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4 19:35: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电网集控模式优化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对设备安全管理要求的显著提高,海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分析。另外,由于采用新型技术的设备不断涌现,有别于传统命名方式的信号名称对监控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监控员普遍对现场设备不熟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对现场设备较为熟悉的运维人员因不再承担监控职责,也逐步减弱了对设备告警信号的主动关注度,削弱了对缺陷隐患的发现能力。传统的电网监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设备管理要求。因此,针对新体系下的电网集控管理模式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水平为目标,通过对比分析集控站、变电运维中心监控班、生产指挥中心监控指挥班3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与生产指挥中心高度融合的方案整体管理效率最高。
一、电网集控业务管理模式现状
“三集五大”期间,公司电网监控业务由原变电运行工区的监控中心移交至原调度所,并完成调度监控一体化建设,监控范围包括市区220kV、110kV、35kV变电站以及下辖县域公司220kV变电站。2020年,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监控班整体迁移至生产指挥中心,随后成立集控站,独立开展原运检班所辖变电站设备监控业务。公司运检部负责变电站设备集控业务管理,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技术管理,各监控权承接单位负责所辖变电站主辅设备的信号验收、运行监视、远方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等业务。随着新的电网集控业务管理模式实施,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人员队伍方面。生产指挥中心监控班及集控站均存在人员配置不足情况,仅能保证监控业务运转,难以满足人员培训和年休要求。因业务职责仍处于调整期,生产指挥中心监控班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受阻,影响队伍稳定。集控站实施运监融合以后,原运维人员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有所扩大,尚缺少针对运监人员的人资岗位定义和相应绩效激励。管理流程方面。随着调度监控分离值班,运维人员要将现场检查处理结果进行分别汇报,不仅增加沟通时间成本,还降低事故异常处理速度。生产指挥中心监控班与集控站所辖范围交界处变电站,存在遥控操作、无功电压调节互相影响问题,潜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电网集控业务移交至运检部门以后,原调度监控专业岗位及管理人员并未随业务调动,因此运检单位内部存在监控专业管理弱化的现象,须进一步明确岗位和专业的划分,确保监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系统应用方面。D5000已投运多年,难以支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无法实现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调度专业对监控系统主要需求是通过其掌握电网运行状况,而非设备具体隐患和缺陷内容,为避免告警信息过多,信号归并严重,影响监控员对设备状态信息的全面准确分析。
二、电网集控业务管理模式优化
集控站模式
集控站模式符合“贴近设备、贴近现场、贴近基层”的管理要求,可以通过合理划分监控范围大小,有效提升设备监控强度。运维人员通过监控设备运行情况,提升对设备的主动关注度和信号的分析能力,拓宽运维专业广度,提高运维管理细度。部分班组此前已完成运检一体化建设,成立集控站后,可实现信号获取、异常研判、故障处理全流程闭环管理,缩短故障处理流程,推动设备管理重心下移。此外,新一代集控系统可以细化信号点位,并在主设备监控基础上增加辅助设备信号监控及远程控制功能,推进变电站设备监控智能优化。集控站模式可以解决传统设备运维、监控管理在专业能力、现场管控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但也存在较多弊端。
(1)人员配置上,根据电网结构、站所规模、设备状况、场地交通等因素,须要分区域设置多个集控站,每个集控站均须配备满足24h不间断值班的监控人员,不符合减员增效要求;并且随着电网建设规模快速增长以及设备主人运维一体化推广,运维人员工作量已经接近饱和,而集控站还要同步配备监控、自动化、信通等专业管理人员,班组承载力不足。
(2)管理流程上,在不同集控站间联络线路跳闸或短时间合解环操作情况下,调度员要与多所集控站联系,不仅提升沟通成本,而且增加误调度、误操作风险,管理线条繁杂。
(3)由于各集控站分散监控,还可能造成集控站交界区域变电站无功、电压调节等须要统筹管理的工作出现混乱,降低供电可靠性。
