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08:53: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新工科下课程思政研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专题报告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共1265所,工科院校占本科高校总数的30%,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的工科院校更占到了47.62%[1],工科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2017年,教育部组织部分高校深入新工科建设的研讨,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已成为中国工程教育在新时代新作为的重要发力点[3]。“新工科”遇上“新思政”,部分高校通过课程改革,将各类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合[4-6],推动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协同发展,培养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德才兼备的工程技术人才。也有部分高校通过构建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模式[7-9],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让大学生在感性与理性平衡当中反思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意义与精神归宿。新工科建设是高等教育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如何在新工科建设中协同发展课程思政建设,实现“1+1>2”的效果,是工科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一项教育改革课题。
一、新工科建设下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必要性分析
(一)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必然要求
课程思政教育是影响和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是培养思想道德的主阵地。一方面,新工科是我国基于经济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新工科建设更强调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工程伦理、社会意识、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和系统思维等,这与“新思政”的目标一致,两者相辅相成。本科阶段是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成型期,加大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引入,立足于“人的构建”,着眼于“怎样成为人”和“成为怎样的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让“新思政”搭上“新工科”建设快车,促进新时代大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体会科学家的批判和创新精神,懂得新时代的历史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把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实现拥有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因此,加大新工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新时代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容易受某些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思政、文化等软科学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在所谓“技术中性论”的影响下错误地认可“工程无善恶”“工程师无责任”等谬论,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唤醒工科大学生对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问题的敏感性,使大学生具备内在的自制、自律能力,为“可不可以做”“应不应该做”的道德思量构建判断准绳,从而培养出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工程师。因此,加快工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也是新工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课程思政教育是新工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新工科一般由传统工程学科通过升级改造或交叉融合而成,人文社科是新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越发复杂,竞争加剧,一般只通过单一学科的研究难以获得较大的创新成果,而多学科交叉融合或多学科合作能有效地解决新时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一方面,传统工程学科本身建立在包含社会、经济、文化、道德和环境的科学与技术之上,现有工程学科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的外部交叉、融合,以及工程学科内部的交叉、融合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推动学科由专业化向碎片化至混合化发展,为现有工科开辟新的知识生长点。如面对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建造所需的设计、施工、管理和运维等知识结构体系,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程管理、建筑学、历史学等专业而新建智能建造专业;又如人工智能专业既涉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各种应用领域知识和技术的深度结合,又涵盖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法律、伦理、道德等深层次社会文化问题,这些社会重大问题的研究亟须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另一方面,工程学科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根据近25年统计数据分析,交叉性合作成果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已接近一半(49.07%),包含工程与哲学、冲突研究与生物学、化学与伦理学等。如20世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又如埃尔温•薛定谔创作的《生命是什么》,用物理学的视角揭示生命现象,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因此,人文社科与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传统工科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是新工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新工科建设下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工科大学生政治信仰不坚定
市场经济给社会主义信仰造成的冲击,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对重大现实问题阐述滞后性的相互影响,使一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感到迷惑、彷徨,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和目标,理想信念与功利目标、集体主义与个人价值、艰苦创业与物质享受经常发生冲突。而现实生活中,工科大学生往往片面地认为思政课程不能解决实践中的工程问题,毫无“价值”,但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产生自卑和失落感,对社会工作、集体活动关心甚少,缺乏热情,功利主义重,不愿意吃苦耐劳,热衷于打工、兼职赚钱,不愿去偏远贫困地区支持建设,一心一意想留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缺乏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
(二)传统工科课程思政建设滞后
传统思政课程教育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难以解决大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本身具有稳定性,即党的指导思想始终不可动摇,但较稳定的内容因其教学上的重复性,大学生容易缺乏新鲜感。如果教学内容紧随国际国内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但又因不能立即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检验,不能引起大学生关注,双方难以产生共鸣,这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传统工科专业偏向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工科院校习惯于深化以实用为主的工科专业建设,强化工程学科的实践性,以“有用”“实惠”作为学科建设评估标准,忽视了人文学科对学生品德和内心世界的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严重滞后。
(三)社会不良风气对价值观误导
