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09:24: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资源是自然形成、未经开发的,而资本却经过精心的开发和筹划,成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基础。其次,资源和资本在使用上考虑的角1、在人才招募上:如果我们正在找工作,我们读十份招聘广告,会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十分雷同: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能流利地使用英语等等,难道有这么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是一样的吗?
我曾听一个年长朋友抱怨过,他工作的公司在招聘时要求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那时,这个要求很普遍,为了找工作,他在应聘前还真在口语上下了不少功夫,应聘面试时与考官侃侃而谈,顺利过关,结果工作快半年了,除了"Hello"之类的就没说过什么英文。还有的公司,招聘话务员,要什么:"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四级以上,能用关于交流。"本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从来没有做过对外贸易,资源浪费啊!也许他们是为了长久之计吧!
上述的招聘就是将人作为资源,只片面地追求好,不论是否需要,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流利的英语等,只要别人要求,我就要求。这种招聘方式,或者会为企业增加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或者成为员工队伍不稳定的根源。终将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对薪金和发展前景的要求就会不同,一个不太会讲英语的人和一个能流利地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人对薪酬的期望会有很大差别,同样,一个营销专业毕业的大专生和一个MBA或EMBA对薪酬的要求更会大不相同,一个人具备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就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使其容易不稳定,同时,由于他们投入了大量成本才成为了较为稀缺的人才,社会提供给他的报酬水平也会较高,一个企业如果想招募并留住这样的人才,只能按社会标准付给他较高的薪酬,这就意味着我们增加了成本。如果,我们将人力看作资本,这是我们会很自然地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多付的成本能否给我们带来收益?
假设一个企业只做国内贸易,估计在一年之内都不会与国外公司打交道,如果招聘时非要求良好的英语水平,这对企业来说只会带来两种结果:
(1)增加工资成本。本来销售部的工资成本可能是15000元/月,由于要满足高素质员工的薪金要求,使工资成本增加至30000元/月,而增加的15000元成本并不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这样做不是白白浪费吗?
(2)造成流动,增加招聘培训成本。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招来的员工在了解到他们的收入状况后会产生不满,然后另谋高就,这样,不仅使公司已支出的招聘培训费打了水漂,还得不断再去"浪费"招聘培训费用,以维持公司在人才上的高要求,而这些增加的成本也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
2、在人才的使用上:一个公司招募了一个新员工,在招聘时其条件完全符合公司要求,但试用期结束时,该员工却未能完成公司的工作,因而被解聘,这是谁的过错?公司?员工?
我们很难说这完全是一方面的过错,但我们知道,对同一个员工来说,将其视为资本或视为资源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孙先生的故事。
孙先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甲公司做销售员,三个月过后,被炒了鱿鱼,于是,孙先生又来到乙公司,销售业绩却很不错,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销售主管,同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招聘过后,甲、乙公司都做了些什么。
孙先生来到甲公司后,人力资源部让他填写了各种表格,然后,就让他到销售部上班。销售经理将一摞产品和公司的介绍资料给了他,安排他去行政部领了笔、本等用具,向他介绍了部门的其他同事,最后,给他下达了销售指标,并让他坐到办公桌旁开始工作。孙先生没有销售经验,由于拿到的资料是公司发给客户的宣传资料,对产品的介绍很简单,孙先生对产品是什么也不甚了解,只能自己瞎闯,结果三个月过去了,仍是一头雾水,不要说完成销售任务,根本就没开张,结果被炒了鱿鱼。
在乙公司孙先生有着不同的经历,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后,人力资源部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公司文化、公司发展史、公司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使孙先生对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到了销售部,又受到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随后销售经理亲自带他到销售现场观摩其销售过程,在这之后,才让他独立进行工作。在每周的销售例会上,销售经理还会不断组织大家对销售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孙先生不笨不傻,在这种周到的训练和辅导下,很快就入了门,加上孙先生勤奋敬业,销售业绩迅速上升,渐渐成为销售员中的佼佼者,很快就被提升了。
甲、乙公司对人才不同的处理方式反应了不同的人才观,甲公司将人才仅视为资源,只要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而乙公司将人才视为资本,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经营开发,使其升值,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两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甲公司在感叹"人才难求",一直忙于苦苦寻找好的"人力资源",乙公司却人才济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实际上他们拥有同样的资源,就像他们都招聘过孙先生一样。
现在,我们了解了将人力作为"资源"和"资本"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我们知道只有将人力视为资本,才能最经济地拥有人才,并拥有充足的人才,并使人才不断成长,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我们应如何将"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
二、人才招聘1、招聘前进行规划:现在许多企业尚无能力做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但起码在招聘前应有一个针对本次招聘的规划,这个规划应包括如下内容:。招聘的目的:为什么要招这个人?。应聘者的工作任务:招进来的人将完成哪些工作。对应聘者要求:为完成上述工作,应聘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2、追求"门当户对"
农夫娶到公主当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日后因农夫养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抛弃,那还不如开始就娶个村姑,白头偕老,和和美美过一生。招聘人才也是这样,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而要追求经济适用……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招聘条件。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过高的要求将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员流动频繁……增加透明度,充分确认合作意向。人力资源部应该尽力为企业吸引人才,但吸引人才应靠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政策,而不要仅靠招聘技巧。"骗"进门,留不住,不如当初就不让进门,因此,在招聘时应与招聘者充分沟通,首先,应让应聘者了解他到公司后将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以使应聘者能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并胜任这份工作,其次,应该向应聘者客观地介绍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这样,虽然损失一些人才,但愿意进入公司的人会相对稳定地为公司工作,从而减少因人才流动造成的招聘和培养等费用的损失。
三、人才使用
1、人才开发:
(1)人才开发的目的:
使社会人才成为企业人才。虽然我们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做了基本的规定和审核,但要想使应聘者的能力能充分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例如:当我们招聘一名销售代表时可能会要求他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有关公司和产品知识的培训,他还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户介绍我们的公司和产品,只有提供相应的支持,员工的才能才会被开发利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人才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提高,而企业不可能靠频繁地换人来适应这种变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增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人才成本,为公司节约资金,变相的为公司企业增加利润。
(2)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
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是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即可以是参加培训课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辅导和训练,还可以用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使员工自己通过读书、上学、进修等方法来进行自我培训,因为是以为企业开发人才为目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不断提高自己。
2、人才使用:恰当地使用人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并能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相比有其独特性,即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件产品,也可以每天生产50件产品,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10万元利润,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这关键看企业如何去使用员工。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来讲,员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想使人才创造最大价值,就要为员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支持,包括相关的培训、相应的办公设备、其他部门的配合等等,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2)激励:
激励的作用: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使人才增值。
激励的方法: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去实现,满足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实现,满足精神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来实现。
谈了这么多,目的还是想把公司的人力资源观提升为人力资本观,但还有待于试行。我认为这一观点在实行中会有迅速改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一,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带来了会计理论开发的巨大突破,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新型的会计分支。人力资源会计自6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几十年了,中外学者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成果。然而,步入90年代,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却停滞不前,发展缓慢,至今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还停留于“纸上谈兵”,无法付诸于实践。究其原因,在于会计界至今尚未确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尤其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内涵看,对“人力资源”的归集和分配,只是原有会计核算程序的改革,并未突破传统会计的范围。帐面上人力资产的价值并不代表人所(能)创造出的价值。以现时重置成本计价,有个重置标准和不同企业的可比性问题,与财务会计的结合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
第二由于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其中涉及到许多主观因素和假定条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模型大相径庭且过于繁琐。因此,至今未与传统财务会计融合,只能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提供信息。
第三劳动者的权益未能明确界定。企业因取得,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付出一些代价特别是将人力资源上的支出资本化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从投资者立场看似应属于企业所有者,但人力资产上的那部分支出恐怕并不足以说明所有权的归属。劳动者权益和确定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和本质所在,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无法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无法激发企业活力。这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人力资源会计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而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和程序。它的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个方面。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指: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所引起的成本的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主要是研究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经济价值如何计量以及人力资源经济价值的决定因素问题,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
同传统会计一样,作为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也应建立在一系列会计假设的基础上,这是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所必须依据的先决条件。
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假设在我国会计界有着不同的看法,综合各种观点,可以提出五个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是不可缺少数据假设。
这是指人力资源的数据信息对现在的和潜在的信息使用者作出的评价都是有用的,无论是管理当局还是外部投资者都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人力资源作出正确的决策。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是会计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是不可缺少的数据信息假设,正是人力资源会计存在和发展的的前提条件。
(二)人力资源是会计资产的假设
这是指人力资源可能为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管理。这一假设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所在。如果人力资源不是会计意义上资产,那么也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对使用者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人力资源会计资产假设是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原则,决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理论基础。由这一假设还可以派生出其他假设:(1)人力资源是会计主体可以控制的。(2)人力资源具有未来服务的能力。(3)人力资源是可以计量的,包括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
(三)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持续经营下去,破产清算毕竟是少数。即使可能发生破产,也是难以预计发生的时间。因此,在人力资源会计上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要破产、关闭,否则都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将来持续经营下去,持续经营假设可能派生出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假设。按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假设,可以把企业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定期间,以便分阶段考核企业的账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持续经营假设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前提,即在确定人力资源支出的会计处理时,如果支出影响是短期的,则就费用化,否则应资历本化。在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时,也应合理确定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关系。在确定人力资源价值的时,应考虑到其未来收益。
(四)劳动力资源对象假设。
这是指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象可以表述为一个会计实体中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既劳动力资源。它说明了人力资源会计价值所指向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范围和条件的,具体包括:(1)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一个会计实体所能控制、支配运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和价值的计量应以一个会计实体为限,不能超过这个范围。(2)人力资源会计所要计量人力资源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过去资源。劳动力资源对象假设为正确确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内容,科学划分权责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管理方式的函数假设
这是指人力资源价值除了来自本身的技能、性质、健康等状况外,还受到管理方式的影响。人力资源价值在不同管理方式下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不同管理活动,可以使单项人力资源价值增长、耗竭或保持不变。其二,不同的管理活动,可以使人力资源的协作力或集体力增强、不变或减弱。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管理方式的函数假设为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
我们已经对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会计假设作了分析,那么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应包括哪些方面呢?目前,随着会计学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日趋深入,普遍认为,完善人力资源会计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较早提出来的,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早在70年代美国会计学者弗兰霍尔茨就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定义为:“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的计量和报告。”这种开始意义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所做的探索为人力资源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相融合创造了条件。通过增设一些相应的会计科目,使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信息能够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传统会计程序变通取得。对人力资源投资形成人力资源成本,这部分内容已经论证得较为全面,并且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归纳人力资源成本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
1,原始成本。即用人单位为了获得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招聘费和调人费。
2,追加成本。指各种正规的培训费,包括新进员工上岗前的培训和为了使劳动者者获得工作技能和知识更新而进行的教育培训的费用。
3,使用成本。指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的各种与人力资源使用有关的各种费用。
4,安置成本。指职工内部凋动(转岗分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和退职、退休后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按照收益费用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而预提的相关费用。
5,流动成本。指职工因解聘,辞职而了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支付的解聘费用或职工“跳槽”过程中发生劳动争议诉讼费等。
6,机会成本。指职工在调动期间耽误工作而造成的损失,或者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放弃某种机会而造成的损失。
7,沉没成本。又称旁置成本。指的是已经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某种原因没有加以有效地使用而闲置起来造成的损失。
8,重置成本。职工调动后,要重新物色合适的人顶替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对于人力资源会计帐户体系的设置,会计界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初步确立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帐户,除保留传统会计中的有关帐户外,还应增高以下帐户:
1,“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帐户。核算企业在人力资源取得方面投资总额的增加、减少及其余额。
2,“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帐户。核算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投资总额和增加、减少及其余额。
3,“人力资源投资”帐户。核算企业因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所引起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的增加和由于人力资源的离职而导致人力资源投资总额的减少。
4,“人力资源投资摊销”帐户。核算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累计摊销额。
5,“人力资源投资损失准备”帐户。理论上讲,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成本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但是并非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一方面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取得邢成本应予以资本化;另一方面,为了充分遵守谨慎原则,企业应计提的人力资源损失准备。“人力资源投资损失准备”帐户用来核算企业计提的人力资源损失准备。
6,“人力资源投资损益”帐户。该帐户核算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的损益。
当然,人力资源成本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首先,开始意义的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只是管理会计的简单扩展;修正的模式也只是对原有会计核算程序的改良,即依据人力资源会计所反映的人力资源价值,只是将传统会计中列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人力资源开发取得费用,按一定的方式归类并予以资本化计量为人力资产价值,未有所突破。其次,人力资源历史成本会计并没有对人的能力和产出价值进行计量,也就是说,帐面上的人力资源资产并不代表人力资源所创造或所能创造的价值。从而也不能体现出人力资源的真实经济价值。最后,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力资源成本没能明确人力资源的所有权的归属,而只是将花费在人力资源上的支出资本化为一项单独的资产,因而也就不能从跟本上调动劳动者的内在积极性。
(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人力资源价值是蕴含于人体内的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潜在劳动能力,人在运用这种劳动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人内在劳动能力的价值只能推测、判断而无法准确计量,但它创造出的外在价值却是可以计量。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可以以过去创造出的价值为计量基础,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它所能反映的人力资源价值既可以是人力资源过去创造的价值,也可以是人力资源将来能够创造的价
值。人力资源会计主要不是以投入价值而是以产出价值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基础。这使得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不可能绝对正确,而只能采用推算的方法。目前,常见的计量方法有经济价值法、商誉评价法、工资报酬折现法、拍卖价格法、随机报偿价值法等。由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计量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它的计量方法有悖于传统会计原则,这使得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在西方至今未与财务会计融和,而只是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因此,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计量和确认问题,也就成了焦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扬弃按笼统总利润分配的传统观念,创立利润分块责任制,社会平均利润税后全部按资源分配,内涵利润税后小部分按资分红,大部分留成论功性赏,生产者(人力资源)运用生产资料(物力资源)生产的产品价值是由C+V+M组成,C是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V是生产者的社会平均必要价值,以工资形式支付;M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创造的剩余价值,分为社会平均利润与内涵利润两块。具体而言:
社会平均利润是按投资额乘以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来计算的,是一个硬指标占用物力资本越多,上缴社会平均利润的任务越大,又能形成自我约束投资机制,杜绝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合理配置资源。社会平均利润是简单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所创造的最低利润,可作为总经理受托责任最低的“量”的界限,少罚多奖。还要强调指出,这是全员在社会平均生产力基础上,运用生产资料,所创造的最低利润,全员已按月领取工资(最低收入),所以税后社会平均利润应全部按资分配,以保证物力资本所有者的最低收益。
内涵利润是人力资源所有者(先进的经营者与员工)运用物力资源,努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进行内涵扩大再生产创造的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利润,是一项价值指标。但是,没有物力资源的条件作用,这一部分价值仍然创造不出来。所以,税后内涵利润小部分(30%)按资分红,以保证物力资本所有者享有越来越多的额外收益;大部分(70%)留成,首先重奖先进经营者,然后按事前事中各责任中心所创造内涵利润的一定比例分配给先进个人,以保证先进经营者与员工的报酬越来越丰,激励全员在同一社会资本利润率起跑线上竞争,形成依靠科技进步多创造内涵利润的公平竞争机制。
