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育心理论文

时间:2022-05-28 05:09: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教育心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育心理论文

教育心理论文: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再有一个男生曾经为自己迷恋某个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给他回了一段话:“欣赏别人人的同时,不是要你忘了自我。与其匆匆涉入爱河,不如静静等待成长,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爱情也一样。我始终相信,当你事业成功的时侯,幸福就会来临。”事后我又反复与该生进行了交流,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那个悸动的阶段。

此外,这里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3、

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若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当然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探讨,那么如何在二者间寻找更加有效和完美的切入点,需要我们德育工作全体同仁继续探讨和实践。

教育心理论文:教育心理-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的矛盾性及其教化方法

内容提要:本文全面分析了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的矛盾性,并以此为基础,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化方法,对于转化学业不良学生以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的矛盾性教化方法

学业是指“学习的功课和作业”。学业不良学生根据其成因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智商偏低而形成的;另一种是非智商因素而形成的。本文所谓学业不良学生专指后者,即不是由于智商因素引起的学习有困难,个性发展欠完善的学生。此类学生在认知能力、认知个性和认知过程等要素及诸要素的耦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他们往往有中等以上的智商水平,但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常常游离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而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客观分析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并加以教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的矛盾性

中学生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学业发展的最佳时期。然而,由于其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他们的认知心理、认知能力、认知风格等也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现实社会中纷繁无序的信息源的冲击,青春发育期引起的骚动,极可能会使他们面对众多的认知内容而无从选择恰当的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以致于常常徘徊于不安和矛盾之中,加上学业不良学生特殊的失败经历,更加剧其心理的不平衡性。因此,学业不良学生具有心理上的矛盾性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

㈠自尊和自卑的矛盾

学业不良学生有较强的自卑心理,这是由于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时地甚至是长期地遭受失败和挫折而形成的。屡战屡败,而后妄自菲薄,自信心严重缺损。又常常认为同学和老师看不起自己,从而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低人一等,自卑意识很强。另一方面,他们又唯恐别人嘲讽,故尤其注重所谓的自我尊重,把自己土封闭起来,偏执而又意志薄弱,过分敏感而又多疑,极易受到暗示的影响,相当在乎自己是否惹人注意。这样,自卑和自尊的矛盾性,使之丧失了走出学业不良这一怪圈的能力和勇气。

㈡效能期望与失败现实的矛盾

效能期望指“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这类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有失偏颇的自尊,影响自我评价的能力的发展,他们虽对自己的学业有进步的要求,但由于对自身学业成绩往往作出不正确的归因,而且急于求成,致使他们对学业的效能期望过高而又不切实际,这就是俗话所说的“眼高手低”,因此要使这一效能期望成为现实,困难重重,而他们又意志薄弱,缺乏应有的毅力,点滴欲望的诱惑,丝缕情绪的干扰,都能使这种失败的考核后的成功希望付之东流,学业不良者将一次次舔尝更为苦涩的失败。如此反复,原有的效能期望与失败的现实之间的鸿沟日渐增大,这一矛盾也日益激化。而在这激化的矛盾之中,由于学业不良学生畸形的自尊,使之在对失败习以为常的同时,对自身的效能期望作出不恰当的调适,效能期望与失败现实的矛盾便不可化解。

㈢认知潜能与认知欲望的矛盾

这类学业不良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正常的智商,往往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只是由于认知习惯或其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不当而导致认知结构的过多缺损和认知背景的过于窄化,堵塞了有关认知的信息传递通道,使学习信息无以主动建构并生成意义。因此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认知潜能,却没能成为学业良好的学生,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适当的认知欲望。他们往往只为测验、考试而学习,为讨家长的欢心而学习,并不对认知内容本身不感兴趣,并不打算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想光凭“小聪明”而获取成绩,有的甚至认为“学习无用”。他们瞧不起学业良好的学生,认为他们是“死读书”。这样,他们的认知欲望无从激发,更不用说以实际行动来完善其自身的认知结构了。因此,认知潜能的无限和认知欲望偏低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又成为学业不良学生的一大心理特征。

二、学业不良学生的教化策略

综上所述,非智商因素而形成的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特征的最大特点是其矛盾性。那么,如何教化这类学业不良学生呢?在实践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㈠尊重学生,保护自尊心,培养自信心

学业不良学生畸形的自尊表明:他们既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也不懂得怎样尊重自己。只有尊重他们,才能教会学会自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尊重需要是人们得以生存的缺失需要之一。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谈话》一书中说:“没有教师对儿童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如果学生不能感到被人尊重,他就不可能用正确的方式自尊,学生是在受尊重的过程中学会自尊的。要使学业不良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首先要让他们感到教师是公正,爱护并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差错而遭到嘲笑和惩罚。只有能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才有可能使学生渴望学习。因此教化学业不良学生的重要前提是尊重他们。

其次,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心,就不能成为一个道德上纯洁和精神上丰满的人。”“失去了自尊心,就不可能有任何精神财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放大镜”观察他们的言行,随时加以肯定,鼓励,努力使“点”扩大成“面”。

再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不在公开场合当众点名批语,更不动辄揭老底,新帐旧帐一并算,如果有错误缺点,也适宜于个别谈心,就事论事,避免将事态扩大化。学业不良学生渴求尊重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树立学习的信心。

㈡强化效能期望,努力避免失败

心理学告诉我们:“效能期望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效能期望,并付诸实践。效能信息源对效能期望具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因此强化效能期望的最直接的方法是为学业不良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自我了认知特点,了解自我的认知结构,并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寻找适合其特点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其制订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可达到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成功的几率,提高学生的效能期望。

其次,要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全体学生(包括学业不良学生)的诸方面素质充分自由的发展。素质教育提倡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素质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变化。因此,对于学业不良学生的评价要以素质 教育理论为依据,侧重认知过程,还学生以公正,并及时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指出缺点,给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效能期望,激励学生从学业不良向学业转化。

㈢激发认知欲望,充分挖掘认知潜能

认知欲望是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客观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认知欲望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潜在的认知欲望化为认知实践。因此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充分发挥其认知潜能,是学生学业成绩优化的重要条件。

激发认知欲望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多年来,我在实践经常使用的有以下两种。首先是优化学习内容,使之科学化,并与学业不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匹配,以此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根据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明确其习得知识和技能的范畴、目标,并以此创设“问题情境”,使之成为环境刺激,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激发其认知欲望,激活主体的知识储备库,充分发挥其潜能,使学生实现新知识,新技能实现主动建构。

总之,只要认真分析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对症下药,努力教化,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心理论文:教育心理 - 教育心理学概览

知识经济社会强调终身学习。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

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已经取得了世界范围的共识。这种共识带来了学习内涵的全面更新,使得“学会学习”在教育中占据了核心位置,也即“学习”不仅仅是接受已有知识、使个体的存量知识得到累积,更重要的是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学习的策略,知道应当如何学习,形成知识的自我生成能力,掌握知识的自我管理技能,使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全部才能(如记忆力、想象力、推理能力、交往能力、体力、审美观、领导者的气质等)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相应的,课堂教学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做好准备,更加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创造出一种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并努力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新的教学模式。显然,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符合时展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情境,努力使自己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做到恰到好处。而做到这些的基本前提是对教和学的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有全面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好教师”是极其重要的。

一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简介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规律,另一条是在真实的学校和社会情景中探究人类学习的规律,研究如何改进教和学。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因此,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心理研究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中小学教师因为具备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也具有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实践基础。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我国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提出过一些闪耀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教学原则,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相长”、“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将孔子和荀子的言论合在一起,就是现代教育心理学思想中所特别强调的知、情、意、行四者合一的知识学习原则。这些教育心理思想在我国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发挥着作用,而且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先进性。在国外,教育心理学的许多思想也早有萌芽,例如,19世纪前后,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中就包含了教学要使学生的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者均衡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讲究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五个程序等教育心理学思想;捷克的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提出了许多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理、原则,如教材必须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等。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基础。1913~1914年又扩充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三卷本。书中提出的学习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以及个性差异观点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用普通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从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渐趋集中,教学与发展、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德育心理、教学策略、教学评估、教师心理等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学校教育服务的研究取向日益明确,教育过程的探讨、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受到高度重视,这种研究取向一直延续至今。另外,教育心理学家还把视野扩展到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把学校和课堂看成为社会情景,对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受到重视,而且这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迅速深化,如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习的自我监控问题等都得到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深刻地影响着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

