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内部审计先进交流材料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20 09:55: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内部审计先进交流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内部审计先进交流材料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档案管理

一、内审档案在企业审计工作中的作用

企业内审档案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内部审计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考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研究内部审计工作历史的重要依据。建立完整而系统的企业内审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为企业内部的连续审计提供资料

企业内审档案包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所有重要资料,它系统而完整地反映了企业内部审计过程的基本情况。它可以作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复核和备查的依据,也可以为有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审计情况提供证明材料。企业中有些审计项目如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预决算项目审计等,连续性很强,为了缩短审计周期,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以前年度的审计档案进行审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为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积累资料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档案,可以较为系统地总结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律,为企业的规范管理创造条件。

(三)为企业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提供素材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而审计实践的具体详细记录就体现在审计档案中。企业内审档案所积累的各种案例资料,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学术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公司在审计工作中用到的事前审计调查不仅提供了数字依据,还对审计过程中的事项作了详细记录。

二、企业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企业在履行内部审计职能过程中,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审计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研究探索较少及领导重视不够,从总体上说,审计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还比较落后,处于不完善状态,还有许多方面不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对内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单位领导和审计人员对审计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常常忽视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只注重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认为只要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审计意见,作出了审计决定,该审计项目就结束了。相对而言忽视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甚至认为审计工作过程中大量原始凭证的整理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不把审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二)内审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首先是缺少专职人员。许多单位没有专职的内审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重要的审计工作资料都存放在个人手里,没有统一归档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员的变动,许多重要资料逐渐散失。其次是职责不明确。有的单位虽有专门的审计档案人员,但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业务不熟悉,对审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标准不清楚,工作随意性较大,很多应该归档的资料没有及时收集起来。再次是设施不完善。文件资料到处堆放,时间稍长,难免丢失。

(三)内审档案管理方法不科学

由于内审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兼职的,没有经过档案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不懂得档案的基本操作规程,使得整理出来的审计档案既不便于查找利用。

三、改善企业内审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增强对企业内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内审档案是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要改变过去“重审计、轻归档”的观念,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归档工作。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使领导和员工树立起良好的审计档案意识,按照《关于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的办法,实行谁审计谁立卷、边审计边收集整理、审结卷成的原则,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二)加强内审档案的领导管理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内审业务量逐年增加,分管领导应该将内审档案管理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安排既懂审计业务又懂档案业务的专人从事这项工作,明确内审档案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组织档案人员学习交流经验。

(三)培养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

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项目时,要时刻注意积累审计资料,把在审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信函、笔录、凭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包括批件、定稿、重要修改稿、照片收集齐全,并且把审计后的各类资料按档案单元的项目、内容一一分理出来,确定需要立卷归档的材料。专(兼)职档案人员在档案的整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立卷归档内容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立卷归档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审计组卷,加深对案卷内容的了解,熟悉审计档案内容,为本单位正常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服务。

(四)健全管理制度

要使内审档案工作上规格、上水平,首先要建立内审档案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保密制度,采用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保管档案,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

(五)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对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对做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并与工资晋升、职务升迁、评选先进等挂钩,这样可以改善内审档案人员的待遇,发挥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改进企业内审档案管理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档案的搜集、整理、信息加工、编制索引等方面具有高效率的优势,因此,企业内审档案管理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当前各企业对审计文件的管理和利用仍然采用“双轨制”,即文件电子数据与文件实物载体同时并存。但是,从长远来看,数据存储技术的成熟、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电子文件将大量增加,很有可能取代纸质文件。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必须转变文件、档案的管理方式。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管理方式。

(七)提高企业内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做好内审档案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制度健全是保障,人员素质是关键。审计档案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内容繁杂琐碎的工作,需要一支业务熟练、工作细致、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审计档案员队伍。同时,还要加强审计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为适应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需要,必须对档案人员进行专门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否则无法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泽亮,关于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之我见,市场论坛,2008(8).

第2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95-0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并茁壮地成长,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也愈发被凸显出来,人们也开始逐步意识到,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中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以至于其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非常短暂,民营企业实行内部审计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做出的一种具有随意性的主动抉择。中国民营企业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而渲染上具有“三缘关系”色彩的高度集中产权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等不同于国有企业的特征,从而导致其在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审计目标定位不准确、机构设置混乱、人员配置不足、审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落后等等。同时,民营企业缺少审计协会的指引和协助,行业间尚未搭建内部审计的交流和沟通平台,这些不利的外部环境也造成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相对缓慢,落后于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所以说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各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在未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一、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中国民营企业随着其规模的日益壮大而愈来愈注重自身的规范发展,但是内部审计在规范其自身发展和增加其价值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认可。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是其做出的一种满足其本身生产、运营和治理需求出于自愿的内在性选择,目前中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硬性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理论及制度对其进行规范、支持和引导,因此,民营企业对待内部审计的态度各不相同。一部分民营企业主的态度是觉得企业的资产包括负债甚至是商誉等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他们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在管理,根本没有必要开展内部审计来自己审计自己。另一部分的态度则是为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而直接选择不开展内部审计。另外,尽管有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对其认识存在偏差,导致目标定位不准确,进而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民营企业不仅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而且建设了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的现代企业制度,然而对内部审计的目标不明确,还是定位在监督和检查这两项职能上,导致内部审计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提升组织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增加组织价值的功能。综上所述,当前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目标定位还处在一个模糊的非理性时期。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混乱、独立性差

中国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还处在一个模糊的非理性时期,可知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依旧不足,部分民营企业对待内部审计的态度是非常随意的,他们想不想以及想怎样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都是其主观行为,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出现不仅在时间上晚于国有企业而且在机构设置上缺少规范性和独立性,比较混乱。现在,很多民营企业为了简化部门或者是节约成本,并没有在企业内部专门设置审计机构及审计专职岗,而是采用部门合并制度来确定组织结构,将内审部门融入到其他财务相关部门,内审人员也是由财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临时抽调或者兼任。还有些虽然独立设置内审部门,而且将其直接归属于决策层或者监督层领导并向他们直接汇报工作,但是其并没有根据企业自有特点因地制宜的设置内审机构从而导致独立性流于形式。总而言之,内部审计机构的混乱设置非常容易造成内审人员职责不明确、工作效率和效果不佳等弊端,进而难以实现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安排及全面规划。

