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09:36: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活化的美术教师,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将美术中比较抽象学生搞不懂的地方具体化,在着其中加入生活背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相应的美术知识,感受来自生活与美术的双重享受。
1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布置的教学计划要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懂得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切实利用在此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进行绘画,以期培养学生的美术技巧。在美术课堂手工制作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创作,制作一个三角形、制作一个动漫人物等等都是可以的,教师注意不要限制学生的自我发挥,要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在学生完成创作之后,教师一定要带着欣赏的态度取观察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肯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极大程度上的发展,不会制约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对美术有更加强烈的热爱。
2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
在小学,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生活经验的,但是在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没有什么压力,其联想能力是成人不可比拟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生活也是一样的,并且,学生通过接触生活能够更加清楚人类社会的构成,并且获取各种各样的生活感悟,了解生活也是很美的。美术学科许多内容都是通过视觉看到的,教师需要付出耐心引导学生仔细进行观察,实现美术的丰富性。在传统美术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依样画葫芦”,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探索心理和求知心理都有极大阻碍。此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非常强的好奇心理,想要去了解事物本质,要实现美术与生活的结合,美术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的这种心理作为美术教学的切入点,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并且鼓励学生将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描绘出来。例如,在对“树”进行绘画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校园内的树木都是什么样子的,并且在观察的时候要非常细致,疏密、纹理以及粗细等等都是要注意的。在实地考察结束之后,就可以带领学生回教师进行美术创作,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灵感,会使学生有非常强烈的绘画欲望,也是因为学生是通过自身观察得到的,所以在进行绘画的时候,相对来看都会比较顺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为学生制作更多观察实际生活的机会,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可以作为学生观察的目标,都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美术创造中有更多的灵感。
3对学生作品进行鼓励、让学生热爱生活
生活中的事物仅凭口述,学生是感受不到的,只有自身接触之后才能够有切身体会,才能够将自身的感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带领去学生参观相应的景观,让学生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绘画素材。在参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参观过程中接触到的事物,并且进行绘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就对自身的绘画经验进行交流。利用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在绘画中融入自身的情感,这相比教师进行实际示范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非常好的发展。在对校园整体进行绘画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是否了解校园的整体格局,一般来说,学生对校园整体格局都不是很清楚,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对了解校园,操场、教学楼、树林等等都是需要了解的,在学生对校园整体有一定了解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在教学生画“荷花”的时候,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看看荷花的外表,颜色、形状等等。荷花外表比较简单,但是在我国古代名人大家手里展现了千奇百怪的特征,这与经过千百次锤炼和观察是分不开的,仅凭想象,肯定得不到如此深刻的领悟。在带领学生进行观察的时候,注意也要多次进行观察,让学生能够观察荷花不同阶段的邢台,这样进行创作会比学生盲目创作要好许多,这样,学生可以感受生活和自然的魅力,也会陶冶学生的情感。
4结语
美术源于生活,美术中的许多技巧在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原型。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合理地将美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可以极大程度上加强美术教学的质量,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魅力。“生活化视界”在各个学科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小学美术也有非常好的效果。“生活化”在当前教学阶段是非常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基本吻合,并且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观察,可以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创造素材,并且能够在自身积累素材基础上进行在创作。生活化视界下美术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热爱、体验并且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在根据这部分体悟,深化绘画创作的内涵,使美术创造达到很高的层次,真正将美术作为自身的爱好,而不是作为负担。合理使用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最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
