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02:54: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 要:本文阐述了后PC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系统观”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与美国几所一流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和相关课程教学的对比,指出了我国大学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系统观”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国内大学特别是南京大学,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系统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系统观;能力培养;教学改革;计算机系统
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诞生到现在,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大型机时代(Mainframe Era: 1950s-1960s)、小型机时代(Minicomputer Era: 1970s)、个人计算机时代(PC Era: Mid 1980s-Mid 2000s)和后PC时代(PostPC Era: Late 2000s)。计算机教学模型机也经历了从大型机、小型机到PC的过程。通常,课堂教学内容比业界技术要滞后几年。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以IBM 360/370或DJS 200系列等大型系列机为模型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则以VAX 11/780等小型机为模型机,并同时开设以IBM PC为模型机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到21世纪开始,基本上都转入了以Intel x86或PowerPC或MIPS等微处理器为模型的教学模式。
随着多核/众核处理器、嵌入式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数据中心(WSC)的建立和个人移动设备(PMD)的大量普及使用,计算机发展进入了后PC时代。呈现出“人与信息世界及物理世界融合”的趋势和网络化、服务化、普适化和智能化的鲜明特征[1]。
那么,后PC时代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如何改革?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什么?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这些都是我们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大学老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南京大学在学生系统能力培养方面的新举措等几个方面阐述笔者的思考及初步探索。
一、计算机专业人才“系统观”培养的重要性
图1描述了计算机系统抽象层的转换。从图1可以看出,计算机系统由不同的抽象层构成,“计算”的过程就是不同抽象层转换的过程,上层是下层的抽象,而下层则是上层的具体实现。计算机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计算机系统各个不同抽象层的实现及其相互转换的机制,计算机学科培养的应该主要是在计算机系统或在系统某些层次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
计算机系统由各种硬件和各类软件采用层次化方式构建,不同用户工作在不同的系统结构层,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看出,计算机用户有最终用户、系统管理员、应用程序员和系统程序员。显然,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主要应该是设计和研制计算机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系统程序员、应用程序员和系统管理员。不管培养哪个层面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计算机专业教育都要重视学生“系统观”的培养。
所谓“系统观”,笔者认为,就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的深刻理解。具有“系统观”的人才,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考虑和解决应用问题,具有系统层面的认知和设计能力,包括对软、硬件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对系统不同层次进行抽象和封装、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分析和调优、对系统各层面的错误进行调试和修正、对用户程序进行准确的性能评估和优化,以及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合理构建系统框架等能力。
图2 计算机各类用户所在层次
特别是在后PC时代,并行成为重要主题,培养具有系统观的、能够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软/硬件贯通人才是关键。而且,后PC时代对于大量从事应用开发的应用程序员的要求也变得更高。首先,后PC时代的应用问题更复杂、应用领域更广泛;其次,要想编写出适合各类不同平台的高效程序,应用开发人员必须对计算机系统具有全面的认识,必须了解不同系统平台的底层结构,并掌握并行程序设计技术和工具。
只有具备“系统观”,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才能够设计研制出性价比高的适合特定应用需求或通用的计算机,系统程序员才能编写出适合于底层硬件架构的易于上层应用程序员或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员才能最合理地利用底层硬件实现机制和系统软件提供的相应功能编写出性能最优的应用软件,系统管理员才能配置出最佳的系统环境并提供最好的系统维护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二、我国大学计算机人才“系统观”培养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笔者对MIT、UC Berkeley、Stanford和CMU等4所美国一流大学在相关课程方面教学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2]。我们发现,中美大学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方面存在许多不同。
首先,从课程设置上来说,上述美国四校在学完编程语言及其程序设计课程后都开设了一门关于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课程,而且在课程内容上特别注重在计算机系统各个抽象层上的纵向关联,沿着一条主线,把每个抽象层都串起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概念。而国内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进行横向切分,自下而上分解成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程序设计等课程,而且每门课程都仅局限在本抽象层,相互之间几乎没有关联,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认识过程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很难形成一个对完整计算机系统的全面认识。虽然国内高校也有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系统入门或导论之类的课程,但内容广而不深,什么都讲一点,什么都讲不透,基本上是计算机课程概论,而不是计算机系统概论。
其次,美国四校都采用了分流培养模式,都设置了偏硬件或计算机系统的专业或方向。例如,有电子工程(EE)、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计算机工程(CE)和计算机系统等专业或方向。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只有一个专业,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分出ECE、CE和计算机系统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的学校很少。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只能培养应用程序员,而且是对计算机系统底层知之甚少的应用程序员。
最后,美国四校在计算机系统入门课后面都开设了关于数字系统设计的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数字逻辑电路和组成原理两门课的基本内容,并要求学生用EDA方式设计相对完整的流水线CPU,而且都是由EE(ECE)部门开设,但并不要求所有学生都学,通常是偏硬件类的EE、ECE、CE和计算机系统方向的学生必学,其他方向学生选修。反观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基本上都是先上数字逻辑电路(有些合并了一些模电内容)课程,然后上组成原理课程(有些组成原理课程上的是微机原理与接口的内容),而且这两门课程基本上都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并没有考虑不同方向学生对于计算机底层硬件知识和硬件设计能力的不同需求。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的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和基本设计原理层面,既不像国外的数字系统设计那种硬件设计课程,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如何用硬件描述语言通过FPGA来设计现代计算机硬件系统;也不是一门关于计算机系统的入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全面地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实现机理。因此,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既没能达到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实际硬件设计的能力,也没有让学生学会运用机器底层硬件和系统结构知识来增强高效软件开发和程序调试的能力,更没有通过该课程让学生建立起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整体概念。
总之,国内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在“系统观”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点从近五年来全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抽样结果可以得到印证。2009年开始,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方式,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科目包括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网络四门课程,总分为150分。五年来的抽样结果显示,全卷平均分每年仅在60~78之间,试题统计难度(单选题的试题难度指答对人数/总人数,综合应用题的试题难度指样本平均分/该题总分,最终难度为加权平均值)仅在0.41~0.52之间,其中组成原理最低,特别是其综合应用题的难度仅在0.181~0.440之间,五年共10个综合应用题,只有两题的难度达到了0.4以上,说明所有考生平均仅掌握所考内容的大约30%左右,有的方面只有20%不到,也即考生们对绝大部分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内容都没有掌握。从抽样省份来看,前三年抽样的大多是高等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可想而知,全国的抽样数据应该更差。近五年的综合应用题抽样数据表明,试题统计难度与解题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关性较大,通常涉及的知识点越多得分越差,说明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平时缺乏对相关知识和概念关联性的思考。
根据近年来对全国研究生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科目考试成绩的抽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大学计算机本科专业存在“轻应用、缺关联、少综合、无系统观”的问题[3]。
三、国内大学相关教学改革概况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发现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开始注重学生的系统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系统观”。
目前为止,已经有一些高校以MIPS为模型机,对数字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实践,也有一些高校同时把CPU设计与操作系统和编译的内容融合起来进行实验课程的开设。浙江大学多年来每年在暑假都会开设有关CPU及其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选修课;东南大学也专门开设了面向所有学生的计算机系统综合实验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2006年开始筹划,花了5年时间实现了突破,在相关的数电和组原、OS及编译原理课程中逐步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清华大学目前也已经完成了计算机综合实验平台的所有软、硬件部分的开发,准备在所有本科生中开设计算机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此外,中科大和国防科大等高校也一直在实施本科生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培养计划。可喜的是,一些非重点高校的任课老师也在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及其相关实验中,引入了以MIPS为模型机的 CPU设计的教学和实验内容。
另一方面,像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和上海交大软件学院等则开设了与CMU的CS 213类似的课程[4],北京大学也在去年全盘引入了CMU的CS 213课程教学内容。但是,总的来说,目前在国内全面开展像CMU的CS 213那样的课程教学困难还不小,对任课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四、南京大学相关教学改革思路和做法
根据对计算机相关领域目前发展情况的分析以及对国外一流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情况的调查,我系在新的2013版教学计划中,实施分流培养机制,提供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和信息安全五个方向。
在“系统观”培养方面,其基本培养目标为:建立计算机系统完整概念,深刻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化结构。包括:理解计算机系统中各个抽象层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了解计算机指令集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原理,具备使用HDL进行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基本能力,深刻理解OS和硬件之间的分工和衔接关系,理解掌握从硬件角度出发进行编译优化的基本技术,深刻理解从硬件角度出发编制高效程序的基本原理,提高利用硬件知识进行程序调试的能力。特别对于计算机系统方向的学生,在系统能力方面则要求更高,在CPU设计、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实践要求。
在2013版教学计划中,重新规划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并采用以下思路对相关课程进行重新建设:(1)根据系统能力培养总体目标,规划好相关课程各自涵盖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合理定位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把每个知识点落实到具体课程中。(2)根据相关知识点总体框架,拟定各个相关课程之间知识点衔接方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各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3)根据规划分头编写或修订教材及教案,并在统一的框架下建设相关课程。(4)在保留各课程独立实验平台的同时,构建一个公共实验平台,使相关课程的实验内容按照一定的关系有机联系起来。
2013版教学计划中有一组课程是所有方向学生都必修的学科平台准入和学科平台准出课程。学科平台准入课程是指转系学生只有选读并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转入我系学习的最低门槛课程;学科平台准出课程是指学生只有修读合格后才能从我系毕业的最低门槛课程。
与系统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准入课程是“程序设计基础”和“数字逻辑电路”;而与系统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准出课程是“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每个方向有几门方向必修课程和方向指选课程。方向必修课程是该方向学生必选的方向基础课程,方向指选课程是为该方向学生指定的选课范围内的方向相关课程。例如,对于计算机系统方向,其方向必修课程是“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编译原理”;而在方向指选课程中,与系统能力密切相关有“计算机系统综合实验”、“并行处理技术”、“LINUX分析”、“微机原理与接口”和“嵌入式系统”等课程,也即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必须在这些课程中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
图3给出了整个教学计划中与“系统观”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设置,图中箭头描述了课程的先后依赖关系。
从图3可看出,所有相关课程中,“计算机系统基础”是最核心的课程,其先行课程是“程序设计基础”和“数字逻辑电路”,与其相关的后续课程有“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并行处理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嵌入式系统”、“LINUX分析”和“计算机系统综合实验”。
课程设置基本思路是“从两头到中间、从框架到细节”,即先开设顶层的程序设计课程和最底层的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然后再在“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中,从两头到中间,把顶层程序设计的内容和底层电路的内容,按照程序员视角串起来,以形成对计算机系统的全面的和系统的框架性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分别在其他后续课程中,介绍计算机系统底层的硬件以及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等层次的实现细节。
围绕系统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确立了各课程定位如下:
(1)程序设计基础。该课程是学科平台准入课程,所有学生必修。它主要介绍高级语言编程技术的基础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高级语言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涉及的概念,初步理解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中最上面三个抽象层(问题、算法和程序)及其相互转换关系。学完该课程后,学生能够了解到计算机解决应用问题首先必须将其转换为算法,然后用某种编程语言将算法编写成程序才能在计算机上运行。因而,学完本课程后,应该希望进一步了解为什么计算机能够执行程序、计算机如何执行程序等问题。
(2)数字逻辑电路。该课程是学科平台准入课程,所有学生必修。它主要围绕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两大核心内容,在逻辑门到功能部件这两个层次展开,以后续课程中用到的功能部件(如半加器、全加器、加法器、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触发器、寄存器、移位器、内存储器等)作为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实例进行介绍,初步掌握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中最下面的三层(功能部件、门电路和器件)相关内容。学完该课程后,学生能够了解到目前主流计算机解决所有问题的最根本的基础是布尔代数和数字逻辑电路,并了解到利用数字逻辑电路可以构建执行程序所需的所有功能部件。
(3)计算机系统基础。该课程是学科平台准出课程,所有学生必修。它是一门新开设课程,主要介绍高级语言程序中的数据类型及其运算、语句和过程调用等是如何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从宏观上介绍计算机系统涉及的各个层次,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计算机系统全貌和相关知识体系,初步理解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中的每一个抽象层及其相互转换关系。学完该课程后,学生能从程序员角度认识计算机系统;能够建立高级语言程序、ISA、OS、编译器、链接器等之间的相互关联;对指令在硬件上的执行过程和指令的底层硬件执行机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在程序调试、性能提升、程序移植和健壮性等方面的能力,并为后续的“计算机组成与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该课程可以作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深入内容,能起到为其解惑答疑的作用,学完该课程,学生完全应该能够回答为何计算机能够执行程序以及计算机如何执行程序等问题。
(4)操作系统。该课程是学科平台准出课程,所有学生必修。它将系统地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处理器管理,同步、通信和死锁,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安全和保护,分布式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既阐述经典内容,又以当代主流操作系统作为实例介绍最新发展;既注重操作系统的理论知识,又重视操作系统的实践和应用。操作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必须动手实践。实验将配合原理教学同步进行,课程实验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进行模拟类操作系统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虚拟机环境,实现一个可运行的操作系统。实验通过对操作系统原理的剖析,辅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原理,强化学生对操作系统总体结构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帮助学生对操作系统建立起理性、全面、完整和准确的概念。
(5)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该课程是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主要从寄存器传送级以上层次介绍单处理器计算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细节,重点在CPU设计和存储器设计方面,使学生在理解高级语言程序与机器级代码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机器级代码如何在具体硬件系统中执行的过程以及如何构造计算机硬件系统。因而,该课程主要涉及图1中的第5层(指令集体系结构)和第6层(微体系结构),并通过实现细节介绍这两个层次与上层的操作系统/虚拟机以及与下层的功能部件/RTL之间的关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和FPGA开发板来设计基本的功能部件以及单周期CPU和流水线CPU。因而,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应该细化通用寄存器组、ALU和桶形移位器等功能部件设计的内容,细化单周期CPU和流水线CPU设计的内容,并讲透流水线CPU设计中的各种冒险处理机制和基本的指令级并行处理的内容。
