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01:06: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化学学习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化学课;预习;听讲;复习;记忆;作业;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39-01
化学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较晚接触和学习的一门学科,由于每位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方法的差别,出现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很有兴趣,也下功夫,但学习方法不对,成绩总不理想,因此加强化学学习方法指导是十分重要的。
1.认真抓好"预习、听讲、复习、记忆、作业"五个学习常规环节
1.1"预习"。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教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听课效率;(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教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这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书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1.2"听讲"。听讲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非常重要。初三是化学系统学习的开始,只看书而不注意听讲、观察实验和思考,有的知识很难理解。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因此大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不过,在记笔记时,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听讲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集中注意力。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听讲,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去专心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
⑵要勤于思考。各位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学习内容,虽然听觉通道的畅通十分重要,但仅仅把学习的主要着眼点放在"听"的方面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是"听",充其量是听懂,听懂不一定是掌握,不一定会灵活运用。因此各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课的时候,不仅要带注意"听",而且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使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力争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真正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⑶注意教师所用的方法与思路。太多的人总是抱怨学不进去,记不住,思维转得慢,大脑不好使,吸取知识的能力太差,学习效率太低。在听讲过程中,各位学生不仅要记住教师给出的结论,更应该注意教师得出这个结论所用的思路和方法,这样的听课就能够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那种只知道记答案、得数,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忽视学习思维方法的听讲是难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⑷积极地回答和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各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各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了解各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通常会向各位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有时也会鼓励各位学生自己提出相关的问题,对此,各位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讨论和回答问题。同时,各位学生也要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答案,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有悟才能进。"
1.3"复习"。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它是使各位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通常分为常规复习、单元复习和总复习。常规复习指各位学生每天放学后对当天所学知识的复习,常规复习每天所花时间不多,但十分重要,贵在持之以恒。
1.4"记忆"。化学学科中有不少需要记忆的概念、符号、数据、化学方程式等。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的遗忘率达55、8%,保留率为44、2%,第二天以后的遗忘率为66、3%,保留率为33、7%,一个月后的保留率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因此,及时复习和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作业"。作业是各位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即学懂会用的体现,通过做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活化知识;能学习解题方法,发展思维,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做题的过程是各位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对各位学生而言,做题后不要满足于解法、答案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要理顺所做解题目题的思路、逻辑关系和类型,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迁移知识。做题还要善于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功经验,二是失败教训。如果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积累成错题集,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题再重新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把已经掌握的题做上标记进行淘汰,使不会的题逐渐减少,直到减少到零,既有针对性,又节省时间,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学习方法与化学规律的发现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化学学发展史,化学学家的每一次发现都离不开观察、实验、思考和迁移。在化学学习时,观察是学习的开始,思维是学习的关系,实验是学习的手段,迁移是学习的目的。
一、观察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在反复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察既然如此重要,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应掌握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1.迅速。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这就要求有很快的观察速度。
2.准确。就是要缩小由于观察带来的误差。
3.深刻。就是要抓住那些往往是比较隐蔽的现象而往往又是本质的化学过程。例如浮沉子实验中,当用手压下瓶口的橡皮膜时,浮沉子会下沉。而下压引起下沉的本质是下压使浮沉子上部的空气柱的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所至。
4.仔细。有些化学现象的变化不明显,要求仔细观察,并能分辨出细微差别。
二、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思维活动也有一定的方法。
化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形成化学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化学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在整个化学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化学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和发散思维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
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化学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
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串联电路中,阻值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小;并联电路中,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小,阻值小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三、实验
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知识的源泉,加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时代特征,又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样,实验也是形成化学概念、建立化学规律的重要方法,化学学习就是通对化学现象、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也可以来源于实验提供的化学事实。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常来自复杂的运动形态,本质的、非本质的因素通常交融在一起,仅通过这种途径形成概念、建立规律有相当的困难。而实验则可提供经过简化和纯化了的感性材料,它能使学生对化学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例如,初中化学教材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直接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声音的发生是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杠杆平衡条件是由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归纳和必要的数学处理得到的结论;液体的压强是先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
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则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化学学习时,要求做到如下几点:1.认真观察课堂演示实验;2.独立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勤动手、敢动手;3.自己设计和制作某些简单模型或玩具;4.逐步养成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习惯。
