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育儿心得小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21 05:50: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育儿心得小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育儿心得小学

第1篇

一、寓教于讲故事之中

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又喜欢听故事。根据这一特点,将抽象的道理渗入形象生动的故事中,让儿童在品味故事的娱乐中接受抽象的道理。例如,“严守时间,讲求办事效率”是现代和未来社会的要求。但如果只是天天讲“时间就是生命”“寸金难买寸光阴”之类的话,儿童则难于领会。有位教师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向儿童进行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她给儿童讲了“等明天”和“总算按时卸完了货”两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说的是,淘气的小猴子总是把学本领的愿望寄托于明天,到头来一技无成;第二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上海港的工作人员从一艘外轮上卸货,几乎因超过规定的时间而造成赔款。这两个故事很形象地帮助儿童认识到了时间的价值。接着,教师又组织儿童做了几次小实验,即“五分钟能写多少个字”“放学后值日要用多长时间”“你从家到校要走多长时间”。儿童觉得实验是有意思的事,都能认真去做。通过实验,教师和家长心中有了底,督促检查有了标准;学生心中有了数,做起事来知道抓紧时间。同时,教师又与家长联系,帮助儿童制订了“在家活动时间表”,使儿童学习、劳动、娱乐都能有序地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儿童不仅养成了注意效率、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而且逐步学会了自己管住自己,自己驾驭生活的本领。

二、寓教于唱儿歌之中

儿歌浅显、易懂、活泼、好记,深受低年级儿童的欢迎,如果将教育的内容编成儿歌教给儿童唱,可以使儿童受到情绪上的鼓舞,思想上的教育,艺术上的熏陶和认识上的深化。就拿培养儿童正确的书写姿势来说,有位教师将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编成一首小儿歌:“仔仔细细量三量:一量执笔偏不偏,笔尖后空两指宽;二量身子弯不弯,胸离桌沿整一拳;三量眼下远不远,竖起小臂手碰脸。”教学生唱儿歌前,教师先组织儿童在校园里观察了一棵绑着的小树,还观察了一棵主干弯曲、树头歪斜的老树,一边观察一边问:“小树为什么被绑着?”“老师为什么让大家观察这样的两棵树?”一个爱动脑筋的儿童很快领会了教师的意图,高兴地说:“我知道,老师把我们比做小树苗,现在我们骨头软,要坐得正,立得直,要不,长大了也是弯弯腰!”他这样一说,其他儿童也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教师抓住时机,马上把大家带回教室教唱儿歌,边教边指导练习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儿童很快掌握了要领,以后每次写字总会边唱边按照儿歌中的要求量三量,然后端端正正地写起来。但是,低年级儿童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上。当他们集中精力写字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忘了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不是把身子靠近桌面,就是用手指捏住笔头。为此,教师又想出了方法。他制作了许多带有底座的小红旗,看谁上课读书或写字的姿势保持得好,就把小红旗放到谁的桌面上。儿童为了争得小红旗,随时自觉按照儿歌里的要求纠正自己的姿势。这样持之以恒,正确的读写姿势就逐渐巩固下来了。

三、寓教于有意义的活动之中

儿童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新颖有趣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儿童参加活动的愿望,而且能使他们在活动中形成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但是,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差,要想使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习惯,最好在活动中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及时表彰先进,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是激励儿童自己教育自己的有效方法。

第2篇

一、建立全校大德育模式

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认为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而且个体和整体互为条件。由于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与其各组成部分彼此关联。所以应开展全校大德育活动。在学校的这个大背景下,建立德育文化体系,培养教育者的德育理念,树立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为受教育者营造德育的环境。进而实现从受教育者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教育本身和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道德环境,全方位地构建大德育网络的目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学习、理解德育。

二、开拓德育创新机制

(一)坚定不移地推广“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孤儿学生自身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更要大力推进“育人为本”思想路线。因为此类群体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化、社会认知、履行社会角色责任的时候必然会遇到比正常群体更大的困惑和困难。所以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成功地社会化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立专业的德育教师岗位

