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04:58: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物流管理系统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将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系统中,实现物流的协同运作和快速反应。本文介绍了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物流管理系统的系统模型、系统架构及业务流程。
[关键词]物流;RFID技术;业务流程
1.引言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在制造业商品总成本结构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10%左右,而物流费用占20%~40%,用于生产的时间约占10%,而用于物流过程的时间却占到90%。所以降低物流成本和缩短物流时间对企业降低总成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物流活动涉及多个外部企业,光靠企业自身是难以达到物流总成本降低这一目标的,因此必须采用供应链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思想,通过在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来有效地降低协同成本。本文把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系统,从而来实现整个供应链各伙伴间物流环节的协同运作和快速反应。
2.RFID技术
RFID(RadioFrequencyl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它利用无线电射频实现数据传输,从而实现非接触式目标识别与跟踪。PaVlD根本性地改善了物流操作,它主要由如下六方面组成:
(1)EPC编码标准。EPC码是由版本号、域名管理者,对象分类、序列号组成的一组数字。其中域名管理是描述与此Eyc相关的生产厂商的信息;对象分类记录产品类型的信息;序列号唯一标识货品。
(2)EPC标签。EPC标签由天线、集成电路、天线接口和底层四部分构成。EPC标签有主动型、被动型和半主动型三种类型。主动型标签有一个电池,用来为标签中微芯片的电路运转提供能量,并向识读器发送信号;被动型标签没有电池,它从识读器获得电能;半主动型标签用一个电池为微芯片的运转提供电能,但是发送信号和接受信号时却是从识读器处获得能量。
(3)识读器。识读器使用多种方式与标签交互信息,近距离读取被动标签中信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电感式耦合。只要贴近,盘绕识读器的天线与盘绕标签的天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磁场。标签就是利用这个磁场发送电磁波给识读器。
(4)Savant(神经网络软件)。每件产品都加上标签之后,在产品的流动过程中,识读器将不断收到一连串的产品电子编码,传送和管理这些数据,是由Savant软件来实现的。Savant包括多个模块,如事件管理系统(EMS)、实时内存数据结构(RIED)和任务管理系统(TMS)。其中EMS用于读取识读器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平滑、协同和转发,将处理后的数据写入RIED或数据库。RIED是Savant特有的一种存储容器,是一个优化的数据库,TMS的功能是把由外部应用程序定制的任务转为Savant可执行的程序,写入任务进度表.Savant支持的任务包括三种类型:一次性任务、循环任务和永久任务。程序模块通过两个接口与外界交互:识读器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
(5)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NamingService,ONS)。对象名解析朋务将EPC码与相应商品信息进行匹配。当识读器读取EPC标签的信息时,EPC码就传递给了Savant系统。Savant系统再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利用ONS找到这个产品信息所存储的位置。
(6)物理标记语言(PhysicalMarkupLanguage,PML)。EPC码用来识别单个产品,而PML用来描述所有关于产品的信息。除了描述不改变的产品信息(如物质成分)之外,PML还可以用来描述动态数据和时序数据。动态数据如食品的温度或机器震动的级别等。时序数据是指离散且间歇地变化的数据,如物品所处的地点等。这些数据都存储在PML服务器上。PML服务器由制造商维护,并且负责输入他所生产的所有商品的信息。
3.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通过设计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四类供应链成员间的协同运作和快速反应。
3.1系统模型
系统利用网格对分布、异构、动态的计算资源进行集成,利用门户将供应链伙伴间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应用和服务集成到一个信息平台上,利用语义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信息表达的不规范统一到一个语义层次,从而为物流管理提供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及功能集成.系统是由多个Agent形成松散耦合的网络体系。系统模型见图2。
Agent通过装有RFID识读器的货架接收实时RFID数据,这些销售点的实际库存数据与预测产生的计划库存一并发送到早期预警Agent。若产生低库存警告,将其通过Agent送入补货计划模块,组织补货。
3.2系统整体架构
系统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整体架构如图3,包括计划、执行、报表及业务智能。支持模块包括ERP及DW系统。
系统采用第三方物流,即承运商以第三者的角色接受物流外包业务,承运商实际上担负起了物流执行者的角色,即由单纯的运输、仓储及流通加工扩展为提供物流服务、追踪信息、紧密协同的供应链伙伴。
3.3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如下:
(1)顾客从智能货架上选择商品放入购物车内,推购物车从装有RFID识读器的过道中通过,商品统计便自动完成,顾客付款后,交易结束。
(2)当货架上商品量低于域值时,发出低库存警告,告知进行补货。系统利用预测算法根据以下信息产生即时补货需求、未来运输需求、补货及RFID补货决策:
A)受警告商品最近三个星期和一年前的库存水平历史对比(来自数据仓库DW);
B)此间零售店这些商品当前的发票和出货单;
c)在短运程内可提供多余库存的零售店摘要;
D)迅速检查有问题的零售店中的促销活动,了解导致库存水平下降的原因;
E)最近几天此零售店区域内捧在前10位的被报道商品。
(3)根据未来货运需求,首先配置车辆负载,即通过多个仓库组合实现以整车货的方式运载以降低费用;其次根据天气情况、建筑物分布情况制定最优路线,最后确定逐站装货点。生产控制中心根据补货需求组织生产。
(4)系统再一次监测到缺货警告,对计划进行更改,并将更改计划进行广播。
(5)生产商分捡好产品,随即交付运送。
(6)商品到达零售商分销中心,运载车辆通过安装有RFID识读器的接货口大门时,自动完成清点并输入数据库,商品被直接送上传送带,分销中心按照各个零售店所需的商品种类与数量进行配货,商品装车发往各零售店的途中,借助GPS定位系统或者沿途设置的RFID监测点,可以准确了解商品的位置与完备性,从而准确预知运抵时间。
(7)运抵零售店后,卡车直接开过安装有RFID识读器的接货口大门,商品即清点完毕,直接上架出售或暂时保存在零售店仓库中,零售店的库存信息也随之更新。
当顾客随意放置了商品,通过覆盖了整个零售店的RFID识读器能很容易地找到商品并归位。同时商品一旦进入到RFID识读器覆盖的各个场所,RFID系统就自动承担起EAS(电子商品监控)功能,从而有效地防止商品失窃.这样从商品的生产到零售商再到最终用户,商品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分布情况及商品本身的信息,都完全可以利用RFID技术实时准确地反映在系统中,从而整个供应链流程都将变成一个完全透明的快速反应体系。
4.结束语
通过将RFID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系统当中,可以大大缩短物流各环节之间商品信息的交换时间,加快了物流的流通速度,并使得物流各环节的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和透明,供应链各伙伴之间可以协同运作、科学决策,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的目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应急物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总体框架、系统功能以及所涉及的数据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设计。最后,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应急物流的意义进行总结。
关键词:应急物流;物联网;RFID;GPS;应急物流管理系统
一、引言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根据需要,它包括应急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性活动。
我国的应急物流起步较晚。2003年SARS的爆发,才使得我国开始重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尤其是经历过了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后,应急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呈现出来,主要表现:1.应急物流的社会成本高、效率低、遗留问题多;2.缺乏一个统一的应急物流组织机构,组织指挥绩效低;3.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信息系统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应对紧急状态的要求。
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识别距离可达几十厘米到几米,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GPS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RFID技术、GPS技术结合GIS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可实现对应急物流过程中的所有物资进行可视性的跟踪和溯源,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并对应急物流车辆进行导航、定位,提高应急物流运输和配送的效率,使应急物资及时到达物资需求端。
因此,本文建议由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牵头,联合各个应急物资生产商、物流中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对应急物流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进行统筹管理。同时,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保障整个应急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行。
二、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分析
应急物流的运作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由应急事件的需求产生的。应急物流的运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应急的物资需求,又要把物流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通过对应急物流业务的详细分析,可以将应急物流设定以下几个环节:应急物流协调指挥中心、物资供给端、物流中心以及物资需求端。其运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流程图说明:
(一)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首先必须成立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统筹指挥救援物资的需求分析、筹集、运输、调度、仓储、配装、运输等工作,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本身并不进行物资采购、储存、运输等具体的业务,它主要负责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对各加盟物流中心的物资采购、储备、运输等方面进行指挥和指导的工作,使整个应急物流体系高效有序地运作。
(二)物资供应端。应急物流则与一般物流不同,它除了备用的应急物资储备,物资的供应端是多元且杂乱的。如果物资未加以整合分类就直接往灾区运送,将造成物资的浪费,配送低效率与物资重复运送等问题均可能会产生,因此,在应急物资供应端进行应急物资统筹集结管理非常重要。
(三)物流中心。主要功能是实现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应急物流中心由众多的普通商业物流中心、企业加盟而成,可以根据灾情,灵活抽调各加盟物流中心组成一个保障体系,还可以将多个地区性的应急物流中心联网,组成一个区域性、全国性的应急物流体系,实施应急保障,使整个应急物流系统有序、高效、实时、精确。
(四)物资需求端。灾害发生时造成的混乱让信息流通不畅,在第一时间内也许无法得到需求详细信息,因而必须透过事前的资料收集,针对灾害发生区的地理特性、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等相关特性进行分析,预测物资需求量。同时,随着救援活动的进行,物资需求端会逐渐的恢复本身应有的机能,对应急物资需求的急迫性以及需求量会不断的变化,应当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关注需求的变化。
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解决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GIS平台为基础,结合物联网关键技术,建立由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统一监控调度,由应急物流中心和各个应急物资供应商参与的,包括应急物资需求分析、应急物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分发以及应急物流全程监控、优化调度、优化配置等不同的应急物流管理环节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提高应急物流管理的可视性,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应急物流的时间效益最大化。
(二)总体框架
应急物流系统的总体架构是在SOA架构和物联网经典的三层架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展示层以及社会层面方面保障和信息化层面保障体系共8个方面的内容。具体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
(三)系统功能
1.应急物资采购管理。
