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2-06-11 09:07: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中学化学问题探究教学的实施方法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制定清晰的探究目标,设计合适的探究问题,创设活泼的探究学习环境着手,论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论文关键词:探究目标;探究问题;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如何实施探究教学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作为教师,我们的最大愿望是切实可行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边学习、边应用,边上课、边积累,在反思、议论、总结中,纠正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探究目标不明确,问题设置不恰当;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时间关系,没法顾及学生的具体体验,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课堂探究活动偏离了教学主题,教师无法控制;课堂过于呆板,教师竭力引导学生往预先设计好的探索步骤上走等等。

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在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中,我们渐渐进入情景引导、问题探究式教学这一领域。

所谓情境引导、问题探究,就是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以问题为依托,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一、制定清晰的探究目标

探究目标决定了探究教学的活动走向,要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学,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指向探究目标。探究目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探究活动指向明确,具体目标就会不断被达成,学生就会从内心滋生出成就感,这将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促进探究教学的有效展开。

那么,如何确定探究目标呢?探究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探究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特点。

首先,教师要根据探究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所处的位置,以及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来确定探究的具体目标。

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和学习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准备指的是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学习特点主要指的是基础知识、学习习惯等。

例如,在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之后,我们提出了“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探究活动。该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对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反思,交流合作中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乐于分享他人观点,虚心接受他人指点、发现自己的缺点能及时纠正等。这一具体目标的制定,依据的是探究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准备。目标指向明确,使学生能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能力。

二、围绕探究目标,设计探究问题

制定了清晰的探究目标以后如何才能将这些目标落实到化学课堂上呢?

思维始于问,!题,思维活动决定探究活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在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开始的,提出问题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良好开端。问题的提出主要源自于教材本身,也可能源自日常生活,或来自社会中的某个热点问题或最新的科技成果,抑或是平常的问题赋予它新的视点。可以来自教师为实现探究内容的需要而精心准备的,甚至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或教师偶然发现的,等等。问题要为达成探究目标服务,将学生注意力引导到问题情境中来,并教给学生探究的方式和范围,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活动状态。为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学情、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注意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注意科学发展、社会中的热点等,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恰当的问题。提出问题之后,做适当引导,学生面临一定的问题情境,亲自去体验探究活动,他们的创造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得到提高。

笔者曾经听过一位同事的课,他教授的是苏教版必修化学中氯气的性质这一节内容。为使探究活动展开,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从“为什么自来水不能直接来养金鱼?” 到“怎样用事实或实验来说明我们所推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氧气的逸出会导致水中残留氯减少?”“氯水中有哪些成分?”“次氯酸的性质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一环扣一环,他没有按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之实验开始,而是从日常的“自来水能否直接养金鱼?”的设问开始,拉近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的思维随着一环扣一环的问题而活跃,为了解决问题而积极投入探究学习活动中。

三、创设宽松、活泼的学习情境

已经制定了清晰的探究目标,提出了探究问题,那么,如何去实施呢?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才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这基础上自由创造。

在开始施行探究式教学课堂的时候,我们按照探究步骤,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探究,要探究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去探究,怎么实施研究,在研究中会碰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等。课堂上看似热闹,可学习效果很不理想。通过学习、议论、总结,我们发现原因是条条框框约束了学生的思维手脚,学生没有了自主性,求知欲和好奇心受到抑制,没有了自主尝试对科学问题做出具体的解释的能动性。渐渐地我们认识到了要还学习自主权给学生,创设真实、愉快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宽松、真实、活泼愉快的学习情境呢?

1.创设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情境

实践证明设计出“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和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我们上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在复习到铁的时候,其中有一条性质,铁在常温下遇浓硫酸或硝酸发生钝化。在课堂上笔者把铁片放入浓硝酸中,不易观察到明显现象,学生说发生了钝化了。笔者就反问,你认为铁与浓硝酸作用了吗?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被激发、点燃了,独立思考、讨论、质疑、争论。有同学提出向该试管中加水稀释浓硝酸,变成稀硝酸,观察有何变化,再与稀硝酸和铁片直接接触作比较;有的则提出,将铁片从浓硝酸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也有同学提出将从浓硝酸中取出的铁片用导线与铜片连接,同时浸入三氯化铁溶液中,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等等。然后给他们提供一些相关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付诸于实践。学生很感兴趣,学习效果也很好。

一个简单的问题,用新的视点处理,激发了学生 探究学习的热情,自然而然的复习了浓、稀硝酸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原电池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2.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

如果在教学中创设学生能自然提出问题的学习情境,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去解释事物现象,并努力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尊重学生的不同的认识程度,创设自由讨论的气氛,学会能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评价。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究体会说出来,互相质疑,引导学生参考别人的看法来补充或修正自己的看法,最后让学生自己做小结。

3.实施小组探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情境

实践证明实施小组探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不但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又能实现成果共享,这样不仅仅创设了活泼合作的学习情景,同时也有利于解决设备有限的问题。

四、实施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1.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设计成探究学习的形式,而且探究内容的选择要恰当。

2.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准备情况和学习特点,还要考虑到尽量让学生的思想、观点充分体现出来,把学生的能力尽量

测的‘自来水中残留氯’,是否成立?” 再到“怎样除去自来水中的残留氯气?”“日晒究竟使残留有氯的水发挥出来。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思考。当然,教师不是事事都懂,且站在讲台上,任何人当场的反应能力都是有限的,不能不懂装懂,要与学生坦诚相见,一起探究。

3.探究的手段多种多样,有结合化学史实施探究,查阅资料、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也有单纯的思想问题与思想实验的探究,更多的是实验探究学习。

4.探究学习的时间是不能被限定的,而课堂学习时间是限定的,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不但能解决课内时间不足的困难,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外学习,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有利于突破课堂对教学活动的限制。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实施的问题探究教学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如对探究内容适度性的把握时常不准;教师在课堂上引导的艺术性——这一能力捉襟见肘;不能及时引领学生进行反思或教师反思后的东西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课课都创设出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情境;对分层次设置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发展的课堂实施不够;对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等等。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基于说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探讨

摘要 阐述了化学说课的发展和特征以及说课的形式与内容,探讨在新课标下化学说课方案的实施,以及化学说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评价与价值。

