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乡村经济发展研究3篇

时间:2023-01-16 14:49: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乡村经济发展研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乡村经济发展研究3篇

乡村经济发展篇1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变化,与此同时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明显。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每年聚焦“三农”问题,注重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极力缩小城乡差距。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以及文化教育价值”,为开发乡村旅游经济产业提出了明确目标。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是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投资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政策引导与消费市场吸引的双重作用力下,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乡村旅游产业,但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整体成果并不突出,乡村旅游开发虽然火热但是却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利益主体矛盾突出、旅游发展规划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平衡协调的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成为当前解决问题的关键。

1乡村振兴环境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概述

1.1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2018年颁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2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共中央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在政策保障方面不断推进。在城乡二元制模式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1]。

1.2乡村旅游概述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旅游方式,目前国内针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集中出现在2000年后,对于“乡村旅游”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现有的研究文献,乡村旅游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以乡村为目的地的旅游方式,旨在体验地方人文风情,感受乡村自然气息,释放压力、净化心灵[2]。乡村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是对农村资源整合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项目开设建设过程中能有效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积极改善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政策支持下,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乡村旅游产业,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增强市场活力,但是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可持续、绿色、高效的发展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关键[3]。

2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历史、现状与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萌芽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用于外事接待。20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行为才被定义为“旅游活动”的范畴。进入21世纪,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2018年乡村旅游示范县共有288个,我国乡村旅游市场正向万亿规模迈进。分析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对于全面掌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4]。

2.1乡村旅游业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02年以前)。我国乡村旅游的萌芽状态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市场化。20世纪80年代,深圳市第一届“荔枝节”的举办将乡村旅游不断向市场化体系推进。随后,“徐家大院”作为农家乐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在全国推广,我国农村旅游的概念初步产生[5]。第二阶段:起步阶段(2002—2005年)。2001年,原农业部与旅游局共同推出“全国农(工)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在政策引导下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不断清晰。与此同时,各个地市开始挖掘乡村旅游资源,该阶段的乡村旅游模式以“农家乐”为主,乡村旅游的产品以提供住宿、餐饮服务为主。在这一阶段,乡村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乡村旅游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旅游管理与服务均处于低水平的状态。第三阶段:成长阶段(2006—2017年)。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国家积极引导、关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社会资本对乡村旅游的投资热度不断增强。2011年,国家公布40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后,乡村旅游大规模兴起,但质量问题、利益矛盾冲突问题也开始越发明显。第四阶段: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实际投资突破3800亿元,乡村旅游达到2.5亿人次,但是实际旅游消费仅有1.4万亿元人民币。巨大的投资金额与有限的旅游消费形成了鲜明对比,乡村旅游进入升级转型的探索阶段。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其中乡村旅游经济开发所展现的质与量的问题、利益矛盾冲突问题充分暴露了乡村旅游产业优化与升级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仅依靠投资拉动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进。

2.2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跨境旅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在新冠肺炎疫情平稳后,“就近出游”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首选。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挑战及趋势》中指出,2020年1—8月,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仅有12.7亿人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乡村旅游市场在2020年1—5月份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在5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乡村旅游成为满足城乡居民被抑制需求的首选。在疫情冲击的影响下,游客越来越倾向于节奏慢、周期短、距离近的出游方式,选择乡村旅游作为远离城市喧嚣、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发展的区域差距实际上影响了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根据农业农村部与旅游局公布的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分布情况,乡村旅游示范点呈现出”由东向中、向西递减”的格局。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层次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强,乡村旅游市场消费带动力明显;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略缓,整体开发仍显不足。

2.3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

从市场规模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的质量差距、地区差距以及需求与服务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在乡村旅游业的改革转向阶段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2.3.1产业融合度不高,发展模式单一

产业关联理论(赫希曼)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是乡村产业结构的依据所在。在产业关联理论中,赫希曼提出:在产业关联链中必然存在一个与其向前产业和向后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系数最高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对其向前、向后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根据赫希曼的产业关联理论,诸多地区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属于较为单一的“农家乐”模式,该模式与农村文化产业、农业特色手工业、绿色农产品销售等产业的关联程度较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力较弱。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度考验了该地区的资源整合能力与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产业间融合度不高,充分暴露了地区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实力。

