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策略3篇

时间:2023-02-23 15:47: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策略3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策略3篇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篇1

1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1.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绝对的重要地位。与过去相比,我国在铁路里程上发生了巨大改变,所有省份均有铁路覆盖,形成了以“九纵十横”为主体的、较为完善的全国铁路网。铁路在煤、粮食、木材等的物资运输以及旅客运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铁路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生产布局的逐渐合理,铁路系统的运输压力有所减轻。

1.2公路运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公路里程以及运输量都有了大幅度增长。国道、省道以及县乡级别的公路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公路体系网。目前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都有公路覆盖,且全国超过98%的乡镇建成了公路。尤其是从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到今,公路对在交通运输网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显著。

1.3水路运输

我国的水路运输主要集中在一些沿海港口以及远洋运输部分,内河航运所占比例较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有100多个较为重要的沿海及内河港口。且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年吞吐量不断攀升;在运输方面,水路客运主要包括内河客运、沿海客运以及远洋客运,水路货运主要包括远洋、近洋以及内河。

1.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是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运输方式。它能满足乘客在时间及旅途的舒适性方面的需求,而且在货物运输的速度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发展速度很快,航线总数及不重复线路里程逐年递增,飞机数量及客货运量也不断增加。

1.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运送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由于管道运输所运送的货物种类较少,因此在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其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我国管道运输的主要分布省份为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例如新疆、内蒙古等。

2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

2.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运输方式都有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增加速度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无法满足我国客货运的交通需求。按照人口数量及国土面积进行计算,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与国外许多国家甚至是一些不发达国家之间都存在差距。

2.2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之间存在差距

我国人民的物质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家庭收入增长使得人们用于出外旅游等项目的资金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但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在一些重大节日时例如春节,仍然会出现“一票难求”现象,对交通运输系统造成了很大压力。

2.3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不协调

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区域之间布局不协调。具体来说,在我国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带,经济比较发达,因此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而在西部地区,交通体系则较为落后,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有力促进这些地区的繁荣。

2.4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但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处于高耗能、高污染阶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具体来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环境的严重破坏为前提。如果不对这一状况进行改变,就会对我国的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3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趋势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情况来看,在未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仍然会呈不断发展的趋势,运输网会不断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的里程都会逐年增加,货运及客运能力也会不断增加。具体来说,我国交通运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交通运输总体上不断向前发展

根据我国在公路、铁路运输等的相关文件及政策,能够看出国家对交通运输的重视程度,因此我国在未来会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各种运输方式的里程,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立更加系统的、覆盖全国的、均衡分布的交通运输网,使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

3.2中西部地区成为交通运输业重要的崛起地区

我国的东部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在交通运输网方面也远远发达于西部落后地区,形成了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于一体的较为系统的交通运输网。因此未来我国中部地区必然会成为交通运输业的重点崛起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对西部的“八纵八横”的规划,未来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将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3.3交通运输业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各个领域都朝着信息化方向迈进。这是新世纪各个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交通运输业也不例外。我国交通运输业正逐渐向智能化方向转变,基础设施也由过去的分散化、单一化向现在的集约化发展。例如网上订票系统就是交通运输信息化的有力证明。

3.4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交通运输业中的体现更加突出

未来的交通运输业会改变现阶段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理念,在运输业中彻底贯穿可持续发展思想。无论是交通工具所使用的能源,还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造方面,都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例如未来的交通工具可能为新研发的节能型工具,所使用的主要能源为天然气,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等。

4提高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策略

4.1明确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交通运输先导于经济,并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首先发展交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此即为交通运输先导于经济。同时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交通发达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交流较多,因此“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机会都会相应增加,最终转化为本地的发展机遇及现实生产力。

4.2加大对交通运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就必须以专业的研发、运营、管理人才为依托,对交通运输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协调管理,最终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加大对交通运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主要方式有两个:(1)有针对性的增加专门的交通学校以及各重点高校的交通类专业的设置,培养文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交通类人才;(2)加强对交通部门相关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尤其是一些新知识,例如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等,不断更新及完善交通部门职工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其综合素质。

