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22:24: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八年级上册复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复习目标:
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复习重点:
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各物态变化的条件等。)
2、重点实验(如温度计的使用、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复习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识及灵活运用。
五、具体措施:
(一)学生建立知识树: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物理课是以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为声学、光学、物态变化、物体的运动五个单元。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物理复习则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对每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
(二)典型例题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训练是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那些题海战术、机械性重复训练是训练中的弊端。而平时教学中学生接受学习的机会不均匀,出现了知识上的差异,因此在复习每一个单元时,教师因根据平时教学中所掌握的情况,出典型例题。
首先,让学生看书和已做过的的试卷,使学生对已选定的知识有一个记忆的复苏,其次,教师引领学生逐一复习各个知识点,然后,通过资料加强学生训练,训练中要注重于重点,适当采用一些例题精讲,突破难点,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突出重点。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复习中有满足感,能较好的收到复习的效果。
(三)个别辅导,提优补差
课后,做好辅导工作,学生个别有不自觉的,教师要起到一个监督和疏导工作;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多些,对一些特别学生多些关心。在做好上面的各项工作后,还要即时反馈,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考核时,以基础为主,难题少量,让学生感觉不是很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
那天,我去看画展,我看到《挑山工》这幅画,让我非常喜欢。
它讲的是一个平凡的挑山工肩上扛着一批货物,仿佛肩上的扁担都要被压断。他个子不高,可能是长年扛着沉重的货物的缘故吧,扛着这么重的担子,他专心致志不想游人那样轻浮,他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货物送到山顶。挑山工那目标专一,坚忍不拔的性格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做每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学滑板,原本以为很容易,可事情往往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几次我都想放弃,可脑子老闪现出那幅画激励我。我的坚持!要像挑山工那样目标专一,坚持不懈。就这样,我再也没有退缩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了!
我喜爱这幅画,以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去做每一件事。
那天,我去看画展,我看到《挑山工》这幅画,让我非常喜欢。
它讲的是一个平凡的挑山工肩上扛着一批货物,仿佛肩上的扁担都要被压断。他个子不高,可能是长年扛着沉重的货物的缘故吧,扛着这么重的担子,他专心致志不想游人那样轻浮,他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货物送到山顶。挑山工那目标专一,坚忍不拔的性格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做每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学滑板,原本以为很容易,可事情往往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几次我都想放弃,可脑子老闪现出那幅画激励我。我的坚持!要像挑山工那样目标专一,坚持不懈。就这样,我再也没有退缩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了!
我喜爱这幅画,以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去做每一件事。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
0088-02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再认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的重要环节。本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复习课应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理解和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质量呢?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数学复习时间紧、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教师在上复习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读大纲,仔细推敲教学重难点,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提炼;还要仔细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哪些知识还存在疑问,哪些知识可能出现较大程度的遗忘;再有重点地制订复习计划,设计复习方案,让每个学生通过复习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设计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复习课时,虽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本章的重点,但这一知识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我们不必把它作为复习的重点目标,反而是三角形的外角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及应用学生容易遗忘,这些知识点需要设置为本节复习课的重点。
二、练习设计要有代表性
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适当做一些练习,否则不足以形成技能。然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必须精心选题,把握习题的数量和质量,保证训练的有效性,让学生做每一道题都能有所收获。精选的习题,一要体现双基训练,二要体现分析与综合的灵活运用,三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方法和技巧,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复习“相交线、平行线”时,我选用了如下三道习题:
(1)如图1,∠1=26°,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OG平分∠AOE,求∠2、∠3的度数。
(2)填空:已知ab,bc,cd.
(3)已知∠AOB=60°,作∠AOB的平分线OC,在射线OC上取一点D,使OD=4cm.过点D作边OA的平行线DE,过点D作OB、OC的垂线DF、DG.
