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微景观制作与养护研究3篇

时间:2023-02-28 11:59: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微景观制作与养护研究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微景观制作与养护研究3篇

景观制作养护篇1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植物的需求持续增长。现阶段人们不仅要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不断追求美观时尚和新颖独特。应运而生的苔藓微景观产品正满足了这一需求。苔藓微景观是以苔藓为主要绿化主体,通过创意设计组成艺术构图,以微缩精致的表现手法,利用苗木的局部或枝叶等与苔藓进行搭配造景,配合一两件玩偶小摆件,表现出一幅微型的生态景观特写。一般放置在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可随意摆放在客厅、书房、办公桌等处。苔藓微景观是近年新兴的一种创意布景方式,其外形精致小巧,既适于摆放,又适于作礼品。相对于现有的一般植物盆栽和手工艺作品,微景观产品作为纯手工打造的绿色作品,更有构建寓意、更有艺术范儿、更有生命活力,更有收藏价值。

1常用造景素材

苔藓微景观制作通常以造型别致的器皿,铺设一些土壤和砂石,配置苔藓等绿色植物,最后再加上一些小摆设,辅以无限的创意与灵感,造就一个个奇妙独特的微型景观。制作过程中,具体选用下列素材:

1.1常用土壤

苔藓微景观中使用的土壤类别很多,常用的有轻石、赤玉土、陶粒、水苔等。轻石容重较小,能浮于水。其表面粗糙且有很多气孔,在园林种植中主要用作透气保水材料,以及用作土壤的疏松剂。一般有大颗粒轻石和小颗粒轻石,主要铺于器皿的最底部。赤玉土由火山堆积而成的,形状为圆形,没有任何有害细菌,pH值呈微酸性。因其形状十分利于种植的排水与蓄水,故称“万能土”。陶粒五颜六色,一般呈圆形或椭圆,仿陶粒可能呈不规则的碎石状。其表面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起到了很好的隔水保气的作用,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使用陶粒,既美观又好用。在制作微景观中,水苔吸水能力特别强,所以放在轻石或者营养土的上层,吸饱水的水苔可以为苔藓存储足够的水量来维持整个微景观的生长。

1.2常用器皿

在微景观制作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器皿材质和形状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密封瓶、悬挂瓶、创意瓶和传统鱼缸等类型。一般选择玻璃材质或者陶瓷,对于形状和造型根据造景需要、个人喜好等进行灵活选择。

1.3常用苔藓

市面上苔藓的种类多种多样,常用的苔藓主要有以下几种:白发藓垫状丛生,表面上带有一点苍白至灰绿色的感觉,茎直立或微微弯曲,非常适合用于微景观中的草地;朵朵藓的名字由某淘宝卖家取得,暂时还没有任何的学名,非常适用于微景观中的山峦建设和坡地造型,也可以用作草地;星星藓因形似星星而得名,用途十分广泛,可用做土地,也可作为矮小植株造型。

1.4常用植物

除了苔藓植物,制作微景观还选用一些绿色植物进行整体配置。网纹草因叶子呈网纹状而得名,一般有红色和绿色之分,耐阴性极强,冬季寒流侵袭时要放在温暖的地方避免冷风。千叶兰喜爱温暖湿润环境,需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润,因长得十分密集需要分株后再使用。狼尾蕨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冷,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一般2~3天浇1次水即可。袖珍罗汉松喜爱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阴惧寒,不能积水,也不能阳光直射,需要经常浇水。袖珍椰子喜半荫,最好放在窗边明亮处,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避免周围空气过于干燥。袖珍变叶木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应置于阳光充足的南窗及通风处。

1.5制作工具

在微景观的制作中,一般需要用镊子、砂勺、尖嘴壶、喷雾器、小型铲、小型耙、刷子等工具。镊子用于铺设苔藓和清理杂质,铺设轻石或装饰沙需要用砂勺,尖嘴壶注水后浇透植物根部,植物整体洒水需要借助喷雾器。当然,为了清洁方便可以使用一次性桌布和一次性手套。

