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25 16:00: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第1篇

一、利用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能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长江之歌》,歌曲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感情亲切而热烈。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不难,难的是能用激昂、赞颂的情怀唱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可是学生中真正见过长江的不多,即使见过也是在长江大桥上远远的看过平静而宽阔的江面,他们很难体会和表达歌曲内涵。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节选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片头,当学生看到画面上“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以及片尾中浩瀚的长江本文由收集整理入海口。”这时,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引导,学生自然会用深情的演唱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长江。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很快地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歌曲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歌曲的情境中去。

二、借助动画演示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然而,音乐是抽象的、模糊不定的,所以对于音乐作品中蕴涵的美与丰富的情感的感受与表达,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手段,会显得空泛和苍白,以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没有相应的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或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欣赏鼓乐《鹬蚌相争》时,我发现学生对于欣赏这样只有节奏没有旋律的鼓乐作品时非常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只听到长长短短的鼓声与木鱼的声音,其它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于是,我又从作品题目和这个寓言故事出发,先讲故事再来欣赏音乐,可是效果依然不好。后来,我通过查找,找到了一段《鹬蚌相争》的动画,欣赏时,结合动画与鼓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音乐中强弱变化、节奏长短所要表现的鹬蚌相争时的情形。这时教师过多的言语分析表述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三、运用网络改变教学模式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正能量 负能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6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做出了这样的阐述――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相对而言,在培养人、培育人性方面,语文学科承担着较多的任务。但审视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在教学中,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有时候因为把握不准或意识不强,存在着一不小心给“负能量”开门的现象。下面,将结合具体的课例,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维度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 教什么:抓住文本的重点,警惕对比性文字中的“负能量”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这些对比性的文字将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和启示。教材编写者这样编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比中学会明辨是非,读文悟理,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和人性的熏陶。如《学棋》一文中,专心致志的学生和“走了神儿”的学生对比,《九色鹿》中美丽善良的九色鹿和背信弃义的调达对比……不少老师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容易偏离重心。

【教学案例1】《学棋》(苏教版语文第四册)

师:谁来读一读课文中描写另一个学生的句子?生:另一个学生听着听着就走了神儿,他好像看到一只美丽的天鹅,不由得做起了拉弓射箭的动作。师:当一个学生在专心听讲的时候,另一个学生在干什么呢?生1:他没有专心听讲,而是走了神儿。生2:他开小差了,还做出拉弓射箭的动作。师:是呀!用书上的话说就是走了神儿。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读课文,一个做动作。(指名两组学生上台表演,师在一旁指导,下面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哈哈大笑。)

【我的思考】“专心致志”和“走了神儿”究竟孰重孰轻?细读这篇课文,我们会发现,虽然课文花了不少笔墨写“走了神儿”的学生,甚至比作者意图要宣扬的专心致志的学生还要多,但是很明显,这篇文章在人文方面有非常明确的方向。《学棋》这篇课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一定是“让学生通过读文知道专心致志的重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不开小差的习惯”。老师将“走了神儿”的学生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失重了,带来的必然是学生对“走了神儿”印象深刻。虽然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但是下课后,留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呢?“专心致志”没有学会,反而对“走了神儿”印象深刻,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气氛容易调动的内容浓墨重彩,看似热闹,却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一遍遍强调假恶丑,与真善美渐行渐远,最后只能是得不偿失。

这样的课文究竟应该怎么教呢?

首先,抓住重点,突出正向内容。面对这样的文本,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哪一方面?毋庸置疑,真善美的一面应该是我们大力弘扬的,语文学科在人文性上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向善向上向美,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学的方向不能错。作为教师,在课前预设的时候还是应该以“真善美”的内容为抓手,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落实在《学棋》这篇课文上,笔者觉得就应该是以“专心致志”一词为中心词,体会一个学习专心致志,最终能够远近闻名的棋手。这个词甚至可以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课堂上学生课文读得好是专心致志的结果,问题答得好是专心致志的结果,字写得好也是专心致志的结果。这样在读文、悟理的过程中,“专心致志”就如同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底。

