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11:23: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地方课程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日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相较于社会的需要,学校财务管理专业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从塔里木大学的地理位置、生源特点、就业趋势等出发,结合新疆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打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2008年,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那么如何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绝大部分财务与会计没有实现分离,财务管理人员更多从事的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基础工作;其次,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对企业资金需求的预测、筹措、投资、企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根据财务管理本科学生的生源基础、知识水平和在校的受教育时间,这实现起来相当困难。最后,不同地域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有所不同,为使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同地方的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就业状况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一、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学生生源、毕业生就业渠道以及周围经济环境都有明显不同于内地高校的特点,作为一个新设专业,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务必要考虑其地域特色,从而建立起符合学校特点、适应学生水平、满足社会需要的特色财务管理专业。
1.适应生源特点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其生源结构与疆外一些高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若盲目照搬内地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必然出现排异效应。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因材施教,本着“大众教育”方针,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一般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从而使目标定位与其生源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此方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2.适应就业趋势培养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的生源以新疆考生为主,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在新疆就业。据塔里木大学学生工作处统计,自2003年以来,毕业生留疆趋势日益明显,2003年有大约4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南疆,2008年以后,这一比例则扩大到8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基层的各个团场,为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将其定位于主要从事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社会评价高、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3.2010年中央决定实施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工作,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为新疆和兵团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那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财务与会计岗位划分不明确、财务管理水平不高。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必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在未来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实现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严格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适度,拓展投资领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预算管理等。此外,这一战略机遇必将加速推进新疆企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财务管理人员将面临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要求将日趋提高。对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当前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适应时代要求,使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基础,熟悉财经法规,能够熟练应用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和技能,将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工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应用性、创新性人才,具有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地方特色、本位特色。从中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都差不多,部分院校甚至照搬一些重点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是不尽合理的。须知不同的院校其生源特点有所不同,具体培养目标可能也有所区别。各高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务必要考虑本校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那么作为边远地区的高校,塔里木大学的生源质量、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等明显区别于疆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
2.各高校课程设置大都过分关注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复杂的管理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他们的文学修养、品德素质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课程时要对基础课给予适当的关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非专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塔里木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新疆地方和兵团输送人才,结合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将来的发展前景,企事业单位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宽泛的知识面等,而这就需要通过相关的基础课程来培养。
三、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充分地发挥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上述问题,制定出适应自己的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公共基础课程。如前所述,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方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汉语写作、数学逻辑思维、计算机操作及外语写作表达能力,从而为其后续学习以及将来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公共基础课主要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基础、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等。
2.学科基础课程。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财政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学等,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分析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旨在通过系统的教授与指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财务管理人员应有的专业素质。专业方向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必修课包括:高级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学、战略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税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选修课包括:高级财务会计、电子商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保险学、预算会计、资产评估、经济应用文写作、会计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4.专业实践环节。相较于以上的文化理论课,专业实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实践过程中企业现状一定程度的展示,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一些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专业问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促使学生在下一步更加努力的学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和周边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安排了校内和校外两种实习方式。校内实习主要以实验的方式体现,包括会计学原理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即用友u8的系列操作应用)、审计软件的应用、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即手工和电子erp沙盘模拟)实验、以及校内毕业实习等。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性质的特殊性,校外实习则主要由学生自主联系进行。通过校外实习,使学习亲身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认识书本知识与现实的一定差异,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素质好、知识面广,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论文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地方高师院校 教育学课程
论文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校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该学院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面向地方经济支柱矿业产业,进行矿石分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地方矿业企业提供了急需的分析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了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
一、矿石分析课程开设背景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其应用非常广泛,化工、冶金、石油、药物、材料、环保、食品、生物等许多行业都需要工业分析人才。不同行业的原材料、产品等物料不同,其分析方法、标准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行业根据其生产特点、产品特性等多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工业分析,由于版面篇幅有限等原因,难以将众多的各种分析方法和标准都编入教材,内容不能做到兼顾各行各业,传统的《工业分析》教材内容主要涉及水质、钢铁、煤炭、化工、硅酸盐、农药、石油化工等行业,而矿业的矿石分析等内容未编入教材。河池市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锡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有色金属产业已成为河池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当地矿业企业需求的工业分析人才是能熟练掌握矿石分析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广西“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有色产业成为千亿元产业,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市场对矿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多。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中开设了矿石分析课程。
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矿石分析课程建设
(一)《矿石分析》教材编写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资源,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源头,没有教材,就难以进行相应的教学。在没有现成适用的《矿石分析》教材的情况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自编教材。对于《矿石分析》教材的编写,该学院通过深入厂矿进行调研,广泛征求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在了解企业对人才规格需求等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矿业企业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力求突出高职教育的应用特色和以能力为本位特色,教材主要内容是以地方采选冶矿业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分析测定各种矿石主要元素的含量等,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技术资料、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研究,在选取的分析方法上注重实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对于理论知识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教材编入的分析方法具体实用,简明扼要地阐述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等,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在实际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灵活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该教材编写得到了地方矿业企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着编写出真正管用、与企业相对接的地方教材的目的,编写过程中充分吸取多年来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企业实践应用的经验,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修改,完成了《矿石分析》教材的编写。
