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筑安全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2-06-25 11:25: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安全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建筑安全管理

第1篇

关键字:建筑安全;安全管理;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及人们生活的普遍提高,建筑业也随之发展以满足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但是我们看新闻看报纸或通过网络新闻都会看到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发生多起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安全和利益始终是相互挂勾的统一体,安全是利益的前提,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企业的利益、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企业在重视利益的时候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向安全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一、建筑施工的特点

建筑施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性质的特点所决定。因为建筑产品不合格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大,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明显的特点是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笨重不易移动、涉及建筑安全技术等特点:如包括高处作业、电气、起重、运输、机械加工和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多专业的安全技术。此外还有以下特点:①生产的流动性。一是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容易造成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坍塌和物体打击等事故;二是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转移操作场所。②产品的形式多样。建筑物因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将随之变化,很难实现标准化也就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③施工技术复杂。建筑施工的季节性和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季节工、临时工和劳务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另外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因而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④露天和高处作业多。建筑产品的体形庞大、生产周期长,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易发生伤亡事故。⑤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还很低,仍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 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我国的建筑业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工程施工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结合我国现阶段建筑业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安全管理的工作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的开展,以期保证工程的安全高效的建设,尽量地减少安全事故,实现企业的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势力,促进建筑业的腾飞。

二、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提高效益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保证达到工程的安全要求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队伍的高效率,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与安全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在实现项目目标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做好工程的安全工作,实现工程的安全开展,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这就要求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按照新的系统工程观念、理论和方法来展开,保证整个工程科学性、安全性、高效性的进行。严格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业内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和企业安全管理条例等,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设计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力争安全管理工作高于标准要求之上的同时,协调好施工工作方面的高效开展。

三、建筑安全管理的对策

建筑业是事故多发行业。建筑事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绝大部分事故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有关。因为尽管安全技术是建筑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但安全管理却是安全技术与安全规程实施的保证。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中四个阶段的任务运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以期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得到实施与贯彻,从而达到降低安全事故率、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安全决策阶段、计划实施阶段、效果检查阶段、汇总总结阶段,具体的实施流程为:计划―实施一检查一处理。 计划即选定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按照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参照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相关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工作状况及企业总体实力等因素,制定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 实施即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必须严格明确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利,做到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既定进度进行实施,力争达到或高于制订的安全工作指标,并作出分析和汇总,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 检查即建筑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的检查,尤其是对安全隐患大的部位、安全工作难于开展的薄弱环节采取重点部位重点检查监督的措施,力争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最终,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应及时按照工程实际安全工作开展情况与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最终的对比和评估。 处理是这四个阶段中关键的环节即对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检查评估后,企业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召集与安全工作开展有关的各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汇总和总结,总结工作中不足的方面记录下来作为下次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首要注意重点,并将有效的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总结下来,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加强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处理能力。

四、做好建筑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

第2篇

关键词:建筑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建筑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各企业家的共识。而安全却是效益的前提,因为安全的结果决定了效益的大小。为此,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目的就是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关系,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指生产必须安全,而另一方面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但现在仍有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安全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项目领导在项目管理的同时,没有认清安全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效益,创建优良工程,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三、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安全意识淡薄。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肆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员工相应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引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二)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三)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

(四)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深入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四、安全控制的措施

(一)宣传问题。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要对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内容深思熟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克服单调枯燥的方法,变传统说教方式为寓教于乐,采用安全演讲、知识竞赛、报刊、安全漫画展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把基本精神广泛宣传贯彻。

(二)加强培训教育问题。培训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各级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而且要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实现本质安全。

(三)责任问题。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不放松。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制度执行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企业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分散企业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

(五)治理问题。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源头做起,搞好专项治理。从近几年各地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种类来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故要定期开展企业项目部、班组检查制度,要做到查问题、找隐患、对存在危险源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牌、标志牌,发挥其警示作业人员促进安全的作用。事实表明,针对薄弱环节实施的专项治理是遏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六)监督问题。建设施工安全,加强监督是大事。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执法机构,配备一定数量和专业齐全的执法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各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应切实履行职责,监督人员要时刻牢记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努力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要不断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提升安全监督档次。

(七)查处问题。对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并对其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凡有章不循,违规不纠,屡出事故的企业应追究法人代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另外还要视其情节轻重及责任大小,给予降低企业资质等级、吊销执业资格或停止投标的处罚。典型案例要进行新闻媒体曝光,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促进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焦红,王松岩.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纪明波.当前我国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4~6.