德育教师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是这样定义的:承担学生思想教育授课任务的专职教师,比如思想品德教师等都可以划归德育教师的范畴;但是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德育教师的概念,德育教师就是指专门承担学生德育责任的教师,学生德育的培养包括品德、生活技能、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等范畴。其实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学生家长的责任。但是孤儿群体缺乏家长教育这一环节,所以更要设立专职的德育教师承担教师和家长双重责任的任务。

(三)开设学生实践园

学生实践园的开设可以以小学为试验基地,全面在小学阶段构建德育发展新模式,除了设立专职德育教师,增加德育相关课程,开设校内实践园,比如可以提升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帮助学生品尝收获的快乐,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的空地种植花草等一些生命力强的植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收获生命的真谛。

(四)德育教育体系的开发

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要以民族化为基础,而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 ——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构建现代德育体系时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引入,但是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民族性的道德传统是在不断发展的,要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

三、建立德育体系培养的动力机制

学生德育的培养离不开环境的熏陶,离不开教师的教导,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为学生提供养成德育习惯的机会。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种:校内及校外。可以借助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活动可以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开展一系列团体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可以设立实践活动计划:结合区会课教育和校内实践活动开设相应的专题,比如可以去敬老院、福利院、残障中心、农村实践、名校参观,组织募捐义演,让学生明白一些理念,比如孝、悌、谨、信、礼、义、廉、耻、爱众、亲仁等。也让学生明白他们也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树立做一个有用的人回报社会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杨瑛.现状与问题:中国孤儿教育救助的实践与反思.大

江周刊(论坛),2011(1).

[2]对孤儿的个性教育的思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26(10).

第3篇

〔关键词〕心灵 语文教学 小学生

1 感化儿童心灵的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心灵”是什么?简单讲,“心灵”就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叶老为什么强调语文是感化儿童的心灵的学科呢?语文教学和感化儿童的心灵有什么关系呢?语文学科感化儿童的心灵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正如叶老所说的“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达情思,那是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需文字?可见情思为声音的泉源,而文字为声音的符号。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砺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有把捉不住之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泉源,为根本。”这一段话,既说明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思想情感是产生语言、文字的源泉,也即“言为心声”。又说明了儿童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磨练情思,使情思“进于丰妙”,既善于思考,又善于感悟;一方面还要练习表达情思的方法,在说话、作文中将自己的情思表达出来。也就是说,通过读书、作文提高思想感情,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能对所读的文章理解深刻,才能写好文章。

2 要为儿童创设感化心灵的境遇

创设学习语文的境遇是感化儿童心灵的首要方法。境遇的含义是什么?我认为境遇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广义的境遇,就是指儿童学习语文的环境、设备、氛围等;一是狭义的境遇,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教学情境。不论阅读或作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儿童引到情思的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读书、作文才能达到好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非常重视一课开始带有情感的导语激发,她以富于形象,生动、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实物、电脑图像等教学媒体,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情思。就是在全过程中,也很善于引导、激发儿童的想像、思维和情感。

3 要做到语言和情思统一

语文学科感化儿童的心灵,激思,这是根本。“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使其恰当所思,明显有序,最后乃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论阅读还是作文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情感,也还要注重语言形式和方法,万不能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在感受思想情感之中,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理解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方法。我一直主张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正逆两个过程构成,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这是正过程。二是由思想内容到要点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从语言表达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思和文章表达方法。这是构成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的过程;可以从作者和写作角度探索一些问题,如:作者的情思是怎样表达的、文理是怎样阐述的、思路是如何体现的,文章在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上有何特点,在遣词造句方面又有何特色等等。学生把这些问题明白了,才能达到“善读”的水平。