(二)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着力点,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矿石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不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难以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从企业调入有多年岗位工作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任教。通过严格考核,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引进了3位该专业的工程师。二是安排专业教师下厂学习、调研、参与企业的相关技术工作等。河池市有色行业发展较快,有不少的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产品等的分析检测均采用了可靠的方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有的仪器设备许多教师未使用过。专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专业教师如不继续学习知识将会“老化”,因此下厂学习不仅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更新专业知识,使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与时代同步发展。通过下厂调研,教师可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有利于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专业教师在下厂学习与调研过程中,可根据企业的实际和自身的能力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三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学生下厂实习时,实习指导教师主要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四是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探讨和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矿石分析的工作任务是分析测定矿石中各主要元素等组分的含量及矿物物相组成等,分析测定的结果都是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因此实践教学至关重要。矿石分析课程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60%,为搞好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一是在校内原有的仪器分析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天平室等多个相关实验室的基础上,针对矿石分析的特点,从实用性和先进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新建了矿石分析实验室,使建设的实验室不仅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还具备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二是与河池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以及本市内分析化验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岗位工作条件相一致的实训场所,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四)课程教学
在矿石分析课程教学中,注意把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调统一,避免过分强调实践教学而轻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突出以能力为本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专业理论来指导岗位工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论教学内容应适度、简明,以够用为前提,兼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将复杂而繁琐的矿石各组分分析操作过程分解为试样分解、溶液处理、分析等三个模块进行教学,通过学习并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矿石各组分的各个分析操作过程中的相似之处与差异,掌握矿石分析的原理和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融会贯通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适应将来工作中新技术变化。实践教学加强岗位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是强化分析操作技能的培训与练习,打牢基础,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操作基本技能。二是在技能培训中提高“智能”含量,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肢体操作的练习,学生在实验过程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矿石分析过程是由称量、试样分解、溶液处理、分析等多个操作步骤构成,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应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过程的现象及变化等思考其内在的原因,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作用、原理等,学会和掌握操作要领。三是加强生产实践的实训教学,在完成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后,安排学生下厂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三、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矿石分析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一是课程建设立足本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定位准,效果好。针对地方矿业企业生产需要而开设的矿石分析课程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矿石分析的职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已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分析专业高技能人才,大多数学生很快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有的学生现已成为单位质检部门的负责人。二是矿石分析课程自编教材根据地方矿业企业生产的特点进行编写,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到厂就业能很快适应岗位技术工作的要求,学生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三是矿石分析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工作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不少企业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订单培养”、校外实训基地等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摘 要:国际贸易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许多涉外贸易的实践环节。但地方高校一般位于内地中小城市,涉外贸易程度不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地方高校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通过分析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探讨怎样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关键词:地方高校 国际贸易 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理论与实务学科,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如何搞好国际贸易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困扰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地方院校,因受经济、地理、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有效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实践教学就更难,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大改革和探索的力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1 进行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是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教师队伍虽然学历水平较高,但是大多却都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实际业务中的习惯做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缺乏亲身体验,难以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老师们学习、充电和增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过程,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上一个台阶。
其次,实践性学习,会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知识查漏补缺、增进对当前国际贸易人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这也将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获取一些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比如报考报关员、单证员、货运等。这也将有助于增强学生择业的筹码。同时,实践性教学还可以扩充学校的教学外延,稳定学校和社会的实践性关系,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再次,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可将单调的课堂填鸭式教学转化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因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国际贸易流程的生动化,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会提高,学生由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转变为动手操作的主动学习,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2 地方高校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困难
基于内地地方院校的经济、地理以及开放环境,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资源非常有限,全面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验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设置是20世纪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办学时间相对较短,而地方高校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时间更晚,可做借鉴的经验有限,实践教学只有在综合自己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摸索着前进。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到实践模块、操作流程,都只能不断地学习、改进,这样一来实践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存在着不足之处。
2.2 经费有限
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有限的学费收入,再加上近几年本科教育在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上花费较大,导致教学工作上存在着经费上的限制,而开展实践教学就要购买价格昂贵的教学软件或者自筹经费进行实践实习。地方高校面对高额的投资成本,往往顾此失彼,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这在客观上妨碍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招生,形成恶性循环。
2.3 资源欠缺
开展国际贸易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外部资源作为支撑,沿海城市、大城市拥有较丰富的资源:港口码头、海关资源、专业性外贸公司、涉外货代、银行国际业务部,甚至有的还拥有保税区这种专门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经济区域,非常便于各大院校开展国际贸易学习的实践操作。但内地中小城市不具备这些资源优势,无法从当地企业获得相关实践操作的学习机会。有鉴于此,身处内地中小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就非常有必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外联,但这又受到有限经费的制约,有想而不得实。
3 地方高校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地方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诸多困难,笔者认为应该将地方资源进行整合,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及办学优势,尽最大可能地开展实践活动,笔者试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可通过自我学习、教师间的互相学习集体备课或外出进修,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教师还可利用往届毕业生的资源,从在外贸企业从业的往届毕业生处获取最新的实务单证和案例来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至于缺乏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可通过鼓励教师考证或外聘客座教师的途径解决,缺乏双语型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问题可通过教师自己增强英语学习或同本校外国专业共同培养双语型教师来加以解决。
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经费困难等问题虽然确实存在,但毕竟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要加大力度构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相关企业的走访、调研,遴选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典型外贸企业,并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解决实践教学基地缺乏问题。实在没有办法的进行的实务操作流程,也可以借助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平台(软件)来进行,虽然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入,但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地方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有一大部分是服务于地方,所以地方政府是首先得益人。地方政府应该做高校和本市相关企业之间的纽带,帮助高校建设实践实训基地,为高校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开绿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切实地解决地方高校的困难。
师生间要加强互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对学生起到较好的鞭策作用,甚至能帮助学生尽早的订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在就业的时候也能减少学生的迷惘。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在模拟平台上作试验,或者带领学生一起参加单证员、货运员等从业资格的考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增强教师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地方高校从长远利益而言更要着重发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型本科人才。
