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国建筑论文

时间:2022-04-23 09:05: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中国建筑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国建筑论文

中国建筑论文:浅谈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关键词] 人力资源 国际化 管理

[论文摘要] 世界建筑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使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匮乏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最大瓶颈。为了推进我国国际化,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如何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将优秀人员吸引到国际市场。

当公司刚开始扩展到国外时,通常把所有的海外活动集中在一个海外事业部。由海外事业部牵头协调总部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对接各海外区域。当海外业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总部协调和管理的难度就会变大、效率也会降低,实行分权式的组织机构,将绝大部分生产经营决策权交给各个区域公司,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所以需要外派大批骨干人员、确定市场定位和管理模式、逐步推进机构属地化,实现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道路。

一、人力资源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是人类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种要素。现在的人力资源狭义范围来理解,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而非广义的劳动力资源。

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重视人才,建立有凝聚力、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形成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才能形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所以进行合理人力资源规划,才能适应竞争激烈、危机四伏的国际市场。

二、目前国际化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国际化公司而言,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一件重要而困难的事情,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难觅。目前,我们国际化的主要目标市场锁定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等区域内的那些我们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这类区域我们无法招募到足够的中高层专业管理人员,所以需要外派大量优秀的管理人员。但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人才需求的增长已经超过供应的增长,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才奇缺。虽然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很难找到工作,但对于中国希望走向国际的企业来讲,却要首先面临国际化人才缺乏的考验。对于这些企业来讲,他们需要的是充分理解国际竞争的规则,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有关实践并能有效管理员工的高级管理人才。

2.中国企业国际人才流失严重。员工外派到国外工作对任何企业来讲都是个难题,由于难以适应国外的环境和融入当地文化,当他们感到失意的时候就会提前回国,或者由于对收入与机制的不满而跳槽,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给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3.影响员工是否接受国际任命的五点主要因素(1)子女教育。(2)对配偶职业发展和就业不利。(3)回国后再安置政策中忽视配偶。(4)无法为再安置提高足够的信息和支持。(5)健康问题。(6)长期两地分居;从中我们可以至少看出解决外派人员问题,是一项很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需要企业努力去做。

三、如何合理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保证公司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1.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发展国际化人才就必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必须选拔对国际化感兴趣的,喜欢到海外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的人;第二要日益增加派往海外做国际业务员工的数量,要把更多年轻人送往海外做国际业务;第三要让企业管理人员更多参加国际型商业管理培训项目,增加他们的国际化管理知识和经验。国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都要经过mba教育的培训,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却受到了管理教育方面的挑战。如果企业需要管理人员获得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了解管理实践,就必须要他们参加mba学习。但目前中国mba教育存在很多难题。首先是中国大多数mba项目成立的时间很短,还不够完善。其次是中国商学院的教授很少带给学员参与现代化管理实践的机会。最后是由于中国发展太快,很多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参与学习。企业应该鼓励管理人员参加mba学习,与此同时也要开展短期培训,掌握最现代的管理知识,增加经验。

2.要把雇员本地化纳入工程成本:国内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海外企业来快速拥有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人才。联想的成功就是因为收购ibmpc业务之后保留了这个部门的人才。培养一个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人才至少需要五到十年,因此‘购买’是一种较快的方式。但通过收购国外企业和招聘得到外籍管理人员只是一个方面。企业也不应该忽视外籍员工的培养,为了能够让外籍员工了解中国公司的企业文化,跨国企业采取的措施是让外籍员工到母公司工作几周,进行学习;而且还制作了相关光盘给外籍员工介绍母公司的工作环境和管理等,这样外籍员工对企业的了解就不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有个直观的感觉。同时中国公司如果希望不使外籍员工感到上升空间很有限,有两点至关重要:首先要外籍员工了解,最雄心勃勃的外籍员工的机会不仅在国内而是在全球。第二,要使本地员工和外籍员工的数量达到平衡,让更多外籍员工占据原来本土员工的位置,同时也应该保留一些本土员工的管理岗位,因为他们需要在国际积累经验。

3.制定相关人力资源政策,减少人才流失。(1)公司鼓励家属到海外工作,并出台比较好的、配套的福利政策。(2)要强制落实员工每年几次的探亲假,鼓励员工探亲,鼓励员工回国休假,对长期不回国休假的员工要特别提醒。(3)员工家属来海外探亲,要解决行政与费用问题。(4)实行轮换制度,每隔4~5年国外员工回国工作一段时间。

4.制定合理的人员流动与薪酬分配机制。第一是外派人员的选择。实行“双最”,即最优秀的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另外,要做好外派人才储备;二是现在愿意出去的人是新人多,但是新人出去又很茫然。那么公司科学安排每个片区新老员工的比例。三是对外派人人员培训。这个包括语言培训、国际商务礼仪培训、当地文化培训等大概十几项。四是薪水补贴要设计得科学。海外多个国家,每个国家补贴标准都不一样。补贴标准包括基本补贴、艰苦补贴、长期外派补贴、伙食补贴和临时补贴。另外还有回流机制,这个机制是难题中的难题。公司是可以无条件回国,回国后公司应该有个休整与上岗机制,保证员工公平合理流动与归属感。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摘要: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建筑劳务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筑劳务培训中各方主体职能设计、培训费用的承担、培训方案的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劳务培训 政府 企业 培训机构

一、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基本概念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性培训,开发建筑劳务用工体能、技能和智能资源,从而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经济生产能力。建筑劳务培训由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行业、用人单位承担,培训的内容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建筑劳务用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进行岗位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是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建筑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比2005年增长241%,建筑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建筑劳务用工队伍,而目前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截止2007年,全国建筑劳务用工技能培训基地1300多个、鉴定机构近1000家,累计培训742万人,其中614万人获得了职业技能证书,而建筑劳务用工总量为3653万,培训仅占总数20%左右。建筑劳用工培训任重道远。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及劳动者个人。由于政府用于培训的政策性经费少且难以争取,企业专项培训经费的提取不能执行到位,建筑劳务用工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培训经费或不愿支付培训经费,建筑行业没有用于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专项金额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培训工作经费筹集困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培训工作的发展。

2.政府对建筑劳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经调查,目前建筑劳务用工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率极低,除特殊工种如防水、电焊工、电工、架子工等国家有强制要求外,与国家建设部要求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相距甚远。笔者于2011年5月对扬州市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状况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扬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的工人只占16.01%, 83.99%的工人没有上岗证或者还在办理中。因为政府对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缺乏有效的监督,所以很多建筑劳务用工不愿意通过参加培训获得上岗证书,建筑劳务企业及建筑劳务用工对参加建筑劳务培训表现出动力不足,造成建筑劳务培训生源组织困难。

3.建筑劳务培训中各方参与主体职责不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参与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用人企业、培训机构,在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制定政策并指导建筑劳务培训行业的发展,用人单位有义务组织建筑劳务培训,支付应承担的职工培训经费,培训机构应承担执行建筑劳务培训的职能。而目前现实是政府管理职能缺失,企业培训动力不足,逃避支付相关培训经费,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培训质量总体效果较差。

4.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难度较大

首先,建筑劳务用工数量庞大,待培训对象人数众多,给培训机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其次由于建筑劳务用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用人企业不愿支付培训费用;建筑劳务工人由于其承担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意或没有精力参加培训;建筑劳务用工还具有临时性、季节性、流动性等特点,这点在建筑劳务用工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以上均为制约实施建筑劳务培训的因素。

三、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各方主体职能设计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由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共同承担,因此,应对三方的职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明确的界定,通过对建筑劳务用工系统分析,提取出相应的工作任务,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培训机构承担”原则,确定三方主体的职能。

2.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库,扩大宣传

3.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建立培训的专项资金,加强规范引导

4.加大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检查力度,要求企业优先使用经培训合格的工人,落实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5.拟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规划,确立培训目标,按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和确定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

6.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承担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过程进行检查、督导、监控。

7.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效率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8.组织开展建筑劳务用工技能鉴定及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企业 

1.落实企业培训资金,重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工作

2.执行政府的配套措施,支付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期间最低生活保障费

3.切实做好建筑劳务用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工作

4.采取竞争机制,引导和激励建筑劳务用工主动参加培训

5.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培训机构

 1.制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计划

2.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体系,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

3.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安排培训场所和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确保培训质量

4.配合政府做好劳务用工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工作

5.推进教学改革,降低培训成本

6.采取奖励机制,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学习热情

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相关的受益主体包括企业、劳动者个人、政府。因此,培训费用应由受益主体依据受益程度不同共同分担,各方主体受益程度分析如下:

(1)建筑企业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最大受益方。对于建筑总承包企业,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培训可以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增加培训资金投入,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培训期间总承包企业应按照政府最低工作标准的规定,支付给建筑工人最低生活保障费,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

(2)劳动者个体是建筑劳务培训中直接受益者。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收益,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因此建筑劳务用工要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3)政府是建筑劳务培训中根本受益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提升就业率,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增加社会稳定性,还可以提高人均产值,增加社会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应承担部分培训费用。为此,政府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各地要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根据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型培训对各受益主体的意义不同,建议建筑劳务培训费用承担的模式如表2。

表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培训项目 政府 企业 个人

引导性培训 50% 50% 0

技能性培训 20% 30% 50%

3.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

(1)培训内容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筑劳务用工引导性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培训与其他培训。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基础教育,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其他培训内容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筑劳务用工的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职业道德、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内容培训。

