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职语文教学研究

时间:2022-12-08 09:24: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高职语文教学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职语文教学研究

高职语文教学篇1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语文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是提高学生文学素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高职语文教育模式下,还存在一定的功利思想,在开展语文教育活动时,通常只是对教材中体现的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很少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这就导致学生文学素养方面的成长受到限制。在不断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时,教师需要采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引导,无论是职场中的真实案例,还是关于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素材。在立体且丰富的教学材料影响下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高职语文教育才能实现其预期效果。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在高校扩招政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职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职业能力是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是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多由专业课教师负责,但是专业课教师通常只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很少对职业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和评估,这就导致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语文本身是一门比较丰富的课程,借助语文丰富的人文特点,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强化,让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此外语文教育本身在强化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就业中占据一定优势。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师同样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不断推动高职语文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因材施教应当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在开展职业能力相关教育活动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选择具有职业教育价值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在教育内容中凸显敬业精神、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等内容。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互动与交流,通过高效率的师生互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渐意识到职业能力发展对自身成长的积极作用。

(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这时应当将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在高职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在各个年级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确保学生能够逐渐适应职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对刚刚步入高职学习生涯的大一学生而言,语文知识相对简单,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并且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对高年级学生和毕业生而言,教师则应适当采用突击训练的形式,对职业能力进行专门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容地应对就业,并且适应职场。

(三)理实结合原则。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组织高职语文教育活动时,教师同样需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需求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发展的相关实践。为此,这是应当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不仅要对理论进行分析,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表现,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等。教师还应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重,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确保理论能够被实践验证,实践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职业能力设置语文教学目标。科学教育目标是高职语文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设置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将教育目标与高职语文教学的整体流程,相对应做好长远规划以及目标分解两项任务。长远的规划是指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生涯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渗透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目标分解则是根据长期规划将职业能力发展的目标分解至每一堂课,结合不同语文知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此外,目标设置还应坚持动态化的原则,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结合学生的成长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确保教学目标能够保持先进性,对高职语文教学活动起到指引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相匹配。丰富的教育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在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级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确保教育内容与学生专业特点相匹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规划能力,一方面要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职业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应尝试主动开发教材,根据学校的办学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教师应当积极推动校本教材的开发,将高职语文教育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个部分,基础模块是指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部分,专业模块则是根据不同专业类型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酒店管理专业中渗透酒文化的相关内容,在理工类专业语文教学中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此外,教师自身应当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培养意识,根据自身所承担的专业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三)创新语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师还应当推动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高职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结合高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优化和创新,确保语文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以情境教学法为例,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专业相关的工作场景还原到课堂,以图片和新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内容,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通过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能够对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并且提前适应工作节奏,在独具专业特色的场景中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四)基于职业能力发展布置专项训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需求开展专门的训练活动,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进行指导。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通过播放广播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掌握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口语训练方面,教师同样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布置相应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不断强化表达能力。从阅读训练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收集不同专业就业中的岗位说明书等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获取信息,明确自身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向。写作训练方面,教师应当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将常见的书信和邮件格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书写规范。(五)基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高职语文本身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点,在推动高职语文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同时也应关注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融入德育元素。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教师应当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职业道德进行引导,通过优秀的职业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在讲解成语庖丁解牛时,教师应当对庖丁娴熟的工作技能进行渲染,让学生意识到熟能生巧的道理,通过成语讲解,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此外,教师还应尝试以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出师表》等经典的古诗文,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为蜀国的发展和扩张,从现代公司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具有极高企业忠诚度的表现。在教师不断渗透职业能力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是提高高职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高职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工作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通过充满趣味的语文教育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

作者:赵娥 王春宁

高职语文教学篇2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当前社会人才的急需的背景下,承担着为党与国家培养重要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担。在当前的社会综合型人才需求下,高职院校需要重视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在高职语文教学开展上,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借助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优化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紧密结合,以此实现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现状分析

1.高职语文教学中问题分析在高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学科,其实际教学活动往往影响到学生态度行为、语言表达、理解认知、写作应用等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主要形式是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相对较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需要重视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有限地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人文素养以及思想觉悟得到有效培养,以此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学生思想水平的建设,这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思想意识不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到位。

2.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在高职教育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作为重要的公开基础课程,其实际的教育质量往往与学生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关联。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的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上,存在理论为主的教育形式,导致实际的教育工作过于单一,学生与教育工作之间存在脱节问题,因此需要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改革创新。