《有机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基础知识为起步,涉及有机化学操作技术的实用型课程。《有机化学》课程研究的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学问题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能够满足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为此,课程组结合《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对课程如何进行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贯彻“产学结合,优化教学模式;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能力;产研结合,促进企业发展”的“三赢思想”,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培养为依托,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优化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建立了企业技术服务机制,为社会培养了学以致用的实用人才,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产学结合,优化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课程的基点应该是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课程组依据企业生产需要,确定教学内容;模拟企业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进行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通过(生)产(教)学结合,优化了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实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1依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课程内容
在不同类型的化工企业就业,对于《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为了改善《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课题组将《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统一教学内容,拓展模块则根据在相关化工企业调研的结果,针对专业方向、就业倾向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选择性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任务要求。
1.2模拟企业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
课程组在课程建设顾问的指导下,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开发《有机化学》课程体系,以知识应用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贯穿,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项目,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探索学校学习与企业生产的一致性,课堂与车间的一致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1.3坚持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很重视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企业参加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业生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以化工企业真实生产场景为学习氛围,以真实产品生产过程为学习内容,由学校指导教师、外聘企业教师共同进行指导。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以新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全过程,企业把学生当员工来管理,实现课堂与车间、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2、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能力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培养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课程组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技前沿知识,将研究型实验引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等方面积极进行学(习)研(究)结合探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1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技前沿知识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十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课程组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前沿知识渗透进日常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只有不断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革新,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2.2将研究型实验引入实践教学
通过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工艺性、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的能力。特别是将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学生实验,这种近距离对接,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从科研精神方面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开放有机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在自主创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社会培养勇于探索、不畏失败、追求真理的实践型人才。
2.3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由教师负责的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申报国家专利;鼓励学生参与由教师主持的科学研究项目,;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自主创新完成小发明、小创造,锻炼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3、产研结合,促进企业发展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基本职能,高校教师的科技研发可以有力的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提升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课程组响应学校号召,与区域化工企业开展技术对接,进行(生)产(科)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1将企业生产难题转化为教师科研项目
与地方小型化工企业相比,化工行业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院校在智力资源、科研条件方面有明显优势。为地方小型化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可以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对小型企业来说,依靠自身能力无法独立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委托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借助高职院校教师联合攻关来完成。同时高职院校教师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文献查找、样品分析测试、专利申报、技术资料撰写等服务。
3.2利用教师研究成果提升企业生产能力
来自企业实际需求的横向课题,通过教师攻关研发,获得研究成果,进而又应用于企业生产,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对学校来说,通过教师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扩大了学校影响,锻炼了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有效的培养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4、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产、学、研结合,课程组在《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师资队伍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服务企业机制得到完善,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循环。
4.1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渭南海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伟高级工程师这样评价,近年来,我公司每年暑假都接收来自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的生产实习学生45-90人,并且每年都留下部分优秀实习学生在我公司就业。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来公司后很快就能承担起有机合成操作等岗位工作,说明了学校教学和就业岗位的对接良好。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或班组长,正在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有机化学》课程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很重视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4.2教师队伍的实力不断增强
课程组教师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申报教研、科研课题,进行学术研究,参加企业技术改造,进行产学研结合。近年来,主持省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8项,完成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公司、延长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北采油厂横向委托技术改造项目2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得授权6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1项。研究制作的部分教学模型、仪器产品投入教学使用,提高了教学效果,推广至附近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孙宾宾老师的部分科研成果被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中的螺共轭效应和异头效应》一书中,转化为教学资料。孙宾宾老师为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公司横向开发的部分技术成果被企业采用,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4.3产学研结合实现良性循环
如何能够与企业建立稳定、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众多合作企业中,课程组与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该公司距离我校2公里左右,是一家地方小型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各种精细有机化学产品的生产。2007年初课程组和该企业合作开始,目前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课程组为企业提供无偿技术咨询、无偿方案设计、有偿产品研发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无偿短期见习、无偿生产实习等服务。双方通过为对方提供服务,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近年来,课程组老师为地方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文献收集、产品研发、样品测试等服务三十余次,协助地方化工企业开发新产品2个,其中“光致变色螺环染料合成工艺改进与开发”项目已经完成实验室研发阶段,进入中试阶段;开发的“一种便携式紫外线监测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企业为学生提供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企业技术人员还积极支持学校老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参与研究。
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合作机制得以建立,初步实现了“学生、教师、企业”三赢的良性循环,有力的促进了《有机化学》课程的建设,服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摘要】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2004 年12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的通知》,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通过三个部分的阐述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高等音乐教师教育锡剧江南音乐文化
2004 年12 月, 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的通知》,由此展开了高等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探索和发展新的一页,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呼唤
21 世纪, 是多元音乐教育共存的时代,这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新的倾向。与教育形势相适应,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2003 年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这两个《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①
已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主要理念之一。同时,“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②
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原为高师音乐教育)一贯的培养目标是以“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教育部在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
江南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在这一区域的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建构江南音乐文化课程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江南地区的不同城镇和区域,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如江苏无锡的锡剧,苏州的昆曲、评弹;浙江宁波的甬剧、湖州的湖剧,上海的沪剧等。
锡剧作为江南音乐文化的一个部分,在其发源地—无锡的江南大学中纳入其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地方音乐文化的课程开发和建构中去, 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锡剧艺术起源、形成于无锡,有着其丰厚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 多元文化主义的渗透, 教育理念的更新, 锡剧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走进当地高校音乐课堂已非难事。
二、锡剧中丰富的江南文化营养是不可忽视的艺术教育资源