由于应急物流特有的目的性和紧迫性,应急物资的采购量一般相当大,时间上要求很高,供应商往往不是单一的,绝大部分市场商品都会由多个供应商同时提供,因此,对应急物资的采购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
采购管理主要包括制定采购计划、订单管理、采购结算三个主要组件。
制定采购计划:根据应急事件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将采购需求变为直接的采购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市场杠杆效应确定采购模式和采购价格,保证采购效率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采购品的材料成本和采购过程成本,供应商选取尽量选取对RFID支持的供应商,如果RFID不支持,则须在验货入库时,需要提供对货物进行RFID编码支持。
订单管理:根据采购任务自动生成采购订单,签订采购合同后,对从供应商确认订单、发货、到货、检验、入库等采购订单流转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跟踪,另外,根据情况,可进行多种采购流程选择,如订单直接入库,或经过到货质检环节后检验入库等,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采购存货的计划状态、订单在途状态、到货待检状态等的监控和管理。
采购结算:按照采购合同进行采购相关结算的管理,支持灵活的结算方式,可以对流程进行配置,更改各种业务的处理规则,也可定义新的业务处理规则,以适应应急业务的突发性特点。
2.应急物资RFID仓储管理。
应急物资储备直接影响应急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最终成效,大量的安全保障物资储备可以大大压缩从灾害发生到救灾完成的间隔时间,减少采购和运输量,减少相关成本,但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流通资金,成本上升。我们可以根据仓储点所在位置常发生的灾害的类型等要素,科学的确定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同时,采用RFID技术对应急物资库存进行控制。
RFID仓储管理采用严格的权限控制,保证仓储运作的安全、有序、高效,它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仓位管理:负责管理仓库、库位信息,根据货物存储时间、货物体积重量、客户所处的地理位置、货物将来的去向、进出库的频率、仓库库位状况等信息,优化配置仓库库位,增强仓库的吞吐能力,提高仓库库位的利用率和货物定位及进出仓的速度。
入库管理:根据订单管理模块发送的货物入库单对货物进行验收,当货物的类别、数量、质量均合格后录入货物的相关信息,根据货物的类别进行自动归类,进行储位的分配并将货物搬运至储位。对验收不合格的货物,先将货物搬运到临时保管区进行暂时登记与存放,并与客户联系,做出进一步退货处理。通过货物的入库登记与审核,确保入库货物的数据准确无误。
出库管理:根据订单管理模块发送的出库单执行货物的出库操作。在仔细审核出库单证无误后,进行备货操作,在对货物进行出库检验后,办理出库手续,并对货物出库信息进行相应的登记与审核。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负责对货物的储存管理,实时处理入库作业管理模块、出库作业管理模块提供的货物出入库数据,及时更新库存信息以反映库存的动态变化,提供库存积压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等信息,便于采取相应措施对货物进行有效处理。
仓储查询:提供按照货物的不同客户、不同类别、不同仓库等多种方式对仓储货物进行查询,查询内容包括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仓位、储存时间、供应商等。同时还提供查询仓库库位的闲置情况,方便仓管员安排库位。
3.应急物资配装管理。
应急物资配装管理主要实现对需配送应急物资的拣货、分货以及装配情况进行管理。主要功能应包括:
制定分拣计划:根据订单确定需要配送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合理的拣货、分货计划。
货物分拣:根据分拣计划,对货物进行分拣,并对整个货物分拣情况进行记录。
制定配装计划:根据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运输货物的重量、体积和配送货物的轻重缓急等,利用数学模型,制定配装计划,合理制定配载的货物、装载的优先顺序及载运方法等。
配装管理:根据配装计划,对应急物资进行科学配装,并对整个装配情况进行记录。
4.应急物资GPS配送调度。
应急物资GPS配送调度是根据应急物流的特点,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应急物资保障为目标,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节约应急物流成本,保障应急物流的畅通、高效运作。应急物资GPS配送调度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应急物流车辆管理:对应急物流车辆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车辆的运输能力(容积、载重等)、所属单位以及目前的位置、状态等相关方面的信息。
制定应急物流车辆调度方案:综合考虑应急物资、物资储备点和运输目的地等相关情况,制定应急物流车辆调度方案,配置运输应急物资,达到突发事件要求和运输成本最合理化的要求。
调整调度方案:根据事件现场应急反馈的信息、应急物资跟踪执行情况、物资实时状态分布等,对现有的调度方案进行调整。
制定运输路线:利用GIS的最佳路径分析功能,根据货源所在地、目的地位置,事件要求、货物的特殊要求、限制条件等,以及当时的交通状况,制定最优的运输路线。
配送跟踪管理:结合GPS导航定位功能和现代通信技术,跟踪货物配送情况,车辆运输进程及车上设备的运行状况等。在配送途中有意外情况发生时,配送人员还可通过通讯系统及时与配送中心取得联系获取新的配送途径,使配送工作顺利完成。
配送查询:配送查询包括配送单状态、配送货物状况、各种运输车辆运营情况、路况信息、配送任务完成情况等的查询。
5.应急物流监控管理。
应急物资监控管理系统是在GIS平台基础上,利用RFID、GPS等物联网技术,对应急物资、应急物流车辆、应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监控和管理。
应急物资跟踪溯源:对应急物资的供应商、物资成分、物流路线、所在位置等信息进行跟踪和溯源。
应急物流车辆跟踪:实现对应急物流车辆的行驶路线、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跟踪和路线回放等。
物流工作人员跟踪:对应急物流工作人员的位置、工作任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跟踪。
6.应急物流辅助决策。
应急物资综合查询:查询应急物资的分布,实时显示应急资源在各地区、各流程阶段上的资源分布图,按照区域、类别、流程环节、物资状态等方面进行显示。
应急物资需求分析:根据实时的突发事件情况,结合各种物流预测模型,分析所需的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等,应急物流运载工具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对应急物流工作人员的要求等。
统计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统计分析应急物资的仓储、运输、配送情况,应急车辆的调配情况,应急人员的分配情况等。可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也可以按照某个特定的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物流配送决策分析:针对物流配送特点,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的决策分析模型,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及网点布局决策,物流配送最优运输路径分析、配送方案分析等。
7.应急物资信息。
应急物资信息是指:向应急相关机构和人员以及公众经过审批的物资调度计划信息、应急物资状态信息、应急物资短缺信息、公众捐赠相关信息、应急物资分发信息等。应急物资信息可以通过短信、广播、电视、媒体、网站等多种渠道进行。
(四)数据库建设
根据应急物流业务的需求分析得出,应急物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
应急物流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空间数据,如基础地形图、遥感图像;以及应急物流专题空间数据,包括物流中心、仓库、配送节点、物流路线等信息。
应急物流专题数据库:包括应急救援物资、应急救援设备、应急物流车辆、应急物流工作人员等信息。
应急物流业务数据库:主要包括采购单信息、采购合同信息、物流委托信息、库存信息、调度相关信息、应急物资实时状态信息等,这些信息和其他信息相结合可以完成对应急物资的监控管理,并为物资调度及信息提供依据。
共享数据库:是指应急物流管理系统与政府部门应急指挥系统等进行数据共享的数据库,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数据、人口数据等。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同时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加强应急物流理论研究,在应急物流管理中,通过使用RFID和GPS等物联网技术,使应急物流管理部门能够准确地知道应急物资从采购和仓储点到突发事件地点运输过程中的确切状态和位置;通过RFID和GPS等物联网技术,对应急物资和应急物流车辆进行可视化的跟踪和管理,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成为应急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我们在应急管理中变得更方便、更智慧,对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应急物流体系,对保障社会安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物流管理是各物资流通部门数据管理的核心,它将采购、销售以及库存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积压、加速资金周转、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都有显著的效果和积极作用,目前已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
关键词:物流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
一、引言
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靠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采取有效的物流运作模式能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经济效益,人们逐渐认识到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业务流程对任何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物流又是在这些业务流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正在迅速兴起的.Net平台下的新特性技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帮助企业以统一界面面对客户,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向不同层次客户销售不同档次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知识库管理,知识共享,业务人员回答客户问题告别经验主导和随机回答,提升客户对公司的信任程度。
二、开发技术
(一).NET技术。在.NET Framework上,所有的组件都被设计成可以作为Web服务提供,因此基于.NET平台的Web服务可以使用.NET Framework的种种先进特性,如语言无关性、丰富的类库、继承的安全服务等。.NET提供的Web服务技术采用各种标准化的技术来描述和传输Web服务,如XML、WSDL、SOAP、HTTP-GET、HTTP-POST等,从而在.NET Framework上构件的Web服务可以轻易的与其他平台上的Web服务互相沟通。
(二)Client/Server。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这个概念最早用于描述软件的系统结构,表示一个应用与一个服务器之间的关系,随着局域网和分布式系统结构的迅速发展,对Client/Serve的理解愈来愈复杂和深刻。在结构上具有很大差别的许多系统都被称为Client/Server结构。Client/Server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分布处理技术。
(三)系统结构模式设计与选择。通过对CS结构和B/S结构的分析和比较,在一个系统中选择哪种模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安全性要求高,要求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要求处理大量数据,且使用范围小,地点固定、计算机分布范围小的情况下,应选用C/S模式;在使用范围广、地点灵活;功能变动频繁;安全性、交互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应选用B/S结构。由于本系统录入,维护和更新等数据处理量较大,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本系统采用C/S模式来进行主机和远程机的通讯。
三、系统需求分析
(一)业务需求。本系统是一套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是进行销售、采购、财务、库存管理等工作,设计它的目的是将“进、销、存”等企业的经营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数据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服务等目的。
(二)需求模型分析。在明确了系统需实现的功能之后,需要使用之前提到的UML统一建模语言将系统需实现的功能进行更细一步的划分,将各功能划分为一个或几个独立用例,以便理解用户需求与后续的编码。
四、系统设计
(一)系统详细设计。在本阶段中,确定应该如何具体地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具体的程序语言书写的程序。主要的工作有:根据在需求分析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数据、功能、运行、性能需求,并依照概要设计说明书所确定的处理流程、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逐个模块的程序描述。
(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中的核心技术。具体说,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
SQL Server正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欢迎,其原因在于它是一个拥有众多令人无法抗拒的优点的数据库。
五、结束语
系统经过最初设计及应用检验,已经具备基本的功能,可满足该企业的物流管理的需求。系统设计及开发时,重点考虑了如下方面:先进性、完善性、操作性、整合性。