第3篇

为了降低并最终消除建筑安全事故,学者们对项目参与各方进行了研究。业主,设计公司(设计人员),承包商和分包商在预防事故发生、实现零伤亡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发挥不同的作用。勿容质疑,承包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方,以往的研究集中于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的实践和方法的研究。详细内容在第3部分安全管理技术。分包商通常和总包商直接达成协议,分包商在安全方面对总包商直接负责。需要指出的是,分包商的安全管理绩效很大程度受到总包的影响。业主是项目的发起者也是最终拥有者。虽然业主和承包商签订工程合同,将施工过程中所有发生事故的风险转嫁给了承包商,但是建筑安全事故同样会给他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和损失,如事故引起的工程中断和拖延将最终影响项目的盈利时间,事故可能影响业主和承包商的关系,损害双方的声誉和形象等。很多业主已经意识到安全事故的成本将最终反映在项目总成本中,并且越来越重视并参与安全管理。设计规定了设施的结构和组成部分,更深层次的讲,决定了工程的建造方式及伴随的安全风险。对建筑事故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大部分事故归结于施工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设计、计划和进度安排。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大约有22%的受伤事件与设计有关,而死亡事故与设计的相关程度达到了42%,60%的事故都可以在设计阶段消除,或降低其风险。可见安全设计对降低事故率、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水平意义重大。另外,安全设计还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避免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返工费。

2安全文化

由于离散性和流动性等特点,建筑业被认为是危险行业。离散性是指工人分散在工地的各个角落,尽管有规章制度以及工作计划,但是还是会遇到很多特殊问题并需要他们独立做出决策反应;流动性意味着建筑工人不像传统行业的工人那样有比较固定的工作位置,建筑产品是固定的,建筑工人需要随着施工进度等变化而进行转移。正因如此,建筑施工安全绩效更多的取决于人的因素,所以说提高公司的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尤其重要。除了“安全文化”,还有一个相近的概念“安全氛围”。这两个概念都来自于组织文化,尽管这两个概念已经使用了20多年,但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各位专家的意见各不相同,但是却有一个共识:安全文化对安全有一种积极的意义。方东平从工作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从业人员等特点分析发现,建筑业的安全绩效不仅与“人”的因素有密切关系,还与“组织”有紧密的联系,安全文化对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安全的内涵也不仅仅是目标,而应该成为一个过程、一种文化。M.Choudhry,方东平构建了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模型,其认为:“安全文化是个人和组织行为、态度、标准、价值观、感知和想法的产物,它决定了组织系统的安全贡献,安全风格以及安全管理的水平。决定了在施工现场不同安全状况下的个人行为和反应”。方东平通过对我国香港Gammon公司进行安全氛围问卷调查,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工友之间的角色及其影响力、人的个性特征以及安全资源与安全氛围密切相关。研究也证实了通过探究一般因素来评测安全氛围的可行性。

3安全管理技术

如何有效的辨识和评价建筑施工危险源是进行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是进行后续安全管理的前提。现阶段,很多国家都将危险源辨识等先期工作纳入安全管理核心。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技术,广泛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其具体包括风险识别阶段,风险评价阶段和风险监控阶段。另外,从管理角度分析,影响建筑安全绩效的因素有:工人的态度,安全政策,项目协调,经济压力,管理培训。这些研究为以后的研究人员从管理角度进行安全管理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也获得了巨大的成效。安全管理研究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基于行为的安全管理,基于行为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安全水平。但其实施的有效性来源于前期对危险源的识别。但是目前,技术上还不能完全识别建筑危险源。基于此,Gregory提出了全面安全管理的概念,主要是以数据库技术为依托,建立全面的危险源文件。

4安全绩效

安全绩效评估一直是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方东平对建筑安全管理进行了标杆研究(Benchmarkingstudy),建立了安全管理绩效实时评估模型。黄新宇和JimmieHinze对安全绩效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业主角度,业主的领导角色及态度,物质投入对建筑安全管理有正相关关系。章鑫、黄贻平、方东平通过建立模型研究得出结论:资质的要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的效率等因素是影响安全绩效的重要因素。强茂山,方东平通过研究发现,安全绩效的大小与其影响因素呈现数学变化,例如安全绩效与安全设施的投入呈现出正相关的特征。

5展望

第4篇

(一) 安全监理的由来

自我国1988年开始试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到1996年全面推广实施以来,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质量、投资、进度三大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效果,特别是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预防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关于安全监理工作和安全事故监理责任问题,一直是争论比较激烈和令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我国监理行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已成为目前工程建设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尽管国家就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但由于工程建设市场的不断变化,建设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尚处于改革发展中,加之,目前政府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管主要还只能采取过程中抽查和事后处理的办法。因此,政府和建设单位都希望监理在管好质量的同时,对施工安全生产能够预先进行安全审查和严格实施过程中监控,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二)安全监理的含义与现状

安全监理是一项中介的安全专业技术监督、管理与咨询服务。所谓安全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和地方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要求规定,以及监理委托合同、施工承包合同、安全协议书等合同文件,对施工单位和建设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过程与行为实施监督、管理与咨询的活动。监理单位通过对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人、机、方法、环境及施工全过程,采取文件审查、巡视督查、安全评价、指令文件等主要监控方法及措施,监督和指导施工单位的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预防和制止建设行为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地促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安全性,使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允许的风险度范围以内。

篇首注释:彭月,深圳市兆业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职员,本文将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工作实际对工程建设安全监理的由来、现状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对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安全监理进行分析,从而更加系统地解读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理,并对如何实施安全监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共同探讨工程建设安全监理的有效实施。