(6)计算机体系结构。该课程是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在完成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相关技术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该课程进行多核处理器、众核处理器、多处理机系统、集群系统等不同粒度和规模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方式及其应用方面的深入学习。因为学生已经建立了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因而该课程重点应该更多地转移到超标量流水线、多核/众核系统、多处理器系统、多计算机系统等并行处理系统方面。此外,该课程还涵盖了数据中心、云计算系统和虚拟机/虚拟化方面的部分内容。
(7)编译原理。该课程是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在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编译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它主要包括有限状态自动机理论、形式语言分类以及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的作用和方法,还介绍属性文法的基本概念和半形式化的中间代码生成方法。该课程的各个知识模块综合起来对应的培养目标,是使每位学生掌握和编译器设计相关的形式语言理论基础、了解编译器生成工具的使用方式以及实践一个简单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该课程的学习能为后续的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等课程以及在软件工程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8)并行处理技术。该课程是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的指选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并行环境、并行算法、并行程序设计、并行性能评价等部分的内容。课程总目标是通过并行计算和并行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的讲授与实践,为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打下并行算法与并行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基础。通过简单介绍并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并行计算模型与并行算法的性能评价方法,掌握并行算法设计、编程实现与性能评价时涉及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通过介绍任务分解、任务调度、负载平衡、设计模式、设计技巧等知识,掌握并行算法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通过对MPI与OpenMP等编程语言或编程模型的简单介绍,使学生掌握并行算法程序实现的基本知识;通过几类典型的数值与非数值并行算法介绍,加深学生对并行算法设计基本原理与常用方法的理解,并为实际应用问题的并行算法设计与并行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9)微机原理与接口。该课程是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的指选课程。主要定位为在PC上的实例化教学课程,以目前流行的基于IA-32体系结构的PC为实例,主要介绍IA-32提供的存储管理机制、异常/中断机制以及总线和接口技术。实验重点内容在PC的I/O接口技术,包括在FPGA实验板上利用CPU软核进行总线、中断和DMA实验,利用硬件描述语言(HDL)进行UART等I/O接口设计的实验等。
(10)嵌入式系统。该课程是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的指选课程。主要定位为在嵌入式系统方面的实例化教学课程。主要介绍嵌入式系统概论、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及其总线互连,嵌入式系统集成接口,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硬件与软件协同设计方法与工具,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及其工具,嵌入式系统功耗分析与优化设计等。实验重点内容是基于ARM处理器和μCOS-Ⅱ操作系统的简单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
(11)LINUX分析。该课程是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的指选课程。它是操作系统的后续课程,以剖析Linux内核实现技术为切入点,结合Linux内核代码,从用户层及内核层两个层面,围绕“原理、技术、应用”三个角度剖析Linux的内部结构与内核实现机制,帮助学生从系统实现角度理解现代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实现机理及关键技术。课程以“技术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每个专题由知识讲授与课程实验组成。核心知识模块包括进程管理、进程调度、进程通信、存储管理、系统调用与中断处理、文件管理。每个知识模块按“原理设计基本思想―实现相关技术问题―Linux内核实现途径―用户系统编程体验”为主线组织具体内容。
(12)计算机系统综合实验。该课程是计算机系统方向学生的指选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将本科计算机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如程序设计、数字逻辑电路、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等课程融会贯通,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对整个计算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系统。本综合实验区别于一般的基础实验课程从单个层面出发的设计局限性,它要求学生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并强调各个基础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对于从高级程序语言开发到程序的系统管理、编译与代码转换以及硬件运行的选择与实现等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实验还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系统的设计能力,培养能够独立开发一套简单系统并能对整个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的能力。
当然,除了上述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对学生系统能力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除了学科平台准入和准出课程以外,其他方向的学生还可以选修上述其他课程,有些课程还可能是某个方向的必修课和方向指选课,而计算机系统方向的学生除了上述给出的必修课和指选课以外,也还可以选择一些偏理论或偏应用的课程进行修读。
后PC时代WSC、PMD和PC等共存,使得原先基于PC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能反映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原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强调“程序”设计也变为更强调“系统”设计。这需要我们重新规划教学体系,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系统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计算机系统整体概念,更好地掌握软/硬件协同设计和程序开发技术,从而更多地培养出满足业界需求的各类计算机专业人才。
【摘 要】在当前的知识经济下,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更加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指导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就业 大学 计算机
伴随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计算机技术更多地融入了其他学科和大学专业课的教学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很多院系均开设有与各自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如地理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经济类的电子商务、SPSS等。电子类的电子CAD,文科类的办公自动化,艺术类的电脑音乐基础、电脑美术等等。所以在大学教育中,更加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教学内容更加科学、教学模式更加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更加灵活多变,教学效果要凸显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应该时刻以就业作为重点,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按照社会对人才是实际需求出发,从而在课堂的教学中进行有效改革,突出就业导向。
一在大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就业目标之间存在脱轨
当前的高等院校教学当中,对于计算机的教育目的不纯,有很多的弊端,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从而使得学校的培养和社会、市场的需求出现了一定的脱节。当前的市场经济主要是知识经济,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要求非常高。因此高等院校在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对操作能力的培养。当前的高等院校中,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方便缺乏对岗位和专业方面的有效结合,培养的目标和质量之间不匹配,从而使得学生无法掌握过硬的技术,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二)课堂教学和学生就业之后的实际应用背道而驰
当前的高等院校教学中,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而不能对实际的应用技能很好的掌握,从而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只能以低知识、低技能的水平步入社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出现严重的脱节,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对高应用能力、高创造能力人才的需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的一些老师更加偏向于机械的教学,方法上比较传统,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只为了向学生灌输知识,不会考虑对学生主体思维能力的培养。至于学生是否有这方面的兴趣,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所有的这些都不会考虑,从而将计算机课程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还有一些老师,他们本身就没有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经验,长期的执教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并不注重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和当前社会、企业的具体工作需求相联系,从而导致教学模式更加单一、呆板,无法真正适应当前社会的就业发展需求。
二、在实际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突出就业导向目标
(一)课堂教学设置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联系
在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设置方面,应该紧密联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针对性,从而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真正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在对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要和当前的市场需求相一致。同时学校在进行课堂教学设置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考虑,从而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将自己的个性真正体现,在计算机的专业特色下满足学生的升学愿望,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更好掌握,并培养学生继续深造的兴趣。对那些需要就业的学生,多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学好必要的基础课程的同时,把某一两门应用课程学精,增加就业资本。还可让他们选学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 以便于就业时有更多的选择。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的关系,强化技能训练。对于理论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实际的操作需求,按照具体的就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强化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高等院校的具体培养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最终目标,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作为首要目的,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有更多的优势。综上所述,学校在课程设置方卖弄,市场需求、就业导向是最终的引导。同时在对计算机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政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条件,将学校的设备和资源充分利用,为学生的培养设置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彰显任务驱动特点
“精讲多练”中“练”是最重要的部分。而“任务驱动”实现“练”的最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任务驱动”分为两个部分,目的驱动和实用技能驱动:
目的驱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知到相关知识点的重要性,使之明确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其专业的影响。
实用技能驱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进行知识点划分,每个知识点提供具体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结合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完成各个任务中完成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
(三)构建功能完善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平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及时的掌握各知识点,也可以帮助老师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做出教学调整。《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平台”包括应该以下功能:学习资源下载、各学习阶段的任务、作业上传、及时评分、在线练习、师生互动、学习论坛等。
三、结论
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是社会中多种能力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学措施。只有在就业的导向下,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才能为社会提供应用型的人才。
摘 要:信息技术领域新的理论与技术不断涌现,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快速拓展。而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却相对滞后,存在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就业市场对毕业生信息技术能力需求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探讨,针对学生和市场的需求,提出了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分块,并提出应增加数据统计和处理、高级文档处理、信息设备维护等新的内容,并对教学内容改革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改革;非计算机专业
1 当前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社交网络平台、微博、微信、云计算[1]以及移动计算等各种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发展迅猛。而我国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却相对滞后,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落后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就业市场对毕业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目前各个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教授信息技术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与网络应用技术。第二层次的教学主要教授计算机程序设计,主要开设的课程为C、Visual Basic 、Visual Foxpro和Fortran等程序设计语言[2]。这些程序设计语言大都较为陈旧,很多已不是当前IT行业的主流程序设计语言和技术。
目前在中学阶段,大部分中小学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甚至一些小学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对计算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比较熟练。因此不宜再将第一层次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要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对于大部分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的操作部分只作上机考试,这部分内容学生只要通过上机考试即可,不再详细讲授。在目前的第二层次的教学中,主要强调的是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试图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具备简单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将来利用程序设计来解决自己专业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打好基础。但实际情况是学生无论是在毕业前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都少有能将学会的程序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机会,造成学非所用的结果,同时,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却没有对应的课程。
1.2 教学方式单一。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上课方式采用的是理论+实验的方式,即老师通过大屏幕演示的方式讲授教材内容,再由学生通过上机实验题来熟悉课程内容[3]。由于讲授方式大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再加上教学内容的落后,导致很多同学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失去了兴趣,充满热情而来,却失望而归,最终大部分学生只是将它作为一门学校的必修课来上,或只是抱着考等级考试证书的目的来学习。这显然没有达到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2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加上当前移动网络和便携手持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等)的快速发展,学生所面对的信息技术产品不再局限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讲的PC。同时,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不再是仅限于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办公应用。用人单位对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种工作中的实际的问题人材有很强烈的需求。因此,应该从课程模块的划分和课程的设置方面,以及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方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2.1 将第一层次的教学设置为信息技术基础课。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理论、信息技术基础应用、程序设计理论和实践。这一层次的内容作为一学期的课程。
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偏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不注重对信息技术整体理论体系的学习,在知识结构中,并没有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对信息技术给自己所学习专业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信息技术的整体理论框架没有总体的认识。因此信息技术基础理论部分主要注重对信息技术理论的总体框架、基本知识和概念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应用部分主要讲授办公软件和网页设计与服务器管理等内容,但其中办公软件部分应精讲、少讲,而将这部分内容在考试时通过上机考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作为一种条件性的考核,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督促其自学补强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再根据这部分学生的情况适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教师应该将讲授的内容重点放在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和应用部分。
