强对钻井队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由定额价格管理站牵头,财务、技术、生产以及经营等多部门配合,根据钻井成本特点及钻井成本构成情况,制定了《渤海钻井总公司单井内部预算费用标准》,该标准在量价分离标准和直接套用上级定额标准基础上,明确了公司内部标准和计提费用系数标准。制定新的内部成本定额标准后,公司每一项费用都有定额标准,逐步理顺了结算关系,提高了公司内部管理水平。

量价分离是基于传统的概预算制度实行的量价合一的预算定额。只有制定单井标准成本消耗定额,才能确保单井成本预算管理的科学有效。结合中石化定额及近年来管理局对钻具摊销、安全生产费用等成本项目的有关规定,经大量分析,公司确定按钻井队可控及分摊分别制定单井标准成本消耗定额。为保证定额体系的科学合理,公司组织钻井一、二公司近20个井队的队长、成本员对单井成本预算管理及单井考核进行了座谈讨论。对近年来单井成本消耗资料进行纵、横向对比,并考虑“量价分离”等因素影响,通过与分公司经营、井队成本人员进行交流、分析、试算,在充分吸取两个钻井分公司近年来实行单井成本预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渤海钻井公司钻井队单井标准成本消耗定额体系。

坚持把单井成本预算落实到每个班组和岗位,实施“两会、两表、两曲线、一台账”的过程控制办法,加强对单井预算成本的动态跟踪、预警分析、合理使用和节点控制。“两会”即开钻前的成本预算分解会和完井后的成本分析总结会;“两表”即成本预算大表和施工运行大表;“两曲线”即成本预算曲线和实际消耗曲线;“一台账”就是将每天的成本消耗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登记造册,形成资料台账。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和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与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成本消耗定额与量价分析相适应的承包模式、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实现成本、投资与产量构成的有机结合和效益最大化。在工作实践中,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确定项目。严格分清量价收入与非量价的关系,如套管、水泥、添加剂、柴油等结算价格与完工时期的价格有关,而数量与单井定额及甲方要求相关。因此公司严格合理确定材料消耗量,以应对材料价格的波动,同时确定消耗量的收支对比,体现公司效益。如套管要对比实际收入和消耗使用成本;柴油的收入与消耗对比,并进行台月消耗量统计对比,由于价格变动,仅用单位成本无法说明升降原因;水泥采用口井或单位成本对比分析;钻头采用单位成本对比;材料消耗采用台月消耗等指标进行,形成科学的定额指标对比体系。公司严格控制成本,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成本控制网络,彻底堵塞跑、冒、滴、漏现象,真正把生产和非生产费用降下来。完善了单井成本控制及考核、奖励机制,探索以分级管理、过程控制、项点考核、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办法,使公司每一项支出都处于受控状态。

我们强化分层级、物资供井过程控制,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成本管控新格局。一是强化分级管控。公司、钻井分公司、钻井队、工程班组是实现单井成本过程控制的四个层面。四个层面控制各有侧重,其中公司是单井成本预算管理的决策者,主要负责单井成本预算编制、归集和考核等工作;钻井分公司是单井成本预算管理的组织者,主要负责生产组织、安全监控、技术管理和队伍建设等工作;钻井队是单井成本预算的实施者,主要负责细化单井成本分解和节点控制等工作;工程班组是单井成本控制的执行者,具体落实各项成本控制措施。二是强化物资管控。材料费用占单井成本的45%以上,历来都是钻井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公司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生产物资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物资管理制度,将单井成本有关材料费用分解到11个职能部门进行管控,并按照单井材料预算和钻井队用料计划进行物资配送,超预算用料由井队申请,逐级审批,确保材料消耗得到有效控制。按照“谁主管、谁控制”的原则,将183项成本项目落实到21个责任部门。在基层队,根据项目成立以队长和指导员为组长、副队长为副组长、大班和司钻为成员的单井项目法施工领导小组,将单井预算成本划分为技术费用、泥浆费用、油料费用、一般材料费用和固定费用五大块,分别由技术员、泥浆组长、司机长、材料员、经管员负责监督和控制。各项目组负责人又将预算指标细化分解到三个工程班组和全队各个岗位,每个岗位都对应目标值,并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使人人参与成本管理、岗岗成为经营单元。

为规范钻井队成本费用的归集、核算,便于对单井成本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我们按照完全成本法将单井发生的实际成本细分为外购材料及燃料、外购动力、人工成本、折旧及摊销、分摊费用及其他费用支出共6类195项。树立“发生即归集”观念,对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承担的各项费用,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无论是否支付,均计入当期成本费用。钻井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套管、钻头、泥浆药品、石粉等主要材料,在归集时坚持量价分离的原则,对单井发生的各项材料按数量和金额分别进行归集。在单井考核时,通过单井定额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结合钻井队单井实际情况分析,落实考核结果与单井定额差距较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通过细分优化成本费用归集,进一步加强了单井成本管控工作。信息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尤其是现代成本管理又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p#分页标题#e#

目前公司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信息系统有:生产指挥系统、车辆调度信息系统、钻井井位地理信息系统、单井预算信息系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日报查询系统、IADC数据查询系统、钻井井史数据查询系统、井场信息实时平台系统以及源头数据采集系统,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分属于不同部门的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系统分属于不同的部门,造成各部门间的数据无法共享,部门之间数据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汇总数据效率低下,给财务成本分析造成很大的困难,无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系统的优势。加强全面管理需要建立起一套能够与主要生产经营系统接口的集预算管理、结算管理、单井核算管理及财务成本分析于一体的全面财务系统。基于上述原因,公司开发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挥单井预算管理系统、物资供应系统、生产指挥系统网络的优势,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了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作为共享数据资源,能够为各部门提供口径一致的数据与分析结果,极大提高了经营管理工作效率。

公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奖金挂钩,切实维护考核的严肃性,实现了考核激励差异化。一是按照“所有部门都有责任、所有责任都有指标、所有指标都有考核”的原则,构建起公司、钻井分公司、钻井队、班组“四位一体”的考核体系,进一步落实考核责任,明确考核内容,体现了考核内容的差异化。二是建立了公司、钻井分公司、钻井队连带责任考核机制,把钻井队单井考核结果向上延伸到钻井分公司和公司。公司机关与全公司钻井队月度考核挂钩,钻井分公司机关、后勤与所属钻井队月度考核挂钩,重点向一线倾斜,向钻井分公司倾斜,做到严考核、硬兑现,体现了考核责任的差异化。三是实行盈亏账户管理。在钻井队强力推行职工盈亏账户管理,建立钻井队职工个人盈亏账户,钻井队将考核结果分配到每名职工账户。职工在公司内部调动时,个人账户跟随职工调入新单位,调出公司职工必须还清欠款。通过实行职工盈亏账户管理,将单井效益与岗位职工收入挂钩,提升了全员成本管控意识。

我们利用差异化、异常化管理方法,坚持对单井成本管理进行全要素总结分析,不断提出改进措施,实现了分析改进常态化。一是公司定期召开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主要分析单井成本及专项费用控制情况;钻井分公司每月召开单井成本分析会,重点对所属钻井队单井成本进行分析;钻井队对单井预算实施及项目施工情况总结分析,形成自上而下的单井成本分析体系,实现单井成本日常分析改进常态化。二是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会,对单井成本超支较多的钻井队,组织经营、技术和纪检监察等部门深入现场,重点剖析,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对单井成本节约较多的钻井队,总结经验,提炼做法,加以推广,做到异常单井成本分析改进常态化。三是利用差异化管理方法,对同一区块、同类型井、同类型钻机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真实反映钻井分公司、钻井队管理水平;对不同区块、同类型井、同类型钻机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反映不同区块的盈利能力。通过制定标准的成本体系、及时的数据归集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了对单井成本的科学化管理。完井后钻井队召开成本分析会,对全井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核算对比,对本井盈亏、成本消耗、费用控制、存在问题及每个班组、每个岗位的材料消耗、节超原因等方面情况,一一汇总分析,考核评价。各专项费用项目组通过开工前预算、施工中控制、完井后总结,认真分析收入与支出情况以及影响效益的因素,制定整改措施,指导生产实践。