二、高职语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分析

由于高职教育中,语文学科与思政教育都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时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更加推动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的价值培养。语文学科有许多经典素材,包括古代传统文化的故事、体现现代人价值观和行为的故事等。例如在高彦的《素养语文》这本教材中有“蒹葭”“大学、礼记”“仁爱之道”等传统篇目,对学生在人生选择、道德规范、做人做事方面有很大的启发;也有朱自清“论老实话”、韩少功“阳台的遗憾”、俞敏洪创业的演讲词等,对学生思政理念方面的潜在渗透无处不在。围绕这些素材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思想价值观转变的课程,其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语文教材中的“应用文写作”之“求职信”环节教学,教师可以完全在学生学习如何写作的基础上创设情境,亲自体验,根据自身专业模拟一场求职应聘的场景,这就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自觉的渗透了思政人生。所以说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契合性,虽然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其教育内容与方向却非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十分生动。语文学科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学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习俗和文化内容,丰富学生的观点,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也会根据中国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开展教育工作,所以两者存在鲜明的特点,即文化色彩很浓,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上,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影响高职语文开展思政教育的因素分析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主要受到社会环境与教育结构的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影响主要是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专业技能,因此在社会环境影响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从而导致实际的语文教学上,教师对于思政教育引导的忽视。其中教育内部营销主要是受到以往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实际的语文学科与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上,缺乏有效的教学研究,导致实际的教学工作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形式,从而无法发挥积极的开展作用。

四、高职语文教学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有效途径

1.找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定位,充分重视语文的课程思政目标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教育,认清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正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开展后续教学工作。就语文教学而言,其教学目的,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文学基础知识,提高文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思政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重点是引导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强调对学生行为选择和观念的制约,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应注重二者的教育定位,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同样,教育要认识语文教育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学习革命先烈的照片、生活用品、武器、刀枪、珍贵的历史图片、文学作品和书信,讲解革命先烈的惨烈战斗故事和英雄事迹,让学生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艰苦工作中,在革命战争的岁月里,感受到革命先烈为追求理想而牺牲的无私奉献,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让高职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革命战争的艰辛和革命战士的坚定不屈不挠的精神,为高职学生锤炼意志,锻炼毅力,团结互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合理运用语文教材的红色资源,切实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

红色资源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英雄事迹,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不屈不挠的奋斗。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合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红色元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中国教科书中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红色资源,如民族精神革命遗址、革命战争遗址、革命斗争故事、红色经典歌曲等,都传达着革命精神元素,承载着革命红色基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把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看红色影视、听革命传统报道,鼓励大学生学习党史,通过大学生在课堂上讲红色故事,师生欣赏并演唱经典红歌,让高职院校学生了解经典红色文化,通过对红色文化在语文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一起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的相关活动,如摄影、绘画、演讲、朗诵、辩论会、读书交流会等比赛形式让高校全体学生能够学习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文化。在语文思政教学教育中,多角度渗透红色元素,通过开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拉近了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距离,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高校全体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领悟思政教育,从而提升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开展质量。

3.多角度选择适当的语文教学方法,灵活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结合。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措施,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和创新。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老师的指导下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和重视,在得到认可的前提下更好地成长。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能力,教师可以适应新课改的背景,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法,如翻转课堂教学法,以保证课堂充满乐趣,提高教学活动的实用价值。同时,我们要找出学生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过于偏激,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上,一些学生被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的态度可以适用于每一个学生。在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式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教育。

4.重组构建有思政温度的语文教师队伍,筑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魂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第一直接人,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对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了适应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通过参与丰富的各个层次的研究和实践训练,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理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和理论知识,保证语文教学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如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古诗词,包括《诗经》《长恨歌》等。这些优秀的古诗词传达了许多思想政治因素。语文教师应选择和拓展这些内容进行教学,将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现代社会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提高语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同时,高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科研活动和培训,深入社会,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积极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在语文教育的日常活动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5.完善语文教学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提升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价值

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需要重视实际的教学与教育的评价。评价作为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提升的基本前提,在现有的需求下,极大高职学生的语文教学质量与思政教育效果,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在实际的评价体系中,重视其指导意义,以此帮助高职学生坚守正确的前进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提升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为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完善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优化思政教育的创新,通过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此提升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内在价值。在完善的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中,需要建议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原则,通过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统合评价,从而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节,不断满足高职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需求,以此提升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价值。在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语文教学的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将学生的高素质培养作为其教育目标,将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的结合,通过评价体系的完善,激发学生对于自我价值的重视,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释放与肯定,让高职学生能够维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内驱力,为社会培养时代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在针对高校育人教学实践路径上,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通过逐步把握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通过调动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样在高职院校全面育人教学目标上,重视学生精神层面建设,构建学生的复兴中国梦精神支柱。以高职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通过传承红色基因,领悟红色精神,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育人路径的创新与发展,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新路径。