通过完成练习(1),学生既复习了对顶角、邻补角、余角的知识,又复习了垂线、角平分线的知识;练习(2)帮助学生复习两直线垂直和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三线八角”以及推理论证的有关知识;练习(3)则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相关概念、性质的基础上的作图能力。学生通过练习这三道题,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三、知识梳理要有系统性
复习的目的是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使之系统化。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能自觉地梳理知识点,没有使知识形成网络,知识点零散,难以相互联系和检索,容易遗忘。教师在复习时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分析知识点间的联系,同时加强知识应用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复习时如果教师占据课堂主角的位置,面面俱到,学生反而成了听客和陪衬,学生感觉乏味,思维也受到限制。既然学生对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复习时教师可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己构建并完善知识网络。
例如,在复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点,再通过合作交流,对比补充,知识网络图逐步得到完善,抽象、模糊的知识点变得清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整理出来的结果印象深刻,而且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要提高参与性
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任何一个教学设计,如果失去了学生这一主体的配合,即使教师准备再充分,也只是一堂无效的课,更遑论学生潜能的开发与个性的发展。判断一节复习课优秀与否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参与学,还要看是否有些学生参与教。这种参与的形式不仅是回答教师的问题或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一次函数的复习课上,执教者出示了一道题的已知条件,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思考后,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有何作用,这就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让学生各自根据条件给本题设计问题,由小组内其他成员解答,学生的参与程度非常高。待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后,听课老师都大为赞叹,学生的智慧真是不容小看呢!此时教师又引导学生总结本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思想方法和解题注意点。在这一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队伍中来,在交流思想、讨论方法的同时更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了相关知识点,这给学生思维的培养及多角度、多方向地思考问题都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当然也出色地达成了复习的目标。
一、讲要有目的性
作为生物任课教师,首先要取得班主任的配合,教育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端正态度,从生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入手,让他们明白学好生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抛弃“生物是一门副课”,考多考少一个样的不良思想。
作为生物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领会初中生物会考的指导思想,考试范围,明确复习的方向把握复习的重点,多研究历年来的试卷结构,考试题型,比分权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比如2011年的生物会考较前几年相比,实验探究题所占比分有所增加,而学生往往对这部分内容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实验探究题多做训练,并对相关题目多作分析,举一反三,让学生知道其所以然,而不仅仅知道一个答案。
作为生物任课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订复习计划,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第一阶段是分章节复习,这是复习的主要部分。这时要强调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为学生进行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复习。尽量注意上课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有真正收获。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对各单元有联系的知识加以整合,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如:讲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绿色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时,可以联系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知识。提到人类的消化系统时,可以类比人类的呼吸系统进行并列记忆。第三阶段为学生自主复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再一次回归课本,查漏补缺,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关注。对部分比较自觉的、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会适当放弃,不必过多盯紧他们;但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多鼓励他们,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复习环境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作为教师,我们都学过心理学,知道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所以讲解时最好按照知识遗忘曲线的规律进行复习,科学地安排复习的先后次序。总体框架上,按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的顺序让学生展开复习。具体到每一节课上,首先花一定时间提出问题,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复习效果,或者请两位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概括,而后的大部分时间完成本堂课的复习任务,最后剩余一定时间让学生背诵本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每节课的内容,复习两遍,通过下节课的回顾复习,又温习了一遍,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遗忘。
二、练要有筛选性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这时必须要通过不断训练,达到提高复习质量的目的。但不能毫无目的地见题就做,搞“题海战术”,而要注意练习题的“质”。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新中考》中的某些专题题目,老师抽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收集学生的错题,了解学生复习效果,结合题目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讲解时注意不单纯追求答案,让学生要知其所以然,搞清各知识点。