实施效果

通过建立标准成本消耗,实施单井成本预算精细化管理,钻井成本控制和生产经营实现了“四大转变”。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前,钻井队能够提前掌握的仅有一个年度承包指标。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推行后,钻井单井成本预算在每口井开钻前就下达到钻井队,使钻井队在每口井开钻前就能对单井成本做到心中有数,便于井队在施工过程中对照目标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单井预算体系建立前,最基本的考核主体是所属钻井公司,考核依据是总体承包指标。由于具体施工条件的不确定性和人为因素干扰,经常会造成经营成果失真。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后,可以作为一个尺度对单井预算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工作更具体、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激励作用。

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前,单井分析没有具体标准作为参照,在一定程度上是定性分析,分析效果较差。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后,成本预算在开钻前下达到钻井队,钻井队月末结算完当月交井的全部费用后,将实际发生费用按成本项目与单井成本预算中成本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前,目标成本不明确,经营效益很难与钻井进尺相匹配。单井预算体系建立实施后,钻井队精细管理,厉行节约,严格控制过程消耗,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同一区块相同设计单井钻机时效提高了10%,总体经济效益不断显现。(本文作者:李然 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渤海钻井总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生产经营型成本管控精细化思考

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公司油田、境内、境外三个规模市场的形成变化,成本管理的“边际”不断拉长,而且每个市场受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影响,成本费用的发生具有显著差异,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原来“大包干”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事后算账、事后考核的成本控制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成本管理必须在观念上调整更新,前移关口、事前控制。此外,预算方式需要改进。多年来,公司实行的一直是定期预算和增量预算,这种依据往年情况推算今年情况的“基数加增长”或以年度定期编制预算的方式,由于与生产经营存在一定的脱节,从而使预算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如果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预算就会失去指导意义。

一是基础比较薄弱,反映在成本管理制度、管理职责和权限、管理标准、定额和预算控制、成本管理职能的发挥以及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等方面还不尽完善,存在技术人员懂生产但不关心成本、成本管理人员掌握成本发生数但不清楚具体的生产环节和信息的现象。二是预算方式不十分顺畅,从往年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反映来看:基层单位反映预算的指导意义不强,特别是在预算过程中,指令多于计划,造成基层单位预算的符合率偏低;责任部门反映实际预算中变数多,各项费用预算难以掌握全面,计划数与实际运行数存在“两张皮”现象。同时成本的利益挂钩机制薄弱,考核过程中难以实现硬考核、硬兑现。在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中,仍较多采用对比分析和差异原因分析的方法,对成本效益分析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公司各级的生产经营分析模式虽已基本成型,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同时,月度经营分析内容需要进一步改进,存在对经营现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找不出来,或找出了问题又找不到症结,或找到了症结但制定的措施又不具体的现象,对生产经营的指导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内涵

借鉴ISO9000体系思想,运用系统分析理论和PDCA循环理论,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对原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了“流程再造”,推行一整套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以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相结合为方法,以纵横向承包合同、经济活动分析为手段的成本管理模式。同时,运用责任会计中成本中心的原理,强化基层单位、责任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责任,完善成本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材料费、维修费、运费等重点可控成本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方式,实现生产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其特点是:将公司成本管理由以职能为中心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通过跨部门团队的协同运作,促进各项资源要素、功能与优势之间的优化配置,实现了生产经营顺畅运行和经济效益最优化。运用“成本多动因”理念,完善财务预警系统的运行,实现预算管理对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双重控制。同时,进一步量化项目预算指标,根据项目影响因素确定成本变量,由成本变量的多元分析确定成本管理运行方式。

通过运行单位自控、部门专控、财务统控机制,强化领导推动、全员参与、共同协作的成本控制管理链,进一步健全完善预算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一是强化预算控制责任的落实,横向上,突出分级把关负责制,实现了预算管理全员化;纵向上,细化分解预算编制执行,实现了预算监管全程化;立体上,通过强化内功,实现了控制结果最优化。二是强化预算控制执行的落实,将班组作为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的落脚点和关键点,让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主动寻求增效点,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偏差,主动分析产生的原因,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确保成本预算的完成。三是加强预算控制信息的反馈,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具体分析,评价经济运行的质量,总结经验,纠正错误,规范成本支出,提高运行效益。从生产经营分析、单项成本分析入手,通过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经济分析与技术分析、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了全面的经营分析活动。在分析内容上,突破分析仅限于经营方面因素分析的方法,把分析对象扩大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在分析方法上,督导成本负责人从只分析客观原因转移到查找管理漏洞上来,从只分析问题转移到拿对策、想办法上来,从只分析成本转移到分析经济技术指标上来,进一步挖掘了深层次的管理潜力。

采取措施和办法

地质录井公司的成本管理除具有石油行业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独立核算的非法人单位、计划管理下的市场开拓单位、与钻井工程不可分割的施工单位、责任成本中心下的利润考核单位、录井专业化管理与地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录井技术服务单位五个方面的特点。生产经营型成本管理模式适应录井作业特点,将管理的触角延伸至生产经营末梢,注重从源头进行成本控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司把预算管理作为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制度和措施,按照零基预算的方法,应用“标准控、程序控、限额控和重点控”,从源头上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控制,实现了“该花的钱一分不多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的目标。一是健全控制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展成本费用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推行,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明确了各项成本费用使用范围、开支标准、管理手段、监控措施、考核方法等,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管理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对80多项成本费用都建立了管理标准,不仅对管理部门的材料、办公、差旅等管理费用进行控制,而且将党、团、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福利费及体系维护费、宣传报道、图书资料费等专项和单项费用支出全部纳入管控范围,形成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控制。同时,着眼于可控和可操作,细化各项开支的管理标准,强化费用开支关键节点的控制,如对燃料费按单车确定消耗定额,对劳务费划分了暖气管线、门锁、灯具等30多项开支标准,对标准化费用按不同项目层级确定修订定额,对查体费按一般人员、女工、家属、科级、处级的人员类别分别确定了费用标准,对会议费按每人15元/天确定了就餐标准,会议水果按每人10元/天确定接待标准,对一般慰问费按慰问对象确定了200~800元/人次的看望标准,对一线慰问分开发井300元/次、探井小队600元/次确定了标准,细致的管理使费用控制延伸到每一个管理单元的基本活动。标准的制定中,立足于满足管理的基本需要,如材料费每人每月只有91元的指标,低值易耗品每人每年只有84元的指标,一般办公电话每月只有60元的指标,办公费各单位只有1000元以下的审批权限,通过始终保持成本管理的“高压”态势,促进各项费用开支尽量节约。二是规范预算程序。具体的预算编制过程中,采取成本倒逼的方法,按照年度效益指标,排出总成本预算,然后在总成本预算中优先安排生产性开支,再倒挤出非生产性开支的总限额,从总量上保证各项开支的合理。对各单项非生产性费用项目,在预算平衡中,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一切从实际需要的可能出发,不考虑以往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数额,实行零基预算和要素预算,对每一项费用开支详细说明开支的理由和数额,提供充分的依据,依据开支标准列明测算公式。#p#分页标题#e#

