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2 04:33: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品牌塑造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企业标识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承载着企业品牌本身附带很多的信息量。透过它更便利消费者的识别。在全球化商品日趋竞争深人的今天。我们要重新审视企业标识的塑造。让它的艺术性与实用性有效结合起来。
论文关键词:品牌 企业形象战略 品牌理念 整合营销
一、品牌营销的概念及意义
著名营销学者菲利浦·科特勒(philipkotter)对品牌作出了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来。”当消费者面对众多的产品时,不可能知道千万种商品的详细功能,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需要认出或想起来某个他所熟悉的品牌。同样一个品牌要在市场上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使它的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等适应市场上消费者的需要,以实现消费者和潜在消费需要为中心,展开的各项市场营销活动,制定市场营销战略。
品牌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得好,会使企业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不断增强的品牌竞争力又反过来可以促进市场营销。品牌营销战略的进入给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界面,企业通过它的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展现了自我,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和定位,巩固住了受众群,扩大了市场,强大了自己。使消费者透过品牌得到心理上的需要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将品牌的定位信息明确地传达给消费者,使之产生购买欲望。品牌的市场定位,就是一个市场目标选择的过程,品牌在消费者的心中能否建立起有效的购买影响,是品牌营销战略成功与否的标志。
二、企业标识塑造与品牌形象识别系统
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即bis(brandis)是从属于品牌的cis体系,类同于企业的cis。企业形象战略,即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战略,又称企业识别、企业策划。最早运用于美国,当时它只是一种以提高商品认识程度为直接目的,通过改变企业的视觉形象,使企业更能引起外界注意进而达到扩大销售目的的一种手段。统一性是识别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ci策划的重要目的是要确定统一的标志、标准字和标准色,并将它贯穿于产品的包装、建筑物的设计、员工的着装等所有给人的视觉留下印象的传播媒体上,以显示企业内外和上下的统一性。
中国的企业从计划经济无品牌意识步入至今重视品牌意识,普遍经历了一个从无标识到极为重视标识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情节”的东西让中国的企业将标识视为企业品牌的全部。标识的美观与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品牌的内涵和风格,但它只是企业品牌识别的基础和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单独靠先进的技术来拉开企业之间的距离,因为在产品和产品之间技术含量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而是通过品牌形象来实现企业的这种竞争力,所以企业标识塑造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企业标识塑造传达了品牌理念
品牌理念是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所谓品牌理念是指特定的品牌形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内涵,这种独特的内涵使特定的品牌形象与其它的品牌形象进行有效的区别,并成为品牌形象的原动力。企业可以企求品牌本身附带更多的信息量,不过,品牌的本义是便利消费者的识别。在全球化日趋深入的今天,在更新品牌设计、创立品牌之时坚决贯彻市场导向的理念,以便利消费者识别为设计准则,回归品牌的本义,这样才能有力地保证品牌的传播,实现品牌传播效率与效益的最优化。
ibm(美国国际商用计算机公司)公司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软件、硬件公司,可以说它的历史代表着整个前半部电脑史,是现代电脑工业发展的缩影和化身,它的成功取决于锐新的创新精神。ibm公司很重视企业形象,曾两次请著名设计师保罗·兰德来设计企业形象。最先保罗·兰德把不易记忆的公司名称缩写为ibm,并设计出一直沿用至今的企业标识一一ibm粗黑体黑字,使该标识具有强烈视觉震撼力和可识别性。后来他又把原来标识颜色换为蓝白相间的色彩,从而使标识的单一识别功能发展到代表性、说明性、象征性等多种功能,鲜明地表现了ibm的经营哲学,把握品质和时代感。该标识设计的抽象图形表达了在寂静的溪流上一块蓝白相间的木板横卧在岸两边,寓意是把ibm品牌喻为沟通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跳板,也表示ibm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它推行了企业文化理念,即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导向。
接着公司利用一切设计项目来传达ibm品牌理念,并使它的设计应用统一化,广泛在信封、服装、车辆和广告等上使用,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生产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等系列产品营销战略,来贯彻公司的理念。最终调动起一切因素使ibm公司成为公众信任的计算机界的“蓝色巨人”。ibm公司的标识被誉为“美国国民的共有财产”。可见品牌就是一项能带来利润的资产,是有效市场竞争的一大要素,正如科特勒所说,如果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要打造好优秀的产品品牌。
四、企业标识塑造提高了消费者的品牌信度
品牌有磁场效应,品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有极高的威望和信任度,会像磁石一样吸引消费者,消费者会在这种吸引力下形成品牌忠诚度,反复购买、重复使用,并对其不断宣传,甚至会吸引其他品牌产品的使用者。成功的品牌会在竞争对手的产品有更好的功能和价格的情况下,使消费者依然决定购买你的产品。人们曾多次验证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的受众,如果把两个品牌的标识都去掉,消费者凭口感很难分出两者的区别,但是放上品牌的标识,可口可乐品牌的受众仍喝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品牌的受众仍喝百事可乐,从中我们可看出品牌的忠诚度是品牌成功的一重要因素。
通过可口可乐公司的cocacola红色草书的标识,我们感受到了可口可乐已经不是简单的碳酸饮料,而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形象。作为美国文化的积淀,可口可乐代表着青春、活力、年龄、生命、时尚,是那些反传统与个性张扬的年轻人的最佳饮品。作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人在享用这个公司的各种饮料,共产品的日饮用量超过10亿杯。从中我们看到它的标识设计造型简洁、易于传播和记忆,并具有感染力,把企业强大的整体实力、完善的管理机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都涵概其中,其品牌穿越了种族、文化、国家和社会的种种限制,深深的进入了世界大多数人的心灵。不怪可口可乐公司敢放言:即使全球的可口可乐生产厂一夜之间全部化为乌有,我们也能够迅速重建,因为我们的可口可乐商标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物!
可见品牌价值是以品牌标识为载体,以品牌承诺为目标,以兑现承诺能力为前提,通过企业内部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审美设计、质量优化、整合营销(指经营有利于品牌关系的一种交互作用过程,通过带领人们与企业共同学习来保持品牌沟通策略上的一致性,加强公司与顾客、其它关系利益人之间的积极对话,以及推动增进品牌信赖度的企业任务。)等体系化运作,通过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多渠道、有计划、长时间的媒介传播和公关动作,使品牌收到广为人知的效果,进而获得巨大的市场效益。
五、企业标识塑造增强了企业竞争活力
对于形象型品牌而言,要想获得成功,它们必须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一种感情联系,它们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想从属于某一更大社会群体、能够获得他人尊重或者按照某一特定形象塑造自我的愿望。那么企业标志设计正是浓缩的点,企业品牌首先要有聚合效应,这样品牌能够使企业更好地聚合了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其次,品牌要有衍生效应,它可以使企业快速的发展,并不断开拓市场,占有市场,形成新的名牌。
例如,海尔集团,它创业的全套设备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的,它的最初标识为“琴岛·利勃海尔”的字母缩写。后来随着企业的成功,产品畅销和出口量的不断增加,为了区别与德方标识的近似,开拓国际市场。1991年企业导入cis推出了“大海上冉冉升起的太阳”为设计理念,以中英文字组合的“琴岛海尔”的新标识。1993年企业名称又简化为“海尔集团”把英文“haier”做为主标识,设计上追求简洁、稳重,以顺应国际趋势。目前,此标识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获准注册,它所代表的产品已经开始在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畅销。另外,海尔集团的图形商标保留了原先两个肩并肩小男孩的图案,一个黑头发,一个黄头发,喻指该集团的冰箱是中德两国人民至成合作的产物,其质量是一流的。此图形受到国际的好评尤其是法国女士的钟爱,在她们眼里这是识别海尔的一种标识。海尔集团利用在冰箱领域创出佳绩,成为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后,又将其聚合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延伸到空调、洗衣机、彩电等业务领域。可见现在企业品牌竞争的显著变化是从单一的品牌架构向多元化转变,如我国的联想、tcl、科龙、海信、美的等企业,每个企业都在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重新建立和监管的品牌架构体系,以实现品牌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因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市场上商品化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企业竞争力物化的表现,要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建立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社会风尚、竞争格局、消费文化的变迁,企业有必要采纳新的角度、方式、风格来表现、深化、丰富自己的价值。一般企业定位和品牌定位发生不一致时,就要对品牌部分元素进行创新。因此,为了使品牌传播更有效益,企业必须应把握住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变迁,来调整自己的标识设计达到与消费者心理变化的统一。这种非语言传送方式具有和语言传送相抗衡的竞争力量,它承载着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未来,企业品牌将更具有情感和弹性,在视觉和理念上更诉诸于同目标消费者的沟通,企业将更多地通过文字、形象、情感以及具体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营销建立自己的品牌识别,企业的标识设计正是这个沟通的载体。企业塑造好自己的标识设计,与企业的经营紧密相关,它随着企业的成长,其价值也不断增长,但它只是一个折射,标识设计还要与一系列的企业细节的策划相结合,以“由外而内”淘汰“由内而外”的规划模式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竞争明显的特点是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等向高层次的品牌竞争发展。创建强势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众民营企业家的梦想。本文首先从分析新经济条件下市场环境变化入手,凸显品牌重要性。然而品牌塑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存在两重性:过程的艰难性,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品牌塑造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本文最后将对此提出几种可供民营企业选择的品牌塑造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品牌 强势品牌 品牌形象 品牌塑造
【文献综述】
一、本文写作目的与意义
品牌,对于中国人来讲,它代表价值、地位、品质、承诺,还有很多难以言喻的东西。对于它,我们更多的只是感性方面的认识,由于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形成,使我们不得不从理性的高度对品牌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认识。
美国营销大师科特勒教授把品牌给厂商来的好处归纳为五点:
第一, 可以使销售者比较容易处理定单并发现一些问题。
第二, 可以为产品的独特点提供法律保护。
第三, 可以吸引忠实的和有助于公司的顾客。
第四, 有助于细分市场。
第五, 有助于建立公司形象。
在二十一世纪,市场竞争的终极就是品牌的较量。未来的市场营销是跨越国界的、无形的品牌资产的竞争。拥有了品牌资产,就等于拥有了竞争的资本。这一点,正如著名美国广告研究专家larry light所言:“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与投资者将认清品牌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此概念极为重要。因它是有关如何发展、强化、防卫等管理生产业务的一种远景。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多了。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先拥有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1]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塑造知名品牌不仅能提高销售业绩,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品牌塑造对现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如有利于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形象能促使市场销售业绩的提升;提升和美化企业形象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必然结果。