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渐趋完善,在如下四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主动性,即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即从内部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研究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研究元认知、学习的自我监控机制等;(3)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即“学习共同体”的营造,教学情景的设置,以使“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能够共享教学环境中的一切学习资源,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活动的组织,等等;(4)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上的建构活动,研究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近来,由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由于各民族均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如何使教育心理学研究植根于本民族的教育、心理文化传统之中,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来理解、解释和干预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今后教育心理学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 心理学家们也都提出了心理学研究本土化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以普通心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在学校情景中进行有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个别差异、教学评价和测量等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认清学生学习以及学校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改进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在一个有效促进认知和情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应当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以下我们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学习心理概述

只有了解了学生“学”的规律,教师才能真正把握“教”的规律。为此,广大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研究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策略、学习的迁移、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等问题。这些也是学习心理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叫学习?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个定义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既可以来自外部刺激,也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但无论从那种途径,都必须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反复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其次,由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既可以表现为直接的外在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内部心理结构的改变,当然,这种变化必须是比较持久的。

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外,还包括行为准则、态度等的学习。实际上,就现代社会生活而言,日常工作、生活都包含着学习。学习是一个经验的获得和累积的过程。

2.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与人类一般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性。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特点是接受—建构式学习。也许有人认为,接受学习一定是机械的、被动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谓接受学习是指这种学习本身是占有人类社会已有经验、把别人发现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并使其成为自己辨别事物、处理问题的工具的过程。由于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反映客体时所产生的主观产物,因此,经验的接受和占有不能像物的接受那样,在既不改变性质也不改变存在形式的状态下进行。经验的接受过程是主体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也即是一个主体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主体必须处于一种十分主动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作,才能完成构建过程,真正地“接受”相应的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从结果看是“接受”了已有经验,而从过程看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经验建构过程。顺便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人片面强调创造学习(或发现学习),否定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已经造成一定的教学思想混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特点。首先,由于学生所要掌握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客观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经验,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在学习动机、过程和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其次,学生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已有经验的意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再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因此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从学生的直接需要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建构已有经验开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建构过程的完成主要依靠理性思维。当前,有人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在主动状态下的,只能以学生的直接需要为教学的出发点,这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一种曲解,不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实际上,正因为学生学习有强制性、被动性一面,才需要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内在规律如何、具体过程怎样、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等等。古今中外,在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中,由于心理学家的哲学基础不同,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因此形成了众多流派。但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2)认知派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先驱是格式塔学派。几乎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的同时,在德国就出现了以韦特海墨为首的格式塔学派。该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顿悟,当个体面临一个问题时,会产生认知上的不平衡,这会促使个体努力去解决问题以求得新平衡,而问题解决是在对问题情景有了整体把握,并对其内在实质有所顿悟后才实现的。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统治地位被认知心理学所代替,认知学习理论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等都有很大影响。

在环境与个体的关系上,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加工,取决于人的内部心理结构,是人根据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做出的选择。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赋予经验以意义,并对经验进行组织和再组织,从而修正或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要研究的是个体处理环境刺激时的内部心理过程。例如,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都不是环境直接内化的结果,而是环境与个体图式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内部的协调、创造而得到建构的,这是一个个体利用自己已有图式(即认知结构)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而达到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在对知觉和思维、认知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当通过指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或认知生长;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而进行的,其结果是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

教育心理论文:浅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自卑、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叛逆等是他们心理问题的显着表现。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留守儿童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 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因此,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迫在眉睫。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报酬就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就交付给年老的祖父母养育,逢年过节才能回趟家看孩子,这种在父母长期缺位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所以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安全感和一些心理问题。家庭因素不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唯一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生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进行自我封闭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是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祖父母与儿童年龄差距较大,不能很好沟通,祖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所以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2.情绪不稳定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呵护和陪伴,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容易暴躁,情绪易失控。

3.不善于与人交往

留守儿童大部分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缺乏与人沟通的技能。

4.留守儿童比较缺乏自信,内心自卑、迷茫

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家庭条件一般比较贫穷,而且父母一般不在身边,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困难,所以他们都比较不自信,内心充满了迷茫。

除了上述问题外,留守儿童还有着厌学、缺乏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较强的焦虑感等问题,在不同的留守儿童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并不是所有留守儿童都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平等对待,不给留守儿童贴“坏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对留守儿童,我们不能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只看到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样就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对待这些学生要从“短”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这样不给学生贴否定性“标签”,而是利用肯定性标签作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倾注真情,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

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一位老教师曾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有了爱,人与人之间容易沟通,有了爱,倔强的人会变得格外驯良,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平时受的批评较多,往往有自卑心理,如果还经常用批评的方式去教育这些学生,结果会事与愿违,甚至出现顶嘴或出走、退学的现象。我们要改变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就应该用爱心去教育转化他们,忌用“死不悔改”、“不可救药”等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对他们更应该倾注真情,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留守儿童干涸的心田,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

(三)搭建平台,解开留守儿童的心结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又无法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引导,而现在的监护人往往都只关心生活,不关心心理的需求,因此容易发生心理障碍。为及时了解、排除这些心理障碍,教师应多为留守儿童搭建平台,解开他们的心结。

1、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代管到人。

“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嘘寒问暖,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些交流慰藉,使家庭职能缺位的孩子有了较好的教育补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空间。

2、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

充实业余生活,吸引他们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如:教师在班级开设 “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的驿站”,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与学生“结对子”,帮助解开心灵的疙瘩,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校园心理剧表演、关爱留守学生的主题班队会和课外文艺科技比赛等活动。

3、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

学生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如:电话咨询、“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4、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首先,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

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学校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对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留守儿童要继续激励他们,多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对一部分习惯不好的孩子,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更需要老师付出耐心和爱心。不放弃、不歧视,最大限度地争取家庭教育合力,督促好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做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其次,生活上优先照顾。老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第三,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四)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要积极开展联动教育,不断提高家校互动水平,共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1、加强互动,提高家校合作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家长认识,充分利用春节、农忙等民工返流契机,组织好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向家长倡导科学育人,鼓励家长与亲子互动,多打亲情电话,多写亲子书信。要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通过打电话给外出的父母,写联系卡向监护人反馈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做到联动教育。要针对留守儿童成长变化,及时与其家长沟通联系,同家长一起制定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计划和方案,一起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满足需要,建立“家长”制度。留守儿童的一个共同心理委屈是:父母给他们只是“钱”的满足,而缺乏的是情感上真正需求的“爱”。情感的空白需要用爱心来充实。建立“家长”制度,可以满足留守儿童爱的需要。“家长”的职责,是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辅导,要侧重于生活上的关心指导、思想上的教育引导、情感上的启发诱导。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定期与家长通电话,达到相互沟通,每个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通报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不但要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还要对他们的业余爱好进行引导、指导。如果留守儿童出现生病等特殊情况,“家长”还承担起送医院治疗,照顾饮食起居等事项,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白,必要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求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在节假日,对无亲友可依靠的留守儿童,“家长”还要安排他们过“家庭团圆”生活,以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针对留守儿童所犯的错误或不良苗头,“家长”不能简单的处理,而应在全面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为了预防留守儿童发生错误事件,“家长”尤其要加强对“问题儿童”的疏导和监管。这样,通过“家长”制度,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家校联动教育的成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像知时节的春雨,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驱除蒙昧,收获希望。