1.6制作配件

在微景观制作中有很多的玩偶可用于创作,一般用地最多的是龙猫系列。龙猫源自于宫崎骏老师的一部动漫《龙猫》,是一部世界闻名的文学作品,喜欢的人也特别多。龙猫系列中各种造型的龙猫和小梅特别受欢迎。此外,小琪猫咪、小蘑菇、造型小品也使用得比较多。

2一般制作方法

在创作微景观作品前,需要明确作品的主题、重点和主景等关系,在确定主题思想的前提下再考虑主景的选用,以及次景的陪衬和烘托。每1件苔藓微景观作品都是设计者的创造,其不单是微景观,更多的是灵魂的展现和信息的传播。现以主题“唯夏”的苔藓微景观作品为例,具体阐述其一般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本作品所用的器皿材质是高硼硅玻璃,规格是直径约15cm,高约15cm,所用材料有苔藓、观叶植物、龙猫、土壤介质、装饰石和沉木。(1)放入轻石,数量应为瓶底高度的1/6左右,起到隔水的作用,轻石应该铺薄薄1层就行,否则会影响瓶内空间效果。(2)放入水苔,将水苔撕成小块均匀的铺在轻石上,只要薄薄1层就可以,用手指或勺子按压平整。(3)放入种植土,将种植土设为斜面,遵循前低后高的原则,后景部分种植土约为前景的2~3倍,要有层次感。(4)用喷壶浇透所有种植土,但务必控制好水量,积水位不可高于轻石层。可用镊子拨开土壤确认土壤已经湿润。(5)先铺好最靠里面的苔藓,铺种苔藓整理成合适的大小并剔除掉污垢,将苔藓按照藓页的同一个方向铺种。(6)用镊子夹住植物的根部,呈45°角将植物斜插入种植土用另一只手扶住植物上端部分,将镊子慢慢抽出,最后用镊子将根部周围的土壤填压紧实。(7)继续植入背景植物,方法同前,种背景植物会遇到根系过长的问题,可将根部修剪掉2/3后进行栽种,新的根系会在土壤中继续萌发。(8)在留白处用配套工具铺入装饰砂石,营造小路或者沙滩效果,此步需要耐心操作以免砂石四处都是。(9)继续铺入装饰沙,方法同前,按照不同的方式营造河流、水潭、河滩等不同的场景。(10)在适当的位置放入主题公仔及小装饰物,过程要有耐心,这样出来的成品才好看。做好后,用小喷壶小心的喷湿植物,注意不要喷到蓝沙上,影响美观。

3常规养护方法

3.1光照

苔藓微景观的植物一般喜爱阴暗,不能全天候强烈的直射阳光,一般可选用以下几种方法:①6~8小时的台灯照射;②全天室内自然光;③1~2小时的日照(最好是选日出或日落)。

3.2湿度

苔藓植物喜好潮湿环境却害怕水淹,而制作器皿可以提供一个合适的小环境来维持植物的生活稳定。但过量浇水也是不可行的,浇水的频率应根据室内实时温度调节。每周的水量根据每个器皿的不同在60~400mL之间,时间以傍晚浇水为最佳,要对准植物根部浇水。浇水应以泥土微润,叶子挺拔为准。浇水时最好选用纯净水,以免自来水和矿物水中的矿物质伤害苔藓。如果因故离开数日,最好浇水后用保鲜膜封好瓶口以保持水分。

3.3空气

为了更加接近自然的生长状态,如果是有盖子的容器,最好每天打开盖子让它自然通风1~2小时。如没有盖子,需切忌长期吹风,以免流失水分太快导致植物干枯。

3.4苔藓养护

苔藓比较特殊,它的生长环境需要很大湿度,主要靠叶子吸收水分,因为只有假根,如果浇水不够,叶子会发白,只需要喷水即可恢复,但如果浇水过量叶子会枯黄,假根会烂掉。

3.5植物保护

微景观中的植物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按照需要的立意和构图适当修剪,其中苔藓不需要修剪,一旦发现瓶中有老叶、残腐叶片一定要及时从叶柄处剪下并用镊子夹出,防止污染。

