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06:12: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人物形象设计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论历史知识对我国戏剧人物形象设计的意义
(一)隋唐五代时期,《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中均有规定和记载。化妆出现了具体步骤,先扑粉、涂胭脂、描眉、贴花细、描斜红、画唇脂,眉型丰富,樱桃小口的唇形。除红妆外,还有黄妆、斜红、花细、面靥、点春、眉黛等多种化妆风格。隋代是简单发式盘编,唐朝注重华美的饰品,将头发向上梳理成高耸的刀形发髻。隋初服饰较朴素,唐代则袒胸、男装、高腰、明服、胡服、时世装等。以“武则天”为题材的舞台剧、影视剧各式各样,但都结合盛唐时期女性形象的特点,设计出武则天这个拥有美貌、智慧、欲望与权利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如20世纪60年代李丽华版本的《武则天》,整体造型都是戏曲的扮相,戏曲妆的油彩,夸张的造型、浓重的色彩,戏曲中的“贴片子”,头发高高堆起,像是唐朝妇女高高的双环型发式。延续了唐代的眉黛和黄妆的化妆风格,浓眉大眼,在柳叶眉的眉心中一点朱砂,在戏曲中这种眉的画法是聪慧、易发怒、威严的象征,这与一代女皇的特征相吻合。
整体形象要突出她是一个风情万种、温柔似水的女人,又是一个权倾朝野,威严霸气的女人,又有母仪天下的形象,要将她塑造的极具风骨,尽显历史中的博大和张力,这与一代女王不可一世的地位特征相吻合。在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上,影视巨星范冰冰身着明黄色“鱼尾”式龙袍礼服,佩戴卡地亚千万珠宝出现在红地毯上,其形象成为了众人的焦点。龙袍是每个皇帝的正装,是中国皇权的象征,是中国龙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盘领、右衽、黄色,龙数一般为9条龙,前后身各3条,左右肩上各1条,襟里藏有1条,这样的设计正背面各显5条,意为“九五之尊”,这种文化一直延续至今。而范冰冰的这次造型,龙袍礼服绣有两条高高跃起的飞龙,礼服下身长而拖地,绣有许多翻滚的似满耳波涛汹涌声,有“万世升平”的波浪。龙纹中绣有五彩云纹,寓意祥瑞之兆。加上半露香肩,左肩耸肩连袖,低胸、修身、包臀的西方设计概念,加上复古的盘发搭配,沉重典雅的妆容,使整个造型在追寻西方文化时尚的过程中,不忘中国文化特色,展现了华美的东方神韵。
(二)宋辽金元时期,民族大融合,汉族、西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人物形象设计也千姿百态,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争奇斗艳。《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等历史典籍中都有相关的记载和规定。“髡发”等民族装饰形式在许多戏剧影视作品中出现。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关汉卿在对封建社会的礼教和腐败的批判中成功塑造了典型形象,《窦娥冤》中的窦娥被无赖诬陷,同时又被官府错判误斩的冤屈故事。我们今天要塑造好这个形象,就要了解当时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三)明朝时期,女性的妆面没有唐朝时期的艳丽,走清丽秀美的的造型,发型上出现了鹅胆心髻、盘龙髻、灵蛇髻等。男性的服饰依照唐宋的传统,穿着袍衫。官服、朝服依旧冠冕制度。女性服饰大多仿照唐宋的习俗,衫、背子、裙子、袄、比甲等。
(四)清朝时期,《清史稿》等历史典籍有丰富的记载。受西方影响,形象是柳叶弯眉、细眼、薄小唇部。满族女子将头发梳成长形的一字头,即旗头发髻。汉族女子梳有“荷花头”、“牡丹头”等。服饰上穿着旗袍、大褂、宽松口裤、宽褶裙、大衫、花盆鞋。男性露出前额,留有长长的堕马辨,穿着长袍衫。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造型主旨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清,雅。衣服装饰属于浅色调,主色调为白,蓝,粉红三色,目的就是为了表现剧中角色的个性之纯澈。衣着装扮花样简单而不失优雅,梅花冷艳,兰花馨雅,所以选梅兰,体现黛玉性格倔强又整个人清新优雅。衣服料子纱,多数用的是绢,丝,绡等轻薄料子,体现人物角轻盈飘逸。发型饰品非常精致,样样都是精品。杨树云教授在曹雪芹的人物造型基础上,为每个人物形象化上了装。把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化好了,这个人物基本就成了。史料中只有《十眉图》中的含烟眉,曹雪芹有个好朋友诗中写道“遥看丝丝罥烟柳”,三四月份在西湖拍戏,看着柳树新出的柳芽,在远远的晨雾中呈灰青颜色,找到了感觉,试妆时化了淡淡的、虚虚的、轻轻的,补上她欠缺的那几根,把其它杂的拔掉,又做了一个轻轻的牵引,把眉毛和眼梢都牵上去,梳上头发,穿上服装,这个人物就活了。他分析过传世佳作《簪花仕女图》中五名宫廷贵人,一名宫女。大致一看全晕宽粗眉,但仔细观察能看出眉式为“垂珠眉”、“五岳眉”、“含烟眉”。王熙凤也是典型形象,但她的眉眼确实给杨树云一个难题。黄宗英的电影《乌鸦与麻雀》中侯太太的一对弧度很夸张很大的眉毛和《雍正十二妃》中第七妃上挑的眉毛给了他灵感,在王熙凤的脸上出现了一双高眉弓,弯度大的柳叶眉,将内眼角加强,外眼角拉长,并在鬓角两侧编织小辫子,来刻画出王熙凤对人不屑,傲慢的性格特点。在历史的启发下,忠于原著的思想下将《红楼梦》中不同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出来。
再如《甄嬛传》中丽妃的形象十分显眼,她出身卑微,不受重视,不断隐忍,却能在深宫中独占鳌头很多年。在塑造戏剧中这一人物时要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掌握同类人物许多事件,加以概括集中。“缓缓一袅楚宫腰”,由一个少女当上了一国皇后。前段是一个少女少不知事,天真烂漫的爱情描写;中间则是知晓真相后失心的出走,并在此期间把心交付给另一个人;最后为了仇恨和责任,不得不放弃爱人回到深宫中,最后当上了皇后。甄嬛的性格在剧中的转变可谓相当鲜明,在初进后宫时的柔柔弱弱,避免纷争小心翼翼,离宫时的果断坚决,到最后与皇后斗智斗勇的果敢辛辣,都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华妃是年羹尧的妹妹,而年是社稷重臣,权倾朝野。华妃漂亮跋扈,由专宠、遇皇后对抗、残害莞贵人的孩子到被贬为答应,最后自残于宫中,暴露了雍正年间官僚的骄奢淫逸,勾心斗角,并延伸到后宫的荣宠斗争中。华妃的头饰,耳环、妆容以及服装的设计,鎏金凤彩,相相辉映,鲜艳明亮,手工精制,镶金滚边,针脚细腻,颜色考究。这些形象设计都烘托出了华妃的性格特点以及在后宫中的奢华地位。戏剧人物形象设计是要依据历史背景,时代气息、剧情需要以及角色的性格等并结合语言、动作、神态、面部表情等全方位的创作结合,设计者在进行人物形象设定的同时也要考证历史。
(五)民国时期,随着进一步开放,传统服饰逐渐被西装革履所取代,各种官服、军服、警服、校服和行业服装,各种时尚的发型、头饰各领风骚。如电视剧《逃之恋》中的小凤仙,化妆师依据剧作家的提示,以“情貌并兼”手法,把年近半百的刘晓庆塑造成十几岁的如花似玉的少女,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想象力和很深的艺术造诣。面部底色以粉红色为主调,酷似水蜜桃般肤色,深紫色口红,两腮用了极微妙的淡粉红色,发式上佩带一朵紫色肚丹花,服饰上以粉红、紫色为主调,以达到整体协调,既有风骚妖艳华贵的一面,又有温柔质朴富有正义感与激情的一面。再如《茶馆》里的王利发,他是裕泰茶馆的掌柜,同时也是贯穿整个剧情的关键人物,继承父业,学习了很多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却又具有小精明与些许的干练。尽管他们小心翼翼,但是历史没有对他们心慈手软,恶势力并没有放过他们,最终他们也没有逃离破产的厄运。这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塑造这个人物形象,需要了解从清末到解放前,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这时期的人民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历史,才能再现历史人物。
二、论历史知识对西方戏剧人物形象设计的意义
(一)古埃及无论男女都会佩戴假发来保护头部,女性头发末端修剪得整整齐齐,和肩部平齐,与假发相结合。典型形象埃及王后,头部装饰有兀鹫,是最高权威的象征。男性也要描画眼线,涂抹油膏,穿戴假发。服饰在早期古埃及是奢侈品,王室和贵族才能穿戴,奴隶只是裸体。女性穿着紧身的丘尼克,男性上半身裸体,下半身穿着胯裙,款式根据地位制作。西方影视古装巨作《Cleopatra》(埃及艳后),描写克丽欧佩特拉七世,即克娄巴特拉,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法老,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一位利用美貌、情欲和智慧治国安邦的传奇女人,保护了埃及不被罗马帝国吞并。而好莱坞再现了古罗马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展现了埃及艳后的经典形象,验证了当时埃及的艺术文化:刘海和头发的末端修剪得整整齐齐,长发垂肩,假发是根据佩戴者的性别、年龄、地位以及不同场合,搭配不同服饰所用。
人物形象设计遵循了古埃及史,时人崇拜太阳神,喜爱带有光泽的饰品,化妆和服饰耗费了194,800美金,艳后有65套戏服,其中一套用24克拉的黄金布料制成。埃及艳后的造型在历史和1961年人们的审美观的基础上展现出来。所有的头饰、假发都镶有黄金装饰,如艳后劝说凯撒统领整个帝国时所佩戴的一顶深褐色波波头的假发是采用真发编制,辫子上有金丝和金色珠子装饰,显现出女王的地位和埃及人的喜好。浓烈粗黑的眉毛,浓黑粗重的眼线,突出双眼皮,使整体感觉强悍而高贵。在不同的服饰搭配下变换不同的妆容,但都以高贵,华美为主。这些都是以埃及史料中记载的化妆艺术为基础的。
(二)古希腊。上层女性开始使用化妆品和香水,画红棕色的眼影,一条翡翠绿的眼线延伸至眼角。眉毛描黑,将两条眉毛连接在一起,看起来是一条眉毛。脸颊两侧涂铁红粉,唇部为红色,妆面显得格外艳丽。男性系扎留有波浪的长发,或编发辫盘在头上,后以卷曲的短发为主。古希腊的服装是用布料绕过前胸,披挂、缠裹或系扎成悬垂褶皱的宽松形态,用装饰的扣针来固定,布料一边搭在左肩膀上,留出右手方便活动。面具则是古希腊戏剧中的象征,每个演员都会带有用亚麻或软木制成的独特面具,喜剧中所使用的面具的表情都是微笑的,或是带点邪恶的意味,而悲剧中的面具是痛苦或哀悼的表情。西方许多影视剧中出现的《荷马史诗》中的阿基琉斯、奥德修斯,《埃涅阿斯记》中的埃涅阿斯等,人物形象不胜枚举。
(三)古罗马。女性化妆技术已经成熟,脸部涂抹厚重的白粉,眼影、腮红,涂抹浓密的睫毛、鲜艳的唇色。为遮住面部的斑点,会粘贴月牙小片在脸上。发式起初非常简单,到帝国时期,女性将头发以缠绕的方式来变换,当时的发型以金属框架支撑最为流行,发梢做成短卷,前额的造型是棚架式,头发边缘卷成小卷紧密排列,在头顶将发髻盘成圆锥状。男性则烫成小短卷。罗马服饰延续了古希腊的服饰特点,面料为厚重的毛织物托加和丘尼卡。在服饰上缝两条紫色的带子,以鉴别身份地位。
(四)中世纪。5世纪—15世纪的戏剧人物形象设计分为拜占庭时期、罗马式时期、哥特式时期。受基督教影响的中世纪戏剧人物形象设计出现了掩盖形体和显露形体的两大倾向,认为自然才是上帝创造的杰作,人为的美则是出自恶魔之手。到哥特式时期,女性青春洁白的容貌是贞洁的象征。女性时尚的特性是将眉毛修成细线状和丰厚的唇部。留有长发,额头高秃,为了显现出额头的宽大,剪掉了遮住额头的头发,并拔掉了眉毛,男性而是留有体现青春的长发。人们为了体现轮廓美,男性是紧身的的衣服,裤子;女性是注重腹部,以达到上窄下宽的轮廓。人们很注重头部的饰品。
(五)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舞台上,人们在戏剧人物形象设计上开始对审美尺度有了标准化。女性妆容清淡,她们开始使用口红、胭脂、水彩化妆品、香水等。女性将头发染制成金色并梳理成心型。男性则剪成短发。贵族女性和男性一样,将一种褶皱的环状的领子戴在脖子上,来改变颈部的比例,束腰的紧身胸衣,下身是下摆宽大的裙撑架。而男性下身着突出下体的裤装。这一时期,人们会用大量的珠宝来装饰,陆续出现垂式耳环、阳伞、扇子、手表、手套、手绢、长筒袜等服饰装饰品。
(六)17世纪。人们热衷于化妆品,女性在脸颊两侧使用红色胭脂涂成圆形,脸上用树脂贴上黑丝绸和黑天鹅绒的不同形状的小片,称为“美人斑”。男性会在脸部涂抹白粉,留着“八字胡”。欧洲的发型师开始有了一定的地位。荷兰女性梳着整齐的发辫或者系装饰有蝴蝶结的发鬓,男性留有披肩发,也有人戴上了假发作装饰。服装开始初露个性,现代式的套装诞生,造型上也开始变得随意,宽松低领代替了环状领和紧身胸衣,领口有花边点缀。男性服饰较为朴素,将蕾丝和缎带装饰在服装上来突出柔性形象,男性的三件套服装的诞生奠定了现代男性礼服的基础。长臂手套、阳伞、扇子、耳环、戒指、胸针、领带、领结开始流行。
(七)18世纪。欧洲女性为了突出身份,白色白粉打底,脸颊到太阳穴的位置涂抹上棕色染料、将嘴部涂亮,红色的胭脂涂至眼部,面红也不仅限于两个圆形。男性开始剔除胡子,依然有涂抹白粉的习惯。女性的发型以最高达三英尺的夸张的假发高发鬓出现,也出现了许多特制的造型。男性普遍使用假发,以中分的长发为主,后来演变成两边卷发,后面长发梳成辫子并绑上发带。上流社会的女性穿着飘逸、宽松的波浪裙,后来演变成法式裙。18世纪末,随着巴士底监狱的瓦解,女性的红色胭脂也逐渐消失,开始强调雪白的肌肤和深邃的眼睛、淡红的胭脂、细长的眉毛、蓝色眼影、唇彩。女性发型也演变成不受拘束的形象。男性结束了假发时期。服饰也被革命解除,开始发展现代化的服装。
(八)19世纪。受社会的变化的影响,女性更加重视形象,用粉遮盖面部的疤痕或斑点,发型也出现了不同的款式,中分,头发紧贴头皮,在两边留有卷发并编麻花状的辫子,后来将发髻挽在脑后。服装普遍使用束腰、裙撑、臀垫来体现形态。男性则留有络腮胡来体现刚强挺拔的气概,穿上了笔挺的服饰,戴上高耸的礼帽。美国音乐剧《猫》的造型极为经典,被称为世界仿生造型设计的范本。在历史形象化妆的演变中得到启发,运用了面具化妆、戏剧化妆的原理使剧中的猫群形象各异,采用特制的染色毛发钩织出猫的头型,或连着身毛,面部用油彩根据角色的不同来画出不同的猫脸,头部装上耳朵,或佩戴有象征性的饰品,用合适的布料制作紧身服饰,使其形象栩栩如生。
三、论历史发展对戏剧人物形象设计的启发
戏剧人物形象设计需要历史知识的指导。影视剧人物形象的设计,作者依据历史资料进行塑造。我国戏剧人物形象设计经典的艺术形式是戏剧戏曲形象,是中国独有的。戏曲化妆、脸谱是中国戏剧戏曲上的象征。以涂面化妆和面具化妆为主,在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进行演变的,而唐宋的化妆是从早期的面具艺术那里发展来的,戏曲化妆延续了古代的白粉、面红、勾画眉眼的化妆手法,每个形象都有自己的讲究,例如略施脂粉来达到美化的效果是生、旦;要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造型突出的是净、丑;包拯性格正直为黑脸;曹操面容忠厚内藏奸诈为白脸。戏曲的化妆分为美化化妆(扮俊)、情绪化妆(变脸)、性格化妆(脸谱)、象形化妆(动物象形脸)。戏曲舞台上的《大闹天空》,孙悟空的造型上延续了中国戏曲化妆风格,结合了脸谱和动物象形化妆的手法,用油彩在面部进行涂面化妆,将面部化成动物的面目,加上鲜亮戏曲服饰,将戏曲人物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代形象设计有舞台妆、舞台剧造型、影视造型、戏曲造型、创意造型、T台造型、生活妆、新娘造型等,其中这些戏剧人物形象设计都是依照远古的形象演变成现代时尚元素。现代很多时尚的化妆手法就是根据中国的戏曲文化演变而来的,像腮红就是根据戏曲化妆的面红进行改变加上创意,红唇也是延续着远古人们的化妆习俗,眉毛的画法也是古代留下的化妆精华,发式也是通过以往历史的编制手法进行创意,服饰无论是在材质上还是款式上都仿照其特点,化妆品的研制成功更是历史遗留下的智慧。现代社会的人体彩绘艺术由文身演变而来,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和古埃及,被认为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随后发展成为一种原始的装饰、一种宗教的吉祥物、一个部落的标志。如今已成为世界文采艺术。历史知识是戏剧人物形象设计发展的基础,历史发展是对戏剧人物形象设计演变的启发。人物戏剧人物形象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适合个人特点的发型、妆容和服饰的搭配,还包括内在性格的外在表现,如气质、举止、谈吐、生活习惯等。而戏剧人物形象设计师针对演员与生俱来的人体基本特征,及人的面容、身材、气质及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通过专业诊断工具,测试出最佳色彩范围与风格类型,找到最合适的服饰色彩、染发色、彩妆色、服饰风格款式、搭配方式,并根据个人的社会角色需求、职业发展方向和场合规则要素来建立和谐完美的个人形象。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戏剧人物形象设计师需要具备色彩、风格、整体搭配等专业技术,还需要掌握较高的专业修养和文学修养。集美学、心理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美容、发型设计、造型设计乃至形体礼仪、个人气质、文化修养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艺术戏剧人物形象设计应运而生,成为社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历史剧中的某个人物的形象要表现出历史的发展与真实性,所以这就特别要求每个戏剧人物形象设计人员对这段历史有所深刻的了解,尤其是中国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例如:鲁智深、孙悟空、唐僧、霍元甲、这些艺术形象属于比较通俗的文学作品,如果我们戏剧人物形象设计人员对其人物的历史背景不够了解,是很难刻画出历史人物在当时所处年代的历史形象的。从最早的洞窟岩画可以知道,人对自身的关照,是最原初的本能。从最正宗文学艺术中看,史诗也好,小说也罢,多数作品均会以人物为核心,这也就是我国文学艺术界曾一度流行的“人物形象”说的源发。戏剧人物设计的要素包括服饰,化妆,灯光以及效果,这些都是构成一台好的戏剧的必备条件。对于这些要素,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进行设计,更不能凭空臆造。只能根据丰富的文史资料进行挖掘、提炼、筛选,从而设计出合乎历史事实的人物形象来。
首先了解剧本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和情景,拟定人物角色,认真读剧本了解编剧的想法。还要认真分析剧本,确定剧本里所描述的时代背景,故事讲述发生的年份(朝代、年、月、日等);故事讲述的地点(国内、国外、城镇、乡村、北方、南方、具体的某一地方);剧本中一共有多少角色(主角、配角、群众演员、男、女、老、少);剧本总共多少场戏(时尚、战争、宫廷、会议、劳动场面等);剧中的镜头(特写镜头,如愤怒的眼神)。根据那个时代情况,合理运用造型的技艺和专用的物质材料,画出所需的角色,使剧中人物更加真实化生活化。尤其是在跨年代的影片里,通过化妆造型,来改变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中性格、身份、年龄、民族、职业等重要的特点,又不能被看出人工痕迹。具有一定的绘画、摄影、以及色彩搭配、服装的流行趋势和发型整体设计,还有民俗学、历史学等等,都是剧作家和戏剧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作者:张红星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一、人物形象设计教学的方法及步骤分析
1.分步教学法的应用及其步骤分析
学生需要以教师的具体要求为基础,带有创造性的进行实践设计与训练(此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发挥辅助操作只能);最后,教师需要选取学生练习当中的典型案例(可包括成功的案例、以及失败案例),对这部分案例进行单独分析(可采取的分析方法包括学生自述、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等方法)。
通过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对分布教学法的合理应用,能够更加关注的接受能力较慢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使学生均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完成同等难度的人物形象设计任务。
2.案例分析法的应用及其步骤分析