由于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无论是在自己的专业上,或在将来的工作中,都甚少有机会去自己编写程序,工作中需要的更多的是计算软件硬件的应用和维护工作。因此,程序设计理论和实践部分只是要求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对程序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技术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而不深入到程序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中。在内容上,理论和实践部分简略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选择一种程序设计语言,介绍程序的三种基础结构,并通过少量简单的程序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流程。这一层次的内容作为一学期的课程。
2.2 将第二层次的教学设置为信息技术应用课程。这一部分的内容应根据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学生的兴趣和将来工作的需求设计多个可选课程模块,供学生从其中选择至少一个模块进行学习。每一个模块设置为一个学期的课程。
如根据专业特点,可以设置CAD、Flash、Photo Shop和视频编辑等课程。在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改变了以前给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上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做法,将大学计算基础课程的第二层次教学内容设置为Flash动画设计或Photo Shop图形处理。这样的课程设计为学生以后从事自己专业相关的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视频编辑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将来工作的需求或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设置数据统计和处理、高级文档处理、信息设备维护等课程模块。如在数据统计和处理课程中,主要讲解数据的各种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对结果的解释和推论,以及常用的数据统计软件(如SAS和SPSS等)的应用,这样学生在到用人单位工作后,就可以利用掌握的数据统计理论和数据分析工具软件来对工作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分析出来的有价值的结果通过合适的媒体形式进行展示。而在高级文档处理课程中,可以主讲Excel的高级功能和高级PPT的制作技术,Excel的很多高级功能在实际应用当中非常有用,如除了学生接触的常用函数以外,可以将一些统计功能的函数通过案例进行讲解,而在高级PPT的制作中应侧重设计的理念和其它辅助工具的应用,能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后,能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准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演示文稿。在我校部分教师的课堂中加入的高级PPT的制作内容后,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以上的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即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也有利于案例驱动等新教学方法的应用。部分新增加的教学内容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根据当前IT技术的最新发展变化,面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达到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
作者简介:张泽华(1975.7-),男,白族,云南洱源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云计算、复杂系统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的要求。目前各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人数众多、生源复杂、基础条件不足。学生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基础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学习兴趣也有明显差别。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三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高等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同学们毕业之后找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早已应用于各行各业;二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快速、精确、大容量和智能等优势无限放大,计算机技术取代了传统的运行与管理模式;三是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肩负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任务。所以当代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是当务之急,下面就将分析下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
二、目前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旧”且“浅”。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有两部分:Windows XP和Office 2003两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反馈一些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相关的教材较为缺乏,计算机基础内容涵盖不广泛,学生掌握的知识肤浅且陈旧。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理论层出不穷,软硬件更新换代频繁,单一的教学内容总是无法跟上技术的发展,无法适合实践的需求,引入一些Internet 基本且实用的知识是必要的;二是由于课时的限制,课程不可能讲授更多新的内容当今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三是所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
(二)上机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学习效率差。有些班级在上机课程中,一次上机时间过长,甚至有4节课连上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反而不高,同学们身心疲惫,不易接受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已完成任务,就离开机房,出现早退现象。
(三)教学设备过于陈旧。学校一些多媒体教室,投影器材过于陈旧,投射的图像模糊,颜色偏差很大,学生接受知识不方便,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失去了兴趣。还有些机房中一些陈旧的电脑总是在维修中,不得以的有些时候总要两位同学共用一台电脑。
(四)过于偏向考级。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将面临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面对这样的压力,不仅是学生,老师们也都将重心转移到了考试内容的重点上,从而导致学生只局限于考试内容要点的知识上,其它非考试内容要点知识常常被忽视,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非常不利。
(五)教师的个人知识提升。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更新也十分迅速,所以教师个人知识也需要不断地得到升华,及时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学生才可以掌握到与时俱进的科技知识。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应包涵计算机初步入门的相关知识,除了原有传授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还应加入编程语言、网络知识、硬件组装和一些Internet 常用软件,接近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也要尽可能地解决本专业的相关问题,或自己正在处理的事情。例如期末考试成绩单的生成和各种排名的统计等,由此可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中引入与本专业特色的实例进行讲解分析,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以致用,同时也拓展了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思路。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由于各省市对中小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不同,同学们进入大学后在计算机操作水平上也显示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于计算机等级考试而言,是每位非计算机专业同学必须要面对的“敌人”,我们可以先鼓励水平层次好的同学在大一时就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其他同学学习计算机也是一种鼓励;水平中低等的大一同学需要参加学校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期结束后,方才允许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从而分批分拨的完成计算机等级考试,有对比,有竞争,有压力,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
还有些同学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没有兴趣,不爱学习的同学,老师应该以鼓励,引导,不放弃的精神来教学,例如我们以平时成绩作为“诱饵”,每次提问或做题都以鼓励的语气引导这些同学回答问题,如果回答对了我们应该给予加分等措施让这些同学觉得计算机也是不难的,也是有用的,从而诱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和创新潜力。
(三)教学环境改革的思路。逐渐“告别”讲台教学,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动手能力的关键。计算机应用的核心是“动手”,如果长时间的在教室用多媒体器材传授知识的话,那我们的同学在计算机操作的水平上一定止步不前,甚至履步维艰。我们需要定时淘汰一些废旧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购买适合学生上机所使用的比较新的计算机及其它周边设备。教师应更好地利用实验室局域网的优势,利用远程教学软件,控制并演示学生电脑,“手把手”地传授学生知识。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对于个别同学没有掌握知识情况并给予及时帮助,使学生的学习不断得到提升。
四、总结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本文通过我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和思路。
摘 要:《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类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组成,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应用性强。本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特点和学分制改革的需要,从当前职业院校教学现状入手,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教学
在现代化教学体系中,职业院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当今教学体系中一个格外重视的内容。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也是现代化办公、生产和制造的核心设备。因此,做好计算机应用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就业情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当今职业教学工作的重点环节。
1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在新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中,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条件背景下,做好《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工作显得尤为关键。目前,我们正面临着社会飞速变革的新时期,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转折要求:首先,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离不开熟悉本专业知识且精通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其次,新世纪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崭新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职能。再次,伴随着国内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理念的落实,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不再是零起点,也具备着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生源,为此掌握和学习好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显得十分的关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当前职业院校大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的主要课程,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熟悉计算机知识、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非凡的意义。
2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在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日新月异。当前的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因为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学中存在问题较为明显,其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水平层次不齐
通过有关部门对职业院校入学新生的调查统计得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都未曾学习过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对计算机毫无所知。就算是了解计算机知识,那也是相当的粗浅,仅仅是会上网聊QQ,打游戏或者打几个字而已,这样的调查结果使得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进行计算机学习就变得十分困难。由于学生本身水平的层次不齐,给教师教学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另外,我们还发现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时候错误的认为这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使得部分学生忽视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2.2 教材内容不符实际
现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多的数不胜数,版本繁杂让人眼花缭乱,但是真正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教材却又寥寥无几。很多的教材由于编写时间过早而其中内容已经与当今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发展脱节。另外,也有一些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其中内容过于趋向计算机本职专业的学生,而忽视了其他专业特色要求,这就造成了计算机知识与学生所学习的重点专业出现背离,给学生学习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3 学习主客体颠倒
长期以来,在计算机教学中大多都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来进行的,是通过多媒体讲解给学生听,并给学生演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经过几天教学之后在进行上机实践和操作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采用使得学生基本上在学习中不存在任何的主动性,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感觉上都是机械地、被动的接受着老师讲解的各种理论知识,对于学习可谓是毫无自主性、主动性可言。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措施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学会计算机的操作与维修,其次是掌握一定计算机程序的应用能力。基于这两方面的要求,在职业院校开展《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其通常需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研究和归纳:
3.1 制动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当前现行的教学大纲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主要手段。一般来说,在教学计划制定的时候包含了教学课程整体课时、学生自学学时、实践课时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自我研究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在教学计划制定的时候还需要包括所涉及到的每一节、每一章的实践内容,并且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实验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3.2 课程设置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 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识素养和能力与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通识素养和能力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例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等。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能灵活自如地把计算机技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实践证明,许多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有成就的人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技术,跨学科的人才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和培养。在研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和教学时应当充分围绕这两个层次素质与能力。为此我们提出“3+1+X”(3门通识课+1门限选课+X门任选课)的分层课程设置方案,开设8门核心课程 。
3.3 做好教材建设
为了应对现阶段发展挑战,及时的跟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时展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得不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更新,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应用性和实际性。在教学工作中逐渐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目前的教学内容中,并且使得学生能够基本上熟练电脑操作要求,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自我学习和认识能力。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总结,在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已经增添了许多以前未曾涉及到的新内容,如网页的制作、使用,多媒体制作等,这些内容的添加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是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动力。
3.4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可谓是衡量一个教学流程的关键,在教学的时候采取科学、经济的态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性对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而言有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的时候组织好教师积极参与到目前的教学研讨中,要求年轻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体系研究中。同时,还需要不时的对教师进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培训,使得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知识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4 结束语
总之,教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教学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根据当今企业招人的标准来培养我们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抵触、教师理解不足和教法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双语教学;教育
2001年,教育部对双语教学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从此,中国的双语教学在快速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着本专业的学习对英语有很大程度的依赖,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中,应该多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与此同时,我国的双语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有一定的不足,这也必然导致了很多大学开设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双语课程并不是十分理想。这就意味着在计算机双语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计算机与英语密不可分