关键词:说课;化学教学;新课标;评价;价值

1.前言

1987年6月底,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要从本区的教师中选出几位参加市教坛新秀的评选。可当时临近期末,课已讲完,要像以前那样采用听课的形式显然不太合适,怎么办?这时,有人提议选几课,让有关的老师来说说他们的教学设计,以说“课”代替听课。结果发现说课同样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一个老师的教学业务素质,而且比听课更省时高效,更简便易行。联想到影视、戏剧导演的说戏,于是他们把这种新的教研活动形式命名为“说课”。从此,现代教育词典增添了一个新名词——说课。

尔后,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对说课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和推广,伴随着说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伴随着说课研究协作会队伍的不断壮大,说课活动已遍及全国,理事单位近300家,会员5000余人。同时,说课也逐渐走出小学,走进中学,走入师范院校,为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与此同时,说课由红旗区教研室的一个教研活动,发展到河南省“八五”教育科学重点课题,2002年6月《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次研究》又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研究层次在不断得到提升,说课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并逐步在教育界同仁中达成共识。

1992年,根据全国开展说课活动的态势和各地教育科研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本着“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携手并进”的宗旨,成立了“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

说课活动诞生十七年来,尤其是协作会成立后的十几年来,说课活动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等地,其影响已走出国门。1997年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上,由12个国家的代表聆听了红旗区说课的经验介绍。说课虽源于小学,但已被普及推广到中学、大专院校和学前教育,它已在各学校教育科研活动中发挥出了它的独特作用。说课组织进一步壮大,很多地区纷纷成立说课研究分会。海南省说课研究分会、黑龙江东部地区说课研究分会、山西运城说课研究分会、上海市说课研究石化分会、新乡市说课研究学会等相继建立,理事单位发展到近300家,会员5000余人,目前已成功地举办了七届全国说课年会。[1]

进入新世纪,走进新课程,面对新课改,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再也不是只知教书的“匠人”,而应该是一批拥有正确教育观、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教师的工作方式也逐步由独立、封闭变为开放合作、交流共享。

事实上,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事先把人员培训好了“整装待发”,此次课程改革也不例外,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师要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产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思考和研究,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不具备反思和研究能力的教师,难以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说课”作为深层次的教学研究活动,作为教学与科研衔接的一个“亮点”,备课与上课的一个“纽带”,为反思教学和理论提升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操作平台,创建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制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搭起一座成长的桥梁。教师在说课中不仅注意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又注意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然而,说课“说什么”才能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呢?说课“怎样说”才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呢?这应该是说课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专家,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简言之,即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2]

化学说课是教师依据化学教学科学理论、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所施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和任 务,阐述教学过程,讲解施教方案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活动形式。[3]

说课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教师整流器体素质的体现,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说课和备课、上课有着显着的区别,它虽然源于备课,但又高于备课,说课不仅要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么教”,因此“说课”绝不是备课的简单再现,而重在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给予理性的概述。说课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理解、掌握的程度,也有赖于教师对教育理论运用的程度,它是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说课是一项教学创举,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使教师会切实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它把教师从单一的教学被评价者转变为被评价者和自我评价者的双搬弄是非身份,把教师以前被动接受他人评价的行为转变成主动接受他人评价和积极评价自我的行为,使教师站在一个统筹者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课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形式和新突破。[4]

2.化学说课的形式和内容

2.1化学说课的形式说课按时间顺序划分为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两种。课前说课,主要说构想,具有预定性;课后说课主要说反思,具有总结性。目前的化学说课大多采用课前说课。针对不同的目的,说课还可分为教研型、汇报型、示范型、竞赛型等四种。就其本身而言,这四种类型的说课,其目的都在于进行教学研究,只是由于组织者有着不同的目的,希望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才有四种说课类型之分。教研型说课是指备课时教研组内部的小范围说课,形式比较自由,内容比较广泛,气氛也比较轻松,有利于同行间的交流、切磋;汇报型说课是向前来听课的领导和同行进行说课的实际操作,展示说课活动开展的状况和水平,求得批评和指导;示范型说课则是由操作者做出榜样,供大家研究、学习;竞赛型说课则用于选拔优秀,所要说的教材内容往往由当场抽签决定,对“备说”和“说课”的时间均有严格限制。[5]2.2化学说课的内容 在化学说课的诸多环节中,内容应是说课的中心环节。化学说课应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2.2.1说教材说教材,就是介绍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前后知识的联系,知识点的范畴,思想教育契机的选择,练习的设计等。通过说教材,确定本章节的知识目标、智力目标和德育目标。[6]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说课前一定要先读懂教材,了解课文“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弄懂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说课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来教材:1.阐述本课题的教学背景,即说清本课题内容在本节、本章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有时也可以说对其他学科的影响等);要说清本课题教材内容的主要知识点、能力点和前后教材内容的联系和区别;说清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在本课题教材内容中的体现;说清本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有什么重要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2.展示本课题的教学目标(要增加哪些知识、提高何种能力、开发什么智力、启迪什么思维),说出教学目标中不同层次的要求(如识记、理解、掌握、运用等),说出体现这些教学目标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思想教育点,并说出确立本教学目标的依据。3.确定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即根据教学目标说清本课题内容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人格因素等实际情况说出本课题内容的难点。4.讲述课题内容在教材中的逻辑结构与学科逻辑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本课题教材所作的删减、增加、修改以及顺序的调整,并讲述这样处理的理由、依据。2.2.2说教法说教法,就是介绍在授课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教法的选用,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本校的条件,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特长来确定,并不强求一律.但要求体现“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原则。[7]我觉得,教师在这方面最重要是谈谈自己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谈谈自己在课堂上主要采用哪种课堂教学模式及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模式、所使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及其使用的目的等. 以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提出哪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目标,估计学生会有哪些思维结果,以及对学生不同的思维结果,教师将要采取哪些措施。教师在授课中还要侧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根据学生的基础,为保证学生进行高效而有趣的学习所创设的教学环境(即如何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2.2.3说学法说学法,就是介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来进行。总分结合,灵活多样,抓住契机,引导示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手脑并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宗旨,启发学生尝试探索,分析比较,择优选用。[8]我觉得教师在授课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应着重教学生怎样学会学习,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等,并说出其理论依据。 2.2.4说教学程序教学程序,就是教一课时或一课书的教学活动展开的进程。说教学程序要说教学前的预备、教学中的安排、教学后的延伸。如怎样导入新课,新授内容的讲法,练习的设计等,每一步骤尽可能说明这样做的意图,要说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分析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9]我认为教师在说课时主要说清本课题教学过程的总体框架(例如新课导入、新课讲解、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等)以及各板块的时间分配。以及要说清在新课讲解中突破教学重点的主要环节的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以及学情依据。2.2.5说板书设计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得知识信息的,它是最简易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板书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因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手段。[10]这方面教师可说出板书设计的主体内容及其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说出如何设计板书体现课文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形象化,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还要说出如何综合运用文字、图画、线条、色彩等多种手段,强化了表现力,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观点都受到了感染的熏陶,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3.化学说课方案的实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已经逐渐被老师们所熟悉和认同。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新课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远景,那种洋溢着智慧和激情的课堂确实令人神往,可是,如何把新课标精神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如何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那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呢?教师们在教学中自觉地带着研究的目光从事教学,他们开始思考:我这样进行教学行吗?我还可以怎样做?到底应该怎样做?有了这样研究的心态,有了这样反思的精神,教学中便处处需研究,时时需研究,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那么,把你的想法和做法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切磋、探讨,于是便产生了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说课。[11]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说课讲稿?怎样才能提高说课质量?说课活动开展起来以后,这是必须要很好解决的两个问题,也是参与说课活动广大老师最关心的事。3.1开展说课活动的具体做法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说课的有关文章、报纸、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提高对说课的认识。经常开展“非正式”说课活动,即这种活动可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与同事间的化学教学交流意见和心得体会。最后达成共识:说课是一个由理论回到实践,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对教师理论水平、教学风格、教学能力的展示,是促进教师学习理论、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好的途径。

