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课程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03 02:59: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新课程教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课程教学论文

新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多年,今年初次接触新课程教学,感触颇深。下面我就半学期来进行新课程教学进行一些反馈。

一、培训

新课程与旧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旧教材以时间顺序为体系,而新课程是以专题形式为体系的;再者,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也有很大的差异,初中教学侧重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而高中则侧重于能力的培养,要在一些史实中归纳、分析出历史事件的实质,从而得出某些道理。这样,新课程与旧教材有如此的差异,对没有接触过新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是极其必要的,否则很难讲好新课程。因此必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二、教研

由于新课程在内容上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议课,争取课堂教学方式上的突破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因此必须注重教研活动,包括教研组每周一节的教研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三、认识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需要以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任务作为其基础。

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学校、教师都对初中历史教学不够重视,造成初上高中的新生历史基础几乎等于零,高一学生几乎对初中历史知识一无所知的现象。这就给新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一方面,教师对教材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很难把握,尚处于摸索阶段。另一方面,教学进度很难提上去,详说颇费时间,略讲又等于没讲(学生没有基本的历史知识,就不能掌握理论性很强的新课程知识)。因为新教材都是以前旧教材的高度浓缩,一节的知识几乎覆盖了旧教材的半本书。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教学有新的认识和宏观的了解,要从客观上把握教学的度。

总之,新课程确定了专题型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体系,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是,尽管新课程设计的专题型教学体系不错,但对没有历史知识基础的高一新生来讲是难于掌握的。作为历史教师,专题学习(复习)应该是在系统知识基本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旧教材是在高三才开始进行专题复习。现在让毫无历史基础的高一新生学习专题,无异给老师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现在,经过半学期的历史新课程教学,本人已对新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新教材的利弊也有了一定的见识。认识问题是为了解决(文秘站:)问题,只有立足自身、立足基本,并在实践上不懈努力,我们才能走出迷茫。走过阵痛,走向希望的顶点。相信今后的教学,我会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果。

新课程教学论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说课((附实例)

1、教材分析

(1)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属于何种课型,包含了哪些知识点,教材在编写上有什么意图和特点,特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渗透的数学思想;(2)该教学内容在教材、单元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2、目标定位

(1)教学目标

现在已打破原有的知识技能、思想教育分块目标陈述的方式,新课标倡导我们将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目标予以整合,有机结合来定位;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4)教学准备(如教具、学具的准备等都可简要予以阐述)

3、教学流程

(1)整体设计

应该说一说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的?简要介绍该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应用题课大体可沿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安排“创设情景——建立模型——实践运用”三部曲进行,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做数学的教学理念。

(2)环节设计

围绕你的整体思路,介绍说明主要教学环节,或者说是教学框架,着重阐述重难点的处理,说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另外介绍自己有特色的地方。

“说课”怎样说?

根据本人对说课的理解与体会觉得,真正“说课”的操作和

说课稿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即使有了一份精美的说课稿照本宣读也未必有好效果。因为说课稿是静态的,而说课整个也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有听众的,你能否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说课的成败。

在说课中,我认为要给自己说课赋予一些基本思想,如:

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理念,在你的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新课标精神?

你的教学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教育理论支撑下展开的,也就是教学理论依据;

你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力求达到什么目的?在实施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各种问题你又如何引导、解决?

你觉得这节课教材对学习主体来说,是否要进行处理,阐述你处理的理由,通过你的处理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避免了哪些学习障碍,有什么优点等。

同时,在说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1)说课整体要流畅,不要作报告式,如“许多123”,几个环节过渡要自然,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确定目标时,可以这样说“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

(2)说课要有层次感,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将说课说得很细,我们要说的都是一些教学预案,所以要多谈谈学生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教师的教学策略。这里的层次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在重难点处理上,你设计哪些问题,如果第一套方案不行,第二套方案有怎样安排等;在练习中你安排了哪些练习,有没有体现出层次性等。

(3)说课要自信,要富有激情和个性。既然是说课,说的成分很重要。最好能说的神采飞扬,激情澎湃感染听众。我们这次评分中,各部分比例为:教材分析20分,教学流程50分,教师语言20分,教师仪态10分。同时要针对自身扬长避短,体现个性。比如擅长书法的教师可将你的整体框架进行板书,既使听众思路清晰,又能增加你的印象分,和乐而不为呢?