(一)锡剧成形与发展的地域优势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戏曲剧种。锡剧从一种自娱自乐的说唱形式开始,经历了滩簧阶段和常锡文戏阶段,在说唱小戏的基础上发展成大戏,在这个过程中,与它所处的地域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 锡剧的主要发源地—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西倚惠山,南临太湖,南北京杭大运河纵贯;京沪铁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商业繁盛。这使得无锡四乡民间小调能够流向城市市场, 进而摆脱简陋、粗糙的自唱自娱阶段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社会文化娱乐需求较大的城市,是小戏发展为大戏所必须的物质文化环境。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先后进入上海, 得到了现代大都市文明的滋养, 不久逐渐合班演出。锡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它博采京剧、文明戏、电影、昆曲等众长,融为己用。如锡剧的曲调中吸收了苏滩中的“迷魂调”、申滩中的“三角板”等板式。从剧目上来讲,从宝卷和弹词中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和《潘金莲》,自武林班中引进了《荆钗记》、《白兔记》等,从京剧中移植了《贩马记》、《秦香莲》等,还搬演了文明戏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张汶祥刺马》等。表演方面, 滩簧演员纷纷向京剧演员学戏, 这些使得锡剧的曲调形式、剧目戏本、表演程式更趋完善和丰富,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化妆,都已不再是农民小戏了, 其发展势头逐渐超过了苏剧、甬剧、湖剧等滩簧戏。解放后,随着锡剧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逐渐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越剧和黄梅戏的一大地方剧种。
(二) 锡剧的语言基础———吴方言(江南话)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 ”③
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戏曲的生命力就在于使用方言,多样的的方言造就了丰富的地方戏曲声腔。
锡剧,是用无锡地方方言演唱的戏曲艺术,有着浓郁的江南特色。无锡方言的语言基础是吴方言。吴方言在古代称为吴音,近代以来的白话中称为江浙话或江南话。“吴侬软语”,是对吴方言的一个昵称。吴方言一向有“软、糯、甜、媚”之称,说起来婉转动听,一波三折。婉转柔和的吴语使锡剧里的音腔常呈微波荡漾之势。锡剧以自身特有的语言魅力和音乐魅力展现着江南文化的诗情与柔美。
(三) 锡剧中江南民间音乐的集中体现
1、锡剧的声腔
锡剧,是在坐唱滩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滩簧,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一大支流,发端于古老的吴歌,经过民间的演唱流变衍化,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提高和对姐妹艺术的借鉴融合,逐渐形成锡剧的雏形,它最早出现在无锡东乡杨尖严加桥一带。据徐珂所编《清稗类抄》的记载,清代的弹簧演唱是“集同业者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脚色,唯不加化妆,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戏文, 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歌白并作, 间以谐谑。……江浙间最多,有苏滩、沪滩、杭滩、宁波滩之别。”④
2、锡剧的曲调
锡剧曲调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旋律华丽优美,婉转流畅。
锡剧有三个基本曲调:簧调、大陆调和玲玲调。这三个调的曲式都是上、下句结构,上句称为“起板”,下句称作“落板”, 在两者之间可以插进旋律简单、近似朗诵的“清板”。
簧调是锡剧最基本的,也是最古老的腔调。簧调“源出江南长篇叙事山歌, 吸收溶化‘说因果’及苏州弹词等民间音调而成。”⑤
簧调包括老簧调、簧调慢板、反弓老旦调、中急板、长三腔等多种不同板式的唱腔。簧调感情奔放,旋律丰富,节奏朴素欢快,是一种带有叙事、叙情的曲调。
3、锡剧的演唱特点
每一种艺术都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同时也是这种文化的表达。江南地区人烟稠密,山清水秀,风光明丽,影响到戏曲艺术上,表现为缠绵婉转,秀美细腻。在锡剧不同流派的唱腔中,既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唱腔与风格,也集中体现了江南戏曲特有的婉转清丽。
旦角中的姚派(姚澄)唱腔音色圆润清脆、咬字准确清晰、运腔委婉多姿, 善于吸收民间小调及兄弟剧种的曲调; 沈派(沈佩华)唱腔运用轻微的“颤音” 来装饰旋律, 真假音结合抒情而轻柔, 犹如小桥流水。锡剧旦行中影响最大的是“梅派”(梅兰珍),她的演唱委婉圆润、音色甜嫩,俏丽明快,富江南水乡灵秀之美。
锡剧中各流派的婉转演唱中,充分展示了美丽、诗意的江南文化特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 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锡剧生长植根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朴实的感情、生动的语言、浓厚的乡土色彩。锡剧体现了江南地区人民群众所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锡剧自觉不自觉地承担了地方音乐文化宣传的载体。
摘要:基于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军队建设的需求,军医除了要掌握现代化医学高科技的专业本领,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对地方入伍大学生进行军事卫勤的任职教育,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增强部队战斗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调查以一部分地方入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调查和思考探索适应新形势、符合基层要求的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军事卫勤
军队建设要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这对军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军医除了要掌握现代化医学高科技的专业本领,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着力提高战斗中的应变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培养军队医学后继人才的任职教育,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增强部队战斗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校培养的四届地方入伍大学生,共190名。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的理论书籍与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②问卷调查法:专家审核,自行设计制定调查问卷,发放已经任职于部队的经本校培养的四届地方入伍大学生,共发放190份,收回175份,有效率为91.5%;③数量统计法: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开展任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在部队任职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任职教育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帮助。但由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装备和师资等因素的影响,被调查对象中的大多数认为所接受的任职教育与工作实际结合度不高,对学习效果感到不满意。部分被调查对象还反映不能学以致用,一是参加了学习回到所在部队后无法进行实施(无装备);二是回到部队后没有从事相关的军事卫勤工作。有12%和8%的人员选择不太喜欢和不喜欢任职教育。
3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3.1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校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学是中心,课程是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来实现的。作为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培养,以怎样的姿态适应未来战争对新型卫勤人才的需要,首先要充分认识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
因此,通过对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和思考,以优化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教学内容与组织方法为目的,力争制订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卫勤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得以补充、更新、拓宽和加深,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做好军人技术和战术保障准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3.2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军事领域的全面渗透和介入,现代战争的节奏和强度大大提高,战争更加激烈和残酷,这对军事卫勤人员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有良好的医学专业技术,还要懂得战术。调查表明,地方入伍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任职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和现代战争的需要。这是因为目前该校在地方人大学生任职教育中的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泛化了培养目标,弱化了教学重点,淡化了办学特色。
4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构建
4.1设置原则
(1)立足基层卫勤保障、训练任务的要求,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体现培养目标要求任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定的部队需求为直接依据。军队卫勤人员任职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满足“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熟练掌握现代军事医学技术,具有宽厚的军事卫勤理论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实践技能以及过硬的军事素质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的总要求。这是实现我军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强质量建军的重要内涵。
(2)必须与未来战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军队卫勤人员的要求相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同以往的战争相比,具有空间大、突然性强、高速度、高消耗、全方位、全天候等特点。战争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作战卫勤人员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课程设置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如果课程设置无论整体上还是局部上,也无论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就成了“纸上谈兵”或“空中楼阁”。因此,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任职教育院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包括教学队伍的教量质量、开课的能力;教室、场馆、宿舍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等等。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超前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可行性3种关系。根据调查发现,对现有的任职教育师资力量、教学工具及教学场地等进行评价,被调查者认为能够满足需要的占77.2%,还有22.8%被调查者认为不能满足要求。
4.2结合实际,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目标,强化面向部队、服务部队的意识,以任职教育的模式主动介入基层部队对军事卫勤人员的“深层次开发”和“连续开发”的过程,变被动适应部队需要为主动开拓进取的任职教育姿态。从而使任职教育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高办学效益。最终以形成战斗力为根本任务。构建以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实践和参考教材配套的、完整的、适应于部队、贴近实战的军事卫勤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4.3完善课程设置的类型层次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一定要注意区分层次,保障重点。由于受训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的任务也不同,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有针对地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4做好任职教育的调研论证,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为了确保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的效果,任职教育的内容要从实用角度出发,加强与基层部队的联系,坚持以基层要求为导向,从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外局势,按照内容“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突出“四新”的同时,更要强调课程内容的战略性、长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课程教材要加大基础理论课的知识比重,从而适应现代化课程改革的两大潮流,即基础化与综合化;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要以军事斗争准备、部队建设和本职岗位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为重点,切实把培养和造就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军队卫勤人员作为教育要求,注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方面,卫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卫勤人员具备全面的实践技能和各种业务能力。
从调查情况分析,各级卫勤人员希望开展的任职教育学习。主要集中在《基本要求》内容的学习和培训;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军事卫勤的实施训练。总之,在构造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时,要着眼于未来战争的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基层卫勤工作需求、合理的结构尺度、提高整体素质、具有可行性等原则,力求所构建的方案适应新的军事卫勤事业的发展,满足综合性、创新型的高素质军事卫勤人才的培养要求,促进军队医疗人员全面素质的提高。
【摘要】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2004 年12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的通知》,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通过三个部分的阐述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高等音乐教师教育锡剧江南音乐文化
2004 年12 月, 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的通知》,由此展开了高等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探索和发展新的一页,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为此,笔者以锡剧为例,来探讨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构的必要性,以便引起更多高等音乐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呼唤
21 世纪, 是多元音乐教育共存的时代,这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新的倾向。与教育形势相适应,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2003 年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这两个《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①
已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主要理念之一。同时,“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②
