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7 08:42: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一、必然性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很多的企业抓住了机会,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建立了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节省了管理时间、促进财务转型升级,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在这片改革浪潮中,事业单位似乎与世隔绝,依旧沿用传统管理模式,难以达到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数据;由于事业单位可支配的资金全部或大部分来源国家财政,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对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财政部印发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接连颁布,预示着政府会计改革已是“近在眼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展也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

二、困难与阻力

(一)观念落后,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由于事业单位普遍具有公益服务和政府职能等非盈利的特性,资金来源多为财政拨款或行政服务性收费等事业收入,这一特点决定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不如企业敏感,精细化程度不高,缺乏对自身管理、未来发展的长期规划。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层把财务部门只当作是简单的核算统计部门,财务部门从事的主要是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完全忽视了其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大多数事业单位缺失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框架。

(二)信息化建设滞后

很多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没有正确的认知,大多数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还没有能跟上互联网时代的脚步,仍运用传统的资金支出和账目核对的管理模式,单位的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分离,导致数据信息滞后、碎片化,信息孤岛现象较严重,难以将信息连贯形成完整的预算、控制、分析的财务管理流程;另外,财务部门多处于系统信息管理的“下游”,缺乏对“上游”数据的事前审核权,只能被动接收已形成的数据,管理成为一纸空文;单位领导人对资金的使用情况难以准确把握,影响领导者的决策判断,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财务复合型人才缺失,后备人才匮乏

上级领导重业务轻管理的思维方式,也让财务人员对于工作有了懈怠,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固化思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事业单位基础会计知识、核算技术掌握的很扎实,但是缺乏从管理和发展角度等方面进行财务数据分析预测的能力,一些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跟不上现代化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财务工作往往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实务层面上;同时,财务人员很少关心单位的业务工作,造成一些财务人员只知单位财务数据,不了解单位整体工作职能和业务工作,不能很好地应对工作中突发事件;由于历史原因,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大部分不是专业出身,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后备新生力量。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缺少事业单位的领导层的重视,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很多单位都没有建立单独的监管部门;有些单位虽然有监管部门,却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管理机制,如缺少完善的内部岗位监督、授权审批制度、监督考核机制等,由于内部职权没有实质性的执行力,在实践中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监督职能作用发挥缺失,所谓的监督部门上成为了“摆设”。

三、举措

(一)树立财务顶层设计理念,加快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做好单位财务的顶层设计,根据单位的内外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起一套统一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配合以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监管与绩效评价等相关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框架。有利于指导和规范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可以更好地发挥财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从而进一步做好财务管控,降低财务风险,实现单位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要改变“重核算轻管理”的陈旧思想,领导者的重视和支持是单位的财务管理能付诸实践的重要保障,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实践者更要跟上步伐,不仅要掌握政府会计制度本身,更要在当前改革背景下,树立管理理念,思考如何将管理运用到工作中,如何在事业单位中充分发挥财务的作用;同时,应该完善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为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二)实行互联网+财务管理战略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受到信息化建设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有要求。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是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财务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信息化成为了财务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软硬件设备、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注重数据库的建构及数据资源的共享,将财务与人力、控制等非财务指标合为一体,实现信息同步共享和战略价值报告的多维化。依托信息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建立单位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在信息系统基础上对将实际业务转变为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等管理数据,提高财务服务及时性,推进财务业务的融合,实现真正的会计为决策服务的目的,为单位财务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领导者的决策与工作控制提供数据保障。

(三)加大引进、培养业财融合型管理人才

事业单位领导应改变原有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认识到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是确保单位财务管理快速发展的核心条件,只有人才建设成功了,单位的财务管理才能更迅速的发展。业财融合的大趋势对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事业单位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应该从多方位的角度引进综合型的会计人才,对人才的要求不能拘泥于以往的账务核算和处理等基本要求,应该更加重视其数据汇总、分析、预测的能力;其次,财务人员要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新政策,经济发展新变化,善于从全面性、前瞻性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再次,财务人员应深入了解与熟知单位业务活动,单位要鼓励财务部门与业务处所的人才交流合作,互相交流优秀经验,揭示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使财务管理在促进改善工作效率、实现工作目的、健全制度中发挥更大作用。最后,加强自身人才建设,积极培养单位财务管理后备人才,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外出学习与培训,与高校联合进行人才建设培养等途径,及时掌握会计政策的变化,特别要注重在提高其财务管理知识水平的同时,强化其互联网知识,保证良好的思维能力与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业财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单一的财务向全面成体系的财务管理转移。

(四)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保障执行力度、效果

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一套适应于单位财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监管体系,来保障财务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首先,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强化“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全力支持财务部门开展工作。其次,从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基本建设等业务层面的重要岗位进行把控。通过对各关键岗位的控制,保证了单位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性。再次,建立完善的内审机制。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独立的内审部门,明确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配以高水平的内审人员,促进单位内控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强化内部控制的作用,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最后,量化财务管理考核指标,融入单位部门绩效考核中,借助信息化、科学化以及系统化管理方式以及相关技术,优化和完善,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各项责任制度。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