(三)内部审计业务缺乏规范性

中国当前的形势来看,并没有建立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规范和制度,这也就导致民营企业在确定相关部门时没有很好的规划,缺少组织性和纪律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进度和效率。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内部审计无章可循。中国当前还没有相关方面的详细准则,缺乏一套完整细化的制度,这就使得民营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没有依据可以参考,而且在工作中得不到相关组织的引导,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和协会之间都没有形成一个互相学习的沟通渠道。所以,民I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不需要考虑规章准则,比较具有自由性和自主性,缺少相应的审计规划,业务流程也参差不齐。另一面就是审计流程不够系统化、统一化。这种问题在很多民营企业内部都存在,尤其是业务量少,规模相对也较小的民营企业,这种小企业还没有完整的管理组织和管理流程,所以对于内部审计完全单凭企业自己裁断。在准备进行审计时,采用的并不是书面形式,没有标准的规划流程和相应的告知证明,只是口头说明而已。而正式开始审计后,并不重视对于审计底稿的编写工作,只是简略填写甚至就不填写。在审计工作完成后,并不会根据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或组织交流,编写的底稿也没有进行妥善的保管,以上这些问题会导致最终得到的审计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无法完整全面地反映企业审计的内容和质量。

第3篇

第二条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单位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和约束机制的重要环节。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类国有卫生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第三条下列单位应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数额和人员总编制内设立独立的、与本单位财务机构相同级别的内部审计机构:

(一)审计机关未设派出机构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二)二级乙等以上的医院和财务收支数额较大的预防保健机构;

(三)卫生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有资产占控股权或者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四)卫生部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大、中专院校;

(五)财务收支数额较大或者所属单位较多的国家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六)其他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

审计业务较少的单位,应当设置职级相应的专职内部审计人员。

第四条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务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及时批复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并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内部审计所需经费应予保证。

第六条驻卫生部审计局负责领导卫生部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对全国卫生系统内部审计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类卫生单位的审计机构负责领导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并对本地区卫生系统的内部审计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卫生行政部门的审计机构依法对本系统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职责是:

(一)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起草本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制定本系统内部审计准则;

(二)指导和监督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及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三)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培训内部审认人员;

(四)总结、交流、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经验,表彰本系统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组织进行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

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一)财务计划或者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二)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

(三)国家财经法规和部门、单位财经规章制度的执行;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

(五)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和管理;

(六)经济效益评价和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七)建设项目、修缮工作的预(概)算、决算;

(八)经济合同签订和执行;

(九)其他审计事项。

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本单位与境内、外经济组织兴办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合作项目等合同执行情况、资产经营状况及其效益,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审计调查;办理审计机关或者上级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项。

第十一条在审计管辖范围内,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

(一)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二)审核凭证、帐表、决算,检查资金和财产,检测财务会计软件,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

(三)参加与经济事项有关的会议;

(四)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五)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经部门或者单位负责人同意,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六)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七)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八)对模范遵守财经法规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和严重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

(九)对审计工作的重大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审计机关反映;

(十)部门、单位可以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经济处理、处罚的权限;

(十一)参加部门或者单位对经营成果、财务管理先进单位的评审工作。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程序:

(一)根据上级部署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审计项目计划,报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二)实施审计前,应当通知被审计单位;

(三)对审计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可以随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审计终结,写出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报告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送交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将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送领导审批。经批准的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送达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和采纳;

(五)对主要项目进行后续审计,检查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

(六)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向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负责人提出,该负责人应当在20日内作出处理意见。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机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应当建立审计档案,按照规定管理。

第十四条任免或调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事前征求上级审计主管部门或者单位的意见。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考评和聘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内部审计人员可享受外勤补贴。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

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其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基建工程;内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8. 002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8- 0003 -02

1 引 言

高校基建工程审计是受学校委托,代表学校,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运用特定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过程及工程结算进行控制、监督、评价的管理活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新校区建设。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和老校区的维修改造,使许多高校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如何对巨额的建设资金进行管理,降低投资损失,提高投资效益,保护学校利益,给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 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在高校基建工程建设中,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是对竣工后造价的审计,是一种事后审计,没有做到基建工程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所以,采用这种审计方式不能掌握建设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及施工等阶段的准确情况,无法做出有效、正确的监督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建设资金损失,同时容易给腐败留下可乘之机。形成这种事后审计现状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审计机构独立性差,学校重视不够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组织机构严格遵循独立审计的原则和行为规范,项目管理的各具体部门保持相对独立的组织关系,旨在更好地保障和发挥审计工作监督和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但是,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同纪检或财务合署办公,机构尚未真正独立设置,在履行审计职责时,一定程度地受到机构隶属关系的干扰。另外,尽管高校领导逐渐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地位与作用,加强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宣传,但仍然对高校审计工作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技术设施、经费保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限制了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和职能发挥。另外,各基建工程管理部门对审计部门认识不准确、定位偏颇,存在抵触心理,工作上协调配合有待加强,所以,要想将审计工作从事后造价审计扩展到工程全过程审计,就必须转变高校对内审部门的认识。

2.2 审计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低

受高校编制限制,从事工程审计工作的人员数量相对有限,其中,绝大多数高校工程审计人员人数相对工作量来说严重不足,工程审计人员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在专业结构配置方面,有不少高校工程审计是由财务审计人员兼职的,即使部分工程审计人员是工程专业的,但具有全国注册造价师或注册建造师资格的,也微乎其微。同时具备管理、工程、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业务素质高的基建审计人员极少,致使高校基建内审工作专业性差,业务能力低,工作仅限于工程造价审计领域,进行深入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存在很大难度。

2.3 内控制度不健全

高校开展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工作,主要是依据国家审计署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进行的。由于缺乏专门工程审计实施细则,加之高校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实施办法不健全,在审计监督的关键控制点和程序上含糊不清。例如高校工程管理中经常出现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已经发生,甚至已经隐蔽或结束,但相应手续迟迟不办理的现象,因而造成审计取证难度大、取得的证据不真实或质量不高、材料询价出入较大等难题。建立、健全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制度,才能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度”可“量”,才能使各工程管理部门按部就班与审计部门配合完成工程全过程审计。

2.4 审计思想陈旧、方法落后

目前,还有高校的审计人员因为观念陈旧不能很好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结算审计,仍采用传统的手工计算,即在工程项目竣工以后,按照审计程序收集资料手工计算工程量,翻阅纸质工程定额、造价信息等,造成结算审计速度慢、效率低、准确性差。面对当前高校如此巨大的基建任务和复杂的建筑工程,这种滞后的审计方法已严重制约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

3 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的措施与对策

3.1 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确保审计客观公正

高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组织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两个方面,组织上的独立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精神上的独立能够使内部审计人员解放思想、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设置了独立的审计部门,能确保审计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时不受到其他组织关系的制约和干扰,消除在思想和精神上的顾虑,放开手脚,真正地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履行审计职责,提高审计客观公正性,保证审计质量、审计效率。