⒉展示示范性说课。为了使说课活动富有实效地开展起来,使广大教师学有样子行有路子,我们在示范上下功夫:首先推荐教学能力较强的每科一名共6名教师当“先行官”,并由教研组反复论证和修改其 教案,确定无疑后,才进行说课。[12]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换言之,说课重理性和思维,讲课重感性和实践。因此,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繁简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的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听众觉得没必要;说的过略过简,说不出基础内容,听从无法接受。教师可以根据以下说课模式进行说课:

说课艺术模式[13]: 说目标 说重点 说难点 说特点

说教法 说学法

开讲艺术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结尾的艺术

反馈、调控那么,如何把握好“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材制宜,灵活选择把“说”说活。说出该课的特点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这要求教师认真钻研“说”的教材,精心设计“说”课教案,灵活选择“说”课方法,准确实施“说”课教程。3.我认为,每一个课时,即新课、练习课、复习课等都不一定要开展说课活动,我们可以定期开展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说课活动,比如专题说课、教学单元说课、课型课时说课、环节说课等。⑴专题说课。主要解决学科中的教研难题。如大纲的学习与研究,建立学科兴趣,系统复习,自主有效学习,防止分化和差生转化、拔尖学生的深化发展,课堂集中注意力,学习用脑卫生问题等仍是当前教学中的难题。专题说课,即每学期可选几个难题让教师去探索。关键要找出解决难题目的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操作等程序,要求简明扼要,步骤清楚,有操作模式,效果切实可行。对于专题说课,可以推荐有经验的老师及青年骨干教师中进行,时间一般以40分钟为宜。这就要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来看了。

⑵教学单元说课。单元说课的内容,一般可分为:①教学单元的划分及单元课题。②教材分析,主要应说出大纲要求、编者意图、单元内容、单元在整册教材中的位置、重难点的确立、前置知识、新知识、新环节等,这是对教材的静态分析。③前提分析。包括学生的认识前提分析和情感前提分析。一个单元能否教好和学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班学生的基础技能与兴趣、动机等。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也就是平时常讲的备学生,这是对单元学习的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基础,但如果只注重了静态分析而忽视了动态分析,往往不能有的放矢,达不到最佳效果。④单元教学设计。其中包括:单元学习目标的设立,课型课时的准备,重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选择、单元知识网络图的编制,单元训练和形成性测试题的编造。⑤对未达标学生的补偿与管理。⑶课型课时说课。是“说课”的重点,我觉得应注意说清以下五方面的内容:①化学的思想方法和教学的理论根据。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他除了具备深厚扎实的化学知识外,还必须研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提高 教学艺术,如何将处于隐性状态的内容转化为显性状态,例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了实验,化学知识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教条,学习化学必须理视化学实验的思想。

②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知识体系。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一节课只能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互相有关联的知识也是呈“离散”形的出现在课本中,而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的责任和教学艺术就在于把这些呈点阵的,离散的知识变成连续性的、前后连贯的、融为一体的知识。例如,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反应,它分布在从初中到高中的化学教材中,说课时要明确:初中化学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定义,这是狭义的氧化还原反应;高中无机化学中从电子得失或转移去定义,这是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去定义,这是特征的氧化还原反应;高中有机化学中从得失氢或氧元素去定义,这是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③阐明德育与智育、知识与能力 的结合点。对于寓思想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教师们普遍存在一个困难:不知如何寻求渗透德育、形成能力的结合点。“说课”就能学用结合地解决大家的疑难问题。例如讲氨的用途时,可以讲侯氏制碱法;讲原子结构和溶液的酸碱性时,讲清这是量变引起质变原理在化学中的应用于,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使大家明白;渗透德育,切忌形式主义贴标签.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蕴含的可教育因素,就可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的境地.[14] ④说明“重在知识发生过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重知识结论转变到重知识过程的教学,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共同去提示文字背后隐含的内容:知识的实际背景、前因后果、形成发展,以恢复知识的本来面目。至于提示知识发生过程的有效途径,则是创设问题情境,常用方法是设障存疑,似是而非,巧布疑阵,引经据典,类比推理,学习迁移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研究探索的过程,在学习中学会怎样接受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上升为理性认识。[15]所以教师在说课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我觉得重知识过程应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来体现,如下图:

比如说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一般中学教科书上的操作方法是把烧红的钠块放到装有氯气的集气瓶里面,由于氯气有毒,把钠块放进集气瓶的时候会有少量的氯气逸出瓶外,污染环境,那么教师可以从这创设问题情境,钠与氯气反应要怎样才能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完全反应呢?这就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发散学生思维。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下改进(如下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球,以防未反应的氯气逸出污染环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

此实验现象明显,而且又可防止污染环境。既可用于演示实验,也可作为学生实验或边讲边实验时的学生实验。⑤说明教师应该重视学法指导。教师研究教法不足为奇,而研究学法者却比较少见(这是一种教学的误区),说课者应根据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特点,所谓学法,即思维方法,主要的思维方法有实验与观察,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类比与迁移,一般化与特殊化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多种角色:他是编书者,懂得高瞻远瞩统慑教材;他是教者,懂得依据知识、学生诸条件统筹安排教学过程;他还是学生,懂得设身处地探求知识奥秘。这样,教师作为纽带,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与教材(编者)的矛盾。⑷环节说课。主要解决课堂重点环节的设计及突破问题。如课堂导入、重难点突破、课堂点拨、课堂小结、课内测评、布置作业、课堂结尾等。通过说环节,展示教师在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及艺术风格,解决好课堂的节奏及气氛,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学习状态之中,并且让教师说出为什么这样设计,即这样设计的好处,目的及预期达到的效果。一堂好课必须精心设计好各个环节,才能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益。环节说课可有目的的选择几个环节展开竞赛,一般以5分钟为宜。

4.进行普遍性说课。为了使说课活动广泛开展,步步深入,我们每学期安排一定的说课活动。凡是上岗教养员必须参加说课,并把说课列入教养员考核内容之一,登记入档。还可以每学期或每个月举行一次说课讲稿的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或奖金鼓励教师,充分调动老师说课的积极性。

4.说课的评价与价值4.1 说课的作用开展说课活动,为教学研究注入了勃勃生机,使教师的精神风貌发生了显着变化. 说课是教师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是强化备课意识,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具体说来,它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①说课活动,为教师提供了“群言堂”,促进了教师之间信息交流.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解放了教师的思想,改变了教师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方法程式化、单一化的倾向,使教学 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②开展说课活动,有助于克服“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倾向,使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等形成共识。做到目标一致,有的放矢,胸有成竹,深浅适度。

③教师在说课活动中各抒已见,集思广益,互学、互帮、互促、互补,有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特长,发挥教学研究的整体效应。

④说课活动,被戏称为“上阵前的预演,登台前的彩排“。新老教师同台献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助于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传播,有助于先进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推广,有助于青年教师的锻炼提高。

⑤开展说课活动,有助于增进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情感交流,有助于密切干群关系和人际关系,加强学校内部的团结。⑥说课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师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把课说活,就必须了解课堂教学改革趋势。

说课活动,是一项简便易行,讲求实效的教研活动形式,其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十分明显。说课活动的开展,在教学工作中引进了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校领导深入教学实际,检查指导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开辟了第二渠道,提供了便利条件。4.2 说课的评价说课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既然说给其他人听了,说课的人就希望听到别人的意见,听说课的人也应该谈谈自己的看法,以达到交流、切磋的目的,如果只说不评,那就失去了教学研究的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标准,各地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与需要来确定。一般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与教育理论素养四上方面作出评价。4.2.1 说课的评价标准[16]

㈠教材分析①教材的地位及作用。阐明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或本册教材或本章中的地位。学生在刚刚学到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讲解这段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等。 ②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确立教学目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思维能力目标及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遵重大纲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确定目标的依据要具体阐述。③重点难点确定准确。确定重点要联系教学目标,确定难点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阐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意义。㈡教材处理①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针对本节内容,阐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结构,能力层次,对掌握本节内容有哪些不利因素,重点应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对策。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阐述在处理本节内容时,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教学材料的挖掘,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的调整,材料的补充等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及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特别是对材料的安排,内容结构上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意见。㈢教学方法①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阐明本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依据,要达到什么目的。②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实用性。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学生实际,要灵活、实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脱离教学实际,体现用性特点。③学法指导。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科学的学法指导是智能发展目标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㈣教学手段①教学手段新颖。教学手段一般包括:图表、模型、投影、录相、计算机等。提倡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阐明本节课上课时所用教学手段,说课时所用教学手段。②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演义是恰当的应用这些手段,明确这些手段的作用及见解。㈤教学程序①新课导入。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②新课讲解。阐明教师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讲的内容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怎样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师的任务重在“导”字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切实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做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③反馈练习。练习可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阐述练习题的来源,练习题的功能,练习题的操作,练习题的变化。练习要有目的,有成效,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当。所选练习题要体现出层次性、系统性、联系性、针对性。④归纳总结。本节结束后,要总结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如何总结,如何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⑤板书设计。这里的板书是指就这节内容,如果是在上课时,你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板书设计布局要合理,能反映一堂课的梗概和黑板上所出现的主要内容。㈥教学基本功①语言。语言要清晰、简练、确切,讲话的速度要适中。②板书。这里的板书是指教师在说课时所写的板书,字数一般不得少于30个字。板书要醒目,字迹要工整、美观、大方,设计要合理。③教态。教师在说课时教态要自然、亲切、大方,衣着朴素、整洁,动作协调。④教案。这里的教案是指说课的教案,说课的教案要体现说课的原则,集说课内容,上课内容于一体,项目要全,重点要突出,说理要简明扼要,设计合理。

从以上说课评价标准来看,我觉得,说课评价应注重评说教学程序这一环节,说教学程序一般可以看出说课人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以及组织教材的严密性。但是我认为说课并不能全方面地体现教师真正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因为说课主要是体现备课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备课与上课这两个环节之间,重点不仅要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有什么理论说明和实践依据,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完成对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和突破。说课是为了上好课,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也是对上课的总结、归纳、提炼和升华,具有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价值。所以对于说课的评价还应掌握以下三个基本原则。①实践第一的原则。课堂教学是一个从备课、说课到讲课的完整系统。说课的好差,即教学方案设计的优劣,不能仅靠对说课本身的评价来得出结论。说课从本质上看是理论的,是“纸上谈兵”的,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其效果要靠教学实践来检验,因此,对说课的评价应与对课堂教学的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在教学全过程的评价中,说课只宜占一个适当的权重,因为它毕竟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较小的环节。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笼统地说,评价说课是要看该说的说清楚了没有,说得是否有道理。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从中心内容、理论含量、条理逻辑、口头表达等四个方面去进行综合考查。③常规要求与个人风格相统一的原则。化学教学管理上的常规要求是必要的,但这些要求和标准只能反映一般的最基本的规范,很难为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作出评判,越是细致的条款越难做到这一点。教学要有常规、模式,更要有创造、发展,教师的个人风格应该受到重视。唯其如此,才会出能手,出人才。[17]