总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论文: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谈到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中,他指出:"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475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适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动,内向性的人完成目标的动机强,适宜进行精细、准确的任务。同时,身体潜能能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得到发挥。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运动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与智慧技能有联系。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动作,也不是如同摇头那样简单的肌肉反应,他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动作技能,发挥人的的身体潜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心理上的修养,审美的修养不可想象。此外,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内在美的表现,也是美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例如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客观、全面、公允地看待问题,能正确地正视现实,热爱学习和工作,聪明才智得到正常发挥,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能正确评价,行为举止得体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现。又如对人富有同情心,诚恳,正直,正义,不畏强暴,乐群,对学习与工作勤奋、细心认真、有首创性,不卑不亢,严于律己,自信、谦虚,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充满活力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回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瞻顾当今学校这项工作的现状,问题不少。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倾向,而这些倾向已经到了不得不纠偏的时候了。

1、缺乏对人性的关注

一是“心理健康”含义阐释的偏狭性。尽管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但是中学的一些善良而偏执的人们将此理解为:“健康”就是大而空的政治,就是轻而浮的几千年一成不变的信条,于是相当一部分人把绵羊式的学生归入上流,把不听话的学生驱之下等。成绩好的就什么都“健康”,成绩不好的心理一定存在问题,显然没有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二是教育对象的片面性。走入对“心理健康”诠释的误区,必然产生“乱点鸳鸯谱”的行为。一些学校人为的排出所谓双差生,即成绩差、守纪差,进而将其归入心理不健康之列,开展的辅导只不过是高压灌输、批评教育,而未从“人”这一根本上想点子动脑筋,干出了庸医治病越治越重的蠢事。

三是确立主题的偏颇性。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学校育人工作唯一见成效的就是升学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就是多考几个 重点。因而教育工作者言谈举止都离不开这一主题,成绩差的学生常挨训斥以至不闻不问,一脚踢开自不待说,即便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当他成绩下滑时才引起注意,关注时只不过是教他如何把成绩搞上去,至于正值青春少年这一年龄段特有的人性就被抛之于九霄云外了。

2、缺乏对生命的关爱

既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程度不一致的弊端,这些弊端障碍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视域,阻碍了这项工作的进程,削弱了工作应有的力度。括而言之,这些弊端可分为三点:

第一点过度理想性。曾几何时,众多教育者把理想性需要看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和全部,梦想一夜之间学生能成为众人敬仰的英雄,全然不顾教育对象的年龄、阅历和文化思想水平。这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愿望和做法,非但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育、成长,反而人为加重了危害程度。

第二点忽视现实性。视理想性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灵丹妙药的教育工作者,必然轻忽当代中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不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盲目地在那里大谈学生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种做法不是隔靴搔痒就是事与愿违,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与之相反,一位班主任在新接一个班级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长职业、学生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和学习生活习惯,做到全班学生基本情况了然于胸,关心学生生活,一遇困难千方百计帮其解决,尤其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一旦有征兆就找其谈话,学生视他为兄长,愿意作情感交流、心理沟通。如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点缺乏针对性。由于大而化之的理想性,由于忽视当代中学生的现实性,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必然就会缺乏针对性,所信奉的是伟人的教导英雄的豪言,所做的是“一把钥匙开千把锁”的傻事。喜欢说大话、空话、套话,使学生敬而畏之,乐于做整齐划一的省心事,使学生违心地绝对服从,可悲的是这些同行直到现在还全然不知,依旧津津乐道,踽踽独行。

3、缺乏平起平坐平等的相待

反思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明眼人也能看出此项工作早就陷入了种种误区,唯一缺乏的是平起平坐平等相待。

颐指气使式,此为其一。一些工作者凭着自己走南闯北的阅历和“才高八斗”的学识,动辄对受教育者大加训斥,以不容置辩的语气,无懈可击的逻辑,暴风骤雨般地倾泻下来,搞得学生只有聆听义务没有申辩权利。试想,如此教育怎能会把学生个体生命放到应有位置。事实上,一些学生愿将心理向心平气和不疾不徐者倾诉,就是个反证。

先入为主式,此为其二。一些教育工作者凭着自己的直觉断定某某学生有心理障碍,比如学生皱着眉头,必有所思,比如男女生在一起说说笑笑,必定有谈情说爱之嫌。即便是专伺心理辅导的教师,也常有无可成文的规律,“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此必是烧香人。”实际上,这种先入为主式的偏见比比皆是。

患者求医式,此为其三。教育工作者依赖的就是“求”字,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限于人手,有的学校心理辅导室不能全天侯开放,即使“坐诊”时也只能守株待兔。因此,笔者不得不呼唤“送医上门”。所有教育者必须善于调查研究、察言观色,多掌握些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少一些“无病拖成有病,小病拖成重病”的遗憾。

三、以人为本,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21世纪可谓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思想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人”这一有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特定角度提出的,不只是当下一切工作的原则要求,更是学校工作的行动指针。这一本体回归是对昔日教育工作偏失的矫正。本文拟从当今时代需要的角度,主张回到人的本性之中、需要之中和生命之中,真正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成长,进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加速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巩固的进程。

1、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轻忽的主题

反思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艰难、实效性差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根源就是一条,即目中无“人”,没有活生生的学生实际,有的只是与学生生理、心理相脱节的和与时代精神相悖的、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新的时代、新的实际呼唤新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手段、模式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从新世纪人类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思考,这一工作都应向“以人为本”的、踏着中学生生命节拍,和着中学生心理的律动,并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简言之,“以人为本”,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逐渐形成是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主题。突出以至抓住这一主题是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如此,才能写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篇大文章。

2、关注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指明的向度

如前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从“人”的特定属性、特有本质出发,“以人为本”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学校就是要关注青少年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人的哪一种需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显现,既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环境制约,就现在中学生心理而言,既有遗传使然又有环境所致。教育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外在环境对他需要的契合、激活或生存,并对这种需要满足与否及满足程度。

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的当下需要,实质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诚如有人说,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不折不扣的现在进行时。既然如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面对他们真实的生活。他们有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困难,也有思想的尴尬、成长的烦恼,凡此种种,我们都必须予以足够的、到位的关注,对于他们上述的压力、窘境、烦恼甚至恐慌,有责任尽全力帮助他们适切地解决,从而培养他们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这朵艳丽之花就能结出丰硕之果。

3、平起平坐:心理健康教育恪守不渝的方式

要改变上述诸种做法,必须打通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渠道,真正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如此才能实现心理健康应有的价值。首先,师生之间必须平等相待,教师不要自己坐着让学生站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收效。其次,在气氛融洽的前提下,让学生讲自己的心理故事,因为教育是一个内心的旅程。教师要让学生多讲,让他把话讲完,亦如中医诊病,不要设置框框,让学生痛快淋漓,产生一种非说完而不止的欲望,之后教育者施医治之方。第三,尊重与宽容。尊重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乃至隐私,不能把学生的某种心理当成笑料、谈资而宣至于第三人。宽容意味着学生在讲自己的生命故事时,允许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即使有过激的言辞也不要说三道四甚至发火训斥。第四、着意培养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每一次教育之后,都应给予学生一个明白的说法,棘手的一时说不清的允许双方有个冷静思考的过程,一俟灵感火花闪现,迅即与对方交流。这样,就可力避好心办坏事,好心无好报的结局。自然,平起平坐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恪守的一种方式,在对等交流中,学生就能触摸生命感觉的个体法则和心理应遵循的道德原则

教育心理论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工作体会

山东淄博万杰朝阳学校郭向阳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原则的贯彻和实施,但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要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可和赞同,并在此基础上成为个体意志指导下的行为过程,也就是在学生身上要体现知(认知)、情(情感)、行(行为)、意(意志)的统一。这就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中,首先必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形成自己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情、行、意的统一。心理健康活动课适应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要求,同时还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根据工作中的体会,我觉得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一、处理好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情感体验的关系

