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陆空通话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3-06 09:45: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陆空通话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陆空通话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一、“陆空通话课程建设的价值逻辑

(一)国际民航组织对飞行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型的过程中,航空运输飞行人才的需求旺盛,对飞行人才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特情处置能力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为加速我国民航事业国际化进程,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飞行员应具备标准化、程序化和准确使用英语的素质。在此背景下,对飞行技术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陆空通话”的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研究,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飞行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陆空通话”的课程性质

《陆空通话》属于飞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要求学生掌握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全部通话程序和通话术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话英语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通话中的人造因素,掌握通话的标准发音和程序,了解标准术语的使用规则,从而胜任飞行中的英语通话工作。

(三)飞行技术专业定位与特色

1993年,与上海的航空企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办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2007年,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飞行学院,填补了上海地区民航飞行员培养的空白。飞行学院立足于民航产业,紧扣国家发展民航产业和建设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战略,面向上海,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实现民航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陆空通话”是该校飞行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近年来,该课程一直围绕培养国际化、高素质飞行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对“陆空通话”课程建设开展研究,可以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从而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陆空通话”课程建设的现实逻辑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语言熟练要求执行手册》(DOC9835/AN4532004)(以下简称《熟练要求手册》),在飞行人员的英语通话标准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句式结构、术语用词、特殊情况的表达以及更强的日常英语沟通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飞行员的英语沟通交流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对于保证飞行安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以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陆空通话全英语教学由于教学对象及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课程建设面临一定的挑战,具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学生听说能力较薄弱

陆空通话主要是依靠空中交通管制员和飞行员通过无线电进行语音通话来实现的,要求飞行员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尤其是听说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感到最困难部分的就是英语听说,有些学生发音不准确,无法与听到的正确发音建立关联,进而导致听力障碍。同时,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缺乏,对句子结构不了解,都造成了听力和口语的困难。

(二)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意识薄弱

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意识非常薄弱,甚至完全依赖于老师。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按照他人的要求来完成的。由于自身语言基础较弱,很多同学认为自己不擅长从而产生畏惧的心理。自主学习的主体在于学生,不少学习任务需要学生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并完成,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而部分学生无法合理安排业余时间,时间管理能力较弱。

三、“陆空通话”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陆空通话”课程建设的目标

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飞行技术专业特点,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陆空通话课程团队确立了课程建设目标。在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革。具体建设目标为: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注入国际化教育元素;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建设一支高效教学团队,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陆空通话”课程建设的举措

1.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与东方航空公司等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确定《陆空通话》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细化课程思政目标,修订《陆空通话》课程大纲。对接民航新技术、新规定、新动态、重构课程内容,设计了以无线电陆空通话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新增了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民航研究学术成果,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区域导航和所需性能导航、电子飞行包、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可控撞地飞行、连续下降最后进近、缩小垂直间隔、HUD平视显示器、管制员和驾驶员数据链通信等8个行业前沿知识点。此外,课程团队结合课程思政改革背景,强化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2]本课程按照航班运行的全过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6个单元,将个人修养、职业素养、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融入各个教学单元(见表1)。

2.教学方法的创新。推动教学方式改革,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总结出了以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竞赛等的有特色的通话英语教学法以提升教学质量。

(1)情景教学法。陆空通话情景教学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让学生在不同飞行情景中使用通话术语的教学。[3]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充当飞行员或空中交通管制员指挥一架或多架飞机,模拟常规或者紧急情况的真实场面,将语言融入不同场景,从而提升通话水平。在高仿真度的场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所学知识产生前移,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2)翻转课堂。教师提前发布微课视频,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安排的学习任务;学生于课前自学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查找相关资料,若学生人数众多,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合作,准备翻转课堂在课堂上介绍的知识或者PPT;学生或派小组代表在课堂上介绍翻转课堂的知识,其他学生或者小组对其打分,打分参考表格如表2,汇总表见表3。

(3)竞赛式教学法。陆空通话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内容涵盖了英语无线电陆空通话基本程序和标准术语,包括从放行、推出开车、滑行、起飞、离场、巡航、进场、进近、着陆及着陆后的所有正常情况通话用语和非正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置通话用语。单纯讲课效果欠佳。为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学期末组织陆空通话大赛。具体方式是,班内学生组成4-6个团队,各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如:管制员、机长、副驾驶和乘客等。每组同学自行选择航线,设计全程的陆空通话,包括所有的正常程序(放行许可、推出开车、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着陆、撤出跑道滑至停机位中的通话)、非正常情况(如单发、失压、旅客突发疾病等)通话。几年下来,学生反映,该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调查研究的能力,对巩固所学知识应对期末考试所起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了“我要学、我要思考”的全新学习理念。

3.考试方式的改革。课程采用多元评价方法,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交流技能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注重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提高阶段性考核比重,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全面化,考核周期全程化。笔试部分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口试部分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模拟真实通话场景的口试情况评定成绩;交流技能部分考核学生全英语表达和交流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及撰写本课程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网络互动,讨论交流情况评定该部分成绩。通过多元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积极、更主动,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从单纯的应付考试转变为综合能力的提升。

4.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开展混合式教学。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结合不断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具备更大的优势。[4]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课程团队进一步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创建“陆空通话”网络课程平台,形成课前驱动、课中促成和课后检测的多维度线上线下闭环。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对学生学情进行动态观测。学生可以及时地接受任务,学习教学资源,了解案例背景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课中,采用情境模拟式项目教学法,结合图片、视频、案例,带领学生找寻问题答案,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有趣。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模拟特定的飞行场景,让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操练,完成模拟任务,以求得到理论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课后,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对于疑点难点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在线答疑辅导,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混合式教学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优势互补。

5.教学团队建设的加强。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团队是教学活动组织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建设,积极开展校企交流。发挥校企办学的优势,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作为场外指导,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校企交流,让青年教师了解行业发展主流和前沿动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其次,提升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开展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活动,开展说课程、说专业,通过常态化听课、讲课、说课检验青年教师教学效果。鼓励青年教师定期进行知识更新,提高教学及科研能力。第三,鼓励多种形式的进修与提高,打牢师资队伍进步与发展的基础。青年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短期培训、到航空公司挂职锻炼,适时更新知识,全面夯实青年教师执教根基。

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团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通过“陆空通话”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教学效果有了极大的提升,学生满意度不断提高。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陆空通话”课程建设仍须以飞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从学生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学团队、教材建设等,使“陆空通话”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高振兴,司海青,丁松滨.国际化卓越飞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2):1-5.

[2]吴冬平.大思政理念下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8,(4):107-108.

[3]陈艾莎.民航无线电陆英语通话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实验报告[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15):7-8.

[4]陈凯.线上线下交互融合式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60-61.

[5]安婳娟,陆海.地方高校国际化教学中建筑类专业团队建设的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12):31-33.

[6]梁晓梅.应用型民办高校“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创新[J].科教文汇,2021,(7):125-128.

作者:李佩绮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