预算办公室按照非生产性开支的总限额和开支标准,逐项审议预算期间内各项费用的内容、业务量和金额,对于预算说明不清或理由不充分的,不予列支。经审核后的费用开支,还要向公司预算委员会进行说明和汇报。对于涉及职工权益和福利开支的非生产性开支,要经过当年的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才能予以确认。非生产性费用经确定后,以年度经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责任单位或部门,实行限额支出,超罚节奖。严格的控制程序,保证了非生产性开支以最小的投入办理最多的事情。三是突出控制重点。在管理部门运行费用上,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运行,公司将重点放在材料费、通讯费、低耗品和运费管理控制上,制定了严格的“四费”捆绑使用管理制度,大力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材料费用管理上按照人均消耗定额1100元/年进行限额管理,并逐年降低人均消耗定额;通讯费管理上按单位和部门工作性质及业务量确定了固话数量,费用标准落实到每部固话和手机,费用标准只有局同类人员规定标准的40%;低耗品管理上按照人均84元/年确定了开支标准,并统一了低耗品的购置渠道;运费管理上按每个台班220元确定标准,实行路单和台班双向控制,提高了车辆利用率,发挥了车辆应用的综合效益。公司在严格管控管理费用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福利费、稳定经费、文化建设费、会议费、考察费、科研经费、安全生产费用等大额重点非生产性费用的管理力度,严格预算审批,保证各项费用开支科学、合理。

按照“疏通神经末梢、量化考核指标、细化管理单元、激活最小细胞”的思路,分级明确责任主体,明晰成本管理单元,推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和“系统节点”精细管理,倡导全员参与,规范开支运行,创造最佳效益。一是落实控制责任。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公司对所有成本项目都指定了责任部门,坚持“谁负责、谁控制、谁运行”的原则,实施项目法管理,推行单位自控、部门专控、财务统控的成本责任运行机制。公司主要领导同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签订责任书,分管领导与分管职能科室的成本费用承包指标挂钩,明确考核及奖惩,形成层层签订合同、层层落实责任的成本管控体系,使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及职工的身上,营造了“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连责任”的工作局面和“全员比学赶帮超、精细管理齐支招”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审批程序。对于大额开支,凡是未列入预算的,均不做计划安排,杜绝了计划外支出。预算开支实行分管领导、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相结合的签批制度。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严格按照计划运行,杜绝了无计划的合同。在计划和合同环节加强了监察工作,使得每个重要环节均得到了有效的监控。对于日常开支,积极实施了月度预算管理制度和月度资金收支例会制度,强化资金综合调度,严格计划资金的收付控制,规范资金支出流程,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实行分级与部门相结合的月度资金计划运行方式,一切以资金计划为基准,实现了资金占用、使用的有效控制,使非生产性资金和成本支出的监控更加有力、运行更加平稳。三是细化核算管理。核算是费用管理控制的基础,也是进行费用分析和考核的数据源泉,更是影响费用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公司财务部门通过明细核算对象设置,合理确定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强化了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在核算单元上逐步细化到单项目,在责任主体上逐步细化到班组,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通过精细的财务核算,使每一笔费用开支去向清清楚楚、用途明明白白,费用运行动态的反映及时、明晰,运行中的问题被及时发现,管理控制更加规范有效。

加强监督考核是层层落实成本管理、强化全员降本增效意识、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能力的有效手段。公司坚持关口前移,由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延伸,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确保了成本费用运行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一是强化过程监督。对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要采取自检、互检和专检的方式,加强日常检查评价,将过程跟踪监督与内控月度检评和财务稽核、内部审计工作充分结合,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督促责任部门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堵塞漏洞。在物资采购方面,针对项目运行环节多、物资类别复杂、采购金额大的特点,加强其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合同管理、货物验收等5个方面15个关键点的定期监督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督促整改。在基建维修方面,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从审查资金流向入手,对基建施工从设计到完工的所有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按照施工进度及时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把好主材采购进货关和施工安装质量关,对主材采购进货和施工安装质量全过程进行监控,逐一查找管理漏洞。与此同时,财务部门强化了财务预算的跟踪管理,实时监控费用发生情况,定期统计和通报费用发生结果。二是实施动态评价。建立“月度预算平衡会”制度,由公司经理亲自组织,召集经营、计划、财务等部门及基层单位,定期召开月度预算平衡会,审核审查各项目,特别是非生产性费用的预算执行进度、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对运行偏差大的项目及时预警,逐项分析和诊断,完善改进措施。会上对超支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控制较好的部门进行表扬。

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业务公开,提高了非生产性费用管理的透明度和职工的参与度,提升了公司财务管理的公信度和职工的满意度,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成本费用的月度预算符合率,保障了各项目的顺利运行。三是突出绩效考核。要在原来费用预算完成额、率考核的基础上,增加职工满意度、服务质量考核、管理工作执行力等内容,通过基层测评、年度考评、组织巡视以及每年的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绩效考核。同时,要在绩效考核制度中突出对“岗位”的经济责任考核力度,细化对负领导责任的岗位、流程控制点岗位、出结果岗位的考核原则、考核方式、考核结论,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强化经济约束,落实奖罚政策,使绩效考核真正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保证生产投入产生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作者:梁斌 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学校食堂成本管控改革措施

高校内不是只有一家食堂,食堂之间存在着竞争,而学校还会引入社会力量来承包食堂,同时还有社会餐饮业与食堂争抢市场。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保证食堂的持续发展,食堂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在饭菜质量、价格、服务态度上下功夫,因此直接影响到食堂的成本。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化,高校食堂都是直接参与市场采购,食堂成本直接受到物价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米面、肉类、油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高校食堂成本呈直线攀升。而学校属于教育公益性质的,因此高校食堂价格不能够轻易的提高,必须谨慎处理。广大的师生、员工是高校食堂的主要消费群体。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济基础、生活习惯,对食堂伙食有着不同的需求。为满足广大学生在价格方面、营养方面、特色、品种等不同的要求,高校食堂只有不断的提高伙食水平,从而对食堂成本产生了一定影响。食堂进行各项工序的源头就是采购物资,原材料的质量对饭菜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物资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饭菜的价格,因此物资的采购对食堂的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高校食堂的成本控制改革的措施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高校食堂应将成本管理意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进而在员工中培养、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员工以食堂为家,重视自我激励与自我控制,形成自主控制成本的意识。强化成本管理理念,高校食堂应帮助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从而有效减少事故成本与维修费用。管理与经营的根基与土壤是人员,改革高校食堂成本管理的措施就要以依靠全体员工,充分挖掘人员的潜力与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与创造性,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食堂基层员工对食堂经营程序、服务规程最为熟悉,同时也清楚、明确食堂一切物料消耗与费用开支状况,因此是最有办法实现成本控制的。仅仅依靠财务人员与成本控制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从而保证事事有人控制,处处有人把关,及时找到差距,及时作出改进、调节,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控制的效果。加强对高校食堂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关键在于人员。强化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成本控制素质,这是高校食堂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食堂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通过长期、持续的对全体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文化建设,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去引导师生、员工的消费,避免因消费不当而造成饭菜的浪费,进而有效控制销售成本。

改革高校食堂成本管理,创新食堂成本控制运行机制,就应不断的培养员工的节能意识,通过有效的管理不断实现经营效益。因此,高校在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和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能耗控制的实际情况,帮助员工了解、掌握能耗控制的有关知识与操作技能,从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时刻注意能耗控制。如根据时间、季节、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对抽风机、电风扇、空调等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控制,规定开启时间,并对器械设备及时进行维护、保养,避免设备老化带来的损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制定食品原料的存储冷藏、烹调制作、饭菜加工等详细的操作规程。根据年度经营状况制定考核指标,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真正将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以及能、增效、减耗为有效突破口,将责任指标分解到各个班组并细化到每个环节,最终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班组或个人的经济效益与指定的费用定额直接挂钩,奖惩结合。同时,还应考虑经营季节与食堂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定编定岗工作,科学、合理安排人员,保证人员的机动、活力,有效控制人力成本。