建筑劳务用工职业技能培训区分不同工种分类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培训,实际操作的培训。培训分为三个流程: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实际操作。例如砌筑工培训时,先讲解砌筑的基本知识;然后到工地现场,进行操作演示;最后让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2)培训方式

考虑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可开展分层次培训,先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再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或先对学历稍高工人进行培训,然后对学历低的工人进行培训。在时间上可根据工人工作时间特点,安排持续的夜校培训、短期集中脱产培训、假期或周末培训;由于工人在施工现场工作,因此可开展分地点培训,培训地点可在培训机构,也可在工地现场,引导性培训可以在培训机构集中进行讲解,技能性培训可以到工地现场,边学边练。

(3)培训手段

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培训教材不能过分偏于理论,应选用直观易懂的教材,教材要少理论、多实际, 少文字、多图形, 同时配套以各种光盘,既有规范统一的专业教材, 也有各地各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的自编教材。尽量采用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声像、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的理性传统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摘要:回顾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过程,指出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结合创作实践说明,继承和发扬理性传统,并借鉴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理性传统;精华;形式;继承和发扬;建筑创作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几乎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认真思考,对个人的创作以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

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对“形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在西方文化中,把形式以及对形式的研究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在他们看来,形式代表着美的本质和规律,两千年来不同学派试图从数理、心理、伦理等不同方面来阐述有关形式的问题。西方建筑史所记载的那些著名的神庙、宫殿都是一种精确的数理关系的构成,黄金分割率以及比例、尺度等则是一种美的法则。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所谓“大象无形”、 “得意忘形”等观念几乎否定了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性观念则深入人心。回想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主流建筑杂志上仍满篇介绍国外建筑思潮、流派的理论文章而鲜有几幅建筑外观图片的现实,可以认为中国建筑文化一直保持着理性传统——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

笔者通过对既往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摘录了几条较易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建筑理性特征如下:

1)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一个系统,不应该脱离这个系统来看。

2)建筑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各种具体构成部件, 空间重于构成,“实”为虚“存”,“实”为手段,“虚”为目的。

3)明显的轴线感。有单轴线与多轴线,按地形地貌及功能与空间构图确定,有导向与引人入胜的作用,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

4)重视平面布局中序列安排与活动线上感受的变化。人工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开启与封闭、展开与收束等逐步呈现,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迂回曲折,有限空间产生无限意味。

5)含蓄展现而非一目了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其内向庭院不同于西方的外向庭院。

6)独特的群体概念,以“间”成“栋”,以“栋”成“院”, 以“院”成“群”,栋虽小而群体大。“间”作为不可分割的单元体,自由灵活,因地制宜,不受程式拘束。有别于西方建筑的一般群体概念——由独立建筑组成。

7)设计标准化。以统一的模数统一结构、构造材料与部件的尺度。

以下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的作用。

二、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在实践中的应用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黄河天险,南接秦岭余脉,西通长安,东接洛阳,古称“豫陕孔道”,历为古都洛阳的畿辅之地和西方门户。世纪广场位于新安县新城区南北中轴线最南端地势较低的坡地上。世纪广场是新城区空间序列的高潮部分,北面隔310国道邻县行政中心,南有巨型柱廊作为新城中轴线的收头,透过柱廊, 悠然可见南山。需要设计的项目为广场西侧坡地上的县电力公司综合楼,以及后来接手的广场东侧洼地上的县文化中心。

电力公司工程按功能分成营业、行政、调度、后勤四楼,县文化中心工程包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馆。

第一轮方案在布局和风格上,严格按照使用者所提 “四楼”、“三馆”的设计要求——各单体建筑相互独立,自成一体,沿广场两侧雁翅排开。但由于单体建筑面积小,风格不统一,而用地面积较大且地形狭长,造成广场东西边界结构松散,无围合感、纵深感,效果不甚理想。

第二轮方案设计将两工程一并考虑:两工程在广场周边共有七个功能各异的子项,它们之间在建筑风格上不仅存在工程内部子项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同时存在工程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如何保证世纪广场周边建筑形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成为关乎本轮方案成败的关键。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1) 城市尺度层面上的广场边界。

通常广场应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空间和完整而单纯的实体边界,此时广场的相当一部分应处于实体边界——主要建筑物的张力覆盖之下。广场性质的确定在与其周边构成要素的联系中完成。有时,周边建筑甚至对广场性质的确定能起到决定性影响。两工程的规划设计在宏观上实质上就是城市尺度层面上对世纪广场实体边界的设计。

2)以“间、段、栋、院”为结构单元的“集零为整”的集群设计。

为形成城市尺度上的广场实体边界,单体建筑已经相对弱化为实体边界的片段,成为建筑“集零为整”集群设计方式中的“零”。

为不破坏世纪广场地段作为县政治、文化中心在城市形象上的完整性,根据用地狭长的特点以及建筑面积有限的前提,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提取具有一定围合感和纵深感的“院”——“三合院”作为广场边界空间构成的单元体,使两工程在建筑首先在空间构成模式上达成一致,产生协调和呼应。以类似传统建筑中的“间”概念的 7.2米柱跨作为构成单体建筑的最基本单元体。以三个7.2米开间构成的“段”作为高一级的单元体。以两至三个“段”构成的“栋”作为构成“院”的单元体。以“院”作为构成建筑群的单元体。广场东西两侧边界各由三个“三合院”由北向南沿纵轴线串联而成,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总体上均呈“几”字型。第二进三合院面向广场敞开,使广场的轴线组织得到了强调和统一。在大的空间格局生成的基础上,由7.2米立面造型单元体大量复制形成的有层次的建筑立面,具有明确规律性的组织划分,服务于市政广场庄严神圣气氛的形成。从建成后的效果来看,虽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却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

三、未来之路

如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对建筑的使用要求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将外显形象特征运用于新建筑而称之为民族风格的作法已经被历史证明不是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良方。与之相对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是属于思维中的概念,而非物化后的实体形象,运用时结合实际,创造或借鉴新形象不受拘束。借用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挖掘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同时吸取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重视对形式的研究,并把形式的塑造与前面提到的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相结合,才能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走出新路。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摘要: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建筑劳务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筑劳务培训中各方主体职能设计、培训费用的承担、培训方案的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劳务培训 政府 企业 培训机构

一、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基本概念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性培训,开发建筑劳务用工体能、技能和智能资源,从而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经济生产能力。建筑劳务培训由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行业、用人单位承担,培训的内容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建筑劳务用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进行岗位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是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建筑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比2005年增长241%,建筑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建筑劳务用工队伍,而目前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截止2007年,全国建筑劳务用工技能培训基地1300多个、鉴定机构近1000家,累计培训742万人,其中614万人获得了职业技能证书,而建筑劳务用工总量为3653万,培训仅占总数20%左右。建筑劳用工培训任重道远。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及劳动者个人。由于政府用于培训的政策性经费少且难以争取,企业专项培训经费的提取不能执行到位,建筑劳务用工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培训经费或不愿支付培训经费,建筑行业没有用于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专项金额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培训工作经费筹集困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培训工作的发展。

2.政府对建筑劳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经调查,目前建筑劳务用工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率极低,除特殊工种如防水、电焊工、电工、架子工等国家有强制要求外,与国家建设部要求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相距甚远。笔者于2011年5月对扬州市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状况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扬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的工人只占16.01%, 83.99%的工人没有上岗证或者还在办理中。因为政府对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缺乏有效的监督,所以很多建筑劳务用工不愿意通过参加培训获得上岗证书,建筑劳务企业及建筑劳务用工对参加建筑劳务培训表现出动力不足,造成建筑劳务培训生源组织困难。

3.建筑劳务培训中各方参与主体职责不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参与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用人企业、培训机构,在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制定政策并指导建筑劳务培训行业的发展,用人单位有义务组织建筑劳务培训,支付应承担的职工培训经费,培训机构应承担执行建筑劳务培训的职能。而目前现实是政府管理职能缺失,企业培训动力不足,逃避支付相关培训经费,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培训质量总体效果较差。

4.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难度较大

首先,建筑劳务用工数量庞大,待培训对象人数众多,给培训机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其次由于建筑劳务用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用人企业不愿支付培训费用;建筑劳务工人由于其承担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意或没有精力参加培训;建筑劳务用工还具有临时性、季节性、流动性等特点,这点在建筑劳务用工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以上均为制约实施建筑劳务培训的因素。

三、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各方主体职能设计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由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共同承担,因此,应对三方的职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明确的界定,通过对建筑劳务用工系统分析,提取出相应的工作任务,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培训机构承担”原则,确定三方主体的职能。

2.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库,扩大宣传

3.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建立培训的专项资金,加强规范引导

4.加大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检查力度,要求企业优先使用经培训合格的工人,落实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5.拟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规划,确立培训目标,按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和确定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

6.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承担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过程进行检查、督导、监控。

7.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效率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8.组织开展建筑劳务用工技能鉴定及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企业 1.落实企业培训资金,重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工作

2.执行政府的配套措施,支付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期间最低生活保障费

3.切实做好建筑劳务用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工作

4.采取竞争机制,引导和激励建筑劳务用工主动参加培训

5.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培训机构 1.制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计划

2.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体系,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

3.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安排培训场所和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确保培训质量

4.配合政府做好劳务用工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工作

5.推进教学改革,降低培训成本

6.采取奖励机制,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学习热情

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相关的受益主体包括企业、劳动者个人、政府。因此,培训费用应由受益主体依据受益程度不同共同分担,各方主体受益程度分析如下:

(1)建筑企业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最大受益方。对于建筑总承包企业,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培训可以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增加培训资金投入,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培训期间总承包企业应按照政府最低工作标准的规定,支付给建筑工人最低生活保障费,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

(2)劳动者个体是建筑劳务培训中直接受益者。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收益,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因此建筑劳务用工要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3)政府是建筑劳务培训中根本受益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提升就业率,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增加社会稳定性,还可以提高人均产值,增加社会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应承担部分培训费用。为此,政府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各地要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根据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型培训对各受益主体的意义不同,建议建筑劳务培训费用承担的模式如表2。

表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培训项目 政府 企业 个人

引导性培训 50% 50% 0

技能性培训 20% 30% 50%

3.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

(1)培训内容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筑劳务用工引导性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培训与其他培训。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基础教育,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其他培训内容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筑劳务用工的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职业道德、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内容培训。

建筑劳务用工职业技能培训区分不同工种分类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培训,实际操作的培训。培训分为三个流程: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实际操作。例如砌筑工培训时,先讲解砌筑的基本知识;然后到工地现场,进行操作演示;最后让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2)培训方式

考虑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可开展分层次培训,先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再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或先对学历稍高工人进行培训,然后对学历低的工人进行培训。在时间上可根据工人工作时间特点,安排持续的夜校培训、短期集中脱产培训、假期或周末培训;由于工人在施工现场工作,因此可开展分地点培训,培训地点可在培训机构,也可在工地现场,引导性培训可以在培训机构集中进行讲解,技能性培训可以到工地现场,边学边练。

(3)培训手段

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培训教材不能过分偏于理论,应选用直观易懂的教材,教材要少理论、多实际, 少文字、多图形, 同时配套以各种光盘,既有规范统一的专业教材, 也有各地各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的自编教材。尽量采用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声像、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

中国建筑论文:浅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

摘 要:本文从实际设计体会出发,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即:韵律与节奏感、不定与张力、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调和与对比、复杂与简约、秩序与传统。

关键词:中国建筑 设计 形式美

建筑的形式创新是建筑的艺术范畴中最突出的方面。建筑形式的感知是一个二次解读的过程,每个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无视受众,要让受众理解和接受建筑形式有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建筑形式需要符合形式美法则。在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设计体验总结和概括几种主要的建筑形式美法则,从而对日常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归纳起来建筑的形式美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韵律节奏感

众所周知的一句话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第一次读到这句话大为喝彩。为什么不说是流动的画面或形象的诗篇?笔者认为: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就是音符是生动的,而拍子是跳耀的。如同建筑的元素:规律的开窗和有序的柱列如同行板;空间的迂回曲折如同婉转的音律;周边环境如同背景音乐,而建筑主体如同主音乐器。节奏与韵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美感的共同语言。建筑的节奏与韵律可以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来实现的。建筑的韵律和节奏感给人以愉悦和秩序的心理感受。

二、不定和张力

物质现实与精神效果脱节所引起的矛盾是绘画艺术的源泉,建筑即是形式也是实体、即是抽象也是具体,其中产生的不定性正是建筑的生命力所在。如现在争议颇多的cctv总部,解构主义手法的颠覆传统的奇怪造型极具视觉冲击力。这是建筑的抽象与具象、虚与实所表现出来的不定性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和设计味。cctv总部形体富力度感的倾斜的轮廓极其抓人眼球,这种形态内在力的运动表现出不均衡的视觉经验,使得内在运动变化规律更为强烈。cctv总部的“力象”是紧张和不稳定的,任何有冲突、有戏剧性的场景都会让人为之一震,从而形成了建筑形式的感召力和雕塑感。其次不稳定也体现出建筑形式的独特性和趣味性,这是建筑能够受人关注、被人玩味的主要品质之一。

三、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一般来说设计就是解决对比、协调的关系,虽然艺术审美中没有一定的法则,但是建筑设计中协调的地位要高于对比。建筑设计是社会行为,直接影响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深层面,同时对后世的影响是每个现代人无法估量的,社会行为就要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而不能与大环境格格不入。赖特说:“好的建筑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建筑形式需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要能刺激人的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等,而不是孤立甚至是傲慢的。国家大剧院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以无礼、高傲的姿态无视周边环境的历史内蕴和环境美学。

四、调和与对比

路易斯.康说“设计的作用就是对意外的东西做好调整”。要突出主体的意外也是美学法则之一,亮点的鲜明才凸现作品的个性。建筑的各要素之间虽然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在追求建筑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建筑的关联性和统一性,这就需要在对比中建立一种调和的秩序。柯布西耶和阿尔托的许多作品都在正常的直线和特殊的斜线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或对立统一。

五、复杂与简约

“少即是多”是对这一形式美的最好诠释,能深刻有力地满足人们心灵的简练的美都来自内在的复杂性。简练并不是简陋,这种简化是在形成复杂艺术分析进程中的一个方法,而不能误认为目的。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理性化的抽象,而是需要表现一种非确定的必然性和元素冲突的矛盾性。内容与形式的简单映射出理念与内蕴的深刻,这样的建筑形式非常经得起推敲与玩味。刘家琨的鹿岛石刻馆是一种匀称而追求画面效果的建筑,它崇拜简练但并不脱离复杂的生活。

六、秩序与传统

路易斯.康说“秩序并不意味着有条不紊”,反常和不定在建筑上是行之有效的。破除法则和打破常规都能产生新的意义,法则是不能被轻视的,传统又是不能被抛弃的,如何把其中的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就是创作出好作品的要素之一。解构主义对于建筑设计的革命给这一法则的应用带来了契机,激进和颠覆传统的解构主义走到后期表现得相对地温和相对地平易近人,因为建筑的根本不在于“解构”而是在于“结构”。倾斜的天花和墙壁可以被接受,但是如果再把地面变形,那不就成了“天外来客”?任何高技术的表现手段最终都会归位于传统和人性化,“怪诞”又不遵循秩序的建筑形式也许是某个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反映,但终究成不了建筑形式发展的大气候。

现今的建筑形式有两大动向充分说明了秩序与传统这一审美法则,即匀质空间的复兴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总复兴,这样的审美法则也代表了大众的呼声和时代的潮流。

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是建筑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之所在,形式美法则并不是给建筑形式建立框架和标本,而是研习相对稳定和通用的设计方法,这些原则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项目灵活调整和变更。形式美法则主要解决了建筑形式的“可读性”,因为受众解读作品的过程就是运用形式美法则去分析和思考建筑形式的过程。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复兴的思想源泉

【摘 要】建筑“以人为本”的本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离开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理解那么一切建筑意图将是无本之木,无水资源。

【关键词】溯源;复兴;人本;天下

中国建筑业近年来忙得不亦乐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的热浪席卷大江南北。然而民族建筑却没能在大兴土木的时机中得到发展。相反,传统的精华在汹涌的形式主义的恶浪中一退再退,直到大片的城市失去了昔日的尊严和神韵。传统的建筑文化在喧嚣的现代都市里,在那些夕阳下高层建筑的阴影中慢慢的沉沦。国民渐渐开始忘记了历史,忘记了祖先,忘记了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而对眼前沾着洋气,带着发达国家气息的国际流行货趋之若鹜。人们没有认识到,我们的文化已经被一点点侵蚀;人们也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精神在盖着现代印记的空间里失去了应有的方向;人们更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一切都是在盲目追逐流行方式付出的惨痛代价。

建筑是多种人文形式的综合产物,基于哲学,艺术,美学,物理,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边缘学科。而引导建筑思潮与形式的变革的主要力量是在哲学上的变革,没有那一种力量能象哲学这样深远而有力的影响并铭刻在人民的灵魂深处。哲学对人的影响是从人的世界观渗入的,最终会形成人的信仰。而缺乏能足够用以权衡利益,抵制不良风气和诱惑的信仰是当代建筑师最主要的问题。在经过几十年中国的建筑试验和建筑笑料的积累后,我们不禁要反思:中国建筑的方向在哪里?能够引导民族建筑业复兴的旗帜在哪里?指引建筑师信仰的精神支柱在哪里?

中国哲学的鼎盛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先秦时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黄金时期,具有引领中华文化的强势,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哲学品格令后世为之倾倒。这一时期,可谓群英荟萃、学派峰起,哲学思潮此起彼伏,激荡冲撞;哲学巨人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画面。可以说,先秦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著名哲学家有老子、孔丘、庄周、墨翟等,他们深邃的哲理思考,足以与古希腊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并肩齐名。然而与西方先哲不同的是,在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状况下,先秦诸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哲学品质。诸子百家争鸣于同世,各有其不同的风格:儒家的醇厚、墨家的严谨、道家的超逸、法家的冷峻等。这段时间产生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精神世界。

当代的中国建筑界,并不是需要在思想上捡起诸子百家的理论,生搬硬套到中国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去,并牵强附会的解释其建筑的某种形式与古人的只言片语相符合,例如设计一个上圆下方的建筑便解释为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思想相应,在明知道天非圆,地非方的现代社会仍然用这种错误观念作为设计立意,这是对古文化的曲解,也是对现代哲学思想的亵渎,更是显示本人在理论水平和常识上的肤浅。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居然会出现在中国建筑高等学府的重要设计方案中。可见今人对祖先遗产的利用上,仅仅是从毛皮和文字的生搬硬套,缺乏对其精神内蕴的深掘。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遗产,这是我们的荣幸和骄傲。而如何让这些遗产再次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纵观先秦诸子哲学的品质第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在天人关系的整体把握中,关怀人的终极取向和现实价值。它的源头仍要归溯到《周易》上。《周易》往往将“天道”、“地道”、“人道”并列,人并不低贱。“它初步显示了人的觉醒,尽管不很充分明确,但毕竟开了先河。老子说得更直接:“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这里,老子明确说明了“人亦大”,人应在天人关系中占一席之位,“人居其一焉”。荀子更精辟地点明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的缘由,并最终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建筑的本质就是以人之力改造自然,用建筑这种工具来为人所用。当今世界,建筑“以人为本”的本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离开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理解那么一切建筑意图将是无本之木,无水资源。不能成为被人所接受的真正的建筑,也就远离了建筑的初衷。偏离了建筑是以人为中心的宗旨。欧阳友权先生认为:“我国的人文精神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化成天下的生命大智慧。这种生命的大智慧,是文明社会人的理性精神的基石。”