系统的实现与具体的应用关系不大,对同类项目的开发,尤其是销售采购系统有借鉴价值。系统将来要是能够整合物流集团的资源,加强“进、销、存”对接,且与财务管理软件进一步融合,将更加实用,也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在现代物流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JavaTM EE和WebService成为了当今分布式Web开发的主要技术,文章对JavaTM EE体系架构以及WebServiece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然后,该文设计了一个基于WebServices的安全的大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型,并给出了基于J2EE平台的实现方案。
关键词:JavaTM EE;WebService;大型物流;信息系统
1 前言
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成为了判定现代物流企业成熟度的关键因素。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设计并构建出灵活、功能强大和高质量的信息系统。JavaTMEE (Java2 Enterprise Edition)是SUN公司定义的一个开发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规范。J2EE是在分布式环境中的一种体系结构,它提供了一种基于组件的设计、开发、集成、部署企业应用系统的方法。作为当前企业构建应用平台的首选架构,它是目前主流的企业分布式架构平台。WebServices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应用程序之间通信的接口技术,它构建于通行的Internet标准协议栈之上,提供了一种B2B应用程序的耦合方式。Web Services的基本思想是把软件当作一种服务。开发者可以使用JavaTMEE平台、WebServices技术开发出设计良好的系统。
2 J2EE体系架构概述
从整体上讲,J2EE 是使用 Java 技术开发企业级应用的一种事实上的工业标准而不是现成的产品,它是一种利用 Java2 平台来简化诸多与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他的主要技术目标是:为企业应用系统提供具有高度可移植性和兼容性的安全平台。J2EE 为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企业级的计算模型和运行环境,他通过提供企业计算环境所必需的各种服务,使部署在 J2EE 平台上的多层应用实现高可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J2EE 平台应用各种不同的应用组件(如 Servlet,JSP,EJB),它们构成了应用的主体。J2EE 平台提供的应用服务(如 JDBC,JTS,JNDI),这些服务保证并促进组件的良好运行。J2EE 的应用通信技术(如 RMI,JMSJavaMail)在平台底层实现机器和程序之间的信息传递。J2EE 平台应用多层分布式结构来构造企业应用。企业应用的逻辑根据其功能而分布到不同的 J2EE组件中,组成 J2EE 应用程序的各种 J2EE 组件根据它所在的层被到不同的机器上。在 J2EE 的应用平台中一般分为以下四层:
1) 客户层:客户层组件运行在客户机上;
2) cWeb 层:Web 层组件运行在 J2EE 服务器上;
3) 业务逻辑层:作为解决或满足某个特定业务领域的需要的逻辑的业务代码由运行在业务层的 EJB 来执行;
4) 企业信息系统层(EIS):运行在 EIS 服务器上。EIS 服务器运行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大型事务处理、数据库系统及其他遗留信息系统。J2EE 组件可以通过访问 EIS 来取得数据库连接,这也是 EIS 层应用最多的一种形式。
J2EE 平台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作为企业分布式应用的开发标准,J2EE由一系列的企业应用开发技术实现。J2EE技术框架可以分为三部分:组件技术、服务技术和通信技术。整个J2EE技术框架体系如图2 所示。
3 WebService核心技术及Web安全技术
3.1 WebService核心技术
WebServices是一个面向服务的环境,从体系结构上看,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服务者通过三种基本操作有机的联结在一起协同工作。三种基本操作用Web Services技术组件实现,Web Services的组件基本部分包括HTTP,XML,SOAP,UDDI,WSDL。服务使用UDDI,查找使用UDDI和WSDL的组合,绑定服务使用WSDL和SOAP。数据交换和表示的标准语言XML与UDDI,WSDL,SOAP标准实现了WebService 。图3描述了WebServices所使用的核心技术。
WebServices核心技术包括:
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Integration):UDDI(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标准定义了Web服务的与查找的方法。UDDI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商业注册中心的方法,UDDI注册中心由UDDI规范的一种或多种实现组成,它们可以相互操作以共享注册中心数据,合在一起就形成了UDDI业务注册中心。该业务注册中心维护了一个企业和企业提供的Web服务的全球目录,其中的信息描述格式是基于通用的XML格式的。业务注册是UDDI的核心组件,它用一个XML文档来描述企业及其提供的Web服务。在UDDI协议中,注册信息包含四种数据结构:Business Entity,Business Service,Binding Template,Tmodel。
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用于描述Web服务的接口和功能。一个WSDL文档将服务定义为成一个能交换消息的通信端点的集合,或者端口的集合。在WSDL中,作为一个网络端点的集合,Web服务的端点及消息的抽象定义与它们具体的网络实现和数据格式绑定是分离的。这样就可以重用这些抽象定义:1) 消息,需要交换的数据的抽象描述;2) 端口类型,操作的抽象集合。针对一个特定端口类型的具体协议和数据格式规范构成一个可重用的绑定。一个端口定义成网络地址和可重用的绑定的联接,端口的集合定义为服务。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定义了如何使用XML在分布式环境中传递结构化信息。它本身没有定义任何应用程序语义(如编程模型和特定语义的实现),但通过提供模块化的打包模型和模块中数据的编码规则,定义了一个可以表示应用程序语义的简单机制。就是这种与特定语义无关的机制使得SOAP能够用于从消息传递到RPC的各种系统。SOAP由三部分组成:消息框架、编码规则和RPC机制。SOAP消息包括以下三部分:1) EnvelopeEnvelope元素是SOAP消息的最上层元素。2) Header 可选元素,它提供了一种扩展机制,除Body元素传输的消息语义外,允许任何类型的信息存在,WS Security的元素便是放在SOAPHeader:中。3) Body Body元素用于包含SOAP请求或应答。 SOAP还定义了下面几个属性:1) encodingStyle指定SOAP消息的串行化规则(数据元素的编码规则),它可出现在任何一个元素中,作用于该元素及其没有指定encodingStyle的子元素。2) Actor一个SOAP消息在到达最终接收点之前,可能会经过多个中间处理者,Actor属性用于指示Header元素的接收者。3) mustUnderstand用来指示一个Header元素对于接收者是强制性的还是可选的,若为强制性的,接收者必须能够处理此Header元素,否则处理必须失败;若为可选的,则接收者可选择对此Header元素是否进行处理。
3.2 Web服务安全技术
安全的Web服务是Web服务成功的必要保证。但众所周知的是,Web服务使用XML来进行数据交换,而XML在默认情况下是明文编码的;同时,大部分Web服务使用HTTP协议作为传输协议,同样,HTTP也是使用明文方式来传输数据的。这就造成了在不加密的传输协议上传输不加密的信息,从而使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受到威胁。作为企业级的应用,以上的方式不能满足下列安全性基本要求:
1) 数据在因特网上传播时不应该被第三方看到;
2) 双方必须能够确定消息的来源;
3) 双方必须能够确定被传送的数据没有被篡改。
为保证Web服务的完整性和保密性,IBM和Microsoft共同定义了一个Web服务安全模型,WS-Security则为此安全模型的核心。模型结构如图4所示。
WS-Security 描述了如何为SOAP消息附加签名和加密头部,以及如何为SOAP消息附加二进制编码的安全令牌。XML签名和安全令牌联合保证了数据完整性。SOAP消息的保密性则由XML加密和安全令牌共同提供。
1) WS-Policy WS-Trust描述了建立直接或间接信任关系模型(包括在第三方和中介体之间)。
2) WS-Privacy 定义了Web服务中如伺表述个人隐私政策。
3) WS-ScureConversation记述相互交换的信息的管理及认证方法。
4) WS-Federation记述在不同环境下管理及从中协调信赖关系的方法。
5) WS-Authorization定义Web服务管理认证数据及政策的方法。
4 基于安全的物流信息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如图5所示。
系统针对物流帐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建立一个安全的物流信息系统。模型中牵涉到物流信息管理中心、物流企业、政府统计局、信任服务中心、UDDI服务器等五个实体。在模型中假设模型中牵涉到物流信息管理中心、物流企业、政府统计局、信任服务中心都应分别拥有一对密钥,在信任服务中心进行了注册,利用PKI来解决企业之间的身份认证问题。
系统是基于XML技术的Web服务体系结构。安全性上是基于PKI的,在PKI的访问和集成上采用了XKMS规范,将许多个PKI协议和数据格式替换成一个基于XML的协议,以此来确保用户的身份有效性。
5 系统设计
5.1 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针对成都市大型物流信息的统计与管理,其用户为成都市各大中小型物流企业、成都市统计局。系统功能构成模块如图6所示。
系统实现的功能有:
1) 物流企业信息上报对物流企业信息上报要求系统能够提供以下功能:对企业自身的注册及信息具体化、对物流统计年月周报表的填报提交、按照审核意见在所得权限内修正或重提交。
2) 针对物流企业的管理对物流企业的管理要求系统能够提供以下功能:市政府相关部门对物流企业的注册管理、提供对物流企业的通知功能。
3) 对物流信息的统计管理对物流信息的统计管理要求系统能够提供以下的功能:对统计报表的设计改动、对上报信息的审核批准、对已有信息的数学统计、公共查询功能。
4) 对客户身份的安全性认证
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选用Miicrosoft SQLSERVER-2000作为系统后台数据库支持。
系统数据库结构:
1) 基础资料表:物流企业信息表、客户身份表、管理员身份表。
2) 报表设计表:对应于15种报表的字段设计表15张。
3) 报表数据表: 对应于15种报表具体存储企业财务信息的数据表15张。
5.3 系统实现
系统的开发是基于JavaTMEE的,J2EE1.4新增加的技术大部分和Web服务相关。在J2EE 1.4平台下,开发、部署、发现Web服务变得非常方便。J2EE平台的优点(可扩展性、可靠性、开放性)尤其适用于Web服务的开发。因此本系统采用了J2EE平台来开发。
Web服务可以使用(WSDL )Web服务描述语言)定义,也可以使用Java接口定义。在定义Web服务时,同时定义出Web服务的端点接口(Endpoint Interface ),服务端点接口是一个由JAX-RPC规范指定的Java接口,这个接口扩展javax.rmi.Remote接口,这个接口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
摘要:根据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特点,以农资物流中心的物流管理业务为应用背景,深入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在农产品物流业务中的具体应用,运用建立系统框架,并对B/S结构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实现。重点探讨了该系统中各子模块的设计、测试和改进以及系统的整体实现。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B/S结构;仓储管理
“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针对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薄弱,商品双向流通不畅,农民买难、卖难问题突出的现状提出的一项为农服务的重要工作。这项工程旨在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本项目利用“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新网工程)为契机,旨在解决我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薄弱,提升现有网络的服务效能,缓解农村商品流通成本高,农村流通监管工作薄弱,特别是商品双向流通渠道不畅,农民买难、卖难问题突出现状。
按照课题要求,本人根据我省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特点,以农资物流中心的物流管理业务为应用背景,以安徽辉隆集团为依托,深入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徽辉隆集团农产品物流业务中的具体应用,建立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并提出辉隆集团应用此系统后上下游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案。
1 系统开发平台及相关技术
1.1 简介
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网络开发技术,该技术本身具有许多特点[1]。
1) 高效的运行性能:由于采用代码页面(.cs文件)与前台页面(.aspx文件)分离存储,这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像一般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一样,编译这些代码页面成DLL文件。在服务器上运行时,可以直接运行编译好的DLL文件,使页面的运行性能更好。
2) 简易性:完全基于面向对象开发技术,使整个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根据页面各个对象的属性、方法、事件进行各个功能的开发。
3) 灵活性:不依赖于任何Web浏览器,也与任何语言无直接关系,在开发中可以结合多种程序语言,构建功能丰富的应用程序。
4) 可管理性:2.0之后的版本,是基于Web.config文件进行配置管理的应用程序,这使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于本地开发环境,方便该应用程序的移植。
5) 可调试性:可以像Windows应用程序那样进行调试,并跟踪调试的错误或异常。同时也提供了处理这些错误或异常的处理机制,保证应用程序始终可以正常运行。
6) 自定义性和扩展性:可以将一个页面程序修改设置为一个自定义用户控件,并可以添加插入到不同的页面中,实现更具有个性化的功能组件。
1.2 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介绍