3.6霉菌处理

因为长期处于湿润环境下,有可能会滋生少许霉菌,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紫外线来杀死,即用散射光照射3~5小时。

4应用前景分析

苔藓微景观产品在传统绿色植物的基础上,因创意独特美、风格寓意强和可以自主设计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大学生、儿童、办公白领以及热爱园艺的人士。苔藓植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园林植物正在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有越来越多的咖啡厅、花店或者清吧出现苔藓微景观。作为绿色植物的新型产品,在国外已风行多年,如今在国内大中城市也已掀起了流行热潮,受到了普遍欢迎。苔藓微景观作为一个新兴的应用领域,其应用价值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张才云 黄云 单位:泰州市锦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微景观制作与养护篇2

蕨类植物也称羊齿植物,是陆地上最早的植物类群,迄今为止已有3亿多年的生存历史,是孢子植物中进化水平最高的一类植物,发达的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和维管组织系统。蕨类植物给人素雅、简单、平和、飘逸甚至略带神秘的感觉,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蕨类植物的记载,《诗经》所述“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爱情故事和商朝末年伯夷叔齐采蕨首阳山的传说,共同铸就了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何州有隐逸,何山富薇蕨”“处处儿童采蕨,纷纷幽鸟营窠”等体现人们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蕨类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现存约12000种,包括铁线蕨科、鹿角蕨科、桫椤科等,在大自然中分布广泛,通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少数种类能适应干旱的环境,其中很多种类可供食用,有“山珍之王”的美誉,有的亦可入药或酿酒制糖,而作为观赏蕨的种类主要有凤尾蕨属(Pteris)、肾蕨属(Nephrolepis)、铁线蕨属(Adiantum)、卷柏属(Selaginella)、巢蕨属(Neottopteris)等。为蕨类植物在现代景观的应用提供参考,介绍微景观制作中常用的观赏性蕨类植物品种,探讨蕨类植物微景观的制作、养护要点,并对蕨类植物微景观在办公、商业空间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

1微景观的特点

微景观是将苔藓、多肉、蕨类等植物,搭配篱笆、砂石、卡通人物、动物等摆件装进容器里,构成妙趣横生的场景。其中以美学理论为依据,将大自然浓缩为更精致的景观,而意境工艺的融入,让“小环境”更加完整,更加富有生机与美感。微景观制作材料相对简单,多以沙石、植物、摆件等元素组成,而容器的可选择性相对较广,如玻璃、木质、陶瓷等均可。制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材料组成一个较为迷你的生态环境系统,是自然界的缩小版。微景观本身微小,但在欣赏时也如同欣赏外界的园林景观一样,既有动静结合的美,又有生态丰富的美。虽然设计方法和制作方式都相对简单,但却很大程度贴近自然,运用简单的配置装点空间,既可美化生活环境,同时还可缓解疲惫的心态,减轻工作、生活中的压力。此外,还可以感受到从视觉上带来的纯净、愉悦等审美享受。

2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常用的观赏蕨类植物

2.1蕨类植物特点

蕨类植物的植株形态优美,一般由大部分的茎和叶构成植株的形态,其茎和叶的分布位置、伸展方向、长势疏密程度等均是观赏要素。由于蕨类植物是一类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植物,所以生长体态也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在生长的各阶段都有不同特点,其中不少种类除株形以外,其拳芽、叶姿、孢子囊群、根状茎、小芽孢等同样是观赏要点。相对于有花植物来说,蕨类植物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蕨类植物只产生孢子,不像有花植物易产生过敏性花粉;其次,大多数蕨类植物具备很强的耐阴性,且对种植土壤的要求较低,生命力顽强耐贫瘠。蕨类植物栽种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如盆栽、瓶栽、附生式的栽种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种植效果。蕨类植物应用于微景观,在装饰空间的同时,还具有净化空气等功能,而蕨类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强、抗性强等特点,使其对管理要求较低,易于管理。