我国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在经历了成本优势、质量优势两个阶段的残酷竞争之后,纷纷走上了品牌塑造的道路。
从理论方面来说,在国内关于品牌的研究领域中,有关民营企业品牌塑造的研究理论较少;从实践方面来说,虽然民营企业中的大多数认识到了品牌塑造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品牌塑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急功近利,结果是欲速而不达。
因此,对于民营企业品牌塑造过程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
从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成果考察,如何创建品牌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讨论。
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在该领域已经发表和出版了许多论文与著作。在国外研究成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本著作:一本是由莱斯利?切纳瑞(leslie de chernatory) 1998年在英国出版的论文集汇编,书名为《品牌管理》。这本论文集汇编了自1955年至1996年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品牌管理的论文。如汇编了1955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有关品牌研究的早期论文《产品和品牌》,汇编了1996年发表在英国管理杂志上的论文《品牌管理的漫长历程》。另一本是由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1998年出版的《战略品牌管理——品牌资产的创造、衡量和管理》。
显然,国外对品牌管理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要比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早40多年, 其中有许多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许多外国学者之所以研究创建品牌的方法,是因为他们认为品牌将一组价值带到了顾客购买与享受消费产品与服务的经历中去了。
舍思、纽曼和格罗思(sheth,newman ,gross, 1991) 研究了消费者选择产品的行为,提出了消费价值理论(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指出了影响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五种消费价值。它们分别是:功能性价值;条件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知识性价值。他们认为:(1)消费者的选择是多种消费价值的一个函数;(2)在既定的选择环境里,五种消费价值发生的作用是不同的;(3)五种消费价值是各自独立的。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消费者多半是用舍弃不太重要的价值来换取更加关键的价值。这篇论文的贡献之一,是通过将附带条件性价值和知识性价值引入消费价值的构成因素内,说明了受到消费条件的限制与对新奇的追求,一些消费者为什么要保留对全部品牌产品的选择权,而不愿意持续地购买同一种品牌产品的现象。[2]
为了创建一种有效的品牌,即符合消费者选择价值观的品牌,必须使用一套适当的方法来理解顾客选择品牌产品的价值体系。雷诺和古德曼(reynolds,gutman, 1988)说明了如何使用阶梯方式来一步一步深入询问调查消费者对产品特性的联想与追求,这可以帮助企业有针对性的创建消费者所喜欢的品牌。阶梯方式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了解消费者对某种品牌产品特性的看法,第二步是了解消费者对消费这种品牌产品结果的看法, 第三步是了解消费者的价值观。[3]
柯林斯和波勒斯(collins,porras, 1996)发现,创造出名牌产品的企业都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目标,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这可以用来团结公司员工,提供消费者所期望的产品价值。[4]
还有有关品牌理论的观点(the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 2001年第11期商业评论)认为:顾客将被过多的信息所淹没,(布朗:brown, 1995)。这就要求采用一种新的品牌创建方法:注重创建品牌形象的信息资料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这要求有效率地传播品牌的一些关键特点,并创造非常强大的联想,使品牌成为传递产品特性的一组速写符号。随着更多的人进入后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更多的经过过滤的令人愉快兴奋的模仿榜样,而不是没有吸引力的现实写照。因此,创建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强化在精神与情感上短期逃避现实的轻松与欢乐,可能对后现代化时期的品牌建设更加重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管理学院的何建民教授的《西方理论述评》指出消费者选择某种品牌产品的实质是选择该种产品所提供的价值。
国内外有关品牌研究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继续研究的良好基础。
三、本文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本文架构主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组建而成。在现有资料与所学理论知识结合的情况下,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品牌塑造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一些看法。
本文结构主要有六部分。首先是引子。这一部分主要对民营企业现状进行概况介绍,并对全文进行简述,起提纲挈领之作用。文章主体从第二部分开始,将问题提出。对现阶段民营企业内外背景分析,说明民营企业品牌塑造的紧迫性。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分析问题。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着手,通过对品牌及民营企业品牌塑造的界定,清楚的认识民营企业品牌塑造过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并对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第五部分,解决问题。对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中认识误区和实际困难提出相关的看法和建议。第六部分是结束语。与前文相呼应,强调民营企业品牌塑造的重要意义及研究价值。并对本文未涉及领域加以说明。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写作角度方面的创新,由于品牌研究大多是从企业整体出发,未能体现民营企业自身特征;或对民营企业品牌塑造略微带过,没有专门的研究。对于民营企业品牌塑造过程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从民营企业角度出发,根据民营企业在品牌塑造认识上的误区和品牌塑造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是本文创新之处。
品牌为21世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成功的创造和管理,可让品牌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力。
周星驰的品牌营销是影视明星中的经典
企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经过品牌塑造成为地方或者全国知名品牌,就成了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了。盲目的毫无品牌塑造计划的进行单纯的广告投放,可以说是大部分的企业进行品牌塑造和建设的唯一手段,而结果依然是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默默无闻。如何进行品牌塑造,如何打造知名品牌,如今的“影视明星”(品牌)成名历程,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品牌塑造借鉴方式; 仔细分析一下影视明星成名的历程,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再到名声赫赫,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企业建立品牌成为名牌的轨迹。
一、品牌形象定位
影视明星在由初道之始向明星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考虑的是个人形象定位,就是要精心考虑要在未来的影迷圈中首先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塑造正面形象还是反面形象,成为喜剧明星还是单纯的悲剧角色路线,塑造成熟稳健还是时尚活泼,成为多元化的实力派还是青春少年的偶像明星。成龙代表着铮铮硬汉,周星弛代表着喜剧之王,刘德华让人想起了稳健、成熟、多面,清晰明确的个人形象定位,让影迷对他们塑造的角色痴迷留恋,才拥有了一批忠诚拥戴的fans。作为企业来说,要想进行品牌塑造,首要的一步就是进行品牌形象定位,就是要明确要把自己的品牌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想到海尔首先想到的是服务,想到索尼首先想到的是技术领先,想到家乐福首先想到的是物美价廉,这就是明确清晰的品牌形象定位,品牌形象定位是品牌塑造的前提和品牌规划的目标,没有清晰的品牌形象定位,那么你的品牌就不可能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消费者不知道你的品牌还谈什么让消费者选择购买呢。缺乏明确的品牌形象定位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品牌塑造推广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二、品牌形象塑造的内容和手段
有了清晰明确的品牌形象定位,企业就可以考虑如何围绕定位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了。品牌形象塑造包括三个方面:即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就是通过品牌的传播实现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认知;品牌美誉度就是让消费者对自己品牌产生良好的联想和赞美;品牌忠诚度就是自己的品牌拥有了一批死心塌地的忠诚的消费者。企业在进行品牌形象塑造实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提升的时候,最有利的武器就是借鉴影视明星包装推广的利器----广告、公关、炒作,而广告、公关、炒作可以说是打造影视明星成功最主要的手段。影视明星犹如企业的品牌,广告就是影视明星的影视作品,公关就是影视明星要频繁的参加一些慈善或者捐助活动等,炒作就是影视明星要善于制造绯闻。品牌塑造就是对广告、公关、炒作的灵活运用。
三、品牌知名度
影视明星在出道开始,为了提高知名度,关键是拍出好的影视作品。影迷对影视明星的认知,就是从明星们的影视作品开始的。为了扩大自己观众中的印象,这时候的影视明星往往争取大量的出镜机会。影视明星的出镜犹如企业品牌传播初期的广告宣传,要想让消费者知道你的品牌,必须投放一定数量的广告,为什么大量的有实力的企业纷纷拥向中央电视台,因为这是最好的出镜机会,表演好了,全国人民就都知道了。要想提高品牌知名度,必须进行广告宣传,但并不是一说到广告就想到中央电视台,具体的广告策略还要根据企业的现状和营销策略来确定,作为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傲视全国市场,建议还是暂做小池塘里的大鱼,立足区域市场,做区域市场的名牌,在区域市场考虑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考虑广告宣传方式,考虑利用什么样的媒体。影视明星知道多出镜多拍作品可以增加观众了解的机会,作为企业,也不能只考虑单纯的电视台一个影视作品,报纸、车体、门头、条幅等众多的媒体都是企业让自己品牌亮相的机会。企业要学会各种广告媒体的整合运用,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内提升品牌知名度。
制造绯闻是影视明星提升知名度的另一个捷径,比如某演员爆出的“性交易”黑幕,揭露演艺圈的潜规则,立即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要想出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多制造并且是争取频繁制造绯闻,这成了目前影视公司推出新人最常用的宣传方式,每个新人推出时,难免不了这样那样的话题,无论绯闻是好是坏,反正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就达到目的了。影视圈的绯闻犹如企业进行的炒作,炒作是企业提升自己知名度最快的捷径,没有炒作的话题可以制造话题,炒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中生有。空调界的奥克斯凭着“白皮书”“一分钱卖空调”出足了风头;农夫山泉凭借“天然水与纯净水之争”也让自己赚足了眼球;五谷道场在行业扔下的“非油炸“的炸弹也在显示了威力;海尔的软文新闻炒作也是尽人皆知。炒作运用好了,可以达到四两搏千斤的效果。炒作的话题必须是消费者所关注的,甚至能引起争议的,如果企业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炒作办法,可以借助外脑,和营销策划公司合作。
四、品牌美誉度
企业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还不够,毕竟现在知名的品牌也太多了,如何让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产生更好的印象呢,品牌美誉度的拉升是企业到了这个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了。在广告宣传的维护下,提升品牌美誉度最好的手段就是公关。为什么影视明星在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后便忙着参加慈善事业,参加公益演出等,就是为了给观众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让观众更喜欢自己,从而可以慢慢建立自己的影迷圈。明星们参加各种的慈善事业等公益活动,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美誉度而采取的公关活动。广告是言,公关就是行动,消费者喜欢的是言行一致的品牌。公关是一种回报社会的行动,不一定局限于慈善、赞助这样的活动,针对消费者关注的社会现象或者社会活动,都是企业公关宣传自己品牌的良好机会。至于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采取公关活动,那就看企业如何把握了。
五、品牌忠诚度
