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3篇

时间:2023-01-09 09:08: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3篇

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保护篇1

1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还没有明确,还在逐步探索之中,但其作用已经十分明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带来的发展的恶果也越来越明显,生态环境建设是着手对于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重新建设。《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就我国陆地部分而言,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生态环境建设按照采用的手段不同也可分为两种:①植被建设,借助生物措施;②工程建设,使用工程措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努力,其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水土保持以及沙漠化防治。

2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经济环境建设中的乱砍乱伐、污染等都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大气污染、植被破坏、水文破坏等,这其中植被破坏尤其是关键,植被与其他几方面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植被恢复。植被建设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森林植被至关重要,其适应性和稳定性都极强,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关系重大。1)森林植被储备能力较强。森林植被可以对各个层级的水分进行拦截、吸收和锁住。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四个气候带中的森林对降水的储蓄能力最高可达约170mm。2)森林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能力,可以将地表径流的水分锁住转为地下水,在暴雨或洪峰来临之时,起到延缓和削弱的作用,地下水也可以帮助渡过枯水期,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很大作用。3)森林能保护水质,改善流域水环境。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可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过滤污染,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标。这一成果已经被证明,因此许多国家都使用森林来对水进行清洁。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水土保持工作来应对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水土保持工作要高度关注被水侵蚀的对象,进行防治工作,因此对水资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增加蓄水能力,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更好的拦截降水,缓解农村人用水困难等问题,增强土壤的含水量,可有效抵御干旱。此外,水土保持的植被面积在不断增大,可有效锁住水分,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2)减洪增枯,提高河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水土保持工作增加了植被的面积,其对地表水流的拦截更加显著。这可以有效减缓或者延迟洪峰的到来,避免造成破坏,同时,在枯水期,植被可以使用地下水来补充水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3)改善水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改善水质的作用与植被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锁水、调节水流、改善水质等都能为农业建设提高更多的良田,增加农民收入。在这方面成功的事例多不胜数。因此,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荒漠化防治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土地荒漠化多数是因为水分不足、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其中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所占比重最大,特点也较为明显,文章对荒漠化防治的阐述主要针对风力侵蚀造成的荒漠化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干旱、缺水。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半干旱、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植被间已达成一定的平衡,一般不会造成沙漠化。突然沙漠化的原因是现代经济发展造成的不管不顾的乱砍乱伐、过度开发等。防治荒漠化首先要根除这些原因,退耕还林、种植植被,甚至需要一定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完成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破除荒漠化首先要破除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要呵护现有植被,充分利用降水,选择适应自然环境的植被来锁住水分,避免水分的过渡蒸发,这一过程需要使用部分水资源来完成。为了使植被能够顺利安家落户,要准备足够的河川生态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对用水进行合理规划,留出灌溉用水。总而言之,荒漠化的防治工作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这就需要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

5结束语

经济发展不应该是竭泽而渔,而是要可持续的,有利于子孙后代的,这就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合理进行退耕还林、注重水土保持、进行沙漠化防治等工作,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能增强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对减少水资源污染,保护水资源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尚诗淇 孙俊华 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1生态环境建设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注重生态系统逆向与正向演变规律,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到农业建设和工业建设等新高度,所以生态环境建设对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现状我国水资源缺乏,人口比较多,所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比较少。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北少南多,而且会受季节变化影响。在现阶段,很多城市面临水资源缺少问题,所以需要对水资源加强保护。在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上,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较大,其中由于我国的灌溉技术问题,所以在农业用水上很大一部分是灌溉用水。另外在工业生产上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我国工业用水管理上主要是采取定额方式,所以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在工业用水上,一些工业废水会直接流进河流,从而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3植被生态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在生态系统中,森林水循环是水循环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水循环中,森林能够把降水截留到地表,然后再被森林植物吸收。森林植被覆盖面广,结构比较复杂,林下土壤渗透性比较强,从而能够对生态系统进行调节。

