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07:16: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两学一做汇报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督导组代表领导小组对督导单位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导到局属各单位。督导组主要职责是:
1.传达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有关精神及工作要求,负责督导单位按中央、省、市委、县委、局党组要求开展,确保不走过场。
2.对所督导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进行把关,了解掌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进展情况。
3.根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意见,答复所督导单位提出的问题。
4.发现总结所督导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典型。
5.及时发现所督导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6.收集汇总所督导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关情况和材料。
7.根据领导小组安排,组织开展督促检查。
督导组要落实相关工作运行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1.情况收集制度。督导组按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求和工作需要,请所督导单位报送有关情况,也可直接到所督导单位或电话沟通、约见面谈等方式了解有关情况。将情况收集汇总后交办公室。
2.问题答复制度。各单位提出的问题,需提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研究的,由督导组与所督导单位沟通,提出意见建议后送办公室。普遍性问题,由办公室统一提出答复意见;特殊性问题,由督导组答复。
3.工作纪实制度。督导组每次到督导单位工作,均要对参加人员、督导内容、督导形式、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尤其对是否完成规定动作等作如实登记。
4.会议研究制度。一是工作例会。各督导组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例会,主要是传达领导小组有关部署,安排近期工作;汇总所督导单位进展情况。二是督导单位联络会。各督导组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督导单位联络会,通报督导情况、研究落实相关工作。
督导组全体成员要自觉遵守以下工作要求:
1.带头学习。带头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和县委、局党组要求,带头学习领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关领导讲话、文件精神和有关书目,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明确工作流程和工作重点,切实掌握工作主动权,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
2.尽职履责。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督导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主动作为,积极建言献策;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3.强化服务。准确把握工作定位,主动为所督导单位做好服务工作,主动加强沟通交流、主动了解情况、主动帮助出主意想办法,促进有序开展。
小组讨论,设计思考
拆一拆,看一看 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成品,看看桌面垃圾桶的结构和材料,确定谁的东西多。每小组填写《观察记录表》,汇总:出示图片进行讲解,并填写黑板上的大型《观察记录表》。
想一想,猜一猜 根据刚才的观察和讲解,说一说为什么用到了两个纸杯?桌面垃圾桶会“开盖”的原因?(各部分功能的讲解)
做一做 让学生合作制作一个桌面垃圾桶。作品要求:翻盖灵活、连接牢固、剪切平整。
再构课堂片段
创意设计 要把一个创意垃圾桶完成,首先要做好设计。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桌面垃圾桶创意设计表”。简单介绍:给你们独一无二的垃圾桶设计一个有趣的名字,说说他们的独特性在哪里?在设计图纸上注明它所需要的材料。请你们通过小组讨论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垃圾桶类型进行设计。
温馨提示:组长组织纪律,有序发言;记录员记录好《创意表》;规定时间七分钟。(选两组结合美观、实用、创意进行展示)同学们觉得他们的作品是否符合要求?