一谈到影视明星,大家可以立即在心目中有了自己喜欢的人物,说到他的时候简直是眉飞色舞,存有他的各种作品、有他的照片、有收集的他的所有新闻,有的影迷因为听说了明星要结婚甚至自杀(不提倡这样的极端忠诚),都喜欢到这份上了—这就是忠诚度;明星在成名之后为什么仍然忙着拍作品,忙着参加慈善活动,有时候还要爆出一点“绯闻”,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影迷更拥护自己,让自己的影迷更忠诚于自己。企业品牌忠诚度就是让企业的品牌拥有了一批铁杆fans,在消费者产生消费需求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品牌。如何打造企业的品牌忠诚度呢,那就是象影视明星一样要进行广告、公关的不断的持续整合运用,就是在品牌美誉度的基础上“火上浇油“,适当的时候再制造一点正面”绯闻”。
在经历了产品、价格、服务、技术、概念的市场竞争阶段之后,整合品牌的竞争是必然的趋势,而企业要想建立自己的品牌竞争优势必须进行品牌塑造。品牌塑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划,要与企业的营销策略相结合,广告、公关、炒作可以说是品牌塑造最有利的武器,作为发展中的中小企业的品牌竞争,现在大多处在需要品牌知名度提升的阶段,就要认真考虑如何通过低成本的广告、公关或者炒作来让自己异军突起了。
摘要:本文从房地产品牌的概念入手,并以房地产品牌构建理论体系为依据,论述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塑造强势品牌的几点策略,包括重视项目品牌塑造、强化全员品牌意识、重视媒介关系维护、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
关键词:房地产 品牌 房地产品牌 品质 客户关系
1 品牌与房地产品牌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但是,这个定义仅仅只是表述了品牌的物质层面,实际上,品牌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层面,前者是后者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企业文化、经营模式等综合因素通过长期的市场行为,在消费者心里形成的认同感。
将品牌概念移植到房地产领域,就形成了独特的房地产品牌概念。房地产品牌是有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在进行房地产产品开发经营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塑造,并由社会公众通过对房地产企业及产品的形象、品质和价值的认知而确定的商标。其本质是公众对房地产企业及产品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总和。
房地产品牌有产品(项目)品牌和企业品牌两层内涵。两者既相对独立又有必然联系,有机结合构成房地产品牌的完整内涵。企业品牌离不开产品品牌。房地产企业品牌建立在各个具体的项目品牌基础之上,需要不断有优秀的项目品牌支撑。项目品牌有待于提升为企业品牌。一个好的产品品牌,只有当它形成规模,品牌形成体系,并跨越地域界限时,项目品牌逐步支撑起企业品牌。
2 房地产企业品牌构建理论体系
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得品牌者得天下”已成为诸多知名地产企业的普遍共识,房地产企业对品牌经营的关注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对于资金雄厚、人才集聚的大型房产企业而言,塑造强势品牌无疑具备更大的优势,然而品牌并非大企业的专利,对于资金并不雄厚的中小规模房地产企业而言,同样需要并且能够塑造强势品牌,进而发展壮大。只要能精心打造好每一个项目,从地块选择、产品设计、质量管理、成本控制、项目宣传、物业服务等整条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保有适度的优势,就能拥有独特魅力,进而吸引顾客并获得青睐,这种优势的形成和保持,就是品牌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完整的品牌构建需要五大核心元素,超越消费者期望的品质是建立品牌的根本;合乎人心的价值是决定品牌成功的关键;独特简洁的标识降低了品牌推广的难度;由内而外的统一表现凝聚了品牌传播的力量;持续全面的传播强化了品牌建构的力度。
3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塑造强势品牌的策略
3.1 重视项目品牌塑造 对于资金相对缺乏、项目相对较少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而言,项目品牌的塑造尤为重要,企业品牌是建立在各个具体的项目品牌基础之上的,只有精心打造好每一个项目,树立项目品牌,才能快速支撑起企业品牌。
项目品牌的塑造,应当具有前瞻性,从拿地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全面布署。对产品进行精心的策划和设计,并以高要求的工程建设管理,以创造超越消费者期望的品质
以客户的角度看品牌实际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客户购买产品或者购买产品接受服务的过程中的认知程度,另一个就是认知的价值,即在客户购买产品后,会获得什么样的价值点、利益点。客户们反映的结果是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具体表现为业主对自己所购买的产品的极大满足和重复购买或自觉自愿地向他人推荐购买。重视项目品牌的塑造就需要在项目的售前、售中、售后都保证拥有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品牌的美誉度来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品质认知和喜爱程度,品质认知是指消费者对品牌是属于优质或是劣质的印象,喜好程度包含了品牌的领导性、创新性。品质保证是品牌长久生存的必要前提。品牌建立过程应是基于对优质产品品质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品牌是建立在优秀的品质之上,而优秀的品质是建立在每个细节的完美之中,因此,品牌的成功往往来源于对细节的执著追求。品牌价值的实现无疑需要企业品牌旗下优秀产品与服务品质强力的支持和精彩表现。任何企业的品牌核心,是由贴上这个品牌标签的产品自身的品质构成的,有了品质的保证,品牌的生命力就强。品质是支撑一座品牌大厦的真正根基,也是品牌真正的生命核心。
3.2 强化全员品牌意识 打造企业品牌并非是企业老板或董事会几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团队的持续不懈为之努力的结果。企业员工不仅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企业与社会公众进行联系交往主体与承担者。只有上下一心,共同以行动展现品牌魅力,真正实现品牌核心价值由内而外的统一,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同。
企业品牌形象除了来源于项目自身的品质以及推广,还与企业员工素质和形象有关。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工作作风、技术素质、职业道德以及仪表服饰等都是企业品牌信息最广泛、最直接的传播媒介。因此,应当通过全员品牌战略的实施来获取员工的认可和支持,使企业部门间以及员工之间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增强内聚力和整个组织的外张,最终塑造企业强势品牌形象。以销售现场为例,销售现场是客户的直接接触点,现场人员的专业性和亲和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客户对开发商的认知。现场人员的每一个服务细节,都会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带来直接的影响。
3.3 重视媒介关系维护 持续全面的营销传播是品牌构建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而言,如何投入较少的营销费用而获得营销传播价值的最大化,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重视媒介关系维护是关键。媒介关系是组织机构与报纸、电视、电台、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良好的媒介关系可以把组织机构需要输出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出去,同时,又从媒介方面获取组织需要的信息,以及减少负面消息的影响。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影响了媒体就是影响了公众,可以说媒介关系就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空气和土壤。房地产企业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媒介的支持。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而言,重视媒介关系维护,与主流媒体形成合作关系、良性互动,对企业品牌能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媒介关系,积极宣传企业、争取社会舆论、建立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形象。良好的媒介关系能实现在广告上小投入、大产出,最大程度的促进销售,尽可能利用媒体做更多的正面宣传、免费宣传。当前,与房地产企业关系最为密切的媒体有报纸、网络、路牌广告、杂志、车身广告、广播、电视、直邮等。房地产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媒介管理人员加强与各类媒体公共关系的维护。
3.4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企业确立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的业务和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以达到企业对客户资源全面有效的管理。据西方营销专家的研究和企业的经验表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顾客的5倍,一个老顾客贡献的利润是新顾客的16倍。对于资金并不充裕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而言,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尤为必要。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首先需要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级服务理念,并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房地产客户服务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客户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它是客户服务的支撑平台,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及时更新;二是客户服务处理系统,是客户服务的运营平台,对客户的意见、投诉、不满做出快速反应,并且予以妥善解决;三是客户满意度监测与反馈系统,是客户服务的监督平台,通过事后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使用反馈,全面把握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态度、看法、批评和建议,以此作为调整和改进房地产营销决策的重要依据;四是客户盈利能力评估系统,通过对房地产客户的终生价值和维系客户所花费的成本进行比较评估,使客户关系营销的收入大于成本,为客户服务提供保障;五是客户关系管理与协调控制系统,通过合理调度,保证和提高客户服务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水平。
创建强势的房地产品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房地产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虽然任重道远,但还是有章可循,只要我们精心打造好每一个项目品牌,动员全体员工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媒介关系维护和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必定能够创建强势的房地产品牌,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餐饮业“货”的认知
餐饮业的“货”就是企业提供给宾客的各种使用价值的总和。具体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备设施的使用价值,二是实物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是餐饮产品),三是服务劳务的使用价值。 同时,餐饮业的“货”与其他产业的“货”相比,也就是和一般企业的实物产品相比较,具有很多特别的属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形性
一般的“货”都是有形的,是一种实物产品,看得见,摸得着,它从生产到消费,总是要经过一个商品流转的过程,其生产、交换、消费在时间上、地点上是分离的,如果消费者购买了实物产品,当他离开商店时,他就带走了一个具体的实物产品。
而餐饮业的“货”不同,它基本上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属于一种体验,一种感受,平时我们经常听到有顾客说花钱买享受,买方便,买品位,指的就是这样的一种体验。虽然餐厅里的座位、餐桌上的食品等都是有形物品,但这些有形物品实质上不过是为顾客创造无形体验的辅助用品。
货的无形性特征,给餐饮企业产品的经营带来了特殊性。相对于有形产品,它更难向市场推销。比如说,宾馆很难将自己的货全部展示到顾客的面前,让顾客从多个角度去检测货的好坏,在支付费用之前,顾客不能尝试消费体验,如果顾客进行了消费,即使感觉不好,也需要付出价款。因此,餐饮业的营销,原则上,不应该基于产品的外型和使用效果来进行,必须依靠其它的办法。
(二)综合性
餐饮企业的产品不是由某个单一的部门或人员提供的,而是由许多部门在同一时间共同运转所产生的综合性的使用价值。当顾客进入企业以后,与顾客旅居相关的部门几乎全部要运转起来。它既涉及有形设备设施,也涉及无形的劳务服务。
(三)不可储存性
餐饮企业产品属于“边生产边消费,不消费就消失”,是一种过期作废、效用瞬时性的产品,其价值的形成过程与实现过程是一致的,当天的产品卖不出去,当天的效用也就失去了,再也无法挽回。这与有形产品也是一个重要的差别。有形产品通常具有相当长的保存期限,只要在保存期限之内将产品销售出去,产品的价值就可以得到实现,但宾馆产品的价值保值期限却非常短。从这一角度来讲,宾馆产品的构思与营销,比之其他任何产业更为重要。
(四)强依赖性
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特点,决定了餐饮企业产品价值的大小与员工的表现具有最直接的关联性。虽然企业的物化设施很重要,但服务人员素质与管理者水平的高低更有决定意义。
二、餐饮业营销现状分析
当今,餐饮业竞争态势明显,营销难做货难卖,因此,要增强餐饮的竞争力就必须实施强化营销。实施强化营销首先应该冷静分析已有的营销工作症结何在,进而进行策略分析,当前餐饮业所普遍存在的营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狭隘理解营销内容
将营销等同于推销,将营销视同于公关。注重对外,轻视内功;注重现有产品的推销,忽视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不重视实际的市场调查研究,对顾客的需求想当然;片面理解全员营销,人人下达推销指标,推销结果与奖惩挂钩,使每个员工都成为推销员,劳民伤财,效果不好,又怨声载道。如此等等,营销工作实际上有等于无。
(二)缺乏对营销工作的系统策划
缺乏营销规划其具体表现:不考虑自身特点,不注重形成自己风格,盲目跟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将营销作为一个系统来理解;救火应急,追求短期效应,“无客来时急得跳,生意一好就忘掉。”缺乏长期的营销计划;缺乏整体规划,把营销当成局部的工作,专门部门的工作,宾馆内部各方面、各部门缺乏有机配合。