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语言和情思的统一。课文中有写景的文章,教学时,就要将景与情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出景中之情。课文中有以写事为主的文章,凡是写事的语言,也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教学时,就要使事与情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事中之情。课文中凡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作者会倾注爱憎分明的情感,人与事结合,在明白事理之后,还要归结到人的思想感情上去,以所赞扬、歌颂的人物的人格力量,激起学生的敬仰、爱慕之情。学生作文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看作文内容是否丰富,思想感情表达是否丰满;一方面还要在语言表达上进行指导,例如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词语运用是否恰当,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准确,文字书写是否工整、正确。这两方面要全面评改,不能因为强调情思的感悟,而忽视了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也不能强调语言形式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思想、审美情趣的感悟。因为语言和情思始终是统一的,语文课感化儿童的心灵,最终要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4篇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一、巩固发展“两基”成果,提高普及程度

本学期,以巩固学额为重点,落实巩生工作责任制,建立期初、期中、期末定期专项检查跟踪的工作机制,确保新生一个不漏,旧生一个不溜,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5%、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5%、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小学按时毕业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提高了普及了程度,为全面深入实施课改和素质教育提供保证。

二、重视加强德育工作,活跃校园文化

工作中,我们突出“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工作方针,切实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以师德师风建设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的系列活动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一学期来,为全面展示教育成果,活跃校园文化,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持久开展,举办了马甲中心小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开展以“班班有歌声”为主题的学校音乐周活动中,各校坚持“以歌育人,以情动人”的活动原则,扎实开展这项工作,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在各校活动基础上,马甲中心小学组织开展评比,推荐优秀代表队参加洛江区第六届中小学“学校音乐周”评比中荣获小学组第一名,为集体争得荣誉;以丰富职工节日文化生活,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五一”节前夕,组织开展马甲中心小学教工登山比赛活动。此外,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学生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两歌”评比,少先队活动观摩,辅导员知识竞赛等,把德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三、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推进课改实施

本学期,我中心的一年级课程改革围绕以下几方面有序、稳妥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加强集体备课,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一学期来,一年级的语文、数学两组加强有效的集体备课,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了各位实验教师处理教材和独立备课的能力。保证了每一课时都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位教师再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教学方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采用了“统一定内容,分头准备—个人钻研备课—个人主讲,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保证了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记录、有效果,使每一位教师做到“心中有底”进课堂,把新课程理念和精神落实到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同时,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工作,要求实验教师在每一节课后应写好教学后记或反思,及时把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从更高层次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策略。

2、强化理论学习,培养学习型的教师。一学期来,我们继续组织学习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主的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等,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讲座活动。如:参加新教材培训、组织到河市中心小学听张文质及肖川专家的讲座。使实验教师进一步领会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帮助实验教师把握教改前沿,紧跟教改步伐,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从而实现用理论支撑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向培养学习型的教师迈进。

3、坚持定期互相听课,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学习。本学期我中心一年级的语文科和数学科坚持定期的开课研讨制度,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寻找问题。采取“一人开课——全组参与听课——共同研讨、反馈——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对策”的形式。促进了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经过一学期来的努力,教师们的备课、上课、评课的能力大有提高。

4、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课改教师的工作评价方案。为了充分调动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本学期我中心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的形式,采用分值计算的方法,对实验班的教师进行量化测评。经过全体实验教师的酝酿和讨论,于本学期末进行试行。

四、加强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配合区教育局开展的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中心举行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如下:

1、青年教师“业务能手”竞赛。本次活动,全中心共有10位教师报名参加,中心经过上课、现场教学论文、近期教学论文及近三年来的参与先进个人的评选情况,客观公正地评选出六位教师参与区级的比赛。其中月娥、丽琴、淑兰三位老师荣获洛江区青年教师业务能手的称号,月娥师荣获全区总分第一名并参加泉州市的青年教师业务能手的比赛。

2、数学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共有4位教师报名参加中心级的评比。经过评比,选出秀慧、黎明两位老师参加区级的评比活动。其中黎明师荣获区级二等奖、秀慧师荣获区级三等奖的好成绩。

3、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本次活动共有9位教师参加中心级的比赛。中心经过评比,选出桂香、全成两位老师参加区级比赛。其中桂香师荣获区级二等奖。

