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研究

时间:2022-12-13 09:37: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研究

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篇1

政府会计制度是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该制度提出的财务会计的核算能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资产管理等信息,对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实践形成冲击,同时也为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实践指明方向。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立足于财务管理工作及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践行政府会计制度,促进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工作及会计专业教育中落实,优化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培养优秀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而以财务会计人才的作用力度,达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及会计专业教育实施的有效性目的。

一、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变化

(一)重构会计核算模式。政府会计制度是在传统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生成的,其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进行重构及编制,并将财务会计及预算会计进行分别研究,以此进一步凸显会计核算模式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价值性。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模式的重构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政府会计制度提出“双主体”的会计工作模式,在会计工作进程中,所涉及到的工作模式,都以双主体模式开展会计工作,以双主体的模式促进高校的会计工作及预算工作的协同性实施,发挥两者会计工作的成效,进一步提升会计核算及预算信息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政府会计制度下提倡“双分录”,包含财务会计及预算会计的双向分录。但在政府会计制度具体的实施中,并不是所有的财务工作模式都进行双分录,而是以“双分录”模式,为财务会计发展模式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二)统一单位各项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点,而基于企事业单位工作特性、发展模式的不同,财务部门工作的实施及制度的建设各异,凸显财务管理工作不统一的问题。而自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开始实施,并对原有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统一,为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模式指明方向。包含财务会计的工作模式、财务核算的工作模式、财务预算的工作模式等,都在政府会计制度中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此为引领,促进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强化财务会计功能。在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中,强调了财务会计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依据高校自身财务管理工作模式,推助政府会计制度融入到会计工作制度体系,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例如:高校在政府会计制度引领下,通过对单位财务支出数额的核算与预算,明确单位实践财务工作情况,也提升财务报表针对性及透明性。尤其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更发挥财务会计的工作效能。

(四)完善财务报表结构体系。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下,提出的“双分录”及“双主体”思想,也助推财务报表结构模式的变革,从以往的财务报表模式向“双报表”制度进程,在财务会计及会计核算的支撑下,使财务报表更具准确性、针对性,以此使财务报表更为助力于单位的发展。尤其针对高校教育模式,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优化,可为学生构建针对性的专业实践平台,引领学生进行专业实训及实践,从而提升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价值

(一)提升财务核算管理水平。高校践行政府会计制度,并将政府会计制度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中,同时将政府会计制度融入到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中,都具有良好的管理及教育成效。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实践,也能进一步凸显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教育及工作中落实的功效,进而助力于高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例如:将政府会计制度落实到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及财务会计工作中,以双主体工作模式,能准确地记录高校往来经济信息情况,提升财务报表的透明度、有效性,达到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增强。此外,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政府会计制度引领下,不再单独的制作账面,而是以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为导向,统一财务管理机制,实施财务会计、核算人员一同制作账目,从而确保高校的财务账面的清晰度、可靠性、真实性,也彰显高校践行政府会计制度的作用力度,做到以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促进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的良好开展的目的。

(二)提升教育成本管理水平。在政府会计制度视域下,促进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变革,也凸显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不足的问题,并发挥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能,促进财务工作的系统性实施,根据系统性的工作实施模式,不断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综合能力,包含财务管理能力、财务预算能力、财务核算能力等等。高校践行政府会计制度,促进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工作中实践,从以往的“虚提”与“虚摊”的财务管理模式,向财务工作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的记录、核算、管理方向进程,并开展“双主体”“双报表”“双分录”的工作实施模式,彰显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教育及财务工作中践行的价值性。

三、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财务管理精细化。高校在教育实践及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中,应做到与时俱进,践行政府会计制度,促进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教育体系及管理工作体制中落实,促进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革新,尤其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通过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可调整会计专业发展模式,使会计专业教育更为时代化,进而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一是高校应重视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认真研究政府会计制度,立足于自身财务管理工作模式,推助政府会计制度融入到其中,并以政府会计制度为导向,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同时,在财务管理工作优化进程中,也助推政府会计制度融入到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而不断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综合能力。二是高校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中,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包含精细化管理理念、人本化管理理念,依据政府会计制度提出的“双主体”“双报表”等工作机制模式,提升财务管理精细化工作水平。