(三)缺乏市场定位,目标市场不明确
目前,许多餐饮业急功近利,往往注重眼前的利益,很少对自己的企业作长期规划,对市场的调查不足,在长时间内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四)不重视品牌建设,不注重综合效益
要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通过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去宣传自己的产品,增加产品的竞争力。目前,餐饮业许多经营者往往不注重对自身品牌的营造,将品牌的建设看做是大公司的事情。其实,品牌往往需要从小规模开始,相比于大企业而言,小企业更具有灵活性,对品牌的建设更具有操作性,因此加强企业品牌的建设也是餐饮企业增强营销的主要手段。
三、有效卖货的广告诉求对策
(一)无形产品显现化策略
餐饮产品的无形性特点,使顾客在购买产品之前无法触及和感受它们,企业无法像别的企业那样,借助产品的有形展示来宣传产品,达到“让事实说话”的目的,从而迅速吸引顾客购买。因此,如何让公众理解无形产品的内涵,始终成为餐饮业营销的一个难题。
针对这一特点,一个重要的对策,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提供有形的证据来证明无形产品的质量,让顾客眼见为实。这些有形的证据包括设备设施、人员形象、环境布置等等。有句话说得很清楚:顾客进店看门面,看了门面看脸面,看了脸面看台面,还有地面、墙面和表面(设备设施的表面)。这“五个面”是直观的,有形的,也是无形服务有机的体现。
(二)系统实施顾客满意战略,大力施行客户管理
顾客满意战略强调产品的质量管理要以顾客的满意度为基准。英文称cs战略。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于服务业来说,顾客的满意度,顾客的口碑是最有力的营销。有研究表明,服务企业吸引1名新顾客比保持老顾客常常要多花5倍的成本。预防老顾客的流失,是服务企业营销的重中之重。
(三)增强产品的附加值
在产品方面,零缺点工程是基础,提供产品的附加值是提高。所谓附加值,就是顾客购买产品所获得的意外利益。肯德鸡有一句著名的口号:“为你提供101%的满意”。额外的1%就是附加值,就是使顾客感到他得到的服务超出了他的期望。例如,有位服务员在打扫房间时,发现客人的枕头有对折的痕迹,她马上作出判断,这位客人是嫌枕头太低,于是她主动给这位客人多加了一个枕头。这对于顾客来说,就是一种附加值。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宾馆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努力寻找提供附加值的机会。
(四)强力实施品牌战略
关键要作好品牌定位。正确的定位,才能形成特色,造就品牌。定位要从市场入手,以凸现特色为原则,以树立品牌为目标。因此,最为有效的定位策略是空挡定位策略。要通过空挡定位策略,给社会公众形成一个印象、一个概念:餐饮企业出售的不仅仅是饭菜,而是一种品位,一种境界,一种文化,一种对于服务的体验。对广告界来说,也是一个不断探索新的、成功的广告诉求的过程。
摘要:品牌传播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从这一角度而言企业招聘活动的品牌传播价值巨大。招聘活动可以有效的传播企业文化与企业产品价值,并可以巩固、培养与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的关系。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企业可以从招聘规划、内容设计、媒体选择、细节管理、实习活动等多个方面来实现品牌形象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招聘 品牌 传播
人力资源的获取即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被视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乃至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正是由于其重要性历来各个企业都对招聘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甄选技巧给予了大量研究和关注。但除了获取人才以外,企业的招聘还有另一个重大的作用,这就是品牌形象的传播与树立,这一点长期以来鲜有人进行总结剖析,因而从品牌树立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企业的招聘活动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所在。
一、品牌塑造的360度法则
品牌所对应的英文单词“brand”最早起源于中世纪。中世纪欧洲的商品上一般有三种标志:工匠名、行会名和城市名,其中工匠名最接近于今天品牌的名称,表明了商品的制造者。中世纪结束不久,现代意义的品牌商品开始大量涌现。进入21世纪以来,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数码科技产品,技术及产品的同质化使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选择的影响效用凸现。必须塑造强势的品牌形象,才能有效的延续产品寿命(aaker and biel,1993)。因此,要如何塑造或提升品牌形象以获得、留住客户,以便能在这个快速且多变的消费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已变成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
品牌形象主要起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相关特性的联想(biel,1993),而这些联想时刻产生在消费者与品牌发生联系的各个接触点之中,因而品牌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全方位的传播过程,它要求企业全面评估品牌与消费者形成互动的各个接触点,无论何时何地都使消费者与品牌的接触互动最大化、最优化,这也就是被奥美公司奉为圭臬的360度品牌传播法则的精髓。在现代社会,很多企业的招聘活动都会使用媒体来传播招聘信息,从360度全方位的品牌传播角度来看,招聘活动无疑是品牌与消费者公众之间较重要的接触点之一,而且在这一接触点上候选人公众往往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主动性,因而在品牌塑造方面,企业的招聘活动不仅大有文章可做,同时其效果价值也很高。
二、招聘与品牌塑造的关系
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为企业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资源这已是众所周知,而招聘活动对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作用却被很多国内企业所忽视。具体来讲,企业的招聘活动可以对企业的品牌塑造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其一,可以有效的传递企业文化。通过宣传材料和现场讲座,企业可以向候选人介绍自己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愿景等,这一方面可以挑选那些认可、赞同本企业价值理念的候选人进入目标人选之中,另一方面在这种有效的针对性传播可以让候选人对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形成较深的印象,从而可能促使候选人形成随后的积极口碑宣传。
其二,可以有效的传播产品价值。通过试用产品的发放以及产品宣传材料可以让候选人了解或认可企业产品的价值。
其三、可以巩固、培养与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的关系。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招聘职位的候选人就是该企业的目标消费群体之一,尤其是个人消费品类企业,几乎所有的候选人都是其现实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之一,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考虑,有效的招聘活动无疑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这一视角就不难理解国内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很多知名外企品牌如“宝洁”、“箭牌”的招聘活动总是类似一场“巡回演出”,它们的招聘活动总是持续时间很长,而且宣讲流程遍布全国各个重点大城市。
三、招聘中的品牌塑造技巧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招聘中的品牌价值传播可以通过以下这些环节得以体现:
其一,制定详细的招聘规划,在规划之中引入品牌塑造的视角。在招聘之前,一般大多数企业都会制定详细的招聘规划,在规划中确定招聘人数、流程、时间进度以及预算等,从品牌塑造的视角来看,除这些内容之外,还必须对招聘活动中品牌传播的活动予以规划,首先要把品牌塑造作为招聘规划的核心理念之一,其次要对招聘过程的品牌信息内容针对各个时间点和流程予以安排和控制。
其二,在招聘信息中纳入品牌形象信息。传统的招聘信息大都是以工作分析说明书为蓝本,主要说明招聘的职位名称、人数以及要求,或者附带对企业进行简略的介绍,由于缺乏品牌塑造的意识企业的品牌形象信息在的招聘信息中往往包含很少。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以及目前中国的就业大环境,几乎每一则招聘信息都会被大量浏览,尤其是一些含金量较高的职位浏览量更大,即使一些传统的招聘渠道例如人才市场、校园双选会等现场求职人数也不可小觑,可见招聘信息是一个难得的品牌传播机会,但由于内容所限(招聘信息一般为简单清晰为好,非职位信息太多也难免会对求职者形成干扰)一般在招聘广告中附带加入企业口号、价值观或愿景为宜,比如华为2010年应届毕业生打出的招聘口号是“huaweigo 行健.致远”。
其三,谨慎选择招聘信息的渠道。企业为招聘信息所选择的媒体形式本身也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比如同在深圳地区招聘,在《南方周末》招聘信息求职者对企业实力与规模的解读往往要比在《南方都市报》上要强,因而企业在选择招聘信息媒体之前,首先要考虑该媒体的实力、性质能否给自己的企业形象加分,还要考虑这种媒体的个性和风格是否和自身的企业文化相符。当然,不同的媒体的使用价格也是存在较大差异,中小企业也得根据自身企业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在选择好合适的媒体之后,信息的内容与设计是否能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四,选择合适的宣讲人及面试官。宣讲人和面试官是求职者首次接触的企业人员代表,其自身素质与专业能力对求职者对该企业形象的感知影响重大,因而在选择面试官和宣讲人时企业应该尤为慎重,一般企业应该选取个人素质、专业能力较为优秀的员工,同时应制定相应规则来规范面试官和宣讲人的言行、仪表。在招聘会宣讲人上,大多数企业通常应该选择中层以上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一方面对企业价值观、战略方向、生产发展等诸多方面了解的最为详细,而且其自身素质和个人修为也相对较高。
其五,注意招聘现场的布置。招聘现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第三方组织的招聘会中企业租用的展位,二是企业宣讲会地点的现场,还有就是企业甄选候选人时使用的面试场所,这三种招聘现场的布置同样能够体现和宣传企业的品牌形象。在现场布置上,一方面企业必须注意招聘现场的周围环境与档次品味选择能体现企业实力和企业用人态度的宣讲、面试场所,同时注重第三方组织的招聘会的展位地点选择和展位设计;另一方面,这些招聘现场都是企业的和消费者公众难得的接触点之一,企业应该通过易拉宝、现场招贴海报和桌面陈设等形式及时传播自身的品牌形象信息。
其六,注重整个招聘过程的细节。海尔的管理层常说一句话:“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细节管理的重要性,而对招聘而言这种重要性则更显关键,招聘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会直接影响求职者对企业的感知,甚至直接决定优秀人才的个人去留,例如据调查显示是否通知提醒求职者前往面试地点的详细交通方式对前去参加面试的求职者人数有明显的影响。在细节上,企业招聘人员应注重过程的管理,例如可以把细节管理分为接受简历、面试开始、面试进行、面试结束这样几个阶段制定相应的注意事项。对于甄选过程中的落选者如何答复通知也是一个需要用心考虑的问题,能让那些落选者同样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印象感知这也正是招聘细节管理的目的之一。
其七,积极推动在校大学生的企业实习计划。国内的一些大型外企,不仅招聘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类似于一场大型巡回演出,其实习生的招聘往往也大张旗鼓,甚至一些企业还专门组织商业夏令营邀请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进行模拟竞赛并感受自身企业文化,这足以说明实习计划也是企业人员招聘过程中一个值得利用的品牌传播良机。通过提供实习可以将成长中的优秀人才吸纳到自己公司,一方面企业可以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可以让这些实习参与者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及运作管理等,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他们对企业形象的认可,实际上实习计划正越来越多的被本土企业所看重,例如联想、华为等也已经在开始广泛积极的推动每年的实习生计划。
四、结束语
招聘是每个企业为获取人才都必须进行的一个活动,但是长期以来招聘活动中的品牌传播价值一直被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所忽视。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简要的讨论了品牌的全方位传播观,探讨了招聘活动对于品牌传播的意义与具体操作层面的细节,希望能给那些忽视招聘活动品牌传播价值的企业予以启示、启发。如果既能获得优秀人才,又能有效的传播企业的品牌形象,相信这是大多数企业都乐意而为的。
[摘 要] 重庆市政府正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但就重庆会展品牌而言,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缺乏特色,主题不明确,知名度不高;缺乏名牌会展和精品会展,竞争力不强。本文从品牌生态系统的特性和功能出发,认为完善各子系统职能,通过构建重庆会展品牌生态系统,引导重庆会展走向品牌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是促进重庆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品牌生态;会展品牌;塑造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强化市场化运作,提升会展策划、组织、服务水平,引导会展业向品牌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这表明了重庆市政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会展品牌的决心。重庆是我国内陆和西部唯一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正努力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其区位优势、水陆空的交通优势、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及综合性经济优势,是其他任何城市不可替代的。不过,在业界看来,整个重庆会展业至今尚在起步阶段,“重庆会展业目前居于第三层次”(林茂廷,2006)。就重庆会展品牌而言,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缺乏特色,主题不明确,知名度不高;缺乏名牌会展和精品会展,竞争力不强。这与重庆现正蓬勃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及定位极不相称。在体验经济逐步走入我们生活的今天,发展会展经济,塑造重庆会展品牌,提高重庆知名度和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全面进步,已势在必行[1]。而其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会展品牌生态系统。