其次,科学取舍,淡化负向情绪。可能有老师会问:这类课文中描写假恶丑的内容是不是应该舍弃,不碰了。当然不是!只是在教学中注意时间的分配和正确的引领,强化正面的内容,淡化负向的情绪,落实到《学棋》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教学“走了神儿”的学生这部分文字时,可以节奏快一点,把时间更多地留给“专心致志”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教学时的情感浓度,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意的不是“走了神儿”的学生是怎么做的,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这种行为的不好后果,让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正能量”在学生心中升腾。

心中常想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做事更有价值。因此,教师拿到教材,究竟应该教什么?哪个部分重点教?不仅要从语文的角度去思考,还要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人们常说:幼学如漆。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会在我们一生的精神成长中打上烙印。

二、怎么教:抓住教学的重心,警惕“诱人形式”后的“负能量”

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不用说,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这些感情所浸润、陶冶。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但有的时候,诱人的形式后面尾随的是意想不到的“负能量”。

【教学案例2】《鹬蚌相争》(苏教版语文第六册)

师:鹬和蚌互不相让,你来我往,相互争斗,你觉得它们还会怎么争斗呢?请大家发挥想象,也来说一说。生1:河蚌把壳关得更紧了,鹬的嘴巴都被夹疼了。生2:鹬不甘示弱,把河蚌高高举起,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学生发挥想象,想出种种相争的场景,老师表扬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师:像这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就是“相持”,这样的争论一直持续了好久。同学们,让我们体会着鹬和蚌的心情分角色读一读鹬和蚌的对话,我们读三次,第一次站着读,第二次坐着读,第三次趴着读。注意情感的变化。(学生三次读,一遍比一遍没有力气。)

【我的思考】诱人形式和情感导向究竟孰重孰轻?在文本空白处进行想象说话练习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手段,很多老师也在课堂上这样做,我们希望学生思维发散,说得深入。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似乎学生说得越狠,相互争斗的办法越多,表明学生的思维越深入、越发散,学生的回答也就越精彩。但是没有想到这样的训练与教材强调的情感走向已经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教学只能让我们离原来的目标越来越远。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警惕“负能量”的侵袭。

1.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有人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问问自己: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这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追求――你有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如果不是,请及时喊停,哪怕这个环节的设计对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将彼此间的“战火升级”,他们接触的是不断的争斗,学会的只能是互不相让。所以后面的环节中,按预设应是揭示寓意的时候学生依然在相互争斗就在情理当中了。和感情反方向的拓展必然会带来这样的教学后果。我们怎能让学生一边体验着相互争执、欲将对方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边却要懂得遇事不能争执不休的道理呢?这个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2.换一种方式的精彩。

《鹬蚌相争》试教之后,结合课堂上的实际和听课老师的反馈,我不断思考,想找到一个到达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既然原来的路行不通,那么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呢?在第二稿教案中,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教师话锋一转:争论不休、争执不止,它们就是这样相持的。如果不是这样相持呢?换一种方式,相互让一让,可以怎么让?结果又会怎样呢?于是,学生的思维方向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互不相让”转变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了这个地方的铺垫,到后面让学生说说“篓子里的鹬和蚌又在说些什么”的时候,学生的情感认识已经到位,相互之间的对话就直奔主题了,教师随后的寓意揭示也就显得水到渠成。学生道德的建构,需要正确的形式作为支撑。正确的形式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正如惠特曼所讲: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就要在一开始让学生看到对的东西。

参考文献:

第3篇

笔者曾在一次教学竞赛中听了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一课,大概考虑到古典诗词语言精练、含义隽永的文体特点,为了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相媚好”的含义,教者在教学中运用了“换位体验”的教学方法,意图通过对文本人物的换位体验,深入体察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内驱,生成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但课堂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当老师询问“谁愿意扮演老公公和老婆婆,一边喝酒一边亲热地聊天”时,下面的学生立刻开始捂着嘴偷偷地笑。后来,老师动用了“主导权”,点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分别扮演“翁”和“媪”。此刻,下面的孩子不仅笑得更欢了,而且表情有些诡异。当那两个孩子迫于无奈,开始根据老师的“指导”以老公、老婆相称时,课堂上爆发出一阵阵大笑,几个调皮的孩子兴奋得手舞足蹈:“老婆子!”“老头子!”“孩子她妈!”“孩子他爸!”……课堂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案例反思】

尽管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将“换位体验”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实现深度阅读的良好途径,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透过上述教学片段,我们不难看出:当下,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换位体验”的设计和运用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待加以厘清与剖析。