(二)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以政府会计制度落实与实施为基点,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的实施,促进政府会计制度与会计工作衔接,实现政府会计制度与会计工作的无缝衔接模式,进一步优化财务部门多项子工作模式,包含核算工作、预算工作、报表工作等。在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中,一是在以往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中,促进政府会计制度融入到其中,并明确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实践问题。例如:高校以政府会计制度为基点,构建财务管理大系统,促进多个子系统工作模式的开展,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中,重视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以政府会计制度为导向,促进财务部门与多个高校教育部门工作融合,促进多部门工作信息在大数据平台中流通,便于财务管理部门人员获取财务成本信息、核算信息,既增强信息获取的快速性,也促进信息良好的分析,提升财务成本核算及预算能力。三是高校在教育管理平台中,开展交流版块,促进多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通建议,以协同思维理念为导向,使多部门协同工作,在达到高校践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同时,也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系统性实施。

(三)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机制。高校在践行政府会计制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模式,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机制的引领,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模式,使其按照制度合理开展核算、预算及报表工作。一是高校在践行政府会计制度中,在财务管理工作与政府会计制度融合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条款,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机制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机制相同,以此达到政府会计制度实践的目的性。二是依据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以政府会计制度为导向,并以财务管理制度为导向,做到财务管理网络工作机制与线下工作机制的融合,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化实施成效。三是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中,融入政府会计制度,不断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

(四)培养优秀财务会计人才。高校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中,应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及要求,促进优秀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以财务会计人员的作用力度,更好地助推政府会计制度落实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一是高校针对现有的财务会计人员,加强政府会计制度普及,提升会计人员对政府会计制度认知,发挥财务会计人员主体工作力度,为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做好准备。二是高校在培养财务会计人员中,可依托于会计专业教育模式,将政府会计制度融入到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中,开展相关的会计教育工作、会计实训工作等,从而为职业化的会计人员能力的进步及学生会计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契机。

四、结语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能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的实际规定,审视当前会计专业教育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革新,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也促进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良好开展,以此达到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教育及管理工作中实践的价值,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系统性实施。因此,在高校重视政府会计制度融入,提升会计人员及学生对政府会计制度重视度,认真研究政府会计制度,开展“双主体”“双报表”“双分录”的工作实施模式,提升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成效,从而彰显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教育及财务工作中践行的价值性。

作者:刘洋

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篇2

财务管理部门作为高中学校内部的核心部分,加强与其他部门的紧密合作,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前提基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中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效果和教学质量,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制定一系列财务管理措施,提高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一、高中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有助于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教育对国家实力的增大及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时代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革新与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加快改革的步伐。纵观我国大多高中学校的财务管理现状可以发现,其财管管理工作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未能做到与当前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相匹配。提高高中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可以准确寻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断推进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对于高中学校而言,加强财务管理,可以保障对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将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最大程度减少资金资源的浪费。其次,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核算管理,从而对学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各项环节进行科学控制和管理,以此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性,将资金落实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为学校教育工作高效开展保驾护航高。财务资金主要服务于一线教学,通过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可充分激发广大一线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对细枝末节的把握极为重视,确保每一项工作的落实,以此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有助于防控工作违规问题。不论是国企、事业单位,还是私人企业,违规操作问题存在且无法避免。之所以滋生这样的问题,与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性存在很大关系,为了杜绝在具体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及严谨性,是高中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并完善学校内部的会计基础工作体系,将各种违规操作问题避之门外。由此可见,提高高中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不仅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节约资金资源,还是对学校管理者干部一种无形的保护,防止意志薄弱的教育职工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会计核算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在原有的会计核算内容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因而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对于高中学校财务管理部门来说,想要保障会计核算工作顺利稳定地开展,除了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之外,对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会计核算工作不仅是保障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基础,还可以将财政资金的实际运转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会计核算人员通过分析和研究会计核算结果数据,可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促进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中学校的会计工作需要担负更重的责任和使命,其会计核算工作既要真实地反映学校内部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还要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预算管理

首先,预算编制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且预算编制难度大大降低。净资产科目的变动让事业单位资产占用情况更加明细,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了有力参考,使得预算编制工作有据可依。同时增设的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为预算编制工作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信息支持。其次,预算执行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下,提高了财务信息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信息的真实、及时以及详细反映,进而提高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最后,在预算监督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增设了一系列会计科目,如此一来,即便是不同的来源资金,也可实现分开核算,从而对其支出情况进行全面掌握,进一步增强的预算执行情况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预算的监督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持。