一、会展品牌生态系统的属性
会展品牌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存在的所有会展相关组织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会展相关组织可以是任何与会展活动相关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参展商和观众群。从品牌生态系统的特性分析,会展品牌生态系统有以下属性:
(一)整体性。会展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构成的整体,系统内部单元之间从整体效益与集群效应最优的角度进行关联。整体利益大于每个单元使其各自利益最优化时实现的利益之和。任何一个单元的功能发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生态性。会展品牌生态系统内部各单元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链,就像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共生一样,各单元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系统内部的物质与能量实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
(三)层次性。会展品牌生态系统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指单个会展相关组织及其发展环境。中观层次指区域范围内所有的会展相关组织及其发展环境。宏观层次指全国或全球范围内会展相关组织及其发展环境。
(四)开放性。开放性是对所有系统的基本要求,封闭的系统将导致“熵增”和无序。产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不仅是生态特征的要求,也是系统适应外界市场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一个系统不仅应在系统内建立相互关联的网状关系,与当地其他组织也应建立网状合作关系,以便适应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
(五)动态性。会展品牌生态系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的过程,按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生态系统。一级生态系统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的叠加,表现为小型会展的举办。与一级生态系统相比,二级生态系统对会展资源的利用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效率,但仍然不能长期维持下去,因为物质、信息流都是单向的。表现为初具品牌效应会展的举办。为了真正转变为健康、可持续的形态,生态系统进化成以完全循环的方式进行。在这种形态下,我们无法区分传达和反馈,这便是三级会展品牌生态系统。
二、会展品牌生态系统的功能
基于对会展品牌生态系统属性的研究,会展品牌生态系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功能:
(一)实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单方向流动
重庆产业集群和会展经济的发展带动重庆会展品牌创立能量的集聚,此能量经过不断增加继而传递到会展品牌创立和组织者及相关政府机构,在其大力支持和宣传本届品牌会展的过程中,能量传递到了被吸引来的大批优秀参展商,通过各参展商专业精心的设计和布局,能量传递到生态系统最后一个环节——参加本届品牌会展的观众和专家。最终,能量凭借舆论和媒体以更大范围的影响力传递到生态系统外的环境中,完成会展品牌的打造过程。
(二)实现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循环
1.资金循环。品牌会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促使会展初期各大投资商更加青睐这一会展品牌,从而在下届采取更大的投资行为,促使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以会展品牌效应的不断加强,来换取更大的收益。于是,资金在历届的品牌会展举办过程中得到了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2.人才循环。会展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专业会展人才的创新和努力。同时,品牌会展的成功举办又会吸引众多优秀学子纷纷投入会展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来,从而壮大会展专业人才队伍,服务于更多会展品牌的创立和管理中,实现会展品牌生态系统持续的人才循环。
3.信息循环。品牌会展正是因为政府和会展行业协会的支持和协调组织作用及对这一会展品牌的对外宣传和信息交流工作,才吸引了众多专业的参展商和观众。而参展商和观众又会以舆论或媒体的方式把对会展的意见及建议信息反馈到会展项目的开发者和会展品牌的拥有者,促其积极改进自身缺点,不断完善会展品牌,从而使整个会展品牌生态系统以有效的信息循环方式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构建会展品牌生态系统,塑造重庆会展品牌
从品牌生态系统的属性和功能出发,构建重庆会展品牌生态系统,塑造重庆会展品牌。具体对策如下:
(一)完善各子系统职能,创建会展品牌生态系统
1.政府应加大对会展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实现多赢。建议借鉴全国会展经济发展先进城市的经验,由市政府拨专款建立会展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会展经济发展。
(1)对成功申办全国性的大型品牌展会来渝举办的单位和具体承办企业,政府应给予奖励;在承办企业的税收方面予以政策优惠;在场馆费用、安保费用、宣传费用等方面给予补贴。
(2)对外地来渝参展的商家进行优惠。重庆的展会以本地展会居多,参展商多数为本地企业,参展面狭窄,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不够,难以形成资金、物流、信息、商贸的大流通。因此,重庆在积极申办国际国内知名展会来渝举办的同时,还应对外地来渝办展的企业和组织给予宽松的办展环境,给予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吸引外地展商来渝办展。
(3)给予专业展览企业的政策支持。对于本地展览公司举办的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展览会,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分档次给予奖励。对于符合产业方向、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具有创新意识的展会,给予政策性补贴。若该展会达到一定规模,则可作为品牌会展培育,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对为会展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专业展览公司及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2]
2.重庆会展协会应该在重庆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指导下,努力发挥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律、协调及管理作用,拥护和支持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促进重庆会展经济健康发展[3]。重庆应尽快组建地区性展览行业协会,制定重庆会展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并组织实施;负责制定重庆会展业的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负责对会展业的质量和展览会的资质进行评估和认证;负责统揽与国内外展览界的交流联系,对展会提出指导意见,提高展出水平,培训筹划展出人员,对展览业进行调研,协助政府整顿市场秩序,重新整合会展业,使会展市场合法化、透明化[4]。
3.会展企业应提高经营服务水平。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健全和完善会展服务。会展企业要清楚认识行业的服务属性,充分认识服务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以服务为宗旨制定和实行一系列的经营发展战略。事实证明,树立“服务”宗旨、明确如何做好服务的相关策略,是办好会展的基础和前提。[5]二是提高经营水平,科学制定展览会的经营策略。会展企业要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要紧紧围绕会展需求及其变化、竞争对手和行业发展态势,因地制宜地确定自己的经营策略,在会展子市场划分、目标市场确定、会展主题确立、服务商品组合、价格策略实施、推介渠道选择等方面作出准确定位,以成功的经营真正赢得市场[6]。
4.利用重庆特色的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吸引更多专业参展商,创立一批重庆会展品牌。迄今为止,重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大足宝顶石刻、大足北山石刻、巫山龙骨坡古猿人遗址、涪陵白鹤梁、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歌乐山中美合作所6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得重庆必将吸引众多的历史学家、抗战研究者、派人士以及海外华侨、港澳台胞、文化工作者、抗战文化爱好者等众多人士在此举办大型会展。直辖10年来,重庆工业取得长足进步,工业销售值2006年达到4200亿元,比1996年翻两番,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支柱产业,即:以汽车、摩托车为主的机械工业,以优质钢材、铝材为主的冶金工业,以天然气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十一五”期间,更要继续加快发展汽车产业,着力打造资本构成多元化、企业组织集团化、生产经营规模化、产品市场国际化的现代汽车产业基地。依托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整合产业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制造、研发、商贸服务为一体的“中国汽车名城”。摩托车产业要努力实现“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形成整车,注重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占领高端摩托车消费市场,形成3~5个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国内规模最大、配套能力最强、技术水平领先的“摩托车之都”。在高技术产业方面,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为重点,构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软件、通信系统及设备、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子信息产品等领域为重点,推动信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7]。
5.人才是会展业的灵魂和根本。要加快会展人才培养,塑造一支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在高校中开设会展经济专业,培养会展职业管理人员。行业协会、院校、企业联合开展会展职业培训,聘请国内外著名会展专家授课,开展研讨,进行工作指导,共享教育资源。邀请国际一流会展管理专家学者来重庆市进行会展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学习交流,吸收国际最新会展经济知识与研究成果。建立会展人才考核和职业认证制度。会展企业也要完善用人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吸引并留住会展人才[8]。
6.要提高认识,增强发展会展经济的紧迫感。要充分认识会展经济的诸多功能、作用和发展会展经济的重大意义,要动员全市人民积极支持、参与会展业的发展,扩大会展业的对外影响,着力营造整体优势,形成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社会氛围[9]。
(二)加强联系各子系统的环节,促进会展品牌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1.尽快制定会展业地方法规,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行业法规是约束业内主体经济行为的基本规范。鉴于我国会展业全国性法律规范的现状和重庆会展经济的地位、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重庆市应尽快制定和出台会展业地方管理条例,来尽快促成“行政审批制”向“登记制和备案制”的转变。并紧紧抓住重庆市会展市场秩序的主导主体——会展企业,通过抬高市场“门槛”、加强年审和统计评估等有效措施,强化办展组织资质审查及动态跟踪管理,实施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重庆市会展主体的整体素质。
2.制订《重庆市会展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与《重庆市商品展销会核准登记管理办法》。要以会展经济发展为重要“突破口”建设“会展名城”,加快重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必须提出一个总体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根据重庆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其会展经济的现有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建议以“西部国际性会展中心城市”作为重庆市会展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核准登记管理办法,引导相关会展企业按照总体目标进行正确定位,加快相关软、硬件的改造和提高。
3.研究和解决会展相关知识产权问题,促进会展结构优化。以加入wto为契机,借国内兴起的知识产权保护热潮,推动会展相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解决。如工商局等部门开展会展名称和商标注册,明确会展名称和商标的拥有人。法院进行会展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法律咨询和争端调解,加强会展名称的规范化管理,营造有利于重庆品牌会展成长的法律环境[10]。