(4)传统变电站未预留集控站监控大厅、自动化通信机房等空间,须进行大规模改造,建设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该模式还存在信息汇报流程繁杂的缺点,出现异常信号后,集控站监控员须告知现场运维人员,并汇报生产指挥中心和调控中心,现场运维人员完成现场检查处理后同时汇报生产指挥中心、调控中心和集控站,管理效率较低。针对夜间信号相对较少,值班人员浪费问题,还存在优化版集控站模式,即白班由各集控站监控,中晚班由生产指挥中心监控班承担,从而解决人员配置问题。但该模式每天均须开展各集控站与生产指挥中心监控班的交接班,交接流程复杂冗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可行性较低。
三、变电运维中心监控班模式
调控一体化之前,监控业务就由变电运维中心承接,所以该模式具有充足的管理经验优势。监控班可以采用抽调各班组运维人员定期轮换的值班模式,提升运维人员信号监控水平的同时缓解人力资源不足问题。而且,借助中心技术组的专业管理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异常信号研判水平,并对运维班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可以通过中心智能运检班对新一代集控系统进行运维,有利于系统持续优化升级。该模式与集控站模式较为接近,主要区别在于监控设备范围和所设监控站点数量。由于公司所辖县域220kV变电站属地化运维,如各县域变电运维中心均成立集控站,依然存在人员配置问题,所以仍需要独立的监控班组进行集中监控。信息汇报流程上与集控站模式相似,且根据业务管辖需要,还须增加变电运维中心这一环节,流程更加烦琐。
四、生产指挥中心监控指挥班模式
目前监控班在生产指挥中心值班,可以考虑将两者的人员和业务进行深度融合,成立监控指挥班,并设立监控指挥员岗位,采用白班“2+n”,夜班“2+1”的联合值班模式,即2位固定监控人员加n位轮岗运维人员共同值班模式,实现各自专业技能优势互补。通过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升监控指挥员事故异常处理能力,实现异常信号发现、研判、指挥处理零时差,减少运维人员汇报次数。相比集控站模式,监控指挥班掌握全域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避免分散监控造成信息碎片化,有利于专业化运作,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同时,依托生产指挥中心公司生产信息中枢定位,可以将新一代集控系统与现有智慧专家系统等高级应用相融合,并协调二次运检、自动化、信通等专业对新一代集控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提升系统可靠性。待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后,可以继续深化该模式,增加输电架空线路和电缆隧道的集中、监控,逐步实现设备和电网管理的分离。由生产指挥中心负责设备现场状态管控,中心综合现场运维人员和检修人员负责状况分析,经专业管理部门认可后汇报调度部门,从而进一步精简优化管理流程。该模式同样无法避免监控员因长期不接触现场实际设备,对一些新信号含义理解不清的问题,如无指挥人员在场协助判断,将对故障准确及时处理造成影响,需对值班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技能提升培训。此外,由于轮岗人员名额有限,无法满足运维人员整体提升信号分析能力的需求,但运维班可以通过在驻地配置新一代集控系统终端延伸来解决这一问题。针对现有电网集控业务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设备管理体系要求的情况,提出了集控站、变电运维中心监控班、生产指挥中心监控指挥班3种管理模式优化方案。经对比分析,因地制宜的最优方案为生产指挥中心和监控班进行人员和业务融合,成立监控指挥班,同时建设基于生产指挥理念的新一代集控系统,构建纵向更专业、横向更协同的设备管理模式,有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缩短工作业务流程、提高精益管理水平、减少系统重复投资。
作者:叶定宽 张夏 黄江宁 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及投入的管理方式,它是建立在常规的管理基础之上,在精细化管理当中,...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情况 摘要:现阶段我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各...
电网工程论文: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探析 【摘要】 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引言 建设跨省跨区互联电网,是统筹解决我国资源与负荷分布不均衡、促进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消纳的重要...
1、某矿井建设情况简介 某矿位于安徽省濉溪县袁店集附近,井田西以袁店断层为界与袁店二井毗邻;矿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