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3 14:46: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研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语文教学篇1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非常注重理论教学,经常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夯实基础,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学校数量相当可观,师资力量不断壮大,而且教学设备等也有了明显提高,急需改善当前的教学环境。但在教育大环境的优化以及配置下,学生的素质却不太高,这让很多教师感觉有些无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佳,特别是自认为语文得分容易,非常简单,只用应付考试即可,因此在学习语文时积极性低,在态度方面也比较敷衍。这些问题都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单单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学习动力,要想完成这些目标,就需要初中生拥有自主学习以及思维能力。因此,教师为了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需要设计两个教育目标。第一,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提升自身学习技能。第二,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初中生拥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就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充分互动,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初中生自身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身思维也会随着发生改变,还能实现课外学习,让课堂教育逐渐延伸到课堂之外[1],学生通过学习获取到的知识内容,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更有成就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还能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材上的知识内容都是通过不断思考与探究得到的,虽然教材里的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但是学生肯定不会时时刻刻守在教师的身边去学习知识。因此,如何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初中生自身拥有了学习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信心满满,进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反之,如果初中生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举步维艰,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打击自信心,不利于之后的学习与发展。久而久之,初中生就会出现巨大的心理压力,更有甚者出现退学的想法。
(二)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如果仅仅一方努力,就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如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如果学生拥有自主预习习惯,就能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不仅节省了大量教学时间[2],还能保证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自身具备总结知识的能力,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学科素养,还能提升学习能力。
(三)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
与被动接受知识内容相比,自主学习能力既能转变学生学习状态,还能提升学习效率,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容。当初中生自身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拥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单从知识学习方面而言,学生学习不能一直依靠教师,而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学习知识内容,以此来实现学习的延伸,从根本上丰富知识体系。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还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自己独立解决,就会对学习充满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中不能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初中阶段是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时期,要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需要及时地转变学生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一)利用开放式教育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阶段,要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就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方式、课堂讨论方式以及分析辩论方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及时地发表自身想法与意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思维与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作为一篇纪实的散文,通过描写父亲背影,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父子感情。当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表达手法、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线索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解读能力,同时对学生写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通过相互探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就会发生碰撞。教师再结合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讨论答案继续分析,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二)拓展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放远目光,不能只将自己的眼光停留在课堂上,也不要太注重教材传授,而是要有效地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思维,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教师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书籍,拓展获得知识的渠道,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习《春》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如作者、写作背景资料等。在教育形式上,教师利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学习与思考。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规定学生一个月读完一本书,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6],这样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通过设计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做到正确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多种学习方式,防止学生局限在自身思维中,不能有效地提高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昆明的雨》一文时,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就可以在脑海中想到一幅细雨蒙蒙的画面,有的学生就会想起这个城市的美食,有的学生想了解当地风土人情[7]。通过个性化阅读,学生自身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有效提升。当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及时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自身思维得以发散,还能充分了解文章中心思想,为之后学习夯实基础。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翻转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智慧化平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互联网+”已经广泛运用在教育方面,给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可能性。