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05:36: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中学数学教师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肤浅而狭隘的经验,对人的发展很难起到帮助.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反思,因为再成功的教学,也难免瑕疵的存在,而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促成普通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蜕变.
一、以教学反思日记来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日记主要记录的是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记录教学实践的成功之道,亦或是不足之处,还可以记载教师的随感和学生的感受等等.数学教师以此来进行教学反思时,一定要注意详细而及时地记录,行文之间还需将听到的话与自己的评论区分开来.例如,日记正文写在正中,左右两侧留有空白,既可以摘录别人的评论,也可以是自己的随感.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记必须要有持久性,如果由于忙碌或懒惰放弃记录,则时间一长必然荒废.因此教师要勤于练笔,在思考和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另外,教师的反思日记不能记好后就束之高阁,而应该将其充分用于交流.教师可以在各类教学探讨活动中和其他教师交流自己的反思日记,藉此引发讨论,营造交流和讨论的氛围,通过彼此的思维碰撞来促进反思的深入进行.此外,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反思和学生、家长进行分享,从而从另外一种视角来反思教学,改进实践,进而有效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总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日记更加系统而有效地回顾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育理念,从中发现问题,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加开阔的反思空间,从而有助于联系自身的经验来内化教育理念,提升个体的实践能力.
二、与同行交流来深化反思行为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行交流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反思途径.
数学备课组活动是当前各类学校最常见的同行交流平台,集体反思应该是此类交流活动的重要议题,而反思的焦点就是近期各类教学活动中所暴露的问题.以同行交流来推进教学反思能有效引导教师将视线集中于具体问题,集思广益,积极实现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有效推动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解决.例如,以观摩公开课为平台,为教师提供集体评议和反思的氛围,在观摩活动中,教师将感受和体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以及教学风格等等,观摩之后的评议阶段,教师可以边评边议,彼此交流,相互切磋,在反复研究中感悟别人的长短所在.而且,热情洋溢的讨论也将引导教师多听、多想和多问,偶尔的争论也将促进教师的反思向更深的层面前进,从而更高程度增进对教改理念的把握,提升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反思能力.
三、以师生交流来推进反思行为
数学教学是一个师生对话、相互成长的过程,没有对话、没有互动,数学课堂就只能是“讲座”,而不能Q为“教学”.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在积极互动中的共同成长,这也是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不仅能有效推动教学进程的持续向前,同时教师从师生对话中也能有效捕捉相关信息,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得当,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相关策略,有效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中学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是多渠道的,教师要善于整合课内外的信息,及时进行反思,从而提升自己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对话,还可以在课外以如下几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有效推动个人反思的进行.(1)作业反馈.学生的课外作业也是他们的重要学习环节,教师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过程所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可以反思自己教学环节是否存在疏漏,是否存在知识挖掘程度不足等等,因此结合学生作业所反馈的信息,教师可以及时重设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2)自习辅导.中学数学内容多、能力要求高,如果只是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在自习课上进行个别性的辅导很有必要,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将面对学生很多个性化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将促成教师的反思,反思此类问题发生的缘由,从而在课堂教学时予以弥补和改进.(3)纠错本.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纠错环节至关重要.针对学生的易错点,教师即使讲得再仔细,其效果也不一定好,学生面对同类问题依然会出现错误.对于学生纠错本上频繁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深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探求问题发生的根源,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寻求错误克服的根本途径.对于学生,教师要提醒他们纠错不能仅仅只将错误集中到一本本子上,而应该每一次将错误原因分析到位,反思自己错误频发的缘由,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教师也能从学生纠错本上得到启示,进而反思改进教学的途径.(4)常态化的师生谈话.师生对话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的师生问答,教师要创造机会和学生进行沟通,常态化的对话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障碍,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
摘 要:“教育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教师决定着教育的好坏。”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随着数学新课标的实行,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执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使中学数学教师有效地实施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专业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当前的关键和热点问题。该文分三个部分论述了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第一部分是新课标及理念;第二部分是新课标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第三部分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数学教师 专业能力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也被科学技术改变了。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归结为是新的知识的缔造者,要培养21世纪的素质人才,从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教师。因此,只有加强对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培育出符合21世纪要求的教师人才,才能使国家的教育队伍更加强大。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相应的专业要求。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导力量的教师,如果专业能力得不到保证,有效教学与高效教学又从何而谈?因此,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新课标在教育改革方面要强化的重要问题。
1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定位课程价值,重视新学力观
1.1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理念形成于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剖析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在理念方面,新课程与旧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不同的理念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改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旧课程观中,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因而教师是中心。而新课程观中,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自我建构的过程。二是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尤为重要。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教材以及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和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个紧密的关系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学习方式产生转变是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是数学新课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单单只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这种理念进一步领悟,而这种领悟只有在实践教学中才能够得以不断完善,因此这种意识在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攻坚阶段才显得尤为突出。
1.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课程的价值是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是多元的和多种价值的交融,是人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交融,因此新课程的价值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简化成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虽然我们向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但至今,在如何处理好“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人的价值”这3种基本价值的关系上,经历了许多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1.3 课程价值定位是人的发展
新n程的定位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主要是指以个人能力和个人的个性发展为核心,这就是课程价值取向的定位问题。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品质,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等。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奠基工程,面临的教育任务,不仅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尖端类人才,还要为农业建设、工业建设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要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三者关系。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技之长,成为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1.4 重视双基,重视新课程下的新学力观,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
学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基础学力是指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学力。发展性学力是指以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发展自己的未来的能力。把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及掌握与终身学习三者的关系联结在一起,便形成了新课标中的新学力观。
在新课改中,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处于突出位置,它提倡将双基作为一种载体,强调对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及合作意识的培养。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却一直忽略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新课程强调,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2 新课标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广大教师虽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观念、理论和要求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还存在着一些困难,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通过具体实践,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1 教学基本能力
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特定的词语、符号、式子、图形等,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师生间相互交流数学知识和情感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数学教师要保证做到:熟练使用普通话,课堂教学时口齿清晰,语调抑扬顿挫,传授的课堂内容要保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要严密,数学试题中的符号语言要准确、几何语言的表达要规范。
教师的板书是展现教材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进行演示例题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之一。数学教师的板书要保证做到:布局要合理且简明扼要、字迹要工整且避免出现错字。同时,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板练空间,以便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例题示范时,步骤要规范、详略要得当。
例如,讲解例题: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求直线的表达式。
分析:由直线与直线平行,可求出的值;由直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可求出b的值。
解:因为直线与直线平行,所以=-1。又因为直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所以b=-2。因此所求直线的表达式为。
2.2 分析研究教材能力和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具备分析教材和研究教材的基本功,这是教师能够上好每堂课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到: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熟练掌握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的功能因素,注重教材中例题的变式、延伸和拓展内容,重视教材内容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
例如:
(1)复习旧知。
问题 当取何值时,下列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
(1)12;(2)
解:(1)当=1时,函数有最小值,为y最小值=-13。
(2)当=-1时,函数有最大值,为y最小值=3。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纠正,让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板书:
二次函数的最值:如果a>0(
(2)探究新知。
某商品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以卖出300件。已知商品的进货价格是每件40元,制定怎样的涨价或降价的方案,才能使利润最大?
(3)变式训练。
某商品现在的销售单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以销售300件。根据市场情况反映:如果调整价格,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货价格为每件40元,如何制定价格才能使利润最大?