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原为高师音乐教育)一贯的培养目标是以“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为了培养与义务音乐教育阶段和高中音乐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音乐师资,教育部在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其中地方和学校课程是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
江南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在这一区域的高等音乐教师教育中建构江南音乐文化课程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江南地区的不同城镇和区域,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如江苏无锡的锡剧,苏州的昆曲、评弹;浙江宁波的甬剧、湖州的湖剧,上海的沪剧等。
锡剧作为江南音乐文化的一个部分,在其发源地—无锡的江南大学中纳入其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地方音乐文化的课程开发和建构中去, 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锡剧艺术起源、形成于无锡,有着其丰厚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 多元文化主义的渗透, 教育理念的更新, 锡剧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走进当地高校音乐课堂已非难事。
二、锡剧中丰富的江南文化营养是不可忽视的艺术教育资源
(一)锡剧成形与发展的地域优势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戏曲剧种。锡剧从一种自娱自乐的说唱形式开始,经历了滩簧阶段和常锡文戏阶段,在说唱小戏的基础上发展成大戏,在这个过程中,与它所处的地域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 锡剧的主要发源地—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西倚惠山,南临太湖,南北京杭大运河纵贯;京沪铁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商业繁盛。这使得无锡四乡民间小调能够流向城市市场, 进而摆脱简陋、粗糙的自唱自娱阶段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社会文化娱乐需求较大的城市,是小戏发展为大戏所必须的物质文化环境。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先后进入上海, 得到了现代大都市文明的滋养, 不久逐渐合班演出。锡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它博采京剧、文明戏、电影、昆曲等众长,融为己用。如锡剧的曲调中吸收了苏滩中的“迷魂调”、申滩中的“三角板”等板式。从剧目上来讲,从宝卷和弹词中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和《潘金莲》,自武林班中引进了《荆钗记》、《白兔记》等,从京剧中移植了《贩马记》、《秦香莲》等,还搬演了文明戏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张汶祥刺马》等。表演方面, 滩簧演员纷纷向京剧演员学戏, 这些使得锡剧的曲调形式、剧目戏本、表演程式更趋完善和丰富,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化妆,都已不再是农民小戏了, 其发展势头逐渐超过了苏剧、甬剧、湖剧等滩簧戏。解放后,随着锡剧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逐渐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越剧和黄梅戏的一大地方剧种。
(二) 锡剧的语言基础———吴方言(江南话)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 ”③
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戏曲的生命力就在于使用方言,多样的的方言造就了丰富的地方戏曲声腔。
锡剧,是用无锡地方方言演唱的戏曲艺术,有着浓郁的江南特色。无锡方言的语言基础是吴方言。吴方言在古代称为吴音,近代以来的白话中称为江浙话或江南话。“吴侬软语”,是对吴方言的一个昵称。吴方言一向有“软、糯、甜、媚”之称,说起来婉转动听,一波三折。婉转柔和的吴语使锡剧里的音腔常呈微波荡漾之势。锡剧以自身特有的语言魅力和音乐魅力展现着江南文化的诗情与柔美。
(三) 锡剧中江南民间音乐的集中体现
1、锡剧的声腔
锡剧,是在坐唱滩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滩簧,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一大支流,发端于古老的吴歌,经过民间的演唱流变衍化,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提高和对姐妹艺术的借鉴融合,逐渐形成锡剧的雏形,它最早出现在无锡东乡杨尖严加桥一带。据徐珂所编《清稗类抄》的记载,清代的弹簧演唱是“集同业者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脚色,唯不加化妆,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戏文, 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歌白并作, 间以谐谑。……江浙间最多,有苏滩、沪滩、杭滩、宁波滩之别。”④
2、锡剧的曲调
锡剧曲调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旋律华丽优美,婉转流畅。
锡剧有三个基本曲调:簧调、大陆调和玲玲调。这三个调的曲式都是上、下句结构,上句称为“起板”,下句称作“落板”, 在两者之间可以插进旋律简单、近似朗诵的“清板”。
簧调是锡剧最基本的,也是最古老的腔调。簧调“源出江南长篇叙事山歌, 吸收溶化‘说因果’及苏州弹词等民间音调而成。”⑤
簧调包括老簧调、簧调慢板、反弓老旦调、中急板、长三腔等多种不同板式的唱腔。簧调感情奔放,旋律丰富,节奏朴素欢快,是一种带有叙事、叙情的曲调。
3、锡剧的演唱特点
每一种艺术都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同时也是这种文化的表达。江南地区人烟稠密,山清水秀,风光明丽,影响到戏曲艺术上,表现为缠绵婉转,秀美细腻。在锡剧不同流派的唱腔中,既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唱腔与风格,也集中体现了江南戏曲特有的婉转清丽。
旦角中的姚派(姚澄)唱腔音色圆润清脆、咬字准确清晰、运腔委婉多姿, 善于吸收民间小调及兄弟剧种的曲调; 沈派(沈佩华)唱腔运用轻微的“颤音” 来装饰旋律, 真假音结合抒情而轻柔, 犹如小桥流水。锡剧旦行中影响最大的是“梅派”(梅兰珍),她的演唱委婉圆润、音色甜嫩,俏丽明快,富江南水乡灵秀之美。
锡剧中各流派的婉转演唱中,充分展示了美丽、诗意的江南文化特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 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锡剧生长植根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朴实的感情、生动的语言、浓厚的乡土色彩。锡剧体现了江南地区人民群众所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锡剧自觉不自觉地承担了地方音乐文化宣传的载体。
摘要:基于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军队建设的需求,军医除了要掌握现代化医学高科技的专业本领,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对地方入伍大学生进行军事卫勤的任职教育,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增强部队战斗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调查以一部分地方入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调查和思考探索适应新形势、符合基层要求的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军事卫勤
军队建设要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这对军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军医除了要掌握现代化医学高科技的专业本领,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着力提高战斗中的应变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培养军队医学后继人才的任职教育,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增强部队战斗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校培养的四届地方入伍大学生,共190名。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的理论书籍与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②问卷调查法:专家审核,自行设计制定调查问卷,发放已经任职于部队的经本校培养的四届地方入伍大学生,共发放190份,收回175份,有效率为91.5%;③数量统计法: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开展任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在部队任职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任职教育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帮助。但由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装备和师资等因素的影响,被调查对象中的大多数认为所接受的任职教育与工作实际结合度不高,对学习效果感到不满意。部分被调查对象还反映不能学以致用,一是参加了学习回到所在部队后无法进行实施(无装备);二是回到部队后没有从事相关的军事卫勤工作。有12%和8%的人员选择不太喜欢和不喜欢任职教育。
3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3.1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校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学是中心,课程是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来实现的。作为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培养,以怎样的姿态适应未来战争对新型卫勤人才的需要,首先要充分认识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
因此,通过对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和思考,以优化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教学内容与组织方法为目的,力争制订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卫勤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得以补充、更新、拓宽和加深,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做好军人技术和战术保障准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3.2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军事领域的全面渗透和介入,现代战争的节奏和强度大大提高,战争更加激烈和残酷,这对军事卫勤人员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有良好的医学专业技术,还要懂得战术。调查表明,地方入伍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任职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和现代战争的需要。这是因为目前该校在地方人大学生任职教育中的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泛化了培养目标,弱化了教学重点,淡化了办学特色。
4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构建
4.1设置原则
(1)立足基层卫勤保障、训练任务的要求,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体现培养目标要求任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定的部队需求为直接依据。军队卫勤人员任职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满足“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熟练掌握现代军事医学技术,具有宽厚的军事卫勤理论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实践技能以及过硬的军事素质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的总要求。这是实现我军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强质量建军的重要内涵。
(2)必须与未来战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军队卫勤人员的要求相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同以往的战争相比,具有空间大、突然性强、高速度、高消耗、全方位、全天候等特点。战争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作战卫勤人员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课程设置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如果课程设置无论整体上还是局部上,也无论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就成了“纸上谈兵”或“空中楼阁”。因此,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任职教育院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包括教学队伍的教量质量、开课的能力;教室、场馆、宿舍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等等。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超前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可行性3种关系。根据调查发现,对现有的任职教育师资力量、教学工具及教学场地等进行评价,被调查者认为能够满足需要的占77.2%,还有22.8%被调查者认为不能满足要求。
4.2结合实际,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目标,强化面向部队、服务部队的意识,以任职教育的模式主动介入基层部队对军事卫勤人员的“深层次开发”和“连续开发”的过程,变被动适应部队需要为主动开拓进取的任职教育姿态。从而使任职教育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高办学效益。最终以形成战斗力为根本任务。构建以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实践和参考教材配套的、完整的、适应于部队、贴近实战的军事卫勤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4.3完善课程设置的类型层次
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一定要注意区分层次,保障重点。由于受训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的任务也不同,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有针对地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4做好任职教育的调研论证,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为了确保地方入伍大学生的任职教育的效果,任职教育的内容要从实用角度出发,加强与基层部队的联系,坚持以基层要求为导向,从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外局势,按照内容“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突出“四新”的同时,更要强调课程内容的战略性、长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课程教材要加大基础理论课的知识比重,从而适应现代化课程改革的两大潮流,即基础化与综合化;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要以军事斗争准备、部队建设和本职岗位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为重点,切实把培养和造就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军队卫勤人员作为教育要求,注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方面,卫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卫勤人员具备全面的实践技能和各种业务能力。