从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就和英语有着不解之缘。此后,计算机的每一步发展都可以看到英语的身影。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软件大约每一年半就会更新一次,硬件则更加迅速——每三个月就会提升一级。伴随着这样快速的发展,新词汇、新术语更是层出不穷。这些新词汇、新术语以转化词、合成词为主。在转化和合成的基础上,这些新词汇、新术语又派生出许多原来并未曾在计算机领域内使用过的新词。许多原本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日常英语词汇在计算机专业内变成了专业术语,衍生出了它们在计算机专业中特有的意思。计算机网络的突飞猛进使得缩略词大量的出现,无论是在程序语句中,还是在软件文档或者网络信息中,缩略语常常作为标识、名称出现。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许多的原版计算机教材、论文和文献都是用英文写成的。这些文章中科学性客观性更强,更有利于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者理解本专业的知识。因此,英语和计算机是密不可分的,计算机双语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英语双语教学的强烈抵触。计算机专业是公认的理工科专业。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学习计算机,主要就是学习计算机的专业知识,英语双语教学对计算机专业技术和本专业知识的加强没有任何帮助。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精力的重心放在程序设计、系统研发等专业性强的方面上,而忽视了英语在计算机专业中的作用,就更会忽视了英语对于他们未来知识更新所起到的作用。他们认为所谓的双语教学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英语,而与计算机本身无关,尤其是英语本来就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对此的抵触情绪更大,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2.教师对英语双语教学的理解不足。与学生类似的是,许多教师也认为英语双语教学对于计算机教学没有任何帮助。他们并不注重英语的文化背景,忽略生活英语转化成专业术语的原因,更不愿意去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共识。备课时,他们只是在把上课要讲的知识和课堂语言翻译成英语;授课时,他们只是在给学生讲解专业术语的表面词义,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就造成了双语教学枯燥无味的结果,反而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降低,更加不愿意坐在双语计算机课的教室里。
3.英语双语教学手段的单一泛化。在计算机专业英语双语教学中,许多大学里进行的还是老师拿着教案(或者是翻译稿)讲,学生拿着笔记本记的模式。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还能勉强跟得上老师的步骤,英语基础差的就只能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英语理解上,从而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结果。即使有的教师在使用课件,课件的内容也主要是单一的计算机知识或者英语知识的讲解,而看不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干脆将计算机课变成了英语课,完全以讲解英语为主。
三、改进的办法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度。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说,授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如果学生对双语教学进行抵触,那么双语教学必然失败。所以,教师应该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明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编程语言的实验环境讲授英语知识。这样的话,一方面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在计算机中无处不在,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向学生讲解了计算机知识,一方面还能高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重视度,从而促进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
2.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他们的引导才是课堂学习效果的来源。同时,教师的个人能力也决定着教师的个人魅力,因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双语教学的认可。根据素质教育的规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学生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和发展自身。作为计算机双语教师应该认清计算机与英语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对于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了解,同时也要不断更新并掌握计算机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备课时,他们应该不仅把重心放在课堂英语语言的使用上,还要更加注意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的讲解。一方面不断更新自己的计算机专业内的知识,保证课堂知识传授的信息量和手段的多样性。
3.教学手段多样化。在授课时,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充分的利用课堂上的资源。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用自己的情感之火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达到“亲其师,传其道,学其道”的效果,同时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能够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双语教学中也应该充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提供大量灵活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一方面锻炼英语,一方面学习计算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挑战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用英语对问题进行挑战。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忽视了英语对于计算机教学的作用,但也不要把计算机课变成英语课,完全以英语教学为主,本末倒置。
在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中,双语教学不应该变成让学生死记硬背专业术语的课堂,也不能成为让学生脱离开英语专学计算机的课堂。它应该是一个围绕着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这一目标,利用英语为媒介,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理解的一个教室。
【摘要】中国加入WTO,为大学计算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样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大学计算机教师不仅要求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理论,而且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掌握如双语教学的新教学模式和理念。本文通过当前的教育形式,讨论大学计算机教师开展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及提高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大学计算机教师
1.引言
当前,社会的信息化与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使用将成为人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互连网的广泛应用,使我们面临大量用英文书写的计算机信息,并要求我们将专业信息用英文形式表达出来以进行国际间交流。据统计,就计算机等电子类专业而言,85%以上的专业资料都是以英文形式出现的。
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WTO,以此为标志,中国的经济活动(含教育服务)将逐渐纳入WTO轨道并按照WTO的规则运行;同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在200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中,第十二条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2007年1月30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学部分课程将会采取双语教学。
作为机遇和挑战,计算机教师必须开展计算机英语的学习。同时,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计算机领城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主导计算机教学过程的大学教师,就应该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时代的需要。
2.大学计算机教师开展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2.1 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计算机从诞生之日起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其软硬件以几何级数更新换代,相关专业领域的术语也在日新月异。我国的计算机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相对落后,这首先由于计算机本身是舶来品,而且最初计算机是以英语为开发平台的,所以现如今计算机科技比较发达的都是用英语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印度等。中国人学习计算机首当其冲的是英语水平问题。不可否认,由于语言的障碍,中国人学习计算机需要克服的困难比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要多得多。虽然现在中国计算机硬件的制造业在蓬勃发展,国人也自主开发了许多的计算机软件工具(或称为中文版的软件开发工具),但其内部的编码始终是以英语语言为基础的。而且,要学习国外高精尖的计算机科技(引入计算机英文原版书籍)也要进行语言的转换。
对于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员面临的任务是要阅读手册、说明书、Readme及Help信息。因此,首先,应该从这方面考虑选取一些关于计算机硬件介绍、安装说明、软件安装方法、用户须知等方面的题材。通过对这些方面材料的学习,有助于掌握正确使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方法,提高学习前沿技术、掌握探索专业领域高新知识的能力;其次,通常一本外文版计算机图书获得版权到翻译出版通常要经历一年的时间,就算原作者消化技术和写作最短为一年,那么加起来这已经超过通常软件版本的更新周期,这就意味着当你阅读翻译资料并掌握这一版本的软件时,可能该版本已经淘汰或至少面临着淘汰的危险。
2.2 计算机专业英语精确理解的需要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专业性体现在它的特殊专业内容和特殊专业词汇。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元素,对词汇含义不能确定,就很难理解句子内容,甚至得出可笑的、相反的结果。很多公共英语在专业领域内被赋予了专业含义,这就要求我们熟悉所学专业。例如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采用了大量的缩略词作为标识符、名称等。缩略词开始出现时,通常在其后跟有原形单词,久而久之,随着缩略词地位的确认,人们的接受和认可,作为注释性的后者也就消失了。通过将普通公共英语词汇演变成专业词意而实现。有的则是将原来已经有的词汇赋予新的含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约定俗成的网络缩略语。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是对客观规律和过程、概念的描述,并不关心个人的心理情绪,因此专业英语具有客观性和无人称性,这必然要反映到语法结构上。专业英语的语法可以归纳为客观性、准确性和简洁性。1)客观性计算机英语具有客观性,反映在时态上则较多使用一般现在时,在语态上因并不关心动作的执行者,而着重强调动作本身,所以被动语态占了绝大部分;2)精确性。计算机英语最基本的要求是表达准确。首先用词上要求准确,其次为了准确描述事物过程,经常使用长句,有些甚至一个段落就是一句话,因为长句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中的复杂关系;3)简洁性。计算机英语要求表达形式简洁,用尽可能少的单词来清晰地表达原意。因而广泛地使用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等形式。
2.3 双语教学的需要
所谓“双语教学”,《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了定义: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教学外,同时再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课堂外语是英语。具体可理解为在教学中使用母语时,还视不同情况,使用另一种通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的教学。以英语教学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以及使用英语口授等课堂教学形式。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双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2007年1月30日《北京晨报》消息,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学部分课程将会采取双语教学。《意见》称,教育部将鼓励和支持校内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学校的竞争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计算机课程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对计算机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自然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开展计算机双语教学,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英语,更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使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学会用两种语言思考与应用,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对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2.4 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国外软件基地向国内的转移对软件开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具备较高的软件开发能力,又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软件人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才能获得进人跨国软件公司的钥匙,才能在彼此的交流中发挥所长,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人认为,阅读别人翻译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捷径。但实际上阅读别人的译文存在很大的风险。首先,软件开发中的技术文档和资料大多来源于英文,但翻译质量往往差参不齐,有时看译文比看原文还难懂。特别是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由于初次引人,许多词汇的译法往往是五花八门,使得相关参考书之间的参照性下降,也增加了阅读、学习的负担;另外,翻译存在时滞,译者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背景,还需要翻译时间,加上引进时间和出版时间,与读者见面的周期会拉长;其次,阅读译文往往使读者失去了最好的学习、锻炼机会。这种机会不仅包括英语水平的提高,还包括专业思维的交流与提高。最后,阅读原汁原味的文献资料,往往能获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对学习计算机技术是极为有益的,因为计算机技术正是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的。
3.大学计算机教师提高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手段和方法
3.1 合理组织教材
要系统地学习计算机英语,必须选择一本好的教材,一本好的计算机英语教材对系统学习计算机英语帮助极大。通常应遵循四个原则:1)教材的难易程度适中;2)教材的专业侧重,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计算机英语教材;3)教材的体系结构。是按照语法体系结构还是计算机体系结构;4)教材的易用性。指教材的编排是否符合自己的习惯。建议选择“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入门教材。因为,一方面该门课程相对而言,实践性较强,有大量的实例和实验,可以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弄清楚原理,进而弄清楚原理的一般性英文表述获得阅读英文理论书籍的能力。
3.2 使用网络平台
网络正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手段和活动,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通过网络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训练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特别是大量泛读,掌握专业语言结构,通过网络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运用专业英语技能,更好利用网络获取计算机专业信息的方法和策略。上网尽量访问英文的网站和技术论坛不使用汉化的版本。注册英文的电子邮件hotmail,加入网上英语聊天室,下载英文版的软件进行安装、使用,运用新的网络技术。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在平时就应该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有助于教学的网络资源。1)使用英文在线工具;2)在线英文计算机教程;3)专业网站;4)网络英文教程;5)大学校园网资源。
3.3 经常阅读相关英文资料,提高对专业术语的感悟能力
英文资料来自于报刊、杂志、书籍和电视等途径。在日常工作中大量阅读英文书籍和资料是提高计算机英语水平的最佳途径。原版计算机书读多了,就会找到很有规律的东西、获得一种英语定向的思维方式。
所谓阅读,实际上就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阅读过程中,这三方面的作用是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是阅读所具备的语言知识;但仅此是难以进行有效阅读的,还要具备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即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准确词义和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辨认主题和细节的能力,正确理解连贯的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记忆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因为阅读计算机英语文章常常需要领悟文章言外之意和作者的态度倾向等。
3.4 参加培训在短期内实现其快速的提高
任何教学中老师的业务水平是关键因素。在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普遍感到师资不足能流利自如地使用双语教学的不多,外语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但英语功底不深尤其是口语水平差,大学双语教学需要英语水平高且专业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因此,学校一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国外留学人员来校任教或邀请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专家学者承担部分双语教学课程通过双向交流提高师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可以根据专业方向的性质和英语教学课程的比例,1)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外语学院进修或选择部分专业方向,强化英语教学,如以工程硕士研究生级别培养的学校,培养教师提高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2)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外语言专家进行师资口语训练,提高其英语水平和英语授课水平;3)创造条件把教师送到国外培训。
4.结论
英语和计算机知识是21世纪人才的两大基本技能,而这两种技能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就不能透彻理解许多计算机的语句和命令、不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了解更多的新信息、就不能把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地利用起来;若能较好地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就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还能帮助人们学习英语。
在众多专业中,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较快,特别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与计算机相关的产业蓬勃迅速,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同时,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出现在国外,更快获取前沿知识的方法是阅读英文资料,用英文同国外同行交流。因此,具有良好英语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可以更快地占据国际竞争的前沿。而作为高校的计算机教师肩负了掌握前沿知识的重任,提高自身,并育之于人。
摘 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充分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立足自身教学,从教学观念、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进行