2.2常用观赏蕨类植物

在众多蕨类植物种类中,有很多品种适用于微景观制作,如凤尾蕨、铁线蕨、肾蕨、卷柏、鹿角蕨、鸟巢蕨等,以其中部分观赏性的蕨类植物为例介绍微景观应用情况。凤尾蕨:不喜欢阳光直射,温暖即可,在半阴的自然环境最合适生存,因其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排水性较好营养较丰富的土壤即可生长。若在其浇水的间隔时期出现轻度的干燥情况,也不影响正常生存。且凤尾蕨比较耐寒,在5℃的气温下也可以生存,应用于微景观中养护也较容易。铁线蕨:植株矮小,非常适合盆栽,可养在室内,放在办公桌或书桌上。其适应性很强,茎叶秀丽美观,故铁线蕨在微景观的应用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铁线蕨比较适宜生长在较湿润的环境中,虽喜欢温暖却并不适应高温干旱天气,须配有遮光、降温等一些必要措施。其生长期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春、秋季时必须保持土壤的湿度。夏季浇水时,由于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速度快,需要增加浇水次数来保持生长环境的适宜。肾蕨:喜欢生活在比较温暖的环境中,在潮湿或半阴环境下同样可以正常生长,但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在冬季时,仍可适应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肾蕨的生长形态十分自然,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观赏性蕨类植物。卷柏:卷柏科卷柏属土生或石生复苏植物,呈垫状。卷柏生命力顽强,容易存活,干旱时向内卷起,遇水便会舒展,非常耐干旱,其根系如果长期受到干旱影响,只要将其根部浸入水中即可舒展。宜在温暖的室内生长,应用于微景观中易于维护作品的完美状态。

3蕨类植物微景观的制作与应用

3.1景观制作要点

蕨类植物微景观既可以制作成敞口的微型景观,也可以制作成封闭式的小型生态瓶。可以是外界真实景观的微缩展示,也可以是创意布置的想象体现。蕨类植物微景观在制作设计时,形式多样,水平表现、垂直表现、远近表现等不同表现形式,均可以达到很好的观赏效果。在制作蕨类植物微景观时,首先要遵循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所选择的蕨类植物在湿度、温度、土壤、光照等一系列基本条件下能够呈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只有保证其良好的生存环境,才能使造景更好体现出观赏价值。在制作微景观的过程中,还可通过喷施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药物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处理,从而降低对微景观作品的影响,保证制作成品的美观程度。蕨类植物与其他微景观元素的相互融合也很重要,不管是在容器的选择上,还是在与沙、石等元素的配置上,都需要协调美观。通过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将生活中的美以更高的微景观创造形式表达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在蕨类植物微景观的制作中,可添加一些小型科技产品,如小型灯光配件、微小型加湿器等一系列科技产品,既可使景观的生态稳定性增强,还可提高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其所具备的欣赏价值。由各种元素搭配而成的蕨类植物微景观,更适合当今社会的需求,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2蕨类植物微景观应用

3.2.1办公空间设计

蕨类植物微景观在办公空间中的设计应用是一种将自然融入到办公环境的体现。办公室不仅要注重本身是否利于日常办公的特点,还要注重办公环境的舒适程度。办公室的桌面环境、地面环境等一些基本摆设都会影响办公的心理环境。现代社会的办公硬件水平逐步提高,工作者对于办公空间的环境舒适要求也逐渐提高。将蕨类植物微景观摆放于办公空间,可以改善办公空间的紧张氛围,减轻工作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者的办公效率。办公桌上日常会有书立、笔筒、文件夹等一些办公用品,若在办公桌上放一个蕨类植物微景观的作品来装点,把微缩的自然景观摆放在眼前,不但可以提升办公空间的空气质量,也能增加办公空间的文化品位。若在窗台上放置一份蕨类植物微景观作品,也会使得办公环境的文化内涵有所提升。办公空间的公共环境,如走廊、书架等地方同样可以放置,在提升办公空间精神面貌的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现。