在人物形象设计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方式,使学生对于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更大的激发,同时,此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当中的创新性能力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人物形象教学课程当中,教授一些典型、成功的人物形象设计案例。
以眼妆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收集整理时下流行趋势引导下,比较典型的眼妆设计图案,分析设计方案与人物整体造型之间的关系,从而是学生能够着眼于人物特点,以此为中心的开展形象设计工作。同时,在案例分析法的作用之下,学生需要完成教师所规定的操作任务,并将此环节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操作任务完成程度、完成质量等指标作为学生综合成绩考核过程中的关键评估指标。
3.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及其步骤分析
在人物形象设计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善于应用各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需要采取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资源充分结合的教学方式。除向学生阐述形象设计的操作要点以外,还应当尽量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将形象设计中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要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于此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人物形象设计的全过程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同时,也可实现对学生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结束语
当前存在于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高校人物形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大多另行择业,真正从事该专业的人才数量比较有限;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范围内对于人物形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且多以创造性、复合性人才为主。
这就要求,在开展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岗位需求为中心的培养原则,合理应用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本文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作者:赵泓森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一、人物形象设计的主要原则
(一)整体性设计原则
人物形象设计要切实遵循整体性的设计原则,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理念、行为与视觉上的整体性,人物形象设计理念是其中的灵魂,向行为与视觉设计方向不断扩展,以上三者彼此影响和作用,从而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总体。然而,一些设计者在设计时将重点放在对外观所进行的设计上,却忽视了行为设计以及思想升华,这肯定会降低人物形象设计的总体表现力。二是人物内心活动与其对于周围环境所具有的整体性。由于人物形象设计是对个人形象加以改变与再创造,肯定会引起理念转变以及重新进行定位。人物形象设计将个人理念切实转化为外在行为以及视觉上的表现,这些均需得到人们的理解与支持,让人物形象以整体性概念出现。
(二)协调性设计原则
协调性主要是指有机整体中子部分的相互协调,这是通过各子系统彼此配合与共同作用之后的结果,因而具备了十分深刻的内涵。人物形象设计之中的协调主要有两个层次:其一是外观协调,比如,化妆与服装搭配等的相互协调,要依据个人自身条件来进行搭配,让人能够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从而有效弥补自己的缺陷,实现协调美之目的。其二是行为举止协调,这是指行为和思想上保持一致,从而体现出个人形象的最理想效果。当然,人物形象设计假如只注重协调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努力促进和谐,让人物形象设计与自身所处社会地位、生活习惯保持一致,以实现和谐美。
二、人物形象设计和色彩之间的关系
人物形象设计和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形成与发展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早在19世纪的法国,人物形象设计的概念就已被提出,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尚处在萌芽阶段。实施全面人物形象设计不仅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人物形象设计运用对个人外表所实施的重新修饰,融入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以及礼仪学等诸多学科知识,让各类因素在整体中得到协调表现,让整体达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良好结合。人物形象设计不仅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而且又增添了自身的个性化内容,是社会发展之后的必然产物。在如今的实际生活之中,人们常常是通过人的外在形象来决定是否值得与其进行交往与沟通。因此,对人的认知,往往取决于其外表形象设计,而人的外表形象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色彩。在实施人物形象设计时,服装、化妆、配饰等均无法离开色彩。所以说,人物形象设计之中的色彩是展示人的个性的关键环节,也是施行外表形象塑造的重要前提。
三、设计者在人物形象设计中把握色彩的思路
(一)设计者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决定其用色之冷暖
色彩的主要属性由色相、明度及纯度等三个部分组成。色相为色彩的最基本相貌,是某一色彩有别于其他色彩的重要标志,和色彩名称直接相联,比如,红色、黄色与蓝色等。色彩相貌和色彩冷、暖感觉直接相关,红色、橙色和黄色等属于暖色,而带有黄色味道的黄绿色、丁香紫色等颜色也给人们带来较为暖和的心理印象,这些色彩系统称暖色系。同时,以蓝色为代表的颜色被称为冷色,给人们以遥远与寒冷之感觉,一切具有蓝色味道的蓝绿色、深紫蓝色等色彩则被统称为冷色系。
在实施人物形象设计之时,只要能区分出冷色和暖色,就能了解其性质与差异,并妥善处理其相互间的关系。一切具有黄色意味的暖色调都显得热情而活泼,因此可以在人物形象设计时把具备温暖、运动、活力、发展等心理印象的暖色系使用到相关人士身上,就能将其性格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产生理想的造型。一切带有蓝色意味的冷色调显得低调而内敛,因此可以将具备冷静、理智、平和、倒退等心理印象的冷色系使用到相似性格人士身上,也能较好地体现出这类人群的性格特点,实现较为理想的色彩搭配设计成效。
(二)设计者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决定其用色之明暗
明度也是色彩十分重要的属性之一。明度主要是指色彩的明暗度。一切感觉到明亮的颜色均是在纯色之中加进了白色,而感觉到深暗的颜色则是在纯色之中加进了黑色。蓝色加上白色成为浅蓝或者淡蓝,红色加上白色成为粉红或者淡粉,以上色彩具有了比较高的明度值,因此可将此类型色彩统一称之为明亮色调。由于以上色彩为纯色加上不同白色来进行转化,所以也就具有了一致的心理象征意义。可见,明亮色调的象征意义源自于白色。比如,我国的观世音菩萨均披白纱,象征着初始和美好、理想与希望,而一切内含大量白色内容的明亮色调同样具有以上象征意义,故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明亮色调人士一般都是那些具备美好希望的青年人群,性格特点是对未来充满希冀,觉得今后充满了无限希望。
纯色一旦加进黑色就会变得较为暗沉,例如,纯红色如果加进了黑色会成为暗红色或者枣红色,而橙色一旦加进黑色就变成咖啡棕色或者深咖啡色,故此类色彩被称之为深色调或者暗色调。暗色调都是纯色加进程度不同的黑色而产生的,所以也具有一致的心理象征含义。暗色调的主要心理象征意义源自于黑色,象征着神秘、郁闷与尊严等。所有物质在消亡之后都会变成黑色,因此黑色又和虚无、死亡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暗色调给人以高贵、稳重的心理印象,另一方面则会让人觉得沉闷、僵硬与缺乏生趣。所以,在实施人物形象设计的过程中,应用暗色调的人士主要是具备稳重、成熟、尊严等性格的,能够很好地把暗色调色彩的正面意义加以阐发,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气质。一旦混淆了暗色调和明亮色调间的区别,把暗色调用于适合明亮色调的人士身上,那适合于明亮色调的人士就会展示出暗色调所具有的负面含义,显得十分沉闷。同理,一旦把明亮色调用于暗色调人士身中,则会出现轻浮与愚蠢等不良印象。有鉴于此,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假如错用了色彩群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不和谐感,以至于还丑化设计师所设计的对象。
(三)设计者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决定其用色之艳浊
色彩的第三个基本属性则是纯度。纯度主要是指色彩所具有的饱和度,即鲜艳度。高纯度色彩尚未加入黑、白、灰等色彩,显得明亮而鲜艳;低纯度色彩加入黑、白、灰等色彩,所以也就变得不够纯正与饱和了,尤其是在加进灰色之后显得极其混浊,因而低纯度色又被称之为为浊色。纯色调由于纯正而艳丽,故被称之为鲜艳色调。高纯度、鲜艳色调色彩群代表了活力、动感与饱满等,在设计者进行人物形象设计时主要用在鲜艳色调人士身上,此类型人士主要具有精力过人、个性鲜明等性格特征。纯色由于加进了黑、白、灰等颜色而变得浑浊起来,其心理意义源自于灰色。灰色作为黑色和白色的中介,是一种黑、白间的过渡性色彩,因此,灰色显得顺从而又缺乏个性,让人们觉得郁闷而压抑,比如,灰尘就让人感觉到肮脏。灰色的象征意义会影响到全部浊色色彩群,所以,浊色不管什么具体颜色,往往会给人们以安静、陈旧和单调之感觉。设计者在实施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浊色调人士主要具有宁静、保守及懦弱等气质特征,同时这些人也无法适用于鲜艳色调。一旦用鲜艳色调加以体现,就会让人觉得慌张而愚蠢,甚至产生弄巧成拙的反面效果。当然,假如把浊色调用在鲜艳色调人士身上,就会显得精神颓废。可见,对不同人士实施形象设计时一旦外在形象和其内在气质不符,不仅难以展示其内涵,反而会被曲解甚至被丑化,和设计者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大相径庭。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物形象设计可谓是判断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某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人物形象的好与坏,能够通过很小的侧面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总体文化素质以及当时人们对于生活所持的态度。人物形象设计是否取得成功,主要是看设计者对色彩之选择与把握是否恰如其分。有鉴于此,必须在对色彩进行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基础之上,结合所要设计人物的个性特征灵活地加以应用,才能让人物形象设计展示出更为出色、更加完美的效果,以实现形象设计和色彩之间的和谐统一。
作者:张璎琪 单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一、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教育发展概况
人物形象设计在国际发展较快,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也涌现出不少从事人物形象设计的人员,这些人员们大多逐渐从业余到专业,从擅长美容、美发、化妆等一门发展到整体,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市场需求的扩大,人物形象设计教育在我国发展业越来越热。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人物形象设计教育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社会需求的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其相关教育层面的空白,这就给该专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由于该设计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兴专业,专业的教育和发展需要自身去探索。在不断摸索的途中,逐步完善培养方式,逐步转向更有特色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变。
2005年我国成立中国形象设计协会,2006年国际形象顾问协会中国分会筹委会正式成立,这都预示着中国的形象设计行业正逐渐走向规范化发展。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内的上海戏剧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多所高校在艺术系里设有相关学科,但由于发展时间短,还有待完善,需要时间在市场需求下共同进步。据网上最新调查,我国形象设计教育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和师资等诸多条件的多种制约,使学生在毕业后所具备的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这其中涉及以下发展瓶颈问题:如由于受到教学现状的制约,很多高校的人物形象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没有更多针对性的课程设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再如,由于该行业信息更新速度快,需要掌握及时的时尚前沿信息并及时地传道授业解惑,因此造成与现有教学发展水平差异;最后,谈到其与社会的接轨问题,由于该专业和其他专业性质不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环境的要求很强,对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很强。但是我国当前该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教学环境上还有待完善,不能大范围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应用技术,以至于日后会发生与先进技术脱轨的现象。
二、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1.人物形象设计教育素质教育化
人物形象设计教育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家庭是困扰学生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因,社会环境的因素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如果社会展现出繁荣、兴旺、向上的艺术文化,那么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就会不断提升。这也将是我国未来人物形象设计发展的趋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化教育,将素质化教育融会贯通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人物形象设计教育中融入素质教育,首先要做到,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的艺术,怎样去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在不断的鉴赏中提升境界,从而产生对设计艺术的一种追求,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便可拥有全面的内在素质;其次,应加强学生的整体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和能力。通过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有趣,通过寓教于美,为学生营造美的情景,通过寓教于德,全面育人。总之,要想在人物形象设计教育中融入素质化教育,就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抽象概念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激发欣赏艺术的热情,从而主动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2.人物形象设计教育国际化
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一方面是面向世界,汲取先进理念和外国之所长来完善我国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另一方面是要立足于民族根本,发扬本土特色,走向世界,这是人物形象设计国际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内涵。在未来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中,学生通过吸收先进的创新理念,结合本民族自身的特色,推出自己的设计品牌。通过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推动人物形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3.人物形象设计教育民族化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是具有自己国家情感的共同整体,是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经济的一个稳定的共同体,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生产生活方式、民族风俗习惯、心理认知等。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人物形象设计教育将朝着民族化的方式迈进。通过自身设计,使人物形象设计更具本民族的特征,让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本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设计文化,这不但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也可以在国际交流中,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体会中国化人物形象设计的鲜活生命力。
这一切都反映出人们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追求,也正是人们的需求不断引导并催生形象设计教育的发展。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正在向素质化、国际化、民族化的潮流中迈进,不仅需要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形成行之有效且权威的体系观念和执行方法来解决大众的需求,更应紧随时代时尚发展潮流,勇据前沿,做艺术领域形象设计的排头兵。