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能够避免传统会计因无视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而低估企业整体价值的弊端。它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已创造的或未来能够创造的价值进行计量,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潜在或现实价值数量化,从而向企业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企业资源信息。同时它也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当局更注重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充分挖掘企业人力资源个人价值以及组织价值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能力,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然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也有明显的不足。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仍然没有解决人力资源所有权归属的问题。而且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计量方法也又待于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不足之一,即由于采用的计量基础有悖与传统会计原则,因而西方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只是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子系统进行探索。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不足之二,仍然没有解决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问题,即便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反映人力资源真实经济价值,由于它不能实质上明确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因而也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劳动者的内在积极性。
(三)劳动者权益会计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在继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并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的。劳动者权益会计通过对传统会计等式的重构,实现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相融合。它在承认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人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对企业的贡献高于其他任何物质资源,所以他们应该同物质资源的所有者一样享有对企业新出价值的分配权。这种权益包含两项内容:一是法定的劳动者权益,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个人或集体利益而以法规形式明确从成本,费用中计提的补偿性劳动者权益,按劳动力市场机制和当时的生活资料的价格来确定;二是实现的价值增值部分,按留存的劳动者权益以及劳动者的实际贡献,进行资产性收益分配和劳动者权益的收益分配后,划归劳动者权益的部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可以是货币形式(如效益工资),也可以是非货币形式。明确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劳动者权益会计为实现对传统会计等式的重构,提出了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产,人力资本和劳动者权益这四个概念。人力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与人力资产相对应,它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企业形成的资金来源,性质上近似于实受资本。劳动者权益概念的确立则是劳动者权益会计的关键。劳动者权益是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而享有的相应权益,它包括:一是人力资本,二是新产出价值中的劳动者部分。在把前述四个概念引如会计等式后,劳动者权益会计就将传统会计等式重构为:
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这一公式表明,在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体系内,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组织的一项首要经济资源,并视同一项最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与控制,劳动者不但获得自身价值的补偿,人力资源产权权益的体现,还将以知识性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参与企业最终剩余价值的分配。
四,如何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面对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的呼唤,我们应该改用人机制,从制度设计中体现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实质性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从中国实际出了,研究和改进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并将其尽快付诸实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用人机制,降低企业因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保障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比例过低(仅占工资总额的1.5%),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并且培训费用不能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成本资本化,直接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势必影响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这使得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才素质受到严重阻力。与国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企业的用人策略。外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他们一方面向员工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福利,医疗,保险,住房,养老等待遇;一方面有为员工提供进修,培训,升职的机会,为员工创造发挥潜力的条件。据统计,外资企业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技工7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
第二,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源的投资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人力资源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建设基金严重短缺,物质资源相对不足,唯有人力资源数量丰富而其潜力有待开发。有资源显示,我国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46%,技校工人队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7%,初中,技校程度的占30。4%,大专以上文化的占2。6%,显然有着巨大的开了潜力。我国经济建设人。财,物三大资源的特定格局收发室了我国的资源开发既不能以物质资源开了为中心,也不能以资源开发为中心,而吸能扬长避短,根据我国人力资源数量丰富,开发潜力大的特点,走大力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子,使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资源优势,变人口压力为人口动力,化包袱为财富,这才是我国资源开了战略中最为明智的的选择。
第三,明确劳动者权益,人力资产与物力资产共同创造价值,亦应共同分享剩余利润。现行会计制度中只有物化资产,没有人力资产,将决定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排除在外,显然是不合理的。况且因为没有体现人力资本,劳动者与所有者的产权结构不能明晰,劳动者失去了分配剩余价值的资格。
总之,我们坚信,人力资源会计尤其是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的推选,将会促使人们从单纯的人事关系组织,转为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从仅重视单个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到重视所有的各个层次的人才;从只考虑教育的经济价值,到把人力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视同一项了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与控制。一句话,其理论,是会计的一种创新;其实行,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因与人的密切联系使其重要性日显突出。应该看到,企业管理已经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这是竞争加剧的结果。无论是管理领域的扩大,还是现有管理的提升,人力资源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
企业即人。如何选择、培育、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如何赢取员工的献身精神,留住人才,实现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打造人才团队,发挥人力资源规模效应。下面从“选、育、用、留”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探讨。
一、选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企业成功的最先决条件就是要找对人。企业一旦找对了人,无疑为企业和部门今后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1、选人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
人力资源是战略规划实施及战略目标实现的保障,各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制定不同的与实际相适应的总体战略规划,我们在选择人才时,必须考虑到资源配置要与战略目标的实现相适应。企业没有战略目标,就谈不上上人力资源规划,更谈不上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企业在选人时就会盲从。
2、选人要与行业环境和企业地位相适宜。
由于行业环境和企业地位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我们选择人才的具体操作。首先要分析所在行业的环境,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如何?其次,分析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行业和企业的地位不同所对应的人才层次也不同,为企业量身制定人才选拔策略,才不会导致人才的滥用或者流失。
3、选人要与地域的经济水平和人文环境相结合。
我们还要考虑到地域的经济水平和人文环境因素,不能好高骛远,要讲求实际,尤其是在选拔高校毕业生时,我们应尽量帮助其认识本企业的地域环境、行业环境、人文环境和当地的实际经济水平,实现自身的透明度,这样,选与被选双方才能互相了解,才能有益于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4、选人要考虑人才市场的供应现状。
人才市场的供应与需求总的来说是不为企业所操控的,然而企业在选人时却逃脱不掉供求现状的影响,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及时调整人才招聘计划,市场人才兴旺时,适当增加招聘人才数量,加强人才储备;市场人才紧缺时,可适当减少招聘数量和标准,以适应市场变化。
5、选人要兼顾短期和长期人才需求。
企业根据公司战略目标要制定短期和长期的人才战略。根据人才战略选择和储备相应人才,以满足短期人员需求和长期人才储备,只有合理储备、优化配置,才能使企业长期的处于正常的运转与发展状态。
6、选人要考虑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是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选人要根据岗位所需素质条件,选择适合人员,切忌处处用高人。用高人不但会使直接工资成本升高,还会容易引起人才流失,造成机会成本升高。
错误雇用是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选人环节不到位,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所以选好人不但会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还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二、育人。
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是组织为了提高员工在执行某项特定工作或任务时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或培养其解决问题之能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每一个组织都需要受过良好训练并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去运作,以维持组织生存所必要的活动。如果组织中现任人员不能符合这些要求,提升员工的技术层次、知识水平及适应性就变得非常必要。此外,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是随着工作的复杂性而增加的。特别是由于现代社会变迁的加快,使得每一个人都面临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与调整,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与训练便成为组织维持其高度工作力时所必须投注的一项活动。
1、对员工能力现状进行分析。
员工培训要有针对性,要有效地进行人本的能力现状分析,根据不同的员工群体,进行分类培训,也就是说,要衡量员工行为或工作绩效差异是否存在。企业可以从生产、成本、能力测验、个人态度调查等指标,了解组织员工的现有水平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差异。根据差异,安排培训内容、方式。
2、确定培训内容与方式。
(1)培训内容专业化。不同的企业,所培训的人员状况是不同的,不同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也是不同的,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以专业化为主,制定特定培训内容,不要贪心,总是希望所有的人才都是通才,实际上企业也并非需要很多的通才,拔尖的专业人员才可能为其岗位创造的有效价值也许是我们所无法估量的。
(2)培训方式自主化。企业的员工培训有很多种方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人员,不同的状况,选择多样的培训方式,让培训真正起到实效。每个企业的实际状况都有所不同,没有通用的模式,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自主培训为主,这样不仅有利于特定培训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在其过程中查找差距甚至发现弊端。
3、培训效果的评价。
培训的效果评价在整个培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对有关培训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的过程。通过建立效果评估,对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培训计划是否具有成效等进行检查与评价,然后把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下一步培训计划与培训需求的依据。
三、用人。
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通过用人机制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的核心是因材适用,用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另外,通过学习、培训、经验累积等人力资源开发手段所形成的潜在的人力资源也只有通过用人机制才能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否则,就会造成这种潜在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求全责备,用才所长,不惟资历,不惟文凭,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宽松、公平环境。同时,也只有通过科学的用人机制,实现能力与岗位的最佳配置,才不至于使人力资源开发浮于形式,为开发而开发。
1、因事设岗、“人岗匹配”。
能力强、业绩佳、个人素质好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合适人选。试想在一个观念陈旧、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的环境或组织,选聘一个观念超前、能力优异的人才,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因此,选聘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人才个体的素质外,还应认真分析人才拟任职岗位及团队的结构特点,如团队成员的学历、性别、年龄、观念等。强调人才与其拟任职位的兼容匹配,应该减少聘用人才的“鹤立鸡群”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孤独感”,否则会影响人才能力的有效发挥,甚至会逼使人才流失,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成本升高
2、工作目标要有挑战性
要使工作的要求和目标尽量明确合理并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能真正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工作目标和要求太低,员工很容易完成,久而久之会造成员工的懈怠,不思进取;工作目标和要求太高,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完成,会使员工失去自信,放弃努力;要设立员工“跳着脚”能完成的目标,这样不但会使企业目标能够得以实现,还会使员工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3、岗位应动态调整
应对职工与工作的配合进行不断的调整,使能力提高的职工去从事更高层次的、承担更多责任的工作,保持职工与工作的动态平衡。企业不同的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同,同一岗位不同的级别要求也不同,每个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企业应对职位和工作进行分层细化,变单一的层级制为多级制,使员工随着自身能力的发展,相应的职位、薪酬不断的提升变化,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不断挖掘其潜力。
4、加强考核评价
通过合理公正的考核制度,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最终目的。考核前将考评的标准量化、公开化,让员工明白怎样得到萝卜和能得到怎样的萝卜。只有人人都明白目的和要求,才能竭力去争取实现。将考核结果与工资、福利、晋升、末位淘汰制挂钩,使公司整体素质不断的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四、留人。
如何使用员工,发挥其才能,并留住他为公司长期效力、创造效益,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高薪为何留不住人才?因为人的需要不只是高薪,作为管理者没有真正了解人才的心。留才之道在于留心。企业领导者应该创造足够的沟通机会,从言谈中、从生活工作交往的琐碎中去充分了解人心的迥异需要,建立个人的需求库,以个人需要为基础进行激励,并利用相应的留“心”手法,配合高薪,才能留住人才。
1、薪酬、福利留人。
作为一种激励措施,无疑从根本上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因此,薪酬、福利仍是现阶段的主要留才手段之一。如何将公司战略及文化所需要的产出和行为与薪酬体系进行有效链接,是薪酬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薪酬制度种类繁多,不同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企业,例如:岗薪制适用于专业化程度较高,分工较细,岗位固定,职责明确的企业;即使是同一种薪酬制度,在不同的企业也不尽相同,例如:宽带薪酬在不同的行业,它的“带宽”是不一样的。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相应的薪酬制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各种薪酬进行组合,制定适于本企业的薪酬制度。
薪酬、福利包括劳动报酬、文化娱乐、进修学习、医疗保健、劳动保护、年终奖励、家属安置、员工持股等。要留住人才,激励方式的选择和应用也是极为重要的,要针对不同人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企业应改革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多元化的分配,建立重业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人才激励机制,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企业文化留人。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科学的价值理念必将起到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作用,这将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不竭动力。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培育、弘扬企业精神、价值观时,应注重其科学内涵,注重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建设人格文化,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营造不断进取的浓厚氛围,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深挖潜能,自我超越,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相辅相承,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3、感情留人。
情感投资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恩效果。所以企业对人才要有爱心、真心,帮助他们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生产、生活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让优秀的人才彼此相互依恋,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事业留人。
人力资源管理最终还是人本的管理,所以要考虑员工自身的发展是否与企业的发展能够同步,用人同时也是在培养人,应该尽量的让企业的人才在不断的为企业服务的同时,得到自我发展。只有将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职业生涯有利结合起来,人的管理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工作是否具有持挑战性、趣味性、企业是否具有一个让其发挥的大舞台等都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企业首先要打造一个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创新、有利于竞争力的事业;并且为职工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竞争性、有利于自身发展提高的事业舞台,使员工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指导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并与员工共同努力,促进其职业生涯计划的实现。
5、领导留人。
“员工选择加入的是企业,而离开大多是因为领导”,所以领导层对下属的态度、看法、评价,领导者的人格、信誉、信用,是员工选择是否留下的关键。在留人问题上,领导者担负着特别重要的、无法替代的责任,“留人工程”,是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工程”。因此,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坚定地树立正确的留人理念。
(1)强烈的爱才之心。要真正从灵魂深处重视人才,从感情深处贴近人才。刘备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些都是历史上爱才的不朽典范。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必然会对人才有满腔的爱心和真挚的感情,时时刻刻想人才之所虑,急人才之所难,帮人才之所需。
(2)宽宏的容才之量。要善于包容、吸纳、凝聚各种各样的人才,以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选才用才。现在,有些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过多地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担心人才成长起来影响自己的位置,不愿意用甚至排挤打击比自己强的,而喜欢用听自己话的,比自己能力低的,与自己关系好的。武大郎开店,谈何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选人用人留人一定要以事业为重。
(3)高超的用才之艺。人才不是全才,人才只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所以,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因瑕掩瑜,责短舍长。要想真正拥有并留住人才,必须不拘一格,辩证地看待人才,坚持人事相适,容人之短,扬人之长。
(4)正确的用人导向。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对人才有无吸引力、凝聚力,主要是看现有人才用得怎么样。如果身边的人才都用不好、留不住,那么,外面的人才就不会来。忽视现有人才,而奢谈培养和吸引人才,是舍近求远。有些企业和部门花重金引进人才,但大多数是当配角,不敢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留才不用是浪费,不放手使用,同样是一种浪费。企业领导一定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发现、留住和大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百舸争流、人才辈出、各显其能的局面。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怎样将选人、育人、用人、留人有机的结合起来,让管理真正起到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寻找经验。管理是一种用来解决问题的东西,解决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问题,要有理性的认识和判断,也要有可行的方法和步骤。高速成长中的企业就如驾驭一艘不断发现毛病的船逆水行舟,不肯退也不能退。那么企业就要面临某种抉择,是先过河还是先修船?先修船,河面上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你停下来就意味着被淘汰。唯一的选择就是边过河边修船,在成长中进行管理变革,在变革中让管理水平成长。
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相辅相承。企业只有努力营造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好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潜能,使人才真正成为企业走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的名词,原来的人事部已纷纷改称人力资源部。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为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并不断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关键字:分析招聘使用
一、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资源是自然形成、未经开发的,而资本却经过精心的开发和筹划,成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基础。其次,资源和资本在使用上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如果要资源,人人都想要最好的,钱越多越好,技术越先进越好,人越能干越好,但作为资本,人们就会更多地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会在乎成本,会考虑利润。第三、提到资源人们多考虑寻求与拥有,而提到资本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其增值生利,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本,资本是开发利用了的资源。1、在人才招募上:如果我们正在找工作,我们读十份招聘广告,会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十分雷同: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能流利地使用英语等等,难道有这么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是一样的吗?