3.1截留蓄水能力强

在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覆盖面广和结构复杂的特点,所以在降水时,可以对水分进行存储。另外对于森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植被生长周期比较长,储水能力较强,所以应当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为生态建设服务。

3.2平衡径流河川的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平衡径流河川的作用,一是在暴雨季节,森林生态吸引可以凭借储水能力,对地下水进行补充。二是在干旱季时候,森林生态系统可以用所存储的水资源,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正常运转。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通过水土保持来治理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水资源保护,对水资源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通过水土保持可以减洪增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被面积,可以对地表水流进行拦截。对洪峰进行有效的延迟,从而避免遭到破坏。另外在在干旱季时候,植被可以通过地下水来进行水分的补充。2)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改善水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调节水流、改善水质等。所以水土保持工作对水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3)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控制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泥沙。土壤侵蚀主要是由于农耕范围扩大或土壤无法满足人类生活、经济需求导致的植被区域减少的现象。因此采取土壤水蚀防治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方式有将坡改梯田的基本农田形式,增加林槽植被种植范围,土壤耕作技术改良,从而降低土壤侵蚀程度。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关注。水资源对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在生态建设与水资源保护中,要以森林建设和水土保持作为出发点,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作者:柏超 窦玲 单位:常州市武进环境保护局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篇3

前言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也带来工业快速发展,进而出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水资源污染等多种问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生活,对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也是一种阻碍。所以,社会各界对于水资源保护关注逐渐增加,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逐渐加大。而建设生态环境作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切入点,需要保证在经济发展中严格落实保护方针,即将节约资源作为优先考虑内容,做好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并对以出现污染自然环境投入资金与技术着重强调环境恢复,从而形成以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为发展重点关注内容的良性经济。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以节约资源为主要内容,保护水资源,恢复生态环境,为创造优质经济发展条件奠定基础,对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中国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以牺牲部分生态环境资源,获取经济快速发展的机会,但是在近些年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许多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已经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但是目前许多企业仍会在生产中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仅对中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优质生活环境造成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采用科学合理方式,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执行严谨详细规划,从草原到农业,涉及到方方面面,旨在高效保护自然资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条件[1]。而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则集中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例如防止土壤沙漠化,保持水土,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稳定发展条件。而且,生态环境建设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关注重点,无论是国家战略发展,还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高效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都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重要基础与发展前提,对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保障人们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关系

水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做到环境清洁,是生产生活重要角色。但是水资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一旦污染物排放超过水资源自身可净化能力,就会破坏水资源环境,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构成重大威胁。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4。但是中国大多数湖泊富含营养化,辽河、海河已经成为重度污染。其中,工业污水污染占60%,已经成为主要污染类型。见图1。为防止这一问题发生,需要采用适合方式进行水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但是,生态环境建设并不是以破坏水资源环境拥有生态结构为手段,而是在保护水资源现有生态系统的情况下,适度继续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做到在利用中进行保护,在保护中寻找高效利用方法[2]。例如重视湿地原有水生态系统的河流观赏区,就是避免因破坏现有水生态系统,造成水体污染的典型示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手段,避免在生产生活中出现污染水环境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所以,提升环境建设是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力保障,同时,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也可以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优质环境,奠定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3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3.1加强水土保护