3.2.2商业空间设计

商业空间的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空间环境的创造以及人们精神的需求。在寸土寸金的商业空间内,蕨类植物微景观的应用可以均衡商业空间的美感,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达到景观艺术和商业空间艺术的有效融合。如在商场的购物展架、收银台,餐厅的餐桌等处点式或吊挂式放置蕨类植物微景观作品,其精致小巧的外形,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晶莹灵动的生态效果,给人以无限遐想,是一种创意布景方式。

4蕨类植物微景观保存方式与后期养护管理

蕨类植物微景观比较适宜保存在较为温暖的室内或室外环境中,避免强烈的太阳光直接照射,所处空间温度不宜过高;对于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经常性施肥,时隔半月以上即可;通过不定期的松土、修剪等措施同样可以将蕨类植物养护得更美观。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蕨类植物的生长,处在湿润的环境中观赏价值更高,而水分不足时,蕨类植物的叶片干枯变黄,从而影响观赏性;空气如果出现过于干燥的情况,植物的叶片会出现干枯、皱缩的情况,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若发现存在较老或干枯严重的叶片,要及时清除。若因为浇水过多或过少导致根部腐烂、受损,则需要将相应的部分根部剪掉,以免对景观造成更大损失,从而影响到作品的观赏价值。蕨类植物微景观生长环境虽适宜湿润,但却不等同于湿度很高的环境,若持续生长在高湿度的环境下,容易滋生较多的病虫害,因此通风条件尤为重要。养护存放时,将其摆放在一个可以保证水分相对充足并且能够得到良好通风条件的生存环境下即可。

5结语

现今在微景观设计中所应用的植物多以苔藓植物、多肉植物为主,蕨类植物经合理布局后所展现出来的景观精致而自然,具有独特的观赏美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关滢 闫龙格 高政平 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微景观制作与养护篇3

微景观是自然景观的浓缩,通常采用“枯山水”空间布景模式,以植物搭配造景为媒介,结合容器、相关素材、装饰配件等,于方寸间微缩自然,创造清韵雅致的微观世界,达到人、境、景的协调统一[1]。微景观精致小巧,玲珑静雅,用其美化居室,馈赠亲友,颇受青睐。人们动手设计制作微景观时,还能自我减压,放松身心[2]。微景观尺寸小、便于携带,制作简单、便于养护取材容易、造型多样[3],其制作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1微景观制作的原则

1.1安全性

造景植物是否有毒,是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否有抗性等;造景素材是否对人和物造成危害;微景观作品贮藏运销安全等。

1.2观赏性

微景观造景的目标是将自然景观结合美学构图原则,制作巧夺天工的景观,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给人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感,满足赏玩者审美需求[4]。

1.3创新性

微景观创作灵感源于自然,要求微景观制作不能仅局限于模仿自然,还要通过创新去达到一个新高度达到源于自然而胜于自然的目的。但创新不能忽略微景观造景的本意。

2微景观绿植选用

2.1选用标准

绿植选用标准主要有4个:一要株型矮小,适于微景观空间层次布景;二要抗性强,利于存活,方便养护三要耐阴喜湿,光照要求低;四要可塑性强,易与多种植物进行自由搭配。

2.2适用植物

2.2.1苔藓植物(Bryophyte)。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高等植物,是微景观造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多生于阴湿环境,适应能力强。苔藓植物四季常绿,以群生、丛生为主,病虫害发生率极低,易存活,方便养护管理[5]同时苔藓植物结构简单,株型矮小,可塑性强,易与其他植物进行空间上的自由搭配[6]。常用苔藓植物有大灰藓(Hypnumplumaeforme)、葫芦藓(Funariahygrometri-ca)、山羽藓(Abietinellaabietina)、大羽藓(Thuidiumcymbifolium)、万年藓(Climaciumdendroides)、暖地大叶藓(Rhodobryumgiganteum)、大灰藓(Hypnumplumae-forme)、大金发藓(Polytrichumcommune)、泥炭藓(Sphagnumpalustre)等。