例如,在神经系统中有这么一道选择题: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e 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B.e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C.若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D.若表示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c代表的神经中枢是小脑。
这条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首先要会看图,知道完整的反射弧包含的5个环节,还得会分析反射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别,经过高级神经中枢还是低级神经中枢。
然后进行综合训练,教师要尽快批改,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学生作出相应对策。特别注意讲评时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包含的知识点,使学生把握答题的技巧,注意提醒学生记下每次测验中的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如果是审题不清造成的,应时刻提醒自己要小心。如果是对相关知识不理解导致的,则自己从书本中寻找答案,或通过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让自己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作为老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要作上标记或整理出来,在下一节课上再次提问学生,或者对相关知识点再出些题目作一次检测,不断地强化学生正确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有效记忆力和理解力。
三、背要有实效性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往讲台一坐,杂志一看,学生在下面小和尚念经。这样的背诵无疑是无效的。学生的背需要老师的参与,要让学生背的起劲需要老师的互动。刚进入复习阶段的背诵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定专门章节,且要对学生的背诵效果进行检查,此时我个人觉得以个别提问为好。我曾尝试过,学生提问学生答的模式(提问的学生也不允许看书),发现效果还是不错的。综合复习阶段,教师不必规定专门的背诵任务,让学生自己查漏补缺,但学生背诵时,教师不应无所事事,而应做一个有心人。特别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指定一些基本知识点及基本题目(有时就画点检测卷上的题目)让他们去背,范围缩小些,让他们有事可做,检测下来发现自己考得还可以,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则要盯紧他们,多督促他们。每节课最后仍要进行检查,此时以整体检测为好。最后教师讲评,学生互批,错误题目订正2~3遍。只有给学生适当的压力,学生才会背出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0084-02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英语复习课的作用在于通过重温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记忆中的学习痕迹,对已获得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纳、概括,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参加课堂活动,避免把复习课上成新课。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英语复习课?下面以一节复习课为例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教学内容分析及设计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1的复习主题是Talk about how often you do things,要求重点掌握how often及拓展how短语的用法;Unit2的复习主题是Talk about your health and how to give advice及掌握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的用法。为保证学生能快速准确把握复习的目标,笔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复习问题导航:(1)如何恰当使用频率副词及其短语?(2)如何用英语表达身体各部位?(3)如何表达身体的种种不适,及对他人的身体不适给予适当的建议?(4)有关How的短语有哪些?又应如何正确运用?
将四个复习问题导航贯穿整堂复习课,能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思路更清晰,加上教学中由复习单词、短语、句子层层递进,在每一个环节都设计相关活动,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英语知识。
课前,笔者首先设计好导学案,要求学生做好Unit1与Unit2的知识及学案复习,课下做好巩固练习的二、三、四大题,做到心中有数,增加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步骤及要点
1.趣味引入主题
复习课的第一个环节是由“let’s enjoy a video”导入,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Why the mouse escape from the cat?随后播放时长约一分钟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心中形成复习有关“exercise ”和“keep fit”等知识的概念,为后续的复习埋下伏笔。
2.点明教学目标
第二个环节呈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1)知识目标:识记24个重点单词;掌握20个短语;理解和运用4个句子。
(2)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掌握这两个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子,对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
(3)情感目标:通过两个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能给别人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复习课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主要为它服务。
3.开展小活动
采用幻灯片播放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单词和短语,设置个人抢答、小组比赛等小活动,能在短时间内既顺利又快速完成基础复习。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全员参与性,笔者安排学生参与传话筒的游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规定组内学生根据派发的写有重点单词和短语的纸条,依次以耳语的方式传给与自己最临近的组员,由最后一位组员写下单词和短语,与其他各组比较谁的动作更快,答案又准确。这样的游戏既不需要特设场地,也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同时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开开心心完成任务,效果十分喜人。
4.调动感官知觉为学习服务