在新课标中,中学数学内容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调整和变化,这也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在具备较强的挖掘教材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分析和理解教材的能力。同时,还要全面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和新旧教材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数学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改变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做到灵活地使用和运用新教材,不断积累新的课程资源。
2.3 创造性的指导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内容,既体现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体现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依据中学生的不同的年龄特点,根据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改革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不同程度地开展探索性教学活动和创造性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多样化、兴趣化。
目前,中学数学的教法处于转型期,很多教师还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新课,要使教师都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实行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实现新课标教学行为的重大转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要求广大教师,在抓好数学双基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放到首位,在课程的构建上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作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同时也要对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注意力、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效果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 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再思考
从新课程改革方面来看,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数学课程方面,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为了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中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方面的信息收集,来充实数学教育教学资料不足的问题,进而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数学文化课和综合课程的设立,还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熟悉数学史,掌握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以及数学在其他相关学科的应用等文化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迅猛发展,数学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多样化,所以要求中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不断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4 结语
目前,关于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许多数学基础教育方面的课改专家和大多数一线数学教师,在此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和细致的研究工作。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也会逐渐加速,中学数学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增加,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当前学校及教育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多年来,笔者虽然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但由于水平和知识面受限,有一些问题的阐述还不够深入,今后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学习,并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期待与各位数学教师共同提高。
【摘要】在理解大数据概念的基础上,以大数据理论为指导,把素质教育和高中数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贯穿于研究过程之中,以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为主线,分析了大数据对高中数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冲击和影响,并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怎样迎接大数据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分析了大数据自身的不足,要尽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大数据积极的作用,克服其消极因素,真正让大数据为教育事业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教学方法;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
1大数据简介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利用常规软件工具来获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美国数据中心给出的大数据是指“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一种新的技术架构.”[1]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编著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即抽样调查法)分析数据,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可见大数据是个新鲜事物,概念宽泛,大家对它的认识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大数据所含范围广、容量大,大家看它的角度不同,认识也就不同.
而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在编著的《与大数据同行――学习与教育的未来》中,明确指出:大数据重塑学习的三个特征:“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2]可汗学院由萨尔曼・可汗创立,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通过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历史、金融、化学、天文学等科目知识,现已有数万名用户,几十亿的免费教学视频,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络视频库[3].
2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主要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叙述事实和描绘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着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有时会陷入被动的学习.因此,它易束缚学生的思维,缺少互动性交流,较少顾及学生的兴趣与需要[4].
(2)阅读法: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也十分有限.为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阅读(书本、报刊、文件),并领会其中内容.关键是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吸收知识,因此,阅读法的形式越多就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在高中教学中将阅读法分为了自学式阅读、复述式阅读和预告式阅读[5].
(3)谈话法:是教师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和经验,积极思考,能够独立做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该方法所需时间长,知识储备和谈话技巧要求高.
(4)讨论法:根据教材要求,拟订讨论课题,全班同学或小组学生紧紧围绕这个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易于发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参与性.但它耗时长,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要有良好的知识基础[6].
1986年召开全国教师现代“教学法”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教学方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现代教师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7]:
(1)自学辅导法:是由我国科学院经两年多研究提出的教学方法,简称“自辅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获得书本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2)引导发现法: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将教材划分为一个个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听讲等多种途径去研究问题、总结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大致分为三个过程:划分发现过程、确定教学要求;严密组织教材、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积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现学习的情境[5].
(3)研究性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是胡炯涛教授提出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以及对某一确定性的证明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实施过程是教师组织好教材,把学生划分为小组.课上采用阅读、讨论和交流等教学形式,教的工作是组织、引导、发问、检查和小结等[8].
(4)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是由特级教师邱学华提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3大数据对常用教学方法的冲击
3.1对讲授法的冲击
讲授法的核心是教师积极主动的“讲授”知识.“讲授”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信息的传播,而学生的“学”则是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大数据对讲授法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对传播的信息及其传播的途径、方法上.
数学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教学过程也相对比较抽象.讲授中要引起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取到有关“科学提问”、“情景创设”和“激发疑问”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应用到“讲授法”中来,并且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传给学生,可以避免课堂中的“满堂灌”和“注入式”数学教学.这将为讲授法的启发性要求带来新一轮的思想冲击[9].
同时,由数据分析还可获得多种相关知识和讲授方法.将知识和方法利用大数据技术,综合应用到课堂“讲授”教学中,能使学生从多层面、多途径、多视角获取知识.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都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3.2对阅读法的冲击
阅读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而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法可能相比其他科目阅读起来更困难一些,因为数学中有大量抽象化的数学符号和极其精炼的数学语言,增加了数学阅读难度.所以,需将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法进行分类.通常把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法分为自主式阅读、复述式阅读和预告式阅读,这种分法主要是依据教材难易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大数据对阅读法的冲击主要表现在阅读分类上.
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对教材数据和学情数据的分析,可以真实、全面地掌握教材信息和学生学情.在此基础上,高中数学教学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阅读法,选取适宜于学生发展的阅读材料.不再是仅凭直观的教材难易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来对阅读法进行分类.
3.3对谈话法的冲击
谈话法要求数学教师提出“问题”,可是,数学问题通常蕴含着某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且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知识逻辑要求严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提出问题、怎样提出问题和提出的问题怎么展现等方面要深思熟虑,当然,这也将是“谈话法”的重点之所在.大数据对谈话法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数学教师对“数学问题”的精心设计上.
通过对教学大数据和学数据的分析,可以释放数据中的洞察力.将这种洞察力应用到有计划的提问中,会使提出的问题更科学,难易度更适中.教师也能更好把控谈话过程,以多种途径和不同方式提出问题,灵活生动地展现问题,使谈论的话题更加契合学生发展.大数据时代,教师在谈话过程中面临着“问题”预设的冲击.
3.4对讨论法的冲击
根据数学教材要求,拟订讨论课题是讨论法的关键.而数学教材要求点众多,每一个阶段的具体要求点也不同,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教材的要求,做到“点面”结合.同时,讨论法的信息交流既不同于讲授法的单向交流,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交流,而是集体成员大讨论之后的多向信息交流[9].大数据对讨论法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数学教材要求上.
大数据的敏捷性和快速性,会在短时间预测出多个教学要求.教师在拟订课题时面临着多个教材要求选择的困惑,是综合多个要求还是依据单个,等一系列问题,将直接影响课题拟订依据,给数学教师的课题拟订带来思想的冲击.
4大数据对常用教学方法的影响
4.1对自学辅导法的影响
自学辅导法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教师起指导和辅助作用.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这种教学方法佐证了1999年印度教育科学家苏伽特・米特拉的预言:“教育是一种自组织行为”.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提倡学生自组织学习,学习行为和学习需求由学生自己决定,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苏伽特还指出:“你能够想象和确认,你所教的和考核的东西,在今后20年学生们走向工作岗位还管用吗?”因此,他认为大数据时代,三种东西是学生用得到和必须学会的:“一是阅读,二是搜索,三是辨别真伪.”[10]
大数据对自学辅导法的影响主要在教师作用发挥的大小上.传统的自学辅导法中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学习,还要将具有逻辑意义的教材同学生已有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使其融会贯通,促使学生保持相应的学习心向进行学习.而大数据时代倡导的“自组织学习”更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仅是帮助者与合作者.
4.2对引导发现法的影响
引导发现法的关键在“发现”.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知识的联系十分紧密,后续知识点的学习需要前期知识基础,数学教材划分的“发现”是在知识逻辑基础之上.传统的引导发现法中对数学教材划分的“发现”过程也是依据数学教材结构、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学生认知水平.可是,它较少对数学教材结构、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情况做实证数据分析,缺乏信息量化.大数据对引导发现法的影响主要在数学教材划分的“发现”过程上.
大数据背景下,数学教材结构、知识逻辑关系和学生认知水平可以量化,通过对量化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得“预测”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将数学教材划分为一个个的发现过程.这种划分更加科学合理.
4.3对研究性教学法的影响
研究性教学法的关键在于“研究”.前提是数学教师组织好教材,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而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要求数学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好数学教材,组织了的教材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大数据对研究性教学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数学教师教材的组织上.
通常数学教师组织教材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学生特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境等.而学生数据、教材数据和教学数据等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可是这些教育类大数据可以槭学教师提供较为全面的学生信息、教材信息和教学信息,在教材组织中充分利用好这些信息可以使研究的对象更科学合理,研究性教学更有效.
4.4对尝试教学法的影响
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尝试练习,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制定出适宜的尝试练习.数学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做练习,要求学生做例题、习题和单元题来强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练习题的难易度和习题数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大数据对尝试教学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了解学生情况上.
数学教学活动时刻产生着数据,大数据就在我们身边.“它让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群体逐渐走向微观个体,让追踪每一个的数据成为可能,从而让研究每一个个体成为可能.对应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现真正的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成为可能,从而可以更高效地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练习”.