4.3 说课的价值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中开展说课活动,具有其理论和实践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说课具有营造加强理论学习氛围的价值。说课是现实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体。要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有关因素出发,进一步实现最优化,使教学更加科学化、艺术化、情感化,这就需要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提高化学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以及系统科学的理论素养,增强他们运用教育科学指导教学实践的自觉性。②说课具有提高教师素质的价值。说课必然促使教师更注重教学理论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说课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熟悉大纲,研读教材,而且教学技能、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心理品质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无疑具有积极的影响。③说课活动同时也改变了过去那种重形式、轻效果的“背靠背”检查教案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了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化学教研活动以说课为切入点,丰富了教学研究的活动内容,创造出了一种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教研气氛,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并促使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从盲目 走向自觉、从粗放走向集约、从被动走向积极进取。说课作为一项易于推广的教学研究活动形式,处于教育科研的初级阶段,它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因此不能对说课寄予过高的科研期望值。说课当然要进行研究,但一般不属于学术争论的范畴。说课可以引导教师以教育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的自觉性,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但如果对说课寄予过高的科研期望值,将会产生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把说课等同于教育科研,降低了教育科研的水准和要求;二是对说课的理论阐述部分设定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大多数教师望而却步,干扰化学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实践证明,说课也有其局限性,它看不到教师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看不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实际效果,在具体执教过程中也有说的好而教得不好或教得好而说的不好的现象,但只要将说课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就能克服这种局限性。更有效地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基于以上思考,不难发现,要说好课,平时就必须做到“脑中有理论,眼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手中有特色”。说课的生命力也正在于此,这也是化学教师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所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谈新课标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路径的建设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为了配合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就如何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

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和计算一样,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到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正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所说的那样:“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联系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轻松地学习。要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通过从自然生活到化学认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情况,然后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去进一步认识水,了解水的污染和污染物。结合自来水厂讲述水的净化方法等知识,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获取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结合,体现STS精神,使教师都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体现“活动化“

纵观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化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第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防护》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寻找锈蚀程度不同的铁片或刀片。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锈蚀品,取一片完全锈蚀的刀片,让学生用这片刀片去削铅笔,结果,铅笔没有被削成,而刀片却断了,学生皆惊讶。然后再提出疑问:

1、钢铁锈蚀的原因是什么?

2、钢铁锈蚀后有什么危害?

3、如何防止钢铁的锈蚀?

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教材的变革使人耳目一新,它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能力得到加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教学体现“自主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动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学好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内容时,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根据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收集整理二氧化碳的用途;进一步分析推理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2、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干冰是什么?干冰有哪些用途?去感悟二氧化碳的性质;

3、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请教专家、学者的方式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温室效应的发生?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根据教师的点拨,得出正确的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知识,也能对该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体现“情感化”

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飞跃、逐步成熟的阶段,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特殊的阶段。但是,初中生感情脆弱,情绪起伏较大,要搞好化学教学工作,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重视化学情感教育,发挥情感教育的正效应,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健康的发展。

主阵地。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场所,要做好化学情感教育就要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首先,老师要做到以饱满、真挚的情感进行教学,才能形成学生愉悦的学习效率;其次,课堂上教师一个恰当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都会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促进师生深层的沟通和合作交流。学生会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教学过程;最后,老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解疑答难,做学生的向导,适时地给学生指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之,新课程改革使得化学课堂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使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命活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谈“绿色化学”理念渗透中学化学教学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方向,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绿色化学的研究,并注重绿色化学的发展与教育。我国也对绿色化学教育及其研究问题非常重视,在新课程中强调:“要培养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能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这也恰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理念。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又被称为“对环境更友善的化学”。是人类与自然界生物和谐相处的化学,而这也成为21世纪化学教育与化学方展的主题与方向。

1 教材内容中所涉及的绿色化学知识内容

中学化学中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绿色化学知识:(1)节省资源,提高原料转化率和利用率。例如在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接触法制硫酸、联合制碱法等工艺流程中采取循环操作,体现了绿色化学中节省资源的基本原理。(2)化工生产中尾气回收及转化方法和处理装置以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例如,氨氧化法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炼钢、炼铁等均介绍了尾气处理或尾气吸收装置。这些体现了绿色化学中强调的对环境更良性的生产方式的要求。(3)新教材中涉及的化工生产设计新的化学反应条件,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例如,教材中介绍了无氰电镀,由乙炔制乙醛工业生产中使用非汞催化剂的原因等均体现了绿色化学内涵。

2 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体现

如何将绿色化学的新观点、新思想深入浅出地向中学生传播,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观点的教育,下面的一些做法可以作参考。

2.1 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

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最为重要。为了适应绿色化学的要求,中学化学实验必须进行改革。(1)减量,大力推行微型实验应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应给出限量,实验中除了使用已研制成功的井穴板等微型仪器,还可以把容量瓶、烧瓶、启普发生器等仪器微型化。在微型化带来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借助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放大。(2)努力减少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应努力改革实验方式,减少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有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上进行,如指示剂与酸或碱作用实验、Fe3+的显色实验等。有些定性实验可放在滤纸上完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检验醛基存在等。(3)现行化学课本中有些实验操作时依然存在危险,需要进行删改。例如考虑到硝基苯及苯的毒性,可以删去硝基苯、溴苯制备实验;(4)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每次实验完成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将实验的废弃物分类回收,集中处理。通常实验室的废弃物由实验室的老师来处理,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果将一些学生能够处理的废弃物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将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则可收到良好的绿色化学教育效果。(5)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模拟实验对于有些需要使用昂贵试剂、容易引起爆炸,或必须采用有毒、有害的试剂(如苯、苯酚、重金属等),并在整个实验中排放较多有毒气体、有毒废水,且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实验,可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仿真实验或播放实验录像,避免环境污染以及对师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2.2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知识