4、参评高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比武。为了能够给教师们参加职称评定提供一个比较公平的平台,3月份中心组织了20xx年要参加小学高级职称评定的11位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比试。一是为了今后参与高级职称评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二也为教师们展示自己教学风格、教学能力提供了一次机会。从而促进了我中心的教研向多方向发展。

5、英语教师水平测试选拔。为了选拔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的教师参加市级的脱产进修培训,能够胜任小学英语教学。中心经过精心准备,公开报名、公开考核,共有11位教师参加测试,并选出三位老师准备参加市脱产集体培训。

6、小学生现场书画比赛。这是一次大型的、参与人数较多的现场书画比赛。各基层小学选派各项目选手参加比赛,中心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一等奖的学生参加洛江区的现场书画比赛。在全区的比赛中,杜玉琼、杜俊清、苏宏图获得一等奖;林碧花、苏一峰、杜智超、谢志威、林紫峰、谢姣娣获得二等奖;李小秋、林燕真、杜朗次、杜志宽、杜艺意、吴嘉斌获得三等奖。参加市级的比赛中,苏宏图、谢志威、林碧花三位同学获得市级三等奖。

7、小学生象棋比赛。为了能够在区级的小学生象棋比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中心早安排、早布置,并举行了中心级的比赛,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区级比赛,荣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黄诗艺、吴慧真分别获得女子组第二名、第三名,肖昌炅获得男子组第四名的好成绩。

8、举行了“我讲自己事、我说泉州事”的讲故事比赛。并选派郑婧、杜振榜两位同学参加区级比赛,郑婧同学荣获区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9、中心举行了中、高年级的作文竞赛。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心于4月份举行了中、高年级的作文竞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10、组织参加“海峡冰心杯”征文比赛。在区级评比中林媛媛获得一等奖;高慧琳获得二等奖;李丽婷、杜冬梅、获得三等奖。林媛媛、高慧琳的作品参加省级评比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11、在校园文化方面,组织了对全中心各基层小学的音乐周评比,中心小学代表队参加洛江区第六届音乐周评比活动获得第一名。选派郑婧、杜稀凡同学参加洛江区校园歌手演唱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五、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做好跟踪反馈

为了大面积提高我中心的教学质量,中心在4月份组织了期中质量抽查监控,各抽查了三年级的10个班级,五年级的9个班级,分别对三、五年级的语、数两科进行抽查测试。5月份对六年级的语、数两科也进行了毕业水平测试前的摸底测查。统一测查、统一评卷,并认真分析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建议,进行补缺补漏。为提高毕业班的毕业水平测试及一至五年级的期末综合测试成绩奠定了基础。期末质量监控表明,关于加强教学各项措施得力,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六、规范学校常规管理,提高管理层次

一学期来,中心继续组织人员下到各校对教师的计划制定、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共同探讨,并督促教师们按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本职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为了迎接省级对农村中小学贯彻落实《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的执行情况,举行了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今年四月中旬,在梧峰小学举办马甲中心小学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为各校提供学校管理经验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各校常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七、争创市级“优质园”,发展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本学期,以意绥幼儿园争创市级“优质园”为契机,大力加强幼儿园的建设,规范幼教管理,发挥中心园的窗口示范作用,逐步规范基层学校学前班的管理。鼓励规模较大的学前班申请注册,实行规范管理,争取幼教管理水平不断适应时展的要求。目前,就南、义山、四方、永安、文华等校学前班已通过注册。

八、开展学校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环境

安全工作事关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安全工作无小事。一学期来,我们始终把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工作首位,抓紧抓实抓好。通过开展校园创安工作专项检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要求各校经常深入开展安全工作自检自纠,排查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广泛开展对师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责任和防范意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保一方平安。本学期,针对学校安全工作,马甲中心小学下发了13号文件,旨在规范学校的安全工作,提高学校的安全防范意识;两次印发告家长一封信,引导广大家长教育子女,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针对学校周边存在的池塘、交通等的不安全因素,中心小学统一制作、下发安全警示牌150块,在危险的地方进行警示。要求学校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早会、板报、宣传栏等场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邀请公安、司法、卫生等部门举办讲座,内容涉及防火、防电、防盗、游泳、交通、饮食卫生等。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九、加快学校布局调步伐,整合教育资源

