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6 03:05: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独立毕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中特殊的办学体系,其毕业生就业情况备受关注,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为例,分析了近几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迎合时展要求,大胆尝试课程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就业良好。面对良好的就业形势及国考的改革,本文提出学前教育应继续坚持实训教学,抓紧建设一批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做好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以此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
关键字: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就业调查;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随着国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及政策的A斜,各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扩招。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办学质量较高的独立学院之一,从2008年建校以来,学前教育招生人数从53人扩招到每届300多人的数量,到目前为止在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数达1264人。作为一所独立院校,学生的就业关系着学院的口碑,学前专业连续几年大数量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情况说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自成立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总计421人。其中2008级毕业生为53人,2009级毕业生为98人,2010级毕业生为129人,就这三届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做如下介绍。
1.2012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2届学前教育毕业生总人数为53人,公立幼儿园(已经考取事业编)就业37人,占69.8%;特岗教师满三年转入事业编单位(以学校为主)5人,占9.4%;银行1人,占1.9%;民办幼儿园就业10人,占18.9%。
2.2013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3届学前教育毕业生总人数为98人,至2014年9月份,已有73人在编,占74.5%(其中,幼儿园55人;社区民生6人;小学4人;职业高中4人;企事业单位4人。);民办幼儿园23人,占23.5%;考研1人,占1.0%;出国1人,占1.0%;
3.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4届学前教育毕业生总人数为129人,至2014年9月份,已有86人在编,占66.7%(公立幼儿园就业82人,占63.6%;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4人,占3.1%);民办幼儿园就业43人,占33.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的考编率达80%以上,就业态势良好连续几年实现就业丰收。
(二)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之所以取得了优异的就业成效,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有直接的关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后,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普及学前教育是今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题。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合格师资严重不足。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变化,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认真调研,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推进课程创新,引入“实训”理念,增设实训课程,重视学生实践技能训练。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理念从2009年提出,教师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大量资料收集后,选取了八门实践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核心课程,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故事教学实训》、《幼儿英文故事讲解》、《幼儿游戏指导》、《幼儿歌曲演唱》、《幼儿钢琴、手风琴演奏与伴奏》、《幼儿舞蹈表演》、《幼儿手工制作》,并将每门课程以三十个量化标准为考核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简称为学前教育“八个三十”实训课程。此方案于2010年确定后,在2008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始初步的尝试。在实施过程中,为了配合实践的效果,教师们不断与多家幼儿园确立合作关系,建立实训基地。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幼儿游戏实验室,出资购买蒙台梭利课程模式教育供学生实践学习,建立幼儿教育活动实验室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运用这些方式巩固加强实训的效果。“八个三十”实训课程实施以来,教师边实践边改革,将几年的实训材料修改后编写了《学前教育实训教程》,并于2014年公开出版发行。学生优秀的就业率突显了课程改革的效果。据毕业学生反映,学生参加招聘考试时遇到了很多学校实训时的内容,为学生争取就业机会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这充分的说明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及时有效。
二、对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良好的就业成绩和形势,既给学院带来了欣喜,同时也给本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2015年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开始,为学院的就业带来了压力,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国考挂钩。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面试,都更加的强调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的考核。由过去单纯的考核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变为现在的综合素质考核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对进入学前教育行业的职业准入提高了门槛,更加强调个人的基本素养、综合能力。
为了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就业态势,学前教育专业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教学
过去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是强调理论知识的考核,学生只要复习好书本上的知识点,强化记忆,就能顺利的通过考试。目前,从国考和招考的考试试题上可以看出,出题的形式多样灵活,考核的内容紧紧围绕幼儿园的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此现象,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应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实际应用能力训练和实战演练。实训课程需要学院教学在课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建立更多符合专业要求的实验室,真正落实实训理论,取得实效。
(二)加强团队合力、助推专业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面临未来的国考和就业的压力,急待组建一支有团队合力的教师队伍,助推专业的发展。精干高效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是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希望经过几年的努力,能够打造一支稳定优秀的骨干教师,既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又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继续为培养一批合格的幼儿教师,促进本专业良好就业奠定基础。
(三)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支持实践教学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已经有了许多的实习基地,但仅仅局限在实习环节,真正对教学的返哺作用不是很明显。为了应对今后的国考、招考,保持就业的持续优势,学院应当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深入联系,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希望幼儿园教师能够把一线的教学经验带到大学的课堂,支持实践教学。另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的走进幼儿园,接地气。幼儿园可以为学院的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学院教师的参与也会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动力支持,达到双赢的效果。
总之,为了促进学前教育有更好的发展,独立学院还有很多急需努力的方面。在面对大好就业形势的背景下,学院不仅要有就业的数量,还应注意提高就业的品质,加强实践教学,拓宽就业渠道,真正实现就业的持续丰收。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在政策方面极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本文主要围绕独立学院毕业生特殊性,从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主要措施和就业指导教育服务方面论述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新常态 独立学院 就业工作
在当前就业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I所面临的新常态特点也越来越突显。国家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来鼓励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在新常态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应该如何开展,谈几点看法。
一、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主要措施
(一)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分院就业工作的主体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院系的作用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制定考核细则,使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分工,加大考核奖励力度,把握工作重点,突破就业难点,充分调动各分院开展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化培训,确保各分院从事就业工作老师熟悉就业流程、精通工作业务,成为岗位能手。第三,做好学生基本信息统计,为生源上报作准备;做好毕业生教育与引导,做好学生求职推荐工作;保障信息渠道畅通,确保院系两级信息互通;加强毕业生交流互动,促进顺利过渡职场。力求市场建设打基础、招聘组织有实效、就业指导有实效、细化工作入人心。
(二)完善渠道、切实加强市场开拓和资源累积
第一,做到企业拜访考察常态化。就业市场建设就是销售工作,企业资源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言,必须“走出去,引进来”,实地考察拜访才能进一步了解市场形势和企业需求,让企业优先感受到学院对待就业工作的诚意。“出口畅,才能进口旺”,重点企业的经营与维护、市场开拓与建设的工作从末松懈,而且力争每年有大的突破。
第二,做好平台建设多元化。为确保三本层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院努力做好五个平台建设:(1)政府职能部门平台。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积极拓宽就业渠道;(2)校园招聘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广泛搜寻毕业生需求信息,巩固和拓展学校就业市场;(3)校友平台,加强校友联系,积极争取校友企业接收毕业生;(4)就业实习平台。积极培育基础就业市场和重点就业市场,做好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创业)的开创工作,促进产学研等校企深度结合;(5)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网站建设、依靠新媒体,在就业信息、就业资讯分享、学生在线答疑等方面不断完善。
(三)打造特色、依托校政(企)平台促深度合作
注重政府平台搭建和资源共享,发挥资源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共同搭建好校企校政合作平台。同时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务实合作内涵。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企业量身打造实用适用人才;加强企业文化进校园,做好校企文化整合。做好企业专家讲座、企业奖助学金设立,让学生提前融合职场。有校政合作为基础,企业支撑为后盾,为后期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合政策、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工作整体推进
目前许多高校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积极开展了许多工作。我校主要围绕“双创”氛围营造、学生科研、创业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开展工作,与时俱进、因地适宜,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稳步开展。
(五)建立基地、加强实践技能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校企联合办学,共建学科专业及实习基地。企业拥有生产设施、资金、市场等优势,高校具备人才、技术、智力等长处。校企联合办学,优势互补,各展所长,有利于实现双赢或多赢。学院倡导并鼓励企业单位,以资金投入,建设实习基地和实验室,仪器设备提供等多种方式,开展联合办学,在学校设立企业研发中心,或共建学科专业等,共建项目可以以合作单位或个人名义命名。目前我院与荆州开发区多家企业合作,建立现场实习基地。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服务
(一)精心组织、做好反馈、认真落实好校园招聘工作
结合当年就业经济大环境,招聘工作提前部署,提前统筹。精耕细作,确保质量得以保障。专场招聘一般大多以国企、上市公司,合作基础较好的战略企业为主,针对性强,匹配度高。校园综合招聘全覆盖,扩大区域、行业和岗位覆盖面,普撒网,严筛选,确保学生也能在大型招聘会中找到合适的企业和岗位。日常陆续相关招聘信息,提供岗位需求,帮助毕业生推荐就业。
(二)完善服务、加强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第一,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力度,加大就业指导队伍的培养;第二,改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挥课程的指导性,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就业观教育,对学生简历、面试技巧和礼仪进行辅导训练;第三,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工作,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库,对家境贫困学生给予勤工俭学岗位及助学金帮扶,心理困难学生给予关怀鼓励,就业困难学生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指导;第四,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宣传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拓宽工作思路,多途径引导学生基层就业。第五,广泛开展毕业生思想状况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及用人单位需求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及时改进就业服务工作,使就业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五,学院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就业观念教育等教育活动,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辅导,正确引导毕业生客观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正确定位就业,积极就业,有效就业,充分就业。
(三)创新方法,保障质量,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加强就业指导、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就业竞争力、创建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是保证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们一直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同时,紧密做好两个结合:第一,与市场结合,做到人才培养科学化。在市场开拓中,有意识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掌握就业形势、市场动态;开展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评价的调查反馈,并撰写调查报告,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积极推进教学、学工、创新创业办公室等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第二,与各分院紧密结合,动员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考研、专升本、特岗教师、公务员招考、应征入伍、自主创业等方面各尽其能,各尽其才,促使更多的学生高质量的就业。要通过多种手段广泛宣传毕业生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学生和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要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提升毕业生正式协议签约率。
摘 要:毕业生就业问题时刻牵动着国人的神经,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全国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体育专业毕业生因其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就读高校办学性质、办学模式的特殊性,理应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3所独立院校相关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对该群体就业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独立院校;体育专业;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稳定之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时刻牵动每一个国人的心。近年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问题。2010年以来,江西省体育专业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逐年减小,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殊的办学性质及办学模式,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成为影响其稳定和发展首要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和未来。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独立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力求剖析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江西省独立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江西省13所独立院校中抽取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中300名2015届、2016届体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在赣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整理了相关文献80余篇,文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为进行本次研究,在相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设计了《江西省独立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表》。本调查问卷通过现场和邮寄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39份,回收有效问卷231份,回收率为77%、有效率为96.7%.