动手实践 教师问:同学们创意无限,有信心将创意变成现实吗?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你把纸杯作为你所涉及垃圾桶的最主要部件,小组分工合作,让纸杯大变身,变成一个创意垃圾桶。温馨提示:组长有序组织,组员分工合作;在十五分钟内完成,并且能够用你们的垃圾桶把桌面收拾干净;制作完成汇报员进行创意展示。
反思与收获
成功转型 第一节课周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模型发现杠杆原理再动手制作,首先在目标的定位上就有问题,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劳技课,没有“研”味,只是单纯的模仿制作,再加上一个深度探究杠杆原理的环节,不属于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经过大家的商讨,决定把目标定位在桌面垃圾桶的创意设计上,让劳技课转型成研究性学习课。从美观、实用、创意三方面进行设计,在规定的七分钟内完成“桌面垃圾桶创意设计表”,完成后老师提供材料,让学生把纸杯作为所涉及垃圾桶的最主要部件,小组分工合作把纸杯变成一个创意垃圾桶。
华丽转变 巧妙提供材料。教具是一个课堂不可或缺的事物,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构后组牌变成了一个杠杆式垃圾桶,盖上写了数字,不但和主题息息相关,还对学生设计作品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而制作的材料也只有3个纸杯加上双面胶,简单至极却又创意无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最后用来评价的也是分别写上了“美观”“实用”“创意”三个关键词的爱心牌。
办公室针对机关的实际,先后完善和实施了文明办公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以及办公用品管理制度、打印机管理制度等。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基本上做到了以章为据、严格考勤、不循私情、一视同仁。尽管在管理中碰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一些矛盾,但我们还是坚持原则,并以自身良好的行为示范,赢得了绝大多数部门的理解与支持。通过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机关办公室始终保持了良好的作风状态。
二、认真搞好后勤服务,切实做到保障有力
一年来,办公室切实把搞好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做为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全力保障机关事务和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一是做好办公用品的购置和发放,在尽量满足机关正常办公需要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二是认真做好车辆的调度、使用和管理,充分保障了领导及其他各部门公务用车。特别是司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较强,无论是在休息日或节假日,只要工作需要,均能做到无条件出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临时性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全力做好各项会议和重要活动的筹划、准备、布置和落实。如:年内召开的上海公司业务宣贯会议、党总支中心组学习会议、“两学一做”党内知识竞赛活动等会议和活动的会议资料、领导讲话材料的准备以及会场布置等,确保了各项会议和活动的顺利召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84-02
1.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为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搜集资料,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恰恰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们为了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需要在一起研究和实践,他们在与伙伴进行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2.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丰富多彩的,它还包含着丰富知识、认识世界的功能。比如在六年级上册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分为两个阶段--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在第一个阶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从古到今的诗歌(如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后,对这些诗歌进行了赏析,对我国诗歌的发展过程、诗歌的大致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使他们的知识丰富了,并伴有一定的情感认识;在第二阶段搜集更多的诗歌进行积累、用自己的笔学写诗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又一次丰富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虽然他们写诗的水平不高,但是处处可见孩子的奇特想象,充满了童趣。
3.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发展
学生在确定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后,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在以后的过程中搜集资料、观察、阅读、调查、访问、讨论交流、汇报总结等样样离不开语言和思维的运用。比如在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每个学生要在书上提供的材料之外分组去搜集从古到今人类是怎样传递信息、各种方式有什么特点、网络有些什么优势和弊端……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思维;在活动结束阶段,要求学生形成书面材料——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暂不论学生写得好与不好)不能否认的是的确更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书面语言和思维能力。
4.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包括三部分:文本、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和教师及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因此,学语文不用局限于课堂里和语文课本上。事实上,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学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语文是"应用之学"而不是"应试之学"。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开放的大语文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使他们充分施展才华,使各种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运用、获得整体提高。比如在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走上街头,对门牌号、广告等用字是否规范、有无错别字进行大检查,并尝试编写宣传汉字规范化的广告……这样的活动,不仅使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得到了充分运用,又使学生初步形成的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磨练而发生质的飞跃。
4.1激发兴趣,确定研究主题。在进行每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在明确本次活动主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认真读懂本次学习的要求,弄清楚要研究什么,然后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4.2确立小组,选择研究方法。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也可以一个人一个小组),明确分工,商量研究步骤及准备通过哪些方法来开展研究。
4.3小组探究,整合处理材料
小组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如:
4.3.1听力式。如学习《鸟的天堂》后,可以让孩子们聆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感受自然美。
4.3.2观察、动手式。如学完《蝙蝠和雷达》这一单元进行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甚至可以动手做一做。
4.3.3调查走访式。如在进行"田园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到乡村去,调查当地人这些年来生活发生了那些变化;或者走上街头,调查广告牌、商家牌匾上的错别字等。
4.3.4上网查询。有些方面的资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而且并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了解
4.3.5考察探究式。可以进行实物、实地考察,文献资料论证。如学完《爬山虎的脚》、《猫》等文章后,组织学生走近动物、植物或名胜古迹。考察它们的形状、特点,并通过查资料论证。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小组里要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研究报告。
4.4汇报展示,共享研究成果。以"展示台"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汇报,让全体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汇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尝试以下:
4.4.1采集创编式。学生可以编创各种报纸、剪报、动手绘画等,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语文学习空间。
4.4.2图片展览式。将活动中的景、物直接拍摄,直观感受。
4.4.3实物展览。如"田园生活"综合性学习后,自己用麦秸编制的装蝈蝈的小笼子;"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后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等。
4.4.4表演介绍式。模仿研究中的情形进行表演或讲故事等
4.4.5读写积累式。可以摘录名言、仿写片段、写读后感、写诗歌等,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能进行汇报。这样的个性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数学故事,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有一只蚂蚁住在A点,一天它得到同伴的信息——B点有美味的食物,现在有三条路,它走哪条路到B点最近?