我曾听一个年长朋友抱怨过,他工作的公司在招聘时要求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那时,这个要求很普遍,为了找工作,他在应聘前还真在口语上下了不少功夫,应聘面试时与考官侃侃而谈,顺利过关,结果工作快半年了,除了"Hello"之类的就没说过什么英文。还有的公司,招聘话务员,要什么:"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四级以上,能用关于交流。"本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从来没有做过对外贸易,资源浪费啊!也许他们是为了长久之计吧!
上述的招聘就是将人作为资源,只片面地追求好,不论是否需要,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流利的英语等,只要别人要求,我就要求。这种招聘方式,或者会为企业增加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或者成为员工队伍不稳定的根源。终将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对薪金和发展前景的要求就会不同,一个不太会讲英语的人和一个能流利地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人对薪酬的期望会有很大差别,同样,一个营销专业毕业的大专生和一个MBA或EMBA对薪酬的要求更会大不相同,一个人具备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就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使其容易不稳定,同时,由于他们投入了大量成本才成为了较为稀缺的人才,社会提供给他的报酬水平也会较高,一个企业如果想招募并留住这样的人才,只能按社会标准付给他较高的薪酬,这就意味着我们增加了成本。如果,我们将人力看作资本,这是我们会很自然地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多付的成本能否给我们带来收益?假设一个企业只做国内贸易,估计在一年之内都不会与国外公司打交道,如果招聘时非要求良好的英语水平,这对企业来说只会带来两种结果:
(1)增加工资成本。本来销售部的工资成本可能是15000元/月,由于要满足高素质员工的薪金要求,使工资成本增加至30000元/月,而增加的15000元成本并不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这样做不是白白浪费吗?
(2)造成流动,增加招聘培训成本。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招来的员工在了解到他们的收入状况后会产生不满,然后另谋高就,这样,不仅使公司已支出的招聘培训费打了水漂,还得不断再去"浪费"招聘培训费用,以维持公司在人才上的高要求,而这些增加的成本也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2、在人才的使用上:一个公司招募了一个新员工,在招聘时其条件完全符合公司要求,但试用期结束时,该员工却未能完成公司的工作,因而被解聘,这是谁的过错?公司?员工?
我们很难说这完全是一方面的过错,但我们知道,对同一个员工来说,将其视为资本或视为资源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孙先生的故事。孙先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甲公司做销售员,三个月过后,被炒了鱿鱼,于是,孙先生又来到乙公司,销售业绩却很不错,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销售主管,同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招聘过后,甲、乙公司都做了些什么。孙先生来到甲公司后,人力资源部让他填写了各种表格,然后,就让他到销售部上班。销售经理将一摞产品和公司的介绍资料给了他,安排他去行政部领了笔、本等用具,向他介绍了部门的其他同事,最后,给他下达了销售指标,并让他坐到办公桌旁开始工作。孙先生没有销售经验,由于拿到的资料是公司发给客户的宣传资料,对产品的介绍很简单,孙先生对产品是什么也不甚了解,只能自己瞎闯,结果三个月过去了,仍是一头雾水,不要说完成销售任务,根本就没开张,结果被炒了鱿鱼。在乙公司孙先生有着不同的经历,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后,人力资源部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公司文化、公司发展史、公司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使孙先生对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到了销售部,又受到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随后销售经理亲自带他到销售现场观摩其销售过程,在这之后,才让他独立进行工作。在每周的销售例会上,销售经理还会不断组织大家对销售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孙先生不笨不傻,在这种周到的训练和辅导下,很快就入了门,加上孙先生勤奋敬业,销售业绩迅速上升,渐渐成为销售员中的佼佼者,很快就被提升了。甲、乙公司对人才不同的处理方式反应了不同的人才观,甲公司将人才仅视为资源,只要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而乙公司将人才视为资本,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经营开发,使其升值,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两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甲公司在感叹"人才难求",一直忙于苦苦寻找好的"人力资源",乙公司却人才济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实际上他们拥有同样的资源,就像他们都招聘过孙先生一样。现在,我们了解了将人力作为"资源"和"资本"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我们知道只有将人力视为资本,才能最经济地拥有人才,并拥有充足的人才,并使人才不断成长,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我们应如何将"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二、人才招聘1、招聘前进行规划:现在许多企业尚无能力做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但起码在招聘前应有一个针对本次招聘的规划,这个规划应包括如下内容:。招聘的目的:为什么要招这个人?。应聘者的工作任务:招进来的人将完成哪些工作。对应聘者要求:为完成上述工作,应聘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2、追求"门当户对"
农夫娶到公主当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日后因农夫养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抛弃,那还不如开始就娶个村姑,白头偕老,和和美美过一生。招聘人才也是这样,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而要追求经济适用……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招聘条件。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过高的要求将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员流动频繁……增加透明度,充分确认合作意向。人力资源部应该尽力为企业吸引人才,但吸引人才应靠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政策,而不要仅靠招聘技巧。"骗"进门,留不住,不如当初就不让进门,因此,在招聘时应与招聘者充分沟通,首先,应让应聘者了解他到公司后将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以使应聘者能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并胜任这份工作,其次,应该向应聘者客观地介绍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这样,虽然损失一些人才,但愿意进入公司的人会相对稳定地为公司工作,从而减少因人才流动造成的招聘和培养等费用的损失。三、人才使用1、人才开发:
(1)人才开发的目的:使社会人才成为企业人才。虽然我们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做了基本的规定和审核,但要想使应聘者的能力能充分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例如:当我们招聘一名销售代表时可能会要求他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有关公司和产品知识的培训,他还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户介绍我们的公司和产品,只有提供相应的支持,员工的才能才会被开发利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人才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提高,而企业不可能靠频繁地换人来适应这种变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增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人才成本,为公司节约资金,变相的为公司企业增加利润。(2)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是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即可以是参加培训课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辅导和训练,还可以用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使员工自己通过读书、上学、进修等方法来进行自我培训,因为是以为企业开发人才为目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不断提高自己。2、人才使用:恰当地使用人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并能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相比有其独特性,即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件产品,也可以每天生产50件产品,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10万元利润,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这关键看企业如何去使用员工。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来讲,员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想使人才创造最大价值,就要为员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支持,包括相关的培训、相应的办公设备、其他部门的配合等等,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2)激励:
激励的作用: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使人才增值。激励的方法: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去实现,满足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实现,满足精神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来实现。谈了这么多,目的还是想把公司的人力资源观提升为人力资本观,但还有待于试行。我认为这一观点在实行中会有迅速改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其中专业从事人事劳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间逾12年。其间经历了国有企业的人事劳动管理、私营企业的人事管理及现所在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跨及建材、电子、酒店、商场、化工、矿山以及贸易等行业,并先后亲历了几家企业的转制过程,亲自处理转制过程中的员工安置事宜。十八年的企业管理特别是其间的人事劳动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可以说见证了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过程,见证了我国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从试点到建立再到调整,从而达到今天相对完善的过程,同时还见证了企业职工从固定工、农民合同工、大集体工以及临时工等不同身份统一向全员劳动合同制工人转换的过程。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加之自己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不断更新,理论联系实际,使自己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战经验。现将主要业务工作实践总结如下:
一、人力资源规划方面
人力资源规划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整体经营目标,根据发展需要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的人力资源预测、投资和控制,在此基础上制定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薪资分配、职业发展、人力资源投资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全局性的计划,使企业在持续发展中获得竞争力,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保证与服务。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具体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变革、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工作岗位分析、企业劳动定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等内容。
我曾经经历过一个塑料编织袋厂、一个氮肥厂和两个酒店的开业组建工作,独立操作完成了从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定岗定员、工作岗位分析、人员招聘、岗前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的全过程。对于不同的行业,我首先要熟悉行业的情况,深入到同类型的企业的每个岗位,再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从最精简高效的原则出发,确定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组织机构确定后,根据工作流程及工序、每个岗位的管理幅度、员工的劳动强度等来确定岗位设置,制订出工作岗位说明书,再根据工作时间及工作量来确定每个岗位的员工数量。比如氮肥厂是连续生产型企业,很多岗位在国有企业时必须按四班运转配置人员,但现在是民营企业,不能完全照搬国有企业的模式,在配置人员为了考虑节约人力成本,多数按三班三运转配置人员,当然同时还得考虑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所以在配置人员时必须对每个岗位做精细的工作分析,把握每个岗位的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提出对员工的任职要求。
在担任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位过程中,每年初都要根据企业年度计划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提出人员需求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费用计划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适时修改。
二、招聘与配置方面
员工招聘是企业获得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道关口。一个有效的招聘系统将使企业获得胜任工作并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的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益。
原在国有企业工作时,企业主要依靠校园招聘和内部提拔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单位内部较重要的岗位全由内部招聘,因缺乏新观念的输入而使企业管理体系趋于僵化。由此,本人建议企业保留10%的中层管理岗位由外部招聘,在保证给内部员工足够发展机会的同时,促使外部新鲜血液的输入。同时,积极拓宽企业招聘渠道:首先,加强与有关院校的联系,连续3年共招聘大学生65名,专业结构覆盖企业所需的所有专业;其次,利用网络招聘成本较低、招聘选择范围较大、信息处理能力较强、求职者素质相对较高的特点,通过网络招聘管理人员;第三,针对工程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在人才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低,多数人通过同学、朋友介绍而流动,因此制订公司人才引荐奖励制度,对为公司引进高技能人才的员工进行奖励,鼓励员工介绍高素质员工进入我企业工作,拓宽公司人才引进渠道。在拓宽招聘渠道的同时,本人还规范简化招聘流程,建立人才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制度,提高人才招聘和使用效率。
现所在的民营企业集团,由于公司发展迅猛,五年之内从一个企业迅速扩张到十六个企业,人员从150多人增长到近5000人,企业跨及全国七八个省市,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技术在不断的更新,管理难度在不断增大,面对此情况,人力资源的跟进难度相当大。我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人才需求的压力相当大,通过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吸纳人才。首先,经常性通过全国性的行业报刊登载招聘广告,吸纳高端管理人才、高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以满足各地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需要;二是通过各省市网络招聘,满足各地的中层管理人才及中端技术人才的需要;三是通过企业所在地人才市场机构或参加当地人才招聘会,长期招聘一线岗位员;另外,还与各大中专院校建立长期的关系,长期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加盟,以储备企业所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通过努力,这几年基本满足的企业的用人所需,但人才缺乏的矛盾仍很突出,加之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相对较大,导致在不断引进的同时又在不断的外流。针对此情况,我向企业老板提出了应轻引进重培养开发等如何有效留住人才的意见措施,应当说目前起到了一定效果,企业已经更多的关注如何有效的留住优秀人才,从提高待遇、改善福利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相对有效的保持了人才的稳定。
三、培训与开发方面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企业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人力资源已经被企业作为第一资源,由此,企业不仅从外部吸纳优秀人才,同时还加紧从内部培养和开发,让内部人才脱颖而出。
在我担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的企业中,企业培训流程均由本人审核完善:每年年末组织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对培训需求调查进行专题会议讨论、审核后,编制下年度培训计划;从外部选聘或者从内部甄选培训教师,对计划培训项目实施教材库管理,由各培训承担单位或承担人在规定时间内将教材撰写完毕并经审核合格后安排人力资源部专职人员汇编教材,予以受控;每月月初出培训通知,将当月计划内培训项目的实施时间、地点、教师、参训人员、授课方式等信息公开;培训过程中,对出勤情况实施《签到表》管理,对培训效果实施《考核记录表》管理,同时由人力资源部人员跟进每一场培训,对培训各要素予以监控,并填制《培训实施跟进表》;每月月末总结当月培训情况,对培训合格率、出勤率、效果评估等指标或项目进行分析,形成《培训数据分析报告》;每月及时将员工培训记录输入人力资源电脑系统中的个人培训档案,为人力资源的运用提供数据库支持。每一次培训结束后或某一个阶段后,针对性的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由参训人员填写问卷调查表,然后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汇总分析,以全面把握培训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目标,区别岗位,建立了分层次培训体系,培训计划一般分为岗前培训、经常性内部培训。岗前培训:对于新进的员工由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员工手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人事制度,酒店行业还需进行适度的军训、礼节礼仪培训和姿态风度规范的训练,合格后交由业务部门对其进行岗位所必须的技能培训,指导员工适应岗位,合格后方能上岗;
经常性企业内部培训:企业内训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培训内容。普通工人侧重组织实施岗位技能、生产现场5S、安全操作等知识培训,技术人员侧重组织实施专项技术、技术创新项目培训,一般管理人员侧重ISO规范化操作、岗位绩效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侧重管理技术、企业理念、职业拓展方面的培训。较低层次的培训由企业内训师和各部门主管完成,较高层次的培训或专业性较强的培训聘请咨询服务机构和社会专业人士实施。除开展普训外,还对个别或有特殊需求的培训实行委外培训,派出指定人员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课程或讲座。另外,现所在的集团还对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采用了E-training网络培训方式进行培训,能更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更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通过分层次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着“开发潜能、持续培养、适度使用”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发人力资源。实行学徒或助理制度,挑选有一定潜质的员工,由经验丰富的高职级人员一带一(或一带多人)训练指导,让其储备将来担任更重要岗位所需的学识技能。对一些可替代性不强的关键、重要岗位实行轮岗制度,利用生产淡季在互相协作的基础上换岗工作,培养一专多能的员工,同时减少或避免关键、重要岗位上人员流动造成的损失。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我经常亲自担当培训,并受派外出担当培训师。本人能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深受受训者的好评。
四、绩效管理方面