作者:赵泓森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
一、研究数据分析
1.教师基本信息
从性别结构来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女性骨干教师比例高达到98%,由此可见,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一个女性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专业。从年龄结构来讲,35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占31%,其余均为35岁~50岁的中年骨干教师。这主要是因为骨干教师在学历、经验、实绩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具备一定的学科地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相较其他专业,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骨干教师的年龄结构更趋于年轻化。从学历结构来讲,该专业骨干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大学本科为主,占到教师总数的88%,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以下则各占6%。从职称结构来讲,高级职称教师占19%、中级职称教师占73%、仍有8%的参培教师仅为初级职称。从教龄结构来讲,这些教师的平均教龄为14年;其中教龄5年及以下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6%;5到10年的有10人,占21%;占73%的35名教师的教龄都在10年及以上。可见他们的教学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从职务结构来讲,专业带头人比例占15%、教师比例占81%、还有4%的参培教师主要在学校担任行政管理职务。
2.教师专业背景
为了系统地了解教师的专业背景情况,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本人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对口就业行业企业的岗位胜任力要求为主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2.1全日制教育专业结构情况
被调查的教师中,仅有4%的教师所接受的全日制教育专业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包括艺术、医学在内的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相关专业的整体比例也仅占25%;绝大多数从事该专业教学教师的全日制教育专业都与执教专业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见图1、图2)。
2.2参加专业相关培训情况
教师在岗期间所接受的专业相关培训总人次仅为56人次,其中1周的培训为7人次,占13%的比例,美发项目是为期1周培训的主要项目。4周的培训为16人次,占29%,在不同时长培训中位于第二位,美容师项目培训是构成该部分培训的主要项目,占该部分培训总人次的近一半。5~12周的培训位列第三,占26%,美容师项目依旧是人次贡献第一的项目,占该部分培训项目总人次的三分之一。12周以上时长的培训项目参培人次为所有时长培训项目中最多的,达32%,与之前时长的培训项目不同,美发师项目的培训人次最高,美容师项目位列第二。从所有专业相关项目的培训人次比例来看,按照降序依次为美容师17人次,占30%;美发师16,占28%;化妆师13人次,占23%;个人形象诊断6人次,占11%;美甲师3人次,占6%;美容指导师仅有1人次,占2%(见表1)。
2.3行业实践工作经验情况
数据显示,以人次为计量单位,有57%的教师具备行业实践工作经验,美容师岗位、化妆师岗位和美发师岗位是教师行业实践的主要岗位,比例相当。按行业来分类,具备美容行业岗位即美容师和美容指导师(美容顾问)岗位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最多(见表2)。
2.4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持证情况
项目组根据不同类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持证级别情况对教师进行了调查,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上述数据显示,以人次为计量单位,教师平均持证比例达到85%,所持证书中高级以上证书的整体持证比例达到71%,这些都体现了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证书持证意识。美容师证书的持证比例依旧位于首位,占44%;美发师和化妆师各占34%和22%;其余工种则没有教师持证。
2.5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共有17人次的教师本人获得职业技能大赛的相关奖项,奖项主要集中在化妆师和美发师的职业技能大赛上,越是高级别的大赛,获奖人次就越少,亚洲大赛仅一人获奖(见图3)。这与行业内组织技能大赛的主要类别有关,受观赏性的限制,目前来讲,技能大赛主要也是集中在美发师和化妆师这两个岗位上。
3.教师专业教学情况
(1)执教专业课程情况
教师执教科目情况显示,有37人(77%)的教师是由其它课程转至本专业课程教学。在现执教情况中,仍有38%的教师未参与到专业教学中,执教1门专业课的占19%,执教2门专业课的占25%,执教3门和4门专业课的分别占15%和3%,平均执教2门专业课(见图4)。
(2)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教师与学生对比)
相对于教师本人获得各级别职业技能大赛的奖项人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获奖人次多于教师本人的获奖人次(见图5)。
(3)关于学生实习就业情况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倡导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此次接受调查的学校中占54%。学生留在实习企业就业的占20%,对口行业就业(非实习企业)占20%,高达60%的学生毕业后改行。对口行业就业的主要方向为美容相关企业,占比高达60%,美发、美甲及婚庆企业各占10%。
(4)专业培训进修需求
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进修需求比例相当;整体造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比例较高;其他类别需求分布得比较平均。从开放性问题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希望增加在企业实践机会的教师人数非常多,且希望实践的目标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企业。
二、结论及建议
1.结论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骨干教师队伍是以中年女性教师为绝对主体的,他们都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
(2)现有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存在严重的专业不对口问题。执教相关专业的岗前及在岗进修培训也存在时间短、系统性差的缺陷,培训集中在美容、化妆、美发三个工种。超过一半比例的教师具备行业工作经验,依旧集中在美容、化妆、美发三个工种。教师职业技能证书的持证比例较高,但技师及以上等级的持证比例较低,专业相关技能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美甲部分是该专业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仅有3人次接受过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其它项目均为空白。
(4)现有专业执教教师绝大多数是由其它专业转至本专业教学,专业教学时间短。执教的专业课程种类的均值也在2门以上。教师自身对每门专业课的掌握深入程度存在较大的不足。从教学结果来看,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相对于教师而言,参加大赛的获奖情况较好,说明教师借助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一定的专业教学成果。美容行业是该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但值得思考的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比例不高。
2.建议
(1)相关主管部门应重视引进专业对口教师,同时借鉴高校访问学者制
随着行业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医学美容专业日趋成熟,也培养出了越来越多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人才,中职院校也应将专业背景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条件。同时,针对现有师资,可借鉴高校访问学者制,每年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高校、科研单位开展专业研修。
(2)专业教师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分阶段达到岗位胜任力的要求
专业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还应该成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导师。基于对中职学校教师职责的观念转变,根据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复合性较强、对专业教师的能力要求呈现多维度的特性,每位专业教师应该分层次制定自身阶段性的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分阶段实现岗位能力的提升,这种提升更是一种实践层次上的提升,通过大量的实践达到不同阶段实际岗位胜任力的要求。
(3)相关部门应致力于架构具备一定柔性的专业教师分类培养体系
柔性的专业教师分类培养体系应该以“人性化”为标志,依据信息共享、差异互补的原则,为本专业教师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以满足专业教师不断变化的培训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习、着眼未来作为培训的基本职能,从而适应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潮流性的发展特点,避免培训落实等于过时的局面。只有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不断加强师资培训,中国的职业教育才有可能发展壮大。在这一体系中,除了现有的为大家熟知的渠道与方法外,借鉴企业培训设计,站在企业的角度获取最新的市场化信息尤为重要。
(4)师资队伍的培养应坚持能力本位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依据设置专业教师培训课程内容
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既是教授者、也是指导者、还是学习者,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脱节的问题,专业教师应主动了解学校与企业价值目标追求的差异,避免由于观念滞后而造成专业教师培训内容不切实际的现象。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在师资培养上应鼓励学校与企业建立联系,加大产敎、校企结合的力度。作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应该把企业实践视为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同时真正深入到企业岗位,以普通员工的心态来从事岗位工作,体会不同岗位工作的价值与困惑,掌握不同岗位工作的实践技能。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方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管理需要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安排困难,教师方面还是可以根据相关企业的运营特点,提出合理需要,并在为企业提供价值的基础上获得企业的最新经验与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取得,只是专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作者:宋晓蕾 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
摘要:结合服装这一元素的价值作用看,融入茶元素的价值,其能够完善提升人物形象设计的品质内涵。本文拟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认知分析入手,结合茶元素服装的具体建设机制,通过融入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思路认知,从而具体探析茶元素服装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当然,也尝试性提出茶元素服装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机制。
关键词:茶元素服装;人物形象设计;表现状况;应用思路
人物形象在进行具体设计中,外在服装和内在精神都对整个人物形象有着重要影响和推动力。而茶元素服装作为一种融入了具体茶文化理念和生态绿色茶元素的服装,其中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和价值思维能够被我们成熟、系统化融入到当前所开展的形象设计过程中。
1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认知分析
茶文化元素在具体发展的过程中,其之所以,能够实现全面传承和深度融入,其关键在于其中包含全面而系统化的文化要素,同时在于该文化艺术元素在发展应用过程中,其最大价值在于融入了时代化的特点和价值内涵,因此更有应用必要性。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茶元素服装的价值内涵与该设计体系全面结合,从而实现整个人物形象从内到外的全面提升。同时更关键的是,茶文化元素中所具有的情感理念和价值内涵,也让我们了解整个茶文化体系,形成了具体支撑,茶文化理念内涵对人们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其能够对理解和认知该文化体系的人予以行为上的全面支撑。尤其是随着该文化体系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其中所蕴含的茶元素内容值得被我们应用,当然茶元素与服装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结合度也实现了具体而全面化的提升。
2茶元素服装的具体建设机制认知
茶元素服装作为融入完善茶文化元素基础上的服装设计活动,其在当前整个时代背景下,有着重要应用价值。而围绕茶元素所形成的一系列复合型元素内容,其不仅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特征,同时,实际上也展现和诠释具体的理念内涵。茶元素服装就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通过对茶元素服装的设计思路及制作工序和价值内涵进行具体剖析,可以看到在这一元素中,其中不仅是对茶文化理念的传递和表达,同时更重要的是茶元素服装的制作工艺和具体方法,实际上,也成为我们了解茶文化体系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当然,该服装元素在融合过程中,其不仅内涵上的关联和影响价值,同时也是具体情感的诠释和表达。事实上,结合当前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看,想要实现其最佳设计效果,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元素予以支撑,尤其是通过融入必要、合适的设计理念内涵,特别是精妙人物形象设计方案的整体融入,从而满足人物形象设计的具体化诉求。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其形成的特征,以及其中所孕育的内涵,都表达了一种成熟的认知观念和文化思维,极具现实意义。茶元素服装在应用过程中,其从表面上看是具体元素的应用,但是从本质上看,实际上是茶文化与服装设计活动具体结合的中要求诠释。
3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思路认知
实际上,人物形象是什么?是具体的人物风格,还是其语言方式,乃至行为特点等等。客观而言,人物形象的整体内涵是复杂的,可以说,我们无法用某一种具体、客观的理念或者观点来对其形成全面、精准的概括。但是在整个人物形象进行外在展现和诠释表达时,其使用的服装特点,尤其是服装造型、服装的色彩搭配等等,都能对人们理解这一人物特点形成全面、直观的认知印象。在认知任何一个人时,其前提就是对其客观外在进行精准和直接认知。从服装的出现及应用状况看,服装实际上是人们生活理念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且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背景下,尤其是随着社会大众生活品质感不断提升,服装生产、设计水平也实现了全面而具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服装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元素,其在人们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而全面的应用。当然,虽然从表面上看,服装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元素,但服装从出现到如今的成熟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体而完善的文化体系。从服装设计到元素筛选,乃至客观、具体的搭配,实际上都是一种文化诠释和表达。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具体认知和理解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将外在服装打扮与具体的人物形象形成全面而具体的关联。可以说,在社会大众的审美理念和传承思维中,其往往会将衣着服装状况,与人物形象之间形成直接关联。当然,对于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但是很多因素无法直接具体的予以变革,但是相对而言,只有做好服装设计活动,并且将其与人物形象搭配之间形成具体关联,从而才能实现整个人物形象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
