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10:45: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教育应当注重提高教学的效用,注重学生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可以灵活应用掌握的理论内容,主动思考与处理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而立足于实际开展的教学,小学生在学习及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难以完全规避认识、理解与剖析有偏差的情况,急需教师正视该类问题,利用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借助错误资源,巩固自身既有的知识,推动其数学思维的发展与核心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小学阶段数学课程中出现概率较高的错误问题,围绕其有效运用展开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
错误资源就是小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存在理解偏差,导致无法得出正确结果的课程资源。学生本身的错误理解虽然和正确知识有所区别,但教师能从某个角度发现,错误结果和正确答案并非完全无关,可以尝试整合运用,辅助学生稳固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把握水平。有的教师对错误资源完全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会阻碍正常的教学,容易让学生走入误区。但同时,也有教师通过深度探究与分析该类资源内容,对此给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尝试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期提升课堂教育的效率,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
二、小学数学错误教学资源形成原因与运用意义
(一)形成原因
首先,在新旧内容衔接的过程中,容易形成错误认识。小学生年纪小,数学基础还比较薄弱,尚未建构系统化的数学意识形态与思维体系,所以在面对数学题中,通常仅能提炼出题目中表面化的内容,逐步梳理思考。但在此过程中,学生容易被已经掌握的知识干扰,形成解题惯性,引发多种多样的错误。该类情形均是受到旧知识迁移的影响,倘若没有教师的科学引导,势必会限制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化。其次,解题和生活实际缺乏关联,出现错误理解。小学生个人的实践经验与知识储备量都有欠缺,而且极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在处理某些现实问题中,会因为生活经验的不足形成错误认识及判断,直接顺着错误思路解题。而这些错误通常是常识类的问题,如单位换算错误等。最后,概念类知识点理解不彻底,会引起的错误问题。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概念类内容过于抽象,学生记忆与理解都容易出现偏差。由此出现的错误通常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有限,加之基础知识储备缺失,难以完全掌握各类定理、公式,更无法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继而导致学生在现实使用中,会发生概念类的错误,干扰解题过程。
(二)运用意义
小学生在学习期间难免会出现形态各异的问题,例如,简单数学运算中,就有诸多学生因为粗心大意,把除法当成加法或是把数字看错,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各个教学阶段都普遍存在。在常规教育模式下,小学生发生该类问题后,大多数教师通常会直接批评学生,或者告诉学生下次注意,但不会辅助学生修正此问题,这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学习困难的感受,甚至逐渐丧失对数学的探索热情。而当前大部分教师,在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后,不会立刻苛责,反而寻找错误资源的可利用性,令学生借助此类资源,发现“新大陆”。例如,在加减运算中,学生由于看错运算符号导致结果错误,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先让学生算出不同运算符号下的等式结果。该种处理方式能保持小学生计算的热情,并且发挥出错误资源的价值。教师有效运用错误资源,增加计算题数量,而且学生在对比计算中也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此既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又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错误资源的应用,本质上还需学生自身在解决问题时不断尝试,主动改变思考方向。教师课堂中融入错误资源有许多作用,其一,有助于维系师生的良好关系。在学生出现一些问题后,教师需保持高度耐心,以比较宽容的状态,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能自己发现解决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为此,教师可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讨论,锻炼小学生探究性的思维,予以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打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其二,推动学生发展进步。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基础,但其中的逻辑性依旧不能忽略。对习惯吸收形象化、直观性知识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出现错误也属正常。而最终教学成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这关系到学生的信心,如果教师给出消极、批判的评价,容易打消学习主动性。反之,教师若可以有效运用错误,就能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积极正面的学习态度,促使其健康发展。其三,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小学生对各类数学知识通常都有比较重的好奇心,不管答案是否正确,普遍会保持探究的兴致。假设教师能有效应用这些错误资源,便可引领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充分激发其求知欲,以此逐渐完善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架构。
三、小学师生面对数学错误资源的态度
(一)学生角度
大部分学生会将做错数学题看成正常的事情,不会特别在意,并且也不能及时探究错误点、梳理解题过程、分析问题原因,之后遇到类似的题目,依旧无法正确解出。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对这些错误资源持有忽视的态度。同时,小学生对错题的价值并不了解,认为做题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这次出了该类题目,以后就不会再遇到相似的问题。
(二)教师角度
错题会引起其许多数学教师的关注,但在课堂教学时,一些教师仅会挑选比较典型的题目展开讲解,未能注意到错误率。而部分学生看到教师此种态度,即便自己做错了,也会由于教师未重点讲解而直接忽略。并且部分教师在挑选细讲错题中,会从难度较高的出错的题目中筛选,其余理解能力相对偏弱的学生会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难以听懂。因此,教师要科学筛选错题资源,多讲解一些普适性强地典型错题,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明确错误点,主动尝试解决问题。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错误资源的方法
(一)正视错误价值
在小学数学的错误资源运用中,应当把握对错误价值正确认识的基础性条件。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组织者与知识传达者的角色,本职工作是服务于学生,不可片面地寻求课堂教育过程的完整性与连续性,省略提问的环节。部分教师为了一味地防止学生出错,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会重复讲授某些知识点与解题过程,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理解其中内涵。“填鸭式授课方法”既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易养成惰性思维,对错误问题缺少自己的观点,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如此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在课堂上都能听懂,但之后自己做题时不知从何下手”的困局。因而,教师必须正视错误资源的价值,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敢于回答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思考角度与思维模式,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基于此,教师针对某点进行详细讲解,落实展开式教育,令学生保持高效学习状态,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另外,教师也应懂得教学设计要与课堂环境相匹配,可以在课堂中妥善处理各类问题,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探究的主动性,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保持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由此达到“学生吸收知识,并非知识灌入学生”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自主纠错