4.增加促销宣传力度。会展经济是城市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会展活动除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要让世界了解这个城市。这就需要进行会展活动的目的地促销宣传。要进行大规模的对外宣传就要求企业和政府联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向大众广为宣传所独有的会展目的地形象[11]。在促销内容上,不能仅仅围绕会展设施来进行,还要与重庆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充分展示重庆所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先进完善的会展设施和强大的产业优势。
摘 要:创建、塑造国际品牌是当前我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塑造国际品牌有很多种途径,其中,战略国际投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战略国际投资在国际品牌塑造中的所用进行了逻辑分析,认为战略国际投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国际美誉度、国际满意度、国际认知度及促进品牌价值创新等进而达到国际品牌塑造的目的。关键词:战略国际投资;国际品牌塑造;作用
目前我国企业已有不少走出国门,采取了出口、对分销渠道的适应、贴牌生产、国际展览会、国际广告及国际公共关系等种种途径增强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偏好度、品牌占有率、品牌满意率和品牌忠诚度等品牌影响力进而达到塑造国际品牌、全球品牌的目的。实际上,战略国际投资在国际品牌塑造过程中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在实践中,企业在进行国际品牌塑造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一方式。下文作者将对战略国际投资在国际品牌塑造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 战略国际投资在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中的作用
1.1 企业通过在海外建设分销渠道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
分销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有取得商品所有权或协助商品所有权转移的组织和个人。其主要职能是:市场调研、促进销售、开拓市场、编配分装、洽谈生意、实体储运、资金融通和风险承担等八大职能。分销渠道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分销渠道不畅,会造成企业的产品不能很好地销售出去,无法形成资金的有效循环,企业的生存将受到严峻的威胁。而商品本身是最好的广告,企业通过在目标国市场战略性地建设分销渠道使得自己的产品能够顺利抵达消费者,进而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另外,提供服务的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同仁堂等)通过自建、合资、并购、连锁、特许经营使得企业迅速扩大到国外市场,进而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
1.2 企业通过战略国际并购间接提高国际知名度
由于战略国际并购不是为了短期套现,因此其应该反映或强化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思维。其主要动机是获得战略性资源,包括研发能力、关键技术与工艺、商标、特许权、供应及分销网络等。近年来大资金大手笔的国际并购越演越烈,其中不乏具有多年历史且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部分或全部被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所并购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那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一夜间声名鹊起,这种轰动效应使得其国际知名度大大提升,如果运用得当且后续整合良好,这些企业都获益匪浅。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收购别人的部分生产线并获取现有品牌一定时间使用权之后则先借用进入当地市场,接着加上自己的品牌来打联合品牌,等消费者接受后再抛开现有品牌来打自己的品牌。这样,企业就通过战略国际并购间接的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并为消费者所接受。
2 战略国际投资在提高品牌国际美誉度中的作用
2.1 战略国际投资有助于克服“原产地效应”
原产地效应是指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国对消费者对产品看法会产生影响。如今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生产产品,因此当消费者了解到原产地时,产品生产地可能会影响产品或品牌的形象。生产国、产品类别、公司及其品牌形象都将影响原产地是否造成积极或消极地反应。消费者对某些国家和某些产品存在着笼统而又有些模糊的成见,认为它们“最优秀”。这种成见一般只限于某类产品,并不包括这些国家的其他产品。
人们对国家也存在着成见,其依据是该国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正在向工业化过渡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些成见是对某个国家生产的产品总体质量的看法。种族优越感也有原产地效应。买本国货的民族自豪感会影响对待外国产品的态度。原产地效应与时尚也密切相关,而这些事上常常围绕世界上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这些事上十之八九与产品相对应,一般设计本身有时尚特点的产品。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时尚只能持续几年,随着新时尚的出现而烟消云散。
跨国公司在开发产品和制定营销战略时,必须考虑这个因素,因为除非它能够采取有效的营销战略来克服消费者对某些国家的成见,否则将妨碍产品的成功。对品牌进行有效宣传、对产品进行适当定位可以改善对一个国家产品的不良成见。 全球品牌的重要性在此便显现出来了。
战略国际投资在克服原产地效应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包括:(1)公司总部搬迁。随着需要改变公司的国籍,公司产品的来源就变成具备某种优势的原产地了。(2)到具有“原产地优势”的国家投资建厂。这种投资建厂一方面在当地改善了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在其他国家也可以借此宣传我们也部分或全部来源于那个具有“原产地优势”的地方或能在具有“原产地优势”的地方投资建厂并立足而改善品牌形象。
2.2 通过在当地进行售后服务的投资改善品牌美誉度
顾客对产品利益的追求包括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个方面,前者更多地体现了顾客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后者则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如宽松、优雅的环境,和谐、完善的过程,及时、周到的服务等。其中售后服务的内容包括维修、提供合理的维修零配件,解答咨询、指导或培训消费者,定期巡回检查或访问,顾客跟踪服务,退换货、处理消费者投诉。当产品进入某国市场时,有无良好的售后服务很关键,通过进行售后服务的投资,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来保持或提高顾客满意度、忠诚度,进而改善品牌美誉度。
2.3 企业通过战略国际投资改善与东道国的公共关系进而提高品牌美誉度
众所周知,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会产生资本转移效应(增加资本流量,扩大生产、增加产出;乘数效应带来经济效应;引发相关投资)、技术与发明能力转移效应(东道国直接获得先进技术和研发成果;外来投资的溢出效应和外在效应)、组织与管理技能转移效应、市场进入效应(带来了市场进入渠道,构成了新的贸易渠道;为东道国开辟新市场,引导出口行为)、经济结构调整效应、就业效应(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就业质量)等等。当然,还有财政收入的增加等等。这些效应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有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会要求企业以资本、技术等来换市场,还有些国家通过种种贸易壁垒成功地将企业进入方式由出口转变为投资。企业主动采取战略国际投资顺应东道国要求会赢得良好的公共关系进而提高品牌美誉度。
3 战略国际投资在提高品牌国际满意度中的作用
品牌国际满意度包括服务满意度、质量满意度、价格满意度、性能满意度等,这些与分别售前、售中、售后等服务,价格与成本,生产技术,设计能力等直接相关,而这些则是通过运营流程:新产品开发能力(包括研发力,技术、市场信息资讯收集)、顾客订单满足能力(包括产能、研发等)、成本降低度、销售网络完善度等来达到目的的。这些都需要在当地市场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国际投资才能完成。
全球化企业总是寻找最具竞争力的地点进行研发、生产安排以此达到获取规模经济、技术领先等效应使得满足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进而增强核心竞争力而使品牌处于不败之地。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寻找能使生产成本最低(如资源、人力等)的地点进行战略国际投资;而另一种则是利用总部搬迁获得地点优势,即寻找一个在特定行业的钻石体系表现最佳的国家或区域,这是提供创新和生产力成长的最佳环境。 通过这些在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的投资措施,战略国际投资便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品牌国际满意度。
4 企业通过战略国际投资来提升品牌国际认知度
品牌国际认知度是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消费者对品牌内涵及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度的标准。
品牌国际化应该建立在独一无二的竞争定位之上,这可使企业得到明确的竞争优势。也只有品牌定位明确时,品牌的认知度才能提升。跨国公司利用新建或并购能获得战略资源的企业,利用拆分和重组来将会削弱定位的部门、单位去除,来在全球范围内强化、深化定位,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得品牌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可以通过战略国际投资来强化品牌定位从而提升品牌认知度。
另外,在品牌国际化中,由于目标市场间消费者文化、需求、国家标准、地理距离等等差距而使得跨国公司为适应东道国的特殊情况以期更好的发展,因而需要进行品牌本土化以此来提升品牌的国际认同度。品牌本土化要求品牌的形象、产品的设计、研发等等都要贴近消费者。高度的本土化包括零部件的采购、设计研发、生产、人员、管理等等都采取本土化。设计研发、生产本土化等方面都必须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工厂、营销公司等等,这些都是国际投资的范畴。跨国公司只有这样才能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特点的产品,获得当地消费者文化认同,实现品牌本土化以提高品牌认同度进而提升品牌认知度。
5 企业通过战略国际投资来实现价值创新近而使品牌获得持续生命力
品牌要长盛不衰离不开价值创新。在价值创新战略逻辑指导下,企业不是把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是放在全力为买方和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只有当企业把创新与效用、价格、成本整合一体时,才有价值创新。价值创新双管齐下追求差异性和低成本。当一个企业的行动对自身的成本结构和买方的价值主张都产生积极影响时,加之创新就在这个交汇区域得以实现。企业通过提出和减少产业竞争所比拼的元素节省了成本;又通过增加和创造产业未曾提供的元素,提升了买方价值。随着时间的延续,优越的价值带来高销售额,成就规模经济,从而使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价值创新过程中,价值和创新缺一不可。跨国公司只有首先接近客户才能知道他们要的价值,才能进行创新,而在实施过程中,剔除和增加无一不需要战略投资,而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价值创新就需要战略国际投资了。
综上所述,战略国际投资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或间接的起到提升品脾国际知名度、国际美誉度、国际满意度、国际认知度、实现价值创新等,在进行国际品牌塑造中起到很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城市 营销 企业品牌 城市品牌
论文摘要:本文从城市营销基本理论出发,简要分析了我国各地在城市营销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全面 总结 了陕西省宝鸡市近年来城市品牌建设的成就,强调了企业品牌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西部中等城市的品牌塑造提供新思路。
菲利普•科特勒在《国家营销》中认为,一个国家,也可以像一个企业那样用心经营。在他看来,国家其实是由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实际行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国家营销应当像企业营销一样,突出特点,发挥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由“国家营销”衍生而来的“城市营销”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比较明显的内涵。城市营销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某一城市的各种资源以及所提供的 公共 产品或服务以现代 市场 营销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向购买者进行销售,包括一个城市的产品、企业、品牌、 文化 氛围、贸易 环境 、 投资 环境、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等全方位的营销。
城市品牌的核心内涵
品牌的核心内涵是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核心利益(即品牌究竟要带给消费者什么),是企业针对消费者的市场承诺。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 发展战略 定位所传递给 社会 大众的核心概念,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城市品牌是城市 地理 名称在某一空间区域内 政治 、 经济 、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所传递信息的总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感知、认知和联想,是城市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市民及城市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等品牌的综合。
