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数据下会计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2-12-07 13:38: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大数据下会计人才培养范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数据下会计人才培养范文

数据会计人才培养篇1

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会计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滞后现象。在强大的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下,企业发展、公司改革面临着各种竞争环境。因此,培养会计人才是关键,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质量,支持会计人员参加不同行业的业务发展培训,解决会计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综合能力。会计人员在公司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有的会计人员在能力和工作质量方面难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借鉴最新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加快会计人才培养和创新,有效提高他们在公司管理过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能力,使会计人员切实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

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主要资源,使数据交换达到较高水平。通过在线采购课程的学习,会计人员可以完成实时远程学习,并实施采购。审核人员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相关培训材料和培训资源,使用在线和更专业的沟通渠道,以提供全面指导,节省时间和培训成本。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培养会计人员的需求明显增加,人才培养的效果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改善,缩短了会计人才培养时间。培养会计人才的目的是提高公司竞争力。为了适应新时期各行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改革,实施综合创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和资金。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专业优质的会计人员越来越受欢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会计人员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能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

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信息技术不充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逐渐增多。从会计的角度看,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效率低下,相关的资料并没有通过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得到收集,传统的纸质资料内容满足不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需要,会计人才培养没有通过视频通信、在线课程、专业数据库等进行在线培训。因此,培训会计人才在监测和准备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市场需求;没有建立培训检查员数据库,数据交换不定期,难以提高会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对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不够积极和有效。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评价,才能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完善。目前,高校教学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同时,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重视实践教学。随着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会计人员缺少对大量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实际处理能力,致使会计人员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较弱,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更迭的时代,由于对会计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对会计人才培养创新方面投入较少,每一次更新都需要一定的成本,特别是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一些学校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成本,节约资金。虽然从短期来看,能够节约一部分资源,但是对长期发展是不利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部门会计业务数量不断增加,会计人才的培养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方案正在逐渐改变。会计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缺乏系统培养模式的情况下,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正在下降,其基础和重点仍然是以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作为大数据的应用,成为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必备知识。同时,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数据库、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仍在发展。同时,计算机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要保持会计人员的高质素是很困难的。

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会计人才培养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

新时代需要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设计和实施新的会计教学。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会计人才培养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将信息技术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会计人才培养中,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整合并收集了最新的会计实践案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要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更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分析、使用会计信息,存储、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建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出发,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会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长期以来,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需求。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整体需求,不仅需要现代的会计理论,还需要广泛的大数据和实践经验,更新组织机构、研究智能会计概念和应用。在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充分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入会计实践教学中,实行先进的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定期检查会计人才培养情况,科学评价会计人才发展情况,规范会计人才培养,不断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大数据需求。

(二)更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应将相关的会计政策变化、计算机技术等内容纳入会计课程教学中。由于数据库的使用,对于大型数据库需要使用云计算知识。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首先要把智能会计与更广泛的数据平台结合起来,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平衡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信息量大的情况下,管理层需要改变现有的管理理念,深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认识到在大数据背景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紧密联系,高校要摒弃传统的会计培养方法,着眼教育质量,更新高等教育理念,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要求,从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向现代会计培养模式转变,以培养出创新型的会计人才。学校必须改变现有观念,集中精力培养会计人才。传统的会计已被信息技术所取代。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精神。在拥有大量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开发创新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开办相应的实践课程,以检验理论学习成果是必要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观念,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人工智能可以拓展会计视野,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需要,规范和完善会计人才培养内容。

五、结语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来说,培养会计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应对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必须加强会计人才培养,更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当下我国会计工作的开展仍然缓慢,难以适应新时期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应重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社会发展需要企业和学校整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创新发展模式改革的要求,突出信息技术应用,超越教材应用信息技术,保证高质量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周宝莲

大数据下会计人才培养篇2

引言

职教本科教育现状主要的形式就是现代化学徒制度,越来越受广大学校和企业的重视,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现代化学徒制度是将职教本科和传统的学徒培养制度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化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就是简单的师徒关系,为企业培养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学生,对学校和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实行职教本科现代化学徒制度成了学校和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职教本科的内涵解析

(一)职教本科培育知识技能型人才

国家颁布了有关培养职教本科人才目标就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依照职业岗位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有着不同的需求可以分出不同要求的人才。[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各个行业对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种类型的人才界线也逐渐地模糊,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也有所加强。专业的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具备了同样相等的地位,但是普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的欠缺,高职学校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过于低下,职教本科就是结合了普通本科和职业学校的优点,扬长避短,进一步培养高端型的知识技能人才。