为了谋取学校的长足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我们主动争取各级投入,向社会多渠道集资,致力于校园建设。由区、镇两级投入兴建的彭殊小学改建工程已于学期初竣工并交付使用,实现与彭殊分校的合并,通过举行隆重的落成庆典活动,筹集办学资,改善办学条件,创建学校电脑室,对学生课椅桌进行全部更新及其它配套设施;“三新小学”工程建设,现已完成主体教学楼封顶,将于秋季如期交付使用,实现新民、新建、新生三校的合并计划;由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泉州分公司捐建的梧峰小学又一教学楼现已进入主体教学楼的施工建设;义山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现已完成校址确定、征地、理赔、建设方案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另外,一些学校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改善。至此,学校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优化。

十、健全组织机构建设,增强工作活力

建立健全群团组织建设,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的领导,引导其围绕支部工作中心,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顺利进行党总支部及其所属分支的换届工作,成功召开第五届教代会三次会议,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增强了工作活力。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我们成功举办了马甲中心小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马甲中心小学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荣获洛江区第六届中小学“学校音乐周”评比小学组第一名。在教育教学竞赛评比和学生的知识竞赛评比中,师生参加省级各项竞赛评比获奖8人次,市级15人次,区级52人次,入选市级论文汇编近10篇,区级论文汇编30多篇。

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中心小学当前首需建设改造的项目多、资金缺口依然较大;师资队伍数量基本满足,但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的教育观念尚未根本转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测试成绩还不够理想,幅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课改工作刚刚起步,力度不大,迷茫、困惑较多;教研氛围不浓,教师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积极性欠佳等。

在今后的工作应着重向以下几方面努力:

1、继续巩固发展“两基”成果,努力向“双高普九”目标迈进。

2、进一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3、课程改革工作应向深度、广大方向发展,保证我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4、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增强教学教研氛围,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教学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们向学习型、专业型方向发展;

第5篇

关键词:规范办学;中心工作;素质教育;育人中心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04-02

自国家教育部2009年4月召开全国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会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规范办学行为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践行素质教育的实践异彩纷呈。与此同时,“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一理念,也使得在规范办学条件下,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迅速成为不少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实,高效课堂未必是高效教育。教育人的工作不是工业化生产,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是一个长期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片面强调高效课堂建设,以至于把它确定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有违办学行为规范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初衷。为此,有必要重新探讨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理清对学校中心工作的认识。

一、教育家的共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

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 (1776-1841),被西方教育史界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一书被视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他有“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的称谓。

他提出“教育性教学”一词。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显然,就教育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赫尔巴特更强调教育的根本意义,而教学则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认为,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育的能力”――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他说,这一点,在我看来,实为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最宝贵之处:使一个人想成为一个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这就是我们必须细心准备的土壤。最聪明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最完善的教学方法――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如果我们只把希望寄托于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话,我们现在必须重新认真考虑从根本上改革学校的全部教育工作。

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同样认为:如果离开育人的宗旨,“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哪怕是最聪明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最完善的教学方法。

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1946)提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先生还主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可见,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深处,育人是为师者的根本责任。

二、“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观点的影响

从以上中外教育家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是教书(教学)而是育人(教育)。

当然,在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特殊历史时期,百废待兴,专业技术人才奇缺,人们认同“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种观点,这对当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面临的形势变化,这种观点对学校教育工作产生的消极影响愈来愈明显。这一观点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工作的健康、全面发展,这一观点所体现的办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畸形办学思想,并由此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此外,这种观点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校里除教学工作以外的其他各项管理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至于有不少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教学高”。他们认为,在学校里,只有教学工作才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凡与考试科目没有直接关联的工作,都是旁门左道,可有可无。更严重的是,在不少地方,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家长、社会,甚至一些政府部门对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评价标准,阻滞了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理念和政策的推行。