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确定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是增强员工成功达到目标的能力,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改进与提高企业绩效水平。
实施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通过有效的目标分解和逐步逐层的落实,实现企业预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工作,建立完善高效、合理的组织体系和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将人力资源、战略目标、运营流程和谐地统筹起来,使各层级的执行力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相联系,纵向能平衡短期与长期发展关系,横向能统筹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形成协同效应,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加快实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通过实施绩效管理,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薪酬分配、教育培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激励部门、员工不断改进绩效,从而达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实现员工、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基于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绩效管理作用的发挥,采取不同的绩效管理手段,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以前在国有企业工作时,也对员工进行考核,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只注重考核而忽视了改善和提升。现在的企业,不光注重考核,更注重绩效改善。我所在的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及部分技术骨干实行了年薪制管理,要兑现年薪必须经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后方能实现;对一般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都明确了关键绩效指标,从工资中抽出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每月经过考核后予以兑现。绩效考核的推行,有效的提高了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每月进行绩效考核后,考核结果与被考核者见面,由考核者或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进行绩效沟通,促使员工不断提高绩效,从而促进传统的考核不断过渡到绩效管理。
五、薪酬福利管理
企业薪酬福利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驱动力。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难点,薪酬管理政策也是公司员工最关心的公司政策之一。
明确企业薪酬政策及目标,在企业薪酬管理中要做好每一个步骤。在制定新的薪酬政策时,要广泛深入的进行各种调查,不同地区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的薪酬调查的数据是我们可以参考的资料,熟悉国家社保福利政策,参与行业薪酬调研,并与领导讨论确定企业薪酬制度结构、通过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设定薪酬等级与薪酬标准,结合公司的经营战略,规划内部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以实现内部公平性和对外的竞争性,保证薪酬制度的贯彻实施。
加强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员工福利的监督管理,兼顾提高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度,根据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支付能力,做好公司激励性福利政策的设计与完善。
我在工作过的企业,结合不同的企业性质和行业特点,制定了不同的薪酬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时,由于员工队伍相对稳定,更多的采取高基薪、高福利和低绩效的原则,而在民营企业更多的是低基薪高绩效,同时在福利方面实行打包兑现。另外,国有企业的工资相对民营企业要固定,特殊激励政策采取较少。由此,不同的企业性质和不同的行业,不能照搬同一套薪酬福利制度,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的截然不同的薪酬管理制度。每年结合实施情况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广泛征求意见,针对员工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进行修订。同时,对同行业薪酬水平进行调查,结合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对员工薪酬标准进行合理调整。
六、劳动关系管理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涉及到员工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争议处理、员工离职、生产安全及新近几年出现的员工压力管理。本人善于运用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规范企业劳动关系,善于通过心理分析,结合谈判、沟通技巧处理复杂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公务员之家
我经历了几个国有企业的转制过程,亲自参与了员工的安置工作。从政府决定企业转制起,拟订员工安置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到详细清理把握员工情况,再到作深入细致的员工思想工作及政策解释工作,直致安置完毕,需要经过艰苦的工作。有的老员工想不通,需要结合政策,作反复的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有的确实不接受安置,只能采取劳动仲裁的办法强制解决。
2008年1月起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很多员工不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内容,抵制劳动合同的签订。在此过程中,我们组织员工进行了多次的培训,印发宣传资料,张榜公布法条内容,对全天候接受员工咨询,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最后保证了员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了100%,也让员工更多的了解了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的签订,企业和员工双方都有了保障,由此来构筑制约体系和诚信体系,既确保了企业在每个时期的用人可以预测和提前准备,又让员工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规划,以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结果。另外,要求企业在国家劳动管理法规及政策范围内执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尽量把劳动争议控制在企业内部解决,避免和妥善解决员工劳动争议及投诉发生。针对民营企业员工流动大的特点,我们利用劳动合同和细化的专项协议保证企业核心员工不流失,同时建立预防性的人才流失风险控制制度,做好人尽其才的岗位轮换人才储备保证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员工满意度测评制度,加强沟通和法律制度宣传经常化,也定期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和谐企业内部劳动关系。
以上是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些经历和知识积累,在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我会继续不断更新自己的人资源管理知识,注意接收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多的出谋献策,也为人力资源管理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旅游人力资源;民族社区;发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族社区人力资源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优劣势,结合调查的结果对如何开发民族社区的旅游人力资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期望能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旅游人力资源是旅游的开发和发展的驱动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民族社区的人力资源明显不足,成为抑制旅游发展的瓶颈。
随着旅游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提供服务主要载体的人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旅游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快民族社区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民族社区人力资源的研究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人力资源性质做过探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生物性,表明是一种活资源,可以替代和发展延续下去的,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特点;第二,可再生性,是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可以更新;第三,个体时效性,指人力资源的形式、开发和使用受到时间的限制,具备生命周期;第四,文化性,在地域的差别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文化性,因为每个地域的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质;第五,主观能动性,人是一种具备思维和创造力的高级动物,这就决定了他们能发挥其内在的潜力改造自身和环境的能力;第六,社会性,人是群居的族群,一起的生活必然导致他们之间存在种种的关系。
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研究还比较少,经过期刊网的搜索,发现主要有两个国家课题对其进行直接或相关的研究,第一是杨红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新边疆建设研究——西部边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从文化对人的模塑作用看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文章主要是从民族文化性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民族发展的问题。第二个是梅端智主持的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资助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青南地区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研究》,文章主要是从青南地区藏族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历史、生产及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等角度论述了青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从而提出了一些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本人倾向于杨红英的观点,即少数民族开发是特指少数民族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少数民族的发展能力,促进其经济社会以至少数民族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认为在民族地区进行旅游的开发,要结合民族地区的文化性和资源的独特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开发好少数民族社区的人力资源,为民族社区的旅游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民族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分析
1、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优势
事实上,我国每个民族都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独特性吸引着千百万的异族人,特别是游客,这是一种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而当地的居民就充当了这种资源活动型的载体,参与旅游的人力资源更是动态地展示了这种文化。另外,每个民族存在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一面,正因为这独特的一面,使得每个民族之间出现了百花争鸣的局面。
(1)文化性优势
C.克鲁克洪曾指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们借符号的使用而被学到或被传授,而且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认为是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可以看出,文化不单单是指物质展示出来的那一面,更多的是在人的活动中展现,人的种种思维和行为无不接受着本民族文化的启导和约束,因此都深深的烙上了本民族的印记,具备了一种民族的排他性。外界的人员就算很刻意地去模仿,也无法体会内在的神韵,更没有把民族的文化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因为外来人员一开始就是脱离了该种民族文化机理的培育,这种文化的符号在他们的脑海里是缺陷的。据我们针对民族歌舞表演队的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长期外出的本民族人员都没有办法具体地展现本民族的歌舞内涵,他们认为自己对本族文化产生了隔阂。在旅游开发中,这就是一种潜在的差异性竞争优势,紧紧抓住这种异质性的文化,才可能铸造出一种活生生的优质的旅游人力资源,才能在旅游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垄断性优势
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有着垄断性的优势,因为本土的旅游人力资源无论对本族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民间传说、语言等更能精确地把握,在旅游开发和服务中能将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并将其带活,更能把民族独特风情展现给游客,这是外界旅游人力资源无法替代的。比如说侗族的风雨桥和大歌,如果叫苗族的人
来唱侗族大歌或者由瑶族的人去讲授风雨桥的构造,那肯定会大打折扣。
2、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劣势
少数民族一般居住在我国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和外界接触很少,信息交流断层,总体上的素质过低,观念落后,旅游人力资源存量过低等都是他们的劣势。
(1)生产力低下,素质不高,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少数民族生活在边远的山区,生产力很低,和外界交流过少,很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农耕时代,过着一种自足的生活。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他们除了小部分人参与旅游活动,大多数人每天忙于生产劳作,以续生计,无暇顾及别的事情。以贵州岜沙为例,整个村没有一个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高中教育只有3人,绝大部分人都是小学及以下的学历,他们也没有能力让自己或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样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投入的成本也就随之增加。
(2)观念落后
少数民族有着浓厚的急功求利观念,他们觉得对自己有直接的快速得到收益的事情才有做的意义,否则有种排除的意向;而有的民族社区安于现状,害怕也不愿意和外界的社会有过多的接触,害怕给本民族带来变化,甚至采取了一些激进的措施进行抵触和逃避,结果使整个社区慢慢走向更边缘化。贵州岜沙苗寨就是类似这样的社区。
(3)人力资源存量低,不能满足需求
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人数过少本来就是一个瓶颈,面对外界的诱惑,很多青年人一般都在接受完初中教育甚至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这就给当地旅游开发带来了难题,出现了外面的人不愿意进来或者用不上,本地旅游人力资源缺乏的局面。以通道县皇都为例,整个村寨90%的青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结果传统的节日都无法热闹搞起来。可想而知,缺乏了文化载体的参与,旅游开发的展开难上加难。
(4)缺乏高精尖人才
由于少数民族社区整体的素质低,学历结构也不合理,能灵活掌握本地资源和吸纳外界信息的人才少,缺乏能起到很好带头作用的高精尖的人才,在旅游开发中很多方面无法展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参与的旅游活动多是歌舞队、买工艺品,少部分人能开餐馆,但是竞争力很低下,采取的是被动式旅游经营活动,效益普遍不高。公务员之家
三、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
1、抓住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整体素质
紧紧抓住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教育优惠政策,合理调配有限的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发展高级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大众的教育,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达到众化教育中又有尖化教育,切合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需要。
2、转变观念,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转变民族社区的观念是有效开发旅游人力资源的关键,因为观念往往决定思维和做事的行动,而做事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经济收入,生活得到改变与否。所以要积极引导当地政府和人民转变落后的传统观念,主动与外界先进的理念接轨,来武装思维,来指导行动。要做到这一步,既需要地方政府认识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对社区旅游扶持力度的加大,引导人民转变固有的思维,又要人民的积极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和接受新的观念,此外还需要非政府的第三方的宣传与协助,帮助民族社区旅游人才的培养。
3、改善人力资源生存环境,提高人力资源的存量
改善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两方面。硬质方面,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基地的营造等,良好基础设施的建造,既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指标、培育人才的温床,也是本地旅游发展的载体之一。良好的培养基地不单单传达了重视人才、培育人才的讯息,还是一张具备强势吸引力的招纳人才的明信片。软质方面,主要包括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培训队伍的健全等,良好的政策是改善旅游人力资源生存环境的助推器,只有政策上的重视,才能获得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才能营造一种重视人才的氛围;适量资金的投入,无论是对吸引外来人才,还是培育本土人才都注入了新的动力,培训队伍的健全是培育优秀旅游人才的关键,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资,才能够授之以渔,提高人才的层次和质量。
4、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式开发
由于每个民族所在的地域不同,生产力水平会有差异,价值观等也不一样,形成了相互之间的差异,会通过人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来,而且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人力资源开发时要考虑到这种行为和习俗的差异,扬长避短,合理地利用差异点,让长处变成强势,短处转成有利点,或者构成互补的形式。
5、引进外界人力资源,“借鸡生蛋”式融合开发
引进外来人才,带来技术和信息,构成人力资源的互补。外界人力资源在观念、技术上都比民族地区的先进,更是时代潮流的领跑者。这种先进模式的引入无疑为民族社区旅游的开发注入新鲜的血液,对外界优秀人才的引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借助外来的“鸡”来孵育出更加多的“蛋”,衍生出更多本土具备特色的人才。
6、扩大职业培训,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力度
各类技能培训,挖掘歌舞、建筑能手。全民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对加快旅游人才的开发也有借鉴的意义,通过政府、民间各种力量开展广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的素质和操作能力,同时注意挖掘具备潜能的歌舞、建筑等能手,加以培育,使之成为民族社区旅游人才开发中的栋梁。
7、合理运用民间的社团组织
组织能工巧匠,各类协会,传播民间各业技术。非官方的机构、协会等社团组织站在中间的立场上,更能组织民间的能工巧匠,以团体为形式,通过各种的会议、比赛等活动来促进民间优秀文化和技术的传承,从而可以有形或无形中为民族社区的旅游输送急需的人才。
摘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农业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全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所在。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产业升级;草根人才;理念对撞;人才脱档;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的不足在农业产业化升级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国际先进理念难以被很好地应用;龙头企业后续力量不足;草根人才综合素质偏低。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我们慕名来到农业产业化先进典型江苏省东台市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走访。通过走访当地干部群众,走进龙头企业、深入产业园区、参观农产品集散市场,我们对当地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产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了直观的感受,对发展农业产业化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对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选出亟待解决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总结、探索。