生1:走中间一条路。
师:得到食物之后,小蚂蚁想去和住在C点的好朋友一起分享(板书C点),那它怎样走到C点呢?
生2:连接BC两点画一条线段。(师连线)
师:与朋友分享完食物,不知不觉天黑了,小蚂蚁要回家了。小蚂蚁靠着自己的味觉,沿原路返回。它慢慢地爬呀爬呀,好不容易从C点爬回到B点,它继续爬呀爬呀,终于到家了,可惜天已经亮了。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么走?
生3:从C点直接回到A点。
师:你真是一只智慧的“小蚂蚁”!(师连接AC两点画一条线段)
师:依我们设计的方案回家,小蚂蚁走过的路线就形成了一个什么形状?(板书:三角形)这两种走法里蕴藏着本节课所要探究的新知识呢!今天这课节,就让我们继续来认识三角形。(师完善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走进生活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
生4:路边有三角形的交通标志。
生5:三明治上有三角形。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大家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衣服上的三角形,三角形的房顶,自行车上的三角形,大桥上的三角形……)
三、动手操作
师:生活中的三角形真不少,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做三角形,体验操作的快乐。(课件出示活动A:“我动手,我快乐。”)
师:谁来读活动要求?
(1)操作。
师: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有哪些做三角形的方法,再做一做、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做三角形的方法多。
师:既然是比赛,就要有公平的规则。限时两分钟,看哪一组想的办法多,但只想出办法还不够,要用不同的方法做出来才能算。(学生先做三角形,然后小组汇报)
(2)分享。
师:把你们组的做法与大家分享。(生汇报交流)
师:老师也利用小棒做了一个三角形(如右图),请欣赏。(学生提意见)
师:真牛,还敢反对老师!我哪儿不对了?
生6:点没对好。
师:我接受你的建议(边说边移小棒),现在对了吗?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三角形终于完美了,数学上把像这样首尾连接在一起的现象称作“围成”。
四、自主学习
1.师:我们围成的三角形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名称,书本第22页最下面有介绍,大家看一看。(生看书)
师:通过看书,你了解了三角形的哪些名称?
2.学生介绍,师相机板书:边、顶点、角。
五、合作探究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三角形都有三条边,猜想一下:是不是只要有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生7:一定。
生8:不一定。
师:猜想是需要验证的。拿出抽屉里的材料(有一块磁力纸板、三块磁铁和两根吸管),思考一下,两根吸管怎么围三角形?你们有办法吗?
生9:剪一剪。
师:两根吸管都剪了?
生10:剪其中一根就行了。
2.师:就按他的办法操作。下面,来看活动要求。
(出示活动B:“我探究,我成长。”)
(1)围一围:同桌合作,将其中一根吸管剪断,再围一围,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师(强调):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只剪成整厘米数。同桌分好工,一人操作,一人配合并做好记录。
(2)填一填:记录员把实验情况填到表格中。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的活动效率真高!哪些小组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介绍时说清楚你们是把几厘米的吸管怎么剪的,用哪些长度的吸管围三角形的,最后有没有围成。
生11:我们把10厘米的吸管剪成了6厘米和4厘米,再与8厘米的吸管围一围,结果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师:把你的数据记在黑板上。还有围成的吗?(生汇报交流)
师:我们也来关心关心没围成的那些小组。举手示意一下。你们怎么有点沮丧啊?不用难过,你们发现了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同样很有价值。哪组先来展示一下?(生汇报)这组有价值的数据一定要记录下来。
师:还有哪一组愿意提供数据?(生汇报)你们很勇敢。还有吗?