作者:魏慧芬 常超英 武云敏 邵金城 单位: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东胜区第六小学

高职语文教学篇3

语文作为三大主要学科之一,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语言能力也是维持正常生活的基础。语文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内涵,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水平,而高职院校的目的,就是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分析课堂教学不足,并及时做出改正,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一、目前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目前,部分高职院在招聘语文教师时,会着重注意教学经验,导致语文教师普遍年龄较高。此类教师工作时间较长,经验相对较为丰富,但是,受应试教育思维影响,教师会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以及自身经验,制定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个人发展需求。

2.教学方式单一。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模式,学生被迫接受教师的讲解;当知识点较为重要或难以理解时,甚至有些教师会使用“灌输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没有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3.无效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由目标、过程、结果组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会直接从网上下载,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些教师仍然使用传统方式,没有利用数字化技术,教学内容死板、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兴趣。

4.不重视素质培养。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普遍不高,有些高考失利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迫于未来发展需求,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1]。但是,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较松懈,语文教师也没有认识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学生会出现各种不文明行为,导致学校整体素质偏低。

二、改进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方式

1.创新教学理念。语文,是学生进行各项学习活动的基础,语文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要培养学生思想,因此,教师自身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对在校语文教师进行思想指导,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以及新课标改革方针,让教师正确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性。也可为语文教师建设交流平台,让教师进入到整改成功院校听课,借鉴成功经验,为其争取更多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在进行语文教师招聘时,要全面分析教师综合素质,不能以教学经验是否丰富,作为主要录用条件。相较于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青年教师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新思维,高职院校可适当录用此类教师,这样做不仅能快速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也能为院校注入新鲜血液。

2.开发教学新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所以,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合理利用智能化设备,开发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具有智能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利用智能教学设备,简化传统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传统语文课堂大部分时间都被用于知识点讲解,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出现烦躁现象,不利于知识点理解。针对于此种现象,语文教师可适当在课堂上开展文字游戏,例如:猜字谜、诗词接龙、老词新译等,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力度。

3.科学制定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整理,教案制定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的开展计划,是教师的授课依据[2]。教学活动的最终成果,往往由教学方案决定,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将教材侧重点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首先,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根据教材指导要求提炼教学目标。其次,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将自身对学生的发展期望与教材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加入自身期望,并不是按照主观意识制定教学方案,而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教师预期目标。最后,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搜集学习资料,丰富教学方案,可借鉴其中优秀方案,但不应抄袭。

4.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职语文教学必须要将素质培养重视起来,不断提高学生个人素质,使其成长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一方面,学校应该不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素质教育培训活动,培训结束后,要根据培训内容,以及新教育改革方案,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对于成绩优秀的教师,学校应给予一定奖励。学习与考核的目的,不是让教师单纯的记住素质教育知识,而是要让教师在此过程中,逐渐理解其中含义,正确开展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语文教学整改工作,针对学生开展与素质相关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认同感。
三、其他措施

1.开展朗读教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字理解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语言表达、文字鉴赏等能力,因此,为了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要适当开展语言教学,例如,朗读计划。在制定朗读计划时,教师可使用阶梯式教学方式,将教学活动分成两部分。第一,提高学生朗读兴趣,采用龙摆尾形式,在每次语文课堂结束之前,让学生朗读文章,可自行寻找,也可朗读教材内容。第二,增强朗读能力,语文教材大部分都是由文章以及诗词组成,在进行新文章学习前,教师可随机挑选一名学生进行朗读,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而且还能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2.传承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高职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宝藏,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带来了重要的助力。因此,教师在为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时候,也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把握其与文化知识之间的关联,将这些知识运用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热爱,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语文知识,转化为主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其积极人格。例如,在教学杜甫的诗词《春望》的时候,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字面意思理解全诗,结合文化知识,探索诗人创作这首诗歌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体会作者浓厚的爱国之情。再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教师可为学生深入讲授本诗的创作背景———作者遭到贬谪,处在仕途失意的心绪中,再结合历史知识,为学生讲授重农抑商社会环境中,商人社会地位的卑微,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诗中的内容。总之,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经典篇目时,应做好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科普,引领学生结合文化知识理解语文篇目,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组织语文竞赛。竞赛就是在固定规则中,进行双人或多人能力比拼的过程,参加者能通过有效竞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了增强语文教学效果,也可适当开展语文竞赛。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堂中举办小型竞赛,根据教学目标,或当堂重点难点,设计各种文字比赛,利用智能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全员参与。例如,教师可在教学某一篇课文之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对课文背景知识、作者的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研究,再制作为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中集中展示,比赛哪一组完成效果最好,这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对课堂竞赛的设计,也能使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竞赛的出现,还能够激起学生参与欲望,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3]。另一方面,学校可举办大型语文知识竞赛,或者写作、朗诵、辩论等的技能型竞赛,学生可自由参加,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语文课堂发展,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奖励班级荣誉,也应对个人进行奖励。