3.2 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创造良好审计外部环境

一个和谐的外部审计环境是做好高校基建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而这离不开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理解及支持。所以也要求审计部门本身要利用各种媒介和方式加强基建审计的宣传,更多与相关部门交流、沟通,搞好配合与协作关系,让领导和相关部门真正认识到审计工作的性质、意义,体会到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相关工程管理人员不仅愿意在工程结算时配合审计工作,而且在基建工程全过程也会积极主动要求被审计监督,防范各个岗位的职业风险,实现基建投资全过程跟踪审计,共同保护学校利益。

3.3 重视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工程审计涉及工程建设的各个专业,知识面宽,政策性强,技术难度大,所以要求审计人员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面对当前高校审计队伍的困境和现代内部审计要求,落实审计人才发展战略已成为工程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不断推进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强化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①充实内部审计人员,将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素质好、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部门,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内审与外审相结合,利用外审机构的特点和长处,弥补内部审计力量的不足。②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审计人员只有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应做到“四个结合”:定期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应用法规文件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培养业务素质与遵守职业道德相结合。

3.4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章办事

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审计工作是对工程项目从立项报批到竣工决算审计的系统监督活动。在这种复杂的审计监督系统中要做好工作,要求内审部门结合各自学校不同的审计内容,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审计程序,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减少内审工作的风险,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笔者认为重点需要建立的全过程审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开工通知制度:大型新建项目和大型专项维修工程在开工前,报审计开工通知书,同时报送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等文件,审计人员在了解工程基本情况后,开工时根据审计工作需要与项目主管人员到现场勘查。

(2)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审计制度:工程发生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当时,通知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根据工程情况和审计需要,决定是否到施工现场,如不需到现场的,工程主管单位将签批后变更单或签证单报审计备案;如需到现场的,会同工程主管单位现场核对后,工程主管单位将签批后变更单或签证单报审计备案。如果工程发生重大变更,引起造价增加可能超出工程投资时,变更前应先会同有关单位确定变更方案,报学校落实经费后方可实施。

(3)隐蔽工程审计制度:新建项目和大型维修工程必须按照工程验收规范,工程中重点部位、工程量大、工程造价高的隐蔽工程,三方验收合格,隐蔽前一天通知审计人员进行现场复核,完成相应的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并报审计备案后,方可隐蔽。

(4)大型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审计制度:审计参加招标采购或询价采购的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时,通知审计人员进行复核后,完成进场验收手续报审计备案。

3.5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审计的质量与水平

当前高校基建工程内审工作量大而复杂,要求审计人员应当思想开放、勇于创新,运用现代化手段实施工程审计。一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学会使用审计、建筑工程相关软件,探索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相应的审计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开通各种信息渠道,如查看“国家审计署”、“建设部”、“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等网站,订阅合适的内审杂志,了解国家政策和市场行情,定期组织同行业务交流会,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另外,在跟踪审计中,利用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先进设备,可以极大方便审计取证工作。不断推进审计办公自动化、公文流转无纸化和信息交换网络化,弥补高校工程审计人员的不足,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4 结 语

要解决高校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多层次、多角度地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基建工程管理中的监督和服务职能,使高校的审计部门真正发挥为高校基建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做好高校基建管理的经济卫士。

主要参考文献

[1]虞志霞,陆惠民. 从审计角度看高校工程投资管理[J].基建优化.2007,28(4).

第5篇

随着企事业单位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经营资产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上级管理者和下级管理者之间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基于加强内部管理、防范控制风险的需要,内部审计便应运而生。[1]大型房地产集团公司内部存在层层委托关系,如果没有监督就会滋生虚报业绩、拖延回款、破底价售房、成本费用失控等管理效率低下行为和贪污舞弊事件。由于企业规模大、生产经营复杂、员工众多、所属分子公司遍布全国各地,所有者很难进行全面、深入地管理,实际工作中经常顾此失彼。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助于所有者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价值增值的目标。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2]这标志着内部审计已从最初的财务收支审计、经营审计领域的审计监督扩展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确认和咨询领域,其工作目标是为企业增加价值。

通过内部审计工作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价值增值目标,是企业所有者和高层管理者的迫切需求,也体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价值。要实现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值的核心价值,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向实践要效益。本文通过对增值型内部审计发挥实效的基础条件、具体应用方法和对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增值成果进行研究,提供增值型内部审计实务工作可资借鉴的途径。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发挥实效的基础条件

(一)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合理设置内审机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保障内审实施力度

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价值链中是一项间接、辅助活动。要发挥审计监督和风险防范的作用,必须得到集团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将内部审计机构独立设置,不隶属于任何业务管理部门,由集团副总裁主管,审计结果直接向总裁汇报。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创造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得到集团所属各地产及物业公司各级领导和同事的积极配合,有利于内审工作的深入开展,调查取证的畅行无阻,达到加大内审力度,挖掘管理问题的目的。

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和权限、审计人员岗位职责、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的要求,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制定审计成果报告、反馈、整改、跟踪落实的机制。便于内审工作高效、统一的开展工作。

(二)突破惯性思想和习惯做法的束缚,摆脱畏难情绪的影响,勇于鲜明地提出内审观点,在实践中验证其正确性

中国社会素有看重“人情面子”的传统,人的本能又是趋利避害的。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在遇到他人利用内部管控的薄弱环节投机取巧、营私舞弊时,大多采用明哲保身的做法,认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免得惹麻烦。久而久之,这些没有被反映出来的管理控制漏洞,侵蚀了企业的巨额资产,还被当作“受欢迎”的惯例保留下来,并以讹传讹地成为后续工作的参照样本。长此以往,企业的价值必然在侵占和漠视中消减。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监督者、服务者,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打破陈腐观念的束缚,不畏艰难,勇于直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为准绳,旗帜鲜明地提出经营管控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涉及的责任单位及人员和整改处罚建议。将内审结论向集团主管领导汇报并取得支持,与集团本部各业务管理中心及所属被审计的分子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交流、反馈、讨论,推动集团各业务管理中心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的设计与执行,清查、处理违规违纪事件和责任人,达到为企业增加价值的目标。

(三)内部审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

要实现增值型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目标,关键的因素在人。内审机构要建立一支职业道德良好、专业胜任能力强的内审专业团队。内审人员要不媚上欺下、不受金钱利益的诱惑、不徇私情,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内审人员更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法律法规、集团公司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业务管控流程、预算控制指标等控制文件的要求,明确房地产行业取得土地、规证办理、工程建设、结算付款、营销策划、销售回款、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各环节的关键管控节点、管控方式、经济利益流向及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和舞弊的事项和方式,总结实践经验并培养审计对存在问题的敏感性,不遗漏重大管控问题。