一、问题表现
(一)理念对撞——“国际视野”难以植根本土
农业产业化要前行就要着眼市场,紧紧围绕国际标准需求,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具体表现为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通过引进国际生产技术,进行分类加工、用科学生产、管理、营销理念来铸就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但在具体推进时却面临着农民综合素质难以适应国际标准的突出矛盾。东台市早在1979年就已经开始小规模种植甜叶菊,经过多年的探索,当地已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取得了较好效益。为使这一新一代绿色保健糖源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当地政府高起点规划引导,倾力引进加拿大GLG集团的投资,兴建集研发、种苗、生产深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甜叶菊生产加工基地——润洋公司。项目建设早在2年前启动,企业与政府密切配合,两条生产线于2008年年底如期建成。然而紧接着的工作推进却异常的困难,在深加工生产过程中,企业在当地招聘的工人对严格的生产加工规范要求难以适应;与投资方自带的加工生产骨干在理念、技术等方面难以磨合,需企业长期支付巨额的培训成本。同时,农民在初期选种、标准化种植和后期菊叶采摘上得不到必需的指导再加上部分菊农缺少基本的诚信意识,销售的菊叶与收购方的要求存在着巨大反差,使加工环节很难保证最终产品的要求。可以肯定,企业加工与农民种植之间的质量“博弈”,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究其原因是当地农民的知识视野形成了顽固的习惯,很难一下子改变根深蒂固的自给自足、及时唯利的小农经济思想。仅靠龙头企业和政府方面的努力,争取主动权将十分艰难。必须挖掘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
(二)人才脱档——“先进标兵”面临生存危机
由土生土长的富安人,全国人大代表卢克松同志领军的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系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探索的“公司+工厂+农户”茧丝绸产业化运行模式和效益二次分配,被业内誉为国内最成功的模式,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主产品白厂丝的质量、性价比在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为造福当地农民,壮大镇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家知名企业在取得具大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困境。首先,公司经营班子平均年龄高达57岁,自身的力不从心再加上目前公司运行中交织着的各类矛盾和困难使他们“雄心”难在。补充更替经营管理人员已十分迫切,但要选择到一个能够融入到农民中去协调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并且有能力持续驾驭市场,不断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与茧丝绸生产加工技术的人才并非易事。其次,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背景下,栽桑养蚕依赖的是50岁以上的留守劳动力。但5年-10年后这批劳动力将最终丧失同时进城务工人员又难以适应辛苦的蚕茧生产工作,茧丝绸业将面临着基本劳动力短缺的危机。这势必要求产业转移或采取新的组织形式来谋取更大效益源泉,这些工作需要一个庞大的人才体系来适应时间、空间的高跨度;组织、协调、运作的高难度。而这个人才体系的核心在于能够与农民同甘共苦,完全融入当地茧丝绸文化的草根人才。
(三)草根人才——“产业提升”凸现能力不足
著名的“西瓜之乡”三仓镇走特色农产品生产致富路径的能人辈出,目前建成了1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50多个产销合作组织,扶持培养了1400多人的农民经纪人队伍。他们凭借较高的技术投入率、新品种引进率、田间茬口利用率、钢架大棚普及率使得全镇大棚种植面积高达10万亩左右,外包土地5.5万亩,农作物亩均效益稳定在5000元左右。“东台西瓜”、“佳脆牌”萝卜、青椒、胡萝卜凭借较高的“绿色含金量”享誉全国。但是,我们不得不指出当地的
农业生产更多的仍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产品仍定位于初级的农副产品上,营销仍以经纪人原始的贩运式销售为主,这就决定了农民难获市场主动权,收益与辛劳的比率差距较大,农业发展难以摆脱原始的农业生产力释放空间的约束。在农业产业化初级阶段中显现“吃苦耐劳、博击在前、初有成就”优势的草根人才,因受小农经济的思维束缚再加上自身文化知识的欠缺,面对现代经营模式的迟滞,客观上难以在未来产业升级中有较大的作为。
二、矛盾分析
在调研走访中我们和东台的有识之士共同分析了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客观上看:催生农村实用人才群体的因素缺乏,各项保障机制孕育时间漫长;传统农业难有作为的认识根深蒂固,大部分劳动力对现代农业的认知肤浅;涉农工作辛苦,跳出农门,居所城市的愿望普遍存在,市场配置的难度大;诸如大学生村官、农业科技人才的配置只是在较高层面上推动的一种象征性体现,并未真正从“三农”工作的战略要求,从根本上采取切实保障的措施。从主观上看:上下的组织程度不高,在无商不活、无工不富的认知牵引下不少领导干部缺少对“三农”应有的认识高度从而导致农业所需人才开发在区域发展中的位置还不突出;动态性管理服务水平层次还较低,大多停留在“年初谈谈打算,年中搞搞培训,年未统统数字”的层次上,针对性、系统性缺乏,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并未落到实处;对涉农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农村科技人材的补充投入、配套政策明显不足。能工巧匠、经纪人独立作战较为普遍,他们获取新知识、新理念、新政策的渠道不畅,激励引导机制缺失,这些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势必制约束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公务员之家
综上所述,实施多层次、多方位、多途径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造就一批能够创新经营模式;巧用市场制胜技能;借用现有产业优势带动农业产业新发展的人才群体势在必行。
三、对策建议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掀起人才开发认识大提高
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着力开展《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再学习,系统诠译、理解“三农”在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围绕农业产业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价值地位,充分探讨、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辩证关系,充分思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中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发展现代农业所具有的贡献潜力。同时,在具体落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上着力突出健全目标体系;钢化主体责任体系;强化开发组织体系;细化培训课目体系;落实激励保障体系;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明确载体建设体系等7大配套工作机制建设。通过必要的考核引导,促进各级行政领导在思想上重视、在位置上提高、在精力上保证、在物质上保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二)立足农业产业化,推动涉农职业教育大发展
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必须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依托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实施农村人力资源的持久开发,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群众创业创新能力。为此必须转变过去农村人才开发小打小闹、冠名挂职的低效模式,着力从基础教育上谋求现代农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强化涉农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助推现代农业的全面发展。一要打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同质化套路,把构建新型农村教育体系纳入农村改革体系,加大涉农职业教育比重。在有效利用、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农村产业经济特点、区域特点重新布局涉农职业教育机构。二要出台相关政策扶助涉农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对相关教育机构的硬、软件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对优秀涉农职业高中生对口单招进入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习的力度,减免或补贴学生在职高阶段的学习费用,对毕业学生从事相关农业项目创业就业给予贴息,小额贷款等政策扶持。使涉农职业教育机构具有吸引力、生命力,真正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三要整合力量,防止政出多门。农村人才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利益部门多,经常存有“都负责,都不负责”的倾向。为此应打破管理体制的束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上来,努力将农村涉及教育机构打造成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三)面向农业产业化,实施高教专业结构大优化
现代农业有着内容丰富,寓义深刻的内涵,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加深理解,积极面对。现代农业已不再是传统的第一产业,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农业将分离出许多新的部门,产生许多新的工作岗位,这无疑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空间。为此高等教育机构应面向农村,面向市场审视自身,建设服务的新空间。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开辟涉农专业,在专业结构、教材体系上进行科研攻关,尽可能地适应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改变招生方式,积极面向具有“三农”工作经验的草根人才以及涉农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实施定向招生,学业完成后再回流农村;同时尽可能组织更多的大学生赴农村学习调研,到龙头企业见习锻炼,让在校大学生了解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未来创新,创业空间有直接的感受和认识。
(四)加大政府扶助,吸引进城经商能人大回流
农民商人往往处事灵活,吃苦耐劳,接受能力强,在进城经商过程中积累了经验、资金、人脉加之切不断的乡情,使他们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活力之源、后劲所在。在城市竞争越发激烈的新形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发挥潜能,创业致富的广阔空间,倾力倾诚吸引他们返乡寻求新的机会,应成为农村人才开发的重要方面。营造以爱家乡、忆亲情为内容的创业文化,使之增强返乡意愿;宣传农业项目的创业典型,展示最新发展成果,先进经营理念,使之增加创业动力;构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扶助机机制,优化创业环境,使之增强回流欲望;建立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着力开展经营管理培训,使之增强创业能力。
(五)依托农业产业化,激励农业科技干部大作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其中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广大农村科技人才功不可没,正是他们多年的探索、努力、服务才奠定了当今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将来,他们也仍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我们必须依托现行农业服务体系,全方位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的辛勤付出能获得相应的绩效报酬,满足他们在服务农业产业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物质需求、深造需求、交流需求、信息需求。其次,让他们在农村涉农职业教育专项培训上大显身手。为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农民开展农业产业创新实践创造条件。再次,多倾听他们的呼声建议,多让他们参与决策管理,倡导涉农服务创新文化,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做出贡献的有功人员给予必要的精神物质奖励。最后,为农业科技人员自主创办、领办农业企业,发展新的农业产业项目提供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帮助,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示范引导作用。
摘要: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多侧面分析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对员工的有效激励。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激励
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和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迫切需要。
一、有效激励机制的作用
激励可以提高单位的效益。丰田汽车公司采取设立“合理化建设奖”这一办法一年时间为企业带来几百亿日元的利润,相当于公司1年利润的18%.激励有利于吸引单位所需人才。有效的激励,可以在单位内部造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从而产生对外界人才强烈的吸引力,使组织得到自己所需的优秀人才。激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单位文化。良好的单位文化是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其培育,则离不开正反两方面的强化,通过交替运用奖惩手段,促进追求优异工作等价值观的形成,塑造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
二、影响有效激励的因素
1.对员工的激励缺乏针对性。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时期需要也不相同。只有在满足了员工需要的前提下,员工才有可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如果单位使用单一的、僵化的激励方法,势必会使员工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降低激励的效果。所以,人员激励要发现和体现差别。
2.对员工的激励缺乏公平性。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是否有激励措施,还取决于激励的绝对程度和相对程度。员工会不时地把自己的投入和回报与他人的投入和回报作比较,只有当他们感觉到这一比率相当的时候就会产生公平感。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实现有效激励的保证。
3.对员工的激励缺乏系统性。要使个人真正提高绩效达到激励效果,就不能把员工孤立地提出来,片面地大谈激励,激励是一个系统,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之中,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单位一系列的相关制度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任何把激励与其他管理活动相隔离的激励管理,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4.对员工的激励缺乏灵活性。员工的需求在变化,单位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在变化。在这个充满变化的环境中,应该适当调整激励机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才能保证激励的有效性。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激励方法,很难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
5.对员工的激励缺乏人文性。不应再把人看成是单纯的生产要素和经济人,而应该把人看成是社会人和本单位的主体,应该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当今许多单位的激励只注重形式与方法,而不关注个人的感觉,不关注个人的情感对工作的影响,不关注作为社会人的需求和目标,单纯为了激励而激励,因此,激励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6.对员工的激励目标缺乏明确性。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比笼统的目标激励效果好,而且目标的具体性本身就是一种内部激励因素。而许多单位在对员工的激励管理中,只是设置笼统的“提高工作积极性”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激励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实现有效激励的途径
1.做好激励的需求分析
需求是激励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如果没有需求,我们也就没有激励的可能。从理论上说,人的行为都是由需求产生动机,是受到某种激发和诱导而产生的,是“需求——动机——激励——行为”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当人产生某种需求时,就会调动自身潜能,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这种需求。因此,这种需求便成为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目的和动机。当单位的领导需要员工实现某种目标和行为时,就必须考虑员工的需求,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采取激励措施前应先做好单位和员工的需求分析,发现其主导需求。根据单位的需求,设置激励的目标;根据员工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法,投其所需,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使单位和员工都获得需求的满足,实现有效激励。
2.建立综合系统激励机制
(1)建立相互协调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会使激励的效果达到最佳。例如,激励应该以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为前提,完善合适的薪酬制度作保障;进行科学的工作岗位设计,建立灵活的人员内部流通机制,提升激励的有效性;加强沟通,充分授权,通过员工参与管理增强激励效果;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帮助员工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激励员工。
(2)选择激励方法应与本单位和员工的现状相适应。例如,如果单位是扁平的组织结构,晋升的激励方法就不再适合;强调以团队为主要作业形式的单位,单独使用个人激励的方法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增强激励的效果还应该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激励的协同优势,增强激励的效果。
3.使用多途径的激励手段
(1)薪酬激励。薪酬是单位满足员工生理需求的基本保证,也是员工社会地位的具体体现。许多单位本着实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将员工工资酬劳与劳动成果直接结合起来,意在以工资杠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运用此激励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是确保组织内部的公平,也就是要做到员工的同工同酬;第二是奖励优良的工作业绩,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第三应考虑下列因素:工作危险性、职务高低、年龄与工龄、单位负担能力及财务状况、地区与行业间的差异等。公务员之家
(2)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集中体现方式是职工持股计划。好处是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股东股权结构,也更直接的把职工利益跟单位利益挂钩,从而密切了职工与单位的关系;另一方面,职工入股,不仅提高了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对管理部门听取职工意见、加强民主管理的压力。
(3)智力激励。智力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开发智力资源,提高人的智力效能,增强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好地完成群体目标。其主要方式有学习培训、参与决策,竞赛评比等。学习培训要注意机会均等,否则容易引起职工的消极和不满情绪。领导者吸引员工参与决策,可以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而且可以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竞赛评比这种形式有效地激发起员工的创造热情,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4)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指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鼓舞和激发人的正确的动机和行为,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设置目标的时候必须注意设置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情感激励。一是与下属建立起一种亲密友善的情感关系,以情感沟通和情感鼓励作为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塑造亲和的单位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认同感。