3.收入支出

在收入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删除了拨入专款科目,简化了资金拨付程序,促进了财政资金管理与监督效率的提升。在支付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删除了拨出专款拨出经费专款支出等科目,增加了其他支出会计科目。从这两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国库集中收支制度与事业单位支出活动会计核算之间的冲突非常重视,之所以将这些会计科目删除,目的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支出会计核算的简便性。

4.资金管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入账时对于有凭证的固定资产可依据相关凭证进行直接入账,对于没有凭证的固定资产,可将同类资产市价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依据。如果需要入账的固定资产既没有相关凭证,又没有可参考的同类数据,可按照名义金额进行入账,也就是1元入账。这项规定有效保障了国有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以往的会计制度对资产价值的损耗问题缺乏关注度,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这方面进行了完善,添加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及待处置资产损益科目,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单位资产价值核算的准确性。

5.准确反映资产情况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以往的财务处理方法进行了创新,提出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等财务处理办法,其中虚提指的是,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时,对非流动资产基金进行冲减,不列支单位成本。虚提折旧和摊销的提出,不但不会对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造成影响,反而更好地满足了单位预算管理的需求。同时还对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类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提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价值消耗,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对其进行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来。要知道,对资产实际价值进行真实准确反映,有助于加快事业单位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有机融合,从而为单位内部的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以此提高单位内部的成本控制效率和水平。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各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严格遵守新制度规定,对以往年度获得的固定资产要补提折旧。为了促进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各事业单位应全面清查本单位的资产情况,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于无法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资产,务必及时做好相关的财务处理,并对相应的实物资产进行登记管理。

三、加强高中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创建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规范财务管理活动

以往的高中学校财务管理存在不敢管、不想管和不能管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一个全面的认知,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有力支持,多种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不断改善财务管理环境,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制定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学校内部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严格规范,从而给会计人员树立一个良好的示范榜样,促使其转变以往会计就是数数钱、记账的老旧思想,通过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管理技术和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构建并完善学校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将学校风险防控的整个工作流程加以健全。加大对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制度,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设置岗位方面,尤其是关键岗位、关键流程的设置,一定要设置不相容岗位,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对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各综合考虑。另外,还需要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工作规范加以明确,在明确个人职责划分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够各司其职。其次,学校完善三重一大审批机制,始终保证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决策重大运营活动时,应通过校长办公会和中层干部校务会集体决策,且保障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财务审批应实行校长责任制,既需要校长首肯,也需要实行分级授权管理。最后,充分发挥财务监督职能,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同时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行为和人员给予及时纠正,规避学校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财务风险。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年度资产清查

首先,以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为基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并派遣专职人员对学校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控制。如资产购置、资产配置、日常管理等,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新《事业会计制度》全面推行以来,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的改革无疑对现阶段高中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知道,专职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学校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其次,加强对现有资产的管理。对于新购的固定资产,由负责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部门,包括财务部门、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入账,月末资产清算时应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对固定资产的各种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状况既清晰又明了。再次,高中学校要做好每年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必要的情况下,为了保障清查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邀请第三方协助。具体来说,以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资产卡片为清查基准,学校内部的财务人员会同总资产管理人员既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对这些账目进行分门别类并逐个盘清,同时做好每个项目的备案登记。安排相关部门对盘亏的固定资产的去向进行全面清查,同时还要对盘盈的固定资产的来源加以查明,根据查明结果做出相应的财务处理。最后,注重加强固定资产报废流程规范性。先由资产使用部门向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做出相应的财务处理;之后由学校管理者审核并签署意见;接下来上报给教育主管部门即财政部门资产管理处进行审批,经专家验收后对相关资产进行核销。资产清查之后,对于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需要向学校汇报,以此强化学校内部各项资源整合,实现校内资源共享。

4.规范学校收费情况

加大对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不仅有助于学校内部收费体系的完善,同时还有助于维护学校的良好声誉。基于此,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监督,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推动预算编制工作,从而将学校的开支与收入情况真实反映出来;另一方面,从收费监督入手。加大对学校管理情况的监督力度,防止出现违规情况。对于合理合规的收费,应保障账务账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对财务结算制度的完善,以促进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5.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是大多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知识的掌握大多来自自学,并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与教育,缺乏汲取新知识、新制度的学习意识,也因此成为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障碍之一。财务管理人员作为主要执行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以财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为主,通过持续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促进其专业水平有效提升。此外,为了充分激发财务人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意识,可以将学习成果与个人职称评定挂钩,营造督促财务人员不断学习的外在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内,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可使其终身受益。财务管理作为维护高中学校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与优化,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从而促进学校财政资金合理配置,为学校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全面保障。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深刻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规避财务风险。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促使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善于运用各种新知识、新理念,促使高中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有效。