高校食堂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就是物资采购,这是控制成本的源头,也是基础。因此,高校食堂要成立物资采购部门,专门负责食堂所需各类物资的采购,并建立、健全、完善采购制度,如采购计划申报制度、市场价格询查制度、大宗物资招标制度、库存物资保管制度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的品种愈加繁多,食堂需采购的品种也不断增多。然而大多数的原材料受时间、地点、季节的影响,其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且食物的保质期通常较短,因此在采购之前一定要制定好采购计划,拟定周期性所需原材料。负责采购的人员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深入高校周边的市场、城乡结合部市场询问市场价格,掌握了解各类物资在不同市场出售的价格,及时获取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同时在网上搜寻物资生产厂家、基地,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在购买大宗物资时,按照制定的大宗物资招标制度执行,将领导人员、质监部门、饮食部门联合起来成立招标小组,公开、公正招标,通过货比三家,最终确定供应商、采购数量、批次,实现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物资质量。采购蔬菜时尽量选择初级批发市场或是直接到生产地采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食堂需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饮食爱好与生活水准,尽可能的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收效。并且应根据物价逐渐上涨的情况,对伙食供应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价格较高的菜肴品种进行适当减少,价格较低的菜肴品种予以增加,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消费低的需求。尽可能的降低物资的当日回库率,有效降低原材料的成本。还应熟悉货源供应基本情况与节令变化的作用影响,从而更好的食堂的生产作业进行指导。完善食堂的库存保管制度,设置主食库、副食调料库、中心冷库、酒水库、油库及杂品库,由专职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库存的管理。同时进一步完善出入库制度、存货盘点制度,无证不能入库、腐烂变质不能入库、过期的原材料不能入库,按照食堂的经营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库存的品种及数量,及时补充与减少货物库存量,避免物资短缺或是长期滞销变质对食堂造成一定损失。同时根据市场物价波动情况,实时作出量化采购,及时增加或是减少物资的库存量,加强对物资库存量的成本控制。

以市场竞争价格为导向,根据食堂具体的经营状况,为实现的一定的盈利目标,通过量、本、利的综合分析,将食堂各项目标成本进行测算,创新食堂成本管理方法,提高食堂成本管理控制成效。创新高校食堂成本管理,采用策略性成本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生产过程、采购过程、销售过程、技术开放过程等各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更加全面、实时、预测性更好。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指采用物流、资金流、信息利用的形式进行采购伙伴的联结,实现供应链的控制、优化运作,积极评价运作的业绩,并不断进行改进,从而降低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成本。以成本会计为主,进行成本限额预订,按照限定的费用进行各项开支,比较实际成本与限定成本,从而对经营活动的绩效进行有效衡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预订的成本额。因此,成本控制的关键就在于目标成本的制定,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根据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价格水平设备水平、材料供应渠道等,按照“最优投入”的基本原则通过进行小规模的试产从而获得各项消耗的基本定额,在通过测算、分析、比较,反复多次后,选出最佳目标利润方案。为实现高校食堂成本目标,应尽量避免无效成本的产生。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应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浪费现象;强化物资管理,及时有效的对库存物资进行查库盘点,充分保证帐、卡、物三对口,减少物资流失的可能性,防止物资的丢失、损坏。#p#分页标题#e#

结语

总的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应有效的将现代成本控制与管理手段运用起来,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改革:积极完善采购制度、库存保管制度,控制好采购成本;进一步实现食堂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作业;努力提高人员的成本控制管理素质;强化成本管理观念;建立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的手段创新,最终降低食堂经营成本,实现管理效益。(本文作者:梁燕 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管控论文:国企成本管控探析

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旧的机制被打破而新的机制尚未建立,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空白”,使企业经营活动无章可循,客观上削弱了成本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再直接下达成本计划指标,使企业失去了外部成本压力;企业内部成本自我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尚未健全,过分偏重于效益总量,忽视效益质量。国有企业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一直以来,人们对成本管理在认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多数员工认为成本管理与自己部门无关,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财务人员负全部的责任,自己只需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这样的想法严重制约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还有一些员工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意识不到市场竞争的激烈,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加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企业管理者及员工要强化成本管理意识。目前,由于多数国有企业的成本观念落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对成本的认识不够,无法衡量他们所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与成本的关系。所以说加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成本观念,只有全体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重视起来,一定要将成本管理的理念及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的流程植入全体员工的思想中去,同时要采取适当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要抛弃以往陈旧的成本管理观念,灌输新的成本管理观念,同时要学习成功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将其可取之处引入本企业,不断地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成本管理起到理想的作用。其次,应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充分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成本管理的目的。最后,成本工作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个人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成本水平,经济效益的高低。

为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认真落实成本责任制,实行全员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并非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员的参与,只有全员的参与,部门间相互配合,才能有效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基础工作。首先要健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有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成本管理工作才能有据可依,更加的规范化。同时,对于各项规章制度一定要加大力度执行,否则如得不到良好的执行,制度成了形式化的东西,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次要加强法制教育。端正领导班子的经营思想和行为,做到依法经营和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堵塞因管理不善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造成的成本管理中的漏洞。再次,应加大财务监督、内部审计力度。财务监察、审计人员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检查、掌握、反馈财务管理的负面信息,对违规、违纪现象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决不手软,推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必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成本指标一旦确定,则不能随意改动,严格按照指标执行。为鼓励完成成本指标的员工,可根据成本降低额计提效益奖;然而对于完不成成本指标的,可选择停发奖金的方式,但也不能从此打消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促进他们更加的努力完成成本指标,如把超支部分补回来,累计完成了成本指标,停发的奖金照样可以补回来。这样真正体现奖罚分明、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原则。使企业从领导到职工群众,人人有成本责任目标,个个讲求经济效益,增强其紧迫感、责任心,真正将成本责任制落到实处。在管理中,应紧紧抓住效益这个中心不动摇,抓住成本不松手,抓住成本否决不留情,强化成本控制,让市场机制进入车间、班组,成本指标分解到人,模拟市场价格,进行成本倒算,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

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现代化的标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广泛,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财务核算、分析、控制、监督、决策等,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加强了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等,加快了对管理实效和空间的拓展,从而有利于管理层作出正确的决策,能有效避免风险。如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都比较广泛,也被应用于大部分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去,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多元化和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对信息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将计算机运用到成本管理中去是一种很好的结合,有助于成本管理的效率的提高。其次,要抓好企业成本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几个环节的工作。首先,事前要做好成本预测、成本计划等方面的工作;其次,事中一定要做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最后,事后对成本考核和分析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

扩充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应由传统的只注重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拓宽到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活动可以概括为研究开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和顾客服务等环节,在每一环节都存在成本管理问题。国有企业要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从研究开发到顾客服务,从事前、事中和事后,设计并运行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从成本管理内容的重点来看,要强调成本管理是对价值链的管理而不是对产品的管理。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创新是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的源泉,只有制度的创新、观念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才能使企业更上一层台阶。同时也要着重提出一点就是对人员的创新,对人员的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加强对人员素质的提升,对于成本管理人员来说,一方面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并且对成本管理软件要懂得操作。对管理人员成本管理知识要进行及时更新,接受新的思想,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作者:尹鑫 单位:沈阳铁路局沈阳工务段)

成本管控论文: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地位

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考虑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成本管理对企业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成本管理不但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效性,也对企业效益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意义。从目前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来看,成本管理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有效的成本管理不但能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使企业获得较高收益,还能够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手段,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管理取得实效。综合来看,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多数企业都提出了“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这一提法不但反映了企业对成本管理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还反映出了成本管理对于企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已经日益成为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一样,是企业有效经营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侧重于对企业财务投入的管理,严格来说算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从实际效果来看,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企业管理手段的升级,保证了企业的效益能够得到持续提高。

企业成本管理取得的重要效果

考虑到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大成本管理力度,积极推进成本管理取得实效,使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依托,把握成本管理原则,将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融为一体,提高成本管理效果,促进企业高效发展。

从目前成本管理的开展情况来看,企业成本管理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采用成本管理制度,企业对成本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方式,使整个经营模式朝着精细化方向转变,同时更注重实效性,从多个角度出发,以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提升企业总体经营业绩。