三、办学就是办教育,育人是最终目的

办学就是办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任何学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学校工作必须以育人为中心,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干部的管理、工友的服务,其根本目的都应该落实到育人上。育人的渠道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其中,教书育人是学校育人的基本途径。它是通过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读书、观察、思考;其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育人体系中占有更为特殊、更为重要的地位,即用科学理论指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高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管理、服务育人则是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尊敬他人,爱护公物,遵守纪律,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树立服务意识,学会劳动,学会自律,学会生活,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学会平等待人,最终学会做人。而文化育人则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教学活动、团队活动、食堂管理、宿舍管理、车辆管理、卫生管理,包括校园环境、厕所环境等等无不发挥着育人的作用,甚至有人说,要让每一块墙壁都发挥育人的功能。就学校工作而言,教育工作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蕴涵着教育的因素。就教学活动而言,没有不蕴涵教育影响的纯粹的教学活动。凡教学活动都渗透着、内涵着、伴生着教育的作用。区别只在于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等等。就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来说,教育是灵魂,是宗旨,是着眼点和落脚点,教学是践行教育宗旨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渠道,当然,是占有突出地位的重要途径、渠道。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甚至不惜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任何教学活动,对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对整个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

关于这一观点,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教学专著中国古代的《学记》,也早有确定的记载:“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一观点,早已十分清晰地揭示了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任何一所在社会上负有盛名的学校,与其说其有着被社会认可的教学质量,不如说其有历久弥新、独具特色的德育理念和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以至于其育人的理念和实践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成名校的精神、灵魂。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和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可见,成功的教育均是育人的典范。

可见,教学是手段,育人是最终目的。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都要充分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学校各项工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有贡献的人才。

总之,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是教书,而是育人,这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最根本的教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2]蔡 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报[J].2010-7-30.

第6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 儿童心理 影响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8-0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变革。小学教育史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的改革,一方面遵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和学的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才能正确地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人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同样,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来驾驭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功能。心理对于身体,犹如软件至于硬件,硬件再好,如果没有功能良好的软件,也难以实现其价值。如果人生是中的一条船,心理健康则是这条船的“舵”和“帆”。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把儿童心灵比作“白板”,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成人在上面写什么就会有什么。所以,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使其终身受益。

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深受他所处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如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儿童施加影响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中介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教学内容实质上是文化的一种选择结果,是对全部社会文化的一种不断提炼、浓缩、改造和序列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水平,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对人的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不仅向儿童揭示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仿效的模式,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健康发展犹为重要。

二、教师的影响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心理学研究表明:3―14岁是每个人的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15―20岁个性基本形成和相对稳定;3―14岁正好是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小学阶段长了学生个性品质形成期和关键期,到了中学阶段个性基本形成和稳定。所谓关键期,一方面是指小学生的个性心理极不稳定,处于模仿体验、实践积累、感悟修养和逐步定型的认知阶段,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另一方面是指这一时期是小学生心理个性培养的最佳切入期,环境和教育十分重要,必须有良好的家庭、学校环境和教育,最需要“良师益友。”这一时期如果遇到“良师益友”将对其道德修养、个性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小学教育必须要造就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形成的良好教育环境和配备有良好个性的师资。

还由于小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是比较幼稚、脆弱和不稳定,既经受不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又富有极强的心理依赖性、模仿性,,特别是对所尊重、崇拜的教师极其依赖和模仿,甚至连教师的喜怒哀乐、走路姿态、语言字体和言行举止都进行模仿。因此,小学教师的心理行为素质成为影响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

教师是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专职实施者。教师的期望对儿童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期望会成为一种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诱因,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

教师的为人师表、学识才能、诲人不倦的精神感染、激励学生对知识、事业的渴望和追求,教师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能陶冶学生心灵。

三、校风的影响

校风是学校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校园风气和精神面貌。

校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二是校风是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不成条文的心理契约,具有深刻的“强制性”的约束作用;三是优良的校风能陶冶师生心灵,鼓励上进,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具有在行为上的激励作用;四是优良的校风对成员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保护盒增进作用;五是优良的校风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优良品行的形成有重大促进作用。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