三、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内审计划阶段

(1)在编制审计方案时,要突出内审工作的增值目标,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内部审计工作要跟上企业前进的步伐,把企业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为审计重点领域。因此,审计方案中的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应主要确定为内部控制审计、效益审计及为特定经营管理目标服务的专项审计内容,体现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值的战略目标。由于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内部,对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管控流程和业务标准比较熟悉,被审计对象和经营业务相对比较固定,审计方案要借助内审工作开展贴近企业的优势,及时、准确地判断出企业内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有针对性地组织审计工作,以发现企业管理上的漏洞,提出改进建议和整改措施,为改善经营管理、实现组织目标作好审计监督和咨询服务。

(2)在确定审计对象时,要抓住经营管理关键点,发挥内部审计的防范职能。增值型内部审计要围绕企业经营中心、融入经营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房地产行业的关键业务包括:工程建设、营销策划、销售回款、资金管理等,涉及的主要风险包括:越权审批、虚假合同、成本失控、虚报冒领、破底价销售、拖欠回款、截留、挪用资金等。内审工作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关键业务和主要经营风险,以关键管控节点为审计对象,确定各项业务是否达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效果,是否实现业务操作过程的公开透明。[3]

(3)合理进行审计分工,充分发挥内审人员积极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对一个企业多年度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全面审查。“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保证审计质量,发现、证实并解决问题,就要依靠内部审计团队分工协作的力量。在审计分工中,着重考虑每个内审人员擅长的业务领域和希望参与的审计调查,结合其知识、技能和意愿程度,使内审人员在工作中一展所长,充分发挥内审人员积极性。以工程建设、销售回款、营销策划、资金管理等各业务管理板块及其管控要点划分各内审人员的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实施审计工作责任到人,促使审计人员对所审查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主动深入地分析、思考和充分详细地沟通、验证,获取对企业管理有价值的信息和成果。

(二)内审实施阶段

(1)重视访谈、举报等沟通交流手段的应用,充分获取审计参考信息,打开审计取证渠道。在审计过程中,内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和基层人员就本部门的业务状况、管控模式、日常操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充分的访谈。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审计人员能够获得访谈对象的即时反馈,是快速获得第一手材料、迅速打开审计工作思路、确定审计关注重点的便捷手段。访谈的形式和内容灵活多样,不局限于规章制度、管控流程、文件资料,更延伸为大到地方政策、区域经济对本企业经营的影响,小到人际关系、个人意图对具体事务产生的结果,外延到施工单位、供应商的合作情况、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评价与反馈。对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了解,有助于多角度看问题,将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差异和问题关键点,进行验证,形成结论。举报是企业人员和知情人士反映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形式,可以使内部审计人员迅速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查出重大违法违纪事件。所以,一定要保持举报渠道畅通。要向被审计单位全体员工公布举报接收人的各种联系方式,包括:手机、QQ、电子邮箱等。更重要的是,内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要一贯表现出客观、公正,刚直不阿的良好品质和对违规违纪事项一查到底的决心。使被审计单位人员看在眼里,取得他们的信任,建立他们反映问题的信心,才能获得关键有用的审计资料。

(2)重视实地察看对访谈信息及文件资料的验证作用,获取真实的经营管理现状,从中发现管控问题。以往传统审计方法注重对审批、合同、发票、财务账册、会计报表的查阅和分析,把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局限在办公室里,往往被一些假造的资料蒙蔽,看不到企业运营的真实状况。只有走出办公室,到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实地察看,才能发现那些没有记载在文件资料上的管控漏洞和企业刻意隐瞒,企图浑水摸鱼的管控问题和舞弊线索。生产经营现场反映的是最真实的企业运营状况和无可辩驳的事实,内审人员要提高审计质量,获取对改善企业管理、提升企业价值最有用的信息,就必须到现场去调查取证,分析问题。

(3)充分利用各类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得企业经营及管控的信息与数据,对集团所属各分子公司经营情况进行持续监控,起到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随着企业办公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的发展,集团公司对网络版、移动版的OA审批系统、财务软件系统、明源售楼系统和工程成本系统逐步升级完善,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国内任何地点接入互联网,调阅集团公司所属分子公司的所有账务资料、OA审批文件、可售资产、销售及回款的时间和金额数据、营销及工程成本预算、合同、结算、付款等相关资料,极大地方便了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实时取得。内审人员应该经常性地调取相关的管控、业务及财务资料,经常性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做“体检”,扫描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4)丰富和发展内部审计的调查取证方法,利用先进技术,及时取得鲜活的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以往传统审计局限于取得文件资料复印件、企业管理层声明、情况说明等纸质审计证据。随着审计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审计工作更贴近真实情况的要求,内审人员应掌握更加灵活多样的取证方法,发展出对访谈和电话回访的录音取证,对实地察看情况的现场照片取证、对具体物资和作业的测量取证等取证方法和工作成果。内审人员取得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来说明存在的问题,才能增强企业管理者对事实的认可,对问题的重视,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增加价值。

(三)审计报告阶段

内审人员要以充分验证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客观、公正地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内容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用规范语言,建立审计权威。应着重于深入阐述所发现问题的事实、性质、原因、风险及影响程度、涉及责任人员以及改进建议。不仅要以书面形式提出报告上交管理层,更重要的是向集团公司最高管理层当面口头汇报内审工作成果,与管理层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思想交流,让审计理念和管理建议深入到最高管理层的管理意识中去,转化到对企业价值提升有益的行动中来。

内部审计要实现为企业增值的目标,必须得到集团公司领导的支持,切实推动审计成果的落实。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提出反馈意见和整改措施,要求集团本部各职能管理中心对应提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方案并进行落实。这样才能提升管理、堵塞漏洞、震慑人心、杜绝舞弊事件的产生,挽回或预防经济损失,增加企业价值。

四、增值型内部审计对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增值成果

(一)查处违规舞弊行为,挽回经济损失,防范经营风险

内审人员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工作,为企业查出高价采购、指定分包、垄断供应、虚报冒领、超标准发放奖金、福利等违规舞弊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处罚建议,帮助制止了侵占企业资产的行为,挽回经济损失,防范经营风险。

(二)起到威慑作用,提高经营管理者对管理制度建设和遵守方面的管控意识,提高工作绩效

内部审计作为集团最高管理层授权的独立监督部门,客观上会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现实和潜在的威慑作用,促使他们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和工作秩序,并努力改善管理、提升工作绩效。

(三)为集团公司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当好参谋,发挥提升管理、防范风险的服务职能

内部审计工作经常深入集团所属各分子公司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对各项业务管控流程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在总结企业共性问题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对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方面提出管理建议,做好咨询服务,提高集团公司的管理效率与效果。