2.2.2蕨类植物(Pteridophyte)。大多数蕨类植物喜阴湿环境,耐阴性强,易存活,管理简单。蕨类植物具有线条美、形态美的特点,在微景观造景中,一般充当意象“灌木”或“乔木”。常用种类有凤尾蕨(Pteriscreticavar.nervosa)、铁线蕨(Adiantumcapillus-veneris)、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珠蕨(Cryptogrammaraddeana)、狼尾蕨(Davalliamariesii)、珊瑚蕨(Lycopodiumapodum)、肾蕨(Nephrolepisauricu-lata)、松叶蕨(Psilotumnudum)、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e)、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argentea)等[5]。

2.2.3其他植物。满足微景观绿植标准的植物还有网纹草(Fittoniaverschaffeltii)、文竹(Asparagussetaceus)、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佛甲草(Sedumlin-eare)、袖珍椰子(Chamaedoreaelegans)、嫣红曼(Hy-poestesphyllostachya)、六月雪(Serissajaponica)、金钱麻属(Soleirolia)多种植物、草胡椒属(Peperomia)多种植物等。

3造景素材

3.1容器

容器是微景观整体效果表达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不同造型或材质可传递出不同的意境和景观效果。在具体造景中,多选用玻璃或陶瓷材质的容器,也可根据造景需要、个人喜好,选择瓦、木制作的容器。根据开口方式,容器可分为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

3.2介质

微景观介质一般由2部分组成。一是隔水层,通常采用轻石或陶粒。轻石表面粗糙多孔,排水透气性能良好,陶粒能增加水的活性,起到承重、保湿、保冷隔热的效果,同时具有排水、过滤、透气的作用。二是保水层,通常采用水苔。水苔有较强的保水性和排水性,通气性能良好,不易腐败,使用期长[5]。

3.3基质

微景观中,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来源于栽培基质,通常是肥力较强的泥炭土、腐殖土等。也可用珍珠岩、赤玉土、蛭石等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栽培基质。

3.4配件配件在营造景观效果中通常起到装饰、点缀作用。常用配件有卡通元素(动物、人物、小建筑)、彩石、蓝沙、白沙、透明景观瓶等。配件的运用可根据造景风格和需求进行合理搭配,起到深化主题、提高趣味性与观赏性的作用。

4微景观制作过程

4.1主题设计

微景观的制作以“立意”为先,“造景”为重。首先构思整个作品的主题,确立设计理念,勾画“蓝图”。根据“蓝图”选定容器、绿植、介质、基质和配件等。这样制作微景观,才能准确表达创作者的创意和情感。微景观具体设计中,可有机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如中国诗词文化、中国地理景观、中国传统节日等,或运用中国古典园林中障景、借景、框景、点景、漏景、夹景等造景手法和阵列、节奏、律动、重构、渗透等设计手法,同时,注意空间层次组织,包括单体与整体、单体与配件之间的主次、疏密、高低、远近、争让、露藏、动静等关系。

4.2素材预处理

在微景观制作之前,对各种素材进行预处理。用清水或白醋将容器内外壁擦拭干净。配制好栽培基质。筛选微景观绿植,去除病叶、老叶等[8]。

4.3介质和基质铺设

在容器底部均匀铺上一层隔水层。在隔水层上均匀铺设保水层,并浇水至微湿,用手指轻轻压实。在保水层上铺设基质,根据造景需求,设置不同角度坡度,丰富层次感。浇透水,注意水位不高于隔水层[7]。