4.教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刚才老师发现这一组的作品有点意思,来展示一下。你们围成了吗?这个三角形围起来怎么这么费劲?要不,再往前挤一挤?
生12:不同意,这样就不是首尾相接了。
师:你们太厉害了!老师差点都上当了,眼睛有时候会欺骗我们。大家来看电脑演示。
师:试一试,现在围成了吗?如果真的连接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再试一试。(电脑演示重合的画面)恭喜你们,猜对了,这组特别的数据一定得记录下来。
师:10厘米的线段还可能和哪两条线段也会重合?再试一试,看看还有哪些情况也是这样。
生13:10,1,9;10,2,8;10,3,7。
师:看来,错误有时会引起我们更深刻的思考。
5.师:观察这些数据,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提?
生14:为什么有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很有数学眼光,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研究。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些数据观察围成三角形的情况,先自己思考看看有什么发现,再和小组伙伴交流,然后每组指定一名发言人,交流你们的发现。
生15:我们组认为较短的两边之和要大于最长的那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师:从他的回答里,老师听到了智慧的声音,他们想到要把两条边的和与第三条边进行比较。(板书: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其他小组的意见呢?(生答略)
师:那么,在围成的三角形中,其他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呢?我们用一组数据来验证一下。(出示4、8、10,师板书:4+8>10,4+10>8,8+10>4)这说明什么?
生16:三角形随便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这里能随便找吗?用哪个词更恰当?
生17:任意。
师:你看,用这个词就能清楚地表达你想说的意思,数学语言就是这么奇妙。
6.师:那么,在没围成的三角形中有没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找一组数据来研究。(出示:4、6、12,12+6>4,12+4>6,4+6<12)
师:咦,这里也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怎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18:它不是任意两边,还有一组是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小于第三边的两个加数,在三个数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比较小)那么,我们在比较的时候实际上需要比3次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找哪两个数相加比较好?(生答略)
师:那么,怎么更简便地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生19:只要用两条短边相加大于长边就行了。
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是智慧!
师:刚才4、6、12这组边不能围成三角形,现在把4换成“”,你认为在方框里填什么数就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20:填大于4的数就行了。
师:大于4的数都行吗?一起数一数。(师生一起数)你有话说吗?
生21:方框里不能填大于19的数。
师:刚刚我们都沉浸在数数里了,只有你在用心思考,真了不起!说说你的理由。
生21:如果方框里填20,8+12=20,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
师:看来,这个方框是有限制的。刚刚我们只考虑“+8>12”的情况,所以想到无数个,但随着方框里的数不断增大,它就摇身一变成了大数。看来,考虑问题要全面。(板书:4<<20)
六、活学活用
师:现在你能解释小蚂蚁走的路线和我们设计的路线,谁近谁远吗?
生22:小蚂蚁走得远,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活学活用,真了不起!