中学教科书中有许多与绿色化学相关的内容,如闻气体的方法、氯气的毒性、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等,它们都包含绿色化学的知识。教师只要在备课时充分挖掘和思考教材内容所体现出来的绿色思想,在课堂上就能够适宜地体现绿色化学原则,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绿色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3 宣传和使用环境友好产品

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可以利用合适的时机,向学生宣传不使用难降解的一次性饭盒,少使用塑料袋,不乱扔废旧电池等,向学生介绍重大的绿色化学研究成果,如醇化汽油、环境友好柴油以及绿色环保筷子;要求学生留意生活中具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如绿色电冰箱、无磷洗衣粉、绿色空调器、太阳能热水器等。还可以鼓励大家多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少用机动车。这样,久而久之,在学生心里就会留下绿色化学的烙印,形成自觉保护环境,使用环保产品的习惯和品德。

2.4 考试与作业习题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考试与作业习题是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化学内容,考试与作业习题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思维,还能使学生在考试与作业习题中了解科技动态,学以致用,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插入铝对人体的危害与应用、金属矿物的合理开发利用等内容的考试与作业习题,是学生在学习之余了解化学与生态的关系,融合“绿色化学”于考试与作业习题中,使学生更深入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转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我国有关CMI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CAI的研究已进入推广和使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

CAI教学的发展,在国外始于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程序教学法,即根据刺激反应—强化原则,及时获取教学信息的反馈,有效地实行个别化教学。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发展刚刚起步,软件开发价格昂贵,操作难度大,并未受到广泛关注。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CAI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CAI软件开发更侧重于应用,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习者已有的认识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近几年,由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CAI的发展趋势,正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两个基本趋势,即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通过个体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要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不仅要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还必须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形成自学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CAI教学的主要特点,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首先,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而教师的设问和强化刺激手段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使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CAI可以提供培养自学能力的条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上机学习,并辅之以必要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CAI在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进行全面即时性辅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还具有很好的功能。

CAI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上明显滞后于硬件的配置。而且,相当多的教师对CAI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认识不足,参与不够,对CAI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更鲜为人知。为此,结合我校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实践,我们对CAI化学教学模式提几点看法。

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种模式 (一)计算机模拟教学模式

CAI的模拟功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功能。目前,很多学校的软件应用是这种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CAI的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或不易观察清楚、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内容,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图像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模拟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比传统的挂图、模型或录像都更真实地接近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可反复播放,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CAI在化学教学中的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如原子核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化学键中离子键、共价键形成、溶解和结晶、原电池、电解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NH3分子结构、有机官能团的结构等。另一方面适用于实验难以操作、危险性大而观察不明显的内容,例如,溴苯制备、氢气还原氧化铜、氨氧化、乙酸乙醋水解等。此外,工业生产知识内容,如硫酸、硝酸工业制法,炼铁也可制成CAI课件进行教学。

(二)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

计算机可以控制多种教学媒体,这是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特殊功能。实际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上课也有声音、形象、板书、文字、挂图和实物等,教师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来调整教学策略。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有二层含义,其一是把微机与其它教学媒体相互连接,赋于其它媒体交互性,同时使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手段,使多种媒体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二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即“利用计算机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连接,成为一个系统”,使之具有综合性,即一机多用,同时又可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90年代在法国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我国高中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学校不多。因此,主要的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还是指前一种,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平台,设计课件,操作使用鼠标,简单易行,而且教师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进行CAI教学,应当逐渐从单纯的CAI向多媒体组合的CAI发展。例如,在“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中,我们把原电池中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内容讲授,让学生从微观本质理解原电池的形成,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分组实验教学,利用投影给出原电池实验要求、观察步骤,指导学生实

验,并利用微机模拟原电池所形成的闭合回路,通过电子转移的流动过程和声响,及两极不同颜色的Zn2+离解,H+析出标示出内外电路所构成的闭合回路,使学生认识原电池本质;最后利用录像播放不同新型原电池的工作情况,使学生最终形成对原电池比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计算机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我们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很难在全班实现个别化教学,而实现个别化教学,又是化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由于CAI的课件,主要强调人机交互功能,因此实现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个别辅导模式,主要是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教师,按照程序教学的原则,设计不同的层次递进的教学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程序,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可向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给出高质量的反馈,如遇困难,还可以适当降低学习坡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得到知识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自学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如果程序设计的分支越多,预想情况越丰富,越能帮助反复学习,克服障碍,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程序,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自学方法,真正实现个别化教育的目标。

个别辅导教学模式,由于受CAI课件的限制及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现有的软件局限性又较多,因此可尝试在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当课件使用比较成熟时再做推广应用。

以上我们只对现有的常用教学模式进行了归类,除此之外,CAI的问题解决、教学游戏及查询和问话等多种基本模式,在个别化教学的课件中都有所表现,在此我们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我校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时间较长,不仅在化学学科,在其它各科教学中,都设计过丰富的CAI课件,这主要源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得力于一批对软件开发兴趣浓厚的中青年教师群体。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也在无形中推动了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应用。

在CAI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主要是CAI课件设计比较困难。现在市售的课件,模式单一,价格较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和风格不同,课件使教师选择余地较小;教师本人又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设计程序,而要编程序,难度更大,由此需要有一个CAI教师备课系统,使教师便于选择、存储、检索加工组成课件。

在进行CAI化学教学,要注意展示的应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一味地追求使用媒体,整个课堂教学变成视频图像,或频繁地更换媒体,都会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因此,传统的教学媒体也无需都被电脑取代。

最后,既要注意画面的设计,不追求过分刺激而忽视教学效果;同时又要注意,表象不能代替经验,不能片面追求化难为易,而忽视对学生思维的敏捷和深刻性的培养,应在丰富的计算机表象基础上,给学生思维设置一些坡度,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对中学化学教学能力探索