1.2.3 数理统计法 将相关数据以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6.0和excel l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1.2.4 访谈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毕业生个人、、高校招生就业办负责人、招聘部门负责人等进行访问,获取相关研究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独立学院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2.1.1 就业考虑因素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固然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也往往成为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
由表一可知,江西省独立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为:薪资酬劳、发展潜力、地缘意向、情感牵绊等,新时代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非常看重发展潜力和薪资酬劳,有一定独立精神,讲究实惠。其中调查发现,地缘意向主要为考虑回家乡就业、情感牵绊主要表现为恋爱关系及亲子关系。
2.1.2 就业渠道
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脚踏实地,积极主动,通过多条渠道来达成满意的就业预期。表二显示,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和以往相比,在获取就业信息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方式。
2.1.3 就业去向调查
近年来,受就业分配政策及社会大环境影响,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就I率每况愈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也未能幸免,就业率成明显下降趋势。由此导致了就业去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十年前,体育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会走上教师岗位,成为各级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中坚力量;而如今,随着体育教师队伍的相对饱和及相关政策的不到位,越来越多的体育专业毕业生走向了其他性质的工作岗位(见表三)。
2.1.4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情况
应届毕业生毕业当年六月份前与用人单位签约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本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独立学院体育专业2015、2016两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来看,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有研究指出,一次就业率在30%以下为就业危机,30%~50%为就业困难,50%~70%为基本正常,但有一定的压力,70%以上属于正常。本研究调查的两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属于困难,而且就业状况的总体趋势显现出越来越严峻的态势。
2.2 对策与建议
2.2.1 严抓学生培养质量,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独立院校应主动迎合市场经济需要,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主动求新求变,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严抓学生质量,力求把体育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社会合格人才。
2.2.2加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新时期的体育专业学生都在较好的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和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这往往造成就业时眼高手低,挑肥拣瘦,错失就业机会。独立学院应把就业线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加强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帮助学生转变就业错误观念,培养“先就业后择业”的良好理念,鼓励学生及时把握就业机会。
2.2.3 体育专业毕业生应及时端正就业态度,及时把握就业机会。大学生贵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应经一去不复返了,毕业生应及时摆正自己的就业心态、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戒毛戒躁,不眼高手低,积极主动地寻求就业机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摘 要: 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本科教学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衡量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作者分析了目前影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一些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毕业论文 质量管理
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的一项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收集、检索、加工各种信息材料的能力;正确运用专业规范语言阐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全面而系统的检阅,而且是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总体水平高低的评估。因此,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的科学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影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1.学生认识不够,投入时间精力不足。
大多数独立学院将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也就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学期。这一学期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忙碌的一学期,因为一方面,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一些学生不得不利用这一学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考研复试、求职择业、出国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还有课程考核不及格,必须重新复习,补修不及格科目,以免影响毕业和拿学位。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就十分有限了。加之,部分学生到了最后一学期,思想上松懈下来,没有对毕业论文工作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走过场,最终都能顺利过关。因此,出现了马虎应付,甚至抄袭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独立学院正处于办学初期阶段,还未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专任教师队伍,大多教师资源是与校本部共享的,加之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力量远远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进入毕业论文阶段后,师资不足的问题就更加明显、突出。每个指导教师都要指导8―10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一些高级职称的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更是多达10人,甚至20人以上。此外,教师还要承担其它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教师根本无法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毕业论文。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如期完成,只能起用一些职称低、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这些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及论文指导经验不足,并不具备独立指导毕业论文的资格与能力,造成了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3.管理经验缺乏,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
与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相比,毕业论文的环节复杂,涉及问题多、弹性大、过程长、管理难度相对较大。而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教学管理经验不足,尤其在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经验十分匮乏,相关的制度尚未健全。比如,大多独立学院没有对毕业论文管理制定具体、详尽的实施细则与管理措施及质量评判标准。许多独立学院在毕业论文的管理上,除了布置上严格要求外,并没有对选题、开题、论文撰写情况、评阅、抽检等整个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疏忽了对内容、内涵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
4.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的教学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施的建设,对毕业论文所需的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实践教学条件、实验设备、毕业设计场所等都难以满足毕业论文的实际需要,而毕业论文的管理经费,如指导教师的专项培训经费、对学生的一些相关技能培训经费、论文过程关键环节的管理经费更加无从谈起。
二、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综合分析影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我认为,目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因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我就如何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和措施。
1.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作为撰写毕业论文的主体,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诚信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毕业论文工作,合理安排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等其他工作的关系,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2.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计划。
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深化与升华,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而不是单纯靠毕业前一个学期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学上应遵循科学规律,注重学生平时的基础训练,并有步骤地将相关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①开设写作课。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系统辅导和培训,使学生掌握检索资料、选题,确定论点到论文结构、语言表述等写作基础知识,初步了解本院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规范等。
②改革部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一些课程不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而采取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论文等形式,侧重对学生写作水平、研究能力的培养。
③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学年论文。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学年论文则作为毕业论文的准备,毕业论文可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拓展,这样既减轻了学生毕业前的负担,又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④开设专题讲座课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专题讲座,由资深教授讲授本专业本领域的最新思想动态、研究成果,使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资讯,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功底。
⑤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传统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时间一般为12―18周。教学时间安排过于集中,学生无法合理安排各项工作。要保证毕业论文和学生就业考研互不影响,达到双赢的目的,就只能对传统的教学计划进行微调。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从第七学期(或提前到第三个暑假)开始,分散安排毕业论文教学,将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拉长。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在第七学期末完成或基本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相对延长第八个学期的空闲时间,减缓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考研等其他工作在时间上的冲突。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只有教师本身的科研能力、专业水平过硬,指导起毕业论文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确保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稳步提高。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除了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任教师队伍外,还要充分利用校本部的师资力量,与校本部实行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对教师进行培训,挖掘潜力;通过学科建设,加大科研奖励力度等方式,营造学术氛围,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利用学术团队来指导毕业论文,教师之间定期交流,集思广益,避免指导教师单兵作战;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指导教师的考核与切身利益挂钩(如提职升级、评优评先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实施质量监控。
从毕业论文过程来看,主要有选题、开题、组织、成稿、定稿、答辩、评分等几个主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具体措施,使论文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实效化。如制定《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评分标准》等,对毕业论文的组织领导、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规范、质量监督、答辩及成绩评定等作出详细而周全的规定,使毕业论文的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对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实施监控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由校、院、系部三级共同负责,分初期、中期、后期,对每个环节实行跟踪监督,初期监督主要从选题、论文提纲及指导教师队伍资格审查等环节入手,中期监督主要从教师指导情况、计划执行情况的抽查等环节入手,后期监督主要从对论文撰写的质量、论文答辩、论文评阅、论文抽查等环节入手,对毕业论文的整个工作过程,结合本科教学评估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制度,实施质量监控,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5.加大经费投入,激励学生科研创新。