B/S结构是一种Web Browser的网络浏览模式,该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端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 ),用户就可以通过Web Server进行数据的交换。图1是B/S模式的体系结构。
B/S三层体系结构采用三层服务器结构,在数据管理层(Server)和用户界面层(Client)增加了一层结构,称为中间件(Middleware),使整个体系结构成为三层。三层结构是伴随着中间件技术的成熟而兴起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三个不同的处理层次[2]。
B/S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用户不用安装专门的软件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操作,客户端零维护。由系统管理员分配给用户一个专门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就可以参与系统的使用了,因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3]。
2 系统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概要设计
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的要素包括农产品的运输和配送、仓库保管、装卸、库存管理、订单处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切合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现状及发展需要,实现以仓储运输为核心,同时可管理车队、货物跟踪等功能[4]。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2.2 系统子模块的详细设计
2.2.1 客户管理子系统设计
开发这个子系统的目的就是帮助主管人事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客户的信息管理以及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系统最终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1) 管理员登陆部分:包括管理员登陆操作。
2) 用户管理部分:包括管理员查看、删除和修改用户的操作。
3) 增加客户部分:由管理员填写客户的各种信息、并提交到数据库。
4) 修改密码部分:设置新的管理员密码。
5) 在线帮助部分:全部操作的帮助说明
6) 返回首页部分:包括返回首页的操作。
7) 退出系统部分:实现退出本次登录,返回到登录界面的操作。
2.2.2 财务管理子系统设计
1) 财务管理主页面
本页面提供了了3种功能选择:添加财务记录,删除财务记录,修改财务记录。其中,财务管理员可以进行3种操作,只有管理员可查看财务记录。
2) 财务项目记录页面
本页面为财务管理员用户提供了添加新的财务记录的操作。首先判定用户是否具有财务管理员权限,如果通过验证,则读取网页上填入的财务一记录经手人姓名,项目名称,款项记录,财务记录摘要,备注,会计经手人等信息,然后向数据库中加入相应的记录,返回成功信息。
2.2.3 订单管理子系统设计
1) 用户订单页面
用户订单页面,用来显示已经发出的当前登录用户的订单和尚未发出的当前用户的订单。订单里有一个状态字段,标志订单是否处理。以列表的方式显示。
2) 管理员管理用户订单页面
订单管理页面类似于用户的订单查询页面,区别在于订单管理页面可以看到每一个用户订单,包括已经处理的和尚未处理的。订单编辑页面用来单个的订单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对本订单选择配送商以及修改本订单中每种货物的订货数目。然后将数据库中的Stock表里的相应货物的库存量进行更新。
3) 管理员订货页面
管理员订单的过程就是向供应商发送订单的过程,货物到达时还有一个签收的过程。具体功能由货物库存查看页面实现。
2.2.4 仓储管理子系统设计
仓储管理系统是整个物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本系统包括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库存信息管理、采购作业等。图3~图4主要画出了入库单、出库单等对象的E-R图及货物管理主界面。
货物管理主界面如图5所示。
3 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整体实现
从应用软件结构层面,总体上采用基于B/S结构的三层模式。集中制数据存储管理一般可通过两种结构模式实现,即C/S (Client/Server)模式和B/S (Brow/Server)模式(三层结构)。随着应用需求和客户端数量的激增,C/S模式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客户端整体拥有成本上升;数据散乱、难以控制;系统维护困难等。基于Internet技术的B/S模式正成为新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范式。这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将桌面端繁杂的工作完完全全转移到集中管理的服务器上,终端用户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轻松访问所有的应用。B/S模式可以更好地在信息时代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信息的组织和集成[5]。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所面临的业务种类不断增加,此时,如果仍旧选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完成企业的管理工作,极易由于数据缺乏时效性与准确性的原因,导致企业所面临决策风险的增加。文章以物流企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作为主要背景,首先概括了物流管理系统所具有的要求,其次又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对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概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1物流管理系统所具有的需求
11系统需求
在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当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各企业所具有的管理和业务需求加以明确的方式,保证系统设计科学性的提升。调查结果显示,最具代表性的管理系统应用场景有:用户管理、订单管理、车辆管理、员工管理以及线路管理等。
111线路管理
线路添加:根据配送点所处位置建立相应线路;线路查询:操作员在对车辆进行调度前,需要提前对车辆的行进路线进行查询,另外,管理员在对线路信息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线路信息进行查询;线路删除:如果配送点出现变更或配送线路出现错误,则需要对线路进行及时的删除。
112车辆管理
车辆调度:根据车辆状态对其所对应任务进行调度;车辆登记:对新购入车辆的信息进行登记;车辆查询:操作员能够通过不同条件完成对车辆信息进行查询的工作。
113员工管理
信息修改:当员工的信息出现变更时,对其进行及时修改;信息增加:将新入职员工的相关信息进行添加;信息查询:对员工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信息删除:将已经离职的员工的信息资料进行删除。
114用户管理
嘞薹峙洌汗芾碚咧饕负责对配送点进行管理,而操作员则主要负责配送点的具体操作;用户查询:管理者对其下属信息进行查询;用户删除:对于不存在配送点的用户信息进行删除。
115库存管理
负责库存管理的模块,通常情况下交由库存管理员所负责,并且受经理监督。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现有业务订单的内容,完成对车辆和货物的安排,也就是说,库存管理模块能够根据车辆现阶段所处的状态,对其出行的顺序已经运行的历史轨迹进行调度。
12业务需求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商务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因此,物流企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当用户在网络上对某一件物品进行购买后,卖家会及时与物流企业进行联系,开始对货物进行派送,在对货物内容进行确定后,物流企业就需要根据相应信息对货物进行装车并运输,当货物到达相应的中转站之后,对其进行交接,此时需要对货物状态进行及时的更改。当货物被成功运输至目的地之后,快递员负责货物的派送,将货物交至用户手中,并将签字完毕后的货物所对应的订单状态进行更改,至此为止,物流的派送流程告一段落。[2]
2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概要
21系统UI的设计
在对系统UI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以需求分析结果和所提供用例图作为主要参考,通过对WinForm的合理应用,科学、高效地完成系统UI的设计工作。通过对现有相关设计所包含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可视情况确定物流管理系统所对应界面包含的控件。再以此为基础,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设计方案加以优化,保证UI界面的科学性,提升用户对其操作时的便捷性。以对库存信息进行查看时所需模块的设计为例,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组框的利用完成信息分割工作,然后再选用相关插件对数据的显示加以绑定,保证数据处理的高效性。
22架构设计
在对物流管理系统所对应架构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在保证业务所具有逻辑性的基础上,将视图层与数据层进行分离,使其均独立与对方而存在。现阶段,普遍被人们接受的物流系统架构设计为:视图层处于系统架构的最上层,作为人机交互的入口,视图层最主要的作用在于,通过WinFrom完成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反馈的工作;业务逻辑层处于系统架构的中间层,作为对人机交互过程中所产生数据、信息以及事件进行处理的部分,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层之间具有无法割裂的联系,UI指的就是将经由业务逻辑层所处理的数据向视图层进行传递的过程;数据访问层处于系统架构的最下层,主要负责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在不同种类的架构设计方案中,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方案与物流管理系统所具有的要求最为契合,通过对该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应用,可以在高度满足系统所具有要求的基础上,同时为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23数据库设计
对数据库进行概念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将现实所具有的需求向计算机表示进行转换,设计人员可以经由概念设计获取相应的概念模型,再以此为基础获取相应的实体模型。数据库实体模型主要构成部分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关系、实体和属性。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这三者进行科学结合的方式,完成对现实对象的抽象,从而获取现实对象与抽象对象之间所具有的关系。需要设计人员注意的是,要想保证针对物流管理系统所获取概念模型的科学性,需要将该系统的实际需求以及功能模块纳入主要参考的因素之中。
231结构
在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将对数据库进行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原则作为对数据名称进行创建的主要参考标准。需要设计人员注意的一点在于,想要保证物流管理系统所具有通用程度的有效提升,应当对UTF-8编码模式进行应用,从而实现系统的中文显示。
232数据连接
在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可以视情况对SQLHelp辅助层加以设计,用以辅助数据交互工作的高效开展。除此之外,若想要保证在对数据库进行配置和安装过程的简单、便捷,设计人员应当对appconfig的配置进行保留,用于为数据库的连接串提供相应支持。
24模块设计
物流管理系统所包含的模块,从功能上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是供管理员进行操作的系统;二是供用户进行查询的系统。其中,管理员进行操作的系统作为后台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模块内容:①用户管理。包括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对用户信息的修改和删除。②车辆管理。包括对新车辆的登记、调度,以及对车辆状态的实时查询。③,员工管理。包括对员工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④配送点管理。包括对新配送点信息的增加、对配送点信息的修改、查询和删除。⑤线路管理。包括根据配送点所处位置建立相应线路,以及线路的查询与删除。⑥订单管理。包括接受订单、对订单状态进行更改以及订单的删除。⑦价格管理。包括对配送价格的增加、修改和删除。⑧交接单管理。包括对交接单和交接记录的生成。
3结论
综上所述,上文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内容对物流管理的系统进行了设计:一方面是物流管理系统在系统和业务方面所具有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包括系统UI的设计、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模块设计几个方面在内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概要,希望可以为相关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摘 要: 针对我国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功能落后,对物流业务尤其是物流防伪业务的处理能力弱,设计多层分布式防伪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系统基于.net语言构建用户层、网络层和数据层,网络层连接用户层显示物流信息,连接数据层存储物流信息、调用三方需求。客户在用户层下达物流订单,网络层接收物流订单并制定物流方案,在货物出入库时借助数码技术制定货物身份识别信息进行防伪识别,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使用黑盒测试、集成测试等方法验证出系统拥有物流防伪能力强、集成性能好的优点。
关键词: 多层分布式; 防伪; 第三方; 物流管理系统
0 引 言