4.注重课外阅读。对于高职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书写能力,一直都是教学重点与难点。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阅读渠道,并将课外阅读作为教学活动之一,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奠定基础。教师可将课外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目标,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文章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可借助阅读、鉴赏、朗诵等方式,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通过反复理解文章内容,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为了达到此种目的,教师需要做好如下工作: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合理甄选课外阅读材料。当前市面上适合高职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材料还是十分丰富的,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尚未形成时,可先由教师为学生挑选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依照教师给出的任务完成阅读。具体而言,教师可考察书籍的阅读难度是否适中、思想主题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以及是否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再有针对性地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其次,教师应加强对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包括读书交流会、辩论会、读书笔记撰写大赛等,也可组织学生参与学校中的读书社团,让学生在这些平台中,与其他人展开深入的阅读交流,增强学生对某本书籍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得到更多的收获;最后,教师也可联同学校,从校园文化创设的角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图书馆、教室走廊等地装饰与读书相关的名人名言、为学生布置制作课外阅读报刊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升其语文素养。

5.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自身素质水平,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同时具备高超的业务能力与较高的文化素养,要正确认识到“为人师表”的意义所在,将思想能力培养作为自身发展目标。无论是在生活里,还是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都应起到榜样作用,带领学生全方面发展。一方面,要不断充实自我,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职能,语文教师应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拓宽自身知识面,这样才能为学生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对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如此才能够构建出更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培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将学生看做教育主体,一系列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建设和谐语文课堂。

6.发挥教材功能。首先,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教材的作用,过度依靠教材与无视教材,都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只有分析教材侧重点,并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才能够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拓宽学习领域。高职语文教材由大量精美文章构成,但受到课本的限制,有很多高质量文章没有被列入到学习范围内,特别是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十分不足。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相关文章。例如,《论语》、《尚书》、《左传》、《战国策》、《汉书》、《资治通鉴》中的课外篇目,便能够为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带来充足的支持。此外,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名家在各个时段的作品,以及《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学名著,教师也可为学生全面推荐。一些办学条件比较好的高职院校也可尝试自编教材,将传统文化经典篇目按照专题、单元的形式分类,再适当增添一部分地方经典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最后,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开展有效交流。所谓有效交流,就是改变传统知识传授方式,让学生讲述真实想法。

7.构建平等课堂。在高职语文课堂中,教师为资源分配方,而学生则是资源获取方。为了改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资源分配时,应遵从平等原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一方面,要科学安排学生坐位[4]。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教师会根据学习成绩给学生排座,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后排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也会使前排与后排之间产生隔阂。所以,教师要合理设计学生作为,避免“边缘化”现象出现,在增强班级凝集力的基础上,增进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平等分配教学资源,不仅要求学校要合理制定班级人数与教学设施,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就事论事,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8.整合教学资源。第一,对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来说,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准确分析教材重点,并结合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资源整合,全方面的为学生讲解知识。教师可将教材侧重点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为学生搜集更多课外知识,并将课外知识融入到教学中,不断开阔学生视野。第二,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段落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此项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培养文字审美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在这一方面,整合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可大力挖掘生活中与文化传承相关的素材、娱乐节目,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学的了解与热爱。例如,教师可联同院校,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再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后续的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再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与文化传承相关的娱乐节目,如播放《中国诗词大会》,让学生充分感受诗词之美、诗词之趣,汲取古人的先进智慧,感受到传统文化为自己心灵带来的熏陶。再例如播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了解、对汉字基本功的掌握。总之,对这种课外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应用,能够大幅度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场所,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增强自身能力,就需要将语文课堂教学重视起来。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收获,提高学习质量,增强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烜烨.高职语文教学困境及原因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226(52):164-165.

[2]袁樱婕.浅析新课改下高职语文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00(012):24.

[3]王敏锐.高职语文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2020,000(013):79.

[4]吴敏.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微课策略探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20,000(003):11.

作者:王默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