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管理学科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11-17 16:33: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经济管理学科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管理学科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

世界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特巴赫教授说:“好的一流大学,好在哪里,一流在什么地方,最终都是在学科上体现的,有了一流学科才可能有一流大学”[1]。《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双一流”工程,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队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1世纪中叶,全球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量和实力将步入全球前列,中国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在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成院校和建成学科名单。新农科是一个新的教育概念,习近平2021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国家教育部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明确提出新农科建设工程的理念,即“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3],建立新农科是中国振兴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策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担当高素质经管人才培养之重任。

1学科、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高等教育主要由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三者构成。学科、专业和课程并不是3个单独的部分,事实上三者环环相扣,且具有系统性和内在的联系性。只有将学科、专业、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相互平衡,协调发展,才能将发展达到最优化,以此发挥三者的合力。当前农林经济管理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不全面不完整不协调的问题,三者彼此脱节,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首先,学科建设工作一般由科研处负责,而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和课程建设则由教务处负责,同时,还会有计划处、人事办等单位参与,几个平行部门互相之间并没有沟通,导致三者建设相关性和协调性都不高,其次,由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工作彼此独立,难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效率[4]。因此,在“双一流”和新农科的背景下,针对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体化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刻不容缓。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课程和专业建设应当以内涵式发展为主要方向,重视农经专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坚持培养专业人才和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导向,努力建立能有力保障学科、专业发展的农经特色课程体系。

2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及课程的辩证关系

学科是人类认识系统与社会科学建制的统一体,学科建设包括学术成果、学科方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文化等方面。专业是知识分支与社会需要的集合点,而专业则是按照人类社会发展对不同领域和职业人员的需要来设定的,是指学术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具体使用,主要内容涉及学科培养方案构建,学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优化等[5]。教学内容建设,则涉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变革和考核办法改革等方面。不同课程融合交汇,合并形成专业并被社会所需要,才能体现社会价值。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体课程安排的标准,学科建设为专业和课程提供学习的原料。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工作的研究成果三者间能够交叉转换,主要过程是学科学术的发展开拓新知识,在课程体系中开设学术前沿课,更新课程内容,从而完成对专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换句话说,学科建设是源头,课程建设作为媒介,专业建设是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想要推动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发展,必须将三者统一起来进行一体化建设。只有有了优秀的学科成果,才能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最后才能顺利完成专业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先进的学科成果,课程就无法开发出高质量教材,只能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学习,无法与时俱进,专业建设也只会成为无源之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完成。当学科建设成果多时,可供开设的课程种类、课程组合方式也随之增加,由课程组合成的专业必然多样化,所培养的人才也会相应的多样化,形成学科、专业和课程之间的良性循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成果随之增加,研究质量也相应提高。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负责人员要抓住这个机会更新、发展相应的课程体系,对已有的教材及教学模式进行更新换代,使得学生的学习材料能与时代发展对应上。这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

3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农林经济管理教育实践教学不够深入

大学涉农人才培养中最弱的环节就在于实践性教学,最明显的短板就是实践系统的不健全,而最突出的问题则是实践课程的不开展,这都严重制约着“三农”的实践性课程发展。所以,实践在教学改革中显得格外重要。人才培养策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6],这不但需要长期参与农村事务管理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具备基础文化素养的脱贫致富带头人,而且还要求投身“三农”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具备高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农村创业领路人。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只有长久扎根于农业,才会对农业有归属感。只有俯身接近农业,才会对农业有亲密感,只有全心投入于农业,才会对农业有认同感。只有这样,为农村谋复兴、为农民谋幸福的信心才会更坚定[7]。唯有理论联系实际,把农村教学、科研和“三农”等现实问题有机联系在一起,加强农村跨学科领域的科研、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8],真正让大学教学、研究服务于乡村振兴,城乡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明都协调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总体效果才会整体增强,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才可达成。由此可见,不论是乡村脱贫致富带头人“一懂二爱”基础文化素养的形成,或是创新带领人综合意识、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取得,均离不开广阔而深入的工作实践。