5迎接大数据对教学方法的冲击与影响
未来教育中,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会越来越深远,会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那么高中教师应怎样迎接“大数据”,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本文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5.1思想上,树立大数据意识.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数据越来越丰富.据预测,到2025年,教育领域所累计的数据规模将达到现在教育数据的50多倍.这样的大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等方面将产生巨大的变革.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所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
以往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关注较多的是表面的“数字”,而忽视了内涵的“数据”.大数据来了,它提醒着教师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数据”而不是“数字”.因为,大数据不仅仅是“数字”,更多的是过程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客观的、真实的存在着.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树立了大数据意识,才能更好地感受教学过程就是数据产生的过程.
5.2行动上,走进网络,学搜集、分析、整理数据.
大数据时代,鼓励教师大胆地走进网络,利用网络,掌握多媒体技术,学会搜集、分析和整理数据.让互联网技术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服务.
当今的教育教学资源不再像以前那样缺乏,人们还时常觉得信息泛滥.网上国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大量在线教育平台不断涌现.从前的纸制学籍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学籍系统.网络已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
若教师们不顺应时展,走进网络,学会数据处理,那么在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中,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教育数据挑战.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懂得网络搜索,还要掌握数据处理技术,利用网络,提升教学水平.
5.3教学上,利用数据,教授学生数据处理方法.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更多的要求是用数据说话,让教育成为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利用“数据”,让真实、合理的数据服务于教学,使教学过程尽量做到去“经验化”.教师尽量用“数据”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利用好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数据,根据数据信息,全面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科学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中多用“数据”举例,教会学生管理个人数据,利用个人数据,挖掘个人数据.使他们会用数据帮助自己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5.4学习上,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规划、设计知识学习.
素质教育强调了“终身学习”,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对“终身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有知识更新计划,要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12].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们时常抱怨信息更新快,稍不注意就跟不上时代步伐.在大数据的洪流中,数据更新的速度也会非常之快.可能教师们还没来得及处理昨天的教学数据今天的教学日志又来了,一大堆的新数据又待处理.
譬如当今的信息化生活,人们有时感到一天不浏览网页就好像与社会相脱离.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如此之快,作为信息载体的数据也随之崛起.因此,大数据时代下,新的数据、新的信息、新的方法、新的学科知识不断涌现.需要教师们积极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6结语
当然,大数据也存在着许多理论风险,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在大数据的价值被认可的同时,也要认清大数据不是万能的,人们不要过度迷恋大数据.在许多新的领域或罕见大事面前大数据就很难发挥好作用,太缺乏数据基础.大数据对用户的隐私也很难兼顾,很难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并且,大数据通常对发现过去很有用,但是不能左右未来.因此,结诸多因素于一身的教育事业,不能仅凭大数据左右教育未来.教育事业反而需要更多优秀的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们不要将学生学业大数据看成为一个标签,成为永恒的过去.
教育也不能过度的聚集学生个人数据,过分专注学生个性特征.教师要避免过早地为学生设定个性化教育,影响个体真正的潜能发挥,形成规定化的未来.
总之,大数据一方面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又有自身的不足.我们要尽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大数据积极的作用,克服其消极因素,真正利用大数据为教育事业服务.
摘要: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教师要认清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好转变角色的准备工作,以适应新形式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本文针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教师角色;转变;教学
1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新期待
1.1 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他一人从课始到课终将知识不遗漏地传授给学生,力求做到细致全面,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课堂要变、教学过程要变,其根本在于将师生的关系与角色,都要有重新的定位,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互助、民主合作的关系。教师要认识到“黑板面前要人人平等”的原则,给学生一个适宜创造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呼吸,自由地发展。课堂上的组织性语言就是反映师生关系是否民主的一面镜子。师生关系的平等,有力地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眼中真正有学生,课堂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的态势。
1.2 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增加“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要求老师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空间,要给学生实践和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变“居高临下”为“平等”,鼓励学生挑错,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阔视野,这样才能有新思想火花出现。
1.3 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在培养目标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越自我”。
2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2.1 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第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质量观和学生观。第二,并要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自己的责任。第三,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高考科目近年最大的变动是增加了关于个性品质的要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
2.2 教师心理观念的更新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如在讲如何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时,可以先是倾听学生们的方法,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把我们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只有活动的教育价值真正为教师认识与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与发展主体的主体性才能受到重视,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个事实。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3教师角色的适应与发展
3.1 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借助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选择好的课件,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
3.2 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来高中教育不断的得到普及,上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学生们的数学水平差异就越来越明显。这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的变革自己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的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师应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当代的中学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
摘 要:要将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使改革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取得最终胜利,仅仅在课程形式上的探索和改变还不够。如果没有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没有教师基本素养的提升,无论多么先进的理念到教学实践的一线都会发生变形,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基本素质。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基本素质
经历多年的不断探索,我国在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基础教育的理论也有所突破,同时,教师的理论水平也获得提高。相对来说,教师的基本素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基本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多么新的教学手段,倘若没有一线教师加以使用和贯彻,都将是一纸空文。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教育十点计划”中曾经指出,我们只有拥有了最好的教师,才能拥有最好的学校。真是一语中的。那么,为了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处,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和素质呢?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什么?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就是一个教师的学生观。如果一个新教师没有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或者没有思考,那么他的教学行为就是自发的,处于教学的原始状态,就很难称得上教学艺术。这些问题在许多老教师那里也同样如此,许多人任教多年,却很少去思考。
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吗?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看似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需要引导,也需要教师加以指点,但如果教师确定强化这一点,往往就习惯性地让自己占据了统治地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就会遭到扼杀。一方面,学生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被动的、没有主见的、不可塑造的。恰恰相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完全是他自己,有自己的思维特点,有自己的思维习惯,这些都不易被教师改变。教师需要尊重这一点,并以此为教学的前提。武断霸道地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走,或者丝毫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感受,那只能让学生产生痛苦的情绪,对于课堂教学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教师从不考虑,只能在技术层面教学生,同样是数学课堂教学,如果目的不同,出发点和落脚点也不同的话,手段和方法、效果和意义也会大有不同。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为了教而教。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主动探索兴趣和能力、拥有创造力的独立研究者。独立是说这样的学习者不会人云亦云,不会随波逐流,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且,有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怎样?课堂教学中,学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处于怎样的地位?教师扮演什么角色,处于怎样的地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认识基本可以形成教师的课堂观,也能处理和协调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
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在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比较弱等许多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个体性得不到尊重,也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展示,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更不能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动力。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理念特别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法的改变也就是课程观的改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一是运用学生的视觉感知,让学生去“看”,去“想”;二是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去“说”,去“问”;三是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去“玩”,去“动”;四是活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去“听”,去“悟”。
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这里首先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从比较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解读者转变为把控整个课堂的设计者和导演者。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将自己也变成一个学习者,和学生一起学习,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更多的是点拨和归纳。其二是教师从较为单一的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实施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重角色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需要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法,坚持学习,并享受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和苦难。唯有如此,教师才能获得蜕变,由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向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教法的教育家行列迈进。
三、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承担怎样的角色?教师与学习是怎样的关系?教师是应该为了成绩而教,还是为了自己的教学理想而教?这些问题相信很多老师都没有考虑过,思考过的也往往难以走明确的答案找不到答案就进行放弃。