四、迁移
迁移就是基本原理在其它条件下的运用。俗话说“学以致用”,就是将所学知识、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去,其本质就是迁移。在化学学科中,有许多内容体现了迁移原则,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知识的迁移
化学知识的迁移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应用化学知识解题。化学教材中,单元、章节后均有习题。其二,应用化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例如,日食和月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物态变化原因可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海市蜃楼奇观可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其三,应用化学知识设计制作各类产品。例如,根据热传递原理制成了保温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了发电机、电子测量仪表等;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制成了温度计;根据光的折射、反射原理制成了照相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等。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的内容、了解重点与难点,增强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从而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在濒临取消的情况下重新崛起,成为一所全国闻名的优秀中学,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开发了学生的预习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课前会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听课有针对性地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我在讲授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时,先提出一个问题:物质在水中能不能燃烧?让学生小组讨论,反馈讨论结果。我从学生的观点中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但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却认为:好的成绩就是要让学生多做题,见多识广,题目做多了,学生就能考出好的成绩。其实这样的做法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只会做套路题,思维形成定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引导探究,可以诱导学生步步深入,直至探究出本质东西来。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跳出题海,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四、引导学生有效地复习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还要注意复习方法。复习时要避免机械重复,每一次复习都应给予新的信息,提出新的要求,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好知识。复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问题和练习。例如:在《溶液》的复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如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2)铁加入稀硫酸中,溶质是铁、溶剂是硫酸。
(3)洗涤剂可溶解油污。
(4)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任何溶质。
(5)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方法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要想提高预习的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学情,在预习前,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要使学生有目的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第五单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我采用导学巩固的方法。在预习导引中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什么?(2)计算的基本步骤分哪几步?(3)你认为在计算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最关键的?(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有哪一些?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老师讲解来消化,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HT〗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
三、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首先,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式符号,排除与题目所求无关的干扰信息。其次,解题时还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的知识点、公式或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第三,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
四、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下面介绍中学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逆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例如,讲到氧化物的时候知道氧化物中一定有氧元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逆向的角度提出含氧的物质是不是都是氧化物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对氧化物很好的理解。
方法二: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地提出问题。由于“异常点”中往往隐含许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例如,比较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查找异常点提出问题。又如同样是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需要塞棉花,而用氯酸钾不要呢?这些都能反映出很多的问题。
方法三: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氧气和臭氧均为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其性质是否一样?”又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是否一样?”
方法四: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质往往有多种,而且某种物质通常具有多种属性。课本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对有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罗列。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穷追不舍,发现问题。例如,课本中有谈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里说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那么,“除了分子之外,还有那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呢?”
方法五: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现象?”等等。
方法六: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物质结构、性质和物质的用途之间存在下列关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于是,学习过程中,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来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到事物的“果”。如进行氧气用途的学习时,可以提出“氧气为何可以用于炼铁、航天和气焊?”问题。
方法七: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
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所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概念的对象范围。如“单质”和“分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提问:(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
关键词:化学 学习 方法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但自学能力较差,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化学来说,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情况下,学生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接受化学这门学科。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困难,到学完初中化学了,仍会有学生说出“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我似乎没有摸到一点学化学的门路”等类似的话。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
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花了5~10min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习预习前,我都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一节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预习题纲: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点?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所组成的?4、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异性?5、无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质?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列举它们的用途。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时有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的味道,既有重点,又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富于思考性。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培养。