4茶元素服装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在服装设计与应用过程中,茶元素也有着合适完善的应用表现,无论是茶服加工制作,还是茶服元素的融入,都是传统茶文化应用优势的集中表现。尤其是随着当前茶叶产业科学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茶叶产业元素内容认知不断成熟,特别是很多服装在制作过程中,其将茶染技术和材料应用到整个服装设计过程中。正是茶元素内涵与服装设计活动的具体结合,从而实现了整个茶元素服装设计活动的价值呈现。实际上,认知人物形象是从精神层面来具体认知该活动的具体过程,而想要展现良好的精神形象,离不开具体情感内涵的诠释和表达。当然,想要实现整个服装元素价值应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注重在选择合适的元素基础上,注重恰当情感的诠释和表达,通过多样化思维的集中融入,结合与人物形象具体展现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实现整个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不同的服饰色彩,乃至服饰的具体款式,甚至是服装的特点和内涵都对整个形象设计有着重要影响,结合茶元素服装的具体内涵和价值理念看,系统化、全面化的服装设计思路,能够在展现独有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提升社会大众的具体全面认知。客观而言,人物形象设计是一种基于具体理念和价值定位基础上的活动,完善的设计理念不仅能够让我们品味到其中所具有的积极影响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茶元素服装设计活动中,所融入的生态理念和价值内涵,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让人们准确认知整个设计背后所具有的独特内涵。
5茶元素服装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机制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不断成熟,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和价值元素,其中所应用的色彩搭配理论和价值内涵,甚至是服装设计方法等等,都有着系统化的价值内涵。当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服装对人物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当前时展状况看,形象要求,尤其是良好的形象要求日益重要。可以说,做好形象设计,其不仅是服饰搭配的要求,同时也是从外在形象美与内涵精神美的全面融合。在现行社会中,人物形象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想要做好人物形象设计的妥善开展,外在服装的应用与提升有着重要价值。在人物形象设计活动中,服装元素有着重要影响力,服装中所表现的艺术张力和具体情感内涵,都发展成为人物形象表现过程中的载体,而在服装元素价值应用发挥过程中,其需要在注重设计定位的确定前提下,合理选择设计元素,特别是通过将具体的人物形象设计要求与整个服装色彩及内涵完善融入,从而传达出整个形象设计过程中所融入的情感内涵和价值特征。可以说,服装也是一种具有语言说服力和情感内涵的载体,而对于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应用好服装元素,也能帮助我们塑造更为丰富、立体化人物形象,进而实现价值元素之间的全面融合。
6结语
在茶元素服装应用到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我们对服装的要求和价值认知,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外在服装,更重要的是服装中所具有的品质和内涵,更是具体设计情感的诠释和表达。因此,在当前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想要更好应用服装元素,就必须确保整个服装的品质内涵与具体的人物形象特点之间形成合理匹配和全面结合,只有气质与特性相匹配,才能确保茶元素服装应用与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开展的全面结合。
作者:许阳 刘晓阳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摘要】在我国艺术设计中对人物形象的设计正处在发展的初期,对人物形象设计的改良和提升,需要我们进行创新和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元素与人物形象设计的融合能够满足创新的需求,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传统文化;元素;融合
在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新兴行业,打造出具有传统元素的优秀的人物形象设计作品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妆型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的人物形象设计中,可以充分与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例如,在我国古代妇女对脸部妆型极为重视,已经形成了胭脂水粉、眉妆和红妆、粉脂妆等修饰方式,并且经过发展,又出现了花细、额黄和面靥等技术,其中,花细不管是修饰在脸部的额头上,还是在眉心处,都可以为人的脸上增添更多的光彩,体现出女子美丽的一面。这些传统的妆型元素,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可以进行借鉴和改进,使之更符合现代的审美。作为妆容设计的一部分,服装上的图案也是我们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之路的一个要点,在这方面,很多艺术类型都有可借鉴的珍贵经验,比如在黄梅戏电影《朱门玉碎》中,人物设计者就在传统的孝服基础上为女主角朱玉倩的孝服加入了霞帔造型以及云朵和莲花图案,使孝服变得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无疑是一个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意识的妆容设计!再例如,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对演员的妆型设计中,就很好地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显示出了中华儿女优雅的古典气质,并且透出我国多民族融合的韵味。对于传统的文化艺术散发出来的魅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设计师可将这些丰富的资源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努力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象征吉祥美满的图案设计,设计师可以选择祥云、凤纹等进行恰当的修正,然后呈现在人物妆型的设计中。如果使用得当,不但能够展现出人物的尊贵和高雅,对人物的性格展现也具有增光添彩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发型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人物发型的设计,如果能够恰当地结合传统的文化元素,将会是对人物形象设计的一个巨大提升。在我国古代,女性的发型和发饰种类繁多,而且呈现出的风格也不同。在汉唐时代,发饰以花朵为主,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丝绸和玉器,等到了明清年代,更多的是金银珠宝等发簪。当代的发型设计中,我们对人物形象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仅发髻的造型种类就有近百种,并且配合不同发髻造型的发饰更是缤纷多彩。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风格的晕染、凤纹等造型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结合,符合众多群众的口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所注重的是借助形象设计传达出美好的寓意,彰显出优雅气韵。因此,在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的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我们要充分体会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吸收其精华,去除与现代形象设计不相适应的部分。在这方面,传统戏曲人物造型为了更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目光,而对剧中人物的发型设计进行改良,设计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在黄梅戏电影《龙女》中,龙女的发型设计就在传统女性发型特点上,特地增加了一条小小的银龙造型发饰,这无疑是一个绝妙的设计,使现代观众一下子就能从发型发饰上直观地辨认出龙女的身份和地位;而当龙女变化成人之后,观众又从堕云髻和凤钗上立刻了解了她身份的转变。对人物发型的设计,一方面要根据个人的爱好而定,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大胆尝试来寻找灵感,促使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大放异彩。除了对发饰的设计,我们对发型的设计也完全可以根据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进行融合。而且我国自古代开始对头发造型设计就比较重视,尤其体现在皇家和富贵人家的发型设计中。特别是女子的发型,自古至今衍生的发型种类更是丰富,因此在现代人物发型的设计中,根据场合的要求和对流行趋势的考虑,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入古代的传统盘髻、束髻的造型,同时对其进行创新,既要体现出传统文化元素,又不失现代流行的韵味。例如有的人喜欢浮夸一些的发型设计,设计师就可以设计一些造型较为夸张的发髻造型。而有些人喜欢简练但是又与众不同的发型,设计师就可以结合现代的染发技术对传统的发型造型进行改造。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谨慎运用
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的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能够显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美丽,为现代人物形象设计增光添彩。但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需要我们进行谨慎的考究与选择,只有选取了合适的元素才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为此,我们要谨慎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在传统文化元素中存在一些具有较高适应性的元素,例如汉字和图形。汉字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经过历史的演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人物形象设计的时候,汉字元素能够以其独特的形象魅力征服欣赏者的审美。而且汉字具有图形以及符号的特点,能够传达出一些特定的含义,并且能够激发人的思考,这是人物形象设计所表达的更加深层的含义。除了汉字,还有传统的图形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图形元素极为丰富,而且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色。在人物形象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图形元素的准确应用能够提升设计效果,显示出设计师的独特眼光和能力。例如,彩陶艺术上的图形、壁画图形和瓷器上的图形,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中都可以进行应用,但是需要设计师具有较强的艺术感。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应用最多也是最容易把握的传统文化元素就是汉字和图形了,在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之下,一定可以让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得到充分的融合。比如黄梅戏当代题材电影《山乡情悠悠》中,环境背景中的“状元坊”牌坊,就运用传统的建筑文化元素——牌坊,向观众侧面展示和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男主人公方心龙就是新时代的农家“科技状元”。这个隐喻因为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而变得既委婉又贴切,实在是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的完美结合典范!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的融合也是一个过程,需要经过设计师的潜心研究。而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灵感,对各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使用得当会给人带来惊喜,使用不当则会让人物形象大打折扣。我国民族众多,不同区域的传统文化元素也各自具备不同的特点,在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融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进行设计。这样能够使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地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融合在一起,也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例如,藏族和蒙族的传统文化元素更加适合藏族地区和蒙古地区的人民,如果要将其运用到适应性更普遍的人物形象设计中,需要设计师根据不同地域的人物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造,设计师最主要的是要抓住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和特点,这样才可以进行更好的改造。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也被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为人物形象设计带来新的血液,在设计师的努力下,人物形象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一定会呈现出更大的魅力。
作者:桂晓沁 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对动漫产业关注越来越重视,人们对动漫形象的设计有了更加立体和多元化的要求。由传统的简笔画人物持续发展延伸到如今更加生动形象的3D人物形象,动画师如果需要设计出优质的动漫和游戏形象,需要对动画脚本与人物性格有着全面的思考,对人物所处的地域特点也要考虑周全。早期的动画与游戏的制作过程中人物形象的设计通常都较为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动漫游戏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构思和设计变得更加丰富与多样化。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动漫游戏;现代;时代性
前言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为了缓解工作的疲惫,放松一天劳累的心情,游戏成为了现下十分受到大众青睐的解压和娱乐方式。作为动漫产业重要的构成部分,电子游戏有着空前巨大的市场发展和提升空间。随着国家对动漫游戏产业的扶持程度大力加强,近些年来国内研究动漫游戏的企业单位百花齐放,在市场发展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核心地位。动漫游戏产业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优秀的动漫游戏作品中少不了人物的塑造,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是制作优秀动漫和游戏作品的重要基础。
1现阶段我国动漫和游戏产业的发展情况
制作出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或一款优质的游戏作品,离不开美术设计。在动漫游戏市场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其市场方向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学习国外优秀的动漫游戏作品的内涵变得非常必要。现阶段我国动漫和游戏产业发展所遇到的主要瓶颈问题是缺乏高水平高能力的人物形象设计人才。随着世界各地文化交流方面原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人员的往来也十分方便快捷,外来文化与专业动漫技术人员的引进为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推进了这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强了动漫游戏人物形象的创作技术水平,给国内动漫和游戏产业的进步空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虽然相对来说在我国起步落后于日本、美国等国家,但在短期内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傲人成绩。以往的游戏多半局限在电脑端的网络或单机类游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主机游戏、手机游戏、街机游戏等游戏平台如雨后春笋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流传开来,这些平台的游戏形式成为了电子游戏产业的主力,是人们茶余饭后、工作休息期间缓解疲劳和压力的必备产物。[2]随着电子技术越来越发达,动漫作品和游戏的画面质量也不断提高,大量3D动画作品和游戏作品诞生,让受众群体能够切身体验作品中的气氛,增强了作品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性。除此之外,动漫和游戏作品类型的多种多样也是当今动漫游戏产业的一大特色景象,以往的电子游戏种类单一,经过不断的开发和进步出现了多种不同种类的游戏,增强了互动性和可玩性。动漫和游戏市场的人气让许多企业加强了这方面作品的开发制作,动漫游戏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变强,其人物形象设计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衍生出来了各种相关的周边产品,动漫游戏产业的持续进步依然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3]
2当代动漫和游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2.1人物形象的夸张性
动漫和游戏是影视艺术中的一个分支,对卡通人物的形象进行制作和设计是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人物形象的设计蕴含了设计师丰富的创造和想象力,让动漫和游戏作品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也极大地发挥了艺术性的创造。比如汤姆和杰瑞这对欢喜冤家,作为天然的对手,《猫和老鼠》的喜剧感非常浓烈,这正是由于作者在对汤姆和杰瑞这两个动画角色进行创作的时候给了它们人类的情感,让它们有了能够和人一样思考的能力,配上风趣幽默的剧情演绎出它们的喜怒哀乐。这种突破传统猫和老鼠的形象设定让动画作品具有充分的趣味性和可看性,让人们在观看过程中会心一笑,忘却学习和工作带来的疲惫。在众所周知的网络竞技游戏《英雄联盟》(LeagueofLegends,简称LOL)中,设计者将符文之地作为游戏剧情的整体背景,加入了丰富的魔法元素,在这个游戏当中,魔法不再是神秘的虚拟能量,而是符文之地的生存法则。这种游戏之所以会受到当代青少年甚至中年人群的关注,正是因为在游戏中实现了现实生活无法做到的事,并且有着较强的竞技性,吸引了玩家的目光。[4]