这个名为“Look and say”的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1)通过展示图片,复习句型A:What do/does they/he do?B:They/He...A:How often do/does they /he...?B:They/He...这些是Unit 1中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部分的内容,能巩固学生对how often这一疑问句的回答、频率副词及其短语的用法。
(2)展示实物图片,如hot dog,cola,dumplings,fruit,vegetables,eggs等,复习有关实物的单词,然后提出话题“healthy or unhealthy”让学生讨论。此处教师进行教学延伸,做一个简单小结,例如Apples are good for our health.Junk food is bad for our health.接着引出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日一个苹果,身体健康不求医)。
(3)展示图片,复习Unit 2 What’s the matter?复习如何使用情态动词should和shouldn’t,拓展到如何使用had better,why not,why don’t you等委婉地向别人提出合理的建议。笔者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询问当某人患了何种疾病或遇到了何种麻烦,该如何表达?并请三个小组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讨论成果。为了更好地巩固这个单元的重点句型,笔者又设计了“Let’s act神医义诊”活动,通过让学生表演“医生”和“患者”,把课堂气氛调动到了,学生学与玩结合,记忆更深刻。
5.聚焦中考考点,衔接式复习
在呈现考点知识时,一些教师只把考点笼统地展示,学生提不起兴趣,复习效率也不高。笔者则采用把知识点融入填空题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完成。
例如针对考点二:I try to eat a lot of vegetables.提炼出句型try to do sth.设计成题目I try to .(我努力学好英语。)进而拓展成try one’s best to do sth.的练习,如He tries his best
the old man.(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那位老人。)此环节以立足文本、拓展文本的方式环环相扣地连带复习相关句型,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链条。
根据提示联想是学生自主掌握词汇、语句,加深印象的一种极好方式。对于how词组与语句的复习,笔者则设计成如下表格(如表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完善。
6.接轨中考,巩固复习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计了四大题型:
(1)听短文,根据内容选出每小题的正确答案(短文读两遍)。短文选自八年级上册page 5,3a,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3a知识。
(2)选择题。选出历年中考真题中的10小题。
(3)选择句子,补全对话。
(4)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在设计巩固练习时,练习与中考题型接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中考题型。
7.总结
复习课接近尾声,笔者先请学生来回顾这节课所复习的内容,为全班做简短的概括,然后笔者再进行简单小结,以使整节课前后呼应。
复习课同样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笔者与学生一起分享了两句英语谚语:Keep fit,study well,and work hard.(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样的结束,虽然短暂,却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改善心智模式这一说法来源于商业管理界,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Peter Senge)博士提出的“五项修炼”中的第二项修炼。他认为“心智模式”根植于我们的心中,影响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影响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也影响我们的决策。同理,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不仅靠勤奋与能力,还与其心智模式密切相关,心智模式上的误区往往会成为学习进程中的障碍。所以,改善和影响学生的心智模式,让学生的“觉悟期”提前,应该成为改进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切入口之一。
一、影响历史与社会学习效率的心智模式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影响历史与社会学习效率的中学生心智模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自信,主观性强
凡事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有时会为一两题作业的答案标准与老师、同学激烈争论,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总认为是同学不对,老师不对,家长不好,学校不好,等等。说话做事比较偏激,主观性强,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以致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学习与生活。
(二) 过分自卑,妄自菲薄
此种情况一般常见于小学阶段一直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升初中后,一旦受挫,便会形成此种心理。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曾有一位男生,学习不太自觉,平时听课、做作业等总需别人督促。学习成绩不好就心发虚,以致到后来,如果笔者朝他多看两眼,一下课他便会急着跑来问笔者,是否他又做错了什么。
(三)固守习惯,不知变通
这类学生往往固守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拒不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和知识。例如,有的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竟然守着小学时学的观点不变,不愿接受中学教材的观点,严重地影响了学习质量。
(四)急功近利,心态浮躁
例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拓展提升题:请你上网搜集资料,说说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对于诸如此类的实践探究类、拓展类或新闻评析类题,一些学生往往不重视,认为与考试无太大关系,草草完成作业,不愿认真地上网查寻。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的发展后劲,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五)思路狭隘,理解片面
例如,在学习《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时,往往会有学生将“为什么南方的经济发展会优于北方”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混为一谈。其实,“南方的经济发展优于北方” 并不一定成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而应该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及工具;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南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去展开思考,否则会产生历史与社会相关知识体系逻辑性不强与不严密的问题。
上述的学生心智模式问题,已成为历史与社会学习中的拦路虎。那么,如何通过影响学生心智模式改善历史与社会教学呢?
