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陶艺课程教学探究3篇

时间:2023-02-21 11:21: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陶艺课程教学探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陶艺课程教学探究3篇

陶艺课程教学篇1

坭兴陶位于广西钦州市,钦州坭兴陶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陶”(江苏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之一,近百年间40多次获得国际与国家级金、银奖,是广西两件宝之一(壮锦和坭兴陶)。钦州坭兴陶的制作工艺特点为无釉素烧窑变后打磨打蜡及抛光来达到最佳效果,其色泽有带光泽的咖啡色、深红色、土黄色、深蓝色、深灰绿色以及这些颜色之间的千变万化的纹理渐变过渡色,及少量素白色等,被誉为“中国一绝”。

一、高校坭兴陶艺课程教学概况

钦州坭兴陶在高校陶艺课程中运用历史不久,该课程主要设置在以广西为主的几个高校内。目前坭兴陶艺在高校陶艺课程中的介入不仅推动坭兴陶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促进了高校现代陶艺课程的发展。目前这些高校在具体教学上注重传统结合现代,提倡包豪斯作坊式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师生创作意识不断提高,积极参加科研项目与旅游品开发等实践活动,与厂家联系不断,学生制作工艺环节上不仅继承传统手法,还有明显的创新趋势,从而推进了传统坭兴陶往现代陶艺方向的发展进度。不过不足之处是教学上缺乏现代艺术理论课程和观念教育,艺术表现形式上大部分作品停留在具象造型,学生作品个性风格不明显。笔者认为坭兴陶在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是新事物很有现实应用意义和价值,它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二、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坭兴陶

在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运用好坭兴陶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笔者这些年在教学中总结出来以下几点经验可行性较强。

1.在教学中要求造型上大胆突破传统造型,追求造型多样性

往常市面上见到的坭兴陶艺作品大部分是传统瓶罐或装饰为主的具象造型,欠缺抽象造型。笔者观点是在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不能用以上几种造型来限制学生创作范围,而是应要求造型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表现个性造型及新异造型,力求教学上达到多元化创作趋势。

2.从装饰上要改进

所谓装饰上改进不仅仅是说制作过程中的多种装饰手法,而且也包括烧制结束后的二次加工装饰以及包装。据笔者这几年的观察得出,钦州坭兴陶的装饰环节做得不太乐观。例如钦州市多家陶艺公司收藏及展厅所出售的陶艺来说,用两种陶土混合装饰制作的作品就少得可怜,更没有与其他材质混合装饰的,也没有与釉色搭配装饰的。仅从这一点来说是一个弊端,在高校教学中可从这一点找到突破口,在具体教学中鼓励同学尝试多种材质来设计与制作,运用多种新异的综合材质的装饰来提高与摆脱传统坭兴陶的单一装饰审美。

3.创作设计观念上要新异

⑴选题开放广泛。近几年据笔者收集资料得出,现在只要是用坭兴陶制作的艺术品,题材上离不开以下几种主题。例如壮族文化元素所装饰的器皿及陶塑、中国古代人物着装浮雕和装饰性器皿、中国原始题材的岩画、壁画、图腾等造型主题符号所装饰的镂刻器皿、青铜礼器型坭兴陶艺等。当然这种收集的资料不是绝对的,不过至少代表部分作品。值得强调的是所表现的画面比较保守不开放,而且题材上一个劲地追求壮族文化或原始艺术的再现,很少体现外族文化及现代艺术。笔者认为这种创作设计观念不适合于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会影响学生们的个性自由发展和新异创作观念。我认为继承固然重要,创新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因此在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创作选题内容。

⑵努力培养学生多元化风格和个性化观念。生活是多元化的,当代陶瓷艺术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因此钦州坭兴陶艺的发展也离不开多元化与个性化,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发展所需要的。笔者多年在高校艺术教学中发现当代学艺术的学生平时衣食住行很有个性,但把这些个性注入个人作品上的却很少。在高校陶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元化风格和个性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与爱好,所表现的创作观念也不同。在高校教学上一定要注意每位同学的特长和爱好,老师不能将自己的创作观念强加给学生,要多鼓励、多支持有个性想法的学生。教育上不能过多压制学生的多种创作风格与独立思考能力。要在设计思想上让他们自由发挥,在制作上大胆尝试,将平时人际交往中刻意压抑的个性在作品上放开发泄,把所有的情绪和个性在作品上体现。