五、结论及建议

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措施

1.概述

审计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定义,其中公认最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引用的是美国会计学会在1972年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我国商业银行从股份制改革以来,建立了大型组织内部控制系统以及培养了一批优秀内部审计员工,内部审计人员负责调查整个公司每一个部门以及其他组织单位的运营效率,他们不断地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和测试,与公司高层领导商讨公司内部审计标准和问题、开展多种咨询活动、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通过系统化的评估以实现其职能,目的在于控制和解决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银行内部控制。

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2.1银行内部审计管理与机构配置

商业银行审计机构包括银行监管机构以及内部和外部审计机构。一般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都设有审计中心(审计部)等机构进行内部审计,该部门可以独立地评估组织内部控制系统,几乎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必备机构。内部审计必须是客观和公正的,这意味着它应该执行相对独立的工作,不受其他组织干扰。内部审计小组的成员不得参加银行系统运营操作或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在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上,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实现了人员统一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和各机构审计员的专业水平是对银行的整个内部审计部门能够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此外,审计部门经理应该根据审计人员工作活动的日常表现对其所在部门的审计人员进行考核。审计计划正式制定必须是书面的,部门员工必须按时接受定期培训,专业能力必须得到保证。银行的审计中心(审计处)应主动告知审计计划的进度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目标实现情况。

2.2银行内部审计内容多样化

随着商业银行规模不断增长,股改上市的脚步不断加快,对于内部审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任何一个部门(即其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都应隶属于内部审计的范畴。每一个部门的商业活动,都不可以被排除在内部审计检查之外。随着审计内容的多样化,银行的内部资本的风险管理也纳入内部审计的工作,定期独立的对银行资本的关系进行评估,成为内部控制的部分内容。内部审计制定的审计计划,应对现有资料进行审查和评价,并落实审计结果。审计内容的多样化要求几种类型的内部审计均应存在,例如:1)财务审计,其目的是评估会计系统的可靠性,并在随后公布财务业绩信息;2)合规性审计,其目的是为了评估系统可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保证其采用的措施和程序符合规范;3)操作流程审计,其目的是保证其他系统和程序在评估时的规范性和适宜性,以及分析机构评估方法的规范性和适宜性;4)管理审计,其目的是对管理的方法进行评估以实现风险控制,保证银行整体目标的实现。由于内部审计部门要检查和评估银行的所有活动,它不应该仅仅着眼于某一种类的审计,而应根据目标采用最合适的方法。

2.3银行内部操作系统智能化

2006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的通知中,要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完善非现场内部审计监测体系、内部审计操作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最近十几年,内部审计操作系统智能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手段不断扩充,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内部审计人员有机会使用到先进的智能化审计工具。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我们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技术领先,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有能力辨别系统的技术基础,使之能够有效提升审计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审计中心(审计处)有足够的资金,以获得审计机构系统所需的技术;利用新技术解决大数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适应社会潮流;尝试不同类型的内部审计软件,对比选出更有效力的审计工具。

3.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内部审计权限独立性不足

商业银行应确保自己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身份,这样才能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审计水平,从而更好的利用独立性和客观性执行内部审计工作。保证银行内部审计权限的独立性,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该银行的内部审计功能必须符合审计的独立性,应细化到每天的内部控制过程中。这意味着,给定一个内部审计任务,就要保证所在银行一切审计活动的开展是客观性和公正性的;2、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能够行使其主动调查银行各个部门的权利,必须保证不受外界干扰地报告其调查结果,并在内部公布评议结果,该结果无论是银行的首席执行官、董事会成员或审计委员会直接控制下的内部审计部门人员都不得干预;3、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够与银行有利益冲突。内部审计方案应该符合统一的审计目标,内部审计部门应进行独立审查。

3.2审计人才短缺

虽然几年来内部审计发展迅速,但是有经验的,成熟的银行内部审计专业人员偏少,人才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审计内容多样化进程加快,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对于新人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各大银行专业化人才短缺,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指导,大多数还停留在摸索阶段。然而不能因为人才短缺而降低准入标准,在对内部人员的素质进行考核时,审计咨询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审计人员在获得审计资格时,无论是内部审计人员和审计师的技术培训应当属于同一个专业机构,并应当受到同样的专业监管;(2)招募和培训内部审计人员,应由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担任讲师;(3)由首席内部审计师提供审计方案,包括规划的监督、监测进展情况、评估得出的结论、审查报告和后续工作,以确保所接受的建议进行了必要程度的监督。

3.3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在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依然在采用传统的报表、凭证等书面材料进行工作,审计质量难以保证,没有很好的跟上时代步伐,创新积极性有待开发。虽然内部审计已经在过去几年审计部门增加了新型工具的使用,但很多人都没有充分利用技术所带来的机遇,根据一项新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反映在166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0多名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调查结果。根据2015年国际内部审计师研究基金会研究所的报告来看,全球近四分之一(23%)内部审计人员依然主要依靠手工系统和流程进行工作。电子工作底稿是内部审计最常用的计算机工具,在世界范围内,有72%的受访报告显示至少适度使用。其他共性技术工具包括:软件工具,数据挖掘(至少53%的受访者适度使用);数据分析自动化工具(53%);自动化工具来监视和跟踪补救(52%);流程图或进程图软件(52%)。这些工具在最近几年的使用情况有所改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受访者表示不能有效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审计质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1、没有组织或是机构熟练掌握这些先进工具,审计人员还在观望中,对于其审计质量有所担心;2、质量评定标准没有办法很好执行,因为大多标准还停留在定性阶段,定量机制没有跟上;3、质量监督机构疏于管理,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起来比较迟缓。

4.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改进措施探究

4.1完善监督机制

综观世界著名商业银行,其内部审计制度无一例外都是实行完善的监督机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这个方面还很薄弱,应加强监督机制,以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第一步,应明确基于效率与责任的平衡,在商业银行各个部门之间按照相关规定分布管理责任,高级管理人员和总行及其分支银行之间职责要明确划分,管理权限也要明确执行,不能够通行,且不能重叠和遗漏。当遇到重大关切问题时,有人领导、有人做事、有人监管、有人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关政策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第二步,监督机制必须基于一个面向过程的程序,结果不仅取决于银行是否产生了相应的风险行为,也取决于业务流程的处理过程中是否产生违规操作,是否采取了不正当的方法;第三步,在整条组织框架中生产线的组织,推动监督机制实施、优化监督机制流程、扩大监督管理范围。