2.2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在动漫和游戏作品当中,其剧情通常由善恶、美丑等矛盾贯穿起来,这决定了对作品当中人物形象的设计条件。在动漫和游戏作品的剧情中,每一个角色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无论正面人物还是反派人物都是不能够被其他人所替代的。例如热门动漫作品《海贼王》(ONEPIECE,简称OP),在整部作品中出场的人物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和超能力,每个人物说话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2.3人物形象的时代性
在对动漫和游戏作品进行人物形象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动漫游戏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剧情的需要,比如《真•三国无双》这款风靡全球的掌机游戏,根据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并配以音效,最大程度对游戏剧情进行渲染丰富,极大地提升了可玩性与趣味性,让玩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代入角色,切身体会游戏的魅力。
2.4人物形象的文化性
在动漫和游戏产业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以特有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地域之间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风俗信仰,那就是文化产业。[5]在《天涯明月刀》这款3D武侠题材的MMORPG(MassivelyMultiplayerOnlineRole-PlayingGame,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网络游戏当中,故事背景来自北宋年间的乱世,游戏角色所穿着的服饰与游戏内相关的虚拟道具都突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中华正统的武侠文化作为基本创意,完美地还原了中华文明的壮丽河山,让玩家在感受游戏玩法的同时欣赏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文明。
3结语
动漫游戏以其独特的个性在当今日常生活中出现在各个角落。其中,动漫和游戏的主要受众群体多为青少年或青年,让这部分人群在动画作品的观看和游戏的体验中除了获得身心上的放松,还要潜移默化地体会动漫作品与游戏中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内涵。动漫游戏产业的工作者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发展精神,将加强国民精神修养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制作健康、积极的动漫游戏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会有更多二次元爱好者加入到动漫设计与制作的队伍中,动漫与游戏产业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作者:赵越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对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对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整体优化,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在选题、作品创作、过程管理、答辩和设计作品展出等环节进行创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的复合人才[1],我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通过院团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多种方式,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了集产、学、研、练、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设计是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之一,也是进行专业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加强对本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提供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极其重要。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能创造性地解决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实践问题。此外,还要注重服务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主动将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产业对接,实现艺术类高职院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针对我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新时期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建设和人才发展需要的毕业设计模式,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毕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崔宏巍等人[2]通过构建四位一体化毕业设计的创新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崔苏卫等人[3]通过建立顶岗实习网络平台,将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的一体化,形成了“产学结合,学做合一”的特色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毕业设计改革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部分指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以及评分标准不健全的现象普遍存在;毕业设计选题传统单一、缺乏变化,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专业发展前沿脱钩;毕业设计的教学时间安排与学生的求职时间相互冲突;缺乏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展示和对外交流。特别是在毕业设计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不够,很多选题只是对往届作品和文献的简单重复,缺乏创造性和个性元素,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团队协作意识缺乏,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毕业设计是人物现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在此期间,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展现完整的设计作品,是学生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示设计个性与风格的重要平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要求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教学任务。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新兴行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立足湖北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结合学院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产学研工作,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舞台影视化妆技术为特点,开设戏曲化妆、舞台影视化妆、配饰设计、立体剪裁、创意化妆等特色课程,构建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与地方文化企业紧密结合,通过解决企业在文化创造和形象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既加强了学校的产学研工作,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加强制度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的质量是评价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4]。我们通过加强毕业设计的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努力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首先,我们在毕业论文选题上要求必须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在课题的选择上采用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其次,我们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指导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题调研、方案设计、效果图表现、论文答辩。作品汇展,学生也要独立认真地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的调研和作品设计。院系两级督导专家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答辩等环节进行定期督查。此外,我们组织答辩小组,制定答辩评分标准,真实客观地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评价。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毕业设计是学生整个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习环节的总结性艺术实验活动,是学生对艺术思维、艺术表达以及艺术技法的一次最好的诠释。在毕业设计创作中,学生可以有效地、自觉地将团队协作精神融入到形象设计创作过程的实践中去,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够在项目制作中采用新的方式、方法及途径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就无形中使得学生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经过毕业设计,学生具有独立艺术创作的能力,并在创作过程中凝聚自己的创新思维,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4.开展多元化的毕业设计展。毕业设计展是高职艺术类专业特有的教育实践模式,我们鼓励学生以作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主题,既突出专业,又紧密联系生活,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展出。我们以实践实训案例作品露天展示及影像播放为主,配合用人单位校园现场招聘会以及教学研讨会,将教学成果展示、学生就业、专业建设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在展出现场公开考评作品成绩,并将优秀作品制作成电子册在学院网站上,扩大毕业展的宣传工作。例如,2015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我们以“视•界”为主题,共展出120多个学生的优秀作品,并邀请了武汉顶层全案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市相互广告有限公司等近20家企业进行现场校园招聘,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高度评价。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针对目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建立了新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虽然我们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为社会培养兼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晶晶 陈敏 单位: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摘要:人物形象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包含文化修养、心理要素、外表设计、化妆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新时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文化交融的社会大背景下,人物形象设计也开始走向多元化,它在立足民族性的同时,还应该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文章探讨目前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内涵,以及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民族化;国际化;艺术;审美
人物形象设计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它结合了艺术、美学、设计、创意等多方面的内容,对设计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对人物形象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袭,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保持一种独立的审美姿态,实现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结合,是目前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关键所在,这不仅仅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对设计者提出了考验。
一、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民族化和国际化
(一)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民族化
民族化,即扎根于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文化表征。民族文化作为当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的是一种以世界上不同民族原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将民族化的概念抽象出来,体现为一种包含独到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形式,可以是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符号等。对于人物形象设计而言,民族化的人物形象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这对于集中展现民族风貌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1]由于人物形象设计与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紧密相联,因此其形象设计必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色,这就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
(二)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国际化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它要求从产品中抽离所有与文化相关的元素。国际化不仅仅是某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影响,而是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人物形象设计实现国际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通过结合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把握文化潮流发展趋势,实现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理念的创新和进步。[2]
二、人物形象设计中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关系
(一)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
从人物形象设计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来说,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人物形象设计而言,无论是体型要素、发型要素、化妆要素、服装款式要素、个性要素、心理要素、文化要素等,它的出发点必然是以地域性和民族性为前提的,如果缺少了民族性的考究,就很难实现最有效的国际化交流。[3]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设计,就必须保持良好的民族性。
(二)国际化促进了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
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从根本上促进了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人物形象设计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切磋和交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多元化局面的产生,从而实现文化本身的创新和发展。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审美的认知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于人物形象设计认识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将此融合到人物形象设计中去,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三)民族化和国际化相互促进
