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3篇

时间:2022-12-27 09:57: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3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篇1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的公共基础课,融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于一体,对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有直接、积极的作用。但就对高职高专学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初步调查来看,大学语文课程正面临严重的困境。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取消了大学语文课,这诚然是经济发展与就业技能培养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但也与课程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很大关系:课程性质不明确,教材杂乱,教学方式方法老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等等。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势必影响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并对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产生困扰。本文旨在通过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结构,使课堂更加活泼、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学习,达到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定位

从1978年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院校恢复开设以来,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一直不是特别明确,笼统地概括为提高语文基础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高校低年级公共基础课。这些年来,对大学语文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是语言能力?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不少学生把大学语文看作大学文学课,甚至是高四语文课。并且,因为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中有所区别。鉴于此,在教学改革之初,有必要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进行明确界定。“语文”这两个字,既包含工具性的“语言”,又包含人文性的“文学”。语言是客观的符号系统,是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这一符号系统形象化地反映现实、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语文课程的学习总是伴随着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文学作品的赏析。在我国的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因为学生的学识阅历等方面的制约,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篇章词句等语言基础的训练。选入语文教材的单篇课文,相对来说比较浅显。学生没有系统地接触过中国文学史的相关知识,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步入大学以后,除大学语文课程外,课堂上并没有多少赏析中国优秀作家作品的机会。因此,我们认为,在经过多年基本语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学语文作为语文课堂的更深层次延伸,理应在人文性和审美性上有所偏重。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感悟、思考、陶冶,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1]。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开设有大学语文的高校中,该课程只有一学期的学习时间,且往往是开设在大一新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而大一新生入学伊始都会有一个月左右的军训和入学培训,这么一来,大学语文的实际课时数就非常有限。在短短的一学期周期内,这门课程难以解决学生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正如北大漆永祥教授所说:“现在大学语文背负的东西太多了,人们希望大学语文能把中学语文没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不现实的。”[2]所以,在确立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时,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舍弃。鉴于当前文化强国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应该与社会发展相契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为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我国历代优秀作品,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高职高专院校的很多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成绩并不是很突出,语文基础大都不是太扎实,阅读和欣赏能力较弱,甚至有些学生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地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文学欣赏和美学感悟,恐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习起来难度大,还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师也容易因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而产生挫败感。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还应把重点放在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提升上[3]。当然,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立竿见影,语文素质的培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有显著成效,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来说,比较有效且更有意义的,应该是教师通过对文本的生动而又浅显的解读,引导学生对中华语言文学有个概括的认识,增强自豪感,并对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产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使他们在课下能自主阅读和鉴赏,进而养成语文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称:“讲大学语文总要有所依傍,以文选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没有什么错。但是一些大学语文的教材所选文章陈旧,和现实不搭,有的甚至类似中学风格。”从前期的调查中可知,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十分多样,编排体例各不相同,如何从这纷繁的教材中做出选择,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随手翻阅时下使用较多的一些大学语文教材,无论是哪一种编排方式,主要内容不外乎文选、书面语和口语表达。文选部分以中国作家作品选为主,兼收一些外国优秀作品。作品体裁涉及诗歌、散文和小说。从作品产生的时代看,既有古代也有现当代。目前,可看到的大学语文教材,只有极个别是仅选择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而对我国古代优秀作品,排在最前列的往往是《诗经》《楚辞》,然后是《国语》《左传》及诸子百家作品。然而,从对三所院校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体裁是小说,其次是诗歌。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诗经》与《楚辞》的学习难度最大,其次是先秦散文。如果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来授课,首先从《诗经》《楚辞》讲起的话,会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面临较大的学习困难,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尝试从学生最喜欢的篇章入手,按照语言发展的逆序:从现代白话文到古白话,再到古文言,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从结课后的反馈情况来看,初步效果不错。

(二)结合专业,有所侧重

现在,很多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与针对普通本科学生的教材相比,难度有所降低,并增加了语言表达的内容。不少高职高专学校在选购大学语文教材时,会选择这类有针对性的教材。但是,高职高专院校中专业门类众多,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差别大,所需要的知识也就不尽相同,如果不能在授课时结合学生的专业和不同的求知需要灵活地调整授课内容,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比如,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论语》篇目时,由北宋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引入,接着介绍一些优秀企业家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运用《论语》中的管理思想取得成功的事例。在授课时,侧重其中包含管理思想的篇章,适当增加对《孙子兵法》的介绍,引导学生课下阅读,真正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受益,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调查发现,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革以后,84%的学生认为开设大学语文非常有必要,而认为没有开设必要的学生比例下降到了1.4%;认为大学语文的学习对未来和就业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其比例由原来的7%增长到了22%。