说课小技巧

在20分钟去准备一篇完美的说课稿是不可能的,有些教师总是说我刚写完教学目标,时间已经到了。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我谈一些准备中的体会。

(1)要在说课前准备好各种课型的框架。这里的框架包含

目标框架、理论框架。比如计算课,就要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等等。

(2)要合理安排好20分钟。目标一般2~3分钟要确定下来,

重点去考虑教学设计的框架,以纲要的形式写下来,特别要记下学生的几种情况和你的对策。不要一字一句去写。

(3)如果遇到不熟悉的教材怎么办?这时你首先要吃准教

材,目标不要定错。可以将提供给你的材料(题目)很快的做一遍,你就会心中有一定的底了,然后回想同种课型的课你通常是怎样处理的,可进行套用,当然这是无奈之举。

(4)因为这里的说课是课前的预案,不是课后的反思性说

课,想象的空间较大,所以你可以将课堂设计的精美一些。

附:《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教学论坛框架》纲要

论坛结构

1、概念界定

阐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国内外有关该研究的学术动态

2、提出论点

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看法,立场要坚定,不要模糊不定。

3、论证依据

阐述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可以是理论依据,也要进行举实例进行论证。

4、操作策略

围绕自己的观点提出在实际操作中可行的策略与教学建议。

评分标准

1、结构20分

2、内容30分

3、语言30分

4、仪态20分

参考说课稿(宋煜阳设计整理)

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例1720÷6例25024÷7)

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除法口算方法和一般的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法则,学会了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也学会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懂得了在求商过程中,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要用0占位的处理方法和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内容又是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三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基础。

教材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有层次地呈现“商末尾有0的除法”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学习新知作了精心的设计。首先安排三道口算除法,引导学生复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然后安排两个例题:例1是教学没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试一试第一道是一位数除四位数商末尾有一个0的,试一试第二道是商末尾有两个0的;例2是教学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试一试1安排商中间、末尾都有0,试一试2是商中间、末尾有0且有余数,既巩固新知又复习旧知。练一练除了安排单一的练习外,还特别注意安排商中间有0、末尾有0、中间末尾都有0等不同情况的 综合练习。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养成认真验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辨别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商末尾是0的处理方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探底铺垫——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探底铺垫这一环节主要分复习旧知、回忆方法、引入新课三步进行。通过准备题让学生口述80除以4的思考过程,观察三道口算除法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新课。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找准新旧知识迁移点与生长点,便于学生知识迁移。

二、自主探究商末尾有0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内容,只是末尾0的处理,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

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针对重难点进行师生探究验证,引导学生从算前估算、算理辨析、结果验算进行验证。计算前估计商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得出第一种做法是错误的;再从算理上去理解:引导学生从口算除法思考(720÷6=72个十÷6=12个十=120),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待进一步的验算:120×6=720,从而得出商是120,得到正确商后,针对难点展开讨论:(1)哪一步可以省略?(2)个

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使学生明确个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添0起到补位的作用。试一试让学生试算后讨论“除到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尽后面0怎么办”引导学生将例1与试一试比较讨论概括得出:一个数除多位数,当被除数前面的数除尽,末尾有0时,有几个0商末尾就补上几个0。

例2的教学仍按上述三个层次进行学习探究,在关键处设问:除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不是0,但比除数小,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出,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就是余数,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道例题说说商末尾有0的几种情况,在第二组试一试中边计算、边议论、边小结、边巩固,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巩固内化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练一练1、2、4,巩固商末尾有0的练习,

通过反馈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2、综合练习主要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思维,练习3是一

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且有余数的对比练习,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发展学生思维的机智性与灵活性;

3、提高练习让学生试编式题,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

能力,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

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

新课程教学论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师评价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是否有评价资格

这似乎是一个最没有争议的问题,因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如何,最有评价资格的当属学生。然而,笔者对此提出异议。众所周知,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对教育现象的“价值判断”活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人们认识外界环境或自身状况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所谓“事实判断”,是对事物的现状、属性与规律的客观描述,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所谓“价值判断”,是指根据一定购价值标准,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价值作出评判,主要解决是好还是差的问题。根据教育评价的定义,“事实判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只有“价值判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教师评价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含糊,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被聘任和是否晋升职务等切身利益。由于学生年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意图不一定全部都告诉学生,所以,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只能具有“事实判断”的资格,也就是说只能描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没有资格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即没有资格评价是好还是差。