4.把握好有效激励的原则
(1)综合考虑单位的发展环境。在设置激励时,管理者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从小处着手,也就是说管理者既要考虑激励方法对社会的影响又要考虑它是否适应了员工的发展需要。
(2)设置激励措施要有柔性。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岗位,各个层次员工的不同需要,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激励计划和方法,并顾及到应付各种不确定情况,使单位可以根据出现的临时情况灵活机动地设置激励措施。
(3)建立与激励相应的约束机制。不仅给予奖赏是一种激励,约束及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只有建立激励与约束的机制,才能从规章制度上保证二者的统一。
(4)注重激励的投资回报分析。激励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成本不相同,管理者应该选择经济有效的激励手段,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在考虑人员激励时,要分析好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摘要:当今世界企业并购活动风起云涌,企业并购规模和数量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并购成功率并不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并购企业没有妥善解决并购中的人力资源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并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对我国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并购,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发生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来,企业并购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新经济的迅猛崛起,既存的经济格局将被打破,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并购浪潮。就我国而言,企业开展并购活动的时间还相对较短,但在90年代后,并购活动也日益频繁。但是无论全球范围还是国内的并购,都存在着同样的严重问题,即并购成功率很低,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邱明,2002)。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都离不开“人”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管理创新角度,探讨并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主题。从宏观上看,它是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的手段;从微观上看,它是企业自身发展有提高投资效益,发展规模经济,提升管理水平,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多元化经营等效应的必然途径。国际经验也告诉我们,要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整体实力的增强,兼并收购是一条快速有效的路径,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
在工业化时代,战略资源是资本,公司的唯一目标就是不断赚取利润。但在信息时代战略资源是信息、知识和创造性。公司能够取得收获的唯一途径就是利用存在于雇员本身的这些资源。人的因素是并购企业面临的最敏感的因素,处理得不好,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多项研究表明,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并购方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短期财务利益上,而在并购前后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和利用“人的因素”,譬如整个并购过程中的有效沟通,获得员工对组织的承诺,高层管理者的推动,以及留住关键员工等方面。而今,越来越多的参与了兼并收购活动的经理们意识到,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如何在企业产权变更时处理好人的问题,才是使并购交易为企业带来最大价值的核心因素。
人力资源及其管理过程在现代企业并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瞩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在企业并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并购浪潮的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保障并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以达到企业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并购后价值创造的过程是在双方组织交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冲突,包括员工心理冲突、文化冲突、组织机制冲突和技术资源冲突等方面,并极有可能演化为组织危机,从而破坏企业核心能力或其载体和来源,导致关键人员大量流失,直接损害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能力。从有利于核心能力的保护、转移和扩散的角度出发,并购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决定能否构筑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并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并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并购企业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并购企业欠缺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HRM)的视角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由于并购具有战略性,常常被视为一种战略行动(Jemison&Sitkin,1986),因而需要从战略视角考虑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目前,许多并购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尚未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忽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未认真分析并购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否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这些都对并购的成功造成很大的威胁。
2.并购企业缺乏系统的评估及保留关键人才的计划。在组织资本中,最具有战略性资产特征的是行业专属管理能力和企业专属人力资源,而这些能力和资源是附着在以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技能和知识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统中的。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关系到企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积累,以及在组织内部的有效联结。被并购企业的关键人才(包括关键管理者及技术人员)是重要资源,是不可被轻易取代的,他们的离去将导致决策制定上的一系列问题,而
这些问题可使整个并购价值降低(Trautwein,1990)。并且他们的离开不仅仅削弱了企业,还可能增加竞争对手的实力。被并购企业关键人才的离职问题是并购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实上,这一问题也受到了并购方的关注,但是并购方并没有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评估,也没有制定全面的人才挽留方案,仅通过被并购公司的股东或高层管理者的评语,或者外部咨询机构专业人员的意见,或者并购方管理层对他们的印象,就做出人力资源识别的结论,并据此采取一些表面化的、不系统的人才保留措施。事实上,用这三个方面的意见的任何一种来评估被并购公司的人员,都是很不合理的。
3.并购企业缺乏有效的文化整合。文化差异问题是并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但仍常常被忽略。企业文化作为鼓舞士气、加强沟通和优化管理的核心因素,具有个性化、一贯性和隐含的控制性特征对企业并购的成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文化影响一个群体成员彼此互动方式的各个方面,并且文化不易被修改,故此文化的威力在两种自主的文化彼此密切接触时都能得以体现,而这典型地发生在两个企业的并购中(Schein,1992)。并购中的文化差异对整合过程的有效性和股东的利益都有破坏性影响。而这种影响的程度又因行业特性的不同而不同。在服务业(如银行业)中,文化差异的此种影响更强,而在制造业中,其影响程度得到一定缓冲。并购后企业能否化解文化冲突,有效整合文化是决定并购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我国许多企业在并购前一般只重视战略和财务因素,忽略两家企业并购后文化的兼容性。
4.并购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在整个整合过程中,被并购企业的员工迫切想知道并购的最新进展,想知道新公司未来的发展设想,想知道自己在新公司中的位置,但遗憾的是,在整合实践中,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员工得不到这方面的详细信息,相反却是谣言满天飞,使企业内部充满了焦虑、动荡和不安。一方面,并购方没有建立一条顺畅的正式沟通渠道,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都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并购方的经理们也不情愿与被并购方的员工进行交流,因为他们无法回答后者提出的许多问题,这样可能就会造成致命的错误。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被并购方离职的员工承认,他们之所以离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少关于并购的任何信息,他们不知道并购的最新进展,不知道自己在新机构中的位置,也从来没有指望能够在新公司中得到满意的职位。
三、并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措施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是一种企业变革期的管理手段,而且是一门艺术。由于并购情况多不相同,它没有一定的模式可以照搬,需要不断的创新,但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运用相同的策略及方法进行解决。转1.构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整合和开发计划。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系统思考。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需要从战略视角出发,在整个并购战略的指导下,构建系统的人力资源整合和开发计划,以保障人员的平稳过渡。
(1)开展彻底的人力资源尽职调查。人力资源尽职调查能够为评估目标企业的关键人才及团队、制定恰当的人员整合政策提供事实依据。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被并购企业进行的评估工作包括员工的薪资水平、员工福利(包括医疗、保险、津贴等)、绩效考核办法、劳资关系等。由于并购企业的文化类型存在很大差异,而这一差异将直接影响企业并购的进度和难度,也将直接影响并购后的企业经营绩效,企业文化调查是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整合的基础工作。
(2)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新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新政策主要包括人员留任政策、考核和激励政策、人员培训及职业发展计划三个方面。一般来说,人员留任政策的制定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但这一工作这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源的初始状况,而且这种状况将会影响到企业引进的人才的发展,所以,人力资源的留任一定要慎重。考核制制会影响员工的去留及工作积极性,因此,应当建立科学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人力资源部门应通过培训向员工宣扬企业新的目标和文化,并依据工作分析、绩效评估、职业发展计划,将员工个人需要同组织需要整合在一起,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减少组织内部的磨擦,提高组织绩效,更好地实现并购目标。
(3)留住关键人才。所谓关键人才,是对被并购企业价值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是行业专属管理能力和企业专属人力资源的携带者,是企业核心能力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失去,可能严重损害被并购企业现有的组资本和未来的价值创造能力,他们可能是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或者是销售骨干等。为了必须确保大多数(如果不能做到全部)关键人才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从并购开始直至并购磨合期结束后)的确留了下来,并购方需要做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及时评估,即在公司未来的人才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尽职调查中所搜集的信息,来完成对关键人才的评估;专人负责与有效沟通,即并购方需要指定一位高层人士通过阐述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肯定其个人价值、对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做出承诺等方式以稳定这些关键人员;挖掘需求,即了解他们对新公司的期望,并明确影响他们离职的因素;有效激励,即结合员工的需求设计科学的激励方案,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公务员之家
(4)确定新的领导团队。新任的高层领导者,在被并购企业人员心目中往往被视为并购企业的代表和象征,他们采取的任何政策决定以及对待人才的态度、行为均会被员工认为是并购企业的意思表达,直接影响目标企业的人才的去留。新领导者要着手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激发新团队的工作活力。在充分理解并购前两个公司典型经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结合团队的任务、人员等实际情况,通过正式的及非正式的交流,引导团队成员的行为趋向组织的目标。新的领导团队的能力与领导风格,将是保障整个新的企业营运策略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条件。新的领导者不仅要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新政策的制定与企业的战略相匹配,更重要的是保障新政策的贯彻执行。
2.开展基于能力的文化整合。由于能力决定着员工和组织的成功,而企业文化则决定着员工能以何种程度表现能力(Michael•Zwell,2000),因而,并购后文化整合的根本目标就是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向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方向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和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整合应该在并购活动开始最初就要着手行动。企业文化的整合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即探索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识别文化差距、评估文化适应性,确立文化整合模式。企业文化差异是企业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要消除文化冲突,首先要识别双方文化差异。人力资源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双方企业文化的特征、强弱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只有基于对原有企业文化的清醒认识,开展文化整合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落在实处。可以通过基本的展示、介绍会议、“跨公司会议”、借助专业的咨询公司的力量进行深入的跨文化分析等多种途径了解彼此的差异,了解的内容包括彼此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根据并购的战略、并购双方文化的优劣和强度大小、文化适应性程度等综合因素,确立并购后的企业文化发展的理想模式,初步制定文化整合模式,既选择吸收式、分离式、融合式还是变革式。
第二阶段即文化整合开始执行的阶段,也就是文化整合步骤的实施阶段,这一个阶段往往伴随着组织结构的建立、管理层的调整或人员的精简等较大的变革举措。有相当多的文化冲突能带来有积极意义的争论,这些争论是关于什么是对新公司最好时,这就是最好的合并。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文化冲突的管理,步骤包括尊重双方文化,明晰双方文化,促进相互适应。
第三阶段是指两种文化逐步走向融合的阶段。这个阶段时间相对较长,在这个阶段中新的制度或管理层的调整业已完成,主要的问题就在于维护这种新制度使之能够顺利而有效地贯彻。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企业文化的适应性训练,即加强员工对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企业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具体运作上,可以将并购双方的员工结合在一起,进行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跨文化培训。还可以通过工作岗位的交换、组建共同的工作团队和任务小组等方式,尽快促进双方员工的交融,从而加强每个员工对新文化环境的适用性,增强合作意识。
3.通过有效沟通分享信息。并购方通过与目标公司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缓解员工对企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感,从而尽量减少并购对人力资本所产生的“震荡”,并提高员工士气,而且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开放和坦诚的气氛来提高管理层在员工心目中的可信度。由于企业的并购过程是一个震荡激烈、各种矛盾激化的非常时期,许多问题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完全预料到的,因此,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并购领导小组,成员由并购企业选派的主持工作的管理人员、被并购企业员工代表以及社会上聘请的管理专家组成,全面策划、组织和领导人力资源整合。并购领导小组是组织有效沟通的重要保障。
首先,成功的收购者应在宣布并购的同一天就勾勒出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和市场前景,并向新员工们传达对他们的热情与尊重。公司需要开诚布公地向员工解释并购的动因和期望达到的效应,解释被并购公司将如何适应新组织,及时公布新公司的整合
计划,让员工了解并购及整合的最新进展情况,并找准自己在未来公司的目标定位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打消员工的顾虑和焦急,并减少并购过程中由于信息分布的不完全、不对称所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机会主义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并购之前,这种交流和沟通就应当在关键员工之间进行。其次,在整合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就是协调员工的心理,降低不确定性,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教育员工,让员工了解产业的经营环境与组织变革,协助员工有面对并购的心理准备与培养再被雇佣的未来价值。同时,增加员工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参与,特别是让关键员工参与到整合的规划与执行中,并购整合小组应由来自双方的成员组成。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员工的沟通和了解,增进双方在整合过程中的相互支持和协作,还表示并购方对被收购公司的尊重,增加整合过程的公正性和平等性。
摘要: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的名词,原来的人事部已纷纷改称人力资源部。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为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并不断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关键字:分析招聘使用
一、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资源是自然形成、未经开发的,而资本却经过精心的开发和筹划,成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基础。其次,资源和资本在使用上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如果要资源,人人都想要最好的,钱越多越好,技术越先进越好,人越能干越好,但作为资本,人们就会更多地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会在乎成本,会考虑利润。第三、提到资源人们多考虑寻求与拥有,而提到资本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其增值生利,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本,资本是开发利用了的资源。1、在人才招募上:如果我们正在找工作,我们读十份招聘广告,会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十分雷同: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能流利地使用英语等等,难道有这么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是一样的吗?
