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6:33: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茶树高温干旱防御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022年夏,持续了2个多月酷热和降雨的严重缺乏使整个长江流域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也遭遇了本地有气象记载以来最为严重的高温干旱灾害,导致全县茶叶生产严重受损,亟需总结灾情及主要成因,并提出预防与改进措施。
1高温旱情及茶园受灾情况调研
1.1极端气候情况简述
2022年7月7日至8月17日,湖北省宜昌市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气象资料显示此次极端气候特点如下。一是高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宜昌全市平均气温30.1℃,较常年同期偏高2.4℃,居历史同期第一,其中7月9—16日出现了持续8d的晴热高温,8月2日开始出现第二轮晴热高温,全市低山平原和沿江河谷最高气温达39~42℃,40℃以上高温范围和持续时间历史罕见,秭归、兴山(43.7℃)、宜都(41.5℃),日最高气温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秭归县茅坪本站平均气温31.8℃,较历史同期偏高5.0℃,25d内日最高气温≥35℃有24d,日最高气温≥40℃共5d,极端最高气温41.3℃(8月22日),居1998年迁站以来第一;茅坪本站日照时数243.1h,较历史同期(144.3h)增加68.5%,持续高温综合强度达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二是降水显著偏少。5月1日至8月25日,宜昌全市降水严重偏少,平均降水量139.6mm,较常年同期平均偏少50%。秭归县茅坪本站总降水量464.3mm,较历史同期减少36.7%,其中以归州镇彭家坡监测站为代表的江北地区降水量195.7mm,较历史同期(540.6mm)减少60%以上。8月1日以来,除8月17日、8月18日局部地区有分散性降水外,秭归全县大部分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根据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分析,截至8月17日,秭归、长阳、宜都等县市出现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高温天气叠加干旱影响,对秭归茶叶等农作物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1.2秭归县茶叶高温旱害情况
调研秭归县是三峡大坝库首县,也是湖北省茶树种植最适宜区和湖北省早市茶最大产区,茶树种植海拔范围150~1100m。主栽品种以宜昌本地选育早茶品种和福云6号为主。据各乡镇旱灾情况统计,全县7727hm2茶园受灾面积6400多hm2,整体旱灾较重。其中,4级受害面积约4000hm2,受害茶树上部成叶出现变色、枯焦,茶芽仍呈现绿色,芽叶受害率<20%;3级受害面积约1300多hm2,受害茶树上部成叶出现变色、枯焦或脱落,茶芽萎蔫、枯焦,芽叶受害率20%~50%;2级受害面积近700hm2,受害茶树叶片变色,枯焦,或脱落,蓬面嫩枝干枯,芽叶受害率在50%~80%;1级受害面积410hm2,表现为茶树叶片变色、枯焦或脱落,成熟枝条出现干枯,部分整株死亡,芽叶受害率>80%。具体损失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夏秋茶产量损失1000t以上。全县从8月初开始,茶叶加工企业因茶叶鲜叶量少陆续停工停产超过40d,与往年相比,夏秋茶少采两轮,每公顷损失鲜叶2.25t。二是幼龄茶园(3年内)茶苗干枯死亡87hm2,需补植补造;成年采摘茶树枯死323hm2,以零星分布为主,集中成片少。三是因高温干旱导致新梢枯枝枯叶,夏秋梢生长受阻,茶树树势衰弱,分析2023年春茶将减产20%左右,部分重灾区将减产50%左右。