据了解,许多大学曾实行过“挂牌教学”,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开设同样的一门课,由学生自由选听。根据校方的设想,学生选听多的教师,其教学水平一般是较高的;反之,其教学水平一般是较低的。可有时的实际情况与校方的设想出入很大:学生选听多的教师并非教学水平较高,而是对学生要求不严格。例如上课不点名,平时较少布置作业,考试漏题;学生选听少的教师并非教学水平较低,而是对学生要求严格,例如上课要点名,平时布置作业较多,考试不漏题,每次考试都有不少学生未能过关。试想,如果我们当时就凭学生的评价来断定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是好还是差,岂不冤枉了这些认真负责的教师?当然,这种情况不是很普遍,但至少说明有时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的评价有情绪化和不客观等特点。

我们又必须承认,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如何,学生的评价意见还是不能忽视的。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他们只能对教师在课堂上助教学情况进行“事实判断”,而“价值判断”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

二、评价指标系统中的因果关系指标和重叠关系指标

评价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评价的指标系统是由一组相互间有着紧密关系的指标结合而成的,但指标系统内的各条指标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不能存在因果关系,也不能存在重叠关系。也就是说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必须是并列关系,不能从这一条指标推导出那一条指标,也不能这一条指标的内涵包含另一条指标的内涵。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如果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根据评价这一条指标的结果就可以推导出评价那一条指标的结果,这不仅加大了整个评价的工作量,而且使一些评价工作变成多此一举和毫无意义;二是如果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之间存在重叠关系,那么重叠的指标被重复进行评分,实际上是加大了它的权重,影响了整个评价的科学性。

在此,笔者举个例子说明我们在对教师评价时所使用的指标系统中,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之间有因果关系的指标和重叠关系的指标。

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指标系统中,主要是从“德”、“能”、“勤”和“绩”四个方面(或四个一级指标)进行评价的。对教师“德”和“能”方面的评价属于素质评价,对教师“勤”方面的评价属于教学行为评价,对教师“绩”方面的评价属于教学效果评价。事实上,素质评价、教学行为评价与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着因果关系:我们如果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行为是好还是差,就可以准确地推断他的教学效果是好还是差;反之,我们如果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好还是差,就可以准确地推断他的素质和教学行为是好还是差。很难想象,一个素质差而教学行为又不理想的教师,其教学效果是好的;反之,一个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其素质是差的而教学行为也不理想。毫无疑问,“德”、“能”、“勤”和“绩”四个方面(或四个一级指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将具有因果关系的指标视为并列关系的指标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教师评价的方法上,屡次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之间摇摆,常常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这两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谁也无法独立完成教师评价的任务。但从目前来看,多数人更倾向于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这实际上是步人了教师评价的一个误区,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根据评价学的原理,定量评价的方法具有这么几个优点:(1)能够提高评价的精确性;(2)定量的指标往往是客观化的指标,因而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3)能够作出明确的等级区分,使奖勤罚懒有据可依。可是,定量评价方法并非完美无缺,其缺点主要有:往往导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一些很难量化的方面,而这些方面对教育活动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离开了对这些方面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就不是全面的。而定性评价的方法的优缺点与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正好相反,也就是说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点就是定性评价方法的缺点,定量评价方法的缺点则是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点。由此可见,定量评价方法和定性评价方法是相互补充的两种评价方法,缺一不可,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笔者认为,教师的工作具有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综合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其教育对象又具有多变性、可塑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另外,学科教师与学科教师之间,参加统一考试学科的教师与未参加统一考试学科的教师之间,班主任与学科教师之间,教学人员与教学辅助人员之间,教师与职员之间,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也很难将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用量化来处理。因此,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既要有定量评价方法,也要有定性评价方法,而且应该以定性评价方法为主。因为从提高教育质量来说,定性评价方法的作用往往更大、更有现实意义。例如,我们对某个教师的教学作了评价后,告诉他一个具体的分数。可是这个分数对该教师能提供多少改进教学的信息呢?教育实践表明,这个分数提供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告诉该教师一些定性意见的话,这些意见就有可能对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很大帮助。需要提醒的是,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最具创造性的工作,最需要讲究教育教学艺术。如果对教师的评价过分强调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往往会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变得循规蹈矩和战战兢兢,从而抑制创造力的发挥。

四、奖惩性教师评价模式与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

目前主要有两种教师评价的模式,即奖惩性教师评价模式与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奖惩性教师评价模式注重发挥评价的甄别和监督的作用,即用某种统一、外在的标准来衡量每个教师的工作 绩效,然后通过奖和惩的方式为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做出聘任、晋级、降级、增薪或增加奖金等决策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注重发挥评价的指导和激励的作用,即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符合每个教师个性的多样化评价标准,在注重教师自我评价的前提下衡量每个教师的工作绩效,特别是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来判明教师潜能中的强项和弱项,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使教师扬长补短地不断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