(二)职教本科具备普通和职业的双重特性

职业教育是对学生在某种职业和行业的特定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育,职业本科具备比较明显的职业教育的特性。国家也在教育行业划分了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又分为了学士、硕士、博士和同等学位学历的教育,国家明确地规定了职教本科也具有同等学位学历教育。[2]职教本科是和普通高等教育同行的一个类型,培养的专业人才和国家教育体系的学士学位具有同等水平的层次,也就是说职教本科具有普通和职业的双重特性。

(三)职教本科具备健全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本科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丰富国家高等教育培养高端知识技能人才的体系,进一步改变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平衡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充分地满足人们接受高层次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诉求。职教本科不仅仅是培育高端型技术人才,更是目前国家技术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职教本科专业的设置更加偏向国家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在学校所培育出来的技术专业性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双重的需求,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培育高层次知识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二、现代化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端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是现在社会缺少的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学院跟进社会需求的变化,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构建现代化学徒制度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一)提升现代人才培养观念

在过去几年里,国家院校在人才培育方面非常地单一化,缺少培育灵活人才的观念,院校和政府、企业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进一步导致了学校在培育人才方面人力和物力成本比较高,造成人才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主要是为国家企业培育针对性的专业人才,企业是人才教育的第二场所,在确保学生个人权益的时候,同时为企业培育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效果已经得到了社会认可。

(二)创新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

职教本科的人才培养是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引导,从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对各个行业人才需求的状况来看,职教本科的人才培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创新改革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3]现代化学徒机制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形式的新型高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模式,由学校负责专业知识理论的教学,企业负责学生实践教育,政府提供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落实,确保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相对职教本科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是人才培养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为大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三、职教本科和现代学徒教育人才培育的研究路径

职教本科具有职业的特性,可以充分地满足国家新型企业的发展和升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如何进一步实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设适合职教本科和现代化学徒制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一)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培育

从目前现代化学徒机制人才培养的模式来说,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是由单一的主体向发展双向主体的教育方式。在人才教育的根本上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学校和企业从招生方案、招生录取、学生就业等方面实现校企联动方案,保证学生拥有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的身份,有效地享受学校和企业双重的福利待遇。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校期间进入企业,拥有专业对口的实习机会,企业在双主体的培养模式中是最大的受益者,高端人才流向企业实现最大的价值。

(二)学校和企业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

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建立现代化学徒制度,建设企业运行体系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制定一系列的会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和企业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职教本科有自身培育人才的一套机制,有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科技研究等的优势信息资源,学校合作的企业都有着自身的企业文化理念、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的市场经济、生产设备、会计专业实践经验以及财务部门的工作岗位等信息资源。[4]将学校和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学生可以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实践、师傅带徒弟的规则、企业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企业工艺的创新改造、企业文化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和各尽其责,进一步开发研究新的财务管理技能和典型的会计教学案例与职教本科的会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相结合,形成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共同管理以及共同使用的会计课堂教学机制。

(三)重新建造课堂教学的双体系

双体系的教学课堂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的教学模式,含有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学校将企业的财务岗位进行设计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促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会计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体系。现代化学徒机制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依据大数据和会计专业的特征,根据企业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行设置。[5]会计专业教学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合作企业生产工艺的流程和企业的职业规范,会计专业的实践活动教学主要运用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来提升学徒的实践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开发现代化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方案建设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的准则、师傅选择的准则、考核评价的准则、实践活动的准则、监督管理的准则、财务管理的准则以及培养人员的准则,进行全方位的落实,进一步有效地对现代化师徒制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在现代化学徒制的环境下,学生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理论,通过企业学习会计技术技能,学生通过具体的会计工作学习各项专业技术,不仅仅可以降低学校资金的投入,还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学校和企业建设双导师的教学模式

为了确保会计教学的有效进行,就需要在教学方面配备好的师资力量,教师一般都需要具有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等学历学位,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和专业的学术方面有着自己的优点,但是教师一般在实践活动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企业技术高超的工作人员长期在企业的一线进行工作,企业的良工巧匠层出不穷,在企业实践和应用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但是在理论知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学校和企业可以依照自身的优势建设专业理论知识强、实践活动能力强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在职教本科现代化学徒制里承担会计教学的任务,进一步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点。企业好的管理团队也是需要管理机制的,学校和企业在导师的选择、导师的培育、导师的考核评价等方面建设双导师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和学校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和会计专业技术的培育。学校建设会计的实训基地,有助于教师给学生上实践操作课堂,提升学生专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培育学生在会计操作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培育计划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的,教师运用大数据技术,根据企业的实用性方面的进展制定教学计划。学校教师和企业的导师之间有着共同的职责又有着不同的分工,学校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更好地在学校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企业的导师应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他们应多参加学术交流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学习先进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学校和企业双标准的评价体系