误区一:轻视儿童的阅读起点

时下,一些老师把换位体验作为一种时髦的教学方法,轻视学生的阅读起点,轻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轻视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能力。仅仅根据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和理解,一厢情愿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一厢情愿地设计相关问题,一厢情愿地运用“换位体验”,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如一位老师执教《小露珠》时,为了让孩子体会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模仿小青蛙、小蟋蟀和小蝴蝶蹦、爬、落的不同姿态,相继与小露珠打招呼。于是,孩子们光顾着摆造型、演动作,全然忘记了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的可爱模样,对小露珠的那份喜爱也随之烟消云散。

误区二:无视儿童的身心发展

“换位体验”是一种学习过程有的心理体验过程,要求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文本角色联系起来,站在文本角色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文本角色或作者在情感上实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换位体验”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滥用,定会“画蛇添足”,成为教学的一大败笔。上述案例中的教者,因为缺少对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的正确了解,课堂上“翁媪”的角色体验,不仅没有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感悟文本意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起了一些学生内心小小的骚动与不安,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误区三:忽视儿童的情感需求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愿望而产生的体验,语言文字都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情感需求,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一味地走教学设计,为了所谓的“出彩”、所谓的“幽默”,置学生的实际情感状态于不顾,设计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换位体验”活动,使教学大煞风景。笔者曾听一位男老师执教《和他的大黑骡子》,在学习重点段落、品味了文本语言之后,孩子们纷纷被对大黑骡子的深情所感染,一股淡淡的忧伤在孩子们的心头萦绕。此时,若能相机进行感情朗读,定会水到渠成。但教者偏偏置孩子们的真实情感体验不顾,而是让孩子们分别扮演,表演其摘下军帽、背过脸去、深情地看着、敬礼等一系列动作,试图通过角色表演来体会对大黑骡子那份特殊的爱。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角色表演中忽视了课文所营造的情感氛围,最后,课堂上竟笑声一片,整篇课文的情感基调和课文所营造的情感场在所谓的“换位体验”中荡然无存。

误区四:漠视儿童的角色经验

毋庸置疑,换位体验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但如果漠视学生的角色经验,乱用甚至是滥用,不仅难以达成得意习言的目的,有时还会画蛇添足。例如,有位老师执教明代诗人于谦写的古诗《石灰吟》时,在学生初步理解了诗句含义之后,设计了“换位体验”:如果你就是那烈火中焚烧的石灰,此时此刻,你会说什么?此时,教师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对体验角色的经验积累。缺少生活经验的支撑与感受,学生是很难真正触摸到石灰的内心世界的。因此,学生的发言也就愈发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生气。

【矫正策略】

针对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换位体验”运用的操作误区以及存在问题,笔者以为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策略进行调整和修复。

策略一:深入解读教材,据文而用

语文教学文本体裁的多样性、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换位体验”运用的选择性。教者应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和文体特点,尤其要重视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合理把握学生的阅读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运用。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天鹅的故事》第六自然段“群鹅破冰”的场面时,并没有让学生直接扮演天鹅的角色,而是根据文本特点,巧妙地将角色进行了转换,让学生以文本作者的身份,去聆听天鹅们非同寻常的叫声,去感受叫声背后蕴藏的含义。这样的换位体验,既吻合了文本特点,又符合了学生实际。学生们在这样的体验中,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策略二:准确把握学情,因人而用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情需要,根据教学现场需求,合理而准确地运用“换位体验”,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黄鹤楼送别》一课,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要求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分角色朗读课文。顿时,男孩子们兴奋不已,纷纷举手;女孩子则稳坐不动,静静观望。教者明显感觉到了男女学生的不同表现,于是叫了两个男同学,要求他们通过朗读表现两人依依惜别的场景。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和语言渲染,两个男同学不仅读得声情并茂,而且加上了作揖、鞠躬、饮酒等一系列动作,赢得了其他学生和听课者的一片掌声。正因为教者即时捕捉到了学生学习中的最佳信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课堂调控,才有了课堂上精彩的瞬间。