过去,我们对教师评价的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奖惩性教师评价模式;现在,多数人似乎更倾向于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无法摆脱这个误区,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毫无疑问,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克服了奖惩性教师评价模式评价内容狭窄、评价标准和方法机械以及忽视教师的自我评价等弊端,它强调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多样的个性,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强调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但是,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过于注重评价过程而不太注重评价结果;过于强调教师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使得教师的奖惩不免有失客观公正,从而难以真正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过于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容易出现教师评价的报喜不报忧现象。尽管奖惩性教师评价模式的缺点很明显,但其优点也很明显,例如它使教师的动态配置有客观依据,能够通过合理的奖惩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杜绝不合格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误人子弟的现象,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进行适度的监督和控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这两种教师评价模式各有千秋,所以,在对教师评价过程中,要将这两种评价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既重视他律又重视自律,既重视他人评价又重视自我评价,既重视对教师要求的一致性又重视对具体教师要求的多样性,既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又重视终结性评价的作用,既重视教师过去的表现又重视教师未来的发展,既重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有关考试成绩又重视教师在育人、科研、协作方面的绩效。而且也惟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教师的各项工作。《中小学校长》

新课程教学论文:加强新课程教学管理 处理好“三个关系”

新课程改革对于一线广大教师来说,既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也将得到一次发展的机遇。对我们一线管理者来说,它将使我们以全新的管理理念重新认识课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价教师,以多样的方式重新审视管理。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师的“从一而终”的教法,客观上埋没了一些教师的才能,抑制了他们原本具有的特长,使之逐渐失去了创造的激情。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展示个性、特长创造了良机。我们格外注重激发教师潜在的研究热情,开发教师蕴藏的潜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为教师营造创新的氛围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是实验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处理好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指导相结合,把提高课改实验教师的思想、业务和理论素质作为重点。1.集中学习,系统提高。根据市、区教委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我们随时召集教师开碰头会,并规定每周二为课改教师例会,进行“三学”:一学大纲,把握教材;二学教育科学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三学他人经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2.分散指导,答疑解难。在课改实验中,我们频繁地深入课堂,重点培养,做到“三个一”,即教学领导每天必看一节课改课;看课后必须和教师进行一次深入地交流;每次交流必须切实解决一个疑难问题。这“三个一”不仅扎实有效地为教师雪中送炭,而且促使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二、处理好听与评的关系,共同建构课程评价标准

听课、评课是领导深入一线探究、指导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以前领导者听课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搜集、挑拣教师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评课更是一言堂,以自己原有的认识水平、经验模式对教师“谆谆教导”。在课改的今天如何听课评课,显然需要改变。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转变:从评课的目的上看,以激励为核心,真正了解教师的疑惑和困难,和教师共同研讨,而不是挑三拣四,监督检查,让教师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课改之中;从评课的身份看,不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在教师面前,而是以一个“研究者”、“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从评课的态度上看,与教师和平共处,多采用平等、交流、对话的形式,摆正心态,共同商量,而不是一言堂,我说了算;从评课的语言看,以肯定为主,体现出研讨的气氛,如:“你认为这节课怎么样?”“你想怎样上这节课?为什么?”“备课前你为学生的学是怎样设计思路的?”“你觉得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原因是什么?”;从评课的方式看,先让教师自己谈感受,领导再从他们的自我评价中解决观念、方法等问题。通过实践,我们明显感受到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克服了畏难情绪,放下了思想包袱,能真正静下心来进行研究,为我们共同建构课程评价标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处理好研究与总结的关系,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只有大力营造研究的氛围,确保研究质量,并不断总结共同提升,才能使教学水平稳中有升,逐步提高。研究——即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参与意识,提高教师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能力。先确立研究专题,进行教改实验,如,艺术课确立了“如何帮助学生回归生活,塑造健全的人格”;英语课确立了“短时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语文多元识字研究” 课题以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精神。有了研究的目标,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如,我校艺术课有二位教师(分别是音乐、美术教师),为使教研更有效,学校把她们编为一个教研组——艺术教研组。她们互相开放课堂,共同评课,同步提高,达到专业互补的目的。课改的实施,加强了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促使教师重新认识了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欢乐,也给学校教改注入了新的活力。总结——即把教师零散的、点滴的工作体会和认识加以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全新教学模式。我们提倡教师天天记“课后反思笔记”,一周一总结,在学中用,在用中思,在思中悟。