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使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据统计,由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带来的效益已占据物流企业总效益的81%。我国仅有36%的物流企业安装了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但大部分企业的管理系统功能落后,系统模块之间的交流过于保守,无法与企业经营特点保持平衡,人工管理业务依然繁重。物流防伪业务支撑起了整个货物物流阶段,其业务流程多、要求高,是人工管理业务中最重要的一块。多层分布式具备更新快、响应快、出错率低等性能,能够解决物流业务的复杂之处,并可完美兼容物流防伪技术,脱离人工管理的弊端。
1 物流防伪解决方案
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的物流防伪要求每个货物都有物流防伪标识[1],标识中记录的信息具有惟一性,相当于货物的“身份证”。身份识别信息是物流防伪标识中必须存在的,最简单、清楚的身份识别信息是数字,因而采用数码技术进行编辑。
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制作或复制出难以识别的假冒物流防伪标识,身份识别信息的表现形式不能使用过于简单的递增、递减数字序列,最好使用随机序列,无任何数学规律可为不法分子作参考,且不能够以特定的解码规律被识别出来[2]。将身份识别信息分成两段:第一段记录货物的属性和物流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第二段用来对第一段加密信息进行识别。如此一来,如果第一段加密信息被不法分子猜中,也会因无法截取第二段信息的详细内容,造成物流防伪标识伪造失败。
这种物流防伪解决方案不但避免了不法分子的入侵行为,还可以对物流防伪标识进行跟踪,提取货物所在区域和物流状态,一旦出现货物丢失或分拣遗忘等情况,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向管理人员进行报备,不失为一种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解决方案。
空有物流防伪解决方案是不够的,如何实现方案才是重点。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网络框架支持下的卫星定位技术和射频技术可以改善系统处理方式[3],因此,基于网络框架实现物流防伪解决方案,图1介绍了网络框架下物流防伪解决方案的实现过程。
如图1所示,系统的网络层由计算机承载,利用单片机控制物流防伪标识生成流程,身份识别信息最好使用具有发明专利权的编码算法。将身份识别信息喷印到货物上,货物出入库时进行扫描,扫描信息存储在物流数据库,利用身份识别信息的第二段信息解密第一段信息,识别出假冒货物。系统拥有一个防伪查错过程,由收货方和发货方共同进行,对未通过识别的非虚假货物进行二次防伪喷印。
摘 要:自20世纪70年代末物流概念被引入我国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物流管理水平在物流业、制造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已有相当程度的应用和发展。然而,在一些技术密集型企业,如第三方检测机构,物流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物流管理的意义也被严重低估。文章从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理论出发,结合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行业特点,详细介绍了基于移动终端进行物流管理系统开发的目标、结构和设计。
关键词:移动终端;企业物流;信息化;APP;第三方检测机构
2016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等部委正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总收入达到3 000亿元左右,比“十二五”末增长55%左右[1]。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已覆盖建筑工程、环保、卫生、农业、质检、食品、药品、机械、电子、轻工、纺织、航空、汽车、国防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检验检测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服务业态之一,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质量强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4年2月,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加快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市场化进程,检测机构在更广的市场(国际与国内)、更深的层次(技术与服务)形成激烈竞争态势。做大做强检测机构,进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检测集团,成为我国检测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规模化、集团化对检测机构内部管理现代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运营管理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跨地域、重时效、智能化――也成为急需补齐的重要基础性短板之一。
与此同时,现代物流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也为检测机构发展内部管理提供了丰富经验和重要借鉴。自20世纪70年代末物流概念被引入我国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物流管理水平在物流业、制造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已有相当程度的应用和发展。尤其在“互联网+”背景推动下,物流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物流系统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基础。
1 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中的若干概念
1.1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即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接收或发送信息并将终端设备的能力适配到无线传输的部分。移动终端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移动终端已从传统的功能单一、结构相对简单、硬件与软件之间存在很强相关性和依赖性的语音通讯工具,转变为基于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应用和业务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2]。其核心功能是发挥网络终端的作用,突出特点是便携性、无线性、移动性、连通性、多样性等。广义上,移动终端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POS机等。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笔者推荐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广泛使用的移动终端作为软件搭载的平台,便于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在企业范围内迅速推广。
1.2 企业物流。本文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内部物流管理为研究对象,在物流分类中属于微观物流。它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展开,作为生产经营一部分的物流活动。微观物流是以在企业生产和管理范围内物品流动过程的技术与经济管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3]。企业物流的根本任务就是企业在物流活动中适时、适地地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其生产和经营活动达到最优的结合,通过有效的物流管理使企业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1.3 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因市场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独立于制造商、销售商和使用者(消费者)的,对检测过程和结果坚持客观、公正、独立原则的第三方机构[4]。从行业特点来说,检测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专业的检测人员及先进的检测技术。然而,作为高端的技术服务机构却离不开物流管理,因为任何检测技术的检测对象是各类样品。高效、精准、规范的样品管理将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检测流程公正性和流畅性。
2 物流管理系统实施目标
2.1 系统化。系统化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物流管理系统需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因为物流管理系统应该是对真实物流管理活动的反映、梳理和引导。该系统应该包含日常物流管理活动的各类要素,尤其是关键节点要素,进而按照一定的流程将这些要素贯穿起来,最终实现一个既全面又管控还能自我反馈的有机系统。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系统,如图1所示。外部系统主要是送检方与检测机构之间的关系,内部系统主要是检测机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从物流管理的视角,外部系统主要是送检方和机构内物流管理部门之间的样品交接,内部系统主要是物流管理部门和检测部门之间的样品流转以及物流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样品信息交换等。
2.2 信息化。作为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一部分,企业内物流管理已不仅是一连串的物流操作活动,而且还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等的传递过程[5]。实现物流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特指存在物流活拥钠笠担┕芾淼幕本要求。
在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日常运行中,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样品接收、样品流转、检测进度等各个流程的信息被采集,而且这些信息会被各部门的相关人员所共享和使用。同时,信息化也意味着物流管理活动无纸化得以实现,彻底告别传统的纸张记录模式,极大提升检索效率。
2.3 智能化。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物流管理智能化操作快速发展,物流管理的硬件成本也随之而大大降低。
在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物流管理中,管理系统智能化操作意味着将管理流程中的相关人员从原来指定的物理位置中解放出来,极大增强了操作的灵活性和简便性,也增强了物品跟踪的及时性。
2.4 可视化。信息可视化是通过视觉表达方式表现抽象的、非物理的数据,从而增强对数据本质的认识[6]。信息可视化是利用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系统操作界面上显示出来,这样可以增强数据呈现效果,让使用者以直观交互的方式实现对数据的观察和浏览。
在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物流管理系统中,可视化的应用非常广泛。首先,系统开发者可以用形象的图形来在操作界面上表示重要的功能模块,便于引导使用者进行相关操作。其次,系统开发者可以将物流管理活动中的空间位置利用图形形式表达出来(如物流仓库的库位和流转各部门的空间位置等)。
3 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中若干关键技术分析
为实现上述四大目标,笔者认为在物流管理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中还应充分考量以下几项关键技术分析。
3.1 系统管理模式的选择。目前在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企业内物流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传统纸质媒介记录管理模式、基于Web界面操作的管理模式和基于移动终端操作的管理模式。
如表1所示,传统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和繁琐,适用于货物极少的情形,全程需要人员参与、管理效率低、操作过程中误差率高;基于Web界面操作的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效率大大提升、误差率极大降低;基于移动终端操作的管理模式,在Web界面操作的基础上将物流操作的地点由较小的固定区域延伸至更大的空间,操作可以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随时随地进行。
3.2 标签选取。标签的使用既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内在要求,也是物流管理的基本要求。在第三方检测机构,样品的唯一性标识是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也直接关乎到检测过程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因此标签必不可少。同样,标签也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要求,没有标签货物本身就难以实现数据化。
从数据读取的原理来看,目前现代物流管理中常用的标签主要分为条码打印标签和电子标签,见表2。条码打印标签具备成本低、信息可视等特点,适用于价值较低、体积小的货物;相对于条码打印标签,电子标签的成本较高、可远距离读取、信息写入量大等特点,适用于批量化、体积大的产品。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根据检测对象的种类并综合两类标签的特点进行选择。
3.3 移动终端应用系统开发技术选取。目前,移动终端应用系统开发主要有原生APP开发模式和HTML5 APP框架开发模式两种。如表3所示,两种开发模式各有特点:原生APP开发模式适用于操作系统统一且对用户交互体验要求较高的情形;HTML5 APP框架开发模式适用于用户群体广泛且对消息推送有较高要求的情形。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选择相应的APP开发模式。
4 物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
4.1 系统体系结构。针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内部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基础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三级,如表4所示。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每个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更为丰富的系统层级。整个管理系统的开发应保证至少能在电脑Web界面和移动终端上进行操作。