七、检测反馈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
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单导学”理念设计的,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在本课教学中得到实现。
1.巧设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是指通过语言、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创设课堂教学导入的情境。“情”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境”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背景。课伊始,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小蚂蚁找食物的三条路中哪一条最近”的问题。在小蚂蚁嗅着自身的气味回家和学生设计的回家路线中,我告诉学生“这两种不同的走法里蕴藏着本节课所要探究的新知识呢”,然后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2.走进生活,亲近数学。
这一环节教学,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再欣赏老师收集的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设计这个环节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成长、进步,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力设计,体验快乐。
这一环节就是活动单上的第一个活动“我动手,我快乐”,活动要求是:(1)操作: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有哪些做三角形的方法,再做一做、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做三角形的方法多;(2)分享:把你们组的做法与大家分享。同时,我提出要求:“既然是比赛,就要有公平的规则。限时两分钟,看哪一组想的办法多,但只想出办法还不够,要用不同的方法做出来才能算。”两分钟内要想出多种办法,还要动手做出来,不合作肯定不行,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活动单导学”使用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它的根本特点在于小组活动的科学组织和展开。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分工合作,尽其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小组学习取得进步。
4.自主学习,形成能力。
“活动单导学”的宗旨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不需要通过操作就能解决的内容不安排小组活动”。如上述教学,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完成,所以无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我们在研究“活动单导学”模式之初,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活动单就是教学流程,拿一份活动单就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实践证明这是不科学的。如果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编进活动单,那活动单就失去了指导活动的价值。
5.合作探究,愉快成长。
“活动单导学”致力于开放课堂,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手脚,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灵性、张扬个性,把“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如上述教学,在合作探究的环节中,我先让学生猜想“是不是只要有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同桌合作进行验证。这样设计,巧妙在只给学生提供两条线段,需剪一条,再围一围。学生在围的过程中会初步认识到:当被剪的一根吸管长于另一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否则不行。学生在对同伴提供的几组数据进一步比较中,结合围三角形的情况,就能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实践证明,学生一旦不依赖教师时,他的内心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自我,变得更自信,越自信越强大,越强大越爱学,越爱学越会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挖掘出更多的潜能。
6.当堂检测,拓展思维。
课尾回到课始的故事,首尾呼应,一气呵成,然后出示一组练习,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课堂的亲身感悟与经历,学生解决问题没有障碍,轻松愉快,收获的是新知。
关键词:光与影;教学设计;实验
教育理论指导:
本课主要利用“5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参与―探究―解释”三个阶段让学生建构起影子变化规律的概念,即物体距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入射光线越倾斜影子越长且影子总在背光一侧、物体接受光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不同。对于影子产生的要素、光源、遮挡物、接光屏、投影等概念,由于比较简单,且不少学生已经有所了解,采用谈话、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通过探究,成功构建影子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在“精细化”阶段介绍投影的实际应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利用“太阳下打伞”和“放大小铁片”两个任务以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
本课特色:
本课(在参与阶段)以手影为导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影子变化的三个科学规律。旨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索客观世界的好奇心。而在精细化阶段的拓展与迁移部分能让刚在学生头脑中生成的科学概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提升。
学情分析:
影子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很多学生都知道,在阳光下站着一个人或撑起一把伞(有遮挡物)便会出现影子,而影子能遮荫。有些学生甚至还知道:太阳下打伞,离地面远影子会变大;不同的时间太阳高度不同,阳光下的影子在位置与长度上会发生变化。但学生对影子的认识缺乏严谨的科学概念,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居多。因此通过该节课的一个演示实验与两个探究实验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与影子相关的科学概念并纠正一些错误。其中,基于大多数学生都对“物体距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这一规律有充分的认识,所以本规律利用演示实验进行验证而不安排学生分组实验,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能说出影子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和接光屏三要素,并能识别三要素;能说明物体距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入射光线越倾斜影子越长、影子总在背光一侧、物体接受光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不同等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光源、遮挡物与影的关系,概括出影子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入射光线越倾斜影子越长,且影子总在背光一侧
难点:入射光线越倾斜影子越长且影子总在背光一侧
教学准备:
半圆形板(板上标注了5个有代表性的入射方向)*13,LED充电电筒*13,PPT课件,实验记录纸*13,5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笔*13
教学过程:
一、参与:情景导入
(一)假如世界上没有光,会不会有影子?学生回答:不会。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暗示光与影的内在联系。
(二)(PPT出课题并板书)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入“光”与“影”的世界。
(三)(PPT出示手影图)你们有玩过手影吗?这手影是怎么玩的呢?学生凭生活经验回答。
预设:用手(摆出一定姿势)挡着射过来的光。利用“光”与“手”引出“光源”与“遮挡物”。
假如“手”背后没有屏幕,可以看到影子吗?比如晚上我对着天空做手影能在天空中出现影子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待学生回答后,师引出“接收屏”并总结:原来要形成影子需要光源、遮挡物、接收屏三样东西。
设计意图: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手影”作引入,在与学生谈话交流中导出影子形成的三要素。
(四)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影子。边看图边让学生指出分别是什么物体充当光源、遮挡物和接收屏。
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影子形成三要素的理解。
二、探究与解释:探究影子变化的规律
(一)探究一:物体距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
1.(PPT出示一张手影图)接下来,如果你要表演手影,屏幕不能动,光源也不动,那怎样让屏幕上的手影变大呢?手要往光源移动,还是往屏幕移动?为什么?