许多老师的目光短浅,常常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那张试卷上,为了成绩而教。这样的老师是个普遍现象,是应试教育大背景的产物。许多老师迫于种种考核制度,不得不如此。只有极个别的老师才不会放弃自己的教学追求,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造思想的人为目的。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相当的能力,努力在素质教育和应试之间找到平衡点。有的人认为这两者不矛盾,是一对可以协调的关系,可以互为表里。但是事实却是放弃追求,专注于试卷的应试教育确实能够更快捷地取得成绩。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教师的学习。教师需要专业化知识,而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包括中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数学知识,还包括促使教师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周边知识和文化,也需要教师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知识。在现阶段,教师的学习由行政部门掌控,教师每年都有继续教育,还有各种培训,应该说对学习是非常重视的,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也很难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甚至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反感。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一样,如果教育使用强制性的手段,那就远没有引导和鼓励更让教师乐于接受。
教师应该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有许多专业性强的教学类书刊,可以订阅,还有丰富的网络资源,有许多高端交流的平台。教师学习就应该把自己引导到高处去,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授那一本教材。教材毕竟是弘大知识的一个水滴,远非知识的一角,教师如果只把眼光盯在教完教材,那就会局限自己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最后,需要强调和指出的是,缺乏专业性学习而只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形式、模式的追求与改变的,终究难以有所突破。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教师不断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与课堂训练有直接关系。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训练,确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此,笔者从一堂数学课说起,探讨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训练的实施与探索,希望能够为从事一线教学的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训练;实施策略
近几年,由于我国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作为中学教师,优化课堂结构,保证课堂训练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确保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尤其是数学课,教师一味地讲解,教学效果反而不突出,做好课堂练习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目标,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探究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训练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课堂训练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建设高效数学课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课堂训练的意义
对处于思维发展时期的中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课堂训练作为中学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更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节数学课,好的课堂训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训练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更无法体现学生所学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课堂训练对中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一线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等,有层次、有目的地开展课堂训练。
二、当前中学教师课堂训练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堂训练对中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中学教师往往没有认识到其存在的重要性,而是任意妄为地开展课堂练习。因此,当前中学教师课堂训练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课堂训练手段单一。由于很多教师缺乏教育机智,课堂训练手段过度单一化,缺少新颖性,学生对课堂训练感到厌倦,一听到课堂训练就望而生畏,更不要说学习兴趣;其次,课堂训练没有明确重点。在课堂练习中我们发现,教师让学生做与讲解相似的题目,学生能够很快做好,但是在回家做作业或者遇到一些变式题的训练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错误,充分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这也说明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没有明确教学重点;再次,缺乏实践性,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中学生由于思维意识还没有发展完全,因此,学习抽象性较强的数学问题存在一定难度。而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因此,应该在课堂练习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实践性;最后,课堂训练没有立足课本,加强基础性练习。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人人都应该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然而很多中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训练时没有立足课本要求,做好基础练习,而是为了实现自身教学目标,过分重视知识学习等。总之在数学课堂中,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训练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中学数学教师提高课堂训练的策略探究
只有保证课堂学习效果,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然而我国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训练内容的选择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策略,才能够保证高效课堂。
1.课堂训练应该明确教学目的
为了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课堂训练目的,具体明确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提高和智能培养等等。尤其是课堂设计训练,应该严格遵守大纲要求和教学目标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目标训练系统。如:《认识三角形》,教学目的如下:
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激发学习乐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训练围绕课程目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根据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
2.课堂训练应该分步实施,及时有效地开展课堂训练
中学数学课堂训练应该采用分步实施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时有效地开展课堂训练。具体实施如下:应该合理适当地将讲授内容分为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结束后都进行相关课堂训练,这种模式能够让训练有效实现,并且训练时间间隔较短,防止学生出现烦躁情绪,此外,不仅能够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还符合数学学科前后知识逻辑联系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及时巩固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如:《图形的旋转》这节数学课,可以将教育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环节:旋转概念、旋转性质、旋转作图和旋转应用,每一个环节都结合一定的课堂训练,学习旋转概念后可以呈现多组视图让学生辨别,学习旋转性质后让学生根据应用性质解决问题,依此类推,最后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数学学习的奥妙和乐趣。
3.课堂训练应该重视基础训练,做到层次分明
每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情况不同,因此,应该根据班级情况展开课堂训练。课堂训练应该加强基础练习,做到层次分明。重视基础练习是因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熟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的过程,基础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日后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应该重视基础练习,此外还应该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定难度,形成学习梯度,让学生感觉到思考的乐趣,在思考的基础上掌握有难度的内容。
4.课堂训练应该具有独立性
课堂训练应该保证学生的独立性,但不是说数学课堂不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虽然学生可以交流合作,共同进步,但是独立思考也十分重要,交流合作应该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训练内容应该设置在学生最近发展的区域范围内,让学生在训练面前能够先独立思考问题,切记不可以看到学生没有做出来就讲解,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乐趣和意义,因此,作为中学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一定的耐心,让学生真正体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5.课堂训练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因材施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该点,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发展、情感升华等等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够确保学习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当堂学习情况,让学生讨论建议课堂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只有学生参与到其中,作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课堂训练还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开训练内容,避免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而能力较高的学生却难以获得进步和成长的情况。
综上所述,课堂训练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是一堂有效的课,教师应该保证课堂训练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练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能够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保证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中学数学教师采取相关措施促进课堂训练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0%,要提高我国人口受教育的比率,就要从农村教育抓起。中学数学教育是人生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阶段。只有根据当前农村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才能更好地规范和完善教育制度。
关键词:农村中学 数学教育 现状 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国的教育教学也有了相应的改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与西方教育相比,师资专业程度不“精”,特别是农村对教师学历要求的起点相对较低,有些教师对职业道德素养不够重视,教育数学观念滞后,自我科研能力有限,教学策略不够完善以及所涉猎的知识范围比较窄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了解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是根本要素,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一、农村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全国提出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虽然大部分地区都进行了课改,推行了素质教育,但是仍有一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在教育方面仍比较死板,单纯的以升学为目标来实施教学,把分数作为考核学生最重要的指标。从而出现“外干中空”的素质教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老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对于提升学生的成绩没有帮助,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能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2.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实行新课改以来,中学数学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对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老师还是比较匮乏。这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时也是学校对于科研教学的轻视,学校没有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有很多老师宁愿把时间花在对学生加班加点的补课上,也不愿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3.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学校的教育离不开老师,所以说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农村的教师队伍面临很严重的人才流失,这是制约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村数学教学的老师本来就比较匮乏也是制约数学教学良好发展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农村数学老师综合素质不高也是限制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同时,有一部分中学数学老师在被培养起来后,由于对农村的教师待遇不满意及发展受限,而选择到城市发展;最终致使农村教师数量也来越少而失去平衡。
4.教学方法单一。农村的数学教学都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形式单一化、死板化。在教学中,老师大都按教案中所记录的知识顺序进行“复述式”的教学,教师、课堂、学生好像都成为单独的个体,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学生永远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问题质疑意识,不会独立的思考。这样就无法实现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情形,长久以往,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5.农村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从小学走进中学会有很多不适的状况出现。比如说,有的同学因为成绩不如别的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尤其是现在农村有很多的留守学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自己的祖辈又不愿意沟通,想要提高成绩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就埋怨自己,最后就破罐子破摔,用这种不正确的方式来发泄情绪,久而久之,不良之风就会在心中生根发芽,而难以自拔。
另外,农村学生的家长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在学习方面能够给予学生的帮助不多,让学生很难确认学习动机,无法进入学生的角色,对于学习的欲望不强烈。即使是在课堂上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与教师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
二、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