(三)中外比较,把握特点

文化强国目标下,对大学生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对本国的文化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钱穆先生曾经说过:“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换言之,若能了解得某一民族这文学特征,亦可对于了解此一民族之文化特性大有启示。”[4]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不能少了那些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对于那些外国文学作品,应该选择具有可比性的中国文学作品同时比较着学习,让学生在中外文化的碰撞比较中获得对中国文化概况的认识。比如,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作品,该作品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于命运、誓死捍卫人类灵魂尊严的老渔夫形象。在讲授这个作品时,可以拿沈从文的《边城》与之比较。两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但又不失积极的人生思考,极具可比性。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必把精力过多用在字、词、句的讲解上,而应该集中于作品传达出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受到精神、人格上的教育。

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紧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师,多数是本校中文系的专业教师,个别为中文专业的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兼职。不论是中文系的专业教师还是兼职研究生,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或古代文学史,或语言学,或外国文学。而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教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全面。这就意味着,对授课教师来说,对于属于自己专业的内容,备课较能深入,授课时也更易灵活把握;对于那些与自己专长相差大的内容,想要做到深入浅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则要耗费较大的精力备课,这便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还不容易取得期望效果。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学校的做法是让任课教师集中备课,每周抽出一两天时间集中在一起商讨,相互释疑解惑。在教学改革中,除了集中备课外,还做了大胆尝试:不再由一名教师负责几个班的教学工作,而是把不同的教学模块分配给对应专业的教师来教。比如,《诗经》《楚辞》的相关内容,优先让研究先秦文学的教师来讲;鲁迅作品则让现当代专业的教师来讲。这样一来,教师授课时游刃有余,能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灵活把控;学生也能接触到更精深的文学知识,感受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并且,因为授课教师不断更换,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该课程始终保持新鲜感。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还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化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增强课堂的情景性、动态性和生动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诗经•七月》这篇课文时,教师改变单纯的字句讲解与诗意分析的方法,组织学生排演简短的舞台剧,指导学生再现两千多年前人们开展农事劳动的生动景象,亲身体验劳动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掌握文化知识,培育劳动情怀。

四、考核手段的创新

学校教育中,一切课程的学习最终都会有考核,这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考核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借助考核结果进行教学反思。考核方式和考核过程中学生的诚信表现对考核的结果有重要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三所学校三年来大学语文课期末考核共10次,形式为全院统考的考试课只有3次,其余7次均为考查课,由教师自行制定考查办法。成绩的构成均是平时成绩(30%~40%)+期末成绩(60%~70%)。平时成绩的评分原则是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提问情况。期末考核则往往是闭卷考试形式,试卷与中学时的语文题型一致:填空、选择、文言文翻译、阅读理解和作文。考核形式固定,缺乏创新。并且,从调查情况来看,9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考前划范围理所应当,而在教师划定范围之后,98.5%的学生不会看考试范围之外的内容。这样的考核方式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积极意义,亟待进行改革。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我们对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进行变革,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成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经典诵读评测成绩

语文学习与诵读是分不开的。对经典的诵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还可以使学生熟悉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感。因此,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加入指导经典诵读的内容,选取课前的10~15分钟,开展诵读训练。诵读形式包括教师示范读、配乐诵读、领读、齐读,接龙式诵读、小组赛读等;诵读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己推荐,教师筛选把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平时的诵读评测计入期末考核成绩。
(二)互动式课堂表现

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教师增加了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课前相关资料的搜集,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特定时间内的学生主讲,以及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对于课堂互动表现积极的学生,在期末测试中予以5分以内的奖励性加分。

(三)期末阅读作文成绩

现在的大学语文期末试卷无论是题型上还是考试内容上,普遍都和高中语文试卷有很高的相似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把大学语文看作“高四语文”的原因。因此,这次教学改革中,一改过去一张试卷定高低的做法,在期末考试中采取半闭卷式的考核办法。考核试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阅读理解,考查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赏析的水平;另一部分则是写作,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阅读理解部分,要求学生闭卷完成。完成后上交试卷,开始完成作文。作文为半命题式,即选取本学期所授课程中任一作品,或任一作家,或任一人物形象,进行评论赏析,体裁不限。

