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13:39: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统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统计学》是经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对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近年多次出现的数据伦理、隐私事件及国家信息安全案例,都要求在课程中加强思政教育。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需在《统计学》的课程教学中,从总体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加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立德树人功效。
一、厘清课程思政总体思路
最大限度发挥立德树人功效,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中去,围绕“育学用一体化”这一总体思路展开。对“育学用一体化”的认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育人是根本。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渠道,结合课程特点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协同育人。其中,立德树人是根本。第二层次:以“学”“用”为中心。育人的主体是学生,课程思政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通过师生合作方式,在充分了解学情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发展,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统计学》又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从发展历史看,统计因实际需要而产生,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因此,以“用”为中心既是作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课程的基本要求。以“用”为中心就要面向市场、岗位需求归纳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三层次:“育学用”协同发展。体现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开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思政的内涵,从课程视角出发有机融入,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价值塑造与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的协同。课程思政需结合课程特点,增强其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价值塑造内含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课程思政的显性与隐形协同。教师要旗帜鲜明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进行有效设计,在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后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及素质方面的要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是保证课程思政有效性的前提,也是解决关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运用等“为什么”的问题。《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应在综合考虑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明确价值塑造要求。教学目标可分为课程整体的教学目标和分章节教学目标等。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例,洛阳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受益”的办学理念,深化“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同时,结合本人上学期课程授课对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情分析,设定《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与解释等完整的统计工作流程,系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具备数据安全、数据伦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通过训练使学生具备运用统计思想和方法解决电子商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与应用的数据化分析与运营管理能力,以适应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数据化运营管理需要,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价值目标:以“事实说话、数据说话”为主线,学生要熟悉并严格遵循统计工作流程各环节的道德责任,强调职业素养,强化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成为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规划设计教学内容
做好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是避免课程思政流于形式的根本保障,回答了课程思政“讲什么”的问题。需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科前沿认真梳理课程知识图谱,对应教学目标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将两者有机融合。为此,按照统计工作流程划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模块,另前置课程导论,然后以模块和其对应的知识点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导论部分:在讲解统计学发展历史时,增加我国统计学发展史,特别是我国的统计实践、发展与创新介绍,在与国外统计学发展的比较中让学生了解国情。同时,学习我国统计学者热爱工作、热爱祖国的事迹,熟悉我国电子商务取得的巨大成绩,增强爱国情怀。统计调查部分:在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及步骤的讲授中,融入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统计法》的基本内容,知道统计底线,做到实事求是、不出假数;学习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经典论述,宣讲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课后实践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对我国、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市场行情及行业发展数据、店铺流量数据及会员数据等情况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统计整理部分:统计整理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和汇总,或进行再加工,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进行显示和保存。在知识讲授中,向学生展示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国际比较建立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课下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关注抗疫防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通过统计整理电子商务企业运营及营销等各项工作的实践活动,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统计分析部分:该部分主要讲授综合指标分析、指数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推断及相关与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指标分析中结合各种指标的内涵及适用条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指标,客观准确地分析解释现象。在指数分析中结合采购经理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等,通过分析及横向对比,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培养爱国情怀。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向学生讲述新中国的发展变迁,在如歌岁月中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在统计推断中,通过讲解身边案例提升学生去伪存真、寻找真想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尤其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更需要统计推断这一双慧眼来分辨真伪。而在相关与回归分析中,通过相关与因果关系的讲解,引导学生清醒认识网络中的一些谣言;通过店铺销售额、广告效果预测等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过程,培养学生建立认真细致、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利用模型对我国实践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的条件和必然性,讲好中国故事。
四、丰富创新教学方法
为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需不断丰富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回答好“如何讲”的问题。在《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环环相扣,并交叉采用多种类型教学方法的模式,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其中,第一课堂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认识问题。首先,对课程章节中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以知识点构建教学内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间宜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其次,在讲授中,通过紧扣知识点的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案例分析中,所选案例侧重于社会和工作实践问题,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讨论主要围绕课程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文献,学生分组自选学习,然后进行学习心得的交流、讨论,通常在学期中进行三次左右。再者,每学期进行2~3次专题课,内容以课程思政专题或学科前沿知识为主,丰富学生的视野。如课程组以“数图话发展———从统计视角感受新中国沧桑巨变”“数说洛阳”等开展的专题课活动。同时,布置学生进行一次专题课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还拉近了师生距离,更培养了家国情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将互动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线上互动、课后分组大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第二课堂以课外实践为主,采用网络教学法、参观教学法和实地调研法等,以实践导向引导学生感悟、参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用所学知识解决调查实际课题。网络教学中除相关的教学资源外,另外精心选择统计发展、统计应用及统计前沿的相关文献及视频资料。同时,链接“学习强国”、国家统计局等平台中的相关统计资源,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另外,充分利用洛阳这个“东方博物馆之都”的各类资源,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参观学习,并自行选题从统计视角撰写参观学习心得,在历史与文化中领略统计之趣、增强时代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课程大作业以真实的实际调研课题为题目,通过设计、调查、整理及分析,并提交最终调查报告这一全流程的实践,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团队协同和实践创新能力。
五、改善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衡量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也是对课程思政“讲的效果”这一问题的回答。作为课程思政的对象,课程思政实施的成效关键是看学生,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达成情况看,主要围绕课程思政教学是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被理解、掌握;课程思政教育是否在专业领域得以运用来进行。《统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主要通过讨论、学生专题课活动、网络学习、课程互动、参观学习等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参与情况包括出勤、学习态度、日志报告等项目。对需分组完成的环节,还可增添团队协作项。每一项都给予一定分值,并给出评价标准,采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以描述性评价为主,其目的主要是确保“教”“学”双方的反思与提升。结果性评价侧重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学以致用情况,主要通过大作业、期末考核等环节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将思政教育元素的考核融入上述环节,明确考核标准,如在统计调查大作业中,在考核调查报告撰写中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与应用的同时,评价是否具有正确的思政素养;而在期末考核中,则设计相应比例的课程思政题目并计入最终考核成绩。
六、结语
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本文从《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总体出发,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设计实践,但没有涉及其中的教学工具、时间分配等内容,有待后续深化研究。同时,课程思政中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的教学设计,需结合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情分析等进行综合考虑。本文为同类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但在不同场景下还需进一步优化。
作者:张亚峰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汽车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又称之为通识教育选修课),一方...
0引言 新时代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一、定向运动与小学体育教学的契合度 (一)定向运动的本质是以跑为主 定向运动是一种以竞速为核心的运动...
新工科下课程思政篇1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专题报告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共1265所,工科...
统计学论文:谈经济管理类统计学教学改革创新 统计是一门通用的基础课程,现已成为众多管理类学科不可缺少...
0前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思政走进课堂的重要性,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