独立学院应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教学管理经费的投入。一方面,加强学科基本条件建设,培育出优势学科,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添置必要的图书资料和设备,并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核算,为毕业论文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学院出台相应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并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可以了解到该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接触到一些学科前沿的知识,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实施毕业论文的评比表彰制度,为毕业论文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我院每年都进行毕业论文评比,评选出优秀论文,并将优秀毕业论文汇编成册,推荐发表,对在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也予以表彰,充分发挥了评比表彰在教学实践中的激励作用、示范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总之,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是独立学院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独立学院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大胆创新和改革,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构建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摘 要: 独立学院是新兴产物,社会认可程度不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度大,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压力大。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特点和就业工作的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促进独立学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毕业生 就业问题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新型办学机构。由于独立学院是新兴产物,社会认可程度还不够,人才培养特色不显著,与普通本专科院、职业技术院校相比没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显得较为薄弱。随着大学生待业人数的增长,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已成高校就业工作的新难点,这对独立学院的长足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做好就业工作,对于独立学院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特点
(一)自身能力――学习能力弱,综合能力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学习兴趣弱,学习能力差。很多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就读于重点学校,但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自制力不强,始终没有找到最佳学习办法,所以只能考入独立院校就读。独立学院的毕业文凭使他们有较强的自卑感。但是,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背景也不错,接受的教育、培训及社交、旅游等机会较多,从而他们的思维活跃,见识较广,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综合素质高。而且,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兴趣爱好广泛,多才多艺,能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喜欢展示自己。
(二)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值高,缺乏主动性。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独立学院是按办学成本收费,学费较高,收费标准是一本和二本的两至三倍,对很多家庭而言经济上是有较大负担的。高投入也导致他们就业期望较高,他们希望得到和一本或二本毕业生同等甚至更高的待遇。目前本科生的工资待遇让他们觉得收入和投入比例悬殊――大学四年或五年学费近5、6万,毕业后工资基本在1500左右,而且工作辛苦,也不够体面,这让很多独立学院毕业生心理上接受不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大多都是处于社会的中上层。由于自己出身较好,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自我定位往往超出现实,对于职业所能给予的收入、声望、权利等的要求也就较高。他们更倾向于在机关或事业单位这类收入稳定、待遇较高、社会地位较高、预期权利也较高的单位工作。
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是“温室”里精心培养长大的,多数学生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基本上都是由父母来解决的,因此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主动性,包括毕业后找工作也是依靠家长。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
独立学院大多属于“教学型”的学校,办学层次为本科层次,大多数独立学院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材使用、教师队伍甚至是考试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与校本部基本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点和学生培养模式。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知识储备上输于一本和二本毕业生,技术掌握上又输于专科和技校毕业生。这就使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不仅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反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在就业中占优势。
(二)就业指导非专业化。
独立学院是新兴的院校,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还不健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就业指导教师由院系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或辅导员兼任,没有专门具备资质的职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材没有切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就业指导仅仅限于流于形式的做讲座,毕业前开设为期不多的几次就业指导课程。面对独立学院发展十分迅速,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的现实状况,现在的就业指导服务很难提供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专业性指导。
(三)就业渠道缺乏,用人单位存在偏见。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不长,社会影响力有限,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了解,因此独立学院不具备公办高校日趋成熟的就业渠道,只能逐步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另外,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持观望态度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表示希望招聘农村或者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毕业生,他们认为这样的毕业生能吃苦耐劳,好管理。康师傅顶新集团人事部经理到沈阳农业大学招聘的时候说:“如果你的父亲开着宝马,家里住着别墅,请你不要来我们公司,你是吃不了苦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眼里,大多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在父母营造的“顺境”下成长起来,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这在无形中给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造成了障碍。
三、关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办学思路,创新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办学思路应该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而不是教学科研型人才。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属于高级应用人才,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除了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发展后劲。培养模式应该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独立院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创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指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科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独立学校就需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从而突出自身特色,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重视就业工作。
独立学院就业工作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就业的机构、人员、经费到位,建立班主任、辅导员、专职就业人员、毕业设计老师四位一体的就业指导队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营造全员参与的就业服务氛围。就业指导老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从而使学生摆正心态,合理给自己定位,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务实就业观。就业是择业的基础,首先给自己一个开始工作的地方,克服“眼高手低”的通病,做到高也成、低也就,须知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改进就业指导课的讲课模式,除了理论教学和政策解读外更多的是模拟现场招聘,让学生真正体验求职的过程,在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就业主动性和竞争意识,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求职技能。邀请在某一领域有成就的社会名流和企业精英来校做报告,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竞争就业的观念,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办学模式和学生就业渠道上进行全新的拓展――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携手优秀民营企业合作开展大学生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期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增加实习的实效性,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同时,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也能够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考评,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地反馈给学校,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这样才能实现订单式培养,使学生顺利就业。
(四)建立就业工作信息网站。
独立学院就业部门应充分重视自身网络资源的建设,就业指导网站不仅仅围绕招聘信息、用人单位,更重要的是就业指导。目前好多学生对求职礼仪、求职信、简历制作等基本的求职知识比较缺乏,独立学院可通过网络课堂灌输给学生。而且通过网络论坛,学生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反馈给学院就业指导部门,专业就业指导老师及时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论坛里交流沟通择业感受,分享就业信息。学生的需求就是就业指导工作部门的努力方向,通过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够进一步开拓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让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早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摘 要: 本文从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理念上分析了目前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独立学院必须更新观念,将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就业工作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产生的新生事物,是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普通高校,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第三种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力补充。独立学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50万人,占全国本科人数的三分之一,正在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机。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处于新兴时期并且以就业为生命线的独立学院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一形势下,必须认真分析目前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保障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独立学院成立较晚,社会认知度不足,社会上存在歧视现象。
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是1999年之后成立的,限于发展时间不长,使得社会上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独立学院并不了解,有的简单将其归入为民办、三本。一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在招聘时明确标明不招独立学院毕业生,一些企业的招聘负责人也当着毕业生的面说“我们不要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这给毕业生求职以沉重打击。这种不论个人素质如何,而以简单的“门户之见”将独立学院毕业生排除在外的现象,给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带来重重阻力。
2.部分独立学院对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仍认识不足。
一些独立学院受主办学校影响较大,就业工作观念陈旧,不能发挥独立学院应有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依托母体学校办学,既是独立学院的优势,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独立学院的发展。一些独立学院忽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性和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简单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安排、课程设置、难易程度,完全失去了办独立学院的初衷和独立学院“船小好调头”的体制优势。反映在就业工作上则以母体学校就业形势衡量独立学院就业形势,对就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业工作经费投入,人员配备不到位,就业工作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
3.就业指导队伍薄弱、理论水平低,工作质量不高。