作为生态环境建设重要组成部份,水土保护主要针对水土严重流失,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进行专项处理。落实水土保护对于应对洪水威胁有实际意义,可以有效延迟洪峰,为人民群众转移提供充足时间。对于干旱季节也可以做到防止植被干枯,利用存储的地下水进行植被浇灌。从而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增加当地生态环境的植被覆盖面积,地表水流有效拦截等具有重要意义[3]。而且水土保护可以有效改善水环境,提高水资源质量,调节水流,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对于因水流侵蚀土壤,造成河流泥沙增多问题,也可以利用水土保护策略有效保护耕作土地,遏制土壤侵蚀问题。例如坡改梯田就是在农业层面水土保护有效方法。而其他例如增加林草植被种植面积,改善传统土壤耕作技术与模式,都可以降低土壤侵蚀效果。各森林地类土壤保持量见表1。作为保障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森林资源,可以在降水中存储水资源,在干旱中缓慢释放水资源,从而平衡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所以,需要借助森林生态拥有蓄水能力,对水资源进行调节,有规划对森林进行砍伐与种植,保障生态环境稳定,提高水资源质量。在2020年,中国已经基本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对于重点防止地区已经得到有效治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2万平方千米,新增水蚀治理面积达到29万平方千米,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已经达到8亿吨。而中国建立2030年远期目标任务,三类数据预计达到94万平方千米,86万平方千米与15亿吨。中国森林资源见表2。

3.2构建节约型社会

节约型社会是充分利用水资源,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社会形式,是中国社会发展重要目标。而构建节约型社会,需要动员全民对水资源进行保护,落实节约用水,降低资源消耗,从而避免水资源过度浪费问题[4]。例如洗手时的最大流量,在实际应用并没有任何效果,还会造成额外水资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阶梯式水价收取,降低水资源浪费问题,见表3。大力推广建筑物节水工具,对洗手池废水处理,制成可以冲马桶或小区绿化的中水,实现水资源二次利用。而工业生产方面也需要提升节水水平,并对工业生产相关技术改进、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质量。也需要对企业现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做到废水回收,经过处理后的二次利用[5]。并对排放入自然环境的废水有效处理,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要采用合适手段宣传资源节约重要性,让民众了解到资源节约重要性,提供资源解决有效方法,形成对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保护良好风尚。政府部门也要鼓励企业研究水资源节约产品,进行一些例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等政策倾斜,或者采用经济补助等资源扶持,让民众有意识节约水资源,有条件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力量。使用这种全方位处理方式,形成社会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为构建高质量使用自然资源的未来生活建设基础条件,提供可行性手段。

3.3研究水资源评价标准

利用环境评级规范体系作为对水资源评价标准,对评价标准、设计保护方案、修复环境等多个环节做到位,可以真正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起到指导性作用。做好事前规范,事中监督管理,事后及时补救水资源保护体系[6]。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对于水生态环境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工作,对验收标准、技术跟踪等进行严格规范,确保水资源保护到位,生态环境保护有效。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法与渠道,对保护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整构建,保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水资源评价标准,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有效管制。而企业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审,改进当前生产方式,提高污水排放质量,落实水资源保护工作。水资源评价标准也要根据时代发展,适时调整,从而满足经济发展需求[7]。如果是因企业生产造成严重水资源破坏,则需要采用相应手段责令其改正,严重情况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对企业进行惩处,保障生态环境与水资源有效保护。中国在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后,用水量每年保持6100亿立方米,开展节水灌溉高达6500万亩,在100个国家级别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已经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地方实现237个江河湖库水系连通项目,推动105个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4结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在经济压力与人口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在经济建设中才采用牺牲部分生态资源换取经济发展。但是在中国经济逐渐从农业发展转向工业发展的道路中,需要考虑到子孙后代利益,所以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也成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重点关注项目。若要实现这一点,就要从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落实相关工作,使用合理方式加强水资源保护,督促全行业改变当前低效应用水资源模式,利用行政手段推动政策执行,鼓励全社会参加到生态环境建设中,以社会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构建健康国民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熊敏瑞,李昭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立法问题研究———以长江大保护为背景[J].生态经济,2020(10):54.

[2]程婷.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4567.

[3]闵敏.浅析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10):93-95.

[4]张红武.科学治黄方能保障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J].人民黄河,2020,417(5):7-13;18.

[5]韩传京.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探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5):56.

[6]董欣.试论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科技风,2017,328(22):195.

[7]王涛.水资源保护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219(2):97;99.

作者:刘丽君 章广德 单位: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技术保障中心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技术保障中心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