策略三:激感体验,顺势而用

“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深意浓的文章。教学中,如果能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情感体验的前提下,顺势运用“换位体验”,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笔者在教学《理想的风筝》第五自然段时,读着刘老师板书时那一次次艰难的跳跃和旋转,很多学生都被刘老师身残志坚的不屈精神感染。这时,顺着学生的情感脉络,我设计了这样的“换位体验”:“如果你也是刘老师的学生,当你看到刘老师一次又一次旋转板书的一幕幕,你会为什么而激动呢?”在情感的推波助澜之下,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孩子们将心比心,在角色的体验中完成了对文本语言的深度品析和感悟,课堂弥漫着浓浓的师生之情。

策略四:关注教学生成,适时而用

第4篇

有一次我听他们一堂公开课《鹬蚌相争》,是语文A版二年级的。其中老师做了一个拓展,也是一个课文补白。其实这个设计非常好,让学生编一编鹬蚌被渔翁捉去后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其中有个学生就举手发言:“老师,他们被渔翁捉去后都被渔翁炖汤喝了……”学生还没讲完,老师就打断:“不对,不对,不可能,再想想。”学生很郁闷也很茫然的坐下了。当时,我猜这位学生心里肯定在想:老师不是说随便怎样编嘛。又有个学生说:“鹬啄破了网,把蚌放到嘴里一起逃走……”老师又说:“放在嘴里怎么行呢?不对,应该夹在脚掌上……”

说实话,我当时听了老师说“不对,不对”,心里也挺堵的。试想,如果我们是学生,老师这样说“不对”,又不给予一定的解释,肯定郁闷加茫然了。

老师讲到后面,让学生听她编这个故事,我才明白原来她编的故事是渔翁想炖汤喝,但是还没炖,鹬蚌就逃走了,而且蚌是夹住鹬的脚掌一起逃走的。

我不禁有些想笑,其实学生想象的故事并不比老师的差。老师的故事是渔翁想炖汤喝但没喝成,难道鹬蚌被炖汤喝了就不行吗?老师也说鹬经常把鱼放在嘴里,难道就放不下一只蚌吗?

为了公开课的完美,为了引导学生想象和老师一样的故事,老师,您知道吗?您错失了上帝给您的多好的礼物啊!

课堂教学中,学生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在和教师的交往互动中,在学生彼此的探讨研究中时时生成着资源。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本来是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思考的有效钥匙,但是并不是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只要能打开锁,任何方法我们都可以试用。就像数学一样,一道题有多种解答方法,只要答案一样。语文比数学更丰富广阔,不仅有不同的方法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创新,最终成功的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鹬和蚌本来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结局,课堂上本来可以引导出各具创意的想象作文。可是这位老师采用一棒子打死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育情景诱引下,形成了思维定势,然后教师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就看我们如何去发现,去接受,去引导,最终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课后,在生活中,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样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昨天布置的课外作业有两个造句,我事先对这两个句子的备课是:

1.我真希望空气清新一点,污染少一点。

2.我多想快点长大。

今天收上作业批改,竟然有个学生和我想的一模一样,虽然她平常成绩很好,我还是觉得过于“巧合”。我找到她,把我的备课给她看。她红着脸,半天不说话。

“说吧,你原来造的句子是什么?”

“我真希望能去上海看看世博会。我多想坐一次飞机啊!”

“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吗?”

“嗯。暑假里,妈妈答应带我去上海看世博会,可是因为我生病了,妈妈带姐姐坐飞机去了上海。我在家里一个人哭了好久。”

我愤怒的心立刻软了,再也说不出责备的话。

“老师您的书就放在我桌上,我就……”她嗫呢着,声音越来越小。

我摸着她柔软的头发对她说:“其实,我想告诉你。我听了你的造句觉得比老师的好多了。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和同学们要向你学习呢。”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个体,他们有着我们无法预测的想象力、创造力,他们的习作也应该是富有灵性的。但由于我们平常禁锢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造句、作文甚至组词,都给了他们一定的模式。所以即使“她”这样富有真情实感的造句都没有自信写出来,而是擦掉改成了老师的“权威”版本。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应试的恶果,教育的悲哀。其实我知道,“自我”的害处很多,但我认为与自我有点关系的、不多的好东西之一,就是自信。自信当然有自我意识,还有信,相信的信。相信,是正面的、健康的、诚实的。要相信自己。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才会相信他人,相信未来。

教师要想让学生说“真话”,就要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立意,有自己的创新。

第5篇

素描是动画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动画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该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对动画专业素描教学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动画专业素描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动画素描;面面观;造型;动势动态