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心理调节技能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准备,这是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发展中用以指导自己,调整自身行为的依据,但仅有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受的个体,学生如果在亲身体验中受到触动,感受到此行为与彼行为的差别,他就会主动地去辨别、去思考、去选择,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认可的判断,实施一定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一行为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在行为实施中如果遇到困难,学生也会积极地去应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正是针对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在形成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去认知、辨别行为,最终在群体互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方向。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就避免了课堂枯燥、单调,不让学生感觉距离太远,生动性和实效性就得到了提高,更好地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处理好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活动是载体,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手段,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所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要在学生形成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分析、掌握心理调节的技能,养成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发展潜能的开发。

二、正确处理活动参与中全体和个体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是心理健康课开展的重要原则,但在心理健康课的开展中必须考虑到某些个体的特殊情况和个性特点。对个体的情况,尤其是遇到的新情况要及时地加以关注和引导,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而不能按照教案照本宣科的进行,要借助学生团队的力量对新情况加以分析和引导。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中也是如此,比如,某项活动性格特别内向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学生在经过动员后仍不愿参与,这时候就不能强迫他们参与,但是该活动其他同学都要参加,把个别学生置于活动之外是不合适的。这时可以考虑一个活动中需要的其他角色,让他间接地参与活动而不是完全地脱离活动,比如,有些活动课中需要旁白、计时员或者记录员等角色,让他以此类角色参与活动并在活动结束时根据情况对他加以鼓励。

三、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必须从活动安排、了解学生现状和心理准备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备好课。活动内容和学生情况都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二者缺一不可。

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有细目性指导教案,包括活动开展的程序,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些活动课(比如“盲行”)中的安全问题等。从而使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准备。此外,适当的座位编排和场地安排也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座位编排、活动场地选择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比如活动要在室内还是室外开展,室内是需要普通教室还是有特殊要求。

备学生也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某一方面的活动,学生的相关情况如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怎么样,学生的总体认识是什么,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前应当充分了解的问题。这样可以在活动课的开展中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防止出现活动针对性弱、参与性差等现象,保证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效果。

备问题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备课过程中应当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考虑相关的对策和处理方法。

其次,要备心理、备氛围。

要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必须首先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和心理氛围,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和准备。这就要求在开展活动时一般要先有一个“热身运动”,让学生在热身过程中把心理状态调整到活动中来,形成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活动氛围。

四、注重活动课的系统性和结束后相关问题的处理

活动结束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止,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思考和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另外有些活动中老师还要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加以反馈和强化,比如在戴高帽”活动中,让学生谈谈听到别人对自己优点评价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别人对自己优点评价”的评价。老师还要在活动后把大家对每个同学的优点评价加以汇总并及时通过适当的方式(比如卡片、谈话等)反馈给学生,老师还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做简短的评语。针对活动中个别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老师要通过个别辅导等方式加以处理,必要时及时与其班主任联系沟通。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当是系统的,而不是单一的。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不断完善,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逐步系统化。在某方面活动开展中也应当注意其系统性,比如,“戴高帽”活动能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但对全体学生而言,这是不够的,对某些学生尤其是一些从小发展比较顺利的学生来说,我们更应当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开展“戴高帽”活动后我们可以开展另一个活动—“今天我是小刺猬”,让学生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诚恳、客观地指出彼此的不足和缺点,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在这一基础之上树立的自信心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五、做好分 组工作,发挥团体合力

为更好地开展活动,并发挥学生的团体合力与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

1.组织者的形成原则。(1)分组后自动形成组织者。刚开始一般不需要老师指定组织者,一些组织能力较强、威信较好的学生会自然成为活动的组织者。(2)人为形成组织者,有意识地对某些学生进行锻炼。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要对某些内向、孤僻、不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己。一般是让几个学生共同参与组织,并且要让在群体中表现较为外向、活泼的同学带动表现较内敛的同学。一般不让典型外向、组织能力很强的同学带表现内敛的同学,从而防止出现两极比较,挫伤后者的自尊心。

2.各组组员不宜长期固定,教师可作为组员参与活动。

通过对各组成员的调整,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际处理能力和不同状况下的协作能力。在等数分组(各组要求人数相同)时,如果人数不能正好平分,教师可以作为普通一员参与活动,但教师只是依照学生商定的方法和途径参与活动。

六、注意语言的运用和不同角色的合理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语言的运用也会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效果,在语言上:(1)以鼓励性语言为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知、情、行、意的统一。(2)区分对象使用语言,语言的运用包括语气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所不同。(3)对某些现象和词语可以变换成另外一种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说法。比如,“我是小刺猬”活动中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可以称作是“今后可以获得更好发展之处”,或者“今后能做得更好的地方”。从而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和暗示,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更积极、更主动。

活动中,不同活动参与者要给自己以适当的角色定位,如在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中就需要参与者给自己以恰当的角色定位,否则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就容易和所扮角色的体验出现偏差。比如在“师生面对面”活动(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活动)中,可以在师生中选出代表,让他们角色换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活动组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教师在学生活动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七、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也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一环。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过程来看,除前面提到的活动参与者和组织者外还有活动“旁观者”,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不应当存在“旁观者”的。所以,作为心理健康课本身来讲,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旁观听课的情况不宜多,因为有领导或老师听课时,学生一般对自己真实体验和感受的交流与探讨就较为保守,甚至是只言表象而不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是更是如此。在听课时,作为领导和其他教师最好能够以普通一员和朋友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简单的旁观和听课,从而为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能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但究竟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内心世界,如何不断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体系,增强其系统性,如何不断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我们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努力探索和关注的问题,相信在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教育心理论文: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

明镜台:通过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水平,也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张老师宣读刘刚给婷婷的“情书”即为此阶段。智慧泉: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转变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张玉梅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就反映了这一点。

回音壁:根据心理课内容,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张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即为此。如有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写道:“老师,我在小学六年级时喜欢上一个女同学,总控制不住地去想她。我不敢跟别人说,怕说出后,别人会把我当成坏孩子,心里一直很痛苦。上了‘青春期异性交往’这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后,我的‘单相思’心理得到了解脱,原来这种情况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我以后一定记住您说的,春天的事情春天做,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

启思录:通过精选的文章、诗句、漫画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进一步的升华。课后,张老师给每位同学提供一篇《男女生交往时应怎样正确把握分寸》的文章,就紧扣了这一点。

特点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丰富多彩、精心设计的活动来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适时、恰当地诱导,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活动训练,强化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

在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的每个阶段中,都要求教师要以会谈、心理测量、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治、问题分析等活动为手段,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自助过程,让学生获得情感心理体验。在课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自我投入达到自我教育。在这种自助活动中,学生可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达到进一步认识自我的目的,找到如何提高完善自我的方向,即从别人那里获得心理启发和支持,内化并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了解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们常常获得成功,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促进了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关键,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答案”,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如关于价值观与人的情绪行为关系的教学。老师首先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当你遇到很难克服的困难时,你会怎么想?”全班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想法各种各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第二步,教师提出积极和消极的典型想法让学生思考、分析,各种不同想法的后果是什么。经过分析、讨论后,学生总结领悟到:价值观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不断确立合理的价值观。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原则

平等性。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意识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并且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尊重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要轻易地评价。参与性。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行为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学生自始至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有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目的性。心理!行为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设计、实施,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高,教师的目标就可随之提高,反之亦然。资料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在学校、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在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到了80年代以后,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特别是注意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有关中学生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相继推出,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相继出现。美国不同的州、不同的学校所采用的基本模式相同,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有4—6人,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别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认知观念、接受行为训练、提高心理技能,从而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心理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础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20__年,日本政府开始在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课程。

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模仿了美国的模式。90年代,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以预防为主。因此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出版了。有的是单独一门课,由班主任来担任这门课,两周1课时,一学年16课时,每课时35分钟;另一种形式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社会课程里,约占课程的1/4,由教社会课的老师来担任。

台湾地区实施9年国民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90年代中小学生的心理 卫生和辅导工作更加受到重视。学校心理卫生与保健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求学环境;实施心理卫生教育。增加相关的科目,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公民与道德》、《伦理》等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心理保健活动,如举办心理保健辩论会、发行刊物、举办展览;演出与心理适应有关的话剧,举行心理健康故事比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学校设置学生辅导中心,专门负责辅导工作的计划以及个案处理的的研究和辅导。