目前,监理企业与监理人员推诿安全监理及其责任,一方面是对安全监理的认识不清,

思想准备不足,安全监理的技术、知识、经验和方式方法尚不充分,另一方面,安全监理的收费问题也尚未明确标准,收费标准本来就较低,再加上安全监理需要的投入,很多监理企业难以接受,致使目前部分监理企业的安全监理工作还处在被动应付之中。因此,我们一方面强调安全监理必须实施,需要尽快提高认识,统一安全监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程序,促使监理企业主动地规范地实施安全监理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也应尽快明确安全监理的收费标准,并在监理委托合同中充分明确安全监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顺利和有效实施。

(三) 安全监理与工程监理之关系

⑴安全监理是工程监理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所规定的工程监理仅包括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的监控,并以合同、信息管理、协调管理为手段进行的综合的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的活动。而按照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安全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所实施的监督管理与技术咨询活动。因此,安全监理是工程监理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⑵安全监理与工程监理两者的联系和共同点

安全监理与工程监理两者同属于合同环境条件下的专业化、社会化监理的范畴,在一定情况下施工安全事故与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相同的内部机理,施工安全与质量安全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往往同时出现。就施工阶段监理工作而言,质量和安全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和同样重要的。

(四)安全监理的性质和意义

⑴工程建设安全监理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⒈服务性

工程建设安全监理具有服务性,是从它的业务性质方面定性的,其服务对象是建设单位。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的内容就是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规定,通过规划(计划)、控制、协调来管理工程安全生产,特别是施工安全,协助建设单位在计划目标内将建设工程安全建成并投人使用。

⒉科学性

工程建设安全监理是遵循建设工程建设客观规律进行的建设活动,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监理工程师掌握现代管理及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丰富的建设工程管理和安全管理经验,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工程监理单位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有管理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监理工程师组成的骨干队伍,积累了足够的技术、经济等数据资料。

⒊独立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求工程监理单位按照 “公正、独立、自主”原则开展监理工作。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时,不得与工程施工承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有隶属关系和其他利害关系,必须依据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工程批准文件和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间和有关的建设工程合同,独立地开展工作。

⒋公正性

公正性是社会公认的职业道德准则

,也是监理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在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实务手册工程安全监理过程中,当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发生利益冲突或者矛盾时,监理工程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和有关合同为准绳,公正地协调解决利益冲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工程建设安全监理的工作重点

《安全条例》明确了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和法律责任,这是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一种责任管理,它强调的是各方主体认识责任、明确责任,履行责任和承担责任,主要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包括采取行政监督和法律追究手段,以使其履职尽责。但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要素,避免或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靠科学的管理。

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理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是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保障,它同样也应该按照科学管理的方法,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管。因此,在工程建设安全监理过程中,我们就应该从如何监督管理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管理保证和技术保证两个方面来明确安全监理工作的重点。

(一)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和安全技术措施工作方面加以保证,就成为实现施工安全要求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这两个方面的安全保证,正是实现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科学管理要求的基础,同时也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科学管理工作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要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则主要通过建立全面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来实现。实现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保证要求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我们称之为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它是由施工安全的组织保证体系、制度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投入保证体系和信息保证体系5个体系所组成,它们分别为施工安全的组织要求(安全施工的组织管理系统及其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制度要求(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规范、工程施工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贯彻执行与圆满实施的管理制度)、技术要求(安全可靠性、限控和保险要求以及保护和应急排险处置措施)、投入要求(实现安全作业条件和安全施工措施所需的资源投入)和信息供应要求(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信息,安全事故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信息等)提供所需的保证。

(二) 施工安全监理工作重点

我们已经明确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5个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全面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才能实现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如何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5个组成部分,并使之有效的实施,不仅是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同样也是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工作重点。

⑴督促检查施工安全组织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落实

施工安全的组织保证体系是负责施工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系统,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机制。安全组织保证体系也就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⑵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

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5个组成部分中,建立技术(包括措施)保证是其基本和核心的要求,而组织、制度、投入和信息保证,则都是为实现工程建设安全的技术和措施保证服务的。因此,实现对施工安全的保证要求,就是要求施工安全技术和措施达到所需要的保证性。这既是实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文明施工技术的核心内容和研究重点。只有加强技术和措施的安全保证性,才能不断提高对实现安全工作目标的把握性。

(三)、安全监理的有效实施

⑴与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结合实施安全监理

安全监理工作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与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各个环节相辅相成。

安全监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一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越好,其产生的安全效应就越高;同样只有在良好的安全措施保证之下,施工人员才能较好地发挥技术水平。安全监理是进度控制的前提。工期过紧是埋下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由于建设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工期较长,业主总是希望其投入资金能尽快产生效益,对工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由于目前建筑市场为买方市场,承包方为承揽到工程,只能答应其不合理要求。长时间的加班加点,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人员和设备的疲劳及施工安全条件无法保证,安全事故也多发生在工作日的上、下班及加班时间内。国家规范标准中的工期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压缩的,但对工期提出一个有利于安全的建议工期应当是监理工程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安全监理是投资控制的保证。承包方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安全生产的落实是要有资金作保障的。但由于个别业主的资金不到位或随意压价等,承包商不可能将过多资金投入安全设施中,加上部分分包队伍缺乏岗位培训,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较差,一旦出现因安全问题产生的工伤事故,不但会给承包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监理单位造成不良的社会信誉和其他的潜在损失。因此,监督承包商在安全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自然成为监理工程师的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

