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互联网加监管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时间:2023-03-03 10:22: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互联网加监管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互联网加监管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2016年,原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1];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强化生态保护监管、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加大技术、政策、管理创新力度,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在新时代下,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改革,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互联网+监管”角度出发,探索研究生态环境领域监管体系的创新应用,为进一步推动业务协同化、监控一体化、资源共享化、信息透明化、决策智能化[3],打造我省生态环境领域“一网感知态势、一网纵观全局、一网决策指挥、一网协同共治”的“一网统管”新模式提供实践经验。

1生态环境监管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思想认识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执法督察尺度之严、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4]。然而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改革,多元化局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复杂。近年来环境统计报告显示,环境污染事件的数量虽有所下降,但是引起的经济损失呈增长态势,对社会稳定和公民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同时,区域(流域)污染防治、跨部门(行业)联合执法等焦点重点工作给环境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生态环境监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然而当前传统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已逐渐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呈现出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与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现状[5]。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推动环境监管模式从粗放到精准、从传统向智能化转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显得迫在眉睫。

2“互联网+监管”的背景及系统介绍

2.1“互联网+监管”的背景

近年来,国家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松绑解绊”,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市场活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政府管理所面临的环境产生了极大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放”的尺度很深,但是“管”的成色不足,新时代为数字治理体系建设赋予了新内容、新要求和新标准,探索可行的“互联网+监管”数字治理实施路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课题。“互联网+监管”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手段,科学配置政府职能,重塑政府权力结构,提升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最终形成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纪录、监管数据可共享、监管结果可追溯的智慧监管体系[7]。

2.2“互联网+监管”系统介绍

“互联网+监管”系统(见图1)以“11223”为建设思路,编制“1”张清单,以目录为中心覆盖各地各部门监管事项;建立“1”个监管数据中心,形成各类监管数据库;建设“2”个系统界面,面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服务;建设“2”个支撑体系,标准规范、安全运维体系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建设“3”个应用系统,行政执法监管系统主要为开展移动监管、信用监管、非现场监管等新型监管工作赋能,风险预警系统为加强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提供数据和业务模型支持,分析评价系统强化对监管工作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实现监管过程可追溯。通过监管信息化、互联化、物联化,推动“互联网+监管”技术与生态环境领域环境执法、环境风险预警、信用评价、跨域监管等方面深度融合,整合分散的业务条线监管资源,强化数据挖掘、风险评估、决策分析,提高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最终实现环境监管的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公众环境权益数字赋能。

3“互联网+监管”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3.1在环境执法监管方面的应用

3.1.1应用背景

新时代下环境污染源广泛分散,环境违法行为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然而环境执法监管人员数量有限,传统的执法监管方式单一、存在盲区,早已不符合当今时代赋予的环境治理新要求。“互联网+监管”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政府管理新手段,为环境执法监管提供了改革新方向。“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了规范、动态的监管事项库,以“非现场监管”“移动监管”等为抓手,利用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监管工作向“移动端”“末端”延伸,扣实执法监管的各个环节,对监管对象实施全时段动态监管和执法监督的闭环管理,减少监管死角。同时,“互联网+监管”围绕监管业务的协同和监管数据的共享互认,以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监管为抓手,积极推动成渝地区联合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协同监管,打造共建共治监管新格局。

3.1.2应用场景

“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了一套基础数据库体系,包括监管事项、监管对象及其信用、监管行为、执法人员、投诉举报、第三方及互联网知识等数据,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移动设备传输数据、业务系统数据、环境执法数据、社会和第三方系统数据,实现了环境污染源和治污设施的基础信息和运行数据动态化监管,并对归集的数据进行抽取、清洗、比对、校正、关联、整合,为现场执法人员精准执法提供了准确的数据线索。“互联网+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监管对象分级分类模型,针对不同等级类别的监管对象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优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概率、频率。利用八大动态数据库,建立不同类型的监管运行模型,一旦非现场监管采集的数据不符合正常模型并持续一段时间,系统会立即通知执法人员进行数据核查,必要时组织现场执法检查,实现“线上千里监控、线下执法联动”(见图2)。在遭遇重污染天气或者突发环境事件时,执法监管人员还可通过企业运行数据分析生产状况,实现停限产精准化管理、管控效果精细量化评估。为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联合执法监管,实现成渝两地监管系统互联互通,共同建立跨流域水污染和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危险废物跨省转移、跨界联合环境督察执法等多维度监管态势和风控模型,使两地监管信息互信共享、违法线索协同处置,逐步构建成渝两地一体化智慧监管体系,为推动成渝两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夯实数字底座。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互联网+监管”系统聚焦发现和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以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整体效能为目标,打通了各部门执法监管业务系统,实现监管数据全量汇聚、互信互任、共享互用。以“高效管好一件事”为目标,“互联网+监管”系统将涉及跨部门、跨层级监管的同一类监管对象的多个关联监管事项梳理整合为综合监管“一件事”,打通部门协同的难点、堵点,形成多部门监管合力,解决重复检查、随意监管、执法不公问题,实现“一处发起、全网协同”“进一次门、查多件事”,逐步构建资源有效共享、业务有机协同的执法监管新体系(见图3)。

3.2在风险监测预警方面的应用

3.2.1应用背景

近年报告显示,我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企业环境风险情况底数不清、风险监测预警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加强重点企业的环境风险管控,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是环境监管亟需解决的难题。“互联网+监管”系统通过对监管对象的基本特征、经营行为、运行状况、处罚信息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企业信息知识图谱,挖掘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与违法行为的内在联系,对其主体、行为、时间、空间等风险特征进行精准识别,形成风险综合评价和风险防控指数,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