2.3.2多主体利益矛盾突出,服务能力差

利益矛盾冲突问题是影响乡村旅游市场的关键,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涉及村民、企业、村级集体经济、消费者等利益主体,村民与村集体经济的利益冲突、村民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多主体矛盾的主要代表。以村民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例,企业投资是拉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政府政策引导的前提下,企业资本进入乡村旅游市场能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品牌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市场运营成熟化。但是,企业的发展策略受限于企业定位与战略目标,部分追求短期利益,粗放式的发展战略只为快速收益,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形象工程”的建设、满足短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但是容易诱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村民与乡村企业都是在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的受益者,看重短期利益投资方式势必造成服务水平低、消费口碑差、环境破坏快等问题,由此造成的村民与企业之间的冲突势必影响该地区的产业建设,甚至还可能诱发群体事件。

2.3.3生态意识淡薄,标准化建设不高

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产业集群现象,加之乡村产业结构复杂,就会激发产业集群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部分地区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缺乏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一味地模仿,盲目地开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缺乏标准化建设目标与规划,造成土地、河流、森林资源破坏,同时使地方优质乡村旅游资源过于商业化,丧失了乡村旅游资源的优质文化、地域基因。乡村旅游产业规划是影响乡村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部分乡镇政策缺乏规划意识、标准意识,在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未能转变发展理念,未能及时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陷入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

2.3.4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品牌意识

产品同质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乡村旅游市场内部竞争激烈,“模仿”问题限制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乡村旅游开发为例,袁家村是陕西省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年均接待游客600万人,实现营收破10亿元人民币。“袁家村模式”开始被周边的县、市学习、效仿,据不完全统计,仿照“袁家村模式”开发的民俗村在陕西省内超过60家,但是模仿“袁家村模式”却没有获得袁家村的营收水平,甚至部分县市在基础建设完成后在短短一两年内消耗了热度,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只留下空寂的街巷和惨淡的经营者。品牌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同质化的项目与产品、缺乏历史文化底蕴的模式,使品牌规划没有目标。如何梳理品牌发展意识、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亮点,是摆在乡村旅游发展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乡村振兴环境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针对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应抓住以下4个关键点。

3.1强化产业融合,增强竞争实力

乡村旅游业需要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与延伸性,乡村旅游不仅仅在于“旅游”,更是一种放松、健康的消费方式。因此,推动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可以将乡村旅游产业与乡村养老、文化创造产业、大健康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为小规模经营者提供技术支持、资金保证,结合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切实增强乡村旅游产业的耦合度,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竞争力。

3.2协调内部矛盾,提高服务水平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注重多主体矛盾协调,地方政府要积极关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规范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在产业投资的过程中要注重长期投资与战略目标,避免投资的盲目性、短期性,地方政府要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失地农民再就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改善村民生活紧密融合,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注重培养村民的就业能力,从旅游服务消费需求入手,注重从旅游服务理念、餐饮卫生服务标准、酒店服务规范等方面开展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础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3.3注重规划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则,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有关部门对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监督,旅游部门要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进行及时指导,实现旅游项目规划与生态建设的平衡发展。此外,地方政府要对家庭旅馆、休闲农庄、特色民宿进行环保监督,以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市场参与主体行为,将绿色发展理念与特色旅游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

3.4创新发展理念,打造品牌特色

“模仿+复制”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模式已不具备竞争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要紧紧抓住区域性特色,从特色乡村文化、特色乡村生活体验入手,实现突出地域文化特性,以文化特色作为项目的灵魂支撑。此外,要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全域营销工作,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推动乡村旅游项目“走出去”,可以利用“网红”宣传、推广体验来强化项目在潜在消费者领域的影响力,擦亮乡村旅游“金字招牌”。

4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镇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指引。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的状态下,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如何调整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推动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关键。聚焦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限制发展瓶颈的同时提出优化策略。

作者:王文佳 单位: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乡村经济发展篇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得到了优化和进步,乡村居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可以这样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正逐步朝现代化经济的方向迈进,强化了农村经济发展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激发自身的内生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由输血转为造血,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永久的动力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的衔接工作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矛盾深化,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土地之间的关系,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1]。与此同时,农村旅游产业不断兴起,丰富和优化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产业结构,尤其是以休闲旅游为代表,通过农村特色资源的充分利用,加速休闲旅游经济在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依靠因地制宜的相关机制和政策,实现了农村产业多元化的目标任务,拓宽了农村经济收入渠道,丰富了旅游市场资源,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1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旅游经济的影响

1.1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旅游产业的兴起,得益于农村地区独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等。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得到显著提升,但是精神生活却相对匮乏,城镇居民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农村特有的旅游资源能够为其带来有效放松,进而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基于市场需求等相关因素,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当然基于点轴理论,农村旅游产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人口吸引以及产业轴纵向发展方面,利用信息共享模式,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区域之间的合作,扩大旅游产业的影响范围,提高区域范围内部的整体收入,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2]。