4.3加快对综合交通网的建设力度

一方面,加大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要结合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以及各地区交通运输的具体发展状况,将城市发展与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协调衔接,使其在空间布局上达到最优,有力地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接入枢纽进行协调,使其在运输方面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交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4.4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方面,要以大交通理念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协调和统筹,使其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及管理模式,最终建立起运输能力强、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的交通运输方式。另一方面,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有效整合,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运输结构得到优化,缩小区域及城乡差距,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利用率达到最大,从而促进区域之间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且正朝着现代化、信息化、完善化方向不断发展。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功能的发挥。因此,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克服困难,使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

作者:冯贵志 单位:沈阳铁路局通辽货运中心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篇2 

交通运输业是能源消耗型行业,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货运输需求持续增长,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随之不断增长,在总排放中的比重也在持续增加。国际能源署测算2019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为910万t,占我国总排放量的9.17%,同时在过去30年间,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占比持续增加[1]。我国将在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逐步减缓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增长,实现碳排放达峰,是实现国家碳排放达峰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交通运输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为实现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排放,需要系统研究交通运输业低碳发展的相关策略,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1低碳交通基础设施策略

增加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使运输更加便捷、灵活,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交通拥堵,减少周转量和在途时间。提高基础设施技术等级,降低运输工具运行阻力,缩短运输长度,降低能源消耗[2]。完善网络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客货运输路径,引导运输需求的均衡分布。研发推广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1.1 推进铁路建设,完善铁路基础设施

促进高速铁路、快速铁路、普速铁路的协调发展,提高城际铁路、区域铁路、地方铁路的配套支持能力。对铁路货物运输形成瓶颈的重点通道、重点枢纽进行扩能改造或新线建设,提升重点运输通道的集疏运能力。对运量较为集中的铁路既有线进行电气化或提速等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铁路电气化率。统筹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建设,构建城市群内多方式、多层次、高速度、广覆盖的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系统。

1.2 优化港航基础设施,推进港口资源整合

加强既有港航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高设施利用效率,促进港口功能合理分工和结构调整,提升主要货类码头设施专业化水平。分类盘活存量港口岸线,管控新增港口岸线,着力加强集约化、规模化公用港区建设。规范港口公共锚地建设管理,统筹共享航道、锚地、水上服务区等公共资源。协调推进内河干线船舶LNG加气站建设。加快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建设和改造,新建码头按标准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岸电设施,加快推动航运企业对现有船舶加装受电设施,推动船舶靠港后优先使用岸电。

1.3 贯彻低碳发展理念,推进公路配套设施建设

将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公路建设、管养、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公路运输内涵升级。推进高速公路“断头路”和普通国道“瓶颈路段”建设,完善干线公路网络布局,发挥干线公路网络整体效益。重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充电桩覆盖率,做好新能源汽车出行配套保障工程,开发建设与智能汽车相匹配的车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以智能汽车为核心载体,构建与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兼容的智慧无人驾驶系统。

1.4 优化机场布局,提高空域运行效能

建设智慧机场,加强设备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使用高级场面活动引导控制系统、机场协同决策等新技术,配置适宜容量和数量的地面电源装置、飞机地面空调和车载式电源,满足不同航空器的多样化需求。统筹军民融合发展,增强空域资源保障。推广空域精细化管理,提高空域运行效能,进一步优化全国干线航路航线网,合理规划繁忙机场终端区空域,缩短航线里程。统筹航空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与航线网络规划,实现地面交通设施衔接、航权优化、时刻等资源的高效供给,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2低碳交通运输结构策略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低碳运输体系。采取多种手段,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轨道、水运等低碳交通方式分担率。推动客运快速铁路与航空深度融合,减少不合理短途飞行。提高公共交通分担比例,倡导合理使用小汽车,鼓励非机动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2.1 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提高低碳运输方式比例

提高铁路、水路等低碳运输方式运输能力,采取补贴等多种手段降低低碳运输方式的运输价格,继续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提高低碳运输比例[3]。全面加快集疏港铁路建设,具备条件的沿海及内河主要港口大宗干散货和主要集装箱港区,全部接入集疏港铁路。着力推进大型工矿企业采用铁路、水运、管道、新能源车辆等低碳运输方式,鼓励大型工矿企业建设铁路专用线。推动城市建设所需矿建材料、钢材,水泥以及生活物资等积极采用公铁、铁水联运等方式运输。

2.2 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共交通比例

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缩短公共交通出行与个性化交通工具在出行体验上的差距,加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公交专用车道等大运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中积极应用智能化手段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出行的舒适度和可靠性,完善接驳交通,减少候车、换乘等车外时间。合理布局公交站点,扩大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面,推进城际、城市、城乡、农村客运四级网络有序对接,鼓励城市公交线路向郊区、农村延伸,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2.3 改善慢行交通环境,鼓励非机动出行