由于起步较晚、人员经费紧缺等因素,独立学院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有一两个人,系级层面的就业指导工作普遍由带班辅导员承担,而带班辅导员流动性大,几乎每年都要更换一批新老师带毕业班,经常是“年年要培训,届届是新人”。这样的就业指导队伍缺乏专业理论、实践培训,仅仅是靠自身的经验、认识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导致“理论水平低、教师经验少、指导效果差”。
4.独立学院学生缺乏求职动力,对待就业“等、靠、要”。
因为独立学院的学费大多较为昂贵,能进入独立学院上学的学生家庭大部分经济条件较好,家长不急于让学生找到工作,这使得部分学生丧失求职的动力,“等安排、靠关系”,求职简历不做、招聘会不参加,学校就业工作陷入“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境地。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和困难,独立学院唯有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加大投入才能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独立学院就业工作新机制
1.广泛宣传,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
要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学校先进典型、大型活动,逐步让社会了解独立学院。如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每年邀请媒体采访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积极参加江苏教育电视台的“花落谁家”栏目等活动,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我们在工作实际中发现截然相反的校友“作用”。一个是某家单位派某校一名已经签约的毕业生到外地出差,而这位毕业生拿着单位给他的出差款不辞而别,回了老家。这家单位后来再也没到该校招聘毕业生;另外一个例子是某单位招聘了某校的毕业生后觉得非常优秀,第二年又到该校来招聘,还介绍了其他单位一同前来。从中可以看出,校友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企业对学校的印象。独立学院应在毕业离校前加强职业教育、诚信教育和责任教育,并通过校友会、校友录、QQ群等平台加强校友联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3.独立学院之间应加强联系,形成“抱团优势”。
在地域、专业背景、历史渊源等方面相近的独立学院应当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比如南京市的四家独立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共同举办“在宁高校独立学院专场招聘会”,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社会上形成强烈反响,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活动。这一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招聘活动上,更重要的是当某些部门制定招聘政策时对独立学院存有偏见时,独立学院可以联合起来与相关部门交流,争取更多的理解与支持,显示出抱团优势,更有力量、更具成效。
4.深刻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一把手责任制”。
因为认识的不足,部分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仍有一些领导认为就业工作就是“打打推荐表、开开报到证”,“有人干、能运转”就行了。这需要学校领导积极反思:办独立学院为什么?招生是为什么?就业工作是检查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晴雨表,如果能以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就能从就业困难的学生中找到教学改革的方向,从招聘岗位中找到专业设置的目标,从用人单位要求中清晰学生素质培养的方法。学校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而就业工作就是所有工作的结点,由此结点反溯回去必然对其他工作的开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5.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就业指导队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在资金、人员、硬件上给就业工作大力支持,鼓励就业工作人员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广泛联系,建设就业实习基地。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就业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在系级层面上要安排固定人员负责就业工作,避免出现辅导员更换后就业工作无人管的情况。
6.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强毕业生求职动力。
优越的家境使得部分毕业生面对就业没有紧迫感和责任感,缺乏求职动力,这是阻碍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在低年级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早树立就业意识。其次,在大二、大三阶段通过职业规划大赛、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与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树立责任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在毕业之后不应该做依靠父母的“啃老族”,而应尽早成功就业,这不仅仅是谋得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对自己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和对家庭的责任。最后,大四时主动与家长联系,请他们要关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督促毕业生尽快落实单位。邀请成功就业的典型,与毕业生进行交流,发挥榜样作用,激励毕业生主动求职,成功就业。
三、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然而人才培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使毕业生成功就业才是独立学院的最终目标。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两会上,“保民生、促就业”成为党和国家在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对于独立学院来说,随着生源数量的逐年下降,就业率将成为今后独立学院办学的生命线。独立学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工作对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对就业工作的经费、人力、物力投入,不断探索创新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就业工作机制,从而推动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 要: 在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以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工作为出发点,分析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成因,提出了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独立学院毕业生 就业困境 就业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扩招使毕业生逐年增加,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一段时间内,毕业生层次间挤占岗位的效应将是一个趋强的走势,同层次、相同专业毕业生名牌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培养质量和特色的竞争将格外激烈。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创造出自己的品牌,需要一个过程,因而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独立学院就业率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客观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困境,寻求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对策和途径,努力提高就业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困境及成因分析
1.1独立学院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独立学院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相对较弱。具体表现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上进心、生活自理能力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因素导致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能力及质量存在顾虑。
1.2独立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还不高。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自身品牌尚未建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状况尚不完全了解,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缺乏合理的评价和客观的了解,这在毕业生人才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下,将会直接影响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选用。
1.3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不高,专业特色不明显。
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第一,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一般都是参考母体,建校初期的培养方向定位并不明确,专业设置大都是市场热门专业。这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照搬母体高校相同专业,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同一专业的学生量过大,加之独立学院生源一般局限于本省或本地区,生源过于集中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第二,独立学院师资以从母体聘请为主、引进为辅,新引进的教师大都是年轻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
1.4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就业渠道狭窄。
首先,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缺乏专业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还在逐步探讨和摸索之中,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其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还不完善,毕业生就业主要由学校、人才市场举办招聘会等原始和低效的方式获得信息,信息渠道比较窄。由于学校缺乏办学积淀,社会知名度尚且有限,校友等社会资源又相对缺乏,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展难度很大。最后,独立学院普遍未能单独为毕业生举办较大规模的招聘会,毕业生基本上依靠参加挂靠母校招聘会实现就业。与一般本科甚至重点本科毕业生同台竞争,独立学院学生势必处于劣势地位。
1.5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存在误区。
独立学院学生因投资成本高,在求职过程中容易滋生期望值偏高、看重经济利益、消极自卑情绪较重、依赖心理强等就业心理误区。这些心理误区给就业增加了压力和阻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自身定位不准确,追求薪酬待遇和地域条件,理想与现实脱节;二是被动就业观念强,自主创业意识淡薄;三是静态就业动机强,动态就业观念弱,仍抱着“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就业观。
2.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2.1明确办学定位,优化育人环境,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与研究性大学相比,独立学院要招特色师资,建特色学科,育特色人才。为此,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一体化特色,培养适应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强调社会对专业的急需性和应用性,有选择地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二要规范教学管理。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建立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实际的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估监控体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三要建立完善的实习基地,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利用独立学院规模相对较小,经费较充足的优势,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增加实习教学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改进独立学院的内部教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习促进就业。
2.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独立学院要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进行正确定位。应引导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观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边远落后地区建功立业,加强诚信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个人成长和才智发挥,而且要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不被不良社会思潮所左右,从而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把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作为自己的追求。
2.3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全员就业的氛围。
就业指导对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提高学生技能、加强学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通过内培外引,把综合具备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并具有较好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人才吸引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要对现有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进行专业、系统、规范的培训;要走出去,多吸取其他高校一些好的做法,加强经验交流和互动。二是努力营造全员就业的氛围。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营造全员就业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让学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了解就业,增强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引导他们系统的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四是加大考研、考证、考公务员服务平台和载体的建设,努力提高就业的层次。五是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不再仅仅局限于求职者,还可以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2.4扩大就业半径,努力开辟独立学院多样化与多层次的就业渠道。
首先,独立学院要逐步建立具有自己的特点、以学校片区为主体的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的“有形市场”,即传统的就业市场。其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培育学校的“无形市场”。通过网络搜集、和管理信息,开展就业指导,把网上择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理念和便捷的就业方式,使之成为学生择业求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最后,要构建开放、多元、互动的校企合作就业模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增进相互的沟通和了解,建立合作关系,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是促进目前高校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在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后,学校可通过“订单式”培养或者定向培养等方式,为用人单位稳定可靠的输送专业人才。