作者:朱敏 单位: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学校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篇2
生活化视界下的美术课堂可以给教学过程引入更多信息素材与资源,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能够极大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知能力。基于生活化视界的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与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感受与体验能力,在很多具体美术知识的教学中也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抓住生活中那些值得利用的素材,构建更加生动立体的课堂,增强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感受程度。
1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基于生活的美术课堂在构建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美有良好的观察与体验能力。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学生留意的瞬间,还有很多美好动人的画面。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每一个季节都会有相应的美景,学生只要留心观察必然会有所发现。同时,生活中还会有很多值得大家注意的美好瞬间,学生如果观察细致,会对于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更加深入与细腻。此外,生活中同样有大量信息来源,比如,道路上的路牌,交通指示灯的变化等,这些都是生活小知识。让学生不断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学生要具备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感知力。教师可以从小学起就加强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启蒙,可以有意识地结合相应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体验,让学生对于生活中各种美好瞬间的捕捉能力更强。在进行《春天来啦》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就需要学生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要能够对于生活中的美有更好的感知力。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正好到了春天,于是我做出了一点小小的教学调整。我先将学生带到春天的校园,让学生观察各种变化,感受春天的气息。随后,再让大家回到课堂,课堂上,在《春天在哪里》乐曲声中,教师设问:“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春天?”学生们情绪高涨,他们惊喜地发现春天就在自己身边。“我在校园里找到了春天,到处有嫩绿嫩绿的小草!”“我在丽丽的衣服上找到了春天,鲜艳的衣服真漂亮。”“我在城河边的柳树上找到了春天。那柳枝都发芽了、变绿了,有的还随着春风舒展筋骨呢。”“我在学校花坛里找到了春天,盛开的鲜花,那么鲜艳,真漂亮!”课堂气氛越来越浓厚,仿佛春天的气息环绕在每一个人身边,大家的感受都直观与强烈。这样的教学设计很有意义,极大地丰富了原有课堂,培养了学生生活感知与捕捉能力。
2丰富生活素材的积累
小学美术课堂上也会有一些常识性知识的教学,这部分内容通常不难,且和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在这类知识的讲授中,学生如果平时对于生活留心观察,能够灵活地捕捉各种生活中常见素材资源,理解课堂知识时会容易很多。教师可以灵活的组织课堂,比如,可以在课前结合教学主题给学生预先设置观察类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留意一些平时不被自己注意的东西,有了这些素材和信息的积累后,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课堂上教师讲到的内容。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学生理解与吸收这些知识要点时可能存在的障碍也能够得到消除。例如,在教学《设计生活标志》一课时,教师便可以事先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提问来展开教学环节:“你知道标识有什么作用吗?你在哪见过什么样的标识呢?”由于已经在课下做了相应准备,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有的说在超市的楼道里见到过“安全通道”的标志,有的说在公路上见到过“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禁止鸣喇叭”等标志,还有的说见到过包装箱上的“防潮”“轻放”“向上标志”等等,学生举了很多例子。这样的教学组织过程不仅丰富了课堂的信息容量,有了对于生活的仔细观察后,学生再来理解很多具体内容时也会更轻松。
3体现生活乐趣
生活化视界下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当体现出生活中的乐趣,并且将这些趣味化元素引入课堂。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相应的将一些学生熟悉的趣味化要素引入课堂中来,以此来丰富教学过程,提升课堂的教学品质。同时,教师也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生活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对于生活十分留心,才能够对于那些各种有趣的瞬间有自己的捕捉能力,还能够结合自己的思维对于很多现象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力。这些往往是学生知识或者说尝试的不断积累,在欣赏很多美术作品时这些内容都能够起到帮助。在学习《水墨画动物》一课时,课堂教学结束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每个人进行一幅独立的作品创作,学生的不少作品都让我很意外。一位学生的作业命名为《池趣》,并且他在自己的作业中附上纸条“心灵留言”——“我爱虾,爱吃也爱看,所以画虾时,我很认真,很认真地去比较,看它有什么特点。”他那富有童趣的画面,稚拙的文字留言,正是孩子生活世界的真实写照,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看了这个学生的作业后,我也相应地给予来看他的留言以回复,不仅肯定了他的作品,还充分表扬了他的创意。在彼此的留言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更活跃了学生们的表现兴趣与欲望。这种散发出非凡魅力的留言式美术作业,凸显了教育的人本建构。从这个教学范例中我们也能看到,学生对于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体验更加丰富,这同样可以很大程度体现在自己的独立作品中,能够让学生在创作时有更多富有感染力的良好表达。
作者:羊丹丹 单位:江苏盐城市龙冈小学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篇3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探索和实践,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真正让美术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