对于企业而言,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关系到是否能够为成本管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因此,成本管理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和准确,提高财务管理的最终效果。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了企业成功的重要方法,因此,为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标,成本管理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在企业的快速发展中提供了重要保证。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来看,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企业做好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本管理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对成本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努力构建成本管理体系,使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手段。此外,我们还要处理好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将二者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二者能够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本文作者:丛永进 单位: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煤炭业成本管控策略

煤炭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全面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程,只有在信息全面自由准确传递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成本控制。但是很多煤炭物流企业并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和整合,尤其是很多物流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建设,一些成本的信息系统不完善,不能在根本上控制成本。在信息平台建设上,很多煤炭物流企业平台不够宽广,导致在主要的交易网络平台上交易时不能精准有效地开展交换,容易造成人力、时间、效率等方面的浪费,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

成本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一些煤炭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成本管理水平偏低。一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从业人员年龄、专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的失调,操作性的人员多,有战略眼光和市场眼光的成本管理人员少,煤炭市场和运输专业出身的人多,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出身的人员少,同时还普遍存在成本管理思维老化、观念陈旧等问题。二是煤炭物流企业很多都是建在煤炭生产基地附近,不能有效吸引成本控制的专业人才,很多优秀人才都在其他行业进行成本控制工作,导致煤炭物流企业为自己的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比较难。总的来说,很多煤炭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人才综合素质不是很高,企业也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使得成本管理的方式粗放,即使企业拥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贯彻实施。

提升煤炭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思路

建立成本控制体系。一些煤炭物流企业没有专业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要建立完善成本财务核算和管理系统非常必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营运活动设置成本控制目标和明细,在具体的企业活动中有指向明确的参照物,以有效控制成本。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以明确各部门、各个企业工作人员在企业各职能中的成本控制职能作用和具体贡献程度,以能够优化成本控制,以最佳的结构和配合对成本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

加快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煤炭物流企业应该加快融入信息化建设的时代洪流中,尤其是与交易平台、生产基地等重要阵地建立即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关联,开发出一套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物流网络系统,从而有效节省营运成本。同时,还应该对各种历史数据科学分析,对能够开展控制的成本项目进行压缩,以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另外,还可以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使得煤炭的采购、企业经营资金、仓储库存等成本关联项目进行网络化管理,从而有效降低煤炭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

加快对煤炭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如上所述,现代的煤炭物流企业不是过去简单的煤炭运输和销售企业,这对煤炭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时代要求,也需要煤炭物流企业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吸引人才,并努力加快信息化建设,使得企业能够尽可能地安家在城市中,以吸引优秀人才,并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二是加强对成本控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在培养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努力建设一支综合能力高的专业化团队。另外,还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强化全员的成本节约意识,使成本管理与考核机制相挂钩。

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机制。目前很多煤炭物流企业都是从以前的煤炭企业的物流部门分化出来的,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待改进之处,因此要加强对煤炭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机制建设,为成本管理铺设坚实基础。总体分析,人员结构上应该是工作人员多元化,既要有懂煤炭生产的,也要有懂煤炭市场和财务管理的,还要有懂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另外要努力构建全员成本管理的氛围和制度环境,把成本控制责任具体分落到各个员工和部门身上,以奖惩结合、权责分离的方式保证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本文作者:蒋冕 单位: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医院成本核算与管控思索

本文作者:翟素娟 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

由于绝大多数医院的成本核算仅仅停留在医院内部科室绩效分配上,或以医院增收节支为目标,所以,大多数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只对科室收支、工作量进行了核算,而未以医院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病种、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进行系统核算,加上成本核算资料的不完善、不规范,也就不能为物价部门制定相关收费标准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7]。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对无形资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忽略,有限的卫生资源在区域内没有得到合理地利用等因素,使物价部门依据现有数据而制定的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单病种限价等与医疗服务价值严重背离。

医院的成本核算项目多、过程繁杂,仅靠手工是不可能完成的,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通过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支撑才能准确快速地完成,但目前市场上能真正满足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核算要求的软件甚少,再加上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不配套,信息资料传递方式落后,有些数据处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所以大多数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对所需数据也只能从财务报表、会计凭证、账簿中间接获取,直接影响了医院成本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新《医院财务制度》指出:“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成本核算可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实施过程中,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系统性和长期性。为此,笔者对公立医院如何做好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组织架构。医院成本核算涉及到医院各个科室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应成立以院长为组长、总会计师或主管经济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财务、信息、人事、后勤、设备物资、统计、医务、护理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医院财务部门设成本管理工作办公室,其办公室作为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医院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自身规模和业务量的大小,在本部门设立成本核算工作岗位,其工作岗位的专职成本会计不得少于2名。医院各科室需确定兼职成本核算员;其他职能部门还需确定成本核算专管员,从而形成从上而下的、全员参与的成本核算工作组织与管理架构。

(2)加强对各类人员的成本核算培训工作。医院应对管理人员进行成本核算知识的培训;对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兼职核算员进行成本核算的业务知识培训;对全院职工进行成本核算理念、成本核算管理方法的培训;对软件操作人员进行成本核算专业技术培训。

(3)合理划分成本核算单元。为了满足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的需要,医院应将成本核算单元细分到最末级。同时,医院应对所有在岗员工,并充分考虑一人多岗的情况,按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成本核算方式和规定,设置工作人员,为人力成本的合理分摊提供可靠依据。对在同一期间内服务于多个核算单元的、多重角色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其实际出勤情况将其人员经费分摊到相应的核算单元。

(4)认真核查资产,梳理收费项目。医院应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按照国家物价部门规定的物价代码、收费项目进行规范处理,以确保项目成本核算对象的准确。同时,为了实现医院内部基础数据的传递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对所有成本核算要素进行统一编码。资产的清查是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基础,医院应在全面清查资产的基础上,借助固定资产网络管理平台,确定所有资产在每个核算单元的占有量,为固定资产折旧的精确分摊,提供真实的、可靠的数据资料。

(5)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医院要实现信息系统、会计核算软件、成本核算软件等系统的无缝连接,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就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为此,医院应在启用满足新制度要求的成本核算软件的基础上,实现成本核算、绩效薪酬管理、经济运行分析、成本预算与管理信息化,所有与成本有关的数据,只要在HIS系统、物料(含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事考勤系统和会计核算等系统中录入一次,就能为后续系统所调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各系统的无缝连接。

2完善成本管理机制,优化成本控制

(1)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系统。医院对成本管理应充分利用专业成本核算平台,全面核算医院、科室、项目、病种成本,编制成本报表。同时,医院还应结合成本核算的结果,开展较全面的成本分析,即通过事前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制定成本核算计划或目标;事中对成本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做出成本差异的调整和控制;事后在成本管理时,将有关指标与绩效挂钩,实现对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连续跟踪与全程控制,达到成本最优化、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严格控制可变成本,实行物资招标采购。医院应对卫生材料、办公用品、水、电、气等科室可控成本实行定额管理,对超定额部分应分析原因或直接与绩效挂钩。医院的药品、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价格直接关系到医疗成本的高低。因此,医院对制定物资采购计划、购货、保管等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并对采购物资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以达到控制医疗成本的目的。同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以及降低物资储备成本,医院对物资可采取零库存管理模式。

(3)制定预算控制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奖罚机制。医院应制定科学、合理地费用开支标准,严格费用审批权限,做到每笔支出有章可循,也便于对费用支出的情况进行审核和控制。医院应建立有效地全成本控制激励奖罚机制,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控制为主动节约。