从调查情况分析,各级卫勤人员希望开展的任职教育学习。主要集中在《基本要求》内容的学习和培训;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军事卫勤的实施训练。总之,在构造地方入伍大学生任职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时,要着眼于未来战争的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基层卫勤工作需求、合理的结构尺度、提高整体素质、具有可行性等原则,力求所构建的方案适应新的军事卫勤事业的发展,满足综合性、创新型的高素质军事卫勤人才的培养要求,促进军队医疗人员全面素质的提高。
摘要: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推进工作已经在全国基本完成,这给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教师资格证国考中教育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和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为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提出了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满足学生不同时段的学习需要;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发挥教师团队的力量;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学课程考核的效度等改革建议。
关键词:教师资格;地方师院;教育学
2011年,全国教师资格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教育部决定实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国考”),高校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一律应参加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通过者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国考是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需要,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全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推进工作在全国基本完成。这就意味着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逐渐代替了过去的师范生“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和非师范生“省考”制度。
一、教师资格证国考政策给地方师范院校带来的挑战
(一)师范生丧失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特权,可能会导致地方师范院校生源减少
师范院校是我国教师资源短缺情况下的一个产物,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快速培养出大量的合格教师,国家政策赋予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自然获得教师资格证的特权。而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教师资源的需求从量的需要提升到质的需要,因此,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应运而生,师范生丧失了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特权,师范生不再是教育领域的宠儿,他们需要和非师范学生站在一起接受检验,面对优胜劣汰的结果。当然,接受过系统专业师范教育的师范生还是有优势的,但是教师资格证这个教师行业准入的必备条件将使部分带有功利心态和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望而却步,转而投向综合性大学,而致使地方师范院校的生源减少。
(二)为了提高国考通关率,地方师范院校可能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
教师资格证是师范生进入教育行业的敲门砖,面对学生的就业压力,地方师范院校势必要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国考通关率,教师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研究教师资格证国考,学生可能要花更多时间应付教师资格证国考,这样一来原来的师范教育步伐和方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被打乱,势必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而地方师范院校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师范教育优势可能会被忽略,人才培养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二、教师资格证国考中“教育学”课程考核的特点
(一)考试大纲中教育学课程内容所占比重较大
教师资格证国考的中学教师资格和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教育学课程考核内容比重较大。以中学教师资格为例,笔试考试需要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能力”三门课程。“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大纲规定了八个模块的考核内容,其中有五个模块属于教育学课程内容,这五个模块分别为: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所占比例为所有考核内容的62.5%。“综合素质”(中学)的考试大纲规定了五个模块的考核内容,其中有三个模块与教育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这三个模块为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占比例为所有考核内容的60%。另外,“综合素质”考核的教育类作文的写作也与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息息相关。所以,从整体上来说,与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相比,教育学课程内容在整个教师资格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
(二)注重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的融合
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考试科目不再按“心理学”和“教育学”进行严格的学科分类,而是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中融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强调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例如,2013年下半年国考材料分析真题考核“气质类型”就询问考生:“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2015年下半年国考材料分析真题考核“动机理论”就询问考生:“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这种考核方式就是要打破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科界限,注重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考试题型设置灵活,试题难度较大,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察
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写作题等等,题目类型多,出题灵活,难度较大。题型设置的灵活性和难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各个科目考试中客观题一般占30%,比重较小。主观题一般占70%,比重较大。主观题可以给考生更大的思考空间,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二是对知识的直接考核少,把知识点放在教育教学实际的案例中考核得的多,这就需要考生能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点,死记硬背应付不了考试。例如,在考核“教学原则”时,国考真题在选择题和材料分析上多次采用实际教育教学情景为线索,2015年下半年真题“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2013年下半年真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片段,然后询问该片段主要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应该如何贯彻这一原则”,从出题的风格来看,国考注重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察。
三、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知识轻能力
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一直注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课程目标定位为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普及,而师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太理解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意义,甚至会觉得空洞、枯燥、乏味。这样的课程目标与地方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中小学合格教师应该具备教育能力、课程开发和理解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师范生在教育学课程中学习不到这些能力,因此觉得教育学课程无用。同时,中小学在选拔教师时对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也不满意。
(二)课程内容随意,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从教材选择、课堂教学到考试评价都由任课教师一手包办,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缺少有效监督,学多学少,学好学坏都由任课教师说了算。部分教师集中多数时间搞科研出成果,而少花时间潜心研究教学,教学内容安排随意增减,课程进度前松后紧,对教育学知识的讲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更谈不上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关注。
(三)课程实施方法单一,没有实效
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实施中教学方法以绝对讲授为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干巴巴的讲授,唱独角戏,甚至整堂课中一个提问都没有,更是没有精心设计的教学互动环节,缺少学生的有效参与。因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完成任务,得到学分的心态。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通过教育学的学习,没有改变教育观念,没有激发教育情感,甚至还有对教育的失望,这样的教育学课程是没有实效的,是失败的。
(四)课程评价缺少外在监督,没有效度
地方师范院校传统教育学课程评价一般就由任课教师组织完成,试卷的编制、考核、批改都缺少外在的监督,有时候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拿到教师资格证,还不得不降低考试标准。而学生毕业后,在教师上岗考试和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又发现自己的教育学课程根本没有学好,这说明学校的教育学考试没有效度,不能真正衡量学生对教育学课程的掌握程度。
四、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地方师院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满足学生不同时段的学习需要
教师资格证国考政策实行以后,普通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程到底应该围绕教师资格考试进行教学还是撇开教师资格考试进行教学就成为了争论的焦点。赞成围绕教师资格考试教学的人认为,教师资格证是学生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通行证,没有教师资格证就不可能成为老师。赞成撇开教师资格考试进行教学的人认为,大学不是培训机构,不能以教师资格证为指挥棒进行教学。教师资格证国考已经成为地方师范院校绕不过去的坎,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地方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比不上重点师范大学,光靠学生自己的学习力量取得教师资格证有一定难度,所以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程应该将普通授课和考试培训结合起来,满足学生不同时段的学习需要。在基础学习阶段应该采取普通授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资格考试之前可以开设集中培训课程,发挥教育学教师的专业特长帮助学生高效地取得教师资格证。这就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在课程设计的初期就给予教育学课程充足的课时,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分两段开设教育学课程。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教学观察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指导能力、教育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获得。教育学教师应改变一讲到底的状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进来。例如:案例教学法,寻找教育教学的经典案例进行解析,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接受知识;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教育学经典著作,并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激发学生的教育情怀;主题讨论法,鼓励学生关注教育现实问题,就教育现实中的某一个主题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教育反思和研究能力;片段教学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设计教学片段,分小组试讲锻炼,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表达能力。教育学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是给师范生一个最好的教学示范,在教育学中感受的教育魅力是学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动力之一。
(三)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发挥教师团队力量
教育学课程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学习的学生多,授课的教师也多。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教学研讨会,改变教师单打独斗进行教学的现象。教育学课程教研室要发挥积极作用,选取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专题教学研讨会,教育学教师们研究方向不一样,教学风格不一样,大家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另外,教师资格考试之前开设的教育学课程集中培训课还需要教育学教师相互配合,进行集体备课,实现授课标准化和提高上课质量。总之,教育学普通授课,教师要发挥专长,上出特色;考前辅导要统一标准,提高质量。
(四)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学课程考核的效度
良好课程的教学质量靠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作保障。教育学课程要健全课程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完善教材选用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等等。教材选用要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教研室和学院二级审核,要选用经典教材。教学过程中实施教研室、学院和学校三级督导。考试管理上,笔试要设置教育学考试题库,批改试卷实行流水作业。同时考试方式还可以多样化,在笔试基础上可以进行命题小论文、教学设计作品、说课、讲课等等方式,通过严格的笔试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确保教育学课程考核的效度。教师资格证国考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地方师范院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教育学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更应该积极进行改革,使学生通过教育学的学习懂得教育知识,具备教育能力,拥有教育情怀。