1.提升老师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得到大家认可和支持的好老师,仅有广博知识的灌溉与吸收是远远不够的,其还要兼顾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与修炼,并要严于律己,将内在修养与外在修为共同“浇筑”,力求在每个细节与环节中都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并成为学生学习与效仿的榜样。同时,学校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一方面,让老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并进行针对教学的课程进行试验;另一方面,老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保证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优化学校行政管理领导班子,提高管理意识。学校的管理必须要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老师来说,要多给农村中学数学的学生撒一些希望的种子,多灌溉一些爱的源泉,把工作重心的一部分转移到学生管理中来,将管理组织结构向更均衡的方向发展,以此来提高管理效力。对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处理,不断地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
3.丰富学习的内容。从教学改革开始,就提出了把学生放置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丰富学习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提出质疑,发表和别人不同的见解,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来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问题意识。
4.开放教学评价。评价是老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考量,同样也是学生提升自我的参考标准,对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有所影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如果言辞过于偏激,就会让学生受到打击,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果评价对学生过于放纵,学生就会容易骄傲自大,这样的效果同样不利于教学的实施。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富有创造性,并始终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不能把教师作为绝对的评价者。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让家长、老师、学生自己都参与进来,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并让家长评价自己的孩子,老师要把评价记录下来同时老师自己也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正确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清楚的认识自己,建立学习的信心。
5.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生活是他们的生存重心,要他们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就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因此要适当的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农村中学的数学教育,要知道农村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和城市的学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升学生的信心。
三、结束语
进入21世纪,教育已成为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学数学教育褪去传统的、古板的教育模式,重新得到“蜕变”和“成长”,并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从而推动农村中学数学的发展,让“质”与“量”都达到相应的提高。
摘 要:一个学校中班主任所承担的任务之繁重是不言而喻的,一个班级的管理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而中学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难度相对要大些,毕竟是理科老师与文科老师,担任班主任会存在差异。当然与专职班主任又有不同的管理特点。
关键词:中学数学;班级管理;班主任
学生从入学后一直到读完其所修专业毕业,一定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有从教几十年快要退休的老教师,有男教师有女教师,有学生喜欢的教师,有学生不太喜欢的教师,这些教师或教这个学生一个学期或教三五年等。但有一类教师会直接影响这个学生并让学生记住,这就是班主任,因中学数学教师大多数情况是教这个班的数学课并兼班主任,对这个班的作用和影响是比较大的。
一、中学数学教师既是班级的科任教师,又是班级的德育工作者
由于班主任具有双重身份,首先,班主任应当是科任教师,要履行一个科任教师的职责,不能以为是这个班的班主任而不努力教好这个班的数学课,认为只要管理好了班级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是不对的。其次,在教好这个班数学课的基础上去管理这个班级会更容易,故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这个班的班主任,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二、中学数学教师要从数学教育的特点发掘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德育成长
作为数学教师兼班主任,要如何才可以做到二者相得益彰呢?不妨这样试一试,曾经有这么一位数学教师兼班主任,他所教的班级有一个纪律较差的男生,经常欺负班级女生,好多女生及家长告状到班主任那里,当时这个班主任为此事感到有些头疼,想了许多办法,也叫这个学生的家长到学校多次,最后没办法时,有一次,这个班主任在学生的作业上给他留下一道这样的作业题:3减9等于几?第二天这个学生写出了正确答案:等于负6,这位班主任从这里发现了这个学生的亮点,下课后将此学生叫到办公室,指着那个题问他作业是他自己做的吗?这个学生爽快地答:是。然后,教师又在作业本上写了几个简单的数字计算题叫学生做,这个学生都做正确了。此时,教师以此为点,多说激励性和表扬性的话,该学生觉得老师并没有讨厌他是学困生,他也渐渐地和老师沟通起来,以后这位数学教师还经常在班上有意识地表扬他。不到一个学期,这个学生不论是成绩还是纪律均出现明显好转。所以说数学教师当班主任,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就能恰到好处地促进学生的德育成长。
三、中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班级科任教师关系
数学教师兼班主任有时与其他科任教师相比有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有些科任教师在他上课期间或多或少会出现与班级个别学生的矛盾,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这些科任教师第一时间是将此学生交给班主任处理。另外,班级中的学生对班主任的认知比其他科任教师更加强烈,会更加惧怕班主任。所以,作为班主任更应当被科任教师理解,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是团结合作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纪律情况要与科任教师沟通,这时作为科任教师也会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这样对于整个班级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四、中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要适时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学生在家时主要以家长为主进行教育,一旦学生走进学校,学生的教育则变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便只有通过教师主要是班主任向学生家长反馈,所以在许多情况下班主任则成了学生在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学生的家长,一旦要了解其孩子在校情况,大多数情况是向班主任了解。那么,作为班主任,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可以建立学生个人信息联系册,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各种情况,家庭是否困难,家长的联系电话等。当学生在学校出现违反纪律的事件时,可及时与家长沟通,必要时进行家访,当学生在学校有进步时也可向家长报喜,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管理,学生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五、中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
中学生在校能否得到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科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些学生各科不能全面进步,这些学生往往偏重于多花时间和精力学习班主任所教的科目,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发展,更有学生由于惧怕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放在班主任所教科目上,从而造成偏科。诚然,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会比其他科任教师有较多时间,并且有的学校所开设个别科目课大多情况是让班主任去上,那么班主任就有可能会上数学课。长此下去,无形中学生对班主任所教数学课花的时间要多些,成绩或许会更好些,但中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学生全面的进步。倘若学生偏科,则要及时告诉学生所有科目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防微杜渐。
中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是普遍存在的教学现象,只要数学教师兼班主任能认清自身的双重身份,多与学生沟通,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多与班级科任教师沟通,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到既不耽误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又能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学生既能在这样的班级中学到数学知识,又能在个人思想教育方面得到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家庭有用之人。
【摘 要】本文根据中学数学教师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时存在的六种常见问题,着重从六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写好教研论文行了分析、阐述。希望对有写作欲望的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研论文;问题;对策
由于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到撰写数学教育科研论文,已成为许多中学教师的一种新追求。通过撰写论文,促使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同时,还可作为晋升职称时加分的筹码。因此,写好一篇高质量的数学教育科研论文很重要,但在实际撰写过程中,又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六种情况:
态度不端,目的不纯;缺乏耐性,敷衍了事;命题过大,头重脚轻;窃取抄袭,偷梁换柱;书写不规范,版式不正确;不知“己”,更不知“彼”。
根据以上问题分析及自己几年来书写、发表教育科研论文的经验,谈一些感想和体会,希望能对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在论文书写方面有所帮助。
1 要端正撰写态度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摒弃自私片面的功利性想法,不能只看眼前,要用发展的眼观看待撰写教研论文的问题,明确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多更好的东西。
(1)写论文,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是教师自己能够把握的成长方式和机会。
(2)现行教育体制下,评价一个教师,既要看教学能力,又要看教研水平。教研水平不仅是评价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而且与教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而检验教师的教研水平,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他的教研论文,因为教研论文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系统总结,反映了他对本学科的学术探索和前沿知识的掌握,凝聚着他在教学第一线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
2 要非常注重平时积累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勤思、勤总结、勤动手,积累第一手素材,才能写出自己的有价值的论文。那么,怎样进行素材的积累呢?
首先,要多看多读。从阅读中扩大知识面,发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
其次,要深入学生。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最清楚教学中的困惑和喜悦,最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处处留意,把平时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先用一小本记录下来,如在备课中发现教材或教辅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课堂发言或课后提问开拓新的思路,从学生练习中发现典型错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第一手资料。
最后,要坚持写教后反思。教后反思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教学效果的评析及总结,它是教师对自己从设计―实施―效果的反思或心得体会。因此,教师应养成良好的书写教学后记、教学心得、教学反思等的习惯,为以后书写论文积累原始真实的素材。
3 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坐井观天,闭门造车”不是一个教育者该有的品质,如果教师单凭自己的想象去写论文,那么论文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当题目确定后,先不要急着下笔,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查阅相关图书、期刊,看看目前相关论题都有哪些成果,这样不仅能为自己写作提供厚实的素材,更能避免重复研究他人已经研究过的东西,以免影响到论文的质量及发表。
4 经常与其他同事、前辈交流
借鉴成果,博采众长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吸收消化,为我所用,这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在做、并且必须做的事情。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水平等毕竟是有限的,为了提高自己撰写论文的水平,就一定要向他人学习借鉴。比如, 听取专家和同行的讲课,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虚心请教同学科的同事、前辈,听取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对问题的理解会更深入透彻,自己也当然会有很多想法,这时就可以形成相关论文。
5 要注意论文的格式
格式能体现一个人的态度问题,而且有利于读者阅读,给人一种美感,更有利于被期刊编辑所采纳。
数学教研论文的格式一般格式为:(1)标题:用词要确切、恰当、鲜明、简洁,便于读记、摘录;(2)作者姓名和单位:署名一般置于标题下方,同时附有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3)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概括的简短陈述.它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等,一般不超过300字;(4)关键词:指论文中的关键词语,通常是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中抽取出来的,一般以3-8个为宜;(5)前言:一般包括研究课题的背景和起点、研究方法、过程及成果的价值;(6)正文:这是论文的主体和核心,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它体现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正文应做到概念清晰、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分、数据准确、层次分明、简明流畅;(7)结束语:它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的基础上,概述课题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并对成果的局限性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给出交待;(8)参考文献:一般指已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或公开出版的书籍,是为撰写论文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9)作者介绍:作者简历和主要学术著作。
6 要反复琢磨修改,精益求精