1.2促进“三生空间”统筹发展

所谓的“三生空间”指的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生产空间指的是生产合理,能够可持续地生产。生活空间指的是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生态空间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明确了“三生空间”统筹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生活及生产活力低等问题[3]。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能够充分明确在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同时,不可忽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可忽略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避免“寅吃卯粮”。这无疑是从政策层面强调了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三生空间”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那么在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制定相关的计划,才能保障自然资源不被破坏,才能够让农村地区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

1.3深化农村多元产业融合

在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充足的资金十分重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从政策层面给予农村旅游行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引起银行等资本市场的注意,加大对农村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此外,旅游行业自身具有一定的连带性,能够带动餐饮服务行业、零售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当然,旅游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也会热衷于购买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作为纪念,一方面宣传农村文化,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地将经济与农村文化相结合,加速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4]。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

2.1产品同质化严重

农村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农村休闲旅游行业,即利用自然资源或者人文资源,打造旅游景观,以此为依托发展餐饮、住宿、民宿产品销售等行业,形成农村旅游产业链。但是,随着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在进行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工作中,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导致农旅产业多以观光体验为主,加上技术能力的局限性,缺乏创新能力,在农村旅游经济市场环境中,多以农家乐、垂钓园、采摘园为主,且模式相对固化。虽然旅游者能够实现休闲放松的目的,但是并不能够体验到良好的旅游服务[5]。近年来,虽然在农村旅游开发工作中,加大了对文化资源的投入,但是也出现了同一区域范围内,民俗乡俗过于集中,为了能够吸引顾客大打价格战,扰乱了农村旅游经济市场,不利于农村区域范围内旅游产业的发展,降低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因此,在农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该避免同质化现象,打造个性鲜明、体验感佳的旅游目的地,这样才能够推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2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在开发和规划农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课题而存在,综合性地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但是在实际的开发工作中,地方政府过度注重政绩,为了迎合国家宏观政策,不顾自身实际状况,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导致部分原始生态资源遭到破坏,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束缚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大量的旅游者涌入,随之而来的各类垃圾也在不断增加,例如随处可见的垃圾袋等,给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随处可见的垃圾,造成农村旅游美感的降低,甚至会引发其他的污染。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农村旅游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针对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加以约束,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生态环境[6]。

2.3基础设施薄弱

乡村旅游目的地主要以绿色生态环境的观光为主,通常情况下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尤其是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不仅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停车位也供不应求。部分村民将自家空余场地规划出租,收取一定的停车费用,但是严重影响了旅游者的消费体验,甚至影响旅游产业自身的长久发展。此外,厕所等景区内部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由于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厕所往往以旱厕为主,这与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基于种种实际情况,能够充分印证目前农村旅游开发工作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影响了旅游者的体验,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环境中,难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7]。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科学合理地优化农村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缺乏人才

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且随着消费者对于短途旅游的渴望,农村旅游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是就农村旅游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文化素养方面相对较弱,专业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农村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由于缺乏创新型人才,进而出现了产品同质化现象。农村旅游目的地提供的旅游服务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够满足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政策的支持,力求强化专业人才的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本质上吸引大量游客,稳定农村旅游地的经济发展[8]。

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策略

3.1创新农村旅游发展模式

为了确保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强化农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乡村旅游固化模式,以旅游者为切入点,不断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农村旅游产业个性化发展,切实地为旅游者提供休闲、舒适、个性的服务体验,强化农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农村采摘园可以推广并打造成为种植园,旅游者通过种植不同农作物,体验农产品种植和管理的过程。当然在民俗乡俗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过程中,切不可过于集中,在农村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阶段,按照区域进行划分,科学合理地规划,在整体区域内部打造不同的乡俗文化,不仅能够实现农村旅游目的地个性化的目标,更能够为农村旅游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9]。

3.2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包括资源的过度开发、各类垃圾增多等方面,那么为了能够降低人类行为活动对环境资源的迫害,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自身的职能来进行宏观调控。首先,严格把控乡村旅游项目的审批,侧重对开发公司资质的把关,成立专项保障基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开发公司的行为,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政绩理念,时刻铭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后,面对各类垃圾增多的现象,农村旅游目的地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关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对随处乱扔垃圾的旅游者进行教育,当然也应该强化自身的垃圾处理能力,避免出现连带污染的现象。虽然农村旅游产业能够加快其经济的发展,但是面临的一系列生态、资源等问题,政府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来进行规范和调整,避免资源的损害和环境的污染,实现“三生空间”协调发展,造福子孙后代,为农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10]。