人物形象设计的民族性和国际性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全球化的趋势,必然要影响不同民族及文化背景的人们。民族文化在这种浪潮中不可能固步自封,与世隔绝,不论是冲突还是融合,都必须做出一种选择。这一过程事实上是加快了文化之间互相流动的速度,扩大了民族文化的空间,使民族文化显现于一种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4]人物形象设计的民族化和国际化的互相发展,对于人物形象设计内容的丰富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实现了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这对于社会发展潮流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人物形象设计国际化发展的途径
(一)深入开发、挖掘本土化的民族元素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就要不断地深入开发、挖掘本土化的民族元素,在进行人物形象设计的时候,要结合本土化的地域性、人们的审美特色、心理需求、价值取向等要素,从根本上实现具有民族性的设计。同时,善于实现人物形象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比如可以借助于绘画理念、戏曲人物设计等相关理念来进行合理化取舍,并将其成功运用到人物形象设计中去,不断实现真正具有民族性的人物形象设计,提升其价值品位和审美特色。
(二)结合时代潮流及审美趋势进行人物形象设计
实现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必须结合时展潮流及审美趋势,提升人们对于人物形象设计的认同感。目前的人物形象设计主要呈现出两个特征:第一,生活化特征明显。目前,人们越来越多地将形象设计应用于生活中,生活化特征要求更加明显,相对来说较少关注创意化。这就要求设计者能够合理设计,突出生活化的基本特点。第二,在文化多元化和文化融合的社会大背景下,韩日文化、欧美文化越来越多地在社会上流行,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流行趋势,对于人物形象设计来说,也应该加大重视度。
(三)提升设计者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
提升设计者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是实现人物形象设计国际化的关键所在。人物形象设计其本质还是一种文化形式,要做到对于文化的把握,就应该提升设计者的文化视野,不断掌握人物形象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技法,具有独立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掌握美容、护肤的专业理论及技能;有较敏感的时尚流行感觉和较强的时尚分析、判断能力。除此之外,更要锻炼和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不断地实现最有效的人物形象设计,从根本上促进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
(四)进行专业化的人物形象设计培训
进行专业化的人物形象设计培训是推动人物形象设计走向国际化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要强化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首先,设计者应该掌握人物形象设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深入研究化妆、色彩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的设计能力和鉴赏力。其次,走专业化的道路,制定人物形象设计师培训制度,对于培训合格者给予相应的资质证明,从根本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设计,提升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并将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推向国际化,设计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和国际气息的作品。
(五)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进行设计创新
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要充分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人物形象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在形象塑造上,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同时,它要求设计者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因此,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设计,就要充分地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进行文化元素之间的融合和创新。人物形象设计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趋势变化的,因此立足于民族化基础之上进行合理化创新,不断地实现国际化发展,对于人物形象设计的创新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实现,要想推进我国人物形象设计,就要立足于民族化基础,实现国际化发展。人物形象设计必须深入开发民族元素,结合时代潮流及审美趋势,不断提升设计者的文化视野,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来进行创新设计,以此来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推动人物形象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栀梓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本文以人物形象设计与服饰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简要地阐述了人物形象设计和服饰融为一体是提高人物形象美的前提。详细地分析了只有具有一套完善的设计理论及方案,才能将人物形象表现的更为具体,揭示了人物形象与服饰之间紧密联系的关系,深入地探讨了和谐的人物造型给欣赏者带来的美感。本文将对人物形象设计对服饰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分析。人物形象设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人物形象设计已经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服饰上的要求也越来越讲究,人们对整体形象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个人形象越来越注重的现代,更加注重服饰和形象的统一,人物形象设计也是对个人的评价和印象。只有将服饰风格与人物形象设计统一、协调,这样才能体现美感。
一、人物形象设计与服饰风格
1.人物与服饰的风格
在人物形象设计中,人物轮廓在服饰设计中起到很大作用,主要分为:脸部轮廓、体型轮廓;首先,虽然脸部轮廓的在身体比例中占很少的位置,但是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人们往往在第一印象中,对脸部是最为看重的,从此就可以看出脸部的重要性。在人物设计中,脸部决定了个人的主导风格,从而决定了个人风格的走向。在进行人物设计时候,应该注意人物脸型,从而决定搭配服饰的风格。服饰也是分为曲直,从服饰风格角度看,直线的服饰是通过直线裁剪环节进行裁剪,分割线也多为直线型。如:西装、军装等就是直线型;曲线型就是通过曲线的裁剪方式进行分割,有很多的褶皱,和叠加层。如:长裙、百褶裙。其次,体型轮廓就是真整个身体的曲线走向,可以分为直线体型和骨骼体型,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体型进行分析,看看人物是适合哪种着装风格。
2.人物质感与服饰风格
在人物设计中,人的体感是指脸的大小,及身体骨架的大小。在面部中五官与脸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设计的特点。主要是观察面部,给人是成熟还是幼稚的感觉,将一目了然。五官紧凑面部量小的,常给人一种阳光年轻的形象。服饰的量感主要是看服饰的款式,有领子、袖口、口袋、等决定,领口的深浅也决定了量感的大小。服饰面料方面的区别,就是看服饰是轻盈、柔软、飘逸来看区分。在服饰的花纹图案来看,大图案就代表图案量感大;小图案就代表图案量感大。从选择服饰方面来看,大量感的服饰将表现的比较夸张、醒目、大气,如果选择小量感的服饰,就显得比较小巧的感觉,如果穿错了服饰,将会给人一种不配的感觉。
3.人物体型与服饰风格
首先,骨架宽大的人,会给人一种量感比较大,给人一种成熟的印象,所以在选择服饰的时候要选择质感偏大的,量感大的曲线型服饰是给人一种干练、中性的感觉。其次,骨骼比较小、纤细的人,给人一种玲珑、小巧的印象。所以在选择服饰方面,就应该选择相对甜美、可爱的服饰。所以判断一个人可以通过穿着风格进行评判。
二、服饰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作用
1.服饰影响人物形象
人的穿着打扮在生活中起到重要的地位,对人第一影响是从穿着来判断,服饰成功塑造了一个人的形象。往往是从穿着开始描绘,然后就是表情。比如“看那个穿蓝衣服的女孩是谁啊”这就说明服饰设计在人物形象中的作用。这就是人们在对一个人物判断时,服饰首先成为被关注的点。从而可以看出服饰直接影响到人物的形象。
2.人物形象设计中各个要素
人物形象设计中,不仅仅是服饰起的作用,还由其他条件决定,比如发型、妆容,也是共同制约人物形象设计的因素。人物整体形象设计需要从人身上不同元素进行协调,从而打造出完美的人物形象。服饰要素的视觉效果具有强烈的冲击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通过不同的设计样式,对服饰的颜色、图案、做工等方面进行设计,体现了人物的气质和内在美。在服饰的搭配上,还要注重对体型、款式、发型进行全面的考察及搭配。
3.服饰风格影响整体形象设计
一个人的服饰风格,直接表现了自身的实际情况,服饰的风格是人物自身意识的表现,即可表达人物的性格爱好,还可以判断人物做事风格。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设计风格来体现自己的独特。
4.性格定位影响服饰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将会直接影响到服饰风格,与性格相联系的内在特质将会在服饰中表现出来。在根据人物性格选择服饰中,人的性格特征决定了服饰的选择。在形象设计中,必须考虑内在因素、外在轮廓、量感等因素,结合人物的特点进行把握。
5.服饰风格定位
服饰风格定位是根据:时间、地点、对象进行判断的,也就是通过人物整体形象进行对服饰的判断。在人物待定的一个时间场合中,由特殊的事情和需要,对服饰进行特殊的搭配,在确定人物基本的风格后,将会根据时间、地点对人物进行服饰样式选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物形象设计与服饰风格是紧密联系的,社会特征将用人物形象具体的在服饰上展现了出来。在人物形象设计中,服饰风格是重要的内容,随着现代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我形象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完美是现代社会重要的需求,针对不同场合的需求,必须合理搭配服饰,提高个人整体形象水平,这将成为人们生活水平的重点需求。只有掌握合理的搭配技巧,人物形象才会鲜明地体现出来。
作者简介:许阳(1980-),女,汉族,籍贯:辽宁,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人物形象设计、化妆造型设计、发式造型设计、皮肤美容学;刘晓阳(1970-),男,汉族,籍贯:辽宁,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物形象设计、化妆造型设计、发式造型设计、影视造型设计。
摘要:民族元素是一个国家文化与艺术的精髓。将民族元素融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能最大程度的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保护传承,更能实现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内涵化与特色化的发展。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教学改革;民族元素;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肖宇强(1985—),男,湖南长沙人,讲师,主要从事服装与形象设计的教学与研究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办专业,由于在我国存在的时间不长,所以其办学宗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等都还是依据国外的教学方案或是从相近的服装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化妆设计等专业借鉴而来,没有形成我国的艺术特色与体系,即没有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较好地结合。不可否认,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根基,是宝贵的人文资源,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科技与信息世界,尤其需要重新拾回我们的民族记忆。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来看,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人物形象设计的教学相结合,是人物形象设计教学追求的目标。
1人物形象设计与民族元素的亲缘性
人物形象设计与民族元素具有相当的亲缘性。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会使用兽皮、树叶、贝壳、兽牙等穿戴身上,装饰自身。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出现了氏族与部落,各个氏族与部落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一些部落的居民们会在脸上进行彩绘、在身上进行文身、刺青、刻镂、并用鲜艳的动物的羽毛或皮毛作为私密部位的装饰等。随后民族开始出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宗教信仰,表现在形象上,即不同的民族会有自己独特的服装、饰品、发式和审美情趣。所以,形象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民族的演变所形成的,是原始艺术与民族文化的产物。
2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融入
从大多数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校来看,其课程主要设置有: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图案等;专业课程,如化妆、美容、发型设计、服装设计、饰品设计、整体造型设计等。[2]此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写生、采风、毕业设计、实习等。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主要是建立以表现形和色的技术构成、培养灵感的思维构成和完善主题的概念构成的三大知识构成模块。[3]为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初期就建立起保护与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观念,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少数民族的模特着少数民族的妆容、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头饰进行展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此模特面部五官表情或妆容特征,并牢记这一民族人物形象中的细节标志等,以素描和速写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色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民族民间器物及服饰中色彩的配置要点及文化内涵,并要求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民族服饰、头饰、手工艺品进行色彩写生,然后将完成的写生作业进行构成的练习转变,如提取民族服饰中的图案、色彩完成图案设计、色彩构成,提取民族服饰的造型和工艺品完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到民族元素的中的形、色、质、点、线、面,还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将这些元素进行提取与重塑,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积累素材。
在专业课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民族元素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提炼,即探索民族元素的文化内涵及意义。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张艺谋导演就设计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进程展示。在这些展示中,一个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断涌现,如汉服、唐装、书法、水墨画、卷轴等,让人目不暇接又记忆犹新。在《中华礼乐》篇章中出现的着半臂、襦裙、飘带的“唐代仕女”就格外引人注目,这一表演以中国唐朝仕女图中的仕女形象为元素,演员们圆润的脸庞、头上精致的花钿、小巧的红唇,把人们拉回到了大唐盛世。这种用现代方式塑造的古代人物形象为我们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即在中西方形象设计史、服装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熟悉各个年代、不同地域环境的形象设计发展史,以及对不同民族的人物造型、服饰风格与色彩进行辨识与学习。教师还应该定期带领学生前往少数民族聚集地进行实地考察与采风,让他们亲眼看见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特点,拍摄相关素材,做出一些梳理和分析。如长角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其女性的发型较有特色,她们把头发留得很长,然后系扎起来进行捆绑,形成中间宽两头尖的牛角型固定在头顶,并在牛角型的头发上缠绕白色布带作为装饰。为了对这一形象进行研究,教师和学生可以寻找当地捆绑头发技艺最好的人,讨教捆绑牛角型发式的方法与技巧,并了解这一形式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信仰,回校后引导学生对牛角型发式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灵感,结合当代的流行趋势,设计一些新的发型创作。