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作为网生代中学生,接触网络较早,可以轻松掌握多个环节,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休闲娱乐占网络内容大部分,如果将娱乐性转向学习性,则有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通过网络技术建立线上教学平台,学生的学习就可以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利用互联网共享技术,在线上平台就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将资源进行实时共享[8]。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多媒体仪器设备进行教学,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利用视频与图片来打造翻转课堂,将我讲你听转变为你讲我听的形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五)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是可以构建开放式教育,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二是小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思维能力就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快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配,之后开展分组学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各个小组实力水平不相上下,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学习,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提升整个班级学习水平。之后促进各个小组之间开展良性竞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不断思考问题,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讨论主题,给学生提供空间,让学生自主分析与探究问题。另外,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9],保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顺利进行。在完成讨论之后,教师对各个小组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点评,如小组探讨气氛、学生自主性以及提出问题观点等。最后,对小组评分进行统计,选择出最优秀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小组自主学习中,发挥自身巨大价值。例如,在学习《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在小组探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及时地扩展探讨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各个方面都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对我们生活与学习都有哪些影响?为什么要敬业、乐业?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在形成良好学习态度的同时,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单单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开放式教育,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设计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等方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中,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高小平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第八中学
初中语文教学篇2
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强化学生的能力以及自主意识,促使其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基于这一要求,在现代课堂上,教师便需要跳出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驱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与学习欲望,促使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学兴趣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跳出传统学分教育以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的局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在于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而情境恰好就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一大外部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自主学习。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便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学生展示文章中描述的场景图片。同时,教师也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尝试回想自己经历过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脑海中的画面与文章作者所描述的画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对比兴趣,逐步使之愿意主动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看到过的冬天美景,在相互分享、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良好习惯,提供自学条件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也需要注意到这一要点。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先不要求学生自主进行预习。长期接受被动教育的学生如果突然被要求自主学习,很容易产生盲目感。所以,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一些详细的前置性作业,慢慢过渡,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整理预习阶段的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强化自主思考意识,从而提升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地进行知识回顾,生成知识思维导图,并解决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困惑。这一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只有自主复习,学生才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够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学习效果。最后,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自主学习中,学生偶尔会因为能力的限制而无法解决一些问题,但是频繁地向教师求助,又会削弱自主学习的价值。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会应用工具书,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主动地查阅资料、查阅字典,以多样化的解决方法提升能力。
三、传授学习方法,强化学习能力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要比使之掌握正确的答案更重要。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积累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效果,从而形成更高的自学热情,形成良性循环。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总结文章内容、思路框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基本的写作思路,提升写作能力以及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制作学习笔记,在笔记中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在阅读、写作时积累好词句,不断丰富自己的素材储备,夯实自学基础。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进行积极评价,提升自学动力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自身的独立意识、个人意识逐渐清晰,在学习中会迫切地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自学成果以及进步,促使学生有更强的动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迎接自主学习的挑战。在学生产生障碍时,教师要多鼓励;在学生出现退步情况时,教师也不能过多地训斥,而是可以陪学生一起探索产生问题的原因,合理地调整下一阶段的自主学习计划以及任务,与学生一同进步、成长,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综合发展。综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一定的学习标准。所以,立足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理念,创新教学体系,以情境教学、习惯教学、授人以渔、积极评价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学条件,强化学生的自学兴趣、能力、精神以及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薛梅方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