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目前各大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笔者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三年来,切实地认识到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大高校的计算机基础实验课通常安排在理论课后,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对其中需要动手操作的部分进行实践操作,通常课时比例是1∶1。笔者综合三年来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体会,认为目前实验教学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实验教学认识的不足
实验课与理论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师生普遍都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的补充,很多教师都认为实验课不用备课,只要布置几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练习即可。这导致学生认为实验课是很随意的,只需要做完老师布置的题目,就可以做别的事情,这样就使实验课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了。
2.教学教材陈旧
目前实验课教材都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教材,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如目前学生个人机普遍使用的是2007版的Word,而我们的实验教材仍然是2003版的Word,因为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上实验课就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任务,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教学模式单一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很多新生在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而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一律采用统一实验内容、统一讲授的方式,结果导致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实验任务而无事可做,而另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却什么都不会。加上实验课时间短,教师指导时间有限,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根本完不成实验任务而产生挫败感。
二、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实验教学的改革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加深认识,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学者甚至认为可以将实验课与理论课合二为一,让其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师生都应该认识到实验教学的意义与重要性,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实验思想,将实验课提高到与理论课同等重要的高度,积极备课,同时可以将新的教学思想引进到实验课教学中,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满足不同需求
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需求也不同。将实验与实际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实验课内容进行分类实验,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采用分级实验,将计算机技术的新知识融入实验教学中。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设计性、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我院非计算机专业为例,我们首先根据理论课的内容,选择实验内容;然后将实验内容按照理工类、经济类、文科类进行分类,编成不同的实验内容;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比如设置全体学生都要做的和一部分优秀学生要做的实验内容。
3.完善实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
实验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实验方法,采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将建构主义的小组协同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到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不能直接将实验结果呈现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尽量少讲,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去探究。同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指导,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上机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4.完善教学评价
将实验结果作为课程结业评价的一部分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但是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通常都是大班教学,学生众多,加上计算机基础知识点繁多的课程性质,教师不可能做到每次实验课都给出评价。笔者认为可将计算机基础按照课程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给出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制定出评分标准,并将评分标准公布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自测自己的实验结果。将自测与他测统一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保证实验质量的提高。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教学在培养信息化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深入人心。全面推进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计算机基础课教研室)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现状与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结合计算思维,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出关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思路。从教学目标、教改指导思想、新的教学模式的组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改革,力争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适应创新型社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计算思维 非计算机专业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改革
引言
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 电子 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己向我们走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种是指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种是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90%,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 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但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很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出现了颇多问题,无法真正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和实力。
一、出现的问题
(一)基础不同,学习需求各有差异的问题
本科院校的生源通常来自不同地方,使得学生间的计算机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连续三年在昆明理工大学做过问卷调查,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目前,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已经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异。目前我校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感觉课堂内容简单重复,学习兴趣降低;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同学往往从零学起,希望能放慢授课进度。
(二)内容繁杂,兴趣不大逃课率大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材,名称很多,诸如入门、文化等等,都被认为是计算机基础课的教材。内容基本上是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Internet基础知识、数据库基本知识等有关领域的浓缩版。教学突出了实用性,但给学生有操作培训的感觉。教学内容也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区分,让学生觉得和后续本专业的课程没有太大关联,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对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兴趣不大,逃课率较高。
(三)教学滞后,教学目的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不以学习纯理论的课程为目的,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因此教师在讲授内容时大都结合具体软件,注重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尽管学生掌握了几款软件的使用方法,但在毕业后进入各自行业工作中,学生将面对不得不学习新的版本的境况;同时不同行业对信息或数据处理的需求是不同的,这不是使用几款软件的经验就可以胜任的。
二、计算思维的思想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清晰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思维,201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国良院士在“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倡议将计算思维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后,计算思维得到了国内计算机基础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既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又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殊性。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使大学生学会用计算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对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培养卓越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有关文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计算思维,但是贯穿了计算思维思想。《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目标是“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简单地说,是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方法处理问题,这是计算思维的目标。
三、改革措施
(一)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实施教学
首先,我们应当探索实施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方案。原则上分类实施:分为理工类、综合类和人文艺术类。主要区别是前两者增加程序设计算法要求,后者增加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理工类、综合类的专业的教学方案如下:弱化Office软件课堂讲解,强化实践和自主学习;保持原来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基本要求,精简了在后继课程中涉及的多媒体制作;腾出6周时间开展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算法教学。其中:
①利用1周(2学时)开展计算思维基础知识专题教学。主要内容包括;
科学思维;三大科学思维、计算思维及其主要内容、计算思维的作用。
计算理论;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储程序,图灵机、停机问题、图灵猜想,可计算性问题、计算复杂性、P&NP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教学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因此计算思维基础知识教学必须有别于专业学生。在计算机专业中,某些知识点就是一门课程,如可计算性理论。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开展计算思维基础知识教学要注意:对三大科学思维、计算思维及其主要内容、计算思维的作用、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储程序等问题简明扼要地阐述清楚;停机问题、图灵猜想、可计算性问题、P&NP问题等本身没有答案,仅仅是像公理一样的命题,只需要简单举例提出并说清楚即可,不需展开。
②利用5周(10学时)讲授程序设计基本知识和训练算法基本功。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抽象、自动执行的道理,掌握基本编程的能力。更有利的是学生根据各自情况,利用假期可更深入地自主学习程序设计内容,拓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渠道。
(二)引入计算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充满着大量的计算思维案例。例如,全面展示计算机的应用,实质上起了培养计算思维意识的作用;从算盘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是计算思维内容不断拓展的过程:计算机系统是用抽象和分解来控制庞杂的任务和设计复杂的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是表示问题的方法;操作系统是用计算思维思想解决了计算机自身问题的案例;使用办公软件是一种基本的、低级的计算思维;网上检索、网上购物、网上开店是典型有别传统思维的计算思维活动;设计一个数据库就是抽象和分解的过程;设计一个动画,可以看成是一个建模和仿真的问题。
从计算思维的角度来讲解计算机基础概念和原理知识。例如;通过展示计算机科学的最新成果,了解计算机能做什么。思考计算科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什么事计算机比人做得好,什么事人比计算机做得好?计算机有没有智能?从而培养计算思维意识。讲授操作系统基础时首先提出“车辆追尾问题所在?正常情况下公交车不来,责任在谁”等问题,说明操作系统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又如Cache是一个预置和缓存问题,其思想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思维案例。以前,可能仅仅讲解Cache起什么作用;从计算思维的角度来说,则需要讲解如何起作用。
(三)实施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按1:1:1的比例来组织教学,在安排与理论课学时相当的课内上机学时的基础上,还为学生无偿提供了同样多的课外免费机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
很多同学都是在入学后的第一门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开始对计算机产生兴趣的,因此我们加强了应用和实践这个环节,除了要求学生在上机时间完成作业外,还布置了大量的课外大型作业,另外还为学生创造了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比如指导学生参与我校“数字化校园网”的设计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等一系列的实践任务。通过亲自动手,同学们尝到了“我能创造,我能成功”的滋味,也提高了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浩瀚无比,学生的兴趣又各不相同,按步就班地统一教学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为此,针对不同的专业,我们引入了一些具体的运用,如:“Unix操作系统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存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最新进展”、“数字信号传输规范发展的新趋势—由并行到串行”、“Oracle系统分析”、“超级计算机现状和发展趋势”、“信息安全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等,以扩充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我们应该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建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在线教育平台,教学中的高层次的需求在网络中得到极大的补充。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课堂教学录像、网络课程,还应该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可以开发出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深入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新式教学手段。
(五)创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
认识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高等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教学改革,这就是: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确定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方法,主要的技能知识内容放在实验教学环节,积极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完善课堂教学。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就业的前景需求,计划内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应该有选修计算机课程;该课程又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设计,因此,也要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总之,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六)改革教学考核手段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对教师而言,重点在于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白皮书和蓝皮书大纲的要求。我们着手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成绩、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每个计算机课程后都设置有一个综合设计的课程设计,这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加强,同时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
(七)建立促进学生参与的激励机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创新教育项目,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凡是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云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等级证书,可按学校的规定获得“课外教育学分”;凡参加全国、省级计算机竞赛获奖的都给以表彰并记“课外教育学分”。
四、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本科学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触到有关计算思维的第一门课程,其教学内容和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科院院士陈国良教授在2011年7月举办的计算机科学前沿高端学术论坛(HPC China2011)上呼吁:要提倡计算思维,要提倡计算思维在教育和科学中的作用,要把这种思维普适化、大众化,真正融入到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的模式、手段和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使所培养的学生能适应行业发展新需要。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 云南昆明)
摘要: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它面临着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和教学课程研究的不断开拓。教学课程的改进越来越趋向于与科技的结合,同时显示出教学效益的人性回归。教学的生命在于与教育人,育人与理,引导教学,因材施教。针对计算机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对大学生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教学方案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案
1 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内容、技术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备实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建立必要的保障。以理论为基础,目标为导向,实践为依托,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理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与其中一些重要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及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
2 教学内容充分,因材施教