⑵以人为本实施安全监理

①加强监理人员培训教育

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就要求监理人员一方面要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甚至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法规等等。这样才能在施工安全监理工作中对施工作业危险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预控;才能有效根据工程的专业特点对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督促其健全自身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切实搞好自控,真正达到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因此,必须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②增强监理人员责任意识

监理工作能否到位,安全控制是否有效,主要是取决于现场监理人员的责任心。一个人水平再高、业务再精,但做起事情来是草草从事或敷衍了事,没有责任心,什么工作都不可能做好、做到位的,还不如一个水平一般、业务平平,但工作责任心较强的人做得好。只有责任心强的人,才会有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才会好,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会主动监理、敢于管理,才能真正做到严格监理,热情服务。因此,有无责任意识是能否做好监理工作的根本。一名称职的监理人员,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⑶日常安全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①安全监理的事前控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监理应充分认识到事前控制的重要性,并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 监督施工单位应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理部着重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组织机构的落实、专职安全检查人员是否到位、安全职责的制定、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等情况。尤其对分包单位由于其各项管理不尽完善,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监理部应把对分包的管理体系也列入安全监理工作的重点,要求必须有安全组织保证体系方可进场作业。

2. 认真审查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监理部在要求施工单位报送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必须报送专项的安全措施方案。对施工单位报送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高危作业安全施工及应急抢险方案,监理部必须认真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再予批准。对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3. 严把安全交底关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关。见证总包对分包的安全交底,检查安全教育、项目 经理部对班组、班组对工人的安全交底有无疏漏;对塔吊司机、信号指挥、架子工、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应事先根据机械数量和工程量确定上岗人数,人证对照,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准上岗。

4. 把好进场机械设备、材料关。对进场的所有机械设备、材料必须先行报验,凡质量证明材料不全、检测过期或现场检查认为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5. 把好安全防护用品质量关。对工地使用的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以及漏电保护开关等事先抓好报验审核工作,发现劣质、失效或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坚决不准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再组织对其安全性能的质量抽查,以保证防护用品安全功能有效。

②安全监理的过程控制

施工现场安全情况瞬息万变,再好的方案也很难保证施工过程万无一失。

1. 要对全体监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普及安全知识,明确安全责任,以使他们在检查质量的同时,发现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隐患,能处理的当即处理。

2.. 通过安全监理工作要点、安全风险点分析,使监理人员在工作巡视过程中,既能照顾到面上的安全,又能抓住关健要害部位,重点把好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施工、高危作业的关健工序跟班旁站等关口。

3. 坚持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突击性抽查或专项检查制度。在承包单位经常性安全自查、监理部日常巡视检查的基础上,每周由建设单位、监理部、施工单位组织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并根据工程的进展或现场发现的事故苗头,突击性地组织专项检查,使安全施工方面的问题或隐患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4. 发现施工安全问题,及时发出书面指令,并经项目经理或有关单位签认;对已完成的监理项目,要有完整的安全监理档案资料。

③安全监理的事后控制

怎样促使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隐患得到及时解决,如何避免承包单位在以后的工作中重蹈覆辙,监理部还要注意用好事后控制手段来亡羊补牢,并举一反三。

1. 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实。凡是安全方面的问题、存在的隐患,坚决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施工;措施不落实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施工;教育未奏效不放松。

2. 畅通信息渠道。利用安全监理周报、安全月报、安全检查情况通报、监理通知单等,扩大安全工作的影响范围,使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及公司领导及时掌握安全方面的真实情况,便于指导和改进工程的安全工作。

总之,监理单位应坚持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相结合,以事先控制为主,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目标、持证上岗、安全措施(方案)、安全教育等的监理。重视事中控制,加强对安全检查验收及整改的监理。辅以事后控制亡羊补牢,让安全监理工作更加完善。坚持全面、全过程、全员安全监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结合项目、企业、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安全监理,方能确保安全生产,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

三、安全监理实施案例分析

深圳市泰然海松大厦是我单位监理的已竣工项目之一,本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金谷小区,共25层,总面积103730平方米,总投资16000万元,自2005年6月开工建设到2007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在工程建设期间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安全文明工程”、“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深圳市优质工程”等多项工程奖,并多次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表彰,工程建设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这与成功的安全监理是分不开的。

本工程监理单位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均为通过建设部考试通过取得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并注册在本单位的监理工程师和通过深圳监理协会培训考核通过取得监理上岗证的的监理员,对工程建设安全监理的专业知识有一定掌握,为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监理项目班子成立后,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参照本公司《房屋建筑安全监理程序文件》对工程展开安全监理,工作程序见下图:

(一)明确本工程安全监理的重点及对策开展安全监理

1.在工程建设施工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安全监理:

(1) 监理单位组织了本工程监理人员认真学习《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深圳市工程建设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等,让本工程监理人员更系统的掌握安全监理规范,更好地展开安全监理工作;

(2) 审查施工单位申报的施工方案中有关安全技术的措施,要求措施均由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执行,对不够完善的地方要求施工单位改进,否则不予开工;

(3) 对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边坡施工的安全防护、防火、防雷、防触电问题,施工用水用电等,均制定相应的安全监理制度,对每个问题均由相应的安全监理人员负责的责任人,作到责任到人,奖罚严明;

(4) 监理班子对项目现场进行场容检查:检查现场有无安全纪律牌、安全公告牌和安全标语牌的位置、数量以及现场道路的安排、场地排水、材料堆放安排等情况;

(5) 本工程重点控制基础、起重机械、脚手架、临时用电、大型设备进场运输及吊装的安全技术方案和成品保护方案,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如发现不完善的地方要求施工单位改进,否则不予开工。

(二)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

本工程施工现场推行“平安卡”(平安卡,是记录建筑工人基本信息及其接受安全教育情况的IC卡,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放与管理,建筑施工工人持有,是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建筑业用工管理,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管理制度,无“平安卡”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也降低了安全监理的难度,使安全监理工作顺利开展。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1) 督促施工单位定期自行检查工地安全情况,并报送《安全自查表》;

(2) 监督施工单位每周召开一次安全施工职工教育会,作到警钟长鸣;

(3) 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 消防器材安全器材,如灭火器安全带及保证消防水源等;

(4) 监理人员每天检查:① “三宝”的使用情况;② “四口”及临边防护,加强检查工地周边临时围墙的安全;③ 安全防火措施:按《建筑工地安全防火规则》检查;④ 安全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J46-88检查,检查后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改进;

(5) 安全监理工程师对日常安全施工进行监理,并每周组织安全巡视,对违章情况进行处罚;

(6)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组织对工程项目进行每月一次安全大检查,并写出安全检查纪要,分发给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并报送深圳市福田区施工安全监督站。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对于限期不改者或情节较严重者,由监理工程师发整改通知书,并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

本工程通过严格安全监理,督促施工单位以安全的方式完成各种工程建设的施工作业,工程建设期间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从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使本工程在计划工期内完成施工,交付使用。

(三) 总结与建议

1.总结

工程建设安全监理是一门相当复杂的科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必须长抓不懈。因此,作为监理单位要切实展开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理工作,监理人员不但自身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的专门知识,还必须用所学知识对作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必须坚持“事先抓预防,事中抓检查、整顿,事后抓处理、总结”的监理原则,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理体系,加强安全施工要点的监督,使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理行之有效,各项措施得到保障,使安全监理工作顺利进行。

2.对开展工程建设安全监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责任,安全监理已成为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建议建设单位在招标时,必须要求监理投标单位设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与土建、结构等专业工程师并重,这样才能保障安全监理工作有效开展。

②加强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安全监理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制定有关工程安全监理管理办法,组织监理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监理知识培训,以更好地发挥监理的良效机制,实现工程建设监理领域的重点创新。

③近年来,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对施工、监理单位均通过设立“优质优价、优监优酬”的方式对工程质量、进度及管理等进行考核,对工程进展及施工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在以后的工程项目实施中,不论是对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均设置一定比例的份额作为安全专项考核资金,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施工、监理单位的积极性,扎实抓好安全工作。

④建议在部门规章中规定:建设单位必须确定监理单位承担施工安全监督所需费用,凡监理费低于国家收费标准下限的项目,其施工安全监督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这样可以使安全监理费得到落实,规范了监理市场,也使各监理单位不会因恶性压价而降低安全监理服务质量。

⑤安全监理应该是一门专门的管理科学,但在监理资质申报审查中却没对安全专业工程师人数的要求,很多监理单位至今都无专门的安全监理管理人员,这样怎么去行使好安全监理工作呢?所以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对监理单位资质申报的行政审批时增加对安全专业工程师人数的要求的规定。

随着工程建设安全监理的深入实施,各建设工程项目监理方都在努力探索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实践,我们相信安全监理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徐君伦,陈立道.建设安全监理实用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9月

2. 田杰芳,魏庆朝. 工程建设安全监理探讨.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1(4):86-88

3. 孙占国,杨卫东.建设工程监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

4. 陈立道.建设安全监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3月

5. 李世蓉,兰定筠.建设工程安全监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

6. 郭劲光,吕方泉.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实务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

7. 黄金枝,陈典和,彭雪燕,廖琳珠.《工程监理.安全监理.项目管理规范化操作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

8. 郑石林.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

9. 广东省建设监理协会.广东工程建设监理安全监理实务.2007年3月

第5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安全鉴定

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促进人们生存环境和生活面貌的改变,城市大建设中房屋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有限的城市空间和城市土地中建造房屋,既要保证工程规划设计的合理,同时又要保证房屋建设使用的安全。针对房屋建筑安全问题,在实际的施工建造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鉴定工作,并根据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房屋安全鉴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和制定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提高房屋建造的实际使用效益。