在大数据技术环境下,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导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单纯一方的评价都是片面化的,学校的教师不可以对学生在企业财务岗位上实践操作和专业技术进行有效的评价,企业的导师不可以对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专栏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评价,所以需要运用学校和企业双重的评价体系。[6]双重标准的评价体系是学校的教师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课堂教学量化的评价、实验实践训练任务的完成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率、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证书的考核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进行全面化的考核评价。企业的导师在对学生财务轮岗、财务识别岗位、财务顶岗实践训练任务的完成率,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执行力、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企业的工匠精神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价。但是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国家的现代化学徒制评价考核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国家现代化学徒制的评价制度和考核标准不断地提升,对学生的培训模式、学生的考试方式、转正的标准等有着一定的准则。现在许多学生比较注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比较注重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同时会计实践技能在评价考核体系中逐渐地被弱化。所以应建立双重标准的评价考核体系,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评价考核之外,应要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价,企业也要避免学生对技能证书的浪费。双重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学生的主要情况,进一步检验现代化学徒制培育目标的成效。

(六)双重身份的学徒角色

国家明确地规定应建设德行兼修、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习和实践结合,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现代化学徒制度培育人才的方向。在大数据技术的前提下,建设现代化学徒制度人才培育的方案,提升工学交替管理工作,构建健全完善交替管理制度体系,增强学校和企业交替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工作期间的考核评价工作。在现代化学徒制里面,学生拥有双重的身份,在学校里面他们是大学生,以教师教学为主,在企业里面他们是学徒,以师傅教育为主。在企业财务岗位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和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人才的转变,为今后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后盾。在当前职教本科现代化学徒制教育模式下应该大力推动学生的双重身份,促使学生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促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7]有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探寻研究现代化学徒制度教育模式的企业试点工作,实行招生就是招工、招工就是招生的招生模式,企业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学生经济上的补贴,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就和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合同,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工作。学校和企业招生和招工相结合的模式,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双重身份的问题。结语职教本科的形成就是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各种资源信息,把学生培养成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技术型专业人才。现代化学徒制度是为了培育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社会企业岗位所需要的高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促使学校培养的大学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在大数据技术的前提下,会计专业职教本科现代化学徒制度人才培养研究是以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和企业共同培育适合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运用现代化学徒制度在会计专业领域的应用探索,就是为学校和企业的困境提供相对应的政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化学徒制度的建设,创新改革双主体的育人模式,进一步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冯云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大数据下会计人才培养篇3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与各行各业也不断实现深度融合,大数据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给各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变化。2021年,财政部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财会〔2021〕27号),提出要加快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为会计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活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数据支撑。2021年6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了“2021年影响中国会计人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结果发布会”,其中对中国会计从业人员影响排名前三的信息技术分别是财务云、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由此可见大数据对于会计行业的影响日渐深入。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高职院校不仅要更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还应动态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对会计教师的培训,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和整体环境的适配性,满足大数据时代会计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大数据时代对会计职业的影响

(一)大数据及大数据时代的内涵

大数据是指相对于较小的数据体量及传统的系统处理工具,仅依靠传统统计软件无法进行单机分析的较为复杂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具有大量性、多样性、价值性、高速性等特点,如果在合理的场景和条件下,有目的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及创造性的统计分析办法对大数据隐藏的价值进行管理和分析,可以有效地获取企业需要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而大数据时代是指在广泛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平台的基础上,对复杂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存储、价值分析和提炼、智能处理和分发的信息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人们通过科学合理地发掘大数据的内在价值,可以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

(二)大数据时代对会计职业的影响

“双创”浪潮的出现以及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推进极大激发了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活力,而每个企业基本都设有财务部门,因此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和运用,各行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发生改变,这无疑对会计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会计人才需要掌握数字技能和专业技能。大数据是一个大型复杂数据集合,仅仅依靠人脑无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会计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以往的简单记账、做会计相关表格,而是在纷繁复杂的数据面前,能否挖掘出其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扎实掌握基础的会计理论和业务知识,还要精通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能,并且能够在“学思用”中学会对这两种能力进行融会贯通,以此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2.会计人员的岗位配置需要重新定位。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依靠人力进行,具有历时较长、工作重复琐碎、需要人手较多等特点,很多表格都需要大量会计工作者不断进行检查与更改,且出错率相对较高。因此,企业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基础核算型会计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又造成财务部门人员冗杂,很少有人可以参与企业的综合管理工作,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2017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引进了人工智能进行会计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在大数据时代,企业也应对会计人员的岗位配置重新定位,基本的核算任务应该运用ERP、数据中台等进行操作,只要运用得当,既可以提高核算工作的准确率和速度,又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将节约下来的人力资源培养成企业风险预测、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专家,实现人人都是财务精英的目标。