然而自从秦统一中国后的漫长的时间里

封建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民众的精神控制占据了统治地位。人们在单一的哲学体系下生存,缺乏足够的思想空间,对超出儒家思想精神世界的探讨少之又少,导致了集体思想偏移,而儒家的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控制着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哲学如一锅温水,大家都在烧,但是谁也不愿拿出自己烈性燃料来煮沸这锅水,免得开水溅出后烫伤自己。中国的现代哲学思想者总是瞻前瞩后,在建立个人的哲学思想时生怕亵渎了先人,攻击了师祖,得罪了挚友。树立的理论含糊而没有攻击性,缺乏向传统和权威宣战的勇气,一种“和”的精神遍布文化领域,偶尔有微露狰狞的苗头也成了一些守旧者围攻的靶子,被消灭和同化在一团和气的氛围中。

盲目的崇拜现代建筑对中国文化破坏的现象看似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实际这是一个社会的根源问题。因此,单纯的从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这些专业角度来寻求解决中国的建筑问题的一切想法,不管如何精彩,如何动人都是徒劳的。不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建筑问题的数量只会与时俱进。建筑学博士后徐千里先生曾经以钟摆形象的描绘了人类思想的进程,人类的思想总是从一种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来回的摇摆,在这个摇摆的过程中人类的思想才逐渐的走向成熟,人类社会也得以发展。然而,这个钟摆的运动是需要动力的,而这个动力就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激烈的斗争。在哲学方面需要有战斗特征的理论作为武器与传统抗衡。正如马克思主义引导俄国和中国的革命,尼采的超人哲学是点燃起二战的导火索一样。只有拥有足以毁灭旧思想观念和重组过时精神体系的斗争思想,才能得到受旧思想压迫和折磨的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人本主义”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武器来引导民众的思想,但过多的关怀很可能会使人从一种“谋利”的思想走向另一种“待利”的思想。因为世界的资源是一定的,过分的强调人的作用和利益的同时就是在损害其他人群和物种的利益。民众的思想不能左右的,但是是可以引导的。单纯的“人本主义”可以引导民众的思想达到初期阶段的目的。因此“人本主义”仅仅是一个打破现阶段盲目崇尚流行风气的一种武器。却不能作为我国未来长久哲学思想内核。

若要形成长期的,类似儒家思想的深远体系,必须结合本国的“天下主义”思想。因为我国国民重大缺陷就是缺少民族意识,缺少民族凝聚力,因此需唤起民族精神。“人本主义”已经十分强调人的个体性,而“天下主义”正是最终综合单个的个体利益之和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天下主义是道义主义,也是文化主义。是不根据“利”和空间和时间为标准来评判事物的,而是根据“道”的准则作出选择。正如孔子所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由无序走向有序,由分散走向凝聚,由个体走向群体,由弱小走向强大。如果“人本主义”是我国民众思想的原点,那么“天下主义”便是引导我国民众思想的目标。

中国建筑论文:浅析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引领

【摘要】 “全球化”带来中国文化转变的今天,我们的建筑设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传统的文化因为历史的割断而得不到延续。人们一方面呼唤和缅怀传统的儒道哲学,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陷入到“自大”和“自卑”两种对立的情绪当中,挣扎不出。这种文化的渐变,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寻找新文化的“逻辑起点”。批判的地域主义会引领我们完成这种探索。

【关键词】 地域主义 批判的地域主义

引言

今天,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当中的现代中国建筑界,如何于变幻的多元文化中坚持自己?坚持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而不会回归历史、流于迂腐?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惑当代建筑师的一个难题。多年的实践和艰难的思索之后,笔者认为,惟有很好地掌握“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理论并于实践中加以运用,才有可能在进步当中坚持自我,而不至于丧失地域文化的基因。遗憾的是,在现代的中国,这样的建筑并不多见,我们的建筑,好象是从一块草莽大地,而非历史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样。中国现代的建筑,需要生长在历史文化的根上,这个“根”就是“批判的历史文化”,而绝非“考古的历史文化”。这需要我们的实践,既要兼顾到文明与文化的继承而秉持个性,又要很好地融合于世界发展的进程而不至于掉队,如此才能创造出风格明确的有自身格调的真实建筑来。

1. 地域主义

客观地说,现代的中国建筑和规划设计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地域文化”坚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些有责任心的设计师也乐于参与到“地域主义”的实践当中去,这种实践过程是痛苦和挣扎的,问题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坚持什么样的“地域主义”和以如何的态度去坚持“地域主义”这两个方面上。

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地域主义”,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地域主义”,可以用来定义任何领域的地域性倾向,同时也因人而异。譬如说上海人的“地域主义”和广东人的“地域主义”就有所不同:老上海人的“地域主义”是所有外地人都是乡下人,不管你用操哪里口音的一律另眼相看,并且不喜欢外地人学说上海语;而广东人“地域主义” 则认为连福建省都属于北方,而把大半数中国人统称为“北佬”。这种现象恰好说明 “地域主义”带有显而易见的“狭隘性”。“狭隘的地域主义”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对地域性的过分强调,最终变成了“地域主义”,直至地方保护主义。

“广义地域主义”之于建筑理论,又包括“乡土主义”、“当代乡土主义”、“新地域主义”等。所谓“新地域主义”,顾名思义,是对“传统地域主义”的反思和改良,是“传统地域主义”进化到“批判的地域主义”之间的折中,往往是利用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融会当代建筑创作原则,针对特定地理和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带有某些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由于这种建筑能够在一些相类似的地区使用和推广,相比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有更大的适应性,因而我们可以统称为“广义地域主义”建筑。

“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出现,是为了因应“国际主义”设计思潮一统江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是对全球“文化趋同”的反击,因此从它诞生的一天起就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地域主义”发展到今天,其旧有的一些观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要而显得迂腐和滞后了。同时由于“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夹缠不清,很容易滋生出“国粹主义”和“民粹主义”,导致传统的“地域主义”建筑往往只强调纯符号性、图案化的东西,没有深入挖掘一般生活。

2. 批判的地域主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机械性地域主义”的狭隘性和“民族主义”倾向并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红旗漫卷”。“新地域主义”对“机械性地域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尝试进行改良,这就使其更加理智和具有“批判性”——直至“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形成。

“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广泛意义上的“地域主义”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即都具有相同的传统和强调地方性。区别在于“批判的地域主义”讲求原创性,旗帜鲜明地反对绝对的“历史主义”的一厢情愿,反对“机械性地域主义”的小妇人般的浪漫和惟美。对于传统的继承,有独到的见解并更加技巧性。“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选择性的和“批判性”的,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国粹”和“民粹”,也因此“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也可以是现代的,而非毋庸质疑的秦砖汉瓦。它追求的是地方文脉的精神特质,这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域主义”的进化和“形而上学”。

那么,什么样的地域主义才是具有进步的批判意义的呢?笔者认为“批判的地域主义”应该同时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分别是:

1.“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同时,继承现代建筑的进步之处,并愿意尝试将其运用到建筑实践当中去;

2.“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植根于建筑的“场所”,而充分尊重其“风土性”,热衷创造结构上合理的建筑,而非文化雕塑;

3.“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不是将“地域主义”或者说是建筑的地域性无批判地直接引入形态,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实践中重新诠释和解读地域性;

4.“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应该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积极批评。

3. 批判地域主义于中国建筑设计的艰难实践

中国,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仅存的一个——曾经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曾几何时以她“震撼的效应”激发着马可波罗心中的敬畏。当欧洲人还在和猪分享着他们阴暗的陋室时,古代长安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恢宏的城市了。她的文明是整个人类最该继承和弘扬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看到的是行将彻底消失的四和院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丑陋建筑。我们很难理解的是一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竟如此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

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主任、院士级注册规划师苏解放(jeffreyl.soule)对北京的建筑和规划的总体评价是“……修建丑陋的、非人性的建筑,从根本上说,是自我膨胀和各种利益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什么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个傻新郎一般,乐于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究其原因,无非是所谓“国际主义”设计思潮对中国建筑界的侵袭所造成的。“国际主义”风潮丝毫不顾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性,或对中国的传统文明缺乏起码的尊重,或对其还停留在东方猎奇式的无知。外来的强势的意识形态彻底扫荡地方性,归根结底暴露的还是“殖民主义”本质,可悲的是我们除了对越来越“国际化”而窃窃自喜之外,似乎没有提高足够的警惕性。