1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安全鉴定的意义

1.1安全隐患的排除

房屋工程项目在施工建造中由于使用方向和建造目的不同,在施工中应用的技术手法和施工材料也不同,若这两者出现应用偏差或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出现操作失误,将导致房屋工程隐患存在,影响后期房屋建筑的使用安全。例如,在房屋建筑规划中工程设计人员由于专业基础有限,在房屋工程设计中缺乏实际经验,一味按照工程合同和相关文件要求设计房屋建造内容,对现场施工各要素把握不当,导致房建工程施工难度增加[1]。工程设计人员在房屋建造中没有做好地基工程的勘测和规划,在房屋外形构造上一味追求美观性,致使房屋建设的质量安全系数和抗震等级等均难以达标。在此过程中对房屋建筑项目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鉴定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降低房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2施工技术的进步

建筑工程类型不同,在施工建造中应用的技术方法和建筑材料类型也不同,因而对建筑项目的建造质量和使用安全影响度也不同。房屋工程在建设后投入使用,由于时间或外部环境、人工活动等影响,容易造成多种不同的房屋质量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工程建设人员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采用先进的基础手段做好预后处理,针对房屋工程项目容易出现的材料老化问题和空间结构问题,预留改建空间。对房屋建筑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鉴定是从房屋建筑实际的使用效益出发,及时发现、管理、控制和解决房屋建造使用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这有利于更好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不足问题,能够在一系列的房屋施工问题分析和解决中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水平和技术标准[2]。

2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安全鉴定的内容

2.1检验砌体结构安全性

房屋建筑工程在安全管理与鉴定中关于砌体结构的检验属于基础性的检验内容,在房屋施工建设中,砖砌结构比较常见,对其进行现场检验,需要重点检查砌体结构中建造使用的砂浆材料是否具有合格的抗压强度。房屋建筑砌体结构砂浆的抗压强度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使用稳定性,在安全鉴定与管理中需要与工程设计诸要素结构,运用科学方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获取其检测数据,并在参数分析和数据计算中获取最终安全鉴定结构。在普检程序中一般每1000平方米检测一个构件,选样在每2000平方米一个。当房屋建筑的砌体结构出现延期复检时仍需要按照相关执行标准进行安全测定,对于房屋建筑结构殊的空间位置包括地下室、首层和底层等,检查鉴定工作需要更加细致、检查程序需要更加规范。

2.2钢筋使用安全鉴定与管理

房屋工程项目在建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多种不同型号的钢筋材料的使用,保证项目框架的基本稳固性,钢筋在绑扎中需要与混凝土施工等结构,进一步提高房屋抗压强度,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定性。在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与安全鉴定工作中要重视起钢筋材料使用和钢筋结构应用的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受钢筋使用数量、绑扎位置和粘接方式的影响较大,大型房屋建筑项目中浇筑混凝土需要测定钢筋实际使用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工程标准。一般在建成构件后可以应用雷达探测器和电磁传感器等进行钢筋焊接测验,了解钢筋变形和绑扎位置变化情况。一级全焊透焊缝中抽取检验的钢筋试样数量应该在50%及以上,二级不全焊透焊缝中抽取检验的钢筋试样数量应该在10%及以上。

2.3混凝土结构安全鉴定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其基本性能包括抗压强度等对房屋建筑安全系数和质量稳定等级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房屋建筑安全安全中需要重点做好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的鉴定和检验,常用的鉴定方法有钻芯法和回弹法。应用钻探设备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钻芯取样能够更加准确和直观的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止破坏混凝土构件结构,控制好钻探设备的使用[3]。而在回弹法测定中则是对混凝土表面回弹高度应用回弹仪进行鉴定,了解其材料弹性强度,在这种回弹高度的测定中能够更加准确的计算和获取混凝土构件压缩极限,从而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保证房屋建造的有效性。

3结束语

房屋建筑是基础性的民生工程类型之一,在实际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造中需要保证其建造质量,为人们的居住使用安全提供基本保障。房屋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材料问题等,均需要在实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方法和先进仪器设备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及质量安全鉴定工作,减少房屋建造和使用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促进现代房屋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房屋工程在规划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通过建筑安全鉴定与管理,能够更加直观的发现建筑质量问题,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予以及时的补救能够保证和提高房屋建筑的后期使用质量。实施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房屋安全鉴定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进步的体现,同时也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毛裕国.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6,(6):37.

[2]李陵洲,陈曦虎.我国房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J].住宅科技,2011,31(3):33-35.

