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16:06: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研究背景
人类很早就发现可以通过河水观察自己的倒影。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社会进入“读图时代”,图像艺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图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何看待和处理图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于初中美术鉴赏教学而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一堂优质的美术鉴赏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分析与鉴赏美术作品,从作品图像的表层意思到深层内涵,皆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鉴赏方法才能够明晰。在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最大的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以很好地掌握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宋元时期的文人画教育要求文人能够鉴赏古人名迹,饱览时贤作品,赋诗作文,评鉴题跋。如今的素质教育亦是如此,学生要具备对艺术的全面认识,不仅要透过作品的表面准确了解其内在含义,而且要在创作中进行深入的艺术构思。在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课程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教师应该在美术鉴赏课上关注每名学生的审美需求,制订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课程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以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为目标。目前,一些学校并不十分重视美术课程的质量,这与当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不符。因此,呼吁大众重视美育是一项紧要的任务,特别是学校要加强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美术鉴赏课作为一门美术基础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使其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
二、初中美术鉴赏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近期去两所中学听课的总结发现,目前部分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依然延续以往的方式,导致初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美术鉴赏课的图像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较低;二是部分教师未掌握有效的美术鉴赏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不会分析作品、难以用专业术语表达等状况;三是部分教师未深度剖析作品的寓意,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新教学形式,但现实中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师依旧照本宣科,不注重变换教学形式,导致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堂相对忽视。同时,一些美术教师忽视课外实践教学,以致美术鉴赏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不强。其实,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一些教师将美术课堂固定在教室里,导致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受到限制,难以利用现实生活提升审美水平。新时代的美育要求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但是一些教师在初中美术鉴赏课中投入的精力较少,没有过多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导致一些学生不了解欣赏和分析美术图像的方法,缺乏艺术创新的精神。教科书上的图像资源有限,再加上一些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的鉴赏仅停留在对作品的直观印象和感受上,图像鉴赏能力较为薄弱。
三、图像学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图像分类培养学生的兴趣
图像学实际上是由“图像志”发展而来的[1]。图像学的三阶段分析法为鉴赏美术作品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有学者为了便于检阅图像志文献,还研究了专业的图像分类系统。潘诺夫斯基将艺术研究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鉴赏与形式分析[2]。在图像分析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充分掌握图像的基本含义,而且要分析图像的深层次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图像分类激发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的兴趣,把图像学的三阶段分析法运用在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更便捷地鉴赏。初中阶段的学生十分关注身边的事物,也渴望受到他人的关注。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其明显的特征,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征激发他们对于美术作品鉴赏的兴趣,使之更加主动地参与美术鉴赏课堂。同时,若想进一步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图像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利用图像描述、图像分析和图像解释挖掘学生的感受力与想象力,以此促进其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将人类带入了“读图时代”,网上的图像让人眼花缭乱,教科书中的美术图像也是五花八门,学生需要有效地将图像分类。教师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上的相关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可以带学生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参观,让学生对在脑海中将所见图像简单分类。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直观、迅速地感知图像,而且能增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理解美的能力[3]。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利用图像表现主观世界,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个性、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美术图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图像与各学科知识的交汇融合;美术鉴赏课的鉴赏文章可以和语文课的作文作业相结合;美术鉴赏课的文化背景可以由历史教师讲解;等等。这样可以避免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出现学生缺乏兴趣和美术教师知识面不广的问题,通过图像分类和课堂融合发挥各学科教师的特点与优势,这是图像学方法的有效尝试和提升学生兴趣的出发点。
2.借助经典图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将图像学结合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发现美背后的意义[4]。图像学可以使学生在求知、探索以及美术实践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就是知识积累和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展现审美能力,积极地参与美术鉴赏。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往往积极、活跃,要想提高美术作品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首先要增强他们的读图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问题参与鉴赏和学习,感受作品的趣味。利用图像学深度解析美术作品,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探索精神,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注意力。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注重探讨美术作品的内涵与意义,教师要把教学、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以图像学的方法鉴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美术课堂中选取的美术作品以经典的、优秀的作品为主,这些都是具有明确主体意识的艺术家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其中包含强烈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在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描述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寓意,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阐述想法,利用分组讨论表述自己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图像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初中美术鉴赏教学[5]。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人们总是会用各种方法鉴赏,如形式分析法、精神分析法、风格学等。美术属于视觉艺术,美术作品往往以图像的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当图像进入人们的视线时,人们会感受到其中的美感,这往往比直觉感受更强烈、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当形象思维开始发挥其主导作用时,感性与理性的天平往往容易失去平衡。而将抽象思维介入其中,将能调整平衡,让形式走向内容,审美也就水到渠成得以实现。