2茶园高温旱害特点
2.1无有效降雨,持续高温是旱害的主要成因
无有效降雨及持续高温是这次旱情的主要原因[3]。茅坪镇位于三峡大坝附近,常年降雨量比全县其他茶叶产区要多30%以上。高温干旱期间,受库区小气候影响,在8月17日、9月11日有2次明显的有效降雨,因此,茶园整体受灾程度较轻,受灾程度以4级、3级[1]为主,主要表现为夏秋梢生长受阻,部分叶片枯焦、嫩枝枯萎。但此次旱灾仍然导致茅坪镇2000hm2夏秋茶减产,受灾率达75%。从8月10日开始,茅坪镇60家茶叶加工企业陆续停工停产,旱情缓解后至9月20日起部分茶企又开始收购茶青恢复加工生产。九畹溪镇是秭归县第二大产茶镇,有效降雨次数、降雨量比茅坪镇明显少2次,全镇1400hm2茶园100%受灾,夏秋茶绝收。近3年新植幼龄茶苗枯死33hm2,成年采摘茶园茶树枯死100hm2,在石柱、九畹堂、和界垭三村可见成行成片茶树枯焦死亡,零星枯死随处可见。水田坝乡山山农业开发公司正兴茶场高温干旱时间长,政府在8月16日成功实施人工降雨,有效降雨近20min,明显地降低了茶树受灾程度,虽夏秋减产50%,但茶树枯死极少。
2.2海拔越高,受灾越轻
海拔是影响气温的一项重要因素,气温会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越高,高温干旱受灾越轻[4]。海拔750~900m的茅坪镇双山茶场有茶园30hm2,为宜昌群体品种茶籽直播,树龄40年以上,2022年产干茶80t,受高温干旱影响较轻,仅9月份损失秋茶1批次,而同山坡海拔400m的花果园村损失夏秋茶3批次。
2.3阳坡茶园比阴坡茶园受灾严重
阳坡阳光照射时间长,茶园受灾程度明显要比阴坡茶园高1级。九畹溪镇峡口村一块约13hm2的茶园,其中阳坡约7hm2受灾严重,程度为1~2级,表现为枝、叶焦枯,叶片脱落,而背面阴坡茶园受灾程度2~3级,表现为夏秋梢生长受阻,部分叶片焦枯。
2.4幼年茶树受害较重
茶树的树龄影响茶树的抗逆性,幼龄茶树相对而言抗旱性较弱,受灾更重[5],受灾程度均为1级。近3年全县新发展的幼龄茶园133.3hm2,茶苗干旱枯死86.7hm2。茅坪镇陈家坝村2021年冬季新植福鼎大白茶茶园5.3hm2,经3次浇水抗旱保苗后,2022年9月20日调查成活率62.5%。水田坝乡兴合村2021年冬季新发展的中茶108茶园8hm2,因未采取抗旱措施,2022年8月31日调查时成活率仅32.8%,灾情延续导致后期成活率更低。
2.5管理水平不同,受害程度差异明显
茶园管理水平不同受害程度不一[6]。屈原镇凤凰溪村十口茶茶叶种植家庭农场的3.3hm2采摘茶园管理水平高,每2年进行1次冬季开沟深施有机肥,高温干旱受灾较轻,这次灾情中受害程度为4级,夏秋茶生长较好。而相邻的0.3hm2茶园长期撒施浅施肥料,受害程度明显偏重。抗旱期间对秭归县3个乡镇7个村14块茶园的土壤调查结果显示,秭归茶园活土层普遍在20cm左右,30cm以下土层板结坚硬,茶树根系很难向下生长,这也是茶树抗高温干旱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2.6遮阴能明显减轻茶树受害程度
遮阴处理能有效减轻茶树高温灾害[7]。调查发现,茶园行间有树,树下或林边的茶树受害程度较轻。茅坪镇陈家坝村9组的品改定植茶园,套种黄豆的茶苗成活率为68.7%,未套种的茶苗成活率为36.1%,差异明显。本次高温灾害还暴露了秭归县茶业发展中两方面问题,一是茶园抗旱设施严重不足。秭归配套建有灌溉设施茶园仅60.6hm2,仅占全县茶园面积的0.78%。二是生态茶园建设不到位。全县有遮阴树的茶园极少,而生态茶园中的遮阴树可以减轻阳光对茶树的光照强度,减轻茶园的受灾程度[2]。
3高温干旱灾情应急措施及成效
3.1灾情发生期间的应急技术与成效
秭归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抗旱III级应急响应后,农业农村部门及时组织抗旱小分队分赴乡镇,指导农民战高温抗大旱。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适时灌溉、遮阴降温、行间覆盖、停止采茶等,取得明显成效,减低灾害损失。例如秭归露源农业开发公司茅坪建东基地的13.3hm2白叶1号、6.7hm2黄金茶,充分利用喷灌设施,每7d喷灌1次,连续4次喷灌,茶树生长良好,高温干旱影响不明显,不影响第二年春茶生产。