4.2加强审计人员培训和整体素质建设

一批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是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保证,再好的政策方法没有合适的人员去执行,那就是纸上谈兵。要培养一批优秀内部审计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内审员和内部审计职能为一体的专业能力,保证了银行的内部审计职能的正常运作,该专业能力必不可少;2、每个内审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员工的继续激励和培训是内部审计部门保证专业性的前提条件。专业能力必须通过评估,包括审计人员的信息收集能力,审查、评估和沟通的能力等。在这方面,需要由内部审计部门承担,以面对审计任务的日益多样化;3、内部审计部门本身也应关注自身的专业能力,特别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保证该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有足够的资格审查银行运营的所有活动;4、关注审计人员连续执行任务或加班作业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必须保证情绪处于可控范围内,不会危及内部审计的独立性;5、每一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应通过持续的系统培训得以维持,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有足够的工作人员获取先进的的审计技术和最新知识的条件。

4.3更新审计技术及方法

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务,内部审计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更新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审计效率。目前很多商业银行也面临着相关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这样一来,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密切关注一些领域,例如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和自媒体等等。这些领域和其他具备相关的潜力的技术开发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用于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我们今天面临的技术风险日益复杂,需要一个成熟的方法来管理审计结果。内部审计活动涉及到网络安全,包括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等;信息安全,内部审计活动可包括执行内部网络的漏洞扫描、审查访问控制程序;社交媒体的使用,内部审计的职责包括沟通、监控,社交媒体审计可以制定包含年度的内部审计计划;移动计算,可以在移动设备上执行清查过程,并对需要加密的信息进行加密或存储在移动设备上。以上所述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我们必须利用好我们手中的工具,才能在技术更新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5.结语

商业银行在业务扩展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挑战,需要完善审计管理,制定合理的适应当下社会环境的银行内部审计计划,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审计人才,是当今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商业银行业务线条变得愈发复杂,内部审计更显得越来越重要,需要从业者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维护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健康、持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兆祥,邱俊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J].西南金融,2013,06:12-15.

[2]李亚鹏,廉鹏飞.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趋势[J].时代金融,2013,24:21-22.

[3]丁俊博,李烨,徐润,等.江苏省商业银行转型背景下内部审计独特性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3,33:204-207.

[4]朱泉.浅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金融纵横,2012,04:51-55.

第7篇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要懂得“有为才能有位”,要牢固树立“内审要创造价值”、“内审要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面镜子”、“内审要随企业管理的变化而变化”,“内审要帮助企业各层次人员实现其工作目标”的思想和理念,在开展审计监督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作好领导的耳目和参谋助手,增加企业的价值,改善其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改善公司内部控制;(2)促进公司有效地经营;(3)加强公司各种制度的建设;(4)帮助公司进行人力资源开发;(5)充当公司领导的耳目和守护者;(6)审查合同,降低供应成本;(7)制止和揭发舞弊;(8)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9)促进公司成员的道德和正直风气;(10)评价被审单位的管理业绩;(11)提供沟通管理;(12)与外部审计协调,增强信任度,节省费用和时间。

二、重点审计内容

总的原则: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围绕企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审计,作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开展以摸清企业家底为主要内容的财务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和防范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综合评价审计

通过开展财务报表真实性审计可以摸清整个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找出帐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之间的差异。此项审计是开展其他审计的基础。如果会计报表不真实,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和其他经营管理审计都是空话。

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综合评价,进行内控制度的等级认定,督促各分公司和营业网点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减少经营风险,正本清源,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发掘形成经济案件和违章违规的根源,从源头上堵住易发风险的薄弱环节。也在全公司上下传播先进的内部控制管理思想,激发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弱化监督双方的对抗性,降低监督成本。

此阶段可以分两步走:

1.在各分公司和营业网点开展财务会计报表真实性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综合评价审计试点。

2.在总公司各职能部门范围内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综合评价审计,将试点工作的经验进行全面推广。

(二)集中精力,大力开展各种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定期审计和专题审计调查

1.开展合同审计,重点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有无资格、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完整、正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明确、合同是否完整和严谨、合同条款与前期准备资料是否一致以及是否有补充合同等。

2.开展物资采购审计,重点开展物资采购价格审计。并对采购计划、招投标管理、供应单位选择、采购品种、数量、型号、信誉、计量、入库验收以及售后服务等相关资料和活动进行审查。

3.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特别是基建、维修工程审计。对工程项目的选择、预算、招投标管理、竣工决算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尽量节省工程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4.开展成本、费用审计,重点对生产过程的材料出入库手续和各项劳动消耗定额以及各职能部门的费用预算和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挖掘公司内部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

5.开展销售、应收帐款和存货等其他专项审计。对销售过程中的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出库发货、收款以及债权的催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控制,尽量减少债权损失。对存货的合理储备量和仓储保管过程进行控制,防止存货损失浪费以及资金的闲置。

6.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各分公司以及网点的主要负责人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为人事部门考核管理干部提供依据。对重要岗位的人员,实行先审后离的办法,离职前必须提前书面申请并经审计后方可离开。管钱管物的一般财务人员和保管人员离职时,虽不进行审计,但必须办理好交接手续,并且由审计人员进行兼交。

7.开展定期审计和后续审计。对重点单位和部门应实行一年一轮审的定期财务收支审计制度。对上次审计处理结果的落实情况进行后续审计,督促被审单位改正不合规、不合理的行为。

8.针对领导重视的、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题审计调查。如:各种物资采购的折扣问题、存量资产的利用率问题、债权债务的遗留问题等等。

(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各种经营管理审计。

1.对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审查公司的计划、决策,在决策开始实施后,进行跟踪审计调查,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在经济活动结束后,对计划、决策的完成情况作全面综合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把事前、事中与事后审计结合起来。

2.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公司的各项管理活动和控制进行审计。重点审查如下内容:(1)组织机构和职责合理性;(2)企业文化研究;(3)公司的资源及运用;(4)营销分析;(5)持续发展能力;(6)公司防范风险的能力。

(四)积极探索并拓宽审计新领域,开展风险评估审计、无形资产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以及环境审计等新审计。

三、加强内部审计自身的建设,使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规范审计行为,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1.制订相关审计办法,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公司物资采购审计规定》、《公司经济合同审计规定》、《公司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审计规定》、《公司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公司定期财务收支审计规定》等办法。

2.建立各级审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制订《内部审计经理岗位职责》、《内部审计主任岗位职责》、《项目主审岗位职责》和《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职责》。

3.规范、完善审计工作底稿和其他文书资料,实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建立、完善一整套包括《审计工作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被审单位意见书》、《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管理建议书》、《被审单位保证函》、《审计人员承诺函》,《审计文书送达回证》等在内的一系列审计文书资料。项目结束后,按审计档案管理的要求及时装订成册并保管好。

4.实行审计项目的“项目主审负责制”,建立起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和审计工作的“双向承诺制”。“三级复核制度”即:项目主审第一级“详细复核”,内部审计主任第二级“一般复核”,内部审计经理第三级“重点复核”。“双向承诺制”即:被审单位对提供会计资料的保证书和审计人员对出具审计报告的承诺书。