五、结语

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也有了明显提升。当然,目前的课程改革还只是初步尝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结合文化强国战略与诚信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高职高专类学校、专业及学生的具体特点,针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积极探索,锐意革新,确保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能够接受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获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从而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王燕 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篇2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都希望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与信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而现实社会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生并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较高职业素养、具备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思想观念当中,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忽略了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人文情怀等综合素养。不断减少综合素质课程,认为语文教育可有可无,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观念和模式都十分滞后,课程教育作用和效果也不太显著。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时,为了全面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不单单需要对教学观念和模式进行革新,更为重要的是渗透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现实情况因材施教。

一、课程思政教育渗透进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要求

思政教育要在课堂教育中渗透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方面的内容,并在专业学科教育中贯彻思政教育内容,发挥出思政教育的实际作用,促使专科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合,发挥出相互促进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然而到以往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大部分老师都直接忽视了课程思政教学,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也没有将全新的教育观念融入课堂当中,对教学效果和质量形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从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质性意义去分析,这种教育理念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代表,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可以为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对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广泛运用引起高度重视,还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当前自身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提出具备可行性发展建议与策略,确保学生始终对课堂学习保持着足够的兴趣[1]。高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在课堂中渗透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发挥出思政教育课程在语文课堂上的真正价值和功能,为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目的与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

当前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核心力量,其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再加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革新,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视野当中。因此,高职院校也应该与时俱进,对语文教学内容、形式、手段进行革新,将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进而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让自身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2]。其次,老师要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主要功能与作用,通过教材中的名人名言、经典文章去感染和熏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道德素养也会有所提升,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时,也能在未来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语文学科显著的育人价值。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思政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思政理论性较强,在以往思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对课程思政知识提不起任何学习兴趣和热情。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在实际教学中,通常都是以理论讲解的形式,给学生强制性灌输知识内容,讲解形式也十分枯燥乏味,基本上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其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也与学生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关系,这种单一化、机械化的思政教育模式直接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反感和抵触心理,从而收获到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明显[3]。因此,基于以上现状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可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除了对理论课程和文学鉴赏引起重视,还应该将语文教学和课程思政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在教学中融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不单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还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提升语文素养。除此之外,在具体教学课堂中,语文老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与把握,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去感动学生的内心,促使师生能够在情感上形成共鸣,并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接受并认可思政教育知识内容,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4]。

(三)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观,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高职语文课程在最初选材时,都会将许许多多的经典文学作品放在其中,基本上都是出自某个历史人物或优秀的文学作品片段,还有很多都是著名文学人物智慧的结晶。因此,在高职语文课堂中,老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应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样也能加深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最为关键的是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历史观,让他们感知到传统文化精髓时,也油然而生出民族自豪感。其次,高职语文教材中不仅涉及了大量的名人名言,还有大篇幅的励志性文章。对语文老师而言,除了对这方面内容进行挖掘和应用外,还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加入语文教学活动中[5]。另外,老师还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将众多伟大人物作为学生奋斗与发展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以他们为参照物,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要树立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发挥出思政教学的实际价值。

三、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与原则

(一)以能力素养提升为主开展课程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除了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外,还要以能力素养为主,重视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从以往单一的知识传授形式转化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为主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开展具备可行性的活动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具备多方面能力和素养的人才,从而为高职院校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提供十分有力的保障[6]。语文课程的重新编排与设计,应该以作品鉴赏、任务与能力素养培养为主去调整篇章结构,从文化视野方面去探索能力素养和全面发展的有效融合点。

(二)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开展思政课程

任务型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重点强调了学生协作性和实践性能力培养,整个学习过程讲究的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相关学习情境设计与创建,进一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另外,将语文课堂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重点凸显出学生的主人翁作用,老师仅仅作为思政教育的引领人物,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也直接凸显出了课程思政在整个任务教学中的主要功能与价值。

(三)“以生为本”去实施活动任务的合理化设计

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对他们进行潜能的全方位挖掘,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任务活动去充分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任务设计要重点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在自主选择和认同过程中,探寻到能力训练和职业素养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在学生自主交流和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而教师发挥的则是指导作用。促使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任务中获取到快乐感与成就感,真正彰显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

