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6:44: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社会调查嵌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教学实践中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气质尤为关键,其中一个关键中介便是社会调查。本研究选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为对象,讨论社会调查融入马中化课程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现存问题、教学关键与提升方案,以期更好实现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作为思政课主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方向动力与基本保障。马中化课程构成了高校思政课程的主干,覆盖了本科、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各阶段。硕士研究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专业课程等。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全面理解“三次飞跃”的背景、过程、内容与成就,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增强“四个自信”并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一方面,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考察其早期发轫与继承发扬的过程,以把握其精神气质;另一方面,则需要回到马中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给出提升方案。
社会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中介
社会调查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也是在具体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调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与实践支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精神气质。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发轫中的社会调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发轫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的主要路线在很长一段时期主要包括“左”与“右”两个倾向:一方面,向“左”全面学习苏联经验,争夺大城市,发动工人运动,采取比较激进的革命方式;另一方面,向“右”在统一战线中放弃领导权,作为国民党的革命战友以推进民主革命。上述两条路线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与1934年反“围剿”失败中被证明是行不通的。那么,中国共产党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不能照搬教条经验,不能依附反动势力,不能凭借一腔空想。毛泽东同志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与中国实际,在《反对本本主义》与《<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等文章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在实际工作中“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3]。社会调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发轫提供了基本支撑。1927年初,毛泽东同志通过一个多月对湖南农民运动的社会调查,一方面,回应了当时国共两党对湖南农民运动“过分”“糟得很”的批评,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另一方面,通过对农会“十四件大事”的考察,发现中国农民的革命潜力,指出农民也是革命的主力军,拓展了革命动员的范畴[4]。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所开展的社会调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气质,通过社会调查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话语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化表述[5]。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作为一项优良传统被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邓小平同志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1978年至1984年期间先后对北方、东部、南方各省市开展实地调查。依据调查所得,邓小平同志有效回应了党内外对于改革开放的疑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河,坚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方向,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标准,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6]。第一,社会调查是党执政兴国的基本保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的“八项规定”第一条便强调“要改进调查究”[8]。第二,社会调查要以问题为导向,回应现实主要矛盾,关注时代突出问题。第三,社会调查的关键在于深入群众,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以及“作秀式”的形式主义。第四,社会调查需要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结合多种科学调查工具并重视对典型案例的“解剖麻雀”。知行脱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中社会调查的困境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将当前思政课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第二课堂重活动轻引领,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而社会调查作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中介,成为上述困境的一种回应[9]。社会调查与马中化课程如何更好地实现有机融合?既往研究与实践肯定了二者目标愿景的统一,并提供了制度设计框架与教学实践策略。第一,在目标愿景方面,社会调查与思政教育都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坚定“四个自信”作为目标,鼓励学生扎根祖国大地,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0]。第二,在制度设计方面,强调社会与学校之间,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多元主体互动,重视激励、监督机制的设计与教材参考资料的编写。第三,在教学实践方面,重视社会调查的选题、分组、时间、地点、对象、成果转化等[11]。笔者主讲或参与了上文所介绍的本硕博思政课程中的马中化课程,2019年至2022年累计教学时间近1,000课时;根据教研组课程设计,将社会调查作为学生成绩考察的重要构成。通过对学生社会调查的长期辅导与大样本的学生社会调查作业,笔者将目前社会调查融入马中化课程的困境归纳为:知行脱嵌,即由于调查理念缺少扎根情怀,材料分析缺少价值中立,方法技术缺少科学工具,教师辅导缺少过程跟踪等原因,马中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无法形成良好的相互嵌入,继而无法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第一,调查理念缺少扎根情怀。一方面,体现在调查过程“来去匆匆”,通过一天甚至一两个小时的调查,便开始夸夸其谈;另一方面,是自我定位的“精英化”,在举手投足、字里行间体现优越感。第二,材料分析缺少价值中立。一些调查仅看到好的一面,而忽视了社会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功能;而另外一些调查则仅关注于现存问题的表征,继而得出负面结论。第三,方法技术缺少科学工具。在开展社会调查时,虽饱含热情,但由于缺少科学方法指导,调研所得不具代表性,材料无法支撑深入分析,难以与相关经典理论展开对话。第四,教师辅导缺少过程跟踪。既往教师指导调查主要采取单向与散点的方式,如教师单向课堂授课,期末布置“命题作文”;仅关注报告的提交与呈现,缺少跟踪式辅导。