同伴交往包括儿童之间的个体的交往和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儿童同辈群体是由年龄、身份非常接近的儿童组成的群体。同辈群体使儿童别的归属感得到满足,不以群体规范约束儿童。同伴既是行为的强化物,有事儿童评定自己行为的参照物。随群龄的增长,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逐渐超越于成人交往的时间,对同伴的依恋和友谊显著增长。

第7篇

一、心理问题的表现

1.不愿学习。

学习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表现为意志消沉、羞愧、焦虑等。

2.爱讲粗话。

孩子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家长形成的,由于一些农村家长不注重语言的文明,言行比较粗俗随便,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这就给孩子起到了不良的表率作用。因此有一部分学生的脏话粗话比较多,遇到一些摩擦就破口大骂。

3.不善言辞、不善交往。

有的大人、孩子看不起自己,别人有钱,自己没钱。别人是城里人,自己是乡下人。表现为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等。

4.缺乏责任心。

由于家人的包办意识较浓,特别是爷爷奶奶一辈,为孩子打理一切生活起居,没有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做事认真负责的习惯。使得一些孩子做事总不能认真做完,不是虎头蛇尾,就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掉了。

5.却乏生活磨练和挫折教育,意志比较薄弱,难以适应外部环境。

对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之间的反差、个性与现实的差距等方面,缺乏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孤独倔强,郁郁不乐,情绪极不稳定。表现为孤僻、苦闷、忧郁等。

6.自私。

自私是儿童偏常人格中的不成熟行为。由于农村父母为了生计奔波顾不上更好地管教孩子,放任自流或怕孩子受一点苦、受一点委屈,对孩子容忍、迁就,使孩子缺乏正面引导,不关心他人利益,偏视公正权益,一切为己。

二、学校教育对策

由于城乡差距的现实存在,特别是农村孩子来到大城市后,经济收入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别。强烈的反差让他们在心理上必然产生“不公平”的想法。虽然这样的心理产生不可避免,但正确的教育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心理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学校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矫正这些子女的一些不良行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1)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存在的问题,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针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在思品课上,要既讲述英雄、伟人的成长历程,也讲述父母长辈劳动的艰辛。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尊敬父母,和同学和睦相处。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解决儿童心理问题创建一个科学、绿色的平台,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存、抗挫、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及行为矫正能力。

(3)召开家长会。科任教师主动和家长们交流座谈,使学校、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注意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而且经常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启发和教育他们自觉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4)常与儿童谈心交流。教师要随时与孩子沟通,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宽容他们、平等对待他们,给予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注重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性格,能做好尊重、理解和关爱。

(5)进行“上进”教育。大部分的流动儿童子女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倾向,他们在学业上充满焦虑、畏难心理的同时仍然渴望上进,并且这种“上进心理”在小学阶段占着主导地位,如果这种上进心理能得到外界因素的有效诱发,那么这份上进的潜意识则会成为他们进步的最强动力。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成功中获得新的、更高的精神满足。

第8篇

    文学作品的关键文学欣赏活动,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幼儿对作品的创造表现,而表现的前提是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理解是表现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作品,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与孩子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紧密结合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幼儿的互动有效地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

    1.图谱法:图谱法是教师根据诗歌、儿歌特点设计的形象符号画面,用于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图谱法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在文学作品欣赏中适宜的图谱可以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符合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更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住诗歌的顺序。

    2.仿编法:当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和体验已经到达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扩展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对作品进行仿编。例如在中班诗歌《摇篮》和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小图片,让幼儿创编,孩子们受到提示,能创编出:书架是书的摇篮,摇着书宝宝,风儿轻轻吹,书宝宝睡着了;汽车是摇篮,摇着小宝宝,爸爸轻轻开,小宝宝睡着了。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在游戏情景让孩子在玩中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且通过动作参与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运用游戏和表演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幼儿会进入假想的意境,真实有趣地表现内心对作品的感受。如:小班《好饿的毛毛虫》的欣赏活动中,在故事欣赏的开始环节,进行体育游戏“好饿的毛毛虫”,不仅让孩子感受故事的情节,而且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既紧扣了活动目标又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活动以游戏为链接,满足了孩子的兴趣,更激发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二、调动多种表现方式是让幼儿创造性表现作品的途径