通过材料的增删,能使文章血肉丰满、详略得当,通过文字的加工,能使文章流畅生动。当论文写好后,有些问题不一定能被及时发现,为了保证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最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写好后先放一放,过一两天再来看,就会或多或少地发现(格式上的或知识上的)一些问题,才能及时修改。如此反复,最少经过五六次的修改后,方能称得上精益求精。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教师在写教育科研论文时,一定要端正撰写态度,注重平时素材的积累,更要经常与其他同事、前辈交流,为写好教研论文打好基础。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数学教师人数比例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及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以下发展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队伍的相应对策: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保障少数民族中学数学师资队伍数量的稳定;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政策,促进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年龄结构的优化;统筹规划,长远发展,稳步推进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质量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 中学数学教师 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2006年《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中指出:“近年来,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难以满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失衡、队伍不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紧缺教师人才;”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重点,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加快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紧缺教师人才。”[3]新课程实施以来,国家启动了一系列民族地区教育扶持计划,促进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然而由于地理环境不利、教育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当前,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业成绩低下已经成为导致少数民族中学生理科基础薄弱,文理科比例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与少数民族数学教师队伍不健全有很大关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少数民族数学教师质量的高低关乎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理科教育甚至未来科技人才的质量。因此,加强少数民族数学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教育部统计数据为资料源,以2001、2003、2006、2009、2012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全国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的学历、年龄与专业技术职称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旨在总结新课程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及问题,并提出加强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应对策。
一、我国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师资发展政策,如:“特岗”计划、“硕师”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等。这些师资引入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逐步壮大。
(一)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人数逐步增加
对2001、2003、2006、2009、2012年全国普通中学(初中/高中)分课程专任教师学历情况中的少数民族教师人数进行整理,计算出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图1数据显示:新课程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队伍人数逐步增长。2001年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共有52798人,2006年增长到63019人,年均增长率为3.23%;从2006到2012年,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人数增长到68299人,年均增长率分为1.4%。这说明新课程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队伍人数经历了一个急剧增长到缓慢增长的过程,2001-2006教师人数增长较为迅速,2006-2012增长速度趋于平缓。
(二)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学历水平提高显著
根据2001、2003、2006、2009、2012年全国普通中学(初中/高中)分课程专任教师学历情况中数学教师学历水平所占比例,换算出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不同学历的人数及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图2数据显示:新课程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学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首先,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学历合格率逐年提升。2012年少数民族初中数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99.49%,与2006年、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13%,9.51%;高中数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33%,与2006年、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8.58%,21.53%。其次,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显著。2012年,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研究生学历人数比例为1.89%,与2006年、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42%,1.73%;本科学历人数比例为77.61%,与2006年、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6.05%,53.07%;专科学历人数为20.11%,与2006年、2001年相比,分别降低了25.76%,46.57%;从2001-2012年,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从总发展趋势来看,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中研究生学历人数比例经历了一个大幅度跳跃式增长过程,本科学历教师人数经历了一个稳定持续增长过程,专科及以下学历经历了大幅度的减少过程。这说明新课程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高层次学历人数有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本科学历人数的大规模稳定增长促进了教师学历合格率的迅速提升。
(三)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职称结构改善明显
少数民族中学数学教师职称结构改善较为明显,尤其是高级职称和一级职称结构改善明显。2012年,少数民族中学数学高级职称教师人数比例18.35%,与2006年、2001年相比,升高了7.01%,12.07%;一级职称教师人数比例为40.72%,与2006年、2001年相比,升高了3.6%,10.61%;二级职称相较稳定;三级职称及未评职称的教师人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摘要:中学数学作为中学教学内容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理性认识的建构具有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需具备专业化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全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化水平,努力做一名具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的中学数学教师。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师 学科专业性 教育专业性
教师作为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领路人和促进者,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数学作为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其思维逻辑的理性严密、解题方法的灵活多变、学习阶段的层层递进等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教学的设计和讲授需要采取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方式。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指出:“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教育形态,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通常表现为冰冷的美丽,而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是一种火热的思考。”如何将数学冰冷的美丽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广大学生并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需要数学教师具备专业的数学知识和有效的教学知识的。如果只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而不会很好地传授给学生,肚里空有那么多知识有何用;可是如果自身的实践能力很强肚里却倒不出有用的才识,又怎能尽到当老师的职责呢。因此,在当今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全面提高数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两者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队伍大多是从师范类院校中选拔组建而成的,各大高校作为教师力量的主要输出地,其系统的教师培养体制既有我们值得称赞表扬的地方,亦有需要改进完善之处。我国的师范教育采用的是以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融合的方式来培养中学教师,师范类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相关知识,这种倾向于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具有目标明确、计划性强、能力培养集中等优点,已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然而这种培养活动其实是一种终结式的模式,师范生只要修够足够的学分便可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这表示其已具备了中学教学资格,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力度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职后培训多会变成带有功利性的学历教育而非针对性的职业深造,这就要提醒广大在职中学数学教师,不要认为在高校学习所得就足以应对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数学科学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自身的知识储备要随时更新才能胜任教学任务。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学数学教师不能只单纯地灌输式教学,比照着课本讲解数学术语和公式的方式是不会让学生理解记忆和举一反三的,风趣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深入浅出的教学设计需要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总结概括。现代成功的中学数学教师的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教学能力强,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其二,既责任心强,认真教学,又注重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技术学知识;其三,在前两类的基础上,还能不断研究数学教育理论,从新课标对中学数学教师要求标准上审视自己。简而言之,第三类中学数学教师具备深厚的科学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既能胜任中学数学的教学任务又能从事科学研究,这才是新时代所需的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
实践教学技能是中学数学教师素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曾表明,在具备大致相当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后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实践能力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据有关国内机构调查显示,我国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一直偏低,新时期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刻不容缓。微格教学是认知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融合相生的产物,它依凭自身可操作性强、参与性高、接近实际课堂教学等优势已逐步成为中学数学教师职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方式。通过微格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加深教师对于实际课堂教学情境的把握和理解,同时也能够通过课前设计、课中实练、课后回顾反思等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对有些地区的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能很好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无法站在高处检视教学内容之间的整体联系、对所要教授的课程缺乏准确定位,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纯粹地讲授某一板块的内容,无法“瞻前顾后”,使得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师尤其是新晋教师需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认真研读数学教材,特别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并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并将各阶段的学习内容有机串联起来,以期建构学生高效的数学思维模式和系统化的数学修养。有人认为,语文是说的教学,数学是算的教学,其实不然,如果中学数学教师能够用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数学题目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这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在培养教学能力时也应该加入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总之,我国目前对于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体制尚处于探讨和初步建构阶段,现行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估方案尚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它们只是各地区针对本地区的教学现状在教育部门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能力培养机制,所以我国对于教师实践能力评估体系的完善已经刻不容缓了。
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即专业知识能力的构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作为一个中学数学教师,要有危机意识和大局意识,科学是不断前进的,自身的知识储备也要随时更新,否则便会被时代浪潮所淘汰。中学数学作为与高等数学衔接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理性认识的建构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学数学教师需要全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化水平,努力做一名具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的中学数学教师。
摘 要:主要讨论了西安市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采用五点计分的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西安市20所高中150名教师。用SPSS软件进行不同性别、教龄、学校等级和月工资教师数据的平均值以及方差分析,以表格的形式分别统计出不同条件下的教师的职业认可度。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方差
进入21世纪,教师这一职业的核心价值悄然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由教师职业社会工具性价值转化为教师职业对从业者教师的内在价值体现,由教师如何育人转化为教师如何育人育己,而教师能够较好地育人育己的前提是拥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1.职业认同的内涵
职业认同是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职业认同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发展,通过相关的人物、事件和经验而改变。
2.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教师职业认同的内容或对象主要涉及从事教育、教学或教师职业的人。教师职业认同是动态的,不是不变的或固定的,可能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能随着教学阅历的增加而变化,所以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个体与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