四、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与优化,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语文学科的思政价值与作用,首先老师应该对以往的教学的目标、理念、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明确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语文教案中融入思政元素。与此同时,要尽量保证语文课程思政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切记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这样才能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目标。其次,在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老师可以将职业道德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统统融入其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理念传递给学生,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7]。

(二)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元素的渗透

高职语文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高职学生在不久后将直接步入社会,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因此,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对部分优秀榜样例子进行宣传,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促使他们主动加入写作教学课堂中,对写作产生一定的好感,也能让他们在写作时感觉到十分流畅和轻松。如电视新闻经常会提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可以此作为写作前的讨论话题,将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课堂上让每个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德育渗透模式,在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后,再让他们进行写作,无论是写作背景、还是语言逻辑性,都能体现出学生写作时的思想感情。可见,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在释放学生思想的基础上,找到思政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效契合点,作文也成为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最好途径,也能有效地达到语文教学要求和目标。

(三)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

高职与高中教学生活还是存在很大本质上的区别,在大学生活当中,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因此,老师在语文思政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空闲时间很好地利用起来,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与融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思政教学的积极性。老师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辩论会、演讲大赛等具有趣味性特征的语文活动,从当下社会现象入手,去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如在教学课堂中,老师可将“最美司机吴斌”为教育主题,给学生播放吴斌司机的日常工作影像,让学生感受到伟大人物的平时生活和工作习惯,吴斌在生命最后一刻将车紧急停稳,并将车上的乘客全部安全疏散到位,在进行报警处理后,最终抢救无效而死亡。在影像观看过程中学生也体会到吴斌崇高的精神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在日常工作中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与约束,才能慢慢形成,学生通过资料观看学习后,在心中也油然而生起敬佩之情。这时候,老师可以围绕“在生命危急时刻,以自己生命为主,还是以保护他人生命为主”开展辩论赛,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更多的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完善辩论方法,增强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老师要多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在《胡同文化》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胡同文化的印象,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老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城市周边的胡同中,这样在促使学生对胡同居民日常生活有所了解和体会的基础上,也能对胡同文化的内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加强约束,立志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8]。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高职语文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限制与影响,无法发挥出思政元素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思政教育环境下,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中直接将思政元素、内容渗透到其中,不断挖掘教材素材和内容,在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的基础上,也能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最终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都希望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与信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而现实社会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生并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企业最需要的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较高职业素养、具备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思想观念当中,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忽略了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人文情怀等综合素养。不断减少综合素质课程,认为语文教育可有可无,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观念和模式都十分滞后,课程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太显著。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时,为了全面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不单单需要对教学观念和模式进行革新,更为重要的是渗透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现实情况因材施教。

作者:尹莉莉 单位: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篇3

文化是“由价值系统构成的传统观念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典章制度、民俗风尚、科学技术、宗教信仰、伦理、文学艺术等”①。归属中国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学是文化在文学领域的充分展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大学语文》课程就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一.《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意义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独具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工具课。对高职院校学生从个人成长乃至职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信

本课程有利于学生透过文学发展的脉络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文化,从文字中阅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诗文中感悟先辈们的奉献精神、从佳篇中感悟生活的幸福美好……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为我们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给予精神源泉。

(二)提高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

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落后。当今社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学生须具有一定的与人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和工具性学科,锻炼的是听说读写思全方面的思维和能力,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人文情怀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冰心提出“爱”的药方,到今天也是适用的。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学生树立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价值追求,研究学问、探索真理,将整个人类的命运与个人命运相结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

(四)增强心理建设意识

书海遨游,不仅能开拓眼界,更予人慰藉。学习和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积淀中国文化,对大学生锻造坚韧不拔、稳重自持、坚定自励的品格有重大作用。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游侠情怀,李白“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秋思,苏东坡”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豁达自嘲,傅雷及夫人苦心孤诣的家训……无一与大学生的喜怒哀乐相联系。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内容重复

许多高职系列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篇目和作家的选择上趋于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如司马迁《史记•垓下之围》、《诗经•关雎》、《我与地坛》等在中学的教材或选读课本已经出现过。等到大学,尽管知识点和文学常识未必记得,学生的学习兴致仍然不高不高,缺乏学习兴趣。