我曾听一个年长朋友抱怨过,他工作的公司在招聘时要求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那时,这个要求很普遍,为了找工作,他在应聘前还真在口语上下了不少功夫,应聘面试时与考官侃侃而谈,顺利过关,结果工作快半年了,除了"Hello"之类的就没说过什么英文。还有的公司,招聘话务员,要什么:"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四级以上,能用关于交流。"本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从来没有做过对外贸易,资源浪费啊!也许他们是为了长久之计吧!
上述的招聘就是将人作为资源,只片面地追求好,不论是否需要,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流利的英语等,只要别人要求,我就要求。这种招聘方式,或者会为企业增加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或者成为员工队伍不稳定的根源。终将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对薪金和发展前景的要求就会不同,一个不太会讲英语的人和一个能流利地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人对薪酬的期望会有很大差别,同样,一个营销专业毕业的大专生和一个MBA或EMBA对薪酬的要求更会大不相同,一个人具备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就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使其容易不稳定,同时,由于他们投入了大量成本才成为了较为稀缺的人才,社会提供给他的报酬水平也会较高,一个企业如果想招募并留住这样的人才,只能按社会标准付给他较高的薪酬,这就意味着我们增加了成本。如果,我们将人力看作资本,这是我们会很自然地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多付的成本能否给我们带来收益?假设一个企业只做国内贸易,估计在一年之内都不会与国外公司打交道,如果招聘时非要求良好的英语水平,这对企业来说只会带来两种结果:
(1)增加工资成本。本来销售部的工资成本可能是15000元/月,由于要满足高素质员工的薪金要求,使工资成本增加至30000元/月,而增加的15000元成本并不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这样做不是白白浪费吗?
(2)造成流动,增加招聘培训成本。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招来的员工在了解到他们的收入状况后会产生不满,然后另谋高就,这样,不仅使公司已支出的招聘培训费打了水漂,还得不断再去"浪费"招聘培训费用,以维持公司在人才上的高要求,而这些增加的成本也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2、在人才的使用上:一个公司招募了一个新员工,在招聘时其条件完全符合公司要求,但试用期结束时,该员工却未能完成公司的工作,因而被解聘,这是谁的过错?公司?员工?
我们很难说这完全是一方面的过错,但我们知道,对同一个员工来说,将其视为资本或视为资源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孙先生的故事。孙先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甲公司做销售员,三个月过后,被炒了鱿鱼,于是,孙先生又来到乙公司,销售业绩却很不错,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销售主管,同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招聘过后,甲、乙公司都做了些什么。孙先生来到甲公司后,人力资源部让他填写了各种表格,然后,就让他到销售部上班。销售经理将一摞产品和公司的介绍资料给了他,安排他去行政部领了笔、本等用具,向他介绍了部门的其他同事,最后,给他下达了销售指标,并让他坐到办公桌旁开始工作。孙先生没有销售经验,由于拿到的资料是公司发给客户的宣传资料,对产品的介绍很简单,孙先生对产品是什么也不甚了解,只能自己瞎闯,结果三个月过去了,仍是一头雾水,不要说完成销售任务,根本就没开张,结果被炒了鱿鱼。在乙公司孙先生有着不同的经历,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后,人力资源部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公司文化、公司发展史、公司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使孙先生对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到了销售部,又受到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随后销售经理亲自带他到销售现场观摩其销售过程,在这之后,才让他独立进行工作。在每周的销售例会上,销售经理还会不断组织大家对销售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孙先生不笨不傻,在这种周到的训练和辅导下,很快就入了门,加上孙先生勤奋敬业,销售业绩迅速上升,渐渐成为销售员中的佼佼者,很快就被提升了。甲、乙公司对人才不同的处理方式反应了不同的人才观,甲公司将人才仅视为资源,只要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而乙公司将人才视为资本,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经营开发,使其升值,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两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甲公司在感叹"人才难求",一直忙于苦苦寻找好的"人力资源",乙公司却人才济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实际上他们拥有同样的资源,就像他们都招聘过孙先生一样。现在,我们了解了将人力作为"资源"和"资本"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我们知道只有将人力视为资本,才能最经济地拥有人才,并拥有充足的人才,并使人才不断成长,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我们应如何将"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二、人才招聘1、招聘前进行规划:现在许多企业尚无能力做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但起码在招聘前应有一个针对本次招聘的规划,这个规划应包括如下内容:。招聘的目的:为什么要招这个人?。应聘者的工作任务:招进来的人将完成哪些工作。对应聘者要求:为完成上述工作,应聘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2、追求"门当户对"
农夫娶到公主当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日后因农夫养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抛弃,那还不如开始就娶个村姑,白头偕老,和和美美过一生。招聘人才也是这样,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而要追求经济适用……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招聘条件。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过高的要求将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员流动频繁……增加透明度,充分确认合作意向。人力资源部应该尽力为企业吸引人才,但吸引人才应靠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政策,而不要仅靠招聘技巧。"骗"进门,留不住,不如当初就不让进门,因此,在招聘时应与招聘者充分沟通,首先,应让应聘者了解他到公司后将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以使应聘者能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并胜任这份工作,其次,应该向应聘者客观地介绍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这样,虽然损失一些人才,但愿意进入公司的人会相对稳定地为公司工作,从而减少因人才流动造成的招聘和培养等费用的损失。三、人才使用1、人才开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人才开发的目的:使社会人才成为企业人才。虽然我们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做了基本的规定和审核,但要想使应聘者的能力能充分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例如:当我们招聘一名销售代表时可能会要求他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有关公司和产品知识的培训,他还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户介绍我们的公司和产品,只有提供相应的支持,员工的才能才会被开发利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人才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提高,而企业不可能靠频繁地换人来适应这种变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增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人才成本,为公司节约资金,变相的为公司企业增加利润。(2)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是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即可以是参加培训课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辅导和训练,还可以用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使员工自己通过读书、上学、进修等方法来进行自我培训,因为是以为企业开发人才为目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不断提高自己。2、人才使用:恰当地使用人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并能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相比有其独特性,即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件产品,也可以每天生产50件产品,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10万元利润,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这关键看企业如何去使用员工。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来讲,员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想使人才创造最大价值,就要为员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支持,包括相关的培训、相应的办公设备、其他部门的配合等等,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2)激励:
激励的作用: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使人才增值。激励的方法: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去实现,满足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实现,满足精神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来实现。谈了这么多,目的还是想把公司的人力资源观提升为人力资本观,但还有待于试行。我认为这一观点在实行中会有迅速改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6]18号),部署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全文如下:
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各地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两项计划为重要抓手,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创新举措,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等政策措施,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落实好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创业。要完善政策操作办法,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简化政策审批、办理流程和政策凭证,推行一站式办理、网上办理等服务,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享受政策提供便利。要通过多种方式督导、检查、评估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政策及时兑现。要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解读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发挥校园网等平台功能推送政策信息,组织人社厅(局)长进校园宣讲、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传,让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应享尽知。要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统筹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项目,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解决好薪酬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做好人事档案、人才集体户口免费管理服务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创造有利于流动就业、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
二、完善精准帮扶措施,精心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各地要重点围绕实名登记和精准服务两个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都能在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各城市人社部门要主动与所在地高校对接,掌握毕业生基本情况,联合开展就业服务活动。省级人社部门要与教育部门、高校建立毕业生就业失业信息衔接机制,及时、准确、全面获取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探索建立登记信息反馈制度,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对报到接收的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后,通过适当方式向高校或教育部门反馈相关信息,以便接续服务。对登记的未就业毕业生,各地要立即联系,主动服务,针对其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求职就业方案,提供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要特别关注长期失业的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专项帮扶计划,促进其尽快就业。要依托本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系统,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实名制数据库,做到实时更新、动态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各地要聚焦毕业生就业需求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针对性、实效性。要主动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各高校,组织大学生参观人力资源市场、创业孵化基地,通过现场解答政策、模拟招聘求职等活动,帮助学生熟悉职场,掌握求职方法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继续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服务周、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专项活动,多组织专业性、行业性、小型化、网络化招聘,提高活动实效。要运用移动互联新技术搭建灵活多样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地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与高校校园网、中国公共招聘网链接,打造互联互通、优质高效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
三、调动各方力量,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各地要把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纳入本地区“双创”工作总体安排,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和工作推动,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配合教育部门抓好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贯彻落实,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会同有关部门以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为重点,编制实施专项培训计划,进一步丰富适合大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充实创业培训师资,加强培训质量监督,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协调有关方面细化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支持等创业扶持政策,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公益资金和市场创投资金等多渠道资金支持。对落实政策中“优亲厚友”“将享受创业担保贷款与参加创业培训简单挂钩”等做法要及时予以纠正,帮助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工作,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统筹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创业服务市场主体作用,办好用好各类创业服务载体,对创业大学生实施精准帮扶。切实抓好创业大学生的统计、绩效评价和计划执行考核,确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任务。
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动机制
各地要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健全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和动员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特别是加强与教育部门、高校的协同配合,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各地要加强对市、县工作的督促检查,抓住关键时点和重要环节,特别是围绕两项计划实施,通过专项督查、重点调研、定期调度、工作通报等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和舆情监测,做好政策储备和应急预案,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确保完成毕业生就业目标任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
(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
摘要:可雇佣性是企业雇佣人才和高校培养人才的共同关注点,然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可雇佣性要求,研究高校和企业在可雇佣性上的认知差异可以帮助两者实现人才对接。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通过收集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及企业相关岗位的网络招聘广告,采用质化研究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得出两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结构的认知异同,进而为高校的培养模式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质化研究;培养模式 一、 可雇佣性的研究现状
可雇佣性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大部分学者认为可雇佣性是复杂多面的,Hugh-Jones和Siobhan(2008)认为复杂性主要来自于可雇佣性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用人单位、学生和高等教育机构。多数学者普遍认可Yorke和Knight(2006)的定义,即可雇佣性由一套技能、理解力和个人特质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可雇佣性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例如,一些学者(Andrews & Russell,2012)从企业的角度将可雇佣性细化,包含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商业和客户意识、素养(literacy)、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Hillage和Pollard(2009)则从个人职业生涯的角度将可雇佣性阐释为:(1)获得初始工作的能力;(2)满足轮职换岗所需,能够维持就业的能力;(3)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能够在不同组织(公司)之间转换的能力。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可雇佣性最关键的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点: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个人特质(如主动性、责任心等)。
人们普遍承认,可雇佣性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具有目的性以及有效性的高等教育和培训系统则是提高可雇佣性的基本条件(Harvey,2005)。澳大利亚工商会(ACCI)(2002)曾对澳大利亚多家大中小型企业的雇主关注点进行研究,发现雇主正在将对技术、技能的关注逐渐转移到一系列个人特质以及丰富的基本能力。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指导,会促使高校的培养方式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日本则采取将供给方与需求方也就是高校和产业界代表聚在一起,共同商讨确定了对毕业生就业相当重要的三项内容:主动学习、实习、组织支持和评估(Ito,2012)。英国政府也引入一套业绩指标来衡量各高等教育机构的成效,不断加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关联(顾露雯、汪霞,2012)。