我们认为在管理中要以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过去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树立新课程体系下的管理理念。凡是有利于教师成才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领导都给予充分激励,并为其提供成才和发展的条件、空间,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新课程教学论文: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加强科学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对于任何一门自然学科来说,没有实验活动作为基础,理论知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其教育教学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验活动。因此,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块尤其重要的阵地。如何搞好这块阵地的建设是我们作为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就此发表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本门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初中生物不参加毕业考试,更不参加升学考试,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就造成老师不重视教学,学生不重视学习,在偏远落后的地区尤其严重,于是生物这门课就成了课程里的“豆芽”。但是,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所蕴涵的科学知识是其他学科无法涵盖的。初中生物里介绍了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生物学习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我们应当重视这门学科,搞好生物教学。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生物实验是学习生物的重要工具,是生物理论知识的来源,是生物的重要基础,通过它我们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学会实验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法、推理法、归纳法等。

三、打破陈规,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

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的,把实验用品、>!

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应体现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并学会科学方法的应用。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应用正确的科学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学合作交流,达到实验目的,品尝成功的甜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植物类群这一节时,我把这节理论课改为了一节实验探究活动课:我来当“小林奈”——制作植物检索表。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面教材,然后把学生带到河边,选定一片植物种类丰富的区域。我把学生分为了八个小组,要求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相互分工合作,根据教材所讲授的知识对所选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分类,同时观察相同种类的植物有什么相同点;在二十分钟内完成并交一张植物检索表;评选“小林奈”。作好布置后,我就让他们自己去完成任务。他们在那里兴致勃勃,热火朝天地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二十分钟后,他们完成了。我把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自己的结果,由大家来根据结果评选“小林奈”。这堂课结束后,学生们的心思还停留在这个活动里,思考自己有哪些不足,其原因是什么。有的认为自己没有安排好,有的认为是自己观察不够细心……整个过程,我所做的就是在一旁采取一些他们采不到的标本和照顾他们的安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也没有了枯燥的说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其学习的效果也不错,他们还期待着下一节生物课。

四、走进生活,培养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初中生物的很多的知识来源于我们的自然生活,因此,我们应利用好我们周围的现有素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把知识带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对人类带来的益处,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的学习行为这一节时,由于教材上的涡虫在我们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于是我就把这个实验活动改为一个生物课外活动并提前两周布置:学做“训兽师”——让学生自己在家里训练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设计一个“训兽计划”,按照计划施行操作,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训练的动物驯服,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两周后,在这一节学习时,很多的同学由于有了此次活动的经验作基础,都踊跃发言,学习的热情很高,其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正所谓“教必有法,教无定法”,只要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就行。

新课程教学论文:新课程教学改革-课改教学经验总结

一、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转换了。我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摘汉字果,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我还常常和学生一起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老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课堂上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当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师,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读书学习。在一节语文课上,我正讲述着《尾巴的功能》的故事。"老师,你知道多少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一个孩子的突然"考问"使我措手不及。我没有恼怒,没有训斥,而是坦率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对不起,我也了解得很少,但我们可以一起去研究。"

三、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新课改使课堂氛围变活了,知识点降低了,教学涉猎的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用情了,学生们感到有趣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学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与个性得到协同发展了。

在识字教学中,我把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方法的引导上,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总结识字方法,如在学"心"字时,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卧钩像个锅,锅里炒蹦豆,蹦出两个剩一个。"他这一形象的联想一下子使所有学生都记住了"心"字;还有一个学生讲"明"字,他走上讲台后,刷刷几笔,画了太阳和月亮,然后指着图说:"如果有一天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那世界该多明亮啊!"简单的一句话,寥寥数笔便将"明"字刻在了同学们心中。这样的教学案例举不胜举。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时,课堂便会出现敏锐的思维,闪现智慧的火花,蹦出创造的灵感。

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教学的多维互动

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拿着书,观念永远到不了孩子们的心灵中。让学生乐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体验、感悟课程。感悟不是分析,不是告诉,更多的是体验。

在语文课上,我尽可能多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空间,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思考。如,在学习《手影戏》的时候,我把学生带到校园里,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做手影的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多种感官感悟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热情,从多个角度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调改进与激励;淡化对结果的评价,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等特点。