教育心理论文: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生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主要管理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着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有许多接触、观察学生的机会,这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条。那么我们应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加强自身修养是前提

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第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第二,要努力形成温文尔雅、言行一致的形象,为健全学生良好的人格起好榜样作用;第三,要学习先进的教育艺术,不再以分数、升学率论成败,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不断积累班级管理经验,要跟学生交朋友,平等对待他们,即使他们犯错,也要多给他们机会,多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

二、全面了解学生是基础

班主任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班主任要了解班情,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倾向、家庭状况等应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了解学生个体,主要包括他们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和出发点,是班主任因材施教的主要依据。

班主任常用的了解手段和途径有:如研究学生的档案材料、书面材料(作文、日记、艺术作品等),还可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话或咨询、活动组织、调查访问、QQ、周记、信箱等途径获得。

三、和谐环境是重要保障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行为习惯的形成都会受到他们长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因此,班主任老师要精心构建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环境。

1. 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我们首先应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师道观,从尊重学生出发,将学生当成自己平等的朋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处境去感受学生的心态,了解他们的心声。让学生从心理上、感情上接纳自己,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你产生信任,愿意和你沟通、交心,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健康的班级氛围

集体中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我们首先应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风,使之形成一个健康的舆论。让学生在班级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角色地位,让他们处处都能感到温暖并处于一个愉悦的心境中。在这种宽松友善的个性发展空间中,学生定能逐渐形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也能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班主任可从环境的布置(教室卫生、立志标语等)、和谐的同学关系等方面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3. 民主的课堂环境

民主的课堂环境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教师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并创造机会,适当降低难度,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更多的成功喜悦。

四、主题班会是主要途径

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特点,应定期举办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或团体辅导活动,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比如“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心训练)”“笑傲挫折(抗压、抗挫折训练)”“运筹帷幄”(高考前心理调适)等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启迪,消除困惑。从而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强烈愿望,逐渐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金钥匙”,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五、心理训练是重要保证

班主任可指导设计一定的活动情境,针对一个心理问题,采用调查、访问、换位思考、周记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自觉打开内心世界,自己调整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比如情感等隐私方面,困扰着不少同学,我班上就有一个女生暗恋本班一位男生而不能自拔,她在周记中跟我透露后,我坚持每周给她写跟踪周记,不断启发她、引导她,告诉她应该先立业后成家的道理,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了那个悸动的阶段。

六、家校联手是重要补充

要使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然而现实中有一部分家长不懂教育艺术,违背学生成长规律,动辄对他们呵斥,甚至打骂。对那些承受着升学、就业等重重压力的毕业班学生,危害很大。因此班主任要经常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等机会,和家长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家长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教育孩子,言传身教,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积极配合,最终达到中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七、加强心理咨询与个别谈话

班主任应该多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困惑给予指导——加强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个别谈话。要注意的是:多倾听学生的诉说,不要过多地催促或者插话,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 解学生的良机。在谈话时,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遇到了挫折与困难,会垂头丧气,有时可能还会伤心哭泣,教师很自然的反应便是劝慰和同情,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要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得失。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处境表示关切和支持,要挖掘其长处、优点予以肯定,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还可以给予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主动寻找自我解脱的良策。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有效地工作,就一定可以提高我们的班级管理水平。

教育心理论文:谈语文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不少学校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并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然而由于从业人员数量过少,专业水平又普遍不合格,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以课堂为主渠道,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不失为一条弥补的好途径。而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教学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浅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张扬学生个性

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空前迫切,独立意识强,渴望与他人沟通,渴望得到他人的接受和尊重,渴望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到成功。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力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愉悦自信、宽松自如的氛围中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创造,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标新立异,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应该是宽松与严谨、严肃与活泼、热烈与深沉的有机统一。这种情境氛围的创设,可以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文本的距离,丰富与活跃学生思想,开放心灵空间,让学生多一份活气、增一份灵气,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喜欢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对文本的内容、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评价。尽管学生的感受理解可能很肤浅,甚至可能很“怪异”,使人一下子感到不可思议,但是,站在师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抱着尊重学生的态度,教师不应该轻视学生的感受,应热情地鼓励、引导,用心去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同时针对其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中的缺陷、不足,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他们心灵得以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二、挖掘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健康人格

语文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成的,学生可通过阅读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味生活。数百篇课文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内容。当然,这种教育不是集中有序地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深深地蕴藏在课文中,蕴藏在字里行间;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教育因素综合且并存的。教师要正确处理和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资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1.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报复、自杀现象触目惊心。青少年对自己(他人)生命的漠视,令人忧心。在震惊、惋惜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广大学生而言势在必行。只有从小教导青少年敬畏生命,才能促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因此,在课堂上当我们慷慨陈辞赞颂“文天祥宁死不屈”、“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临危不惧”的英雄壮举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树立“生命最宝贵”的理念。诚然,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但不一定值得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们学习和效仿。

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以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无疑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强和自信心。

如学习《小桔灯》,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在困境中仍对生活充满信心,镇定、乐观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等课文,教育学生学习那些革命者在黑暗社会中坚强地站出来与反动势力英勇地斗争,他们的自尊、自强、自信心是何等强烈,又是多么不容易。同时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体会、写读后感,深深地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学生常会因为学业担忧、社交障碍、生活失意等而忧郁苦闷紧张,从而产生挫折感,影响到身心健康。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他们从中吸取力量,以书中的主人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正确面对挫折,学会调适心理。遇到挫折,首先要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多方分析原因,不能怨天尤人,再尽力去补救或改变,走出困境。

如学习课外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那坦然面对挫折之精神就值得学习。他四十几岁才进入长安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可一年后就被权贵排挤出长安,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挫折。可他并未消沉,而是蔑视权贵,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让学生在阅读伟大的心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入各科教学之中,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角落,这是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尝试。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与同行们一起开辟一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育心理论文:浅谈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

在公安工作中,民警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但警务工作的突发性、危险性、应急性等特点,决定了民警必须承受比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多得多的心理压力。民警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而又疲惫的状态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民警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焦虑、易怒易燥、抑郁、精神沮丧等症状,这给警务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如冷硬横推、粗暴执法等,甚至还出现精神疾病、自杀或犯罪等极端行为。因此,对民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迫在眉睫。

一、警察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意义

警察心理健康,是指警察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依据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可以这样定义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无任何明显的心理上的障碍或异常表现。

2、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与集体中的主流评价相一致。

3、保持稳定、乐观向上的情绪。

4、能保持统一的人格。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和需要、兴趣、动机等因素应与外显行为保持和谐统一。

5、良好的人际关系。

6、社会化良好。对周围社会能够很好的适应,掌握社会所公认的各种观念和行为方式。

7、控制能力强。

从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看出,重视心理健康,对警察的心理、生理以及公安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心理健康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民警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应激,这就要求民警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民警很好的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2、心理健康可以预防心身疾病的产生。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起因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等。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矫正不良的心理反应,积极发挥各种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有效的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

3、心理健康可以防止出现某些意外事件。民警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诱因,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出现意外事件。例如,当民警捉到犯罪嫌疑人后,多数犯罪嫌疑人都会想方设法否认罪行,此时如果民警心理健康水平低,很容易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出现刑讯逼供现象。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可以预防这类事件的出现。

4、心理健康可以使警察提高工作效率。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要面对和处理繁多复杂的工作任务,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民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以更高的效率处理好各类复杂事务。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要像重视身体健康那样,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对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公安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

(一)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1、面对错综复杂的执法环境,面对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面对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意外事件,基层民警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公安工作越来越难干了”,这是大多数基层民警的心声,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一线执法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遭遇群众围攻、殴打、谩骂、污辱、诬告,绝大多数民警抱着忍让克制的态度,不敢在行为上、语言上有任何过激的表现。据不完全统计,自20__年初至20__年底期间,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受阻达2200余次,其中有632次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