一、开“源”建“库”,追寻生活之美
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我们都不难感悟到教育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美术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精美的图片和富有童趣的“导语”。这些优美的文字、赏析的范画,开启了学生的思路,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教材也留下了许多可以拓展和发挥的空间,让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开“源”建“库”,让学生追寻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例如:“四季•美术”是个很宽泛的主题,既是自然主题,也是社会主题。从自然主题来说,自然界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随着四季气候的不同而形成了自然节奏的变化,这是自然对人类智慧与情感的恩赐,也是中外艺术家歌咏赞美的永恒的主题。从社会主题来说,人和自然构成了一种关系,自然是人类的居所,人类是这个居所中的主人,而且,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怎样对待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四季给学生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创作视野。教师可将四季更替的变化与美术教材内容科学整合。如春季“校园风景写生、植物花卉的写生”;夏季“陶艺、泥塑”;秋季“落叶拼贴、色彩的感受”;冬季“堆雪人、画雪景、雪地画、雪花图案剪纸”等。春天来了,桃花红了,柳树绿了。我们就适时安排教学《春天来啦》一课,课前我们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有目的地观察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感受季节特征,欣赏春天的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课堂上,在《春天在哪里》乐曲声中,教师设问:“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春天?”学生们情绪高涨,他们惊喜地发现春天就在自己身边。“我在江寺公园里找到了春天,到处有嫩绿嫩绿的小草!”“我在丽丽的衣服上找到了春天,鲜艳的衣服真漂亮!”“我在城河边的柳树上找到了春天。那柳枝都发芽了、变绿了,有的还随着春风舒展筋骨呢!”“我在学校花坛里找到了春天,盛开的鲜花,那么鲜艳,真漂亮!”是啊!置身在蓝天下,沐浴着轻悄悄的春风,闻着花香,抚摸着软绵绵的小草,欣赏着色彩缤纷的花儿,还有什么样美妙的春色描绘不出来呢?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美术课,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学生们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训练了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
二、“活化”情境,体验快乐感受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真实的、美好的。为了加深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情感体验,我们要把生动活泼的活动场景,有滋有味的生活内容通过特定的情境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其中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英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在《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一文中提出:“每门科学必须以纯粹经验为之先导,等到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后,创造才能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创设不同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第一学段的学生对小动物、寓言、童话比较感兴趣,就以游戏性活动学习方式为主;第二学段的学生对卡通明星,生活中的事件比较感兴趣,就以活动性、合作性学习方式为主;第三学段年级的学生对社区发生的事和未知世界比较感兴趣,就以探究性、结合实践学习方式为主。创设生活情境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生活情境力求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认知特征;二是生活情境力求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三是生活情境力求有新奇感,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四是尽量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开发情境资源。例如,在教学《设计生活标志》一课时,教师提问:“你知道标识有什么作用吗?你在哪见过什么样的标识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有的说在超市的楼道里见到过“安全通道”的标志,有的说在公路上见到过“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禁止鸣喇叭”等标志,还有的说见到过包装箱上的“防潮”、“轻放”、“向上标志”等等,学生举了很多例子。这样的学习情境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三、心灵留言,让课堂充满人文美
回归生活、回归人本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意义。美术是视觉的艺术,但不是无声的、封闭的世界。新课程强调回归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把学生视为生活世界中的人,而不仅仅是“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中的人。要让“人在世界中”,“人在他人中”,在美术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多向的交流活动,使交流渗透在学生生活化课堂的每一过程、每一行为中。学生通过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互通思想,更好地理解自我,自主建构生活方式,形成自我审美。然而在现实的美术教学中,一节课40分钟与大班额学生的时间比例,扣除我们10至15分钟的新授时间,假设把剩下的时间平均分给每个学生,那都要以“秒”为单位计算了。而学生们要交流的东西实在太多。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采用了“心灵留言”式美术作业,即让学生在自己作品的周围或背面附加文字,记录自己在创作作品时的感受或记载自己创作作品的经过。这样就拓展了每个学生想对自己说、对家长说、对老师说、对小伙伴说的空间与时间。如陈家辉同学在学习《水墨画动物》一课时,在其作业《池趣》中附上纸条“心灵留言”——“我爱虾,爱吃也爱看,所以画虾时,我很认真,很认真地去比较,看它有什么特点”。他那富有童趣的画面,稚拙的文字留言,正是孩子生活世界的真实写照,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在彼此的留言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更活跃了学生们的表现兴趣与欲望。这种散发出非凡魅力的留言式美术作业,很好地凸显了教育的人本建构。
