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研究3篇

时间:2023-01-17 11:33: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研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研究3篇

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篇1

“数控技术”作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经大一、大二等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通过系统讲解数控技术基本原理、数控加工工艺及系统编程、数控设备操作与维修保养等内容,让学生掌握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原理及装备研发趋势,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占据了大量课堂时间,且课后大多以作业形式进行知识巩固复习,高职学生普遍缺少动手操作锻炼机会。加上高职学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课堂上所讲解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很难达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因此,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信息自动化技术等对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改革,将学习决定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增加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实操时间,有效提升其实战能力,为掌握专业技能技巧便于其快速融入今后具体工作中打好课程知识基础。

1翻转课堂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通过协作学习改常规“一教师对多学生”为“以学习活动为导向的互助团队协作”。通过设置合理“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开展”,让学生以“共同学习目标”为准线,将学生按3~6人为一个小组,经小组讨论、任务分工、相互协作等,并结合一定激励机制,让小组成员间的学习行为合作互助,小组与小组间的学习环境相互竞争,做到以小组学习为主体,以学习成果竞争为手段,一方面提高高职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完成知识内化,加深课程知识内容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小组内部协作和小组间竞争,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组织管理、协作分工协调、知识探索能力和社交技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设计,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材施教”,为学生数控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养成提供保障。[1]

2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将“数控技术”课程所有教学资源,如:课程介绍视频、课程教学PPT、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十三五规划”、章节习题、实训任务、调查问卷等内容,均上传到学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平台中,借助学校现有的信息化平台、数字化平台等进行“数控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

2.1协作学习小组划分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根据班上人数按照每3~6人划分为一个小组,小组内根据已学基础课程成绩强弱进行优劣相互搭配,每组中指定一名学习成绩优秀且日常协调沟通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合理引导组长进行任务分工及安排,提高小组团队协作能力,确保学习效果。

2.2翻转课堂教学实施

“数控技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由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组成,此处以“主轴变频器调试”为例说明如何实施教学。主轴变频器调试的主要内容有:①主轴伺服系统的构成与接线;②变频器的接线和调试;③主轴正反转接线调试等。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先讲解主轴构成及变频器调速原理,然后演示变频器接线及主轴正反转接线。一般整个过程需要50-70分钟,如果按一次课100分钟计算,学生除了客观接受一些理论知识和感官观察正反转运动以外,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再操作以巩固练习。待下一次再上课时,除了一些零碎知识点外,大部分知识和接线操作基本忘完,相应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提高教学效果。[2](1)课前。先把主轴伺服及变频器接线与调试相关内容,以微课视频形式上传到信息化学习平台上,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线下”的方式观看视频,把主轴伺服原理、设备及变频器工作原理及接线等掌握清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平台“讨论交流区”撰写一个简单的学习心得报告。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可以动态掌握各小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便于其及时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段。(2)课中。教师根据学习平台反馈信息,合理设计“变频器接线”和“主轴正反转接线”任务。课堂上先不讲课,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进行相关接线绘制并在试验台上进行接线实操。练习过程中,教师需动态巡查学生练习结果,通常情况下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温习等环节,学习好的同学应该能够根据指导书提示完成相关任务。然后,让会操作的同学带领小组成员逐步进行操作,操作环节中,教师不断引入相关知识内容,并讲解重难点及注意事项。实操同学在操作中,会根据相关内容讲解自我体会和认识。针对个别不会的同学,教师单独辅导,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合理引导其操作。最后,教师根据课程授课内容总结理论知识,如:伺服机构组成、变频器调速原理等内容。(3)课后。课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以教学平台为载体,通过学生按组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实操并知识分析和课后复习巩固,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真正掌握,同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对学生签到、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给每位学生打一堂课程的成绩,这样一学期下来课堂成绩的平均值即可作为平时成绩。

3结语

“数控技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后,虽然课程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微课视频”等形式放在“线下”进行,但此种教学模式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平台课前学习评价结果,合理优化修正教学内容。课中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合理设置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导的教学实操内容,通过实操一方面在实操环节中进行知识内容讲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协作实操,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朱玉雪 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篇2