预设:手要往光源移动,因为手离光源越近手影越大。
设计意图:在影子的变化规律中,该概念相对简单,已被不少学生熟悉。因此,率先利用演示实验进行探究,以提高课堂效率。
2.(演示实验)今天我们用这个木块替代演员的双手试一试。
3.看了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二)探究二:入射光线越倾斜影子越长且影子总在背光一侧
1.刚才的实验,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但光源和屏幕都不动。现在,把物体与屏幕固定光源从直射到斜射变化,那么,影子会有怎样的变化呢(PPT出示斜射直射变化动画)?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设计意图:这里呈现学生对“入射光倾斜程度变化带来影子变化”这一问题的前概念。在这里,提问时结合PPT上的动画,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提问,从而达到有效提问。
2.(1)看来同学们的猜测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利用老师带来的半圆形板做一做实验。实验前请先用30秒时间阅读实验指引(PPT出示)。生阅读指引并观看实验操作范例。
设计意图:指引学生实验操作步骤。
(2)实验的过程中,你们认为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思考并提出实验中要注意的细节。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
(3)请领取材料做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我们比一比谁最快完成实验并把所有的实验材料与记录纸交还给教师。学生做实验。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更好地做实验。
3.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实验结论。
4.教师小结:经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入射光线越倾斜影子越长且影子总在背光一侧”(板书)。
(三)探究三:物体接受光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不同
1.刚才的实验,光源的变化导致影子发生变化。现在光源不动,改变木块接受光的角度(任意旋转木块),在桌面上将形成什么形状的影子呢?学生猜测。
2.下面我们利用木块与电筒试一试,请选取两个你们最感兴趣的影子画下来。完成后请把记录纸与实验材料交还给教师,我们再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学生做实验。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更好地做实验。
3.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4.师小结:“木块一旦旋转起来,就会产生多生多样的影子。物体接受光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不同(板书)”。
顺势讲授:以上这些物体从不同角度接受光而获得的不同形状的影子为投影。投影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有用处。
三、精细化:拓展与迁移
(一)介绍投影的应用。包括:影长测树高、投影遮荫、皮影戏、幻灯片、零件放大、3D投影。生边看图边听老师介绍。
设计意图:介绍投影的实际应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零件放大的介绍为后面的任务二作铺垫。
(二)任务一:太阳下打伞。如图所示,伞应往哪个方向倾斜?
任务二:小铁片放大。老师手中有些小铁片(刻有图案),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和刚才实验的材料把它放大吗?生提出方法并上台试验。
设计意图:利用“太阳下打伞”和“放大小铁片”两个任务让学生迁移应用本课搭建的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 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4. 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得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
师: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小动物们各自制作了小彩旗,准备为运动员们加油。你们瞧!(课件出示,长5 cm,宽3 cm,长7 cm,宽2 cm的长方形 ;边长4 cm的正方形)
(1)这三面彩旗是什么形状的?
(2)究竟谁制作的小彩旗面积大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比出它们的大小?
学生可能汇报的几种方法:(1)将几个图形重叠起来比较。(2)估测几个图形的面积,再进行比较。(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直接测量出几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引导学生对上述几种方法进行评价。
师: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能准确比出两个图形的大小,方法不错。但如果要测量操场的面积大小,用这个方法方便吗?如果我们能研究出一种方法直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该多方便啊!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长方形与正方形一同呈现,意在使学生回想起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正方形面积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思考“如何比较三面小彩旗面积的大小”,激活学生先前的数学经验(重叠、估测、用面积单位量等),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实践探究,形成猜想
1. 明确要求,先估后试。
(1)学生备好学具。每位学生有一张“面积计”,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块以及三面小彩旗。
(2)学生估测三面小彩旗的面积,全班交流。
(3)提出操作要求。
师: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想办法求出其中一个图形的面积。先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2. 动手实践,小组讨论。
3.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采用的几种求出面积的方法:
(1)用“面积计”量。?摇?摇?摇 (2)用小正方形摆。
(3)另一种摆法。
引导学生对(2)、(3)两种摆法进行评价,凸显第(3)种方法的简便。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 比较小结,形成猜想。
师: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求出小彩旗面积的过程,再看看黑板上这些数据,请同学们大胆猜测,长方形面积可以怎么求呢?