关于数学概念定理内容,诸多学生会因为知识负迁移的问题形成认知偏差,甚至完全是错误理解。教师此时就要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智慧,采用“示错”的方式,引领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纠正。而学生在此期间,也会加深对概念定理的了解。比如,在五年级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计教学流程。具体而言,教师提问:“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与8厘米,怎样得出其面积?”在学生给出40平方厘米的答案后,教师不应立刻指出答案对错与否,可先询问学生计算过程。学生回答是通过把相邻两个边的边长相乘得出的。此时教师需继续引导学生说出该种面积计算方法的依据。通常直接用边长相乘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会将该平面图形与长方形联系起来,没有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实际高度。教师可顺着该错误的解题方式,带领学生一起探究验证。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平行四边形放在由若干小方格组成的网格内,通过简单的数数方法,得出图形的实际面积。借此让学生发现最初的思路错在何处,继而引出平行四边形“高”的确定方式。总的来说,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在看到与之类似的图形后,极易出现知识负迁移的问题。对于该种相邻边长计算面积的错误方法,教师并未立刻否定,选择逐渐深入“示错”的引导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思路。这样不仅能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还能使学生加深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三)推动错误反思
在学习数学期间,犯错误在所难免,教师要主动把这些错误变成特殊的教学资源。通常来说,小学生通常不会主动探究错误点,很少去积累错题,而这正是部分学生在面对同类型题目却经常出错的重要原因。小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所有学生均是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并且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不可采取简要的总结方式,而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对此,教师应尝试让学生记录错题,及时把错题汇总,做好分类,使自己在复习与反思问题中有题目可以参考。比如,在教学五年级关于“小数乘法”内容时,教师应当先带领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点,随后引出小数乘法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二者的异同,如此就能让学生的乘法计算思维由简到难。在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教师安排适量题目,加深学生的印象。在题目练习期间,某些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并且各个学生的问题都不尽相同。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发现疑点,并反思错误成因,做好整体上的分类。在实际计算练习期间,如果学生由于大意,使数位没有对准,或是忽略小数点,又或者个别学生尚未掌握小数乘法运算的方法,导致解题过程变得复杂等诸多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自行分析,做好成因探究与分类整理,将它们完整体现在错题本上。而如果由于题目难度导致的错误,就要教师进行细致分步讲解,并提醒学生对比自己的计算过程。在进行一系列的纠错教学后,教师提供其他题目让学生练习,正确率通常会有所提升,这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信心。基于此,教师要求学生汇总自己的错误点,并通过计算准确率,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整理错误的价值,完善知识体系,主动养成积累错题的习惯。
(四)分享交流错误
小学生在面对错误问题时,通常会选择回避的方式,而为了让学生能认识到数学错误资源的作用,教师安排学生围绕日常的数学错误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分组讨论,提升学生对错误点的敏感性。应当考虑到的是,教师需注重分组的合理性,避免相同成绩区间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也就是把数学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放在同一讨论小组中,由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驱动组内合作,激发学生的积极讨论,达到相互帮助的目的。比如,在关于“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讲解完后,教师应考虑学生当前状态,布置偏于实践类的题目,并划分出若干小组。而后由学生自行探讨“百分比与扇形统计图的联系”,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多个难度的题目。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学习组内,理解能力相对偏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先看其他学生解题的过程,梳理基本思路,以此加强个人的学习能力。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巡视引导,让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并在无形中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借助该种分享交流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向其他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明白错误问题的重要性,推动全班的集体进步。
(五)教师统一总结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出错的角度都有所差异,这说明每名学生在知识点理解方面会有区别。而对于错题与理解难点分散的问题,教师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本文建议教师可以在摸底考试后,实施全面化的整理汇总,统一在课堂上逐一详细讲解。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教师需充分运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才能保障基本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方程式的开始阶段,小学生不容易理解“未知数”,仅能记住“X”表示未知数,所以对诸多题目都不能深刻理解,解题错题百出。对此,教师应立足于具体的错题,讲解分析思路后,布置相关的延伸题目,通过多次练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的错误资源值得师生重视。而作为教师,需主动调整自身的态度,尽量通过调整日常课堂环节与教学设计,实现错误资源作用最大化,辅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优化自己的数学思维与理解水平。
作者:刘芳霞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西韩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篇2