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增速,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和传播加快,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出现,社会呈现多元化思想及多元化价值取向。在承受着来自各方压力与同行之间的竞争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容易模糊,容易受市场经济浪潮中消极一面的冲击,追逐“钱本位”“官本位”,出现人生目标模糊不清、缺乏奋斗动力、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如何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利益,以至于道德教育被其“抛之脑后”。
(四)工科教师教育教学方法落后
受科技工具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高校工科专业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课程工具理性倾向明显,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作用认识不够,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不足,在课堂上侧重于传授知识与技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几乎不涉及专业知识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少与工科大学生的交流沟通,不了解工科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困惑,一味地强调自身教导功能,忽视大学生个性发挥,彼此间的互动不足,不能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渐渐消磨掉了大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对大学生整体素质表现了解不充分,加剧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排斥。
三、新工科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实施路径
(一)坚持学科思想守正创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首先,要坚持和强化对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建设立场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新工科课程的建设必须先要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要用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这两把“钥匙”,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构建全过程、全课程育人体系,守政治原则之正,创思想武装之新。其次,针对工科专业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偏重理性的特点,认真说理,有理有据。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大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大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大学生[10],与时俱进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解决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批判西方人权观的虚伪性,阐述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当前国际人权斗争的复杂性、多样性,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华民族日趋强大进程的实质,以及黑人事件、暴力游行事件的处理,批判西方民主的两面性。让大学生听得懂、能领会、辨是非,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本身就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教育者要用好这个方法,解学生之惑,固思想之本。
(二)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构建全员、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1.加快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一是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递一体化推进。通识课程教学大纲要侧重道德品质、人文素养、法治意识、批判性思维、家国情怀等知识的挖掘和培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侧重工程伦理、科学精神、全球视野、使用现代工具、分析和研究问题、终身学习等知识或能力的提炼、传授;实践课程和第二课堂要侧重社会责任意识、系统思维、项目管理、沟通能力、职业规范、国家安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增强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要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和时代性,工科课程应适当融入心理学、美学、伦理学、历史学、逻辑学、文学等人文知识,使GIS课程不只是地图和数据库堆砌的空壳,而是有灵魂的数学模型,测量课程不只是仪器的读写笔记,而是精密演算下的经天纬地。二是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时俱进,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紧密联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周围的生活素材,实现专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与土木工程专业有关的火神山、雷神山建设中体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及时回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社会舆论热点中遇到的真实困惑,回答好“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精神相结合,从而真正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两弹一星、设计大师、路桥名家、工程楷模、杰出校友等模范先进事例,以及工科建设发展过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培养大学生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甘于奉献的职业态度,将精品理念与职业精神相融合,培养大学生的精神担当、人文情怀,激发大学生工程实践的精神动力。
2.构建新工科课程思政教育平台,共建家庭、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企业技术骨干、党政管理干部,以及优秀校友为一体的全员参与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一方面,授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大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大学生的尊敬与钦佩。专业课程教学要善于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如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师通过专业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等案例讲解,帮助大学生了解行业规则规范,帮助大学生明确工程师的定位,辨别出实践中真正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班主任、辅导员等教辅人员应深入到大学生生活中去,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消除情感“代沟”,如通过班级团日活动、大学生党员活动、成功校友报告会、专家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分享“为学之道”和“为人之道”,还可以通过观看国家领导人成长历程、抗战纪录片、红色基地、缅怀革命烈士等形式,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从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营造红色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软实力”,学校的校风校貌、教职人员的精神风貌、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活动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要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如建设学院、学校党建文化展厅、红色基地、校史馆、学科发展报告展厅等,通过传统历史文化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历史,悦享历史,又如开展三下乡服务、志愿者服务、爱心帮扶活动、学业帮扶活动等,培养青年一代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这种教育,比起那种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说教更加有效。4.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力量,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探索它,提高兴趣就是要让大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例如,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如为什么西方出现“马克思主义热”;把抽象的政治理论运用故事说明道理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如丁仲礼院士与柴静的对话;开展辩论式、研讨式案例分析,如国际经济科技贸易的激烈竞争现实;实施模拟课堂对话,如中国人权观与西方人权观,以及西方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华民族日趋强大进程的实质等。