3.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转型。根据上文描述可以了解到,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会计工作效率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首先,提升会计工作效率主要体现在将传统工作中的做手账、手动输入数据转变为财务软件自动生成报表,这种运用大数据的工作模式不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处理大量数据,而且还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其次,在运用大数据后,会有大量基础核算型会计工作人员面临淘汰的风险,基层会计工作岗位逐渐由机器人或者其他技术替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但大数据的运用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可以胜任一切工作,人工智能是为了让人们从大量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双手,有机会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大数据背后的价值仍然需要管理型会计工作人员运用其综合性知识进行挖掘、判断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企业资金架构、进行内部风险控制等,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能需要由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未完全贴合大数据要求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会计技能人才,传统的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核算能力,主要是让学生按照企业的常规账务处理流程对各项经济往来业务进行确认、记录、核算、汇报等,比较注重知识的考核和学习结果的呈现,忽视了知识和能力的融合,且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还没有完全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贴合。随着大数据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在处理财务工作的时候已经引进了人工智能设备,运用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如德勤的财务机器人“小勤人”、金蝶的财务机器人“小K”等已经实现了解放会计人员的双手,代为处理重复性、常规化、流程性的基础核算业务。大数据时代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不断修订自己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但还未完全及时有效地贴合大数据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大数据发掘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等方面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岗位需求。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未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重视加强学生基础业务核算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会计基础、核算等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也开设了会计综合实训等实操性课程,但这类实训课程基本都是在实训室完成,由于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做到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在实训课程中都是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第二,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在课程设置中融合大数据相关知识,但面临硬件设施不足、缺乏兼具会计知识和大数据技术知识的教师,导致关于大数据的知识仅停留在理论基础上,无法实现会计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以及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总体来说,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无法达到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大数据素养有待提升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大数据时代对会计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变得更高。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一门课程的教授效果,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结构和内容能否有效到达学生的头脑中。在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的会计专业能力,还要掌握大数据知识结构,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尽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传统会计课程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但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没有及时更新,大数据素养仍有待提升,主要是由于在急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在会计准则及课程内容不断变化、课时安排较为紧密的情况下,教师精力有限,很难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再加上大数据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要想精通大数据相关知识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才能实现大数据与会计的有效融合。

三、大数据时代优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倾向于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可以解决企业所面临实际问题的会计专业人才,但与中职学生相比,又具有一定的综合管理和业务处理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会计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准确定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传统高职会计培养目标中融合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处理能力,培养具备基础专业能力、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及面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综上所述,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要在对市场需求、用人单位、同类型高校和师生等主体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可以满足现代大数据会计岗位要求的、适应会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实操性较强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平和心态、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机编程逻辑思维以及兼具创新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二)科学设置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

大数据在会计专业中的运用使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再适用,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要进行整体优化,更新原有的课程体系,提升企业内控、纳税实务和管理会计等方面的课程比例,引进大数据类课程,把大数据思维和分析方法融合到专业课程当中,构建贴近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包括“通识课+专业课+拓展课”在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识课主要是指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类、信息技术基础类、体育素质类、职业素质类等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多方面的基本素质,为将来学习会计知识及与其他类型知识融会贯通奠定基础;专业课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大数据时代高职会计专业课与以往有所不同,既要包括传统的专业课程,如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职业道德、出纳业务操作等,又要把大数据原理、大数据技术基础、大数据财务决策等也加入专业课中。拓展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面对多种职业选择时的拓展能力,主要包括电算化、云财务、财务机器人应用、Python等,还包括高职院校教师指导的会计技能大赛、税务技能大赛等,实现以赛促课。同时,要将实训实习和“课程思政”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通过各模块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基本会计技能和大数据的融合,实现“课岗融合”。

(三)全面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知识储备直接关系到其授课内容和水准,因此大数据时代必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力量。第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内部人才的挖掘力度。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除了线上培训项目外,还可以邀请大数据与会计方面的专家进入校园为教师进行线下培训,针对会计专业教师从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挖掘、大数据价值分析及大数据与会计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最贴近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理念传递给学生。第二,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大数据与会计人才的引进力度。校企合作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应该抓住时机,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现大数据与会计的优秀人才,吸引具有丰富的智能财务工作经验的复合型高级财务人员主动进入学校进行兼职,确保整个教学团队有专业人员带领教师进行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以此实现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丰团,贺莹洁.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15).

[2]王小红,徐焕章.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21(16).

[3]谭玉林.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5).

作者:张亚楠 单位: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