第一篇

一、化学素养经营阶段

对于所有的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是知识教学的最高境界。化学学科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总结型学科,是对生活规律的科学总结和合理推理。在经历了以上两个阶段之后,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教学已经初见成效。学生在化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认识到了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之间的学科联系,他们已经能够对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实验分析。面对课堂、生活中出现的化学难题,学生具备探究的欲望和能力,总是能够结合自身的化学学科素养,作出合理准确的推断。

二、化学素养培养策略

1.紧密结合化学课本,培养学生化学素养。说到化学学习,初中化学教科书是学生的敲门砖,也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体系性化学教材。化学教材中,不仅仅包含大量的化学知识,更多的是化学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对初中生实施化学学科素养教学、化学方法和化学策略教学才是教学的核心。初三化学课本的编者语,讲的就是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史。例如肥皂的发明过程、氯气的发现等。通过了解这些史实,学生知道了化学发展的动力,并引以为鉴,在日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加以参考和创新,实现对自身化学学科素养的形成。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苏科版初三化学的教学内容越发生活化和实验化,教材内容也是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化学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对学生的化学素养作用巨大。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实验是化学知识获得更新和发展的动力之源,实验化的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又一关键。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等化学素养得到全面锻炼。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激发,对实验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化学实验更多的是由学生自主实施。如此一来,学生的知识水平就能真正地受到实战的考查。有很多的学生看教师演示实验时,觉得很简单,但当学生自己操作时就问题百出。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操作,将手、脑、眼实现同步运用,从而实现自身化学实验素养的培养。

3.改革化学作业内容,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在初中化学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化学教学采用的是题海战术,通过对题型的不断重复和反复练习,实现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目标。但是,这样的化学作业布置是不利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的。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对学生布置化学作业时,应尽量实施题型的模块化教学,减少重复的题目量,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同时,将各类化学题目实施改革,将原本的概念题、理论分析题等记忆性题型改成探究性问题,注重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教学。总之,对初中生化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广大化学教职人员的长期努力。在对学生实施化学素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公平、民主原则,不放弃,不抛弃,在课前课后、化学实验、化学探究中,实现师生的有效交流,全面提高化学科学素养教育的效果。

作者:刘晓莲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第二篇

脑中常要存在这样四个问题:①为什么会错?②怎么做?③为什么这么做?④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那么,错题本每页设计可分六栏,分别填写“题型”、“典型错题”、“正确解法”、“错因分析”、“相关知识点”、“题眼”.可以表格形式体现如下:第三部曲:错题的整理—归类拓展为了上升到更高的能力和水平,在错题本的基础上,对同类的题型进行归类,实现知识迁移.要求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解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同时,还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重做错题时、解答错题时还要这样去思考:①以前有没有做过或者看过类似的题目?②改变条件或设问,此题还能怎样变换?③改编以后又能出现什么新的题目?④有没有其他难度、广度、深度要求更高的题目?如此一题多思,才能将知识灵活掌握,熟练应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也就是说,错题的整理编辑应该更加优化、要分好类别,可以此形式:原题类似题改编题拓展题.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解析在标准状况下,CS2为液态,而CO2、SO2为气态.CS2在O2中的燃烧方程为:CS2+3O2CO2+2SO2,由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因此,无论O2过量、适量,还是少量,反应后气体的体积都等于起始给定的O2的体积.答案:C.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可以免去许多复杂的数学计算,大大简化了化学解题过程,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其优点是不管细枝末节,只需抓住化学反应中某一特定的量保持不变,然后列等式求解便可迅速得到结果.作为我们一线的高中化学教师,平时在化学教学中,尤其是习题课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

作者:施明林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研室

第三篇

一、根据教学要求设疑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教材与学生.这就需要化学教师通过一些问题来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的角度、层次以及课堂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疑能力与思维能力.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教材内容与教学课标,根据课程要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提出问题,这样能够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验、视频、教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化学水平.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设计出更加合适的问题,就关系到能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质疑能力.例如,在讲“SO2的性质”时,教师讲过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讲“C和浓硫酸反应”时,对于验证反应产物CO2,有学生提出:直接使用澄清石灰水验证反应产物CO2是不合理的,SO2的存在对其有干扰,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就是CO2,从而更好地设计了整个实验流程.当然,由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尚未完备,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考虑问题的难易度、学生的兴趣等因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二、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共同构成的,没有学生的互动,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就不是教学. 而教学活动中最普遍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质疑发问.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友好、民主、平等的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因为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能够更加放松,敢于发言、敢于质疑.通过学生之间观点的交流,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改进,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质疑,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质疑的技巧与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虽然敢于提问非常重要,但是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善于提问,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才能保证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具有深度.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与教会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要和旧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做Na2O2和水反应的实验时,往试管中加少量酚酞溶液,先变红,振荡试管红色消失,再往试管中加入MnO2,发现产生了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学生提到了以前学过的H2O2,以此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联想、归类判断、反向思考以及推理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智力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保障了高中化学知识的去伪存真式教学.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设置疑问,并积极将学生带入到思考氛围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质疑空间.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够让学生形成大胆质疑的习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学习效率,保障化学知识记忆的牢固性和应用的顺畅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实验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实用性

一、实验是突破化学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方法

实验是解决化学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方法之文秘站:一,因为实验的方法可以使理论上的抽象化为具体的实验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可操作性,将化学的神秘和具体的实验情境联结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领悟化学理论的科学实质。例如在化学变化的讲述中,学生很难体会新物质这一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加热铜绿和碳酸氢铵的实验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学生看到了水的生成,黑色物质的产生,反应物质颜色上的变化等,从而掌握了化学变化的实质,这样教学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化学实验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选择,注意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实验不一定是单一的化学实验,也可以是实物挂图、自制的各种电脑课件、模型教具等。例如,我们讲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二者结构上的不同引起的,教师就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金刚石、石墨结构模型让学生比较,让学生心中形成碳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它的物理性就会有差异的理念。就能很轻松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利用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中,老师要精心准备,做好课堂预设,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对于实验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要做到目的明确,防止实验教学的无序性。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切不可急于给学生的实验下结论,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预设以外的问题教师切不可以权威和所谓的科学结论去压制学生似乎不符合常规的想法。老师对学生的问题一定要给予科学的引导以形成合理的解释。