2、舆论宣传的负面影响,社会对民警的过高期望,使得公安民警自尊心受到损害,怕“引火烧身”的心理突出。公安工作涉及面广,任务复杂艰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许多群众认为公安民警就是无所不能、随叫随到的“超人”,而一旦案件久侦不破或是极个别警察犯了错误,社会舆论就毫不留情,大肆批评。很多群众以偏概全,将公安队伍中的个别问题当作全体民警都存在的问题,讽刺、贬损之词不绝于耳,对立情绪严重,大大损害了公安民警的自尊心。近两年来,民警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越来越多,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例证也为数不少。所有这些,均给公安民警工作上带来了影响。这使得大部分民警对执法问题持谨慎态度,常常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执法放不开手脚。

3、工作负担过重,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民警心理上产生了厌倦感和恐惧感。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休息时间难保障,生活无规律,身体长期得不到休整,使基层民警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据调查了解,当前民警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有:心脏病、肠胃病、高血压、颈椎病等10余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公民平均寿命为70岁,而公安民警只有47岁。市交管局20__年民警体检结果显示,参加体检237人,查出患有各种疾病的有210人,占参检人数的88.6%。

(二)公安工作的特点是导致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

公安基层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警察是一个高度紧张、充满压力的职业,它也是导致基层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基层公安工作岗位的特点主要有:

1、高危险性。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近年来,犯罪分子持械持枪暴力拒捕、袭警的案件显著增加。据统计,20__年,我国有472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近5000名民警负伤。在丽水,袭警事件也经常发生。就在前两天,我交管局民警习强同志还在值勤过程中被暴力抗法。

2、工作时间长,身心难以得到有效放松,生活质量不高。在警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基层民警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节假日往往只是一种象征。据统计,每名民警平均每天加班5小时,每人平均每月加班15天以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民警饮食、睡眠、娱乐等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几乎没有时间去关心家人,难以承担家庭责任,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均受到消极影响。

3、组织内部管理压力增大。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等级评定、全员竞聘上岗……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为进一步锻造高素质公安队伍,不断探索、大胆改革,这一系列管理举措的实施,激发了公安队伍的勃勃生机,但与此同时,公安民警所感受到的组织管理压力日益增大。一些基层民警把自己的工作环境形象地比喻为“上有高压线,下有地雷线,前后左右都是警戒线。”

因此,针对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现状,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三、加强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不断加强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增进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各级公安管理者的高度重视。20__年10月份,公安部召开了相关的会议,并制定了规定,对新录用的公安民警和录取的公安院校新生要通过心理健康测试。有关民警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也在积极的探索开展中,像深圳、杭州等地公安机关就专门成立了“民警心理咨询热线”,接受民警及其家属的求助。这些都说明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正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相关机制也在进一步的创建当中。

我认为,当前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从优待警。

1、提高民警的工资福利待遇。由于民警不能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工资成为民警收入的唯一来源,应严格落实超时工资补贴,使民警的超额付出得到切实的回报。

2、加强民警合法权益的维护。广大的基层民警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风尖浪口,遭受到的侵害、投诉较多。公安机关要加强民警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成立民警合法权益维护委员会,建立规范的投诉查处反馈制度,确保民警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积极为民警创造敢于严格执法、秉公办事、放开手脚干工作的良好环境。

3、建立完善民警定期体检制度。保证民警在一年内能够享受到身体健康全面检查,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切实让民警从心理上减轻顾虑和压力。

4、切实落实民警休息制度。民警应享有的休息日、节假日、年休假,各级公安机关应予以保证,确保民警身心能得到及时调整。

(二)科学管理,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1、加大公安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部分群众对公安民警产生非议和偏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公安机关的职责和存在的实际困难不够了解。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公安正面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公安民警的了解,为民警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赢得更好的社会环境和人际氛围。

2、合理安排警力,不搞政绩战。目前有的上级公安机关在布置任务时存在短期行为、缺乏协调、过于集中等现象,令基层疲于应付。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减少和避免公安民警从事非警务活动,进一步科学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下功夫使警力真正向一线倾斜。

(三)对在职民警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

1、成立心理援助机构,开辟有效的疏导途径。可以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或,让民警有一个宣泄的场所,同时对有心理障碍的民警进行治疗。

教育心理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明显的实践效果。教师如何抓住学科教学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论述教师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出现校校设有辅导机构,人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我校以专项教育和学科渗透为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指的是“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身心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请记住我站域名/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发展心理的重要时期。一般认为,高中生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①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情绪比较稳定。②有理想、责任感和进取精神,乐于学习和实践。③有正常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自控、自律能力。④正确地估价自己并正确地对待现实,自尊自强自信。⑤乐于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能识别和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

我校是一所面向防城港全市招生的高级中学,生源来自不同区域。有受农耕文化、山林文化、渔村文化和里弄文化束缚的农村学子,也有受经济大潮冲击和开放意识影响的城市学生,他们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心理水平上都有很大差异。不少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成长方面存在厌学、逆反、敏感、嫉妒、自卑、忧郁、烦恼、早恋等不良心理现象。中学生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原因居于身心发展异步、升学压力超重、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心理问题给中学生成长带来阻力,也给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类似徐力弑母和马加爵悲剧不断上演,让我们痛定思痛:一个“有才无德”的人比一个“有德无才”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大得多,心理问题的“杀伤力”难以控制,道德教育和情商教育比智商教育更重要。中学加强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为“让每个进入市高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走向蔚蓝、走向开放、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我校以“人的现代化教育”为办学理念,构建“成人成才”的育人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以促进学生心智同步发展、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学校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理论依据

1、认知活动与心理活动密切联系

教育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并形成道德品质和人格的过程。心理学认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实现的。赞科夫话:“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健康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是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科教学所占时间最多、份量最重、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全面、最深刻,所以要抓住学科教学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教育教学目标相互统一

高中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育的内容构成一个统一体,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但不能互相替代。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体育为本,智育、美育和劳育以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服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具体包括: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育之中,与学科教育教学并行不悖,目标统一。科任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列入教学计划和备课教案之中,并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着重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感,健康的情绪、情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自知能力、自律能力、交往能力等等。素质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教学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具体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情商”。所谓“情商”是相对智商而言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它反映一个人了解自我、纳悦他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情绪、把握心理平衡、承受挫折的能力。实施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

互相渗透,加强情商教育,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1、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也有心理问题。近年来,有关教师体罚学生,虐待学生的事例越来越多,有的触目惊心。专家认为原因主要在于师德低下和心理问题严重。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和心理问题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危害”比学科教学能力低下所带来的影响更坏。教育部早在1999年第13号文件中就已经强调:“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 21世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了需要知识技能以及崇高师德的奠基之外,更需要高超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作为支柱。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心理健康之师,重视师德修养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观念上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诸如环境、经济、地位等外因,也有教师自身的文化、师德、身体和个性缺陷等内因。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育能力,一方面靠社会和学校改善外因条件,另一方面靠教师自身调整内因。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保健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关键从自我做起——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终身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2、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以态度影响态度、以知识丰富知识、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情感熏陶情感、以健康促进健康”实现教育的目的。为此,我校倡导“导师制和导学法”——每一位科任老师与部分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思想、生活、学习和心理辅导教育关系;以启发、引导为原则,灵活地运用有利于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智能的“导学”方法实施教育教学。“双导”贯穿学科教学始终,“导知、导趣、导情、导智、导行、导能……”导出健康、快乐、智慧新天地。