1、评价内容多样化。

即单元达标、阶段性考察、古诗文背诵、大阅读、课本剧表演、手抄报、电脑报等。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评价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2、评价方式多样化。

(1)口头评价。如"你读得一个字也没有错。""你读得真好!你是怎么读的,能说说吗?""你真会动脑筋。"等。

(2)作业评价。如:"你真棒""学习稳""正确、整洁"等,在作业本上印上"大拇指""小红花""小红旗"等小印章。获得10个小印章换一张喜报。

(3)及时评价。如建立家校联系簿,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心灵。

(4)阶段性评价。学校开放周、家长接待日期间,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

强调激励、关注过程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进步,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六、几点体会

1、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决定着课改的质量和深度;

2、教育理念是基础。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和性质;

3、方法改革是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

4、评价改革是动力。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七、问题与困惑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 ,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这就是我的经验总结。

新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整合”

“整合”一词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少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前提下,凝聚或汇合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整合用于地理教学设计,即为组成地理教学过程的各要素通过渗透、互补、重组等途径,以达到整个课堂教学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下面以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整合方面的实施为例,加以说明。

一、整合课标内容及学生需求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的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确定教学准确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整合。

本节课所涉及到课程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不要求对水循环进行分类,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海陆间循环、陆上循环和海上循环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行为动词“说出”与“说明”在知识层次目标上的不同,“说出”属于了解水平,“说明”属于理解水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本节课所上的中学是我区的三级达标校,因此确定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是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是教学要求的最低线。对于学生的需求分析,需要直接从学生中收集相关的信息。由于是借班上课,缺乏对学生的直接观察与了解,只能间接获取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从整体上看,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学生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建构。通过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的读图分析,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3、通过相关材料、图表或实例的分析,进而归纳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二、整合各版本教材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四种版本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都在课标基础上有所创造,着力体现自己的编写特色。教师在进行不同版本教材整合时,特别要注意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中表述相同的内容,可以将各版本教材中个性化的内容及相关表述作为取舍教材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以博取众家之长。例如本节课人教版单独呈现框题,鲁教版以问题的形式,把陆地上的不同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作为铺垫知识,而湘教版和中图版教材未呈现。因此,如何确定作为铺垫的知识,应根据学生实际,课程目标的达成等方面,从减轻学生负担出发进行处理。考虑到所上班级的学生实际水平,我采用各版本教材共性之处的做法,把自然界水的分布作为铺垫知识。这样处理,充分考虑到了借班上课学生的实际水平,避免造成课时不够的问题。由于本节课以长江为案例组织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湘教版教材中的“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这样案例与示意图吻合,便于开展相关教与学活动。

三、整合前后知识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着眼于整体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把初中、高中已学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有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已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本节课上到“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时,以长江为案例,首先展示长江上游的河谷地貌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景观图,让学生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与自然界水循环的关系,把初中的知识与高中知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明确河谷地貌的形成是水循环的杰作,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中,联系到了必修1前面所学的长江中下游江淮准静止锋的形成以及大气环流有关知识,以此为案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界的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把前面所学有关气候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了整合。

四、整合接受式与探究式学习方式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探究式学习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推崇,课改也强调探究式学习。之所以强调探究,主要是针对以前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排斥”接受式学习,或是将它 “一棒子打死”。 总体说来,授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学习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例如讲到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时,利用课件呈现“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图上箭头改成线段),要求学生在线段上添加箭头的方向。在学生活动前,根据教学实际,讲解径流与植物蒸发腾等概念,采用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然后,要求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描述其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绘图、读图、说图等活动中,发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和主要环节,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式。

五、整合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的综合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一些优势却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传统的板书,言简意赅,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记忆;板图板画凝炼逼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进行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整合。

例如本节课组织学生探究“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时,课件显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示意图,让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个环节并描述其形成过程,教师及时板书相关内容,形成三种自然界水循环的联系框图,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种水循环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把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整合相关学科知识

地理是唯一跨自然和人文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语、数、历、政、化、生、物、美等知识。在教学设计时,要立足地理,兼顾综合,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合成,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本节课结合相关内容,引入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歌曲《长江之歌》,要求学生用本课所学“自然界水循环”的知识分析诗词、句意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或说明什么道理?优美的旋律、诗词包含了很多地理要素,在考查学生地理基本原理的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和文学素养也获得了提高。

总之,高中地理新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整合,根据系统论有关原理,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元素的关系,以达到地理教学过程的最优