培养一名合格的动画工作者有三大需要:第一,“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是影视美术,创作者必须有良好的美术造型和表现基础;第二,动画是影视艺术,创作者必须有视听语言的基础;第三,动画是靠形象的运动和动作表达情感的,创作者必须掌握人物、动物和自然现象等的运动规律。对于在动画素描教学中如何挖掘和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如何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素描课与动画专业的结合:

一、在速写中强化训练的内容

1.对动势的理解

动画中的动作设计要体现出动作,动作要想精彩,就得把动作的动势做足。动势是一个动作开始前的能量累积,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它有一种预知性,看了这个动势就会知道下一个动作怎样发生。在动画中还有很多准备动作,如跑前的准备动作、生气前的准备动作、跳跃前的准备动作等。

2.对动态线的理解

要把角色的动作画足,就必须找准角色的动态,这样单幅的特写画面会很美,特写的情况也经得起推敲。动态线对单幅画面和定格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作品《鹬蚌相争》最后一幅定格画面,渔翁双手抓住鹬鸟的动作的定格处理,动态线画得非常舒展,画面让人感觉美极了。

3.对一个人物特定动作的过程的理解

动画专业的速写训练增加了新的项目,那就是对一个人物特定动作的过程的反复观察与理解。要画好这组动作,就要把整个动作过程看清楚,包括起止的动作在哪里、动作的转折在哪里,重要的还有对时间的把握,看动作究竟用了多少秒等,一定要多次记录下来,与画好的原动画在填摄影表时作一下对比,感受动画中时间的概念。

二、结合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进行教学

1.结合作业讲解对单幅画面的理解

单幅画面在这里是指一帧的图片信息量,而画面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动画片的视觉效果。一幅优秀的单幅画面包含了适宜影片风格和情节的构图、符合情节意境的色彩基调、指定人物的动态设计、关键角色运动的起止动作(原画),背景也是单幅画面。

2.结合作画步骤说明对图层的理解

图层是电脑编程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动画设计的最终效果而设定的一个菜单文件名称。作画也有一定的科学步骤,有了方法,绘画就变得有头绪,软件也是如此。在软件中制作无纸动画时,在时间轴左边有一个图层文件夹,打开时就可以看到很多图层,如动作图层、背景图层、物件图层等。作画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软件也是一个一个图层做出来的。

3.结合人物整套动作的速写讲解对帧的认知

在速写课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会给学生安排单个人物整套动作的速写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结合软件的功能进行讲解。如,无纸动画制作软件中就有一个绘图纸外观轮廓按钮,当用户打开这个模式后,可以看到其他相关帧上的图形轮廓。就好像把诸多画好的人物动态的动画纸放在透光台上一样,所有的人物运动轮廓都清晰可见,并且人物的运动轨迹可以在帧上对应,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帧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课堂实践作业与创作作业结合创新教学模式

第一,把透视课作业训练从教室中搬到楼道里,让学生画楼梯楼道,提升学生对场景的认识和对透视的运用能力。在画室里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作业训练则搬到楼道中进行,学生在可以看到大的透视线缩减的同时,也可以选择角度画楼梯和楼道,这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透视知识的同时也对动画场景有了一定的认知。

第二,把头像的课堂作业转换为严格的人物造型头像转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角色造型的认识。在头像的训练课中,不应单纯地把模特请来让学生画头像,而应紧紧结合动画的造型转面重新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把课堂作业按教学设计展开,按规定的课时画一个固定模特的八个面,这样就可以为学生下一阶段的造型设计课学习做好准备,起到了很好的课程衔接作用。

第三,把课后作业布置为绘画日记和多格漫画日记,提高学生对分镜头用画面叙事的认识。作业的布置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可以巩固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使新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模式在学生作业中得到延伸。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方向,所以作业布置不再是单纯的量的问题,而应紧紧围绕能够提高专业水平的思路进行。如,布置绘画日记和多格漫画日记,这样定时定量,一个教学周期做下来,效果特别明显,学生组织画面的动手能力必然生成,用画面叙事的能力也具备了,自然就为画出画面分镜头台本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第6篇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结构,新课堂的“开放性”常常使得课堂教学出现风云变幻的态势。教师精心预设的课堂教学计划常常会因为一些无法预约的课堂“意外”而衍生出枝蔓来,使教学经常性的存在某种偏轨,这种“偏轨”其实就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也是学生对文本教材碰撞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份,教师若能敏感地从这些无法预约的课堂“意外”中捕捉其中的有价值因素,“为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有智慧的教学策略,淡化预设,重构教学方案,使之生成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教学资源,那就真正体现了“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学原则,从而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让语文课堂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活力来。