通过前期材料的收集、课堂的讨论与分析,以及教师的解答,加深了大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拓展了大学生政治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三)加快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首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大一阶段,以目标引领为主题,通过迎新专题、入学教育、学生标兵、双导师双课堂等专栏引导新生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大二、大三阶段,以能力提升为重点,通过各类通识、专业课程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课外文化、实践活动、三下乡等第二课堂的实践,以及国家(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课题的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大四阶段,以成才报国为主题,开展毕业生生涯领航、优秀校友先进事迹、工作成长记等讲座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追求与祖国利益、人民需要之间的关系。各阶段课程思政教育各有侧重、有机衔接,形成一个培育体系,贯穿大学阶段全过程。其次,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构建校内校外、学习就业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一方面,新工科建设是在校企政多方协同下展开,高校要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邀请企业、行业、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学科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各环节的改革,多方合作探索思政育人规律,将大学生的人生与成长、工匠精神、职业礼仪、形势与政策等融入到教学中,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构建以工匠精神培育为主体、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辅的协同育人体系,培育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聘请一批思想政治过硬、管理经验丰富、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技术骨干或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担任专兼职导师。企业导师不仅可以带领大学生完成课程作业、毕业设计,而且可以带领大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实习和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开展职前角色转换、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政府职能部门的导师则可以开展面对面交流、形势政策演讲、乡镇基层走访等活动,及时为大学生答疑解惑,让大学生明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通过校企政多方协同、全过程人才培养,打通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课程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高校对大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运用。工科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研究。新时代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必须且必要的,但绝不能强制、硬性地灌输,要设法将其转化为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进而促使其主动接受甚至是形成兴趣,从而培养兼具扎实专业水平和较高思想政治觉悟的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阳令明 何永红 田琼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新工科下课程思政篇2
为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新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教育部积极推出了“新工科”建设,对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健全从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交叉融合能力、沟通能力、道德素养、家国情怀、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工程人才[1]。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该理念的提出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相切合,同时项目式教学是目前培养工程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为此,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新工科项目式教学中,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同向同行,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
1新工科下融合课程思政的项目式教学的必要性
高素质工程人才是新工科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新工科建设教学改革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通过项目实践,促进知识向价值观的转换,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1.1以课程思政理念构建育人体系,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经常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分开,两者独善其身。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打破这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将德育目标纳入专业教育中,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到教学评价,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两者相辅相成,这使得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工科背景下的卓越工程人才。
1.2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推动知识向价值观的转化
在新工科教育中,既要解决专业知识的教育问题,又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而基于课程思政的项目式教学解决了两者的融合问题。“实践检验真理”“教劳结合”[3]正是两者结合的体现,德育既在课堂理论教育中,又在社会实践中,德育成功与否,需要在实践和行为中检验,将德育融入项目式教学中,使学生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促使德育的认知通过项目实践过程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实现认知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知行合一。
1.3在“知行合一”中,检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育人效果
教育成果的检验具备长期性,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检验,教育是否成功,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检验才能体现。通过将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项目实践教学,通过项目实践教学,将无形教育与有形教育相结合,在整个项目实施的工程中,学生的实践过程和行为体现便能体现出学生是否达到德育目标,比如是否具备中国工匠精神、人文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家国情怀等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要求,从而使教师能在培养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适当地进行引领,实现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一体化。
2融合课程思政的项目式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