2.5全程开展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
首先,要加大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力度,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进行自我定位。正确审视自己的情况,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是求职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做到敢于竞争,不怕挫折,自信而不自负,相信自己具备求得合适职业的能力。其次,要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导学生在择业中遇到挫折时,保持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对待用人单位的挑剔,要居逆境而不气馁,直面现实,积极进取,百折不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寻求求职目标。
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独立学院就业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充分认识和做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自身宣传力度,建立自身品牌,扩大就业半径,最终实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分析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实意义的探索,针对金山学院首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提出了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实践模式,旨在促进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毕业生 就业能力 实践模式
1.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
1.1独立学院概念。
独立学院是在社会需求、市场导向、政府行为、母体高校等多方申办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公办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金与办学热情的有机结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依靠市场生存、发展的实体[1]。
1.2什么是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分为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指一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有关自我方面的一些知识、对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中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本文所指的就业能力即一般就业能力。
1.3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实意义
2.1高等教育由前沿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需要。
自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思路由以前的“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方向转变。据统计,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超过2000万人,2010年毕业生达到630万人,较未扩招的1997年的100万人足足增加了5倍之多。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2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要求。
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十二五规划还指出“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2]。高校素质教育重在能力的培养,这改变了以往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单一局面,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的提高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2.3独立学院自身长效发展的需要。
2003年教育部“8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2009年5月,中国独立学院已达322所,招生规模占本科招生的三分之一,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就业率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客观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寻求独立学院毕业生实现长效就业途径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金山学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创新实践模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我院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积极创新实践模式,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3.1积极探索、整合资源,开辟毕业生就业新渠道。
3.1.1针对学院目前的专业设置举办金山学院专场宣讲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
3.1.2整合学生家长优势资源,增加学生就业机会。2009年12月举办“金山学院家校联谊暨人才培养研讨会”,听取参会学生家长对学院发展、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学院通过各种形式的“校、事、企”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立企业资料库。
3.1.3建立就业实习、见习基地。为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学院与各用人单位洽谈沟通,进行签约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努力尝试形成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力。
3.2精心组织、巩固成果,实施好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项目。
3.2.1举办就业人员定向培训班。紧密结合服务外包行业发展需求,努力促进校企合作,通过与其他商务部门,以及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推动外包服务培训项目的持续开展,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在服务外包领域就业的渠道,资助毕业生参加“就业定向培训”。
3.2.2大力组织实施“三支一扶”、“服务欠发达地区”等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项目。
3.2.3做好毕业生入伍服兵役的征集工作。成立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领导小组。在毕业生中广为宣传,将国家、地方和学院对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的优惠政策传达给每一个毕业生。
3.3广泛动员、主动出击,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3.3.1全面加强学生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课教学中,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挑战杯、社团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3.3.2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指导、教育培训、配备创业导师,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对项目进行后续的跟踪指导。对项目已落实,较有发展前景,通过认证的,给予资金奖励,对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
3.4竭诚服务、重点帮扶,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
3.4.1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立金山学院毕业生信息资料库和企业信息库,对毕业生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实现有效推荐,进一步完善了就业信息网络,提升毕业生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就业信息通过就业网站及时向毕业生公布,另外把手机短信平台用于就业信息的,做到每条招聘信息都能第一时间发送到每一个毕业生手中实现就业信息及时、快速的传递。
3.4.2大力宣讲就业政策,积极服务毕业学生。与人才市场进行合作,依托其强大的资源优势为毕业生做好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介等服务。让毕业生更好地了解就业的相关政策,邀请就业方面专家来学校为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宣讲和指导。同时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做到人员、经费、场地三到位,对就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就业指导专业化服务水平。
3.4.3逐个落实每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班辅导员对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逐个进行摸底排查,电话跟踪,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就业帮扶。特别是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心理咨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实行求职补贴。
3.4.4高度重视就业安全稳定工作。学院坚决贯彻“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工作要求,及时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排除危害毕业生各类安全隐患,提醒毕业生注意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保证毕业生就业安全。
摘 要:如何有效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是摆在独立学院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为此,我们从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因素的社会、教师、学生和院校管理分析原因,探索相关解决途径,并结合河北大学近年来进入国家“一省一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的有利时机,从专业指导思想、课程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路,旨在针对工商学院毕业论文存在的特殊问题和我院各专业具体矛盾探索解决办法。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独立学院
毕业论文在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高校本科生四年学习效果的最后检验。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本科毕业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和本科生就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随着近年来河北大学进入国家“一省一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有利的资金支持也对本科专业的培养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学校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的成效显著: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提升,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积极凝聚团队力量,加强学术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教师业务提高。母体高校的优势给独立学院提供了好多发展机会,本文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质量提高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研究的深化和解决。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滑坡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影响因素,就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来看,本科毕业生论文的滑坡还有相对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而言特殊的情况,下面对此原因分别作出梳理和分析。
(一)就业、研究生复试压力的因素。就业压力是影响高校毕业生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学生忙于找工作或参加单位面试、实习,占有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些客观因素都削减了毕业生对论文的投入。除此之外,由于复试阶段面试的权重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不敢对此掉以轻心,宁可牺牲毕业论文的投入精力,也要对复试百分百严阵以待,这些原因都使得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无暇顾及,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态度不认真,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更有甚者在论文的写作中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甚至提交上届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的论文“交差”。
(二)教师指导方面的责任意识与能力因素。不可否认,在影响高校毕业生论文质量方面,指导教师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前影响教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不够的因素有三:一是多数教师承担大量教学和科研任务,勇于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淡漠,在选题、指导、评阅和答辩环节“放水”严重,看似对学生毕业季的压力保持“同情”态度,实际是对自身的职业精神要求过低,对基本工作没有做到位,这无疑影响到学生对论文准备的不严肃、不重视态度。二是少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出现了经验不足、指导能力有限的情况。具体来说,部分学生反映,由于自身的研究能力有限,对于选题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教师本身本应去帮助解决的应有举措,得到的回答却差强人意。缺乏基本的指导业务能力,指导水平不高已经成为本科毕业生论文质量滑坡的又一重要因素。三是由于当前高校职称评价机制的原因,重科研、轻教学,使得绝大多数教师面临职称评定、科研等多重压力,轻课堂教学的连带效应是轻视指导论文,有应付心理(包括硕士、博士等阶段的指导也有类似情况),这是因为指导论文带来的现实利益不如科研明显,奖励机制不能配套,自然对于教师而言,积极性就大打折扣。
(三)高校自身管理机制的因素。面对扩招和就业压力,很多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并没有把毕业论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很多高校甚至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视作走过场和例行程序,在现有的毕业管理设计中,流程之间缺乏脱节和矛盾之处,实施办法和考核标准形同虚设,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不够,监督工作浮于表面,发现问题也不加以整改。特别指出,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的实力和学生基础与一般院校相比,存在不小差距,在这方面就显得更为突出。由于学院的生源素质与河大“一本”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态度存在明显差距,在对待本科毕业论文的环节上存在把关不严,要求放低等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重传统知识灌输授课,轻科研训练和研究方法类授课,这必然导致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缺乏良好的思维训练、批判精神和探索意识,不利于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可以说以上情况成为本学院和国内独立学院办学的普遍性矛盾。