1 淡化预设,促进生成

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反应灵敏,遇事善于分析,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这种主动积极的求索、创新精神,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加大了难度,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修养,而且要有灵活运用知识、机智处理问题和圆满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时时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中按部就班的展开,在引领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内容的时候,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学生质疑摆在教师面前,面对这些“意外”,我们不应该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使书本知识更深化。听过一位教师教学《鹬蚌相争》,当教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到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体会文章内容和感受个性对话的时候,有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为什么鹬被蚌夹住了嘴巴还能说话呢?同样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不放也还能说话呢?”问题一出,教室里先是安静,接着就是一片哗然。这篇课文很多老师教过数遍,可这样的问题老师自己或许也未曾想过。这位老师并没有简单的直接回答学生的疑惑,而是先肯定了这位学生不迷信书本,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真是好样的!接着以学生即兴生成的这个问题为生长点,要求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小组展开讨论,并要求学生参阅课前发下的这则寓言的古文。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确定集体给语文教材编辑部写信,提出修改建议。很显然,这一大段教学环节是教师视教情和学情随机生成的。抛弃原先预设的方案,是因为教师敏感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富探究价值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这一资源鼓励学生向权威(教材)挑战,可以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在这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对话中,教学内容已超越文本而生成更为深刻的内含了。

2 善待错误,引导生成

学生从自身经验去解读课文,建构认知的过程中,由于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和深入,容易产生种种曲解和误解。这些曲解和误解,有时也有较大的教学价值。请看一段课堂实例:

师:我们学完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读完后,说说你心中对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看法。

生:我非常憎恨唐僧,因为他好坏不分,把孙悟空赶走了。

生:我非常憎恨白骨精,因为她害得孙悟空被师傅骂。

生:我非常敬佩孙悟空,因为他虽然被师傅骂,但仍旧一次次打白骨精救师傅。

生:(大声地)我非常敬佩白骨精,因为她一次次失败,没有被困难吓倒,继续努力,不泄气。

(一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感悟,让同学和老师为之一振。)

师:(微微一笑)哦!一次一次的努力,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

生:(不好意思)当然是干坏事了。

师:(笑)干了坏事不泄气,那坏事岂不是越干越多了?

(全场笑,该生也笑,不过摸摸自己的头似有所悟。)

(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17页)

课标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视学生的认识偏差。案例中白骨精的狡猾嬗变,是“奸诈”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学生错误地把这种“狡猾”的行为视为是一种“聪明”是一种可学的精神,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及时加以引导、点拨,那么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去识别生活中的假、冒、骗的行为呢?该案例中教师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以阅读理解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平等介入,用一句诙谐的语言,轻轻一点,把学生认识的差异及时生成为语文育人功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调整学生的体验,在交流、对话、碰撞中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借机施教,放大生成

课堂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的场所,在开放性的课堂中,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常常会提出很多超越文本知识体系范畴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刁钻”和“另类”,却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而可以开发成难得的教学资源。

其实事情完全不是这位老师所言。新课程倡导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和多元感受。关键要看老师能否依照课改精神,又是否具有教育机智和学科智慧,能极时地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资源,有效地利用、引导,来借“机”施教。当然这对教师自身也提出了高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人文积淀、对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以及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社会文化内涵及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等等储备,才能高屋建瓴地把这一问题极时生成为宝贵的课堂资源来更深入的探究,从而使“静态”文本在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成熟的探导中创造性的延伸拓展,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很多时候,孩子们一个“天外飞星”式的提问,一个出其不意的答案,可以让我们收获到未曾预约的精彩。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做这样的天才,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善于引导,灵活把握善变的课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提高促进课堂生成的本领,使朴实的语文课堂因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而彰显无穷的教学魅力。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学科教师专业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为xjk08jjzb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 课堂生成“随遇”而生