结语

在这个动荡的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对于文明的冲突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于“全球化”的鼓惑之下,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立场?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如何呵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使它能够完整地传下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设计师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做到不为“现代主义”所鼓惑而失去判断;要做到不以“国际主义”设计师自诩而沾沾自喜;要做到不以“地域主义”为借口回归“历史主义”而不思进取。然而谈何容易啊。我们的建筑实践要有这样的胸怀:要做到立足地方而胸怀世界,作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因此,只有坚持“批判的地域主义”的观点,才能拯救我们的建筑实践和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路径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自1949年以来,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凸显出的问题为背景,以此分析现代建筑设计创作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下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国情与民情,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国建筑设计在未来的创新与发展中的新途径,总结出六个方面的设计路径。

【关键词】中国建筑设计;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引言

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给人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成果,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城乡差距、文化冲突等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1]。在上海举行的关于研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论坛暨建筑学报创刊60周年”大会,就重点探究了:建筑业界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时下建筑设计创作的机遇与挑战;建筑设计创作的路径选择。

1建筑业界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

(1)中央高层领导密切关注新型城镇化的进展。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城镇工作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城镇化的进程应以人为核心,“看得到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成为联系原有城乡间的脉络,并指出当下的城乡建设和发展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2)在南京召开的“2013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明确指出“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以及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已束缚了中国建筑设计创作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正值中国城镇化升级转型阶段,需要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引到内涵与外在并重并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来,会议取得了共识性的成果。(3)自1949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一直呈现出“放”的趋势,城市化进程在缓慢增长着,城镇化率从1949~1978年仅增长了7.3个百分点。但自1978年后城镇化便开始飞速发展,到201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直接超过了5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农立国”的历史格局。根据以往的城镇化的五大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新型城镇化问题:①土地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城市被占用的土地空间和资源环境消耗量巨大,与城镇农村土地和资源闲置形成明显对比,区域发展极为不均衡。②城镇化成为各级政府圈地扩张的指挥棒。在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等要素的驱使下,农民逐步失去土地这一基本的生活资料,无形中被“驱逐”被边缘化。③城市不再“宜居”。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分配过程没有顾及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普遍存在城市人居环境异化的情况。④因为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过快,容易形成“城不城、乡不乡”的状况,也就是形成普遍的“城中村”,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很多城市改造过程中的难题,同时已被列入“三个1亿人”的新型城镇化计划之中。⑤故乡已经成为“他乡”,已经成为许多人回不去的故乡,因历史遗留下的民风民俗不同,造成各地生活圈各不相同,而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直接的单向管控,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民情做出改革,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2时下建筑设计创作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中城镇化速率最快,城市“变高”“变大”“变新”最显著以及建筑设计市场最为成熟的国家。我国建筑业显著拉动了GDP的增长,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也提高了人民大众的居住条件。因此,我国的建筑设计人才被很多单位争相聘用,建筑人员的工作也相当“利好”,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中,建筑学专业也成为高考录取分数线最高、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2]。我国建筑业界有着一批心怀理想、恪守专业水准、执着追求建筑创新的建筑师群体。他们勇于迎接时代变迁对建筑业的挑战。他们在设计创作理念中结合特定的环境场地,进而建构多元化、多维度的空间形态概念,构思出极富创新的建筑系列,他们产生了一大批建筑大师、院士和“梁思成奖”获得者,更有甚者还走向国际,获得国际建筑界的广泛赞可。为了适应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师对市场的“逐利”追求,许多业界建筑师没有把握好市场的利好关系以及权力资本和职业操守的关系,没有守住职业价值底线,对建筑中的专业和质量上一步步做出让步,在设计理念上也有所缺失。但中国城乡建设存在的问题非常严峻,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经济建设带动建筑业界的飞速发展,各大中小城市逐步建起了大量的现代化建筑。但同时也使很多城乡部落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演进轨迹中断了。同时城乡格局的“二元化”长期存在,以及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使得我们在很多地区很难再看到自然与城镇和谐发展共生的场景,也感知不到历史文化的人文积淀[3]。文明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为共同尺度,但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文明并不能等同于文化,更不能取代文化,文化是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为依据而沉淀出来的。

3建筑设计创作的路径选择

我们可以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重走建筑设计的原创之路。在《建筑学报》上我曾撰文写道“地域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舵、设计为径、环境为果”的会议共识。我们需要树立民族自信并对中华传统历史文化进行重新建构出科学的认知。一方面仍需传承和发展本土特色的优秀建筑文化,汇聚建筑师的地域文化情感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再融入创新性的设计思想,将中国本土特色和世界多元建筑文化间的建筑精髓相互融汇。结合当下城镇化进程和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中国建筑学发展的方向及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以及建筑师们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该如何选择中国建筑设计的途径?为此,我探索性的提出以下六条设计路径以供探讨:(1)“自下而上”式地关注对本土地域文化的集体意识诉求。设计路径应该坚守建筑师服务社会这一基本职业操守,始终如一的秉承应有的文化追求和设计理念。顾及到建筑的社会性、人文性和和谐性,通过建筑师的初步设计,让城乡建筑环境具有时空梯度和文化脉络,同时还能保留乡愁记忆[4]。当下也有许多极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创作值得我们探索,如浙江美术馆(图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以及水井坊博物馆等。(2)秉承“平凡建筑”价值观念。建筑师的关注面应该尽可能的广并深,关注对象从高大上的标志性建筑物到草根阶层的“平民建筑”都应该有所涉及,这些建筑都是一个城市空间环境的基底性支撑物。追求在自身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水平的“平凡建筑”,才有利于提升城乡环境的品质,例如万科新土楼(图2)。(3)整合城乡地域间发展的均衡性、乡镇和乡村建设的创新性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策略性的设计路径。建筑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此缩小城乡二元分立的差距同时对“三个1亿人”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做出贡献。建筑师群体在学校的专业知识传授和日常的实践中,就需要阐明乡镇的产业特点、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与城市有着明显差别,例如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等。(4)使建筑与城乡环境共生的设计路径。从建筑本体的技术层面的设计问题到拓展城市设计思维,再到多维的环境空间都是一个整体。建筑师的自我定位不应该总是主导者,更多的也应该有甘当配角的环境友好意识,如北京德胜尚城(图3)等。(5)将建筑设计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设计路径。以建提升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建筑施工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技术能提升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科学判断水平,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5]。建筑师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四节一环保”的设计要求,采用绿色的创新设计理念,使建筑物达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效果。例如上海普天科技生态办公楼就值得我们借鉴。(6)前卫概念融合创新思想的设计路径。纵观全局,建筑设计的先锋性和前卫性对于推进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未来走向是具有创新价值的,中国建筑设计创作的繁荣发展既需要主流价值观来引领,也需要差异性和边缘性的领域来延展创新,在两者思想的融合下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建筑佳作,例如上海西岸双年展的垂直住宅。建筑师在考虑社会问题时需要更深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意识。

4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大背景下,建筑文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人民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在此环境中建筑师群体将要迎接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宋春华曾在南京论坛上过:“要用激情和热情去设计,改变‘依葫芦画瓢’和附庸权贵的创作惰性,杜绝对于国际建筑师那种文化寄生和路径依赖的慵懒想法。”总而言之,中国建筑师想要跻身世界行列,最核心的竞争要素还是需要原创与创新。

作者:蔡强 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经济发展研究

1、我国建筑经济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来,建筑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建筑经济在管理方面还不完善,造成成本大量流失,同时建筑能消耗巨大,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比例很高:目前我国1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5倍。降低建筑能耗是个很艰难的任务,它是降低全国总能耗、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而建设节能建筑又成了降低建筑能耗的前提,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势在必行。

2、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不够完善

2.1.1成本管理观念陈旧:目前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来说,过于局限于项目施工成本中资源消耗的控制,没有对资源供应过程中成本支出进行优化,没有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全面的探讨,更没有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着手对企业战略成本作出全面的规划。

2.1.2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成本管理只是成本管理人员或成本管理部门的职责,经营思想上属于“重揽轻干”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忽视了成本的事前、事中控制。这样对企业的成本管理非常不利,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1.3组织管理上缺少拥权力、承担责任的成本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经营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各自为政,没能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2.1.4缺乏权、责、利相结合的科学的成本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大都只是形式,项目经理职责不清、权力不大,企业内部又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所以对成本管理起不到实质性控制与促进的作用。

2.2绿色建筑经济在发展中的作用不明显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我国绿色建筑在经济发展中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要依赖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但我国目前绿色建筑市场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市场失灵的现象也难以消除,使得绿色建筑开发商的内部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3、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

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不断降低成本,对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反映了建筑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如何加强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呢?第一、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形成权、责、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按照项目管理任务,落实到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对各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制定出相应的责任、权利及利益分配等管理体制,加强约束。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同时,编制出成本控制目标计划,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考核有节约的给予奖励,超出的进行处罚,使制定的目标成本计划得以实现。第二、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力、材料、机械等费用的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的技术水平,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加强劳动纪律,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达到节约人工消耗、降低建筑施工成本的目的。

3.2大力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企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政府需加强对绿色建筑市场的引导和培育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统一开放的、公平的、规范的、有序的市场尚未形成。绿色建筑市场是社会经济大市场的一部分,但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自发性、盲目性和高度的竞争性,造成了经济的畸形发展和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促使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需要建立建筑企业制度,完善市场机制,制定合理的企业政策,使环境资源管理和发展市场化。

第三、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政策体系中国的绿色建筑经济正处于初级阶段,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所以应尽快建立健全适合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经济的政策体系,通过体系发挥的作用,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目标。我国绿色建筑政策现状表明,我国还应在绿色建筑经济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实行制性与激励性双管齐下的政策,以绿色建筑经济全项目管理为手段,最终建立起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绿色建筑经济的政策方案。