作者:舒婷 彭海林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其整个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且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程模式现在已经不适应在转型过程中的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对课程体现进行整合重构,制定出符合本专业职业岗位技术发展的核心知识内容。
[关键词]课程体系;重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其整个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且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一直以来,学术型课程是高等院校的传统课程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程模式现在已经不适应在转型过程中的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对课程体现进行整合重构,制定出符合本专业职业岗位技术发展的核心知识内容,并使用符合本专业认知逻辑的教学方法。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课程制定的指导意见以及学院制订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原则,确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通过部分专业基础课完成通识性知识的教授,在专业技能课与专业基础课中主要完成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通过专业选修课来适当扩宽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范围,在全校公共选修课中加强培养人文素养、能力、知识和综合素质素养。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能够做到满足岗位基本需求、创业能力发展有潜力、就业面向可扩展。这样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才是目前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关于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主要表现在培养方案中课程类型的再确认,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设定,模块化课程之间的内部优化、各知识要素之间的区别等是整合与优化的关键。将专业行业中最新的技术及规范引入课程、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等整合特点。优化整合后的模块化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应着重面向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培养,各个模块之间要在优化内容的基础上做到相辅相成、不重复、互不干扰。
一、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重点在于如何确立专业核心课程组。第一,地方本科高校主要面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应该通过对当地企业行业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紧跟当地市场对各层次、各类型人才的需求变化,打破传统刚性的教学培养计划,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总目标,灵活地调整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的运行,其关键是这些课程设置要能够满足本专业职业岗位细化的要求。一次专业核心课程应该能够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施工技术,学习材料预决算及材料构造的选择与构造工艺的基本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识读工程图纸的能力与绘制施工图纸的能力;具有对室内家居空间以及室内工装空间的整体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并完成项目实训;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如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制图、环境设计专业实训等课程都可以设定为专业核心课程。第二,作为专业课程的开发设定者,必须要站在本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特色、专业个性等角度,以模块化教学的方式,灵活地设置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具体组合结构及顺序特色。“专业”从概念层面分析,是对社会若干职业、职业岗位群的宏观概念,在当今的时代,任何专业都不能与就业的职位实现完全吻合对应,只能是相对的渗透。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主要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能力培养单元之间的柔性组合,可发展、可调整、模块化的课程组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树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纲的课程资源观
在课程整合优化的基础之上,应该要树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纲的课程资源观,关于对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主要体现在围绕专业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为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各种要素总和,如教具、教材、辅助训练设备、场地等。只有站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特性角度,树立为地方行业技术、产业结构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的观念,以地方高校在当地具有先天特性的角度,树立规范的模块化专业课程系统中教学资源观,与地方企业一起建立行业教材、校本教材、校企共建课程等,教师才能更深刻的改变对传统专业教学资源的固守。随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教材就成为资源要素之一。
三、“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模块化的课程学习资源库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程任课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等方面情况出发,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特征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将学生定位为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大胆、合理地将各种传统课程教学要素进行重组、打散、升级,以满足当今社会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随着我国转型发展的推进,高等教育在改革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其中,对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普遍存在千校一面、特色不明,人才培养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特别是对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面临的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探索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改革,可以为我校的人才培养拓宽途径,也可以为同类院校在推进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供些参考。
作者:严明喜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摘要:
针对地方高校教学现存问题,我校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传承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注入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模式;通过对教师队伍的优化,达到加速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目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为衡阳地方经济输入行业企业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转型发展;地方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改革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大幅调整,以及产业升级加大步伐,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2014年初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教育部也紧接着提出要推动“1999年以后新建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1]。我国地方高校肩负着全面提升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历史重任,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越来越发挥着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应化、高分子、化工、药学、材料等专业学生的首门专业基础实践课,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长期以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问题始终是各高校备受关注的课题[2-5]。
1转型时期地方高校现存问题
1.1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多采用“传承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高、大、上”路子,培养的是从事理论研究和科研开发的专才,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2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受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授课时主要采取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或称“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模式,不利于现代人才的培养。
1.3师资队伍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大部分教师来自于高校,企业实践经验较为缺乏,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上述不足,许多地方高校在不断加大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力度,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对策。
1.3.1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常常偏重于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传授,对应用能力、创新等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必须转变。应按照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我国生产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与其它地方高校一样,我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了及时的调整。
1.3.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6]。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转型发展的重点。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地方高校多采用“传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相对应的是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的是专才,显然与转型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不利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人才培养模式需改革。为此,许多高校在不断探索尝试,针对专业设计过窄的现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拓宽专业领域,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加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提出诸如“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多元化”等人才培养模式[7-9]。转型时期,我校适时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此,提出重视合作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建设,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院(后称化材院)已在“常宁经济开发区”、“湖南海利”、“恒飞电缆”等24家企业建立了专业实习、见习基地,目前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等专业学生在基地实习、见习、实训时间长达5个月,较为有效地使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相对接,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材院拥有“铅锌冶化与新材料”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大学生高校创新训练中心、化学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利用这些平台,化材院较大力度地开展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还有许多同学参与了教师的科研项目。上述活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1.3.3教学模式多元化
教学模式是基于某种教学理论的,为实现给定的教学目标、指导相应的教学实践,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活动进行的程序和方法实施的范式[7]。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虽历经数次改革,仍不尽人意,为此许多高校探索尝试“创新式”、“研究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3,7]。我校也在不断探索、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合作式”、“创新式”、“基础型+设计型+创新研究型”等教学模式[3],如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围绕氧化剂的选择,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欲氧化二氯化六氨合钴(Ⅱ),可以选取哪些氧化剂?选取氧化剂的条件?为何常选取过氧化氢?有何氧化剂替代过氧化氢?选取的氧化剂有何优缺点?等等,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模式;又如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制备等综合设计性实验,我们让学生提前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由同学介绍方案,以及自己方案的特点,接着分组讨论各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同学们根据优选方案进行实验。如此,双边活动成功,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体验了对问题的发现、分析、探讨、解决的过程,以及团队的合作,采用了“问题式”、“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启发式”、“创新式”等教学模式;此外,我校化材院开放了实验室,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等活动,或自选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也可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如“湘江(衡阳段)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与风险动态评价”、“电镀污泥湿法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工艺研究”、“回收铅锌冶炼废渣中铅、锌、镍等重金属的研究”、“合成磁性纳米材料及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等,此过程较好地实施了“创新式”教学模式。通过上述多元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中心地位,教师的引导地位,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3.4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代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学术水平,良好的沟通能力。前已提到,地方本科院校许多教师较为缺乏实践经验,影响了指导专业实习、专业见习、实训教学的效果。针对此现象,我校出台了《衡阳师范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与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从企业引进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过去我校各学院也陆续做过相关人才的引入,在当前形势下,这类人才的引入力度加大了;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企业技术骨干或行业专家来校承担教学任务,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专业见习和实训。如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院从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衡阳恒飞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格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聘请多名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作为行业教师;派驻专业教师到行业进行挂职和培训,如近年来,我校化材院系每年都有教师到行业进行挂职锻炼。上述措施的采取,有益于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加速“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结语