改善自行车出行条件,基于骑行者优先理念进行环境治理和街区设计,支持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法律和制度建设保障,鼓励企业给自行车通勤者相应补贴,大力发展自行车技术,提高自行车安全系统。统筹管理公用自行车网络和共享单车网络,建设满足旅游体验的“慢游”自行车网络,深化自行车交通与旅游经济的融合。强调城市内部因地制宜,建设温馨舒适的步行系统,重视独立设置的绿道,致力建设步行道路系统,形成安全、连续、舒适的步行通道设施。

3低碳交通运输装备策略

加快技术革新,逐步改变交通工具用能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选用碳排放量低的新能源。改进使用化石能源的发动机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1 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加快运输工具混和动力、电动、太阳能、氢等替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研发和推广各种石油替代燃料和替代技术[4]。加快清洁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加速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掌控的产业链体系。支持混合动力及增程式电动技术研发,积极攻克发动机、电池技术、控制系统、电机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关键技术难题,提高续航能力。推进储能与再生制动技术在车载和轨旁装置中的应用效率,拓宽新能源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范围。加快生物燃料等航空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优化航空能源结构。

3.2 研发传统动力系统增效新技术,优化用能结构

传统燃油车节能技术的挖掘对于汽车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鼓励传统燃油车研发企业通过优化发动机、变速箱效率,应用空气动力学优化相关设计,以及轻量化等多种措施提高整车节能减排水平,提高传统燃油车的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运输车辆的柴油化进程,鼓励和引导使用柴油汽车,提高柴油在车用燃油消耗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车中天然气车辆的比重。

3.3 推进运输装备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使用保养水平

推进货运车辆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促进敞顶集装箱、厢式半挂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应用。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船舶、老旧运输船舶、单壳油轮和单壳化学品船。调整完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大力推广三峡船型、江海直达船型和节能环保船型。根据不同运输工具的技术特征,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和作业流程,加强使用者相关培训与教育。制定低碳产品和技术应用目录,支持重点低碳产品和技术的应用推广。加强运输工具的日常维护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降低能耗。

4低碳交通运输组织策略

根据运输需求情况,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对运输需求进行合理整合,科学安排运输线路,采用高效运输方式,实现集约化运输,提高整个系统运输效率。

4.1 推广高效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系统效率

推动开展多式联运以及江海直达、滚装运输、甩挂运输、驼背运输等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依托铁路物流基地、公路港、沿海和内河港口等,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的建设。提高集装箱道路运输专业化程度,推进大宗干线、城市配送、农村物流等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降低车辆空驶率。积极推动快递规模化发展,鼓励发展铁路快运产品。加快港区铁路装卸站场建设,提升设施设备衔接配套水平,有效减少货物装卸、转运、倒载次数,提高货运枢纽一体化水平。

4.2 建立综合运输系统体系,促进交通一体化

发展运输线路一体化,系统调配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安排运输线路,形成干线、专线优化配合的运输体系,干线实现大方向上的集中运输,支线实现分支方向的集中疏散运输。运力调配一体化,优化运力调配,根据运输需求的特点,依据运输量、运输要求合理安排运输工具,并通过合理调配,避免迂回运输,进而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提高运输效率。调度指挥一体化,采用现代方法和手段,优化计算,统筹调配,从系统最优的角度安排客货运输流量流向,提高整个系统运输效率,降低系统二氧化碳排放。

4.3 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带动交通运输业智能升级,推进交通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发展卫星定位系统,用于运输工具动态管理,提高运输工具利用率和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建立在交通运输数字化基础上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使之成为交通运输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依据。加强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制定交通运输信息开放共享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客票系统和物流系统公共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开放共享。发展条形码和扫描技术,加强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托盘的信息收集、转换,加强货物运输准确、适时的管理,提高运输效率。推进城市交通管控系统与服务、城市智慧停车联网平台等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5低碳交通运输管理策略

从系统化层面,优化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为低碳交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构建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标准规范体系,完善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考核监督机制。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交通运输的低碳发展。