    1.借助动作表现: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合适的道具可以帮助幼儿更深刻的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小班欣赏《谁会爬》的活动中,老师让幼儿运用鱼尾、翅膀等道具运用动作让幼儿很快理解爬、飞、跳的动作,攻克难点,很好地掌握了诗歌的内容。

    2.借助绘画表现:绘画也是一种能很好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对孩子来说,借助绘画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在表达和自己想表达内容之间建立有效的对应,教师也可以通过幼儿的绘画来了解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情况。

    3.借助音乐表现:以音乐作背景,能极大地提高文学作品意境的渲染力度,增强孩子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在文学欣赏活动中,适宜的音乐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巩固幼儿的表面记忆。

第9篇

【关键词】 热性惊厥;锌;儿童

热性惊厥是儿科的最常见急症,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锌是脑组织发育和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本文通过观察热性惊厥患儿的血锌含量以探讨锌含量与热性惊厥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12月至2009年6月本院儿科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患儿共112例,均符合沈晓明主编的《儿科学》(第7版)热性惊厥诊断标准[1],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 82例,男56例、女26例,年龄6~38月,平均年龄22.8月;复杂性热性惊厥 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8~96月,平均年龄58.7月;对照组为同期本院儿科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但无性热性惊厥的患儿98例,男65例,女33例,年龄7~86月,平均年龄31.8月。所有患儿均无腹泻及营养不良。

1.2 方法 热性惊厥组在惊厥6 h内静脉用药前,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40μL指滴血,加入专用稀释液中混匀,采用北京谱系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的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锌值。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SPSS13.0版软件对各实验组进行多样本两两比较的方差分析,P

2 结果

复杂性热性惊厥组儿童血锌值0.154±0.034 mg/L,单纯性热性惊厥组儿童血锌值0.163±0.025 mg/L,对照组血锌值0.169±0.042 mg/L;两组热性惊厥患儿血锌值均较对照组有降低(均P

3 讨论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患,多发生于6月~6岁儿童,儿童期的患病率为3 %~4 %,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但反复长时间发作可造成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热性惊厥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发热可以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耗氧量和血流量,使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强。这种作用可以影响到小儿尚未发育成熟的丘脑,使之强烈放电,造成强烈的电化学的爆发,并传导至脑的边缘系统和大脑两半球,表现为惊厥发作[2]。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锌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渐成热点。脑是体内除胰岛细胞以外含锌最高的器官,血清锌通过大脑的屏障系统如血脑屏障或血脑脊液屏障到大脑,血浆和脑脊液中的L-组胺与锌结合,将锌运达靶点,锌通过修饰突出后电压敏感性离子通道影响细胞的兴奋性,最终影响细胞对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传入的反应性。锌与惊厥之间的关系现观点不一,大部分证据表明在动物或脑切片实验时,一定浓度锌主要具有去易化、抗惊厥效应,可以保护神经系统免于兴奋性毒性;而高浓度锌又可增加细胞毒性,诱发细胞凋亡的发生。故维持锌的稳定状态对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极其重要。许多研究表明,锌对神经系统发育与神经系统成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热性惊厥多发生于婴幼儿期,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缺锌更易发生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本文研究发现热性惊厥患儿,尤其是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血锌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这与张艺[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锌缺乏与热性惊厥之间存在相关性,伴有锌缺乏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易发生热性惊厥,而且锌缺乏的程度可影响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形式。由此推断锌缺乏有可能促进了热性惊厥的发生或者是热性惊厥发生的因素之一。

由于喂养不当,偏食、长期腹泻等因素,锌缺乏现象在儿童中非常普遍;科学合理的喂养,均衡饮食为减少锌缺乏的关键;维持锌的稳定状态的恒定不仅能维持小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而且有助于预防和降低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