第四、强制立法促进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首先,通过立法与强制性条文把实施对象着眼于示范区域与示范建筑,从经济水平较发达城市中的示范工程开始,逐步扩大绿色建筑的影响力;其次,通过逐年提高绿色建筑达标比例,逐步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此外,强制推行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选择适合本地的各类技术,推荐节能材料使用。建筑经济项目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经济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成本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涉及到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需根据各地的自身条件、发展状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绿色建筑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达到最大的效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援助作用。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经济发展对策

一、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建筑行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和经营是一个系统化较强的过程。建筑行业的生产主要是以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为基础,强调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设备的安装工作。同时依靠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建筑需求,其中包括:影剧院、运动场、商场、医院等。城市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其象征着社会和人类文的进步,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垫,但近年来城乡发展十分迅速,房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使得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广泛的空间,所以说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也是必然的。201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以达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5%,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40.5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新开工面积16.38亿平方米,增长40.7%;房屋竣工面积7.60亿平方米,增长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12亿平方米,增长2.7%。

二、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1、利用国有建筑企业资本向市场经济转变

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应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使国有资产向大企业并拢,并吸纳非国有经济的社会资本,以此来放大国角资本的功能,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把国有资产向国资控股或国有独资模式发展,使得国有建筑企业具有市场经济效能,能够参与市场经济的直接竞争。另外,国有建筑企业的资本还可以逐步的淡出国有建筑企业,把企业改为私有建筑企业,以顺应激列的市场竞争。

2、强化私营建筑企业的自主自强意识

私营建筑企业应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突出自主自强的意识,以此来促进企业在改革中的发展。私营建筑企业要明确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特点,逐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的发挥私营建筑企业的优势,利用市场经济这一特殊机遇,把私营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种种制约,做好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策略。同时加强企业的自身管理,以管理要效益,以改革促发展,使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3、私营建筑企业的指导与监督

私营建筑企业需要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政府也要做好私营企业的指导与监督工作,以使其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在指导与监督过程中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参与企业在工商、税务、城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审计等方面的管理,充分的利用现有政策消除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漏洞,例如:偷税、漏税、质量不合格、偷工减料等,通过政府的指导与监督,帮助建筑企业良性发展。

三、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1、完善行业标准

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大规模发展阶段,行业标准是确保稳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提升建筑经济的整体效益就需要在建筑标准上下功夫,在研究、论证、实践、检验的过程中,逐步的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标准,并予以颁发,以此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筑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划分,其中包括: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内控标准、质量标准、监理标准等,通过不同的标准划分,来监督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确保建筑能够满足社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2、优化建筑的节能模式

优化建筑节能,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受建筑节能工程初期投入成本高的影响,建筑企业对建筑节能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从长远利益考虑,节能建筑在能量功率方面会创造出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建筑的一次性投资性比,建筑节能收益却是一长期的持久的过程。除此之外,就建筑的规划设计而言,节能建筑节省了锅炉供热设备和采暖系统建设的投资,并且在建成使用后可以节约能源支出,节约运行管理费用,进而降低建筑投资成本,实现建筑经济效益。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经济发展策略

一、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建筑行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和经营是一个系统化较强的过程。建筑行业的生产主要是以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为基础,强调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设备的安装工作。同时依靠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建筑需求,其中包括:影剧院、运动场、商场、医院等。城市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其象征着社会和人类文的进步,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垫,但近年来城乡发展十分迅速,房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使得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广泛的空间,所以说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也是必然的。201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以达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5%,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40.5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新开工面积16.38亿平方米,增长40.7%;房屋竣工面积7.60亿平方米,增长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12亿平方米,增长2.7%。

二、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1.利用国有建筑企业资本向市场经济转变

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应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使国有资产向大企业并拢,并吸纳非国有经济的社会资本,以此来放大国角资本的功能,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把国有资产向国资控股或国有独资模式发展,使得国有建筑企业具有市场经济效能,能够参与市场经济的直接竞争。另外,国有建筑企业的资本还可以逐步的淡出国有建筑企业,把企业改为私有建筑企业,以顺应激列的市场竞争。

2.强化私营建筑企业的自主自强意识

私营建筑企业应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突出自主自强的意识,以此来促进企业在改革中的发展。私营建筑企业要明确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特点,逐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的发挥私营建筑企业的优势,利用市场经济这一特殊机遇,把私营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种种制约,做好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策略。同时加强企业的自身管理,以管理要效益,以改革促发展,使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3.私营建筑企业的指导与监督

私营建筑企业需要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政府也要做好私营企业的指导与监督工作,以使其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在指导与监督过程中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参与企业在工商、税务、城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审计等方面的管理,充分的利用现有政策消除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漏洞,例如:偷税、漏税、质量不合格、偷工减料等,通过政府的指导与监督,帮助建筑企业良性发展。

三、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1.完善行业标准

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大规模发展阶段,行业标准是确保稳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提升建筑经济的整体效益就需要在建筑标准上下功夫,在研究、论证、实践、检验的过程中,逐步的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标准,并予以颁发,以此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筑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划分,其中包括: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内控标准、质量标准、监理标准等,通过不同的标准划分,来监督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确保建筑能够满足社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2.优化建筑的节能模式

优化建筑节能,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受建筑节能工程初期投入成本高的影响,建筑企业对建筑节能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从长远利益考虑,节能建筑在能量功率方面会创造出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建筑的一次性投资性比,建筑节能收益却是一长期的持久的过程。除此之外,就建筑的规划设计而言,节能建筑节省了锅炉供热设备和采暖系统建设的投资,并且在建成使用后可以节约能源支出,节约运行管理费用,进而降低建筑投资成本,实现建筑经济效益。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表皮化”现象分析

[摘要]当前在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盛行的环境下,建筑呈现出了“表皮化”现象,各种追求新奇的“建筑造型”“建筑表皮”层出不穷。本文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表皮化;造型;商业化

当前,建筑表皮化现象层出不穷。有的利用鲜艳的色彩来实现信息表达,有的与周围环境形成风格、色彩或造型上的强烈对比,从而凸显自身;有的重复某一单元构件,从而传递强烈的视觉信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为了追求形式的活泼多样,现代建筑表皮的形态往往突破了基本形的束缚,开始在更自由的领域中寻求突破,具体表现为基本形的变异。”商业环境作用下,建筑师试图让建筑形式迎合大众的消费感观,有时则忘记了建筑学本身承担的职能。北京天子酒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该酒店的外形是“福禄寿”三星像(见图1),虽然该建筑被一部分民众所喜爱,并吸引了一些追求新奇的游客和记者,但终究还是背离了建筑学研究的问题,只能作为商业方面的成功。伊东丰雄在对“后都市”的洞察中揭示了流行时尚的“临时性”:“无数符号像五彩的泡沫,在消费浪潮中纷纷浮现,却又转瞬即逝。”所以这些只能逞一时“流行”之快,并不能真正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当前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给新奇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不可否认,当前有些建筑在最一开始投标阶段就立下了要展现新颖和独特的目标。然而,却不应该要求所有建筑都来追求表皮和造型的新奇。消费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建筑师需要深思建筑表皮化所带来的危机与契机。《建构文化研究》一书提到:“似乎只有共同参与全球资本的空间运作才是有希望的发展道路。”对于建筑师而言,一方面应该具有自我批判能力,同时需要借助现状环境来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拓展建筑文化被接受的程度。建筑师融入社会语境并批判地做出回应,对待建筑表皮化既不应该统统否定,但也要警惕自身,不能盲目追求表皮形式。

建筑师需要正视消费文化和图像泛滥的现状,并主动地引导和利用社会价值观,借力打力。通过机智的策略来对当前不合理的观念加以转化,来实现自身对建筑的独特理解。伊东丰雄说:“我像一个泳手,必须跳入消费的波涛中,才能到达真实的彼岸。否则,站在岸边,也会被浪潮淹没。”可以说,对于建筑师而言,不能让建筑只靠“皮”存在于世上。应该在表皮和造型对观者产生吸引之后,当人们继续深入地了解此建筑时,发现建筑还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这样,建筑以及建筑师才真正实现自身价值。建筑不能依赖“皮”或者“造型”活着。因为如果只是“靠皮活着”,一旦这个表皮被其他表皮所取代,或者这个表皮失去原来的价值时,该建筑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若只是带着仇恨的眼光看待建筑“表皮化”“造型化”现象,那么将会无法正视该过程中带来的正面的作用。一提到建筑设计,如果只是追求建筑表皮的新奇,无视建筑该有的内涵,只会导致设计方法的狭隘。但要是一律否定“建筑表皮化”现象的意义和作用,那也是一种扼杀建筑发展的行为,因为建筑表皮本身的新理论和新思想都可以成为建筑学发展的可能性。在当前文化、经济都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发现建筑表皮化现象中为建筑学带来的一些实质性的发展作用。就拿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表皮上的发展来说,数字化正在不断催生着建筑表皮智能化,这些技术还需要长足的发展。但生活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些技术为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在消费社会,技术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更多承载了文化的含义。”另外,“建筑表皮自治”思想的产生,提出了建筑表皮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独立于构造、结构等体系而存在。这种思想的产生,必然影响到了建筑表皮新的维护和更新做法。我们拒绝商业环境引导下的建筑表皮化现象“唯我独尊”的做法,但我们也不否认这种现象的知识、文化、技术的积极意义。以一种合理的价值观来运用这些知识,可以为建筑学本身增光添彩。不少关于表皮的研究已经被运用到旧建筑改造、修缮中,这是一种为建筑注入新活力的做法。通过表皮的手法,利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编织方法,覆盖在旧建筑表面,可以高效地解决建筑外观的更新问题,也为节约建设周期及建设费用提供了可能性。如果能仅仅采用表皮策略,就使得整个项目脱胎换骨,这何尝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呢?位于成都人民南路四段西侧的“红色年代”,原本是一座烂尾楼。在经由建筑师刘家琨着手设计改造之后,产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改造过程中,建筑师不对原来的立面做任何处理,而是保留了原来的砖墙和混凝土柱;裸露的表层不做任何处理,而是在外面做了横向编织的红色铝合金百叶,形成了一层新的表皮系统。新的表皮系统对管道线路起了遮蔽作用,适应了建筑改造后酒吧功能的需求,同时,铝合金百叶又使得光线对室内具有渗透作用。新的表皮系统不仅不会对建筑带来麻烦,还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另外,夜幕降临的时候,室内光线透过百叶射向室外,使得建筑外观精致美观。这样的表皮做法,虽然是通过表皮的手法,但却并不是只做“表皮”的事情。表皮只是一个介入点,其作用却是方方面面的,这才是表皮对于建筑更深层次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建筑都能成为像CCTV大楼(见图2)那样的地标性建筑,更不可能所有建筑都具有其纪念性,所以不应该所有建筑都通过“表皮”“呐喊”。即使是好的表皮,如果建筑本身不具备那么大的“发言权”,那么即使该建筑披上表皮进行“呐喊”,那也只是徒增混乱而已。

