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09:32: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正如所言,要用中华民族先辈先贤所创造出的一切精神文化财富来武装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切不可背离甚至丢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培养未来杰出医者的摇篮,高职医学院人文素养的培育工作历来深受教育界关注和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医学院的使命不单单是培育有精湛水平和过硬技能的专业医者,同时亦要求医学院所培育的人才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方能在日后漫长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更好地造福天下患者,进而在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中书写一个大大的“人”字。
一直以来,高职医学院为培养和塑造一大批优秀、合格、可靠的医务工作者贡献了大量的智慧方案,同时亦为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积累了可资借鉴和利用的宝贵经验。站在新起点上,医学院要充分发扬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内核,深度梳理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弥补和完善。
一、传统文化下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问题分析
(一)家教的缺失,导致人文素养培育不足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事关孩子未来的成长。家庭教育处处离不开优良传统文化的影子,甚至就是传统文化理念和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典型反映。譬如,传统文化中所规定的“四维”包含礼、义、廉、耻,“五常”包含仁、义、礼、智、信,还有“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众人皆知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甚至在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亦有深刻的影响和表现。诚然,传统文化理念中有些带有一定的教条主义甚至专制主义的不良因素,然而,其在人性道德和人文关怀方面的说教的确是十分成功且泽被后世的,这些传统文化为规范家庭礼仪教育、增进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融洽、维护家庭和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代信息文明的浪潮下,昔日带有光环与魅力的传统文化精神理念却在偷偷地变味,原因在于父母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求日益增强,而子女从小学开始就开启了高考的“马拉松式”竞赛,社会风气异常浮躁,人们热衷于“快餐文化”和实用主义,只要对自己和家人有利即可,逐渐养成了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甚至自私自利的恶习。另一方面,长达数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备受父母溺爱,由于家长过度地呵护子女而又缺乏严肃而又深刻地人文素养家庭教育,互助谦让、忠义仁勇、积善成德、修身养性等家庭人文美德在年轻人心中逐渐褪色。
(二)教师队伍潜移默化能力匮乏
如今,在广大医学院,教师的年龄大都为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出生的人群,这一人群正赶上中国恢复高考后的应试教育时期,其自幼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考分,诚然,医学院的第一要务就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量一流的、高层次的乃至拔尖的医务人员,在人才培养中自然要把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放在突出的文字位置。然而,为数不少的医学院教师却因过度地沉浸在评职称、搞新项目、加快教学质量提升等工作上,对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少之又少,更有甚者,早已把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抛到九霄云外。究其原因,在于教师首先未能增强人文意识,个别教师连自身的人文素养都来不及“补课”,遑论给学生加强人文素养的培育,这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医学院和一部分教师盲目地把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作为综合评估的主要指标,严重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这与新时期医学院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三)社会价值观存在的错位使医学生人文素养不足
弹指一挥间,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已有25年的历史了。相较于高度集中、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成倍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并成功克服了以往经济体制的缺陷。然而,凡事皆无完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经济利益区域多元化、价值理念区域复杂化、社会矛盾呈现一定程度的尖锐化。特别提到的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大量“输出”到我国,对于数千年封建锁国时期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明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冲击。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固然有进步的一面,然而,同时,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西方负面价值观已大量渗透到中华大地上,淹没了传统文明中兼济天下的进取心,同时亦在一定程度上浇灭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火种,留下了一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浮躁风气。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涉世未深的学生极易被错位的价值观所传染,使其价值观出现是非认知障碍,价值判断标准无所适从,直接造成一些学生养成“今朝有酒今朝醉”、“喝着小酒、哼着小曲”的势利与麻木心态。同时,表现在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拿来主义更成为为数不少的学生所信奉的“人生信条”。
二、基于传统文化视阈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弘扬优良家风、家道
传统经典文化是医学生家庭教育的必修课。《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由古至今,这些普适的家规、家风、家训早已深入人心并世代传承。“积德”是具有优良家门风范的生动体现,对于家庭教育的传承、家风的维系、家道的兴旺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事实上,纵然信息时代的到来,家庭教育早已没有以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痕迹,然而,以“五常”为精神支柱的家庭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和道德指挥作用。针对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多元化所致的家庭教育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必然要树立“五常”这一普善价值理念。鉴于未来医学生要担负起为国民健康服务的重任,必然发扬儒家的“仁爱”之心,仁就是爱之理,仁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行动准则。在医疗服务业,广大一线医务工作者无疑是与患者打交道最多的一群人,这就要求其具有知礼、明礼之品德。医疗工作者要用自身所掌握的扎实、高超的医术给患者健康带来光明和福音,这就需要医学生富有医学智慧,外加真诚、周到待一切患者。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引入“五常”,家长不再娇惯孩子,给孩子灌输仁、义、礼、智、信的精神信念和思想原则,逐步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在一点一滴的家庭琐事中教会其尊崇道义、懂得礼数、智以修身、诚信待人,进而为其走上职业岗位注入强劲正能量。
(二)锻造一支合格的师资团队,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道德品质无疑对于医学生具有强烈的感化和凝聚作用。要在学好专业医学科目的同时,增设人文素养课,使孩子们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和潜在智慧,固本培元,种下敦厚仁义的文化基因。医学院要搭建教师人文素养辅导园地,依托强大的教师阵容团队,激发和带动全体医学生学好用好传统文化,使之都能通过吸取传统文化的人文养分提升人文素养。
(三)鼎新社会环境,创设人文教育氛围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引导全社会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的精神价值,密切挖掘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融、共通之处,使社会逐步攻克浮躁、势力的心态,并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有所甄别和扬弃,使传统文明得以回归复兴,让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熏陶。
三、结语
作为医务工作者,能时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履行好救死扶伤的岗位使命,进而为促进患者健康、消除患者病痛善尽更大的心力,是其崇高而又神圣的天职,同时也是广大医务人员从业的最高境界。医学生要自觉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从家庭教育、师资队伍、社会氛围等多视角出发,使自身人文素养的培育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