四、图像学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拓展
图像学研究包含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解释[6]。在图像学中,图像解读和图像分析可以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符合新时代下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存在差异,对于艺术的感悟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读分析时,应发散思维,采用多元化方法,这样才能拓展图像学方法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1.通过图像解读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习惯对学生灌输美术知识,以致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乏味。一些学生往往会因为沉闷的课堂氛围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在知识拓展方面展开系统性训练,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素养。此外,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适当加入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内容,让学生在视知觉上与相关内容产生共鸣,以此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如,在鉴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图1)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作品,设置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伏尔加船夫曲》,让学生沉浸在图片和音乐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感受纤夫所处的时代背景,教师再通过视频讲解和图像分析引导学生探讨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对于人物场景较多的图像,教师可以先分解图像中的人物构图,再根据分解出的单个人物的动作、表情分析图像,即通过图像分解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图像细节的理解。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引入图像解读方法,能够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7]。
2.通过图像分析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若想有效开展深层次学习理念下的美术鉴赏教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分析图像前设置相关的问题,再通过将新问题与旧知识联系和组织起来形成系列的知识模块,这样能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鉴赏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的《戴帽子的妇人》和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为例,首先,教师不直接告知学生作品的背景知识,而是向学生抛出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与作品对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像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所处场景等分析画面。其次,学生对图像构建初步的认知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从图像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笔触、色调、风格等更为具体的问题。最后,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图像,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图像的背景和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分析图像,让新旧知识得到充分联系,让美术鉴赏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才会对画作背景产生好奇。教师要善于利用图像分析解决相关的美术问题。行之有效的美术鉴赏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而且为学生的审美思考和审美想象提供了空间。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需要引入图像学的分析方法,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入挖掘美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从多角度分析图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把图像学的相关理论引入美术鉴赏的课程教学[8],可以让学生深入探究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教师要从图像学的三个层次带领学生分析画面:第一,列举在作品中看见的每一件事物;第二,将画面中各种事物联系起来,系统地阐述主题和题材;第三,辨析画家没有直观表达但隐含在作品中的深层次含义。学生掌握了图像学的三阶段分析法,能够有效鉴赏美术作品,从而专心汲取教师传授的知识,细致地体会与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每名学生对于图像解读的差异,并对学生给予认真细致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美术鉴赏学习的自信并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结语
人类的所有领域和知识都有其内在联系。看似无意识、非理性的艺术创作行为,其实源于整合看似不可调和的经验形式的能力。艺术教育涉及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图像学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开启学生心灵的智趣[9]。教师要让学生善于灵活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分析美术作品。美术鉴赏课要求学生学会高质高效地欣赏和评论美术作品,这就要求教师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艺术、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把图像学的方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融会贯通,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思维。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毛德龙.将图像学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思考[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9):157-158.
[2]唐宏峰.图像学3.0:20世纪图像理论的三个阶段[J].美术,2020(9):6-11,26.
[3]李雅锋.图像学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3.
[4]孟繁博,吴丹.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运用[J].流行色,2020(6):144-145.
[5]李宜丹.简析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6(12):34-35.
[6]陈娜.图像学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9):136.
[7]陈静.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图像学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4):168.
[8]谢永超.图像学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7(35):77.
[9]蒉华芬.探索与研究图像学研究课程的建设[J].新美术,2017,38(5):116-118.
作者:王芳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