二、改善学生心智模式,促进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自信专注,强势内控
主要是改变传统盲目自信或过于自卑的心智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自信、兴趣、梦想与专注的状态。这些状态能使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品质,维持强势的内控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探究课“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时,产生了一个极其有趣的学习场景:当师生们正兴致勃勃地借助南非政区图、地形地貌图研究南非的自然环境时,突然一位男生叫了起来:“老师,南非地图上为什么有一个洞?”一下子,大家的好奇心都被激发了起来。笔者顺势表扬了这位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经过学生的仔细研究,终于发现这个“洞”原来是南非的“国中之国”莱索托,增长了地理知识。
(二)开拓与进取,顺势而为
远大的人生目标与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平凡的人生也蕴含着崇高的生命意义及闪光点,其中关键之一是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以及班级群体,孤立地判断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人生及学习目标盲目定位,追求过高或制订过低的人生与学习目标都会造成学习焦虑。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坚持“小步追赶”的原则,选择班级群体中的合理参照点,拟定自己学习追赶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当预定目标达到后可拟定新的追赶目标,不断前进。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定位在学习及思维方式上会造成另一个误区,即忽视基础,爱做难题与偏题,美其名曰“提高思维能力”,结果考试时丢了不该丢的基础题分,拿不到应有的分数,更别谈解难题拿高分了。“万丈高楼平地起”,难题的基础是基础知识。历史与社会的中考范围几乎每年都在变化,广大师生一定要及时适应,顺势而为。例如,2014年的《浙江省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说明》第21个条目的表述由2013年的“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修订为“概括‘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要应对这一变化,重要途经之一是在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灵活与变通,计划协调
对于固守以往学习习惯、不知变通的学生,通过制订相关学习计划并予以落实,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减少无效劳动。学习计划包括学科的预习、复习,作业的进度与时间安排等,应与课程进程、教师计划、上课时间相协调。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超前学习”要适当,并考虑“少吃多餐”的策略。研究的结果表明:复习记忆的效率与学习时间间隔成反比,刚读过几遍的材料只需要极少时间的复习就可恢复原有记忆。因此,把学习分段、分散进行,做到学科交叉、往复循环递进、最佳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秀学生的学习计划通常还包含身体锻炼与精神放松等内容。然而,这些“劳逸结合”的策略往往被一般学生所忽视。有些学生喜欢“开夜车”、苦读书,反而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效率。所以,计划时间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宽松度,以免产生焦虑情绪。计划可分为学期学习长计划和课后复习短安排。例如,教师应指导九年级的学生在历史与社会中考前制订复习计划,复习计划既应具有阶段性、全面性、专题性和梯度性等的要求;又应根据历史与社会教材编排体系,突出复习计划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的特点,一般考虑以时间为序进行复习为宜,尽量不要逆向复习。另外,要告诫学生像遵守法规一样落实自己的计划,不允许任何一次的懈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拓展提升,师生双赢
对于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学生,教师的循循善诱相当重要。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教师而“亲其师,信其道”,对相应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投入较多的精力,容易取得较好的成绩。在现实学校生活中,学生编班与任课教师的安排由学校决定,学生的可选择性并不大。有些学生会因教师教学风格不同采取消极态度,改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但教育研究的结果表明:一般而言,上课认真听讲比自己阅读的效果要好。其实,每一位教师都有优点,但他们都是学习的先行者,其备课与讲课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梳理、重组、精选、加工和传授的过程,这种能力是初学者所欠缺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每位教师的优点,集中精力听课,主动与教师沟通并提出教学建议,逐渐适应并喜欢各类教师。一些考生某科目中考失利,与其不太喜欢该学科教师不无关系。其实,学生欣赏教师,最大的受益者恰恰是他本人。
自己阅读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在历史与社会学习中。例如,通过对“唐的盛衰”的预习,使学生课前发现与隋相比,唐在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上的进步,初步熟悉教材,带着问题去听课,有利于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预习也可能使学生因知道了教师讲授的大概内容而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使预习中形成的偏差与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甚至出现“夹生饭”的现象,降低了学习效率,需要教师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并予以解决。
总之,教师讲课与学生自学的思维角度、方式及层面不同,但有互补性。因此,引导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师,正确把握自学与听课的关系,才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拓展与提升,达成师生“双赢”。
(五)多向思考,提纲挈领
要想改变部分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习中思路狭隘、理解片面的心智模式,提高学习效率,知识结构化、逻辑化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效率也有差异。教育界比较认同“思维地图”这种思维方式的通用性,笔者也认为它特别适合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思维地图”也称“概念地图”“脑图”或“思维导图”,是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思维内容,以把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简单地说,“思维地图”就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优秀的学生在课中或课后整理中经常用到它,是一个逻辑推理、比较与综合、加工整理的高级思维过程。
例如,笔者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国政区图”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国行政区拼图游戏,让学生对各省的形状开展丰富的联想,如浙江省的形状像带鱼头,黑龙江省的形状像天鹅,广东省的形状像大象的鼻子,台湾省的形状像黄鼠狼,云南省的形状像火鸡,山西像平行四边形,陕西像兵马俑中的跪俑,甘肃像一根肉骨头等,使学生在呵呵一笑的同时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六)纠偏修正,自我强化
关键字:新课标;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中考是学生面临的第一次人才选拔,兼具考核学生学业水平和考查学校教学质量等多重任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考的命题规律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作为一名初三数学教师,能否把握中考命题规律,能否帮助学生通过复习提高应试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1新课程改革改什么?