基础层是系统设计最内核的层级,主要为整个系统的设计提供开发平台和信息描述标准,承担系统自身的开发、修正和系统更新功能。其中,开发平台主要包括硬件方面的服务器和软件方面的Internet/Intranet/无线网络协议等;信息描述标准是对系统开发语言和代码进行清晰的定义。
管理层是对物流管理活动中涉及的管理流程、权限设置、库位设置和信息等活动进行定义。管理层主要承担流程设计和系统二次完善(根据基础层规定的语言规则对相关数据库进行进一步完善)的任务。
操作层是用户交互层,主要承担信息采集和信息交互的功能。操作层是使用者日常使用的最主要层级。因此在系统开发时,开发者应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将系统数据以用户要求的形式呈现,从而适应企业内部管理者、企业客户和系统维护人员等用户的操作习惯。
4.2 基础层。基础层主要包括语言定义模块、服务协议模块和系统更新模块等。该层的主要用户是系统开发者,因此开发者自身应该将属于系统开发层面的相关模块整合在一起,以方便后期维护和开发。
4.3 管理层。管理层的主要用户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高级管理员,该层级应包含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客户数据库、库位数据库、数据统计模块和消息发送模块等。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是管理员控制每个用户权限范围的重要模块。检测机构在规定用户权限时,应当根据岗位需要明确规定开通哪些模块,并且规范权限的申请流程。
客户数据库是根据检测机构的历史业务建立的客户联络信息库。该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方便与客户进行联络,另一方面方便日常采集客户送检信息时系统自动带入相关信息。
库位数据库是将检测机构现有的仓库进行数据化定义,进而采用图形的形式进行可视化操作。库位数据库的生成让开展样品入库、理货和出库等标准作业成为可能。
数据统计模块是对管理者关心物流活动数据进行自动统计的功能。日常统计数据的采集,有利于辅助管理者进行相关决策,如制定物流活动月度计划、物流管理操作员岗位调整等。
消息l送模块是电子通知的重要端口,检测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将通知内容推送给特定类型的用户。
4.4 操作层。操作层是用户数量最为广泛的层级,该层级主要包括预达模块、接收模块、入库模块、预约模块、配送模块、回收模块、退样模块、库存盘点模块、其他专业模块等。
预达模块是向送检客户开放的模块,送检客户可在此模块中填写近期送检计划。尤其针对大批量样品送达的情形,该模块有利于物流管理员提前安排人员和仓储空间,提高工作的计划性。
入库模块协助物流管理员在收到样品后开展理货、信息录入、粘贴标签、样品入库等一系列活动。
预约模块是各检测部门在每日规定时间前预约所需样品的模块。在有样品需求时,各检测部门应在系统中选择所需样品并生成订单。物流管理员可以在订单生成后及时接收订单并准确分拣订单货物。
配送模块是协助物流管理员为各检测部门配送货物时办理交接手续使用的。移动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让随时随地的灵活配送成为可能。
回收模块是协助物流管理人员对各检测部门返回已检测样品的过程进行信息采集。
退样模块是协助物流管理员办理样品退回原送检方或最终处理过程的信息采集。该模块应当设置电子签名功能和证件拍照功能,用于流程最末端的安全确认。
库存盘点模块是协助物流管理员定期对仓库内物品进行盘点。库存盘点有利于发现日常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
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设置专门的管理模块,例如检测进度跟踪模块、客户意见反馈模块等。
5 总 结
本文从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理论出发,结合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行业特点,详细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目标、结构和模块设计。笔者在系统开发与设计过程中,总结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基于移动终端应用的物流管理系统开发是在当前移动智能终端已经广泛应用基础上提出的合理解决方案。目前,智能手机和移动PAD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已非常高,本文提出基于移动终端来开发应用系统,既有利于物流管理系统的广泛推广,也降低了物流管理的硬件成本。
第二,企业内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系统,而且要重视企业外部物流系统。因为企业外部系统是内部物流管理系统的真正起点和终点,如果不能充分考虑企业外部系统对内部系统交互影响,就无法计划、高效和顺畅地开展企业内物流管理。
第三,企业内物流管理系统设计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力。在类似第三方检测机构这样的非制造业、非物流业企业,物流管理通常被视为核心业务之外的辅助功能,其重要性总是被低估。因此,要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物流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系统设计者必须要得到企业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必须将物流管理从辅助层面提升到经营活动的基础战略层面。
第四,企业内物流管理系统设计需要“自下而上”的层层分析。因为物流管理系统是对日常管理行为的模块化和流程化,所以只有对每类用户、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逐一进行了解和设计才能满足日常管理的要求,才能成为用户日常工作的“帮手”而不是“累赘”。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国烟草物流管理系统发展现状,探讨了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信息化需求,设计了面向电子商务的卷烟物流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重点讨论了基于SOA的信息系统架构以及物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提出了一种物流配送动态线路优化的新方法。
【关键词】烟草物流;电子商务;线路优化;SOA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为多样性、个性化、实时性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当今,烟草行业也开始以互联网为强大的技术依托,采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对市场发展形势进行准确的定位,但是,由于烟草电子商务还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呈现出较强的特殊性,比如在业务模式和技术领域方面。从本质上来说,烟草电子商务平台就是将前台B2B(Business to Business)与B2M(Business to Marketing)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而在后台上将市场预测、行政协助和货源自动化供应等功能和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以市场发展的动态和需求为前提和基础,广泛的开发客户群体,在卷烟交易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些特点为打造新一代物流管理系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信息化需求分析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技术显著提高,而且在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批发零售等行业,不仅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同时还打破了传统供货模式的束缚,在配货方面的管理体系愈加完善。传统的卷烟物流配送模式严重的阻碍了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这是由于其管理技术比较落后、保守,需要花费较高的物流成本,用户的体验值不高。所以,我国现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体系必须要顺应消费者的需求,采用灵活的技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以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为标准,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传统物流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三、面向电子商务的卷烟物流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主要归结为3个方面,一是物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二是物流核心系统的主要功能;三是物流配送的线路优化方法。
1.基于SOA的系统集成架构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改变了单一的系统模式,并且还形成而了个性化的企业服务体系,在将流程跟逻辑独立分开以后,逻辑成为系统对外的服务,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流程打破竖井式结构,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方法,突破应用系统的限制,从整体视图构建企业应用,使多个应用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物流监控调度
物流监控与调度是物流有序作业的观察窗口与调度枢纽,他牵扯的内容比较繁多,而且主要以省和市为服务的两级,具体包括在途与在库两部分。在省级监控分析平台方面,主要是为了全面客观的掌握企业的物流出入库状况、物流成本、送货里程长短、各关键绩效指标等,从整体内容上来看,物流作业绩效水平的高低跟企业的物流成本大小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同时也为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战略方案的制定等提供有利的条件。地市级主要以GIS/GPS/GPRS技术为出发点,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掌握物流关键指标等数据和内容。进而在宏观上了解物流的前景和趋势,实现统一的规划及调度。
(2)分拣备货
电子商务背景下,订货模式以市场需求和动态为前提,进而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而且还将物流作业模式分为3种:八小时制、20小时制和48小时制。而单一结构的订单在发展成多元化的分拣模式后就跟时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将预测备货、精确备货、滚动备货等多种手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还将多元化的备货模式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具体有:投放量、订货量、最低备货区库存、整托盘件烟数量等,同时还采用插单、重排、仿真等分拣手段,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3)智能配送
智能配送主要采用的是GIS技术,然后对该平台的系统进行完善和健全,从而使各个环节都可以充分的发挥最佳的功能和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客观的分析客户订货量、车辆满载率、送货时间等,以周期优化和动态优化模式为核心,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管理的成本,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4)数字化仓储
数字化仓储系统为物流的运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且打破了传统库存管理体系的束缚和制约,数字化仓储系统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使收货、 验收、扫码、码盘、上架、下架、扫码、备货、分拣等程序的优势发挥到最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仓储管理的服务质量,并提高了物流运营的技术和效率,同时,数字化仓储系统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整合利用率,并将上与订单采集、货源组织等系统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运营体系。
(5)综合管控
以管理的需求为前提和基础,并且对关键项目的指标进行统一的考核,以部门的特色和人才的优势来安排其岗位工作内容,并且要制定出科学的用人体系,以多元化的考核项来全方位的判断人才的综合素质,除此以外,还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模式,将员工的工作成果跟工资绩效挂钩,进而对二级核算物流公司的物流状况进行掌控。
(6)物流成本
在成本核算方面将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定额成本法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节约物流成本,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在物流各个环节要对各个项目的资金分配等进行科学的预算,有必然制定出一套详细的管理方案,从而对某些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完善。
2.平衡的动态线路优化方法
传统的烟草配送主要以区域分配方式为核心,根据路线和货物的需求来安排车辆,每个路线和区域分配特定的人员来管理,这样就可以提高车辆配置的灵活度和运输的效率。唯一不足的是员工的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服务质量不高,车辆的维护和管理难度较大等等。
目前烟草行业的线路优化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动态优化:以用户的需求来确定订货量,在对线路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提高车辆的配置效率,并且对线路进行优化。二是周期优化:以客户的需求量来制定运输路线的方案,在该时段内确定路线;然后在每天实际配送前,在进行特别的改进。这两种模式既有利也有弊。动态的线路优化方式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然而,该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整理相关的地理数据,所以,增加了送货的难度。周期优化所花费的成本较低,但是无法发挥其效益。这两种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因此,两个目标也不能同时实现。通常情况下,线路虽然优化了,但是,运货人员的工作压力却增大,无法兼顾彼此的利益。