“为生成而教,为生成而学,为生成而为。”“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一个伟大策略,一个“时代”最强音,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带来课堂教学的灵动和精彩。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新课堂”,时代召唤着“生成性”语文课堂。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课堂生成的内容一味地认可,把它们都当做是“无法预约的精彩”,那就有可能让课堂失控,让教学失效,而这种生成不是超越预设的生成,而是随遇而安的生成。

1.课堂现象

(江苏名师周益民老师在教《鹬蚌相争》时的一个片段)“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学生语气很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而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学生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乍看这一教学片段,我们真的要为周老师理智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案,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教学处理方式拍手叫好。但是,细细琢磨、回味,到底生成了什么呢?表面的热闹似乎影响预设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也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学生已经“跑了题”,教师没有及时把他们拉回来,而是和他们一起跑到了“寓言之外”,去寻找寓言以外的东西了,忽略了教育的“价值引导”。这能给学生带来多少思考呢?因此这一生成是无效的,不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出现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时教师要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不能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不知从哪儿入手深入点化、引导,要去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这时教师更应该通过机敏点击这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探讨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甚至“异想天开”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引向对文本理解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一个更为充分、更加丰富的过程,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

二 文本拓展“随意”而展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逐渐明确了拓展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拓展也开始步入另一歧途:不适时机或过度,甚至失去了方向。在阅读教学中,拓展的量度、和深度如果把握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笔者听过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一课,被她的个人魅力和独特的教学设计构思所折服。特别是她 “超越文本,走出文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她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笔者发现她拓展文本资源的次数相当多。以《》一课为例:

1.课堂现象

教学中,窦老师首先是出示了一首课外小诗:“……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让学生谈谈感受;之后,为了让学生感受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感受,让学生阅读文章《雨果致巴特莱的信》;接着又让学生看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的回忆录;随后又出示的诗等。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窦老师在整节课中所呈现的拓展资料,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如同 “云里雾里”一般,但对课文本身语言文字的理解倒是一知半解。试问,孩子们连课文本身都没有熟读,没有完全吃透,如何很好地理解这些文本之外的东西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把握“超越文本”的密钥就是在一个“度”字的把握上。教师在拓展的同时要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要放得开还能收得拢。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牵住”学生的同时,又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己思考的有个性的个体。同时,拓展的资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有机的筛选、取舍,而不是不加选择的全部拿来,再抛给学生。文本拓展是属于语文课堂的,要姓“语”;文本拓展是“文本”的拓展,必须立足文本;既要重视内容,也要关注形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前经验”;要能“放”得出去,也要能“收”得回来。

三 师生对话“随兴”而对

克林伯格说过:“教学本身就是形形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提倡“教学”是一种“对话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师生对话”更是摆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教师们都积极进入到了对话新时代,将对话进行到底,将对话玩得死去活来已成为时髦话题。

1.课堂现象

师:看过《三国演义》吗?你能说出这本书中出现过哪些人物?请同大家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物。

生:(纷纷举手,说出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主要人物。)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三顾茅庐》,(话锋一转)请大家猜猜该故事发生时诸葛亮有多大年龄啦?

生1:20岁!

师:低了。

生2:48岁!

师:高了。

生15:100岁!(全班哄堂大笑)

师(脸红,但强作欢笑):太高了。

(最后总算一学生猜到了)

老师接着又让学生趁热打铁猜当时刘备的年龄。这一猜,时间过去20分钟。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以上这段对话虽然以师生的问答组成,但却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徒具师生对话之形,却不具师生对话之实。显然是对话的一种误区。即对话的内容层次低,对话的对象仅是师生之间,对话的安排过于频繁。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童言无忌,戏说歪说。所谓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的心扉,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第8篇

一、教材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教材是课堂教学教与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教材的开发与使用方面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教材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不论是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把教材奉为《圣经》而耳提面命,唯命是从,要有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胆识和勇气。出自《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有这样一个情节:蚌夹住了鹬的长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渴死你!”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饿死你!”它们互不相让,最后一同被渔翁捉去了。学生问:“蚌一直用壳夹住鹬的长嘴,它又怎么能说话呢·”在此,传统文化经典、教材得到学生的质疑和挑战。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教材是“范例”,是师生交流与沟通的话题