毕业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最终的实践课程,也是检验大学期间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学生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包含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四个方面的整体人物形象设计作品,并通过静态摄影和动态走秀的形式来展现。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创意,但创意不是简单的假想和思考,以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创意应该是一个带有策划性的系统思维和结构体系,包含了设计师对琳琅满目的艺术形式与生活素材的挖掘和感悟。我们身边的每一件民族元素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不断的激发创意灵感和创作热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化石”。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中,教师可以多用民族元素和文化为题材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并尽可能将毕业设计选题细分,以点带面。例如,“侗族织锦色彩与纹样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土家族傩堂戏面具形象在舞台人物造型中的应用”、“传统发饰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的价值研究”等选题都能展现一个民族的某个特色元素,学生也能通过这些主题去搜寻和了解一个民族或一种造型元素的起源、发展、演变和文化内涵等,并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思想与创意。
3结语
民族元素与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深厚底蕴的体现,也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资源。将民族元素融入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掌握民族元素的创新设计的方法,还能借助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能,充分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作者:肖宇强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色
(一)实践性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在追求精神生活的同时产生的一个专业,属于艺术类的专业之一,与美术、音乐等专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美术、音乐等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此来达到预想的效果。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也是如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如色彩搭配的技巧,人物性格与发型、服装的搭配等,都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亲身实践,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在授课时,应增加一定的实践操作内容,使学生知道如何才能正确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课后,学生还应该举一反三,熟练实践内容,增大实践难度,强化理论知识,并在实践方面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成为综合型、全能型的人物形象设计人才。
(二)审美性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还有一大特点,即对于艺术的审美要求。该专业对于人物的塑造,与艺术类其他专业对于作品的塑造一样,都需要给予人和谐、唯美的感受,这样才能激发人们心灵上的碰撞与沟通。简言之,如果设计师审美能力极差,不仅不会创作出有美感的作品,而且还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所以,审美性对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极其重要,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而言,审美性与时尚同步,并与当代的流行趋势紧密结合,持续发展,永不间歇。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引领学生具有艺术的审美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并使他们具有审美眼光,能够与时俱进,用开阔的眼光接受新的文化,将人物设计与时尚元素紧密结合。
(三)系统性
现在,我国的授课模式多集中于分模块授课。学校往往根据每位教师的优势进行课程安排,将化妆、发型、服装、佩饰等分开授课。一方面,这样的授课模式有其优点,每位教师都能针对自己的优势和长项进行授课,学生可以学到最精湛的化妆、发型、服装和佩饰知识。但是,另一方面,也会产生问题。“穿衣、打扮”本是一家,这样强硬地将一个整体的流程分开,其缺点也不言而喻,即学生不能将整个流程融会贯通,在进行整体人物形象设计时,会出现无法将化妆、发型、服装、佩饰结合起来的情况。总之,分模块授课,让每个模块都各有特色,符合审美需求,但整体来看,就显得有些累赘和单调。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分模块授课时,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还要贯彻到整体的形象设计流程之中,培养学生整体的美感,使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具体。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训模式的类型
(一)名师工作室模式
现在,随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号召力,教师规模急剧增长,众多的形象设计工作室也相继成立,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能够让学生将学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有助于其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物形象设计师。该平台能够将教师、学生和企业有机的联系起来,由企业出资筹办,在提高教师和学生形象设计能力的同时,为企业获得收益。这种新型的工作室模式是培养学生形象设计技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项目体验式实训模式
另一个实训模式,是项目体验式的实训。教师通过项目体验式的实训,在真实情境下对具体的人物形象进行设计,并在过程中贯彻相应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学有所获。具体而言,如“一场晚会的举办”就是一个项目体验式的实训过程。教师可通过对晚会中不同人物、不同角色的扮演,为他们设计最为恰当的舞台形象。主持人端庄大气,舞者青春活力,歌唱者或柔和婉转、或富有爆发力等,通过化妆、发型、服装、佩饰的合理搭配,产生晚会需要呈现的效果。
(三)顶岗实习式实训
除了以上几种实训方法,顶岗实习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训方法。顶岗实训与以上两种实训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仅要求学生表现出人物形象设计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表现出在岗位上处理工作的能力,以及协调、沟通的能力。学生在顶岗实训期间,能够获得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能力,对个人综合素养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产学研学生实训模式
当今,在高职院校人物设计专业实训模式中,最为全面的是产学研的实训模式。就学生而言,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增强竞争力。就学校而言,不仅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而且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就企业而言,雇佣学生能够减少企业的开销,同时扩大企业收益。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产学研的实训模式具体措施是:双导师制和工作小组制。双导师制,即每个学生都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适当加入实践部分,校外导师则是负责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授,长此以往,学生就能较好的独立完成一个对象的形象设计。工作小组制,指的是将学生分小组工作,可以通过比赛、奖励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设计和创新热情,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就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而言,在众多实训模式中每一种模式都是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一方面对学生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了锻炼和检验,另一方面对学生管理能力也有了促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工作岗位的一系列流程、要求,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作者:熊雯婧 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一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教育发展简述
“人物形象设计”这一专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最开始阶段人们的认识停留在把美容美发等同于“人物形象设计”,认为是影视、文艺等行业的专属,只有影视明星才享有这一特殊待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物形象设计”已被越来越多的寻常老百姓所接受,市场对形象设计需求不断扩大,个人用于形象设计的费用日益提高,集美学、心理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美容、发型设计、造型设计乃至形体礼仪、个人气质、文化修养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人物形象设计应运而生。最新的调查表明:化妆师和形象设计师将成为未来最受欢迎的八大行业之一。2004年8月20日,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形象设计师这门新兴职业。2005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形象设计协会,2006年国际形象顾问协会中国分会筹委会正式成立,这都预示着中国形象设计行业正逐渐走向规范化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对于形象设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中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并成为我国近几年发展速度最快的热门专业之一。至今为止,许多中高职院校都设有相关的学科。由于这是一门新兴专业,发展时间短,再加上受到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软件等诸多条件的制约,毕业生的业务水平在刚步入社会时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造成这一现象正是当前我国人物设计专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该行业是一个信息更新速度极快的行业,需要及时掌握时尚动态,设置更多针对性课程,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人物形象设计教育跟上时尚的变化,符合市场的要求。由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操训练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理论素质。所以,它的特性决定了该专业的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生硬的学习,还需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兼顾整体造型知识的灌输以及沟通和服务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一定要注重其系统整合性。
二中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中职学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1课程体系应以开发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来开展
从中职一年级的文化基础课到专业技术基础课,再到中职二、三年级的专业技术课,现在多数中职学校还在沿用这种三段式的课程排列,其后果是造成知识前后不衔接,学生容易在学了技术基础课程后一年再来学习专业技术课时,之前的学习内容都已经忘记而影响学习效果。这样的课程模式固有的缺陷在当前社会人才缺乏的环境中日益暴露出来。所以,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2中职对文化基础课程不够重视
在对高职的调查中发现,中职毕业生相对普高学生来说,在文化基础课学习上比较困难,主要集中体现在语文、数学、英语这类课程上。这种情况反映了中职学校对文化课程的不重视,同时也没有顾及到有升学需求的学生。由此可见,中职和高职在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要求上还存在一定的脱节,没有构建能有机衔接的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体系。
3中职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设置的中职课程重点培养中职学生的就业技能,而容易忽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是设计类行业的灵魂,没有创新精神,就不能走在时尚前沿,无法推动行业的发展。而中职教育中容易忽视的审美能力也是该专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专业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在课程体系制订时候的弊端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每年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设置教学课时,都希望每门课程能安排较多的学时数,让学生充分掌握每门课程所必学知识。可是总学时数是固定的,这就导致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课时很紧张。近几年似乎专业课时还在不断减少,学校只有从每门专业课程里面去挤压课时,压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无法按质按量完成课程教学,学生也学不到完整的知识。这样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每门课都学了一点,却没有一门是精通的。
2课程的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课程是紧跟市场需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关心时尚流行式样、市场的技术和材料的更新,根据这些来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由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技能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有审美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又要具备造型技术能力,同时最好还能有经营管理能力。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该专业开设的课程并没有紧跟市场,更新技术,更谈不上引领潮流,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3课程体系缺乏特色
课程体系的建设最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为区域经济服务。在调查中发现,普遍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校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化妆、服装、发型课时安排比较平均。这样容易导致培养的学生技能方向都差不多,很难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课程体系要与地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针对我省电视湘军的优势,开设一些符合我省经济发展特色的课程,比如重点开设影视类的人物造型设计,为湖南广电的电视台和电视剧组输送人才,让学生能尽快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
4职业实训课程的设置孤立单一
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主要是培养应用型设计技术人才。众多高校在强调应用型技术人才时,会考虑通过实训课程的安排来实现。于是就出现了某些高校在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的课程中设置一些就业实训课程要素,作为步入社会的前奏,来与社会的工作岗位进行对接。而实际上这种效果不好。职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学生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方式。实训项目课程体系就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若能将培养某种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进行整合重组,构建新的职业实训课程体系并贯穿到整个高职学习当中,让学生能提前进入情境,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社会中的工作岗位,就能争取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三中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课程体系脱节的原因