(二)选择篇目标准不一

不同的高职系列的《大学语文》教材篇目和内容有所不同已是常事,毕竟学情不同,专业的的主观性使编者在作家作品选择上各有重点。但层次相异的也使部分高校教师难以抉择,例如存在有的教材全文篇目过于简单而有的教材涉及哲学、伦理学部分较多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语文教学注重听说读写思多方面的培育,除常规使用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学中应注重“结合教学实践采用’情趣化’教学方法,如美育式教学、体验式教学……”④。《大学语文》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多为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义务教育阶段的熟悉熟悉使学生对普通的方法对他们已然毫无新意。这一方面是由于无升学压力、班级人数较多影响了学习效果,也和各级院校对课程的投入程度有关。

(四)学习经验刻板

经历了多年“死记硬背”到高考,许多学生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即不考试的知识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掌握,错误认知极大影响了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弱的短板使他们很难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大学语文》课程,失去了考试这道“考验”,对浅显的内容觉得枯燥无味,深入而又畏难、懒于思考。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上形成了一定的难度。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改的途径

(一)紧贴时代脉搏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意识到该门课程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转变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的观念。学生大部分能理解文学“诗言志”、“诗缘情”的功能,也有极少数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和创作、思考,但数量和理解程度非常有限。多数服从于刻板地学习,甚至轻视主动学习的学生。对此,教师第一堂课就可以引入“文以载道”的概念,讲解课程开设意义,使学生明白文学是作者志向和情感活动的体现,是再现现实的产物,自我与他人并非毫不相干、历史与现在也非割裂无源,从而有意识地体验学习。其次,文学不仅能描画具体可感的自然现象,表达人生各异的生活经历更能体现与人生紧密关切的普遍性问题。如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屈原的《离骚》“美政”理念、丘逢甲《春愁》中的哀痛,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至现当代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建立“课程思政”,将知识中隐性的思政教育目的显性化,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背后的价值意蕴,起到教化作用。最后,充分发挥文学的审美性和愉悦性功能。教师应以此带领学生连结个人与历史、过去与现实,从文学中体会快乐和教育的双重效果。

(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网络的高度发达为学生阅读提供了便利,但“碎片化”阅读也成为了流行趋势。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理解和思考文学作品的学生已是少数,卷帙浩繁也给学生安排时间和把握重难点带来了疑难,如遇艰难深奥的文风,令人望而却步在教学方法层面,教师应综合引用任务驱动法、读书指导法、陶冶法、自主学习法和角色扮演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具体操作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勤开读书会每两周开一次读书会,按照班级人数和小组人数安排读书会时间,一般约为40-70分钟。在第一堂课时,会告知学生课程平时分的构成,其中读书会发言每人不少于2次,内容为教材内外经典作家作品。读书会既为学生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说”和“思”的能力,也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启发未曾读过但有兴趣的其他学生会后自行学习。2.精读多于泛读《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课,课时非常有限,出于对其他课程和实践活动、竞赛等学习活动的考虑,不宜占用太多学生课后的时间。因此,在确定阅读方法时,教师应提出求精而不贪多。很多学生阅读大量作品却收获甚微,来不及思考消化。与其如此不如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重点作品,放慢阅读速度,随读随思随记,在通读全篇后再回溯性地进行理解和重读,记不起内容时也可借助笔记来回忆,以此加强阅读的体验和思考。3.练笔贯穿始终写作能力不高是高职院校学生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训练起到了奠基作用。训练的内容从应用文书到诗文创作皆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类型多样的主题,练笔后也可以借鉴读书会的形式,将佳篇优作分享至全班,对优秀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奖励。

(三)丰富教学手段

“书论宜理……诗赋欲丽。”不同作品体裁的特点和风格是完全不同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不在于精深的知识点,而是文学常识积累与陶冶情操。作为教师,应将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选择音频、视频、情景展示等丰富教学手段,在达到教学效果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汪曾祺《受戒》时可以通过短片《受戒》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古文《谏逐客书》时可采用网络视频播放《谏逐客书》知识简介和文章译文,教师补充,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疲劳也可以给教师空出课堂管理的时间;在学习《宝玉挨打》时可通过情景展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角色内心,体会不同人的反应……自我国教育部施行了新教改以来,“素质教育”成为各级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实施的重点内容,相较于本科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教育而言,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的教育更要将文学名作和思政教育、现代工匠精神结合起来,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潜移默化的道德感化教育和文化熏陶。

参考文献

[1]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2]张福贵.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02)

作者:朱雯雯 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