3.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教师的研究中,教师职业认同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但是对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的定义却不尽相同。国外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传记分析法等对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教师在职、对能够呈现出职业认同的教师的传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二、教师职业认同的探究
1.研究目的
了解西安市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把教师职业认同的基本情况分为对职业的认识程度、对职业的期望、对职业技能的满意程度、对自己职业的喜爱程度四个部分,探讨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等级学校以及不同月工资水平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了西安市长安一中、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等不同的20所高中共150名中学教师。调查问卷总共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将职业认同分为对职业的认识程度、对职业的期望、对职业技能的满意程度、对自己职业的喜爱程度四个方面。采用Likert五点量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让被调查者选择作答,采用1,2,3,4,5计分,分值越高表示越认同。
SPSS软件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等级学校以及不同月工资水平的教师职业认同程度进行了t检验、平均值以及方差分析。
3.研究结果分析
在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对职业的认识中(表1),重点高中的教师无论是对职业的认识、期望、职业技能以及对职业的喜爱程度的均值都高出普通高中的教师,并且前者对职业的认识、期望和职业技能的方差小于后者,说明前者在这三方面的认可度相对于后者要更加一致。在目前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可能有一部分教师是为了生存而选择这个职业,但毋庸置疑,大部分教师热爱这个职业,真正为了培养优秀的学生而奋战在一线。
在不同教龄的教师对职业的认可度中(表2),基本呈现的趋势是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对职业的认识、期望、职业技能以及对职业的喜爱程度的均值也增加,说明教龄越高,教师越认可自己的职业。
对教师职业水平进行教师教龄的平均值分析,只有4~10年教龄的教师和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比4~10年教龄的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偏高。其他教龄教师的职业认同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在不同性别的教师对职业的认可度中(表3),女教师对职业的认可度整体高于男教师。并且在职业技能和对职业的喜爱程度上均高于0.01,说明男女教师在这两点上差异比较大。前者的方差均小于后者,说明女教师对职业的认同相对于男教师更加一致。
对教师职业认同进行性别的平均值与方差分析,发现男女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女教师无论是对职业的认识程度、对职业的期望、职业技能还是对职业的喜爱程度都比男教师要高,期望值平均高出0.235,并且女教师对职业认可程度数据的方差整体也比男教师要小,说明其比男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更加统一,四个因素均具有比较高的显著性,其中教师对职业的认识显著水平为0.011,将近0.01,其显著水平最高。
对教师职业认同程度进行教师月工资水平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4),发现不同月工资水平的教师在职业认同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根据工资水平不同的教师职业认同得分,发现随着月工资的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逐渐提高,尤其是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教师与2000元以下的教师职业认同上有明显差异,前者明显比后者高。因此,可以适当提高教师的工资来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三、结论与反思
在探究了西安市20所高中150名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后,笔者认为,培养每一位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是教师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关注教师的需要、关注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能为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供一定的依据,可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等级的学校以及不同月工资水平的教师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研究成果对师范类学校制订招生计划、中学招聘教师、高考填报志愿、师范生结业等具有参考价值;对扩展教师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加强教师心理学的研究程度有积极意义,可以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革教师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摘 要:本文针对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调查,通过分析,从几个不同角度来认识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其继续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遵义市 中学数学教师 继续教育 教师素 数学素养
在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处决于教育的发达程度,而教育的发达程度又很大意义上处决于其活动的主体―教师综合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除了与其学识有关,还与其教师的学养是否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遵义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的一个地级市,其教育的现状如何,反应了西部的初等教育发展水平。其中中学数学教育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整过初等教育的晴雨表。因此,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对遵义市的中学数学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研究小组通过对遵义市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做抽样和问卷调查,并通过对调查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了目前遵义市中学数学教师存在几个方面问题,并从几个不同角度来认识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遵义市教育现状和条件,为了进一步发展遵义市的初等教育,对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遵义市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调查及其有关分析
(一)教师教龄、教师文化程度
教育的主体是关系到教育活动成败的重要保障,尤其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本身的文化程度和其从事教育的时间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效果。遵义市中学数学教师作为该地区的初等教育一个方面的执行者,其教龄和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化水平程度,会通过影响遵义市的数学教学来影响遵义市的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目前,针对遵义市的城乡两级中学数学教师的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城乡平均下来,在22-30岁的年轻教师占40%,30-39岁的教师占20%,40岁以上的教师占40%,其中50岁以上的占19%。在文化程度方面,以第一学历为例,专科文化程度的占46%,具有本科文化程度的中学数学教师占42%,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数学教师只占9%,还有3%的中学数学教师没有正规的高等教育经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教师的年龄结构基本符合要求,但与东部和中部教育发达地区的师资年龄结构还有一定的差距,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段的教师所占比例略微偏低。在文化程度方面,与普通中东部省份中学教师所拥有的文化程度相比,明显低于他们,因此学历的偏低和高龄化的教师队伍都会产生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相对时代滞后。要想提高其教学,在教师中开展继续教育是弥补和推进教师的知识体系完善的重要有效途径。
(二)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针对现实世界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但又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良好的教学水平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数学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有很大影响的,若数学教学的水平过低,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现在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平均教学水平基本能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但是还存在部分老师在教学水平上对各知识点的讲解不够透彻,致使学生不能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少部分数学老师不能调节课堂的气氛,致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更使得一些不太喜欢数学的学生对数学渐渐失去了兴趣;如经验丰富、教历资深一点,则数学教师能够脱离课本,但又能把课本的内容讲出来,不受课本的束缚,这样更使得学生打心底里佩服于教师,学生认为教师“教得好”,自然就会专心听老师讲课。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学设备的优化,现在一般的中学都会配备一些由教育部门统筹发放的一些教学辅助设备,遵义市也不例外。但在整个遵义市区所有中学学校中,有效合理使用这些设备的情况还是令人堪忧。尽管大多数学校都安装得有多媒体课件播放投影仪,但是很多教师去上课就只是简单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或教案,甚至有些教师去上课连教案都没有,上课时偶尔还要翻翻教材才能把课上完。如何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利用其生动,形象地展现教材中知识点的演化及其实质,对教学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好,应用好,这样才能把数学中的一些抽象的知识更具形象地,更直观地传授给学生。
(三)教师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指主体经历了数学事实、数学概念、数学技能、数学原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经历了一个从认知 ,理解到推理和探索的过程,并通过亲身体验然后到自身感悟和反思的一个转变,并在一定的情境中所显示的一种有关数学的能力、思想方法以及精神的总体表现。而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思想方法素养和精神素养是构成数学素养的四个要素。遵义市区的大多数中学数学教师在整体上的数学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方面都处于一个中下等水平,而且在数学精神素养和思想方法素养上很多中学教师还有待提高。这其中的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老师本身的学历不高,对高等数学知之甚少,对一些数学本质的东西不甚了解,从而使得眼界不高,无法做到高屋建瓴地统领初等数学的知识脉络和知识内在的联系,因此讲起数学来很多时候是以偏概全,管中窥豹。其二,部分教师尽管知识基础不差,但是知识结构不是很合理,无法综合全局把握数学知识的相互关系,其具体体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老师对自己本科或者专科阶段的专业知识基本忘记得差不多了,更别说分析、代数和几何三条线脉络清晰。其三,大部分老师,除了中学数学的东西,根部不从数学层面上来认知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把中学数学教学局限于解中学升学考试试题,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无助于数学教学。
二、关于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根据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的发展现状来看,开展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侧重于如下所列的几个方面:
其一,提升教师素养。其中提高教师教育思想素养,是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前提;提升数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数学教师的身心素养是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提升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高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其二提高数学教师现代教育的科技应用能力(如计算机使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使用等);其三通过培训提高数学教师对数学思想的认识;其四提高数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最后加强数学教师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对教材的研究。
其二,提高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基础,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自身素质好、师德水平高、专业知识牢、富有高度的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另外中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而言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接受继续教育:①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中学数学教师迎如何把数学思想参入与整个教学体系之中?③如何从教材内容中体现新课改理念?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等。科研能力方面,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阅读更多相关专业书籍,提高专业技能,深入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引导全体中学数学教师用很高的热情投入到教研的工作中来,在注重实际的优化方案,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完成科研主题的研究报告。
其三,开拓中学数学教师的业务学习渠道,拓宽数学教师的学习内容。
社会在发展,科学要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作为新一代的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活动,不断的加强自己。教学中应注重教学结构的整体改良,用高品质的教学手段,去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增大课堂教学的效率。中学数学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有关知识,还要懂得创新,用新的知识和新理念去不断更替旧观念,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自身素养。
三、对遵义市区中学数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首先,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实际情况,以当地的师范院校为依托,搭建一个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平台,建立一个具有稳定性且不断完善的具有代表当前教学潮流水平的培训团队,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开展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不断地创新中学教学理念,改革中学的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并不断地将其实践于相应的实验学校,不断完善中学教学理论,使其真正有效地服务地方教育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不断完善的,持续发展,紧跟时代需要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其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应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尤其是要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中学数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这样有利于数学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学期里对培训之后学到的东西进行应用。在培训期间,继续加强和重视对数学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培训效率。