化。

新课程教学论文: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积极投身教改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本人结合自己在初中化学中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要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学为中心”,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把从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中建立的主体意识迁移到知识世界中来;相信学生,在教学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如学习《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研究》一节,在前面《氧气》和《氢气》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须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怎样学的”,“学了什么”的检测。从此学习方式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后的满足,学习化学的信心大增。对于开放性、探究性的课题和复习课,可由学生走上讲台,教师回到学生中去,谦虚地聆听“小教师”讲课。从中教师既可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又感觉到自己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意识从心灵中建立起来。

二、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提高素质为主”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发展,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各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让学生留心周边不良环保倾向,关心当今社会主要环保问题,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实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不随意丢弃塑料包装袋和废旧电池,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帮助父母和身边的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为周边的环保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政府和环保部门处理已污染的小河等;这种教与学的行为,不但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在实践中发展了能力,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与宽容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

三、要实现“以知识结果为主”转向“以探究过程为主”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知识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节,两种物质均为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为何二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如此之大?两者性质上的差异与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具有个性特点的解决策略,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尽可能的“多法求解”,鼓励他们能“吸收”别人富有个性的解决策略,从中拓展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写“探究性日记”,把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日后有了新的思索和发现,再逐条跟踪记录,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把平日所得研究积累,形成探索的脚步,循着这样的脚步,学生也就一步步走上了成功的阶梯,并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四、要实现“以统一教学模式为主”转向“以个性化教学为主”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如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学习《空气》一节中,就空气用途和污染,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探讨。还可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如学生最感兴趣的假酒、假盐、煤矿爆炸等事件素材,学生通过素材的阅读,不但能使知识学以致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可以设置巩固练习、拓展练习、探究性问题等多种层次。拓展和探究性习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后进生只要积极参与其中,有所感悟,就是进步。在设计课题学习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立意不能太高,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

总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确立新的课程观,并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争实现一系列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教学论文:新课程教学应充分提倡个性张扬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确实,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作为教师并不要精心去打造自认为充实的课堂教学,他只是一个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他的职责就是在创设的自然教学环境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生命的活力。新课程教学应充分提倡个性张扬。那么如何去张扬学生的个性呢?我主观地认为可以这样试试:

一、在课堂上张扬个性

1.多设计开放问题

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比如教学《爷爷和小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么问:“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这是个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课堂上的学习,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作出回答。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像天上的小鸟,无拘无束。他们有的会紧密联系课文认为爷爷是个爱护树木的人,小树呢又是知恩图报的;有的会结合第二幅插图和平日所见所闻,提出树木能帮人们做很多事,应该爱护树木,搞好绿化……学生的回答是很难预料的,因而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犹如一方强劲的催化剂,有力地催促着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2.多强调自读反思

学习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期待”强化“自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自我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最正确吗?我还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吗?我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想、做做……以此调整和深化学习活动。二是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发现其他同学在理解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三是教师的点拔和调节。如教学《四季》,我会先让学生读课文思考,再问读了每一个节后你知道了什么?每个季节还各有哪些变化?最后让学生按课文中其中一节的样子去编儿歌,这样去启发,会使学生自觉地去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中,逐渐深入,逐步全面。

3.多进行自主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感悟了课文的语言形式后,教师可及时地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自己喜欢的实践方式中去,从而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使情感得到升华。这种实践可以是听、说、读、写,也可以是演、画、唱、跳。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尽情舒展生命活力。如教学儿歌《轻轻地》之后,我让学生边演边读,可让学生在演中得到感染又使读有新的启发;又如教学《四季》,可结合课后题目,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季节描一描、画一画、说一说,在演、描、画、说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张扬了自己的个性,而教师也能在自然的环境中有新的体验。

4.多运用各种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张扬他们的个性,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拼音教学期间,我们可将抽象的复韵母发音方法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体会练习,便能很快掌握了发音要领。为了巩固拼音字母的发音,教师可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像找朋友、拼读比赛、拼音节、摘苹果等游戏。再如最后一课《小松鼠找花生》,以问题“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为结尾,把思索时间留给学生,也是挺有空间感的。“如果你现在是小松鼠,你会怎么做呢?”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演出来,最后点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了发挥想象的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说、会想、合作、探索的兴趣。