(4)实行全成本核算,完善成本核算机制。医院应明确区分医院内部不同的责任主体,并根据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成本进行分类,以确定核算单位,其核算单位包括行政职能部门、医技科室、直接医疗类门诊科室。医院通过成本管理建立最基础的单元,从源头控制费用,使全员成本意识普遍得到加强。医院树立全员成本核算的理念,使医院实现低耗、优质、高效的管理成为可能。另外,医院完成成本考核工作需要职能部门的共同协作配合,以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成本分摊的方法;利用成本报表分析,评价医院的经营状况及科室运营情况,有效的控制成本,以实现增收节支。医院要实现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科室(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等技术平台的数据共享,医院就必须组织财务科、信息科联合“南京凯唱软件有限公司”,以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连接,从而细化和明确成本核算单元以及完成费用分摊工作。#p#分页标题#e#

(5)建立完善成本核算的组织与管理体系。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与管理体系,就必须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合理搭建组织架构。医院应建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并形成以财务科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工作体系,内设相应的成本会计岗位,以充分发挥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信息技术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合理划分核算单元。医院要想满足其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等核算的需求,就应按照成本核算的规定,细分医院成本核算单元,其中包括直接医疗、医疗技术、药品供应、医疗辅助等管理服务部门,并按内部管理要求组成绩效考核单元。合理确定人力资源角色。医院应将其发放经费开支的员工,纳入成本核算体系。所有在岗人员根据一人多岗情况进行划分,为人力成本的合理分摊提供基础。同时,医院还应完善人事部门网上考勤系统,合理确定人力资源角色。

梳理收费项目。医院应确定项目成本核算对象,按照国家物价代码对项目进行净化和规范处理,凡有收费项目的医疗服务皆确定为项目成本核算对象。另外,成本核算对象还应包括医用收费材料(专属卫生、材料)、药品等。规范成本核算要素的编码工作。医院要实现内部基础数据的传递与信息资源的共享,医院应对所有成本核算单元、全员职工、收入细目、服务计量指标等进行统一编码,并按国家标准、省级标准、院级标准的等级进行编码。如疾病ICD码执行国际编码ICD-10.0标准,医疗收费项目编码执行省医疗服务项目编码规则,会计核算的明细科目代码执行淮安市会计核算科目编码原则。

总之,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医院只有加强成本管理,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才能使医院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本管控论文:项目成本管控策略

本文作者:梁玉玲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

建设成本控制的意义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建设成本控制始终贯穿其中。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投资成本控制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保障工程项目高效益的基本措施。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以及项目竣工阶段等都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成本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如期完成施工建设的前提下,对在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合理地控制与协调,以求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减少甚至是杜绝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费用,从而使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而有些施工项目的工程量较大、结构复杂,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多变性、工种多样性以及施工组织复杂性,进而为建设成本控制增加了一定的风险。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其意义不仅仅在于避免投资成本超过限度,还在于推进项目建设、施工以及设计单位自觉强化管理,为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作铺垫。

建设成本控制中现场施工管理的作用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设成本控制的关键,而现场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其难点在于影响因素较多,如工程量较大、涉及面较广、人员众多等。因此,在该阶段中,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方能确保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具体而言,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对建设材料价格的控制。依据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材料预算价格包括了材料原价、包装费、运输费以及采购保管费等的总和。为使材料采购成本最低化,并且保证采购质量,在现场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需进一步加强监督与管理,尤其是在建设材料的采购这一环节,要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导致浪费现象,因此,采购的工作人员要负起全责,做好降低采购成本这一环节,以保证建设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对建设材料用量的控制。在现场施工中,降低材料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控制建设材料的用量。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材料。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使用材料的多少加以监督,并采取相关的奖惩措施,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建设材料在签收及使用中出现差错形成材料的浪费,以节约用量。此外,对建设工程竣工之后的剩余建设材料,要予以回收和保管,避免剩余材料的丢失及损坏,加强材料管理,有效控制建设材料的用量,要从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从而对材料的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对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以及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等等。人工费是建设成本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对人工费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控制。在工程项目之中,对于必要的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要对其给予合理有效的控制。设计变更若出现在开始施工之后,则会造成建设成本的大幅度增加,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力度,尽早发现设计中必须要进行变更的内容,以减小损失。对合同中工程索赔的控制。一些施工单位往往从中牟取个人利益,采取低价中标、索赔利益的方式去承接工程,为此,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不仅要对工程变更有效控制,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以防施工单位从中作假,对工程不需要变更的设计也要求变更,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虚增。我们要在监督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因素,以进一步衡量工程变更是否需要。因此,对合同中工程索赔的控制也是建设成本控制的重要举措。

加强建设成本控制中现场施工管理的方法

首先是建筑材料费的成本控制,材料要按照建设工程规范要求的种类、规格及技术参数等进行采购,此后,要加强材料验收、储存及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质量不过关的材料混用其中。其次,对于人工费的成本控制,应该从人员费用的支出上入手,着眼于促进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双向发展。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增强他们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按质按量地完成施工建设任务,与此同时,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以促进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水平及工作效率。最后,对施工间接费用支出的成本控制,它主要包括故障成本中的罚款、赔款以及诉讼费用等。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注重质量和安全问题,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而要真正落实质量成本控制,就要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事后检验的高度结合,从而把施工间接费用支出控制在计划要求的范围之内。

结语

建设成本控制中现场施工管理具有重大作用,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应该从各个环节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正确处理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降低工程成本。

成本管控论文: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成本管控

摘要:文章通过对动态成本管控的含义,分析了动态成本管控的条件,如构建企业成本数据管理系统,信息技术支持,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支持。最后阐释了关于动态成本管控的关键,如目标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实际成本数据的实时归集,构建具备可实施性的预警制度,构建统一目标成本的基准文件,以及开展动态成本跟踪控制等。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成本;管控要点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水平也在持续提高,监管机制亦得以日益健全和完善。尤其对项目动态成本的管控,能够有效控制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成本,促进项目资金的规范化使用。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成本管控是房地产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房地产项目迈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一、动态成本管理的含义

房地产企业进行动态成本管控的目的是将全过程开发成本有效地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减少期间无效投资,提高实际开发效益。这就要求房地产公司按照项目的进展,将开发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及有效的分解,从而科学地设置目标成本并将其作为动态成本控制的主线。动态成本管控是通过项目合同的开展来进行的动态跟踪管理,开发过程中及时采集、整理实际成本数据,并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直观地比较、分析,对成本偏差的形成原因、幅度进行理性分析,为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提供数据参考。项目成本通常可以分成已开发成本和待开发成本,已开发成本又分成合同成本和非合同的成本。这些成本是房地产公司动态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基础。

二、动态成本管控的条件

(一)构建企业成本数据管理系统由于房地产的项目非常多而杂,所以房地产管理人员决定开展项目动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时候,应当得到项目的数据支持。只有对相关项目做一个具体且详细的调研,收集相关数据,方可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作出最真实、准确的数据指标,这样成本管理人员才能制定或修正出准确的项目目标成本,并可根据成本的基本特点制定出合适的动态成本管理控制方法。

(二)信息技术支持

当前社会处于发展的阶段,而人们则处于信息科技时代。由此可知,信息技术关系到个各个行业的相关信息和全部的资源。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准确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所以,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动态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信息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采集到与项目相关的数据资料,而且还可以提供最准确的数据分析结论,使房地产房动态成本管理和控制更加及时和精准。

(三)企业管理人员的支持

首先动态成本的管控,应该是房地产企业全员参与的,房地产管理人员更应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控制的高效性并不留死角,如仅仅依靠成本管理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再者,如无房地产管理人员的支持,极可能造成无法正常开展动态成本管控工作。例如对附加保密要求的相关财务信息等,须在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下,成本管理人员才可以得到相关信息资料,才可以确保动态成本管理核算是有效的。