四、结论
电子商务平台的大量普及和应用,为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本文针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提出要以“敏捷”、“协同”、“灵活”的思路来完善物流管理体系。这样就可以顺应时展的趋势和动态,节约管理成本,充分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从宏观角度来看,烟草行业的物流信息还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很多的技术、结构等都比较保守、落后,本文采用智能算法和资源规划法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必须要将物流理论跟实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管理方面,值得思考的是,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节约物流管理成本,充分的发挥资源的优势,提高运输的效率,进而促进现代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 要: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视,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带来了食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加之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食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近些年来全国有关部门也提出了多种对策,农业系统也已经从以对数量的追求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方向发展,建立了从无到有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队伍,各种法规的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也进入了法制化管理阶段。
关键词:RFID,食品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采用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开发超高频RFID食品安全及物流管理系统。系统以提高我国食品质量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重点解决我国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控制和全程可追溯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创新体系。
系统目标和内容
系统目标:
系统将建立基于食品安全质量体系,具有高系统安全性、以RFID溯源标签为生产、仓储、物流信息载体的基于超高频RFID的食品安全监控及物流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针对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消费者关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有效地追踪到食品生产的源头,及时下架不合格产品,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快速溯源,既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又强化了产业链上各企业的责任,确保“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来源清晰,并可追溯到具体的动植物个体、农场、生产企业、操作人员,以及流通消费的任何环节。
系统内容:
基于超高频RFID的食品安全监控及物流管理系统可实现食品安全的追溯与控制,贯穿了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对产品的全程可控制和可追溯。为了确保RFID编码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建立一个管理中心,由其来负责RFID号码分发,每种食品分配一个食品安全监测码,在分发标签的时候,该码统一的规定在芯片的某存储区域,各个物流、销售等节点都可以与其通讯,将本节点产生的信息传送到信息中心,管理部门、企业、消费者等可以从该中心获取信息。
食品原料信息追溯子系统 通过建立从农产品种植到收割的全程信息管理,实现对食品原料种植环节的信息追溯管理。以溯源标签为信息传递载体、标签单同行,来源信息对接流向信息。可以为每一个地块或一个品种设定一个标签,对该块地或食品原料从种植到打包上市的整个过程中的必要信息读入或输入设备进行及时初始信息的录入,如食品原料的品种、生长时间、所喷施农药的名称及次数,所使用的化肥、收割时间等,甚至包括该品种的特点描述。根据食品原料编码标准,对每一类蔬菜设置一个编号作为其身份的标识。这样在该食品完成供应链的第一环节时,该溯源标签已经存储了其所具有的基本信息。当收购企业对任何一个地块的食品收购时,通过采用数据采集器对农户以及食品进行信息采集,不仅加快了收购速度,降低了出错率,而且供应链下一环节提供了POS系统、EDI、电子商务的基础数据,为产品追溯提供源头数据。
仓储环节监控管理系统 系统内部数据结构与流程面向全面企业信息化设计,能方便实现与企业将来增加的信息系统的友好联结和数据共享。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前瞻性考虑。系统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支持和兼容多种RFID 协议,并且具有升级为最有可能成为大物流系统中为所有用户所接受的EPC Class1 Gen2 标准的功能,系统能够随着物流的信息共享链长度的增加而平滑地由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过渡。对于需要入库保存的食品及,在入库前通过对溯源标签读取,其包装规格、包装重量等自动读入计算机,有计算机处理后根据仓库特点形成库存的信息,并输出入库区位、货架、货位的指令。盘点时,终端读取食品包装上的溯源标签,并实时记录盘点的数量。现场清点完毕后,盘点人员确认清点的数量并上传至后台数据库,出库时也无须过多的人工参与就可以对库存数据自动更改。
运输环节监控管理系统 物流公司将配送车辆相关注册信息发送给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和管理,以便于运送过程中对车辆进行核对。每个车辆配备一个RFID车载溯源标签,这个标签作为车辆的身份标志,记录有本车身份信息和本车装运商品的溯源标签的信息,以便车辆和所载商品信息关联起来。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点的对食品及进行监测。监测点可以是执法人员通过人工手段进行监测,也可以通过安装固定设备进行自动监测,监测手段可以是手持式终端,也可以是固定RFID设备,监测点采集的信息可以通过GPRS无线方式,或者通过TCP/IP安全管理中心通信。
检疫监控系统 在每个畜牧场建立一个检疫子站,检疫子站可以根据畜牧场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子站计算机中心,子站能够完成农作物溯源标签的分配、数据的录入,检疫数据的录入,疾病的上报等功能;同时拥有和手持设备的数据通讯能力。
销售环节监控系统
在消费环节,对于RFID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消费点配备的RFID读写机具对于仓库运送过来的食品进行信息验证,对于验证合格的食品信息,消费点可以进行销售,如果信息不吻合,就要向管理中心报告货物异常,同时拒绝这些货物进入消费点。在消费点售卖食品时,用RFID读卡器对每一件售卖食品信息进行记录,同时打印溯源码单据。所以在这个环节,RFID的应用主要就是信息的确认。食品防伪是指消费者通过索票的方式在购买食品的同时得到一张印有食品溯源码的单据,通过手机或现场服务器可通过溯源码查询到食品的上一级直至源头信息,防止食品防伪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的具体信息。
数据处理中心
综合各子系统上传的信息并把食品安全监控基本情况等通过Internet向公众,把与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及时在网上,用户可通过系统了解有关的避防措施等。
系统实施后,能让食品行业实现两个最重要的目标,第一,彻底实施“源头”食品追踪解决方案。第二,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对于酒、调料、小食品等众多有相对固定包装的食品,可利用其现有包装,在大包装上利用超高频溯源标签记录商品信息,在小包装上另贴一条码,通过软件建立此条码与大包装上溯源标签的对应关系。
主要的创新点:
建立全方位覆盖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等终端用户应用的服务平台。
该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农户、食品生产企业、仓储物流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和政府监管机构联系在一起,建立统一的食品标准化体系。
供应链上下游的全程可追溯与控制
系统可实现食品安全的追溯,覆盖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应用,贯穿了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中的各个环节。
可离线查询及控制
溯源标签的加密、防伪造、信息载体功能使离线溯源成为可能,从而可大大减轻数据处理中心的压力,使系统的实用性第一次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商业智能分析
由海量数据挖掘,BI商业智能分析,由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查询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的、以帮助决策者为目的的技术及其应用。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领导者做出及时、正确决策的有效工具。
[摘要]供应链系统在企业的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和革新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必须明确企业的优缺点,同时结合物流知识来开展。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创新
1供应链及供应链系统
1.1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涉及帮助供应商提供生产资料、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系列过程。供应链环节涉及产品的生产流通,包括生产、批发、零售以及客户终端,它涉及物料、信息、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增值链。
供应链具有复杂性。同时它是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的,是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的。企业中的其他职能部门,与它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并且在市场中,供应链系统必须是动态的。供应链的成员繁多,其中的交叉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1.2供应链系统的定义
供应链系统指在整条供应链上,为各种客户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系统。供应链系统是有其相对应的网络结构、业务流程、管理要素等交互而成的一个整体性的系统构架。
供应链系统中各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它的每一个节点所具备的效用是不同的,这些具备特殊功效的节点相互联结,提升了单个节点的功能,达到一个整体的功效。供应链企业间为了共同的利益,对整个企业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诠释,是以互利互惠为目标的。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求供应链系统随时随地,能够因地制宜,快速反应,提出高要求。
2供应链系统下物流系统分析
2.1自营物流系统
供应链系统下的一种普遍的物流形式,关键是企业拥有由自身资源构成的物流团队。这有利于企业管理的一体化,在物流运输活动沟通管理中,产生更少的沟通噪声。但是,自营物流系统的成本很大,不太利于企业本身的低成本系统,从而制约其运营扩张。
2.2第三方物流
供应链系统中的主要角色,每个公司决定以合同的形式,将自己的物料和产品,全部外包给一家专门为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来完成自己的物流需求,从而节约了物流管理环节,同时也分出部分盈利。
2.3物流联盟
供应链系统中,为了达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同盟,有业务往来的两个企业,通过各种形式,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共同建立的物流结盟形式。物流联盟的形式是有意义,每个企业以共赢为目标的合作,大大地改变企业间单一的竞争模式。
2.4第四方物流
供应链系统中,物流的集成公司,利用互补原则,为供应商提供资源、能力和信息技术,从而管理自己的组织形式。为每个企业,提出物流方案,从而达到为其他企业的物流服务的系统,是建立在其他物流基础之上的。
2.5第五方物流
供应链系统中,出现了一个新生的概念,主要在4P(产品、价格、渠道、沟通)基础上,同时出现了“人员、有形展示、过程”等因素,有了7P物流管理系统,变成了更加宏观范围的物流链。
3供应链系统下物流系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3.1缺乏专业型物流人才
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发展不均衡,特别是物流业的人才缺乏专业的培训,由于基础文化深度不够,更加导致了企业中缺乏可提升的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供应链环境上,物流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对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要提高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供应链系统的增值性,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
3.2经营者的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管理者更多只把企业目标放在企业利润上,而不是注重整个企业长期目标,没有意识到物流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的效用,仅仅注重物流对成本和运输、仓储方面的低层次认识,没有建立系统的物流规划。
3.3供应链系统中物流体系发展不全面