4.要强调设计理念,认清观念与技术的主次关系

这几年在对一些开设坭兴陶艺课程的高校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作品虽然比较现代,但设计理念的模糊性比较突出,大部分学生创作还是停留在精美的工艺陶艺范围中,很难摆脱传统的束缚。这是设计观念问题导致的,缺乏系统的现代艺术理论课课程教学。不过这一点可以理解,设计思想很难摆脱技术的美感。陶艺家白明说:“现代中国许多研究陶艺的艺人们面临着一个‘误区’,那就是——技术。因为陶瓷艺术在技术美方面具有极大的‘欺骗性’,陶瓷的造型所隐含的美感已成为我们的历史传统中的骄傲。这种文化遗产很容易进入我们的思想和脑海中,从而渐渐地走入了单一的技术之美‘误区’,使作品与工匠之间很难产生本质的区别,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技术的娴熟和炫耀中不断磨灭。所以认清观念与技术的关系非常重要。”其实创作的思维观念是机械无法代替的,是最珍贵的。可惜目前还有很多艺术高校把基本的配釉—炼泥—制造—装饰—施釉—烧制等技术环节放在重点位置来教学,从而占用了大量时间,而忽略了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一种很遗憾的现象。很明显技术知识只是保证其实施创作意图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所以说我们必须认清创作的真正意图。

结语

钦州坭兴陶在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运用成功与否跟综合性人才培养和科学性的合理教学方针是离不开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要求、爱好,达到设计思想与实践完全自由化,是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得以最大程度实现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课堂里老师的作用只是在学习中带领学生一道实践,不能把自己的情感强加给学生。钦州坭兴陶在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应该是老师带领学生在共同的主题下并展开开放式自由交流,共同体验、共同学习、共同创造,来诱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适度地把握主题,同时快速掌握制作技能与创作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当中去学习享受钦州坭兴陶艺。

作者:白雅力克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陶艺课程教学篇2

陶艺作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小学阶段开展陶艺内容,不仅可以积极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也能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出发,积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教师在进行陶艺教学时,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后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方向。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课程内容

在进行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对陶艺课程产生兴趣。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忽视了学生在陶艺课程当中应该具备个性这一点。因此,在当前的陶艺课程当中,教师将目光聚焦到了学生的创新发展上,基于这一发展规划,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要重新进行规划和审视。由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尚处于发展时期,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认知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性,教师要将传统的理论教学逐步转向实践教学,基于学生的兴趣以及自身的差异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陶艺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等特点,可以更好地迎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微课当中对陶艺课程产生初步了解。陶艺教学中要注重花纹的实际应用,由于花纹的样式十分丰富,也是进行个性化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当学生对微课内容产生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在线下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尤其是花纹设计方面,教师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协助,保证学生在创作当中思路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当学生需要教师帮助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时刻放在首位。教师也可以在陶艺教学当中加入学生喜欢的内容,例如卡通人物或教学游戏,提升寓教于乐在小学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基础,积极开展互动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实施当前的教育目标,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除了在实践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良好的创作环境,也要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整合。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将自己在实践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创作方向进行归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网络上寻找与陶艺课程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作思维。学生在陶艺教学当中要勇于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意见,提升学习兴趣,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利用合作教学方式,提升陶艺教学内涵

合作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当中的常见方式,在大多数的课程当中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技巧,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仅注重教学内容的开展,学生也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层面上,从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规划上来看,传统的教学形式存在较大的弊端,最终的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因此,在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形式,为小学生接下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合作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分组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学生间可以自由组队,或者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等进行适当分组。学生在小组当中可以积极提出自身见解以及观点,组员之间可以进行分工,进一步提升陶艺教学的内涵。当学生需要教师帮助时,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小组之间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促使学生在学习当中更能感受陶艺教学的趣味性。在陶艺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陶艺发展背景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对陶艺进行鉴赏活动,在视觉以及听觉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深化陶艺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意义。以明、清时期的作品为例,明代以白瓷为大宗,这时的全国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清初的制瓷技巧已经发展到了历史高峰,在制作工艺上也出现了较大的提升,出现了丰富的瓷器装饰,对瓷器的发展进行进一步升华。基于这一历史发展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同学展示相关的明、清时期的陶艺作品,并进行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对历史陶艺创作有更深的理解,并产生深层共鸣。基于当前的教学内容,教师再下发小组讨论任务,并且可以提出相应的教学问题,例如:明、清陶艺是否有共同点;你认为明、清哪个时代的陶艺发展更好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倾向于设计开放式回答的问题,促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当中积极汲取其他同学观点,更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播放相关的制作视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基于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在课后的课余时间中,小组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手抄报等内容,进一步深化陶艺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三、整合陶艺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在小学陶艺教学当中,很多小学生对于陶艺缺乏系统的了解,甚至对于陶艺没有认识。教师在开展陶艺教学时,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并且基于本班学生的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社会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拓宽渠道,教师可以积极带领参观历史博物馆、陶艺艺术家工作室等场所,促使学生将陶艺教学内容进行内在整合,也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历史博物馆,引导学生对陶艺作品以及表现形式进行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较为短暂,能够记住的陶艺表现形式也十分有限,在历史博物馆当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教师在课上没有介绍过的陶艺形式,在观察当中,教师可以将博物馆当中的陶艺作品与课堂内容进行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陶艺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在博物馆当中进行观察,可以优化教学形式,从简单的图片以及实践课程当中走出来,在真实的陶艺作品面前进行深入了解。当地如果有较为知名的陶艺艺术家,教师也可以分批次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观察专业的陶艺工作者是如何进行制作的,制作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学生也可以带着自己的陶艺作品请陶艺工作者进行点评,为接下来的陶艺教学提供更加明确的教学方向。