所以,对于建筑表皮而言,“标新立异”不应该是“表皮”的全部意义。我们除了在必要的时候利用建筑表皮或者建筑造型来彰显建筑之外,有时候也要想办法让表皮本身做到“恰到好处”。这种“恰到好处”不一定是要标新立异,但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和创新。图2CCTV大楼有时候,建筑表皮本土化的做法,会让建筑收获不一样的美感和表现力。这种表现力不一定通过视觉冲击力来实现,而是通过本土化的文化认同来实现建筑给人的亲和力,并对人产生吸引力。建筑师崔凯设计的拉萨火车站(见图3)的建筑造型和建筑表皮就是一种建筑表皮本土化的处理方式。他利用藏区典型的层叠方式作为形式语言,对火车站入口处也做了这样的门楣,整个形式感与藏区门楣形式暗合。同时,借鉴了藏区独特的束柱支撑方式,对柱列做了类似束柱的处理,形成了庄严神圣的氛围。色彩上更是运用了藏区经典的建筑颜色——藏红和白色。使得当地人民在建筑上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气息。另外,外墙体厚重,配合连续的水平屋顶,这些都很好地做到了建筑地域性特色的实现和表达。另外,若对传统建筑语言进行现代化形式的处理,也能使得建筑表皮赏心悦目。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博物馆从色彩和形制上传承了地方特色,但材料和构图上则是现代感十足。正如《波普建筑》中所说:“其大众化的特点和象形语言的运用,可以直接引发大众的感观。”源自传统生活的形式语言,很容易就引起大众的感情,并使得建筑更为人们所喜爱。

作者:郑金海

中国建筑论文: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对中国建筑的启示

摘要:日本近代建筑发展曲折而多变,如今的日本已成为建筑强国,对于中国建筑发展很有参考意义,本文通过对日本近代建筑部分内容进行提炼,阐述日本如何结合西方新建筑思想与本国的东方营造之术的过程,并对中国建筑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近代建筑;文化转译力;意识形态;“黄金时代“;东方营造之术;本土设计

作者简介:李俍岑(1989.08-),男,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洪智勇(1990.07-),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引言

日本与中国自古一衣带水,古时大唐时期,中国最盛期的建筑与城市思想传入日本,奠定的系日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但是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屈辱历史中,茫茫中华大地战火连绵,经济、文化以至城市的建设发展大大退化甚至被破坏。而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大开国门,又因为大和民族特殊的民族自尊心,在大力学习西化的同时,完成了东方文化的西式转译,自1960年的10年经济奇迹一跃而入世界强国之列。虽然随后遭遇了泡沫经济,但其坚强的经济、文化基础还是非常厚实且底蕴深厚的。

1.主要内容

纵观日本的建筑与城市发展,除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外,可以观察到极强的文化转译力。亦是说,总能将很好的别国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符合日本本国的文化表达,而最终成为自己的成果。这一点和近代的中国有天壤之别。梁思成先生在东北大学建系的宗旨里描述近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时说:“溯自欧化东渐,国人崇尚洋风。凡日用所需,无不以西洋为标准。自军舰枪炮,以至衣饰食品,靡不步人后尘。而我国营造之术亦惨于此时,堕入无知工匠手中。西式建筑因实用上之方便,极为国人所欢悦。然工匠之流,不知美丑,任意堆砌,将国人美之标准完全混乱。于是近数十年间,我国遂产生出一种所谓‘外国式’建筑。实则此种建筑作风,不惟在中国为外国式,恐在无论何国,皆为外国式也……”反观日本的文化学者们,往往会在深入了解此外国文化技术的背景后,做出与日本形态意识相符的作品来,几乎所有领域莫不如此。

在半年的研究生学习中,非常着迷于日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非常关注于这近半个世纪来的近展,日本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进行本国的设计营造的。抛开两国的恩怨与羁绊不谈,单从结果出发,且以为,日本文化的相当大程度来源于中华文明,当今的中国想要在这个生态时代之初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可以去向这位过去的弟子学习,并用来改善我们本国的文化建构和文明思想。

在接触学习日本设计文化发展之后,发现近代日本飞黄腾达的1960至1970这10年期间,是被称作“黄金时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奠定日本位列当今世界强国之一的根本所在。并且就是在这十年间,日本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新老交替的传递工作,也完成了西式建筑设计与规划思想在日本的日系转译工作,而完成这关键性的一步,与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相关。丹下健三,日本近代建筑之父,日本现代建筑的翘楚,第一位东方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老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通过一系列竞赛,开始奠定自己在日本与国际当代设计平台上的地位。他与他的同辈板仓准三等日本第二代现代建筑设计师,深受柯布西耶.密斯等当时现代建筑掌旗者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收到本国老一辈建筑师如村野藤吾.白井晟一等的影响,带着强大的西方新建筑思想,与本国古老的东方营造之术,在黄金经济时期的背景下,完成了极高的设计思想与成果,为当今设计与规划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和极大的营养价值。

1960年,国际设计联盟(IDC)决定同年在东京举行大会,日本由建筑师学会挑起了这次盛会的大梁。丹下的同事浅田孝一,丹下的弟子黑川纪章,当时十分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川添登,还有年轻建筑师菊竹清训.大高正人.槙文彦一起,以新陈代谢派设计小组在这个国平台上集体登场,并于之后的10年中,做出了一些列建筑设计与城市探索的概念狂飙式的方案,虽然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最终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他们的全盛时期走向了乌托邦主义,但是这10年的种种思想鸣动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方案设计,深深影响了日本甚至世界的城市规划走向。

1970至今日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建筑师,为世界建筑行业输出了大量人才,由此可见,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比中国近代建筑的历程,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日本建筑界的持续思考,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西方建筑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东方文化的执着坚守都功不可没。在中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应该研究日本优秀的建筑思想与城市文化,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本土设计的深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的文化与建筑发扬光大。

作者:李俍岑 洪智勇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第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依赖内部合同管理和细化的社会分工作来提高建筑工程的生产效率。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筑企业逐渐开始使用第二种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来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2000年开始,第三种管理模式逐渐成了建筑企业的首选,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在这段转变过程中大量的建筑公司被淘汰,也有一些企业生存了下来。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在于处于管理模式转变期的这些公司不能适应新的工程管理模式,而那些生存下来的企业则在整个管理模式转变期扮演着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因此,中国建筑业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工程管理模式方面的变革引起和推动的。

1、研究工作和方法

1.1解释性案例研究

首先,笔者采用一种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苏、北京的一些建筑公司的案例。分析显示这些公司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期都扮演着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它们中的一些在第一次管理模式转变期也曾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在这个时期它们主要依赖内部合同管理方法和有限的社会分工细化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它们逐渐做大做强。之后第二次管理模式转变期来临,通过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和竞争,它们成功的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工程施工的效率。本世纪初到现在,这些企业又在第三次管理模式转变中生存下来,它们开始通过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来谋求更高的建设速度和更快的发展。

1.2经验性研究

分析过程中也使用了经验性研究方法。收集利用了上市建筑企业的公开数据。这些数据来自2453个上市建筑企业中的75个。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建筑行业间如此残酷的竞争下生存并壮大有两个主要影响因素。首先它们能在工程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快速适应并能充分利用新管理模式的优势使企业迅速发展。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常常使用兼并,收购和重组来扩大企业规模,加强它们在细分的建筑市场的统治地位。

2、中国的第一次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改变

2.1内部合同化管理的改变

从1978年开始,中国尝试着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一个主要标志的土地出租的合约化管理机制,这种机制使中国农业获得了接近4倍的增长。之后,部分建筑企业也开始引入内部合同管理机制。鉴于这些企业取得的成功,中央部门开始要求在建筑行业全面推行这种管理机制。合同管理机制的采用是中国建筑业和项目管理方法从旧式计划经济向新式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主要改革措施。相关的法律、规章(国务院,1984)和文献(建筑经济,Vol.23,No.3,2008)(中国建筑信息,Vol.23,No.3,2008)能够证明在那段时间确实发生了这样的工程管理模式上的变革。