5.1 优化产业及城镇布局,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进行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时充分考虑交通运输因素,按低碳交通的要求合理布置。优化产业分布格局,缩短大宗物资生产地和消费地距离,减小货物运输距离,改变运输货种,减少货物运输量。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优化功能区分布,缩短出行距离,改变出行方式。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优化城镇分布,避免交通集中。发展通信设施,鼓励采用现代通信技术替代部分交通出行。增加舆论宣传和知识普及,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倡导低碳出行。

5.2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交通低碳化发展

设立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低碳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逐步形成以国家和地方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的低碳交通发展建设投入机制。深入研究分析资源税、环境税、消费税、进出口税等税制改革对交通减排的影响,积极推动碳税、燃油消费税等财税制度改革,实施差异化的车船使用税、通行费等政策,探索拥挤收费等经济政策。研究制定针对低碳交通设施、运输工具、交通新能源和新技术等项目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低碳交通运输方式的全面和纵深发展。研究制定交通运输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配额,探索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交易系统。开展低碳交通相关政策软科学研究,梳理低碳交通发展思路,构建低碳交通发展政策环境。

5.3 制定交通运输碳排放标准,建立碳排放统计考核体系

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研究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客货枢纽场站运营、运输工具及技术装备、单位客货运量的碳排放限定指标。研究交通碳排放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规范交通运输碳排放数据的收集、整理、上传等流程,形成全国范围内格式、内容操作统一的交通碳排放数据采集和分析机制。研究建立交通碳排放指标统计监测平台,完善交通环境数据中心、交通碳排放统计监测系统,实现对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实时动态监测和数据收集,将数据分析成果作为低碳交通实施效果的重要考评依据,研究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碳排放考核体系。

5.4 开展低碳交通示范工程,推进低碳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一批能够体现低碳交通理念,满足低碳交通相关指标的基础设施作为示范工程,通过标杆带动作用,明确基础设施低碳发展实现路径,引领交通运输全行业实现基础设施的低碳化发展。开展低碳交通城市、低碳运输枢纽、低碳物流园区、低碳运输企业等多种类型的低碳交通示范项目,推进低碳交通发展理念和低碳交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作者:李政 孔玲 单位: 北京华协交通咨询公司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贯通教育学院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篇3

1引言

“低碳”概念是在应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下提出的。1906年~2005年,100年来,全球地表温度上升了0.74℃,近百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1℃。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170mm,其中1961年~2003年,这42年年均增幅为1.8mm,1993年~2003年的10年间每年平均以3.1mm的速度增加。1966年~1999年,33年中国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下降1.3m。如果全球平均温度超过2℃的上升幅度,那么,目前正在面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将达到20%~30%。2003年,“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在《我们能源的未来——构建一个低碳社会》白皮书中,由英国政府正式首次提出,旨在向全世界呼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由工业、建筑与交通等行业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所引起的[1]。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煤,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2.4%。其中交通运输的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20%,交通运输行业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发展低碳交通成为各个省份的共识。而占据国家重要生态安全战略地位的青海省,必须将发展低碳交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态脆弱地区、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交通树立典型,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2低碳交通的内涵

低碳交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交通是深入认识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为出发点,根据现代技术经济的特点,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应用系统调整和应用绿色技术创新的方法,实现单一的运输效率模式,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组织和管理创新等目标,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全周期交通低碳发展,促进低碳转型的社会经济发展[2]。“低碳交通”本质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交通发展模式[3],是一种交通发展的新概念,强调交通主体由一辆“车”到“人”,构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4]。低碳交通系统的开发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整体运输部门综合能耗,能源消费在全国能源消耗占据很大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的比例呈现出稳步的发展趋势。低碳交通体系的发展是国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急切需要,车辆废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据统计,每年一辆汽车排出的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据国家运输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私家车的数量将超过1亿辆,车辆排放总量将会非常大。在中国各大中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成为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就是交通运输。开发和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利用率显著偏低,随着国家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各大交通运输工具的普及,能源消耗必然会逐渐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低碳交通体系的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青海省低碳交通的发展现状

3.1交通能耗居高不下

交通运输行业是青海省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在第三产业中,也是占大比重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将逐渐增大,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也呈快速增长趋势。自“十二五”初期以来,青海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也在不断增长,从表1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除工业以外占总能源消费量的很大比重。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消费量为114.83万吨标准煤,2014年增长到152.18万吨标准煤,2010年~2014年能耗量平均增长速度为6.5%,消费总量从2010年的2814.57万吨标准煤增长到3991.7万吨标准煤,即消费总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8.3%。从表1的数据看出,每年的公路运输消费量占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消费量的50%以上,从2010年的57.25%上升到2014年的70.77%。整个青海省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效率低于工业、农业及其他产业。因此,交通运输业节能势在必行,提高运输部门的能源效率是重中之重。