5.建立“审计跟踪检查制度”和“审计回访制度”,注重对审计处理结果的落实。与被审单位加强联系,督促被审单位落实和执行《审计决定》并不定期地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8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房地产;内部审计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的价值

当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正在经历着换挡。在这样的特殊阶段,房地产企业的风险特别是资金风险变得越来越大,对其资金风险管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企业的资金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内部审计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及时发现其资金风险点以及采取相应应对措施的重要基础。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积极改进自身的内部审计方式和措施,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提升审计效果,规避企业风险。

二、当下房地产企业的内部审计现状

(一)制度方面

在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双重作用下,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标准手段之一。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层都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方面的动作比较频繁。但是,在众多的房地产企业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一方面是制度对于企业本身的适应程度。对于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当下的房地产企业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技能以及经验的限制,在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制度的完整性方面缺乏事前审计和事后监督评价,制度的更新频次较低,导致制度的设计逐渐落后等等方面。对于制度对企业自身情况的适应程度方面。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对先进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方式进行学习和借鉴,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借鉴可能会导致其脱离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没有实际效果和实践意义的“空制度”。

(二)人才方面

良好的人才资源和储备是科学的制度建立的基础。房地产企业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通常受到人才技术的限制。总体来看,当下房地产企业的内部审计人才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上面。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在面临新的经济环境时需要及时的调整相关的管理方式和策略,同时,随着管理本身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理念及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这几点要求企业的内部管理人才就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持续不断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企业的人才结构和人才所带来的知识和技能不会落后,也就从基础上防治制度和执行方面的不科学合理以及脱离实际。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内部审计人才结构就存在着一定的落后的问题,一方面是企业的人才更迭机制不足,另一方面也是人才自身的惰于学习,以至会导致并使得在经济环境和管理目标变化时,房地产企业的内部审计人才显得较为落后和能力不足。

(三)激励和控制方面

在激励和控制方面,这是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切实落地的过程,是内部审计发挥其应有效果的过程。在房地产企业的内部审计执行过程中,由于房地产企业项目复杂度和周期交错度较高,其建造的设计、材料等价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内部审计结果可能涉及相关人员利益等,这就给内部审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是房地产企业亟待提升内部审计能力的重要原因。总体来看,当前的房地产企业在内部审计的执行和监督方面,有一些流程化的东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形式重于实质”的现象。针对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地域跨度大、信息不流畅的问题没有着手解决,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较为隐蔽的舞弊行为没有提前预判,导致企业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案例浅析

作为中国房地产企业集团——恒大地产,其在经营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前瞻性和稳定性是毋庸置疑,其在内部审计完善和优化方面也必然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在今年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先生发表讲话,其在谈到2017年的重点工作时,就以单列的形式强调了内部监管和约束机制的建立,而在内部监管和约束中,内部审计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由此可见,尽管恒大集团拥有很强的资金管理能力以及内部控制能力,但是仍然将以内部审计作为重要环节的内部控制和约束作为工作重点。具体来看,恒大集团今年在内部审计方面的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内部审计部门自身的建设,这包括制度建设、流程建设、队伍建设等等;二是加强巡视和专项检查力度,最后是强调相关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打铁必须要自身硬。从恒大集团的相关措施来看,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和健全,主要从制度完善,强力执行和人才学习等方面进行。房地产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和学习其适合自己的地方,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能力。

四、基于风险管理导向的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措施

(一)制度方面

针对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科学合理性以及切合实际两方面的不足,企业应该着力从制度入手,建立和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提供通畅的运行通道和流程。具体来讲,房地产企业应该积极把握当下经济形势下的管理目标和方向,在国家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大背景下积极加强自身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水平。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应该和具有良好关系的兄弟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探讨和研究关于风险管理的制度设计和执行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遵循自身企业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建立起本地化的内部审计制度。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到房地产业务过程中的资金信息隐蔽性,做好各个环节的公开和可追溯,建立起追溯体系及追溯责任制,使得相关的审计工作能够在“可查”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二)人才方面

“打铁要自身硬”,这是恒大集团内部控制管理针对人才培养和优化方面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房地产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于行业特性,显得较为复杂和多变,一方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房地产企业除了在人才引进方面做好工作外,还要加强内部的学习、交流和培训,营造进步氛围,打造相关的学习体系,保持人才结构和人才知识的新鲜度。一方面企业可以与本地高校相关学院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做好人才和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与关系良好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共同培养内部审计人才,达到内部审计能力提升的共赢。

(三)激励和控制方面

在激励和控制方面,房地产企业应该积极践行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摸索,逐步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具体来讲,一方面企业应该建立相关的执行和时间流程,做好各个环节的责任制下放,环环相扣,做好监督和审查,奖惩并举,做好激励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要结合人才方面的措施,着力提升执行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执行和实践的效果以及反馈能力,为后期的总结和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练好内功任重道远

在房地产市场深入发展的今天,经济增长方式发生着较大的改变,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较大空间的泡沫抑制以及政策调控,各家房地产企业需要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积极适应这样的大情势、大背景,在做好外部转变的同时积极进行内部管理的优化和完善,进一步练好内功。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重要的一环,总体来讲,企业应该立足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优化,逐步探索和研究相关课题,为后续的制度完善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同时,企业应该做好人才方面的优化,在做好人才引进的同时逐步建立内部培训体系,达到企业的长期人才战略和短期人才战略的并行和融合,促进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企业应该做好后续的执行和监督工作,以期达到总结经验和激励执行的效果,为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练好内功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要不懈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作者:付华英 单位:重庆爱普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玉宝.浅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J].中国商论,2015(17).

第9篇

    1和谐审计之“困”

    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间要构建融洽的气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说本身就存在固有矛盾。审计人员抱着对学校和被审计对象负责的态度去面对被审计对象,希望得到被审计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与被审计对象保持和谐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审计工作开展;但是,在被审计对象的眼里,审计人员是来找问题的,是来“求疵”的,因而,很容易产生防御、甚至敌对心理。而这种心理的隔阂常常困扰审计人员,使其无法拥有愉快的心情、很难在和谐的工作氛围里工作。

    2审计角色之“困”

    目前,各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工程审计在工程建设中的职能定位不同,工作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学校的工程审计只是开展了建设项目的结算审计工作,其他环节没有涉及;有的学校的工程审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直接参与建设过程管理,甚至主导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比如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审计处参与招标文件和合同起草、设计变更由审计处签批、材料价格由审计处定价、现场施工签证由审计处签批、工程进度款由审计处签批等,审计参与了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这种情况下,不知工程审计该并入基建处,还是基建处该并入审计处。如此审计,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审计人员也面临巨大压力,也给审计工作植入了潜在风险。因而审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和履行的职责不明确。