二、实验教学是提升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师讲实验,学生照样做的水平上。教师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反思,进而探索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思考优化改进实验。对于许多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常规的现象,教师要认真探索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一探究过程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过程。

三、实验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渠道

教师要把提高学生探究兴趣和能力作为化学实验的重点,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抓好基础的前提下增加其探究性成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讨论等分步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较好地体现化学实验的探究性。要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放开学生的双手,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练,不要纸上谈兵。不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操作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我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永远都是一句空话。总之,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化学教学工作的生命线,但要牢记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学服务,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只有教学的各环节相互照应,相得益彰,构建合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成功,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的化学教学工作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摘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是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是中学化学教师的职责。本文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就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提出几点看法。

重视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热点,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趋高涨。2006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在漫天的浮尘中召开。开幕式上,从黄色沙尘中走来的国务院总理的开场白振聋发聩。温总理提醒代表们: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目前全世界每年因沙尘暴损失480亿美元,我国损失也达65亿美元。如果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与时俱进,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则能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日常教学中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各章节的教学之中。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由于初、高中学生化学储备知识不一样,所以进行环保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可一视同仁。

比如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些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主,适度地进行环保教育,借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阶段主要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环保教育: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年6月20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指出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致使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还利用卫星拍摄的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照片,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漫画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在讲《水》一章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其中:1980年在发展中国家约有3/5的人很难获得安全用水,约有18亿人由于使用受到污染的水而遭到疾病的威胁。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的学生,教学上应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在各知识点的讲解中引入环境科学领域中新信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注意把知识性教育与环保共寓一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就会点点积累,逐步深化。如讲述高中化学教材中“硫及其化合物”时,列举一些事例比如国外的海湾战争、伦敦烟雾事件等。为了引起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又列举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潮黑雨”事件;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并趁热打铁与学生共同分析酸雨的危害、形成,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学生甚至自发地寻找消除措施:有的同学就提出改农村的分散取暖为集体取暖。最后采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有关“酸雨”的题目,在测试题中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化学教材中还有很多知识点可跟环保教育紧密结合,如: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等。抓住时机把环保教育穿插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关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二、环保教育应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据了解,按教学大纲要求,中学需做的化学实验比较多,其中有毒的实验占一半。而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废水回收装置,所以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则显得优为重要。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比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强调硫的用量并在集气瓶中事先放入少量碱液教材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同时,也注意改进实验装置,以吸收实验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例如,改进铜片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改铜片为铜丝,采用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来吸收反应所产生的SO2等有毒气体,使这些气体尽量不外逸,以改善学生实验的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高中有些实验毒性较大,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的有毒物质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所以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动脑设计环保实验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采用全封闭装置制取溴苯:改进铜片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采用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来吸收反应所产生的SO2等有毒气体,使这些气体尽量不外逸,以改善学生实验的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制取有毒气体时,要强调尾气吸收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一个惯性思维:凡是涉及气体的制备就应考虑尾气的处理。对于学生实验要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氯气的性质实验),即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给出限量。这样既节约了药品,又减少了废液、废气、废渣的产生和排放。总之,通过改进一些实验装置,不仅可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还可把化学实验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体验。

三、充分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推进学生的环保行动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所以为了进行环保教育还应开展课外活动。比如把环保实验(如考察本地水的污染及其防治)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让学生从自我构思、设计环保实验,搜集材料书写小 论文。既可补充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又可使学生从接受环保教育阶段上升到动手保护环境的自觉境界。开展环境保护讲座,也是施行环保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比如从学生自身生活考虑,讲解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和化妆品污染。有些学生感受到自己有时也在不知不觉地破坏环境,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改造环境,刻苦学习化学知识。

当然教无定法,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的学习领域中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每一位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未来环保的主人,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智力开发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化学实验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若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认识不足或方法不佳,则必然要影响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呢?本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在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意义

1、开发学生智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们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智育即包括化学实验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包括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人认为智育就是传授知识,这显然是把“智”当作“知”来理解了,这是不全面的。人无知识不行,但光有知识没有智慧更不行,有了知识不会用,知识就是僵死的东西。有了知识又有了智慧,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把实验知识、技能转化为实践工作的创造性能力,因此,实验教学中须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

2、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技人才的基本措施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反映科技成果的科学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由于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学生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所不熟悉的新科学应用技术、新的发现、新的成果,那时,他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弄懂、掌握、应用它们。因此,只有认真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才能使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化学实验教学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其独特的优势

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论证,使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通过实验技能知识的积累和独立思考,不断丰富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智力得到开发。例如,在乙醇制备乙醚的实验中,学生已知副产物有乙烯生成,但副产物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发现得知:反应首先是乙醇与浓硫酸作用,生成硫酸二乙酯,反应伴有放热。然后乙醇进一步与硫酸二乙酯在加热条件下作用生成乙醚,但如果反应时温度过高,则硫酸二乙酯分解生成乙烯,同时伴有碳化副反应现象发生。

这是学生在掌握乙醇加热生成乙醚的基础上,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得出新的理性认识,使其智力得到锻炼。

二、在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方法

1、要加强“双基”教学,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奠定基础

智力和知识、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一无所知,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缺乏一定的知识,就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化学实验这门学科而言,就必须通过课堂理论课的教学,把反映客观物质本质性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的理性知识,在实验中加以检验,并对实验中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讲练结合。所谓“精讲”就是画龙点睛地把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实验成败的关键讲清楚。“练”就是根据教学目的,精心安排设计各种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开发学生智力创造条件

智力的开发与学习知识虽有密切的联系,但智力的开发又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灵活运用,使理论知识渗透于实验操作之中,实验的事实结果又能升华为理论。如果教师是注入式灌输的,学生就只会死记硬背、照方抓药、机械的模仿操作,智力就难以开发。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会得出一些反常的实验现象,有的甚至实验失败。对此,学生往往会向教师提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提问,教师应该与学生一道共同分析实验操作中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样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验,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3、强调实验报告中的问题讨论,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提供积极因素

实验报告是学生学习化学实验中不可疏漏的重要环节,实验是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写实验报告则是将实验结果升华为理性认识,是对实验作全面的总结。在实验报告中强调对实验问题的讨论,并把它作为衡量实验报告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去观察,从而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使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开发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