3.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导致农村旅游地基础设施薄弱的因素有很多,归根结底即资金有限,因此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应该从源头来优化农村旅游地的基础设施。首先,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设置政府专项资金、引入社会资本,专门用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停车难等问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开放政府专用停车位,总而言之,应该灵活使用闲置场地,提高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其次,应该推进农村旅游地的环境改造,包括厕所、网络等基础设施,强化公共卫生环境的治理,使得乡村面貌干净整洁,为消费者提供良好、舒适的旅游环境,让其深刻体验到旅游的乐趣。

3.4完善农村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对当下农村旅游项目的发展起到推动和支持的作用,而专业人才对于行业的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针对农村旅游行业投入大量专业人才。就旅游行业的从业者而言,目前大专院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以旅游管理和服务方向为主,这部分专业人才具备充足的基础知识理论,但是实践经验不足。高校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时,应该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市场需求调整自身的教学任务。此外,当下互联网作为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使学生既要具有专业的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信息化相关技术。只有提高农村旅游地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才能够提高农村旅游地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村旅游地长期可持续发展。

4结论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政府从政策的角度给予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支持,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而农村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仅是时代的产物,更多的在于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推动。因此,农村旅游业的开展,作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拓宽了收入来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当然互联网信息的飞速发展,也在不断冲击传统的农村旅游产业,只有不断完善农村旅游地的基础软件、硬件设施,优化服务,才能够提高旅游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助力农村旅游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雪莹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乡村经济发展篇3

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有了更好的苗头,绝大多数乡村振兴战略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将乡村旅游作为契机实现自身的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同时,旅游战略的发展与创设也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住条件提供了更好的改善机会,因为农村的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提升契机。此外,乡村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更是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国乡村发展可以借鉴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创旅游发展目标,带动自我乡村旅游业和其产业链的相关融合,实现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

1文创旅游

就目前我国的消费观和经济发展状况来说,全球旅游人数逐年递增,根据调查,70%的旅游均为自助大众旅游,这也就是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模式——文创旅游备受欢迎,该模式也作为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旅游消费升级和解决农民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备受关注。而文创旅游为文化创意旅游,是指将以乡村的旅游业发展为基础,并在其中结合文化创意色彩和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乡村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国内不少研究学者均对目前我国备受欢迎的特色文创旅游模式展开调研,实践发现:该模式作为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乡村的建设。

2文创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2.1有利于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

乡村文创旅游是心情的一种集合文化与创意色彩的乡村旅游模式,其作为第三产业能有效促进农村的经济转型升级,而不单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和增收模式,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而现阶段“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为文创旅游起到了良好的铺垫,我国目前依靠创新驱动战略所创造的生产力和特色化经营不可或缺,文创旅游作为其一更是能体现精品与特色的传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民族和地形多样,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各具特点,也各有创意色彩,良好地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旅游当中,实现良好的文创旅游,能够有效促进乡村的特色化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的经济增长。相关学者更是强调,良好的乡村旅游本就应该与居民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只有富有情怀的乡村生活和特有人文情怀,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吸引相关游客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广大乡村旅游开发者所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2.2文创旅游有利于实现农村创意的商品化和市场化

文创旅游是以文化创意为基础实现的乡村旅游形式,更是将乡村旅游与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更有利于摆脱传统的“农家乐”或农村旅游形式,实现产业链的延长。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文创旅游有利于将文化创意转化为农村旅游的实际相关产品,实现产品和旅游的商品市场化与市场,更有利于吸引相关企业对农村的相关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创意进行市场化开发,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和效益的最大化。总的来说,文化创意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有利于为企业农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机与发展前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创旅游增添新的活力。

2.3实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更有助于打造战略中所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的文化创意旅游精品项目构建,打造以休闲乡村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乡村文化发展方式,实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

3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创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

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创旅游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展起来,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文创旅游的相关模式是结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而展开的,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其他地区在利用文创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时,应因地制宜并借鉴先进的文创旅游成功区进行设计,典型的发展模式由以下组成:

3.1以当地环境为特色,实现景点建设引入多元化资本

文创旅游的前提应有资金的引入,因此,当地在进行文创旅游开发之前,应以当地的环境为特色,将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表述清楚,从而吸引大量的多元化资金,实现文创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实践表明,以当地环境为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创旅游是十分具有效率的,这也是当地特色化创建的一种表现,我国也有不少农村地区利用当地的环境特色,开发了具有特色优势的景点建设,从而吸引了一大批的多元化企业,从而促进了自身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元宝山乡村的文创旅游发展,则是根据自身区域的山体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实现的资金引入,相关专家也针对自然优势和资源特色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性布置,从而使其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能够充分展示出来并在对当地环境为特色的开发过程中,为其配套了一系列的餐饮、服务、住宿、休闲活动等相关功能,为产业的全面性提供了保障,也为更好的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创造了途径。