第6篇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43-01

我国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筑法》、《安全生产法》,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颁布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这些安全生产法规的颁布实施,强化了政府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然而,建筑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建筑安全生产状况仍不容乐观。据统计,2012年建筑施工发生各类事故2330起,死亡2760人,同比分别上升2.8%和2.1%。特别是发生较大以上坍塌坠落事故78起,死亡344人,分别占建筑施工较大以上事故的76.5%和77.8%。出现建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企业安全管理的松懈,部分施工企业盲目追求市场规模,管理水平降低,导致企业管理空心化,对安全事故引发的法律责任后果重视不够,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执法不严有关。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增强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更要看到存在的问题,认清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1]。笔者根据多年来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及安全事故处理中所接触的问题,对当前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方法做了浅显的研究。

1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保持了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但当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状况,与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并提出对策。

1.1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当前,在建筑业时常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从而使得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或完全没有安全管理的经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目前,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仅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而对全国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监管工作未完全到位,也未全面有效地履行对建筑业和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实际上,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目前仍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2]。

1.2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及整体素质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适应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首先,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建筑业,由于职业技能培训滞后, 他们大都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其次,施工企业及其项目部管理和技术力量投入不到位。建筑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偏低,不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安全。有些项目经理同时负责多个项目,在许多项目实施现场看不到项目经理。并且,大多数建筑施工现场缺乏专职的安全人员。同时,还存在建筑业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落后,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配备不全,安全措施投入不足,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缺乏建筑安全危险的预测和评估机制等。

1.3安全法规制度不完善

《建筑法》中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或缺失;部分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难以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等等。这些不够完善的法律法规都急需修订以适应当前建筑安全管理的需要。

2 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把建筑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运用安全系统论,建立起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并使建筑安全管理有效运行。思想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动力,目标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南,机构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中枢,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保障,全面的安全管理手段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利器。

2.2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强化建筑安全管理,推动我国建筑安全形势的稳定与好转,关键是要有一支业务熟练、作风过硬的安全监管队伍和一个安全意识强、操作技能高的建筑工人群体[3]。因此,要推动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对建设各方主体,特别是施工企业人员分级全员培训,另外,重点要提高农民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技术规范, 熟悉本职安全管理规定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以达到管理人员不盲目指挥、操作人员不冒险作业,杜绝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目的。

2.3 修订、完善建筑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建筑业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实际,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及安全标准、规范的修订、制定工作。当前应加快《建筑法》的修订, 增加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明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行政管理主体地位及对建筑安全生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定位,补充有关安全生产许可的规定,研究制定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法律规定的处罚办法、做到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奖罚严格。另外,制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及建筑事故死亡、伤害的经济赔付标准等。

2.4 加大力度依法追究安全事故的法律责任

从建筑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对建筑安全法规是有较为全面的要求和规定的,各施工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也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建筑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有责不究。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防范的预防工作不够重视,发生事故后,总是通过花钱息事宁人,而一些管理部门也姑息隐瞒,总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以经济处罚了事。“私了”似乎成为行政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和受害者等多方乐于接受的解决方式。这样更是助长了施工企业不重视安全预防与安全操作的行为,为安全事故带来隐患。所以,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应依法查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使相关企业能真正认识到违法违规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主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第7篇

二、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关系,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指生产必须安全,而另一方面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但现在仍有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安全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项目领导在项目管理的同时,没有认清安全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效益,创建优良工程,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三、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安全意识淡薄。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肆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员工相应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引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二)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三)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

(四)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深入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四、安全控制的措施

(一)宣传问题。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要对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内容深思熟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克服单调枯燥的方法,变传统说教方式为寓教于乐,采用安全演讲、知识竞赛、报刊、安全漫画展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把基本精神广泛宣传贯彻。

(二)加强培训教育问题。培训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各级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而且要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实现本质安全。

(三)责任问题。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不放松。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四)制度执行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企业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分散企业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

(五)治理问题。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源头做起,搞好专项治理。从近几年各地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种类来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故要定期开展企业项目部、班组检查制度,要做到查问题、找隐患、对存在危险源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牌、标志牌,发挥其警示作业人员促进安全的作用。事实表明,针对薄弱环节实施的专项治理是遏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六)监督问题。建设施工安全,加强监督是大事。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执法机构,配备一定数量和专业齐全的执法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各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应切实履行职责,监督人员要时刻牢记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努力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要不断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提升安全监督档次。

(七)查处问题。对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并对其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凡有章不循,违规不纠,屡出事故的企业应追究法人代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另外还要视其情节轻重及责任大小,给予降低企业资质等级、吊销执业资格或停止投标的处罚。典型案例要进行新闻媒体曝光,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促进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焦红,王松岩.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纪明波.当前我国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4~6.