由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从以上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对比观察中就可以发现,中高职院校在人物形象设计课程体系衔接上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高职院校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对于人物形象设计这一专业没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及分类课程标准,在这种缺乏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中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沟通整合机制。高职院校在建立人物形象设计课程体系上并没有充分考虑中职学校同一专业的课程安排和实训项目,中高职院校在人物形象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就存在较多的重复现象,造成了学生重复学习消费和不必要的消耗,降低了学习效率。例如:中高职的人物形象设计课程里都开设了专业化妆、美发技术等课程,这些在中职阶段就已经学习过的课程在高职又需要重修,这种重复学习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高职的教师也不能组织有效的教学,对教学进度与教学目标的达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些课程专业技能实训项目上的重复支出又给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消费。通过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进行比对,重复率达50%。
(二)中高职专业技能实训项目设置错位
一是高职院校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是在理论课程学习完之后,在短期实习中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训。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是在近几年才开设该专业,急急忙忙打着牌子开始招生,其实硬件软件都没准备好:实训设备不足,专业教师严重缺乏,这些都不能将一个技能型专业办好。相反,一些中职学校经过漫长的办学历史积累,将专业通用技能、专业专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三个模块组成实践技能实训,并贯穿到整个中职学习过程中,这种专业技能实训项目的设置就导致了中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错位。再者,中职与高职对于课程设置沟通太少,大家在专业设置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都从自身出发,而没有充分调查市场需求,忽视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更没有从职业教育体系这个宏观角度去思考不同教育层次课程设置该如何衔接。由此可见,在中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有必要明确具体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法,使中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更具有操作性,让中高职院校的课程能有效衔接。
(三)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1从审美性来讲,如何让这样一个具有很强审美要求的专业紧跟时尚的步伐,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中职学校在课程开设上更偏重如何适应就业岗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造成了学生审美眼光不高的后果。
2从实践性来讲,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开设了化妆设计、服饰设计、美发设计、整体造型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对动手能力要求极高,同时还需要学生多进行观摩,拓展视野,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在这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学习前期进行了较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训的时间安排上比较集中在后期的短时间实习中,缺乏贯穿始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3从整体性来讲,中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时候是将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发型、化妆、服装三大块进行分开教学,每门课程安排几十个课时分别进行讲授,有些学校甚至还细分出三个不同的专业。但实际上这些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是为整体造型服务的,如果将其分开教学,培养的学生比较容易在设计表现作品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所以,在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在进行某一学科的教学时,还需要兼顾整体造型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从中高职院校教育体系衔接上来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专业设置上存在着一定距离,课程衔接的融入上存在一定的缺口。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中高职课程体系建立上缺乏统一课程标准。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尤为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以及必修课上都没有形成科学化的模式,中高职教育衔接不是单纯的学历嫁接,而是有步骤、有目标的提高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中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能力,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出色人才。
作者:何娟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体系定位不清晰,过分追求全面
长期以来,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将美容、发型、化妆、服饰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四个同等比例部分,力求培养真正全面的人才。但是,一方面教学硬件设施、师资条件、实训实习模式等并不能完全达到对应要求;另一方面,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相关的行业从早期的美容美发行业到现在的时尚产业、婚庆产业,乃至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市场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与整合中,且不同区域间的格局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化妆品制造与销售份额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浙江省的影视基地带动影视形象设计产业链独具特色,江苏省的婚庆产业市场成为全国第二大市场。忽略行业的区域发展差异性,统一设置的“一把抓”和培养“面面俱到”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符合市场的具体情形。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内涵与意义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涉及三个重要元素“,‘岗’指本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课’指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证’指获取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即三个重要元素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即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将本专业课程内容与所要求取得的资格证书内容相结合,三元素相互协调且互为贯通的课程体系。在整合该专业课程体系以及设置各课程门类时,必须结合学生未来发展的职业岗位需要以及相关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要求,实现三元素之间的有效对接和全面融通,使相关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设计中,最终让学生在结束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具备职业岗位能力,积累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十分契合国务院关于现代职业教育“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改革原则,是切实“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1.建立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以行业市场需求为调节机制的课程开发体系。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相关的行业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且差异性十分明显。应充分考虑不同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紧贴行业市场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统筹开发和就业渠道相吻合的课程体系。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办学初期借鉴了北京、四川等地的化妆学校的课程,主要设置了美容护肤、发型设计、新娘化妆、影视化妆等,但由于常州乃至江苏省与北京、四川的行业市场差异十分巨大,主要是民用市场,而不是影视、明星的特定形象设计,一方面学校无法提供学生影视化妆等课程工学结合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学生在本区域经济圈就业后,所学影视化妆等课程的内容几乎无用武之地,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近年来,我校重新审视常州市乃至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增速在全国位居前列的优势,对区域婚庆、美容市场进行调研论证,与省、市婚庆行业协会、美发美容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瞄准行业市场,紧贴婚纱影楼、化妆品公司、美容机构对化妆师以及美容导师的旺盛需求,开发与企业相配套的课程体系,使得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相衔接,更好地适应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麦可思公司针对我校2009届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就业对口率达85%,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上升到92.3%,且该专业的就业对口率与就业竞争力指数均位居学院30多个专业之首。
2.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具有职业岗位针对性的新课程体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相关岗位工作中,设计和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一对一进行,以人作为设计呈现的载体,服务性与实践性是其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区别于其他设计类专业的最大特点。核心岗位化妆师和形象设计师不仅需要较强的设计与操作专业技能,还需要有严格的个人仪表、服务礼仪与动作规范、安全卫生处理等详细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因此,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建立在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以岗位技能的培养为核心,针对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对应岗位群的职业要求和相关技术要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培养能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的一线人才。具体而言,应该根据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领域对应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来设置课程的内容与结构,从而形成工作岗位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及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3.以职业资格认证为载体,建立课证融合的新课程体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发展初期,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仅美容师、美发师,而受当时行业发展的影响,这两种职业由于社会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较低,加之其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局限在美容、发型方面,无法代表和体现人物形象设计涵盖的确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方面遇到障碍,无法深入推进。近年来,随着行业市场发展进程不断规模化与国际化,行业形象快速转型与提升,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推出的“时尚创意会”“时尚中国”等系列化妆与形象设计师电视大奖赛,使得化妆师、形象设计师、色彩咨询诊断师等新兴时尚职业逐渐被人们熟知和认可。从职业资格认证的规范与质量提升层面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技能鉴定中心的大力推动也使得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相关的新兴职业工种成为具有含金量和竞争力的就业砝码,得到了市场的宠爱。基于这样的发展转变,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要跟进发展,参照新兴的形象设计师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将其相关要求内容融入新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一边完成学历学习,还可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将岗位需求的化妆师、形象设计师、色彩咨询诊断师等核心职业资格证书的全部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中,充分考虑课程与这些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的关联度,针对有关证书的鉴定考核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学习与具体的岗位资格要求相一致,以考取该职业资格证书代替课程考核,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互相认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使学生真正具备就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江苏省在2010年出台了新兴职业工种——化妆师的职业资格鉴定统考标准以及要求,同年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即在江苏省率先进行了化妆师职业资格的鉴定,参考一次性通过率达90%。根据我校对企业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化妆师职业资格证书社会认可度高,持有该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更富有就业竞争优势,发展前景更加广阔。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经历初级阶段的个别院校的开创性时期、中级阶段的探索性成长,目前已进入理性思考时期。到2014年,全国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已达110所,专业方向也从最初的美容美发,扩展到化妆造型、形象策划等多个方向。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如何满足行业现有市场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行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动力,势必要求课程体系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构建“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岗、课、证”三元素共融贯通,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办学目标。
作者:朱琴
品牌设计论文:品牌设计专业教学思考 摘要:高校设计教学需要关注和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实战经验以及正确...
创意与设计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与创意思维 1、创意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现 由古至今,环境艺术设计不断...
版式设计论文:平面设计版式编排探析 一、版式编排设计概念 设计是一种引领潮流的活动,因此设计概念的变...
个人形象设计论文:衣橱服装个人形象设计论文 一、个人形象设计 1.个人形象设计概述 形象设计主要有三大分...
平面广告设计论文:平面广告设计逆向思维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对立,指不用约定俗成...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论文: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一、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以广东地区为限,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