初中语文教学篇3
在现代社会中,自学能力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应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让他们掌握自学的技能、强化自学的兴趣,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也能与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生本教学观念相吻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目标,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从初中生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展开,教师在教学前确定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自学素材和资源、搭建自学平台,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的开放式学习空间,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新的学习技能和方法,通过深入探索语文知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另外,在自主学习时,学生摆脱了束缚感和畏惧感,更加关注语文知识本身,徜徉在诗词、散文等文学海洋中,并获得积极乐观的学习体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1]。以语文教学为主,教师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会充分利用预习、导学等策略展开教学活动,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他们在课堂上只需解决重点知识,如此,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其教学质量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于课前预习有备无患,启发自学意识
有备方能无患。一直以来,预习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过,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对预习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清,导致他们未能充分挖掘预习环节的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对此,教师要从有备无患的角度入手,充分利用课前预习教学环节,启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培养他们思考和自学的良好习惯[2]。
1.设置课前预习任务。相比于直接呈现知识,传授给学生“怎样学、学什么”的技巧,更加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在预习阶段,教师可通过设置课前预习任务的方式,将预习的方式、内容和预习应达成的目标,按照不同的分类体现在预习任务单上,并让学生填写预习感悟、记录预习成果和遇到的难题,为课堂讨论和深入探究准备素材。教师设计的课前预习任务单,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研究,找出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按照三维目标划分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搜集资料等多项预习措施中,了解语文教学中的内容。除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外,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将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以及他们实际的自学能力作为基础,对预习任务单上的内容进行优化,确保学生能够利用任务单进行有序预习,通过初读文本、辨读生字、查阅背景资料等不同的方式,做好知识储备和预习工作,为正式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精准地把握学习重点,提出疑惑点。在这一阶段,初中生的自学意识会初步觉醒。
2.巧借微课视频资源。众所周知,微课是一种内容精练、形式短小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初中语文预习环节制作特定的微课视频,那么学生的预习效果会不断增强,他们也能受到微课资源的启发,在预习中形成强烈的自学意识,从而真正契合初中生的成长需求。在预习活动正式开启之前,教师要针对语文文本阅读、名著导读、群文阅读等不同的需求,搜集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及文学常识等,按照资料的类型、功能等,将其合理地穿插在微课视频中,以凝练的方式呈现有关语文教学的背景材料。而后,教师利用微信群组、公众号和其他线上学习App等,将微课视频上传到共享平台,让学生自主下载和观看,将视频中的内容与课内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不同的角度,解读语文知识,明确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从而在预习中对课内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此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按照微课视频中的思路,自主探索搜集材料的路径,将与语文文本、名著等相关的文献研究素材和背景故事等作为自主学习的素材,对其进行整合和归纳,借此,学生不仅可以在预习中明确课程教学的基本字词、语句等内容,还能感知课堂教学的人文主题,为课堂教学提供便利。
(二)于课中导学另辟蹊径,锻炼自学能力
1.创建问题教学情境。导学有利于强化学生自主意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中导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问题教学情境的方式,从语文教学内容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并将问题按照不同的难度和涉及的不同内容,穿插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板块,在提问的过程中营造辩证思考和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考和论证,深入分析和解读语文课程中的文本内容、写作要求等,如此,学生即可掌握自主阅读、自主写作等多样化的能力,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而且,问题情境不是短时性的,教师要以层级递进的问题和创新的提问方式,将问题情境与整堂课融合起来,让学生时刻处于质疑和思辨的状态中,在不断增强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寻求解决语文问题的最佳办法,以对比阅读、精读、略读等多种自学方式,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并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序解决语文问题、阐释语文现象。由此,初中生既能掌握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转变被动学习理念,继而深入探索语文知识。
2.开设项目学习板块。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不依靠任何辅助手段和合作学习模式独立学习,恰恰相反,如果学生能够在集体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掌握合作学习方法,他们也会习得多种多样的自学方法。以此为基点,为了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开设项目学习板块,以项目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共同体,让他们依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在集体中找准独特的定位,认识到自身独一无二的地位,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专项学习活动[3]。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精选项目学习的议题,结合文学经典、传统文化、实际学情和语文课程教学进度等不同的元素,设置开放性、探究性的学习议题,让他们根据议题中涵盖的思想内核,通过合作研究、自主思考和分头查询资料等方式,寻找学习素材、共探学习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习得了基础的语文知识,并且在与组内同伴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自学办法,有利于深化初中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能力。3.组织经典诵读大会。