在转型发展期间,我校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加速“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成效良好。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均明显提升。近两年来,化材院学生获湖南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创新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上举措为转型时期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输入行业企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志敏 杨颖群 毛芳芳 易正戟 陈满生 冯泳兰 张复兴 王剑秋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地方高校既肩负着培养地方基层专业人才的责任,也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任务。我国地方高校一直承担着使命,为全民素质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各地基层培养了大批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旨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探讨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修订课程方案,切实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2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
地方高校人才目标是培养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此为目标的高校被归属于教学型大学。这类高校毕业的学生,多数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居于执行层,从事执行工作或管理一个小型团队,因此要求既有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管理和研究能力,总之是应用型的人才。吴国英将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做了清晰地表述。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需要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实践课程方案,经过实验、实习、实践,四年不断线地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执行、解决问题、协调能力。然而,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方案陈旧,即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实践教学。
3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3.1课程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完成。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追求社会价值为取向。通常情况下,课程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转变,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方案。现实情形却差强人意,许多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多年如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时,最为重要的课程方案未能同步跟上。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脱节,导致频繁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流于形式。首先实践课程门数绝对少。以实践性较强的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教学型大学的实验和实践性课程基本为6门,包括2门教育实践课程。研究型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一般在10门左右。仅课程数量而言教学型大学就明显少于研究型大学。其次学时、学分执行最低标准。仍以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规范建议课程教学按16~18学时折算1学分,实践教学按32~36学时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每周折算为1学分的方法折算。教学型大学执行的都是最低标准,而有条件的高校或研究型大学相同学时折算的学分要低许多。再次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型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基本是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平分秋色,导致既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也无教师教育专业特色。
3.2模块化课程方案尚未建立
模块化是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模块化课程更加地关注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构造关系及其配置过程。每一模块生成的过程,就是对课程与课程、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逻辑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的过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显然需要经历细致地推敲、严密地论证,否则只能是全部知识的拼盘。地方高校模块化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4地方高校实践课程问题成因
4.1人才培养目标失准
近些年,高校数量增加、社会需求多样并伴有结构性就业失衡导致部分大学迷失了人才培养目标,走错了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迷失、学校定位欠佳最明显的是省属本科院校,它们处于高等教育中间层次,前有部属重点大学,后有新生本科院校,不能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动态与本校的办学情况,很容易被社会风潮带着走。人才培养目标失准,一般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超出了学校及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造成了虎头蛇尾的现象。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表现在:一是课程方案制订时就已经低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二是变相或不执行课程方案。
4.2课程方案指导意见的束缚
高校课程方案的结构与设计是经校级最高决策机构确定后再交由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并提出“指导意见”,其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就是给出课程方案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表”,明确要求各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时遵照执行,实际上是对课程决策的指导和框限。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及指导意见的要求各专业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只能在专业课程安排上进行抉择。
4.3利益群体的阻碍
大学课程决策是大学课程运作链条的起始环节,指课程决策主体在遭遇相应的问题情境时,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对课程的有关问题作出一系列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即大学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信息、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选择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构造方案的分析、判断、抉择活动。现实中,在高校课程方案修订时,会被某些教师认作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他们或是课程决策者或是影响课程决策者的人。使得在制订课程方案时课程决策者在考虑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建构的同时,存在因教师设置课程:一是根据专业师资业务能力通盘考虑课程设置,二是根据特定教师设置课程。有的教师因为自己或专业队伍素质达不到课程要求,不去提高自身素质,还阻碍课程改革影响课程设置,以维护自身利益。这样课程方案设置真的就成了教师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在众多因素影响下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步履维艰。唯有立足本校,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克服困难、顶住课程改革的阻力,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因校制宜、保质保量地开设足够的课程,定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踏实敬业、会学善用、应用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作者:佟有才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一、旅游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建设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教学理念定位不明确,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因此,应该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规律,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窦银娣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一、更加多元
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受教育群体的多元构成决定了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考量多元化的发展和供给模式。学校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最基本单位,其发展目标不能千校一面,学校的同质化势必导致教育资源的同质化,那么接下来,同质化的教育资源与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就会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所以,未来的首都基础教育面貌应该是更加多元,这需要课程改革探索多元的发展策略和路径来支撑。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开发方面,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通过“高端资源定制开发、中端资源评优供给、低端资源上传共享”的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元供给。
二、更加优质
优质应该是首都基础教育的核心追求。优质的教育培养优质的孩子,支撑优质教育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最起码应该有三方面来源:一是现有教育资源的盘活。课改以来,学校自行开发了很多课程资源,但是很多课程开发由于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导致了课程资源分散、质量不高、使用效益也不好。对于这部分资源,市、区县两级教育部门在认真甄选的基础上,应该积极盘活和提高质量,如东城教委推行的“学院制”就带了个好头。二是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随着生源群体差异性的凸显,现有的教育资源不能完全适应所有学生的需求,所以还应该大力开发新的优质资源,如清华附小开发的“1+X”课程体系,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求,朝阳区教委提出的“课程创生机制”,用意也在于此。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共享。成熟的优质资源不能“孤芳自赏”,应该建立机制让其流动共享起来,才能带动更多学校的发展。北京是国家的首都,首都的基础教育改革深受社会广泛关注,紧迫性、复杂性并存。处于“深水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是综合改革,是攻坚战。最近北京市在中高考改革上的突破也体现了攻坚决心。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种“倒逼”,就是通过考试评价方式变革,彻底扭转评价学生看分数、评价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真正落实到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党中央交给全国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首都教育一定会在全国发挥更加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作者:线联平 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计算机基础课程篇1 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忽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体育课程教学篇1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篇1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的公共基础课,融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于一体,对培养...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略论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摘要:阐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新的理念及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篇1 0引言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显现出了诸多问题和不足,只有不断创...
本科课程论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的考核 1考核改革的措施与途径 综合对比国内外医学教育考核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