二、探索提高独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在结合一般普通高校和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探索和改革,作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工作应给予重点关注。
(一)要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统筹考虑。笔者认为,本科教育是知识、创新和实践的相互衔接的整体过程,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并不简单只盯着写作期间的几个月,如果在整个大学四年没有整体知识和研究思维的确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的。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中突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创新等一系列改革,以“合力”来确保本科教育质量,从而逐渐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毕业环节的运作基础。具体举措包括:一是构建完整的研究类课程体系。美国教育学家梅滋指出,“大学不仅教授知识,而且还教授研究。”[1]以往我们的意识是重传授知识,轻传授研究,很多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本科生无需太多研究课程和思维方法课程,其现实结果是在近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调查统计中,很多毕业生认为“研究能力不足”(74%)[2]成为毕业生主要的影响因素,这说明研究类课程的严重偏少和科研思维方法的短缺,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术训练和毕业质量的提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当前高校课程和课堂教学缺乏启发式、讨论式、批判式的教学方法,在课程考察中,考试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范围,考试题型固定为名词解释、简答、选题、论述为主,答案标准化严重,至于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发挥型试题所占比例较少,而学生以考试内容为指挥棒,放弃了自身独立思考的潜力,当然也不可能自觉进行研究型探索。因此,笔者建议在现有课程中增加考察学生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内容,在考试中对课程命题由注重知识考察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切实提高命题质量。二是建立规范化、严格化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教学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相关规定,注重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引导本科毕业生合理安排就业、复试与撰写论文的关系,监督抽查指导教师对毕业生论文的具体指导工作和流程,建立督导小组进行中期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对进展缓慢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对教师指导不到位的情况进行通报批评。
(二)指导教师的负责、有效的指导是提升学生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科生毕业论文导师制是国内高校进行论文指导的基本模式,学校建立导师责任制度,意味着导师是学生论文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研究方向是毕业生选题优先考虑方向。但从目前教学实际来看,部分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不明确,对学生选题无动于衷,一味让学生自己选题、写作,学生写完初稿,导师的批阅修改极其潦草、简单,能力低、责任差成为影响学生论文质量的严重影响因素。对此,笔者建议:一是建立历届毕业生指导教师调查制度,对能力较强、负责的指导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优秀论文的毕业生给予奖金支持,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发表给予一定版面费的支持。对责任意识较差、水平有限和观点陈旧、学生反映较差的指导教师给予通报批评,停止一定时间期限的指导资格。二是教研室相关教师开展选题讨论,有针对性的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避免盲目和不知所措地在选题质量上走弯路。三是选择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研究方法与注意事项系统讲解,有可能的条件下联系往届优秀毕业论文或考取重点院校的研究生进行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和感受,取长补短,切实提高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
(三)严格答辩、客观评价是毕业论文提升的最后保障。答辩和成绩评定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为此我们应从规范管理入手,程序和质量并重,坚持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首先,建立较为全面的考评指标,从写作态度、开题状况、选题价值、格式规范、论文质量和答辩现场发挥等多个环节分别精确打分。其次,采取答辩导师回避制度,学生上交论文不显示导师姓名,采取评审教师打分无记名方式,在答辩环节对论文完成较差、态度不端正和弄虚作假者建立一定比例的不合格制度,允许在一周之内修改完善,再次参加答辩。如第二次答辩还未有根本性提高,答辩组可以建议论文不予通过,并上报学校学术委员会。第三,答辩通过后,对于优秀毕业论文要进行巡回交流和展示,建立示范机制,为以后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结语
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不是一时一事可以迅速解决的,这需要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的努力。对于学校而言,管理上的规范和科学是基本要求,对教师而言,责任与水平是关键因素,对学生而言,阅读、写作与方法是根本出路。写作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是很多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名片,是社会认可的第一步。只有在学生、导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毕业论文一定会有大幅度提高。
【摘要】创新性是本科毕业设计的培养目标之一。本文首先论述了加强独立学院毕业设计创新性的意义,随后分析了当前影响独立学院毕业设计创新性的主要原因,最后以毕业设计执行的时间过程为主线,阐述了提升其质量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设计 创新性
一、提升独立学院毕业设计创新性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更应具备创新意识,拥有创新能力。
我国独立学院的学生创新意识较为薄弱,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1]。作为本科期间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毕业设计整体质量不高、课题过于陈旧、学生积极性缺失等问题却屡屡出现,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因此,如何进一步发挥毕业设计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所起到的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影响独立学院毕业设计创新性的主要原因
1.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目前,毕业设计大多安排在第八学期。然而,此时学生往往面临着考研、就业和毕业等压力,大多无法利用整块的时间集中开展毕业设计。对于创新性要求较高的工科毕业设计课题而言,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将无法较好地完成课题调研、开发工具学习、详细设计以及论文撰写,更无法实现毕业设计成果的创新性体现。
2.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
不少学生对待实践创新往往是“三分钟热度”,且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创新实践条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仅仅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导致毕设设计内容毫无创新可言。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时,并未体现出本该具备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完全不会使用本应会使用的开发工具,无法理解毕业设计课题的含义和要求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毕业设计的作用。
3.毕业设计课题质量参差不齐
独立学院的毕业设计工作一般需要全体专任教师参与。然而,这往往导致同一分院甚至同一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质量出现较大差异。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待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不够重视,出题过于随意;而另一些指导教师则对于学生的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估计不足,导致课题过难。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类似“一种基于ASP的图书管理系统”的毕设课题,显得过于简单且毫无创新性可言,而诸如“基于结构化噪声矩阵补全的Web服务QoS预测”这样的课题,显然又太过专业,学生往往难以完成。
4.指导教师自身能力和投入不够
我国的独立学院师资仍较为匮乏,仍需依赖于母体学校的教师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3]。对于毕业设计这样的大型实践环节而言,则更是如此。然而,很多母体高校的教师往往承担着较多的教学科研任务,致使其对于独立学院的毕业设计工作投入不够,对学生的指导和关心不足。另一方面,部分指导教师在专业技能上不够与时俱进,自身缺乏创新实践经验,造成其所出课题陈旧,降低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三、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提升质量的主要途径
1.准备阶段
将毕设进程提前,是提升其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为例,学院在第七学期开始即开展了毕业设计动员,并在当年11月即完成了课题审核工作,既让学生在思想上予以重视,也给予了学生和指导教师充分的准备时间。此外,需建立完善的课题审核制度与标准,建立系、分院和学校三级监管与审核机制,对课题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例如,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自2010年开始即已明确规定,各工科专业毕设课题中的偏硬类课题比例不低于30%,并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严格控制无实际创新性的课题比例。
2.执行阶段
毕业设计时间较长,所需提交的材料繁杂,且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独立学院、各教研室和指导教师需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严格控制。独立学院的毕设主管部门需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并按照时间点严格执行;各教研室应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做好组织工作,可安排同一方向课题的教师组团进行毕业设计联合指导;指导教师则需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并悉心指导,保质保量完成各环节的工作。例如,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毕业设计过程由课题审核、学生开题、中期检查、学院抽检、集中答辩和抽检答辩等一系列环节组成,并建立了指导教师定点指导签到机制、全面实施论文相似性检测,且学生最终的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价成绩、论文评阅教师评定成绩和答辩专家组评定成绩三者按比例组成,严格规范了毕业设计过程。
3.反馈阶段
毕业设计结束后的反馈工作尤为重要,其中的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和情况,对于今后毕设工作的开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独立学院的毕设管理部门(包括教务处实践科和各分院分管毕设的院长)应首先开展毕业设计情况总结,统计毕业设计各项数据,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分析;指导教师需认真完成毕设工作小结,为毕业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建言献策;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广泛倾听毕设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便于在今后的毕业设计工作中有的放矢。仍以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为例,每年毕设结束后,均会开展一次实践教学例会,由分管院长和各分院负责人对当年毕设工作进行总结和思考。而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小结”和在各教研室开展毕设研讨会,亦已成为常态。此外,学院每年还出版一期《优秀毕业设计成果汇编》,并坚持对保送本校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进一步严格把关,通过多方反馈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结语
毕业设计是本科实践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无论是独立学院的职能部门还是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都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一切可行条件,为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摘 要】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要求的日益增加、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培养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成为独立学院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创作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是学校教学的成果展示。本文试从实践指导学生毕业创作出发,分析和总结了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艺术设计;毕业创作
一、独立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知识储备有限,论文选题无从着手。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入学门槛较低,大部分独立院校存在生源素质普遍不高的困境。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更加放松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临近毕业时,他们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初学阶段。因此,面临毕业设计选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只能在导师的帮助下仓促为之,毕业创作的质量可想而知。
(二)教学硬件设施不足,无法满足正常需求。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完善的教学设施是艺术设计专业正常教学的必要保障。然而,独立学院大多资金匮乏,很难及时配套完善的教学设备,教学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在做毕业设计时,很多学生都借助校外力量支持,勉强完成任务。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很难提出意见建议,作品的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三)师生比例失调,难以全面有效指导。近年来,艺术类招生规模占比很大,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产生了师资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一现象在独立院校更加突出。在独立院校的设计学院里,教师队伍的结构呈现三大块:已退休公立院校教师、公立高校在职兼职教师、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已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但是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他们亲自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人数不多,年轻的指导老师虽然乐于与学生交流,但实践教学和科研经验积累不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只能让年轻教师采取“一对多”的方式指导学生毕业,这样就难免会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效果。