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品牌塑造和品牌建设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例如,杭州将城市定位为“休闲之都”,在2006年成功举办了世界休闲博览会,每年一届的西湖博览会也有声有色,并提出了“住在杭州”的城市品牌发展战略。昆明是一个以 旅游 资源丰富著称的城市,其对外宣传也是大打旅游牌,1999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使昆明出尽了风头。上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建设“世界级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定位于国际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
除了上述大型城市外,更多的中小城市也积极运作城市品牌的建设,例如山西晋中、内蒙古鄂尔多斯、山东荣成、福建石狮、广东中山和虎门等。这些城市的城市定位和品牌塑造各有特色,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地区的城市群已成为
城市品牌定位和建设的实例分析
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市近年来的城市品牌建设成就为例进行研究。
(一)城市品牌建设的优势
陕西省宝鸡市于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跻身
宝鸡市的重 工业 在计划经济年代曾引领
品牌对于商业企业来说是商号、信誉、服务水平、店堂氛围、企业 文化 的综合体,是贯穿于商业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概念。近年来,通过 旅游 名市建设,宝鸡的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法门寺、太白山和周文化三大旅游品牌,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9个,其中4a级景区2个,荣获
企业品牌与城市品牌的良性互动关系
(一)企业品牌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品牌 经济 已成为现代城市经济最强劲和最持续的推动力,企业品牌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地位显著,作用重大。
首先, 市场 经济条件下,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响亮的名片,是城市的“cis”。人们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快速、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知晓其企业并使用其产品。
其次,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国家 税收 、地方 财政 主要依靠企业,而企业经营的关键是品牌建设,企业产品品牌建设——企业品牌建设——企业经济效益——政府财政收入——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城市品牌建设,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链条,处在链条关键环节的是企业品牌,它承上启下,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既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又是地方政府和广大市民的事情。
最后,企业品牌是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 营销 定位的基石。一个城市 工商 业的发达程度,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了城市品牌的定位。以自然风光、名胜古迹见长的城市自然首先定位于旅游观光城市,而具有一定 工业 规模或特色产业的城市应该综合定位,突出重点,引导企业塑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整合城市无形资产,使企业品牌成为城市品牌建设的点睛之笔。
[摘要]本文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媒体重视深度报道。二是《南方周末》的品牌之路。三是深度报道体现媒体公信力。四是塑造公信力等于塑造品牌。
[关键词]深度报道 品牌 公信力
“品牌”是一个 经济 学名字,是 企业 产品经营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某种产品与服务的一种名称及标志,用以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品牌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整体素养的总和。没有具有吸引力的、令公众信服的内容,媒体的品牌构造只不过是纸上谈兵、雾里看花。品牌不仅意味着产品(媒体栏目)的特性与品质,也与受众的倾向意识密切相关。因此,媒体品牌应以简洁、明快、响亮、易读易记为特性。品牌是资产,品牌含量高的报纸、知名度大的栏目,其广告价值就高;品牌也是文化,它是媒体的一种象征,可以把传受双方紧紧拉在一起,因为受众了解了某种品牌,就可以按图索骥选择自己喜欢的媒体。因此,媒体品牌的构建与经营应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使之在某一领域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国际媒体重视深度报道
在国际市场上的每一种品牌,实际上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现代 传媒的竞争己经进入品牌经营时代。一个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它有几个品牌栏目,而品牌栏目是需要产品(报道)来作为支撑和保障的。因此,品牌犹如媒体的形象,它标志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品位和文化,对于媒体塑造良好的知名度、美誉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的 发展 ,媒体产业内部分工越来越明细,协作精神越来越重要。有影响力、市场化的媒体都讲究整体策划,一旦重大事件出现,所有的部门就会都被调动起来。这种分工为媒体在某个领域创造品牌提供了条件。
在西方新闻界,深度报道被称作“扒粪报道”,深度报道记者被称作“扒粪者”,深度报道的地位是其他任何报道所不能取代的,并越来越引起新闻界的重视,许多优秀记者把写深度报道当作是自己的天职。在1917年—1992年颁发的580项新闻奖中,深度报道摘取了40%的奖项。一篇成功的深度报道往往能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同时为其所属媒介带来巨大的声誉,甚至会因此成就一个媒体的品牌。
二、《南方周末》的品牌之路
1982年2月11日,《南方周末》问世,当时只有7000份的发行量。《南方周末》在确定“作为党报的补充”的定位后,很快形成了“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的独特风格,依靠其最具特色的深度报道赢得众多读者,从而一纸风行,独步报林,成为立足广东、覆盖全国的大型综合性周报。
《南方周末》原主编、著名报人左方认为,《南方周末》从创刊到现在的近三十年里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
三、深度报道体现媒体公信力
所谓媒体公信力主要分为“信源可信度”和“媒介可信度”。信源可信度是传者特性影响到信息的接受效果。传者在研究中大都被定义为传递或提供信息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媒介可信度也就是信息内容传播渠道的可靠性与可信度。
处在社会 发展 和转型时期的
媒体公信力不仅仅在于新闻的真实性,它包括传播过程所有环节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及时性,也包括媒体的知名度、美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简而言之,媒体的公信力是一个总体的考量指标,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是其最基本的构成因素。
四、塑造公信力等于塑造品牌
对媒体公信力的认识与重视,会帮助业界全面认识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众传媒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公信力的重要性不能仅以 经济 效益等利益指标来衡量。同时,“媒体公信力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受众的知情权意识,促使他们从自身层面发挥媒体监督及舆论的作用,加强对媒体的社会监督,形成良性互动。”。
报纸深度报道是提高报纸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一个最快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深度报道也是提高记者知名度和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深度报道,事实的客观性是报道的基本前提,真实、客观、准确是一切新闻的生命。深度报道与其他新闻的区别,在于它能更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深度和广度,更能把握事件的全局,透视事件的本质,更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促使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
【摘 要】 网络营销作为b2c、b2b等电子商务活动的前期工作,存在着界面限制、信息传递不具体的劣势。在对策构建上应围绕着:明确网络营销的功能定位;建立与实体营销的关联性;突出网络营销的优势项目来展开。
【关键词】 网络化营销;品牌塑造;劣势;对策
从当前诸多研讨的文献中可知,同行都以乐观的态度来提炼网络化营销的优势。然而,本文则聚焦于它的劣势。之所以提出产品品牌塑造的话题,可归因于这样几点思考:(1)面对逐渐成熟的消费者,产品品牌具有培育他们忠诚度的功能;(2)产品品牌塑造还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知识系统,来有效捕获潜在消费者。面对品牌如此重要的市场功能,网络营销却似乎力不从心了。
根据笔者的体会,网络营销作为b2c、b2b等电子商务活动的前期工作,存在着界面限制、信息传递不具体的问题。这就使得消费者在进行非专家型采购的情况下,不会轻易采信网络层面对产品特质的宣传,反而更加青睐实体卖场的现场体验。这就直接导致了,网络营销对于产品的品牌塑造存在着系统性缺陷。
笔者将以“手机”产品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主题讨论。
一、产品品牌塑造的一般路径
在认识网络营销的劣势并给出对策前,须从总括层面来了解产品品牌塑造的一般路径。限于篇幅,笔者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核心产品的适用保证
对于手机产品而言,核心产品是指其功能对于目标消费者的适用性。以我国大陆消费者为例:承载了东亚消费者的偏好,大陆消费者更加关注于手机功能的多样性,特别是以3g为代表而衍生出了诸多功能。不难看出,与国外厂商相比国内产商在技术开发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就难以构成品牌塑造的支撑要件。
(二)有形产品的质量保证
有形产品是指以怎样的形式和外观将手机呈现在市场上,当然也包括品牌(这里强调品牌的识别性)。仍以我国大陆消费者为对象调研发现,他们对于手机的形状、人机界面、人机工程学方面存有较高的要求。这样就意味着,产商在新产品上市时不仅需要展开广告宣传,还需要与消费者进行一系列的互动活动。
(三)附加产品的跟进保证
附加产品主要包括:售后服务、产品安装等要件。针对手机产品来说,则体现为售后服务领域。众所周知,产商良好的售后服务将有助于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也就在消费者的情感方面赢得了他们的品牌忠诚度。
以上从市场营销学视角下对产品品牌塑造的路径概括。
二、网络营销在路径实施上的劣势分析
具体而言,其劣势可从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产品展示功能上存在缺失
上面已经指出,有形产品层面的展示功能,将建立起消费者对产品的直观印象。这种印象包括:手机的颜色搭配、形状、手感,以及人机工程学体验。然而,网络营销受到界面展示的局限性,无法将形状生动、具体的表达出来(尽管可以标明尺寸);同时,对于建立第一印象的手感等其它元素的释放更是无能为力。这样一来,便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目前,以淘宝商城为代表的手机网上营销现状来看,往往都是消费者在实体店看好后再寻求b2c模式,其目的在于获得价格优惠。
(二)在产品互动功能上难以实施
在产品品牌塑造上应追求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友好沟通机制,这种机制不仅能为厂商带来消费者偏好信息,也能使消费者深度了解产品的特质。尽管在网络营销领域,仍能在界面设置qq等互动聊天工具,但是面对海量的消费者和文字语言沟通形式,将无法达到实体卖场的互动效果。由此,这一功能缺陷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该产品品牌的认同。
(三)在产品售后功能上缺乏公信
与欧美消费者不同,中国大陆消费者更习惯于现场购物。通过访谈了解到,是因为消费者更能建立起售后服务保障的预期;而美国消费者则往往采取电话购物的形式。因此消费者心理决定了,网络营销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购买风险规避的偏好。这样一来,便缺少了支撑品牌的重要一环。
三、对策
结合上文所述,对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明确网络营销的功能定位
网络营销固然具有它的优点,但上述所提出的劣势却是难以改观的。因此,不应将产品品牌塑造的任务全由它来执行,进而应明确网络营销的功能定位。笔者认为,其功能定位包括:(1)配合实体
销的品牌塑造活动;(2)突出自身在品牌塑造上的优势;(3)提升产品在展示上的界面设计能力。
(二)建立与实体营销的关联性
在功能定位基础上,首先就应建立与实体营销的关联性。具体为:(1)协助实体营销来扩大产品信息的覆盖面,如可以播放实体营销的视频;(2)在配合实体营销的附加产品功能,可以在网页上设置全国售后服务电话告知栏目,以及消费者投诉专区。这样一来,就能及时对消费者的诉求进行响应,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信心。
(三)突出网络营销的优势项目
网络营销在塑造产品品牌时并不是一无是处,恰恰相反,它仍具有实体营销达不到的地方。具体而言,优势项目包括:(1)广泛的产品信息;(2)产品项目的多元平面展示;(3)高效、低廉的产品信息搜索特性等。不难看出,这些都将放大实体营销在品牌塑造上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结论
对策的构建应围绕着:明确网络营销的功能定位;建立与实体营销的关联性;突出网络营销的优势项目来展开。
(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长春市分公司)
【论文关键词】:定位;品牌栏目;品牌塑造
【论文摘要】:一个好的电视栏目,需要内部资源的整和、协调,同时还要能够牢牢的抓住受众这个生命线,把观众的需求作为电视栏目最基本的定位标准,打造媒体的优势品牌,这样才能够在不断竞争的媒介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电视栏目是人类利用电子技术手段获取信息,传播信息,满足生活、享受、发展的需要,诉诸人类视觉感知的精神产物。对于电视而言,为满足合适人和社会的需要,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栏目。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电视人已经从业务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要吸引创造好的观众收视率,就需要电视栏目围绕不同的受众群体和需求层次进行的精确定位,创造好的品牌栏目,名牌栏目来塑造电视形象,从而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品牌栏目作为电视媒体的支柱产品,是电视从业人员一直的理想追求,品牌栏目如何办,怎样将它办好,就成为电视人攻克的难题,为广大受众服好务的课题。