中考试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要想弄清中考数学命题规律,我们首先应当明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到底为数学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第一,联系生活实际,明确知识背景。新课改教材在每一个新章节的开篇添加了大量的知识背景介绍,从日常生活实际中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中,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知识背景介绍中以学校操场上的双杠、棋盘上的横线竖线、大桥上的钢索等生活中常见的几何现象作为引子,导入新的知识,立体化、生动的对相交线和平行线做了简单说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自己动手寻找答案。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教材中要求学生动手剪出三角形,并尝试着拼一拼,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中考题目中叶有很多要求学生动手拼接图形来解答的题目。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新课程教材中增加了很多需要学生进行表达和描述的教学模块。例如八年级上册中的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类题目,学生仅仅得出证明结论是远远不够的,教材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条件,找出符合全等要求的条件,并用严密精确的数学证明语言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正是其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锻炼了学生演绎推理能力。
2新课标对中考命题规律的影响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全国中考考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例如,避免了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概念性知识,增加了一些注重灵活应用的题目;去掉了难度过大、计算复杂的题目,重视考察基础知识等。下面,我们将新课程对中考命题规律的影响作如下总结:
2.1源于课本,夯实基础
中考试题中,占比重最大的仍然是基础知识题,这类题目注重考察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有些取材于教材中的习题或者例题,并进行优化改造。中考试题通过基础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多方面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例如实数运算、简单的几何性质、统计知识等等。我们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进行说明:
如: 抛物线y = a (x + 1) 2 + 2的一部分如图. 该抛物线在y 轴右侧部分与x 轴交点的坐标是
A (12, 0) B( 1, 0) C( 2, 0) D( 3, 0)
这道中考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性质,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方程式和函数图形综合考虑给出答案。这类考试题考查了基础知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函数图像,同时体现了数学学习中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的运用——数形结合,这种三基题目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数学概念明确。
2.2试题源于生活,注重应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知识要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近几年中考,情境问题和生活应用类题目出现频率大幅提高,中考试卷中开始出现一些大篇幅的总和应用题,这些题目反映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
例:某企业生产某种商品,其售价为55元,成本价为35元。在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件商品就会产生0.2m?的污水,为了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工厂决定对污水进行治理,并提出了两套方案:
一、工厂污水先净化处理后再排出,每处理1m?污水所用原料费为3元,并且每月排污设备损耗费为20000元;
二、工厂将污水排到污水厂统一处理。每处理# 1m?立方米污水需付15元的排污费。
问:工厂每月生产x件产品,每月利润为y元,分别求出依方案1和方案2 处理污水时,x与y的函数关系式;
3中考复习启示
3.1抓基础、抓重点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能力的基础,学生在一轮复习中不能眼高手低,对简单的概念和原理不以为意,应当注重基础训练,夯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升华。
3.2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想方法对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帮助学生总结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数形结合”思想、待定系数法、分类讨论法等等,提高解题能力。
3.3把握复习进度,制定复习计划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逐步加强复习深度,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初阶段要通过基础复习夯实基础,定期穿插综合类题目和探究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期阶段进行专题复习,总结模块知识规律;最后阶段进行模拟考试,调整考试状态。
4总结
新课程改革为中考数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密切关注中考命题的走向,帮助学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秀岩,中考数学命题规律探索与中考复习建议[J]. 教育研究,20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