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必须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考评体系等,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2.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融合课程思政的项目式教学体制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落实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以育人为先导,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思政引导下,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想,加入思想政治方面的育人目标,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综合素养等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完善“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规范为要求”的课程体系,既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有何作用,更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规范应用知识、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使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2.2建立融合思政元素的项目资源库
项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项目作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项目选择的合适与否就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须对照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将其细化分配到项目式的教学中。这就需要对标对项目资源库进行重新整合,挖掘每一个项目、每一部分、每一个细节的育人因素和价值属性,细化每个项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情感)目标,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和教案等,在项目实践教学中有形无形地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化”培养。
2.3建立合理的育人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应用,从而形成了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设计成果、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评价标准。而融入课程思政的项目式教学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是否遵守职业规范、是否具备职业道德,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同时一个人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往往是在实践中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要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在形成中进行正当引导,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建立合理的育人评价体系,加入过程性评价,配置合理的知识、能力、素养的评价权重,形成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一体的科学育人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功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3融合课程思政的项目式教学的建设路径探析
3.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课程思政理念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师德建设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品德素养、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必须加强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强调以德育德,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同时全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思想教育和实践应用能力不分家的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提倡“做中学”,突出知识与能力培养,还要注重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在每一堂课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具有德育元素的专业教学课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3.2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教学团队
多元融合、多领域融通是新工科建设实施的基本保障,综合性是项目式教学的重要特征。良好的项目式教学实施,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精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和工程观,要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还要具备很强的思政元素挖掘能力。“术业有专攻”,不同类型的教师擅长的领域不同,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要求教师偏离原来擅长的领域,要求所有的教师成为全能型的教师,特别是对于中青年教师,更是难以实现。因此,通过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将专业知识渊博的、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善于思政挖掘的思政教师等各类型的教师整合成教学团队,不仅能满足课程实施的需求,更能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也能在团队中互相学习交流沟通,共同进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利于教师成长。
3.3推进校企合作,搭建产教研平台,拓展校内外实践平台
项目式教学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体系,高校是培养适合国家、社会发展的人才。最好的项目一定是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将企业项目引入校园,在校园建立实践基地,或是将人才送入企业,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使学生真正体验职业环境,明白所学知识如何用到实处,同时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处理遇到的各种难题,学习行业规范,明白在工作岗位要具备的实际应用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价值观等,无形中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互通互融,无缝对接,实现知识向价值观的内化。
3.4引入CDIO工程考核方式,全方位、全过程考核培养
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我国工程教育中处于重要的部分,它回答了工程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需要养成什么样的素养,强调了学生的全方位协调发展[4]。将CDIO工程考核理念引入项目式教学考核中,在考核内容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专业知识目标,每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在体现出的能力,例如工程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应用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力、工程思维和逻辑能力,甚至包括沟通交流、时间管理能力等;三是素养目标,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人的作业习惯、工程观、协作互助精神等等人文素养。在考核过程上,进行全过程考核,采用信息技术平台,尽可能地记录学生的学生过程,将每一个过程耐人考核。在考核主体上,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参与项目教学中的各位老师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4小结
新工科背景下,要求工程人才要成为全方位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将课程思政融入项目教学中,通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整合项目资源库、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团队以及推进校企合作,旨在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项目学习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接受道德、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符合新工科下提出的人才结构和质量新要求,对提升新工科下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宋小美 单位:百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新工科下课程思政篇3