截至2007年,我国物流管理部门情况调查,仅有34.6%设立明确的物流管理部门。企业中的物流操作过程中,将物资的运输、存储、包装、搬运、配送和流通加工等系列物流过程分配到各个职能部门,但是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对物流部门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和整理。
3.4供应链系统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高支出问题
企业中,由于观念上存在“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导致企业物资供应缺乏主动性、物资供给与生产进度不配套和装运效率低等增加了成本。各个环节衔接较差,各个部门沟通交流不够。供应链系统各环节提倡节点间的轻松对接,但是实际情况是,每个节点由于管理人员不专业、节点繁复,导致物流管理成本过高,大大影响了物流产生的附加值。
4供应链系统中企业创新和选定物流管理系统
4.1供应链企业的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影响
企业评估自身的综合实力,首先企业人员、资金以及管理资源,这三方面具有局限性,在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时,首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放在首位。同时企业的形象,企业文化的展示,更应该结合企业的物流管理,达到一个完美的诠释。
4.2供应链系统产品性质因素选定物流管理系统
针对产品的不同特性,企业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这些不同:大型工业品的原料和鲜活的产品,此时选择相对专业的物流服务公司,应该更加注意渠道的合理化。针对全球市场的分销,应该选择委托给地区性专业物流公司;当产品相对单一的企业,此时大企业的统一管理的自营系统更加可取;如果只为了满足技术性强的企业,此时采取委托方式,最为适合。
4.3供应链系统物流总成本因素选定物流管理系统
供应链系统中,应该根据企业的成本预算,首先结合市场状况,清楚物流各种方式特点,结合企业,最后估出最低成本物流,从而结成一个完整系统。整个供应链运行时,会产生庞大的数据,这些数据中,有很多是可供参考的,在企业运营时期,就该充分参考有效数据,结合物流管理实际情况,做出应有的反应。
4.4供应链系统企业核心竞争力因素选定物流管理系统
企业应该考虑到自身的主营业务和企业长处,对各方面例如客户满意度等,就该结合物流系统,进行增强核心竞争力考虑的附加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例如转变物流服务态度,让企业尽善尽美的形象深入人心,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4.5供应链系统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创新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确实存在各种弊端,这就要求管理者开始思考多方面因素,才能让物流管理系统得以创新,如物流系统的组织结构、企业的物流管理目标、适合本企业的物流系统选择、独特的物流管理系统人才培养等。从组织结构着手,企业的物流管理应该充分结合组织的特有形式,考虑各方面因素,从而使得物流与组织结合最优。物流管理的目标也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从最根本出发,从而达到最优目标。物流管理的人才,更是应该从多个培训、人才选择等方面得出最优的人才培养系统。并且各个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群体不同,选择多种物流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物流管理体系,最终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摘 要]在顾客需求多变的全球市场经济环境下,行业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正确理解并满足不同顾客的差异化需求,同时合理控制随之而来的综合营运以及管理成本的提高,实行低成本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关键环节,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和流程控制进行改善,能够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从而极大的贡献于企业整体的低成本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了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系统。
[关键词]供应链 物流 管理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系统设计原则
l、全面适应企业整体发展要求的原则
物流管理及其系统优化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系统的设计应该全面适应企业整体发展的要求。
2、追求企业整体最优化原则
物流管理应该着眼于企业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并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重视整合效果原则
物流管理应该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如果有利于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那么即使有局部的成本损失,物流整合方案也应该坚持和采用。
4、以信息为平台原则
物流管理及其系统整合应该建立一种以信息为中心,实虚对应型的商品供应体系。
5、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物流管理及其系统整合应该加强对商品运动的一元化管理,真正把供应链思想和企业全局观念贯彻到物流管理的各项行为中。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系统目标框架
(一)企业物流管理的战略目标
l、缩短物流渠道
缩短物流渠道意味着寻找减少周转时间和存货的办法。存货包括中间存货和最终存货两类。中间存货是指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制成品的存货,作用是当供应链出现波动时,用作缓冲。这些存货增加了总供应链的长度,而零库存的原则要求在顾客与供应商之间的紧密配合,以减少对库存的依赖。缩短物流管道的关键是要缩短“各货时间差”,尽量使物流备货时间预订单周期一致,既减少物流各货时间与延长订单周期。减少物流备货时间通常通过物流网络的合理设计、供应链的紧密结合来实现。
2、增加管道透明度
物流管道透明度的增加,使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信息变得更加开放,可以准确地了解什么地方的什么货物,在什么时间可以到达网络中的什么目的等信息。透明的物流管道,改变了传统物流信息不准确的状况,消除了供应链网络中的瓶颈和过多库存。
3、物流作业系统化
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中,物流只是作为企业的一般性功能活动,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中,物流信息业零散地分布在供应链的不同职能部门内。上下游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物流信息相互闭塞,而且信息技术标准不一致。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跨越组织机构的界限,有机地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供应链节点企业联结起来,克服了传统的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管理缺陷,改变了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传统观念,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合作伙伴关系。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思想,要求将从供应商开始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各项活动,实现供应链整体的物流最优化。
(二)物流采购目标
采购的目标就是寻找企业物料供应的源头。跟踪、评估所选供应商,监督实物供给活动,避免由于供给中断或质量不稳定给企业生产、运作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具体来说,采购应该完成以下几项任务:l、采购要为企业提供一个连续不断的原材料供给,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原材料和零部件必须在需要时及时供给;2、使企业投资和成本最小化;3、维持企业所需的质量标准;4、寻找或培养可靠的供应商;5、将采购物品标准化。将原材料标准化,可以适当降低库存、储运成本,而且可以使采购部门在一定的质量上,与供应商洽谈价格;6、在企业内部与其他部门协同工作;7、以比较低的管理成本达成采购的目的。
(三)物流库存管理目标
l、时间目标,既有快速的交货期,又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能够随时调整产品的结
构和功能以适应Fl益变化的市场需求。2、需求目标,主要是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满足市场的需求,不会造成缺货的情况而丢失市场份额。3、成本目标,成本是一个综合因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库存会增加维持费用,但减少库存可能会增加运输成本,增加生产计划变化所发生的成本。4、综合目标,综合目标是建立在完备的时空观念和供应链整体的观念之上的,应该是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且权衡相对利益和绝对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后建立起来的目标。
(四)物流配送目标
l、供应链优化
将供应商纳入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建立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和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资源的整合、信息体统的延伸、配送流程的合理没计、沟通渠道的有效建立和利用,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确保准时配送,同时通过降低供应商的储运成本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2、配送中心及配送作业
在基础工作完备的前提下,有效整合企业配送资源,建立企业集中配送中心,并按照JIT配送的要求来运作配送中心,逐步推进JIT配送,从而有效服务于公司的整体运营,具体到实际配送业务工作中,集中配送中心在运作后,应该达到以下目的:(1)支持用户配送需求,保证用户产品配送的及时性与质量可靠性;(2)减少配送中间环节,优化配送流程,降低配送作业时间;(3)通过配送方式的优化,有效降低配送成本:(4)降低货物的库存,减少物耗;(5)提高配送信息化程度,提高配送响应速度;(6)支持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能支持企业总体目标的完整配送战略。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系统构成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问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模式。通过这个网络,生产企业可以从上游供应商出获得原材料,然后加工成半成品、成品并交付给下游的分销商或用户,不仅是一条联系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条增值链,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从宏观角度上实现多层次、多网点的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优化。
在供应链的构成中,其中有一个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合作,以资金、物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核心企业的物流主要由采购、库存、配送三部分组成。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给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或最佳的产品。物流管理必须顺应供应链的发展,为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证。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也在不断的发展,企业的优势尚存,但却仍然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优势的培养,现阶段下的企业物流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企业和个人都针对各自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大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因为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发展得好不仅有利于企业物流管理的改进,而且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智能物流论文: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智能仓储与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摘 要]为了改善并最终解决煤矿企...
企业物流外包论文: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 摘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在快...
物流管理论文:分析高职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对策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1.国外现状。国外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的...
绿色物流论文:石油企业绿色物流问题研究 作者:潘长城 邹光国 李林生 摘要:石油企业的绿色化物流问题,...
物流配送管理论文:我国物流配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对物流配送行业...
仓储物流论文:实训课程下物流仓储管理论文 一、实践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的区别 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一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