四、跨界融合,品味美术独特之美
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的特点,决定了美术学习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美术与生活密不可分,各学科和美术之间更是水乳交融。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这些重要的概念都可以互相借鉴;音乐中的节奏在绘画中也存在;绘画中的质感、线条也可以在音乐中运用。许多笔意、韵律的东西同时出现在音乐、绘画之中。教师可利用各种艺术共通的东西,发展学生的通感能力。如在《千变万化的线》一课中,我们设置了一个与音乐相结合的“听音画线”环节:首先让学生倾听阿炳的《二泉映月》、莫扎特的音乐和运动员进行曲这三段风格不同的音乐片段,学生在用心倾听的同时,手中的画笔在纸上自由运动,作出对音乐的反应。这种即兴活动的重点是体现画面的节奏。然后将学生即兴创作的美术作品挂在墙上,重点探讨不同节奏(平缓、明快等)的音乐分别可用什么线型来表现。语文和美术虽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教学内容上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在体现知识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注意知识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例如,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秦陵兵马俑博物馆》,与语文学科的《秦兵马俑》存在极大的关联性。我们可与语文老师联手,协调授课的时间,发挥学科协作的优势。在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收集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创作出有创意的、能运动或发声的立体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述活动。
五、活动常新,在生活中创造美
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创设各种教学活动,让他们“玩中学,学中玩”,为学生缔造一个与其生活、情感、需要息息相关的美术空间,是一切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随着“教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学校不断深入与发展,为了全方位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能,我们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美术、想象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热爱生活并创新生活。校园美术展览:集美术日记、科幻画、卵石画、儿童画、泥塑、书法、剪纸于一体。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犹如一篇篇无字的佳作,美术现场表演:学生剪的生肖、蝴蝶、花卉顷刻间展现于指尖,一个个“艺术大师”涂红抹绿、挥洒丹青,大有一副气吞山河之势。“我的封面我做主”美术作业本封面设计活动:旨在让学生能把每一次作业都当作自己的艺术作品,认真创作,细心收藏,珍藏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借此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美的进取心。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美术课,首先让学生了解全册教材的学习内容,简要记录需准备的学具和材料,然后进行“我的封面我做主”美术作业本封面设计活动。课堂上,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完整、美观的封面作品,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学校操场上的“彩虹墙”(相当于宣传窗)是手抄报设计展示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这些手抄报集书写、绘画、设计、构图于一体,充分展示了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好少年”的内涵;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美术日记:学生用图画配合文字形式记录一天当中所经历过的有意义、有趣味性的事情,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扩大知识,丰富情感,提高审美情趣的好形式。我们鼓励学生勤观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结合《江寺小学家校联系本》上的“心情日记”栏目写日记,以丰富美术日记的题材。采用举例法、谈话法引导出学生心中强烈的感受,帮助学生选材,构图作画,用黑色笔描绘和涂色渲染画面。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绘画资料,供学生借鉴。让学生在这些妙趣横生、趣味盎然的美术日记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提升自己的美育情操。舞台美术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在学校举行的课本剧比赛中,我们安排学生为本班的课本剧进行舞台美术设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设计道具、服饰等,最后择优运用于校级课本剧比赛的舞台上。总之,在美术课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实施开“源”建“库”、“活化”情境、心灵留言、跨界融合、活动常新的教学策略,能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相毅敏.美术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尹少淳.美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作者:吴章新 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江寺小学
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目前...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篇1 1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1.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绝对...
美术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需要。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主...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互联网成为发表自己言论的主要阵地,民意的表达在此平台上得到迅速传播,让事件...
加强预防医学的学习,落实预防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现阶预防医学的学习存在很多问题,相当...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极速提高下,环境污染的问题愈演愈烈。它包括四大部分:①空气污染:包括企业废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