老师应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编写不同方案的教材,分门别类讲授,避免死板的“一锅出”。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频繁的今天,必须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才能适合学生实际,激发学习热情,并保持其持续性。通过对计算机基本理论的讲解,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能力;通过对计算机编程的讲解,使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计算机信息工程的讲解,使学生具有信息素养;通过对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针对新生计算机基础不同的问题,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必须有层次、目的明确。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是为了把它当作工具来使用,只要求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简单操作能力即可。但是目前的教程内容偏多,一本书讲了很多的内容,同时课时还少,一学期就几节课,对教与学都是很大的挑战。在教材中过于着重理论讲解,稍微有深度的东西都只是泛泛叙述,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自学阻力也很大。同时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课时较少,学生将枯燥的理论转换为实践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难度很大,因此需紧密结合专业应用实际才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3 革新教学观念,有的放矢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忽视,认为可学可不学,缺乏学习原动力,同时老师也对这部分学生不够重视,课件老套,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始终在沿用,造成无的放矢。这应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重视,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引领我们进入更高领域的地基,基础不牢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将受到影响和威胁。计算机的普及要求高校学生必须掌握这门基本技能。教学不应仅仅是理论基础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需要的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拓展欲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需要转换角色,课堂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同时课件内容也不应该守旧,要随时更新,要建立一个轻松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应把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生协作学习、主动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明确教师不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工具,而是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
4 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4.1 增设网络平台。针对我国贫富差距仍较大的基本国情,大学招生区域的扩大,教师在编写教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入学基础层次,可以根据知识基础编制网络综合基础教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知识量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就不必在课堂上浪费学习时间。对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来说如果从非常简单的知识开始学起,很可能造成学生厌学或听课不积极的现象。网络平台的出现,使学生不再被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课堂上掌握知识的情况,可在网络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如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线辅导,既解决了学生知识构架层次不一的问题,也解决了时间调配问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网络平台内容需随时更新,保证知识和信息的先进性和准确性;网络平台可设自主考评系统,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以后对自己的接收情况进行检测,以完善知识结构;网络平台还可以增设论坛,让老师明确教学的重点与深度,从而保持问题交流的持续性;促进学生的知识交流,提高学研互动时效性;拓展学生的知识维度和挖掘知识深度;增强老师与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反思意识;使学研内容公开化、共享知识成果,促进知识的良性有效交流,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4.2 多媒体软件的教学应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具有模拟性、互动性、针对性、重复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按“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实施课程的教学、编写教材,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制作学生们感兴趣的“精讲”和“多练”的数字资源,从而获得显著的教学效益。可以把教学课件的内容做出Flash等动画形式,模拟操作程序,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本专业课程进行课程重组,例如机械学院的学生,可以穿插一些如UG、CAD等绘图软件,把绘制成功的工程图作为课件,顺应专业方向,教导合一,大胆实施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专研专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从而发挥计算机作为基础学科在专业课程中的辅助作用。
4.3 增加互动环节。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致使了学生课堂出勤率低、听课率低和听不懂等问题始终严重,为此,教师就应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性和学习的可持续性。教师可以增加课堂和课下互动环节。课堂上要打破死钻课本的现象,避免只听讲不积极思考的被动接受模式,在学生端正态度,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的同时,也需要讲授与接收的一种自主互动。课堂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解,分析原理,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制教学模板等形式。老师再不是机械的传播手,而是与学生互相学习探讨进步的学者,求知的欲望使教师变得更加多元化,向全面型教师发展;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机体,享有课堂上的主动权,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共赢的目的。
4.4 建立课外活动平台。高校可设立计算机创新学习知识平台,定期举行计算机新技术、新概念的讲座;设立研发基金或奖金,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基础保障,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定期组织与大企业间的合作,让学生感受计算机在实践中的地位,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5 变革考试机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各高校均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评分可由原来的理论七分、实操3分的模式改为五五分制,毕竟学习的目的就是实际应用。考核系统需将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作为指导思想,创建以能力主导型课程考核机制,破除“一张试卷死记硬背就过关”的传统模式,不断升级“机考系统”版本,丰富考试内容,并自主研制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的“机考系统”,不断更新题库,融入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试题,增加创新试题。同时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积极参与计算能力水平等级考试。
6 结束语
就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而言,其培养目标应该是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具备简单使用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和创造革新能力。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提升非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效益,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的改革,深化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实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与学相承,计算机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辅的目的。
[作者简介]胡靖(1977-),男,河南内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而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如何迎接它对专业教育形成的挑战,这是每一所大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许多教师在工作中发现原有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普遍认为需要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教学改革。
一 对当前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意见分歧
由于每个教师所在的学校不同,学校所处的学术地位不同,个人所从事的学科方向不同,对计算机科学的整体认识以及对教育学的认识也不同,因此,对教学改革的意见很不一致。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意见认为,过去的教学计划与方式主要是一种培养精英人才和科学家的方式,是以淘汰不可能成为科学家的大部分学生为代价的人才培养方式。其课程偏难、基础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偏大、课程设置多年不变、教学内容陈旧、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知识太少、实验动手能力培养较差,这些都使毕业生与社会需要相脱节。
另一种意见认为,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正在日益深化,新方向、新知识层出不穷。如果按一级学科组织教学,其教学改革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教学的重点应该更注重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的传授,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减少课程科目、学时数和适当增加课程的深度、难度,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从过去以听课为主、自习为辅转移到听课与自习并重的方式上来,并通过将实验课程单列的方式,强化实验教学。
以上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计算机学科的基本认识和学科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二是对数学和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三是对实验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四是对教育的基本功能的再认识。
二 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如何更好地将书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本人通过长期研究与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改善教学环境,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的网站。学生选课、通知、课程要求、课件资源、成绩查询等所有的信息都放在网上。任何一座教学楼内除教学专用教室、实验室及科研专用研究室之外,应该设有专门的学习区域。每个座位都有电源和网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免费上网。所有教室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所有的实验室都是全天免费开放的,学生可以随时去验证自己的各种想法,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高校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应该都具有博士学历,这样丰富的科研经历使他们对专业课程的驾驭游刃有余,并能及时将前沿技术介绍给学生。各院系的教授岗位经常会由外籍知名学者任职,多举办学术讲座。所有的授课教师都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助教,某些程序设计类课程还应该从高年级选拔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辅助助教工作。从教授到助教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工作严谨。
第三,丰富授课方式。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授课方式应该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板书教学,也有现代多媒体教学。大学应该重视基础理论,在教学课程中间穿插众多大大小小的考试、课堂测验、课后回顾总结、家庭作业等。在此基础上,学校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素质的培养应该更为重视,在开课之初主讲教师应该要求4~5名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每周都会有一次讨论。这种讨论通常由助教主持,围绕课程、实验及一切有关该领域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时间一般在90分钟左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组织一些与该课程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参观某些技术中心等。
第四,活跃课堂氛围。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授课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比较随意,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可以随时举手打断教师授课进行提问,对于一个问题有时会有多个学生参与讨论,应该培养大学生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意识。应该培养学生适应教师点到为止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造学生的参与机会,讨论式教学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上应该注重实践。即使是课堂教学,只要条件允许,教师应带着实物,通过投影机展示给学生。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还应将实物传递给学生观看。
第五,改革课程设置。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分段完成学业。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应要求选修课程的成绩至少在一定分数以上才有权利选修后续课程,如果学生没能达到要求只能重修。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以及课程的选择应该从兴趣爱好出发。
第六,改革课程考核。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对一门课程的考核应该实行累加制,包括课堂参与、作业、课堂测试、实验、期中考试、大作业、期末考试等几项。期末考试所占的比例基本上不应该超过50%,以40% 最为适宜。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对作业的要求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内容要求不局限于理解,而应有学生自己的想法。学生上交作业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师尤其应该鼓励原创性工作,使学生乐于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摘要:为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了一些新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新的探索,不仅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涉及了全校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领域的工作愈来愈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同时也要求现代大学生要有丰富的计算机技术知识,有更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使计算机技术更有效的服务于各个专业领域。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实用性与先进性。
1明确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高校大学生必修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课。其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与信息论、操作系统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计算机语言与常用工具软件。实践部分强调WINDOWS系统、OFFICE及网络技术基础。
该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常用工具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使用;具有多媒体技术;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知识(包括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基础)。
2根据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前的全校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由于专业的不同,各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学老师必须认真备课,能够准确把握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努力实现“基础教学为专业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生的未来工作实践服务”的教学目标。
3正确引导学生,调动学习热情
由于地域性的原因,有些同学从中学就开始上微机课,认为计算机基础课无非就是打打字,画画图,思想上“先入为主”,认为该课程自己都会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因此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调动学习热情。其原因有二,第一、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学的“计算机基础”在教学内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淡化了office等的基础操作,避免了与中学课程的重叠,同时增加了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软件工程、信息素养和多媒体等相关知识。第二:分析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设置可以看到:计算机类的课程(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工程制图等)已成为我校很多专业本科培养目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计算机基础课作为计算机的入门课,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信息社会中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其教学意义可以体现为以下几点:
1)通过讲授一些相对稳定、基础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和主动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通过讲授数据信息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
3)通过讲授计算机软件技术知识的课程,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利用计算机设计和研发专业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所学专业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提供方便条件;
4)通过正确地引导学生对软件的认识,有重点地强调相关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在该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学生对以后学习的其他计算机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的其他计算机类课程奠定基础;