叶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记得有位教师也讲道:“单靠教材学好语文很难。”可见,教材并不是学习内容的全部,并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既要源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典型范例深刻领悟,要通过“范例”所提供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充分利用各种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丰富、拓展“话题”的内容,并引发学生向更宽泛的学习领域延伸,激发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春天》一课,是一首歌词,并配以树、花、小溪这样的画面,可以说这是“窄化”的春天,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一句“谁能从生活中的其他途径找到春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大门打开了,从人们衣着的变化、时令蔬菜水果、乃至流行病等多个角度去“活化”了春天。如果再进一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去探寻,他们对春天的感知将会更加深刻。

3.主动地对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的编写有一定周期性,相对于社会生活和科技的发展又有一定的滞后性,统一的内容相对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班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照本宣科显然是不行的,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动乃至增删。室外雪花飘飘,教师可以将描写雪景的课文调至今天来讲;课文内容为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可是学生从没去过北京城,可以改为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科技又有新发展,考古又有新发现,教师可以对原有内容进行删除,并增加新内容。

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创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摒弃“走教案”或用教案“框”学生的现象,打破课前预设性教学设计统治课堂教学的局面,坚持计划性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有机结合,教师尤其要耳聪目明,善于倾听和观察,善于发现、挖掘和提升,发挥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让课堂教学充满灵性和激情,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1.从教师层面看

一是处理好突发事件。课前,教师想得再周全,策划得再周密,也总有始料不及的事件不断发生,这是十分正常和必然的。面对窘态和僵局,是手足无措,还是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沉着应对,显然是后者。

某教师讲《雨》一课时,正想用电脑演示小雨漂洒的画面,忽然外面下起小雨,学生不由自主把目光转向室外。此时,教师放弃原有的教学计划,干脆让学生走出教室,尽情去享受、体验雨淋的滋味,去品雨、赏雨,然后回到教室说雨、论雨,课堂上弥散着欢乐、畅快的气氛。

二是正视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师不必贤于弟子”,由于自身的失误或准备知识的不足等种种原因,课堂上教师出现错误或让学生问得语塞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教师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还是搪塞、遮掩·显然都是不对的。应该正视现实,教师不但要有承认错误和自身不足的勇气,更要有引导学生挖掘错误原因避免错误再次产生的探索。字写错了,可以让学生说说怎样改;自身不了解的知识,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大家都不知道,可以引导学生课下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的方式共同去解决。

2.从学生层面看

一是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面对万花筒般的世界,遐想翩翩、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是儿童的天性,同时,这也是儿童的权利。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是扼杀还是鼓励·当然是后者。教师让学生填空:雪化了,变成了 。标准答案是“水”,一个同学填了“春天”,教师判为错,认为这学生跳着走路,简直莫名其妙。孰不知,这种跳跃性思维想象出的画面是多么富有诗意。也许,今天教师“枪毙”了几个自认为有悖常理、不可思议的句子,明天社会就可能失去几个极富表现力、创造力的诗人。

二是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面对错误是回避或训斥,还是宽容善待,把错误当作一个不可多得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不言自明。因为个体的错误之中可能孕育着共性的东西,也往往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加以剖析和开掘,寻根问源以解之,每每会有意想不到的十分有价值的收获。

某教师上语文观摩课,学习《惊弓之鸟》,课文最后更羸说了四句话,可有个学生偏坚持说有五句话,且不愿坐下。教师为保护他的自尊心,并了解他错数句子的原因,于是让他请四个同学读课文,每人一句,他本人读第五句,结果可想而知。片刻,这个同学惊喜地说:“我知道错哪里了,我把分号当成句号了!”他很体面地坐下,并赢得了一片掌声。这一过程,尤其是最后的掌声,不是很耐人寻味吗·

三是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某教师讲《雨》一课,让学生做一下小雨落下时的动作,多数学生双臂上下挥动表现小雨洒落的景象,可有两三个学生不断地蹦跃,教师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事后专家问这几个学生为会么这样做,答曰:“我表现的是小雨落地后溅起来的景象。”这种切身体验独特而有见地,独辟蹊径,怎么就不能得到认同呢·

三、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人格魅力等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丰厚的教学资源。教师饱学诗书,出口成章,学生沉迷于读书,出口能诵;教师笔走龙蛇,学生龙飞凤舞,这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染和浸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生的特长、生活经历、学习经验、优点等同样是一种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机会和条件。

相关文章