问题意识培养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依照学生基础而设置的一些有引导性、值得引人深思且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有效问题教学模式,将问题贯穿于教学始终,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结合数学科目来说,数学知识抽象性强,以问题为引导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思维意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既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帮助他们掌握实际运用的能力,在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逻辑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环节,教师应当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可以说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科目,学生只有正确掌握方法和技巧,才能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适当地进行知识点的延伸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理论基础,也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数学科目的学习当中。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让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进行知识点巩固以及迁移,了解数学的实际运用。在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也要依据学生实际能力设计巧妙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点的连接,让他们将理论联系到实际当中,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积累学生生活经验。举例来说,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当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相应的问题,假设一根铅笔1元、一块橡皮1.5元、一个本子2元,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买齐三样物品的总价,也可以提问“本子比铅笔和橡皮分别贵了多少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关注带有小数点的加减法实际运算中的重点问题,再适当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通过层次递进,让学生了解加减法实际运算以及小数点的使用。数学学习不仅是小学数学的基础教学内容,也是实际生活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巩固学生理论基础,激发他们的学习参与性,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学习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备技能,不仅影响着他们当前的学习状态,对他们后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掌握其客观规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大大减少学习难度。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原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断巩固学生理论基础,让他们能够由浅入深地探索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数学知识体系,而是要让他们具备实际运用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够结合身边的生活案例了解学习的过程,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举例来说,在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教材当中设置的教学要求,也可以遵从学生的个人意愿让学生自主购物,以小组为单位,在目标的指引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逐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记录下个人的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与分享中加深感悟,既达到了数学学习的教学要求,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二、立足于学生解题实际,培养学生理解力
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索欲的有效载体,尤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想要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架构就应当由点带面逐渐延伸,所以要根据学生实际解题情况培养他们的理解力。从小学数学课堂来看,教师要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把握易错点,通过问题意识培养教学法,教师可以在重要环节进行提问,设计相应的问题,适当进行提醒,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举例来说,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写出例题,假设甲乙两人想用26根1.5米长的模板围一个长方形菜园,如何围能实现面积最大。鉴于部分学生没有关注过菜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媒体找出一些相应的图片或是短视频简介,让学生进行直观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关系,在多种围法过程中菜园周长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可以用教学辅助器材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在纸上进行演算,让学生群体之间展开交流,了解每位学生运用到的计算方法以及探索问题的着力点。将思考问题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既有助于学生提高探索能力,也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构建更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所以教师在学习教学环节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抓住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将重点内容教给他们,也要通过合理地引导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在学生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让他们能够逐步掌握数学符号与数字图形之间的必然联系。比如,在进行速度、时间、距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从学校到家的实际距离,通过速度的调整明确时间上的差异,让学生以生活中的实例加深感悟,通过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习教学当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为他们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学习任务。举例来说,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几名学生,让他们根据教师的指令用手势比划出方向,再挑选几名愿意参与的学生,让他们根据指令调整同学的手势。在循环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记忆数学知识,也能增强学生群体间的沟通,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减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压力,让他们认识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或是其他方法将概念化的知识直观地进行表达,也明确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数学学习可以说是一个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所以在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只有从问题出发,在不断纠错与改错过程中才能够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数学思维,了解实际运用。教师要帮助学生正视学习以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要以更宽容的心态鼓励学生,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由表象逐渐探究本质,规避类似的错误。