5)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所学专业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4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基础课程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 信息社会“因材施教”、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显得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1)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手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本门课程除了使用板书、投影仪等教学手段,还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辅以多样的教学媒体。例如:在讲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辅以实物(如计算机主板、CPU、声卡、显卡、软盘、硬盘、U盘等)教学,既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积极进行思路引导。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多,更新快。同时,任何专业都是一个发展着专业,要想在该专业中有所建树,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使学生不但能够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同样具有学好其它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3)注意课堂师生互动。课堂上穿插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例如,在教学内容上,不全部给学生留“。”号,而是适当的留下一些“?”号;在批改作业时,“批而不改”,即在出现错误的地方,通过批语点出问题,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4)联系实际对比讲授。本门课程中所涉及的操作系统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课,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对概念的把握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将一些专业性的概念和定理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对比讲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加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非计算机专业的很多后续课程的教学,相关专业产品、专业系统的设计和研发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有目的的拓宽教学内容,以充分体现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该专业其它课程的密切联系,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该专业其它课程的整体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6)改变优化考核手段。考核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的考核手段都是希望能够准确的反映教学质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为了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应该针对本门课的特点,优化判定学生水平能力的考核方式。例如:对于计算机硬件部分的考核,可以采取实物组装法,以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专业性很强的部分章节,可以采用半开卷的形式进行等。
5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如何理解专业内涵,如何“因地制宜”,按各专业的特点开展教学是基础课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通过笔者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根据专业特色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但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计算机技术是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是我们应该共同面对而且是应该解决好的一项课题。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受科技快速发展而成的全新技术手段,它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它与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断契合。本文通过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来体现其科学技术的教学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进行完美的应用,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直观性差,交互能力弱的问题。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教学;直观性;交互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受科技快速发展而成的全新技术手段,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生活中也不断被应用,在教学方面,这种模式也随着新的课改需求不断地被推广。虚拟现实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它与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断契合,通过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来体现其科学技术的教学特点。
国家开放大学是在教育部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共同进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通过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1]。它以建立面向地区的高等学府为目的,将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相联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国家开放大学实行普职成渗透、职前职后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人才培养。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VR)具有多感官、可视化、三维立体空间和可交互等重要特征[2]。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家开放教学过程中VR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索,以期为相关教育学者提供一定的研究资料。
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述
1.1虚拟现实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技术也应运而生。作为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面世,但是受到当下计算机技术和产品应用场景的局限,VR技术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才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经作为热门技术成为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教育中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VR是一门综合技术学科,它涉及计算算法、计算机图形图像、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和物联网等技术以及人类行为学和工程学等关键技术。综合这些技术后向更高层次的渗透和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逼真的体验,克服了传统视觉技术不能直接观察事物和它们运动变化规律的问题,这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一直以来,人们在感知事物进行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现实世界的实践和知识资源的学习。前者通过现实社会的接触进行感知获取信息资源,后者通过他人的经验间接的了解知识。VR技术从发展至今能够为人类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觉概念,即虚拟世界,它能够通过一定比例完全模拟现实社会的状态,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的接触和感知世界。
VR技术能够通过三维建模功能创建多感知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包含人体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等多重感知,通过相应比例模拟现实,从而让人们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产生同等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让人处在“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环境中。VR的交互设计需要人们VR技术能够具有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实时的人机交互环境,通过这些技术保证用户的沉浸感。
1.2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美国作为VR技术的发源地,从起源至今不断的技术发展使得他们在虚拟空间领域获得了遥遥领先的成绩。虚拟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在虚拟校园、虚拟游戏和虚拟购物等多个领域。在教育方面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斯坦福大学很早就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建了虚拟校园的教学方式,通过远程技术实现在线教学,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在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科技和建筑设计等专业方向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了一批虚拟高校的教学教程。同样的在虚拟校园的建设中,通过虚拟漫游技术创建了多所虚拟图书馆的应用。研究这些VR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VR技术在目前大学教学中的使用,加速和促进VR技术在学校教学的普及。
1.3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Internet互联网环境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化特征使普通用户的使用越来越方便,在此基础上加入VR技术,可以使其更加的具有可视化和交互性的能力,增加数字图书馆的在功能上的服务特色。数字图书馆没有传统图书馆的馆舍场地的限制。将图书馆与VR的人机交互、生成虚拟空间技术相结合并引入到数字图书馆中,让读者能够亲临其中[3]。VR技术能够模拟模拟虚拟的图书馆馆舍,使数字图书馆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更通过三维虚拟技术增加互动,给读者带了数字传统图书馆的亲近感。
在教学课程的过程中一个功能完善的虚拟漫游系统,不仅可以使用户通过平台在虚拟教室中学习,还可以获得直观的进行学习互动,了解教学内容的推进过程,充分体现数字课堂超越传统视频教学的优势。这也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视频教学在描述教学课程时真实性、形象性的缺点,目前采用的视频技术来对教学内容和关键知识点进行展示,既存在片面性,又缺乏连续性。
2 国家开放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2.1国家开放大学的计算机教学特点
传统教学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目前计算机技能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开放大学也认识到其专业的重要性,基于计算机课程特点,采取合理的方式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计算机课程特点:
1)计算机课程具有实时性,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
2)计算机课程具有工具性。作为一个工具,方便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3)计算机课程具有应用性。在军事、经济高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学科会与其他专业进行结合。
2.2国家开放大学的计算机教学的不足
在国家开放大学中,学生的来源是相对来说参差不齐,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知识储备具有明显的差距[4],这些差异性导致教学过程的可塑性较差。另外,计算机在很多国家开放大学使用普适度较低,理论基础相当薄弱。这就给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畏惧感,认为计算机的学习非常困难,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学生的特点。
另一方面计算机教学很多内容非常的抽象,理论知识较多,学生无法具体的理解学习的内容,在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时候存在困难。传统的专业课教学,通过模拟软件展示传授计算机专业知识,对学生产生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但是这些认识是片段的,只能通过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不存在整体的实践印象[5]。
3虚拟现实技术在开放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1虚拟现实与信息资源建设
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提供具有实操性基础文化知识,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演示作为大学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的业务工作重点。而教学资源的演示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虚拟现实教学是创建了网络环境下新的教育行业形态,VR技术教学利用科学技术,对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形式化以及教学资源进行分布式存储和管理,利用VR技术友好、可交互的服务特点,让人们能够真实感官的获取信息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的建设一样,在三维立体信息资源建设也是VR教学的基础,缺乏信息资源的建设,VR技术的服务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3.2虚拟现实技术再现计算机教学的信息资源
教学资源的本质是将信息原始化,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方面,内容的原始性基于形式的原始性来证实和表达,尤其是理论性的知识,文字成为两种原始性的重要方式。而对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资源,虽然具有便于可操作性直观的特点,但其抽象化还是难以克服。目前已有一些技术可通过视频演示来还原内容的原始性,但需要学习教学资源方便的同时,希望能够提高资源形式的可交互性,使参与者能够身临其境复,与实体操作毫无两样。VR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能够通过三维建模实现仿真方便参与者交互。VR不仅可以在教学课程实现三维信息资源的建设,还可以与其他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一些实践练习提供方便的机会。从而将信息资源的内涵再现,开拓新的教学方式。
3.3虚拟现实技术再现了计算机教学的实验效果
人类感知的主要来源是视觉,可视化技术将人类的感知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可视化在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就是提高主体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能力。计算机将可视化技术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现如今计算机利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复杂的可视化和虚拟化展示,VR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多媒体、网络、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将人类带入身临其境的环境中,改变了计算机教学生硬、枯燥、被动的状态。目前在部分的高校中已经在进行了教学尝试,通过VR技术可以在学科教学、练习等方面进行利用,实现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可视化能力。
4总结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VR)具有多视感性、可视化、三维立体和可交互性等重要特征,是一门已应用于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技术。VR技术能够通过三维建模功能创建接近现实的虚拟世界,结合人体视据、听觉、触觉等多重感知。虚拟世界按照相应的比例再现现实世界,从而让人们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产生同等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让人处在“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环境中。使人身临其境,改变传统计算机教学中生硬、枯燥和被动的学习状态。VR技术在学科教学、学科练习等领域的应用,将信息资源再现,实现了计算机教学的可视化。
摘要:在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大多数三本高校正经历教育教学改革的阵痛期。针对目前此类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面临的窘境,提出辩证地引入高职高专倡导的“工学交替”模式。针对本科与专科对基础知识体系、尤其是理论知识体系的不同需求,改进了现有“工学交替”模式。通过在三本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先行探索了本模式的实施过程,剖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工学交替;教学改革与实践;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
1.概述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该文第二条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指导性意见,并明确表明应“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等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国家更是加快了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的步伐,本次改革面向的主要是一些地方院校,包括高考后扩招后升格为本科的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等,据统计目前有600余所高校将会将培养重点转向应用技术型人才。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充分表明国家将实施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分类培养的重大转变。
长久以来,大多数三本院校深陷究竟应该向社会输送何种人才的窘境。众所周知,教育领域对本科生培养有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尤其对本科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有很明确的规定。作为本科人才的培养基地,三本院校只能参照重点大学或名牌高校的培养方案来制定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然而,三本院校的生源和师资力量又不足以与重点大学相抗衡,这导致三本院校的毕业生理论素养比不过重点高校毕业生,而动手实践能力又不如将培养重点放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职业院校和专科生。近年来,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三本高校的生存问题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而如今,国家出台的“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宏观导向很可能成为这一类院校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的指路明灯。
与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面临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艰难环境不同,这两年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这主要归因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的极大发展。作为世界电子商务的核心地和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杭州,目前杭州市场上对手机app开发、网站制作、软件测试和现场实施等技术岗位存在着大量的人才需求。然而,调查数据显示,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IT企业后仍然需要很长的过渡期、通过参与企业培训才能达到岗位需求,这使得反思目前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成为迫切需求。
“工学交替”(亦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指学生在校期间、尤其是高年级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学生课堂之外的工作也作为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严格的过程管理、阶段考核和学分认定。这种方式通过让学生学习的同时走向社会、参与实际社会生产活动,帮助学生更快融入社会、成为有用人才。
“工学交替”教育理念在高职高专教育体制改革中并不鲜见,然而将其原理应用于本科院校(主要指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却是首创。“工学交替”在保证本科生理论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施加“学中做、做中学”的情境不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能力。而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具有极强实践性、知识更新迅速的计算机专业。然而本科教育与专科有着很大的不同,包括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学科门类等,需要对现有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按照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要求进行修正,使其扬长避短,发挥最大效益。在传统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中,“学”主要指课堂理论教学,而“工”则指真正的企业生产实践。在此,我们拓展了“工”的范畴,认为带有明确项目目标的校企合作课程、跨专业综合实训环节、“类沙盘”项目实施过程,以及传统意义上实际进入企业实习均视为“工”的组成部分。通过“工”的延伸,进一步模糊了“学”与“工”的界限,增加了本科生获得学分的方式、延长了建构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
2.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先行探索
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课题组在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先行探索,以下简要介绍本项目的实施过程。
2.1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多层次产学合作平台