二、多方着手,全力破解上述难题
面对独立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难题,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对策:
(一)改革教学管理方式。与一本、二本公立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如何扬长避短、体现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中,应该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基础课和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比重,调整优化学科及课程教学内容,增设特色课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够通过四年大学学习,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完成一份高质量的毕业创作奠定基础。
(二)强化思想技能指导。虽然大部分独立院校学生学习的稳定性不高,但他们普遍有较为灵活的跳跃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兴趣广泛,能够迅速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创新力。作为指导教师,应当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能动意识,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良好的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成效的根本保证,因此独立院校要在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上狠下功夫,舍得投入。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聘请教师的同时,要有标准、有目标地培养本校专职专任教师,铸就教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四)尝试融入项目实案。从毕业创作作品来看,学生的创新能力较高,但是作品真正能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却很少。所以对于这种现象,毕业创作可以从项目实案中选题,让毕业设计选题直接跟市场需求相结合,若毕业生在毕业创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则可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搭好桥梁。项目实案的获取途径很多,一是尽早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为毕业创作提供项目实案;二是学校可以结合设计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进行校企结合,请企业的优秀实践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另外,学校应多建立一些实训基地,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案项目中,更好地让学生在平时专业课程中积累实案项目经验,直接为毕业创作服务;三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机会,与实习指导老师零距离沟通,在实战中锻炼,发掘毕业创作的项目实案,找到好的创意项目。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阶段,是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讨论毕业实习在高校实践教学重视性开始,如何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分析独立院校的教学实践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管理和正确引导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一体化等方面提出的方案建议。
关键词:毕业实习;高校实践教育;一体化;校企合作;知行合一
目前各大高校开始对实践教学的越来越重视,因为高等教育不能单指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且还要紧密的联系毕业设计,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光可以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借助实习公司的资源帮助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实现就业。
1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管理工作的现状
由于现在的独立院校越来越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各大高校都开始扩招,人才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同时也是在各大高校拼实力和品牌的竞争,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会更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的工资待遇往往较低,学生又不容易接受工资累,低报酬,然后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以毕业就开始找工作,有工作经验的毕竟少数。这就会出现用工荒和最难就业年的局面,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学生难就业等问题。
2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毕业实习的时间
有些院校的实习时间过短,这样用人单位会觉得学生好不刚适应工作内容,就要回学校上课,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更加不可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很多学生因为实习时间过短而找不到实习单位。
毕业实习时间应该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毕业论文(设计)之前,如果安排在与毕业论文同一时间段,学生既要完成毕业实习又同时找工作还要做毕业论文(设计),会使学生处于过于忙碌的状态,而并非充实,这样无法做到专注,导致什么都做不好。
2.2 毕业实习的管理工作安排
学院所制定的毕业实习的文件要求是针对全院性的,没有特别针对某个系部某个专业,毕业实习虽然是实践类的课程,但是应该制定教学大纲,把在毕业实习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说明清楚,并且在开展实习动员大会的时候,也没有把实习中的内容简单明了的分门别类详细地告知学生,这样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需要完成学院下发的实习报告手册,实习报告心得等报告内容无法做到统一格式标准,最后又要返工重填。对于教师如果没有教学范围的要求,这样教师无法实时跟进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也无法深入企业,对于事情做的多少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3 毕业实习的校内基地
独立院校的艺术类应该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了解市场动态和流行趋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在学校学习基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时代是不断地变化的,如果不及时跟进很容易就和社会脱轨,学生只懂得知识点,但却不知道如何把它与实际成果相结合,如果学校没有校内实习基地,没有这样一个有氛围课余的学习基地,学生下课之后就只能回宿舍看电影、打游戏,对于毕业实习和就业就更加的迷茫。
2.4 毕业实习校外基地的数量和岗位过少
毕业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者形式,如果独立院校的实习基地过少,这样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的学生来说,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毕业实习任务而随便找家实习单位,或者找朋友的单位随便盖章蒙混过去,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单位也不是全面了解,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岗位不对称性,作为独立院校的艺术类,更加应该多发掘并签订一些校外实习基地,帮助学生更好的定位,对于招生工作来说,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很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实习基地多而且品质好,那么对于招生来说也是一个优势。
3 完善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管理工作与校企合作改革的对策建议
3.1 教学场地设备
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各大高校都开始扩招,同时也是在各大高校拼实力和品牌的竞争,对于学生来说如何选择和毕业后的就业压力也很大,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技能至关重要,因此,艺术类的院校更多的应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既然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那教学方法、场地和硬件设备必不可少,因此对于服装系,如打板室、缝纫机房、熨烫室、摄影室、画室、资料阅览室、创业园等基本的设备必不可少,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的习惯。
3.2 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为了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的机构并熟练技术,在时间设置上面可尽量延长实习时间,如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七个学期的开学,这样学生可以结合暑假进行实习,在第七学期的课程安排上面应开设贴近市场的课程,非必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选择可上课程,因企业培养人才需要时间,时间太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提高了企业培养成本,时间延长自由化也方便学生寻找实习公司,提高学生就业等问题。
3.3 生产实习管理工作的对策
(1)毕业实习前期准备工作和成绩考核评定。这就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而且通知大多是以文字居多,这样如果只是原封不动的发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到文件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开展实习动员大会的时候必须把毕业实习的重要内容,实习心得要求、实习注意的事项、实习结束需要交的文件、上交时间等用PPT或者表格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加强学生对毕业实习的态度,把毕业实习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对待,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学院任务,随便找个单位实习,从事普通劳动力,做简单的事情,这样是无法达到实习目的,一定要和自身所学专业或未来发展方向相对应,成绩考核必需让学生严格按照企业正式员工的标注来进行考勤和综合表现评分,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评分各占总分的40%和60%。把在实习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写一篇实习心得。
摘要:通过分析独立学院的特点,基于就业调研资料,揭示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普适性问题提出建议,以有效改进就业辅导工作,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建议
一、引言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国内高校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由于生源质量和社会认同度等方面较普通高校多处于劣势,独立学院这一新兴办学实体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显突出。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以期寻找帮助毕业生摆脱就业困境的突破口。从2014年10月至11月,毕业班辅导员和导师通过电话采访、深入宿舍课堂等方式,对机械与车辆学院2015届毕业生全体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20名学生(每班随机抽取1名)进行了一对一约谈。
本文将对调研中发现的普适性问题展开分析,初探独立学院“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独立学院相关特征分析
1.学校层面。①办学能力。独立学院在办学条件上往往不逊色于普通高校,因为它们一般都有母体高校成熟的办学模式做支撑,且有着充足的办学经费和饱满的办学热情;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也更具灵活性,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由于独立学院入学门槛较低,生源总体质量不高,在师资方面,由于优质教师更倾向于公办高校,使得办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②社会认知度。我国最早创建的独立学院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从1999年首次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发展至今不过十余年[1],较传承久远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作为新生事物品牌形象还未完全树立起来,被认知程度有限,受接受程度更有限。因此,独立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办学质量和声誉上也与普通本科高校存在较大差距。
2.学生层面。①家庭背景。相比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的学费更昂贵,这间接要求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其家庭需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也是独立学院的一个重要特点[2]。如此的家庭背景对大学的成长过程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正面影响表现为:处于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中,他们在成长的多个阶段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具备了更广的知识面,对大学阶段的发展起点高;负面影响则源于从小受长辈宠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至中学阶段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较差,学习恒心和毅力不足,生活上盲目攀比、沉迷网络等不良习惯也普遍存在。②学生素质。相较公办高校,独立学院学生的智商情商、思想活跃程度、个人特长及发展潜力等,并不逊色于公办普通高校。在良好的家庭条件下,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影响也不尽相同,但大多表现出见识广、主意多、思维活跃的特点,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也较深。许多学生从小还受过特长教育,在文体、书画、社交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能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及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能。这些素质是独立学院学生未来发展的特殊资本。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部分用人单位存在偏见。独立学院介于一、二本高校与专科院校之间,其地位和作用在国内高等院校之林似乎颇显尴尬。由于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和意义认识模糊,且受传统思想束缚,部分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产生了疑虑,认为只有公办院校才是正规的,更有甚者偏激地认为独立学院是借办学之名行敛财之实。对独立学院的怀疑态度自然会延伸为对其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偏见,认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一定不如公办高校。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就业歧视较大地阻碍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求职道路,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无异于雪上加霜。
