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8 11:38: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高师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声势训练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章分析了声势训练对钢琴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在钢琴教学中如何运用声势的方法,对日后的钢琴教学有一定的帮助。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技能类课程,该专业的职业需求决定了钢琴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单纯的技能,而是综合素质的提升。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恰好可以满足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不同力度的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作为奥尔夫教学法中节奏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声势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将声势训练运用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既能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在钢琴教学中运用声势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在学习新乐曲时,如果仅仅通过读谱或者聆听教师示范演奏,从节奏本身入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学生很难对节奏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对节奏的感知不会太强烈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利用声势动作,通过拍手、跺脚、点头等方式进行节奏练习,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动作的节奏上把这些甘心体验木放出来,就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二)有利于手臂的放松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前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更没有学习过乐器演奏。在学习钢琴弹奏初期,学生由于紧张,手臂在触键时往往很僵硬,根本体会不到手臂自然下落的感觉,而是使劲“砸”向琴键底部或者用手掌直接推进去,这样弹出来的音色很刺耳,对以后乐曲的理解也造成了困难。这时如果利用声势动作,让学生先用拍腿或者相互击掌的动作来模仿拍皮球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日常动作,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手臂放松的感觉,从而弹出饱满、圆润的音色来。
(三)有利于肢体的协调
由于钢琴演奏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不仅要求学生用手指进行音乐的演奏,还要求学生用耳朵和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还要求一边弹奏一边歌唱。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更多的是将学生的肢体动作、大脑思维、嗓音的结合为一体,这就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音乐综合能力。声势训练可以锻炼学生大脑和身体的协调性,使学生能够将节奏和演唱演绎得更精准。
(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大多为集体课,其教学内容里包含了一部分合奏以及弹唱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手与口的合作能力。不同的声部采用不同的声势动作,使学生在击拍的过程中能明显分辨各声部的节奏,也能和同声部其他同学的节奏协调一致,为进一步练习合奏打好了基础。儿歌弹唱练习的首要保证是先弹奏好歌曲,然后再结合唱歌表演。但是学生在进行弹唱练习时,演奏部分往往就会受到干扰,那么可以将演奏部分的一个声部用声势动作表现出来,同时结合唱歌练习,熟练之后再练习更外一个声部,这样将技术难题化整为零,再进行弹唱时把握就更大。
二、声势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一)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的目的,一是体会节拍的强弱,二是掌握节奏的时值,三是体会节奏的变化,提高反应能力。长期以来,学生对于拍子的强弱概念,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例如在学习4/4拍的乐曲时,向学生提问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学生都知道是“强、弱、次强、弱”,但这种教学指停留在概念上,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拍手来表示强拍,用拍肩表示弱拍,用跺脚表示次强拍。同时教师可以示范要学习的乐曲或者播放一首四拍子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来进行声势训练。通过身体不同部位发出声音的强弱,让学生感受四拍子的强弱规律。钢琴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和如何准确而又连贯地将其弹奏出来。将声势训练穿插在钢琴教学中,就能解决学生的节奏问题。例如在学习八分音符或者更短的音符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用跺脚的形式打出乐曲基本的拍子,另外一部分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打出八分音符或更短音符的节奏,让学生在击拍的或者中来感受节奏的长短关系。另外,因为钢琴演奏的乐曲是多声部的音乐,也就是要把两个声部不同的节奏同时演奏出来,那么也可以让学生用拍手代表高声部,用跺脚代表低声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乐曲的节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
(二)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
利用声势为语言、歌唱伴奏,是课堂上最方便的多声部训练,也是音乐教学中对设备要求少、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奥尔夫设计的这种共伴奏用的声势,最重要的是应用了“固定音型”的手法,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其延伸为“固定节奏”。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前大多没有音乐基础,入校后也只能学到最基本的演奏技能,这对集体可中的合奏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很难。如果将合奏中的伴奏声部设计为固定音型(节奏),那么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的多了。首先,固定音型一般从学生熟悉的语言、身体动作或者日常生活中的音响中来获取,材料来源丰富,且又容易掌握,学生的兴趣就更加浓厚;其次,让学生从头至尾仅用一种节奏型或音型为熟悉的儿歌或者乐曲伴奏,就降低了技能学习的难度,使乐器合奏变成了简单、有趣的事情,同时还能获得很好的演奏效果。例如儿歌《娃哈哈》,我们可以选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切分节奏来进行伴奏。为了突出切分音的特点,可以将切分音用拍手表示,其他节奏用拍腿和跺脚来表示,这样的伴奏既简单易学,又能让学生理解切分音的强弱规律。
(三)为演奏的准备
在遇到一些较难解决的节奏问题时,可以先抛开琴键,不考虑音高问题,只考虑双手的配合,利用声势拍出节奏。例如在学习《拜厄》第48条中的附点四分音符节奏时,学生往往都能理解附点节奏的特点,也能打着拍子唱出单声部的节奏,但是在双手配合时总是容易出现节拍不稳定的问题。这时就可以借助声势训练,先将双手合奏时需要弹的音用拍腿来代替,打出“齐左右齐”的动作,这样学生可以先不考虑琴键的位置以及指法,只考虑双手的先后次序,降低了难度,等熟练了之后再在琴键上练习。再如学习切分踏板时,学生往往把握不好换踏板的时间,或者由于心理紧张将音弹错或者踏板踩得非常僵硬。这时可以先用拍手或者捻指的动作来代替双手的弹奏,用跺脚的动作代替踩换踏板,熟练之后再去练习弹奏乐曲。
(四)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
在乐曲的不同章节,我们可以配以不同的声势动作,增强乐器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同样地,在涉及幼儿人数较多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在不同的章节,让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动作,将一部音乐作品很好地阐示出来。例如儿歌《我们多么幸福》是一首二段体的歌曲,第一段比较抒情,第二段比较欢快。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教师示范的同时,将两段音乐的节奏用不同的声势动作表现出来,学生通过亲自拍打动作,直接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也能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绪。
三、结语
总而言之,奥尔夫教学体系强调“人本主义思想”,将声势训练融入到钢琴教学中,营造了一个轻松有趣的环境和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化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更好地学习和创作。在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学生敢于表达自我,自信心也得到增强。这样的结合需要教师更新教学思想,完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2]张明靖.奥尔夫声势动作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当代音乐,2017,20.
[3]韦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钢琴集体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7,09.
作者:赵静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本文首先对德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简单阐述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现状,最后对学前教育过程中德育的渗透...
课堂讲解变成资源演示这种授课方式的变化,将促使教师的主动教学变为学生的主动建构,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吸...
前言 随着文学艺术的不断繁荣、知识门路的不断增多,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很多家往往会忽视幼儿的道德情...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把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理念,确立...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篇1 现代社会的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舞...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备课 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不同于大学的专业课程,对所涉及每个种类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