⑴引导学生立志成才

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萌发和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学生在注重课业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设想未来。是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还是功成名就潇洒人生?是出人头地做明星大款,还是甘于平淡做平民百姓?是沉迷网络追求虚幻世界,还是务实求真享受快乐生活?在高中这个“多梦季节”里,学生胸怀大志是好的,盲目“追星”是错的,没有目标是可悲的。如何引导学生“心里有梦”,并让学生懂得“抛开杂念、努力学习”是“圆梦”的唯一途径呢?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优发展”,首先要求学生从高一开始作出目标定位和心理定位,避免陷入盲目、空虚、迷惘状态,出现心理偏差。具体由“导师”研究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预测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优缺点和亮点,建立自信;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制定周密的远期和近期学习计划,并为实现目标全力以赴。事实表明,立志有利于成才。马克思青年时期立下“为人类幸福献身”的崇高志向,在中学时代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崇高的志向激励他们为祖国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学生早立志、早成才,立大志、成大才。

⑵改善校园育人环境。

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受环境影响和意志支配,环境育人的道理是显然的。学校的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硬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软环境),前者包括校舍建筑物、体育场地、教室和实验室的内部设施、广播宣传设备、花草树木等;后者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和人际关系上。我校在硬环境建设上追求象征海洋文化的“蔚蓝”特色。精心美化“海韵”草坪、“品节”竹林、“文化展览”大厅,让它们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熏陶人格;持之以恒搞“清污”活动,整洁校园、教室、宿舍环境,净化心灵。在软环境方面努力构建“文化育人空间”,创“文明”、“乐教”、“乐学”、“务实”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作风,提倡平等、尊重、健康的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建设中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人际情境、人文情境在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灵。

⑶立足课堂教学“以情育人”

课堂作为专门育人的教学环境,让师生通过情感交流、传承文明、探索新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人格、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个性。

①营造安全心理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心理通常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自卑、懒惰、畏难、逆反等。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突出“知识导学”和“情感导学”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先从老师的亲切教态切入放松学生的心情,用师爱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保证师生平等相待、生生和睦相处;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智慧设计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教学情景、层层递进启迪学生的心智、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用宽容和鼓励唤醒学生注意力、消除自卑和逆反情绪、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转。实践证明,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创设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满足学生“被尊重、被宽容、被关爱、被赏识、被激励……”的内在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愉悦、自信、成功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动力。 ②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良好的心理品质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做事的内在动力。“教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课堂导学首先要导兴趣:一挖掘趣味性教学内容。二运用幽默式教学艺术。着名讲演学家海因兹?雷曼麦指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教科书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教师将学科知识寄于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述;通过滑稽、可笑的表情动作寓乐于教,可以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愉悦学生的身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主动的观察、思考、质疑、探讨和实践将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和思想影响内化为已有,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转化为其它兴趣,如参加文体活动、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只有快乐的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余生活才能让学生倍感充实,生活充满情趣,乐此及彼。 ③培养学生情感

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的外在表现称为情绪。中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如“喜欢、快乐、爱慕、敬仰、骄傲、自信、成就感等”,也有消极的感受,如“悲伤、忧郁、厌恶、憎恨、羞耻、自卑、挫折感等”。列宁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不可分割。情感教育因素,潜藏于教学环境、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之中。学科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学科知识中得到情感源泉,还可以从教师身上汲取情感力量。

发挥学科优势。每门学科都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广阔空间,不同的学科,渗透的内容侧重不同。例如体育学科,通过体能、技能训练和竞技 比赛侧重渗透组织纪律性、义务责任感、竞争意识、团体合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既达到健体的目,又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一些专家认为,奥运会上运动员身体方面的竞技占20%,而80%是心理上的挑战,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非常重要。理科教学以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美熏陶学生,培养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文科知识蕴藏更丰富的情感财富,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为学童开发心灵”、熏陶人格和感化学生个性。政治、法制、哲学教育让学生识别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增强明辨是非能力。艺术学科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科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有效。不管是艺术欣赏还是技能训练,学生都深深陶醉、愉情怡神、益心健体。“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性情”,绘画艺术给人无穷的美感和想象力。

发挥楷模作用。推行“成人、成才”的德育模式,实践“导师、导学”的育人过程,需要倾注人文关怀,用师爱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感。学生“成人”的内涵主要是学会“关心”、学会“自律”——关心自己和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等;严于律己、宽容别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要求等。要让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有关怀、慈爱之心,教师必须先有爱心。把爱心具体化到日常的“导师”活动当中:经常到教室和宿舍走走看看、与学生聊聊天、指导学生活动,通过倾心交谈、作业本寄语、操行月报总评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爱心具体化到课堂的“导学”过程当中:表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和宽容的教态,让课堂多点人情味,多些人文关怀——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融洽、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健康。老师关心学生、学生关心他人,让学生在成长中享受人文关怀,在人文关怀中孕育人文情感。 ⑷加强课后辅导增进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也要融入课后辅导之中,巩固积极的学习心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习是生存之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读书学习”既是个人也是社会的一种责任。学习关系到人的一生成就和幸福,高中生只有搞好学习,心情才会愉快、生活才会充实。高一是学习知识的衔接期,也是心态发展的过渡期。科任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高一阶段,着重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上养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利用教科书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的习惯,生活上要养成“尊师守纪、言行文明、爱护公物、整理内务、讲究卫生、合理膳食、按时作息”的良好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中收获的喜悦无与伦比。学生在高一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培养自觉认真、善思好学、合作探究、锐意进取的心理品质,有利于端正生活和学习态度,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础,为高二、高三的更优发展铺平道路,对于今后的求知、做人、做事都将终身受益。

全方位指导,消除情感困惑和青春期烦恼。中学生拥有人生最美好的青春,但家庭问题的困扰、人际关系的失败、学习落后的苦闷、还有沉迷网络、陷入早恋的烦恼给青春蒙上了阴影。“导师”心里要时刻装着自己的“导生”档案,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和哲学的高度上教育学生,摆事实、讲道理、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充实生活;支持男女生正常交往、接受性知识教育,拒绝早恋;提倡健康上网、远离“电子海洛因”等等;教给学生一些转移压力、渲泻烦恼、缓解情绪、平衡心理的方法,如倾诉、聆听、阅读、散步等。烦恼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意义。学生若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对待烦恼,在经历不幸、遭遇困难和挫败之后,及时调整情绪和平衡心态,会有更多的感悟和收获,成长更快。通过“导师”的全面指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强学生明辨是非、抗干扰能力、自律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引领学生走过成长的烦恼、走进知识的海洋、走进健康的乐园。四、实践体会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不同于专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不同于专项教育拘谨于内容和形式固定,它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只要教师有健康意识、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造成学生心理缺陷的因素,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汲取前人的精神财富充实心理世界,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我、容纳他人、融入集体、适应环境、做一个健康乐学的人——目的也就达成了。实践证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但由于人的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微妙性和复杂性,要全面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得依靠专项教育或其它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和健康发展,值得坚持不懈地实践下去。

教育心理论文:浅谈心理暗示在教育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仅对学生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还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心理暗示,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使之达到充分的自我发展。

关键词:心理暗示 自信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人的自尊心是很奇怪的,一旦得知别人想要干涉、控制自己,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抵制的情绪,不愿就范。而暗示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暗示者不明确表示用意,用含而不露的方式影响他人,受暗示的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大部分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课铃响了,教室里却还乱哄哄的,这时候与其声色俱厉地批评孩子,不如温和而轻声地提醒大家,“某某同学已经准备好上课了……”这不仅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去强调纪律,而且可以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上课。现结合自己在平时教育中运用心理暗示的实践,谈谈体会。

一、一个善意的微笑

教师的微笑是学生心中明媚的阳光。一个人的微笑,能使陌生人感到亲切,能使朋友感到安慰,能使亲人感到愉悦。教师的微笑会带给学生自尊,自信和自爱。

那是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豪情满怀的我,大声的问学生:“你们喜欢语文吗?喜欢语文的请举手!”久久,久久,台下一片寂静。我的心冷飕飕的,一种无法言语的酸涩突然袭击了我的热情。“不,我不能表现出失望。”我在心里暗暗的对自己说。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的失望不会带来任何的希望。短暂的调整后,我笑容满溢,满怀激情的对他们说:“同学们,今天你们可以不喜欢,但我相信,明天你们一定会爱上语文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并非‘人见人爱’的朋友的‘真面目’吧!”“呵呵……”——这一次,我清楚的听到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

微笑散发出了它的魅力,也给了我无尽的动力和勇气!于是,我保持着这种微笑,永存着教学的激情,欣喜的收获着学生们的收获!那一次,我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轮到她时,同学们发出一阵阵嗤笑声。因为她相当内向,都不怎么讲话。她没有站起来。对此,我没有责备其他同学,也没有嘲弄她,只是坚定的、微笑的对她颔首。她站起来,读了一段后就马上坐下了,紧接着又有一阵嘲笑。我心中不禁难受起来:就这样让她在嘲笑中坐下吗,留给她的会是什么?——只会是阴影。于是我微笑着问大家:“她读错了吗?”“没有!”同学们响亮地答到。我又继续说:“那就为她的勇气鼓掌!”掌声雷动,所有的同学都笑了,我笑了,连她也对着我会心的笑了!