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学习中,我们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由学生们讨论、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
初中化学,要的就是一个字——记。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少,试题类型也不多,只要你能记住,当你再次见到同一类型的题目时,你就不用绞尽脑汁去思考,只要按照你记住的解题思路,问题就迎刃而解。
来到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度加深了,单从方程式来看,就比初中多了几十倍,因此单凭一个“记”字是不能把高中化学学好的。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应该“理解记忆”。高中化学学习的大都是物质的本质,以及为什么会产生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如反应2H2+O22H2O,可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中引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又是怎样生成水的?为什么反应是放出热量的?放出多少热量呢?……
高中化学比起初中化学更讲究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对高中化学不得不讲究“死学活用”。比如在学习氨气的制法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氮肥的使用——把氨气的制取方法和氨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对某些物质的腐蚀性联系在一起。我相信通过学以致用,我们对所学知识会理解和巩固得更好。
学好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还需要搞“题海战术”。我们应该多做题,在做题中寻找经验,在做题中寻找自己的不足。我们应该重视每一道错题,因为错题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告诉我们在哪里还有欠缺。我相信,只要肯多做题,只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只要你愿意弥补自己的漏洞,就没有学不好的化学。
高中化学还要注重实验。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不光要看懂老师课堂上演示的实验,每一个要自己动手的实验还要弄明白原理,掌握操作步骤,学会创新设计等。
关键词:化学 方法 指导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了解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与生产、生活的挂席越来越密切,人们的衣、食、住、行,可以说离开了化学简直是“寸步难行”。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可以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二、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1、勤于预习
(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2、听好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所以,听课时,要做到:
(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
(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如金属活动顺序表可分类三句: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为了帮助记忆,课堂上要适当做笔记,主要是准确记下老师板书的课堂小结、得出结论和讲解的特例等。对重点和疑难点要标记,课后研讨要突破疑难,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里条理分明而有系统,就达到了听课的目的。
3、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多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要牢记化学的各个名词,定义,并且要仔细加以区分,比如化合物,纯净物,单质,混合物,它们的定义不但牢记,还要加以区分,比较,要扣定义里面字眼,谁包括谁都要搞清。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必须牢记的,要会默写,条件(加热、光照、催化剂),箭头(可逆,不可逆)都需要注意,化学中的公式,就像记忆数学公式那样把它理解,记住,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4、重视实验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能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去做好实验工作呢?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
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老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学习和模仿。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要认真分析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现象。要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弄清现象与结论的区别并进行比较和分析。要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来推断和检验有关物质。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引发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在内心深处扎下爱好化学的种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学生更热衷于通过动手实验来认识事物,从这一点出发,我觉的教师通过实验巧设化学场景,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到《纳与水反应》这一节课的时候,在一开始的教学引入中设置了一个魔幻的场景:先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展示了一位神秘的具有”超能力“的巫婆抓鬼的场景,巫婆先是拿出一个碗,然后装模做样的滴入灵液,之后将所谓的吸血丹放入碗中,发出“嘶嘶”的声音,不一会,灵液变红了,这时候巫婆又向众人蛊惑说鬼已经被她杀死。视频放后之后,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初中生已经接受了无神论的教育,自然不会相信鬼怪的传言,但水中燃烧的吸血丹和变红的灵液又让学生觉的与常识不符,强烈的好奇心引导着学生急欲知道谜底,这个时候我再讲授纳与水的化学反应,学生自然用心听解。巧妙的设置场景,即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达到令人满意的授课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对于化学课而言,我觉的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自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我在教学主主要采取以下两种作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是对于教材中难度不大的文字知识,只给出学习提纲;二是对于教材中难度不大的实验知识,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比如在学习到氧气的制取、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等试验时,我会首先让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的安排,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实验课上依据学生的问题让大家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实验来验证结果。同时,我还把课本中一部分安全的验证实验改为学生自主试验,比如石蕊遇酸变化、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混浊等验证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结果。通过自学,学生能极大的增强自信心,同时由于自己动手操作,对化学原理和实验结果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更重要的长期坚持下来,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重视学习规律
化学课的学习由三部分组成,即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其中课前预习是基础,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后复习是总结,尊重学习规律,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学好初中化学。一是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时除了要把课程内容深入了解一遍,还应该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去听讲,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记笔记的效率,知道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听课效率会较原来有较大的提升。二是课堂认真听讲,课堂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学生要想学好化学,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不但要记忆知识点,还要紧跟老师的思路,学习老师的分析方法和解题突破点,边听课边做笔记,对于没有听懂或是没有及时记下的知识点,要充分利用课后或是课下时间及时向老师或是同学请教。三是做好课后复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往往忽略这项内容,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已经讲过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再去看,殊不知温故才能知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的,而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因人而异,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复习、去总结,找出自己知识点的薄弱所在,这样才能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
四、化学学习要以课本为纲
课本是化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看课本,认为课本上讲的都是基础知识,无关紧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课本是经过很多专家多年研究之后才制定下来的,上面语言简炼,分析到位,实例又具有代表性,学生抛开课本去学化学,是不可能学好的,只有重视课本,深入研究课本,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课本的内容的学习:一是抓住框架,也就是抓住重点,这样能让学生从整体理清知识的脉络;二是看书要细致,包括课下的小字批注以及插图都了认真阅读;三是注意思考,课本是上讲解的都是代表性很强的知识,在阅读时不能读死书,要学会思考,找出规律,这样才能做到知识的迁移,将课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五、重视化学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