国内不少学者也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展高等教育与可雇佣性方面的研究,例如,闫岩、任广新(2013)通过调查问卷、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研究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8项关键性工作任务和74项所需关键技能知识,据此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课程模块化+综合实践”的课程体系模式。叶红春等(2013)则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诸多问题,倡导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但是有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的研究很少,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比较企业岗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要求与高校培养目标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理解,以期发现二者在可雇佣性内容上的异同,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实践体系。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样本。我们在两个影响范围比较大的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上,选取了国内70条大中小型企业2015年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信息,作为可雇佣性研究的企业样本。
为提取高校培养目标中有关可雇佣性的信息,我们选取了60所国内高校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其中包括20所211、985国家重点高校,20所普通本科院校,10所专科院校以及10所职业技术学校。
2. 研究过程。首先对招聘信息以及高校培养目标进行信息编码,使所得每个条目做到含义单一且清晰明了;然后将表达类似或意思相近的条目进行同类项合并,合并后的条目招聘信息共23条,高校培养目标共24条;最后,在研究者的主持协调下邀请组织行为学三名博士对两组条目进行归类。
归类后,反映企业需求的招聘信息被分为四个维度:专业经历、一般技能、HR关键能力和责任心,没有无法归类的条目。高校的培养目标共分为六个维度:专业经历、基本知识技能、通用能力、科研能力和身心健康,没有无法归类的条目。 三、 结果与讨论
从以上质化研究的结果来看,企业招聘要求以及高校培养方案具体的维度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1. 高校视角与雇主视角的关注契合点。由表1可知高校所关注的可雇佣性在某些方面与企业的关注点是相吻合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专业经历。多数高校培养目标里明确规定,培养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毕业生,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工作,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适应工作岗位。企业也总是希望新员工入职后就能适应岗位要求,工作上手快等,在以上有关专业经历方面,高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是一致的。
(2)一般技能。一般技能也叫通用技能或可迁移性技能,这种技能的提高往往会大大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显然,高校在其培养目标中非常强调对一般技能的培养,包括外语、计算机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此类技能在以往的企业招聘要求中也频繁呈现,高校和企业对于一般技能的培养和要求非常契合。
(3)一般工作能力。高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一般工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创新能力、团结协作、适应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能力是大多数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企业之所以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这些能力,是因为HR从业人员必须主动去了解和熟知企业其他部门的业务,具有向管理者以及员工推销人力资源的创新性产品与服务方案的技能。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单个个体是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所以团结协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2. 高校在可雇佣性培养方面的欠缺之处。尽管高校与企业在可雇佣性要求上具有较多的一致性,然而,企业所关注的可雇佣性的部分内容,在高校培养方案并没有被有效关注。
(1)企业强调实习经历,而高校对实习过程把关不严。样本中五分之一的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表示有实习经验者优先,说明企业还是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实习经历,而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中往往更多的是课程化教学,即使很多高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有实习过程,但是高校对实习过程缺乏监控,仅仅借助一份实习报告作为实习凭证,而对于很多学生的实习造假行为却视若无睹。实习质量无法保证,会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质量,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可雇佣性。
(2)企业强调过硬的基本技能,而高校强调娴熟的应试技能。高校培养目标关注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一般技能的培养,但是有关的培养目标还不够具体,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侧重点,监督和实施不力。例如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应试技能的培养,大学毕业生往往掌握的都是“哑巴英语”。再如,在计算机操作方面,高校只是以考级的形式勉强督促学生掌握编程的技能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满足不了企业对毕业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操作的要求。
(3)企业需要实用的职业能力,高校培养宽泛的一般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部是一个独立部门,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多种与职业相关的关键能力,例如:良好的服务意识即公仆精神,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如及早判断员工与企业的矛盾以便尽快解决)。这些企业所需的能力并没有出现在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高校更多地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即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即使对于一般能力的培养,高校也没能严格履行培养方案的要求。此外,高校对大学生的学业考核机制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学习过程基本不存在压力,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高压力职场生活。
(4)企业需要负责任的人,而高校却忽视了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个人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表明,责任心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组织支持的情况下,责任心会通过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于艳等,2013)。所以,企业非常重视毕业生是否具有责任心,每一份招聘广告中都几乎会提到“责任心”一词。然而,高校的培养一开始就假设学生是具有责任心的或者学生的责任心是不可培养的,这种假设甚至使毕业生在应聘失败时仍然不明白责任心的重要性。
(5)企业需要的是专业型人才,而高校培养的是通用型人才。企业的各项工作分工非常明确,在人才的使用上更强调专业和实用,但高校的人才输出不仅仅指向企业,其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宽而泛。因此,二者在人才的能力对接上存在缺口。例如,本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高校培养目标中都提出培养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的毕业生,并且要求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用于毕业设计以提高科研能力,大有把本科教育研究生化的趋势。企业在人才选拔中首先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强,操作技能高等实用性能力和技能,而往往把科研能力看作是可选项。 四、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启示
1. 完善实习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友这一平台,通过校友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增加实习机会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高校也需要建立已就业的毕业生的学生网络,帮助在校大学生获取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帮助在校学生明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也是高校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次,高校通过更多地增设企业奖学金,并将学生的实习成绩与企业奖学金挂钩,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并获得提高。此外,学校可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实时监控学生的实习状况,学生要定期向指导老师上交实习报告,这既可以帮助高校教师积累实践教学经验,获取第一手教学案例,同时也可以防止学生的实习造假行为,提高学生的实习参与度。
2. 培养学生过硬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技能。在本研究中,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电脑操作和英语能力。在电脑操作方面,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不要单纯为了考级服务,而应该更多地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例如,通过实践应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教会学生运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在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教师应该转换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度“强制性”地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学院在课下营造良好的“英语角”文化。
3.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能力培养。教师要随时能够将最新鲜的案例带入课堂,一是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二是引导学生分析案例,逐渐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引入“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作业设计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多利用校友平台和学校资源,邀请学术界和雇主代表参与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即可达到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以及提前与企业要求接轨的目的。在这一点上,英国职业教育基于雇主驱动、需求导向、人性化的课程设计做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学校与雇主通过交流把行业、雇主和劳动力市场的组织需求转化为个性化的学习课程,毕业生整体的可雇佣性明显提高(李传瑛、王春秋,2013)。
4. 多方创造条件,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责任心培养应贯穿在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的所有环节中(刘波、陈力,2014)。首先,学校要实行责任意识的文化渗透。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校园广播、大型的责任意识主题活动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责任意识的文化氛围,唤醒和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会对自己负责。其次,具体到各个班级可以实行班委轮流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成长的岗位,帮助学生进行角色定位,明确角色责任并对所在岗位负责,通过实际的岗位工作塑造学生的责任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强调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每门课程都可以增设课程服务岗位,让每位同学都有为班级服务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摘要]当前高校农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体制中,全面管理意识缺乏,教学方法相比社会进步存在滞后性。毕业生离校后对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及其自我能力评价,其所在单位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得出从制度建设、教学改革、完善评价三方面着手,通过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出高水平、高技能的本科毕业生。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农林经济管理;追踪调查;教学改革
1前言
在中国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过程中,用人市场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为专业和多样的需求。当前经济运行新常态的基本情况又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中国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中,多局限于高校内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的改革。而高校毕业生评价体制应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客观评价构成,通过毕业生的工作技能、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体现其在本科教育阶段所获得的能力,也同样可以体现出本科教学水平的薄弱环节,突破高校内部的封闭式教学改革,以结合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林经济专业的教学改革。
2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现状
21毕业生总量庞大
中国大学生自2001―2014年间一直处于递增状态,14年间累计增长613万大学毕业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2007―2014年,毕业大学生数量增幅逐渐减缓,2012―2013年,毕业生增长19万人,达到近14年来增幅最小年。但由于前期积累毕业生人口基数较大,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在缓慢增长的同时呈现出毕业生数量仍居高不下的情况,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22用人单位要求严格
近年来,用人单位招聘考核制度逐步完善,要求大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之前就应当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这是评估本科毕业生对职业胜任度的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相关专业更提出了要求能熟练应用某程序软件等条件,使得相对滞后的本科大学生教学培养模式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3研究思路与方法
文章以高校农林经济管理本科毕业生人力资源水平追踪调查为出发点,以改革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为落脚点,从社会学、教育学等多种角度探析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
文章采用调查研究法:即以塔里木大学2010―2014届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电子邮件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得到调研及访谈回收问卷589份;统计分析法:即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出相关结论。
4调查结果分析
41思想道德、工作态度
在思想道德与工作态度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表现是满意的,非常满意比率分别达到7732%和1314%,但是不满意的和极不满意的比率也同时高达833%和121%,说明在毕业生当中,有部分同学思想道德和工作态度方面的欠缺或真空。在思想道德和工作态度培养与教育方面,高校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42专业技能
在专业技能方面,9726%的用人单位对所被调查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比较满意,表明在实际的岗位中,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表现出很好的专业技能,或者实际的工作中对专业技能的使用率较低。由此可以发现在高校教学中应当继续发扬专业教学的优势。
43团队协作能力
在调查中,用人单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满意度,优秀率达到7234%,良好率为2617%。高校教学体系中存在丰富的课余活动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度过充实而有益的课外时间,同时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协同共融的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说明了这个问题。
44英语水平
新疆地区,尤其在南疆地区,受到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影响,在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方面相对较弱。在英语水平方面,用人单位认为优秀的占2636%,良好的占3491%。说明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加强英语教学水平,同时根据自己所处的相对环境开设更有针对性、更有实用性的学科,比如开设维语学习课程、俄语课程等。
5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评价
据毕业生对母校的教育教学评价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高校硬件配置最为满意,除去总体评价之外,在所有分类项目中,毕业生对高校考核制度最不满意比例最高。学生管理方面不满意比例同样相对较高。在这两个方面学校考核相对死板,管理相对保守,未能全面具体的对学生提供所需的适当的服务。
6原因分析
61高校教育模式改革滞后性严重
高校在农林经济专业施教过程中,思维模式是按照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生产,对市场考察甚少,怎样培养社会需要的农林经济毕业生等方面缺乏宏观的整体概念。在课程学习方面,按照普遍通行的模式进行,对当地特殊环境和特殊用人单位考虑较少。而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毕业生的需求更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尤其对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水平、机动车驾驶水平等方面更是要求相当具化。而高校的课程设置,依旧遵循一成不变的课程模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62缺乏毕业生人力资源水平跟踪调查机制
衡量高校农林经济教育教学水平的根本性标准是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其职位胜任度。只有通过建立毕业生人力资源水平调查跟踪机制,通过长期、大跨度的人力水平跟踪调查,全方位得出相关的欠缺与不足,从而反馈于学校内部,反作用于高校的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才能长期有效地推动高校优秀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产生。
7对策与建议
71建立毕业生人力资源水平跟踪调查机制
高校农林经济教学改革意见根本来源于农林经济毕业生的综合评价,高校农林经济管理教学质量需要通过毕业生进入岗位后,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不足,从而得到切实的反馈意见。该机制的建立可以隶属于高校农林经济管理相关院系部门,通过组织寒暑假期,对毕业生进行大规模长期的跟踪调查,形成学校与校友的长期稳定沟通机制,分阶段定期进行信息反馈,并做好数据信息的整理与报告。
72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
企业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用人单位,是人才市场中的消费者,满足需求是生产的最终目标,而需求广泛存在于人才市场中的消费者。在建立校企联络合作机制中,通过不断从企业用人的信息反馈中,发现不足,及时跟进。在企业反馈信息中,应强调的是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共性需求,如当前的机动车驾驶证书等,高校在得到相关共性信息之后,应当积极开展筹备规划,开设相关课程,为培养优质毕业生服务。
73教师思想意识及时跟进
高校农林经济管理教学改革中,教师作为先遣部队,是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战斗主力。教师群体对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影响巨大。只有通过教师的假期企业走访,社会经济真切考察,发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思想意识上及时跟进之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相关活动。同时应当加大相关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与学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教育教学需要。
人力资源师论文: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摘要】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校各...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篇1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银行的经营...
人力资源与管理论文: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人是管理的第一...
如何制定好的管理模式和正确的经营路线,就取决于企业对于人才的抉择,只有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在这其...
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加强信息化人才资源管理十分重要,其不但同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效率有关,还同事业单位核...
人力资源管理小论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策略的创新 摘要:现如今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