如何克服“知行脱嵌”的现状,以实现社会调查嵌入马中化课程?根据既往研究与实践的经历,笔者提出马中化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的“五项能力”——问题导向、理论贯通、科学方法、论证归纳、拓展提升,同时在教学中重视“三个过程”——前期探索性研究、系统化课堂教学、长期动态式跟踪。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开展社会调查的五项能力
面对既往“知行脱嵌”的三个现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即问题导向、理论贯通、科学方法、论证归纳、拓展提升。第一,问题导向。社会调查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中化课程的教学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真问题”,如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何实现,人民群众有哪些关心关切,改革开放如何确保稳定大局,如何保障国家安全以及世界怎么了、人类何处去等。第二,理论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是理论贯通,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理论,“三次飞跃”的背景、过程、内容与成就,同时,建立不同理论之间的普遍联系。第三,科学方法。用科学方法开展调查才能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包括: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案;通过科学抽样方法选择合适的对象;熟练使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非接触研究等方法进行信息搜寻;结合量化与质性的分析工具对材料开展分析[12]。第四,论证归纳。理论与实际不会自动结合,还需要令人信服的推理论证与系统归纳。论证归纳的逻辑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经典理论;还可尝试进行比较研究:将现实材料与历史经验、经典理论、相似案例与常识判断等进行比较,实现调查材料从具体到抽象。第五,拓展提升。确保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需要始终明确社会调查在马中化课程中的使命:通过社会调查以扎根中国大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并自觉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2.社会调查嵌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教学的三个过程
提升马中化课程中学生社会调查的能力不仅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系统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应重视教学全过程的设计,具体包括三个过程:前期探索性研究、系统化课堂教学、长期动态式跟踪。第一,前期探索性研究,重点培养问题导向能力。一方面,是通过大量文献资料阅读,掌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与研究现状,并据此建立前提假设;另一方面,制定尽可能详细的研究设计方案,尝试通过开展试调查,以检验研究设计的可行性。前期探索性研究的目标是确定选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禀赋,以可行性作为首要原则,通过与学生讨论形成研究主题。第二,系统化课堂教学,重点培养理论贯通、科学方法、论证归纳能力。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理论,二是社会调查的科学方法,包括完整可行的研究设计,科学的抽样方法,问卷、访谈、观察、实验、文献等资料收集的方法,量化与质性的分析工具等。三是论证归纳的基本逻辑,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比较分析等。第三,长期动态式跟踪,重点培养论证归纳、拓展提升能力。现实世界的运动发展决定了教师需要对学生调查进行长期动态式跟踪,包括:强调基本学术道德规范;确保社会调查成果贯通理论与实际;以“读者视角”帮助学生完善研究报告的逻辑结构与语言风格;通过学术、演讲、出版等渠道提升影响力;鼓励学生深耕某一具体领域,将社会调查融入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结语及反思社会调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重要支撑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中介,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精神气质。在今天高校马中化课程教学中,将社会调查与马中化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是实现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关键目标的重要抓手。既往的研究与实践,为社会实践嵌入马中化课程明确了目标愿景,并提供了制度设计框架与教学实践策略。但当前社会调查融入马中化课程存在“知行脱嵌”的困境,即由于调查理念缺少扎根情怀、材料分析缺少价值中立、方法技术缺少科学工具、教师辅导缺少过程跟踪等原因,马中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无法形成良好的相互嵌入,继而无法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据此,笔者提出在马中化课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五项能力”,即问题导向、理论贯通、科学方法、论证归纳、拓展提升,以回应既往“知行脱嵌”的困境。同时,将不同的能力培养融汇到马中化课程教学的“三个过程”之中,即前期探索性研究、系统化课堂教学、长期动态式跟踪。但必须承认的是,社会调查嵌入马中化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面对诸多困境,如在制度建设层面,部门协调、资源动员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个体层面,不同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同学生的个性禀赋存在一定差异性,能否实现良好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有待观察;同时,现实世界的多元复杂与快速变迁使得开展社会调查本身成为一项时代亟需但又充满挑战的事业。北京教育本文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社会调查嵌入‘京华大地’生动实践案例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118,12-4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89-794.
[4]孟庆延.理念、策略与实践:毛泽东早期农村调查的历史社会学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8,33(4):1-27,242.
[5]蒋永清.从改革开放若干重大决策看邓小平如何搞调查研究[J].邓小平研究,2018(5):1-11.
[6]王强.重视社会调查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J].北京教育(高教),2010(9):63-65.
[7]王向明.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教育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22(6):4-5.
[8]杨涛,黄斌.“社会调查+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四重逻辑[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35(4):15-25.
[9]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5-121.
作者:王海宇 王成 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