与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学科中,诵读能力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分支,学生是否具备诵读的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自学效果和自主学习信心。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经典诵读大会,将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现代诗歌、名著等作为诵读的素材,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锻炼诵读技巧,并在品味经典文本时摸索诵读的规律,深入解析经典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思想以及情感,这也有利于帮助初中生扭转浅层学习的不良局面。另外,教师也要将经典诵读大会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长期教学项目,以社团为载体,推动学生精进自己的诵读技巧,让他们主动反思自己在诵读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并能在日常练习和语文课堂上弥补不足,以此强化其诵读能力和解读文本的能力。而在诵读大会续存期间,教师应按照不同的文本体裁、题材、作者等,传授给学生有差异性的诵读技巧,待他们掌握多种技巧后,鼓励他们举一反三地应用相关技巧进行自主诵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锻炼,其学习方法和技巧等也会不断更新,这对于强化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起到了绝无仅有的作用。
(三)于课后作业因材施教,培养自学能力
1.设计分层课后作业。在考查和检验现阶段初中语文作业模式中发现,重复性和机械性强仍是语文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不同的学生,却要完成同一标准和相同内容的作业,这既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也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设计分层的课后作业。教师应依据长期课堂观察的结果以及测试考查的结果,将初中生按照综合实力和语文素养等要素分成不同的层次,按照其层次划分结果,为其安排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并在作业后标注“学习方法建议”等字样,为学生搭建自学支架,让他们依据难度不同、内容不同的语文作业,形成并增强自学能力。这样,便可以挖掘出语文作业检验、反馈等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之路扫清阻碍、提供助推力。
2.建设个性作业平台。在因材施教和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平台和空间。在这其中,个性化的作业平台便是一项有利的选择,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范围,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学素材。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学校内网和自建公众号的方式,搭建作业平台,按照作业内容、种类和难度,分设不同的作业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点击其中一个或多个板块,从中选择契合自己学习能力的作业,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便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在个性化作业平台上,教师也要专门设置反馈板块,指导学生上传作业答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一一进行评改和反馈,让学生能够及时明确自身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基于语文学科的特质,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上传个性化长期阅读方案,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阅读储备量和阅读能力等,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案,从而积累阅读经验和语文知识,并不断提升自主阅读和学习能力。
(四)于课后服务温故知新,强化自学素养
在最新的教育政策中,课后服务的重要性受到关注和认同,因而,教师要挖掘课后服务的隐藏功能,让学生在课后服务阶段温故知新、强化自学素养,进而达到延伸自学范围、巩固知识基础的目的。
1.举办线下课后活动。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只是要让他们掌握知识,还应让他们具备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在线下课后服务中,教师可以组织多元化的课后活动,帮助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应用在课后活动中,以角色表演、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活动,灵活地运用已经习得的语言知识、文学常识等,如此,学生不仅会强化自学素养和意识,还能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4]。此外,为了凸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权,将课后服务活动中的设计权、参与权和决定权等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全程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便能让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信心,并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也要指引学生交流学习感悟,互相分享自学经验,共同突破自学中存在的困难,使学生能够在线下课后服务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学素养。
2.搭建免费辅导平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学生形成自学意识和能力,不能单纯依靠短时间的教学对策和措施,而要具有长期发展的眼光,设定长期的指导计划。基于此,在课后服务模式中,教师可以搭建免费的线上辅导平台,借助腾讯会议、钉钉等线上软件,为学生提供课后辅导服务,制订专门的辅导计划,让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实时互动、留言互动过程中,解决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增强信心的基础上,摸清语文知识的规律,掌握自学能力。而且,针对线上课后服务的基本特点,教师也可以在课下、周末等时间段,让学生利用辅导平台进行交流,确立学生的“小老师”地位,形成“以优带差”“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风气,对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探究和友好互享的行为进行激励,并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助推力,以此完成培养初中生自学能力的终极目标。总之,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只是语文教学的要求,更是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表现,教师以设置课前预习任务、创建问题教学情境、开设项目学习板块、设计分层课后作业等策略和手段展开语文教学活动,既有利于优化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能启发初中生的自学意识,锻炼其自学技能,进而使他们成长为具备独立人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以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梅.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思考[J].课外语文(上),2021(12):41.
[2]王赛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20(3):180.
[3]谢艳华.提升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浅探[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5):36.
[4]刘长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2021(33):193.
作者:贺兆林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皇台九年制学校
教学网站论文:教学网站视觉设计方法探究 【摘要】教学网站教学效果的优劣与否不仅在于其丰富的教学资源,...
浅谈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拓展农村中学生时事政治视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能 摘 要:以本校高中学...
本文首先对德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简单阐述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现状,最后对学前教育过程中德育的渗透...
课程与教学论文:对初中历史教学经验与课程内容思考 一、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利用有助于历史课程内容的理解...
职高语文教学论文:职高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摘 要: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
语文兴趣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