三、关于动态成本管控关键点分析

(一)建立健全目标成本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目标成本控制体系,科学、合理地设置目标成本,是有效地控制项目动态成本的前提条件。假如进行项目实行的时候,经过成本跟踪了解到目标成本中有漏项的,就需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首先,项目成本的组成科目一般有两百条以上,所以目标成本很难或者不可能做到全面。所以应当在开发成本条件下设定不能预见费当成开发成本中的二级科目,从而处理对目标成本影响很小的漏项成本方面的问题。不能预见费的设定是根据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差别而异,一般不可以超出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的5%,最好保持在1%和3%左右。企业应当伴随项目的推动而进行整理和归纳,做好成本科目的设定,从而降低目标成本费用编制漏项因素产生的成本占据不能预见费的比重。其次,不管是设计的结果和施工的方案中的不良问题,还是目标成本编制的问题,假如有漏项的情况发生,就会影响到目标成本,因此需要及时对目标成本进行修正,从而确保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比对是合理的。

(二)实际成本数据的实时归集

在进行正式的成本费用管理控制的时候,不管是跨地区的开发公司,还是地区性的小型公司,都有着成本游离这样的情况发生。就是一些已经产生的成本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没有实时归集入成本管理系统表单或者成本管理相应的系统成本科目里面,让动态成本无法进行真实且客观映出成本的实际情况。造成这样的现象的因素是:一,设计更改等文件未能够实时进行审核和归集。二,一边设计图纸一边进行施工不能够对成本进行准确的预估。三,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未能把已经订立的合约进行归集。上述所言,造成的成本归集不实时造成动态成本不准确的问题,和实际的管理经验相融合,可经过制定ERP成本管理体系方法来处置。依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在系统中构建成本科目系统和合同规划系统、工作流程审核系统、签证、设计更换等,进行审核以后成本自动进行归集。制定ERP成本管理系统的整体流程应当在软件购进、实施等层面上投入一定的成本费用,构建比较健全的线下管理系统。

(三)构建具备可实施性的预警制度

项目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幅度如能控制在5%的范畴以内,是较为理想的。如一旦超出这个偏差幅度或设定的预警值,却仍未予实时预警和及时纠偏,那么动态成本管理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房地产企业各部门可以通过定时成本体系回想会议的形式,回想当月的成本费用发生了哪些改变、判断以后一段时间内会产生的成本费用和合同规划,尽早发现超出成本的概率,实时预警。进行预警的重要意义,通常表现在成本超过尚未产生时,这个时候对超出成本的处理往往比已经超出后的预警要高得多。

(四)构建统一目标成本的基准文件

房地产开发关系到的项目以及科目比较复杂,房地产建设的房产价值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商品房与一般的居民房价格不相同。可是每次房地产开发,都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做好每个项目成本核算以及制定。且固定核算的成本应当在运算的范畴有以内。因此,应当构建统一的项目成本基准文件,给每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奠定项目核算以及管控的基础。

(五)开展动态成本跟踪控制

房地产项目投资除去运算之外,还应当拥有预备的费用。由于房地产项目费用随时都可能产生变化,会依据市场经济改变以及材料的费用变化而出现改变。所以,应当对项目的动态成本进行随时的跟踪以及控制,这样才可以确保吸纳投资不会高于预算中的费用。动态成本控制以及跟踪,应当划分好时间段。每一个星期都要进行成本信息的报告以及调查,每一个月都应当进行成本预估,且设定合理的费用周转以及结算历程。所以,项目动态成本的控制与跟踪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成本管理和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好的。因此,必须要构建预警制度和确保目标成本编制的全面性等,才能确保房地产项目的整体质量。

作者:杨斌 单位:深圳市万丰铖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思路

摘要: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价值、问题和措施三个维度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成本;核算;管控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当中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整理和统计,并根据企业的相关要求或者预算进行资金使用情况的规划。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资金优化配置,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价值

1.辅助成本控制管理工作

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活动当中,必然会涉及到会计成本核算内容,而想要顺利开展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首先就要对企业生产阶段和经营阶段的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进而对这些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科学的成本预测、成本评价、成本计划等等,从而能够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和可靠的信息。

2.评价成本管理状况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能够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相关信息以数据的形式统计起来,并进行计算和处理,从而得到成本分析结果,再将实际的成本管理情况与预先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对成本管理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

3.提高成本控制质量

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主要的核算对象就是企业的费用开支,包括企业账簿上所记录的支出。以及其他在生产活动和销售活动当中所发生的支出,例如原材料采购支出、动力燃料费用、租金支出、利息支出、人力资源成本开支等等,这些都是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而成本控制还需要利用会计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控制,要求较高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继而实现成本控制质量的提高。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问题

1.相关制度不健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不注重相关制度的建设和措施的制定。由此一来,就导致在实际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没有明确的指标和规范进行控制,也没有明确的制度进行核算工作的管理。而在如今的市场环境当中,只有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快完善相关制度才是企业应当关注的课题。

2.核算方法不科学

除了制度建设方面有所欠缺而外,我们发现部分企业在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上还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核算方法作为技术支撑,导致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容易出现很多漏洞和弊病。不仅如此,很多企业由于在财务管理活动当中没有进行规范有效的成本分析和审核,导致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问题。

3.会计人员水平低

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由于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繁杂,数据较多,因而影响因素也较多,需要在工作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进行全面仔细的考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但是根据实际调查情况,目前很多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缺乏一定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操守。同时企业也没有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这就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会计成本核算质量和成本控制效率。

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措施

1.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为了能够尽快提高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质量,提高企业成本管控效率,本文认为首先应当弥补在制度规范方面的漏洞,让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在制度层面上得到强制力的规范。基于此,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意识到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意义和作用,并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提高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其次,从制度规章层面对企业的会计科目进行全面化的设置,从而为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提供更好的财务环境。除此之外,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还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系统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制度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会计成本核算的标准、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会计成本核算的程序等等,同时包括会计成本核算的对象、目标、实施原则等等。只有先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开展实际的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真正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应当根据实际的业务活动需要和企业的行业性质来选择最适合的核算方法,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进一步细化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提高对会计成本管理的能力和核算方法的应用能力。此外,企业还需要根据会计成本核算结果进行科学的成本分析,采取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从而让分析结果更加全面有效,对各种不同的成本情况予以充分的掌握,同时对其中成本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再根据成本分析结果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改进企业的成本控制现状,实现成本管控目的。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由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而且会计成本管理工作也比较繁琐,因而对于负责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的水平,就必须要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成本核算团队。第一,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在行业的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实际经营状况,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人才的选拔标准,并严格进行工作人员的聘请和录用。第二,针对已经上岗的会计工作人员,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和教育宣传活动,邀请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讲授,从而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跟上时展的脚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同时也是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扩大企业经济效益空间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需要以会计成本核算为基础,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成本分析、成本评价和成本控制,最终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坚实的基础。

作者:曹嵘 单位:山西焦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成本管控论文:财务管理下企业成本管控建议

摘要:国内经济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高度关注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方向比较多,其中人工成本控制,一直以来都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并且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当前人工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企业发展情况,对如何提升财务管理视角下的企业人工管理工作质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成本管理;人工管理

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在进行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付给劳动人员的费用总和。人工成本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结构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可以通过提升人工管理工作质量的形式来提升成本控制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改善传统的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财务管理工作指标下的企业人工成本目标

管控企业人工成本以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工作主要体现在相对控制指标以及绝对控制指标这两个方面。在不同的指标当中,两种模式所占比例是可以比较的。人工成本所占总成本比例的绝对控制指标是受到人均支付人工成本费用影响的,并且在相同时间段下企业运行的整体指标。企业在运行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控制等形式,结合计算的精确结果来明确人工成本投入,提升企业人工管理工作质量,便于企业后期发展。

b1.从人工成本控制认知的角度提升控制水平。人工成本以及相应的控制工作是近年来国内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所以必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提升成本管控控制质量以及对其的认知程度。企业方面应当从人工成本以及人工控制的角度来提升工作质量,不仅是一种对国家、企业以及职工进行调节的经济杠杆,同时也可以通过该形式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人工成本控制的形式来提升资产增值质量,使其更加满足当前企业制度需求,所以从整体上来看,企业人工成本会受到资产增值的影响。通过人工成本投入的形式来提升企业商品市场综合竞争力,保证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可以将成本控制融入到劳动力要素中,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要求。通过对比的形式来计算投入额度和所创造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资产始终都是保值的,为提升职工日常工资比例奠定基础。