也许我并不懂得教学的所谓艺术,但我相信这微笑的力量。就是这么一次会心的微笑,让她走出了曾经那片阴霾的天空,从此在课堂里,便多了一个活跃的身影!

二、一句鼓励的话语

为人父母,为人师表,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必须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父母表扬,老师称赞,对孩子全方位的积极暗示无形中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上进心,增强孩子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其一,父母的赞赏

赞赏是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这就像植物必须每天浇水才能生存一样。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还记得一年级时班里有个孩子,每天哭着要找她的姐姐(她姐姐在三年级),不进教室上课,就是哭着满校园找她的姐姐,无论怎么哄,怎么说,她都不听,于是打电话给她妈妈,没想到她妈妈说,她在家里就不太听话,如果她不听,你们就把她关在班里。于是,我们开始探索对这个孩子的教育,首先打电话让她妈妈来,了解她的详细情况,再次发现这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告诉孩子的妈妈,只要她有一会没哭,只要她在家有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以赞赏和激励,你看:陈昕怡说话的声音多好听,比哭起来的声音好听多了!不哭的时候好漂亮呀!她终于不哭了,主动到教室上课了!后来她妈妈到学校,高兴地告诉我们:“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可以让我的孩子变乖了,真的谢谢你们。”

其二,教师的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渴望得到赏识,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如果我们过多指责,孩子就会因自信心受到伤害而放弃努力。而在鼓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失败。

“我自信,我能行。”我一直用这句话鼓励着孩子。在一次拔河比赛,我无意中听到班里的一个学生说:“我们班肯定比不过他们班,他们比我们高一级了呀……”当时我并没有说什么。在比赛的前一刻,我把学生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我们要自信,要相信自己,我能行,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我们已经向了成功迈近一步。如果我们缺乏自信,即使再努力,我们也已经输了别人一步。”此时此刻,全班学生大声对我说:“我自信,我能行!”比赛结果得了第一。有了这一次经历,在接下来的各项活动中,班里的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信心,不管什么比赛,都想争取第一,并付出实际行动。一次广播操比赛,在比赛之前,很多学生都对我说:“老师,放心吧,我们一定拿个第一回来。”我笑着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们,但也不能骄傲哦。”结果在比赛的过程中,由于有些孩子没有熟练,而没有整齐,失去了拿第一的机会。全班学生愤愤不平,都在责怪那几个学生,不管我再怎么劝他们,也不能熄灭孩子们心中的怒气,因为他们曾向我发誓过:“一定要拿第一。”而后,他们又反过来安慰我:“老师,放心,还有跳绳比赛,我们定可以拿第一的。”我听完不仅涌起一股感动,一群多么有自信心的孩子!

三、一个简单的动作

一根竖起的大拇指、一次简单的活动、一次握握手都能传递情感,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幸福的浪花,让教师的爱像一丝花香久久萦绕在孩子心中。

隔壁班有个男同学,身体有点残疾。放学的时候,有几个学生一看见他就起哄讥笑,模仿他的样子,并骂他。这一幕恰好让我看见了,心里特难受,真想上前狠狠地批评一翻,可我想到了学生的日记,想到了那一个个感叹号,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使学生真正地受到教育,也许我应该改变自己的处事方式,于是我走到了他们身边。 孩子们见到我,亲热地向我问好。我微笑地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孩子们一听,可高兴了!我宣布了游戏的规则:参加游戏的人要用布蒙上自己的眼睛,然后比比谁最先绕过障碍到达目的地。游戏开始了,我特意让那几个嘲笑残疾人的学生先参加游戏,他们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可事实上,这个游戏没有他们想像得那么简单。在什么都看不见的情况下,他们经常会碰到障碍物或者迷失方向。有个孩子落后了,一着急不小心摔倒了,我和旁边的孩子都急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关切地问:“没事吧,还继续吗?”他点点头,最后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游戏结束了,孩子们告诉我:“蒙上眼睛什么都看不见,心里觉得很害怕、很孤独、很无助,后来有朋友帮忙了,心里才觉得踏实。”我抓住时机接着说:“同学们,我们刚才当了一回盲人,那你们再说说残疾人的

生活幸福吗?他们最希望得到什么?假如你是一个残疾人,有人伤害了你,你会怎么想?”孩子们低下了头,有的说:“残疾人内心一定很痛苦,生活上肯定会遇到很多不便。”有的说:“残疾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希望有人来帮助他……”在孩子们议论纷纷的同时,我发现那几个嘲笑残疾人的学生头更低了,脸红了。

瞧,巧妙的换位体验,就让学生认识到了自身行为的错误,远胜过于言辞激烈的批评。这一触摸心灵的情感体验,不但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还激发出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拨动了他们内心爱的琴弦。

孩子是可爱的,当我们的心与他们的童心能真正交汇的时候,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笑,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手势,成功的曙光可能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教育心理论文: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摘要】 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关键词】 冠心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在护理工作中,笔者通过对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1],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8例均为2002年9月~2005年9月收入的住院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病例中男65例,女33例;年龄47~76岁;离休人员36例,退休人员62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0例,中专以下68例;病史在1年以内有20例,1年以上52例,其余26例为初发病例。

2 实施方法

收集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并查阅门诊病历,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

确定健康教育方式,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如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示教与自学相结合。

3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内容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如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酗酒、情绪波动等,经临床观察,这些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忧虑、恐惧、否认、角色紊乱等[2]。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3.1 焦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3],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忧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

3.4 否认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3.5 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3.6 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 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4 效果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教育心理论文:谈谈学校为什么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子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性正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性的。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并非是截然的和绝对的,人无法被截然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侧面,只是哪种情况占主流和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的这种相对性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全员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诚然,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如前所说,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还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一个小学生最初在课上捣乱,可能就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只是他以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如果教师重视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他就会觉察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进而调整自己和班上同学与这位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多地给这位学生以积极的关注,并不失时机地向他指出引起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的合理方式是什么。很快,这位学生课上捣乱的那些行为问题不见了,而变成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孩子。相反,如果以传统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这位学生课上表现出来的捣乱行为,这位学生很容易就被纳入坏孩子的行列。而且由于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没有被觉察和得到满足,他将免不了还会继续捣乱。久而久之,由于长期被当成坏孩子,这位学生也就会自认为是坏孩子,并真的捣乱起来。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认可与重视。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

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中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中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此外,在中小教育实际中,合理安排和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还应注意根据学生年龄阶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在小学、初中、高中侧重选择三个层次中的不同内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小学阶段通常以学校生活与学习适应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初中则往往以青春期教育、代际关系调适、情绪调控、自信心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人格塑造等为主要内容;高中又通常围绕学习能力提高、考试焦虑调适、升学及就业辅导、人格培养、人生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考虑上述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性与系统性,以期在宏观上形成伴随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例如,学习适应、情绪调控、人际关系调控、青春期心理咨询、自信心培养、意志力及耐挫力培养、人格塑造等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各个阶段都十分重要,这就需要统筹安排,注意保证这些内容的系统性,体现出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等特点。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