“有用性”一直围绕着本科教学,特别是作为重要的数学和电子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与专业基础接触的新生,“轻实践,重理论”的理解在他们脑海中徘徊[1-5]。同时,以往传统的电路与模式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验证的实验教学方式也没有兴趣。自从习主席在2016年提出“课堂思政”教学改革开始[6-8]。“课堂思政”就成为课当前高等学校教学与实践的新思路,同时高等学校教师也必须成为思想教育、党执政的坚决拥护者。“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广西师范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基础课,广西师范大学自电类专业开始招生就已经开设,目前授课对象是电子工程学院全体学生、职业师范学院(电信)专业学业,累计授课人数超千人。2016年年底,习主席在全国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充分说明了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影响[1-5]。“课堂思政”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思路。对于提升教书育人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思政”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创新理念,是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遵循[6-8]。何为教师?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前大数据、5G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德育意识对于师德教育的底线尤其重要,高等学校教师需要成为思想教育、党执政的坚决拥护者,成为指引学生健康完善人格的指引人。因此,“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的新认识和新内涵[9-1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广西师范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一门专业人们课,本课程在广西师范大学自电类专业最初招生时就已经开设,目前授课对象是电子工程学院全体学生、职业师范学院(电信)专业学生,累计授课人数超千人。已经取得了以下3个方面的创新:①推出体现西部特色的探索优秀电子信息工程师实践教学模式的培训计划:实现教与学、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开展企业深入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②通过举办“魅力电子节”,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以“电子信息优势特色专业群”为基础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专业基础课,科学优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了教材体系,但不偏离电子信息专业的特点,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③以“新工科”的创新理念来改革目前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模式———加深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解,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通过对“新工科”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教学,改善实验教学方式,把科研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课程评价体系。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教学团队在新形势、新时期下考虑进行了思政教学实践改革研究。这一研究对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思政教学实践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师资雄厚,由校级视导员、科技处处长、教研室主任、年轻海归博士等为骨干组织授课,交叉前沿性非常强。前期实践中,教学团队将专业的思政教育体现在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内容中,结合上课内容适时地引入思想教育,如在学习集成电路这部分知识时,都能结合国内外的重要时政,说明产业的核心技术才是国之重器,科技强兴则国家强、民族兴,而依赖就会受制约,鼓励学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实现人生梦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思政教学实践教学内容见表1所示。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思政教学实践效果探索
随着多媒体技术、PC、手机等融入到学术生活,很多教学资料可以放到云端,学生可以方便地学习很多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可以借助网络课程平台,引入“雨课堂”等混合教学方法。如从不同类型的基本放大电路具有不同的特性角度出发,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绝对值比较大,但是输入电阻比较小,共集电极基本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放大倍数小于等于1,但是其输入电阻比较大,输出电阻比较小。从这里可以看到,专业知识里面也蕴藏着一些做人的道理。即任何人都会有长处和短处,物极必反,实践中尽量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教学实践团队将在线教学、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优势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结合线上学习的反馈信息,取得了较好效果。“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与理论的授课过程中,除了对学术进行辩证思维的提高,还不断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多种育人要素,如爱国教育、社会责任、人生领悟、民族自信、感恩、孝等,深入研究课程的每一个章节、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将上述育人要素恰如其分地嵌入专业课堂中,再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避免陷入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育人“两张皮”的困境。经过实际的课堂讲授验证,团队尝试融入思政教育的专业课堂效果反响热烈,实现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情感及价值等方面的共鸣。在2020年下学期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思政教学总结效果见表2,表上第1行是学生的评价分数,第1列是评价的具体内容。实践情况来看,课程尝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将思政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进行良好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模拟电子技术的科学性与思政的思辨性,结合课程思政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政目标:电子电路实际应用与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激发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课、实践训练课与承载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立德树人;培养工科学生关心社会与学习技术相统一。
3结语
当前,本教学实践改革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成果。在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的“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综合设计实验有了更好的发展,有效地把学生的主观能力发挥出来,教师也应扮演好项目的辅导角色,设计好总的前进路线和方针,独立完成实验。在学生形成特定的实验目标之后,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并由学生和教师讨论,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扩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乐趣。“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后的效果一定是体现在学生身上。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以学生为中心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对应新时期人才的检索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能够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名族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朱君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
北京工业大学“汽车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又称之为通识教育选修课),一方...
0引言 新时代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0前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思政走进课堂的重要性,提出...
新工科建设是教育部于2017年首次在复旦大学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念,历经“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
一、引言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