2.1.1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专职教师缺乏足够的企业实战经验无法很好地进行能力引导等弊端,我们选择了部分课程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导师进课堂的试点。
1)学科导论
学科导论是本科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承担起既要完成专业认识的普及教育,又要完成向学生勾勒未来四年学科知识体系的任务。然而传统的计算机学科导论往往无法顺利完成上述两种使命,其或者退化成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课,或者演变成后续专业课程的精简版大杂烩,根本无法引导学生正确深入认识本专业,很难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也没有很好地起到职业规划的作用。引入校企共建学科导论课程之后,我们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纯理论课程变成了由企业导师引导的多个专题的宣讲,将企业工作经验、社会需求和最新技术以鲜活的形式展现给大一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语言类课程
语言类课程既是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课程,也是操作性和实践性最强的课程。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语言类课程主要包括: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等。传统的语言类课程教学偏重于单个知识点的呈现,存在实验课与工程实践脱节的缺点。为此,我们在保留传统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包括c和Java)的基础上,引人校企共建机制,引进企业导师开设企业级框架、Object C、windows高级开发等高级课程,通过学校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等形式分类分级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走进软件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参与简单外包软件开发等,让学生更多感受和参与企业实战,提高就业能力。
3)项目开发类课程
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软件产品的开发、测试和维护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相关技能,我们同样引进了一系列的企业课程,主要包括:项目原型设计、网站设计与制作、Oracle等。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学生在大型软件设计大赛、服务外包大赛和多媒体大赛上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也充分证明校企共建课程的有效性。
2.1.2校企合作校内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手机app开发人才的巨大需求,我校与北京千峰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建了手机app开发的校内实训基地,包括ios和android两个方向。去年参与培训的学生被IT企业一抢而空,薪资大大高于同期就业的其他同学。目前大三学生中又有70名左右参加了新一期的校内实训,同时我们也有几个专职教师跟进学习,有望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加强自有专任教师的能力。
2.1.2知名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早在几年前就提出1.5+1.5+1的本科四年培养规划,其中前两个1.5年分别表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而最后的“1”就是主要以学生校外实践为主。计算机专业更是率先进行了更加大胆的尝试,打通了原有的实训和实习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实习来获得综合实训的10个学分。近几年来,我们跟杭州市的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包括:华信设计研究院、亚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科技有限股份公司、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学生在校修满在校课程学分后,在企业直接参与多个项目的开发、测试、实施和运维工作。不少学生甚至将企业课题转化为毕业设计的课题,取得了优异的毕设成绩。
2.2培养方案和现有课程跟进式改革
2.2.1面向“工学交替”模式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过程改革
为了迎合新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计算机专业教研组多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的方向。通过邀请企业与我们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去掉了不在学科必修课程内同时与实践脱钩的课程,同时加入了能够反映当前市场需求或最新技术方向的课程,比如新增的项目原型设计、移动互联网开发和云计算技术等课程。这种校企共建培养方案的方式,便于我们及时掌握企业最新人才需求资讯、真正做到了从纯粹“学校教育模式”到“校企教育模式”的转变。
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强调任课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加强与企业对接,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挖掘理论教学、实验和校内实训与企业实战项目的联系,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2.2.2“类沙盘”和跨专业综合实训改革模式
在探索和实践“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还同步进行了多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涉及的课程包括:数据库课程群、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等,取得了不少有益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提出了“类沙盘”的创新概念,实现了多层次项目驱动、虚拟软件公司运营等改革措施,以及跨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获得了师生的一致肯定。
3.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1加强“工”的过程管理
在第一年实施“工学交替”模式、打通实训实习环节时,经过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存在少数只想应付了事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自己找了某个公司,而该公司并非IT企业,或者找的是IT公司,然而学生自身并没有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甚至个别学生并没有真正进入企业实习,完成“工”的过程,而只是找熟悉的公司签字盖章完成阶段考核以骗取学分。为此,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加大了对实训基地的考察和考核,只有与专业培养目标吻合、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司才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企业。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学生在“工”环节的过程管理,通过带队老师频繁下企业、与企业定期沟通,学生回访等方式,杜绝了之前存在的纰漏。
3.2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持续顺利发展,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合作企业和企业导师,而是需要我们自己拥有一支了解行业规范、熟悉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岗位职责,熟练掌握企业相关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或鼓励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希望自有教师在企业实战环境中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校企共建课程、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求有相关专业教师全程跟进学习,以便在未来更好地胜任对应课程的教学任务。
4.结论
“工学交替”教育改革模式为目前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提供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然而鉴于本科的培养目标有别于职业教育,需要在实施“工学交替”模式时,引人自身的机制。为此,本文拓展了传统“工学交替”概念中的“工”的范畴,通过在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诠释了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中如何实施这一教育模式。通过项目实施,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理顺了教学环节,深化了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同性,将修正后的“工学交替”原理应用于正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实现“教”与“学”,“学”与“工”的有机结合,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根据本科计算机专业的独特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工学交替”模型,同时将成果推广至相近的电子、机械等专业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摘要:在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已不再符合学生的需求,而且不能达到学生步入社会的实践性要求,这会给学生步入社会带来困难。另外企业与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更具有实践性的高要求。但是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针对目前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教学现状等改革,提出了一些有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MOOC;分级教学
1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1.1 学生基础良莠不齐
由于地域与经济的差异,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差别很大,在进入大学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仍不在少数,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都已经或多或少地系统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在之前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大多数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得不熟练,大多数停留在简单操作上。所以,大学计算机传统的“从零开始”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了。因此,必须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改革,而且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上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
1.2 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与所学专业内容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完全脱节,目前的现状是整个学校的所有专业都用同一本教材,制定同样的大纲、教案和讲义,由此可见,眼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注重学生在所学专业的计算机技术要求,单纯是传授课本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对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实用性产生怀疑。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在使用一些软件时,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软件,也不了解这些软件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程度,因此,学生以“与所学专业没关系、所学的专业课完全不会用到”等等为由,不注重培养自己的计算机技能。
1.3 教学方法单一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绝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仍采用理论授课与上机实验相配合的模式。理论授课仍以多媒体演示为主要手段,依然沿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演示”的时间相对于来说还是很快,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充分考虑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而仅仅是记住了解题的操作步骤。因此,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习惯在 “演示”的引导下学习,不能满足自主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1.4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跌入应试教学的泥潭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此,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果仅仅依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与标准来组织教学,各大高等院校过分地追求等级考试的合格率,学生为了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到与考试相关的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应试学习中,这样往往就会导致教学以考试为主要目的。虽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合格率非常高,表面来看学生的计算机成绩普遍很好,但是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实践能力却并不高,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排版、求职简历书等都不能自己通过计算机做出来,这是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严重后果。
2 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思考与建议
2.1采用分级教学
采用新生入学分级教学的办法,针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进行进行计算机基础能力测试,根据能力测试成绩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进行分级教学,然后可以针对各种层次的学生开设难度不一的教学内容。比如,将计算机水平差不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学生都能各有收获。
2.2 优化教材,合理安排课程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准确定位,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否则没有准确的定位与合理的教材内容,学生将会很难入门。
对于那些“零基础”的学生,还是要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应该全部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授课,这样更有利于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更有利于学生较早地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而对于那些能掌握一些简单操作和能够熟练炒作的学生来说,可以给予适当的加深难度和教学的多样化,致使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多样化,由原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改名为《大学计算机》,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把CDA、Photoshop、网页制作、等一些兴趣爱好的学习融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来。
利于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 例如:EXCEL在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的应用等,与专业课相关的软件教学可以在第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各个专业的不同,制定不一样的教案、大纲进行授课。注重学生所在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能调动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3 完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手段
2.3.1 引入MOOC教学方式
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还是处在“演示”阶段,学生多数情况下都记忆的是操作的步骤,没有时间考虑解题的方式,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很容易忘记,因此,我们引入眼下最火的MOOC教学方式,实现辅导方式的转变。MOOC作为学生课后学习和答疑的教学工具,使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很容易想起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教师在线交流,快速入门、提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在网上查阅教学要求、练习、教学课件,掌握授课内容,学习相关技术。
2.3.2 提高实验课动手能力,加强课外实践
在实验环节上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采用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给出几项任务后,学生要通过各种方法去完成教师给定的任务,并围绕这些任务查阅资料,收集资料、探索解决任务的各种方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任务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来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整个任务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并给予适当鼓励。
课堂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去复习、熟练和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讲座、成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室、开设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辅导班、引导参加计算机基础方面技能大赛和计算机知识抢答赛等形式来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切实地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4 改革考核方式,案例课程设计考试
目前,大学计算机的考核方式,一直按照国家等级计算机考试一级、二级考试水平来组织考核方式,导致教师们一味追求国家等级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国家的等级证书,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放到与国家等级考试相关的应试学习中,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跌入应试教学的泥潭。为了使普通高校学生掌握步入社会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实践技能,可以采取案例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案例课程设计是精心挑选的各章节知识点与各个专业内容相关的综合案例,综合案例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针对计算机基础案例的综合性较突出的特点,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在案例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中,体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突出以案例综合项目训练为主的考核方式。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计算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重要手段,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基本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具备更高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因此,必须转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不断地改革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教学改革方案完善、推向深入,从而全面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
浅谈计算机网络教学发展:探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践与发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在...
对于电子信息技术而言,主要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对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给...
计算机网络技术篇1 0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充分结合,具有独立性高、分散性强...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下,我们的生活、生产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下,...
计算机基础课程篇1 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忽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计算机仿真论文:汽车动力学性能的计算机仿真探究 【摘要】每一批汽车在投入市场前,必须对所有车辆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