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深化陶艺教学目标

在陶艺教学当中,创造性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教师应该基于陶艺课程的开设方向,进一步设计提升学生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让他们对陶艺教学也能产生更加深厚的兴趣。陶艺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写实以及抽象两种,这也就促使学生在观察显示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以抽象形式设计陶艺作品。因此,学生在制作陶艺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创作书籍或鉴赏相关作品,从多角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教师在讲授到“宋、元时期的陶瓷文化”时,可以列举宋朝五大名窑进行举例,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这五大名窑之间是否存在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哥窑的表面上布有不规则的裂纹,而定窑的表面光滑,而且有一些细节图案。也有的学生说钧窑的色彩相比于哥窑和定窑相比,颜色更加丰富。学生在观察当中可能存在不正确或者片面等情况,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避免学生对陶艺课程产生消极情绪。也有的学生对于哥窑表面的裂纹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查找相关的纪录片或者相关介绍,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陶艺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也可以基于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宋朝五大名窑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学生绘画的是哥窑,还利用粗一点的笔画出了哥窑的裂纹,也有的学生利用多种色彩画出了钧窑,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创造思维。陶艺课程作为美术课程的一部分,要积极与其他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促使学生在学习当中可以积极调动其他能力,为后续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方向。

综上所述,小学生通过陶艺课程的个性化教学,对于美学的认识在逐步深化。陶艺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在教学中实现对我国的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承。在当前的陶艺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基于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个性化教学,促使学生在陶艺课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为今后的陶艺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周华 单位:上海市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陶艺课程教学篇3

中国陶艺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小学阶段开展陶艺活动课程,对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在进行陶艺基础教育时,应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这将使得师生在课程教授中的沟通机制更加完善。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将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中,通过对原始陶艺、民间陶艺以及当代陶艺作品进行欣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富有创意和乐趣的主题设计,并对学生进行灵活的指导。在陶艺课程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气质,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审美品位,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可不断挖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图像创造力等。

二、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开发依据及原则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中国的瓷器艺术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差异。为此,进行陶艺艺术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开展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应使陶艺艺术理念体现在教育实践中,所以各校应基于此开发和设计课程。通过在陶艺教育上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满足教师开展陶艺课程的要求。除教师的需要外,进行陶艺教育,也应在陶艺工具和原材料购买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得到学生家长和政府机构的支持。这也是在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中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需要。

三、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1.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开展前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陶艺课程是创新性的。因此,陶艺课程实践学习将使学生更方便学习陶艺相关内容,对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有更全面的了解。泰戈尔说过:“成功的教育不需要强迫,其目的是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较低,消化吸收能力薄弱,因此教师应以实践教学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填补空缺,为学生提供知识,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差异来教学。例如,在制作陶艺作品时,在陶艺作品中添加卡通元素或进行游戏,开展互动式教育。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它将大大改变以往教育方式的统一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教育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PPT形式进行总结,以便每个人都可以撰写简短的报告。擅长写论文的学生,可以在报纸和杂志上搜索相关信息,将陶艺教学内容与自身的想法进行切割、重组[1]。例如,一些学生能够将看到的陶艺装饰图案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陶艺实践进行积极评估,加深学生对陶艺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大胆表现自己的作品。本课程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充分体现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陶艺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必要的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可以形成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常情况下,教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时,小组中的学生通过沟通、分工和合作完成创作,教师可以及时提供指导,并使学生的陶艺学习和创作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充实。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接受知识,教学气氛由无聊转变为舒适愉快。学生陶艺学习和小组协作的目标是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为了深化这一教育主题,教师有必要在陶艺教学中根据艺术家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来突出强调作品的时间、民族特征,创造与陶艺故事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同时,当教师指导学生欣赏陶艺作品时,应将听觉艺术融入陶艺鉴赏,从而营造混合场景的艺术氛围,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在轻松的氛围中产生共鸣,达到最佳聆听效果。例如,欣赏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的作品时,教师应为学生播放相关音乐,利用钟声为学生提供了时代背景信息,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陶艺创作。欣赏秦代兵马俑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兵马俑和绘画的起源,允许学生通过文字添加图片。