二、在课堂外张扬个性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没有什么比亲手摸一摸,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更能真切地获得感受了。《课标》中指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课程,课堂与生活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先进入文本,再跳出文本,走向生活,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是让学生学习真正实现个性张扬的有效途径。如在学习《自选商场》和数学《分类》课前,要求让学生在妈妈的陪同下去超市走走,看看超市中商品标签的式样、内容、排列;在教学《图形的认识》中可让学生摸摸、玩玩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通过触摸直接体验物体的形状及其特征;学习《秋叶飘飘》时,还可鼓励学生走出家门去公园、野外观察大自然的变化——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社会,走进大自然,使他们的语文学习与社会、自然紧密联系,并能通过自己的感官得到真实的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三、在作业中张扬个性

1.让研究性作业替代机械性练习

机械性练习虽可以加强陈述性知识的记忆,解决知识的贮存问题,但它容易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为死的、惰性的知识,难以灵活应用。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作业设计,以课本为中心又不局限于教材,强调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作业来取代虚拟情景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作业功能从识记为主向理解运用发展,从而使学生掌握可以灵活应用的知识。

2.让寻找信息源活动替代消遣性活动

收看电视节目,参加社会活动、体验实践生活、阅读课外书籍是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将学生的整个生活变成语文学习的场所,使消遣性活动成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的活动,促进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地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在积累、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识字这块内容中,教师可让学生专门用一本本子摘录广告、商场、书籍中的字词,并请教家长或老师,理解它们的意思。然后,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展示,进一步强化对获取信息的自觉性。

3.让多层次性作业替代单一性作业

古有“因材而施教”一说沿袭至今,在作业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变单一性作业为多层次性作业。如口语交际课《我们的画》,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具体地说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幅画;而基础差的则要求只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果个别学生有能力写,那就更好了。在多层性作业实施的同时,各种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四、在评价中张扬个性

传统的评价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评价就像是金玉良言,学生都为之趋之若鹜,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显然是很不利的,从而导致学生向同一化发展。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要促使其个性化发展,育人者就需从各个方面去评价学生。

1.以父母的眼光来欣赏

在父母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爱的结晶,都是他们用心血来浇灌的花朵,他们把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希望都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虽然偶尔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现象,大多数父母都会溶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宽容在循循善诱中谆谆教导。作为教师,应该像父母亲一样,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学生,把学生的每一个新的动作,每一句新的语言,都注以不同的诠释,尽显学生的个性。

2.以朋友的角度来交往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来交流。一般来说,朋友之间以信任为主。当教师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们后,就能进一步把评价落到实处,更设身处地地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更有个性化的张扬。

3.让成长记录袋成为主流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必定有许多值得开怀值得欣慰的地方,那是他们成长的足迹。教师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总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便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提供了可能。只要学生觉得是好的,那都能在自己的记录袋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在评价中可将成长记录袋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富有张扬的一面,从而达到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改革是历史的潮流,教师如果不能成为这浪潮中的浪花,必然会被时代所摒弃,更何况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教师应该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自由的自然的发展空间,那么学生的学习将得到顺利实现,学生的个性也将得到充分张扬。

新课程教学论文:试论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对社会起到积级发展作用的各类有用之才,如何培养便是新课改的具体措施,其中最首要的问题便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结合社会及个人的特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三个面向;认识论

新课程的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正是如此,从而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改革,这将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对新课程的认识

(一)新课程改革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革方面主要有: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二)新旧课程的比校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旧课程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学科间人为分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旧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学生可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新课程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党科学地总结了当代国内外有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为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教育研究与新课程教材编写及教学奠定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原因主要有:

第一,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邓小平理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时展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推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推进。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从新课程内容来看。由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评价,无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及科学发展观在其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我们所依赖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所以根本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四、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马克思主理论的正确认识及运用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科学全面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不排斥对其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思潮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都可以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所谓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而是历史选择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植物的移植尚且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气温、土壤条件,理论更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现实条件才能进行“移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广大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都还急需提高,离开这些现实条件妄论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只不过是理论研究者的自娱自乐。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脱离传统和现实的推倒式革命,会给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从我国的教育传统出发,吸收我国教育传统中的精华,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发展。在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谨慎处理好继承与超越的关系,完全脱离传统的超越是一种态度。因为改革不是革命,革命是推倒重来,推翻原来的基础和传统,我国当代教育史上有两次“教育革命”,即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和“”期间的“教育革命”,这两次革命就是脱离了传统和当时现实情况的推倒式的革命,历史已经证明,这两次革命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革新。

综合以上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理论品质决定的,从而使我们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改革课程,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地发展。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