学生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在活动之前,先让学生对三个长方形的面积进行估测,重视对估测能力的培养。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放手让学生探索求出小彩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体现了开放性和实践性,活动过程更具思维价值。在画、拼、摆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形成猜想,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探究验证,建构模型
1. 实践操作,验证猜想。
师: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的积呢?光凭这三个例子说服力可不够。我们还需要……(验证)
(1)明确要求,实践验证。
同桌两人一组,借助每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出几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要求取完整方格),边操作边填写活动记录表(记录表略)。四人小组内交流验证结果。
(2)汇报展示,交流成果。
指名若干小组上台展示方格纸上的长方形及活动记录表,交流各自的验证结果。
(3)引导观察,概括结论。
师:通过验证,我们的猜想成立吗?
【设计意图】以方格纸取代小纸块让学生进行验证活动,有以下两个优点。其一,“在方格纸画不同的长方形”与“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相比,操作难度降低,方便学生开展;其二,在猜想环节中,学生经历了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出图形面积的过程,如果继续用小正方形拼摆验证,那只是低思维层面上的重复演练。从用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到在方格纸上画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是从具象到抽象的第一次提升。学生在画长方形及填表的过程中,既达到验证的目的,又在操作中进一步感悟了长方形的长与每行格数,宽与行数的关系。
2. 沟通联系,建构模型。
(1)尝试在空白纸上画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师: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老师也画了一个,我画的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你们猜猜老师画的长方形是怎样的?在脑海里想象一下。
师:我这个长方形可是画在了空白纸上,你们能不能将老师这个长方形在空白纸上画出来?动笔试试!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请方格纸帮忙。
(2)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上台展示,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画出1×12、2×6、3×4,三种长方形。画法可能有在空白纸上打格子画出长方形或直接画出长方形。
①师:上面两种画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画出长和宽是几厘米就能知道它的面积呢?
②在集体交流中使学生逐渐感悟:长几厘米就相当于一行有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几厘米就相当于有几行。
③揭晓教师所画的长方形,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④小结。师:通过刚才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得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点,往往要借助于“数”与“形”两个维度。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从“数量”去想象“图形”,以“图形”去联系“数量”。本环节,让学生在空白纸上画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为了画出这个长方形,学生会调动先前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的经验,主动联想方格数与边的长度的关系。当学生能直接按长边、宽边的长度画出长方形并由此确定长方形的面积时,他们已经实现了经验链接,完成了模型建构。这个活动为从依靠方格求面积到测量边的长度计算面积搭建了认知上的支架。学生实现了从方格图到长方形的第二次抽象,实现了数学模型的建构。
3. 主动迁移,形成网络。
(1)学生完成课本78页上半页“做一做”。
(2)反馈后讨论: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求第三面小彩旗面积的操作中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入手进行迁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四、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呢?
学生交流。
1. 教学例3。
(1)学生审题,独立解答。指名回答,全班反馈。
(2)完成课本78页下半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估计课本封面的面积,小组内交流。
②指名汇报,全班交流估测方法和结果。
③学生测量、计算,并与估计结果进行比较。
2. 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基础练习。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给定长宽算面积,单位:厘米)
(2)先估计课桌桌面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
能力提升。
(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2)教室前面墙壁长8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面积为14平方米的黑板。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拓展天地。
有一块正方形菜地,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练习设计上,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关照了学生差异,兼顾了数学化与生活化,体现了实践性和拓展性,重视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题目所选素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课堂总结,延伸拓展
1. 回顾全课,引导小结。
(1)梳理知识脉络。
学生回顾,指名发言,共同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
(2)小结学习方法。
师生回顾推导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观察操作—提出猜想—组织验证—概括结论—应用结论。
2. 拓展延伸,留有余意。
师:我们认识的各种平面图形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你们看。(播放课件,动态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
三角形旋转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只是一个开始。在今后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学习中,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还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呢!