2.2社会分工的使用

调查发现社会分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也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次建筑管理模式改变中。当时的中国对市政基础设施和民用建筑有大量的需求,这就要求建筑行业通过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提高行业建设效率来满足那个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这使得中国的建筑业开始由“小而全”向“大而精”转变。出现了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的公司,如房建公司,市政公司,交通工程公司等。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推行资质管理措施来推动建筑业的社会分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也应运而生。通过分析有关文献(中国建筑业发展轨迹和组织改革,2008)可以发现,这种细化的分工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利润,也有助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3、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第二次转变

3.1源自市场竞争的转变

一些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另一些则被无情的淘汰。幸存者们抓住机会扩大公司的规模,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市场竞争引起了第二次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显然,市场竞争是令中国建筑业如此快发展的主要原因。尽管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消失,但其为国内建筑业在项目管理能力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3.2规模经济,变化产生的另一个动因

第二次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改变过程中,规模经济也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在这个时期几乎所有成功的建筑企业都从增加投资,扩大公司规模中获益。企业规模的扩大通常带来更多的市场利润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对一些世界排名靠前的中国建筑企业的研究数据(EngineeringNews-RecordCo,2012)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第三次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变革

中国在2005年宣布要建设成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国家。但中国的建筑业早在2000年初就已开始了技术和管理创新之路。因为在市场经济和规模经济后,技术和管理创新成为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唯一有效的手段。事实上想实现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旦有了技术管理上的创新企业将在效益与生产力方面极大获益。2005至今,中央政府了多项措施来推动科技进步,这些措施有力的吸引着建筑企业着手技术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5、结论

过去的30年,中国建筑业在增产增效方面经历了三个主要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上的转变。现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第三次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变革中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手段,因为中国正逐渐失去他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为了在日渐残酷的国内、国际建筑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建筑企业需要在工程组织,全局性项目管理,复杂项目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

作者:孙翔 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建筑工程管理处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供热制冷的热泵系统研究及应用

(大连民族大学)

【摘要】热泵技术充分体现了暖通空调中能量循环利用的原则,避免了传统暖通空调系统中能源利用的单向性。与泵的原理类似,热泵技术以高品位能源作为驱动能量,补偿并提升低品位能源。由于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利用热源通常是低温热源,而采用热泵技术对于提高制热性能系数有所帮助,因而暖通空调系统是应用热泵技术的理想领域之一。通过热泵技术的有效利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高品位能源可以被大量的低温可再生能源代。通过热泵技术,储存于土壤、水源、空气的天然低品位能源或者源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废热就可以用于建筑物的供热制冷及热水提供。因此在中国暖通空调领域,热泵系统被广泛推广应用和研究发展,并且在系统的理论创新、实验研究、产品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本文回顾了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在用于建筑物供热制冷的热泵系统领域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热泵 供热制冷 研究应用

一、地表水热泵系统

(一)河水源热泵

对河水源热泵,陈等研究了河水源热泵在吉林省的应用,吴研究了重庆的河水源热泵工程。经过经济性分析,发现河水源热泵系统有更好的经济性。此外,吴荣华等通过对不同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效果的定量计算,直观清晰的论证了地表水源热泵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在换热器方面,吴荣华等开展了管式换热方式的特性研究,包括换热器的传热模型,阻力特性和经济分析。研究发现,初投资几乎是相同的,但是管式换热的传热性能的方法是更好的。具体方案如图6。

在实际工中,河水源热泵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宋应乾分析了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设计要求、系统选择、传热过程等,给出最优形式和距离以及冬季防冻措施。对于取水方案,包括新的取水构筑结构和能量转换排放系统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二)海水热泵系统

对海水源热泵的研究也开展了大量工作。天津大学李凤丽以秦皇岛一个别墅会所为例,分析了海水源热泵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认为海水源热泵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李分析了海水热泵系统集中供热和冷却时的运行能耗,讨论了海水源热泵热量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新的经济环境评价方法(净环境成本法),并提供一个案例。

考虑到海水高腐蚀和其他特殊性,天津大学学者做了很多海水-乙二醇换热器的研究工作,包括选择合理的换热器结构形式、建立冬季冻结和不冻结两种数学模型,并做实验验证换热器模型。通过目标函数优化方法选择最低费用年值的换热器。

在实践中,海水源热泵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调查搜集了国内20多个海水源热泵系统,建立了一个基础数据库。此外,青岛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和其他高校比较了海水源热泵系统与传统的空调系统,认为海水源热泵系统在建筑节能运行方面更加有利。

针对系统运行后的海水腐蚀性、污垢沉积和其他特殊问题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防腐措施。

二、污水源岜孟低

污水被视为热泵的可再生热源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废水含有大量的热能;②城市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水;③每天可利用的城市污水排放量都是基本稳定的;④废水温度低于夏季室外空气温度,高于冬季室外空气温度,而且在整个供冷供热季节里,废水温度波动很小。废水温度与地区、排放源和季节有关。相对于其他传统的热泵热源(地下水、地热、室外空气),在供暖季,废水从当地住宅排水系统排出时表现出相对高的温度(约10℃在哈尔滨,中国)。在夏天,城市排水系统的废水温度相对较低(约22℃在哈尔滨,中国)。因此,对于空调和热水系统来说,废水是一个很好的热源/热汇。

在80年代初,污水源热泵(SWHPs)被广泛应用在瑞典和挪威等北欧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污水源热泵因其相对高的能源利用率和环保效益收到广泛关注。

在我国,污水源热泵的使用和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但发展速度非常快。最初的研究工作是由尹军和他的同事们开展的。他们调查了污水源热泵在日本的应用,然后分析了我国的污水状况,论证了我国污水源热泵应用的可行性。之后,许多污水源热泵项目在国内兴起,包括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天津。这些区域的建筑在寒冷的冬天需要一个长期(≥4个月)供热。

(一)废水收集装置

两个问题应该解决WWSHPs的应用程序:一个是,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大尺寸污染物前必须清除污水流入换热器;另一种是,即使污水过滤废水收集装置,表面的污垢将存款浪费水(污水)热交换器经过长期运行,影响传热和WWSHPs反过来会导致较低的性能。鉴于WWSHPs的应用这两个问题,一些研究者WWSHPs过去十年是从事在中国发展的两种关键设备:(1)废水收集装置;(2)废水热交换器。

废水收集装置开发中国WWSHPs列出如下:

过滤器通过高速度与表面不断再生水:这个设备在中国开发。这项技术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进步发展的废水收集装置。当污水流经过滤器的四分之三的地区,大尺寸污染物之外的拦截过滤器,但污水经过过滤和进入半截室。滤波器的旋转,大尺寸污染物将四分之一的滤波器,因此他们可以刷新从表面的废水从过滤器的四分之一。

旋转半球形过滤废水收集装置:对于与以前单位的区别,这与半球形过滤设备设计,配合,污水管道的进口和出口是设计成斜椭圆管连接。这个设备可以避免短路的污水在进口和出口处标。

旋转套筒过滤废水收集装置:污水收集基于重力的设备。因此可以避免的温水和冷水混合吸入管和排出管的孔。

废水收集装置在开放类型: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循环,这个设备运行在普通的压力,因此,要求材料强度低。通过这个设备压降很小,这有助于减少水泵的负责人。因此可以节省运营成本。它可以避免动机密封的问题。

(二)浪费水热交换器

总的来说,目前使用的热交换器在WWSHPs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间接和直接。所有这些废水热交换器主要包括壳管式、板式和沉浸类型。在中国现有的热交换器或原型WWSHPs列出如下:

换热器清洗功能强劲冲洗:该热交换器是用于直接和淹没WWSHP系统。一个额外的水泵用于这个设备提供高压水喷水。高速水将注入管移除管的内表面上的污垢。每个管的入口附近的水射流旋转的中心轴旋转,因此,高速水可以_管。这个设备的功耗是高于其他种类的废水上述热交换器。

换热器污垢怜删除:小球混合废水中的碰撞传热表面的管,可以提高传热性能和消除管表面的污垢。

壳管式热交换器与去垢功能:这种换热器是用于直接和干膨胀WWSHP系统。螺旋轴穿过所有的挡板,可以手动旋转蒸发器外。轴的左端是支持轴承固定在蒸发器的左端。轴的右端通过一个密封轴承的右端固定到蒸发器,在蒸发器,手动旋转轮安装。螺母固定到每个独立挡板中间点,通过挡板连接到螺旋轴。因此,这些挡板可以移动水平两个方向的轴是手动旋转,和橡胶层的挡板可以刮掉管表面的污垢。

三、结论

在21世纪,热泵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为了解决能源问题,还要解决环境问题。如果时间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可以被视为第一个热泵发展的繁荣时期,能源效率成为重要的因为需求减少温室效应在21世纪。由于环境影响,热泵技术将体验第二个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HAVC的逻辑和绿色化。因此,近年来,应用热泵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已显示出一些新特性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个快速发展时期:

(1)热泵加热和冷却系统的应用在民用建筑的建筑发展迅速。

(2)热泵系统的应用范围已从中小趋势公民(低于10000O)一些大型建筑集团(近一百万O)。

(3)GSHP的研究是基于实际项目的应用程序在中国,和在应用程序中探索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基础研究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是不够的。

(4)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浅层地热能是一种资源,低温热源GSHP基于浅层地热能资源和浅层地热能资源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基于这一观点,GSHP的发展在中国被认为是过于乐观。

这些新的特点和问题将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因此,热泵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些基础理论的支持,它可以帮助寻求最优或更好的方法在中国开发热泵技术。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