3.科学合理使用陶艺教学资源,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开展陶艺课程前,大多数小学生对陶艺并不了解,有些甚至不知道陶艺是什么。因此,在陶艺教育初期,学生基本上没有基础,如果教师采用直接教育的方式,将使学生很难消化和吸收知识。学习陶艺的方法并不多,教师可以收集和整理与陶艺有关的绘画、录像及文字,使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陶艺。作为陶艺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师和学生父母应加强交流沟通,推荐有关材料。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观察学生生理或心理上的行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校外资源也是一种增强学生对陶艺理解的手段。例如,学校历史博物馆、特殊展览或购物中心外面的陶艺工作室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陶艺。班级的主要角色是教师,学生大多没有经验,所以教师可以让他们从经典中获得乐趣[2]。兴趣是第一位老师,而在生活中找到人类审美教育并不难,所以教师应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在正式授课之前先去感受一下。一张图片、一首歌等都可以提供有效的要素,从而优化教学氛围。从雕塑开始,学生将发掘内在和外部的美,建立对美的信心和兴趣,对陶艺作品表达或发表深刻的看法。在欣赏国外浮雕艺术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陶艺作品中人物的表现和动作。例如,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纳拉姆·辛纪功柱上的人物位置将场景摆在绘画的顶部,在那儿,几个失败者借助起伏的山丘表示投降。教师可就阿卡德文化中一位女性的大理石雕像,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达出来的女性气质,并在学生眼中展现出模棱两可的感觉。《驼上之战》是一本以军事为主题的作品,描述了骑手和骆驼与敌人之间激烈战斗的情况……这些角色在不同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动态变化。一些学生说:“纳拉姆·辛率军抵抗敌人时,我感到非常有说服力!”通过每个人的描述和讨论,欣赏古今中外的陶艺作品,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而且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加深了学生的情感认知,以及对陶艺雕塑艺术的理解。

4.科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加深学生对陶艺的认识

陶艺学习方法对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有重大的影响。陶艺课程开发和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鼓励学生创新,增强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陶艺艺术分为两种:类比和抽象。前者更现实。学生制作具象的陶艺作品时,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制作生动的陶艺作品。通常以抽象形式夸张体现陶艺作品的设计,并选择大胆的抽象形式实现意义和艺术概念的表达。在制作此类陶艺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大胆地运用想象力,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欣赏陶艺,学生需要阅读相关作品,所以教师需要教学生“如何阅读陶艺”。学生具有一定水平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就可以从理论上进行思考,此时教师必须使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法解决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欣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人面鱼纹盆”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餐具中的人物,并思考为什么图片中的肖像有鱼纹。一些学生认为,当时的人充满对鱼的爱和尊重。还有一些学生认为,鱼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学生有条不紊地讲话时,教师应提醒学生仔细观看装饰图案,人脸是圆形的,鱼头和人的嘴巴的轮廓相吻合,耳朵旁边的小鱼是美人鱼的独特形象,让学生了解创作者的丰富想象力。最后,学生就在观察、讨论、推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人脸鱼的特殊含义:这种鱼纹装饰是当时生活的描绘,象征着人们对繁荣这一美好愿望的期待。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陶艺制作技巧,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可增强学生对美感的认识,尤其是对人类文化的不断理解以及对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在实践课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变革,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品位,以及基础陶艺课程教学效率。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陶艺历史悠久,文化意义深远。如今已是艺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学校对小学陶艺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兴趣,相信它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葛新溢.浅谈小学陶艺融合多元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小学生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10):166.

[2]林宇茸.小学美术陶艺教学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2):101-102.

[3]陈丽明.小学美术陶艺教学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24):139.

作者:牛泓苏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