4.4植物种植

在基质上,从远及近、从高向低种植植物。用镊子夹住蕨类植物根部插入基质,并填压紧实。将苔藓植物掰成合适尺寸并剔除污垢后,以拟根插入容器内合适位置,用手轻压,使其充分与基质接触。植入“景观树”植物,方法同栽种蕨类植物。对全部植物进行适当修剪。喷水,至隔水层有一半积水[8]。

4.5配件布景在留白区铺入比例合适的装饰沙石。根据设计蓝图放入配件和景观小品,注意协调性与整体性。给植物喷水,注意不要喷到彩沙上,以免影响美观[7]。

5养护

5.1温度管理

苔藓植物生长适温为20~28℃,温度过高,苔藓植物易发白,需适量浇水后通风降温。低于10℃时,苔藓植物停止生长,甚至自动休眠进行自我保护。蕨类植物生长适温为16~21℃,冬季最低可耐7℃,夏季忌闷热,需多通风和浇水降温[6]。

5.2光照管理

微景观植物一般喜阴,光线不能太强,忌阳光直射。室内自然散射光即可满足这些植物对阳光的需求。

5.3湿度管理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大多喜湿润环境,不耐干旱,但湿度又不宜过高,尤其基质不能积水,以免植物发霉、烂根。可根据室内实时温度适当浇水保湿降温,每天喷水2~3次即可。

5.4空气管理

针对封闭型容器,每天开盖1~2h通风换气;在夏季高温闷热时,长时间开盖留出缝隙透气。针对半封闭型及开放型容器,忌长期吹风。

5.5植物养护

苔藓植物发白、发黄、发黑、发灰、发蔫、烂叶、烂根时,可辐射紫外线3~5h杀死病菌,并清除病变部位。对蕨类植物频繁浇水,会使叶片长期积水或紧贴容器内壁,出现烂叶现象。生长较快的植物,可根据造景需求适当修剪,一旦发现有老叶、烂叶时,及时将其剪下夹出,防止污染[10]。多肉植物抗旱性较强,不需长期浇水;浇水时需注意靠近根部,保证浇透;除玉露等小部分喜阴多肉外,大部分多肉喜阳,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6结语

长途运输中,微景观产品的介质、基质、植物、配饰等素材,由于难以固定而经常出现位移,使微景观失去原有景观价值。为此,今后应加强对微景观产品的运输过程中的素材固定方法和产品包装方法的深入研究,解决长距离贸易流通遇到的瓶颈难题,才能发掘微景观制作的市场潜能。

参考文献:

[1]鲁阳.造物有灵,美物抵心———室内微景观设计的美学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14):57-58.

[2]于婷.浅析微景观的美学建构[J].美与时代(上),2019(08):86-88.

[3]毛俐慧,温从发,等.苔藓植物景观价值[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0,39(07):30-32+38.

[4]王国栋,易洪,颜聪,等.浅析苔藓植物与微景观的结合与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03):99-100.

[5]刘子彦.苔藓微景观设计营造探索[J].美与时代(上),2019(02):70-73.

[6]王萌,陈盼晓.浅析室内陈设中微景观生态空间设计———以苔藓微景观生态瓶为例[J].艺术科技,2015,28(11):216.

[7]许艳,蒋梦云,周婉云,等.浅析苔藓微景观制作养护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94.

[8]高琼.苔藓微景观设计与制作技术[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34(01):32-40.

[9]刘智涵,李奇,于志会.浅析苔藓微景观的主题表达与意境营造[J].吉林农业,2018(06):93.

[10]张才云,黄云.苔藓微景观的制作与养护[J].现代园艺,2015(20):105-107.

作者:廖强 谢学强 蒲丹 唐玉铃 胡秋莲 冯关如 庄晓雨 夏城铭 单位: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