3.2结合地域文化色彩,打造主题民宿和主题旅游区

不同地域具有不同地域的文化色彩和文化创意,当地的乡村旅游开发者应充分重视自身的特色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旅游产业当中,实现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民宿和主题旅游区的创设,这也是较好地建立特色化旅游区的一种办法。相关专家指出,如果能在旅游景点建设中实现与当地文化融合的方式,能有效加强景点的利用度和文化的魅力,相关景点可以利用当地特有的以历史文化渊源所形成的特色地域文化与主题旅游区和旅游民宿相结合,实现文创旅游的进一步拓展。例如我国具有以地域为主要色彩的——“中原文化”“闽南文化”“江南文化”,以民族为主要色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经过良好的创意与包装,均可以作为文化旅游重点进行开发,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旅游区。也可根据相关文化特点建立主题民宿,例如以哈萨克族民族为主的乡村旅游,可以运用毡房等具有民族服饰和摆设特色的主题民宿区,也备受广大旅游者的欢迎。闽南建筑文化旅游区可以利用闽南文化的相关房屋特色进行装修,打造具有文化主题与气息的品牌民宿,将回归乡村和感受文化魅力作为销售品牌,实现旅游区和旅游产品的构建,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

3.3引进部分先进企业,以企业带动生态资源利用和旅游文化并进发展

先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企业部门引进可以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规划与战略,实现共赢。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在利用文创旅游发展乡村经济时均以该模式作为进入手段,在发展文创经济旅游以企业为支撑,可以更好地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企业的包装手段等也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和竞争力,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此外,在引进先进企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产业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可以为当地的乡村旅游文化提供更好的文化创意和文化发展前景,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先进企业的引进可以有效实现当地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同时所带来的可行性规划方案也确实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乡村开展文创旅游之时,应确保当地所引进的相关企业能有效带动自身的乡村经济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自身企业的发展所引进,只有实现共赢的相关企业才能有效促进文创旅游的积极作用。

3.4以文化创意活动拉动乡村振兴

文化创意活动往往是结合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和地形优势所展现的独特创意,从而利用创意成为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并根据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吸引大量的旅游人员,并借助文化活动实现区域产业链的扩展和旅游功能的完善,实现消费需求的扩展,此外,文化活动还是对乡村振兴中的本土人员一个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办法,更是对文化资源与特色优势相对薄弱的地方有独特的促进作用,例如江西的武功山便是利用每年的帐篷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人员,在每年的帐篷节期间,均有大量的旅游人员涌入搭建帐篷,与当地人民一起度过帐篷节,实现了文化活动带动乡村振兴的局面。

3.5构造文化创意营销模式,以营销建立乡村新形象

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和区域独特形式的相关旅游是十分具有特色的,而文化创意园项目也是文创旅游的关键环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便是电商的应用,因此,促进文创旅游在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乡村应把握互联网的关键作用,利用互联网营销方式,将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其中,并借助新型的媒体营销工具,例如小视频、自媒体等方式展开创意营销,实现乡村新形象、新品牌的构建,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的发展。现阶段也有不少的农村地区利用抖音、快手等相关媒体平台进行小视频制作,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产品以创意的营销方式开展,也备受广大文化喜爱者的热爱,从而促进了自身乡村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更是实现乡村地域创意营销方式展开的一大模式,该模式的有效应用直接实现对受众群体的有效推广,极大程度促进了乡村文化品牌的构建。此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带动性和涉及面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较的,在现阶段是有效实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的手段,文创旅游创意营销更是作为旅游文化发展的一大目标能有效实现当地经济与旅游的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文创产业所开展的文创旅游,可以有效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我国不少乡村均依托于本地的特色文化和相关先进企业,并利用政府所提出的政策支持实现了自身的乡村经济发展。这也作为一种良好的乡村振兴手段备受广大乡村脱贫部门的欢迎,我国相关部门也强调可以利用文创旅游和文创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参考文献]

[1]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04).

[2]夏云山.文化创意撬动乡村旅游扶贫研究[D].河南大学,2016.

[3]黄鹏飞.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J].农家参谋,2017(24).

[4]李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

[5]卢志海.乡村振兴背景下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9(06).

[6]卢雯君,李枫.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研究——以广西融安县元宝山乡村旅游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02).

作者:贺莹 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