3.2协同育人机制亟待深化

乡村振兴涉及城乡政治、经济、人文、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离不开政府、地方、行业、科研、学校和农民等多个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支撑,因此需要大批专业知识复合、才能创新和文化素养全面的“一懂二爱”新农人进行支持。但要培育这一类人才,农林经济管理现有的培养体制显然还无法实现。所以,农林经济管理教学亟待逐步深化为多方协作教学的体制,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科研院所和社会用人单位等形成更密切的协作伙伴关系,开展多样化合作教育项目,进一步完善多方合作管理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的合作教学共同体[9]。

3.3专业方向不鲜明、授课内容与“三农”结合度低

农业院校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学生观念上更多希望通过教育走出农村而非建设农村。学生缺乏爱农情感,仅仅是因为涉农专业分数相对较低才选择。毕业后也几乎不愿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而选择银行、保险和房地产等工作。基于此,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基于学生需求,涉及“三农”内容不够丰富,学生容易产生“学农不知农”“学农不爱农”现象,造成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技能特长与“三农”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4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途径

4.1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促进学科的建设

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学术性和实践性高度融合的农科专业,与我国农村、农民的关系密切,要求学者深入基层潜心研究。学科建设也是学校课程、专业和教学一体化构建的重要源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双一流”的大背景下,学科、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还要防止绩效评价下办学的功利化倾向,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尝试、允许失败,激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克服困难,勇于实践,开拓学科成果,丰富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及有效性,使学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钻研学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2牢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大学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培养人才。学科、专业与课程三者侧重点不同,但目标一致,旨在基于学科知识体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带动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从而培育出相应的专业人才。“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终极目的还是人才培养,农经体系的教育理念需要从“以学校发展为中心”全面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在课程当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能力与行业企业对接。与此同时,提升质量,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引导学生主动申请学术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引导学生将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撰写出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术创新能力。

4.3合理组建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师资队伍

在“双一流”建设和新农科大背景下,优质农林经济管理课程教材,都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保证,紧紧围绕课程教材目标和教学内容,建设优质的农经师资队伍是高校课程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农林经济管理的学科建设主要是由老师指导,课程体系的最终实现方式也是由教师上课这一形式进行呈现,专业人才的各方面培养也离不开教师的带领和影响。学科团队、创新团队及教学团队、师资力量可充分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学科、专业教学服务的目的。学科、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教学模式,要求充分发挥有限的教学资源,以达到人才培育、科研建设和为社会服务等教育办学的共同导向,即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均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和服务区域社会的需要,以形成一个既能开展科学研究又能教学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师资团队。

4.4科研和教学相结合,培养教研一体化意识

改变传统的以老师讲课为主,学员被动听讲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阅读论文、提出报告、做PPT、课堂汇报和老师点评等,激发学员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和开拓创新的意识。使学校课堂向合作研究性、启发式和探究型的新教学方法过渡,以训练学员创新能力为中心。同时老师们要培养合作研究型的师生观念,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指导学生,激发学员的创造意识。加强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把科学结果引入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讲激情,老师可根据自身的研究计划,将学员科研成果、研究心得和研究经验等适当穿插到课堂过程中。同时,老师把自己的研究计划分解成大学生科技训练项目、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老师的研究主题。正确认识并平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教师认识到,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具有联系性,二者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只有树立教研一体化的意识,才能使得教研两者达到平衡,才能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将科研思维真正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慢慢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从而进一步发掘学科前沿、专业前沿和教学前沿上的有关问题,使之转变为科学研究方向,并将科学成果与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及专业发展的前沿动向有机融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以此实现教学的中心地位和科学研究的先导功能。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反哺教学,以教学去促进科学研究,使二者之间产生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如此就可以真正地达到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

5结束语

在“双一流”和新农科的大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和课程三者发展必须同时进行,相互平衡,相互扶持。在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农林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任务要紧密联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当地行业及产业的需求,通过开展相应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学校课程、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把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充分运用起来,并统筹学校各个部门的办学目标与行动。无论是专业研究发展、学科人才培养,还是教学管理模式等,都指向重点产业和区域的经济建设方向,为当前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储备,进一步形成优势,强化特色,以达到并完成学校自身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整合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

作者:王金龙 吴雯娟 杨伶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