举例来说,在学习《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单一地让学生进行了解,那么他们的认知就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进行深入探讨,自然对于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的实际运用能力不强。基于此,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进行统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加深难度,让学生进行数据变化对比,明确单一变量给统计结果带来的影响,并让学生根据个人对统计表的理解统计他们喜欢的事物,将统计变为一个习惯,利用WPS等软件做好相应总结。教师也可以不定时进行抽查,了解学生实际运用效果。从以往数学学习教学来看,教师更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并没有投入过高的关注度。学生参与度不高、数学思维薄弱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就应当创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各个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意识。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教师所讲的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形态。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优势为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也为完善数学课程体系奠定基础。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论基础,也要加强他们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教学来说,数学学习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具备实际运用能力。教师还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任务,加强学生数学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实现个人成长目标。此外,教师要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将知识点之间连接起来,细致入微地将单元框架进行设计,让学生由局部思维转变为整体思维,充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纵向的角度整体把握。在备课开始之前,教师需要率先了解有关于课程的相关内容,了解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在列表中了解该知识在各年级数学课程中的占比,并根据学生的学情适当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
四、构建良好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问题意识培养教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应当明确教学氛围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课堂当中不仅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也要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减少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教师要积极捕捉学生的情绪,通过他们感兴趣的点加强引导,将数学学习联系到生活实际当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认知,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明确数学理论的实际运用。对于教师来说,要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空间,鼓励他们以创新创造思维开展学习任务,让他们可以大胆表达个人的想法。通过互助学习、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探究能力,让他们可以找到个人在团体中的定位,也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以更灵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举例来说,在《比例》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进行提问,了解学生眼中认识的比例,从他们的角度加以规范和引导。从比例角度来说,涵盖范围较广,可以说任何一个物品都会涉及比例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比例教学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其含义,能通过对比例的理解判定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比与比例之间的关系,从基础着手,让学生计算2.4:1.6、18:12、27:28比值的关系,让学生在计算当中充分理解比例的意义。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点或者生活中常见的内容,例如每周一进行的升国旗仪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个人对升国旗仪式的理解,然后将其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思考不同情境下国旗设计比例。如,教师可提问学生升国旗仪式中的国旗与教室中悬挂的国旗比例有何差距,让学生自行展开讨论,然后挑选代表上台进行报告,其他学生也可以及时进行补充。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能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人文精神,既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优势条件。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也要逐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实践技能的同时也在基础成长阶段养成良好的身心发展条件。从实际教学环节来看,教师开展的教育工作也存在系列问题,实践经验少、学生基础薄弱等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制定适用的内容,构建一个全面的教育培养体系。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情境了解数学的实际运用,也能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也要通过多形式的教育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体系并提升他们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通过问题意识培养教学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抓住关键信息,掌握重点内容。对于教师来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具有探究意义与代表性的数学问题,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适当加以引导,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水平,提升数学课堂实效性。
作者:吴仁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东乐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篇3
在多媒体技术加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充分激发,打破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涩难懂的数学知识点趣味化地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一、优化问题导学鼓励学生展示互动