    3审计无奈之“困”

    根据有关规定,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即对已完成和正在执行的任务进行监察,对未实施而应该实施的工作进行督促。拿工程审计工作来说,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察是工程审计应尽的义务,对工程建设管理中应实施的环节未实施而提出建议并督促执行,也是工程审计应尽的义务。根据教育部2007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的意见”,将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划分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这5个阶段中,绝大多数高校实施了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审计,进行投资估算审计和设计概算审计的高校不多,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有些工作没到位,审计部门自然无法介入,甚至包括有些关键环节,管理部门没有到位,审计也无力可施。面对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审计部门究竟该何去何从,面对工程材料价格签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若建设主管部门没有得力的管理措施,工程审计将无所事从。

    4委托审计之“困”

    全国的“211高校”中,审计部门从事工程审计的人员数量大于5个人的单位极少,但各高校工程审计任务繁重,因此,需要聘请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以下简称“事务所”)来完成工程项目审计[8]。这样,审计部门与事务所就存在契约关系,很自然,事务所就应该为学校的利益而展开工作,当然,学校应向事务所支付报酬。由于委托人和人之间利益的不完全一致以及内部与外部各种条件的不确定性,使学校和事务所之间的契约缺乏完备性,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这种契约关系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包括队伍选择和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所蕴含的风险。再者,学校与事务所是所谓的合作伙伴关系,审计部门和事务所是共同合作来完成一个又一个工程项目的审计,可以被称为合作伙伴。既然是合作伙伴,首先有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当然,这是在理想状态下,为了多一些审减额,审计部门可以多为学校节约建设资金,事务所可以从审减额中多得到审计费,因此,有共同的目标,即加大审计力度,争取更多审减额。审计部门争取多审减额是为了维护学校利益,事务所多审减的目的是多获得审计费。如果有其他方面的来源让事务所获取的利益大于审减额给其带来的利益时,或者,当事务所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一个审减额并不大的问题时,事务所未必会坚决地为审减额而努力争取,那就只能称为所谓的合作伙伴关系了。因此,审计部门如何处理好与事务所的关系,如何在充分信任的同时加大对事务所的监管力度,是需要探究的问题。

    解决途径

    高校工程审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在思想、制度、行动等方面全面着手才可能解决。

    1思想观念方面

    (1)找准定位。《审计法》第5条“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作为学校的审计部门,其定位应该是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即审计部门独立行使法定权力,不受其他部门和和个人干涉;审计部门行使的是审计监督权,而不是管理或处理权。工程审计必须严格遵循这一定位。2003年出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内部审计准则》明确提出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监督和评价”。从这一职能定位可知,在高校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审计充当“监察者”、“督促者”的角色。从审计部门内部来讲,应主要行使管理职能,让内部人员从繁杂、琐碎的业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做好对事务所的监管工作,以免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高校工程审计管理的核心。(2)改进思维方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方式。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审计部门和工程审计人员要有战略思维,努力从促进学校发展的高度谋划工程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高校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发挥好“免疫系统”功能;要有辩证思维,善于透过现象辨本质,透过微观见宏观,透过苗头看趋势,实事求是地做出分析和判断;要有开放思维,善于兼收并蓄、换位思考、博采众长,充分借鉴各方面有益经验,认真分析采纳各方面合理意见,努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有创新思维,善于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和提炼意见,敢于突破旧意识的束缚和桎梏,在继承中发展、巩固中提高。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及时引进先进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3)充分履职并把握工作尺度。审计部门应牢牢把握好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这5个关口,尤其是这5个关口所包含的一些关键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应参与或干预管理,不能替代管理部门履行管理职能,而应扮演好“监察者”、“督促者”的角色,可以针对工程管理制度建设及项目操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2制度机制方面

    (1)完善制度。为加强高校工程审计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流程,提高审计效率,提升人员素质,审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需要规范工程审计工作职责、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审计质量评价标准、审计效率考核标准、审计建议落实督查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事务所监管制度等。另外,在现行体制格局下,审计部门是高校行政序列中的一个部门,作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的监督者,并不比其他被监督者具有更多的道德优越感和更强的免疫力,工程审计人员也并非生活在可以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空里,其他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问题,工程审计人员同样可能出现。所以,审计部门和工程审计人员自身也必须受到严格的审计监督,需要建立内部工程审计外部监督制度。只有完善了制度,工程审计工作才会朝着更加规范、有序、深入的方向发展。(2)建立机制。为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工程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一是交流沟通机制。为促进审计部门内部开展充分的工程审计业务交流,应建立内部交流机制;为促进同行间的相互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学习的机会,应建立工程审计同行交流机制;要营造和谐的审计氛围,需要与其他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部门间的例行沟通和项目实施中的日常沟通。二是考核激励机制。为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事务所的监管,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应在有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三是竞争淘汰机制。首先应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优选工程审计队伍,审计过程中通过完备的监管制度以控制审计质量和效率,并通过有标准的考核形成相应的淘汰机制。(3)和谐审计。塑造阳光心态,促进审计和谐。工程审计人员应该凡事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用阳光的心态做事。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明确目标追求,牢记使命和责任;要改进思维方式,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辩证思考,学会用发展的、历史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不钻牛角尖;正确认识冲突,主动交流沟通化解冲突;要学会自我调节,注重内外兼修。(4)风险控制。由于社会、经济、法律等外部原因和工程审计人员素质、技术手段、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等内部原因,给工程审计工作植入了一定的风险。要控制工程审计风险,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审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主动加强对高校内各单位内部控制的督导;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建立现代化内部管理体系。

    3行动实施方面

    (1)准点切入。做好高校工程审计工作,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以建设工程全过程的5个阶段为目标,做好审计工作,为领导提供准确数据以支持其决策;应以帮助高校建设主管部门完善内控制度为着力点,通过帮助完善内控制度,使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也给审计工作减轻负担,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应以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为切入点,通过对5个阶段的工作做适度的分解,从而实现对关键环节的有效把控;应以促进管理为落脚点,加大审计力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投资,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管理,使学校的基本建设工作能得以科学平稳发展。(2)狠抓落实。是一切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和保证。要做好高校的工程审计工作,必须狠抓制度建设落实。首先应完善审计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还要帮助建设主管部门完善管理制度,并敦促其落实。除此以外,审计部门定期提出关于工程管理的审计建议及针对特定工程项目提出管理建议后,要敦促建设主管部门落实,并改进今后的工作,即狠抓审计建议落实。(3)规范管理与专业指导相结合。促进高校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是审计部门的基本职责之一。事前为建设主管部门提供专业指导,促使其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以确保其管理工作能有据有序地进行,将能更好地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因此,在规范管理的同时,重视事前专业指导,对促进基本建设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