作者:朱艳琴 单位:淄博实验中学

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篇3

政府会计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在高校的实施,不仅仅造成了高校会计核算规则发生变化,还倒逼了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当前国家实施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办学资源配置强调以绩效评价为导向,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方兴未艾,并且呈现加速发展的局面,会计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主线。总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将面临更多的转型新要求以满足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预算会计的相互补充,为高校教育发展全方位地提供了决策数据支撑。

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有利于完整和准确反映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

高校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要求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独立设置预算会计科目,消除老制度基础的往来款等决算编制调整事项,降低了决算报表编制难度,有利于提高高校决算编报质量,同时,通过独立设置财务会计科目,编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完整反映了高校财务状况。财务会计和目标管理,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打造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促进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高校利用落实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契机,重新梳理和完善了各类经济业务的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新旧会计制度转换过程中,通过科学设置满足高校业务需求的明细科目和辅助核算,高校会计核算明显规范,会计信息更加清成,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并且高校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改造过程中,将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和内部控制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贯彻业财融合理念和提高了高校内部治理水平。

(三)规范和提升了高校成本核算

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重视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通过对办学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増效。引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核算,不仅可以准确反映成本费用信息,为高校清楚核算项目、二级学院以及学校整体运行成本提供数据支撑》还丰富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夯实了高校绩效考评基础。为高校进一步强化晰准确。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加强往来款和资产的管理,借新旧制度转换的机会,高校长期挂账的往来款、资产对账等一些历史遗留财务问题得以解决,并促成了往来款和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0

(四)加快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

高校政府会计改革倒逼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发展。针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需要,高校升级优化财务系统,基本实现财务分录基础下预算分录的准确自动生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未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高校事业收入如何规范和准确地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和单位管理要求核算,一直是高校会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以科研业务收入为例,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要求按合同完成进度确认事业收入。但受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科研管理不细化等因素影响,部分高校仍延续老制度处理方法,简化科研事业收人会计处理,以发票开具时间作为收人确认时点,未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度规定,与权责发生制相违背。

(二)高校财务系统智能化程度低

政府会计制度推进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但高校财务系统智能化程度仍然不能满足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受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财务信息化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普遍存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心无力、高校财务智能化发展比较缓慢且后劲不足的情况。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重心主要放在满足传统会计核算和网上预约报销的需要,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融合、内部控制信息化等功能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高校财务重会计核算轻管理会计职能

虽然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但管理会计职能仍不被高校重视。政府会计改革使会计核算变得更加复杂,财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消耗在报销手续是否符合规定、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辅助核算是否满足财务查询和数据需求,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和实践管理会计方法,管理会计基本只体现在单位以及主管部门布置的一些专项任务中。

(四)高校财务复合型人才缺乏

政府会计改革以及信息新技术的大力发展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财务人员工作面临很大压力。并且会计核算的日益复杂和难度加大、统计数据填报等专项工作持续增加等对财务工作形成很大的挑战,大部分高校财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和岗位设置不够科学,不能满足新发展形势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三、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一)持续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围绕保障政府会计改革落实和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高校应对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比如为了适应以绩效为杠杆的“双一流建设”的需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顺应会计工作应用信息化新技术的需要,修订会计信息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同科技部门、合同管理部门完善科研资金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从而规范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科研事业收人的确认;会同资产部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从而推进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

(二)加快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

强化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制定财务信息化工作计划和方案。设立专门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岗来统筹管理财务信息化建设以及做好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的预算安排。财务部门应积极会同业务部门,加强财务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融合,夯实拓展管理会计职能的数据基础。同时,在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

(三)深入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

设置管理会计岗位,探索实施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全覆盖。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建立智能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为着力点,强化财务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财务和业务数据,通过形成成本报告、绩效评价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等形式,为决策分析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强财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应顺应政府会计改革、会计数字化转型等新形势对高校财务人员的要求,促进高校财务人员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懂财务又懂业务,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财务复合型人才。支持财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包括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新技术、管理会计知识等各类培训。以及组织业务骨干到先进单位进行业务交流研讨等,从而不断提升高校财务人员管好用好教育经费的能力,提高财务服务效能。

作者:王艳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