秭归九畹丝绵茶业公司投资12万元,组织茶叶专业合作社社员抽水浇水抗旱,保全100hm2丝绵茶核心基地无枯枝焦叶。在无灌溉条件的区域,如九畹溪镇九畹堂村部分茶园茶树干枯死亡,面对持续加重的旱情,当地茶农对已焦叶枯枝的茶树采取修剪、打落枯叶,减少茶树水分蒸发。8月27日,九畹丝绵茶公司对受灾严重的茶园茶树进行修剪试验对比,11月2日调查显示,同一块茶园,修剪3行492株茶树,整株枯死166株,死亡率33.73%;未修剪3行377株茶树,枯死266株,死亡率70.06%,修剪比未修剪茶树死亡率低36.33个百分点,说明高温干旱期间,对枯死部分及时修剪是降低整株死亡率的有效措施。8月8日,茅坪镇建东村一茶农对同一块茶园进行夏茶采摘对比试验,8月27日调查时,采夏茶的茶蓬上面3~5cm枝梢全部干枯,而未采夏茶的只有少部分焦叶。
3.2灾后恢复措施推广与实践
在极端气象灾害日益频繁的全球变暖背景下,此类高温干旱灾情对基层茶园生产提出了新挑战。秭归县农业农村部门针对本次灾害灾后恢复,也提出如下茶树高温旱害灾后恢复措施。早施基肥[8]。下雨透墒后及时施肥,补充树体养分。因高温干旱根系受损,要求开浅沟施肥,每667m2茶园可施用腐熟饼肥150kg+配方肥(推荐配方N∶P2O5∶K2O为18∶8∶12)30kg,或施用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150kg。茶树叶面喷施乙烯利和尿素,控制茶树大量开花。受灾较轻茶园要晚剪轻剪[9]。夏秋季生长不良的茶园,在11月中旬进行轻修剪,重点剪除边枝、下垂枝、病虫枝、花枝等无效枝,减少养分消耗。适当晚剪轻剪,利用叶片制造养分养树养根。受灾较重茶园及时重剪[9]。对于地上部骨干枝干枯茶树,及时剪去枯死部分,刺激剪口以下部分在明春早日发出新芽,恢复树冠。病虫防控。9—10月,利用无人机飞防,喷洒杀虫剂与杀菌剂,及时预防茶小绿叶蝉为害及病害,保护秋梢;12月喷石硫合剂清园消毒。茶园遭受此类高温旱灾后,恢复管理措施要以推进茶园改造为重点。因高温干旱导致树势衰弱的茶园,建议第二年春茶结束后实施茶园改造,对茶树进行重修剪或台刈,行间抽槽深施有机肥。其次,灾后全县茶园建设需要以推进生态茶园为重点。结合乡村振兴建设的推进,统一规划,配置防护林带、行道树、遮阴树,提倡种植绿肥等,建设生态茶园,提高茶树抗逆能力;同时配套茶园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最后,灾后恢复管理措施要以开展茶园补植补造为重点。干旱枯死的幼龄茶园,要开展补植补造,及时补苗,苗木品种和大小要求一致;对零星枯死的老茶园,应及时清除枯死茶树,深翻改土,利用假植大苗壮苗补植,而对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块,建议改作他用。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茶树高温热害分级:DB33/T2034—2017[S/OL].[2023-01-25].
[2]谢庆梓.良性生态结构茶园的模式与指标[J].中国茶叶,1996,18(6):7-9.
[3]张定.特大干旱对我省茶叶生产的影响及灾后的反思[J].中国减灾,1995(4):20-23.
[4]吴道良.红河州不同海拔高度茶树主要品质成分与生理学特性的变化[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5]何辰宇,李蓓蓓,杨菲.高温干旱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215-217.
[6]李鑫,张丽平,张兰,等.茶园高温干旱灾害防控技术[J].中国茶叶,2018,40(7):38-41.
[7]孔海云.茶树低温光抑制发生的条件及遮阴效应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1.
[8]葛晓梅.施肥方法对茶叶品质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0):225-226.
[9]张丽平,李鑫,颜鹏,等.茶园高效修剪技术[J].中国茶叶,2018,40(5):71-74.··56
作者:周立永 张光国 廖胜才 宋育林 余志 李艳 单位:湖北省秭归县果茶发展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