最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可以举行不定期的讲座,培养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兴趣,鼓动数学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建立终身学习体系,还可以举行教育实践活动,让中学数学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摘 要: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是促进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高等院校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探索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卓越教师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分类教学 分类指导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提出“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理念,强调各种类型的高校,在具有优势特色的专业领域,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在不同类型人才的教育培养上追求卓越。卓越教师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一起,是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在部分高校实施的四大人才培养计划,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完成历史赋予中学数学教育的使命需要培养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作为培养中学数学教师的摇篮,大学数学师范教育则责无旁贷。
1 问题的提出与探索
众所周知,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教师培养机制的问题逐渐凸显,如师范生对于中学教学改革现状缺乏了解,教学实践不足,就业竞争力弱等。面对这样的形势,必须积极创新中学数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制订高校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方案。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应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科学的学生培养观、教师观和教育观以及献身中学教育事业的精神。(2)具有比较全面而扎实的数学文化知识,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3)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具有成为研究型中学教师的潜力。(4)具有扎实的从事中学教育教学的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手段。(5)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较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技能。(6)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个性以及较强的与中学生沟通的能力。
卓越中学教师的培养必然要与普通中学教师的培养有所区别,具体将体现在培养深度和培养模式上。首先,抓认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参加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等组织的“卓越计划”研讨会,对参与“卓越计划”试点的高校进行调研,明确学院推进“卓越计划”的思路。其次,抓师资,抓教学,加强质量管理,培养应用型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到学院工作,利用学生学习阶段进行指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中学骨干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围绕培养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要求,构建“卓越计划”教学团队,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以及实习单位的表现,通过实时、动态和全过程的监控,及时分析评价信息,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 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进一步优化数学类本科生培养方案,完善对人才分类教学、分类指导的培养体系。在原培养方案基础上作一定幅度的调整。如设计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信息科学、金融数学、统计学模块,以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选修课既有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理论课,又有培养中学师资的素质课等。在课程模式上实施“2+1+1”(数学类平台课2年,专业核心课1年,专业和能力提高课1年);在教学实践上实施分类教学、分类指导的培养体系,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和合作培养,探索就业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新模式,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成立相应的辅导班和学习小组,安排相关的教师进行辅导。对于考研学生,进一步办好基础知识学习提高班,着重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对于就业的学生,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技能培养。从中学聘请了一线教学骨干教师,作为本科生教学实践的导师,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学院为每个接受卓越中学数学教师教育培养的学生配备“双导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学习由具有博士学历或者高级职称的教师指导,校外实习则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中学教师负责。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接轨。学院聘请国外知名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的学术及教育专家、研究员等做指导,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提出建设性意见。
突出特色,培养卓越教师人才。如从大二开始,在各年级办起读书班,阅读讨论国外原版教材和专著。从新生入校就给师范生每个宿舍发放一块小黑板,每年举行两次小黑板粉笔字展览。强化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延长中学教材教法课的时间,大三开设《数学教材教法A》和《数学教材教法B》,每周六学时,共216学时。调整实习时间,把原来大四第一学期实习一个月,调整为实习整个学期,采取教育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院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交流,在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中,基于校内校外实习,结合国培计划顶岗实习,需要及时与各个实习基地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到实习基地调研,到用人单位走访,制定卓越教师培养标准,联合开发课程。组织、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多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如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营造浓厚素质教育氛围。
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参与,能够培养锻炼大批数学本科生,使得他们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成为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特质。
3 结语
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人才分类教学、分类指导的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仍是今后的创新点、研究重点。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将是长期的、连续的工程,非一朝一夕。我们已把此项研究作为自己――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教育使命、职责,取得的成果将激励我们继续做下去,而且必须做的更好。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地变革,由此产生了各种问题,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去研究、解决,作为数学教育实践工作者的中学数学教师,理所当然地应当投入到这一研究工作中去。
一、数学教育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定位
传统认为,中学数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并不要求他们承担更多的教育研究任务。教育研究是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探索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其结果可以帮助解决当前教育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怎样解决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如何应社会之需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数学教学内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应用数学能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理论和实验来加以解决。
中学数学教师参与这些研究,就能在这些重大问题上促进教育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促进教育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首先,中学数学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有问题就有困惑就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兴趣。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素材,而且也为我们的课题选择奠定了基础;其次,中学数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材料,也是探索教育运行规律的重要依据;再次,中学教师最了解基层情况,熟悉学生,因而不管是进行教育调查还是组织教育实验都比较方便可靠,这既为真实、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对较准确地感受和判断教育科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及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中学数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学数学教师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且也负有教育教学研究的责任。再从时展的角度来看,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较高的业务素质以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透彻理解为前提,并且需要必要的科研活动的正向拉动。总之,对于中学数学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二、中学数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原则
中学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育研究的目的是辨析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追求科学的数学教学方法,探索数学教育规律,推动数学教育发展。首先,以数学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数学素质教育是数学能力培养的教育。我们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时期,数学教育研究必须立足于这个转换:从围绕传授数学知识的研究转向围绕培养数学能力的研究。其次,以教育实践为基础,数学教育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教育活动,数学教育研究归根结底是一种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的基础是教育实践活动,数学教育研究亦是如此。这样数学教育研究的选题原则就应该是既要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规律,又不能超越研究者个人的经验范围和知识水平,对于那些实践无法检验的课题,或者研究者个人无力论证的课题,切不可盲目地选作研究对象,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若打算作数学教学改革宏观的研究,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若打算作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则须具备深厚的数学理论知识;若打算作以数据调查分析为基础的教学研究,须能够灵活应用统计知识;若打算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还须掌握计算机知识或与该专业人员合作开展研究。
三、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由其研究的目的所决定。
1.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
数学教育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新的教育观念的树立是实现转变的根本。然而,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传统的数学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以做题多少、考分多少来衡量自己,这样势必影响数学素质教育。因此,剖析这些陈旧的教育观念的种种弊端,探讨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模式,这时的数学观、学生观、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以及评价观等都是中学数学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中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2.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内容、过程、原则、途径、方法及教学工作的组织等问题。这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问题,对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数学教师来说,应该最有发言权。数学教学研究的内容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如数学教学的一般理论、课程整合设计、数学教育的目的等涉及全局的属宏观方面;还有一部分则仅涉及局部,例如一位教师的某种教学方法的评估、关于某段教材的处理、关于学生差异性的研究等范围较小属微观方面的。对于中学数学教师来说,更适合作微观方面的研究。比如,确定难点、分析难点、分散难点、突破难点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无法回避的教学问题。
3.解题研究
解题研究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一项研究内容。这是因为从小学到高中,教师和学生,面对着无穷无尽的习题和考题。有人比喻说中国是数学解题“王国”,课上讲题、课下练题、考试考题、杂志登题,到处是题的世界。当然学数学一定要解题,比如数学观念要通过例题去理解,数学知识要通过习题去巩固。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解题,是仅限于该题如何解,还是通过解题来培养学生创造、发现的能力。一般来说,解题研究可以分为解题方法研究、解题思想研究与数学应用题的研究。
4.数学教育功能的探讨
近年来,对数学教育的知识、文化、德育功能的研究已有不少阐述。知识功能是指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各个领域中的工具作用。文化功能是指数学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提高文化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应具有重要地位。德育功能是指数学在人们品质形成上具有的作用。我们如何理解、认识这些功能,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些功能是需要探讨、形成理论并加以经验的。
本文将从教师反馈的两种主要形式——书面反馈和口头反馈入手,以邵阳学院2018级文学院106名学生作为被试...
师生关系论文:化学新教材与新型师生关系初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
高中教师论文:试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要求 论文关键词:多谋体 语言节奏 教师...
人民教师论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争做合格人民教师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的社会...
历史教师论文: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专业发展与个人修养培养,对教师未来职业生涯有着深远影响。而基于茶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与个人修养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