第8篇

安全监管

对策建议

一、建筑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2005年建筑业伤亡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11.4%和6.5%。但当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安全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政府行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目前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仅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而对其它各类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实施依法监管工作,尚未做到位;有关交通、铁道、水利、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在本职责范围内,对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界定不清,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还未完全落实;安全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难度大;有些建设工程(如化工、冶金及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等)的政府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行政监管主体缺失,建筑施工安全处于失控状态,存在管理盲区。

(二)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诸多责任主体,从历次安全检查特别是重特大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执行安全法规和标准规范意识差,“三违”

死亡16人的特大跨塌事故,施工企业没有大桥拱架施工安装组织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北京市西单西西工程“9.5”死亡8人的施工坍塌事故,存在严重设计计算缺陷等。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很好汲取。

(三)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法监督乏力。目前与建筑安全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如1997年颁布的现行《建筑法》,关于建筑领域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特别是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或缺失,有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造成企业在招投标中,不规范竞争,为保证低价中标,压减应有的安全投入,埋下大量事故隐患。执法监督不力,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从严执法不到位,动态监管不及时;此外,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处罚力度不够等。

(四)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民工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000万人,80%为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不务实、不严格,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对策措施和建议

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方方面面的工作。从其特点看,点多面广,劳动密集,流动作业,层次较多,事故易发,属高危行业;从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看,涉及建设、施工、监理,以及勘察、设计、设备供应等多个环节;从政府监管主体看,涉及建设、铁道、交通、水利、电监和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式应积极推进“四个转变”:一是由对单一部门管理转向对全行业统一监管;二是由治标为主转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三是由施工现场的应急管理转向强化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四是工作重心由事后管理转向隐患治理和事故预防。为此,提出以下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依法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依法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各类建设工程实施监督管理,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全责;铁道、交通、水利、电监等专业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应负责有关专业监管,并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管,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有关部门加强相应的全管理工作。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细化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的职责定位,形成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统一监管,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调运转的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格局和工作机制。

(二)强化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投入,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要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岗位、项目经理和施工人员。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大力推进建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打牢安全管理基础,确保施工企业本质安全。工程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要依法认真履行有关安全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定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各方相关安全责任。

(三)研究和实施建筑安全生产的治本质之策。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基本途径。一是要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及安全标准、规范的修订、制定工作。当前应加快《建筑法》的修订工作,增加有关安全生产内容,特别是要明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行政管理主体地位,明确其对建筑安全生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在从业资格和施工许可前置条件中应补充有关安全生产许可的规定;修订、完善“两个责任主体”安全职责、责任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制定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处罚办法等。二是研究制定建筑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制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及建筑事故死亡、伤害的经济赔付标准和实施办法,发挥经济政策对建筑安全生产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四)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本行业建设工程的特点,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的以预防坍塌、高处坠落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总体目标和各项要求,细化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严格督查,相互配合,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严重或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企业,责令停业整顿。对整改不合格的,应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直至取消相关资质。通过专项整治,坚决遏止重特大坍塌、高处坠落事故以及隧道坍塌、透水、瓦斯爆炸、桥梁坍塌、塔吊坍塌、深基坑坍塌、高大棚架坍塌、拆除工程坍塌事故多发的势头,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确保实现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较2005年总体下降3%的目标。

第9篇

1、建筑安全生产技术不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进主页的安全生产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建筑安全生产技术不能适应建筑安全管理的需求,而且近年来,我国科技含量高、施工危险系数高、难度大的复杂性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就给建筑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建筑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则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建筑行业市场秩序不规范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秩序不规范,一方面表现在很多建筑工程项目没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的手续,而擅自进行施工建设,逃避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严重破坏了建筑行业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很多建筑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任意缩短工程工期,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抢工赶工等不良现象。更有甚者,在政府督导的形象工程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中,由于政府监管的疏忽或者是监管力度不足,而导致发包方与承建方相互串通,虚假招标、暗箱操作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建筑行业市场秩序,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建筑安全管理的顺序开展。

3、建筑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很多单位,其中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等,然而,建筑安全管理的责任不明确,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相关单位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协调好质量、安全、效益以及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很多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单位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忽略建筑安全管理,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敷衍塞责,不愿意配合相关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使得有关管理措施得不到全面的实施,严重影响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制约了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4、建筑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够

建筑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量大,而且投资期长,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安全技术资料以及安全意外保险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当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建筑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力度远远不足,导致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发展适应不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建筑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不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人身安全又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如此一来,建筑安全管理就流于形式,不仅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更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有序的生产,阻碍了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二、建筑安全管理常见问题的相应对策

1、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技术

建筑安全生产技术能为建筑安全管理提供技术保证,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或者是研发先进的建筑机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聘用高素质的施工人才,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施工技术水平。

2、规范建筑行业市场秩序

规范建筑行业市场秩序,需要国家提供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加强对建筑行业招投标、资质审批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全面的整顿建筑行业市场秩序,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法、有序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同时,相关的建筑单位需要建立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安全生产机制。而且,国家要加强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全面做好建筑安全管理监察工作,为维护建筑行业市场秩序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3、明确建筑安全管理责任

明确建筑安全管理责任,不仅有利于推进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具体来说,国家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相关建筑单位的行为,明确其责任权限,避免行业内部串通而影响整体的安全管理成效。进而通过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流程,促使有关建设单位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4、加大建筑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加大建筑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需要重视对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不断的提高其管理知识和技能,壮大建筑行业安全技术队伍。并及时的更新建筑机械设备,创新和发展建筑安全生产技术,以适应高技术、高风险、高难度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需求,进而为建筑安全管理提供人才、设备和技术支持,促进建筑安全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