3.2.2应用场景

“互联网+监管”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聚焦重点企业和频发环境事件类型,构建多元化风险分类分级模型和机器学习预测机制,根据风险防控指标体系综合比对分析采集的监管数据,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和异常情况,并将风险线索移交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风险研判预警、核查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及时排查风险隐患,降低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群众的损失和伤害(见图4)。基于GPS、5G、GIS,整合多种移动监测手段,根据某类移动污染源的分布特征建立移动污染源监管模型,通过有效分析和挖掘网络化的监测数据,实现移动污染源风险管控预警。运用物联网、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汇总日常巡查和执法任务、监管事项及实施清单、污染源基本信息和运行数据、河道及周边生态数据等多维度数据,建立流域风险预警模型和指数,预测风险概率,生成风险线索,实行精准巡查,提高流域环境风险预警防范能力。基于企业基本信息、经营行为、生产状况、奖惩历史、自行监测、治污措施、风险管理措施、环评审批等信息,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8],为企业赋予“健康码”,使企业画像更加精准,一旦某项数据偏离“健康轨道”,该模型立即发出预警信号,通知执法监管人员升级该企业的监控力度,增强监管靶向性和精准性,提高执法效能。

3.3在分析决策方面的应用

3.3.1应用背景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旨在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建设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等全覆盖,监测监管协同联动,信息化能力明显提升[9]。但是由于地区基础条件、环境问题、执行能力等差异化明显,监管系统分散孤立、业务关联不高、数据挖掘不够、问题分析不深、预判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现有的信息资源无法支撑领导多维度宏观分析决策。“互联网+监管”系统基于采集的多元海量监管数据,深入开展大数据分析,构建涵盖监管概览、监管对象、监管行为、监管效能、事件跟踪等多维度主题场景和业务指标体系、效能评估体系,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监管过程可追溯、“看得见”,加强对监管工作情况的监督,辅助领导决策、政府管理,实现对监管的“监管”。

3.3.2应用场景

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可视化展示,构建生态环境“一张图”(见图5),汇聚水、气、土、声、污染源、固废、生态、环评等要素,以GIS、视频、数字、图像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全面呈现辖区内生态环境状况。强化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历史数据比对和发展趋势研判,在突发事件会商和应急处置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直观的信息支持。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效能评估和跟踪分析,基于现有的监管数据,构建监管事项、监管对象、监管行为、执法人员、重点事件跟踪等多维度多层次“互联网+监管”工作全局态势,同时整合投诉举报信息,编制环保督察“一本账”(见图6),对各地区生态环境各业务条线的监管工作进行再“监管”,实现“目标任务-信息化协作-发现问题-核实举证-定性确认-整改督办-问题销号”闭环管理,做到“过程可控、结果可溯”全程留痕。同时,环保督察“账本”为领导重点分析风险形势、精准施策污染防治、分级考核监管效能提供数据支撑。将环境监管执法、风险监测预警等业务工作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监管”系统综合评价分析的数字化能力,实现重点排污企业(见图7)的动态掌控、监管资源的动态调配、监管工作状态和监管对象发展趋势的实时监测、业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为领导全局把握环境态势、全面研判发展趋势、构建“智慧大脑”筑牢数字底座。

4结语

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引领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也给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互联网+监管”发挥大数据乘数作用,把看似碎片化、毫无关联的信息资源有机整合,推动生态环境部门构建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结果可评、责任可究的智慧监管体系,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4.1探索构建以协同联动为核心的环境执法监管体系

“互联网+监管”将非现场监管、移动监管、联合监管、“双随机”监管等创新模式融入环境执法监管各个环节,打破部门和地域壁垒,整合生态环境各业务条线和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流域)的监管能力和资源,“一处发起、全网协同”,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监管内容全要素、监管流程全闭环、监管执法全协同、监管数据全共享、监管结果全公开,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管的规范化、协同化水平。

4.2探索构建以分级分类为标准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互联网+监管”建立以重点污染源企业、重点区域(流域)为对象的分类分级管理体系、风险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模型,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对象实现差异化管理。支持对风险线索进行风险来源、特征、时序、范围等多维度分析,实现对企业异常运行、超标排放以及区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等重大问题和环境风险的快速预警、发现、研判、处置,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部门风险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4.3探索构建以研判施策为目标的分析决策体系

“互联网+监管”打通生态环境业务条线和各部门、各地区监管系统,推动各类监管数据、生态数据、互联网数据和社会第三方数据互联互融,逐步构建纵横贯通、全面覆盖、高效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立足业务需求和实际场景,开展生态大数据的可视化展示、生态保护的趋势分析、环境管理的效能监督、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污染防治的施策攻坚等,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部门分析决策的智慧化、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邹军,毕丹宏,孟斌,等.生态环境大数据监管平台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21,(1):28⁃31.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R].北京:新华社,2021.

[3]李昂,段丽杰,宋明晓.“互联网+”对环境保护监管的作用与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西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2019.3250⁃3252.

[4]刘毅,孙秀艳,寇江泽.如何看待坚持绿色发展[EB/OL].

[5]唐学军,陈晓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监管体系的审视与构建研究———以川东北B市为例[J].四川环境,2021,40(4):282⁃287.

[6]四川日报.202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成都:四川日报,2021.

[7]安蔚,钱文敏,杨宗慧,等.我国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制度研究与政策建议[J].四川环境,2021,40(3):177⁃182.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R].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15.

作者:乐益矣 曾铮 单位:四川省大数据中心 四川省环境信息中心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