3.2私人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

“十二五”时期,青海省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10年的22.6万辆增加到2014年的55.9万辆,增加了2.4倍(见表2)。2014年,青海省每1000人拥有私人汽车96辆,高于同时期全国数据(92辆)。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压力逐年增加,并没有减缓的趋势。同时,私人汽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加带来能源消费需求的急剧增加,城市生态环境压力愈来愈大。

3.3客运压力逐年加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出行方式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促使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大美青海”、“凉爽夏都”等旅游品牌的打响,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沓而至,这对青海省的客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表3可以看出,铁路客运量从2010年的474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615万人,但是仍不及公路客运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公路运输仍主导青海省的客运,客运为青海低碳交通持续加压。

3.4公路货运仍然是首要运输方式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货运运输已经呈现出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然而,首当其冲的是公路运输,2014年的公路运输承担了青海省的74%的货运量,而铁路仅占到25%(见表4)。可以说,公路货运掌握着青海省的经济命脉,公路货运的背后就是高能耗的柴油等需求,这无疑也为青海低碳交通发展增加了压力。

3.5公路里程不断增加

青海省的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公路等级结构也在逐渐改善和优化。二级以上公路由2010年的444km(占公路总里程的0.9%)上升至2014年的2089km(占公路总里程的3.4%),公路网络布局的优化是交通运输总能耗下降的重要前提(见表5)。

4对策

4.1将低碳交通上升至区域战略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针对青海省各大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制定出因地制宜的低碳交通规划,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长期有效的法律法规。同时,将低碳交通的概念纳入城乡发展的规划,并建立低碳交通评价体系,从制度根源制约低碳交通的下行,减少城乡交通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降低城乡交通排放水平。交通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发挥城市的支持功能,实现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因此,交通规划设计与周边土地利用的性质是一致的。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同时存在着机制之间的互相作用:一方面,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城乡人类活动的不同分布,最终导致了交通需求;另一方面,交通可及性改变了土地利用本身,促进了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因此,通过城市土地规划来改变布局,实现低碳交通发展是有效的战略。

4.2调整城市交通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能够明显减少城市的碳足迹。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方式代替其他交通方式,提高交通效率,减少碳排放总量;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为消费者出行节省时间和缩短空间,从而减少城市的碳足迹,实现低碳交通。

4.3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区域交通走廊重要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干线快速建设,加密区域路网结构,提高路网技术水平和路面水平。优化车站布局,建设高效便捷的公路站服务系统。加快综合客运枢纽、货运站、物流集聚区建设,促进“零换乘”和“无缝对接”的综合客运过程。改善城市道路网的功能布局,推进自行车道和行人步道的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出租车、私家车、自行车和步行等交通方式相互补充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4.4建立和完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有关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自行车对低碳城市交通建设的意义。将自行车出行纳入城市交通规划。同时,交通部门对自行车出行和换乘乘客的公共客运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和完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4.5建设智能化低碳交通能源供应体系

低碳技术、新能源、智能化是未来低碳交通的重点,从交通系统效率、交通运输等方式改变当前青海省交通运输发展的高能耗、高排放的趋势,特别是从技术上取得突破,以实现低碳交通。加强高效环保和气候友好运输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促进新能源和清洁汽车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引导节能运输车辆,迅速减少高耗能、污染严重的老旧车辆的生产,鼓励使用性能好、能耗低、高效的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这样可以减少排放和污染,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4.6加强低碳交通理念的推广

倡导旅行者低碳旅行,一方面优化旅游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低碳旅游的宣传。倡导国内外游客使用低碳交通工具出行,保护环境。加强低碳宣传,大力弘扬和培育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公益广告等方式营造低碳交通出行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崔嘉.江苏省低碳交通现状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0).

[2]宿凤鸣.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实现途径[J].综合运输,2010(05).

[3]刘丽亚.走低碳交通之路促城市可持续发展[J].综合运输,2010(01).

[4]汤慧,宁启蒙.县城低碳交通规划框架体系研究[J].中外建筑,2015(08).

作者: 董丽丽 吉敏全 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优秀范文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