1. 定位
定位,中山大学教授中国营销研究中心cmc主任卢泰宏说:"要想在激烈竞争的今天,能够坚实的把收视率牢牢的占据在自己的阵地上,我们就不能不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断的审视"定位"的重要性。"
(1) 定位要准--名牌栏目的生存之需
一个栏目要想进行准确的定位,就需要确定自己所办栏目的风格,一定要及时的把握电视市场的风向标,确实的知晓电视受众的各种需求。
市场定位,一个电视栏目开办的目标,是仅仅以社会效益为目的,还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或是要达到这两者并举呢?很显然,就要对电视台所开办的栏目进行市场定位,寻找两种效益的契机点,谋求二者合得之利。
观众定位,"电视也最显著的特点是观众的市场越来月细分,而且将目标受众定位于’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落。"顾客是商品的上帝。那么在电视市场里,就可以说,受众是电视栏目的上帝。开办一个电视栏目,就要有明确的受众定位,办栏目者受众群体进行细致的调查,根据他们的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兴趣爱好、观赏口味等进行市场细分化,从而确定出准确的受众群。
(2) 个性要鲜明--名牌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制作出富有个性而又风格独特的电视栏目,是电视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在诸多影响栏目个性特征的因素中,电视编导的个性特征,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电视栏目的文化特质等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这些个性特征很好的应用在电视栏目里,才能获得好的收视率。
编导的个性特质,"电视栏目要具有个性化特征,首先要拥有一批具有创作激情,又勤于思考,善于思索,勇于探索的电视编导群体。"对于编导来说,在任何条件下,去激发灵感的源泉,去结构触发灵感的网络是很重要的,灵感的火花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文化的不断积淀,艺术感知能力的不断加强,行为见解的不断超脱之后才爆发出来的。所以一个好的编导就要跨越思维定式和行业局限,从而谋求个性化的突破。
"节目主持人与其他媒介人物不同,他是节目的主体、灵魂,因而具有具有特有的特性。"一个电视栏目也因为主持人的个性风格而形成了栏目的个性化特征。如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李咏主持的《幸运52》,等。他们通过自身的语言、情感、形体风格,在荧屏上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吸引众多的电视观众。
(3) 机制活--名牌栏目发展的动力
"重视电视媒体的人力资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要想真正打造一档品牌栏目,就需要电视媒体注重经营模式的市场化,人员设置的合理化,激励机制上的透明化。
一个电视栏目的成功打造,"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不能丢,只有将人的因素重视起来,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和协调机制,才能将一档栏目推向名牌。
2. 品牌塑造
品牌塑造,"品牌"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企业产品经营的一个概念,它包括名称和标识两部分,是指产品与服务的名称及其标识,用以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分。伴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台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最中要的就是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栏目。
(1) 内容为王,以内容至上为原则。世界最著名的品牌管理公司美国奥美传媒集团认为:一个强势品牌必须具备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度和品牌忠诚度。而从这四个方面的产生都必须依靠内容。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凤凰卫视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央视新闻频道为何能够得到世界广泛的关注,这都归结为内容上的优势。《新闻调查》有过这样的口号,即新闻内容上的"三性",新闻性、故事性和调查性以至到它后来的"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这在它的最初选题上都有详尽的体现,也是它一直能够保持很高的收视保证。
(2) 打造明星主持人,电视媒体品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持人、现场记者他们即是电视产品的制造者,又是电视产品的传播者,同时还是电视品牌形象的主要体现者,主持人的个性形象是电视品牌内涵的最好诠释者。
(3) 老品牌的创新与开拓,"如果说品牌代表着一系列的信仰和价值,则创新可以视为对价值的合理追求。"按照马斯洛的人本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不断升级和发展的,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人的需求和价值索取也在提高和增长。"’过去曾经合理的价值品牌承诺可能成为新的需求发展的障碍’,而价值创新就是’用新的品牌价值去满足人们对原有产品和服务的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从这里可以看出,创新是品牌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一个老品牌也许在以前是个响当当的好品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可能就变成了一个不符合时展的四老品牌:编者老化、议题老化、对象老化、形式老化,这些都会影响电视栏目的近一步发展。借助传统品牌的影响力来为现有品牌换上符合时代潮流的鲜血,扩充和延伸原有品牌的单一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都能有利于品牌的塑造。
摘要:随着我国电视频道数量的不断增加,电视频道的发展逐步完成专业化进程的基础上,构建品牌频道成为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打造品牌栏目和塑造品牌节目主持人是构建电视频道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构建;电视品牌;塑造品牌;节目主持人
随着科技进步,电视的更新换代,电视频道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可视效果越来越清晰,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根据以往一些电视媒体成功的经验来看,电视频道或电视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构建“品牌”。
一、如何理解“品牌”概念与“电视品牌”及“栏目品牌”的重要性
对于电视媒体,“品牌”是—个全优的概念,能成为品牌的栏目或频道一定是那些在电视竞争中具有较为稳定的品质、鲜明的特征、有较强的竞争力及核心理念,有较大的影响力,广受欢迎的电视栏目和频道等,它们在特定区域内,以自身的传播特色能够产生持续、良好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能获得到受众高忠诚度和认可,并与其他竞争对手明显地区别开来,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电视品牌如同商品品牌—样是经营理念、设计理念、销售理念、消费理念、市场理念、艺术理念的综合体现。品牌的形成并非金钱打造,而是在良性竞争中构建出来的。
构建“电视品牌”有其特殊意义。当今媒体已经进入影响力竞争时代,而影响力的竞争主要依赖品牌的力量。在传媒领域中引入品牌概念,就是要在搞好信息产品策划制作的同时,通过一些包装和推介手段,树立起强势媒体品牌,从而达到提高传媒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对电视媒体而言,品牌既是高收视率的象征,是广告收入的无形保障,也是媒体表现独特文化魅力,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说到品牌,其中很重要的—个构成因素就是品牌的忠诚度。品牌忠诚是指因消费者对品牌形成偏好而在长时间内产生的重复购买倾向,转化成受众在电视中的表现,即是对于电视传播者热烈的追捧,情绪化的认同,良好的口碑,稳定而长期的、习惯性的收视选择。构建电视品牌能够使观众产生约会意识,优先选择该频道,信任这个频道,最终将频道品牌内化成观众的自我认知。
二、关于如何对电视频道进行品牌构建的方法和策略问题研究
首先是着力打造品牌栏目问题。
众所周知,对于电视频道来说,最基础的竞争优势来自栏目的品牌化。品牌栏目不仅体现频道的实力,而且体现频道特色和价值追求。增强电视频道的竞争力,核心还是有重点地打造品牌化栏目。品牌栏目不一定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它一定具有稳定的收视群,同时能够吸引稳定的广告投放,占据一个能维持节目产生良性发展的市场份额的节目。电视栏目是观众印象最直观的个体,观众是先对某个栏目产生特定印象,进而把这种印象延伸到电视频道乃至电视媒体上。由于品牌栏目影响力大,可以极大地提升频道乃至电视媒体的形象和地位。
观众对品牌栏目的忠诚,搭建了观众与频道整个收视平台之间的亲和关系。同时,也通过对品牌栏目的热爱,而建立了对频道的期待,把对某个栏目的品牌忠诚延伸到相应的频道上。一旦形成了对品牌栏目的检索,也就建立了对频道的主动收视习惯。在电视频道构建品牌之初,结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地域文化特点,人力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一两个品牌栏目可以说是成功的捷径。
其次,必须要塑造品牌型电视节目主持人问题。
主持人对建设品牌栏目,提升频道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品牌主持人已是品牌栏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栏目的标志,频道的象征,乃至于代表整个电视媒体的形象。观众对于主持人的喜爱或信赖会产生惯性的收视行为,形成收视约会意识。观众经常由于偏爱某位主持人而喜欢这个栏目或频道,并建立对这个频道的忠诚度。为此,要扩大主持人品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逐渐形成受众收视行为的惯性。
为了成功塑造品牌型的节目主持人,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求主持人与栏目要相契合。做为主持人已被符号化,应该是品牌栏目的形象代言人和人格化身,每当人们提到某一著名主持人,总是联想到他主持的节目。品牌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确立,除了其个人工作魅力的表现外,更集合或体现了栏目的特质。
二是要注重对主持人的包装与宣传。打造品牌型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样需要“广告”。或者说,好品牌,也需要整合多种推销方式来取得认同。这些方式可以是报刊文章、网络对话,甚至是路牌广告。如凤凰卫视的吴小莉,虽然很多内地观众可能都没有看过她主持的节目,但从各种渠道,如报纸、杂志封面、电视采访中都熟睹了她的形象。作为电视传播外的这些辅助传播手段,为吴小莉本人打造品牌型节目主持人形象,为凤凰卫视的造势攻关,毕竟起到了—些作用。
三是要充分彰显主持人的个性。主持人的个性就意味着差异化,形成品牌的—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同一化格局中的差异化表现。发挥不同主持人的鲜明个性,是形成差异化表现的重要途径。
南京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其与众不同的光头形象和犀利、随意的主持风格,跟观众心目中传统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标准形象和主持理念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可就是这样—个初看起来有些“怪”的主持人就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成就了他所在的栏目。
再次,坚持创新原则,通过创新才能增强电视频道的竞争力。
品牌电视频道的“新”字应该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已经形成的品牌栏目要不断地加入新的元素和新的创意,以维持其自身的生命力。有了一个好的品牌栏目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一劳永逸。受众的欣赏心理规律都是喜新厌旧,要使品牌栏目永葆青春,就应该有计划地导入新的内容,使它充满活力。当受众市场环境变化时,就应该采取特别的手段对栏目的内容和包装进行适度的创新,绝不能因循守旧,抱着一成不变的模式不放。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焦点访谈》就进行了多次改版。每一次改版都给观众以新鲜感,更加拉近了媒体与受众距离。
二是构建品牌电视频道,不能固守已经形成的有限的品牌栏目,要不断地打造新栏目,不断出新,才能使受众保持新鲜感,“品牌”才会长盛不衰。
目前,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在电视行业内普遍存在着“克隆”现象。哪个电视台的哪个栏目红了、火了,其他节目便纷纷效仿。这样的栏目,因为缺乏创新性,只能是仿制品,绝不能也绝不会成为品牌。—个叫得响的品牌栏目必定是原创栏目。
做为每个电视人必须认识到,品牌策略对于电视频道经营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电视频道应该把品牌作为自身经营的重要环节,让品牌最大程度地促进频道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整个电视事业的发展。
企业品牌管理论文:河南茶叶企业品牌管理及竞争力提升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河南茶叶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
品牌推广论文:企业品牌推广管理 摘要:中国的所有省级电视台,几乎都有自己的定位,但是真正塑造成功的品...
品牌战略论文:论零售业的自有品牌战略 摘 要 零售业自有品牌战略是零售企业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有效手段。...
品牌建设论文:本土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讨论 摘要 工业品牌建设与普通消费品牌的品牌打造有众多不同之处。...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金融企业营销品牌战略分析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中国金融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