在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导学工作是构建课堂最为重要的基础。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将多媒体助学的价值发挥出来,教师也可以在导学的时候,适当利用多媒体来预设相关的悬念,而且同时可以给学生预留展示的空间。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表达热情被激发出来,使得课堂导学的效果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认知这一部分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只是生硬地给学生展示分数的具体定义,而是要利用情境短片的方式引入分数。教师可以循环播放类似的动画片:一个西瓜可以看做是整数,一刀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可以叫做1/2。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然后教师再通过类似的方式告诉学生1/4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方法动态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积极。同时针对一些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教师也可以及时纠正,使课堂预热能够落到实处。
二、优化课件设计简洁而重点突出
目前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对多媒体过于依赖,甚至脱离课件之后教师就很难继续讲解下去,这对教师灵活变通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让课堂教学得以优化,并且将课堂活力彰显出来,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注意其适度性,需要把讲解内容划分成为几个不同的模块。在课堂上要能够分层次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课件,而制作的内容也不能够只是集中于一个课件上,要分成几个不同的课件。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直线和线段的时候,首先,教师要能够通过简洁的主题课件,来串联整堂课的主线。要和学生接受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问学生对于直线的哪个概念并不清楚,教师再通过辅助性的课件将其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划分主次,可以和大部分学生的学情相结合。同时在应用课件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更加完整地记笔记,并且整理重点,有一些学生不够明白或是了解不足的地方,通过第二课件可以及时将重难点突破。而在教育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当中,解答类似问题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对分数以及每一份的数量和余数等相关关系容易混淆。要和这一问题相结合,教师利用分级课件的方法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从而督促学生分析及解答。
三、课件展示与学生的互动参与有机结合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课件之外,同时也要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回答相应的问题,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拥有独立展示的空间对于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课件的回忆,然后再通过画图解答。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更加积极地思考,并且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解答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融入于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答题的情况,并且让学生把一些具有创意的解答方法在台前给其他学生进行讲解以及展示。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学中如果想要有智慧的生成,首先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教师的思想理念以及授课方式都需要不断改善,在课堂上,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要对课堂上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判断。例如在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举动,教师应该心中有数。例如学生的表情、动作等需要尽收眼底。如果在课堂上有突如其来的提问以及学生的恶作剧,教师应及时作出判断,并且从中找到可利用或者说有价值的东西。此时教师的大脑应快速运转,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解决。在各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目前已经充分融入了信息技术,首先应该设计较为丰富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持,这样才会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通过看了解知识点,同时也要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如在学习比和比例时,可以用视频、动画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做练习题时,教师的课程设计应该以互动为主,在多媒体视频以及图片上,让学生解答比如有关比和比例的问题。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十以内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一句一例的讲题,将核心例题列举出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给其他学生进行讲解。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比较有限,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在组内给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讲解以及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进行思考和辩论,并且创造性地分析知识点。对于一些共性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能够对方法指引的意识重视起来,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因为学习经验比较少,所以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偏差,这个时候,教师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行分析,找到解答问题的途径,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减负提质”的教育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符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确保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呈现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瑞玲.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合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1(24):64-66.
[2]何玉胜.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47):128.
作者:贺相峰
教学网站论文:教学网站视觉设计方法探究 【摘要】教学网站教学效果的优劣与否不仅在于其丰富的教学资源,...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拓展农村中学生时事政治视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能 摘 要:以本校高中学...
本文首先对德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简单阐述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现状,最后对学前教育过程中德育的渗透...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各个阶段,都要安排有关计算的“数与代数”的基本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构建:构建高效、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摘 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当前...
课程与教学论文:对初中历史教学经验与课程内容思考 一、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利用有助于历史课程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