2.毕业生专业素质尚待提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大众教育”,高校生源在质量上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韧性与公办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这种差异性在进入大学之前往往已客观存在,加之对三本院校的认同感或对专业的认同感较低,多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忽视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根据《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2013年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质量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反馈给学校的首要意见是“相关专业知识较缺乏,期待进一步学习提高”。可见,对专业素质水平的社会认可度是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竞争力的最主要原因。
3.毕业生就业观存在误区。据《谈话总结》,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集中在就业薪酬、就业单位及就业地三方面存在着误区。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往往自身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缴纳学费较高,从“付出”与“回报”对等的角度出发,独立学院学生对工作收入的期望值一般较高[3]。在就业单位方面,毕业生大都希望找到稳定、高薪的工作,或是受到家庭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才是成功的摇篮,而这些“热点”单位往往对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有众多高校精英参与的岗位角逐中,独立学院毕业生胜出的成功率并不高。在就业地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把一线城市作为工作的首选城市,越是大城市、发达地区,人才就越密集,竞争也越激烈,更加剧了就业的困难程度[4]。以《谈话总结》为例,将广州、深圳、珠海作为首选择业地的占到总数的55.76%。
4.毕业生就业紧迫感不强。通过与毕业生进行就业谈话了解,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方面积极性不高,少数毕业生甚至无动于衷。究其原因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认为毕业和工作为时尚早,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二是在求职道路上遇阻后浅尝辄止,如很多公司的招聘以立刻就职为条件,受挫多次后,以大四学习压力大、应以学业为重为由逃避就业问题;三是部分学生仍未达到必要要求学分,因担心影响毕业一心扎在重修课程里,不积极参与求职。
5.就业辅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高校常规教育的组成内容,大部分院校也都相应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但是,在执行中效果却并不理想。有学生反馈“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用处不大,还不如多参加几场招聘会面试”。由于职业教育课程缺乏强制力且难以考核,逃课敷衍现象普遍。就业辅导不能贴近毕业生的需求、反映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这是独立院校甚至大部分高校所面临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机械与车辆学院展开了专门调研,结果显示:毕业生最需要的是就业推荐、求职技巧和培训等实用性的就业辅导。针对这些内容开展专题宣讲,可有效将就业辅导从“要我学习”转变未“我要学习”。
四、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的建议
1.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起步较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确立独有的办学定位,彰显自身特色、深化独立学院的品牌的内涵建设。如主打“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使学生兼具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将“理论水平比二本差,动手能力比高职差”的社会观念扭转为“理论水平比高职强,动手能力比二本强”的办学特色。只有综合了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优势,才能使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畅销人才市场。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职业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能在所学领域就业,不得不从事一些并不需要多少专业技能的工作,究其缘由是对当前的形势认识不清,好高骛远、一日三变,最终随波逐流。所以毕业生在择业时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理性选择。根据个人的爱好、特长、能力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己对职业的定位。
3.提高毕业生专业素质。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专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故毕业生专业素质的优劣,决定了就业率的高低。故应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①理论知识能力是谋求工作的前提,首要应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课和选修课。②实践能力是赢得用人单位青睐的必要砝码,应适当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或志愿者活动,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参加过这些实践的毕业生被认为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性。③人际交往能力是求职必备的关键素质。面试是绝大多数招聘的必须环节,是展示个人素质的最直接平台,人际交往能力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此,在大学生活中就应培养积极的心态,注意社交礼仪,敢于主动接触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关心他人,通过实践掌握人际交往中的方法与技巧。
4.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针对就业指导实际效果不良的问题,建议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就业指导内容应贴近毕业生需求、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侧重求职礼仪、面试技巧、心理调节,提高学生就业信心与就业心态的指导,通过对比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弱项专攻,以取得实效。
在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自主创业当作他们步入社会的另一途经。《谈话总结》调研显示,有6.77%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个绝对量不高但占比逐年走高的群体应该得到必要的关注。然而,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很低,即便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也不超过5%[5],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及创业之初提供的培训和政策支持更显重要,而这也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予完善的重难点课题。只有不断建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才能系统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承担起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使命。
五、结语
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全面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完善就业平台和指导服务工作,对于确保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着重要作用。
【摘 要】本文结合独立学院教学特点,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成绩评价方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成绩中指导教师的自评成绩、评阅教师的互评成绩、答辩小组的答辩成绩等三个分项成绩的权重系数进行动态调整的思路,并给出了具体的的权重系数调整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设计成绩 评价方法 问题 改革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其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在“应用”两字,即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形成[1]。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客观、公正、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2]。
对学生作品和论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评价方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成绩一方面影响他们的评优和学位的获得;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努力指引方向[3]。对于指导教师来说,一方面,学生成绩的高低直接反映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中所投入的工作量的大小;另一方面,公平合理的成绩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问题及分析
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如下[4]:
(一)指导教师首先对自己所指导学生的作品(论文)进行评审,给出审阅成绩,即自评成绩,记为S1;
(二)评阅教师对作品(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阅成绩,即互评成绩,记为S2;
(三)学生对作品(论文)进行陈述,回答答辩组教师提出的问题,答辩组对学生答辩的情况给出成绩,即答辩成绩,记为S3;
(四)计算学生的最终成绩,记为S。S通过公式1计算:
公式1中,X1、X2、X3分别为自评成绩、互评成绩、答辩成绩等三个分项成绩占最终成绩的权重系数。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其权重系数不尽相同,但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工科专业中,X1、X2、X3三者最常见的数值依次是30%、30%、40%。
从中可以看出,自评成绩和互评成绩相加占总成绩的60%,因此自评成绩和互评成绩的准确评定是十分重要的[5]。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自评成绩为指导教师给自己所带学生进行评分,该成绩往往比较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指导教师不了解其他组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对自评成绩把握不准确,给予本组学生自评成绩普遍偏高;二是指导教师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后成了“熟人”后碍于情面;三是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虚荣心,希望自己所指导的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担心答辩过程中学生发挥不好,因此预先给予一个较高成绩,这样即使学生的答辩成绩不理想,但总的成绩也不会太低。
三、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自评成绩显著高于答辩成绩,那么,是否为了公平就可以不考虑自评成绩了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在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全程指导,对于每位学生的情况是最为了解的,包括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投入时间的多少、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高低等等,这些指标中,大部分是互评教师和答辩教师没有办法了解的[6]。因此,自评成绩很重要,是必须考虑的。
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自评成绩普遍较高的问题,我们采用调整各个分项成绩权重系数的方法进行控制。调整权重系数法的基本思想是,由于答辩成绩是多名(3~5名)专业教师在综合考察、前后对比后给出的成绩,因此,我们认为答辩成绩是相对客观、准确的。如果自评成绩远高于答辩成绩,则认为自评成绩偏离了客观值,需对其自评成绩和答辩成绩的权重系数进行调整;互评成绩往往为中性,因此,其权重系数不做调整。
同时,权重系数的调整还需进行如下假设,即指导教师是不会给予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太低的自评成绩的,但是,如果指导教师给予学生的自评成绩确实很低,那极可能是该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态度极端的不端正,因此,其自评成绩很低应该是合理的。
根据以上思路,设计出如下调整方法:
(一)自评成绩与答辩成绩偏差在5分之内的、自评成绩低于答辩成绩的,权重系数不予调整;
(二)自评成绩与答辩成绩偏差大于5分的,调整自评成绩和答辩成绩的权重系数。调整的原则是,自评成绩和答辩成绩权重系数之和不变,即X1+X3=0.7保持不变,偏差值越大,权重系数的调整幅度越大,具体数值用以下数学公式2、3表示。
各分项成绩的系数确定后,再按照公式1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学生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其结果是,自评成绩与答辩成绩的偏差(S1-S3)越大,则调整幅度会越大。
根据以上方法,我校机电工程系2014届毕业设计中,对约85.5%的学生成绩权重系数进行了调整;而2015届则有约70%学生的成绩的权重系数得到了调整。这充分说明调整权重系数的效果是很显著的,能够有效地控制自评成绩偏高的现象,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指导教师给予学生的自评成绩日趋合理化、公平化。
当然,该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亦提出,他给予学生较高的自评成绩是因为学生表现好、态度端正等等,但经分析和研究后,我们认为这不能作为成绩不调整的理由,因为学生表现好和态度端正应该在作品(论文)的质量上是可以体现出来的,在论文的答辩过程中也可以表现出来的,而且,表现好、态度端正仅仅是学生毕业设计过程需要考核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四、总结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成绩高低,而且关系到教学管理的公平、公正等原则问题。权重系数调整法是解决传统毕业设计成绩计算不够科学、不够公平等问题的方法之一,通过该方法将能够有效地促使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认真审阅、评阅学生的毕业作品(论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对客观的、公正的、合理的成绩,从而进一步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
素质教育类论文:论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 信息素质教...
小学教师教育论文: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初探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浅谈新《纲要》背景下如何开展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 【摘 要】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生活...
融合教育论文:融合教育下的特殊教育学校职能转变 摘 要 融合教育提倡让特殊儿童就读普通班,融合教育作为...
教育经验论文:对于学生养成习惯教育经验之谈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
快乐教育论文:少年宫快乐教育分析 一、校外教育应该是快乐教育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孩子对本来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