数控技术(英文:NumericalControl,简称:NC),即采用电脑程序控制机器的方法,按工作人员事先编好的程式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而现在,“高新难聘数控操作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月薪6000~7000元都难聘到数控技术工,数控技工严重短缺。而真正的短缺是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数控技术为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同时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基础。而现在的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及智能制造等都离不开数控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为了制造业向着高水平的发展,也同时为了国家长远的发展,数控技术的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本校的数控专业来说,第1学期及第2学期进行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3、4学期逐步进行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并逐步增加实践课,即是机加工实训、测绘实训、夹具设计实训、课程设计及数控实训等,这些实训是环环相扣的,都是为了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升及应用而进行的,学生必须达到应有的学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职业技能;而到了第5、6学期,学生会到各个企业完成各自的顶岗实习,并同时完成各自的毕业设计论文等任务,取得专业拓展能力。这种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突出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等,为学生毕业找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本校的这种教学模式正在实施并逐渐完善,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河南科技学院正在努力改善教学条件,硬件和软件同时进行,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和靠近。

1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

现在大部分院校均已达到与企业合作,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但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自主选择顶岗实习与自己专业不太匹配;学生如果能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企业和工作,会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很多数控程序的编写和应用,会在企业中恍然大悟;同时,在企业中会认识到各种不同的数控机床,对数控机床的结构和操作流程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升,将手动编程与自动编程相结合,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需要职业院校进入各大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所需,选择一些合适的企业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学生得以学习和实习,各大企业也得到了很大的一批高素质人才的员工,对他们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结构的完成也是很有帮助的,双方均受益。

2数控教材需要不断更新,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学生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学生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空袋子”的学生。学生自身原因占有很大比重,在现在科技发达的社会,mobilephone给学生的自主性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他们不能得到自控,很多迷恋于手游,这是很悲哀的;科技的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便利的,而不好好把握,将会带来毁灭;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引导学生学习,逐步更新所用教材,特别是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很多版本的教材已经新增了二维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教材中,传统与创新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采用AR技术打造实时互动的教学环境;进而学生会对所学知识点通过扫描二维码,直观地看到机械各大零件及机床操作运转加工的动画图,不仅在视觉上提升,课堂气氛得到升华,在实践中也会更好的应用,进而会与各大企业得到更好的接轨。

3加大职业院校的数控硬件的投入,提高数控实训的力度

职业院校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而数控设备的不足,学生的实训时间很多都被压缩到一周,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的独立操作的机会减少,实训的时间减少,操作能力必然降低,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最多也就是只会纸上谈兵。在实验实训方面应该加大投入,采用的仪器设备应和相关的行业企业相接轨,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国家现在大力提倡智能制造,我们不能停滞不前,伴随着智能革命时代的到来,智能机器人吹响了第4次工业革命的号角。在未来的车间,人、机器人组合将是最普遍的劳动呈现方式;要想与时俱进,不被社会淘汰,职业院校也必须加大各种先进的实训设备,跟上时代的步伐。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跟上时代步伐

高职教育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水平,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也是如此。需要培养出高质量、契合市场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特别是对数控专业技术教师的要求更高,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不仅加快推进数控技术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可以很好地为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应该不断地进行数控专业教师的培训,毕竟数控机床是自动化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机床及各种技术也随之更新,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足以现有的教学形式,要不断地将专业教师送入企业进行培训,激发数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制度上切实保障师资队伍。现在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制造设备数控化程度不断深化,这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智能化实训实习基地、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无缝对接的产教融合体系,是现在各大职业院校的发展模式,同时需要不断完成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实施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动态改革,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工作,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多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水平,达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牛毅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篇3

0引言

“数控技术与编程”是以数控技术与加工编程为主的职业岗位核心课,是培养数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一门专业课,绝大多数高职的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等机械类专业学生均开设该课程。我院自1998年开始开设此课程,先后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级混合式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等等,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条件完善,师资队伍成熟。因此我们在现有课程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立足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相关思政素材,并通过恰当合理的方法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本课程团队教师的育人职责,推动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1-2]。

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立志献身祖国事业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树立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意识;提高学生对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技艺传承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劳动热情和团队协作态度;培养学生专心、专注、严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品质。

2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本课程共包含四个项目若干个教学单元,项目一认识数控机床,项目二数控加工工艺,项目三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编程,项目四数控车/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操作,其中项目四为实操项目,为期两周,需要在实训车间进行。具体的课程思政设计方案如下:

2.1项目一:认识数控机床

主要知识点:数控机床的产生、历程和发展趋势;数控机床的分类和特点;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走近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提炼的课程思政元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热爱祖国,对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意识;立志报效祖国,为中国制造出力献策的远大抱负。挖掘的相关思政素材:工匠精神专题PPT;大国工匠事迹;专题视频:国产数控机床的超高精度高清视频;大国重器数控机床系列节目:全球第一台智能化数控机床—中国制造专题报道;COMET职业能力评测之与绿色、环保、节能有关的测评点及比重等。思政元素的主要融入方法:专题嵌入式,视觉冲击式,总结提炼式。教学载体和途径:课堂教学,信息化课程平台专题讨论,课后课程平台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浏览。

2.2项目二:数控加工工艺

主要知识点:数控机床坐标轴的定义;数控车削常用刀具与切削用量;数控车床工件装夹与刀具装调;数控铣削常刀具与切削明用量;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等。提炼的课程思政元素:安全意识,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工装刀具安全;工匠精神,学习和做事专心专注严谨、精益求精;勤学好问,尊师重道,技艺传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挖掘的相关思政素材:遵守约定、契约精神;数控铣床加工事故视频;切削参数与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息息相关,选用时必须严谨、精益求精;尊师重道,技艺传承视频和故事;企业工艺设计流程介绍;工艺创新案例。思政元素的主要融入方法:专题嵌入式,经验说教式,总结提炼式,隐性渗透式。教学载体和途径:课堂教学,信息化课程平台专题讨论,课后课程平台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浏览。

2.3项目三: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编程

主要知识点:数控车削简单编程;数控车单一循环编程;数控车复合循环编程;数控车综合编程;刀具补偿编程;平面类铣削编程;孔类零件编程;加工中心综合编程等。提炼的课程思政元素:爱国热情,正视差距,树立为远大志向;负责的工作态度、责任担当、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的科学态度;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勤学好问,尊师重道,技艺传承。挖掘的相关思政素材:国内高端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加工及换刀高清视频展示;企业CAM部门工作流程及人员职责;团队协作、责任担当专题教育。思政元素的主要融入方法:专题嵌入式,经验说教式,总结提炼式,行动引导式。教学载体和途径:课堂教学,编程任务实施中采用分组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课后课程平台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浏览。

2.4项目四:数控车/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操作

主要训练内容:数控车控制面板操作;数控车手动操作;典型数控车削零件加工实训;数控铣/加工中心控制面板操作;数控铣/加工中心手动操作;典型数控铣削零件加工实训。提炼的课程思政元素:安全意识,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工装刀具安全;劳动教育,加工过程中的机床卫生和周边环境卫生的清理和保持;企业6S管理习惯的养成。挖掘的相关思政素材:企业6S管理专题教育;先进数控加工类企业生产现场照片和视频;劳动教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素材。思政元素的主要融入方法:专题嵌入式、经验说教式、总结提炼式、行动引导式。教学载体和途径:课堂教学、实操加工过程、课后课程平台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浏览。

3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设计

以项目一认识数控机床的知识点1数控机床的产生、历程和发展趋势为例,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如下[3-5]:在给学生讲授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的产生后,着重为学生们讲述了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的故事,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立志献身祖国事业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在给学生讲授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时,重点对高速、高精度发展趋势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具体数据的阐述,鼓励学生全面解读工匠精神,树立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并将工匠精神专题PPT、大国工匠事迹、专题视频上传至课程平台,供学生课后学习观看。在讲授绿色环保节能的发展趋势时,对于干切削、微量润滑切削和油汽液净化技术等方向进行了展开阐述,并结合当下的大形势,告诉学生今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种都应该将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放在心中,考虑进去。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课件中插入某国产数控机床的超高精度高清视频,对学生进行视觉冲击,使学生对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课后作业是通过网络观看大国重器关于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的系列节目。最后也跟学生点明我国数控机床与国外数控机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事实,鼓励学生要正视差距,实事求是,立志报效祖国,为中国制造出力献策。

4结束语

总之,在“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中贯穿课程思政,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深挖课程思政内涵,梳理课程思政元素,收集更多更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强化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育人观念,并践行言行身教、以身作则、行动导向的育人宗旨,结合学生特点,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将课程思政落实到线上+线下、课中+课后的日常教学中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吴林峰,王文,侯艳君.“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机电产品科技与创新,2021(3):160-162.

[2]杨旭海.“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1(1):46-47.

[3]赵京鹤.以工程师启蒙教育、思政教育为目标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0(8):202-204.

[4]刘冬华.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教师,2021(1):19-20.

[5]张鑫.课程思政视角下旅游管理类本科《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教学目标设计[J].文存阅刊,2021(8):57.

作者:贾秋霜 尚德波 刘新玲 单位:潍坊职业学院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