《沉浮的秘密》一课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十七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玩“潜水艇”,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课在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关于沉与浮的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指导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一、目标教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乐于学到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本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难点是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在水中有的物体下沉,有的物体上浮,这是学生们都亲眼见过的,是身边时时发生的自然现象,但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推测、验证,层层推进,由果推因。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在教学设计中分三个层次展开:(1)观察下沉和上浮的物体,提出问题,在水中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关,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和物体是否空心有关,这里,学生头脑中的轻重、大小概念是生活中的模糊概念,所以他们的这种推测与实际观察结果肯定会发生矛盾,这是我们教学的最佳时机;(2)通过实验获取事实,对此实验,将砂盐、锯末分别装在三个体积相同装有水的塑料瓶中,用天平对四个瓶子进行称量,然后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现象,并做好记录;(3)在小结时,结合学生的实验,启发学生举例,重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沉浮的因素。
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做一做,自己联系实际说一说,以其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用木块和螺母进行实验,他们会发现大小不同的木块都会上浮,而大小不同的螺母都会下沉。此时预想的结果与实际观察的现象产生了矛盾,让学陷入“矛盾”之中,那么物体的沉浮到底与什么有关呢?用天平称物体,物体在水中时和在空气中时,天平的量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全面、充分地感知事实、描述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对事物进行分析,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他们以为较科学的意见。
二、过程分析
1.提出的问题
(1)教师提问:玩潜水艇时,我们发现潜水艇里水的多少决定潜水艇的沉浮,一般物体的沉浮又与什么有关呢?
(2)推测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如铁钉、气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3)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把物体入水中观察,看看有没有推测错的物体,把水中上浮的物体和水中下沉的物体分成两堆,并记录。
2.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小组讨论:物体在水中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分小组讨论推测)
(2)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及名称。
(3)教师演示实验: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都浮了起来,两个重量不同的螺母放入水中都沉了下去。
教师提问:这和同学们的推测一样吗?有的同学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可是小木块也浮起来了;有的说重的会沉,轻的会浮,可轻的螺母也沉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怎样来研究?
(4)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教师引导各小组商讨,制定尽量完善、有效的观察、测量、记录方法。
(5)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进行指导。
3.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一次物体沉浮的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讨论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4)学生汇报本课的研究与发现,并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对比自己此前的猜测,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知上的误区,修正自己的思维。
4.拓展与应用
(1)说一说潜水艇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5.板书设计
物体: 铁钉 气球 玻璃 石子 灯炮 木块 螺母
上浮或下沉:
1.物体为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三、课后反思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中的教具有所改变,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有所改进。
2.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从生活中感知“解决问题”
数学问题的解决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且又贴近生活实际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以此为手段,促进学生对解决问题关系的分析。
例如,三年级有这样一道解决问题:三年级有男生22人,女生18人,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人?平均分成8组呢?解决这道问题之前,我先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每组摆两堆小木棒,一堆摆22根,另一堆摆18根。然后提问:要把这两堆木棒分成4小堆,而且使每小堆的根数都一样多,你们会分吗?怎么分?动手试试看?学生对这类操作活动很感兴趣,当学生把这两堆小棒合在一起再进行平均分时,教师及时提问:这些小棒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要把原来的两堆小棒并在一起呢?具体的学具操作,能把求平均数的算理简单明了地反映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到平均分成8堆,学生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然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使其积极主动地把诸多感性材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在自主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新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行自主探索教学。
1.学生独立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自己尝试做一做。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做一做让学生记下自己的解决方案,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2.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没有解决的问题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学生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汇报中评价
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结果,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正如课程标准所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师生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位引导者。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和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绝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开放性问题中,挖掘学生的潜力
开放式解决问题可以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开放性教学主张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强调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解决开放性问题,其实对教师要求提高了。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一旦被真正调动起来,他们提出的问题就会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有些问题教师的确难以解释,但有些学生的解答也会令教师意想不到。所以,开放式解决问题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实则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开放式解决问题教学还表现在教学活动不完全局限于课内进行,学生思维、讨论和学习的空间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课堂上,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