2.人工成本和控制范畴。要明确企业人工成本和人工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确定工作涉及的范畴以及减少人工成本冗余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企业人工成本以及人工成本控制范畴,表现在人工成本比重占职工总工资的比例上。不论是固定工资还是员工绩效工资、年终奖金,都需要加入到其中。

3.精简企业工作人员。从目前国内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许多地区的企业都存在工种单一而且工作人员比较冗杂,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不同企业部门或者不同的管理岗位部门之间协调工作能力。如果不同岗位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不足、工作能力不足,必然会导致企业的人工成本增加。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分析相关问题可以发现,企业人工成本和企业日常控制工作也要打破传统工作模式以及传统的工作理念,以撤岗或者是岗位合并的等模式,让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工种做到最优化,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让企业的人工成本始终处在最低的程度。企业方面也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开展情况来抽取一些冗余的职工,将这些职工通过分批分流的形式来提升职工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以及职工的实践工作能力,鼓励相应职工在获取了对应能力之后重新上岗。

4.优化企业酬薪分配工作制度。企业方面可以通过优化酬薪分配制度的形式来全面优化人工成本和控制体系。具体表现与应当始终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企业进行管理,并对合理的人工成本进行计算,当计算完成之后,按照监督管理工资总额来优先处理一些问题,兼顾公平分配原则,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职工的工资效率,降低不必要的人工成本。还可以将企业职工不同岗位以及不同劳动技能下的酬薪标准当成主要工作目标,结合员工学历以及员工的职务、员工年龄等指标,对员工适当的进行一些补贴,进而提升企业人才吸引能力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程度。

三、结语

通过分析人工成本的理念、人工成本结构以及人工成本的体系可以发现,财务管理工作影响下的企业人工成本以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会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企业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时主要参考条件之一。企业方面,需要先认识到人工成本以及人工成本控制可以带来的积极主动的作用,之后根据企业日常经营发展情况,分别从多个角度强化企业人工成本控制认知,明确人工成本工作范畴,以促进企业人工成本以及控制体系的方式来优化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作者:张启国 单位:青岛第一疗养院财务科

成本管控论文:建筑工程施工方项目成本管控重点探析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中施工方项目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明确影响工程成本的相关因素,以便找到加强施工方项目成本管控的重点。对此,本文首先从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成本管控的因素,然后探究了当前存在的成本管控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施工方成本管控的一些建议,期望可以对相关人员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方成本管控影响因素建议

成本控制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成本控制,可以保证建筑施工单位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因素很多,要对其实现全面管控是比较难的。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就需要突出成本管控的重点,加强这些重点环节的成本管控,使其为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1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

1.1直接因素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由于其是建筑工程的直接完成者,因此和施工过程相关的各种直接因素,都属于影响成本直接因素这一范畴,具体说来有人员、材料和设备这三个方面。首先,在人员方面,一项建筑工程需要众多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参与其中,在施工人员的组织搭配上,若是没有依照工程实际随意编制人员,就可能导致参与工程的人员数量超出实际所需,引起人力成本增加。其次,在材料方面,建筑工程的材料成本支出往往能够占到工程整体成本的50%以上,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而且,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在这一周期中材料价格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市场行情也会影响材料成本。最后,在设备方面,建筑工程施工活动需要多种设备投入其中,机械设备所产生的采购费、租赁费、维修费、运杂费等都是一笔较为庞大的支出。

1.2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是指一些和施工活动并不是直接关联的因素,但是其又确实会对工程成本造成影响。具体说来,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是最为常规的成本间接影响因素。施工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施工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若是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势必会造成返工等问题,这就导致了材料浪费、工程量增加等问题,使得项目成本出现额外增长。施工进度的快慢也影响到项目成本,施工进度过快,可能导致质量问题或是安全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开支。进度若是过慢,又会在人员、设备等方面增加成本。施工安全是建筑施工一直强调的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需要支付一定的赔偿款,导致成本增加。还可能引起停工、返工等问题,进一步增加工程成本。

1.3其他因素

除了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成本造成影响,如项目管理工作质量、不可抗力、气候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和项目成本不存在直接关联,但是又可以通过一定渠道对项目成本形成影响,也需要进行重点管控。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存在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成本管控机制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不少单位尚未将成本管理纳入到核心工作范畴,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机制规范成本管理工作,导致其流于表面,没有深入施工活动之中,难以发挥效果。具体说来,一是没有健全的成本管理工作制度,对该项工作的定位不清,导致其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阻碍。二是没有完善的工作方案,成本管控开展随意。三是缺少监督机制,难以检验工作的落实情况。

2.2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不到位

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成本控制主要涉及到几项直接因素,即人员、材料和设备这三个方面的成本管控。首先,在人员编制上,成本管理落实不到位,尚未对人员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全面分析。而且人员编制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都未得到成本管理的控制监督。其次,在材料采购上,成本管理不到位,对采购环节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比如没有对市场情况全面调查,对材料质量也未全面检查。最后,在设备方面,设备配置方式不合理,对设备型号、数量的编制存在问题,而且设备的置办形式也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购买、租赁等手段没有合理搭配。

2.3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不到位

在施工活动开展过程中,成本控制主要应该从几个间接因素入手,即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在质量方面,成本管理没有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尤其是缺乏现场管理,导致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遗留到施工后期,造成返工等问题,增加成本。在进度方面,由于存在不可抗力、气象因素的意外情况,施工单位对进度规划不合理的地方。而成本管理又没有对进度管理引起重视,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增加成本。在安全方面,建筑施工方在施工活动中缺少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在成本中也没有针对安全问题设置合理的应对方法,引起安全问题增加项目成本。

3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强化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3.1健全成本管控机制

要确保建筑施工单位项目成本管控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对成本管控机制进行健全,使其能够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规范作用。首先,需要对成本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制定,在其中需要对该项工作精准定位,明确其工作意义、工作范围和管理对象,同时赋予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权利,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畅行无阻,落实成本管理。其次,合理制定成本管理的工作方案,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全面分析之后,编制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方案,确保工作展开有案可循。最后,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成本管理工作时限全面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改正,确保成本管控能够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切实作用,使项目成本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3.2做好施工前期的成本管控

在施工前期,成本管控应该集中在人员、材料和设备这三个方面。首先,加强人员方面的成本管控。对工程量进行确定,明确所需工种和具体人员数量,然后以此为据展开施工人员的编制,合理配置工种以及数量,确保施工人员符合工程实际要求,不至于出现人员超额增加成本的问题。其次,在材料采购上,可以依据工程进度,先采购一个阶段的施工材料。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对市场深入调查,选择可靠的供货商,尽量压低价格。此后,需要跟进材料价格走势,若是未来材料价格上涨,则需保持以前的采购价格;若是材料价格下跌,则需和供货商协商降低采购价格,以此控制成本。在设备方面,需要依照工程实际需求,合理配置机械设备,使其满足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同时还需就购买和租赁两种形式合理配置,使其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成本降低。

3.3施工中的成本管控

在施工活动进行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质量做好全面控制,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质量控制不仅涉及到材料、设备的质量,最为主要的还是施工质量。这就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标准合理施工,避免质量问题导致成本增加。其次是要对进度合理调控,避免进度延误导致成本问题。这主要是在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之后,合理对后续施工流程进行调整,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按时完成施工。最后是要做好安全管理,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安全问题出现,避免成本增加。

4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是保证其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从管控机制、施工前期和施工中期这三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好成本管控的相关工作。

作者:杨丽芬 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